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论文

2024-06-06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论文(通用9篇)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论文 篇1

中国旅游地理的主要任务:

1.服务于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2.全面提高国民旅游素质3.发展旅游地理的学科与实践

旅游资源调查:

旅游资源质量、规模、成因、位置、开发条件

野外考察与调查的方法:

根据考察和调查的区域范围划分;定点考察、线路考察、区域普查

根据考察方式划分:徒步考察、实地访问、表格征询

旅游地图的要求和作用:

特点:形象直观、科学精确、通俗实用、精美艺术

作用:导游服务、决策参考、宣传广告

旅游景点设计和开发原则:

1.创意要新2.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统一3.维护和创造生态平衡4.经济效益原则

旅游市场的特点:多样性、广域性、敏感性、地域性

中国旅游产品的特点:

1.旅游项目产品丰富多奇2.旅游主题产品主导性很强3.标准化进程加快

21世纪中国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向:

1.观光旅游产品精品化2.休闲度假产品大众化3.专项和特种旅游产品常态化

21世纪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1、强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提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制定科学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开发符合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态旅游产品

2、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和品牌战略:强化旅游景区的标准化管理,提供旅游产品档次;强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提高城市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特色和品位

3、坚持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加强东部地区的区域旅游协作;坚持西部旅游大开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本分区方案的主要特点:

1.采用三级旅游分区,即旅游大区、旅游省和地方旅游区2.各层次结构划分标准各不相同3.文化景区因子在分区中占突出地位 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熔岩风光旅游区

1.以奇为特色的自然景观:火山熔岩奇观、雾凇冰雪奇观、莽莽林海奇观2.兼容并蓄的关东文化:三元文化基因的融合、关东文化的时代再塑、关东文化艺术的瑰宝3.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冬寒冷、夏温凉,冬夏皆可为旅游旺季;具有山、海、温泉旅游优势;人文景观以清代遗存最为典型

华北黄土文化名山沃野海景风光旅游区

1.以黄色为主调的自然景观:黄色的大地、黄色的河流、黄色的海洋2.古老的历史文化背景: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荟萃;古都、名城多;古建、古工程多3.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繁华的现代都市建设;便利的现代交通;发达的工农业生产;丰富的土特产品和多样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华东吴越淮河文化山水园林都市旅游区

1.河海相交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2.以神秀为主要特色的自然景观3.源远流长的吴越淮河文化4.富甲天下的鱼米之乡

5.现代都市主题公园与古老林园交相辉映

华中荆楚巴蜀文化名山胜水旅游区

1.区位条件优越,现代交通便捷2.自然环境复杂,自然风光多奇3.历史文化古老,文物古迹独胜4.天府之国,鱼米之乡 西南民族风情岩溶山水风光旅游区

1.地处祖国大西南,但对外联系方便2.底面结构复杂,岩溶山水独特3.气候环境复杂,生物资源丰富4.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多彩

湖南省四大古城:岳阳、永州、郴州、衡阳

中国旅游日:5月9日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

谈一谈学中国旅游地理这本书的感受

1.以旅游省为主,符合旅游业的行业发展 2.教学方法新颖: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讲述相结合的方式 3.综合运用性强 4.老师对同学要求高,培养了同学们的能力

港澳台为什么同福建、海南、广东放在一个区域?

1.地缘相近2.文化相同3.经济贸易往来密切

旅游系统各基本要素的概念

1.旅游者:是旅游的主体,也是旅游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2.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根据功能可分为:观光旅游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购物型

3.旅游业:是旅游休闲活动的媒介,是具有服务性质的特殊行业

4.旅游客源地:是指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在国际旅游中,一般指游客来源的地区和国家

5.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追求旅游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组合6.旅游交通连接:是旅游通道的主要内容,不仅是连接旅游主体和客体的纽带,而且也是联系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桥梁,在旅游空间系统中属于通道要素

7.旅游环境:是指旅游目的地影响旅游活动行为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旅游气氛等。即自然、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诸要素,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基础要素。

8.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牵网某地并作短暂停留的活动(不超过一年),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地获取经济利益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论文 篇2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2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4分)

下图为 (1) (2) (3) 三地夏至日一天内直立杆的影子朝向和长度变化示意图, 杆的长度均为1m。读图, 回答1~2题。

1. (1) (2) (3) 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 (1) (2) (3) B. (2) (1) (3)

C. (3) (2) (1) D. (3) (1) (2)

2.某房地产开发商在 (1) 地某城市开发了别墅式海滨景观房, 并宣传四季都可观看海上日出 (假设天气晴朗) , 开盘后房屋便销售一空。住户入住后, 便出现把开发商告上法庭的现象。读该小区房屋分布示意图, 判断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夏季, 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B.冬季, 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C.全年, 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日出

D.楼间距太小, 根本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读某日海平面天气形势图, 回答3~4题。

3.对图示各地风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北京吹干冷的西北风

B.郑州吹暖湿的东南风

C.武汉风力大于福州

D.北京和平壤的风向相似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日期 ()

A.平壤风和日丽, 晴空万里

B.东京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福州晴朗, 气温较高

D.北京气温的日较差小于淮南

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 其中本国生产供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 他国生产供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Y国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完成5~6题。

5.根据表格资料可知Y国 ()

A.水资源总量丰富

B.属于发展中国家

C.水资源严重匮乏

D.水资源利用率低

6.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

(1)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2) 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3) 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4) 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 (1) (2) B. (2) (4) C. (1) (3) D. (1) (4)

地壳运动使洞庭湖区域发生断裂, 盆地扩大, 湘、资、沅、澧四水流注湖盆, 形成湖泊群。公元450~524年, 荆江太平、调弦 (1958年已封堵) 两口溃决, 长江水进入洞庭湖平原, 湖泊扩大到250公里。唐宋时期, 随着荆江北岸云梦泽的消亡, 形成了汪洋浩渺的400公里洞庭。1852年起, 随着藕池、松滋两口的出现, 荆江四口分流局面形成, 约占荆江45%的泥沙经由以上四口排入洞庭湖, 湖盆开始逐渐萎缩。据此回答7~8题。

7.有关洞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洞庭湖区的形成主要是受外力作用

B.“四口”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C.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

D.洞庭湖对“四水”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8.有关洞庭湖年输沙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洞庭湖泥沙主要来自南部山区

B.年内入湖泥沙量与出湖泥沙量平衡

C.洞庭湖泥沙沉积时间主要是冬季

D.三峡工程可以减缓洞庭湖泥沙淤积

读下面景观图片, 回答9~10题。

9.甲图中景观突出反映了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强烈的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

10.乙图中地质构造形成及出露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张裂后经沉积

据统计, 至2010年7月, 河南省总人口达到1亿, 成为全国首个人口过亿的省份。据预测, 2015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8.1%, 2020年将为34.1%, 同时, 青少年人口比重严重缩小。实施了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 变还是不变?据此回答11~12题。

11.关于河南和上海现在及将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河南的人口数量过大, 环境和资源压力大

B.河南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上海的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

D.上海仍是年轻型人口结构

12.如果你认为现在中国还不适合实行二胎政策, 下面能成为你的理由的是 ()

(1) 中国人口基数大 (2) 人均资源不足 (3) 二胎政策只能稍微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 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A. (1) (2) (3) B. (1) (3) (4)

C. (1) (2) (4) D. (2) (3) (4)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距离市中心4千米范围内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图, 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中 (1) (2) (3) (4) 表示的功能区依次是 ()

A.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商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及绿化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14.科学规划城市布局有利于 ()

A.使每一寸土地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B.加强各功能区的分工与联系

C.分散城市职能, 重点建设某一种功能区

D.完全摆脱地理环境的影响, 建设生态城市

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与 (1) 区相比, (3) 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 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 ()

A.耕地被占用

B.农业结构的调整

C.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D.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

16.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中, 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 (2) 区进行盐碱地改良, 发展节水农业

B. (3) 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 发展大棚农业

C. (4) 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 扩大种植园面积

D. (6) 区增加牲畜数量, 扩大畜牧业规模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根据等高线判断, 图中河流的大体流向是 ()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东北流向西南

D.自西南流向东北

18.图示地区拟建一条铁路, 有人设计了一个选线方案 (如上图) 。铁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

A.1处B.2处C.3处D.4处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在总价值中所占比例, 完成19~20题。

19.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B.开采条件好, 综合效益高

C.矿种多、质量好

D.能源矿产储量大, 潜在价值高

20.关于山西省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 ()

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

C.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下图所示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的圣安德列斯断层, 该断层每年以大约5厘米的速度滑动。读图回答21~22题。

21.预计旧金山与洛杉矶相遇还需经历的时间为 ()

A.10万年

B.50万年

C.1000万年

22.可用于监测该断层移动速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RS)

B.全球定位系统 (GPS)

C.地理信息系统 (GIS)

D.遥感 (RS) 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

二、综合题 (共56分)

23.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 (下图中的A三角洲) , 亦称“奥卡万戈沼泽”, 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 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三角洲及其周边区域图。

(1)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分)

(2) 据材料二, 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成因的差异。 (4分)

(3) 据材料二, 从聚落规模和聚落发展两个角度比较丙、丁两聚落, 并分析原因。 (4分)

24. (8分)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两个重要经济区。阅读相关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基本情况 (2007年) 。

材料三:IC产业 (集成电路产业) 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 一般由设计、制造、封装三个环节构成。珠三角和长三角是我国最重要的IC产业基地。下图是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产值 (亿元) 结构变化图。

(1) 据材料二可知, 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城市群相比, 经济密度 (单位面积GDP) 较大的是_____, 经济对外依存度较低的是_____。 (2分)

(2) 2001~2007年, 我国IC产业产值居主导地位的是_____环节, 产业产值比重上升最快的是_____环节。 (2分)

(3) 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 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 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措施。 (4分)

25. (12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也是世界知名大河之一, 其自西向东跨三级阶梯, 流域内孕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读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1) 简述甲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6分)

(2) 说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能源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 从位置、资源、交通、市场四个方面分析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条件。 (6分)

26. (14分)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4分)

(2) 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 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6分)

谚曰:“湖广熟, 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 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 但长期以来, 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3) 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4分)

请考生在第27、28、29三道地理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道题计分。

27. (10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0年~2011年冬季, 新疆呈现降水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气候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雪、冻害等, 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2010年北疆降雪分布图。

(1) 据图描述该地降雪的空间分布特点, 并说明该地多降雪的原因。 (4分)

(2) 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考虑, 分析积雪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6分)

28. (10分) 【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第二季度, 浙江省政协组织一调研组就食品药品安全专程赴杭州、台州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调查数据显示:20%的农用地不适合种植绿色农作物。杭州城郊农田重金属污染严重, 且主要是人为污染, 直接威胁百姓生命健康。城郊传统的蔬菜基地、部分基本农田受到了较严重的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杭州城郊部分农产品重金属和砷超标情况统计图。

(1) 结合材料二, 说出铬和铅两种重金属主要污染的农作物品种。 (6分)

(2)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防治农田污染的主要措施。 (4分)

29. (10分) 【旅游地理】

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千泉湖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 天山山脉为它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湿地植被面积有1300多公顷, 水域面积有330多公顷。湖边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中, 有大小泉眼3000多个。芦苇成帐, 水道纵横, 各类水生植物郁郁葱葱;湖面上碧波荡漾, 岛屿点点……能见白鹭亮翅, 成双成对的鸬鹚觅食, 偶有惊吓, 水中的鸟群顿时群起腾飞, 齐鸣空中。千泉湖北岸, 有67公顷以上保护完好的平原原始次生林, 桦树、灌柳、沙枣、红柳等林木生机勃勃。

(1) 结合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请你谈谈怎样规划建设千泉湖景区。 (6分)

(2) 千泉湖可规划建设哪些项目? (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根据图示及太阳的视运动规律可知: (1) 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且靠近北回归线, (2) 地位于北回归线上, (3) 地位于南半球21°34′S。据此排列出三地的顺序。

2.A结合图示等高线可知, 该别墅式海滨景观房位于海湾北偏西方向, 夏季时日出东北, 大部分住户不能看到海上日出。

3.C根据图示准静止锋的位置、高压中心的位置及气压场的分布状况可知, 此时为北半球初夏时节。因武汉附近等压线稠密, 故其风力比福州大。

4.C根据图中各点所在气压场的位置可以确定, 平壤受低气压控制, 可能出现阴雨天气;东京处于高压中心附近, 可能为晴朗天气;福州受高压脊控制, 晴朗少雨, 所以选项C正确;北京在高压中心附近, 天气晴朗且日温差大于淮南。

5.C根据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表格资料可知, 该国所消耗的水资源中, 外部水足迹占主体, 这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

6.A为减少内部水足迹, 一方面要节约用水, 减少本国的水资源利用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水资源。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不合适, 因为该国的水资源总量少。

7.C根据材料可知, 洞庭湖区的形成主要是受内力作用, 即地壳断裂下陷。“四口”的水位比洞庭湖高, 所以一年内流向都是由长江到洞庭湖, 没有变化;洞庭湖对“四水”没有调节作用, 而对长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即长江水从“四口”入湖, 湖水又从城陵矶入长江, 这说明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

8.D根据材料, 洞庭湖泥沙主要来自长江, 而“四水”来沙相对较少;年内入湖泥沙量大于出湖泥沙量, 导致洞庭湖泥沙淤积;三峡工程可以减少注入洞庭湖的泥沙量, 所以其可以减缓洞庭湖泥沙的淤积。

9.B甲图中悬崖直立, 是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断块山。

10.A乙图中岩层波状起伏明显, 且有沟谷发育, 是岩层先受挤压后被侵蚀的结果。

11.A河南总人口达到1亿, 人口数量过大, 会加大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应鼓励生育。

12.A我国将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实行二胎政策可以缓解该问题,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并且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不足, 现在还不适合全面实行二胎政策。

13.A依据图中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的变化可知, (1) 所占比例最大, 应为住宅区; (2) 所占比例减小幅度明显, 应是工业区; (3) 变化不明显, (4) 有所增加, 应分别是行政区和商业区。

14.B城市合理规划可以加强各功能区的分工与联系, 避免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发生。

15.D图中 (1) 区是东北商品粮基地, (3) 区是长江中下游两湖商品粮基地。 (3) 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 主要是因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占用耕地面积, 农业结构的调整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劳动力价格上涨。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对粮食生产有积极作用, 所以选D。

16.A图中 (2) 区为黄淮海平原, 土地盐碱化现象突出, 水资源不足, 所以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既体现了因地制宜, 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17.A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变化及20米等高线在图的右上角与河流相交, 并结合该图的指向标, 可以确定河流大体自西北流向东南。

18.C图中铁路在丁段穿越了多条等高线, 坡度较大, 不合理;该铁路在丙处从聚落中部穿过, 影响了聚落的内部交通且会带来污染, 不合理;该铁路在乙段的弯曲度没有必要这么大, 也不合理。即该方案中有3处明显不合理。

19.D由表中数据可知, 在黄土高原地区, 能源矿产的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92.17%, 故该地区能源矿产储量大, 潜在价值高。

20.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的生产模式, 既保护了生态环境, 又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1.C结合比例尺可以看出, 旧金山与洛杉矶大约相隔500km。根据断层移动速度为每年大约5cm可知, 二者相遇需1000万年。

22.B对运动物体的监测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 , 确定不同时期的经纬度位置。

23. (1) 形成过程:奥卡万戈河上游流域发生水土流失, 泥沙被流水搬运至卡拉哈里沙漠北部的沼泽地, 由于该沼泽地地形平坦, 流速减缓, 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 (4分)

(2) 甲地沙漠受到沿岸寒流影响;乙地沙漠则因为处于内陆, 受周边高原的阻挡, 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4分)

(3) 丁聚落比丙聚落规模大, 发展潜力大。原因:丁聚落附近有河流流经, 水源充足, 且有交通线路经过;丙聚落处于沙漠地区, 水源不足。 (4分)

24. (1) 珠三角长三角 (2分)

(2) 封装制造 (2分)

(3) 加强城市群整体统筹与规划;构建区域核心城市并提高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 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等。 (答出其中两项得4分)

25. (1) 问题:水土流失。自然原因: (1) 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 夏季多暴雨; (2) 地表植被稀疏; (3) 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 (1) 破坏植被; (2)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荒) ; (3) 开矿。 (自然与人为原因各2分, 本题共6分)

(2) 分布特点:上游水能、铜矿和煤炭资源丰富;中游主要是煤炭资源、铝土矿和水能;下游主要是石油。开发条件: (1) 位置。位于我国中部地带, 邻近工业城市, 距离市场近。 (2) 市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能源消费量大, 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市场广阔。 (3) 资源。煤炭储量大, 埋藏浅, 煤层厚, 地质条件优越, 并且有多种矿产, 综合开发效益大, 但水资源短缺。 (4) 交通。交通四通八达, 但运力不能满足需要。 (说出开发条件中的三项即可得3分, 本题共6分)

26. (1) 重庆冬季平均最低气温高于武汉, 重庆最冷月 (或1月) 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上, 武汉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下。原因:重庆纬度位置比武汉低;受周围山地阻挡, 冷空气不易侵入重庆。 (4分)

(2) 对调出区:推动西部 (调出区) 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就业机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调入区:缓解东部 (调入区) 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 (调入区) 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改善环境 (大气) 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东部 (调入区) 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调入区、调出区任选其一, 本题共6分)

(3) 季风气候, 降水变率大, 水旱灾害频繁;冬半年气温偏低, 易发生冻害。 (4分)

27.【自然灾害与防治】

(1) 特点:主要分布在山区。原因: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 遇山地抬升, 形成降雪。 (特点、原因各2分, 共4分)

(2) 大量融水易使河水暴涨, 形成洪水灾害;大量融水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融水冲刷土壤造成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降低。 (6分)

28.【环境保护】

(1) 铬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是稻米, 其次是油菜籽;铅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是蔬菜, 其次是果品。 (最重要2分, 次要1分, 本题共6分)

(2) 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强管理, 依法治理。 (4分)

29.【旅游地理】

(1) 突出湿地的特色;遵循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景区规划建设要与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和谐统一;开发时要维护生态平衡, 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每项得2分,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本题共6分)

(2) 建设水上乐园;开辟观光码头、垂钓区及水鸟观赏区;建设游泳馆;建设千泉湖民俗度假村。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共4分)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论文 篇3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中国旅游地理学者队伍的壮大,中国地理学会于1987年12月在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下设立旅游地理学组,1992年中国地理学会正式设立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就任第一任委员会主任。陈传康教授作为我国旅游地理学的主要开拓者,“卓然不群,断鳌立极”,奠定了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基石。1998年,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担任委员会的第二任主任。保继刚教授“学贯中西,别出机杼”,在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价值取向、研究范式、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学科建设等方面,架构了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经纬,创新举办9次“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搭建中西方旅游学者学术对话的平台,极大提升了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国际化交流、合作与研究水平。

2013年9月19~23日,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喀纳斯召开。南京大学张捷教授担任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第三任主任。大会期间,举行了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上一届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表彰了郭来喜、保继刚、吴必虎教授对旅游地理学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推选了新一届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的人员组成(附后),研究了新一届委员会工作的基本思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伴随世界与中国旅游蓬勃发展的实践,新一届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将进一步壮大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力量,加强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提升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为中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章锦河,张宏磊撰稿)

附: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2013新一届委员名单

主 任:张 捷

副主任:叶 文 徐红罡 高 峻 杨新军 刘家明 吴承照 张凌云 肖洪根(HonggenXiao) 胡 静

秘书长:章锦河 张朝枝

高一期末地理答案 篇4

高一地理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1-5 CBDBD6-10 DDADC11-15ACCAD16-20 ABBCA

21-25 BDCDB26-30 DBBC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24分)

(1)①是 ①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水质好(4分)

②是 对水源和大气污染小,位于城市中心,接近消费市场(4分)③是 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4分)

④是 接近能源产地,交通方便,且位于城区外的下风向(4分)

(2)东南(2分)

(3)(6分)A—D—B线。

施工方便,不打隧道,减少工程量;同时,绕过市区,减少对市区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32.(16分)(1)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2)②接近原料产地,交通便利,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和城市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影响小。

(3)A

八年级期末地理 篇5

1、我国所处的温度带有()

A.北温带北寒带B.北温带热带C.南温带热带D.热带北寒带

2、我国最早迎来一天的地方是()

A.帕米尔高原B.曾母暗沙C.漠河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3右图是哪个省区的轮廓()

A.青B.陕C.桂D.湘

4、台湾海峡的属海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5、陆地面积的省区是()

A.黑龙江B.内蒙古C.新疆D.西藏

6、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满B.壮C.回D.藏

7、下面陈述中,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据第五次人口复查的结果统计,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C.我国各民族中汉族分布最广,除西藏自治区外,各省均有分布D.维吾尔族、满族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8、我国管辖的国土面积有()

A.960万平方千米B.997万平方千米C.1000万平方千米D.1260万平方千米

9、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山是()

A.大兴安岭B.祁连山C.雪峰山D.太行山

10、北回归线沿线可见的山脉有()

A.台湾山脉横断山脉B.台湾山脉五指山C.台湾山脉武夷山D.台湾山脉雪峰山

11、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A.季风区面积广B.雨热同期C.地形复杂D.气候复杂多样

12、我国跨四种干湿地区和四种温带带的省区是()

A.陕西B.甘肃C.西藏D.四川

13、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A.青藏高原B.漠河附近C.帕米尔高原D.乌鲁木齐

14、半湿润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A.森林B.森林草原C.草原D.荒漠

15、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气候D.高山气候

16、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A.黑龙江B.黄河C.长江D.珠江

17、地上河的现象产生在黄河的()

A.河源B.上游C.中游D.下游

18、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的长江称为()

A.通天河B.川江C.荆江D.扬子江

19、属于吐鲁番盆地的民居是()

A.砖墙斜顶房B.窑洞C.晾房D.干栏式木搂

20、山颠白雪皑皑、冰川广布的地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二、填空题(20分)

21、我国共有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有个自治区。

22、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向递减。

23、长江源远流长,有和之称。

24、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的是,属于东亚又是内陆国家的是。

2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地区。

26、我国地势的特征是,各类地形呈状分布。

27、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多集中在地区。

28、习惯上,以-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9、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河,所在区域为区。

30、平原利用黄河修渠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长江上游长约16千米,最窄处仅30米,水头落差达200米的河段叫。

三、连线题(4分)

将下面各民族传统节日、舞蹈和体育运动项目与所列民族用直线连起来。

①朝鲜族②傣族③蒙古族④维吾尔族

四、综合题(36分)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千米,陆地相邻的国家有个,其中①

②③④⑤。

(2)我国省级行政区中,A是,简称;B是,简称;C是,简称。

(3)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人口密度的省份是。

33、读我国地形图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9分)

山脉①②③

高原④⑤

平原⑥⑦

海洋⑧⑨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航运发达,有之称。试用三个数字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图中①处是正在建设的水电站。

(3)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4)图中A市是我国新设立的直辖市,其简称是。

(5)写出城市BCD的名称。

(6)从干湿地区看该河下游流经地区,从温度带看流经带,所以该河冲积成的平原成为鱼米之乡。

答案一、BDBCCBBDDABBABCDDCCA

二、21、34,522、东南沿海,西北内陆23、水能宝库,黄金水道24、俄罗斯,蒙古25、东北,西南26、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27、2/3,西部28、大兴安岭,冈底斯29、外流,外流30、宁夏,虎跳峡

三、连线题A②B④C②D①E③

五、综合题32、(1)15,①朝鲜②俄罗斯③哈萨克斯坦④尼泊尔⑤老挝(2)A青海省,青B四川省,川或蜀C湖南省,湘(3)云南,江苏

33、①天山②阴山③秦岭④青藏高原⑤黄土高原⑥华北平原⑦东北平原⑧东海⑨南海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篇6

六、日周周清 6、286、296、307、17、27、3、47、57、67、77、87、97、10、117、127、13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

六、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论文 篇7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现有的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传授系统知识, 而没有根据导游专业的需要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因此, 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导游人员, 必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1. 避免重复, 精减教学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的某些内容, 如旅游者、旅游客源与客流、旅游交通、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等在导游专业其它课程中均有专门的讲授;而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 旅游资源的类型、成因、分布及其旅游价值是导游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目前,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旅游资源地理为主要内容的。因此, 为了避免重复, 突出重点, 该课程应把旅游资源和旅游区划等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 让学生明确中国旅游资源的种类、成因、地域分布特点、主要代表性景区景点以及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形成背景、旅游环境特征、主要旅游路线等。

2. 补充地方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绝大部分是统编教材, 对全国旅游类专业学生通用, 注重一般性的知识介绍, 而导游专业的学生一般都要考本地导游资格证, 毕业后有很多在本地担任地方导游。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弄清本地的旅游资源状况, 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各种文化内涵, 但教材中仅涉及级别较高的风景名胜区。就九江而言, 教材只笼统介绍了庐山和鄱阳湖, 如今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九江以其优秀旅游城市的称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因此, 需要大量熟悉九江旅游地理知识的导游。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考试, 应结合导游资格考试的要求, 补充相关地方内容, 为地方培养合格的导游人才。

3. 加强内容深度, 提高导游素养。

对于丰富的旅游地理知识, 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目前, 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游客大多渴求知道旅游景观的成因, 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追求高层次的求知旅游。因此, 对导游专业的学生, 在讲授过程中要加深涉及到的地理、地质、历史、建筑、宗教等方面的知识, 提高学生对旅游景观的鉴赏能力和讲解能力, 提高导游词的科学和文化内涵, 宣传中国的旅游资源及其相关知识。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应针对课程的特点和导游专业的培养目标, 克服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 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综合处理图、文、声、像的能力, 使学习者能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知识信息, 增强理解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中国旅游地理知识信息庞大、内容形式多样, 同时又要求有直观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有关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等较为直观的方式用于课堂教学, 让学生边听教师讲述, 边看图, 可强化记忆, 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如讲述分区旅游地理的时候, 如果单纯用语言讲述该区域地理位置、旅游地理环境、旅游资源的分布, 学生常常感到枯燥乏味, 难以理解, 而运用多媒体图片将该区域的地形图和旅游景点分布图形象展现于学生面前, 学生就能迅速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清晰了解各分区方位, 原来抽象的空间方位, 变得具体起来。通过电教手段, 将实景图片展现出来, 使地物真实地再现于课堂, 让学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 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互动教学法。

针对课堂讲授法的不足, 可结合导游专业的培养需要, 引进课堂讨论法、提问法、自学指导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一些其它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师生良性互动,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通过观看旅游风光片开展模拟导游竞赛, 可以培养学生的讲解表达能力。通过学生分组模拟教学 (即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分组自学教材和查找参考资料, 并通过思考和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教师加以点评) , 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形式, 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为导游专业学生锻炼口才提供了机会, 实现了师生良性互动。针对课时较少, 许多领域的知识不能在课堂上系统讲授的问题, 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和提问法, 给学生介绍相关方面的书籍、杂志,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或熟悉的旅游资源状况, 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收集资料, 提高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教师和其它学生的知识面。

3. 对比分析教学法。

通过对比分析, 把各旅游区、各景区、景点的特点加以鉴别, 避免混淆相似的知识点, 是一种强化记忆的好方法。例如, 在讲授民族风情、岩溶山水旅游大区时, 组织课堂讨论, 主题为:对比分析云南、贵州、广西旅游资源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要求学生列表比较西南三省的自然和人文旅游地理要素, 并分析其原因。在此过程中, 学生对比分析, 各抒己见轻松理解、掌握了相关知识点, 同时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地考察有助于导游专业学生对所学习的区域旅游地理状况得出正确的评价, 对加深记忆是很有帮助的, 是地理教学中传统而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涉及地域广泛, 受经费、时间、精力等条件的制约严重, 实地考察往往难以实施。考虑到各种条件限制, 导游专业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 把学生带到学校周边开发较成功的旅游景区, 让

其亲临其境进行考察, 即可以加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又可以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内化为素质。例如到庐山考察实践后, 学生在感叹庐山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之余, 对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和特征也有了感性认识, 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增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业务素质。

2. 把学校作为一个旅游景区进行课外实践。

近年来, 高校旅游已经成为一个新兴旅游项目, 高校以其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所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熟悉的校园作为一个旅游景区, 进行校园旅游区划、设计旅游路线和导游词, 让学生学会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旅游资源, 描述身边美景, 培养学生爱校之情,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旅游线路设计和旅游区划的基本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效果显著。

3. 利用寒暑假引导学生在家乡进行旅游地理考察,

让学生调查家乡的主要旅游资源及其形成原因、旅游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等, 设计旅游路线和导游词, 参加班级导游词比赛, 介绍自己的家乡。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还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4.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聘请专家、导游和旅行社

经理等学术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业内人士进行讲座教学和现场教学, 使学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增长学生的见识, 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四、结论

一是因传统的导游专业旅游地理教学内容体系过于庞杂和缺乏针对性的特点, 提出了从精减教学内容、补充地方内容和加强教学深度等方面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二是在教学方法上, 重点介绍了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和对比分析教学在导游专业旅游地理课程中的应用。三是专业实践对导游专业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可在学校周边 (包括学校) 和家乡进行考察和实践、聘请专家讲解等多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摘要:中国旅游地理是导游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为了培养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导游人才, 应根据中国旅游地理的课程性质和导游专业的特点, 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对旅游景观的鉴赏能力和讲解能力, 宣传中国的旅游资源及其相关知识。

关键词:导游专业,旅游地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金海龙, 石高俊, 谭传凤.中国旅游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08:2-5

[2]林东.旅游地理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J].福建地理, 2006 (1) :50-54

[3]陶盈科, 吴成基.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研究[J].干旱区地理, 2006 (6) :130-135

[4]黄宇星.现代教育技术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08:119-120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论文 篇8

关键词:旅游地理 双动两案

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概念在2003年提出,最初又叫双线两本教学模式,历经多年的发展、改进和完善,到2007年才被正式改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此模式中的双动就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两案就是教案与学案。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提倡的是两案并重,强调要有效结合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1]。

一、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基本环节

1.编制学案,基于学案基础上指导学生预习、找准学习目标与方法,再查阅资料和自学,找到答案解决问题。

2.检查学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教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

3.结合教案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再结合课堂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解答学生问题;接着再由学生对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4.组织学生完成教案里设计的练习,让学生形成内化整理。

(二)基本特点

1.展现“学、教”双主动。在导学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都以教案与学案为载体,有机结合教与学,学生依照学案有效选择并控制学习进度与深度,教师基于教案展开启发讲解,充分发挥向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效掌握知识。

2.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案涉及的导学思考题只给出了学习思路与目标,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索,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充分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和思考时间基本占据一半。

4.打破传统教学结构,此教学模式流程为:示案导学、明确目标→利用学案、引导自学→暴露问题、协作解决→全面总结、找出规律→分层练习、促进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此教学模式能提供相应资料,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有效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挖掘教材里潜藏的“宝藏”,进而弥补教材的不足[2]。

二、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学案设计及使用

1.学案设计。首先掌握学案设计基本理念,要紧抓“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这一原则编制学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案设计要针对全部学生,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服务职能,学案设计能充分激发双方的创新意识。其次明确学案设计步骤,认真备课,落实准备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学习目标→科学编排知识体系→精心选择练习题,进行反馈矫正。再次,合理编排学案内容,紧抓“知识线、学法线、能力线”三线,基于知识线基础上编写教案,再有机结合三线。最后,谨遵学案设计原则,即问题化、层次性、理论结合实际以及方法化[3]。

2.学案使用。首先,明确使用步骤,即提前发放学案→让学生依照学案自学并反馈问题→落实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教师适时点拨与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测试学生学习情况→归纳总结→教师再次审阅并优化学案。其次,遵循学案使用原则,即及时反馈、活动性、参与性。再次,优化学案的使用,一方面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优化教学环境、讲解地理趣闻、结合实际列举多种观点、充分利用地理实验等;另一方面确保教学同步,有效攻克学习中的难点,即教师要积极疏导学生的思维障碍或是帮助学生创建台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同时还应该将自身思维与学生思维放在同一水平线上,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

(二)教案设计及使用

1.教案设计。首先,遵循设计原则,即递进性、简洁性、完整性。其次,明确教案设计内容,教案设计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教学目标、分析学生情况、注明教学重点与难点、明确教学方法、理清教学过程、总结知识展开训练、教学反馈。

2.教案使用。教案的使用应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采取多样化方法与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课堂上要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采取激励式、探究式、情境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二是设计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释与应用的基本程序,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但提出的问题必须要紧密结合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采取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与能力,紧抓“师生多边互动”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过程”教学,让学生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在地理教学中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主动去感知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四是采取开放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说“不”,多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体验知识,享受知识学习的乐趣与过程,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五是紧密结合实际,充分体现人文化教学,在新知识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其与学习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以及与实际生活和生产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三、结语

在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的教学中采取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先应明确此模式的基本环节与特点,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其环节与特点。此模式的实施策略应从学案的设计与使用和教案的设计与使用两大方面着手,在设计与使用学案和教案的时候都应遵循相应的原则,而且在使用学案和教案的时候都要理清步骤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凯.基于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孙超.基于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旅游地理》学案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林燊.新课标下旅游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地理选修3典型案例分析及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论文。

高一地理教师期末总结 篇9

和谐社会建设为高一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增加了新视角。阐述了和谐社会思想对高一地理教学的新要求,今日第一我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老师期末总结,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高一地理老师期末总结篇一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全部工作也进入了最终阶段,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做个总结,既是对过去阅历教训的整理,也是对将来的提示。

本学期我担当了七个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不算太重也不轻松,由于本学期节多事多,课时不多,各班进度稍有不同,但最终终于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井井有条,复习工作顺当进行,不负学校期望。现将一学期的详细工作总结如下:

一、乐观仔细参加教研活动与备课活动

每周一次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策略,讨论教学效果,反思同学状况,组织练习工作,沟通各自的教学进度,支配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有目的,定时定量的活动让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有方案、有组织、有步骤、协调统一顺当地开展下去,同时也使我获益不少,每经一次活动就成长一次。

二、乐观参与新老师培训

依据统一支配,我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在泉州师院参与了为期一周的新老师培训,通过培训,对《一般高中课程方案(试验)》进行了解读;相关方面老师介绍了有关老师法律法规学问,如何追求有效的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等。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肯定的熟悉,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三、仔细完成本职工作

备课仔细,尽量发挥新人特色,做到敢想敢做,有新意。在教学中我较多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备课过程中,我乐观查找各种素材,包括各种图片和动画,视频,力求做到形象生动,让同学更简单接受,结果反映不错,同学对地理的爱好有很大的提高。除了教授课内的学问,还留意关心同学拓宽视野。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插入相关课外学问,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引发了同学地理探究的爱好。始终认为学习是求知的过程,从本身的需求动身更简单让人接受,所以,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引导同学从生活中发觉问题,并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

四、仔细做好教学反思

作为新老师,对教学状况的把握还不够熟识,这就需要不断的做好教学反思。不仅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状况进行反思,还要乐观深化同学群体,了解教学效果,接受同学反映状况,做得好的坚持,做不好的改进。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过程,是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做得好能促使另一方做好,从而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不断加强,反之,则不断减弱,最终可能导致同学对该学科失去信念,因此,教学反思必不行少。

同时,我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包括:对同学的要求不够严格,有治学不严谨之嫌。如对课堂上听讲不仔细或表现反常的同学,有时没有准时谈心沟通;对没有交作业或作业做得不仔细甚至有可能是抄袭的同学,不是每次都过问,这些都是我今后的教学中必需要留意改进的问题。

高一地理老师期末总结篇二

本学期来,我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仔细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中,我努力的做到让同学多动手、多实践、多争论的方式开展课程。在不断的摸索教学中,总的来说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同学课外调查活动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大多与同学的生活亲密相关,多数课程都是同学身边的事物。在开展课程时,我都大胆的放手让同学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调查,让他们通过访问,上网收集资料等方法来完成课程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但让课程活动活起来,而且让同学真实的感受到学问就在自己的身边,同学学习的乐观性都很高。一学期下来,同学订立方案的力量、分析的力量、统计收集的综合力量都比上学期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重视同学的动手力量和创新创作力量的培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每一节课中都渗透了很多的动手操作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一些特别好玩的小活动,我会与同学一起在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的制作材料,并让同学在假期期间合作完成自己喜爱的项目。一学期下来,我班同学的手工制作与小创造都有了丰硕的成果。制作的人造卫星、小鸟的家、民居等特别精致。

三、重视把学问学以致用,增加有用性

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大多很有有用性。例如:有的环节就设计了绿化改造工程。在课后,我都让同学回家一一对比绿化规范的要求,仔细检查自己家庭的绿化不足,深化思索改进的措施

四、充分发挥同学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它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程,同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为了要突出同学主体,我在活动中努力发挥同学的主动性和乐观性,发挥同学作为活动主体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实施,以及活动的总结、沟通与评价,都尽可能让同学自主活动,我则有效地针对同学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或引导。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别进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训练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简单性大量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我也迷茫、忧虑和担忧,但是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综合实践活动会实施得越来越好!

高一地理老师期末总结篇三

一、仔细备课

不但备同学而且备教材备教法,依据教材内容及同学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纳的教学方法,仔细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我在教学工作中留意同学力量的培育,把传受学问、技能和进展智力、力量结合起来,在学问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训练的因素,发挥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力量。让同学的各种素养都得到有效的进展和培育。

二、增加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做到线索清楚,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化浅出。在课堂上特殊留意调动同学的乐观性,加强师生沟通,充分体现同学的主体作用,让同学学得简单,学得轻松,学得开心。

三、乐观仔细参与集体备课活动

在每周定期参与集体备课,讨论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四、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本学期我担当高一(5)、(6)、(11)班的地理课老师,期中考试成果所任教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学对学好地理布满信念。

五、主要阅历和教训

1、教学中注意方法的传授

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学问的核心内容,培育同学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看、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觉过程产生爱好,避开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留意培育同学的分析概括力量,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同学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进展智力、培育力量方面的作用。但是,学问的理解、力量的培育都需要一个过程,不行要求其过高过急。

2、教学中应留意与同学生活实际联系

关心同学通过熟识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学问。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同学知道地理学问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加学习地理的爱好和信念。

3、培育同学应用地理学问解决简洁问题的力量

应通过读图、同学练习和课堂争论等方式在争论中,老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同学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索,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推断。

4、考核不是仅停留在成果上

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同学多方面的评价。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全部的地理学问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敏捷,没有吸引力,致使同学产生厌烦心情。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同学为主体,留意基础学问教学,调动同学的学习爱好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学问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对同学进行心理训练

上一篇:复旦历年经济学试题(1993--2000)下一篇:运动会拔河比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