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道风情区导游词(精选8篇)
五大道风情区导游词 篇1
五大道风情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青年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风貌建筑最集中的五大道风景区游览。我是导游员张杨舒意。我旁边的这一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今天就由我们来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在旅途中遇到什么问题请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竭诚为您服务。最后在这里望大家能够在天津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首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五大道的概况。五大道内涵23条道路。历史上曾经由海河淤泥垫地而形成。19世纪初,这里曾是英国租界。至今完整保存有20世纪初设计建造的欧洲不同建筑风格的小洋楼近2000幢.天津城建部门为便于统一管理,将这一地区依照东西从南到北分布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等统称为五大道地区。
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的景点有天津外国语学院,粤唯鲜酒楼,和平宾馆,庆王府,民院体育馆,以及其他名人旧居。好了,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体味五大道独特的风味建筑。
说起小洋楼,上海、青岛、厦门都有很多,但是比较起来,天津却是现存最多,保存最为完好,也是最为出名的。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里居住的人不同寻常。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这里就曾居住过两任民国总统,分别是徐世昌,曹锟。七任国务总理或代理国务总理以及各省的督军,实业家,买办。
现在我们大家所看到的就是写有五大道三个字的大时钟。它是五大道的标志之一。那我们今天就以它为起点,首先游览的就是马场道。下面请大家随我参观。马场道是五大道中最长的一条路,他全长是3216米。因通往英租界的跑马场而得名。下面请大家跟我继续参观。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天津外国语学院。它的前身是北疆博物院。北疆博物院是近代所设立的第一家自然博物馆,它的创办者是法国学者离桑。大家请看,它的建筑为典型的法式建筑,主要体现的是它的大屋顶,它的大屋顶主要体现的是法国曼赛尔的建筑特色。
眼前的这座小洋楼,它始建于1905年,是有英国的皮毛商人达文士修建。这栋小洋楼是五大道上为数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筑。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睦南道全长是1968米。走进睦南道,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著名爱国将领高树勋的旧居。这栋小洋楼风格别具,是一座典型的英式建筑。英式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大坡度,尖屋顶,并开有天窗。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金林村四号,当时居住的是清朝末年最后一个总管太监小德张。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进去参观。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金林村四号小德张的居所。民国二年,小德张携大量私款及他的家人来到天津。他先是在重庆道的55号置地建房,后来把这栋房产让给了清庆王载振,于是小德张又在天津的其他地方购置了很多房产。而这栋小洋楼是小德张在家境逐渐衰落的时候所居住的地方,直到1957年,小德张在这里病逝。好了,接下来请大家继续跟我参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河北路183号的粤唯鲜海鲜酒楼,这栋楼始建于1936年到1937年间,由于它外围疙瘩点点,所以天津人把它称之为疙瘩楼。这栋楼是由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师保罗鲍乃弟设计的。当时设计出来之后是一座公寓式的大楼。而在这栋大楼的305号房间曾经居住的是著名的京剧表演大师马连良。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睦南道20号的孙殿英旧居。孙殿英当时盗掘清东陵的慈禧墓,把慈禧墓盗掘一空,所盗宝物足足装了五只大皮箱子。而且都是由孙殿英亲自加封的。该楼始建于1930年,是以其二姨太的名义所购置的房产。整栋建筑为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的点睛之笔就是迎面的几根绞绳式立柱。接下来请大家随我进去参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理道。大理道全长1745米,两侧房屋大多是单体的英式小洋楼。它的私密性和隐蔽性非常的强。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继续参观。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理道上的和平宾馆。它又被称之为润园。1951年的时候,毛泽东主席来到天津视察工作,就曾在这里居住。为了纪念他,取名为润园。因为毛泽东主席字润之。这栋楼始建于1931年,是由安徽寿州著名的实业家孙振
芳先生出巨资修建的。整栋楼的建筑风格为西班牙式建筑。这也是整个五大道上为数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筑。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民院体育场。它是由海河的淤泥垫地而形成的。整体的占地面积为41200平方米。当市民园体育场外围的围墙以及罗马柱全部都是铁质的。但在1943年的时候日本人侵占天津,便把原来的铁质罗马柱及围墙全部盗走,用来制造军火,后来改为砖砌的围墙以及罗马柱。1954年民园体育场足球场地铺设了草坪,并搭起了24米高的木质灯架,成为全国第一个灯光草坪足球场。它也曾经是天津泰达足球队的主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整修一新的民院体育场。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重庆道55号的庆王府。它始建于1922年,是由清朝末年最后一个总管太监小德张所督建的。1923年清王朝庆亲王第四代传人爱新觉罗·载振来到天津,相中了小德张所督建的这套宅院,于是载振用当时他在天津北马路的十一所平方与他交换,所以说此处房产是载振置换到手的。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载振也随之来到天津,就一直居住在这座王府当中。搬进来的载振在这里吃喝享乐,吸食鸦片,过起了悠哉悠哉的寓公生活,直到1947年,71岁的四世亲王在这里病故。庆王府的建筑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门楼为典型的西式门楼。它的寓意是海纳百川。接下来请大家随我进去参观。一进大门口,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组高大的石台阶,它的台阶数为17级半,这其中是有含义的。因为在古代,9是阳数,99是极阳数,只有皇帝才有权利使用。而当时的小德张想把它修成十八级,但又怕皇帝怪罪于他,于是他命人把第一层削去了一层,变成了17节半。而这一点又充分的表现了小德张当时的一种心态,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皇帝,只有他是最大的。现在请大家随我到侧面看一下主楼的主体建筑。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它的主楼,为典型的中式建筑。现在请大家跟我参观一下它的后花园。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庆王府的后花园。这座花园是小德张按照北方园林的建筑造型而修建的。它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里有凉亭,假山,水池,小桥等。在整座花园当中,最令人叫绝的是这七棵黄金树。据说这是北美的一种树种,到了深秋季节它会结出像长豆角一样的果实,而且表面是呈金黄色的。这样一根根的倒挂在树上,像
金条一样,由此而得名。文革期间,庆王府是遭到破坏最少的一座风貌建筑。其中的原因就是从解放后至今,这里一直是天津外事办公室。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天津对外友好往来的一个重要场所。
百年历史看天津,天津的缩影在和平,和平的精华全部集中在五大道这个地区,转眼之间我们今天的旅途就要结束了,在此我要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对大家深深的道一声谢谢。如果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妥也希望您能够见谅,在此留下您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所改进。如果有缘,我期待能够和您再次相会在天津。最后我在这里祝愿大家万事顺意,一路平安。
天津“五大道”风情 篇2
“天津”,原意天子的渡口,天津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京师的门户,天津自永乐二年设卫筑城以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末,津门大沽口炮台上的热血男儿用鲜血染红了战袍,一次次将这片土地的魂魄浸染得倔强刚硬。当我们民族的苦难需要座城市去担待时,历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天津。当然,天津的抵抗最终以失败告终,1860年,天津被迫开埠,成为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九国列强设立了租界。在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论调:天津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百年耻辱史。不过此话似乎应该还有一种更为客观的说法:天津的历史,就是一部近代中国百年抗争史。
每当站在些洋房前,每当漫步在欧式别墅区的街道上,心中总萌发出一种异样的感觉。尽管眼前的景致很美,但英法联军的大炮、八国联军的铁蹄在我脑海里却永沅挥之不去。
名人故居的低调
五大道路两旁有浓郁异国情调的小洋楼,重新粉刷的墙壁门窗,掩不住岁月的风霜,而让人着迷的正是那现代时光背后隐约的沧桑。翠绿招展的是叫不上名字的高大树木。低调、静谧、安详,五大道里的名人故居给我这样的感觉,虽然地处市中心,但与商业区的喧杂相比更显得安静。
五大道并不是一个历史称呼。这个地处原英租界的住宅区,从无“五大道”之称。上世纪60年代以来,城管部门为了对这片集中的西方住宅建筑便于称呼,才称之为五大道。今日之五大道,其概念已非局限于几条马路,而是一个整体性的区域,它涵盖了著名的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以及与之相间的昆明路、云南路、桂林路、长沙道等18条道路。
由于天津曾是九国租界,旧租界内的建筑遗存涵盖了多种流派,著名的五大道内的建筑从哥特式到巴洛克式,从罗曼式到拜占庭式,中世纪的南欧风格,19世纪的折中主义风格……汇集了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的建筑多达230多幢,以至于被称作“世界建筑博览会”。五大道各式建筑都有,一栋栋安静的排列着,神秘且静谧。
这些小洋楼几乎都有数十年至一百多年历史,建楼的主人们,多半已不复存在,可有的小洋楼却以主人们的名气和轶事引起当代人浓厚的兴趣和遐想。马场道与河北路交界的“疙瘩楼”,是京剧名角马连良的故居。此外还有溥仪住过的张园,清代太监小德张的公馆……这里的原来住户无论是军政要人,还是成功的实业家,在当时吉凶难卜的社会背背景下全都希图安逸,不事张扬。其房屋的尺度宜人,倾向低矮,没有高楼;隔院临街,院中花木掩住里边的楼窗。最巧妙的是民园大楼的方孔式围墙,它采用百页窗的原理,看似透孔透光,实际上从外根本不可能对院内一览无余,这就适应了房主人深居与私密的心理,自然也构成了五大道独有的幽雅沉静又稳定温馨的氛围。
现在,这里还是十分低调。也许看过上海新华路附近的建筑,不会觉得五大道万国楼台的稀奇,但是这里没有上海那么浓的商业氛围,都是安安静静的住宅群,或是机关单位,偶尔有小孩子的歌声传来,那是幼儿园和小学。
值得一提的是五大道还有观光马车,别有情趣。为了拍照,我只好徒步。夜色渐浓,灯火初上,五大道的夜景别有一番风味。
透过繁华的喧嚣
出天津站,沿海河西行穿过解放桥,面前是一条宽敞整肃的通衢大道,这就是被誉为北方“华尔街”的解放北路金融一条街。罗马式、罗曼式、日耳曼式、俄罗斯古典式、希腊式、文艺复兴式、哥特式等欧陆风格建筑,使人目不暇接。这两排建筑丝毫不逊于上海的外滩,只是它分布在街道两侧,且不临河,显出天津这座城市的低调性格。
站在解放北路与滨江道路口向南望,路两侧当年的外商银行大楼毗连,气势恢弘,仿佛是凝固的历史,向人们展示着天津在20世纪初叶作为北方金融中心的辉煌。
天津市总工会办公大楼原为中法工商银行所在地,楼高四层,体积庞大。当年楼体所在位置处在英、法租界交接处,建筑师有意把大楼外形设计为一条弧形曲线,将两个租界不在一条直线上的街道,自然流畅地衔接起来。
由于当年租界聘请的建筑师多为洋人,他们从各自国家带来不同的建筑风格。这里云集的金融建筑,虽外形各异,但整体风格采用西洋古典文艺复兴手法,表现出庄严、稳定的氛围。如汇丰银行建筑入口处有人字山墙,柱廊凸出,两侧有高大的爱奥尼克柱作装饰,显得伟岸肃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建筑,采用科林斯巨柱形式,显得富丽堂皇。麦加利银行建筑,追求宏伟、壮丽的风格,给人以稳健、庄重之感。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位于大同道与解放北路交口,是栋带穹顶的典型俄罗斯传统建筑,外观略显斑驳,穹顶为砖红色,上有耸立的顶亭,似乎传达着古老的崇高感,这里曾是华俄道胜银行的营业地。
天津五大道导游词精选 篇3
说到天津的小洋楼先须讲一下天津的租界历史,自1860年至19,英、法、美、德、日、俄、意、比、奥等西方列强纷纷强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分别在天津城东和东南地区划出部分地段作为租界地。自此,天津被九国列强分割。他们各自为政,按照各自国家的建筑风格,建起一片一片的国中国,这便是天津小洋楼的由来。而小洋楼最集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莫过于英租界的五大道地区。
朋友们,历史上五大道曾经由海河淤泥垫地而成。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以西的长方形地区。依照沿东西向从南到北分布着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六条道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居住过二任民国总统,(徐世昌和曹锟)七任国务总理或代理国务总理。还有数十位各省督军、省市长等。著名教育家严修、张伯苓,著名医学家朱宪彝、方先之,著名爱国将领高树勋、鹿钟麟,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英国400米跑奥运冠军里迪尔等均曾在此居住。这里就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是百年社会历史变迁的一个写照。
天津市五大道导游词 篇4
转个弯我们就来了睦南道,在前方睦南道与河北路的交口处有一座“能吃的博物馆”。大家也许会纳闷,博物馆怎么会能吃呢?那就请大家跟我来一探究竟吧。眼前这座欧式古典建筑就是闻名全国的的粤唯鲜海鲜酒楼了,它已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收藏文物最多的酒家,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吃到可口的海鲜,还能欣赏到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这里保存有清道光年间的“圣旨”,还有最叫绝的是,酒店305号房间曾是著名京剧大师——马连良的旧居。这座楼还因为墙砖有疙瘩的原因,又被形象地称为“疙瘩楼”。
告别了美味的博物馆我们接下来去看一下在五大道中,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曾居住过的地方。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大理道66号,这座西班牙式的乡村别墅建筑曾经是安徽寿川经营实业的孙震方的旧居。该楼为孙震方出资兴建的豪华住宅。1949年后,改为政府招待所,现为和平宾馆,又称润园。这是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国家领导人曾经在此居住。至今,润园内仍保留有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等领导人的住房陈设原貌以示留念。
我们继续前行,现在大家来到的是重庆道。位于重庆道55号的这座建筑是五大道唯一的一座王府——庆王府。它是清王朝庆亲王第四代传人爱新觉罗载振的旧居。1922年清末太监小德张在此督建了这座宅院,北门为主入口,入口处17层半石阶垒成宝塔形台阶。大家是不是觉得奇怪,怎么会是17层半台阶呢?这是因为9是单数中最大的数,9及9的倍数在古代只有帝王专用。尽管是17层半的台阶但也足以显示小德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势力了。这座宅院从外观上看是西洋式建筑,但进入大厅后,里面却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结构。四面两层楼房围城的天井,架设高侧窗架棚,形成严谨的方形大厅。厅内设置可拆的戏台,供大型宴饮、聚会、娱乐使用。二楼房屋作回廊,可俯视大厅。整个大厅装修古色古香,颇具皇家气派。此外,院内还建有shu千平方米的中式花园,假山流水一应俱全。1924年,载振携全家来到天津,买下了小德张在天津的这座洋楼作为王府,俗称天津“庆王府”。目前此处为市外办办公使用,一楼布置有历史陈列,请大家随我进去参观。
好了,各位游客,五大道上的主要景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能带大家一一去观赏,下面的时间那就交给您自由把握了,我们还为您提供了乘坐马车游览五大道的服务。最后请您记住我们的车牌号是津A5678,橙色的阿尔沙,下午五点钟我们在车上集合,请大家不要迟到。
陕北黄土风情导游词 篇5
在大家的心目中不知对陕北、对延安有什么印象?……“遍地是牛羊”……“腰鼓打得壮美”……“民歌好听”……“姑娘好看”……“排排窑洞”……“陕北剪纸”……哈哈!看来大家对延安知道得还真不少呢!好!这一路上,我就给大家讲一讲美丽而神秘的陕北。 陕北的风土人情
陕北黄土高原,总面积约9.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那里,沟连着沟,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梁,可谓“高天厚土,浑朴旷远,凝重苍雄、丰富壮美”。
说起陕北,大家一定知道这么一句顺口溜,叫“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就是大家常常说起的“陕北四美 ”。大文豪歌德说:“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上升。”在人类所能感触到的美中,没有什么美能够与女性之美相提并论;在人类所具有的感情中,没有什么感情比母性更伟大感人,震撼心灵。
米脂婆姨资质出众,朴实热情,她们是陕西女人及整个大西北女人的出色代表。传说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就出生在米脂。
米脂婆姨的气质品性与黄土高原所散发出的质朴气息是一致的,她们灵巧的手会做花枕、鞋垫、围裙、披肩、裹肚、坎肩等各种各样的东西;她们能帮助丈夫干活,把家庭的里里外外打理得舒舒服服,直到把丈夫爱得不愿意出远门去闯天下为止。 米脂婆姨周身都洋溢着自然的热情,在阳光的强烈照射和西北风的劲吹之下,她们显得比江南女子更接近于土地,更具有旺盛的精力。
有道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从古至今,这句话被当作佳话广为流传。大家要真想知道“绥德汉”的由来,最好看看《宋史》,便可一目了然。抗金英雄岳飞被臭名远扬的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残害于大理寺**亭(今杭州浙江医科大学内)。当时的爱国将领韩世忠闻知此事,怒发冲冠,拍案而起。一次,在皇帝面前,当着满朝文武大臣,拎着权倾朝野的秦桧衣领大声质问:“‘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昔日曾不可一世的秦桧,此时吓得面色如土,语无伦次,战战兢兢。从此以后,“了不起,绥德汉!”便成了人们夸赞绥德男人的口头禅。
韩世忠,是绥德县崔家湾镇纸坊沟村人,自幼家贫务农,喜好打抱不平,见义勇为,曾有只身降烈马的传奇口碑。他成年后,逃荒到南方,被梁红玉之父慧眼独钟,亲自面许婚配,将千金小姐红玉嫁给韩世忠为妻。可是,由于金人不断地进犯中原,以此扩大自己的领域,这时的陕北,正好位于金宋接壤之地,因此便成了金宋争夺的主战场。在国难当头之时,爱国激昂、血气方刚的韩世忠夫妇,积极从戎参军,战功赫赫,与岳飞齐名。例如,著名的黄天荡等战役,足可以佐证韩家夫妇的辉煌战绩。
大家知道吗?我们陕西男子还有一个可爱的称呼,叫“楞娃”,一个“楞”字,不失幽默地抓住了陕西男子的某些特点,比如说为人老成正统、待人温厚诚恳、脾气倔强坚毅,等等。但如果以为“楞娃”们都是老实巴交的笨人王老大,那就大错特错了,“楞娃”们精着哩,大智若愚,心头比谁都有数。
不过“陕西楞娃”们喜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碗吃面条。一大海碗的老稠酒,一口气就喝下去了。从表面上看他们是温和中庸的,但一火起来犟脾气就犯了,七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清涧县位于榆林地区的南端。据考证,这“清涧”二字原来也写做“青涧”,就因绕城的河水(涧水)和夹辅河水的青石板而得名。后来人们发现绕城的河水还算清澈明洁,于是才改写做“清涧”。可见石板使清涧县出了名。其实清涧县还盛产红枣。清涧县的红枣,个大、色亮,吃起来口感很好,产量为陕北各县之首。
清涧县还有一个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袁家沟村,它是一个只有15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毛主席于1936年2月的一个白雪覆盖的日子里,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诗词 《沁园春·雪》。“天下的堡,瓦窑堡”。《关中圣迹图志》载:“瓦窑堡,在安定(今子长县)东三十里。元初建,因山为堡。”据史载:瓦窑堡,当三川口,雄踞龙虎山、七楞山,居高临下,俯视延川、南河川,扼守两川通道,易守难攻,形成天然的屏障。因其战略位置的险要,元、明、清三朝统治者皆派重兵把守。以前,瓦窑堡出产的煤炭质量没得说,不过现在己经比不过神府的煤了。 陕北的民歌
陕北人的喜怒哀乐,就如陕北的环境,没有什么过渡性的中间地带,毫不掩饰。大家听过信天游没有?那歌唱得真是绝了。我给大家唱两句:“燕麦开花零零稀,忘了我娘老子忘不了你。说下日子你不回来,捡畔上跑烂我十眼鞋。”“你是你来我是我。你走你的山来我走我的沟,说不上话来摆一摆手。是我的朋友招一招手,不是我的朋友往远里走。”
可以说民歌是陕北人心灵开出的花。“女人忧愁哭鼻子,男人忧愁唱曲子”。陕北人有无论喜怒悲乐的哪种情感都会唱民歌的情景,特别是在艰难的岁月,人们吞咽下的是粗粮瓜菜,唱出来的却是甜蜜蜜的民歌,不信,您听:“亲口口,拉手手,咱们俩个一搭搭走。”
走在陕北,无论在那绿格茵茵的山峁中,还是在崎岖弯弯的小道上,随时都能听到人们那高喉咙、大嗓子“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甚至纳鞋底、纺线线的婆姨们,行程、骑驴、夏天在大树下纳凉的中老年人,随时也能听到他们低婉吟哼的民歌声,它可谓陕北人民生活中的第二种语言了。 陕北的秧歌与腰鼓 陕北人不但爱唱,而且爱跳。这“跳”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秧歌;其二是打腰鼓。
说起陕北秧歌,大家应该不陌生。据《米脂县志》记载:秧歌“起源古代祭祖”,时转阳春,歌以乐之,故名“阳歌”。在陕北有些地方把秧歌队的“伞”称为“日照”,这是最古老的太阳神崇拜的延续。又据《吴堡县志》记载:秧歌“源于水稻之乡”,是插秧时所唱的歌,“明初由江南传入陕北,与舞蹈相结合”。可见,陕北秧歌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陕北秧歌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闹”,二是“扭”。因此,陕北秧歌又称为“闹秧歌”或“扭秧歌”。每年的春节是陕北秧歌大比拼的时节,当然也是闹得最红火的时候。一般是闹完本村,闹外村;闹完乡里,闹城镇。到处都弥漫着一种喜庆的气氛。
陕北高原雄浑粗旷,因此,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又诞生了许多种刚劲有力的锣鼓艺术。陕北锣鼓有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志丹扇鼓、黄龙猎鼓、黄陵抬鼓、土基对面锣鼓等。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文鼓、武鼓之分。文鼓以扭为主;重扭动身姿,活泼圆滑。武鼓以打、踢、跨、跺为主;重击鼓表演,豪放热情,欢快有力,虎虎生威;它既有“柔”的魅力,又有“刚”的气魄;鼓点节奏分明,鼓声明亮,凝时若瑶池蓄水,动时似银瓶乍破;其动作繁复,变化神速;缠腰鼓摇头摆尾,神气十足,过档鼓腿势潇洒,阳刚雄劲,下岔鼓稳健安详,如雁落平沙,还有鲤鱼跳龙门、一条鞭、飞燕、三脚不落地等鼓法。表演时鼓手头拢白羊肚毛巾,身着羊皮褂,脚扎绑腿或穿“英雄靴”,英姿讽爽,舞之刚劲激昂,剽悍豪放,气势磅礴,宛若鹰击长空,气势如虹,观之令人热血沸腾、情不自禁。一位美国研究者在看到安塞腰鼓在满天黄尘中飞扬舞动的时候震惊了,他说:没有想到在温良敦厚的中华传统民间舞蹈中,还有这样剑拔弩张、野性末泯的一支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安塞人打腰鼓打出了盛名,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舞鼓)之乡”,被人们称为“中国一绝”,号称“天下第一鼓”。1990年,安塞腰鼓参加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的大型舞蹈表演,轰动了全场观众,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这样的场面太激动人心了!”在举世瞩目的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庆典中,安塞腰鼓又出尽风头。庆祝回归委员会的官员们高度评价说:“震人心魄,打得精彩,打出了国威。”近几年,安塞县的许多农民鼓手和延安工矿企业的许多业余鼓手,纷纷被全国各地机关、单位和企业请去改行当了教练,安塞腰鼓已响遍了祖国大地。 陕北的剪纸
陕北人不但腿上功夫了得,手上的功夫亦是令人佩服。延川县有个叫高凤莲的老人,可以一边唱,一边剪纸花,一曲唱罢,一件精美的纸花就在她随心所欲的剪裁下完成。
剪纸艺术是窑洞艺术的素描,起源于服装剪裁和服装装饰,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陕北剪纸,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有窗花、炕围花、窑顶转花、家什装饰剪贴花、服装佩饰替样花等。以粗犷有力的刀法表现农家的男耕女织、家禽饲养、丰收硕果、集市贸易、婚嫁迎娶以及各种乡俗活动,使形式和内容浑然一体,达到完美统一。陕北剪纸,主要用以装饰窑洞。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的窑窗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窗花,一家一院便是一个小型展览。一村一户就是一个很大的艺术天地,为农家土院增添了美好的节日气氛,表现了勤劳朴实的陕北劳动人民纯洁的感情和审美情趣。这真是“ 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陕北剪纸主要以安塞剪纸和洛川剪纸盛名,到了延安后,我一定请大家看一场精彩的剪纸艺术表演。 陕北的小吃 各位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陕北的男子强壮高大,陕北的女子红润灵秀?我告诉大家,那是因为陕北的风味小吃特别好吃,特别有营养。陕北,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土地宽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以农、林、土特产品丰富多样,生长期长,营养积累丰富,口味绝佳。陕北羊肉是陕北风味最美的一道菜。每当秋冬之季,羊子肥美,宰杀烹煮,香满城乡。尤其是炖羊肉,把宰杀的羊连骨带肉剁成块状,五厘米长短,加入调料,入锅慢火炖得烂熟。炖时羊骨髓即骨腔内的精髓也随之炖人汤中,原汁原味,鲜美无比。食时单是那青花大碗盛满羊肉朝你面前一蹾,不由你便想起秦将白起、汉将樊哙……大块羊肉连羊骨熬炖的香汤,再加点红油辣子、葱花、香菜,那股浓郁鲜美的香味对唾液腺的刺激,绝非其他正宗菜系可比。游客往往一碗炖肉下肚,便无须再吃其他食物了,大快朵颐,食后浑身暖洋洋,满口留香的感受足以使你流连忘返。
当然,吃羊肉的同时,一定要喝陕北特有的米酒。陕北米酒,用软黄米加工而成。这种酒酸甜适口、消腻暖胃,是冬季佐餐的好饮料。贺敬之曾在他的《回延安》诗中赞道:“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足见米酒的引人之处了。
吃饱喝足,穿上羊皮袄,拿上一把伞一把铲,再赶上一群羊,您就成了黄土坡上的牧羊人。雨伞、羊铲是牧羊人的劳动工具。所谓羊铲不过是一把不足一寸宽二寸长的小铁锹,用来铲土块抛打远处吃草的羊只,以招呼它们归队。铲柄的另一端则系着用牛皮做成的鞭子,是用来赶羊群的。雨伞大多是用红色的油布制作的,结构简易但伞帽比较大。这样的雨伞主要有两种用途:晴天用来遮阳,雨天用来避雨。因为牧羊人整天与羊为伴“游山玩水”,不知哪天下雨哪天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伞、铲不离手,独具风情。 陕北的窑洞
陕北的窑洞是陕北风景的象征。到陕北不看窑洞,不算到过陕北。陕北的黄土厚实坚硬,丘陵沟壑密织如网,特别适合打洞箍窑。陕北有句俗谚,叫“箍窑盖房,一世最忙”。箍窑是家中一件大事,按照传统观念,窑洞箍得怎样,关系到子孙后代吉凶盛衰大事。因此,箍窑必请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向、择日子来选定。现在的选址大都趋向实用,选择向阳、背风,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
陕北窑洞最大的优点是坚固耐久,冬暖夏凉,且大门大窗,宽敞明亮。其造型简洁,上部拱圆,下方端直,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思想。其建筑风格古朴、凝重,与周围黄土丘壑谐和,浑然一体,很能体现延安人朴实、内敛、含蓄、深沉的性格。陕北窑洞做工十分考究,尤其是门窗。窑洞门窗的窗根为镂花空格,有各种造型图案,疏密有致,透亮实用。再把剪贴好的各色窗花贴于窗纸上,花色艳丽,琳琅满目,仿佛一座民间艺术的殿堂。
新疆民俗风情导游词 篇6
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分,其中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13个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新疆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废除了一切旧制度,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为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我们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从1954年起,新疆相继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
新疆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即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除了行使同级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以外,同时还享有10项自治权利:(1)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立法权;(2)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本地情况的,可以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有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权;(3)执行公务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文字权;(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权;(5)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和规划,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的自主权;(6)对本地方资源的依法保护和合理优先开发利用权;(7)经国家批准后开展外贸、边境贸易的自主权;(8)管理地方财政的自主权;(9)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的自主权;(10)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等。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长期以来,新疆始终坚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揭露和批驳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肃清他们所宣扬的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反动影响,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各族干部群众真正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人民遭殃,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政治觉悟。
从1982年开始,新疆连续几次开展大规模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大力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和凝聚人心,在新疆大地上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形成增进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从1983年起,新疆连续22年把每年的5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以月促年,常抓不懈,做到年年有重点,年年有新内容,年年有新发展,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富于时代特点的教育内容,广泛地宣传教育各族干部群众。通过长期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为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所掌握,“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已蔚然成风,全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新形势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民族语言文字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自治地区,世界六大语系中有三大语系的语言汇集在这里。自治区政府为了依法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新疆普通中小学采用维、汉、哈、柯、蒙、锡、俄7种语言进行教学,大中专院校采用汉、维、哈、蒙4种语言授课。自治区召开人代会、政协全委会时,使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5种语言文字。自治区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均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播音。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5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3种语言播出。《新疆日报》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4种文字出版;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6种文字的图书和教材。少数民族文字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使用。建立了“新疆语言文字网”,在网上介绍我区语言文字的历史与现状,报道新疆语言文字工作各方面的最新动态。
民族节日
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两大传统节日,即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回族过肉孜节较隆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其他民族过古尔邦节比较隆重。节日期间,民族群众要穿上盛装,准备丰富的食品,有的人家要宰羊,民族之间互相登门拜访,表示庆贺。肉孜节又叫“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每年必须封一个月斋,伊斯兰教历9月为“斋月”,封斋期间白天不吃不喝,太阳落山之后,才能吃喝。10月1日为开斋日。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是伊斯兰教历每年的12月10日,具体为肉孜节后的第70天,公历日期每年不固定。
此外,还有哈萨克族的“纳吾热孜节”、蒙古族的“麦德尔节”、锡伯族的“西迁节”(四一八节)、塔吉克族的“巴罗提节”(灯节)和“播种节”、俄罗斯族的“帕斯喀节”和满族的“颁金节”等等。
民族风俗
在饮食方面,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以面粉、大米为主食,主要吃牛、羊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凡是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居住的地方和单位,都专门设置了供他们进餐的清真餐厅,所用的炊具、餐具都和汉族餐厅的炊具、餐具严格分开;供清真餐厅食用的牛、羊肉均由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群众自己宰杀,并且严禁与猪肉一起存放、运输和买卖;清真餐厅的管理人员和炊事人员一般也由少数民族职工担任。
在待人接物方面,少数民族很重礼节。亲友见面,一般都要握手问候。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群众在遇到长辈或朋友时,习惯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把身体向前倾斜30°,并连声地说:“撒拉买里孔木(意为‘祝您平安’)!”这些民族的老年人到别人家里或者在进餐时,常常双手摸面做“都瓦”(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有时互相见面握手之后也做“都瓦”。
在称呼方面,各民族都有其尊卑辈序之称,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等民族,一般年轻人都称呼老年人“大大”(大爷)、“阿娜”(大娘),称呼比自己稍长的人为“阿卡”(阿哥)、“阿恰”(姐姐);称呼比自己年幼的男女为“吾康”(弟弟)和“森额尔”(妹妹);青年同性之间互称“阿达西”(朋友);对干部和军人称“尧尔达西”(同志);对小孩、少年人多称“巴郎”。但对青年人则不宜随便叫他们“巴郎”,否则会引起对方的不快。
在丧葬方面,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人死后一般都实行土葬,先由宗教人士给死者擦澡,然后以白布裹尸,用移尸木匣抬到事先挖好的墓穴入葬。出葬时不许妇女和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到墓地去。死后的第7天、第40天和1周年,家属均要举行悼念活动,请阿匐念经,请亲友吃饭,此项仪式叫“乃孜尔”。
民族服饰
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种类繁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套坎肩。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连衣裙宽大,胸前多褶,而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连衣裙下端多皱褶,塔吉克族妇女喜欢在裙子上系围裙。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的男子多穿过膝、无领、对襟“袷袢”(长袍),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蒙古族、达斡尔族喜欢穿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还非常喜欢在衣服的领口、胸前、袖口、肩、裤脚等处用各种彩线绣上精美的花卉花纹图案,有时缀上彩珠和各色亮片等装饰品。戴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尤其喜欢戴花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别,其中维吾尔族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
民族歌舞
新疆是著名的歌舞之乡,各民族的民歌浩如烟海,世代流传。如维吾尔族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乌孜别克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新疆音乐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负盛名,传统的音乐有木卡姆、库夏克、埃提西希、卖达等。其中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由大乃格曼、达斯但、麦西来甫等三大部分组成,集音乐、舞蹈、演唱、文学、生活习俗为一体,包括互不相同的36个曲调,要连续24小时方可演奏完毕。
维吾尔族民间乐器主要有都他尔、弹拨尔、扬琴、热瓦甫、唢呐、笛子、手鼓、萨巴依、纳合拉、艾杰克、卡龙、萨他尔、达甫等。哈萨克族的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阔布兹、斯不兹厄等。
文体娱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喜爱的“摔跤”;有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喜爱的“叼羊”和“赛马”;有维吾尔族民间体育运动“达瓦孜——高空走绳”;有哈萨克族青年喜爱的“姑娘追”;有锡伯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群众善长的“射箭”,有蒙古族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等。
“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最喜爱的由歌舞、各种民间娱乐和风俗习惯相结合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一带的“刀郎麦西来甫”最负胜名。
阿肯弹唱是深受哈萨克族群众喜爱的一项群众文化娱乐活动。阿肯是既能弹唱,又能即兴作诗的民间歌手和诗人,阿肯除平日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弹唱外,还常常参加草原上举行的阿肯弹唱会。
赶巴扎
“巴扎”,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遍布新疆城乡。在维吾尔人聚居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交通路口,都有巴扎。经济的发展,给古老的巴扎注入了新活力,今日的巴扎已成为繁荣城乡市场、展示当地民族风俗和特产风味的重要场所。来新疆的中外游客也多喜爱到巴扎逛游、购物,体会西域巴扎的风情。
宗教信仰
新疆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现在新疆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包括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萨满教在一些民族中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伊斯兰教是新疆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共有10个少数民族,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信教群众占新疆总人口的58.3%。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信仰佛教。
新疆充分尊重和保护各种宗教信教群众进行正常宗教活动的权利,宗教界人士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目前,在全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担任职务的新疆宗教界人士1731人,他们代表信教群众积极参政议政,并对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进行监督。
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9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0万人。依法保障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1982年以来,全疆共恢复建立各级宗教团体88个,其中自治区和地、县级伊斯兰教协会79个。
内蒙古风情园导游词 篇7
大家看到远处的三个大的形似蒙古包的建筑就是景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可汗宫大酒店,可汗宫大酒店是按照四星级标准建造的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主体型酒店。除了可汗宫大酒店以外,景区最重要的建筑设施还有各个主题鲜明的游览景点了。
大家可以从“园区交通游览图”上看到景区的主要建设都集中在这三千亩的范围内,包括蒙古大道、可汗宫大酒店、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纪念堂、马文化博物馆、蒙古大汗营、蒙古部落、苏勒德吉格、白云塔拉民俗园、王爷府(规划项目)、知青园、宗教寺庙区(规划项目)、赛马场、草原神舟航天台、草原奇石馆15个主题景区。在这里各位可以领略到蒙古文化中最精湛的内容和蒙古族古老的生活习俗,同时大家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具有蒙古族特点的娱乐活动,加深对这种文化内涵的了解,我们的景区可以说是蒙占族文化精华的浓缩。这里能够让您领略到悠久而古老的蒙古族文化,亲身体验一下蒙古族游牧生活。
当然除了这15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景区以外我们还为游客的草原之行提供了广袤、宽阔的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是我们规划的一片原生态草原,这里的草都是自然生长的。为了让大家亲身体验一下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习俗,我们在这七千亩的原生态草原里还设立了7座特色鲜明的草原浩特(草原人家)。这些草原浩特都是按照蒙古民族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设立的,每一个草原浩特都拥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如制作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品以及奶制品,我们草原上最淳朴勤劳的老额吉会在现场教您制作,有的浩特还有巴克希(师傅)教授骑马、射箭、摔跤等等竞技类或是技能类活动。通过参与竞技类的项目,大家能够真正的感觉到自己就是蒙古人,就是这茫茫草原的主人。各位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地道纯正的蒙古族食品,还可以欣赏到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艺表演。
此外园区还为大家修建了3个大小不同的草原渔村,大家在草地上玩累了,还可以下到水中和鱼儿嬉戏一番,或用您手中的鱼杆为自己丰盛的晚餐再添一道可口的鱼菜。享受一下自给自足、怡然自乐的独特心情。这就是蒙古风情园。“走进蒙古风情园,做一天蒙古人”就是我们要传播给各位的信息。那么大家就随着我的脚步一同迈进蒙古文化之园――蒙古风情园,共同领略博大精深的蒙古文化吧!大家一定听过这样的一个比喻,说我们内蒙古是“歌的海洋,酒的故乡”,因此各位如果想做一回马背上的民族,就得入乡随俗了,那就先从我们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开始吧。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极富蒙古族风情特色的入园大门“风情园彩虹门”。
彩虹门是一座跨度长99米的巨型拱形大门,诸位由下向上看,最底端是一条洁白的巨型哈达。对于蒙古族来说,洁白是乳汁的颜色,是圣洁,善良,友好和正义的表示。洁白的哈达是献给客人最诚挚的礼物。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十分厚重的礼物,只有最最珍贵的客人才会收到主人敬献的哈达。在藏语里哈达是两个字组合而成的,也就是哈和达。哈的意思是“嘴上的”,达的意思是“一匹马”,合起来哈达的意思就是“嘴上的一匹马”。看来,马能帮人解决吃饭问题。众所周知,马匹对于蒙古族和藏族是十分重要的生产、生活伴侣,足见敬献哈达的礼节是多么的隆重。
大家请看,蒙古风情园的吉祥哈达正向各位尊贵的客人致以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欢迎您到草原来!大家可能很奇怪,为什么要用9这个数字呢?在蒙古族看来9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也是一个圆满的数字。婚礼或王宫送礼,讲求九礼,是一九到九九不等,九九就是八十一件礼品,这是最高的。给那达慕竞赛中夺魁的搏克手(摔跤手)的奖励,一般是一九的礼品。这里的99是指99天,亦即九十九个天,萨满教把天分为许多种,诸天各司其职。成吉思汗陵阴历三月二十一日的大祭,就是祭祀99天的。我们的99米哈达的蔚蓝色,都是象征天空即“长生天”的。
诸位再向上看,上面就是这样一条蔚蓝色的哈达,热情好客的蒙古风情园人民献上一条蔚蓝的哈达,表达对您最真诚的敬意。敬献哈达是蒙古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礼俗,一条圣洁的哈达,不仅是对您情深谊厚的表现,而且是蒙汉之间、宾主之间增进友谊,互助互爱的联络纽带。
民族路意式风情旅游精品线导游词 篇8
(在博爱道与民族路交口)
游客朋友们,欢迎您来到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游览。这里是亚洲唯一的意大利历史风貌建筑群,也是意大利境外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很难得吧,估计大家都没想到。天津与罗马之间的距离有11000多公里。大家去意大利,要是嫌远,在这转转也一样,有的小洋楼连意大利都很难见到了。大家站的这个位置,就是意式风情区的其中一个入口,博爱道与民族路交口。
现在的意式风情区,马路基本上能分成“三纵七横”,“ 三纵”:民族路是中间一条,左边有北安道,改名叫胜利路了。右边不远叫民生路。“七横”:从博爱道往北数,自由道、光复道、进步道、民主道、光明道、建国道。大家看(随手指向博爱道沿街小洋楼),这些欧式风貌建筑风格各异,往里走还有很多更有意思的。用天津话说,叫“倍儿好”。关于意租界的来龙去脉
我先跟大家说说意式风情区的来历吧。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和西方列强先后在天津强行开辟了九国租界,有英、法、美、日、德、俄、意、奥、比,这在全国是最多的。天津意租界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1902年划定的。
当时,意大利军队占领了海河北岸,意大利政府要保护的是意大利人在商务及航运方面的利益,还要在天津开设领事馆。意大利公使是连蒙带吓唬,还用武力要挟,声称要占用这里的盐坨地,扬言所有盐商的损失都不会得到赔偿,当然最后,盐商的利益也没有得到有效保证。海河北岸,原来是大片的露天储盐场地,天津人叫盐坨,古代有诗描绘,叫“盐坨堆积崇如山”,“露积莹莹明照眼”、“冰山十丈高峨峨”,是非常壮观的场面。
那阵儿清政府软弱无能,正应了那句老话,叫强权之下,弱国无外交。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当时还试图要条件儿、顶着不办,但是到袁世凯上任后就顶不住了,很快就给办了。由天津海关道唐绍仪出面与新任意大利公使签订了一个合同,叫《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很屈辱,争议也很大。意租界的面积跟天津各个租界比较起来,是最小的一个,只有700多亩,也就是50多万平方米。(给手势)南边到海河,东边到五经路,挨着俄租界,北边到铁路,西边到北安道,临着奥租界。天津意租界是意大利在本土外唯一的租界。
除了盐坨以外,当时这里大部分都是水坑、垃圾堆和坟头,平均地平面比天津其它租界都低。意租界管理当局利用海河淤泥,进行大规模的填整,开辟道路,建造房屋,还最先尝试用沥青铺路。意租界距老龙头火车站不远,与已经逐渐繁华的法租界(手指河对岸)、日租界仅一河之隔,水陆交通便利,发展很快,地价大涨。意租界规定新建房屋要按照意大利常见的建筑风格设计,图纸不准重复使用。就这样,形成了艺术性、实用性兼备的和谐统一的建筑群。各种生活功能齐备,成为高档的宜居社区,成了游离于中国法律之外的世外桃源。至于这里都住过哪些著名人物,发生过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会儿我会慢慢告诉大家。
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将意租界收回。意租界当年的主要设施至今基本保存完好。目前,天津市和河北区正在把这里连同原来的奥匈帝国租界一同打造为意奥风情特色旅游区。很多建筑已经修复,正在开发、利用之中。
游客朋友们,下面请先跟我一起参观民族路94号的海河开发成就展,这里有解说员讲解。关于潘毓桂旧居
(从民族路94号出来后)游客朋友们,请您往马路对面看。这个宅子(指向民族路与博爱道交口东北角的现在的养生轩酒楼),是我给您介绍的第一处名人旧居,就是潘毓桂旧居。潘毓桂是抗战期间投靠日本人的大汉奸。这座建筑不错,二层花园式意式风格建筑,是2006年刚修复的。潘毓桂是河北盐山县人,清末举人,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毕业。1917年陈光远在江西当督军时,潘毓桂担任第十二师军法处长兼景德镇统税局局长。1935年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政务处处长,伙同石友
三、白坚武发动“北平自治”叛乱。抗战爆发后,任伪北平警察局局长。1938年又当起了伪天津市市长,1939年因为内部倾轧去了日本。抗战胜利后被逮捕,解放后继续关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死于1961年。
这个宅子,是潘毓桂从鲍贵卿手中买下的。鲍贵卿当过黑龙江督军、吉林督军、北洋政府陆军总长,跟张作霖是同乡,还有姻亲关系,1920年以后,曾在这儿住过。张学良曾经来看过他。后来搬到了离这儿不远的奥租界平安街的一座花园洋房,现在还留着呢,可好了。
潘毓桂的儿子叫潘骏千,是著名医生,日本庆应大学医学博士。他在这个地方开办过“骏千医院”。解放后他在天津从事农药毒理研究。
大家知道早年的歌曲《夜来香》吧。唱红这首歌曲的是一个艺名叫李香兰的日本籍影星,真名叫山口淑子。她也是间谍,曾经认潘毓桂为义父,潘毓桂是李香兰父亲山口文雄的结拜兄弟。李香兰改名潘淑华,在这儿住过,还在旁边的回力球场演出过,曾经引起过轰动。提起李香兰,还挺复杂。李香兰1920年在沈阳出生,父母都是在伪满洲国工作的日本人。曾经向意大利歌唱家学习声乐。1933年,她到上海登台献艺,擅长美声唱法,嗓音低沉动人,后来成了与周璇等齐名的上海滩“五大歌后”之一。他还唱过《恨不相逢未嫁时》、《支那之夜》、《苏州夜曲》,都很有名。可是她从来不公开自己的身世,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日本血统。抗日战争期间,她被侵华日军利用,拍摄了很多美化日本侵略扩张的电影,成为当时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头号演艺巨星。抗战胜利后,她被当成汉奸,中国政府以叛国罪逮捕。后来证明了她的日本移民身份之后,被释放并遣送回国。后来她又从政,还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和参议院外务委员会委员长。她曾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对战争罪行表示过道歉。后来她又来过中国,为促进中日友好作过事。李香兰2005年还公开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现在应该还活着。
关于回力球场
大家跟我往前看。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原来的回力球场(用手指),曾经是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现在修复后,叫马可·波罗俱乐部。这是历史上北方惟一的回力球场。也是当年海内外著名的大赌场之一。
有句老话叫“有洋钱不用愁,马场、花酒、回力球。”当年,在天津租界里,赌场不少,博彩形式多样,长期被视为洋人在中国纸醉金迷的象征之一。回力球场是四层钢混结构,意大利塔式建筑,摩登风格,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老明信片上常见这座建筑。1931年,意大利驻华公使齐亚诺从旁边的意国花园(指)划出六亩多空地,纠集意大利、西班牙商人一起兴建。齐亚诺是意大利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女婿,后来当过外交部长,由于主张向盟军投降,1944年被法西斯处死。回力球场1935年建成开业后,称作意商运动场。后来还叫海莱运动场。都是一码事。
回力球的玩法与壁球的玩法类似,分为单双打、红兰赛、香槟赛等多种。赌徒选定球员号码,下注后,如果押中胜利者,就能赢钱。回力球赛在天津曾产生广泛影响,开设了很多彩票分销点。跟现在的福利彩票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副作用很大,沉缅赌球、血本无归的人很常见,还有很多大人物。1947年,由于乌烟瘴气而被勒令停业。
回力球场里还开设意国饭店西餐厅、酒吧、舞厅,四楼屋顶有花园。举办过交响音乐会、拳击赛,是个综合性的文娱商贸设施。梅兰芳来过这儿,照片还留着。
天津解放初,回力球场被重新设计改造为大剧场,成为全国第一个工人文化俱乐部,1950年开幕。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专门捐赠图书的签名本。唐山大地震时,塔顶损毁。现在又给修复了。
还有句老话叫“毁人炉、租界地,枪场、跑马、打回力。”枪场的遗址就在刚才大家站的那个位置,靠河边的那片绿地(指向民族路与博爱道西南侧),存在于1934年至1938年,叫吉拉枪场,意大利和白俄商人合办的。这里玩的是转盘赌。赌法为,由赌客轮流射击转动的立式大转盘,大转盘上写着12个号码和两个“空门”。赌徒如果射中自己提前下注确定的一个号码,就能赢钱,如果射中“空门”,只好输钱。
意租界另外还有一处博彩场所,叫安乐宫,在自由道和五经路交口,是个综合性的大赌场。后来也叫意国总会,是意大利士兵享乐的地方。关于易兆云旧居
大家转过身来跟我往后看,这几座小洋楼(指民族路92号、90号)很有特点,是易兆云的旧居。
(走进院内)民族路92号这边,为平面L型的主体两层带地下室的意式风格建筑,建筑材料多从欧美直接运来,建筑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如外檐的福寿雕饰和中式门窗等,为中西合璧的精品,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顶部设凉亭,凉亭原来两层高,地震时塌了一部分。民族路90号这边,是两层意式建筑,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
易兆云也叫易幼卿,福建厦门人。1920年前后,卢永祥在浙江当督军时,任浙江省督军署军需处处长。1922年,被北洋政府授予陆军军需监,相当于少将,1933在这儿去世。他的四弟易兆雯,曾任厦门警察厅厅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迁入此宅,拒任伪职。他的五弟易兆霆,李厚基当福建督军时任督军署参谋长。也在这儿住过。这里的原住民都知道易家,但是易家门户森严,很神秘,都说不上来里面怎么回事。易家后来出了个名人,有哪位知道?他叫易刚。易兆霑的后代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金融专家,博士生导师。很年轻,生于1958年。不知这位央行领导是否知道,他老太爷辈的房子,如今不仅还保存着而且修复得这么好。
这是专门请意大利古建筑修复专家2004年底修复。有的参与过古罗马斗兽场的修复。尽管见过世面,但这座建筑的西式雕饰之复杂,连洋专家也没见过,连说very good。中意专家按照文物保护的高标准,善待每一处细部,细致修复每一个细节,包括外檐清洗、修补等都非常精心,确保真正整旧如故。为恢复原来的墙体和门窗颜色,层层褪去历年涂上的颜色,再进行化学实验。总之太细了。大家可以照相留个纪念。
关于孙良诚旧居
挨着民族路90号的88号,是意大利南方海岸原来多见的欧洲第二帝国时期建筑风格建筑,如今是意式风情区修复后开张的第一家意大利风味的酒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左右,楼房10多间。西北军将领孙良诚上世纪30年代在这儿和家眷居住过。孙良诚是天津静海人,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 之一,“五虎将” 之一。抗战前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抗战爆发后,任冀察战区副总司令、三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后来叛变担任伪职。抗战胜利后,又被起用,担任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官兼第一○七军军长。在1948年淮海战役中,曾一度率部投诚我军,后来跑了又被逮住。1951年死在上海监狱中。
关于马可•波罗广场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站的这个位置就是民族路和自由道交口处的马可•波罗广场,海河意式风情区内的标志性建筑群。平面呈圆形,占地2000平方米,俗称西圆圈。中间的雕塑是2002年修复的。意租界时期,民族路北段曾被命名为“马可•波罗道”。1924年建成的广场,就以此得名。广场东北、西北、西南三角周边环形分布着6栋顶部为方形三联尖拱塔亭的二层带地下室别墅楼房,分别建于1918至1922年期间,每栋建筑占地分别在1至2亩之间、建筑面积300至500平方米之间、房间12至19间不等,当初分别以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命名,也俗称女神别墅。加上东南侧的回力球场和意国花园,广场格局由此形成,当初也称为埃拉女皇广场,也翻译成利奥广场。埃拉女皇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一位摄政女王。1976年地震时,角亭全部震毁,1988年复原,2002年左右再次修葺。
广场中心的雕塑是由意大利著名雕塑家设计的,这个设计师叫朱塞佩•博尼。雕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的欧战纪念碑,顶部的铜像俗称铜人,雕塑周围形成了环形路。这个纪念碑,解放初被拆除,2002年,基本上重新按照当年的格局设立。主体雕塑为高13.6米的科林斯石柱,基座四周刻有浮雕,为马可•波罗头像,还建有喷水池。柱顶部的铜雕被改塑成手持橄榄枝、展翅飞翔的和平女神像。
关于意大利国旗
1937年天津沦陷前后,在意国花园前的十字路口地面上,有一个奇怪的标志,意租界当局用油漆画了一面硕大的意大利国旗。在易兆云旧居等不少建筑的房顶上也有这个标志。当时,其它租界也选择较宽阔的路面画了不少本国国旗。目的就一个,他们要当局外人,提醒中日交战双方的飞机大炮不要伤害“我们的利益”。这些租界,俨然成了“国中之国”,在战时,指望拥有享受和平的特权。关于狐仙盐庙
意租界开辟之前,民族路就有,是土路。路边,也就是回力球场一带,清代曾建有一座被人们俗称为“狐仙盐庙”的青砖瓦顶小庙。祭祀盐神,是很有说道的。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一望无际的贮盐地,盐包累累如山。白花花的大盐颗粒令人眩目,浓重的海腥味与满目荒凉,置身其间,是一种苦涩,谁都高兴不起来。把“生盐”分包成“熟盐”的改装和运输过程,又是那么的辛劳、单调和寂寞。但这却是一代代盐务从业者赖以生存的载体和空间。他们将狐仙视为精神寄托。小小盐神庙不知承载着他们的多少希望和情怀。盐神庙南侧,清朝嘉庆年间,还建有一处过街阁。可见,200年前,民族路就已经成为热闹街巷了。当然,沿街住户肯定基本上都是傍大力的盐工了,当然,从海河运盐到这里的船工,也不免会在沿街旅店、酒馆歇歇脚。谁能想到,这里后来成了洋人的世界。直到开辟意租界,盐神庙才被拆毁。
关于马可•波罗与天津
天津的地名用马可•波罗来命名,确实名副其实。因为,经过历史学家的研究,马可•波罗曾经来过天津。那得是七百多年前元朝的事情了。他在中国住了十七年,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充满了友好的感情,没有偏见和恶意,他在游记中以尊重和称颂的口气描绘中国的风物。他是中意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先驱,他和他的书也是中意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虽然没有提到天津,但他多次奉命出使元朝各地,至少应有一次走的是东路御河水路去扬州。而处在南、北运河交汇处的直沽,也就是天津,是马可•波罗的必经之地。另外他还做过管理盐务的官员,曾绕道长芦了解当地的盐政,也途径天津地界。
关于马可•波罗广场周边的名人旧居
马可•波罗广场周边的建筑,原来住的都是大人物。除了刚才说的孙良诚旧居外。旁边那所(指),是何丰林旧居。何丰林可能大家很少听说。我一提,大家就能连系起来。1928年奉系军阀绞刑李大钊时,签署所谓的判决书的军事特别法庭审判长,就是何丰林。他是山东人。甲午战争后考入天津武备学堂,后升任至北洋陆军第十师师长。1920年任淞沪护军使,绑架过黄金荣。后来投奔张作霖,当过军事部部长。有资料说他任过日伪职务,实际上他1935年就死了。1936年被南京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中将。两楼之间,还有曾担任察哈尔省主席的刘翼飞寓所,拆没了。刘翼飞,东北军,上将,解放后在天津参加民革。
马可•波罗广场西北角这座 “女神别墅”,是张鸣岐旧居之一。东面的但丁广场东南角还有一座特别好的豪宅,也曾是他的旧居。叫张鸣岐的人很多,这个张鸣岐,山东人,1911年曾镇压广州起义,是杀害黄花岗72烈士的罪魁之一。清末曾任广西巡抚、署两广总督。民国初年脱离政界后,先安置家眷在意租界,后来也辗转寓津。抗战期间出任伪职。他的长子张锐曾任东北大学教授,在天津市政府任职期间,1931年与就建筑大师梁思成合著《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成为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史上的重要一页。他的三子张镈,是当代著名建筑大师,曾主持设计人民大会堂等许多知名建筑,1999年才去世。生前还回忆过在这儿住过的经历。张鸣岐旧居左侧的这座,早年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卞家一支曾住过。民族路右边把角这座,原来由天津两任市长张廷谔住过。1929年,搬到前面不远处的民主道。这里改为经营盐务。七七事变爆发后,这里还临时作过国民党的天津市政府办公地。
关于民族路
这条南至海河东路、北至建国道的原来意租界的主干道路,尽管长只有920米,但却彰显出浓郁的意大利风情,穹顶、柱式、塔楼、拱券、雕饰、凉亭,等等,确实很开眼,移步易景。民族路沿街从1902年后开始建房筑路。以马可波罗广场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段称南西马路,意大利名为“罗马道”;北段称北西马路,意大利名为“马可波罗道”。抗战胜利后,1946年更名为民族路。“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一词,是取名缘由。
关于含光女子中学
这所小学校的建筑建于1989年,与意式风情区的建筑风格不大相符。其实原来这里也是西式建筑,八楼八底,1946年,改为含光女子中学。1927年担任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的张星桂侄女张淑纯1939年在民生路南端创办的,取《周易》中的“含弘光大”的意思。后来经过迁址和合并,成为海河边的26中。冯巩就是26中的学生。
关于毛羽鸿、饶斌、傅家烈、程克
小学对面的一座联体公寓楼的其中一栋,原来是北宁铁路医院院长、名医毛羽鸿的旧居。他给很多大人物看过病,是饶斌的四姨父。饶斌,知道吧,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也叫“中国汽车业之父”。1953年第一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江泽民1956年到1962年就曾在“一汽”担任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和动力分厂厂长,归饶斌管。饶斌年轻时曾住在附近,他1926年至1930年在南开中学上学,跟剧作家曹禺是同窗。
我们现在来到了民族路和光复道交口,东北角这座小洋楼,曾经是主要参与回力球场投资建设的意大利商人富马加里,也叫傅家烈,住过的。因为建回力球场要拆掉网球场,所以争论不小,再加上时不时利益不均,这些老外就在这儿吵吵闹闹。西北角这座,原来是天津市市长程克家族的房产之一。程克早年追随孙中山,是留日的同盟会会员,民国后曾任司法总长、内务总长,旧居在进步道西侧,也已经修复了。海内外的后代去年还来过。
智取城防工事图
这附近的民族路27号,曾是张克诚的旧居。他是解放天津前智取城防工事图的英雄之一,这张城防工事全图和其他地下工作者搞到的资料送到四野攻城司令部中,大大减少了解放军的伤亡,为人民立了大功。1948年秋,张克诚在天津工务局担任技术员,负责验收城防公路。他把有关图纸拿出来,连夜在家里透描,神不知鬼不觉,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光复道不长,通共才300多米。我先带大家到安吉里胡同和曾国荃祠堂看看。一会儿还回到这。大家谁有兴趣,还可以到光复道东面的老电话四局看一看,那还有一块石碑,可以找找看。
关于安吉里
现在我们就看到了安吉里。这个胡同原来就这一个门,实胡同,不说死胡同。长36米、宽3至9米。1921年,军界人士赵光裕在这里建房成巷出租,取平安吉祥之意。临光复道沿街建筑,欧式风格明显。透过里巷,可以直接看到马可波罗广场角楼,是管窥当地风貌建筑的新视角,足见当年建筑规划的匠心。里巷两侧墙壁上均留有文革时期用红油漆书写的标语,还比较清晰,具有明显的时代感。把这个保留下来,也是修复者的眼光。2006年修复后,穿过去,往南,可到自由道上的马可波罗广场,里巷里边还新开辟了花园,可幽静了,谁要是在这投资买房,那得赶快,肯定越来越贵。大家可以在这照照相。(往前走)
关于曾国荃祠堂
这座建筑很特别吧,就是曾国荃祠堂。一层,带地下室,建筑在高台阶上,四面环廊,欧式廊柱均匀分布。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一看就不是住人的,建筑专家也说,功能不是居住。也是去年刚刚修复的。曾国荃,一般人谁知道啊?可是原来这里的老百姓都知道。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曾发现一大块石碑。写着“曾国荃之墓”。高得2米多。老百姓拿它垫花盆。后来施工人员也见过,如果把石碑再摆这儿,就更好了。
曾国荃是曾国藩九弟,清末湘军重要将领。光绪初年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两江总督。谥号忠襄。曾国荃1890年就没了,也没在天津当过官儿。所以他家的后人为什么后来在意租界建祠堂,确实百思不得其解。是历史谜团。还没有揭开。(回到民族路和光复道交口)
关于天津电话四局和石碑
那位去天津电话四局了,那座建筑也挺有气势,三层带地下室,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1926年建成后。称为东分局。专设自动电话,设备来自西门子,如今还留存。1937年天津沦陷后,这里的爱国职工与英租界内天津电话三局爱国职工密切配合,同仇敌忾,拒绝把电话局主权交给侵华日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交”斗争。1940年9月,英、法、意租界当局最终向日伪当局妥协。电话四局部分职工毅然辞职,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服务。这场“抗交”斗争,直接遏制了日本侵略者统治天津电讯业的进程,表现了广大爱国工人和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和不屈精神。当年的《新华日报》曾对此连续报道,鼓舞了抗战士气。那块石碑不知是否找到。就在光复道一号把角,写着“启元堂卞”,是天津八大家卞家一支的界碑。出了不少名人。院里还发现了两块天津常关界碑,是意租界开辟后,显示收税的范围的。旁边就是原来的意国菜市,现在都是居民区了。
关于团结里和回力球运动员
游客朋友们,我们前面这个位置,是民族路与进步道交口。西南侧和东南侧,已经修复的建筑,原来叫团结里西胡同和团结里东胡同,都是1921年由意大利教会组织方济格会的西班牙籍神甫丁午桥兴建的传教士宿舍,当时,在建国道西侧有圣心堂和圣心医院。团结里还曾作为回力球场的外籍球员的宿舍。这些回力球运动员大多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和南美洲的国家,身材健壮、相貌英俊,球艺精湛。天津的报纸和海报,经常介绍这些球员,大肆宣传。有的阔小姐、姨太太闲得难受,迷恋运动员,一掷千金,或约出幽会,或打情骂俏,闹出不少绯闻。
溥仪来津第一个住处在意租界
1924年溥仪被逐出故宫。来天津后,当时日租界的所谓“行宫”——张园还没收拾停当,暂时住在意租界三马路,也就是进步道,这附近的舒家楼上,数日后搬入张园,因此,溥仪与舒家有了交情。溥仪住在张园后,婉容不时约舒家的小姐们去张园打牌或去听戏作消遣。不过听戏有一定时间,而打牌则不一定了,有时半夜两点钟也来电话来车,请舒家小姐去。也不一定打到几点钟,弄得晨昏颠倒,生活起居毫无规律可言。溥仪与舒家小姐拉关系、套近乎,买了一白鹦鹉送给她。有一次,坐着汽车想去舒家,被陈宝琛知道,拦住了。大意是说:只有皇帝召见臣民,哪里有皇帝随便看属下臣民的呢?后来溥仪的汽车去到舒家门口,只是询问一下白鹦鹉如何,就悻悻而回了。有这么一段。
关于郑诵先旧居
东北角这座意式风格二层建筑。现在给弄成这个泛黄颜色的,原来是大陆银行天津分行河东支行的办公地。也是郑诵先旧居。郑诵先,也叫郑世芬,四川人。书法上有名,被尊称为章草大师。章草不草,但是很多字是异体字,没有工夫认不出来。郑诵先1928年任张学良秘书。1934年任天津市政府秘书长。1939年任大陆银行副经理兼河东支行经理时在这生活。解放后他在北京与张伯驹等人组建“北京书法研究社”,他当秘书长。他的三个儿子都很有名。三子郑必坚,当过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值得一提的沿街名人
西北角这座房子,有的说是大汉奸温世珍的宅子。京津之间相距不远,又有火车。不少下野军阀、失意政客、新兴的买办,都把天津意租界作为自己安乐窝,一是依靠外国势力比较“安全”;二是政坛变化莫测,随时可以东山再起,辛亥革命前后,这里掀起了房地产热潮,成为达官显贵落脚津门的“宝地”之一,这里不仅安全、舒适、交通方便,而且静谧、悠闲。民族路沿街寓居叱咤风云的近代名人至少二三十位,以梁启超为代表。前面就是饮冰室。饮冰室后边,金融家杨天受在晋寿里楼房住过。协丰里,新疆督军杨增新兴建了4所楼房。饮冰室附近,还住过北洋政府参谋总长张怀芝和他弟弟,烟台镇守使张怀斌。张怀芝是山东人,袁世凯的干将,山东省督军、省长,1933年就是在这儿死的。
关于饮冰室的逸闻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梁启超故居饮冰室。去年被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里面有讲解。大家出来以后,我再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两座楼的一些历史细节。
1929年梁启超因为北京协和误割肾脏,不幸去世后,这个大家庭的经济状况迅速恶化。梁家决定以两万现大洋的价格,将左侧的旧楼卖给开滦煤矿北方售品处的职员。梁家全部搬进新楼居住。两座建筑之间砌起了高墙,原院落成为两部分,门牌号也分成了两个。院墙由藤萝架和葡萄架分别装饰起来。电话簿里 “梁启超宅”地址是“义租界西马路25号”,而另一家则为 “义租界西马路A字25号”,谁能想到当时以“A字”来区分两个院落门牌。
天津解放时,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守敌为打巷战,把各家围墙打通。旧楼与饮冰室新楼又相通了。新楼的院子里堆放着很多军火。当时炮弹满天飞,院里的弹药一触即发。梁夫人王桂荃情急之下找到守敌的头目说理,经据理力争,他们硬是派一个国民党军官家属临时躲在小楼中,作为条件,才把弹药移走。巷战激烈后,大家躲进了新楼地下室,幸运地躲过一劫。原来,这里的部分房子租给了恒昌绸布店。老板曾把院中央的荷花池挖成防空洞,存了两桶汽油。洞口担着圆木,又堆上沙包。当时正好有一颗炮弹落到沙包上,插进沙子里却没炸。由于荷花池正对着地下室窗口,假如这颗炮弹爆炸了,真是不可想象。大家都没意识到这一点,直到解放军战士来清理时讲明情况才后怕起来。1950年,王桂荃决定与在北京的子女们团圆,便以“梁氏亲属会”的名义将饮冰室新楼和后面的小楼卖给了公家,售价为约三千匹布。梁家在天津的生活从此结束。
关于曹锐旧居
饮冰室斜对面,就是曹锐旧居。曹锐是民国大总统曹锟四弟。这片房子建于1920年左右,现在还有前后两幢,二层、局部三层,带地下室,高坡顶,得进院看。曹锐在北洋政府时期曾任直隶督军、直隶省省长。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他在北京延庆楼被囚禁时吞鸦片自尽。曹锟早年的宅子在进步道和北安道交口,离这也不远,原来是医院,正在修复。
关于曹禺故居
下面,我们到正在修复中的曹禺故居看一看。曹禺,本名万家宝,天津人,著名剧作家,有中国的莎士比亚美誉。曹禺故居建于1910年,为前后两座二层意式风格建筑,建筑面积共计900多平方米。将陈列曹禺生平图片,并展示曹禺创作的名剧剧照。曹禺父亲万德尊为清末武官,北洋政府时期任陆军中将、大总统黎元洪秘书。全家在此居住时,曾有许多达观显贵出入,时称万公馆。曹禺从小耳濡目染通过这个官僚家庭折射出的上层社会种种光怪陆离现象,为后来的剧本创作积累了大量鲜活素材。《雷雨》、《日出》等名剧,就是曹禺在此生活期间开始酝酿创作的。曹禺在南开学校就读时,曾办刊物,叫《玄背》。这里是发行部。1985年,曹禺曾故地重游,回忆很多早年轶事。
民族路与进步道交口周边的名人名宅
现在我们站的位置是民族路与进步道交口。
现说西南角,日伪时期的统税局局长的房子,往里,就是张廷谔的公馆。张廷谔当过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1934年担任天津市市长。不与亲日分子同流合污,1935年,《何梅协定》第一款就有“将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罢免”的内容,被迫卸职。1945年再度担任天津市市长。这个宅子原来是段芝贵住的。段芝贵任京畿警备司令、北洋政府陆军总长。19l7年段祺瑞在天津组织讨伐张勋时,在此暂住。
民主道和北安道交口东南侧,是书法家华世奎旧居,是他晚年租的房子。抗战时日本轰炸机从空中过,大家都往地下室跑,他曾作诗戏谑:见机而动,入土为安。
民主道和北安道交口东北侧,是1923年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吴毓麟旧居。整体楼墙和墙基均为深宽缝的仿花岗岩条石砌筑,人称石头楼。这个跟他管铁路有关系。1930年他售与汤玉麟。汤玉麟是奉系军阀将领,曾任热河都统,热河省主席。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日军进犯时,他率部全面溃退。躲到这图清静,研习八卦掌,还挺有名。
民族路与进步道交口西北角,现在是工商局大楼,原来是长芦盐运使署、长芦盐务稽核分所、长芦税警局这长芦盐务三大机关所在地。不少洋人担任协理。1937年改组为长芦盐务管理局。民族路与进步道交口东北角,原来是讲究的杨楼,白公馆,白崇禧早年在这住过。(继续往前)
介绍其他名人
刚才我介绍了不少曾经在这里住过的名人。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卢鹤绂,旧居在北安道上。卢鹤绂是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我国核科学技术先驱者之一,培养了一大批原子弹、氢弹研究人才,我国23位两弹元勋中,有7位是其学生。学术成就播誉海内外,因揭示原子弹秘密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他在流体力学的研究成果,还被命名为“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临街的三楼上设有其书房。1997才逝世。还有一位中科院资深院士,也在这住,叫邢其毅。他是有机化学家,研究合成牛胰岛素的,还研究我国花果香气。
外国名人 在这住过的也不少。最著名的就是爱泼斯坦。著名记者,后来加入中国籍。1920年,爱泼斯坦一家从哈尔滨迁往天津。住在意大利人取名的“利马窦路”,也就是前面的光明道。他在天津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从天津开始走上了毕生信仰的共产主义道路。天津沦陷前的中日战斗中,他就在天津火车站附近战地采访,然后到意租界里发稿子。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光明道的意大利兵营。
关于意大利兵营旧址
意大利兵营建于1925年前,为典型的古罗马风格建筑造型,红砖砌筑,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是原意租界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建筑平面为“∩”型。面对光明道的主体建筑,前檐为大拱券式通廊,拱窗明廊,外观壮伟,原为三层,首层为办公房屋,二、三层为士兵宿舍,楼前空地为操场。东西两侧亦为三层建筑,西侧建筑临民族路,原为军官宿舍,东侧的部分房屋为牢房和禁闭室,曾关押中国人。解放后,部分增建一层,与原风格迥异。
该兵营曾驻扎意军一个混成旅,官兵近千人。1940年意军撤离后,侵华日军曾盘踞在此。抗战胜利后,美国海军陆战队也曾驻扎在这里一段时间。作为西方列强近代侵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06年整体修复后,被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面还设海河意式风情区图片展馆。
下面我们就参观这个展览。这里有解说员讲解。
(游客出来后)
游客朋友们,到这里,民族路意式风情旅游精品线的导游就完成了,不知大家是否喜欢。前面不远处的建国道上还有刘髯公旧居、杨以德旧居、王郅隆旧居、圣心堂旧址、圣心医院旧址、意大利领事馆旧址等,大家如果感兴趣还可以去看看。
【五大道风情区导游词】推荐阅读:
天津五大道旅游导游词08-21
关于天津五大道的作文12-03
民族风情05-22
欧洲风情--教案05-23
风情节09-11
非洲风情作文11-26
古镇风情教案01-08
楼梯的别样风情07-13
贵州民族风情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