哥本哈根会议

2024-11-03

哥本哈根会议(精选8篇)

哥本哈根会议 篇1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由展示期望进入核心讨论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14日 出处:内蒙古新闻网 【编

辑录入:admin】

13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休会一天,这也标志着大会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自7日会议开幕以来,各方代表已从最初的展示期望、随后的观点交锋,逐步进入到对协议草案的核心讨论之中。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曾将此次哥本哈根大会分为三个阶段,主角分别是谈判代表、各国部长和政府领导人。现在,各国部长在周末纷纷抵达。人们正期待他们能在前一阶段展示期望和观点交锋的基础上商定各种实质性问题,以便各国政府领导人在最后的峰会上一锤定音。

期望目标一致较高

在大会头两天,各方代表着重利用会议发言和新闻发布会等机会阐述己方对会议的期望。总的来说,绝大部分国家都希望本次会议能够达成一份长期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不过,这并不包括美国。

德布尔在开幕致辞中说,这份协议的内容应该包括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保护森林和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而且应该“在会议结束当天就可以立即开展实施行动”。

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致支持这个目标,并提出了各自的期望细节。代表非洲国家的阿尔及利亚外交官杰穆艾·卡迈勒说,这份协议应该提供新的、额外的、可持续的、可预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东南亚国家联盟也在一份声明中说,新协议应该规定长期的行动目标。

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环境大臣安德烈亚斯·卡尔格伦也表示,哥本哈根会议应该达成“一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并“包含《京都议定书》的所有基本要素”。

只有美国代表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要在哥本哈根达成一份“法律条约”非常困难,会议结果更可能是“政治宣言”。美国退出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京都议定书》,其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还重申:“我们肯定不会重返《京都议定书》。”

苏丹高级外交官易卜拉欣在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时指出,哥本哈根会议不能只有一份类似“政治宣言”的结果,而是应该为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和资金支持做出具体规定。两年前签署的“巴厘路线图”早已为哥本哈根会议做出了这样的明确规划,现在会议各方要做的就是将“巴厘路线图”的规定完全落到实处。

“建设性”争论推动会议前行

虽然各方都有达成协议的良好愿望,但在减排目标和资金支持等核心问题上,各方观点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激烈争论。但正如大会主席康妮·赫泽高所说,各方认真坐下来谈判,出现争论也是“建设性”的。

在减排目标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本次大会需要确定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究竟是多少。按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测算,这一目标应该是减排25%到40%,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发达国家减排40%。

美国和欧盟等目前承诺的减排目标与上述要求还有差距,如美国宣布的减排目标折算后还不到4%。欧盟也仍然坚持减排20%、如大会达成协议则增加到30%的观点。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各方在这个最核心的问题上有松动迹象。

资金支持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欧盟11日宣布说,将在2010年至2012年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4亿欧元的援助资金,帮助它们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不过,这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还有距离。如最不发达国家认为,发达国家的资金援助应达到它们国内生产总值的1.5%,这将超过每年3000亿美元。苏丹外交官卢蒙巴·迪亚平在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时也表示,欧盟允诺的资金“不是个大数目”。

但这一积极行动的方向还是受到了欢迎。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说,现在至少能看见天上有个馅饼了,我们期待它能够尽早掉下来。

此外,大会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如发展中国家内部在控制温度上升幅度目标上出现了一些分歧,现在广泛讨论的是2摄氏度目标,而一些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非洲国家和小岛国则提议1.5摄氏度的目标。

一些新的应对气候变化观点也出现在大会上。如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建议,将人口问题写进大会的成果文件。她说,中国在过去30年里少生了4亿人,以此推算,每年减少约1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有必要算好这笔人口账。

“主席草案”开启核心讨论

在12日晚间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会主席赫泽高说,两个特设工作组的主席日前分别提出各自草案,标志着“大会真正开始了核心讨论”。

其实,大会第一周出现了多种草案,被一些媒体称为“草案的战争”。首先是一份见不得光的“丹麦草案”。大会第二天,西方媒体“泄露”出主办国丹麦提出的这份协议草案,试探发展中国家反应,希望影响大会舆论。

这份草案对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未提出具体要求,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的总体排放量应在某年达到峰值,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猛烈抨击。在暗箱操作、不透明等各种质疑下,丹麦出面申明这份草案“根本不存在”。

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说,只有大会主席在参会方要求下提出的文件才算是正式文本,“丹麦草案”从来没有以任何方式摆在谈判桌上。他并没有否定“草案”的存在,认为这可能是会议有关方面“为工作方便而自备的文件”。

“丹麦草案”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基础四国”准备的草案也适时流出,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更是代表小岛国正式提交了一份对《京都议定书》的修订案,强烈要求发达国家加大减排力度,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应。

11日,《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的两位主席分别提交了自己的官方草案。其中,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的7页草案当天就被媒体泄露,引发热烈讨论。12日,大会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两份草案的内容。

《京都议定书》工作组的草案共27页,其中关于各国减排目标的表格多是空白,像是等着第二周谈判做“填空题”;而长期合作工作组的7页草案中列出了若干选项,如温度控制目标是2或1.5摄氏度,发达国家到2050年长期减排目标有75%至85%、80%至95%、超过95%共3个选项,更像等着人们做“选择题”。

德布尔和赫泽高在12日晚联合举行了第一阶段“收官”新闻发布会,两人均表示“主席草案”收到的反响良好,为下一步谈判提供了讨论基础。当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也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对两份草案表示了欢迎。

赫泽高说,虽然13日是星期天,没有正式会议,但现在已经有各国部长陆续抵达,“他们仍然会很忙”。

德布尔说,部长们带来了良好的意愿,但还需要将此转化为行动,这样才能保证各国领导人在最后的峰会上签署一份有意义的协议,“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离开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会议 篇2

一、落空的哥本哈根会议

(一) 哥本哈根会议的概况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 已于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为期两周。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参加了本次联合国气候会议, 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 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 毫无疑问, 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1]。

会议最终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摄氏2度以内。提出全球减排目标,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尽快封顶, 但无定下年限。要求各国在2010年2月1日前, 向联合国提出2020年减排目标, 但未提及2050年减排目标。所有新兴经济体必须自我监察减排进度, 并每两年向联合国汇报。国际人员可以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进行监督观察。未来三年内发达国将提供300亿美元, 当中欧盟、日本及美国将联合出资252亿美元。在实际延缓气候变化举措和实行减排措施透明的背景下, 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以前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资金用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需求。这些资金将有多种来源, 包括政府资金和私人资金、双边和多边筹资, 以及另类资金来源。多边资金的发放将通过实际和高效的资金安排, 以及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平等代表权的治理架构来实现。此类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将通过哥本哈根绿色气候基金来发放[2]。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结束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已收到55个国家递交的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承诺, 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占目前人类总排放量的78%。

(二) 我国期望下一个“哥本哈根会议”的来临

我国正处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 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降低减排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始终坚持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在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 并一直坚持减排立场, 同时也期望发达国家不要强制剥夺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权利。根据《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我国在人均GDP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条件下, 通过研发新工艺、开发可持续的清洁能源, 尽力节能减耗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 我国是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也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可见, 我国已经以减少碳排放的实际行动承担起了减缓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共同责任”。在本次哥本哈根会议中, 我国也同样采取了积极应对态度。我国在不接受强制减排义务的前提下, 已经承诺自主确定的减排行动目标并不附加任何条件, 也不与任何国家的目标挂钩。虽然哥本哈根会议最终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会议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各国更加积极的表示促进全球气候合作的意愿, 并期望尽快促成下一次“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

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 温室气体尚未纳入法律规制范围内

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某些微量气体, 包括CO2、CH4、N2O等30余种。其中,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也是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最常见的代谢产物。由于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186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前后迅速上升, 至1950年前后, 上升曲线已几乎成直线态势。二氧化碳含量从一千年前的280PPM (每一百万份中占一份) , 上升至两千年前后的360PPM, 升幅高达28.6%。全球的平均气温从1860年到2000年这短短140年间, 已上升接近1℃。但至今为止, 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 在我国法律上并没有明确定位为污染物。

(二) 我国国内碳排放交易尚不具备市场化的基础

碳排放交易, 即碳汇交易, 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 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即因为发展工业而制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 在无法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该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标准的时候, 可以采用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造林, 以增加碳汇, 抵消碳排放, 从而降低发达国家本身总的碳排量的目标, 这就是所谓的“碳汇交易”[3,4]。碳汇交易应有其相应的交易基础, 同时受到政策和法律的指引。在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 目前碳汇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参与主体应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国, 因而碳汇交易的主体是国家。国内企业尚不具备碳汇交易的主体资格。同时, 由于我国不承担强制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 尚不具有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基本条件。

(三) 缺少对碳汇林的法律保护

联合国规定, 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购买节能减排指标, 需经联合国认定, 方可卖给西方大企业冲抵他们的减排指标。目前, 联合国只规定了在三大类别的项目之间进行碳排放交易, 一是甲烷的回收利用。二是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三是绿化工程。要实现碳排放交易, 首先要明确总体的碳排放量, 其次要将企业用于冲抵碳排放量的方式转化为可以准确测量的具体形式。如, 建造碳汇林。我国的森林虽然较丰富:“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目标”。但是, 目前国内的对于碳汇林的保护仅停留在政策方面, 与其配套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备。

三、完善我国碳排放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 温室气体应纳入法律规制范围内

温室气体是国际减排义务要求主要对象。因此, 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 应明确将温室气体纳入法律规制的范围内。在这方面上海、江苏等地做出了初步尝试。根据《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档审批报告 (金) (一) (暂行) 》的规定, 建设项目产生的二氧化残、粉尘、烟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许控制在浦东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针之内。200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判决中认定二氧化碳属于污染物质, 应受到美国《清洁空气法》的调整[5]。可见, 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列为大气污染物, 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综上所述, 我国应在法律规制中明确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 为落实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中的承诺:“自主确定减排行动目标且不附加任何条件, 也不与任何国家的目标挂钩”奠定基础。

(二) 构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法律体系, 扩大交易主体范围

近年来,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动员各国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尤其是《京都议定书》签订之后, 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日益蓬勃发展,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规模也迅速扩大, 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为国内的清洁发展机制项CDM所产生的碳减排量以及相关衍生品提供基础和平台。但至今我国并不承担减排任务, 暂时不需要建立国内私权利主题间减排交易平台。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定, 碳排放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参与主体应是国家。然而,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 其法律经验也可扩展到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如我国的电力行业建立火力电厂二氧化碳排污交易。我国已经着手开展温室气体排放许可管理的建设, 包括组织管理机构、许可证发放、排放权交易机构等。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中也有相关规定。本次哥本哈根会议中我国并不承担强制减排的义务, 但是在未来的国际谈判中, 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大国, 我国很可能会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因此, 我国现在应该采取主动, 根据我国国情, 积极构建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 将碳排放交易主体扩大到企业以及个人。

2011年11月11日公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这是政府首次在国家级正式文件中对国内碳市场进行表态。这也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提供了政策支持。另外, 实施清洁发展机制 (CDM) 造林和再造林碳汇项目, 可为我国林业发展引进国际资金, 也有助于推进我国林业发展的机制创新。

(三) 完善我国对碳汇林的法律保护

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功能有偿化, 需实现森林碳汇产权化, 并完善我国对碳汇林的法律保护。首先, 宪法应明确环境容量资源即碳汇林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其次, 在物权法中应增加关于碳汇林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具体规定。第三, 建议在《环境保护法》、《森林法》中, 增加有关林权及森林碳汇交易制度的内容。综上所述, 我国应从宏观政策导向到法律制度保护, 实现我国发展森林碳汇建设。这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实现自愿减排承诺的具体行动。

四、结语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 全球工业化进程加快,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 人类活动导致水循环破坏, 大量伐木毁林。这些都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全球的气候变化已经导致海平面上升,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两极冰川融化, 淡水资源流失, 农作物减产, 疾病肆虐, 甚至导致大量物种灭绝。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有更大负面影响。因此, 用法律等强制手段规范人类活动, 有效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代际公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碳排放交易必将会成为未来几年, 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又一热点, 也会成为我国实现减排的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面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国际合作愈发重要。作为环境权益类的新兴交易品种, 温室气体排放权正逐步成为全球范围内政府、企业甚至个人关注的焦点。完善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 以期发展繁荣我国碳汇交易市场, 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以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哥本哈根会议,责任承担,碳汇交易制度

参考文献

[1]关注哥本哈根, 揭秘气候变化[J].环境教育, 2009.

[2]郭晨星.全球环境治理模型主体结构模型构建及经验验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

[3]陈明秋.低碳生活对林业的影响及其发展建议[J], 吉林林业科技, 2011 (2) .

[4]龚向前, 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法的变革[M],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41.

哥本哈根会议:科学家的视界 篇3

有关全球变暖的联合国峰会于近日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逾15000人在哥本哈根聚集,场面之宏大可谓空前绝后。来自193个国家的政府谈判代表在贝拉会议中心闭门造车,试图在短暂的十天时间达成有价值的共识和约定。因此,争论和探讨耗费了代表们大部分的时间。然而,这些谈判高手只不过是所有参会人员中的少数而已,簇拥着谈判人员的是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包括数以百计的科学家。

大会为这些科学家预设了一系列与科学有关的会议,其中也包括多场有可能随时随地进行的临时讨论会——走廊、饭桌上随处都有可能发生。有些人提交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主题范围从森林碳、碳排放现状到绿色技术都有涉及,几乎无所不包。有些人想通过科学来影响政客的决策,并以此为商谈中的某些话题提供数据上的支持。而另外一些人把此次参会当成自我锻炼的机会,试图从条约制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或者希望借参会的机会建立起更为强劲的人际关系网。

一次气候的峰会就是一场熙熙攘攘的交际会,由外围非正式会议环绕着的核心谈判,从大清早一直持续到夜半时分。当正式会议渐落帷幕,新一轮的非正式讨论又会持续下去,从晚餐到茶点时间延续不断。

哥本哈根会议自2009年12月7日开始,18日闭会,它的全称应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签署,公约规定缔约方会议将于1995年首次召开,之后每年举行一次。但是,今年会议的预期和利益权重将远远超出以往任何一届。

经过缔约方多年的商谈,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当数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二十年后的今天,各个国家的与会者怀揣着更为远大的目标,以期在未来的十年时间内,重新调整全球经济结构及有效遏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此峰会之际,参与的科学家有他们的看法,毕竟,全球变暖在某些层面上来看是个科学问题。

希斯菲尔德-埃登霍费尔: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三工作小组联合主席、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副主管。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悲观主义者,但是我却对目前的商谈感到十分失望。实际上,科学家对此现状也是无能为力的。”

埃登霍费尔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具有两重身份——第三工作小组的联合主席、大气科学家。作为前者,他呈报了其领导的缓解气候变化小组2007年所得出的某些评估结果,该评估结果依赖于几项边缘化气候事件的研究。而作为一个科学家,埃登霍费尔进一步解释这些气候事件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为决策者阐释了这些科学数据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说,“气候变暧的严峻事态远远超出了谈判所能涉及的范围,而科学家对此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在此谈判过程中如果低估科学的作用,则是十分严重的错误。”科学家是关注并研究气候变化的先锋,而且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结果已然为谈判奠定了严格的科学基础。埃登霍费尔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结论总结如下:人类的活动造成了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温室气体的减排代价并不昂贵。“这三条结论已经决定了谈判者最基本的立场和科学根据。”他说。

贝丝·莎雯:生物学家、美国佛蒙特州哈特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经理。

“人们都有这样的观念:如果科学能够起到作用,那么它就应该发挥它的作用,科学理论必须随时等候着,作为人类改造现状的工具。但是,对于那些极度繁忙又不知所措的人群来说,在极短的时间内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我们所设计的理论模型怎样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呢?”

莎雯所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开发出了界面友好型气候模型软件,利用该软件,与会的谈判者可以预算不同排放量所导致的气候变化以及最终的影响。谈判代表可以人为地改变碳排放量及其它参量,以此估算所在国家或者其它国家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该模型可以列举出各种预测情况,比如未来温度走向以及海平面变化。莎雯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软件”,但是这个软件却可以安装在电脑上,并且随着不同国家宣布承担义务多少的变化,随时更新并调整模型结构,以便做出更为精确的预测。

谈判代表对这个气候模型和预测软件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但是莎雯指出另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有些代表对气候预测的细节并不关心,反正不比对自己国家的下一届选举问题更有兴趣。虽然如此,她觉得总体情况还是令人振奋的,“尽管整个大会的商谈过程漏洞百出,而且处处欠缺公平,但是至少谈判确实在发生着,相比人们对气候变暖漠然视之或者干脆置之不理的情况,已经是天壤之别了。”莎雯继续道,“因此,每当我回家给孩子们谈及哥本哈根会议的时候,总要这样强调: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全人类能够联合起来,做出一些关系到我们地球家园利益的决定来。”

艾伯特·宾格:格林纳达及小岛联盟科学顾问。

“我不希望某天变成一个到处奔走的说客,来告诉世人全球气候变暖2℃到底意味着多么可怕的后果,这2℃对人类来说实在太多了。”

作为牙买加山区出生的人,宾格曾经在石油工业领域当过一段时间的化工工程师。后来,他在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转而攻读了农学博士学位。作为政府代表团成员,宾格一直致力于倡导小岛联盟以及其它岛国将全球变暖的平均指标限定在1.5℃范围之内,甚至更低。面对现状,宾格显得愤怒又不失岛国民众的幽默,他说,“每个人都得为自己拉出的屎尿负责!”

尽管宾格对全球变暖有足够的发言权,但是他把会议协商的事宜留给了谈判者。他的工作是利用科学证据争取实在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实践中,宾格的努力意味着解决商谈中涉及科学的问题、为辩论和演讲提供有力的科学论据。作为一个正在遭受海洋酸化以及海平面上升损失的岛民,宾格对以往的共识持反对立场。“我们希望全球平均升温应该控制在1.5℃甚至更低,这并非出于自私的考虑。只有在1.5℃以下,而绝非2℃,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才有可能继续安稳地生活,也只有这样,我才可以睡个囫囵觉。”

劳伦斯·布雅:美国科罗拉多州国立博尔德大气研究中心气候建模专家。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和政治家相比,大气物理模型的建模专家工作更为容易些。我们的研究对象一一比如大气分子从来都不会为自己着想,也不会半途而废。它们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从不欺瞒人类。”

2008年,在波兰波兹南召开的第14次气候大会上,布雅简要描述了其

所在研究中心的气候模型理论,该模型于2007年发布,为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的依据。当时,布雅是该建模小组的领导者,而如今他又开发出一个新的关乎全局的气候模型,其中加入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他职业兴趣的改变表明了美国国立大气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的巨大转变——布雅将其视作“沧海桑田”的变化。布雅介绍道,对于科学家来说,物理模型是他们揭示温室气体对气候潜在影响的细节和过程的有力工具,因此建模也是科学家的主要工作。但是美国大气研究中心渐渐意识到,科学家应该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一些潜在的解决途径。

在哥本哈根,布雅的同事为大会提交了一个气候模型的结果,该结果以2050~2100年的时间框架为依据,分析了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的量额和日程。同时,布雅也谈及上述的减排计划,并回答了有关该物理模型的相关问题。该物理模型已经被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采纳,作为2014年第五次全球气候评估之用。

马丁·帕里:伦敦帝国学院气候科学家

“恕我直言,如我般的科学家都会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大会很难达成共识。不过,这次大会却是一个认识某些具有影响力人物的绝好时机,这些人物往往活动在政治体系的边缘地带,而且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或许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假如你恰好在哥本哈根会议场上碰到帕里,并且向其咨询谈判的进展如何,他一定会说自己毫无头绪,因为他很少和谈判代表交往。不过,帕里认为科学家和政府间积极分子的交流很有价值。他说,这些讨论的结果十分重要,因为有些倡导者——比如世界动物基金会——会将最新的科学成就引入政治活动之中,用以游说谈判代表和政府官员。在哥本哈根,帕里参加了两场次级主题的会议,一场有关发展的问题而另一场有关农业的问题。

帕里也在探究如何找到应对气候变化的突破口。某些后果可以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到,而有些则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援助。但是目前的减排及货币援助提案对于程度较重的气候变化后果来说,仍旧是十分脆弱的。“我们正在努力克服这个困难,从两头向中间靠拢。”帕里说。他曾希望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将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量化定论,这样的话就可以弥补一些决策者的盲见,在减排规定和资金调配方面都构建出一个框架来。

保罗·穆蒂尼奥:巴西利亚亚马逊河流域环境研究中心合作专家。

“森林砍伐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我们关注的议题,而在多国之间达成一个新的共识才是最重要的。这正是我参加哥本哈根会议的原因所在。”

穆蒂尼奥的科学生涯起于对蚂蚁行为的研究,后来他曾花费多年的时间关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他试图利用碳交易市场来遏制砍伐森林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而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以及为林地居民争取权利。对于在哥本哈根的会议暗淡的预期,穆蒂尼奥早有准备。不过,他为大会提供了有关森林碳的有力理论,称为“通过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来实现减排”。通过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机制,企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富裕国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进而保护这些国家的森林。在哥本哈根,穆蒂尼奥提交了他所在研究机构有关亚马逊河流域森林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探讨了巴西国内有关温室气体的议案。

哥本哈根会议 篇4

12月,来自中国、美国以及世界各国的.代表将在丹麦哥本哈根聚首,争取达成一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议,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今年虽然是全球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巨大进展的一年,但仍有许多观察人士开始担心各国将无法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充分弥合分歧.

作 者:David Doniger Jake Schmidt Alvin Lin David Doniger Jake Schmidt Alvin Lin  作者单位:David Doniger,David Doniger(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气候中心)

Jake Schmidt,Jake Schmidt(NRDC国际气候政策项目)

Alvin Lin,Alvin Lin(NRDC中国气候项目)

刊 名:世界环境 英文刊名:WORLD ENVIRONMENT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阅读答案 篇5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话洞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小题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时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每处不得超过16字)(2分)

小题2: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8个字以内)(2分)

小题3: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怎样的品质?(2分)

小题4:“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一句与上文的哪句话呼应?(1分)

小题5:文中画线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的“12号车,停止鸣笛”的命令,而是不厌其烦地从1号车说起?

小题6: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2分)

①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人。

②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小题7:对于本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含标点60字以内)(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起因:拉斯马森接到老夫人的求救电话。经过:消防队员全力寻找老夫人住址(消防队员全力救助老夫人。)

小题1:最动听的声音(爱心救助、爱心大营救、救命电话)

小题1:“有责任感”或“有爱心”;“聪明”或“机智”

小题1:“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小题1:这样写真实地表现出寻找的过程,突出了寻找过程的紧张(有序)。

小题1: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焦灼(紧张、沉重、沉痛)的心情。 ②(拟人),形象地写出(渲染)了当时紧张(焦急)的气氛。

小题1:示例: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真情救助是最美丽的。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尽职尽责奉献爱心,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哥本哈根会议 篇6

新京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报道策划方案

一、报道主题:气候变化就在你身边

会议名称:the 15th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通常简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the Copenhagen climate change summit)”。会议地点:丹麦哥本哈根贝拉中心(Bella Center)。会议时间:12月7日揭幕,为期两周。

“时间已经不多!”,在这个气候灾难多发的年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能否成为《京都议定书》的继承人,让气候变化问题可解,全球瞩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Yvo de Boer表示,为了能在2013年之前发挥效力,《哥本哈根协议》必须满足所有参与国家的政治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在今年澄清四个政治关键点。首先,需要澄清工业化国家雄心勃勃并同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目标;其次,明确主要发展中国家按照自身国情在现有措施以外能够采取何种程度的缓解措施至关重要;第三,必须澄清国际合作行动资金供应的方法;最后,澄清公约框架下所采用的治理结构。如果需要为缓解和适应情况投入重要的金融资源,发展中国家将要求与如何分配和花费

第1页

《新京报》策划方案

这笔钱有关的代表发言权。

距离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只剩下100多天,但是经过几轮的商讨和争论,对于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时所承担的义务、遵循的标准甚至讨论的框架,都没有形成基本的共识。大会组织者虽然设立了目标,但是在哥本哈根大会的准备会议波恩会议后,组织者对12月的大会相当悲观。然而,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却刻不容缓。虽然气候变化的框架协议是由政府谈判、签署,但这个问题关系到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因此,会议的成果会影响每一个人。

此次气候变化会议虽然意义重大,但其本身内容专业术语多,会议程序冗杂,不易吸引读者,更重要的是,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参加会议的政治精英的义务,更是所有公民和企业的义务,因此,此次专题报道须立足贴近性、民生性、故事性,完整性,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可读、生动、全面的气候变化问题报道。

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使民众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认识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重要性,也希望,通过民众与媒体的互动,推动会议取得更有效的成果。

二、报道思路

 整体预热——哥本哈根100天倒计时

第2页

《新京报》策划方案

1、居家环保新招百日征集

通过新京报日常版面/网站/京探网/地球周刊博客等各种互动渠道,向市民征集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节能窍门和技术,在这100天内,每天在网上公布/选择部分在固定版面(例如:社区)专门栏目刊登。

2、“我对哥本哈根有话说”征集

通过新京报及其网络,向北京、全国乃至国外的读者,征集他们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期待。每周固定时间选择刊登。可在专题页面上开设 Q&A以及Quiz版块,深化网民对气候问题的认识。汇总网友最关心的问题,让前方采访记者提出(如果能派出记者的话)。

3、国际媒体每日动态扫描.每天紧盯全球各大网站的“气候变化”专页,看它们做什么,关注什么。此外,可以上传原创的专家解读稿。这些动作都是为届时的哥本哈根前方采访以及后方编辑储备知识。4、11月8日连续推4期地球周刊系列封面故事

此部分内容主要以生动可读的通讯报道形式实现,11月起连续推出四期,是系列报道的重点和亮点之一。报道三方面的内容:

第3页

《新京报》策划方案

一是深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太平洋小国的困境及其自救努力。报道通过编译、采访政府官员、当地民众或华人华商,以及环保组织实现。

二是重点报道各大非政府环保组织(比如绿色和平、动物保护基金等)以及知名的民间人物的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和成果。气候变化涉及全人类的切身利益,遏制全球变暖不仅应是政治精英们的主要政治议程,更应该是各国公民自觉的行为,而各类非政府环保组织及相关NGO、民间人物的行动,正是这一公民自觉意识的集中体现,对他们的报道,也符合本部门为公民社会鼓与呼的一贯报道立场。采访内容可以涉及这些环保组织和NGO、民间人物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工作模式、资金来源、重点案例、主张诉求、与政府及污染企业的博弈、如何宣传减排理念、组织更多自觉公民等等,报道务必实现极强的故事性。

三是新能源故事目标:报道最具代表性的国内外新能源应用、节能减排的民间创意和官方措施。风能、水能、牛粪发电、核能、零碳排放建筑设计......

 会议动态报道:11月末——12月会议期间

第4页

《新京报》策划方案

根据实际新闻情况,在要闻版面或区域版面中实现,会议前主要报道最新的气候变化数据、气候政治三大阵营:伞形集团、欧盟、以及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最新立场、动态。

会议期间,报道按照重点新闻模式正常操作。(为保证会议前动态报道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安排专门记者监控相关网站、相关新闻,并与相关编辑一起每日报题。)

关注报道:此部分报道应为本次专题报道重点,也是体现本部门理念、区别于其他媒体报道的关键。报道在关注版面中实现、用至少2栏的规模,争取每日均有见报。计划报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高官访谈。

○ 选取三大阵营重要国家(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英国、中国、印度、巴西、印尼等),提前准备和联系,争取专访各自国家环保部门负责人或负责人发言人,访谈问题主要涉及该国受气候变化影响情况,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以及在此次气候会议上的立场等。

○ 选取最近十几年来深受海平面上升之害的典型太平洋小国,争取联系其相关部门负责人,甚至可以尝试采访其政府首脑,这些国家

第5页

《新京报》策划方案

可谓全球变暖的最早一批牺牲者,对于气候变化,它们最有发言权,也体会最为深刻。

第二部分:话题版:

12月1日至5日连续推出5个关注话题版,对峰会进行预热。初步设想话题如下:

“大管家——潘基文的气候政治”:综述潘基文在协调三大集团进行减排方面所做的努力,进而揭示联合国和国际机构在减排方面的作用和局限。

“小人物——环保人士谈哥本哈根峰会”:从环保组织的角度出访,探讨场外因素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和幕后利益。

“碳交易——环保能够鱼与熊掌兼得”:国际社会较为成熟的绿色交易机制,曾令中国部分企业名利双收。从具体案例出发,探讨这个机制是减排机制下的有效国际合作,还是借名圈钱的利益游戏。“哥本哈根——碳中性之都的美丽试验”:介绍会议主办地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同时提引读者对哥本哈根的关注。“再回首——京都议定书鉴定录”:峰会前一天推出此专题,意在通过对签订京都议定书后各国在减排方面的表现,为峰会预热。

第三部分:会议动态报道:追踪会议进程,各国表态、领导人讲话

栏目:1今日金句——当天典型表态摘录

2今日瞬间――当天精彩图片

第6页

《新京报》策划方案

3今日话题——挑选当天议程重点,进行编辑/记者/专家点评、观点交锋

会场外报道:栏目“漫步哥本哈根”——特派记者采写

1丹麦人和政府日常生活中的环保细节

2会议期间,环保组织组织的抗议或者集会

3会议期间,世界各国的动态 版面;每天日常版1-2个版

第四部分:总结报道:会议结束当天的专题报道

1、本次大会成就

依据大会的预设4个目标逐个分析:发达国家减排指标确定

发展中国家减排措施制定

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支持方法

未来气候变化协议的讨论框架制定

2、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协议发展历程

内容: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哥本哈根会议等等,各时期进展和重大事件

3、前景、分析、专家点评

第7页

《新京报》策划方案

 地球周刊——哥本哈根“减排”战(12月6日出刊)

哥本哈根峰会开幕日出刊,不仅是对峰会的良好期待与祝福,也是对峰会可能达成协议的预测与解读。本特刊希望通过对气候峰会的立体介绍和全景解读,向读者展示气候峰会的魅力、斗争与前途。

报道应力避枯燥的政治报道模式,力图生动可读,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蓝色家园的危机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和枯燥的减排数字离我们很远,但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改变却就在我们身边。此环节报道,就是要完整呈现气候变化的历史,以及给人类和地球带来的各大影响,无限的与读者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范围贴近。报道内容可包括:气候变化的历史沿革、导致气候变化的几大祸首、气候变化引发的后果(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极端天气、岛国危机、臭氧空洞、种植业危机、物种减少或灭绝等等。此部分应与新知编辑合作,采访专家,完整呈现气候变化带来的所有重大恶果,并结合典型案例采写完成。)此环节还应主要突出气候变化十余年来对中国、北京的影响。地球封面也须以直接醒目的方式呈现气候变化带来的恶果

第8页

《新京报》策划方案

此部分虽无新闻性,但却是报道气候变化对普通读者的最大价值所在,也能实现报道生动可读,可安排8个版的规模,和新知周刊合作。

二、当气候也“讲政治”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能否达成真正有效的减排机制,还要看以美国为首的伞形集团(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冰岛、日本、新西兰、挪威、俄罗斯、乌克兰和美国)、以英国德国为首的欧盟国家和以中国巴西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三大集团的斗争与妥协。在这三大集团中,欧盟较为积极,是减排的推动者;伞形集团的立场最为重要,它们能否改变消极姿态是减排机制能否建立的关键;发展中国家作为协调角色,它的偏向将影响三方博弈的天平。

此环节以纵深方式呈现,主要围绕气候政治三大阵营的近20年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发展轨迹,其各自的政策背后体现的不同国家利益,三大阵营在减排问题上的博弈,对遏制全球变暖的影响,以及面临新气候会议各自的主张和动态等。

配合制图,详细列举各大排放大国的各项排放数据、减排目标等。可安排4个版。

三、我们如何救地球?

第9页

《新京报》策划方案

哥本哈根峰会不仅仅是各国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的峰会,还是环保组织人士和所有关心气候变化和地球环境的人的峰会。此次峰会必将吸引大量环保人士、抗议者,他们都用哪些方式参与峰会、影响领导人制定决策,会成为峰会的一大亮点。

这是一个典型深入读者生活,且有用的报道环节,主要通过连环漫画和文字相配合的形式,向读者介绍我们哪些日常生活举动会影响地球气候,而为了遏制全球变暖,我们应该如何做?可安排2个版。

第四、地球家园的新曙光。

近年来,环保产业与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欧美国家争相竞争在环保减排方面的核心技术和产业。可以预计,在环保减排潮流不改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将实现第五波潮流——低碳绿色经济必将取代黑色耗能经济。谁抓住机会,就有可能利用产业升级的机会赢得跨代发展,实现绿色崛起。

本环节将重要报道绿色产业、环保科技的发展现状、应用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可安排1个版。

第五、评论访谈版

第10页

《新京报》策划方案

气候变化已不仅仅是社会问题,它已上升为一国的政治问题,目前气候政治学已成型。评论访谈版可尝试约稿访谈来自三大集团的学者、政策制定者,从气候政治、国家利益、经济博弈、大战略等多个角度解读哥本哈根气候峰会。

丹麦哥本哈根巨拱 篇7

从建筑和发展的角度来说,在入港口的两侧有着朝向水流的趋向,这一趋向由都市的交通型式和普遍的公众流向所加强。这一趋势延伸至横跨港湾的拱门,创造出一个连续的层级关系,从而连接起位于港湾两侧的大楼。同时,较高的塔楼被视作是位于Langeliniekaj的现有建筑中一个自然的延伸,在另一侧较矮的塔楼则将与Marmormolen未来的发展相连接:一侧有所要求的蜿蜒而立的防噪音幕墙;朝向港湾一侧是更为开阔的建筑,在这里能够尽览美景。在Marmormolen一侧,行人们将从位于塔楼中心的中庭涌到坡度较缓的拱桥上。在Langelinie一侧,如果你想从跨桥到建筑外的海湾,可能需要您搭乘电梯然后坐到楼下的门厅。设计中的关键元素在于确保行人和骑自行车者经这个公共连接,并且穿过港湾时能够体验到连续的路线,以及位于两侧易于出入、且无间断的道路。

塔楼和拱桥形成的这一门户式建筑无疑将成为这一地区、这一港湾、乃至整个哥本哈根的一个新的地标式建筑。

这个港湾拱门的设计采用了三个简单的形状。朝西,在Marmormolen一侧是一个低矮宽阔的结构。朝东,在Langeliniekaj一侧是高耸且较为狭窄的大楼。而在两个塔楼之间则是横跨港口的典型拱桥。将最高的塔楼放在Langeliniekaj一侧实现了很多目标,而这一结果将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整体发展。将拱桥设置在码头尽头的三个最重要原因是光线,尺寸和可视性。将塔楼设在尽可能远的东侧,使塔楼仅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开发区域造成阴影。而且,从高度方面来说,这样的位置安排从最高的塔楼到横跨港湾的拱桥再到矮一些的塔楼之间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层级关系,并与未来建设的联合国村的高度形成和谐的关系。建筑的高度随着趋向降低,这使得港湾两侧也成为这一自然流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这一自然的流向与作为地标和灯塔的较高一侧的塔楼形成对比。

项目概况

项目位置:哥本哈根Marmormolen地区

项目客户:By og Havn

项目规模:62 000m2

建筑设计:丹麦3XN建筑事物所

项目摄影:Adam Mørk

A bri dg e sp a n ni ng a bo dy o f d e ep w ater,pro v i di ng the only dry connection between two stretches of land,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architectural experiences in the landscape. Another classical element isthe town gate, which mark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town, and“contains”the town,physically,structurally and aesthetically. Our proposal for a construction on Marmormolen is both: a city gate and a bridge that links Marmormolen with Lanegliniekaj, creating a new coherent area in the Port of Copenhagen. The idea is to create a structure which brings together a complex urban situation in a distinctive and diverse development business areas. The towers, bridge and the other building elements constitute one single, floating synamic mov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bold span across the harbour entrance in terms of both the plan design and the facade.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across the harbor radically improves public access and creates br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life the growth in the area.

O n both si des of the harbour e ntrance there is,i n terms of both arc hite cture an d dev elopme nt,a movement towards the water, which is reinforced by the urban traffic patterns and the public flow in general. Extending this movement in an arch across the harbour creates a progression that connects the buil di ngs o n e ither si de of the harbo ur.While the tall tower will be perceived as a natural extension of the e xisti ng buildings on Langeli niekaj,the lower tower on the opposite side will be bound to the coming development on Marmormole n:in towards?sterbro in a snake that forms the desire d noise scree n;and towards the water i n a more ope n construction which opens up for views.On the Marmormolen side,pe destrians will emerge o nto the ge ntly arching bridge from the tower's central atrium. On the Langelinie side,when you step ashore, so the speak, from the bridge, it will be possible to take a life down th the foyer.A key element in the design has been to ensure that pedestrians and cyclists will experience the public link across the harbour as a continuous route and as an easily accessible co ntinuatio n of the infrastructure on both sides.

The gateway formed by the towers and the bridge will unquestionably become a new landmark for the area, the harbour and all of Copenhagen.

对决哥本哈根 篇8

客观来说,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围坐一起商讨气候问题,已是一种进步。但是,我们发现气候变化谈判,谈的尽是利益,而不是气候变化本身。这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气候谈判考验着政治家们对未来的担当。政治家喜欢做“短、平、快”的事,但在气候问题上,要展现出远见和胸怀,要着眼于全人类的未来,抛却一己私利。

这个冬天,童话王国——丹麦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2009年12月7~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这是一次定调大会,192个国家和地区的谈判代表共聚一堂,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更有人说这是“拯救地球最后的机会”,足见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以及所承担的使命。

遗憾的是,会议进行得并不顺利,结果也不尽如人意。这其实是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的。一个小家庭要摆平子女间的矛盾尚且不易,更何况这事关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又怎可轻易摆平?

概括起来,本次大会商讨的内容无非三个方面:发达国家的减排任务,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任务,发达国家如何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援助。整个会议期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上述关键问题激烈交锋,有人戏说这次大会引爆了“新南北战争”。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次大会并没有辜负全世界的期待。明争暗斗,变数不断,高潮迭起,上演了一幕幕情景剧,比童话故事精彩刺激多了。

“丹麦文本”与发达国家的图谋

目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有两个纲领性文件,一个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另一个则是《京都议定书》。特别是《京都议定书》,明确了发达国家的减排任务,规定发达国家要实现在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5.2%。其中,美国要完成降低7%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京都议定书》未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强制减排范围之内,认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等要优先于环境保护。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在应对气候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本轮谈判伊始,发展中国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要坚持原来两大文件的原则,毕竟早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对目前的气候变暖问题应负有主要责任,发达国家有义务加大减排力度、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援助。

但发达国家并不完全认可。眼见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负起更多的责任。

发达国家的真实意图和谈判底牌在一份意外出现的草案中暴露了,这就是掀起大会高潮的“丹麦草案”。

根据大会程序,2009年12月16日应启动高层会议,讨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和《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分别提交的报告,但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尔斯·拉斯穆森却拿出了另外一份文件,即“丹麦草案”。此草案在大会召开前就曾遭泄露。

所谓“丹麦草案”,据称是东道主丹麦牵头与美、英等一些发达国家秘密商谈后抛出的协议草案。英国《卫报》透露,草案内容大致包括:发展中国家要接受特定的减排额;创造一个新的国家分组名目——最脆弱国家,这些国家可接受所谓“快车道”财政支持;2050年贫困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额不得超过1.44吨,而富裕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额上限为 2.67吨;设定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年份,在2020年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越早达到峰值越好。

显然,发达国家对《京都议定书》所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宽松已经不满。

奥巴马也有难处

在发达国家中,毫无疑问,美国的态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期间领取了“诺贝尔和平奖”,但美国在这次峰会上的表现似乎不太和平。

历史地看,美国在应对气候问题上的表现一直不太积极。2000年底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的布什政府上台。新政府的第一个重大国际举动,就是于2001年3月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

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各国纷纷公布各自的减排目标,美国的声音在期待中姗姗来迟。美国白宫2009年11月25日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专家测算,这约为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对于美国的减排标准,国际社会普遍表示失望。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曾表示,美国的减排承诺“魄力不够大”。

在哥本哈根,美国一方面试图弱化自己的减排责任,另一方面,则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发难。

哥本哈根当地时间2009年12月17日凌晨近7时,《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特设工作组会议终告闭幕,特设工作组会议产生的文件是哥本哈根谈判成果的重要基础。据说,会议比原先的日程安排推迟了近十个小时,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谈判代表团节外生枝,对工作组主席提交的草案表示不满,在最后时刻提出多项修正要求。美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乔纳森·潘兴(Jonathan Pershing)在会议开始就发言要求,对文件进行重大修改,试图弱化其减排责任。

奥巴马自上台以来一直是一位高调的总统,特别是他大力推行的能源新政,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能源热。但在与环保相关的气候问题上,他则要低调许多。

奥巴马的低调是有原因的。正如美国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约翰·克里2009年12月16日在哥本哈根的暗示,参议院很难在今年就气候变化完成立法,这意味着美国总统奥巴马很难有所突破。

除了国会的态度,美国民众对全球变暖问题的看法,也会影响到奥巴马的气候新政。美国国内有一种说法认为,为应对气候变化,美国将在经济上付出很大代价,联邦政府也将增加大笔支出。这种说法在当前的经济困境下,很有煽动性,民调显示美国人对气候问题的态度开始转冷。

对奥巴马而言,“民意”至关重要。因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2010年中期选举的形势,进而影响到奥巴马的执政力。

事实上,美国民众的“心声”在发达国家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金融危机余音未了,经济尚未完全复苏,民众仍遭遇就业等问题的困扰,此时让他们同意国家拿出大笔的钱去做“善事”,难度可想而知。本国民众的“情绪”是影响会场内谈判代表的又一个核心因素。

“北京文本”与发展中国家的强硬

在发展中国家看来,发达国家是很不仗义的。早年你们发展的时候,该排的、不该排的都排了,财富也积累了,现在轮到我们发展了,却频频设卡。对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打了一个比方,“就像一屋子人在吃饭,发达国家已经吃很久了,发展中国家刚坐下来,发达国家就说,应该由你们来埋单。”

在这次大会上,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抱团取暖以求得集体突围。

上文所提到的“丹麦草案”一经抛出,立刻激起了发展中国家的强烈不满。代表135个发展中国家的77国集团轮值主席国苏丹的代表卢蒙巴·迪亚平愤然离席,并对“丹麦草案”进行猛烈抨击,称该草案意在摈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试图就一套新的公约体系和议定书进行重新谈判,目的是淡化发达国家自己的责任,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新的要求。

非洲国家代表团表示,如果发达国家不在《京都议定书》谈判框架下做出新的大幅减排的承诺,77国集团不排除集体退出谈判的可能性。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对抗态度在大会召开之前就有所表现。

与上述“丹麦文案”相对应,坊间还流传一个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的“北京文本”。外媒报道称,“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南非,这四个国家的英文首字母可组合为英文单词“基础”,BASIC)2009年11月下旬在北京进行磋商时,秘密讨论过一份文本。有人称之为“基础四国文本”、“北京文本”,或者“中印草案”。

据悉,“北京文本”继续强调《京都议定书》的作用,并建议为该议定书附件一中提到的发达国家设定2013年至2020年内的强制减排目标。对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的美国,则规定其减排承诺应与其他发达国家具有可比性。

根据这一草案,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其中,发展中国家的自主行动不应接受国际核查;只有那些在获得“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情况下采取的行动,才应接受“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即接受国际核查。

这份文本无疑是针对“丹麦草案”,在谈判程序和策略上做出的一种强烈反应。

中国代表团并不讳言“北京文本”的存在。2009年12月7日,气候变化大会开幕第一天,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说,与其被动地等着让别人提出文本,“我们为什么不能提出一个相应的东西?”解振华同时表示,77国集团和中国一直主张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之下,而不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其他谈判,“基础四国”的那份文本只不过是一“备手”。

双方交锋逐渐明朗化。

铰链上的中国

中国之于发展中国家的意义,犹如美国之于发达国家的意义。

国际能源署(IEA)估计,在未来二十年中,几乎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长都将来自发展中国家,其中一半来自中国。中国也因此成为发达国家最重要的攻击对象之一,不免有被动的时候。

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中国公布了减排标准,即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40%~45%。一时间,好评如潮,认为中国为哥本哈根会议带来了希望,为推进国际多边谈判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褒扬之声,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曾提醒道:对于好评,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切不可飘飘然忘乎所以。

果不其然,英美两国联合对中国发难。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大臣米利班德指出,中国需要寻找一种方式来向世界证明自己减排的执行情况,即,中国需要接受“三可”(减排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美国也表示,如果发展中大国拒绝接受“三可”,根据美国国会刚刚公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框架性文件,在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前提下,美国可能采取措施,以防这些贸易竞争对手逃避履行碳减排义务。

中国对于“三可”要求坚决拒绝。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自主采取的减缓行动是公开透明的,有法律保障,有统计考核体系和问责制度,要向社会和世界公布,但绝不接受国际“三可”。有接近谈判进程的人士表示,“可核查”是最不能接受的。

针对中国的另一个争论焦点是,经济实力大增的中国是否应该从美国和欧洲每年获得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援助。

对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表态说:“来自富裕国家的资金应该流向更贫穷的国家。我们没有期望来自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资金会流向中国。”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则表示:“我们有获得资金的这个资格,但是不跟穷哥们争。”

有文章认为,这是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大会的主要参与国之一首次做出明显让步。这也引发了国内的一些担忧。有网友发表评论说: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较早宣布了中国的自愿减排目标,使中国在谈判中失去一次讨价还价的机会,,还引来一片中国应做得更多的指责声。这次中国过早地暗示让步,会使中国失去一定的讨价还价的余地,还会引起另一片指责声。这样下去,气候变化谈判如果真的成功,中国可能成为此次谈判中吃亏最多的国家。

中国之所以让步,也有不得已的考虑。这从何亚非的发言中可以略知一二。他说,“如果没有(达成)协议就要怪中国。这是发达国家玩的把戏。它们必须看看自己的立场,而不能拿中国当借口。那是不公平的。”“中国不会成为(协议的)障碍,现在的障碍来自发达国家。”

哥本哈根不是减排终点

气候谈判之所以难,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从地理位置来看,气候变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一,对部分国家或地区来说,可能还是一件好事。

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涨,对岛国影响是最大的,海水上涨,它们就完蛋。此外,对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影响也比较大,因此,我们发现非洲国家反应也很激烈。相反,在这次大会上,有一个大国闷声不响——俄罗斯。“西伯利亚现在根本没人去,最好能暖化快一点。”香港亚太研究所研究员石齐平说。他认为,气候变暖对俄罗斯、加拿大、挪威、美国是有好处的。

“发灾难财”,这听起来有些阴暗。但却不能排除相关国家和地区作这样的考虑。

对于大会结局,解振华早有预料,“在国际谈判中,往往在争论最激烈时,在保住自己核心利益的情况下,出于强烈的政治意愿,也会达成灵活的妥协,最终出现一个各方都不满意但都能接受的结果。”

气候谈判注定是一条坎坷之路,这从《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及执行情况就能看出。《京都议定书》1997年签署,历经八年艰难谈判,直到2005年才正式生效。其间,美国和澳大利亚还曾先后退出。

和贸易谈判相比,气候谈判的难度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贸易谈判对参与者而言,往往有明确的即期利益可供追逐;但气候谈判对所有的参与者来说,都是看不到任何短期利益的。相反,要消减温室气体排放,就意味着要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或者采用成本更加高昂的节能技术等,这都需要即期的巨大投入。

对于谈判方式,有人指出,类似哥本哈根这样的全球性峰会不利于形成规范性的协议。参与的谈判方越多 牵扯的利益越多,越难谈。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地区)说几句,一天就过去了。可行的方式是,先分成若干个小范围进行谈判,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再大范围商讨。当然,像哥本哈根这样的“群言堂”式的会议也是有必要的,让各利益方在同一时间、同一平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算是“广纳谏言”。

无论如何,哥本哈根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哥本哈根会议已经遗憾收场,但是,绿色谈判还将继续。

理智地想一想,一次会议当然承载不了太多期许。如果认为一次会议就能够解决人类未来发展的环境与经济问题,只能说,这样的想法很天真。

哥本哈根会议草草收场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9日下午闭幕,其间数度几近“崩盘”。经过各国领导人深夜磋商,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26个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与会国终于就应对气候问题达成一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

《哥本哈根协议》仅有3页,没定下任何具体减排目标,且不具有法律效力。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这份《哥本哈根协议》或许并不能满足我们所有人全部的希望,但这一决定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开始。”

上一篇:暑假学车下一篇:英语组长德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