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

2024-08-26

遵义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精选8篇)

遵义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 篇1

附件一

遵义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我市“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促进业余训练的开展,加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巩固遵义竞技体育在全省的优势,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下简称人才基地)。

第三条 人才基地是由各县(市、区)体育部门申报,市体育局行政部门审批,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管属,具有较高训练水平,实行集约化管理,为我市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单列训练机构。

第四条 人才基地须集中本地区,本单位人力、财力、物力,实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扩大,提高本项目的训练规模和水平。

第五条 人才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训练水平,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提高后备人才输送的数量和质量,保障市各项目运动队,选拔人才的需要。

第二章 检查评估

第六条 人才基地认定后第二年9月开始由市体育局组织考评小组对人才基地进行检查评估,评选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等次,以提高人才基地的创办质量。

第七条 人才基地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通过对人才基地进行的检查,各人才基地如有下列问题之一者,将视为不合格:

(一)不参加或不按规定人数参加全市少儿锦标赛。

(二)参加全市少儿比赛未进入团体总分前六名。

(三)检查的当年未输送5人体育后备人才。

(四)检查评估得分未达到60分。

(五)全市少儿锦标赛中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违规行为。

第八条 检查评估不合格的人才基地,将给予以下处罚:

(一)第一年警告,于评估当时起一个月内制定整改方案。

(二)取消当年人才基地经费投入。

(三)连续两年不合格,取消人才基地称号。第九条 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有下列问题之一者,取消人才基地的称号,并全市通报:

(一)挪用市体育局下拨的人才基地专项经费的。

(二)当地政府部门没有单独将人才基地训练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拨款的。

(三)人才基地有严重造假行为的。

第十条 被取消人才基地称号的单位须向市体育局写出书面申请,获得许可后在新周期重新参加评估认定。

第三章 训练输送

第十一条 人才基地应当贯彻“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训练原则,根据市体校等上级训练单位(学校)所需的体育苗子,认真抓好选材和训练工作。

第十二条 人才基地要根据本项目的发展趋势,认真制定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规划。

第十三条 人才基地应当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每天训练时数不少于1小时30分,全年训练不得少于250天。

第十四条 优先安排人才基地运动员代表我市参加全省比赛;积极组织人才基地各种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检验训练效果,提高训练水平,通过不断地观测、选拔,培养优秀后备人才苗子,提高人才输送质量。第十五条 人才基地必须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效益,参加全市比赛必须取得团体总分前六名,每年向市体校和上级训练单位(学校)输送5人以上。

第十六条 允许人才基地跨县(市、区)招收运动员训练,所招收运动员只能代表户籍所在地参加市青少年学生运动会,经训练后输送到省、市体校,计为户口所在地的单位。

第四章 教练员

第十七条 人才基地教练员应具备政治思想好,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业务,能比较熟悉地掌握青少年儿童训练的基本规律、方法,有比较扎实的专项理论知识和专项业务水平。

第十八条 人才基地教练员须科学制定运动员的全年和训练计划。无计划、无教案不得从事训练。

第十九条 人才基地教练员必须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初级以上职称的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二级以上社体指导员。

第二十条 人才基地要制定教练员管理办法,要建立教练员业务档案,注重教练员的业务培训,人才基地教练员应积极参加全省,全市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

第五章 经费 第二十一条 市体育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经费为奖励扶持经费,只有获得市体育人才基地称号的单位,才具备使用市体育局后备人才基地专项经费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 市体育局每年对人才基地给予专项经费投入。

第二十三条 人才基地的专项经费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作它用,违规挪用经费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四条 各级政府及体育部门要不断完善训练条件,加大对人才基地训练器材,场地维修费的投入保障训练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十五条 人才基地须加大对教练员、业务水平提高的专项经费投入。

第六章 奖励

第二十六条 市体育局将根据每年检查评估情况对获得优秀,合格等次的人才基地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

第二十条 对训练成绩,输送效益好的人才基地,市体育局每年将在训练经费,器材设备等方面重点扶持。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市体育局。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9年起施行。

遵义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 篇2

根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体青字[2012]18号),经各级体校自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复评和国家体育总局统评并公示后,全国有335所体校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3-2016)”,其中,山西省共被认定4个“基地”。分别为: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太原市体育运动学校、阳泉市体育运动学校,集中地反映了山西顶级运动员的数量和质量。本研究选取这4个“基地”作为研究对象,更有利于了解山西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有利于集中优势,扩大金牌运动员队伍,提高大赛竞争能力,对实现奥运争光和全运争金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升山西省竞技运动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山西省4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研究法

将2013-2016年奥运周期山西省4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作为主要调查对象,根据内容需要,设计调查问卷,以期获得最真实的看法和意见。

2.2.2 专家访谈法

拟定访谈提纲,有针对性地对竞技体育的相关专家及“基地”的领导、教练进行访谈,收集事实材料并加以记录。

2.2.3 数理统计法

用SPSS12.0软件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2.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法分析统计数据与研究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与研究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进行全面合理推断、分析和探讨,论证有关结论并分析其原因。

3 结果与分析

3.1“基地”项目设置的研究

山西省4个“基地”共开展奥运会项目17项,在训人数共1314人;非奥项目10项,在训人数共363人。以奥运项目为主要项目,非奥项目以散打和健美操为主。

3.2 人力资源研究

3.2.1 教练员队伍

山西省4个“基地”教练员共88人,主要毕业于高等体育院校,具有比较系统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专项技术水平。其中教练员研究生学历3人,占3.4%;本科学历82人,占93.2%;专科学历3人,占3.4%。教练员队伍总体学历层次不高,呈现出两头小中间突出的橄榄球型结构;教练员职称相对合理。

3.2.2 教师队伍

山西省4个“基地”教师共125人,其中研究生占12.8%,本科占82.4%,专科占4.8%;高级职称占28.8%,中级占42.4%,初级占2.8%,其它占0.08%。文化课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职称以中级为主,整体处于较高的层次,能够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3.2.3 运动员队伍

山西省4个“基地”除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在校人数不够审批规模外,其他3个“基地”均超出了审批规模。这会使学生公共资源紧张,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3.2.4 管理人员

山西省4个“基地”学校领导人数共22人,平均年龄为51岁,大多数集中在本科学历,基本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对新的理念比较容易接受。

3.2.5 科研队伍

山西省4个“基地”专职科研人员共16人,山西体育职业学院人数最多,共6人,占总人数的37.5%,基本能够满足科研服务于训练的要求。

3.3 场馆设施

山西省4个“基地”专项训练设施设备共26项。个别比较陈旧,无法满足正常训练,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另外,由于经费的缺乏,场馆设施还存在着一定的老化现象。需加大资金的投入,合理的利用场地,定期的对场馆进行保养。

3.4 人才培养与输送

山西省4个“基地”输送到省体校的共有22人,省体工队62人,省优秀运动队30人,军区共3人。

3.5 训练比赛成绩

山西省4个“基地”获得青奥会前8名的共3人,世锦赛、世界杯前6名共12人,亚运会前3名共4人,青奥会前3名共2人。

4 结论与建议

4.1 山西省4个“基地”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山西省4个“基地”的训练条件、教学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训练与教学的需要,教练员在学历和年龄结构上较合理,有比较稳定的师资队伍,为山西省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了基础,也为山西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2 保持优势项目,加强奥运项目的投入

山西省4个“基地”项目设置不够合理,与国家重点奥运项目衔接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训练项目,造成资源的浪费。继续保持优势项目布局,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奥运项目的投入,通过优化改革,协调发展。

4.3 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扩展运动员队伍的建设

优化教练员梯队建设,提高教练员的综合能力,注重科学训练,满足当今竞技体育的竞争。做好本省体育后备人才选拔的同时,扩大招生范围,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引进人才。

4.4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场馆设施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山西省“基地”的场馆设施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个别训练场地、场馆比较陈旧,不能完全满足正常训练的需要。需加大资金的投入,合理的利用场地,定期的对场馆进行保养,保障运动训练的进度和效果。

4.5 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拓宽输送渠道

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制定提高输送奖等奖励政策,拓宽输送渠道,扩大人才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证办法[Z].竞体司.1996.3.15.

[2]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国家高水平体存后备人才基地认证办法[Z].竞体司.2006.9.9.

[3]张亮,郭振,李越等.我国高水平体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7.

[4]张鹏宇.福建省国家高水平体有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6.

[5]梁茹.对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遵义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 篇3

自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向国家、省体工大队、市级体校、体育院校和全国各类综合性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和体育特长生近百名。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中先后有三十余人次的运动成绩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有百余人次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达三级运动员标准的举不胜举。黄潇潇、刘飞亮、张丰林、杨雁盛、程文、张莉等优秀运动员输送后走上了专业运动员的发展之路,并在全国甚至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国争光。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育总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市北体校在这项工作中却早已走在了前列。学校早在2001年就提出“教学、训练并举,放眼学生未来;智力、体育并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办学理念,以“合格加特长”为育人目标,坚持德、学、训并重,全面发展原则。学校团队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教育教学工作更是紧抓不放,开齐开全所有规定课程,并打造一支教学能力高、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队伍,以学生为本,科学施教,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我校第一届初中生顺利毕业,近60%的毕业生顺利进入普高、专业队以及省、市体育专业学校。学校在发展学生体育特长的同时,培养有文化有道德的体育后备人才,赢得家长信赖,赢得社会赞誉。在山东省体育学校工作交流会上,学校作为全省唯一一所基层体校代表做了大会交流。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教职员工54人,区、市优秀教师、优秀教练20余人。学校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训练场馆等教学、训练处室齐全,设备先进,能同时满足学生文化课学习以及所开设的田径、篮球、拳击三个项目的全天候训练需求,同时每位在校运动员均享受一日两餐的伙食补贴,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基本的身体保障。

国象后备人才基地授予办法 篇4

(2011-03-28 17:06:50)

转载

标签:

杂谈

全国国际象棋基地称号授予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全国国际象棋基地”称号授予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促进国际象棋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和后备人才的培养,调动社会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国际象棋项目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国国际象棋基地”(以下简称“国象基地”)称号的授予实行基层申报,地方审核,协会审批、监管的申报、审批、管理制度。

第三条 “国象基地”授予期限为四年。

第四条 “国象基地”分为“国家队训练基地”、“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和“后备人才基地”三种。授予对象为地方政府、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中、小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授予期内,原则上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不多于2个;计划单列市原则上“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只能1个;“后备人才基地”经严格审核,符合条件者不做数量限制;“国家队训练基地”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第五条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全面统筹管理并组织实施“国象基地”称号的授予工作。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棋牌项目管理部门为称号授予工作的地方业务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章 授予标准

第七条 被授予“国家队训练基地”的地方或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当地政府及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有专人负责。保证基地在当地具有突出的知名度和地方特色。

(二)当地拥有气候宜人、环境优雅、空气清新等有利于棋手生活和训练之优良的外部环境。

(三)应拥有容纳20至50人训练和比赛的场馆及食宿、身体训练条件;

(四)提供训练和比赛必要的硬件设施(如符合国际标准的棋钟、棋具、网络和其它训练、比赛器材等)。

(五)每年应有固定经费,保障国家队前往基地训练、比赛所产生的相关费用。

第八条 被授予“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当地政府及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支持国际象棋在当地的发展。

(二)该单位有专人负责国际象棋项目的培训、集训等工作的开展,制定中长期培训或集训计划及相关管理办法。

(三)该单位具备开展国际象棋运动的培训、集训的场地和比赛器材。

(四)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

(五)该单位具备开展国际象棋普及活动的各类专业人才队伍,教练员不少于3人,其中主教练至少有中级(含)以上职称或者国家大师(含)以上称号,并报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批准。

(六)授予期内每年需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由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举办的各类比赛、集训活动。

(七)有承担省级培训或集训活动的义务。

(八)有向上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的义务。

(九)如被授予单位为大学,授予期内有接纳职业棋手和特长生入学的义务。

(十)授予期内应对每年的培训或集训活动进行宣传,取得较好的宣传力度和普及效果,使其成为地方的特色优势体育项目。

(十一)如被授予单位为中小学,则国际象棋项目应为其校本课程。

第九条被授予“后备人才基地”的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该单位有人负责国际象棋项目的培训、集训等工作的开展,制定中长期培训或集训计划及相关管理办法。

(二)该单位具备开展国际象棋运动的培训、集训的场地和比赛器材。

(三)该单位具备开展国际象棋普及活动的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其中教练员或者教师不少于2人。

(四)授予期内每年需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由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举办的各类比赛、集训活动。

(五)授予期内向省里或者“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输送若干名高水平选手。或者被授予单位为大学的,授予期内接纳若干国际象棋特长生。

(六)授予期内应对每年的培训或集训活动进行宣传,取得较好的宣传力度和普及效果,使其成为地方的特色优势体育项目。

(七)如被授予单位为中小学,则参加培训的学生每周至少有四个小时的国际象棋训练。

第三章 授予程序

第十条“国象基地”的申报程序为:申报单位提出申请;经所在地体育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将申报材料报省(区、市)级棋牌项目管理部门初审;初审合格后由省(区、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将申报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中国国际象棋协会。

须报送材料如下:

(一)加盖单位公章的申请,内容包括申请理由以及本单位开展国际象棋活动的长期发展规划及当年计划。

(二)单位基本情况介绍及法人代码证书复印件等。

(三)硬件(场地、器材等)情况。

(四)教练员、教师情况,包括数量、专兼职情况、专业技术等级情况及教学、教练经历等。

(五)单位内部国际象棋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及人员情况。

(六)用于开展棋牌训练工作经费情况。

(七)国际象棋高水平选手情况(包括数量、运动技术等级情况)及输送情况(近5年输送省级和国家级训练单位的)。

(八)相关照片或光盘材料。

第十一条 “国象基地”的批准程序为: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在收到全部合格申请材料后三个月内审查申报材料,并组织人员对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组将考察情况和审核意见报协会常委会审批;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批准意见。第十二条 申报单位应积极配合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和地方业务主管部门完成各项考察工作。

第十三条对获批准的申报单位,由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正式批复并在中国棋院在线等官方媒体上予以公布,同时负责组织落实授牌工作。

第十四条 对未被批准的单位,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将复函说明理由,并做好指导和鼓励工作。

第四章 运营与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对被授予的“国象基地”须给予国际象棋业务方面如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基地参赛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及相关支持。第十六条被授予“国象基地”的单位,有权以全国“国际象棋后备人才基地”的名义,在本地区依法开展该项目的训练、竞赛及普及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培养国际象棋高水平后备人才。严禁任何单位和任何组织以此名义进行违规违法活动。

第十七条被授予的“国象基地”要完成为国际象棋国家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的任务。具体任务根据不同基地的硬软件条件,在批准为基地时确定。第十八条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有对被授予的“国象基地”开展项目训练等方面的业务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职责。

第十九条 “国象基地”的授予周期内,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对“国象基地”实行动态管理,管理方式包括年检和复查。

年检每年进行一次,由被授予单位按照授予标准的具体内容于当年12月10日前报送本工作情况报告。报告一式三份并须加盖本地区业务主管单位公章和省(区、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公章。

复查由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组织,一般在授予周期第四年的第四季度或次年的第一季度进行。

第二十条根据年检情况和复查结果,对开展项目普及推广工作富有成效的优秀“国象基地”,在全国智力运动会期间予以表彰。对开展工作不力、没有成效的“国象基地”,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将及时提醒,限期整改;对于整改不力,且给本项目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失的,经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研究,将撤销该地区“国象基地”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国象基地”称号授予是一项严肃而规范的工作,参与单位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申报,并在获得批准后积极开展国际象棋的各项工作。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中国国际象棋协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试行。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

遵义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 篇5

一、主办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

二、竞赛日期和承办单位

(一)第一阶段:分区赛

男子:

北区:2012年5月13日—21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 南区:2012年5月4日—1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女子:

北区:2012年5月2日—10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 南区:2012年5月4日—12日在河南省灵宝市举行。

(二)第二阶段:排名赛

男子:

1—16名:2012年9月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 16名以后:2012年9月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女子:

1—16名:2012年9月在湖北省十堰市举行; 16名以后:2012年9月在河南省焦作市举行。

三、参加单位及分组

北区:清华附中、西城区体校、天津市体校、河北省体校、保定市二体校、秦皇岛市体校、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阜新篮校、沈阳市体校、鞍山市体校、丹东市体校、长春市青少年业余体校、哈尔滨市体校、烟台市体校、淄博市竞技体校、青岛市体育训练基地、济南市体校、新疆竞技体校。

南区:郑州市体校、南阳市体校、焦作市业余篮校、上海市体校、卢湾区第一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徐汇区青少年体校、南京市中山东路体校、徐州市体校、苏州市体校、连云港市体校、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宁波市体校、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莆田体育运动学校、武汉市篮球学校、荆州市少体校、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竞体校、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东莞篮球学校。

四、竞赛办法

/ 4

分区赛:37个篮球项目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按照南北区分组,南北分区后各区分为A、B、C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组内单循环比赛,决出小组名次后,各小组1、2名编为D组,3、4名编为E组,5名以后编为F组,第一阶段比赛过的队伍不再进行比赛,其第一阶段成绩带入第二阶段。各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最后名次。

排名赛:根据参赛队伍选择合理赛制。

(三)比赛采用中国篮协最新审定的《篮球规则》。

(四)计分办法: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得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在前。如遇两队积分相等,按两队相互间比赛的胜负决定名次;如遇三队或三队以上积分相等,则以相互间比赛的得失分率(得分之和除以失分之和)决定名次,如再相等,以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决定名次。

(四)特殊规定

1、第一、二节比赛按5分钟分成上、下两个时段,下时段比赛是上时段的延续。当第一、二节比赛进行到5分钟左右成死球的时候(避开罚球时刻,可为进球时刻停表),由记录台的计时员鸣哨,提示双方同时换人,经临场主裁判同意鸣哨后,双方换人。临场裁判根据换人之前的球权,由掷界外球开始下时段的比赛。

2、第一、二节比赛必须采用全场紧逼防守(包括全场人盯人紧逼防守或全场区域紧逼防守),否则将判罚教练员技术犯规。如某队由于伤病不足10人,由对方教练挑选队员上场比赛。第三、四节比赛不做规定。

3、第二节与第三节之间休息5分钟。

4、男子使用7号、女子使用6号比赛用球(经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由赛区提供)

(五)身体素质、技术测验:测验项目标准、办法按照《全国青少年教学训练大纲(2012版)》(13-15岁组)执行。身体素质、技术测验工作由技术代表、裁判长负责,赛区协助,具体项目另行通知。

(六)每队须有两种以上不同颜色、号码清晰、全队统一的比赛服装。

五、参赛办法

(一)报名人数:领队1人,医生1人,教练员2名,运动员15名,只允许12名运动员赴赛区参赛。如赛前出现伤病,只能在报名表15名运动员之内替

/ 4

换。

(二)运动员资格

1、年龄规定:运动员必须是13--15周岁(即1997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者,以原始个人户口簿和第二代身份证为准)。

2、参赛运动员需在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注册。参赛时交验中国篮球协会统一制作的《中国篮球协会运动员注册及参赛资格等级证》或《全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竞赛证》。

3、参赛单位须首先自查运动员骨龄,抵达赛区后运动员将再次接受骨龄检查。骨龄将以《中国青少年儿童手腕骨成熟度及评价方法》(简称中华05)标准判定,不合格者(骨龄超过实际年龄1.5岁以上)将取消参赛资格,赛区成绩册统一记载取消比赛资格的运动员名单。凡在篮管中心注册时通过检查、或曾在2011年全国青少年比赛中检查合格者,均不再测试。

六、决定总名次的办法

总名次根据总分排定,总分多者名次列前。如总分相等,比赛名次在前者列前。总分=比赛得分+测验得分。

(一)比赛得分 =(队数 — 名次)×70%

(二)身体素质技术测验得分 =(队数 — 名次)×30%

七、奖励办法

(一)获得前8名队伍的运动员将颁发竞赛证书(总局提供)。

(二)身体素质、技术测验个人总分获前8名的运动员将颁发证书(赛区提供)。

(三)获得前8名队伍将颁发奖杯或奖状(赛区提供)。

(四)“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相关办法执行(赛区提供)。

八、报名与报到

(一)参赛队必须于赛前30天,将电子版报名表及运动员、教练员数码照片用电子邮件发送至CBAqingshaobu@126.com,并将盖有本省(市)体育主管部门公章的报名表、注册表、注册运动员照片等报名和注册材料,交到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年管理部。

(二)办理运动员首次注册时,需提供二代身份证原件、户口簿原件及学校

/ 4

证明,填写注册申请表,提供3张一寸彩色照片并缴纳竞赛证工本费8元/人。

(三)报到时间:具体报到时间另行通知。

(四)女队每人每天自交伙食费80元;男队每人每天自交伙食费100元(不得收取管理费,不足部分由赛区补贴),赛区负责接待16人,超编人员食宿费自理。

(五)凡经各单位确认并列入本规程的参赛单位, 不得随意撤回或不参加比赛。如因特殊情况不参加比赛的,必须在赛前15天报国家体育总局篮球管理中心批准。否则,将给予停赛一年的处罚。

(六)参加本次比赛的全体参赛人员都必须由球队所在单位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各单位在报名时向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年管理部交保险单据复印件。

九、其它

(一)赛区秩序册以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年管理部审核通过资料为准,运动员名单要附照片。

(二)在比赛结束后一周内,赛区须将秩序册、成绩册等材料(均要求用A4纸并打印三份)报给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年管理部。

十、赛区需安排一次由裁判长主讲的《篮球规则》讲解课。裁判员安排另行通知。

十一、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本规程由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十二、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部

地址: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80号通正国际大厦14层 邮编:100062 电话:010-51696020 传真:010-51696021 联系人:曹燕飞 张柯

网址:http://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__〕4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意见》(鄂政发〔__〕63号),深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业余训练改革,构建完善的青少年儿童体育竞赛体系,提高业余训练质量和效益,为建设健康黄冈和体育强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工作目标

到__年,形成以市体育中学为龙头,县(市、区)少儿业余体校(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支撑,县(市、区)体育特色中小学或少儿体育培训机构为补充的三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不断层、不断档。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一)各县(市、区)少儿业余体校训练正常开展;

(二)争创“湖北省体育菁英培养基地”8个(__年2个、__年3个、__年3个);

(三)创建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所(__年5所、__年6所、__年4所);

(四)布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所(__年5所、__年11所、__年4所);

(五)建立县(市、区)级体育特色中小学或少儿体育培训机构45家(__年15家、__年22家、__年8家);

(六)在湖北省注册的少儿运动员人数达1100人以上(__年600人、__年350人、__年150人);

(七)向省专业运动队输送12名高水平运动员(__年3人、__年4人、__年5人);

(八)举办市级少儿体育竞赛45次(__年7次、__年18次、__年20次);

(九)承办省级以上少儿体育竞赛12项(__年3项、__年6项、__年3项);

(十)在__年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和2023年第三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参赛成绩取得新突破。

三、工作措施

(一)高质量推进市级业余训练的精英行动。以市体育中学为龙头,建立完善的招生、培养、输送的长效机制。突出“湖北省体育菁英培养基地”的示范作用,改善教学、训练设施,做好优秀苗子的选拔培养工作,开展训练的奥运项目不少于7个大项,训练人数达到300人以上。深化体教融合,市体育中学在市区选择2所以上中小学校共建、联办市代表队,选派教练员指导训练,提升训练质量,提高输送率和成才率。(责任单位: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市教育局)

(二)实施县级特色业余训练的强基行动。各县(市、区)要恢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少儿业余体校,开展以田径、篮球、足球、游泳为重点的奥运项目不少于2个大项,选配至少3名以上全额财政事业编制的教练员,麻城市、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训练人数达到120人以上,其他县(市、区)达到80人以上,保证每天训练时间不少于1.5小时。逐步形成黄州区举重、红安县田径、英山县游泳、浠水县摔跤、蕲春县拳击、武穴市体操等“一县一品”格局。修订《黄冈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选命名及奖励办法》,体育、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创建和评估工作,并给予资金、器材和体育教师业务培训等方面支持。(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市教育局)

(三)推进体教融合发展的固本行动。市体育中学选材招生纳入全市招生工作总体部署,使市体育中学面向全市选拔的优秀体育苗子不受学区限制,畅通入学、升学、转学和学籍渠道。体育、教育部门联合试点开展市代表队县办、校办的业余训练模式,将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参赛项目分配到学校,不断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各县(市、区)要开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广泛开展田径、游泳等基础项目训练,积极推进校园篮球、足球等项目,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和少儿业余体校工作的指导,切实解决少儿业余体校优秀体育苗子小学就近入学,小升初、初升高等入学的实际问题。(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开源行动。推动单项体育运动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健身中心等社会体育组织开展少儿体育技能培训。重点发展篮球、足球、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拳击等项目,将体育社会组织优秀体育苗子作为市代表队的后备队伍,形成有效助力。同时对体育社会组织给予配套扶持政策,解决社会体育组织在组队参加市级以上比赛的参赛经费,落实竞赛获奖、人才输送等方面奖励经费。(责任单位: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实施上下联动选材育才的伯乐行动。各县(市、区)要不断完善中小学竞赛体制,每年至少举办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在项目设置上与四年一届的市运会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市、县、校三级上下衔接竞赛体系,有效的发挥好竞赛的杠杆作用,推进体育后备人才的系统培养和梯队建设。建立运动员注册系统,规范运动员参赛资格。成立黄冈市体育后备人才选材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科学选材机构,建立体育后备人才档案,组织开展测试评估和科学追踪,为运动员选材、输送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安置省优秀退役运动员和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体育人才等措施,不断充实教练员、体育教师队伍。(责任单位: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制定青少年儿童体育工作规划和规章制度,推动体育教育、业余训练、少儿体育赛事等工作。定期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并及时公布督导检查结果。各县(市、区)应制定本地后备人才培训计划,在青少年儿童业余训练、赛事活动等方面应给予支持和保障。(责任单位: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市教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加大经费投入。要加大对少儿业余训练的投入力度,按照《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少体校学生、教练员的伙食标准每人每日不低于30元,运动服装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等有关要求,将少儿业余体校学生伙食和服装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完善激励措施。修订《黄冈市体育竞赛、人才输送奖励办法》,落实运动员、教练员相关奖励制度。制定县(市、区)少儿业余体校考评办法,对于年度考评优秀的体校,在经费支持上给予倾斜。从__年起,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每三年进行一次通报。(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改善训练条件。改善基层青少年体育设施,选择部分学校试点,建设一批标准化体育场地,为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及运动队训练创造良好的条件。各县(市、区)安排资金支持农村学校体育设施改造,推进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建设。(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育局、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黄冈市体育竞赛、人才输送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促进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增强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建设体育强市,激励我市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各项比赛上奋力拼搏,为国家、湖北省和黄冈市争光添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__〕40号)、《湖北省重大体育比赛奖励办法》(鄂体〔__〕33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奖励范围和对象

(一)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青奥会、亚运会、全运会、青运会上获得名次的黄冈籍运动员(以下简称运动员)、教练员和输送单位;

(二)在省运会、省年度锦标赛获得名次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输送单位;

(三)向省高水平运动队、省三线队(省体校、省直业校)、市体育中学输送运动员的教练员(体育教师);

(四)教练员包括启蒙教练和输送教练,启蒙教练(体育教师)是指发现、指导获奖运动员进行启蒙阶段基础训练半年以上,并将其向上输送的教练员(体育教师);输送教练(体育教师)是指带训达一年以上并向省级以上运动队输送的教练员。

第三条 奖励标准

(一)名次奖励标准。

1.奖励标准:

单位:万元

比赛名称

奖励范围

金牌

银牌

铜牌

奥运会

运动员

100

60

30

10

8

5

3

2

教练员

20

15

10

         

输送单位

20

15

10

         

世锦赛/

世界杯

运动员

30

15

12

         

教练员

10

5

3

         

输送单位

10

5

3

         

青奥会/

亚运会/

全运会

运动员

8

5

4

3

2.5

2

1.5

1

教练员

5

3

2

         

输送单位

5

3

2

         

青运会

运动员

3

1.5

1

0.8

0.6

0.4

0.2

0.1

教练员

1

0.8

0.5

         

省运会

运动员

0.5

0.3

0.2

按照100元/分的标准以1:1的比例对运动员、教练员进行奖励。

教练员

0.5

0.3

0.2

省年度锦标赛

运动员

0.15

0.12

0.1

 

教练员

0.15

0.12

0.1

2.篮球、足球等集体项目比赛前八名按9、7、6、5、4、3、2、1枚金牌计算。

3.获奖运动员的输送和启蒙教练按6:4比例进行奖励。

4.由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组队,参加全运会、省运会群众体育类比赛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分别按2万元、1.5万元、0.5万元和1万元、0.5万元、0.2万元标准给予奖励。

(二)输送奖励标准。

1.向省高水平运动队输送运动员的教练员,按照省奖励标准1:2进行配套奖励。以省人社厅和省体育局发文为认定标准。

2.向省三线队(省直业校、省体校)、市体育中学输送运动员(运动员通过选材测试且成绩达到良好以上并在接收单位训练满一年)的教练员(体育教师),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四条 上述奖励标准均为市政府的奖励标准,其奖励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实行年度核算。

第五条 对参加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如在国际网球大满贯等比赛中获得突出成绩,对提升黄冈形象有较大影响力的运动员,奖励标准参照奥运会相应奖励标准制定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六条 运动员、教练员因思想道德、遵纪守法等方面表现不好受到处分的,依据相关规定,可酌情减发直至取消奖励。

第七条 各县(市、区)可参照此办法制定相应奖励办法。

第八条 本办法由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负责解释。

遵义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 篇7

-瑞安市少体校 季 阳

瑞安市少体校始创于1978年1月,由当时的瑞安县教委、瑞安县体委共同创办。设有田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射击、跆拳道、武术、摔跤、散手10个项目。全校教职工23人,专职教练员16人,在训运动员人数200多人。

学校以培养和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合格的群众体育骨干为宗旨,在“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训练原则指导下,训练成绩有了显著提高,30多年来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了600多名体育人才,其中有2000年悉尼奥运会铜牌得主、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夏煊泽、亚运会艺术体操全能冠军周小菁、赛艇冠军潘飞鸿、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冠军胡挺、全国拳击冠军池万松、全国网球冠军刘慧娜、全国跆拳道冠军董万胜、六城会跆拳道冠军刘若男、射击冠军张余韩等。瑞籍运动员共获得国际比赛冠军32人次,亚洲比赛冠军10人次,全国比赛冠军57人次。由于比赛成绩和输送成绩突出,1993年被国家体委授予第七届全运会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连续23年被省教育局、省体育局授予浙江省业余训练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被温州市人民政府、瑞安市人民政府嘉奖,2005年、2009年两度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称号。学校多个项目在国际大赛和国内重要比赛中

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和措施:

一、政府的重视和各级体育部门的关怀和支持,是我们取得成绩的重要的物质基础。瑞安市少体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瑞安市体育局的高度重视。学校从无到有,没有自己的训练场所到场地建设和训练设施不断完善,教练员的编制和办学经费也得到补充,从几个人、几个项目到几十人,十个项目,我们的训练规模和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二、一支高素质、爱岗敬业的教练员队伍是我们取得成绩的重要保证。教练员是一支队伍的灵魂和指挥者,运动员的成绩的高低某种意义上取得于教练员的理论水平、技战术水平和敬业精神。我校很重视教练员的职业精神的培养,利用会议、交谈等各种机会积极引导教练员的思想动向,培养教练员的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同时利用上级体育部门的各类培训学习来提高教练员的理论水平和获取新信息的途径。培养教练员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畏艰难的上进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一把手”。

三、系统培养、积极输送是我们取得成绩的主要途径。作为一个基层体校,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向上级输送更多更好的体育苗子,为国家、省、市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我们深知选才的重要,行内有一种说法,一个好苗子,等于成功了70%。我们鼓励广大教练员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边远山区来挑选运动苗子,安排入城就学来接受系统训练,打好基础,系统提高。一旦运动员具备了向上输送的条件,就积极向上级体育训练单位的教练推荐,确保有发展潜能的运动员得到更早更

好的培养。

四、教练员目标责任制和合理的奖罚制度是我们取得成绩的保障。每一个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一个目标,那大家就会失去继续向上的动力。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目标责任制,对广大教练员能起到一个规范的作用,并以此来对照自己工作的成效,注意充分发挥体校训练部门人员职能,做到职责明确、任务落实、方法得当、提高管理效率,并作为个人年终考核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市政府还出台了大型运动会成绩考核重奖制度,向为瑞安体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管理、工作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大大地激发了广大教练员的工作热情。

五、学校良好的竞争气氛,是我们取得成绩的催化剂。体育界有一句话“有为才有位”,一个教练员的水平也只能通过所带训的运动员的成绩的取得,才能说明一切。体育界就是靠成绩来说话的,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来,才能体现你自身的价值所在。体校就有好几个项目一直处于温州市领先水平,无形中也给其它项目的教练员一定的压力,同时也激励着教练员奋发向上的动力。

化工企业后备人才管理办法 篇8

为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公司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人才队伍,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安徽省省属国有企业后备领导人员工作暂行规定》(皖组字

[2004]53号)、《集团公司中高层后备人才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后备人才的范围

本办法规定的后备人才指集团及各子(分)公司副科级以上(含副科级)岗位的后备人才,不包括集团公司中高层人员管理部管理的后备人才。

二、后备人才选拔原则

(一)党管人才的原则;

(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

(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四)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五)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六)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的原则;

(七)备用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

(八)统一调配使用的原则。

三、后备人才的条件及资格

(一)条件

后备人才应当具备《公司干部管理办法》规定的干部选拔条件:

1、政治上可靠,能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集团公司的各项决策决议,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2、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认真调查研究,把集团公司的各项决策同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实绩突出;

3、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有民主作风、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

4、公道正派,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以身作则,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一定实践经验,业务能力较强,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二)资格:

1、正职后备人才,一般应是同级副职。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下一级正职,也可以列为上一级正职的后备人才。

2、副职后备人才,一般应是下一级正职。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下一级副职,也可以列为上一级副职的后备人才。

3、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技术岗位/部门、机关职能岗位/部室的后备人才必须具有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

4、副科级以上的后备人才一般应具有在现任职级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5、身体健康。

四、后备人才数量和结构

(一)数量:各级后备人才数量均按岗位管理职数的正职1:2,副职1:1的比例确定。

(二)结构:

1、后备人才年龄以40周岁以下为主体,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其中30周岁以下一般不少于1人。

2、安全、生产、技术、经营、政工等不同类型后备人才间的数量比例,按管理岗位类型比例确定。

3、近期可提拔使用、比较成熟的后备人才,一般不少于同级后备人才总数的三分之一。

五、后备人才的选拔程序和办法

(一)民主推荐:

民主推荐后备人才采取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的形式。采取会议投票推荐时,科级后备人才推荐会的人员范围:单位班子成员、班组长、专业技术人员、职工中的代表等;参加处级后备人才推荐会的人员范围:公司高层及以上领导、副科级以上中层管理人员。

(二)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考察:

考察实行量化评分。满分100分,具体评分标准及分值构成如下:

1、民主推荐情况(30分)

民主推荐实行量化评分办法,将民主推荐票量化成具体分数,满分30分。参加科级后备人才的推荐分值比例分别为:班子成员占50%,班组长、专业技术人员、职工中的代表占50%。参加处级后备人才的推荐分值比例:公司高层及以上领导、副科级以上中层管理人员分别占总分50%、50%。

2、民主测评情况(20分)

民主测评表中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格次分别对应不同分值,其中:优秀格次20分,称职格次15分,基本称职格次10分,不称职格次0分。

3、基层单位推荐情况(30分)

基层单位推荐的后备人才,经党委组织部审核认定的得30分,多次推荐的不重复计分。

4、考察组综合评价意见(20分)

考察组采取征求相关领导和部门意见,实行背靠背谈话、查阅档案等方法,调查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结合考察对象的学历学位、岗位经历。专业背景、基层工作经历、年度考核及奖励情况等,形成“重点推荐”、“推荐”、“不予推荐”三个格次的评价意见,被认定为“重点推荐”格次的评分在16~20分之间;被认定为“推荐”格次的评分在11~15分之间;被认定为“不予推荐”格次的评分在0~10分之间。

(三)党委研究确定后备人才人选。

(四)按后备人才管理权限,相应后备人才名单及材料上报皖北煤电集团公司。

(五)对在公开选拔中列入考察对象,但因职数限制未能提拔任用的,可按规定程序列入后备干部名单。

六、后备人才的培养

对已确定的后备人才的培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按照分类指导,定向培养,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类分层次逐人确定培养方向,制定培养计划。

(一)理论、业务培训

要不断加强对后备人才的培训,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加强科技、法律、历史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

通过上党校、派到高校进修深造、外出考察、组织调查研究、理论研讨、课

题攻关等多种途径加强培养,使后备人才的政治素质、业务知识和领导能力不断提升。

(二)实践锻炼

根据单位实际,结合后备人才自身特点,采取岗位轮换、有意识地分配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并组织选派到分厂、车间和比较艰苦的条件下磨炼意志,努力提高后备人才在关键岗位和复杂环境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后备人才的管理

(一)建立后备人才信息库

建立后备人才信息库,统一管理。信息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后备人才花名册、党委研究后备人才情况的材料、后备人才基本情况、后备人才登记表、民主推荐材料、民主评议情况、考察考核材料、培养和奖惩情况等。

(二)考核

每年对后备人才进行考核,考核内容除德、能、勤、绩、廉外,还应包括征求领导意见、民主测评等内容。

考核工作可以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工作可结合聘期考核、年终总结和民主评议等工作进行。

(三)实行动态管理

对后备人才要及时进行补充和调整,不断增加后备人才新生力量,不断优化后备人才结构。

补充和调整工作要根据后备人才选拔任用等相关情况,按照后备人才民主推荐和组织考核程序进行。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调整:

1.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发现问题,不宜提拔使用;

2.工作失职,造成较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

3.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

4.年度考核不合格;

5.作风不实,威信不高,群众意见较大;

6.健康状况不适应管理工作;

7.年龄已超出后备人才要求;

8.已提拔到新的岗位;

9.本人不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

10.因其他原因,不适宜继续作为后备人才。

八、后备人才的任用

(一)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人才,根据工作需要适时任用。

(二)提拔任用干部一般要从后备人才队伍中挑选。

(三)鼓励和支持后备人才参与由组织批准进行的公开选拔领导人才和竞争上岗等活动。

九、后备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党委加强对后备人才工作的领导,及时听取后备人才工作的汇报,研究解决后备人才工作中的问题。

(二)后备人才的推荐、考核、培训、综合管理和督促检查工作由党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实施。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哪些下一篇:水资源浪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