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2024-09-11

浅谈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共10篇)

浅谈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篇1

前言:近期在微信朋友圈盛传的徐才厚临终遗言发人深思:“当一个人生命走到尽头,不能挽救的时候,钱算什么?无休止的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变成可怕的恶魔;此时此刻在我的眼里那些所谓的身份、地位、金钱、珠宝、豪宅……就是垃圾一堆!”

一位曾经叱咤风云、官居极位的军界大佬,家中金银现金数以吨计,却在最后弥留时刻道出了对追求财富的悔恨。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该如何审视财富与幸福的关系?怎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唯金钱至上观念沉渣泛起的当前社会,需要我们对财富与幸福的认识进行重新审视与构建。

提升自我价值

成就幸福人生

――浅谈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古往今来,“幸福”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每个人自我价值的终极体现。财富是实现幸福的重要手段,也是评判人生价值、衡量社会和谐发展成果的标尺,二者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但是,在当今个人与社会财富日益增长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却并没有同步增加,反而呈降低趋势,有时会出现相悖的现象;非正常的财富增长甚至会意味着个人自我价值的丧失,这种失衡现象成为社会学家研究生活质量的热点课题。如何正确看待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幸福观,对于我们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对于推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财富的理解

说到财富,人们自然而然会理解为GDP、企业利润、个人家庭收入等经济物质范畴。财富在字典中的解释是“许多钱或财产,大量的世间所有物,财产。”经济学领域中财富被定义为“能够获得收益的所有资产的库存。”财富是在物质交换中产生的,并且能在持续交换中得到增值。在经济社会,财富既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个人能力和实力的综合显现。财富经常与权力相关,那些拥有更多金钱、财产、物质所有物或财产的人,也是社会中最有金融权力的人,并且最有可能成功。

追求财富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演进的杠杆,对财富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原初动力。纵观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占有和消费财富的历史,也是人们的财富不断深化和提高的历史,任何社会的变革归根到底都是重新调整人们的财富利益关系。有经济学家对财富的属性是这样分析的:

1、效用性,这是所有财富所必须具有的属性,也就是财富能够给人类提供效用,能够满足人类的肉体的或精神的需要,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或对人类不具有利益的我们不能称之为经济财富,这是经济财富的最基本属性,也是财富的总体属性;

2、社会性,这是所有社会财富所必须具有的属性.它是社会财富区别于个体财富的唯一属性。由于经济财富属于社会财富的一部分,所以这部分财富在功能上,必须是能够满足社会的相当一部分人的,而并不是只能够满足某特定个人的;

3、稀缺性,这是经济财富区别于非经济财富的特征性属性。也是经济财富的本质属性。如果其财富非常充足,能为大家所共享,我们并不能称之为经济财富,比如太阳能,宇宙线等.起码在一定阶段我们不能称之为经济财富。因此,经济财富又具有独享性,也就是说。经济财富如果被一部分人享用了,也就不能被另一部分人所享用,稀缺是经济财富的本质属性。而劳动性和交换性则是稀缺性的衍生属性。

常言道: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财富已成为人们生存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红楼梦》在好了歌里虽然抨击了拜金主义者,说到:“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但在甄士隐的注释里谈到世态炎凉,人心冷暖,又不得不说:“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结论是:没钱还是不行。今天的人们更是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来形容金钱的重要性。

财富的积累,以一种无法替代的方式促进着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科技进步和民众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现代化带来的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让人们从落后和愚昧中解脱出来,通过劳动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享受物质世界的美好。但财富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一系列十分严峻的问题,比如人的异化、贫富分化和社会动荡等等,比如战争就是由财富扩张和争夺引起的;当前,很多人都追求“财务自由”,对财富的苛求更容易把社会中的个体变成纯粹的欲望工具,“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由此滋生蔓延,从而造成的社会腐败也成为难以革除的痼疾。因此有人会说,财富就是万恶之源。其实,从客观上讲,财富本身是中性的,因为拥有的人不同,就具有了两重性:善良的人拥有了,可以去做慈善事业;恶人拥有了,可以打造枪炮去杀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财富的创造,如何把握财富的尺度。

金钱诚然多多益善,但过度追求物质财富,我们就会忽略甚至丧失更多宝贵的东西。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曾经对富人们谆谆善诱:“我们追求的应是一种内心的幸福感觉,而不仅仅是追求财富。片面地追求财富,就会成为财富的奴隶。”甚至有一个民间段子:一开100万奔驰的人,他银行贷款1000万,他的生活在生与死的边缘!一开10万大众的人,他房贷30万,他的生活水深火热!一骑2000块电动车的,他存款6万!生活安逸却迷茫!三路人相遇,骑电动车羡慕开大众的,开大众羡慕开奔驰的,开奔驰羡慕骑电动车的!以此告诫人们要知足常乐。

济群法师在《佛教的财富观》一文中指出,要“如法求财”。列举了十种非法谋财的现象:窃取他财、违法贪污、抵赖债务、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籍势苟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赌博淫业,由此获得的不义之财,不仅会玷污我们的人格,遭受世人的唾弃,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付出惨重的代价时,已悔之晚矣。所以,世人一定要如法地追求财富。正如佛陀告诉我们的:“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

再者,我们也不能将财富狭隘地定义为物质财产的货币价值,财富其实是一个人拥有,并能使自己幸福的东西。按这个定义来看,健康当然应该算是财富,身心愉快也应该算是财富,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乃至一个人的天赋和特殊才能,还有社会关系、时间等,都可以算是财富,而且都是无价的财富。所以说,精神财富才是最持久、最可靠、也最有生产力的财富。

二、关于幸福的理解

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的状态。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报刊文章、电影电视里每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幸福的故事,无不都是主人公在有渴求的状态下,并且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才获得幸福的。任何人、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来自于渴求,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曾经有个关于幸福的电影片断,说什么是幸福?那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了,你就比我幸福。幸福一直是个话题,哲学家柏拉图曾经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计算出,王者的生活比独裁者的生活幸福729倍。独裁者已经拥有一切的权力和财富,但他仍然还不是最幸福的人。因为真正的幸福,包含着很多金钱和权力所买不到的东西,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依赖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仅在于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和创造。他认为,幸福除了身体上的满足以外,必须包括积极性、责任感、成就感以及爱。这些东西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心灵的满足,但是往往会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为了达到满足,人们有时不惜追逐痛苦,在痛苦和折磨中感受到高尚的幸福。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富翁在海滨度假,见到一个垂钓的渔夫。富翁说,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和享受生活的真谛。你需要借钱买条船出海打鱼,赚了钱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这样才能增加利润。渔夫问:那之后呢?之后你可以买条大船,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再之后呢?再买几条船,搞一个捕捞公司,再投资一家水产品加工厂,你就会成为亿万富翁了,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生活了。渔夫却说:我现在的生活不就是你说的结果吗?

这个经典故事让人深思。我的理解是,财富只是一种物质条件的衡量标准,有钱不等于幸福,幸福也不等于有钱。幸福的感受除了需要基本的物质生活的满足以外更加依赖于精神生活的富足,一味的追求金钱物质不仅不会让幸福增值,反而会让人觉得空虚迷失自我,而心态正是衡量幸福的“温度计”。比如,不丹国人口不足80万,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美元,是世界上经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却是亚洲最幸福的国家,在世界上也排名前八。

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财富的功能让人眼花瞭乱。社会上普遍有一种误解,认为物质上富足的人必然是幸福的,以为他们使用的物品越新颖、越高级、越奢华,生活的质量就越高,幸福感就越强,也越让人羡慕。但结果呢?根据北京市统计局2012年发布的“和谐社会指数监测报告”显示,收入超过万元的高收入阶层“幸福感”却很不确定;年龄在36岁至55岁的“中流砥柱”阶层“幸福感”在所有人群中是最低的;与郊区、效县居民相比,城市居民的“幸福分值”平均要低4.5分。

这些明明高收入的人中却为什么还是感到不幸福呢?综合各种权威研究,我总结出导致人们幸福感指数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期望值过高

人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希望所形成的期望值水平来对他们所处的情形进行评估。如果人们生活达到了他们的期望值水平,他们就会对生活感到满足,又会追求更多。2002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凯尼曼的研究指出,当一个人收入增加时,他就会渴望更高的收入,而这种渴望实现到一定程度时就带来更大的不满足感,因而就越感到不幸福;

(二)适应度减弱

有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当物质条件不变时,人们的幸福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递减状态。例如当人很饥饿时,吃第一个馒头时最开心,此时你的幸福度最大,而当你吃第二、三个馒头时这种效用则递减,此时你的幸福度就降低了,然后依次降低直至为零。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通常会适应新的环境,从而调整其主观幸福感水平。愉悦和快乐性的适应可以减少一个人对不断出现的刺激的反应能力,当收入达到了一定水平,就会发现更多的钱对于提高幸福感已经帮助不大了,人就会因此变得失落;

(三)对比性落差

表现为人们生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非同步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初期,社会分化程度还不大,人们与过去的生活水平相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最近十年,社会结构转型加速,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日益全面触及深层利益,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尤其是贫富差距凸显;而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需求层次又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因此,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而由于资源相对短缺和竞争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各种压力感大大增加,这一切都强有力地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比如你以前住在公寓里,那么现在你住别墅会感到非常幸福;而如果周围的人比你住的地方更好的话,那么你住在别墅里也不会觉得幸福;

(四)本体安全感

相关文献指出,个人对于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对于所生活环境会有相应的安全需求。特别是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强。比如人们都普遍关注交通、食品、环境、治安等民生领域问题,这说明人的幸福感有时与其收入水平之间并未呈现出简单的正相关系;还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却不低,而有些百万富翁却整日忧心忡忡。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本身就是多味胡豆,酸甜苦辣尽有,这是普遍规律,没必要伤感与埋怨。境由心造,把自己的心态调节好,加上理性、洒脱与豁达,把幸福变成一种习惯,让它时时光临我们的人生。幸福其实很简单,有时如果你刻意地找寻它,就会发现它在回避你,而当你用乐观的心态对待事物时,就会发现,幸福就会随着你的阳光心态出现在你的身旁。

三、财富是果,幸福是源。

很多年来,关于“财富与幸福”的世纪辩论赛中,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众说纷芸、争论不休,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个人认为,不能简单地把财富与幸福等同、割裂或对立起来,本文阐述的重点,就是从实用的视角去观察社会现状,厘清两者的关系,综合进行评价,籍此深化我们的认识,从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学术界有关“财富与幸福”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便于我们思考和判断:

1、财富决定幸福。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财富是幸福的基础,幸福离不开财富。亚里士多德将财富看作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手段,强调财富作为外在善对于灵魂善的幸福的实现所具有的工具价值。而相关调查表明,金钱上的保障、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帮助个人甚至社会得到更多的幸福。在中国,无论城乡,人们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贫穷,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着积极的相关,高收入者有较多的积极情感,而低收入者则产生较多的消极情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财富可以带来幸福,人们需要吃饱,穿暖,而食物和衣服都需要货币去购买,财富可以换取很多物质需要方面的满足。可以想见,如果一个家庭连基本的物质需要都无法满足家庭成员,也就无法满足其精神需要,幸福也将无从谈起;

2、拥有财富不等于拥有幸福。德国德累斯顿佳信投资银行提出忠告说:“不要把钱和幸福划等号”;拥有财富的人,工作会更加紧张,家庭不容易和睦,生活通常没有普通人的宁静、安详;有的富豪家族里充满了勾心斗角,每个人都只向利益看齐……….也有较为形象的比喻是:财富可以买到学位,却买不到智慧;可以买到权位,却买不到尊严;可以买到笑脸,却买不到感情;可以买到房子,却买不到家;还有人认为,人们只在乎那些可以“数”得出来的东西。房子的价值可以用钱的数量衡量出来,而我们对家庭的爱却不行;我们得到了大房子,但却换来了家庭的破裂;我们得到了高收入,但却降低了道德水准;我们得到了有保障的权利,但却渐渐失去了礼仪。我们善于谋生,但却往往不会营造生活。在这个物质财富充裕的时代,我们感到精神上的饥渴;

3、幸福与财富关联性低。心理学家大卫·迈尔斯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在过去的50年里,美国一代代人的富有程度越来越高,但幸福指数却没有什么变化。比如:一年赚5万美元比赚1万美元的人要感到更幸福,但一年赚500万美元的人却并没有比一年赚10万美元的人幸福多少;密歇根大学研究员罗纳德·英格利哈特在一项对16个国家17万人的调查报告中说:人们一旦生活舒适,更多的金钱所带来的幸福感便会递减。第二张饼不如第一张香,第二次获得10万美元不如第一次那样兴奋,因此他认定,收入与幸福的相互关系是“微乎其微”;

4、财富过剩会带来压力和烦恼。有经济学家指出,“经济可以增长及繁荣,唯一的原因便是人们被金钱可以买到幸福的观点所迷惑”。“忙碌奔波型”的人一旦达到目标后发现,原来所期望的根本就不存在,他们感到自己的幻想(也是很多普通人的幻想)——物质和地位可以带来永久的幸福破灭了,而陷入“现在怎么办”的深谷,他们充满了沮丧与绝望,因为没有目标他们就失去了幸福的指望,他们接着成为“虚无主义型”的典型,相信世上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于是就去找寻另外一些毁灭性的解除痛苦,甚至因此而酗酒挥霍或是吸毒;

5、财富增加以牺牲幸福为代价。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财富与幸福在一定的环境下会出现相背离的现象:许多城市盲目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发展经济,GDP的数字在增加,可清澈的河流和蔚蓝的天空却越来越少;当听到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和父母争论天是灰色的时候,我们无言却不惊讶。当打开一幢漂亮的别墅的窗子正要欣赏窗外美景的你突然闻到一股臭气扑面而来,你的快乐幸福的感觉还剩多少?当因盲目开采造成的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危及生命时,你还会想起幸福吗?如果以牺牲大自然为代价无限追求物质财富,幸福只会离人类越来越远,保护生态环境,强化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不仅能保障人类生活、生产的可持续,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同时也给我们的幸福找到了良好的归宿;

6、幸福可以换来财富。尽管金钱不能买到幸福,但幸福却可以换来金钱。幸福的人更适合结婚并且能更好的保持婚姻;他们工作会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以及其他可以有高收入的特点,还会更加健康,这三点也是可以增加幸福感的。而多年过去后,他们会比那些说自己不幸福的人要更有钱。正如民间所谓“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上述观点从不同层面阐述了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但不可否认,尽管财富不能更多地带来幸福,却没有观点表明要拒绝财富。为何财富还是令我们如此痴迷呢?有一种革命性的观点指出,有可能是我们的过去影响了我们。当人类还在原始时代时,更多的物质资源决定我们是否可以度过下一个严冬或是自然灾害,储存由此成为一种习惯。几千年过去了,很多未来已经相当有保障的人仍然在拼命储蓄,储蓄不再是为了生存,而仅仅是为了储蓄;我们不再为生活而储蓄,而是为储蓄而生活。同时,人们通常也会将物质放在精神之前去考虑,主要原因是物质容易计算。我们习惯性地对物质作出评价,比如财富和声望,而不是难以衡量的情绪或意义,例如我们总是关注“赚了”多少,赚了就非常开心。有钱人因为他们的财富被尊敬,就好像物质变成了用来衡量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已根深蒂固,成为一种挥散不去的社会风气。

我们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分解财富与幸福的递进关系。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人的幸福感也有类似层次的划分,其中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的低层次需求,比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保障、职业安全、生活稳定等等,这些需求基本上离不开金钱,没有钱人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生命随时受到威胁,它们的满足给人带来的是初级的幸福感;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属于人的高级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带来的自然是相对高级的幸福感,而且这些需求就和金钱没有太大的联系,甚至是完全没有关系。比如人际关系,真正的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人类最珍贵的感情有哪一样是跟GDP的指数直接挂钩的?很多有钱的父母拼命地赚钱要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甚至连未来的生活道路都已经为孩子铺好但是却被孩子们的“不孝”深深伤害;各种各样的“钱色交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人们只不过各取所需,哪一桩是幸福收场的呢?更不要说友情了,因为你的钱而和你称兄道弟的朋友你能信的过吗?

财富是使我们幸福的手段,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也是幸福的充分条件。事实表明,幸福与财富的关系在人们的收入较少、处于贫困水平时,财富的可以带来幸福。随着财富增长,温饱获得解放,生存的紧迫感下降,人们的幸福感也随着上升。但是,当人们进入小康生活水平,这个关系就递减了。健康、家庭、婚姻、人际关系和自然环境都是影响人类幸福的重要因素,当财富不再是影响人们的幸福的主要的因素时,其它影响因素就会突显出来。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能感到幸福,受欢迎对于提升个体幸福有着积极的效用。现实生活中,那些为了社会公益而大方捐赠的成功人士,他们因善而倍受赞誉和尊重,由此也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实现了自我价值。他们将财富转化为幸福,使二者巧妙结合,是提升个人幸福感的有效方法。

幸福不能被量化、物质化,但我们又总倾向于仅仅通过一份调查问卷来测量人的主观幸福感,这根本不能实现全面而准确的把握,这种方式忽视了对于社会发展内涵和人的精神领域的丰富性的考虑,容易使政府与民众产生“幸福指数崇拜”,而对财富的价值和意义显得缩小化、片面化、偏激化。因此,我们说要关怀幸福,但决非要在财富与幸福之间做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幸福与财富一定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互为基础、同步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我的观点是:财富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手段和结果,幸福是我们快乐生活的源泉与希望。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并努力让幸福增值。

四、财富、幸福与自我价值实现

“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们最高的追求是“自我实现”,财富与幸福的最终表现,就是成就自己,让人生价值得到升华。一个人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他的自我价值,只有将自我价值提升到一个高度,才能更好的将财富和幸福的距离拉近。

财富的累积并不代表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人生价值,也许很多富人会不以为然,认为拥有财富就是实现了人生价值;也还有更多的人追求权力与地位,把财富当做终身的价值目标。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能离开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离开人在社会中的劳动,离开人与他人、集体、阶级、社会的关系去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很多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是在历史上能够留下美名的人却并不多。即使是少数名传千古的帝王,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就有这样的名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言恩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些曾经叱诧风云的人物,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但是他们的是非功过始终被世人评论。而那些经历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身没能宫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他们的贡献却铭刻在了后世子孙们的心中。比如:白居易、李白、杜甫等诗人,他们的诗句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也就会青春永驻;

人生价值在于贡献不在索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就是指人对自己、他人乃至社会需要的满足;人的价值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价值,其二是人的自我价值。具体地说,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其体力和智力的潜能,不断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简而言之,人的价值的实质在于其对社会的贡献。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德国著名诗人歌德也曾说过:“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可见,奉献主要体现于个人对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体现于人的社会价值。如果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没有贡献,反而起到某种反作用,那么,这种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

一个人为自我创造财富,我将之定义为“小富”;而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我将之定义为“大富”。一个超级富翁财产不断扩大,若周围的人们却仍在贫困线上挣扎,那么他及家人的安全、他对幸福的感受会大大降低,他的社会声誉和地位也无从谈起,君不见绑架富豪案层出不穷,甚至会导致人财两空、家破人亡;而伤害和牺牲广大民众及社会的公众利益,获取不义财富,最终会遭受世人的唾骂和法律的制裁。而像比尔盖茨、李嘉诚、邵逸夫等名流,他们创造了大量财富,取得了无人企及的成就,却果断将大部分甚至全部财富慷慨回馈奉献给社会,用大爱拯救无数苦难中的人们,将全社会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他们的人生价值得到最高升华,内心获得的是真正的、最大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财富是我们获得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手段,但并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驾齐驱,重视精神富贵,才是幸福的源泉所在。同时,财富与幸福、与人生价值并不一定是成正比的,我们要了解财富的使用范围,并把它有效限制在那里,当财富欲过度膨胀,会影响幸福与人生价值的实现,我们就需要及时扼制,做到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运用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我们正确的财富观、幸福观,少一些贪婪,多一点知足,多一点分享,才能在实践中创造最大限度的人生价值。再者,成就人生价值有着更广阔、更高尚的意义,人生应有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为他人、为社会积极奉献、回馈社会责任,提升和拓展自我价值,使自我价值实现最大化,你的回报将会更多,财富也将源源不断地向你涌来。这才是人生的终极幸福,才是一个大写的“人”!

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将财富、名誉、地位和自我价值之间的比例掌握好就可以了。实现了这一点,你离幸福也就不远了。

浅谈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篇2

一、模型简介

VAR模型,即向量自回归模型,是AR模型的推广,最早由Sims(1980)提出。该模型以时间序列的统计特征为出发点,通过脉冲相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分析经济系统的冲击传导机制。由于金融时间序列常常体现出非平稳性的特征,若强制回归可能带来“伪回归”的现象,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文采用VAR模型来研究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

二、数据说明及数据处理

笔者采用境内上市公司流通市值(Vt),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t)作为模型的内生变量。数据范围为2001年一季度至2015年一季度。数据频率为季度。共57个观测值。笔者对两变量进行了季节调整,且为了使数据更平滑消除异常值的影响,对变量进行对数处理。

三、实证分析

1. 单位根检验

本文应用Eviews8.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ADF单位根检验我们发现两变量都是非平稳序列且在5%的显著水平下一阶单整。

2. 协整关系检验

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笔者首先进行了VAR滞后阶数的估计,根据指标数量最多原则,选择滞后阶数为2。Ct与Vt是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的,但是短期的相互关系仍需进一步检验。

3. VAR估计

尽管本文选取的两个代表变量均为非平稳序列,但由于两变量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因此可以直接作为内生变量进行VAR模型估计。根据指标数量原则选取最优滞后阶数为2阶。

估计结果:

LNCT=1.14339952176×LNCT(-1)-0 143391424713×LNCT(-2)+0.0255968603324×LNVT(-1)-0.0260027978702×LNVT(-2)+0.035198 876626

LNVT=-1462843315992×LNCT(-1)+1.70884325647×LNCT(-2)+1.54073611315×LNVT(-1)-0.672822964664×LNVT(-2)-0.832641190604

4.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当系统在零时刻受到来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t的一个标准差冲击时,Ct的反应约为0.14,且随着时间推移有微弱的上升趋势;而Vt的反应几乎为零,在第4期脉冲达到峰值,约为0.05,随后逐渐趋于零。而当冲击来自境内上市公司流通市值Vt时,对Ct有较弱的负向影响,在第7期左右变为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有上升的趋势;而Vt在期初反映为自身增加0.1左右,体现为正向影响,在第3期达到峰值0.18后,逐渐趋向于零。从图2可以看出,在以Ct为因变量的VAR估计方程中,Ct对方差的贡献约为90%,而Vt的贡献仅有10%左右;反之亦如此。

四、结论

从以上结果及分析来看,尽管股市回暖刺激了股民的投资,牛市之势渐显,然而这种股票市场的缓和与财富的积聚并没有显示出非常强的财富效应,,而体现为居民消费与股票资产的替代关系。主要体现在居民消费Ct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Vt的影响几乎为零,反之Vt对Ct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大。由此可见,中国股市并没有体现出欧美等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体现出的财富效应。

参考文献

[1]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曲丽清,汪红丽.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2007,(06).

[3]汪东芳.股市财富效应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价值工程,2003,(1)

浅谈财富与幸福感 篇3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财富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尊严的体现。财富是把双刃剑,如果不能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拥有财富不仅不能增加幸福指数,反而会沦落为玩物丧志、坐吃山空、道德沦丧、违法犯罪的凄惨下场,更何谈幸福?

随着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得到了放大和凸显。无论人们财富观念如何演变、财富存在形式如何选择,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幸福”的实现途径仍然有着不同的见解——生活富足、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社会地位、精神富足等。

今天的财富,更多的是自由和选择。因为选择,你可以拥有更多物质、更多的快乐,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因为选择,你可能生活得无比艰辛、困惑与孤独。

明天的财富,或是一种认同和传承。是一种国家与世界的认同、一种过程与结果的认同,也是一种个人与家风的传承、企业文化与品质发展的传承。但无论是认同还是传承,最终会体现为一种人性,而决定财富价值大小的是人的内在价值。

人与人之间财富的鸿沟虽然无法填平,但对幸福的满足感却可能被每一个人所拥有。

财富与幸福作文 篇4

我还是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有一件是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一次数学测验,测验的是口算和计算,很简单很简单,因此有许多人考了100分,而我,却只考了49分。其中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我那个时候手上有一个地方破了,一握笔就痛得不得了,所以写得很慢很慢。不然也能考高分。

回到家以后我一个劲地往房间里冲,把门关上,接着把头埋进了被子里,哭了起来。然后,爸爸妈妈走了进来,笑眯眯地问:“考得怎么样?”我不敢说,就站了起来,给了我自己几个巴掌,把心情平静了下来,说:“我,我只考了……49分。”我闭紧了双眼,准备好被爸爸的铁棍子刷的身上遍体鳞伤,谁知爸爸并没有打我,而是摸了摸我的头,说:“这次是因为手受伤,所以这次不怪你,这次不要灰心,下次一定要考一个满意的成绩给我。”我非常的感动,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之后抱住了爸爸,说:“我下次一定考好。”我们全都笑了。

幸福是最大的财富 篇5

幸福是最大的财富

在美国的一家小镇里,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过生日,有很多记者特地去庆祝老人70岁的生日,在采访过程中,老人告诉大家说:“我是这里最富有的人。”

过了不久,这件事情就传到了的税务稽查人员那儿,有一天,有一位税务稽查员通过调查,得到了老人的住所,就带着笔记本,来到了老人那里。见到老人后,税务稽查员就开门见山的问:“您是否说过您是这个镇子里最富有的人?”老人听了,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不紧不慢地说:“是的。”“那您能告诉我您的财产究竟有多少吗?”税务稽查员说,老人兴奋的说:“我的第一大财产就是我的身体很健康,我70岁了,能吃能走,身体可不输给你哦!”税务稽查员吃了一惊,然后有耐心的继续问:“那您还有什么别的财产吗?”“有,我还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她陪伴了我将近60年了,另外,我还有几个孝顺又乖巧的孩子,很多人都羡慕我,这不是财富吗?”老人已经喜笑开颜了,税务稽查员继续问:“你还有什么东西?”老人回答道:“我还是个公公正正的公民,享有宝贵的公民权,这下是个不可否认的财产。”税务稽查员打断了他的话,说:“你有什么银行存款或有效证券吗?”老人诚恳地答道:“没有,除了我说的那些,在什么都不属于我。”这时税务稽查员站起身来,肃然起敬的说:“是的,您是这个镇子里最富有的人,连政府也不能抽走您的财富税。”

论信仰与幸福关系的哲学论文 篇6

导读:在构成人的幸福感的诸要素中。人类的信仰对幸福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信仰,幸福,源泉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在构成人的幸福感的诸要素中,人类的信仰对幸福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论文参考网。

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理论、学说、主张、主义、宗教等的信服、敬仰和尊崇,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信仰有“信”和“仰”两层含义。“信”是信任和信念,“仰”是仰慕和追求。由此,信仰可分三个层次:一是相信;二是仰慕;三是加入追求行列,并为之奋斗终身。

信仰按其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原始信仰。这种信仰以灵魂观念为核心,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为特征;二是宗教信仰。这种信仰以神的观念为核心,以主神崇拜为特征;三是哲学信仰。这种信仰以人自身为核心,以真理、主义、学说崇拜为特征。“其间尚有大量的非此即彼、或此或彼的中间环节,以及由这些形态衍生的信仰现 象。”[1]

作为人类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信仰与幸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信仰的作用决定了信仰是幸福的源泉

人类为什么需要信仰?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为在茫茫宇宙中短暂有限的人生,建造一个确定的精神家园,让人“充满诗意的栖居”。这种精神家园是人创造和享受精神生活的主观凭借和心灵依托。它负载着和支撑着人崇高而伟大的精神生活、审美享受,满足着人心灵的发育和成长,保证着人心灵的滋养和健康,决定着人的生命品位、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水平,也决定着人是否幸福或幸福的程度。

(二)设定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和一套有关社会运行的行为准则、价值尺度和伦理规范,以便让人生活在合理的社会之中,过一种有秩序、有道德、明是非、辨善恶的社会生活。信服和尊崇这种社会模式和行为准则、价值尺度和伦理规范的人,在宇宙、社会中的生存观念、生存状态、生存价值就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其精神生活也就有了确定的基点和坚强的支柱。由此,“人便可以排除围绕人生的无知、孤独、怀疑、虚无与绝望,获得知识、关怀、安慰、确定、充实与希望”[2],从而获得幸福感。

(三)在彼岸世界或精神领域为人们设定一个终极性人生目标,让人们终身去追求。信仰的确立, 在于对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方向即终极性人生目标的把握。恩格斯说:“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尽管反映得很不完备,有些歪曲”[3]。当工业革命的新时代到来时,由于原有的.“信仰逐渐削弱了,宗教随着文化的日益发展而破产了,人处在这种不自觉而又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4]。这些都表明,信仰(包括它的特殊历史形态—宗教)是以人而不是神为本质的,它实际是人们的生存发展状况的反映和表现,是人对自己生命、生活和前途的选择,有了这种选择,人的精神就有了“支柱”,安身立命就有了“根据”,感情、心灵就有了“寄托”,就能时时体验到一种幸福的感觉。

以上说明,人的幸福感常常依赖于人的心灵的完满,来源于人的信仰的确立。

三、信仰的力量决定了信仰能始终给人以幸福

作为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信仰具有特殊的力量:

(一)信仰可以使精神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驱动着和引导着人们沿着幸福之路前进。比如,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其深刻根源在于他们具有伟大的性格,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就是希望并坚信着穷苦人的世界的到来。这种最朴素、最现实的信仰,最集中、最高度地体现了千百万劳动人民千百年来谋求翻身的愿望。这种愿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并将其价值信念置于思想和行动的统摄地位上,成为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正是在这种愿望的招引下,他们才显得如此英勇无畏、前赴后继。而且,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他们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更是伟大的乐观主义者。因此,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生命等于没有灵魂,而没有灵魂的生命无疑没有任何幸福可谈。

(二)信仰可以使人在困难中仍然感到幸福无比。这种困难,归纳起来有三种:

一是逆境。顺境有利于人们获得幸福,但也容易使人在得到暂时的幸福后不再有所追求;而逆境则会影响人们正常地实现幸福,但如果保持坚强的意志,坚守心中的信仰,奋力拼搏,顽强奋进,也许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超常的发挥,获得更令人陶醉、令人神往的幸福。“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膜脚,兵法修利;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5]。这些伟人正是因为胸怀伟大的信仰,从逆境、困厄中奋起,才写出了辉煌的传世之作,同时也体验到了逆境中特有的幸福。

二是苦难。有时,苦难能够催生幸福,幸福反过来又能够使人感觉苦中有乐,这其中的缘由仍然归根于信仰。论文参考网。比如,《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和董永,“寒窑虽破”却感觉“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因为他们坚信忠贞不渝的爱情,爱情的力量使他们虽处凄风苦雨却仍能感觉温暖如春。又比如,革命战争年代,战士们虽然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把野菜当干粮,把干稻草当棉被,那种苦难日子可想而知,但因为有“毛委员”和他们在一起,因为他们心中装有伟大的“主义”,便感觉“餐餐味道香”,“心里暖洋洋”。

浅谈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篇7

一、幸福学的提出

传统经济学认为增加人们的财富是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 所以传统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增加人们的财富, 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这个假设并不正确。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很小的因素之一, 人们是否幸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鉴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奚教授发展了一种新的、严格的理论来研究如何最大化人们的幸福。和经济学相对应, 奚恺元教授把这种科学叫做“幸福学”。这个理论提出: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 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

二、经济与幸福的关系

人们往往高估钱的重要性。很对人认为钱越多人越幸福,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们选择的东西, 并不是最能使他幸福的, 人们自主做出的决策并非是最佳的, 人们并不是时刻都理性的,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预测错误。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因素之一, 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 再去增加它, 对幸福的作用越来越少。研究表明, 在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时候, 收入与幸福之间的关联度很紧密;但当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 它对幸福的影响就不如先前那样大了, 而决定幸福的其他因素相对来说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问题是, 人们的认识总有惯性, 传统的思想仍占统治地位, 认为增加经济就能得到幸福;而且人们有一种占有欲和积累欲, 所以人们还是不断地谋求积累财富。生活中越是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人越不幸福, 越是注重面子的人越不幸福, 而诸如生活节奏、便利程度、人际关系等软性因素却与幸福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幸福学并不是否定经济发展, 而是试图科学地研究如何发展经济才能极大化人们的幸福。奚恺元提出, 幸福是发展经济的最终标准, 人们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幸福, 金钱、财富、自由、民主都只是手段而已。那么究竟有什么办法可以增进幸福呢?这正是幸福学要研究的课题。

三、增加幸福的途径

(一) 幸福感的来源

人们的幸福感往往来源于两类比较:一种是时间性的比较, 一种是社会性的比较。举一个公认的经典例子:一个人在市中心买了一套豪华公寓, 他会觉得很开心, 实际上这种开心只有一部分来自住豪华公寓本身, 更多的是来自比较。从时间性比较来说, 如果以前住在阁楼里, 那么现在住豪华公寓会感到非常幸福;如果以前住的是花园洋房, 那么现在就不会感到特别开心。从社会性比较来说, 如果和朋友同事比, 当其他人都还住在普通的公房, 自己当然会很开心;但如果周围的人现在已经都住在更好的地方了, 那么就算住在豪华公寓里感觉舒服, 也不会非常开心。而且由于心理学上的适应性定律起作用, 这种物质上带来的幸福感往往不会长久。不仅如此, 这种相互攀比在增加一部分人的幸福感同时也在削弱另一部分人的幸福感。

幸福的另外一个来源是脉冲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如果一个人一直过着优越的生活而没有什么变化, 他是不会比一般人幸福的。也就是说, 舒适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如果一个人本身生活水平不是特别高, 但是, 他时不时地会有一些起伏变化, 比如旅游、探险等, 这些脉冲式的快乐则能使人感觉到更加幸福。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 但据调查欧洲人普遍感到比美国人幸福, 欧洲人虽然住的房子比美国人小、开的车子也比美国人小, 但他们省下了钱来度假。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产生了不同的幸福感。

(二) 幸福感的提高方法

首先, 社会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 社会上的贫富鸿沟也不可能完全消失。要想提高全民幸福感, 就要优先提高穷人的财富, 因为提高穷人的财富要比提高富人的财富对提高全民幸福更有效 (只有财富达到一定程度, 物质对幸福的作用才会降低) 。我们应该尽量为那些失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 让他们从劳动中获得财富, 从而增加幸福。鼓励大家自主创业, 创业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 而且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增加财富, 得到幸福, 如此, 全民幸福感的提高会比较快。

其次, 弱化人们对金钱和物质地位的竞争,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 一般是教导人们如何最大化财富、怎样尽可能多地赚钱。其实人需要满足的不止是钱的问题, 而更重要的是怎样满足幸福感, 很多人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用来更换大房子和买私人轿车, 而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需要这些东西, 而是因为他们的亲朋好友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他们要攀比。降低这种相互攀比的心理, 从而减少人们在金钱和物质地位上竞争和攀比的压力。要降低攀比心理增加幸福感, 还可以从超越以得到金钱为更大的目的开始。如果这些目的得到满足, 就会得到幸福, 那么人们就不会再不停的追求金钱的满足, 追求攀比获得的快乐。

再次, 要鼓励不易适应性的消费, 这其实也是针对脉冲式的比较带来的幸福感而提出的。“将钱花在那些不容易适应的快乐上面, 比如社交、旅游、参加兴趣爱好比赛等方面, 要比物质财富带来的快乐更长久。”比如, 自己现在的吃住条件已经很好了, 那么每个月的工资是攒下来买更好的房子呢还是拿着这些钱出去旅游?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出去旅游、参加其他活动。因为这些都是自己以前没有干过的, 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会更多一点, 而且每次都有新鲜感, 快乐记忆保存的时间会比较长。但是, 如果买了更大的房子, 自己很快就会适应新房子带来的快乐。所以, 有钱一定要尝试不容易适应的消费。

最后, 幸福感往往会涉及到很多人的职业选择, 职业会伴随着人的一生, 自己幸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和职业相关, 所以, 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一定要和他的专长和兴趣联系在一起。很多人在选择职业时候都倾向于从功利角度考虑, 而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 结果大多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感觉工作压力大, 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潜能, 更没有办法在这个行业走的更远, 这样虽然挣得钱多, 却得不到幸福。而如果他们按照最大化幸福感的原则来选择自己的职业的话, 往往会做得更好, 而且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人文人.幸福学:一门待建的具有终极意义的新学科.新兴学科, 1999.

[2]奚恺元.幸福学的奥秘.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6.

财富与幸福 篇8

财富与幸福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丰衣足食,在最初积累财富时是一个享受幸福的过程;家产万贯,当财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减少财富却能增加幸福感。财富与幸福固然有关,但是只有把财富转换成幸福,这样的财富才有意义。

很多人一提到幸福,总是会把幸福跟财富的多少联系在一起,因为财富的多少可以在物质上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勿庸置疑,如果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甚至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再乐观的人心情也会非常沮丧,绝对贫困的人是没有多少幸福可言的。

但幸福不一定与财富的多少成正比。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幸福与财富的多少无关,有时甚至减少财富能增加幸福。

所以,笔者说:“一个百万富翁一定比一个乞丐过得幸福,但一个亿万富翁不一定比一个千万富翁过得更幸福。”

如果说幸福与财富成正比的话,那么同时拥有等量财富的人应该是差不多幸福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比方说现在有两个同时拥有500万元资产的人,其中一个人的资产是从白手起家通过努力慢慢积累起来的,那么他逐步积累这笔财富的过程,也许就是一种享受幸福的过程。而另一个人的资产是由于赌博从2000万元输到只剩500万元的,那么现在他拥有这500万元的过程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可见,拥有等量的财富并不一定能同样地幸福。

有人认为赚钱的过程一定是一个幸福的过程,但如果是用昧着良心的方式去赚钱,我想他赚钱的过程也未必幸福;有些人认为大把花钱一定是幸福的,实际上也不一定。比方说,有些人花大把的钱去吸毒,这样花钱不但无幸福可言,而且会严重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说,用昧着良心的方式赚钱和用损害健康的方式花钱都是人类的不幸。

幸福是许多人一生的梦想。虽然财富未必能带来幸福,但总是缺钱花肯定是不幸福的。所以,要获得更多的幸福,学会赚钱也是很重要的。在现实生活中,拥有乐观、进取的人生观的人更容易获得财富。

幸福的人最重视健康和家庭,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家庭放在第二位,把财富放在第三位。但是,很多不幸福的人却把财富放在第一位,把健康放在第二位,把家庭放在第三位。

很多不幸福的人认为金钱对幸福而言是最重要的,他们渴望拥有更多的财富,而不惜牺牲家庭的幸福和健康的身体。有的企业家为了财富“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干得比牛还多”,在工作中过分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成天疲惫不堪甚至积劳成疾。

有个亿万富翁的父亲曾向我诉苦,他想去见他的儿子还要提前10天预约,并且见一次面最多只能交流30分钟。我不知道那样的亿万富翁真的过得很幸福吗?

有的企业家本已身家几千万,但为了赚更多的钱,盲目扩张,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对“不守信用”从来“不以为耻”,给自己和很多债权人带来不愉快甚至痛苦。他财富的增加过程,却成了增加自己压力和使债权人更不幸福的过程。

很多人追求金钱的欲望永无止境,财富目标订得太高,实际上已经很成功了,却始终不能感觉到幸福。品味幸福需要仰仗心灵的纯净和情操的醇厚。如果把财富看得太重要,就很容易陷入贪得无厌的轮回中。

幸福主要由健康、快乐、自由、受人尊重组成,但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跟他的欲望是成反比的。如果一个人的欲望低于现实,他永远是快乐的。所以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话叫做“叫花子穷快活”。如果一个人的欲望总是约等于现实,他就不很快乐也没有什么痛苦,这叫做“平平淡淡就是真”。而当一个人的欲望总是高于现实时,他是永无幸福可言的。一个“寿比南山说少年,住在金山说无钱,做了皇帝想登仙”的人就是很难感到幸福的!

一个感到幸福的人总是会向前看,觉得生命充满意义,他们慷慨、幽默、感恩、快乐,对生活满意度高。不幸福的人却总是相反。

财富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边际效益就随之递减,而感恩、分享就成了幸福的重要来源。德国哲学家齐美尔说“金钱是一种介质、一座桥梁,而人不能栖居在桥上”。在经济学里,金钱的学名是“货币”,是换取商品和服务的工具。钱财从某种角度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你用金钱去做某件事情时,金钱才会产生意义。而实际上,只有把财富转换成幸福,这样的财富才最有意义。毕竟幸福才是最终的目的。有时候,财富的减少还可以使人感到更加幸福。

2006年,笔者的两个老朋友姜老板和段老板(他俩曾经在同一个市场经商20多年)因为相邻房屋的“出路”问题发生了摩擦,他们吵了半年也没有解决,最后发展到双方各叫了一伙人拿起武器威胁对方。好在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才没有发生“火拼”。

在派出所调解时,有人建议姜老板把房子卖给段老板,这样“出路”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虽然这个主意不错,但又因为价格问题双方谈不拢,因为姜老板认为他的房子按现在的市场行情应该值25000元(实际上也不值这么多钱),而段老板认为他自己的房子本来就太多了,买了也只能用来关老鼠,所以他只愿意支付10000元(实际上也不只值这么多钱)。因此两家又没有谈成。

眼看矛盾就要继续升级,于是,我给他们出了一个金点子,即我花25000元钱买了姜老板的房子,再作价10000元卖给段老板,一分钟就把他们积累了半年的问题解决了!

后来,有人问笔者为什么要“冒傻气”,自己花15000元钱给他们解决问题?我说了三点理由:

1、作为朋友,最重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火上浇油,现在只有我这个办法能最快解决问题。2、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社会总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不管通过武力而是司法方式解决,总成本一定会大大增加。3、任何人在半年时间里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一分钟就能解决,我感到很快乐。

后来,中华诗词学会李谟高老师还专门就此事赋词一首:

西江月·评段绍译一分钟断案

共市经营廿载,隔墙争讼半年。瞬间妙策靖硝烟,胜似包公铁面。处事但求团结,为人岂吝金钱。如兹品格满街传,社会和谐亮点!

当笔者看到他们两家握手言和,看到李老师赋的《西江月》时,花掉15000元比捡到15000元还要幸福!

笔者这个案例只不过是一件小事,真正因为减少财富而增加幸福的大手笔人物要数李嘉诚、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等大慈善家。李嘉诚为社会慈善事业的捐款超过了120亿港元;“股神”巴菲特捐资300多亿美元加盟了“盖茨基金会”……他们都是世界上减少个人财富获得更大幸福的典范!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幸福的关系 篇9

说到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教师的幸福在于取得优良的教学业绩;有人说,教师的幸福在于遍布芬芳的桃李;有人说,教师的幸福在于在于自我的风采,有人说,教师的幸福在于蜡炬成灰,春蚕吐丝......听过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幸福是什么?一只小狗问它的妈妈:“妈妈,幸福是什么?”妈妈说:“幸福是你的尾巴尖。”于是小狗每天就试图咬到它的尾巴尖,以得到幸福。可无论它如何努力,还是不能成功。于是小狗又去问妈妈:“妈妈,我怎么总追不到幸福?”妈妈说:“宝贝,你只要抬头往前走,那么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幸福就在我们身上的“尾巴尖”,唯一能做的是使我们身上的幸福最大化。幸福全在于你自己,敞开你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无处不存在着幸福!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学生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教师的幸福,教师节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教师的幸福,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电话是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仁爱与豁达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反思与研究中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兴趣得到维持,个性得到发展,师生关系得到融洽,有助于教师从学生的身上体验到教育的成就。教师得到理解和尊重,能使教师的个性得到张扬,理念得到提升,艺术得到锤炼,品性得到净化,心境得到调和,同事关系得到和谐,有助于教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身教育活动并捕捉到教育的快乐。仁爱与豁达是教师幸福的容器,沟通与合作是教师幸福桥梁,反思与研究是教师幸福的通道。

作为小学教师,我觉得首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有了这颗爱心就会不断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我拥有一群可爱的小天使,虽然这群天使有时会变成魔鬼,把我搞得手足无措,但我依旧很充实,因为孩子们教会了我游戏、想象和童真。在小学教师的职业里我觉得最好的职业道德就是爱,你爱孩子们了,你自然就会追求教学水平的进步,因为你想把孩子们教得更好;你自然会主动参加本来有点枯燥的培训学习,因为你想使自己变得更有学问;你自然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因为你渴望成为一个更好的老师。

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关系 篇10

通过本次网上学习培训,我对老师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认为,教师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1、幸福与德行的一致

从总体上说,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一致具有必然性。教师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幸福范畴是所有教师道德范畴如教师的公正、仁慈、义务、良心、人格的起点、归宿以及联系它们的扭结。

2、幸福与德行的矛盾

实际生活中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矛盾的例子应当说比比皆是。同样,在教育生活中也存在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矛盾的一面。比如,教师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教育事业,常常顾不上自己的老人和孩子。

上一篇:大学三年毕业生自我鉴定下一篇:(R)消防音视频指挥调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