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

2024-05-22

民族风情(共12篇)

民族风情 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

(人教六下“习作2”)

桂林与云南一样,都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拥有不同的风情,不同的习俗,不同的服饰……就如百花园里各色花朵一般,装点着中华文化,使之更加绚丽多彩。听,他们已经唱起了欢快的歌曲,欢迎大家的到来呢!

看,前面在表演侗族大歌。这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里,他们经常是村与村,寨与寨举行这样的对歌比赛。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把侗族大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他们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这首侗家的歌谣很清楚地说明了侗族文化的精髓在侗歌。

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精髓,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风雨桥”了。风雨桥是侗族村寨的传统建筑,一般搭建在村寨门口的河上,专供挡风遮雨和穿溪越涧之用。这些桥梁黑白相间,建有造型奇特的桥顶,游客可以徜徉其间,一睹侗寨风情。

听,多么豪迈的壮族山歌啊!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族小伙子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他们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山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像著名的“歌仙”刘三姐,便是壮族的一员,她唱的歌,也就是地地道道的壮族山歌。

哇,那边还在跳舞呢!原来是苗族舞蹈。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五月五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不知有多热闹!

苗族的蜡染工艺也相当有名,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有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如今,“少数民族风情游”已经成为桂林旅游的一大特色,让你在饱览天下第一美景的同时,于欢歌笑语中尽情体验桂林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教师点评

习作分别介绍了侗、壮、苗三个少数民族的歌舞、建筑、工艺等风情文化,让我们对桂林少数民族风情有了大致了解,文章思路清晰,少数民族的风情文化很多,作者并没有一一道来,而是抓住重点,细致描述,给人留下突出的印象,这种写法值得一学。(文易)

民族风情 篇2

巴西人热情奔放,乐于助人。他们好交朋友,讲义气,重感情。每个巴西人,特别是年轻人都有几个好朋友。朋友有困难,他们会倾心帮助。即使是不相知的人有事求助于他们,他们也会尽力帮忙。他们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原则,挣的钱很少存到银行,而是把它花得精光,不考虑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他们觉得活一天就该快乐一天,自认为这就是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

巴西民族勤劳、严肃、认真、自信,充满自豪与乐观,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日益加强,对于无政府主义、好吃懒做、偷摸等不良行为嗤之以鼻,大家都希望能遵守纪律,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对多数巴西人来说,家庭仍是生活中最美好最宝贵的东西。但是,随着人们独立性和妇女地位的提高,家庭也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关系纽带。妇女走向社会,独立性增强。过去,人们靠吃利息为生,以在亲属的公司或任何其他部门谋得一个收入丰厚的闲职为荣,中产阶级的家庭主妇也认为最好不出外工作。但现在,社会学家玛丽亚说:“工作成了一个道德问题。不工作会被认为是一件丑事。”现在人们推崇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发家致富,赞扬贫穷的天主教会正在不断失去信徒。勤劳、善良的巴西人自知生活不容易,但他们对前途充满自信和乐观,相信巴西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和强国。

同其他拉美国家一样,巴西青年男女防震有择偶的充分自由。随着社会的发展,巴西人的恋爱观、婚姻观发生了很大的变经。他们已不大重视形式上的“结合”,而看重双方情感上的一致。“好则合,不好则散”是当前绝大多数巴西青年男女的共同信条。他们守愿恋爱很长时间,而决不草率成婚。不履行结婚手续而在一起同居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同居多年的宣布分手的大有人在,因而非婚生子女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许多麻烦。不少青年妇女带着非婚生子女生活,十分艰难。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情侣,在同居数年之后再覆行结婚手续,成为合法的夫妻。

不少巴西人的门第观念依然很强,联姻的两个家族同属一个阶层的情况很多,以此加强各自家庭的力量。巴西人很重视少女的清白,这同西方国家的性开放有很在不同。少女在家中受到严格管束,一到成年便被嫁出。有些少女则被送到修道院,以免出现越轨行为。男女青年在结婚前须参加为期两周的婚前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婚后的行为规范、待人处事的原则、婚姻道德以及性卫生等。经过学习通过考核者,可得到合格证书,凭证书方可登记结婚。未获得证书而擅自结婚者,其子女不被法律所承认,上学、继承遗产都可能出现问题。

按照传统的习惯,结婚的一切开支以及举办婚礼的各项事务,多由女方负责。有些富有的女方家庭,除准备有丰盛的嫁妆外,还陪送新房。新郎则悠闲自得,只需准备一对戒指,到教堂参加婚礼即可。女方嫁到男家后,常接父母同住并负责赡养。有些男人做倒插门女婿,婚后住在女方家。在贫穷偏远地区,男方只需用甘蔗酒作为聘礼,婚礼也很简单。

展民族风情 传华夏文明 篇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员谢应君在会上代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致贺词表示,今次展览集内地50多位元艺术家作品共同展出,相信能进一步加强本澳居民对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促进本澳与内地的艺术交流。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司长马继祖致词表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次展览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展现各个民族的风情及传统文化,将有助本澳居民了解各民族的基本现状,了解各民族平等互助的民族关系,希望借以激发社会各界关注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展览的成功举办,亦为澳门回归12周年纪念日送来各族的良好祝愿,希望通过展览进一步促进本澳各界与内地各族的相互了解与相互支持。

有关展览共展出56幅以全国各个民族为题材的作品,反映出各族的文化特质以至精美的少数民族服饰及舞姿,以至各地的独特风光。同场并展出一幅长120米、高2.2米巨幅画卷,画卷以56个民族的特质文化为基础,分为八大乐章以诗、书、画、印展现出各族的团结与和谐,当中除了展现各地山川风貌外,亦将本澳景象融入画中,令人叹为观止。

澳门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主席柯建刚代表这次画展的承办方:五洲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澳门国际人才交流协会致辞指出:《多彩中华——56个民族风情画展》,是50多位画家运用手中那支神奇的画笔,把藏族的豪迈,维吾尔族的灵动,朝鲜族的风韵,仫佬族的古朴等56个民族的独特风情跃然纸上,给人们艺术的享受和心灵的感悟。特别是“百米长卷”,在创作过程中,画家们从青藏高原到云贵川,从西南边陲到东北小镇,集体采风,广泛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以热烈的情感和独到的视角凝聚画笔,挥毫泼墨,讴歌我们这个古老而又青春焕发的中华民族。

柯建刚指出:文化,历来是每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与载体,维系着每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传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56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和内涵,苗族的精美服饰,傣族的动人舞姿,壮族的嘹亮山歌,蒙古族的草原骑射等等,都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因而,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把56个民族的最优秀的文化记录下来,弘扬于世,增进人们对各个民族的认知,增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是我们这个时代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民族音乐与民族精神 篇4

关键词:艺术门类的“基因”,音乐与自然,民族精神,音乐与经济

有史以来所有的艺术都出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 带有不同的风格, 而且按照各民族的信仰、风俗、生活理念和极其复杂的大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当这种风格一旦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模式, 这种模式就成为该民族这一艺术门类的“基因”, 从此以后该艺术的发展都是围绕这一基因而发展的, 因此艺术就必然代表了该民族的精神, 该民族也必然以自己的精神去发展自己的艺术。本文就民族音乐的发展作一些探讨。

民族的音乐不能简单地分为先进与落后, 民族音乐的发展靠民族自尊心, 现代美学越来越清晰地验证了这一真理

人类在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 由利用人声和能够发出声响的物体发出声响作为信号, 到运用不同的音高, 按照一定的节奏创造出一种“秩序”, 从此音乐的创作开始了。这种“秩序”是按照人们所在的民族和地域, 按照该民族和地域所面临的大自然对于他们的塑造, 因而长期形成的信仰、社会观念和对于音响、音高、节奏等的象征意义的赋予和理解来进行, 从而形成了该民族、该地域独具特色的音乐。因此, 某民族某地域产生某种音乐几乎可以说是大自然的造化。人类这种由原始的音响的实用, 到动物性的欢娱, 再到美的创造、表现与欣赏, 这中间经历了几千年的生灭与涅槃, 逐渐形成了各自截然不同的音乐体系。它如同“人的精神或人格, 尽管还有待于成熟和发展, 但它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体”。它同人格的形成一样, 一旦成为一个“原型”或曰“自性”, 它便如荣格所认为的那样“自性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 它把所有别的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显现, 都吸引到它的周围, 使它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1) 音乐体系的形成如此, 各民族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就不足为奇了。把西洋音乐的音阶中各音的关系和汉族调式音阶各音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就可看出, 同是七声音阶, 除诞生方法的实际差异外, 其观念上的差异是那么大。在西洋音乐中, “七、六、四、二各度是动音, 它们力求达到回到安静状态”。“动音被最近的静音所引, 故七度上行至主音, 第六度下行至属音, 第四度下行至中音, 第二度上行到中音或下行到主音。” (2) 第三级音和第四级音是半音关系, 第七级音同第八级音是半音关系, 第四级向下和第七级向上的导入性是最基本的概念。但在汉族音乐中“自殷以前但有五声, 自周以来加文武二声, 谓之七声。五声为正, 二声为变。变者和也” (唐杜佑《通典》) 。王仲皋在《琴学概论》中说:“殊不知五正音之外, 有变宫、变徵、清角、清羽 (即闰音) 四个偏音。” (3) 这些说法, 说明我国传统音乐中是以五声为主音。变宫、变徵不过是调式中的附助而已。除雅乐与清乐的音节不一样外, 各种调式音节排列也不尽相同, 而且变徵一般情况下不是向三级音靠拢, 而是有向徵 (五级音) 靠拢的倾向, 变宫也不见得一定“导”向宫音。并且, 变宫、变徵在一些如山西的民歌、河南的豫剧中还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运用“十二平均律”是找不到这两个音的。从西洋乐同汉族音乐的异同, 可以想象世界各民族音乐会有多少根本性的差异。然而, 几千年来, 各个民族都用自己的音乐表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自己的音乐是其他音乐无法代替的, 当今, 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膨胀, 各民族间的音乐正在互相渗透和理解。西方民族的音乐正在越来越多地为东方民族所理解, 风靡全球的通俗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恰恰来自被认为经济最落后、文化最原始的黑人民间音乐。

长期以来, 中国音乐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音乐”, 然而谁也无法否认我国早在明代就由乐律学家朱载堉首创了值得骄傲的“十二平均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乐听了二胡独奏曲《江河水》后能够感动得流下泪水, 对中国二胡的表现力大加赞赏, 这足以说明中国音乐并不“简单”, 中国音乐作为世界上第一大民族的音乐, 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的一部分, 它的存在就说明了它的合理性, 它的特点、风格和魅力是所有其他音乐都无法用其“复杂”来代替的。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我们要学习所有民族的音乐艺术成果, 然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音乐更加完善, 我们有资格说, 我们的音乐宝库是最博大精深的, 我们的音乐家应有信心、责任和资格使我们的音乐走出国门, 让世界各民族了解我们的音乐。同时努力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真正属于中国的音乐体系, 使我们的音乐成为其他民族学习的典范和攀登的高峰。

文化随经济的渗透而渗透, 我们需要的是民族气节

近百年来, 在我国文化的走向上有一种随经济的流动而流动的现象。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在音乐的传播过程中显而易见。科学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促进了艺术的规模化发展, 这是一个事实。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 很多纯正的民族音乐宝库却往往在苦难中积蓄。布鲁斯音乐的形成如此, 中国的许多著名民歌和优秀歌曲也是如此。我国的《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等都不是出于繁荣盛世, 连年的战争和辱国之痛更是形成了百代流传的越剧。这些都足以证明, 经济的繁荣对于优秀音乐的诞生与发展并非绝对正比。

我们也应认识到, 世界音乐正在认识到我们的民族音乐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 是一座最为丰盛的艺术宝库, 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有着崇高的民族自尊的民族, 近年来我们民族风格的音乐屡屡在国际乐坛上获奖, 我们的民族乐团一次次登上国际音乐的圣殿, 获得世界音乐人的赞誉。我们看到, 技术和观念上的学习与引进, 正在像科学技术和体育事业一样, 使我们民族的音乐跃入世界的前列。

健康的民族音乐才可能走向世界音乐之林

改革开放的春风搞活了经济, 也为乐坛带来了新的生机。通俗歌曲的发展, 打破了我国只有美声、民族唱法的格局, 涌现了大批歌颂我们的时代、时代风尚和美好爱情的歌曲。如《亚洲雄风》、《青藏高原》等优美健康的歌曲, 丰富了我们民族的乐坛, 唱出了我们中国的气节。

笔者认为, 在当今这个政治局面宽松、艺术创作自由的大好形势下, 我们可以对艺术作各种尝试, 但作为有志于民族音乐大事业的工作者, 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民族观念:先要了解你的观众是我们的民族, 你也是这个民族的一个成员, 这个民族真正的音乐内涵是什么, 审美情趣是什么, 他们需要你引导他们走向怎样的审美情趣, 你应该是清楚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决定了他们同其他民族一样崇尚高尚、光明、磊落、豪爽、健康, 并具有独特的对于含蓄、羞涩、理智等的审美需求。要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精神, 使我们的民族音乐健康发展才是我们的使命。

早有预言家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各个领域都在验证这一预言的正确性, 把握时代的脉搏, 坚持民族的特点, 把一个世界最大民族的、最优秀的音乐体系呈献给世界人民, 这应是处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华民族音乐人的自信与自尊。

放马山歌

注释

1 C.S.霍尔、V.J.诺德贝著:《荣格心理学入门》, 三联书店, 1987年版。

2 该丘斯著:《和声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年版。

多彩的民族风情课件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学生生活实际离少数民族的生活较远,对少数名族的风情了解不多。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很感兴趣,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难点是: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学会欣赏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以^对面式的教学策略为主。首先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有着不一样的节日,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到这些节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很喜庆,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接着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虽然习俗不同,但是对待远方的客人却是同样的热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了解到当我们与其它民族的人们相处时,首先应该尊重别人的风俗习惯,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最后通过师生交流的方式组织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民族在服饰、食物、住房、出行等方面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源于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

设计思路

1.以^对面式的教学策略为主。通过师生交流收集的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从中感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2.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收集了大量相关的视频短片和图片,比如藏族的藏历新年、那达慕大会、泼水节图片、彝族火把节报道、刘三姐对歌、少数民族运动会闭幕式等,还配上优美的音乐,比如颇有韵味的傣家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欢快热烈的《爱我中华》,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不一样的节日风情,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学会欣赏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初步能够创造性到表达自己对少数民族热爱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知道中国^共******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懂得应该怎样尊重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同学友好相处。

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上充分交流,课后回味与反思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学会欣赏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部分民族节日的视频及少数民族的歌曲,部分少数名族的服饰图片等。

学生准备:学唱几首少数民族的歌曲,了解几个少数名族节日的传说故事,了解几个少数名族的节日和不同民族的衣食住行。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1-P2页内容,话题为“不一样的节日,同样的喜庆”。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P4页内容,话题为“不一样的礼仪风俗,同样值得尊重”。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1-P2页内容,话题为“不同民族的衣食住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我知道的节日多

1.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节日卡,如彝族,火把节。要求越多越好。背景音乐为<<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2.以小组为单位轮流答的方式说说你知道哪些民族节日?要求:一次说一个,说完贴在黑板上,不能重复。

3.继续轮流答,直至评选出优胜小组。请优胜小组介绍成功经验。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发现大家知道的少数名族节日可真不少!说都说不完了。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节日名称让学生了解到咱们国家竟然有这么多的少数名族节日,为培养对少数民族的热爱奠定基础。】

活动二我知道的节日

1.结合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说说自己想了解哪个民族的节日。教师综合学生的意见在黑板上标明。(背景音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2.交流小提示:

民族

传统节日

时间

习俗

愿望

3.各小组根据黑板上的提示选择3-4个节日进行重点交流。其他同学还可以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选取代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还可以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配背景音乐和画面或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片。(背景音乐比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壮族的歌婆节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泼水节播放<<泼水节欢歌>>等)

5.教师补充“壮族三月三”的传说。

6.请同学们交流你收集到的有关民族节日的传说或故事。

7.两人一组商量完成书上“民族节日大搜索”的表格。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在这么多丰富多彩的节日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十分的喜庆。

【设计意图:在上个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交流了解几个重大的少数名族节日,让学生走进去,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5.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体现特点

表达祝愿

不一样的节日 展现风情 同样的喜庆

促进繁荣

传递真情

第二课时

活动一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1.导入:各民族虽然习俗不同,但是对待远方的客人却是同样的热情。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少数民族,准备准备,待会儿迎接我们这些来自汉族的客人。

2.为了让待客工作开展得更顺利,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呢?是的,大家可以用你的语言、动作、食物、礼物等形式。总之,待会儿让汉族的游客评选最热情的民族及民族小明星。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背景音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4.从每一组中挑选1个游客,组成游客团。然后游客团进入各个小组。各小组选取代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还可以补充。教师随机点评。根据学生的交流配背景画面或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片。(音乐见<<葫芦丝-阿瓦人民唱新歌>>)

5.评选最热情的民族及民族小明星。

6.各民族招待客人的方式真是异彩纷呈。除了刚才大家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待客习俗吗?

小结: 看来各民族虽然习俗不同,但是对待远方的客人却是同样的热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互动中充分感受少数民族人们的热情和大方。】

活动二远方的客人我们尊重你

1.故事:周总理参加泼水节(出示图片见图片资料5总理泼水)

故事中警卫担心总理受凉,用雨伞挡住傣族人民泼下来的清水,周总理为什么让警卫立即收伞?

是呀,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对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我们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理解。

2.有些少数民族,甚至还有自己的禁忌,比如刚才提到的回族人民不吃猪肉,大家在课前还收集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分小组交流交流吧!

3.全班交流。

4.教师补充部分民族的禁忌。(文字见资源平台1)

5.如果少数民族的孩子来到咱们班,你会怎样做到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呢?

6.补充故事:阿孜木又成了快乐的小百灵(见书)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结:是呀,当我们与其它民族的人相处时,首先应该尊重别人的风俗习惯,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设计意图:选取两个典型人物来说明当我们与其它民族的人相处时,首先应该尊重别人的风俗习惯。】

板书设计.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不一样的礼仪风俗,同样值得尊重

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第三课时

活动一认识民族服装

1.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最能区别不同民族的标志就是服装。听说大家收集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下面分小组交流交流,你收集到的民族服装的特点。

2.我是民族服装讲解员。

在教室一角布置民族的服装展览厅或出示收集到的图片(见图片,主要有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服装各若干套)

各小组推荐民族服装讲解员进行讲解,教师配上相关服饰画面。

评选最佳讲解员。

3.看服饰猜民族。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根据刚才的交流猜一猜。

4.讨论:为什么少数民族的服装与我们汉族有这么大的区别?

小结:看来,各民族的服装真是五彩斑斓啊!如果把咱们56个民族的同胞集合在一起,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是多么绚丽的一幅画面啊!

【设计意图:通过看、猜、说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少数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服饰,培养学生对少数名族的热爱之情。】

活动二民族食品交流会

1.分小组介绍民族风味小吃。

2.看食品图片,猜民族。

3.猜中后在交流介绍食品的做法、味道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品尝品尝。

小结: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各个民族都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特色食物,有机会你们一定要走走看看,亲自尝尝。

【设计意图:通过看、猜、尝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少数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服饰,培养学生对少数名族的热爱之情。】

活动三形式多样的住房

1.欣赏图片:形式多样的住房。

2.补充交流:形式多样的住房。

3.讨论与交流:各民族的建筑特点与什么相关?

小结:现在你知道各民族的建筑特点与什么相关呢?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了解少数民族形式多样的住房。】

活动四独特的交通工具

1.看地理环境,猜交通工具。

2.小资料:云南的溜索过河

3.你还知道边远地区的民族使用过哪些交通工具?这些特殊的交通工具与什么因素有关?完成:我的想法————

结:我想考考大家,为什么少数民族地区会出现这么独特的交通工具呢?今天我们了解到不同的民族在服饰、食物、住房、出行等方面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源于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这也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聪明才智。这些特点也让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人更具魅力,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让我们再次唱响《爱我中华》这支歌,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了解少数民族独特的交通工具。】

板书设计.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不同民族的衣食住行

衣——————五彩斑斓

食——————独具特色

住——————形式多样

双江:一个县看四种民族风情 篇6

双江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四个民族(佤族、傣族、拉祜族和布朗族)共同自治的自治县,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交融、平等和谐、共同发展,创造了令人神往的多元民族文化,被誉为“和谐多元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拉祜族

拉祜族是云南西南部跨境而居的山地民族,有“猎虎人”和“河头人”的释意。忠厚善良的拉祜族人是古代西北青藏高原氐羌族的后裔,于元代南迁至澜沧江流域的亚热带地区定居。

拉祜族的舞蹈“嘎克(打歌)”历史悠久,名目繁多,风格独特,舞姿古朴、豪放、潇洒,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大路歌》《追山歌》《簸米歌》等应有尽有,层出不穷。拉祜族传统节日和婚丧活动中都要打歌,而且要连续打几个昼夜。打歌时,有人以葫芦笙伴奏伴唱助兴,男女老少围成圆圈,由打歌师傅领舞。

拉祜族多数生活在高山上,其山寨多建于林木繁茂的山头或山腰,周围种刺藤或用竹桩、竹篱笆作围栏。房屋建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落地茅屋,另一类是桩上竹楼,不论哪种形式的房屋都设有火塘,白天是生活活动的中心,晚上围火塘分床而宿。

拉祜族的服饰比较独特,男子裹黑色包头,穿无领右开大襟衣和宽大的长裤。妇女因支系不同而异,双江拉祜族妇女一般缠黑色土包头,穿无领对襟短

衫,胸前袖口饰以彩色布条和几何图形的拼花布块,下着长筒裙,衣领及开襟处还嵌有银泡,内穿花格筒裙。

佤族

佤族自称“巴饶克”,鸡枞陀螺为双江佤族所独有,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是双江沙河东等村佤族最早祭祀活动的用品之一,随着历史的变迁,形成了今天全国独一无二、富有难度技巧的民间体育奇葩。鸡枞陀螺除具有其他陀螺所具有的功能外,其独具特色的造型及高难度抛接技巧表演是其他陀螺无法比拟的。鸡枞陀螺平地旋转时犹如盛开的鸡枞花朵,抛起时似火箭腾空,坠落时又如勇士空降。

布朗族

布朗族自古就生活在云南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是一个总人口不到十万人的全国特有民族。刚刚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蜂桶鼓舞,就是布朗族独具个性色彩的典型代表。

我和上音实验中学的师生们赶去偏远的小山村邦丙乡大南直村,这里因出产蜂桶鼓和蜂桶鼓舞而远近闻名。蜂桶鼓和蜂桶鼓舞是双江布朗人的独门绝活,蜂桶鼓因它的形状像民间养蜂的蜂桶而得名,它的由来还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

蜂桶鼓舞是布朗族的群众性舞蹈,分为三步和五步两种,节奏明快热烈,几种打击乐器相配合,高中低音融为一体,独具情趣,动作大方、潇洒、活泼,舞姿轻盈、柔和、细腻。

布朗族的先民是古代的“濮”人,迁徙发展到今天,我在采风中发现布朗族仍然保留着纺织、染布、竹编等古老工艺。数百年来,他们自己种棉花,用自制的机器轧棉花,用棉线织衣服、织挎包、织线毯。布朗族自称是“阿娃”,因此织成的线毯被称为“阿娃毯”、“牛肚被”。

傣族

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双江勐勐建有佛寺“白象寺”,是傣族传经诵文的重要场所。

傣族的舞蹈主要有象脚舞,为男性集体舞蹈,由若干个身背象脚鼓的舞者围成圈,手击脚跳,乐器以铓、镲配合,节奏明快。每年的“泼水节”,傣族群众都要举行隆重的赛鼓活动。

千百年后的今天,傣族同胞仍保留着先民们竹编、制陶、纺织、刺绣、绘画等传统工艺,每一件精致的作品都令人赞叹不已。

旅游景点

神农祠: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北部南勐河上游,勐库大雪山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山脚的古茶谷中心地带,祠内塑有一尊采用雪花白石雕制而成的炎帝神农塑像,依山傍水,绿树成荫,两河交汇,环境优美,是游客休闲度假、朝拜茶祖神农的圣地。

民族风情 篇7

三、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探究进行综合学习

语文教学应该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和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把阅读和口语交际定位于提高、充实、丰富学生整体语文知识之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就活化了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主题班会“本地传说演讲比赛”中, 学生搜集到的各种传说, 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演讲, 学生的激情, 无不令我大开眼界。在作文《我的家乡》时, 学生们用那稚嫩的笔触、独具慧眼的视角, 描绘了家乡的古朴、神秘、美丽以及变化。感受, 无不令人神往。经合作探究、互评互改、教师激励, 学生作文兴趣空前高涨。这样, 能力得到增强, 情感得到升华, 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还可以让学生的有关风俗风情的作文上墙报、传网站、投稿件、登报刊。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民族风情 篇8

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存在的问题

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服务, 为民族地区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是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弘扬和塑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及思想品德的主渠道、主阵地。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 对于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 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平等、共同繁荣, 具有重要作用。但是, 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这门课程的部分内容已显得日益陈旧、缺乏活力, 改革、创新势在必行。目前,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主要存在班级人数相对较多和教学理念滞后两大问题。

(一) 在教师有限的前提下, 班级人数相对较多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集中在第一学期上课, 在这个学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研室的教师要承担整个学校所有大一学生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在教师人数有限的前提下, 必须合并班级上课。这也就意味着每个班级上课人数相对偏多, 要不然就没有办法完成所有班级的授课。人数相对偏多导致上课效果相对较差。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他们认为班级上课人数多、班级大, 自己不会被教师注意, 所以在课堂上做自己想做的事, 应付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还有的学生因为大班上课教室大, 距离黑板较远, 看不清教师的板书, 所以出现放弃的心态。大班上课不仅使学生疲惫, 教师也很头疼。他们既要管教学, 又要管纪律, 费时费力, 调控起来相当困难。例如, 分组讨论环节, 在人数少的班级里分组讨论, 每组都有机会发言, 学生活跃度高;但在人数多的大班, 由于人数较多, 在分组讨论时大家发言的机会受到限制, 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质量。

(二) 教学理念滞后

目前,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大部分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但是, 在具体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有些教育工作者实行的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听课为辅。“教师中心论”在理论课教学中仍有一定的市场。这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影响了理论课教学的深入和发展[1]。奎苏姆宾博士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心灵的教育。”陶行知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学校及教师就要为学生探索、创新提供良好的空间, 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基础上。例如, 在课堂教学中, 讨论就是一种激发学生创新的好形式。这种形式允许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对话, 这既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思考, 又可以通过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将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

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 革新教学内容, 实施专题化教学

目前, 大部分民族院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使用的教材是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该教材从理论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科学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政策性。但是, 该教材的理论深度, 使得没有专业学科背景知识的大一新生接受起来比较吃力,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影响了教学效果。面对这种情况,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契机, 进行了专题化教学改革探索。

专题化教学, 是指以专题的形式设计把教学内容, 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进行讲授。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说, 它丰富了课堂内容,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具体教学安排上, 将《中国民族理论新编》的12章节内容分成6大专题。专题一:走近“民族”;专题二:纷繁民族世界复杂民族问题”;专题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专题四: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专题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专题六: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平等团结。每一专题的讲授都注意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对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关心的问题着重进行讲授, 突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民族性、现实性, 使学生参与其中, 融入其中, 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关心社会。同时, 在求知中自然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奠定基础。

(二) 改变教学方法, 运用案例教学法与讨论式互动教学法

1. 运用案例教学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 是指运用真实案例, 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诊断和决策,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不要求学生找到唯一正确的答案, 而是促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增强消化和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2]。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理论教研室在进行专题化教学的同时, 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结合国家的政策及社会突发热点问题, 把枯燥的理论变成鲜活的案例, 使学生不仅从案例的分析、讨论中获取知识、经验和思维的方式、方法, 而且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和思想。在讲授“中国民族概况”专题时, 采取讨论的方式, 让学生介绍一下他们本民族的情况或者是他们所了解的民族的基本情况。通过这种方式, 把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与个人经历与兴趣相结合, 帮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及他们的风俗习惯, 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在讲授“纷繁民族世界复杂民族问题”专题时, 就新疆“7·5”事件, 让学生通过纪录片了解这一事件从策划到造成人员伤害的全过程, 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再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民族问题, 从而弄清不是所有涉及民族的问题都是民族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但世界不稳定及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活动猖獗, 他们组织的暴力犯罪, 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极大地伤害了各族人民的感情。在讲授“中国是各民族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专题时, 通过影视资料及图片向学生展示, 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 中国是各民族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国家离不开56个民族, 同样, 56个民族也离不开国家, 只有强大的国家才会有富足的民族。在讲授“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专题时, 通过中国航母、中国龙精神等案例, 以民族共同心理认同为主线, 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就是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对中华民族存在、发展、安危、利益等的认同和关切, 是中华民族存在的反映,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心理特质, 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心理纽带。通过二战时期犹太人惨遭纳粹分子屠杀的案例, 让学生认识到, 只有国家团结, 才有政通人和, 人民幸福, 从而自觉为维护祖国统一、安全、荣誉与利益而努力奋斗。在讲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专题时, 使学生了解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能相对比较成功地解决民族问题,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专题时, 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讲起, 先倾听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各项民族政策的理解、对相关社会现象的分析, 再使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民族政策, 了解各项政策的初衷和实质, 做党的政策的坚决执行者、捍卫者。

2. 运用讨论式互动教学法, 积极发挥学生能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3]讨论式互动教学法是学与思、学与论的结合。这种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内容需求、个体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及兴趣点,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动态、创新的教学过程, 引导并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提升学生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它对于巩固和加深已学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讨论使学生消化理解所学理论知识, 更好地内在转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影响自己的内心。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没有兴趣的学习, 无异于一种苦役。教学的最佳效果应当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形成良性互动, 实现教学相长, 使所学知识能对以后的生活给予理论指导。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 重视理论教学, 但不看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缺乏对学生研究、分析问题的鼓励, 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随着时代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要求, 满足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的任务是在课堂上想办法把学习主体的自觉性、主动性激活, 将“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4]。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除了实行专题教学, 还在课堂上实行了讨论式互动教学法及实践教学,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验, 效果良好。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验, 笔者发现, 在课堂教学中的讨论环节, 讨论的内容最好是那些学生感兴趣, 同时又能对他们的内心世界起到积极影响的现实生活案例, 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讨论的目的。例如, 在讲到西部大开发时, 给学生的讨论题目就是“如何看待新疆的切糕事件”。通过讨论不仅让学生了解事件本身, 更要让他们了解这个个体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经济原因, 以及西部边疆经济目前的状况、国家对西部边疆的政策。两年的探索和改革表明, 案例教学法、讨论式互动教学法的运用得到学生的认可, 教学效果良好。

(三) 推动实践教学, 提高民族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2005年, 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教学改革的要求, 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必须有实践环节, 并且要求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不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内蒙古民族大学响应国家的号召和规定, 在强化民族理论教学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 扩大了第二课堂的作用, 进行实践教学。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 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 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灵活广泛, 如参观考察民族名胜古迹、博物馆, 观看相关所学知识的影像资料等。这些方式符合青少年学生的特点, 把时代的气息注入新的理论体系中, 不仅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也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例如,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研室在讲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这一专题时, 组织学生参观了当地民族文化博物馆, 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正是古老的中国文明, 培育了中国人民的精神, 各民族为缔造伟大的祖国、捍卫祖国的统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对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凝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使命感有积极意义;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这一专题时,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进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社会调查等等, 让学生感受到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 民族地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新发展、新成就, 进而使学生认识到, 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存的基础、发展的保障, 是各民族维护尊严的前提。通过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 学生增长了见识。

高校大学生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对象, 也是国内分裂势力竭力争夺的群体, 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因此, 发现“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对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坚定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帮助他们与破坏国家统一及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 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 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手段。“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要实施专题化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要运用案例教学法与讨论式互动教学法, 要推动实践教学, 提高该课的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存在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王颖.深化民族理论课教学, 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J].民族教育研究, 2003, (6) .

[2]谢四平, 李晓衡.案例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 2003, (2) .

民族风情 篇9

关键词:民族学视角,主体民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汉族所占比重最大,多民族的构成决定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多元性。而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母语维持问题的提出,人们越来越关注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在多语言文化国家地区的留存,提出主体民族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当前人们的呼声,是推行语言文化、加强民族沟通的重点。

语言是文化载体,象征着一个民族。语言不仅是用于沟通的工具,它的转变轨迹也能反映出各个民族在历史上的变化与发展。民族视角下的语言学习是以培养多元化人才为目标,教育的对象也应更广泛全面,而不是仅仅限于少数民族群体自身的教育。民族的多元化教育要求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学习民族本土文化的同时,也要融入现代社会,促进本民族的发展。同样,主体民族对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了解,是对少数民族的接纳与认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共同繁荣。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存在方式,增进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了解,不论对于社会成员自身还是民族发展及国家稳固,都是有所裨益的。

一、社会成员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英语的普及,在推动中国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造成人们对于自己母语的不以为意。语文教育是培养我们民族情结、文化、精神的重要方式。而人们对于母语的轻视,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层。中国主体民族文化的传承正面临危机,少数民族的一些语言风俗文化更是难以为继。

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各类文学作品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语言文字中蕴藏的文化现象,是每个民族千百年来的经验与积累,是人类重要的财富。各民族语言中已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蒙古族一族,整理出来与读者见面的史传文学名著有: 《蒙古秘史》、英雄史诗《勇士鼓那干》、长篇历史小说《泣红亭》等,而这些不过是少数民族文化作品中极少的一部分。

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语言的衰亡,也是文化的衰亡。语言的丧失,将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播,青少年在各种语言文字的冲击下,也会失去对本土语言的认知。作为占中国总人数大多数的汉族,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了解,将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留存与开拓提供更大的可能。

语言是语言使用者对外在世界进行认知时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主体民族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有利于多元文化思维的培养,为研究民族语言变迁、理解民族价值打下基础,融入少数民族成员本身的视角,更为客观准确地对民族语言文化进行探究。

另一方面,主体民族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体现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视的同时,也加强少数民族成员对自身民族语言文化的认同与归属。

二、民族方面考虑,主体民族了解少数语言文化的学习加强民族间的互相理解,减少民族间的矛盾

社会进步的基础是民族的团结与稳定。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现有的56个民族中,大多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语言文化不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会不同,在一定基础上也造成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障碍。文化的差异引起的误解,在追求强烈认同感的民族情绪下,很容易使冲突升级,甚至产生暴力行动,造成大量的死伤,对社会安全造成持久性威胁,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与和平。

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重在交流与沟通。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民族间语言文化的差异也是如此。不同的文化间不能直接融合,近来频发的民族暴力事件对所有民族都起着警示作用。不同的民族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汉族文化并不能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全面替代。主体民族在学习其他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时,要学会包容与尊重语言文化的差异,鉴别其他民族文化的特色,吸取长处,丰富自身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代表着主体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尊重与认同。想要消除民族间的误解与矛盾,了解彼此的文化是重要的一步。这样,在民族之间产生文化差异时,才能真正做到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和处理问题,有效减少民族间冲突,解决民族间矛盾,

三、国家方面看,主体民族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有益于国家的稳固与统一,加快与世界接轨

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方式多为群散杂居,各民族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但由于少数民族的分布不集中,为民族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与展开制造了难度。民族教育的目的是让少数民族孩子进入主流的同时,能够传播科学知识与民族文化,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共繁荣。

主体民族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维持了汉族与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深化了汉族对其他民族的理解,在减少民族矛盾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了中国各民族一起发展,共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族教育难以实施的难题。主体民族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时候必须明确目标,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不仅是多学习一门语言,更是培养其多元化思维。在学习的同时,应学会借鉴不同语言文化中的长处,促进少数民族特色语言文化的生长与自身发展。

同时,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宝贵的经验积累,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中的一部分,占据着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反应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是值得主体民族去了解并推广的瑰宝。主体民族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少数民族适应新社会,在尊重其语言文化的基础上,改正语言文化中不合时宜落后的地方,扩大其理解世界的视角,跟紧时代脚步,做到与时俱进。

四、结束语

从民族性格识别中国民族舞 篇10

关键词:民族性格,中国民族民间舞,体态动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的沉淀下各个民族都累积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其中便包括了舞蹈文化。劳动人民都极为自然地喜欢用本民族的歌舞来表达自己喜怒哀乐,可以说歌舞就是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的历史条件、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舞蹈文化必然受到地理环境、生产劳作、宗教礼仪、服饰装扮等各方面的影响,因而具有了各自的特点,同时也容纳了各民族深远而广泛的文化内涵。简而言之,各具形态的民族民间舞蹈都是来源于劳动生活,其体态动律可以充分诠释各方面因素在这个民族身上留下的烙印——各具特征的民族性格。笔者从民族性格的入手,针对中国的五大民族民间舞蹈——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朝鲜族,做一个快速的识别和记忆。

一、藏族民族民间舞蹈

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藏民族生活在素称“世界屋脊”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他们全民信仰佛教,单纯朴实、真情真意。

(一)民族性格和舞蹈特征。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崎岖的道路,使藏民们的服饰、言行、劳动都透着浓浓的高原情愫的审美意识。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影响,长期的奴隶社会、农牧文化,加上严厉的等级制度和宗教文化,松胯、收腹、含胸成为了藏族舞蹈的基本形象。解放后,广大农奴翻身做主人,手脚得到解放,大幅度的舞动体现在热烈场面之中。

动律“一顺边”是指在行走或舞蹈中,一边的手脚随中心移动,同时向一侧伸出。这是从劳动者在高山缺氧、山路崎岖的条件下辛勤劳动时,为平衡身体减少晃动、节省气力的日常生活基本体态中提炼而来。还有膝部松弛、微颤,造成的下沉感,腰胯膝动作的结合,尤其是在屈伸步伐时上身因重心的移动而形成的晃动,也来源于藏民的劳动生活。

(二)基本体态动律。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可概括为:坐胯,上身松弛前倾;动律有“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去屈”的规律。这里的“屈”指的是颤膝和懈胯。舞蹈时,膝关节常带有连续、小而快、并富有弹性的颤动或是带有柔韧感的屈伸,这种颤动或屈伸的步法都形成了重心的移动,再带动松弛的上肢,使手臂动作附随而动,因此,藏族舞蹈的动势由下而上,所以舞动起来时会有飘逸、沉稳的感觉。

二、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

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的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豪迈质朴、庄重乐观。

(一)民族性格和舞蹈特征。多变的草原气候、不定的游牧生活,练就了牧民强悍矫健的体魄,培育了开阔坦荡的心胸和质朴豪放的情怀,形成了他们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和极具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蹈。蒙族舞蹈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性格: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气概。

(二)基本体态动律。蒙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可概括为:挺胸立腰,上身后倾,后背后靠,颈部后枕,下巴微抬,“视线”开阔,呈划圆动律。舞蹈时肩部动作丰富灵活、带有“脆”劲儿;腕部常带有提压动作,脆韧相间地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头部较稳,上身体态端庄挺拔,推身、摆身和靠身的动律。做各种步法时膝盖的屈伸沉稳柔韧,脚步扎实稳重,动势中强调下沉的力量。

三、维吾尔族民族民间舞蹈

有“歌舞之乡”称号的维吾尔族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歌舞艺术更是一块瑰宝。维族人民热情奔放、强悍豪迈、仗义团结。

(一)民族性格和舞蹈特征。维吾尔族人民早先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上,后移居至西域(现新疆),由草原牧骑生活发展到地区的农业生活,经历过多重经济形态和宗教文化。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她们舞蹈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集包括了萨满跳神、古波斯、阿拉伯舞蹈等多重神态为一体,舞蹈十分丰富欢快、具有动感。在维族舞蹈中,体态表现也十分丰富和具有标志性,如灵动的眼神和高傲的头颅,还有一系列的修饰性动作,例如动脖子、弹指头、翻腕子等,这些都使维吾尔族的舞蹈更加鲜活灵动。

(二)基本体态动律。维族舞蹈的基本形态可以概括为:昂首挺胸,立腰拔背,高傲外向,步法是三步一抬,常伴有快速多变的旋转和柔软的下腰,摆辫子、拧身以及在旋转中的戛然而止,使维族舞蹈潇洒飘逸。维族舞蹈擅长用眼神来传情达意,体现出生动的人物个性和情感。总结为:挺拔而不僵,微颤而不窜,上身撒得开,脚步不离散,晃身带摇头,耸肩绕手腕,技巧多旋转,节奏多符点。

四、傣族民族民间舞蹈

傣族人民生活在我国江河纵横、绿树繁荫、蕴藏了天然美丽的西南地区,他们含蓄舒缓、柔顺包容、腼腆质朴、谦让纯洁,受中原和南亚文化的影响,傣族的民族民间舞蹈极具东方韵味。

(一)民族性格和舞蹈特征。由于生活环境气候湿热,信仰小乘佛教,姑娘们的衣着等原因,傣族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气候中,过着平稳又恬静的劳动生活,对象征着清纯洁净的水特别喜爱,使得她们的舞蹈安稳悠然;因为将孔雀视为圣鸟,步态又十分轻盈灵巧。上身向旁倾斜,下肢保持半蹲,腰胯手臂曲线,整个身体、手臂及下肢都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体态造型,极为具有雕塑感。膝部匀称绵延地颤动、上身左右轻摆、脚下重起轻落地跺踏,加上手脚同处一侧,形成“一顺边”,极富动态美。

(二)基本体态动律。傣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动律可概括为:在舞姿造型的“三道弯”和动律特征的“一顺边”两者融合中,形成了多种美妙曲线的组合。通常脚步和膝盖重拍向下,膝盖在弯曲中屈伸和动作,以屈伸带动身体的颤动和左右轻摆;脚多为后踢步,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具有内在的含蓄健稳的力量美。

五、朝鲜族民族民间舞蹈

朝鲜族人民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自古从事农耕劳动,酷爱大自然。在不断的反抗外来入侵、抵御战争、艰苦创业中,勤劳勇敢的朝鲜族人民形成了沉着坚毅、不屈不挠、爱憎分明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性格和舞蹈特征。鲜族人民用她们内韧外柔的舞蹈风格体现出了她们的民族精神。他们喜爱白鹤,把白鹤作为长寿、幸福的象征,舞蹈时,“鹤步柳手”的特点贯穿在动律之中。内外结合,动静结合,以内在之动带动外在之动,以呼吸作为动作的动力,带动全身,在音乐高低长短的伴奏中,形成韧性律动,形成鲜族舞蹈中潇洒、典雅、含蓄、飘逸的独特风韵。

(二)基本体态动律。朝鲜舞的基本体态是松弛、含胸、垂肩蓄腰、吸腹收臀、气息下沉,仙鹤式的步调和杨柳式的身条,展现出含蓄美。重视气息的运用,用呼吸带动膝部的屈伸平移以及腕部的控制,贯注于全身,有明显的连续性,从而构成舞姿造型的流动和延续性。

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地理、历史、信仰等多重原因,造成迥异又丰富的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舞蹈上,区别的方式不仅仅是服饰、道具、音乐,更应该放在舞蹈本身也就是相应的体态、动律等舞蹈特征,而这都是民族性格决定的,具有必然性。因此笔者认为由民族性格入手理解民族舞蹈的特征,更加有利于快速识别和理解各民族舞蹈的动律体态和民族精神,这种结合记忆方式是在舞蹈教育和知识普及上可采取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江玲.舞蹈教程[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民族旅馆,风情万种 篇11

藏式旅馆,回家般的温暖

关于藏式小旅馆,西藏旅游局的一份文件中有这样的表述:“这部分宾馆历史悠久,大多位于老城区,交通极其便利,有固定的客源和民族特色,深受很多旅游观光者的欢迎,特别是海外游客对此情有独钟。

拉萨著名的旅馆多集中在北京东路,走在这里,我们常常会想起香港。扑面而来的,除了浓墨重彩的民族味道和藏式民居的建筑特质,还有第一时间就该震撼你的蓝天白云外,五颜六色的广告牌霸气十足地悬浮在街面建筑的腰肢上,风情万种地占据城市空间。建筑形象、广告牌、藏文化感觉、藏民族氛围齐聚在雪山下。

[关键词:供氧服务]

西藏的神奇,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但对人的身体,也是一种挑战。它算不上极限挑战,可不少人却垮了下来。有血压高,以及心、肺、肾有问题的人最好不要冒险……这是医嘱。医嘱有时就是圣旨,于是要感受西藏的神奇浪漫还是要小命,便需要选择。

著名演员李冰冰在西藏拍摄《云水谣》的时候,就没断过“吸氧”,在羊八井拍摄的第一天就因严重缺氧,导致全身抽搐,挑战着生命的极限。李冰冰坦言她非常投入演出,甚至“牺牲”了健康作代价。我们可以看到,去西藏的人很多都会面临这样的生命考验,但是,西藏旅馆特有的供氧服务会让你免去后顾之忧。

一个户外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这家极普通的藏族旅社,在服务人员中凝结了一种特殊的企业精神,无论是客房服务员,还是餐厅服务员,他们都以微笑迎客,以微笑送客,处处体现了一种友情和关爱。”

正如拉萨某旅馆总经理次仁德吉所说,要让旅客感到像家一样的温暖。在这里,旅馆服务员为旅客洗衣服是免费的。缺氧、生病的旅客在这里会得到精心照顾。去年,该旅馆服务员还及时抢救一位高原反应严重的韩国女学生,挽救了女学生的性命。

普通中溶入热情,古老里渗进爱心,难怪会有如此多的旅客钟情于斯。

[关键词:藏式BBS]

对于到西藏旅游的人,尤其是到拉萨的观光者,八朗学、吉日、雪域……这一串名字多半不陌生,它们是拉萨众多藏式小旅馆的名称。而最老牌的藏式旅馆,在北京东路上,很早以前就名声在外了,经常看到大包小包的老外连人带包被从机场运来,然后从后备厢往下卸行李。大门门楣中央有个硕大的牦牛头标志,所以也被称做“牦牛宾馆”。此地不久前刚被大肆装修了一番。独有的文化积淀、民族特色,让这些藏式小旅馆本身就成为了拉萨美丽的风景。藏式小旅馆更像武打片中里的《新龙门客栈》,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人来人往,江湖行走的人士变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客栈马棚里的马变成了空坪上的各式汽车。

在这些藏式小旅馆里面,有一种很独特的交流沟通方式,那就是藏式BBS。那挂在每个旅馆最显眼的地方,那里每天都是动态变化的、上面的纸贴会随人流的流动而变化,看榜的人也是动态变化。准备何时去何地、何人、来自何地、有车否等等,留下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想要结伴而游的人就会在这里寻找自己的搭档,这种动态留言板在藏式小旅馆都有存在,留言板是这些藏式小旅馆特色文化。

[关键词:背包族]

网上点击西藏旅馆,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新奇的称谓:背包旅馆。

原来,神秘、古老、绚丽的藏族文化吸引了“背包一族”的到来,每年的旅游旺季都会有许多“背包一族”旅行到这里,他们大都选择便宜但设施完善的旅馆做为自己的聚集地,这些小旅馆就被称为了“背包旅馆”。

所谓“背包一族”,指的是热爱大自然和自由的理想主义者,他们背起背包,带上睡袋和日常用品,手拿一张地图就可以开始一个人的旅行。他们是一群怀抱理想独自上路到处流浪看世界的人,旅行是他们生命的又一种延续。

背包族的网站中介绍,选择藏族小旅馆除其价格便宜外,还在于它能提供很多便利的服务设施。旅馆不但有餐厅、酒吧、网吧。还提供免费的洗衣服务,对于背包族来说,身处异地它乡的他们能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也是使他们留恋于小旅馆的原因。而且具有浓厚的藏区文化特色,因此,对旅游观光者来说,选择具有独特藏民风情的旅馆不但可以节省金钱,还能从这间旅馆挖掘出藏民那独特的文化。

新疆旅馆,田园诗歌生活

除了西藏,新疆维吾尔族的一些特色旅馆则另有一番风情。

[关键词:民族建筑]

维吾尔族的一些特色旅馆保持着民族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一般房屋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室内凿壁龛、并饰以各种花纹图案。旧式房屋多系土木结构、窗子较小、房顶开一个窗,通风采光差;室内进门有一连灶土炕、用来做饭取暖。

[关键词:果园旅馆]

维吾尔族人喜欢在庭院中种植花卉、果树和葡萄、整个环境显得雅静、清新。维吾尔的特色旅馆当然也不例外。住在这样的旅馆,让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们,一下回到了田园时代的简单人生。步出户外,随处可见诱人的葡萄架,还有很多毛驴车,铺着漂亮鲜艳的花毯子,上面坐着的多是花枝招展的维族妇女和美丽的小孩子。

[关键词:歌舞表演]

民族风情 篇12

关键词:勇敢的心,英雄史诗,民族风情

获得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的影片——《勇敢的心》是高校影视鉴赏类课程中的常见片目之一, 也是笔者所讲授的《影视鉴赏》课程中的必选片目。在《勇敢的心》的鉴赏教学中, 笔者主要从英雄史诗与民族风情两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和批评。

影片《勇敢的心》由好莱坞影星梅尔·吉布森执导并主演, 取材于13世纪末14世纪初苏格兰人民反抗英格兰暴政的历史事实, 因其对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相对完整的生活道路和性格的刻画而被认为是一部悲壮的、融合血泪传奇的英雄史诗。该片以政治为背景, 以战争为核心, 以爱情为佐料, 在历史与传奇之间塑造了一位为爱而生、为自由而死的英雄形象——威廉·华莱士。在苏格兰历史上, 华莱士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在苏格兰的民间传说和各类文字资料中, 他的事迹极具传奇色彩且同时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版本。实际上, 在这个精心杜撰的电影故事中, 包括华莱士在内的众多角色及其影片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不仅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 甚至为服务于英雄传奇和史诗表达的需要对历史进行了歪曲的改动。例如, 历史上华莱士的父亲并非影片中所演绎的民族英雄, 实际上是英国人的“汉奸”;而被苏菲·玛索演绎的凄婉多情王后伊莎贝尔在历史上则被称作“法国母狼”, 在华莱士死后三年她才从法国来到英格兰, 七年后爱德华三世才出生。这种全然不顾历史出入的改写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美国史诗电影的通病, 有研究者指出:“美国史诗电影对于‘史诗’和‘英雄’怀有一种‘预设’的想象, 为拔高主题和角色, 甚至不惜歪曲史实, 主观的能指赋予所指的想象空间游离于真实。”[1]值得一提的是, 对于这种类似的“历史问题”, 该片的创作者显然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 影片中“历史后来人”这一叙述视角的设置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对影片中“历史问题”的一种纠偏。整部影片的故事在“历史后来人”的旁白中展开, 这一“历史后来人”的个人化视点明显带有民间传说或野史的色彩, 故事本身是作为历史的一家之言而存在的, 过于纠结故事真实与否显然是徒劳的。这一叙述视角的设置巧妙地消解了故事与历史之间的偏差, 不仅为英雄传奇的书写扫清了障碍, 同时也使得英雄的传奇故事呈现出主观的真实性。

“‘英雄情结’是好莱坞电影生产与消费的绝对主体, 英雄经验在无数摹本中从方方面面不断地累积, 建构了好莱坞电影美学中英雄的价值观。”[2]作为一部英雄史诗, 《勇敢的心》对于观众而言同样是一场消费英雄的盛宴, 然而《勇敢的心》并没有遵循经典好莱坞史诗电影的传统套路, 将华莱士描写成天生的英雄, 而是遵循着英雄成长的模式, 着力刻画华莱士是如何由一介平民成长为一名英雄的过程。影片伊始, 编导并没有从正面直接表现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 而是从幼年华莱士失去亲人这一角度切入, 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尽显民族压迫的残忍和罪恶。在华莱士还是孩子的时候, 父亲和长兄便在与英军的对抗中死亡, 这一幼年的心灵创伤作为日后“复仇” 的原动力首先为英雄的成长埋下了伏笔。接下来, 随着情节的深入, 妻子梅伦又因反抗英军的侮辱而被杀害。 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 盛怒之下的华莱士将杀死妻子的英军首领和英军士兵全部杀死。这一举动无意间点燃了众多苏格兰平民压抑已久的反抗情绪并引发了起义。不可否认, 此时华莱士率领苏格兰民众揭竿而起的行为还是具有些许被动性的。但当到了最后, 众多投奔者汇集到华莱士麾下要求推翻英格兰统治的时候, 华莱士开始思考起自己的责任, 更看到了起义背后鼓舞人心的真正目标——自由。此时华莱士的灵魂可谓真正得到升华, 成为真正的英雄并拥有了一颗勇敢的心, 而涉及民族觉醒和国家独立的宏大叙事也被推至前台, 逐渐替代了个人的恩怨情仇并显示出影片作为英雄史诗的特征。

爱情描写是好莱坞大片中不可或缺的要件, 英雄和爱情的整合更是好莱坞电影美学中程式化的文化语境。 《勇敢的心》中存在着两条爱情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华莱士与妻子梅伦田园诗般美好的爱情生活, 影片以编导为两人精心设计的林间秘密婚礼将两人之间的爱情衬托的浪漫动人。虽然梅伦的过早地死亡中断了这条爱情线索, 但作为华莱士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梅伦对华莱士精神层面的影响却贯穿始终;另一条爱情线索是华莱士与英格兰王妃伊莎贝尔之间的浪漫插曲, 编导对于两人之间爱情的演绎更多地是基于观众对于英雄与红颜知己的想象, 隐约闪现着中世纪骑士爱情的影子。两条缠绕的爱情线索与华莱士英俊的形象、英雄的气概和良好的修养交相呼应, 不仅提升了这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影片的看点, 同时也丰富了华莱士作为英雄的情感世界, 对于英雄的成长做了近乎完美的表述。同时, 作为一部史诗电影, 编导对于英雄和爱情之间的分寸拿捏得非常到位, 对于爱情的表现强调点到为止, 决不滥情, 无论是华莱士冲冠一怒为红颜, 还是与伊莎贝尔公主之间的“一夜情”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英雄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明, 在英雄光环的背后他们也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然而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 一是因为他们有自己正确的信仰, 二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 他们可以无所畏惧毫不屈服。影片《勇敢的心》 以自由建构起华莱士这一英雄的崇高信仰, 并在描述华莱士追求自由的过程中, 突出其英雄主义气概。总观全片, 华莱士的人格魅力正在于他身上飞扬着的不羁的战斗精神和追求自由的风骨。影片以极其细腻的手法描述了两场战争场面, 第一场是斯特灵之战, 第二场是福尔柯克之战。冷兵器时代战场上气势恢宏的厮杀场面一方面作为好莱坞史诗电影中的战争奇观而存在, 另一方面战争的残忍和血腥也生动有力地阐释了坚持信仰和追求自由的所需要付出的沉重的代价。自由是华莱士的信仰, 也正是这一信仰成就了这一英雄。战场上两军对垒, 华莱士以争取自由的力量鼓舞战士们的士气;临刑之前, 华莱士以为“自由”而牺牲的名义拒绝了伊莎贝尔劝他向爱德华表示效忠的苦心, 且唯恐因酷刑而背弃对自由的信仰。最后华莱士被处决时, 那句催人泪下但又振奋人心的“自由”更将英雄之气推到极致。“自由”终将华莱士送上了英雄的祭坛, 同时也建立起一个关于英雄和自由的神话。

《勇敢的心》不仅作为苏格兰的英雄史诗而存在, 同时也是一面展现中世纪苏格兰风情的镜子。与苏格兰风情相关的种种细节虽被创造者隐藏在关于战争和英雄的主体叙事背后, 但仍作为影片的重要表现元素而存在。 风光独特的苏格兰高地、气势雄浑的中世纪战争场面、 古老的城堡和简陋的村舍等等, 凡此种种, 不仅使影片的环境氛围充满了高度的逼真感, 同时也将观众置身于浓浓的苏格兰风情之中。

影片中, 古老而悠扬的苏格兰风笛是苏格兰民族风情表达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风笛时而作为主题音乐, 时而又作为场景音乐或背景音乐, 几乎贯穿于影片音乐中每一个“角落”, 其所特有的悠扬与凄婉, 浪漫与苍凉配合着苏格兰民族英雄史诗的表达传递出无尽的文化韵味。在苏格兰地区, 风笛有着悠久且独特的发展历史, 苏格兰风笛音乐既属战争音乐, 也属和平音乐, 前者用于行军、召集高地人和哀悼亡灵;后者用于庆祝、求爱, 并可用来与小提琴、手风琴和谐地演奏舞曲等。对于苏格兰而言, 风笛不仅仅是一种民间的传统乐器, 同时是苏格兰高地文化和历史的代名词。在《勇敢的心》这样一部苏格兰民族英雄史诗中, 选择风笛作为配乐的主奏乐器显然再合适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担纲本片配乐的是好莱坞久负盛名的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 这是一位在美国洛杉矶出生却在英国长大的配乐大师。这位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出身的音乐奇才, 曾师从古典音乐大师郭吉·里盖蒂接受过非常系统的古典音乐教育, 对苏格兰和爱尔兰音乐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和深人的研究, 他的大部分的作品都带有浓郁的苏格兰和爱尔兰音乐气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姻缘巧合, 才成就了《勇敢的心》独具苏格兰民族风情的音乐风格。

除风笛之外, 影片中出现的蓟花和花格裙也是苏格兰民族文化典型物象。在威廉·华莱士父兄的葬礼上, 小梅伦送给小华莱士的那朵紫色的小花即是苏格兰的国花——蓟, 这朵看似平常的小花其实在影片中有着深刻的内涵。作为苏格兰的国花, 蓟被认为是能够拯救国家的花, 同时在苏格兰文化中, “蓟还有着‘报复、复仇’ 的寓意。小梅伦在葬礼上把这朵花送给威廉, 一是告诉他要坚强、勇敢, 另外一个含义就是告诉他要复仇。可见《勇敢的心》在一开始就已经为‘复仇’这个主题埋下了伏笔:为父兄报仇, 为爱人报仇, 为苏格兰人报仇。 长大成人后的威廉再次见到梅伦时, 取出她送的紫蓟花, 虽然已经干瘪, 但色彩依旧清晰明亮。这朵花不仅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同时也暗示了表面上想过平静生活的威廉, 内心深处仍然跳跃着复仇、战斗的火花。”[3]

《勇敢的心》中, 苏格兰花格裙是一道并不特别引人注意的“风景线”, 然而在这一服装道具背后, 仍然隐藏着丰富的苏格兰文化。在苏格兰, 短裙上的格子素有一格一阶级的说法。据说, 英国苏格兰格子注册协会记载着几百种不同的格子图案, 有些以姓氏命名, 代表着不同的苏格兰家族。在苏格兰高原部落之间的战事不断的年代, 战场上的男人们便以所穿的格子图案来辨认敌我, 花格裙充当起“军服”的功能。“在《勇敢的心》中, 威廉和梅伦避开英格兰人的监视, 在幽静的高原月色下互订终身时, 威廉送给梅伦一块格呢布, 作为定情信物, 因为这块布是威廉家族的标志, 所以送布已经可以充分表明威廉的心意。”[4]倘若不了解苏格兰花格裙的文化内涵, 便很难领会此中真意。

参考文献

[1]许婧.美国史诗电影:关于英雄的梦想[J].艺术评论.2004 (11) :56-59.

[2]同[1].

[3]李新英.苏格兰风情:《勇敢的心》之文化解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 (6) :101-103.

上一篇:行道树的选择下一篇:语文中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