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会议

2024-10-29

哥本哈根会议(精选12篇)

哥本哈根会议 篇1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 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近一百多年来, 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 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 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至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一百年前上升了0.48℃。根据IPCC的气候模型预测, 到2100年为止, 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至5.8℃。气候变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需要国际共同合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 继《京都议定书》之后, 哥本哈根会议为达成国际合作, 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带来一线希望。

一、落空的哥本哈根会议

(一) 哥本哈根会议的概况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 已于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为期两周。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参加了本次联合国气候会议, 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 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 毫无疑问, 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1]。

会议最终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摄氏2度以内。提出全球减排目标,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尽快封顶, 但无定下年限。要求各国在2010年2月1日前, 向联合国提出2020年减排目标, 但未提及2050年减排目标。所有新兴经济体必须自我监察减排进度, 并每两年向联合国汇报。国际人员可以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进行监督观察。未来三年内发达国将提供300亿美元, 当中欧盟、日本及美国将联合出资252亿美元。在实际延缓气候变化举措和实行减排措施透明的背景下, 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以前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资金用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需求。这些资金将有多种来源, 包括政府资金和私人资金、双边和多边筹资, 以及另类资金来源。多边资金的发放将通过实际和高效的资金安排, 以及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平等代表权的治理架构来实现。此类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将通过哥本哈根绿色气候基金来发放[2]。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结束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已收到55个国家递交的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承诺, 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占目前人类总排放量的78%。

(二) 我国期望下一个“哥本哈根会议”的来临

我国正处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 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降低减排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始终坚持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在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 并一直坚持减排立场, 同时也期望发达国家不要强制剥夺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权利。根据《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我国在人均GDP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条件下, 通过研发新工艺、开发可持续的清洁能源, 尽力节能减耗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 我国是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也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可见, 我国已经以减少碳排放的实际行动承担起了减缓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共同责任”。在本次哥本哈根会议中, 我国也同样采取了积极应对态度。我国在不接受强制减排义务的前提下, 已经承诺自主确定的减排行动目标并不附加任何条件, 也不与任何国家的目标挂钩。虽然哥本哈根会议最终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会议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各国更加积极的表示促进全球气候合作的意愿, 并期望尽快促成下一次“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

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 温室气体尚未纳入法律规制范围内

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某些微量气体, 包括CO2、CH4、N2O等30余种。其中,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也是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最常见的代谢产物。由于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186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前后迅速上升, 至1950年前后, 上升曲线已几乎成直线态势。二氧化碳含量从一千年前的280PPM (每一百万份中占一份) , 上升至两千年前后的360PPM, 升幅高达28.6%。全球的平均气温从1860年到2000年这短短140年间, 已上升接近1℃。但至今为止, 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 在我国法律上并没有明确定位为污染物。

(二) 我国国内碳排放交易尚不具备市场化的基础

碳排放交易, 即碳汇交易, 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 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即因为发展工业而制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 在无法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该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标准的时候, 可以采用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造林, 以增加碳汇, 抵消碳排放, 从而降低发达国家本身总的碳排量的目标, 这就是所谓的“碳汇交易”[3,4]。碳汇交易应有其相应的交易基础, 同时受到政策和法律的指引。在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 目前碳汇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参与主体应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国, 因而碳汇交易的主体是国家。国内企业尚不具备碳汇交易的主体资格。同时, 由于我国不承担强制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 尚不具有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基本条件。

(三) 缺少对碳汇林的法律保护

联合国规定, 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购买节能减排指标, 需经联合国认定, 方可卖给西方大企业冲抵他们的减排指标。目前, 联合国只规定了在三大类别的项目之间进行碳排放交易, 一是甲烷的回收利用。二是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三是绿化工程。要实现碳排放交易, 首先要明确总体的碳排放量, 其次要将企业用于冲抵碳排放量的方式转化为可以准确测量的具体形式。如, 建造碳汇林。我国的森林虽然较丰富:“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目标”。但是, 目前国内的对于碳汇林的保护仅停留在政策方面, 与其配套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备。

三、完善我国碳排放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 温室气体应纳入法律规制范围内

温室气体是国际减排义务要求主要对象。因此, 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 应明确将温室气体纳入法律规制的范围内。在这方面上海、江苏等地做出了初步尝试。根据《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档审批报告 (金) (一) (暂行) 》的规定, 建设项目产生的二氧化残、粉尘、烟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许控制在浦东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针之内。200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判决中认定二氧化碳属于污染物质, 应受到美国《清洁空气法》的调整[5]。可见, 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列为大气污染物, 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综上所述, 我国应在法律规制中明确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 为落实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中的承诺:“自主确定减排行动目标且不附加任何条件, 也不与任何国家的目标挂钩”奠定基础。

(二) 构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法律体系, 扩大交易主体范围

近年来,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动员各国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尤其是《京都议定书》签订之后, 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日益蓬勃发展,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规模也迅速扩大, 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为国内的清洁发展机制项CDM所产生的碳减排量以及相关衍生品提供基础和平台。但至今我国并不承担减排任务, 暂时不需要建立国内私权利主题间减排交易平台。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定, 碳排放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参与主体应是国家。然而,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 其法律经验也可扩展到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如我国的电力行业建立火力电厂二氧化碳排污交易。我国已经着手开展温室气体排放许可管理的建设, 包括组织管理机构、许可证发放、排放权交易机构等。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中也有相关规定。本次哥本哈根会议中我国并不承担强制减排的义务, 但是在未来的国际谈判中, 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大国, 我国很可能会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因此, 我国现在应该采取主动, 根据我国国情, 积极构建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 将碳排放交易主体扩大到企业以及个人。

2011年11月11日公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这是政府首次在国家级正式文件中对国内碳市场进行表态。这也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提供了政策支持。另外, 实施清洁发展机制 (CDM) 造林和再造林碳汇项目, 可为我国林业发展引进国际资金, 也有助于推进我国林业发展的机制创新。

(三) 完善我国对碳汇林的法律保护

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功能有偿化, 需实现森林碳汇产权化, 并完善我国对碳汇林的法律保护。首先, 宪法应明确环境容量资源即碳汇林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其次, 在物权法中应增加关于碳汇林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具体规定。第三, 建议在《环境保护法》、《森林法》中, 增加有关林权及森林碳汇交易制度的内容。综上所述, 我国应从宏观政策导向到法律制度保护, 实现我国发展森林碳汇建设。这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实现自愿减排承诺的具体行动。

四、结语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 全球工业化进程加快,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 人类活动导致水循环破坏, 大量伐木毁林。这些都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全球的气候变化已经导致海平面上升,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两极冰川融化, 淡水资源流失, 农作物减产, 疾病肆虐, 甚至导致大量物种灭绝。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有更大负面影响。因此, 用法律等强制手段规范人类活动, 有效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代际公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碳排放交易必将会成为未来几年, 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又一热点, 也会成为我国实现减排的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面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国际合作愈发重要。作为环境权益类的新兴交易品种, 温室气体排放权正逐步成为全球范围内政府、企业甚至个人关注的焦点。完善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 以期发展繁荣我国碳汇交易市场, 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以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哥本哈根会议,责任承担,碳汇交易制度

参考文献

[1]关注哥本哈根, 揭秘气候变化[J].环境教育, 2009.

[2]郭晨星.全球环境治理模型主体结构模型构建及经验验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

[3]陈明秋.低碳生活对林业的影响及其发展建议[J], 吉林林业科技, 2011 (2) .

[4]龚向前, 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法的变革[M],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41.

[5]周珂.环境法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哥本哈根会议 篇2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09年12月18日 哥本哈根)

拉斯穆森首相阁下,各位同事:

此时此刻,全世界几十亿人都在注视着哥本哈根。我们在此表达的意愿和做出的承诺,应当有利于推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站在这个讲坛上,我深感责任重大。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近三十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已为世人瞩目。在这里我还要告诉各位,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我们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2006至2008年共淘汰低能效的炼铁产能6059万吨、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焦炭产能6445万吨。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13%,相当于少排放8亿吨二氧化碳。

——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2005年至2008年,可再生能源增长51%,年均增长14.7%。2008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2.5亿吨标准煤。农村有3050万户用上沼气,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900多万吨。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我们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2003至2008年,森林面积净增20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净增11.23亿立方米。目前人工造林面积达54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

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如此长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的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

哥本哈根车轮 篇3

后视镜也智能了

据悉,日产Nissan将推出智能后视镜,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后视镜的镜面上看不清东西,驾驶者只需切换到LED的镜面模式,后视镜上便会出现由相机拍摄到的画面,直接由摄像头解决问题。

菲亚特500牌冰箱

宾利出了床,奔驰出了夹克,菲亚特居然还推出了以菲亚特500 车型为原型的汽车冰箱。这款冰箱不仅能看,而且能用,节能性能一流。现已推出红色,白色和绿色三种颜色,不过仅限欧洲大陆销售,售价为5500欧元,约合人民币45000元。这么大的冰箱放在家里还是挺占地方的。

哈里王子试驾捷豹F-Type

英国皇室趣事多,近日哈里王子在英国的西萨塞克斯郡试驾捷豹F-Type。王子试驾的时候也没有忘记推广慈善事业,坐在副驾驶上的正是某慈善基金会的负责人,看上去和王子相谈甚欢。紧接着,捷豹公司宣布将会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对F-Type进行全球巡展,哈里王子的试驾无疑是对巡展的成功预热。皇室效应营销,真是屡试不爽啊。

特斯拉拟铺建充电站网络

近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宣布特斯拉S系车主可以在纽约到洛杉矶之间的充电站进行免费充电。即使是S系顶配,充电时间也只需40分钟。目前美国和加拿大的特斯拉充电站总数已达71个,特斯拉预计到2015年,充电站网络可以覆盖到美国人口的98%。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站会代替现在的加油站么?

IOS 车载系统来啦!

苹果公司近日发布 iOS 车载系统CarPlay,法拉利、奔驰以及沃尔沃作为苹果iOS 车载系统的合作伙伴,将会成为首批应用CarPlay的汽车品牌。IOS车载系统可以让用户无需触摸iphone就可拨打电话,控制音乐,应用Siri语音以及地图导航等功能。

丰田美国注册Supra商标

2014年美国底特律车展上丰田毫无预示的发表FT-1 Concept概念车,Supra复活的话题再起波澜。日前丰田更是重新在美国商标局注册Supra车名的使用权(原使用时间自1979年到2006年),不禁让人猜测新一代Supra的问世时间是否已近。

真正的土豪金奔驰

一家名叫Carlex Design的波兰改装厂为奔驰S63AMG打造了纯金内饰,金光闪闪的车标着实耀眼,真正的诠释了什么叫做高端大气上档次。梅赛德斯-奔驰S63AMG是奔驰的顶级产品,搭载排量为6.0L的V12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454kW,0-100km/h加速只需4.4秒就能完成。

哥本哈根会议 篇4

近些年, 世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极端气候, 从春天肆虐中国西南数月的空前干旱, 到入夏以来, 大江南北一次次遭遇暴雨袭击, 长江流域更是形成了百年难遇的大洪水;从南半球风雪交加、罕见极寒, 再到近日“热浪”席卷北半球, 多国气温打破了历史记录。这无不向世人宣示气候恶化已成不争的事实。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 这次会议虽然继续延续《京都议定书》的基本政策, 且协议不具备法律效力, 但是哥本哈根会议却使气候变化定义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使许多国家认识到他们有责任去保护我们全球的气候。本文试图探讨哥本哈根会议后出台的基本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二、解析哥本哈根会议

哥本哈根会议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问题上分歧严重, 因此直到2009年12月19日下午才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此次会议一是坚定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框架和原则, 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三是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但也有人批评认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是历年最失败的一次联合国大型会议。由于与会国争执不下, 乃至最后以行政手段强行通过《哥本哈根协议》, 显示出联合国处理气候转变问题的力不从心。有欧洲官员甚至预测, 哥本哈根会议失败所带来的最大冲击不是气候变化本身, 而是联合国的体制。根据1992年成立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议事规则, 假如大会要达成任何协议, 就必须获得193个与会国家全体同意。但事实证明, 各国在经济、发展利益的前提下, 根本无法达成共识, 终将导致大会在毫无结果下结束尴尬的局面。气候变化的应对任重道远, 哥本哈根会议不会是终点, 而是新的起点。

三、哥本哈根会议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各国首脑为了同一个目的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中聚在一起, 但却又为着各自的利益争论不休, 谁的责任多一点, 谁的义务少一些, 如何拯救千疮百孔的地球, 如何能够很好地执行这个协议, 才是全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 哥本哈根会议对全球低碳经济的影响

如果按照《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峰会的理想状态, 到2020年, 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相比1997年的水平减排20%~30%, 根据欧盟在2008年达成的气候变化一揽子协议, 欧盟将考虑减排30%。[1]

当哥本哈根会议尘埃落定时, 碳交易建立了长期可靠的定价机制可能为企业界带来他们所渴望的确定性的一个领域。根据总部设在伦敦的碳市场信息提供商新能源金融公司的数据, 2008年全球碳交易额为1200亿美元, 2020年时可能超过2万亿元, 但迄今大部分交易都发生在欧洲。虽然目前有一些现行的排放交易系统, 如位于伦敦的气候交易所运营的系统, 但这些地区性的系统都没有被广泛采用。咨询机构弗罗斯特-沙利文公司的研究分析师查克拉瓦西在一份报告中说, 2012年后的国际气候变化协议将推动全球碳排放市场进入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查克拉瓦西说, 美国的排放交易市场将可能比欧盟大出3倍, 从而鼓励金融机构的参与, 并增加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分析师对各国在哥本哈根能否签署硬性排放目标存在分歧。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的分析师弗兰克斯在接受采访时说, 重要的是应看到各地的情况, 看看在甚至没有达成全球协议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也许不会出现全球碳市场“大爆炸”的情况, 而可能是区域性体系的出现, 然后可能汇聚为一个全球标准。这甚至会是更稳定有效地通往同一个最终目标和可靠的碳排放价格的途径。

(二) 哥本哈根以“低碳”之名对世界经济分工重组

每一次世界出现问题的时候, 就会有一次世界性的大会来解决这个问题, 引领全球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这已经成为共识。[2]此次会议其实是以全球制造业转移为代表的一系列事件, 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增强, 因此, 发达国家希望以“低碳”为切入点, 对世界进行重新的分工重组, 建立新体系, 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我们今天看哥本哈根会议的时候, 也是世界上碰到大问题了, 这个大问题名义上讲的是气候问题, 实际上很核心的就是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 通过战后五十年的变化, 经济发展之后, 跟原来的态势已经很不一样, 特别是制造业转移。二战以前, 制造汽车、飞机的都是发达国家。但是现在世界上的工业产品, 大部分都出自发展中国家, 制造业被转移的那些大国, 巴西、中国、印度、南非甚至墨西哥、越南。现在发达国家跟现在新兴起来这些工业国家之间有很多的问题出现, 新的问题怎么解决?美国人跟欧洲人想了一个新的办法, 就是世界经济分工重组, 建立新体系, 这样做, 实际上不是简单的气候问题。

(三) 哥本哈根会议引起低碳经济革命的制度创新

提高化石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消费的价格, 为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化转型提供激励机制。有数据表明, 工业经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严重地依赖于劳动价格的提高, 即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促进了劳动节约型技术的研发和劳动节约型产业的发展, 与此类似, 未来的低碳经济社会要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生产率和二氧化碳生产率, 也需要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消耗的价格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价格, 这从欧盟的发展事例中可以得到证明。当前欧盟的人均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只有美国人的一半左右,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欧洲的能源价格要比美国高出许多。有人已经估计到2050年要使二氧化碳排放比1990年减少50%, 需要将每吨二氧化碳的价格提高到大约200美元左右。目前提高二氧化碳价格的制度设计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碳税机制, 由政府确定二氧化碳排放的上涨价格, 然后通过市场机制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数量;另一种是限制排放和交易许可机制 (cap-trade) , 由政府确定可以允许的二氧化碳排放规模, 然后通过市场交易提高碳生产和消费活动的效率。当前对这两种机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着分歧。

四、哥本哈根协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 哥本哈根协议的实现离不开国内政策的鼓励和扶持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制定合理的政策, 在确保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 能够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不采用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 对环境造成污染、浪费资源的企业予以重罚并征收费用, 对于积极采用的企事业单位, 给予鼓励、补贴。[3]

(二) 哥本哈根协议的实现需要我国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 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比例过低。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方式是有一定困难的。而且我国目前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限定了其必然是高能耗、高排放。因此, 要实现低碳经济, 道路还是曲折的。

(三) 哥本哈根协议的实现需要我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加快减排技术的研发

如今我们切身体会到高科技给我们的整个社会带来的种种便利。低碳经济的提出虽然是针对气候问题, 但是对国家的影响却是方方面面的。面对全球节能减排的压力, 我们必须不断改进方法, 革新技术, 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切实的技术保障。

(四) 哥本哈根协议促使我国加快新能源体系的发展

协议的签订必须使我国注重能源的开发。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二是节能技术的开发。开发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波浪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助于长期缓解能源供应的压力, 而且有利于改善能源相关的环境问题,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节能技术的开发, 技能降低能源消费、提高能源效率, 又能促进能源和环保技术设备的出口与推广。[4]

五、结语

各国携手合作, 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 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37年来, 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热内卢, 从京都到巴厘岛, 我们为保护全球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努力, 取得显著成就。这是世界各国不断加深认知、不断凝聚共识、不断应对挑战的历史进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已成为各方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主渠道,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成为各方加强合作的基础,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已成为各方共同追求的目标。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既受自然因素影响, 也受人类活动影响, 既是环境问题, 更是发展问题, 同各国发展阶段、生活方式、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等因素密切相关。归根到底,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应该也只能在发展过程中推进, 应该也只能靠共同发展来解决。应对气候变化, 涉及全球共同利益, 更关乎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利益和人民福祉。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基本需求。发展中国家历史排放少、人均排放低, 目前受发展水平所限, 缺少资金和技术, 缺乏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手段,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 承担着大量转移排放。当前, 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仍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国际社会应该重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非洲国家的困难处境, 倾听发展中国家声音, 尊重发展中国家诉求, 把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提高发展中国家发展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所指出的那样, 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面对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挑战, 各国应该携手合作, 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参考文献

[1]苏敬华.哥本哈根会议之后[J].中国环境科学, 2010 (, 8) .

[2]张翔“.哥本哈根效应”及低碳经济[J].财会研究, 2010 (, 16) .

[3]谭灵芝, 王国友.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碳减排政策选择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0 (, 3) .

哥本哈根会议 篇5

12月,来自中国、美国以及世界各国的.代表将在丹麦哥本哈根聚首,争取达成一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议,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今年虽然是全球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巨大进展的一年,但仍有许多观察人士开始担心各国将无法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充分弥合分歧.

作 者:David Doniger Jake Schmidt Alvin Lin David Doniger Jake Schmidt Alvin Lin  作者单位:David Doniger,David Doniger(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气候中心)

Jake Schmidt,Jake Schmidt(NRDC国际气候政策项目)

Alvin Lin,Alvin Lin(NRDC中国气候项目)

刊 名:世界环境 英文刊名:WORLD ENVIRONMENT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 

哥本哈根的呼声 篇6

超过130位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气候变化大会,这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所有这些领导人都承诺应对气候变化,所有国家都表现出了要采取行动的意愿。

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方面存在的分歧,会议最终只能以无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而画上句号。这与人们在会前的普遍期望相背。

现在,随着哥本哈根会议各国代表的离去,人们只能等待2010年11月在墨西哥举行的另一轮气候谈判,期望那时各国能够减小分歧,达成《京都议定书》后的新国际减排协议。

12月18日,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入最后一天,抗议者继续在会场外示威。

美国总统奥巴马这一天才到达哥本哈根赴会,参加会最后一天的议程。白宫发言人吉布斯说,“总统认为美国的领导力能在12月18日他参加会议时发挥最大效用,而不是12月9日”。

部分环保活动家对奥巴马在哥本哈根的露面寄予了很高期望。“奥巴马将是唯一能把支离破碎的分歧推动成一个一致协议的那个人。”“环境防卫基金会”主席弗莱德·克拉普说,“我们希望他能做到。”

但是这位美国总统在他的会议发言中没有对二氧化碳减排做出新的承诺。

“哥本哈根”依然值得期待 篇7

“巴塞罗那”“劳而无功”

早在2007年12月“巴厘岛路线图”形成之后, 人们就开始准备在今年12月份全球要达成一个“后《京都议定书》”的协议。如今距离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开幕的时间已屈指可数, 气候变化的“威胁者”和气候变化“怀疑者”之间的“争吵”却更趋白热化, 各国在这场与地球索取与被索取的“战斗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1月2日开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巴塞罗那会议遭到非洲国家集团的联合抵制。来自55个非洲国家的谈判代表取消会议计划、集体离开非洲国家集团会议会场, 并宣布联合抗议发达国家在大幅度减排目标承诺上停滞不前。而包括英国气候变化和能源部长埃德·米利班德、欧盟首席谈判代表麦兹格在内的欧洲高级官员4日先后表示, 他们放弃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协议的任何希望。巴塞罗那会议终在一片“看空”氛围中结束。在气候变化谈判历史上, 此次抵制行动将会给哥本哈根协议带来连锁反应。

就在非洲国家发起抵制的同时, 大西洋的另一端也在组织一场抵制运动。美国参议院中的保守派宣称不参加对《清洁能源工作与美国电力法案》的审议。此法案是参议院气候变化立法, 需要通过参议院六个委员会的通过, 才能提交全院表决。美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乔纳森·博辛在11月2日的记者会上重申了美国立场:如果美国国内气候立法没有得到通过, 美国是不会在国际社会上做出减排承诺的。

中美斡旋寄托厚望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两国立场和态度, 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今年哥本哈根会议的进展。中美无疑是本次会议中的两大主角。尽管在气候变化立场方面存在差异, 但是, 一年来, 在各自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对抗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考验的同时, 中美两国在能源及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沟通与磋商并不少。

去年, 中美两国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10年合作框架》;今年6月, 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抵京;7月, 美国能源部长和商务部长联袂访华;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出席了联合国气候大会与21国首脑峰会;11月中旬奥巴马总统将正式访华, 可以说,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 两国沟通的渠道是畅通的。特别是奥巴马总统的即将正式访华, 已被国际舆论界普遍认为是哥本哈根大会前两个重要国家的最后沟通。因为他们各自要向自己的国民报告他们所要讨论的内容、双方将要进行的合作以及对方在这一方面所将要进行的承诺。

事实上, 达成哥本哈根协议的最大困难, 就是美国至今拿不出令人满意的减排承诺。这从美国国内的政治气候中很容易看到。如果美国想摆脱对于化石燃料的严重依赖并加入国际社会制止气候灾难的行动中, 奥巴马必须提出符合气候科学的承诺, 而非屈从于政治上的权宜之计。

“环保先锋”仍需努力

为期两天的欧盟首脑会议10月30日在布鲁塞尔落下帷幕。在本次欧盟峰会上, 各成员国领导人就气候变化资金援助问题达成妥协, 同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努力, 在2010年至2012年间, 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50亿至70亿欧元的资金援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 欧盟就此向国际社会发出明确信息, 即发达国家应当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为其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

然而, 欧盟领导人虽就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达成一致意见, 但却未能就欧盟的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具体数额和出资方式确定具体方案, 这主要是因为以波兰为首的9个东欧国家反对在确定每个成员国资金援助数额之前就确定欧盟总的援助资金数额。另外, 德国也坚决反对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确定气候变化资金援助的具体数额。

欧盟立场是, 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20%, 如果大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承诺减排指标, 欧盟可以将减排力度扩大到30%。但是欧盟在实质性减排、技术转让、资金支持等方面, 是说得多, 做得少。对于欧盟来说, 《京都议定书》时它是领导者, 在哥本哈根中它也想继续成为领导者, 但是现在这一切似乎都不太容易。因此, 在今年12月召开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之前, 欧盟仍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

主要国家“准备不足”

在多年之前, 人们对哥本哈根大会最初的期待, 就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上, 全球能达成一个统一的目标。现在看来, 还有很多国家都没有对此“做好准备”。包括中美两国在内, 可能都没有“做好准备”满足多方的期望。之所以会出现目前这种难堪的局面,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 大家都觉得这台戏有主角和次角之分, 主角就是G20国家。非洲国家应该属于配角, 主角就是要帮它们的忙, 这是一种主流化思考。第二, 大家都要当主角, 也就是说非洲也认为自己应该是主角。非洲国家认为自己受害最深, 最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以及各国来此建高污染的工厂, 这时候应该是世界补偿他们的时候。

从另一个角度看, 哥本哈根会议已经取得了成功, 因为各个国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对于一年之前, 已经走得很远了。比如说美国在气候变化上的立场已经有了180度的大转变, 这是个大的突破。它实际上是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最大进展。

同时, 日本新政府做出了在碳减排方面的更大承诺, 这也非常关键。此外, 还有一些快速发展的国家, 如韩国、南非、墨西哥, 也做出了承诺。问题在于最终的标准是设立在什么水平之上?我们在“哥本哈根”之后要采取什么举动?我们的努力不应在“哥本哈根”之后停止, 因为气候变化问题不会在12月份以后消失。

气候变化的应对原则

尽管在过去近两年的谈判中, 国际社会在全球气候变化一些具体问题中达成了一些协议。但哥本哈根需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 需要各国首脑、政策决策者们制定出严格的时间表。单从气候组织来看, 大家没有太多争议。大家意识到全球经济必须经过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个变革很大程度上就是发展低碳。

其实, 企业界领导、CEO从本身企业发展层面看, 都非常关注碳排放、能效问题。从全球资本流动来讲, 虽然爆发了金融危机, 但仍然可以发现还有大量资金是围绕新能源流动的。金融界、投资界都已经发现并意识到气候问题的严重性, 并认定了低碳发展方向。

目前, 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彼此不信任。哥本哈根谈判无外乎“巴厘岛路线图”中谈到的几个问题, 但大家既然坐在一起谈问题就表明有基础。如果把本来的基础放在一边另做协商是没有依据的, 所以, “巴厘岛路线图”是不可以放弃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关于技术转让。大家可能认为技术转让不应该是哥本哈根谈判的障碍。但技术转让不是单纯给一个技术, 即使是完美的技术, 从发达国家拿到发展中国家, 也要经过更多研发投入和调整。它同时又不是简单的知识产权问题。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 共同应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奠定了法律基础, 是目前最具权威性、普遍性的国际框架。国际社会应当坚持以公约和议定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和有效框架, 其他的多边、双边对话机制应该作为对公约和议定书的一种补充, 而不能走另外的一条路。进一步加强公约和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 重点解决减缓、适应、技术、资金问题。其中, 特别要强调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各国应共同但有区别地履行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 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 也只有走低碳发展之路, 积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技术和资金同举并重的原则。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量化减排, 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有限, 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更为严重, 要根据国情, 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 采取适当的减缓行动, 为保护全球气候而共同努力。

减排并非终结目标

尽管哥本哈根会议的前景仍不够明朗, 但可以肯定的是, 未来国际气候协议将不是只有减排目标的单一的国际协议, 最有可能是一个包含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市场以及可持续发展政策等诸多要素综合的一揽子协议。

一是减排目标。欧盟提出了20%, 日本提出了25%的目标, 从理想状态来说, 到2020年时应该是减排25%~40%。联合国基金会希望在2050年的时候减排量是在1990年基础上的50%。目前国际社会在谈判中的一个进展, 就是已经取得了一些共识:比如, 工业化国家, 即那些历史排放的主要国家, 应该比其他国家制定更大的减排目标, 还包括每个国家都有责任, 这就是区别但有责任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 工业化国家应该采取具体的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 而大的新兴国家必须制订各自的减排计划。这些国家应该详细阐明这些计划是有效的, 以及能达到什么效果。

第二, 除了减排目标, 在大会上各国代表们也应尽量在森林保护、植树造林及土地的使用等方面达成一致的目标, 这对于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非常重要。

第三, 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穷国进行减缓及适应方面的工作, 减缓他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时所面临的风险和脆弱性。这就意味着, 我们要为这些国家提供必要的技术转让和资金, 帮助它们实现低碳经济, 以确保这些国家能够增长, 并不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除此而外, 在哥本哈根无论达成什么协议, 必须是公平的, 能够体现气候变化方面的正义。如果是公平的, 这次大会成功的机会将更大一些。正义和公平的意思是:这些贫困国家的责任最小, 但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最大的。我们需要传达出一个明确而坚定的信心:污染是要付出代价的, 那些污染者必须要给予赔偿。现在一个残酷的现实是, 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只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不到2%, 可是却为此付出了最大的代价, 他们面临着因气候变化而带来的干旱、洪水、海平面上升等各种影响, 我们必须要在这方面采取措施。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近日呼吁, 世界各国领导人应力促今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协议。为了人类未来的发展, 有必要今年年底在哥本哈根达成一项各国都能接受的气候变化协议。“我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行动起来, 应对人类大家庭最重大的挑战——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威胁。”

丹麦哥本哈根巨拱 篇8

从建筑和发展的角度来说,在入港口的两侧有着朝向水流的趋向,这一趋向由都市的交通型式和普遍的公众流向所加强。这一趋势延伸至横跨港湾的拱门,创造出一个连续的层级关系,从而连接起位于港湾两侧的大楼。同时,较高的塔楼被视作是位于Langeliniekaj的现有建筑中一个自然的延伸,在另一侧较矮的塔楼则将与Marmormolen未来的发展相连接:一侧有所要求的蜿蜒而立的防噪音幕墙;朝向港湾一侧是更为开阔的建筑,在这里能够尽览美景。在Marmormolen一侧,行人们将从位于塔楼中心的中庭涌到坡度较缓的拱桥上。在Langelinie一侧,如果你想从跨桥到建筑外的海湾,可能需要您搭乘电梯然后坐到楼下的门厅。设计中的关键元素在于确保行人和骑自行车者经这个公共连接,并且穿过港湾时能够体验到连续的路线,以及位于两侧易于出入、且无间断的道路。

塔楼和拱桥形成的这一门户式建筑无疑将成为这一地区、这一港湾、乃至整个哥本哈根的一个新的地标式建筑。

这个港湾拱门的设计采用了三个简单的形状。朝西,在Marmormolen一侧是一个低矮宽阔的结构。朝东,在Langeliniekaj一侧是高耸且较为狭窄的大楼。而在两个塔楼之间则是横跨港口的典型拱桥。将最高的塔楼放在Langeliniekaj一侧实现了很多目标,而这一结果将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整体发展。将拱桥设置在码头尽头的三个最重要原因是光线,尺寸和可视性。将塔楼设在尽可能远的东侧,使塔楼仅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开发区域造成阴影。而且,从高度方面来说,这样的位置安排从最高的塔楼到横跨港湾的拱桥再到矮一些的塔楼之间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层级关系,并与未来建设的联合国村的高度形成和谐的关系。建筑的高度随着趋向降低,这使得港湾两侧也成为这一自然流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这一自然的流向与作为地标和灯塔的较高一侧的塔楼形成对比。

项目概况

项目位置:哥本哈根Marmormolen地区

项目客户:By og Havn

项目规模:62 000m2

建筑设计:丹麦3XN建筑事物所

项目摄影:Adam Mørk

A bri dg e sp a n ni ng a bo dy o f d e ep w ater,pro v i di ng the only dry connection between two stretches of land,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architectural experiences in the landscape. Another classical element isthe town gate, which mark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town, and“contains”the town,physically,structurally and aesthetically. Our proposal for a construction on Marmormolen is both: a city gate and a bridge that links Marmormolen with Lanegliniekaj, creating a new coherent area in the Port of Copenhagen. The idea is to create a structure which brings together a complex urban situation in a distinctive and diverse development business areas. The towers, bridge and the other building elements constitute one single, floating synamic mov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bold span across the harbour entrance in terms of both the plan design and the facade.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across the harbor radically improves public access and creates br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life the growth in the area.

O n both si des of the harbour e ntrance there is,i n terms of both arc hite cture an d dev elopme nt,a movement towards the water, which is reinforced by the urban traffic patterns and the public flow in general. Extending this movement in an arch across the harbour creates a progression that connects the buil di ngs o n e ither si de of the harbo ur.While the tall tower will be perceived as a natural extension of the e xisti ng buildings on Langeli niekaj,the lower tower on the opposite side will be bound to the coming development on Marmormole n:in towards?sterbro in a snake that forms the desire d noise scree n;and towards the water i n a more ope n construction which opens up for views.On the Marmormolen side,pe destrians will emerge o nto the ge ntly arching bridge from the tower's central atrium. On the Langelinie side,when you step ashore, so the speak, from the bridge, it will be possible to take a life down th the foyer.A key element in the design has been to ensure that pedestrians and cyclists will experience the public link across the harbour as a continuous route and as an easily accessible co ntinuatio n of the infrastructure on both sides.

The gateway formed by the towers and the bridge will unquestionably become a new landmark for the area, the harbour and all of Copenhagen.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五宗“最” 篇9

最扑朔迷离的泄密

原本气氛凝重的气候大会, 却以一场扑朔迷离的电子邮件泄密案开场。

存放在西伯利亚城市托木斯克一家网络安全公司服务器上的3500多封电子邮件被神秘黑客捕获,并在哥本哈根大会前曝光。邮件显示,气候专家合谋操控科学数据,隐瞒对气候变化“不利的”研究。

不管邮件泄密背后究竟是俄罗斯情报部门操纵,还是环保黑客的“杰作”,这场始料不及的“阴谋论”着实让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费了不少口舌,在大会开幕仪式上,他足足花了5分钟,用带有浓重的印度味的英语解释“气候门”事件。

最慷慨的硬件设施

4500台笔记本电脑、清一色的联想IBM,免费供记者使用,还有几十台电脑装有话筒、摄像头和Skype软件,供记者打视频电话。由展览中心改造成的巨大公共空间,全部留给会场交流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舒适的沙发、温暖的灯光和环保主题强烈的布局,无处不让人感到主办方的慷慨大方和良苦用心。

火药味最浓的交锋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一直被置于聚光灯的焦点中。由于各自所代表的阵营的利益不同,中美在会场上也展开了正面交锋。

会议第三天,美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托德·斯特恩刚刚走下飞机就召开新闻发布会,把枪口对准中国,“公共资金,特别是美国政府的公共资金,绝不会流向中国”。他否认发达国家应该为其在工业化进程中累积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埋单”,要求中国采取更大力度的减排目标。

对此,中国毫不示弱。中国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当天下午就在新闻发布会上反驳,中国从来没想成为气候援助的受益国,反倒是发达国家应深刻地自我反省一下,为什么17年过去了,却仍不兑现其在公约中的资金承诺?第二天,“深刻地自我反省”一词成了西方媒体引用最多的语句之一。

最火爆的新闻发布会

在贝拉会议中心,最能真切感受“气候变暖”的地方是中国新闻与交流中心,人头攒动,热岛效应急剧上升。

中国代表团每天都在这里举行各种研讨会、吹风会和新闻发布会,房间虽然不小,但仍无法应对蜂拥而至的中外记者。离新闻发布会还有半个多小时,记者赶到时,却连脚也插不进去。屋外,还站着十几个焦急的中外记者,一位性急的外国摄像记者索性把摄像机举起来,借着高度从房间外拍摄起来。第二天,细心的新闻组在房间外的大屏幕电视上同步转播发布会的信号,终于使“人多地少”的矛盾稍稍缓解。

最“抠门”的会议招待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可能是记者参与过的诸多国际性会议中最“抠门”的一个,不仅没有礼品袋、公文包、纪念品,会场内所有的食物都得自掏腰包购买。想想几个月前的意大利八国峰会,还是在地震灾区召开,但丰盛的自助大餐、红酒、咖啡、甜点,随便吃喝。

哥本哈根,在失望边缘收获希望 篇10

会议几度延期, 在最后时刻以决定的方式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这份协议坚定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基本框架和一系列原则, 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 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

一个事实:全球气候变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5月在联合国总部纽约通过, 同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正式开放签署, 1994年3月生效。目前已有192个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签署并批准了《公约》。

《公约》指出人类活动已大幅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 可能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 并确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目标:“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

《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影响的国际公约。它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国际合作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 是一个具有全面性、普遍性、权威性的文件。

《公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大会。在历次大会中, 京都和巴厘两会最为引人注目。1997年12月, 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 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对2008年至2012年主要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额度和履约机制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从2008年到2012年间, 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基础上平均减少5.2%, 其中, 欧盟国家将年均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8%, 美国削减7%, 日本和加拿大削减6%。

2007年12月, 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 会议通过了“巴厘路线图”, 决定致力于2009年底前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到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安排的谈判并签署有关协议。

两年来, 国际社会为进一步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的落实, 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有的国家甚至以破天荒的手段表达强烈愿望。

2009年10月17日, 马尔代夫在4米深的海底召开“水下内阁会议”, 通过“来自前线的紧急呼救”决议, 呼吁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拯救马尔代夫, 拯救地球。据科研预测, 如地球变暖势头不减, 马尔代夫将在本世纪内消失。

2009年12月4日, 尼泊尔在珠穆朗玛峰南坡海拔5242米的雪地里召开“世界最高内阁会议”, 通过“2009珠峰宣言”, 呼吁全球关注气候变化对喜马拉雅山脉的影响, 要求发达国家以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哥本哈根会议前夕, 新华社记者采访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图瓦卢人对记者说, 地球上60亿人都应该向他们说抱歉。由于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 这个小岛国将在50年内被大海淹没。他们强烈呼吁哥本哈根会议关注小岛国的命运。

人们对哥本哈根会议抱着热切的期待。

一种状态:迥异的应对态度

按照《公约》及其《议定书》规定, 发展中国家无需承担量化减排义务, 但中、印等国纷纷宣布将采取主动减排义务。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印度决定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0%到25%;巴西宣布到2020年在预期基础上减排36.1%到38.9%;印度尼西亚表示力争到2020年在预期基础上减排26%;韩国承诺到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4%;南非表示在2020年至2025年间达到排放峰值。

与此相反, 发达国家态度比较消极。2007年欧盟曾提出, 争取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 并愿与其他发达国家一道将中期减排目标提高到30%。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欧盟在减排上立场后退, 在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上缺乏诚意。

被称为“伞形集团”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 其减排承诺都“夹带”主要排放国家参与绝对减排的前提条件。奥巴马政府宣布, 到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17%, 这仅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布什政府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奥巴马政府同样拒绝接受《议定书》约束, 力主各国自主减排。日本鸠山政府提出的减排目标略高于他的前任, 由原来的8%增加到25%, 可惜也附有前提条件, 即所有主要排放国家都要参与强制减排。

有关计算表明, 发达国家的无条件中期减排承诺仅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8%, 这比《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对发达国家提出5.29%的减排要求并不高出多少, 而远远低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所提出的25%至40%的要求。

发达国家的态度使人们对哥本哈根大会的成果预期并不乐观, 甚至怀着深深的忧虑。

一场博弈:单轨制与双轨制的对垒

会议开幕以后, 哥本哈根成为各国政府、各种利益集团、一些非政府组织和科研机构博弈的舞台。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手段, 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展开较量。乍看下纷繁复杂, 细察则壁垒分明。从总体说, 一边是欧盟和“伞形集团”等发达国家;一边是中国和77国集团等发展中国家。斗争的焦点是要不要坚持《公约》及其《议定书》规定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原则。

谈判的第一天, 澳大利亚就提出要以“单轨”制代替“双轨”制。根据“巴厘路线图”, 气候变化谈判同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双轨之下, 由两个特设工作组分别进行。《议定书》不涉及美国, 《公约》则涵盖所有国家。这样既可以使议定书得到延续, 又能将美国拉入应对气候变化的轨道。实行“单轨”制, 取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就是废除《议定书》。继澳大利亚之后, 英国、丹麦等国又两次抛出所谓“丹麦草案”, 目的都是扼杀《议定书》。这是从根本上逃避强制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应尽责任, 遭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

巴西总统卢拉表示, 所有国家都应信守减排目标和出资的承诺。大会必须坚持《公约》及其《议定书》, 必须坚持双轨制。他强调, 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不是一种馈赠, 也不是发展中国家在乞求, 而是发达国家要对自己过去200年工业化进程中造成的排放承担历史责任。

印度总理辛格强调, 任何气候变化协议都应当尊重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需要。《公约》不容破坏, 《议定书》必须坚持。

南非总统祖马表示,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不应附带任何条件。应当遵照《公约》及其《议定书》, 在双轨制下达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

非洲国家纷纷发言谴责一些发达国家“杀死”《京都议定书》的行径, 集体退场以示抗议。

一种氛围:失望的情绪在弥漫

发达国家一方面对《公约》及其《议定书》、《路线图》的基本框架和原则作“釜底抽薪”式的否定, 一方面又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化瓦解。

在这次大会上, 由于利益诉求差异, 发展中国家立场开始多元化, 出现了有134个正式成员的“77国集团”, 由43个低海拔国家组成的“小岛国联盟”和由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国家组成的“雨林国家联盟”三个方阵。

发达国家将中印等发展中大国的排放“三可”承诺 (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 作为他们拿出1000亿美元资金援助最不发达国家的先决条件, 试图挑起发展中小国对发展中大国的不满, 撕裂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发展中国家阵营一度出现混乱。小岛国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对新兴经济体国家提出很高的减排目标。

科学报告表明, 今天地球表面积存的二氧化碳80%是发达国家在过去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 他们理应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承担强制减排义务。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说, 好比一场盛宴, 不能让只赶上喝杯咖啡的穷亲戚一起平均分摊费用, 发达国家理应更多“买单”。发达国家把自己等同于发展中国家, 要与发展中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是不公平的, 也正是会议争吵不休、裹足不前的症结。

大会只剩下最后一天, 谈判依然处于胶着状态, 毫无松动的迹象。失望的情绪弥漫会场。人们疲惫、沮丧, 无奈地开始收拾东西, 被遗弃的废纸在寒风中飘零。不少人相信, 会议将要无果而终。

一种态度: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

2009年12月16日, 中国总理温家宝飞抵哥本哈根。他在出席气候变化大会近60个小时里, 与有关国家领导人密集会谈和协商, 以诚意、信心、决心和卓有成效的努力推动谈判进程。在会议面临可能无果而终的关键时刻, 温家宝总理穿梭斡旋, 向有关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尽可能弥合分歧, 凝聚共识。

温家宝总理首先会见东道国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建议采取务实态度, 在两个工作组提出的案文基础上, 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锁定共识, 搁置分歧。温家宝总理指出, 要让近200个国家在剩下的很短时间里, 弥合巨大分歧是不现实的。可以考虑搞一个反映各方共识的政治性文件, 重点明确政治愿望, 肯定会议成果, 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希望。拉斯穆森和潘基文对温家宝总理的建设性意见表示赞同。

温家宝总理集体会见了小岛国代表, 马尔代夫总理纳希德和格林纳达总理托马斯, 非洲国家代表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欠发达国家代表孟加拉总理哈西娜和77国集团代表苏丹总统助理纳菲阿。资金问题是这些国家最关心的问题。温家宝总理表示, 中国一直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履行资金承诺, 但绝不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争一分钱的资金, 而且将一如既往地在南南合作和双边框架内向欠发达国家提供援助, 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的物资和能力支持。温家宝总理对一些小岛国脆弱的生存环境深表同情, 理解他们在温控方面的特殊诉求, 介绍了中国的减排努力和谈判的考虑。并表示, 为体现诚意, 中国愿在2050年全球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问题上照顾小岛国的关切。中国在会议进程中将切实维护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有关国家领导人认为, 温家宝总理的话入情入理, 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努力, 发达国家的指责是不公平的。

温家宝总理会见了英国首相布朗、德国总理默克尔、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 就有关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

温家宝总理会见了巴西总统卢拉、南非总统祖马和印度总理辛格, 并在“基础四国”之间保持密切沟通和磋商。

温家宝总理会见了奥巴马总统, 两国领导人就会议成果、长期目标、“三可”等焦点问题坦诚、深入、务实地交换了意见, 双方都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但同时又表现了一定的灵活性。

在会议面临失败的最后关头, 温家宝总理表示,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 不能轻言放弃。他约卢拉、辛格、祖马再次会晤, 决心作最后努力, 争取会议有一个成果。温家宝总理并同意在“基础四国”领导人会晤后, 应约与奥巴马总统进行第二次会晤。

正在“基础四国”领导人最后梳理共同立场的时候, 奥巴马总统不请自到。温家宝总理礼貌地欢迎他加入。五国领导人经过严肃认真的磋商, 就协议表述的几个重要问题达成了一致, 又分头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进行了磋商, 最终形成了决议草案, 交由大会表决通过。

眼看就要失败的哥本哈根会议终于被挽救回来。“慎重者, 始若怯, 终必勇”。中国为会议转危为安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一个起点:金色的希望逐渐实现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已经结束, 但它给国际社会带来的震荡余波未息, 人们还在议论、反思并从中获得启迪。

这场斗争实质是发展权之争。应对气候变化本来就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自然要兼顾当前和长远, 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生存环境。发达国家作为问题的主要制造者, 理应负历史责任、承担主要义务。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努力走出一条新的低碳的而非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高能耗老路。这在《京都议定书》中已经肯定和明确了。但在此次会议上, 发达国家的立场严重后退。这可能同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遭受重创, 而一批新兴国家却迅速崛起有关。南北矛盾由来已久, 占据了发展高地的发达国家历来不情愿发展中国家迎头赶上。此次发达国家就试图借气候变化问题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保住自身的优势。事实再次告诉我们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家如此, 对发达国家亦如此。

中国在这次会议中被推到了前台。面对发达国家要推翻《公约》及其《议定书》的基本框架和原则, 中国不得不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坚决反对。发达国家为了分化发展中国家, 集中向中国施压, 我们既要据理驳斥, 又要耐心做发展中国家各利益集团的工作。会议濒临崩溃, 中国挺身而出, 奔走、斡旋、协调, 最终取得成果。中国同发达国家有斗争有合作, 斗而不破, 合作共赢。对新兴大国和广大中小发展中国家, 中国保持密切沟通和合作, 有效地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中国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 进一步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团结合作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唯一途径。斗争不可避免, 斗争是为了合作, 合作才能解决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取得了初步进展, 但仍然困难重重, 举步维艰。《哥本哈根协议》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它的主要功绩在于捍卫了《公约》及其《议定书》确定的基础框架和原则, 为下一步行动指明了方向, 避免了一次可能的大倒退。但协议未能按《议定书》和《路线图》的要求, 对2012至2020年第二承诺期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作出安排, 而留给明年在墨西哥召开的缔约方第16次会议去解决。今后的一年时间任务十分繁重。需要我们以高度智慧, 百倍的努力和足够的耐心, 促进各方的团结、协调和合作,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哥本哈根会议告诉人们, 人类只有超越自身, 才有可能超越自然。

《哥本哈根协议》把我们引领到一个新的起点。纵然前面千难万险, 中国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 愿和世界各国一起扬起希望的风帆, 驶向胜利的彼岸。

投资哥本哈根概念 篇11

温室气体排放中有61%与能源使用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关,减碳就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干净能源、再生能源将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这给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电力车等产业由此迅速崛起。这些新兴能源产业与传统能源产业相比,占比不高,盈利不强,有些行业如没有政府补贴尚难生存,但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为此,已有海外投资界人士建议,在今年的投资组合中,可以配置一定占比的新能源基金。

香港基金市场中有3只新能源基金,贝莱德新能源、领先新能源和百利达环保能源。贝莱德新能源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应是首选。贝莱德新能源从2004~2008年的5年中,除2008年亏损54%,其余4年分别盈利21%~56%,累计盈利40%,去年收益18%。随着新能源产业强劲发展,新能源企业必将受益,新能源基金的收益也将水涨船高。

关注全球暖化也是哥本哈根气象峰会的重大命题。全球暖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全球缺水,水产业也将是继新能源后的哥本哈根“概念”。据联合国相关数据,目前全球每年耗资800亿美元在水资源相关基础建设上,未来15~20年间,每年水资源建设支出将高达1800亿美元,水资源相关产业后劲十足。

水资源产业的广阔前景,已引来全球知名企业纷纷进入,抢占商机,通用电气、IBM、3M、西门子等已争相进入水资源市场。水资源直接关系民生,各国政府也是耗巨资治水、管水。如美国在2016年前将投入1500亿美元更新老旧设备管线。在走出金融海啸影响、经济不断复苏的当下,投资基础建设仍是政府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具有稳定现金流收入的治水和管水工程,也将成为更多的政府选项。另外,水资源产业具有公共事业特性,其收益比较稳定,与经济景气度关联性较弱,也是资产配置的防御性品种之一。

香港市场上有3只水资源基金,即东方汇理水盈、百达水资源和领先动力水资源,2009年收益均在20%左右。由于水资源产业的公用事业特性,水价的波动性仅为油价的十分之一,即使在2008年全球几乎所有投资标的均下跌50%以上,领先动力水资源的净值下跌仅30%左右,甚至小于同期的债券基金,水资源基金适合长期持有。

哥本哈根概念的投资标的,大多属新型行业,起步晚,短期盈利不高,可能不适合一部分喜好高收益的投资者。但这一概念里也有一个高收益的标的,即拥有亚马逊丛林、碳实力雄厚的巴西,也属于哥本哈根概念。在全球前10大碳排放国中,成熟与新兴市场的大国都榜上有名,唯独巴西不在。

根据国际能源总署的数据,以巴西为首的拉丁美洲,碳排放量只有东亚与东欧的50%,仅有美国的25%,巴西雄厚的碳实力,使其在经济发展和碳交易中更具优势。巴西在去年的全球市场中,升幅名列前茅,居A股之前。

哥本哈根可持续城市更新及其启示 篇12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989年由丹麦国会创立的专门委员会发布了《首都—我们想从中得到什么?》的研究报告, 系统论述了通过增加公共建设、教育部门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引导哥本哈根更新建设的必要性。[2]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哥本哈根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成为一座具有迷人魅力和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2008年, 《Monocle》杂志将哥本哈根选为“世界上最宜居城市”, 并给予“最佳设计城市”的评价。2009年12月,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在这里举行。这些绝非偶然, 与哥本哈根科学而独特的城市更新理念密切相关。本文拟从绿色交通、中心区复兴和旧街区整治等层面探讨哥本哈根如何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更新计划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期为中国城市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绿色交通引导城市更新

作为大哥本哈根地区中心, 哥本哈根市的行政区范围相对较小, 陆地面积仅88.3 km2, 主要由老城区、港区及阿玛格尔 (Amager) 岛北部和上述地区的外围扩展区三个部分组成。如何在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集约化使用土地, 并解决好交通问题, 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哥本哈根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 力争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 强调交通系统必须适应现有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空间品质, 而不是城市适应交通系统的发展。[2]因此,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营造人性化的空间品质同时成为城市更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1. 地铁—公共交通的新发展

1947年的“指形规划”将轨道交通建设同新城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使哥本哈根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TOD) 的经典案例。[3]近年来, “指形规划”又有了新的发展, 为了将整个厄勒地区 (�resund region) 打造成北欧最大的都会经济中心, 实现向东南与瑞典马尔默的跨海对接, 哥本哈根首先致力于建设先进、高效且低污染的地铁系统, 由市中心连接当时仍属郊区的阿玛格尔岛, 这也就是新生长的第六根“手指”。整个地铁系统共有M1和M2两条线路, M1通向规划中的�restad新区, 引导新城区的轴向发展;M2则延伸至北欧地区最大的机场—哥本哈根Kastrup机场, 从机场搭乘地铁到市中心只需15分钟, 大大提高了城市中心区的可达性和机动性。

1.哥本哈根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 (图片来源:K�benhavns Kommune, Plan&Arkitectur的《Cityscape Atlas Copenhagen 2003》)

2.哥本哈根现代城市的扩展 (图片来源:K�benhavns Kommune, Plan&Arkitectur的《Cityscape Atlas Copenhagen 2003》)

3.哥本哈根地区轨道交通线示意

4.轨道交通站建设带动城市更新再开发 (图片来源:The City of Copenhagen Finance Committee Center for Urban Development的《The City of Copenhagen Development Plan2005: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新的地铁线路注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一方面, 加强与原有近郊及地区通勤铁路系统和普通公交系统的连接, 建立发达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 (图3) , 保证中心城区任何地点只要一次公交换乘都能达到, 在老城区空间肌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方便了居民出行。目前老城区内有46%的人使用公共交通, 41%的人步行或自行车出行, 只有13%的人使用私家车或出租车。[4]另一方面, 大力发展城市步行环境与自行车网络, 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加轨道交通的绿色出行方式。据数据统计, 在距车站1 km以内的范围内, 步行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1~1.5 km范围内自行车占主导地位。同时, 为了方便自行车的使用, 地铁站周边以及站厅内都设有自行车停车区, 市民还可以推着自行车直接搭乘地铁。正是通过完善、便捷的交通换乘体系, 城市交通模式实现了转型, 公交出行人数相比地铁开通之前增长了49%, 小汽车出行人数下降4%, 从而实现在小汽车交通出行没有增加甚至下降的前提下城市通勤总量的增长。[2]

目前, 哥本哈根正在实施新的地铁环线建设, 即在原有“指形规划”的核心区建设连接各个“手指”的环通线路, 这不仅可以增强轨道交通线之间的联系, 而且扩大了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 城市中心区和85%的市中心外围地区将被轨道交通所覆盖 (即任何地点到车站的步行距离不超过600 m) 。此外, 为了鼓励更多的绿色出行, 政府正考虑采取新的措施限制中心区内机动车的使用, 具体包括缩窄机动车路面以加宽自行车道、提高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和收取交通拥挤税以及减少停车设施供应, 如修改原来市中心建筑物停车配建的最小供给指标 (1辆/100 m2的建筑面积) 为最大供给指标等方式。

2. 地铁站—市民聚会的新场所

“指形规划”开创了哥本哈根在轨道站地区的土地集中开发模式, 这种紧凑开发的理念同样在新的地铁站建设中得到延续。规划新建的大型城市更新与再开发项目被要求与轨道交通站相结合, 一般都集中在距离站点1 km的范围内 (图4) ;而位于老城区的新地铁站则注重与周边已建成区的联系, 通过交通活动与城市功能整合而成为重要的新城市空间。

位于老居住区内的新地铁站, 如阿玛格勃 (Amagerbro) 站、付鲁 (Forum) 站和腓特烈斯贝 (Frederiksberg) 站等 (图5) , 都结合新的社区中心建设, 形成功能混合的居民生活和聚会场所。地铁站设置一般与城市主要道路相邻, 靠近地铁出入口的是交通与社区活动共用的广场, 布置自行车停车区、地下采光通风井、休息凳和花坛等, 形成2 000~3 000 m2的交通转换空间。集中布局的社区中心位于广场一侧 (有的通过地下商业空间与地铁站厅层直接相连) , 内部布置大型超市、精品店、便利店、咖啡吧、餐饮等日常生活必需的商业设施和银行、邮局、税务与户籍管理等社区服务设施。在广场周边及外围街区底部也会形成便利店、服装、首饰及餐饮等小型商店。地铁站地区不再只是简单的交通节点, 而是人们购物、休闲、交往与聚会的社区活动场所, 成为老居住区中最具城市特征的更新地区。

轨道交通站本身也是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场所。那勒波特 (N�rreport) 站是哥本哈根最繁忙的轨道交通枢纽站, 新地铁线在这里与近郊及地区通勤铁路交汇。新车站的设计理念强调与城市生活的复合, 希望为周边高密度的老城区提供日常交往“天然的聚集场所”。①新车站屋顶是一组圆形的漂浮结构, 下面是独立的透明玻璃体, 阳光可以射入到地下空间, 保证车站空间的安全舒适。宽敞、连续而富有变化的室外广场上, 兼具照明和LED信息柱功能的高科技通风塔有机地插建其中, 不断变换着各种交通与文化活动信息, 使日常交通出行与其他城市活动交叉渗透, 充满生机与活力 (图6) 。

二、空间重组促成中心区复兴

哥本哈根的历史中心区是有着中世纪尺度的老城区, 皇宫、议会、政府各部门及重要的公共建筑和文化设施均集中于此。为更好地提升活力, 历史中心区在原有基础上向滨水沿岸的老工业基地和码头区积极拓展 (主要是沿着海岸线从Kalvebod Brygge向南至Fisketorvet、向北至S�ndre Frihavn, 同时还包括Havneholmen以及Brygge岛与�restad北部的大学城区) (图7) , 这些滨水区与相邻的历史中心共同形成复合型的城市中心区, 通过滨水区的产业转型为中心区的复兴提供空间潜力与文化资源。

1. 功能整合—中心区的活力再生

中心区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 也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 其本质特征在于自身蕴含的都市活力。为了激发中心区活力, 哥本哈根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城市功能设施和良好的居住条件, 营造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社会文化环境, 以吸引投资、创意、居民和观光游客。

(1) 完善功能结构, 促进城市经济复兴

对产业衰败的港区启动经济振兴计划, 重点发展商业金融、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和酒店服务及居住等功能, 注重企业的多样化与平衡发展;对传统的历史中心区, 强化其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行政管理中心和教育科研中心的特殊职能, 发展行政、文化、旅游、居住和教育及商业服务等功能;在老城区内, 则通过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 吸引和鼓励小型企业、零售商店和创意产业及创业者留在中心区, 避免租金上涨给它们带来的生存压力, 中心区目前仍然保留了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企业, 居民的失业率也大大低于哥本哈根的其他地区 (分别为6.6%、8.4%) 。

(2) 保持多元化的人口结构, 营造社会活力

中心区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居住形态, 使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都能在这里生活。其中, 港区以高品质的新住宅建设为主, 老城区的旧住宅通过自助式改造而成为舒适明亮的套型公寓, 空置的办公楼空间则改建成类型丰富的生活公寓, 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此外, 在中心区内保留大学、科研所等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大量的师生员工 (2002年共有近3万名学生) 在市中心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增强社会活力, 特别是在北欧冗长而枯燥的冬季。

(3) 发展文化产业, 增加文化供给的多样选择

保护老城区独特的历史风貌, 营造舒适宜人的步行环境, 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5]提供多元化的文化娱乐设施, 发展夜间娱乐活动, 增强中心区的吸引力和公共性;此外, 举办丰富多彩的地方或国际性文化活动, 尤其是每年固定开展的文化节项目持续增加, 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3项发展为目前的10余项, 吸引了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参加, 大大提升了中心区活力。[6]

2. 新旧共生—滨水区的文化延续

哥本哈根的历史是海岸和港口不断发展的历史, 城市与水的联系是哥本哈根最本质的环境特征 (图8) 。产业结构转型为滨水区的更新与再开发提供了可能, 但哥本哈根没有简单地进行商业性开发, 而是将城市功能转型与地方文化的延续结合起来。一方面, 严格保护历史建筑和老广场、公园以及传统滨水岸线等开放空间;另一方面, 在滨水重点区域建设新文化建筑来改变传统固有的城市形象, 塑造新城市景观。许多案例展示了鲜明的新旧对比, 但又互相尊重, 体现了历史的演进和文化的自信。

5.旧街区内轨道交通站布局分析

6.N�rreport新车站实施方案模型 (图片来源:Gehl J, Gemz�e L的《Public Spaces Public Life》)

8.城市中心区鸟瞰 (图片来源:Holmfeld D K的《Copenhagen Spaces》)

9.丹麦国家歌剧院

11.丹麦皇家剧场

10.丹麦皇家图书馆

12.丹麦双子座公寓

13.老城区最吸引游客的内容调查 (2005年)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4绘制)

新旧共生首先是建立在保护整体滨水岸线的空间形态和历史印记基础之上的。[7]为了不破坏老城区由古老的尖塔组成的高低起伏的天际线, 新建筑在高度上进行了很好的控制, 一般都是4~7层, 这也有助于各时期不同建筑之间的和谐对话。2005年落成的丹麦国家歌剧院 (National Opera) 是为滨水区注入文化元素、带动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图9) , 歌剧院面向海港水平向伸展, 其中轴线与对岸的阿美琳堡 (Amalienborg) 皇宫区—弗里德里克教堂 (Frederik's Church) 的历史轴线相吻合, 尽管两者在风格、体量、材料和细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但通过延续和强化传统的公共空间结构成为有机整体。丹麦皇家图书馆 (Royal Library) 是滨水区的另一个重要文化建筑 (图10) , 早期的皇家旧图书馆是一组文艺复兴风格的老建筑, 与之跨路相接的新馆则是一座体形简洁、性格鲜明的黑色建筑, 仿佛一颗漂浮在海面上的“黑钻石”。在晴朗的日子里, 磨光的黑色花岗岩外表面会映射周围老城区的历史风貌和港区丰富的现代生活场景, 极富艺术感染力。相似的案例还有新建的丹麦皇家剧场 (图11) 和双子座公寓 (图12) 等, 都突出了简约时尚和精美独特的北欧设计风格, 体现出哥本哈根是一个具有时代意识和文化创新力的“设计之都”。

三、居民需求主导旧街区整治

旧城的可持续再生自然离不开本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改善。哥本哈根市内目前仍保留了很大一部分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又旧又小的低标准公寓, 而且大多位于物质环境衰退和社会问题突出的街区中, 其整治的目标不仅致力于改善居住条件, 使它们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住区, 而且希望通过整治过程本身促进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生活的重建, 其核心内容包括地区综合更新、支持地方倡议、住房与公共空间改善和社会福利房建设等方面。

1. 地区综合更新—多维度的社区发展

地区综合整治是针对具有复杂社会问题的旧居住区而进行的整治模式, 主要依据住区内居民失业率、外来移民比重、小户型和缺少生活配套设施的公寓比例等综合指标来确定。不同于以前短期的、孤立的、以住宅为重点的旧住区改造, [8]地区综合整治强调环境建设与社区发展的结合, 不仅包括房屋整治、住区环境改善和社会福利房建设等物质环境的改造, 还带有很多对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例如为了保持社区结构的稳定, 一般采用小规模分期实施的渐进方式进行, 避免由于居住条件改善而带来租金快速上涨, 并结合社会福利房的配套建设, 保证社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租户在改造后能继续住在这里。

在整治实施过程中, 强调所有参与方 (居民、社团、企业和地方管理机构等) 的紧密合作, 通过交流与协商平衡各方的利益诉求。为了保证居民的有效参与, 街区整治的费用由政府与社会的公共基金和居民的私人资金共同组成, 并且规定街区整治计划必须得到50%以上的住户同意才能实施。Mj�lnerparken是近期实施的一个重点项目, [2]也是哥本哈根首次采用多部门合作的方式对旧街区进行综合整治, 由哥本哈根市、Lejerbo K�benhavn和Mj�lnerparken地方部门委员会三方合作实施。在项目前期, 专门成立由多个管理部门组成的常设机构对整治工作进行协调, 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征集各方意见, 在此基础上确立和实施社区的整治计划, 主要包括:创造混合社区, 提高社区活力;加强对青少年的关注和投入, 提升教学质量, 提供工作实习的机会;增加就业岗位, 改善居民收入;开展社区活动, 促进社区交往;改善居住生活设施以及开放空间及街景的整治美化等。

2. 居住环境改善—共建社区生活

街区整治重视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利益, 并根据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来确定整治内容和方式。其中, 改善居住环境品质是居民最为关心的切身问题, 相应的措施主要包括老公寓整修、街坊庭院整治和街区公共空间改善等方面。[4]

老公寓整修重点在于提高适居性, 即适当改善居住条件, 而不要求完全达到新住宅的标准, 如增加独立的卫生间和浴室, 合并小户型为中、大户型公寓等。除了老公寓整修外, 优先确保公共空间的改善, 鼓励多元化的社会交往, 成为街区整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 通过“内庭院整治计划”, 对居住街坊内的插建建筑进行清理拆除, 形成宽敞的绿化内庭院, 配置小型运动场地、野餐桌和自行车架等, 为本街坊内的居民提供休憩活动的半公共场所;另一方面, 通过设立“城市发展专项基金”, 对街道、广场和公园等社区公共空间进行改良 (自2001年基金设立起, 每年共有1 500万丹麦克朗的专项资助) , [2]主要包括设置交通安宁区域、增加绿化景观、改善儿童游乐设施和文化休闲设施以及其他的开放空间改造等, 为周边居民提供交流聚会的公共场所。

居住环境的改善有效支持和吸引了更多的人居住在城市中, 在1995~2005年的10年间, 老城区的居住人口增加了12%, 街区生活也人气重旺, 新开设了很多咖啡、酒吧和零售便利店等, 其中营业到深夜11点的商店数增加了43%, ①在赋予公共空间持续活力的同时, 也增加了社区居民就业机会。另外, 编制《城市更新改造历史漫步导游手册》开展宣传, 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推动了社区的开放和城市生活的融合。[8]事实上, 老街区整体的环境氛围和真实生动的居民生活目前已取代了传统建筑风貌而成为最吸引游客的内容 (图13) 。[4]

结语

哥本哈根的更新建设不仅在于物质环境的改善, 而且将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步考量, 因此呈现出多目标、多因素和多模式的特点。

第一, 以TOD为导向的地铁交通建设是哥本哈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手段。它既积极转变了城市交通模式, 使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化, 又提高了城市的机动性和可达性, 实现了城市的高效运转。同时, 以轨道交通站为中心的集约化更新建设, 构筑以步行者为中心的公共生活空间, 促进了城市的人性化和紧凑化发展。

第二, 以多元功能混合为导向的中心区复兴, 是优化城市机能和提升社会活力的关键所在。新旧复合的城市中心区, 通过老工业基地的再开发拓展中心区的发展空间, 承载新增和外来的城市功能和经济活动, 与历史中心区形成互补, 强化各种城市活动在市中心区的集聚和整合, 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第三, 以文化产业为导向的滨水区再生, 是在城市演进过程中凸显文化识别性的核心内容。一方面, 对老产业基地进行历史资源的保存和再利用, 实现物质环境特色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 将产业转型与城市形态的文化延续结合起来, 通过文化功能的植入与滨水环境的精心设计, 营造文化休闲氛围, 塑造充满生机的公共活动场所。

第四,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旧街区整治, 是旧城可持续更新的基本建设单位。它以社区营建为核心, 满足居民的实际利益和现代生活需求, 并优先发展公共空间, 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在整治过程中, 通过政府、社会组织与当地居民等多方面的协商合作对社区进行多维度的综合更新建设, 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就业状况, 促进社区全面融入城市发展。

总之, 哥本哈根可持续更新的成功经验在于“以人为本”, 以尊重每个人的生活为基点, 建立多层面、多需求与多模式的整体发展目标与策略, 在强化绿色交通、发展公共空间、提供多元文化服务和注入新产业以及改善社区生活等方面取得进步, 既避免追求单一、短期经济效益, 又避免停留于表面形式的更新改造, 从而获得城市机能的整体提升。

与之相比, 中国许多城市在更新理念与实施手段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事实上, 地方权力与商业资本的共同运作已成为旧城更新的核心动力, 但普遍缺乏社区参与和社会公平的多方协调与决策机制的建立。在建设方式上, 以“功能分区”为特征的现代主义规划理念和小汽车导向的交通建设思想仍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更新, 由于忽视旧城物质空间与社会形态的内在构成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复杂有机性而导致传统生活街区的大规模拆除、人性化街道尺度的丧失、标志性建筑的强势插入、地方文化特色的消逝、内向型的大地块开发及其不良的外部性……更为重要的是, 与普通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问题, 如空气质量、生活便利、就业机会、交通安全和社区交往及社会公平等方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 有的地区甚至更加恶化, 从而造成在“国际化”、“现代化”和“消费化”这些光鲜亮丽的形象背后隐藏着“橱窗化”、“私有化”和“贵族化”的趋向。[9]在这点上, 哥本哈根的旧城更新实践无疑可为中国城市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K benhavns Kommune, Plan&Arkitectur.Cityscape Atlas Copenhagen 2003[M].Copenhagen:Planning&Architecture City of Copenhagen, 2003.

[2]The City of Copenhagen Finance Committee Center for Urban Development.The City of Copenhagen Development Plan 2005: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C].51st IFHP World Congress (Futures of Cities) , Copenhagen, 2007.

[3]杨滨章.哥本哈根“手指规划”产生的背景与内容[J].城市规划, 2009 (8) :52-58.

[4]Gehl J, Gemz e L, Kirkn s S, etal.New City Life[M].Copenhagen:Danish Architectural Press, 2006.

[5]GehlJ, Gemz eL.PublicSpacesPublicLife[M].Copenhagen:TheDanish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

[6]Gehl J, Gemz e L.New City Spaces, Strategies and Projects[M].Copenhagen:Danish Architectural Press, 2001.

[7]Holmfeld D K.Copenhagen Spaces[M].Copenhagen:The Danish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8]谭英.北欧旧城居住区的更新与改造[J].世界建筑, 1996 (2) :22-29.

上一篇:经典名曲论文下一篇: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