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白有关的论文

2024-10-15

和李白有关的论文(精选8篇)

和李白有关的论文 篇1

和李白有关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黄鹤楼、峨眉山、敬亭山、天门山 洞庭湖

庐山

白帝城

与李白有关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10、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1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1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1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14、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

1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17、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18、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

1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20、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21、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2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2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和李白有关的俗语有哪些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和李白有关的论文 篇2

1 题材异同

唐代诗人, 大都有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 或因出仕, 或为走终南捷径而求名。面对祖国各地的绮丽风光, 平添诗情画意, 扩大了视野和心胸, 自然激发诗人创作出许多景色雄伟壮丽而又洋溢着积极乐观情绪的优美诗篇。这在王李二人的山水诗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这几笔雄健粗放的线条, 不仅勾勒出沙漠上无边的壮丽景色, 也有力的表现了诗人对这壮丽景色的强烈赞叹, 以及因它而变得无限开阔的胸襟。在这里, 诗人政治上、心灵上的阴影, 全部为雄伟粗犷的大自然、为激昂的爱国热忱一扫而光。在这里, 他的青春再一度闪耀着光彩, 显示出他性格中积极活跃的一面。

李白, 与王维相比, 其游历范围更广, 入蜀中、出三峡, 南至江浙, 东至齐鲁, 北游长安、洛阳、太原。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 同样充满热爱赞美的豪情, 而且其内容更为广阔: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海风吹不断, 江月照还空。” (《望庐山瀑布》之一)

总之, 在描写祖国壮丽山河、抒发热爱赞美之情方面, 王维与李白都有名篇佳作, 而李白在题材内容上更广, 其成就不亚于以山水诗著名的王维。

王维与李白二人在山水诗题材方面的相异之处, 亦即各具特色之处, 在于王维隐居终南山和蓝田辋川时, 对佳山丽水细致的刻画, 以抒写其隐居的宁静心境, 以某一地为对象而写出一系列山水诗的不多, 而王维则是典型的代表。

王维最先隐居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他的《终南别业》 (又名《初至山中》) , 就是他刚隐居时的作品。在这首诗中, 诗人恣意描写他隐逸山林、独往独来、任兴所之、无忧无虑的乐趣,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一联写得心旷神怡, 情景交融, 而且还反映了诗人后期山水诗的基调和总的风格。

李白在山水诗内容题材方面的独到之处, 在于利用想象或梦游的方式, 不仅写眼中的山水, 更写心中的山水, 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情。最著名的数《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森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 丘岳崩摧。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因梦而游, 飘然而至, 谢公屐、青云梯、海日、天鸡、水气、闪电、鸣雷、石洞、神仙, 纷至沓来, 意出于外。借梦中惊心动魄的奇景, 对抗腐败的政治、黑暗的社会, 最后透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奇光异彩。

总之, 王维与李白在山水诗的题材方面, 有共同的特点, 都能描绘祖国山河的壮美, 又各有所长, 王以秀丽为主, 李以雄奇见长。二人在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题材方面, 一重精微的深度开掘, 一重宏大开阔的境界描绘, 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使中国山水诗在题材的开拓方面达到了顶峰。

2 艺术风格的异同

对艺术风格的追求是每一个艺术家的天职, 何况王维与李白这样的大家。在山水诗的艺术风格上, 自然各有千秋。

相同之处, 两人在描绘山水时, 都善用色彩, 从而描摹出优美的景色, 显得形象生动。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中的“白”“青”, 色彩鲜明, 对比强烈。“檀栾映空曲, 青翠漾涟漪” (《斤竹岭》) ,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鹿柴》) , “彩翠时分明, 夕岚无处所” (《木兰柴》) , “仄径荫槐宫, 幽阴多绿苔” (《宫槐陌》) , “浅浅白石滩, 绿蒲向堪把” (《白石滩》) , “逶迤南川水, 明灭青林端” (《北垞》) ,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辛夷坞》) 等诗中, 都用到描写色彩的词语, 显得色彩斑斓, 不仅富有诗情, 更有画意。正如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体现了他作为诗人与画家的本色。

李白在运用色彩方面也毫不逊色。“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青冥倚天开, 彩错疑画出” (《登峨嵋山》) , “青天削出金芙蓉” (《望庐山五老峰》) ,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游太山》) ,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白云映水摇空城, 白露垂珠滴秋月”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这些诗句中描写色彩的词语也丰富多彩, 据我约略估计, 其描写色彩词语的数量和诗篇, 胜过王维。

李白的婚姻和子女 篇3

不以入赘为耻

李白的婚姻情况到底如何?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实在太少。还好,一位叫魏颢的人写的《李翰林集序》中有记载。魏颢又名魏万,曾到处追踪李白几个月,他在为李白编的集子中有这样一段话:“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日颇黎。终娶于宋。”

从这段记录中,我们获得许多重要信息:李白结过四次婚。两次是正式的,用一个“娶”字,两次是一般的同居,用一个“合”字。

不过魏万的话也有误导,从他的话中,我们只看到李白是“娶”了老婆,而事实并非如此。李白的两次正式婚姻都不是“娶”,而是“赘”,“入赘”。

魏万故意避讳了这个“赘”字,可是,李白在自己的文章中却不避讳,他在给安州裴长史的信中说:“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于此,至移三霜焉。”“见招”就是“入赘”。那么,李白为什么会不在乎做上门女婿,而且大大方方地讲出来呢?

这与他的观念、出身和文化背景有关,李白从小生活在胡人中,对中原文化中这样的习俗没有切身的感受。在男女婚姻关系上,李白是很开放很现代很平等的。而且,李白从偏远的四川来到中原地区,举目无亲,在李白看来只要有机会让他一展才华,实现他的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招女婿又有什么关系?

李白与许氏是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在安陆成亲的。成亲以后,李白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生活。

许家小姐有才有貌

许家小姐是有才有貌、有很高文化修养的大家闺秀,婚后有很多关于他们夫妻的故事。据宋长白的《柳亭诗话》记载,有一次李白写了首《长相思》给夫人看,最后一句是:“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这位相门小姐看了微微一笑,说你读过武后的诗吗?我背给你听:“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李白听了好没面子,本想在夫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华,反被看出模仿的痕迹。可见这位李夫人非同寻常。由此也可见,他们的夫妇关系还是颇恩爱的。

他与许氏生了一女一男。女的叫平阳,出嫁后不久便死了。男的叫“明月奴”。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认为,这个名字怪,不像男孩名,应该是平阳的小名,于是认为这句话有漏字,应该是:“娶于许,生一女,一男,女曰明月奴”。这是主观臆断的,解释不通就说漏字。其实,要知道西域人取名与汉人不同,李白受西域文化影响,取名自然不同。明月奴意思是像月亮一样明亮的小家伙(奴是昵称),他姐姐叫平阳,平阳是汉武帝姐姐的名,嫁后寡,后嫁大将军卫青,能歌善舞。李白也不在乎她是个寡妇,同样用这个名。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像平阳公主那么漂亮,能歌善舞。这也与中原汉人不同。对寡妇名字也不忌。他小儿子名字颇黎也是怪怪的,其实就是“玻璃”,就是要孩子像水晶那么明亮,从起名也可知李白受西域影响之大。

许夫人大概死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当时李白40岁,还正在南阳游历。

李白最后一任妻子宗氏,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这个女子大约是李白五十岁左右结识的,也跟了李白好多年,后来跟李白上庐山,李白入狱流放时,她与家人还极力营救。李白被赦后,可能又见过一面,后来李白又想去参加李光弼的军队,从此再没见面。

李白也被人“蹬了”

另外,李白的两个妾,其中那个姓刘的女人,据说是不守妇道,“不贤”,把李白给蹬了,说你再不回家,就与你李白离异。

李白很气愤,写了一首《雪馋诗赠友人》斥骂这个女人。说:“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疆疆: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鹊之奔奔。坦荡君子,无悦簧言。”嫁给这个没钱又整年不见人影的李白,已经很委屈了;还要挨这样的毒骂,实在不公平。

如果说那位挨骂的“去妇”还有个姓氏,那么,李白在山东的那位妾,就连一个姓都不知道了。这位“鲁一妇人”,为李白生了一个儿子,就是颇黎(玻璃),取其纯净闪亮之意。又有个小名叫天然,希望他自由自在地成长。李白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就像他的诗句,是很有个性的。可惜,李白不久就又远走高飞,与家人天各一方,一门散百草,从此再也没有相见。颇黎(玻璃)的命运,也成了一个永久的谜。

有关李白的优秀作文:观诗有感 篇4

他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优美自然,是自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代表人物,他就是大诗人——李白。

在他苦命之际,他独自游览了敬亭山并挥笔洒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深言之意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而正是因为他怀才不遇和知己不在才有生长出的孤独感。

秋季苍茫,李白独自驾着一叶扁舟来到渺无人烟的敬亭山。在山上,四处消静,凄冷。而这时,鸟叫声便显得格外热闹,可是,当李白到来时,鸟群却像商量好一般一齐地向天边飞走了。而原本在空中自由飘荡的云也好似因为李白的到来而嫌恶地向天际飘去。此时,李白身边空无一人,李白有些绝望地望着身边,孤独与寂寞深深地淹没了他。而这时,唯一还在李白身边停留的也许就只剩下敬亭山了,那座同样孤独与寂寞的山。

李白无奈地苦笑,看着眼前的敬亭山,仿若觉得幽静秀丽的敬亭山也在满眼深情地望着自己。李白心中一阵温暖,来自于这座不言不语的大山。

我读了这首诗,心中所感受到的竟不是李白所描绘出的那副悠然景象,而是满满的无奈之情。李白的怀才不遇,即使自己学富五车,满腔宏愿却也找不到能在茫茫人海中寻出自己的贵人,就好似一匹品质优良的千里马,却始终等不到能真正赏识自己的伯乐,从而郁郁寡欢,无疾而终。

因为他的处境,导致原先那些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的朋友都离他远去了,不再围绕在他的身边一起倾诉心肠,一起谈古论今。李白的身影孤单凄凉,他静静倚着敬亭山,心中的千言万语如流水般慢慢地从心底淌出。

我同情他,也敬佩他。我觉得他一生遗憾种种,也觉得他一生光辉熠熠。我折服于他仿若天人的才华,也折服他即为天人。

李白杜甫的诗歌和友谊 篇5

内蒙古丰镇市第一中学

樊天玺

摘要:李白与杜甫,两大天才诗人。李白号称诗仙,杜甫尊为诗圣,这已经大大超越了对普通诗人的评价,甚而带有某些神化的尊崇了。天才本身或者真的不可以比较,难分轩轾,但是具体到某一些方面,就诗论诗的话,就像刻意去比较关羽和秦琼的武艺,还是可以在某些方面较量长短、一分高下的。李杜之争这个话题本不算新,但是我倒是很想就几个方面,以自己的观点来比较两人的诗歌水平并就李杜的友谊作一论述。

关键词:李白 杜甫 两大天才诗人 “好友”

李白是我们小时候就非常熟悉,甚至最熟悉的诗人了。收在学校教科书里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让我对这位浪漫的诗人从小便充满了崇敬和向往。李白是带着仙风道骨的,贺知章曾称他“谪仙人”。其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拘,不受到任何约束,这是魏晋以来,封建社会中个人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也是盛唐精神的产物。李白一生抱负远大,至死都在期待“大鹏飞兮振八裔”,能够扶摇直上,遨游苍穹。李白还喜欢远游,流连山水,如飘蓬般云游四海,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诗歌想象神奇瑰丽,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美不胜收。无论拿他的哪一首著名古诗,或者绝句,都可以感受得到其艺术魅力。

而杜甫的诗,我们幼时接触的少一些,我的记忆,在小学课本里可能只就那一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得的确色彩丰富,一诗四景,意象生动。后来不知在笑话还是故事书里读到过,有人以此诗入菜,尽是些青葱鸡蛋汤之类,倒也令人印象深刻。中学里渐渐接触得多了,一般都是揭露社会、感慨时事、同情劳苦、田园生活之类,当然也有单纯应景抒情的如《春夜喜雨》等。杜甫的 诗歌风格比较写实,比较直朴,语言经过精心的锤炼,显得十分均衡完美,几乎无懈可击。杜甫生在一个有文学和儒学传统的家庭,是诗人杜审言的孙子,所以自幼习文,深受儒教,形成了他为人为文审慎严谨的习惯。他的诗,讲究情景交融、声律韵美、言之有物。所以他的很多诗歌,是可以当作诗史来阅读的。

李杜二人既然都是诗坛巨擘,自然不免会有人拿两人来互相比较。这种比较,历史上一直就在进行着,形成了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李白杜甫并驾齐驱。严羽就认为:“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另一派则认为李高于杜,徐积:“乃知公式真英物,万叠秋山青耸骨。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鸦”;第三派以为杜高过李,元稹:“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律,大或千言,次犹数百,……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也有过杜高于李的评述。

这些评价,多少都带着个人的喜好和风格的追求,显得并不十分准确和客观。要做比较,就必须有一些标准。下面我试着在几个方面来做一个简略的比较。

从产量来说,李白的诗今存近一千首,但散失不少,杜甫传世一千四百余首,数量上两人旗鼓相当;从质量,或者更准确地讲——精品率来讲,由于李白的诗多即兴而发,少事雕琢,所以部分诗作显得内容比较松散、题材比较重复,词句声律不够严谨。杜甫的诗歌,除去应酬之作,大部分诗言之有物,也比较经得起捶打推敲。所以王世贞有云:“十首以前,少陵较难入;百首以后,青莲较易厌。” 从内容上讲,李白的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阔,涉猎很多,其诗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友谊等等。上至宫廷庙堂,下至江湖山川,都有不少诗作。他特别善于把实写虚,把现实化为幻境,有的时候还超脱尘世,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杜甫一生的思想是“致君尧舜上”、“穷年忧黎元”,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计有时事政治诗、批评讽喻诗、军事题材诗、歌咏自然诗、农工百业诗、怀念亲友诗,甚至某些内容无聊的奉和应酬诗等等。总的来说,李白尚虚,杜甫写实,李白的题材更加丰富,个人色彩和理想主义更浓,杜甫对社会现实的体验更深,涉及面更加丰富,刻画也更加深入。

从文采和意境上来讲,两人各有千秋。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才学甚高。他的诗歌有的语言一眼看去十分平易,但是由于发诸真情,一样能够打动人心,如果他诗兴遄飞,使用激情洋溢的词句,那就更加意境开阔,加上想象雄奇,能够带领读者上天入地,引人入胜。他另外一部分诗的特点是疏旷潇洒、清新飘逸,哪怕随意挥洒都可成诗。杜甫家学渊源,七岁学诗,十五岁扬名,也是少年天才。其诗歌讲求遣词用句,语句常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诗歌的精炼严整,非常人所能及。这样的语言使得杜甫的诗以浑厚而鲜明的意境为主。总的来说,两人的文采实在是伯仲难分、不相上下。

从风格上来讲,李白的诗歌,其个人的风格特点明显,有的雄浑遒劲,有的清新飘逸,有的豪放不羁,有的汪洋恣肆,总之是纵横飘逸,发兴无端;而杜甫的诗歌风格也是多种多样,但是最主要的特征是以沉郁稳健,凝重精美著称,善于用充沛的感情驾驭精炼奇崛的文字。明代田艺蘅《香宇诗谈》说道:“诗类其为人,太白做人飘逸,所以诗飘逸;子美做人沉着,所以诗沉着。”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比如同写友谊,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杜甫的“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预堆”比较,一个飘逸,一个沉郁,体现出两种风格。

从体裁上来讲,李白更擅长乐府古诗、绝句,而且写得极精彩,其乐府诗虽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七言绝句更是冠绝唐人。相对来讲他不太喜欢写格律严整的律诗,其律诗数量比较少,但是也有精品。同时,李白也留下了若干词作(早期的词)和散文。而杜甫的作品各体兼工,以律诗、绝句为主,加上一部分排律古诗,他的近体律诗,特别是七律写的尤其出色。此外,杜甫的叙事诗歌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比如著名 的“三吏三别”。

从个人魅力上来讲,显然李白的性格更符合中国人的理想。他轻尧舜、笑孔丘、揖天子、交诸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显然是狂傲放旷的典范,他愿意亲近自然,歌咏山川,张扬天性,他还好习剑术,酷爱饮酒,不但好诗,而且任侠,这些都丰富了他的个人魅力。而杜甫身逢乱世,一生仕途多舛,命运飘零,所以写诗的心情比较沉郁,世事阅历的沧桑,让他的锋芒更加内敛,甚至有时候显得曲与奉承。所以尽管学识过人,忧国忧民,杜甫的个性并不像李白那么张扬,显得不如李白那么有吸引力。

李白和杜甫是“好友”。李白与杜甫号为“诗中仙圣”,他们二人也确实见过面,据说“一见如故”,可惜他们的交情也就是如此而已。有诗为证:

杜甫写李白 的诗:

1.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2.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这首诗的评解太多了不用我来啰唆了吧,太喜欢诗中描绘的大李了。

3.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冬也想来春也想,最喜欢这首里对李白诗文的评价了。象“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写得多好啊,真的感觉到北方春天树木刚出枒的那几天,多有生命力啊。

4.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9.不见

(原注:近无李白消息)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 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 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 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 且尽手中杯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 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 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 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 浩荡寄南征

由此可以看出杜甫有过多首追忆或者敬仰李白的诗作,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梦李白》,《春日忆李白》。杜甫对李白的敬重和推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杜甫人品性格的诚挚谦和,同时也充分说明了李白的过人魅力。但似乎李白并不太买杜甫的账,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李写给杜的数量极少的诗作看出。

我和李白的对话作文 篇6

你好,李白。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单短小的诗句、朴素干净的语言,融着对故乡的淡淡思念,让我流连其中。

后来渐渐长大,我读到了越来越多的你的诗篇。如“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又如“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西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百露垂珠滴秋月。”大唐的青山、绿水、飞鸟、明月,在你的笔下是如此生动,美丽。这些纯净、空灵、明朗的诗句,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山水画,而置身之中。

你生性潇洒不羁,你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我以为你的一生便应是畅游天下、把酒赏月,吟诗作赋。可你终是看到了那光鲜华丽外表下的腐朽与黑暗。你的诗句被玄宗看到,受荐入京,封为翰林。你出门之时,吟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现实却给你泼下了一瓢冷水。你想要施展抱负,但跟在玄宗身边,却是见到了更多的丑陋。那些骄纵的外戚,专横的宦官,你对他们嗤之以鼻,于是受到了他们的排挤。你让高力士为你脱靴,让杨贵妃为你砚墨,让唐玄宗为你调羹,于是你遭到了他们的厌恶。可是你在人生低潮时却仍能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般大气的诗句!你不喜阿谀奉陈,不屑与俗合污,于是终被“赐金放还”。但你也因此留下了后世更为称颂和敬佩的诗句。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中你的失望愤怒,“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景月轻王侯”中你的孤傲清高,“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中你的慷慨激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你的蔑视权贵,“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你的大气豪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你的潇洒乐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你的孤寂离落,无不使我感之叹之思之敬之。你让我看到了一个寄情于山水之中的你,更让我看到了不屈服于权贵,与社会愤怒抗争,骂王侯、斥君王、轻权贵,于满世泥沼中纤尘不染,独留一地清高的你。

李白,说这么多,都是说的你。我也说说我吧。

你的随性、洒脱、潇洒、豪放,身处泥潭而不失本心,无一不是我所羡慕和追求的。

和李白有关的论文 篇7

在见到他之前,我把他想象成一位口若悬河的精明商人,电话里那听不太懂的四川普通话让我不免对这次采访有几分担心。直到他来到我的眼前,我才发现自己的想象又出错了。他是朴实的,中等身材,甚至在摄像师的镜头前还显得不太自然,如果不是工作人员提醒我,我无法把他和拥有数台卡特彼勒及其他品牌挖掘机的老板联系在一起。

他叫李白文,来自四川绵阳,去过那里的人都说那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风景如画,而那里也正是李白出蜀前生活了20余年的地方。我妄加揣测他的名字含义,李老板的父母希冀他如李白一般富于文采,然而实际生活中,李老板的工作是出租挖掘机,改变李白所谓的“蜀道难”。

Cat®(卡特)挖掘机让李白文在绵阳地区占尽先机,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优秀的产品质量、高效率和低故障率让求租者络绎不绝,李白文对于市场预期的把握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这些背后,同样离不开易初明通的全方位服务支持。

“5·12”特大地震给绵阳人留下无法磨灭的伤痕,但四川人那种植根于巴蜀文化的乐观幽默和自信坚韧的性格让他们在灾后重建工作上干劲十足,绵阳的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近几年绵阳工业突飞猛进,经济快速发展。灾后重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挖掘机市场,那时四川的挖掘机销量一直排在全国首位,为了支援灾后重建工作,卡特彼勒公司也联手代理商易初明通工程机械维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初明通)免费培训了500名挖掘机操作手,他们在灾后重建中奉献了自己的力量。而正是从2008年开始,李白文卖掉了所有的装载机,转投到挖掘机行业。

当谈到自己的事业,李白文放松了很多。目前他拥有3台卡特彼勒的挖掘机,其中2台Cat®(卡特)320, 1台Cat®(卡特)323,还有3台韩系品牌的挖掘机。在2010年之前,他拥有的是6台韩系品牌的挖掘机,然而租赁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以后,对于品牌的认知度成为用户选择设备的重要因素,此时李白文意识到,需要品牌更响亮的挖掘机来帮助自己拓展市场,于是他毅然决定购买1台卡特彼勒的挖掘机,而此时资金运转不畅的问题却让他犹豫不决。易初明通的销售经理了解情况后亲自拜访,他带给李白文的好消息是:卡特彼勒公司帮助他垫付17万、易初明通帮助垫付4万,而他自己只需付15万就可以使用这台首付36万的挖掘机。对于卡特彼勒和易初明通的帮助与信任,李白文铭记在心,这也有了后面他和卡特彼勒更多的故事。Cat®(卡特)挖掘机让李白文在绵阳地区占尽先机,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优秀的产品质量、高效率和低故障率让求租者络绎不绝,李白文对于市场预期的把握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这些背后,同样离不开易初明通的全方位服务支持。经过17年的努力,易初明通组建了830余人的服务团队,服务网点遍布其代理区域,更有60余个零部件仓库遍布其中,库存种类达1.7万余种,约1.2亿零件库存,能够为用户提供专业全面的维修保养,在最短时间内更换零部件,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Cat®(卡特)320在二环路施工表现让李白文彻底成为卡特彼勒的忠实用户,如果说之前购买卡特彼勒的挖掘机是出于对品牌的认同,那之后购买的2台则完全是出于对品质的信任。

2010年6月份,绵阳市二环路建设全面开工,而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李白文的Cat®(卡特)挖掘机也在其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二环路一、二期工程路基、排水及桥涵工程已基本完成,桥梁工程完成90%,路面工程完成45%,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87%,已完成投资28.5亿元。作为绵阳城市过境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的重要基础工程,二环路三期工程建设已经全面启动,4个合同段已进场施工。据介绍,二环路三期工程为青义跨涪江至石马、塘汛跨涪江接绵遂高速段,合计总长7.404km,工程估算总投资17.8亿元。包括小枧段的绵遂立交、绵盐立交、塘汛大桥加宽改造,青义段的绵江立交、青义涪江大桥和石马立交6个项目。Cat®(卡特)320在二环路施工表现让李白文彻底成为卡特彼勒的忠实用户,如果说之前购买卡特彼勒的挖掘机是出于对品牌的认同,那之后购买的2台则完全是出于对品质的信任。他不无得意的告诉记者,他的Cat®(卡特)320挖掘机首次故障是在8000小时喷油嘴出问题,由于大大超出了三包期,他从易初明通又购买了卡特彼勒的原装喷油嘴,服务人员利索地更换配件,又对机器进行了全面检查,李白文对这样的服务无可挑剔。

2011年3月份,李白文再次购买1台Cat®(卡特)323挖掘机,跟上次不同,这次他不再需要卡特彼勒和易初明通的资金帮助。购进卡特彼勒的挖掘机让他在事业上有了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李白文身边的朋友还是竞争对手,看到卡特彼勒给李白文带来的回报后也纷纷开始购买,而在他本人的推荐下,身边的朋友已经购买了4台Cat®(卡特)323和2台Cat®(卡特)320。2012年4月,李白文再次购买1台二手Cat®(卡特)323挖掘机,3个月后,易初明通西部技术支持和再制造中心在成都落成,这为李白文的二手机保养维护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好像他总能比别人更早的发现商机。作为绵阳地区购买Cat®(卡特)挖掘机的带头者,李白文的成功得益于卡特彼勒的品牌号召力和优秀的产品质量。商业上的合作共赢让李白文和卡特彼勒及易初明通三方获益。

谈及目前的市场形势,李白文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说,目前市场形势确实不好,宏观调控下很多工程都停工或缓建,再加上今年雨水偏多,影响了施工进度。这些因素也让他再购买2台Cat®(卡特)320挖掘机的想法不得不暂缓实施。对于未来的预期,四川人那种乐观坚韧的性格在李白文身上又一次体现,他用一种似乎宣誓的口吻告诉我,“形势不好也要坚持住,挺过这个难关,我以后还要继续购买卡特彼勒的挖机。”

诗词拾趣 孟浩然和李白的诗缘 篇8

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是今湖北人。他早年隐居鹿门山,到40岁时游历京城长安,考进士没有考中,后来做了荆州从事。因长期不得志,公元740年患病死去。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是今四川人。25岁时离开四川,长期在各地游历。李白博学多才,但屡不得志,虽然做过官,但却受到权贵的排挤,后来他也长期流浪、漂泊,762年死于当涂。

孟浩然和李白虽然年龄有些悬殊,但是性格、命运和思想上又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住在城南,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此后,李白写下了《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首诗歌写了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孟浩然高卧山林、风流自赏、不事君主的生活状态,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公元730年的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约定的那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但是查遍孟浩然所有的诗作,竟没有找到一首孟浩然回赠李白的诗,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孟浩然只给同时代的王维、张九龄、张子容等诗人写过诗。其中原因,有人笑说,李白和孟浩然都是“酒中仙”,可能是相见甚欢,只顾喝酒,酒喝多了就拿不动笔了。其实真正原因是什么,现已无从考证了。

上一篇:库存定期检查下一篇:关于维护和使用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