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全章教案

2024-11-24

电功率全章教案(共4篇)

电功率全章教案 篇1

投影

(一)学材分析:“投影与三视图”是人教版第二十九章的教学内容。

①本节课教学内容从提出问题开始,进而向学习者描述投影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三视图的形成原理,让学生充分认识三视图,并以形体的结构为例详细阐述三视图的具体制图步骤及要领;同时通过书本里的“马上行动”、“案例分析”以及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

②在教材的结构上,本节占用的篇幅较长,意图很明显,就是在学习完了设计表现图之后,进一步掌握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的方法,并能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学习目标:

1、经历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

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习重点: 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

学习难点: 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学习方法: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法与途径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看过皮影戏吗? 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放映电影《小兵张嘎》部分片段---小胖墩和他爸在日军炮台内为日本鬼子表演皮影戏

(二)你知道吗 出示投影:

北京故宫中的日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出灿烂文化的瑰宝.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中轴上产生投影,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的长度发生变化,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来显示时刻. 问题:那什么是投影呢?

出示投影让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

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光的一束光中的光线(如图).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影子就是中心投影.(三)问题探究(在课前布置,以数学学习小组为单位)探究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和性质和区别

1、以数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在太阳光线下,木杆和三角形纸板在地面的投影。

2、不断改变木杆和三角形纸板的位置,什么时候木杆的影子成为一点,三角形

纸板的影子是一条线段?当木杆的影子与木杆长度相等时,你发现木杆在什么位置?三角形纸板在什么位置时,它的影子恰好与三角形纸板成为全等图形?还有其他情况吗?

3、由于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投射线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在这两种投影下,物体的影子也就有明显的差别。如图4-14,当线段AB与投影面平行时,AB的中心投影A‘B’把线段AB放大了,且AB∥A’B‘,△OAB~ OA‘B’.又如图4-15,当△ABC所在的平面与投影面平行时,△ABC的中心投影△A‘B’C‘也把△ABC放大了,从△ABC到△A‘B’C‘是我们熟悉的位似变换。

4、请观察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

(四)应用新知:

(1)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AB如图,杆长为2cm。

①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

②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并画出投影示意图;

(2)一个正方形纸板ABCD和投影面平行(如图),投射线和投影面垂直,点C在投影面的对应点为C’,请画出正方形纸板的投影示意图。

(3)两幅图表示两根标杆在同一时刻的投影.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投影的光线.它们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并说明理由。

解:分别连结标杆的顶端与投影上的对应点(图4-17).很明显,图(1)的投射线互相平行,是平行投影.图(2)的投射线相交于一点,是中心投影。

(五)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布置作业:

画出一个四边形的不同平行投影图和中心投影图 课后反思:

投影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正投影的概念;

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重点: 正投影的含义及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难点: 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学习方法: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法与途径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下图表示一块三角尺在光线照射下形成投影,其中哪个是平行投影哪个是中心投影?图(2)(3)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

解:结论: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形成中心投影;图(2)(3)中,投影线互相平行,形成平行投影;图(2)中,投影线斜着照射投影面;图(3)中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即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指出: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如图,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安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位置:

(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

(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1)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1B(2)当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2B2

(3)当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A3

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例如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

(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

(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

(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

结论:(1)当纸板P平行于投影面Q时.(2)当纸板P倾斜于投影面Q时.(3)当纸板P垂直于投影面Q时..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3、例1画出如图摆放的正方体在投影面P上的正投影.(1)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平行于投影面P图(1);(2)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倾斜于投影面F,上底面ADEF垂直于投影面P,并且上底面的对角线AE垂直于投影面P图(2).分析口述画图要领 解答按课本板书

(三)课堂练习练习和习题1、2、5

(四)小结

谈谈收获 布置作业 3、4 教学后记:

三视图

(一)主备人:潘继南 备课组长:何月光 教材分析:“投影与三视图”是人教版第二十五章的教学内容。

①本节课教学内容从提出问题开始,进而向学习者描述投影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三视图的形成原理,让学生充分认识三视图,并以形体的结构为例详细阐述三视图的具体制图步骤及要领;同时通过书本里的“马上行动”、“案例分析”以及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

②在教材的结构上,本节占用的篇幅较长,意图很明显,就是在学习完了设计表现图之后,进一步掌握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的方法,并能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学习目标:

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

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3、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的三视图与正投影的相互关系及三视图中位置关系、大小关系。

学习重点: 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和会画简单的三视图 学习难点: 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及正确画出三棱柱的三视图 学习方法: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法与途径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个水平投影能完全反映这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吗?如不能,那么还需哪些投影面?

物体的正投影从一个方向反映了物体的了全面地反映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再选择正面和侧面两个投影面,画出物投影。

如图(1),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 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做正 面,正面下方的叫做水平面,右边的叫 做侧面.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

形状和大小,为

我们常常体的正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 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 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 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 到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如图(2),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 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由主视

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三视图中的各视图,分别从不同方面表示物体,三者合起来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因此三个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正投影.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主视图,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俯视图,侧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左视图

(二)应用新知

例1画出下图2所示的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画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观察它们.具体画法为:

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

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

3.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解:

(三)课堂练习:

1、2、你能画出下图1中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小明画出了它们的三种视图(图2),他画的对吗 请你判断一下.(四)小结

1、画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要考虑从某一个方向看物体获得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要受到该方向的物体结构的干扰。

2、在画三视图时,三个三视图不要随意乱放,应做到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三个视图之间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布置作业:习题25.2 2题 教学后记:

三视图

(二)主备人:潘继南 备课组长:何月光 教材分析:“投影与三视图”是人教版第二十五章的教学内容。

①本节课教学内容从提出问题开始,进而向学习者描述投影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三视图的形成原理,让学生充分认识三视图,并以形体的结构为例详细阐述三视图的具体制图步骤及要领;同时通过书本里的“马上行动”、“案例分析”以及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

②在教材的结构上,本节占用的篇幅较长,意图很明显,就是在学习完了设计表现图之后,进一步掌握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的方法,并能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学习目标:

1、进一步明确正投影与三视图的关系

2、经历探索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画法,能识别物体的三视图;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学习重点: 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画法 学习难点: 三视图中三个位置关系的理解

学习方法: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法与途径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画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什么?(上节课中的小结内容)

2、说一说:直三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3、做一做: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

4、讲一讲:你知道正投影与三视图的关系获 图29.2-7

(二)讲解例题

例2画出如图所示的支架(一种小零件)的三视图.分析:支架的形状,由两个大小不等的长方体构 成的组合体.画三视四时要注意这两个长方体的 上下、前后位置关系.解:

(三)课堂练习

1、P91 练习

2、一个六角螺帽的毛坯如图,底面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50mm,高为 200mm,内孔直径为200mm.请画出六角螺帽毛坯的三视图.布置作业:复习题25 2题 教学后记:

三视图

(三)主备人:潘继南 备课组长:何月光 教材分析:“投影与三视图”是人教版第二十五章的教学内容。

①本节课教学内容从提出问题开始,进而向学习者描述投影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三视图的形成原理,让学生充分认识三视图,并以形体的结构为例详细阐述三视图的具体制图步骤及要领;同时通过书本里的“马上行动”、“案例分析”以及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

②在教材的结构上,本节占用的篇幅较长,意图很明显,就是在学习完了设计表现图之后,进一步掌握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的方法,并能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

2、经历探索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还原,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学习重点: 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 学习难点: 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 学习方法: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法与途径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讨论了由立体图形(实物)画出三视图,那么由三视图能否也想象出立体图形(实物)呢?引导学生结合例例例的三视图想象一下构造还原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二)新课学习

例3根据下面的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分析: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解:(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矩形,可以想象出:整体是长方体,如图(1)所示;(2)从正面、侧面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图象是圆;可以想象出:整体是圆锥,如图(2)所示.例4根据物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描述物体的形状.分析.由主视图可知,物体正面是正五边形,由俯视图可知,由上向下看物体是矩形 的,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可见到。两 条棱(虚线)被遮挡,由左视图知,物体的侧 面是矩形的.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可 见到,综合各视图可知,物体是五棱柱形状的.解:物体是五棱柱形状的,如下图所示.(三)课堂练习

1、P89练习

2、如图所示图形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该多面体的具体名称。

(四)1、间形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小结:

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空

状,根据三视图要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时,必须将各视图对照起来看。

2、一个摆好的几何体的视图是唯一的,但从视图反过来考虑几何体时,它有多种可能性。例如: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但主视图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有直三棱柱、长方体、圆柱等。

3、对于较复杂的物体,有三视图形象出物体的原型,应搞清三个视图之间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对应关系。布置作业:习题25.2 4题 教学后记:

三视图

(四)主备人:潘继南 备课组长:何月光 教材分析:“投影与三视图”是人教版第二十五章的教学内容。

①本节课教学内容从提出问题开始,进而向学习者描述投影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三视图的形成原理,让学生充分认识三视图,并以形体的结构为例详细阐述三视图的具体制图步骤及要领;同时通过书本里的“马上行动”、“案例分析”以及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

②在教材的结构上,本节占用的篇幅较长,意图很明显,就是在学习完了设计表现图之后,进一步掌握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的方法,并能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

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

2、经历探索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还原,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了解将三视图转换成立体图开在生产中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学习重点: 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和实物原型及三视图在生产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 根据三视图想象基本几何体和实物原型的形状 学习方法: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法与途径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完成下列练习

(1)如图所示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_______。

(2)一张桌子摆放若干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共有________个碟子。

(3)某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分别如下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A)长方体(B)圆柱(C)圆锥(D)球

2、让学生欣赏事先准备好的机械制图中三视图与对应立体图形的图片,借助图片信息让学生体会到本章知识的价值。并借此可以讲述一下现在一些中专、中技甚至大学里开设的模具和机械制图专业和课程就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

(二)自学质疑

例6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视图(如下图),请你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分析:对于某些立体图形,若沿其中一些线(例如棱柱的棱)剪开,可以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展开图.在实际的生产中.三视图和展开图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解决本题的思路是,由视图想象出密封罐的立体形状,再进一步画出展开图.从而计算面积.解:由三视图可知,密封罐的形状是正六棱柱(如图(左)).密封罐的高为50mm,底面正六边形的直径为100mm.边长为50mm,图(右)是它的展开图.由展开图可知,制作一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为

(三)课堂练习P101 练习

(四)拓展延伸

根据下面三视图请说出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共有几层?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分析:由俯视图确定该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形状,由主视图、左视图确定空间的形状如图所示.解:该建筑物的形状如图所示:

有3层,共9个小正方体.思考:一个物体的主视图如上右图所示, 请画出它的俯视图,耐心想一想有 几种不同的情形?

(五)课堂小结:

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想像物体的形状一般是由俯视图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形状.然后再根据左视图、主视图嫁接出它在空间里的形状,从而确定物体的形状.布置作业:复习题25 7题 教学后记:

投影与视图(练习课)

主备人:潘继南 备课组长:何月光 教材分析:“投影与三视图”是人教版第二十五章的教学内容。

①本节课教学内容从提出问题开始,进而向学习者描述投影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三视图的形成原理,让学生充分认识三视图,并以形体的结构为例详细阐述三视图的具体制图步骤及要领;同时通过书本里的“马上行动”、“案例分析”以及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

②在教材的结构上,本节占用的篇幅较长,意图很明显,就是在学习完了设计表现图之后,进一步掌握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的方法,并能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投影中的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和正投影间的相互关系

2、加深体会立体图形或实物原型与三视图的互相转化,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学习重点: 体会投影中的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和正投影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难点: 体会立体图形或实物原型与三视图的互相转化,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学习方法: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法与途径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提问导入

前面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让学生进行2~3分钟的梳理,然后让几个学生说说看,最后老师拓展总结)

(二)看谁学得好 1.填空题

(1)俯视图为圆的几何体是_______,______。(2)画视图时,看得见的轮廓线通常画成_______,看不见的部分通常画成_______。

(3)举两个左视图是三角形的物体例子:_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_______。

(5)请将六棱柱的三视图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6)一张桌子摆放若干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共有________个碟子。

2.选择题

(1)圆柱对应的主视图是()。

   

(A) (B)(C) (D)

(2)某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分别如下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A)长方体(B)圆柱(C)圆锥(D)球(3)下面是空心圆柱在指定方向上的视图,正确的是()

(4)一个四棱柱的俯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这个四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可能是()

(5)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圆的几何体是()。(A)圆锥(B)圆柱(C)球(D)空心圆柱

3、解答题

(1)根据要求画出下列立体图形的视图。



(画左视图)(画俯视图)(画正视图)(2)画出右方实物的三视图。

(3)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请画出物体的形状。

(4)根据下面三视图建造的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共有几层?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三)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布置作业:复习题25 2题 教学后记:

制作立体模型(活动课)

主备人:潘继南 备课组长:何月光 教材分析:“投影与三视图”是人教版第二十五章的教学内容。

①本节课教学内容从提出问题开始,进而向学习者描述投影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三视图的形成原理,让学生充分认识三视图,并以形体的结构为例详细阐述三视图的具体制图步骤及要领;同时通过书本里的“马上行动”、“案例分析”以及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②在教材的结构上,本节占用的篇幅较长,意图很明显,就是在学习完了设计表现图之后,进一步掌握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的方法,并能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

学习目标:通过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学习重点: 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 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学习方法: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法与途径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工具准备

刻度尺、剪刀、小刀、胶水、硬纸板、马铃薯(或萝卜)等。

(二)、具体活动

1、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2、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3、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1)

(2)

(3)(1)指出其中哪些可以折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

(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

(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三)、拓广延伸:

三视图和展开图都是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了解有关生产实际,结合具体例子,写一篇短文介绍三视图、展开图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 教学后记:

投影与三视图 复习

主备人:潘继南 备课组长:何月光 教材分析:“投影与三视图”是人教版第二十五章的教学内容。①本节课教学内容从提出问题开始,进而向学习者描述投影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三视图的形成原理,让学生充分认识三视图,并以形体的结构为例详细阐述三视图的具体制图步骤及要领;同时通过书本里的“马上行动”、“案例分析”以及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

②在教材的结构上,本节占用的篇幅较长,意图很明显,就是在学习完了设计表现图之后,进一步掌握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的方法,并能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系统掌握本章知识,2、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

3、提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重点: 投影和三视图 学习难点: 画三视图

学习方法: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法与途径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一)、以提问形式小结本章知识

1、本章知识结构框架:

2、填空:

(1)人在观察目标时,从眼睛到目标的 叫做视线。所在的位置叫做视点,有公共 的两条 所成的角叫做视角。视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

(2)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某个 内形成的影子叫做,这时光线叫做,投影所在的 叫做投影面。由 的投射线所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由 的投射线所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3)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 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

(4)物体的三视图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

上的正投影就是主视图,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二)、例题讲解 例

1、(1)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 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 C、小明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 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 分析:阳光是平行光线,出现平行投影。路灯是点光源,是中心投影,形成的影子是不一样的

2、如图所示图形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该多面体的具体名称。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析:从俯视图上看,该立体图形是个对称图形,从主视图、左视图上看,正面和左面都是等腰三角形,因此我们可以想象,该立体图形是正四棱锥。例

3、A、B 表示教室门口,张丽在教室内,王明、钱勇、李杰三同学在教室外,位置如图所示,张丽能看得见三位同学吗?请说明理由。

C张丽A王明李杰钱勇B

小王小李电线杆

例4、如右上图,小王、小李及一根电线杆在灯光下的影子。(1)确定光源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表示电线杆高度的线段。

分析:由条件易知,本题属于中心投影问题,根据中心投影的特点,物体与影子对应点的连线必须经过光源,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两线的交点来求光源的位置。例5、如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1)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一种左视图;

(2)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值。分析:左视图为侧视图,由于几何体只知道主视图和俯视图,那么左视图就不是唯一的,而主视图表示几何体共有三层,所以侧视图有多种可能,俯视图只看见5个小正方体,这5个正方体可分布在1、2、3层。

(三)、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 布置作业:复习题25 4 教学后记:

主视图 俯视图投影与三视图测试卷

姓名: 分数: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5分,共50分)

1.圆形的物体在太阳光的投影下是

()(A)圆形.

(B)椭圆形.

(C)线段.

(D)以上都不可能. 2.如图所示的圆台的上下底面与投影线平行,圆台的正投影是()(A)矩形.

(B)两条线段.(C)等腰梯形.

(D)圆环. 3.如图摆放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4.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

(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C)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 5.“圆柱与球的组合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三视图是

()

6.下列左边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对应右边的哪个物体

()

7.小明在操场上练习双杠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他发现在地上双杠的两横杠的影子()(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无法确定. 8.在一个晴朗的好天气里,小颖在向正北方向走路时,发现自己的身影向左偏,你知道小颖当时所处的时间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无法确定. 9.如图是一根电线杆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影长图,试按其一天中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 10.如图是“马头牌”冰激凌模型图,它的三视图是

()

二、耐心填一填(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右图是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基本几何体为 . 12.皮影戏中的皮影是由投影得到的 .

13.为测量旗杆的高度我们取一米杆直立在阳光下,其长为1.5米,在

同一时刻测得旗杆的影长为10.5米.旗杆的高度是 . 14.如图是置于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球形储油罐,小敏想测量它的半径.

在阳光下,他测得球的影子的最远点A到球罐与地面接触点B的 距离是10米(如示意图,AB=10米);同一时刻,他 又测得竖直立在地面上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子长为2 米,那么,球的半径是 米.

15.圆锥底面展开后是 ,侧面展开后是.三、用心想一想(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画出实物图(如图,上部分是长方体,下部是空心圆柱)的三视图.

17.与一盏路灯相对,有一玻璃幕墙,幕墙前面的地面上有一盆花和一棵树。晚上,幕墙反射路灯灯光形成了那盆花的影子(如图所示),树影是路灯灯光形成的。请你确定此时路灯光源 的位置.

18.要制作一个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为底与盖,且SⅠ=SⅡ)的钢盒子,在钢片的四个角上分别截去两个相同的正方形与两个相同的小长方形,然后折合起来既可,求有盖盒子的高x.

电功率全章教案 篇2

中学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二、教学的本质与特点

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

基本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三、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四、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概念:是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本质的不同观点:

1、认识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

2、双边说(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3、发展说(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2、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实质的总结: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的表现: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认识的领导性),三、教学过程的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应注意:

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2、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3、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1、概述。概念: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教学规律只能发现、掌握,不能制造;教学原则是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的基本准则。

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源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基本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基本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基本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二、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在某种数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组成的方法体系,它包括教师的各种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方式。

特点:

1、体现了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相互联系;

2、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程序,是一种有秩序的活动方式体系。

三、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复习法;学习指导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可以分为讲述(描绘)、讲解(解释、论证)、讲演(分析、论证,多用于较高年级)和讲读(在小学运用效果最好)四种方式。特点:

1、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传授;

2、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是主要活动者;

3、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

4、口头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

5、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有点: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缺点:学生活动少,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容易形成教师满堂灌的僵死局面。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中小学教师常用。是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实际经验,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得出结论、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通过谈话,教师得以了解学生,便于因材施教;学生把握教师的教学思路,深刻理解所学,掌握更牢。

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补充或争论,最后由教师小结,从而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的教学方法。优点:促使学生动脑筋思考,钻研问题,以加深对知识的体会。四个阶段:解释讨论的目的;进行讨论;保持讨论不偏离主题;结束讨论。基本要求:做好充分准备;把全体学生组织到讨论中来;做好讨论小结。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优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促使他们吧书本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按教具分为:实物、标本和模型的演示;图片、图画的演示;实验的演示;幻灯、录音、教学电影的演示。按教学要求不同分:演示单个的物体或现象;演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十几种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并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种类: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步骤:准备;进行;总结。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姜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以达到对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优点:能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能使学生把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还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始终一贯的认真工作的优良品质。种类:说话的练习;绘画、制图的联系;技能技巧的练习。

复习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的材料进行再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是学生单独进行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指导法也称读书指导法或自学指导法。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提高咨询鞥、养成良好自学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

2、新型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第四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教学活动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一、备课(包括:钻研理解教材、分析研究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1、钻研理解教材。

方法:整体把握法;单元教学法;单篇钻研法;教例收集法;专题比较法;立体展现法。

具体操作:

1、抓重点,抓关键;

2、突破难点;

3、找出规律;

4、关注习题(不仅是亲自做习题,更重要的是

1、明确习题的目的、功能;

2、明确习题的解答要求;

3、确定习题的解答方式;

4、安排恰当的习题分量和难度。)

2、分析研究学生

内容:

1、研究所教学生的群体特点规律;

2、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

3、研究学生的家庭背景;

4、研究学生的学习经历。

方法:观察法(全局观察法、细微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多角度观察法、追踪观察法、实验观察法);问卷法(封闭型或结构型问卷:有问题有可选答案;开放型或非结构型:有问题无答案;综合型问卷);谈话法(渐进式谈话;商讨式谈话;谈心式谈话);总结法。

分析研究学生必需的技能:学会与学生沟通;学会分析和观察;明确了解学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学生实际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基础不好的学生低起点慢步走、中等生发展综合能力转化为优等生、、优等上启迪思维培养创造力);

2、学生实际与教学思想的关系(从学生实际出发组织教学);

3、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学内容要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撇样,教学内容应该与实际“同化”,把新知识分解。);

4、学生实际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探求和运用教学方法)。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课题计划;

3、课时计划(即教案。步骤:确定重难点;确定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时间;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写出课时计划。)。

二、上课

1、课的类型与结构: 综合课的结构: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

3、讲授新教材;

4、巩固新教材;

5、布置课外作业。

单一课的结构:

1、新授课:组织教学;导入课题并揭示课题意义;教授新教材;概括小结本课重点;布置作业。

2、练习课、实验课:组织教学;说明练习或实习的目的要求;讲解示范、分析课题或说明有关方法;学生进行练习或操作;教师小结,肯定成绩,指出注意点;布置课外作业。

3、复习课:组织教学;说明复习的要求和重点;教师采用适当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教师小结,进一步明确教材重点、难点和内在联系;布置课外作业。

4、检验课或考试课:组织教学;宣布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口头检查或书面检测或实际操作检测;对检查作出小结、分析评定(一般在下一节课进行)。

2、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得当;

4、教学组织严密;

5、教学语言清晰;

6、双边活动积极。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教师布置作业时遵循的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与恩理解所学,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以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四、课外辅导

内容: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能够独自计划学习和自我监督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2、做好学困生的帮助。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1、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考查(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检测);考试(命题、监考、阅卷三个阶段,命题是核心)。

2、试题类型:主观性试题(作文题、论述题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评分标准不易掌握);客观性试题(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有助于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3、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效度即是否测出了他所要测出的东西。

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相关系数为1.00,信度最高;相关系数在0.80以上,结论均属准确。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与难度有关。

4、评价

种类:

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用,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方法:

1、观察法;

2、测验法。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

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等。

一、个别教学制

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有点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缺点是一个教师所教学生数量有限,教学速度慢、效率低。

二、班级授课制

产生与发展:16世纪欧洲出现萌芽。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19世纪中叶成为西方的主要组织形式,我国最早是1862年京师同文馆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的、高效率的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

1、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分组教学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

1、外部分组(学科能力分组:根据某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分组;跨学科分组:按智力水平的高低或成绩测试的分数分组。)

2、内部分组(按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习目标进行分组;按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差异分组。)

四、设计教学法(美国克伯屈1918年创立)和道尔顿制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第六节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及趋势

一、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

1、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的转变:

1、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普遍认同构建主义的知识观;

2、教师把学生看做是自主的学习者;

3、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不仅把教会学生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方式的转变:

1、新课程提倡探究式教学;

2、师生、生生交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3、教师更倾向于自主选择教学方法。

2、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应该是学习方式转变最为关键性的内容和要求。

3、教学评价的转变:

1、评价功能上的强调促进与提高作用;

2、评价主体上注重教师的互动参与;

3、评价内容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4、学生评价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宗旨:

1、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2、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的方法应做到形式多样,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

4、对于成绩的评定与处理,可以实行等级制,甚至不设总分而改为各项评定,而且必须遵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的规定。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

2、采用多样、有效的评价方法;

3、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4、学习成绩评定应采用等级制,评语应多采用激励性语言;

5、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5、教育教学管理的转变:

1、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制度;

2、课堂管理轻松、自然、和谐;

3、教材选择自主化;

4、课程评价多元化、方式多样化、项目多种化;

5、研究性学习的密切关注点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1、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新的调整:

1、面向结果与面向过程并重;

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

3、教师指导与学会学习并重;

4、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重。

2、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抓住的问题

1、运用整体性观点,进行教材、教法、学法、考试、教学环境等的全面改革和实验,使各种教学因素有机的统一协调起来,形成最佳的组合。

2、提高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的可操作性。

3、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教学改革的重心)。课程内容更新上注意:

1、协调好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课程和职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2、协调好内容要求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课程发展的基本思路:

1、有效地实现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的结合;

2、提高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问题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电功率全章教案 篇3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且系数不为 0,这样的方程叫一 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ax 2+bx+c=0(a≠ 0。注意:判断某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应首先将方程化为一 般形式。

考点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2.配方法: 3.公式法: 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5.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事项: ⑴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要注意,强调 a ≠ 0.因当 a=0时,不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元二 次方程.⑵ 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注意:①先化方程为一般形式再确定 a , b , c 的值;②若 b 2-4ac <0,则方程无解.★ ⑶ 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方程两边绝不能随便约去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如-2(x+4 2 =3(x +4中,不能随便约去 x +4。

⑷ 注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不使用配方法(除特别要求外 但又必须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 程的一般顺序是: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6.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

⑴ b 2-4ac ≥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⑵ b 2-4ac=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⑶ b 2-4ac ≤ 0⇔方程没有实数根。

解题小诀窍:当题目中含有“两不等实数根” “两相等实数根” “没有实数根”时,往往首先考虑用

b 2-4ac 解题。主要用于求方程中未知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考点 3:根与系数的关系 :韦达定理 对于方程 ax 2 +bx+c=0(a≠ 0 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一些代数式的值(式子变形。

解题小诀窍:当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中给出一个根让你求另外一个根或未知系数时,可以用韦达定

理。

二、经典考题剖析: 【易错】下列方程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02=++c bx ax B.0652=++k x k C.01232=++x x x D.012 3(22=+++x x k

1、(2009成都 若关于 x 的方程 k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k 的取值范围是(A.k>-1 B.k>-1且 k ≠ 0 C.k<1 D.k<1且 k ≠ 0

2、解方程:(1 1(2 1(3-=-y y y y(2 0862=+-x x

3、(2009鄂州 关于 x 的方程 kx 2+(k+2x+4k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 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 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 0?若存在求出 k 的值;不存在说明理由。

4.当 m 是何值时,关于 x 的方程 22234 1(2(x x m x m =--++(1是一元二次方程;(2是一元一次方程;(3若 x=-2是它的一个根,求 m 的值。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一、考点讲解: 1.构建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模型,常见的模型如下: ⑴ 与几何图形有关的应用:如几何图形面积模型、勾股定理等;⑵ 有关增长率的应用:此类问题是在某个数据的基础上连续增长(降低两次得到新数据,常见的

等量关系是 a(1±x 2=b,其中 a 表示增长(降低前的数据, x 表示增长率(降低率 , b 表示

后来的数据。注意:所得解中,增长率不为负,降低率不超过 1。

⑶ 经济利润问题:总利润 =(单件销售额-单件成本³销售数量;或者,总利润 =总销售额-总成

本。

⑷ 动点问题:此类问题是一般几何问题的延伸,根据条件设出未知数后,要想办法把图中变化的线

段用未知数表示出来,再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 2.注重解法的选择与验根:在具体问题中要注意恰当的选择解法,以保证解题过程简洁流畅,特

别要对方程的解注意检验,根据实际做出正确取舍,以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二、针对性训练: 1.合肥百货大搂服装柜在销售中发现:“宝乐”牌童装平均每天可售出 20件,每件盈利 40元。为

了迎接“十²一”国庆节,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

存。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件童装降价 4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 8件。要想平均每天在

销售这种童装上盈利 1200元,那么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

2.在宽为 20米、长为 32米的矩形地面上, 修筑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 余下部分作为耕地, 要使耕地面积为 540米 2,道路的宽应为多少?

.为解决饮用水问题,某省对各市的饮用水的“改水工程”予以一定比例的补助.08 年, A 市在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再投入 600万元用于 “改水工程” , 计划以后每年以相同的

增长率, 10年该市计划“改水工程” 1176万元.(1求 A 市“改水工程”的年平均增长率;(2从 08年到 10年, A 市三年“改水工程”多少万元? 32m 4.如图 12-3,△ ABC 中,∠ B=90°,点 P 从 A 点开始沿 AB 向点 B 以 1cm/s的速度移动,点 Q 从 B 点开始沿 BC 边向 C 点以 2cm/s的速度移动。

(1如果 P、Q 分别从 A、B 同时出发,经几秒钟,使 PBQ ∆的面积等于 2 8cm ?(2 PBQ ∆的面积等于 210cm 么,为什么?

中考真题

1.钟老师出示了小黑板上的题目(如图 1-2-2后,小敏回答:“方程有一根为 1” ,小聪回答:“方

程有一根为 2”.则你认为(A.只有小敏回答正确 B.只有小聪回答正确 C.两人回答都正确 D.两人回答都不正确

2.解一元二次方程 x 2-x-12=0,结果正确的是(A.x 1=-4, x2=3 B.x 1=4, x 2=-3 C.x 1=-4, x 2=-3 D.x 1=4, x 2=3 3.方程(3(3 x x x +=+解是(A.x 1=1 B.x 1=0, x 2=-3 九年级上复习课教案 C.x 1 =1,x 2 =3 ZN D.x 1 =1,x 2 =-3 2 2 2 4.若 t 是一元二次方程 ax +bx+c=0(a≠0)的根,则判别式Δ = b -4ac 和完全平方式 M=(2at+b 的关系是()A.Δ =M 5.方程 A.0 B.Δ >M C.Δ <M 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x 2(x  1  0 B.1 2 的根是()D.0,1)C.0,-1 6.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 A.-2 B.2 -2x-7=0 的两个根为 x 1,x 2,则 x 1 + x 2 的值为(C.-7 2 D.7 7.已知 x 1、x 2 是方程 x -3x+1 =0 的两个实数根,则 1 B、-3 C、3 2 2 1 1 的值是( x1 x 2 A、3 D、1 2 2 8.用换元法解方程(x +x +(x +x=6 时,如果设 x +x=y,那么原方程可变形为()A、y +y-6=0 C、y -y+6=0 2 2 2 B、y -y-6=0 D、y +y+6=0 2 2 9.方程 x -5x=0 的根是()A.0 B.0,5 2 C.5,5 D.5 10.若关于 x 的方程 x +2x+k=0 有实数根,则()A.k

<1,B.k≤1 C.k≤-1 D.k ≥-1 11.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x -4x+2=0 的两个根是 x 1,x 2,那么 x 1 +x 2 等于()A.4 B.-4 2 2 C.2 D.-2 12.用换元法解方程(x -x- A.y +y-6=0 C.2 x 2  x =6 时,设 x 2  x =y,那么原方程可化为()y 2 +y+6=0 y 2 -y+6=0(B.D.2 y 2 -y-6=0 13.设 x 1,x 2 是方程 2x +3x-2=0 的两个根,则 x 1 +x 2 的值是 6 九年级上复习课教案 A.-3 3 ZN 2 3 2 D. 3 B.3 C.- 14.方程 x-x=0 的解是()A.0,1 B.1,-1 C.0,-1 D.0,1,-1 x 2 5x x   4  0时,若设 =y,则原方程 x 1 x+1 15.用换元法解方程 x  1 _(16.两个数的和为 6,差(注意不是积)为 8,以这两个数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__________ 17.方程 x -x=0 的解是______________ 2 _ 18.等腰△ABC 中,BC=8,AB、BC 的长是关于 x 的方程 x -10x+m= 0 的两根,则 m 的值是________.19.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 +2x+1=0 的两个根同号,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2 20.解方程 2x-9x+5=x-3 2 21.解方程:x -2x -3x=0. y=x+1  2 2 22.解方程组:  x +y =5 3 2 23.解方程:2(x-1)+5(x-l)+2=0. 24.解方程:x 25.解方程:x 2 2 -2x-2=0 +5x+3=0 2 2 26.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k  1 x  6  0 的一个根是 2,求方程的另一根和 k 的值. 2 2 27.已知关于 x 的一元 二次方程(k  4 x  3x  k  3k  4  0 的一个根为 0,求 k 的值. 28.如图 1-2-3 为长方形时钟钟面示意图,时钟的中心在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上,长方形的宽为 20 厘米,钟面数字 2 在长方形的顶点处,则长方形的长为_________厘米.(此题用到三角函数)中考预测题

一、基础经典题(44 分(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8 分 7 九年级上复习课教案 ZN 2 【备考 1】如果在-1 是方程 x +mx-1=0 的一个根,那么 m 的值为()A.-2 B.-3 C.1 D.2 【备考 2】方程 2 x(x  3  5(x  3 的解是()A. x  3 B.x  5 2 C.x1  3, x2  5 D.x  3 2 2 【备考 3】若 n 是方程 x  mx  n  0 的根,n≠0,则 m+n 等于()A.-7 B.6 C.1 D.-1 2 【备考 4】关于 x 的方程 x  mx  n  0 的两根中只有一个等于 0,则下列条件中正确的是()A.m=0,n=0 C.m≠0,n = 0 B.m=0,n ≠0 D.m≠0,n≠0 【备考 5】以 5-2 6 和 5+2 6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是()2 A. x

 10 x  1  0 B. x  10x  1  0 2 C. x  10x  1  0 2 D. x  10x  1  0 2 2 【备考 6】已知 x1,x2 是方程 x -x-3=0 的两根,那么 x1  x 2 值是()2 2 A.1 B.5 C.7 49 D、4 1 2 x (m  3 x  m2  0 【备考 7】关于 x 的方程 4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那么 m 的最大整数是()A.2 B.-1 C.0 D.l

(二)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备考 8】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 +3x+1=0 的两个根为 x 1,x 2 那么(1+ x 1)(1+ x 2)的值等于_______.【备考 9】 已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x +px+l=0 的一个实数根的倒数恰是它本身,则 P 的值是_______.【备考 10】如图,在□ABCD 中,AE⊥BC 于 E,AE=EB=EC=a,且 a 是一元二次方程 x +2x-3=0 的根,则□ABCD 的周长是_______ 2 2 2 8 九年级上复习课教案 A ZN D B E C 2 2 【备考 11】关于 x 的方程(k  1 x  3(k  2 x  k  42  0 的一次项系数是-3,则 k=_______ 【备考 12】关于 x 的方程(a  1 x

三、实际应用题(9 分)a2 2 a1  x 5 是一元二次方程,0 则 a=__________.本题为增长率问题,一般形式为 a(1+x)2=b,a 为起始时间的有关数量,b 为终止时间的有关 数量 【备考 13】2003 年 2 月 27 日《广州日报》报道:2002 年底广州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即自然保护区 面积占全市面积的百分比)为 4.65%,尚未达到国家 A 级标准,因此,市政府决定加快绿化建 设,力争到 2005 年底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 8%以上,若要达到最低目标 8%,则广州市自然保 护区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应是多少?(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据媒体报道,我国 2009 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 5000 万人次,2011 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 约 7200 万人次,若 2010 年、2011 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逐年递增,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这两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2)如果 2012 年仍保持相同的年平均增长率,请你预测 2012 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多少万 人次? 15.商场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销售 30 件,每件盈利 50 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 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每件商品每降价 1 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 2 件.设每件商品降价 x 元.据此规律,请回答:(1)商场日销售量增加 件,每件商品盈利 元(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2)在上述条件不变、销售正常情况下,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 2100 元?

电功率全章教案 篇4

一、引入新课。1、请用桌上的器材设计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要求5分钟完成。

2、用1分钟完成电路图。

3、用此电路可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吗?

二、自学指导(一)。

观察小灯泡,找到它的额定电压。然后在1分钟内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三、自学指导(二)。

在3分钟内测出小灯泡1v电压下和3v电压下的电功率,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情况。

四、自学指导(三)。

刚才我们测量了小灯泡在三种情况下的电压。为了便于比较从而找出规律,你能设计出记录表格,把这些数据填入表格中吗?用3分钟完成。

五、自学指导(四)。

根据你完成的记录表格,你有什么发现?2分钟完成。

上一篇:最能打动人心个性签名下一篇:出差授权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