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

2024-10-04

旅游地理(精选12篇)

旅游地理 篇1

【知识梳理】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1.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 其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具体如下表所示。

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旅游资源由于各方面的差异, 表现出多样性、地域性等特征, 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与地理成因

1.选择观赏位置

在不同的位置, 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 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不同, 就产生了不同的美感。

2.把握观赏时机

3.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

探究各种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 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 从审美特征到欣赏方法, 再到探究成因, 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各种景观的地理成因如下表所示。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四、旅游规划设计

1.旅游规划的概念和类型

旅游规划的概念:为满足游客需求和促进旅游地的发展而确定旅游发展目标、配置旅游要素、选择并制订合适的未来行动计划的过程。

旅游规划的类型: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

2.旅游规划的内容

(1) 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对规划区域的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旅游产业基础、旅游竞争状况、旅游容量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2) 旅游发展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开发方向;明确旅游产业地位, 旅游主题、功能, 市场与产品定位;确定旅游发展的“三战略”, 即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3) 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进行旅游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规划, 合理布局旅游要素。

(4)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主要对衣、食、住、行、购、娱等进行规划, 具体如下图所示。

(5) 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提出旅游区分期建设规划方案和规划实施的步骤、措施、方法, 对旅游区开发建设的政策、制度、资金、环境、安全、人才、科技等保障系统作出规划。

五、旅游及环境保护

1.旅游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 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活动也可能产生多种旅游环境问题, 具体如下表所示。

2.旅游环境保护

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六、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旅游线路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有:旅游资源 (旅游价值) 、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旅游成本 (费用、时间或距离) 等。设计旅游线路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突出特色

旅游路线设计是组织管理者作出的一种导向性安排, 应该突出所设计路线的主题。旅游线路所串联的旅游区、景区或景点, 既要各具特色, 又要共同烘托同一个主题。只有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 才是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

2.讲究韵律

旅游活动要有节奏感、韵律感。组织旅游活动既要使旅游者始终保持一定的兴奋度, 又要做到有张有弛。

3.“冷热”兼顾

不同季节, 不同旅游者需要不同的旅游路线。设计旅游路线要从全局出发, 做到“冷 (不太知名、旅游者较少的景点) 热 (著名、旅游者较多的景点) ”兼顾。

4.发展创新

旅游路线设计可以体现创新精神, 也可动态地反映旅游者的需求。旅游线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创新。

5.安全可靠

旅游路线设计, 一方面要保证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使旅游者游得开心, 玩得放心, 走得舒心;另一方面要遵守旅游区的安全保护规定, 避开军事禁区、保密设施等。因此, 旅游路线的选择, 首先要考虑旅游者出行的目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其次要根据各地区旅游景观的特色和交通状况、环境承载能力、地区接待能力, 进行合理的选择。

设计旅游线路时, 要充分展现旅游地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 使游客在有限而集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欣赏到不同的旅游景观, 感受到不同的旅游特色氛围。但是, 不能一味地堆砌和罗列某地的全部旅游景观, 而应做到既要景观丰富, 富于变化, 又要突出重点, 避免雷同。

【典例感悟】

例1 (2012·四川文综卷) 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 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

(2) 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 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 睡起日斜闻竹鸡

思路分析:此组题以景观图片为载体考查了地质构造和自然景观。

(1) 图片为峨眉山景观图, 图中有明显的断层面, 所以是断裂上升。

(2) 该山的山顶海拔为3 099米, 垂直温差大, 山顶气温低, 夜间气温更低, 所以早上能看到“雪满山”;海拔高, 晴天观日出景观较好;山顶海拔为3 099米, 属山地针叶林带, 而桃树是阔叶植被, 所以A不对;梯田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所以C不对;D项所指在丝竹之乡, 该项不正确。因此选B。

答案: (1) A (2) B

例2 (2012·浙江文综卷) 专家认为, 欣赏旅游景观, 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 (1) ~ (2) 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 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1) 下面四位同学对《村行》评论, 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

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

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到的春天景象。

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 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A.甲、乙B.甲、丙

C.乙、丁D.丙、丁

(2) 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 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思路分析: (1) 本题描述的是陕西商洛山村风景。“菊初黄”是视觉看到的景象, 甲错;“万壑”是指“千沟万壑”的黄土沟壑, 乙对;“荞麦花开白雪香”还有“菊初黄”是秋天景象, 丙错;“村桥原树似吾乡”是视觉看到的景象, 并引发思念家乡的情感。综上, 选C。

(2) 本题考查岩石的成因类型。火山地貌由玄武岩构成, 而非花岗岩;丹霞地貌景观由红色砂岩构成, 而非流纹岩;球状风化岩石是花岗岩, 而非砂岩;岩溶地貌景观由石灰岩构成, 是可溶性沉积岩, 选C。

答案: (1) C (2) C

例3 2012年暑期, 有一学生旅游团计划乘船和火车从北京出发到杭州萧山钱塘江, 途中还要参观游览下列景点:南京中山陵、九江庐山、武汉黄鹤楼、苏州拙政园 (从苏州到杭州一段要乘船)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请根据材料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线路 (走近路, 不走重复线路) 。

(2) 在出行前, 他们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3) 这一学生旅游团原本打算利用“十一”黄金周出游, 但考虑到种种因素, 还是选择在暑期出游。你认为他们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

思路分析:本题以各类游览景点为背景材料, 考查旅游活动的设计等。第1小题考查旅游线路的设计;第2小题考查开展旅游活动要做的准备工作;第3小题考查旅游时间的选择。

答案: (1) 从北京出发经京广线到武汉市游览黄鹤楼, 再经长江到九江市游览庐山, 再经长江到南京市游览中山陵, 再经京沪线到苏州游览拙政园, 最后经京杭大运河到杭州萧山观钱塘江潮。

(2) (1) 设计好旅游线路; (2) 选择恰当的旅行方式 (自行乘车还是随旅行团) ; (3) 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了解与旅游景点有关的内容; (4) 准备好旅游时所需的物品。

(3) “十一”黄金周是我国集中休假的时期, 也是旅游的黄金期, 这导致旅游景点几乎人满为患, 从而使得旅游质量严重降低。同时, 也容易出现交通拥挤、食宿困难、物价偏高等问题。而选择暑期出游可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针对训练】

读四川省和浙江省的旅游资源分布图, 回答1~2题。

1.四川省旅游资源分布图中的两个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 夏秋季节游客人数明显多于冬春季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

B.国家旅游黄金周政策

C.地形、气候和交通

D.季节性保护遗产政策

2.据统计, 浙江省旅游收入明显高于四川省。其主要原因是 ()

A.浙江旅游资源较丰富, 世界遗产及国家级风景区较多

B.浙江的交通通达性好, 周围地区经济较发达

C.四川旅游资源没有特色, 景区比较分散

D.四川的物价比浙江低, 旅游收入少

近年来, 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的“地下画廊”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据地质学家考证, 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堪称“江北第一长洞”。洞内流水潺潺, 钟乳石奇形怪状, 石笋、石瀑布、石花等千姿百态, 琳琅满目, 地下奇景扑朔迷离……据此完成3~4题。

3.观赏此类景观应 ()

A.在秋季观赏B.在清晨观赏

C.近距离观赏D.远距离观赏

4.“地下画廊”对旅游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 ()

A.美学价值B.科学价值

C.经济价值D.历史文化价值

读某沿海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底图, 据此回答5~6题。

5.此处旅游景区最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是 ()

A.沿河漂流B.生态旅游

C.悬崖攀岩或蹦极D.乘游船观湖

6.在此旅游景区中, 下列区域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游览区B.保护区

C.服务区D.休息区

文明旅游活动既能使旅游者获取愉悦感, 又能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

B.旅游活动应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C.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旅游的要求

D.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 还要注意旅游安全

8.旅游者在景区内乱刻乱画会直接造成 ()

A.环境污染

B.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C.对旅游景观的破坏

D.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9.石窟艺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在山崖上开凿洞穴, 并进行绘画和雕塑, 以表达膜拜或宗教虔诚。下图为三大石窟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 说出观赏石窟的主要方法。

(2) 下图中是莫高窟附近的胡杨林, 其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到此游览。要观赏至纯至美、层林尽染的金色胡杨之美和夕阳霞光, 应注意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10.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藏林芝县具有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的优势。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林芝地区旅游部门先后与福州市旅游局、武夷山市旅游局签订《旅游对口支援框架协议》, 共同发起“情系林芝、走进西藏”的大型赴藏旅游活动。

材料二西藏林芝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1) 依据材料, 概述西藏林芝县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

(2) 简述林芝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3) 作为旅游者, 如何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夏秋季节游客多于冬春季节, 主要是因为四川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山区, 海拔高, 夏秋季凉爽, 对游客的吸引力强。

2.B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广, 旅游收入多。

3.C地下溶洞应近距离观赏。

4.A“地下画廊”主要是由岩溶地貌构成, 主要有美学价值。

5.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由图可知, 本区以自然景观为主, 故最适宜开展生态旅游。

6.B本旅游区以野生生物资源为主, 故保护区应占最大比重。

7.B在旅游活动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同时, 人们也要保护旅游资源。

8.C乱刻乱画是在自然景观或文物古迹上进行的, 是直接对旅游景观造成破坏。

9. (1) 选择观赏位置、抓住景观特色、以情观景。

(2) 应注意把握观赏时机。原因:金秋十月是观赏胡杨林的最好季节;夕阳西下时是观赏霞光的最佳时机。

10. (1) 主要沿河谷 (河流、谷地) 分布。

(2)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接待能力有限;交通通达性差;旅游景区多功能开发不够等。

(3) 主要看其是否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只有具有“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的高质量旅游资源, 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旅游地理 篇2

厦门市中国内地不可多得的“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该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达到一千六百于万人次,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两百一十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百分之八点三,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大旅游产业体系和以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体系。

1、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据统计。2010年共接待境内外旅游者3026.09万人次,比增19.85%,旅游总收入383.89亿元,比增16.8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62.82万人次,比增19.71%;入境过夜游客112.16万人次,比增18.70%;接待国内游客2863.27万人次,比增19.86%;国内过夜游客1386.33万人次,比增16.08%;旅游创汇10.81亿美元,比增22.23%;国内旅游收入310.35亿元,比增15.69%。厦门旅游业综合实力已占到全省1/4强,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均实现超过15%的增长速度。

2.旅游产业体系日益完善

经济实力较强的厦门也拥有相当规模的旅游设施目前已经有67家旅行社,95家旅游饭店,社会旅馆380家,床位22700张,其中星级饭店49家,各地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配备完善,为厦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

3.对台旅游取得重大突破

在旅游中感悟地理 篇3

8月2日早上起床就在走廊上欣赏到贡嘎雪山。旭日初照之下,积雪的山顶微微泛出金光,在云雾、森林等衬托下,显得肃穆、宁静而神圣。因为贡嘎雪山的召唤,早饭后便向海螺沟前进。从1 500米左右的海拔高度出发,沿着30千米坡陡弯急的公路一直上升到二号营地,再步行至3 200米高的三号冰川营地,一路上感受最深的是自沟口起,河谷稀树灌丛带递变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带与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再到亚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与针叶林带,然后是高山灌丛草甸带,最后目力所及的是高山疏草寒漠带和4 900米以上的极高山永久冰雪带等多层次的、具代表性的垂直气候带、植被带景观。

海螺沟风景区还是显著的冰蚀地貌。原始森林里有大大小小的草海子,这是末次冰期冰碛湖,面积可达50 000平方米。三号营地下面是一个巨大的U形谷,从表面看,谷底布满了一层冰碛物。走近之后,清除掉表面的砂砾,触手可及千年寒冰(永久性冰川),据景区资料介绍:冰川厚度可达300米。下到谷底后在冰川面上斜坡缓行,向上500米后终于到达冰塔林,看到了冰涌泉、冰裂缝、冰面河等景观。

傍晚时分回到磨西镇,晚饭后参观了“红军磨西会议遗址”,顺道游览古街。

8月3日出发,经过红石滩、雅加情海,到雅加梗。雅加梗是一个垭口,海拔3 830米,在这里可近距离看到雪山。路边挂有经幡,用于祈福,真正有进入藏区的感觉。

从雅加梗下山,到达康定,开始翻越折多山。折多山垭口海拔4 298米,是此次旅行海拔最高的地方,易产生高原反应。翻过折多山到达新都桥一带,欣赏了真正的高原风光。山丘矮小,起伏和缓,山顶已接近云层,可见海拔之高。青稞遍布牧场,沿途都是藏式民居,但并不集中。晚上到达新都桥。

8月4日前往塔公游览塔公寺。塔公寺是著名的藏传佛教莎迦派寺庙,有“小大昭寺”之称。

8月5日由塔公出发,经八美到亚拉雪山,再到牦牛谷、丹巴、小金,一路上又继续领略草原风光、高原风貌、雪山风情、横断山脉的风采。傍晚时分抵达日隆镇。

8月6日,经猛固桥后一路北上,路过红军长征“两河会议遗址”,再翻越了一座4 000余米的大山,午后抵达卓克基土司官寨。这是一个著名的藏寨,具有典型川北藏居建筑的风格,仿佛进入一座石头城。从寨子出来,向汶川方向出发,途经一个羌族村落,羌族房屋与藏寨差不多,都是用石头砌成,很方正,但少了藏族民居上的五彩花纹。晚上到达理县。

8月7日路过映秀,参观了地震遗址。映秀作为汶川地震中心,受到严重破坏。现在还保留着旋口中学遗址,由于地震时横波、纵波破坏度不一样,东西走向的楼房受损严重,有一间宿舍被拧成麻花状,看不出原形。南北走向的楼房受损程度要轻微一些。8月8日,参观了伟大的千年水利工程——都江堰,下午返回出发地梁平。

这次旅行体会到虽然地理课上经常讲“横断山脉垂直地带性显著”,但总是抽象概念,此次川西之行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垂直地带性”;川西太阳能、水能、森林资源等十分丰富,部分地区还有丰富的地热能,如海螺沟二号营地就有被称为“贡嘎神汤”的天然温泉;海螺沟是古冰川运动的结果,有冰蚀地貌的显著特征:U形谷、冰碛物等。此次旅行还欣赏到真正的高原风光,感受到高原魅力,也体会到高原反应。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中学高2016级1班(405200)

旅游地理 篇4

关键词:旅游地理,双动两案

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概念在2003年提出, 最初又叫双线两本教学模式, 历经多年的发展、改进和完善, 到2007年才被正式改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此模式中的双动就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两案就是教案与学案。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提倡的是两案并重, 强调要有效结合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1]。

一、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 基本环节

1. 编制学案, 基于学案基础上指导学生预习、找准学习目标与方法, 再查阅资料和自学, 找到答案解决问题。

2. 检查学案, 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问题, 设计有针对性的教案,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

3. 结合教案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再结合课堂实际, 培养学生思维, 解答学生问题;接着再由学生对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4. 组织学生完成教案里设计的练习, 让学生形成内化整理。

(二) 基本特点

1. 展现“学、教”双主动。在导学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都以教案与学案为载体, 有机结合教与学, 学生依照学案有效选择并控制学习进度与深度, 教师基于教案展开启发讲解, 充分发挥向导作用, 引导学生有效掌握知识。

2.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学案涉及的导学思考题只给出了学习思路与目标, 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索, 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充分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和思考时间基本占据一半。

4. 打破传统教学结构, 此教学模式流程为:示案导学、明确目标→利用学案、引导自学→暴露问题、协作解决→全面总结、找出规律→分层练习、促进发展, 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 此教学模式能提供相应资料, 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 有效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 挖掘教材里潜藏的“宝藏”, 进而弥补教材的不足[2]。

二、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 学案设计及使用

1. 学案设计。

首先掌握学案设计基本理念, 要紧抓“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这一原则编制学案,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案设计要针对全部学生, 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服务职能, 学案设计能充分激发双方的创新意识。其次明确学案设计步骤, 认真备课, 落实准备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学习目标→科学编排知识体系→精心选择练习题, 进行反馈矫正。再次, 合理编排学案内容, 紧抓“知识线、学法线、能力线”三线, 基于知识线基础上编写教案, 再有机结合三线。最后, 谨遵学案设计原则, 即问题化、层次性、理论结合实际以及方法化[3]。

2. 学案使用。

首先, 明确使用步骤, 即提前发放学案→让学生依照学案自学并反馈问题→落实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教师适时点拨与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测试学生学习情况→归纳总结→教师再次审阅并优化学案。其次, 遵循学案使用原则, 即及时反馈、活动性、参与性。再次, 优化学案的使用, 一方面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优化教学环境、讲解地理趣闻、结合实际列举多种观点、充分利用地理实验等;另一方面确保教学同步, 有效攻克学习中的难点, 即教师要积极疏导学生的思维障碍或是帮助学生创建台阶,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同时还应该将自身思维与学生思维放在同一水平线上,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 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

(二) 教案设计及使用

1. 教案设计。

首先, 遵循设计原则, 即递进性、简洁性、完整性。其次, 明确教案设计内容, 教案设计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教学目标、分析学生情况、注明教学重点与难点、明确教学方法、理清教学过程、总结知识展开训练、教学反馈。

2. 教案使用。

教案的使用应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采取多样化方法与形式,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课堂上要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采取激励式、探究式、情境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二是设计提问式教学,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释与应用的基本程序, 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 但提出的问题必须要紧密结合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采取互动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与能力, 紧抓“师生多边互动”的核心理念, 充分体现“过程”教学, 让学生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 在地理教学中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主动去感知新知识的发展过程, 进而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四是采取开放式教学, 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说“不”, 多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体验知识, 享受知识学习的乐趣与过程, 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五是紧密结合实际, 充分体现人文化教学, 在新知识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其与学习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 以及与实际生活和生产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三、结语

在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的教学中采取双动两案教学模式, 先应明确此模式的基本环节与特点, 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其环节与特点。此模式的实施策略应从学案的设计与使用和教案的设计与使用两大方面着手, 在设计与使用学案和教案的时候都应遵循相应的原则, 而且在使用学案和教案的时候都要理清步骤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达到最佳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凯.基于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孙超.基于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旅游地理》学案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中国旅游地理 篇5

期末论文

学生姓名:王一茜学号:03709115指导教师:王建梅专业班级:经济管理系

09级 公共事业管理1班

中国喀斯特地貌的独特风光 摘要:

“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伊斯的利亚半岛北部与意大利交界处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地名,岩溶地貌发育典型,于是,“喀斯特”一词便用来代表岩溶地貌,这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地貌类型性多样,为我国的旅游业带来无限生机,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这些地方既可以进行旅游观光又可以进行科研考察,是旅游观光的明珠,是科学研究的宝库。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分布、类型、著名景观

1.喀斯特地貌在中国的分布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

此外,在中国的华东地区,虽然出露地表的石灰岩面积比较小,但仍然发育有形态各异的喀斯特地貌。在苏北、皖北地区发育着相对高度100-150米左右,顶部浑圆的喀斯特丘陵;江西萍乡-宜春一带出现了具共同基座的短锥状峰丛;浙江天目山及皖南、赣北则为有少量溶洞的喀斯特化山地;喀斯特发育最为强烈的是福建西南部的龙岩、三名地区,不光有类峰林、峰丘、溶斗等还有长达数百米的喀斯特地下河。

2.地表喀斯特类型及相关景点

2.1溶沟和石芽(云南石林)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指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其实它是溶沟形成过程中的残余物。云南地区的石林就是发育比较好的形态高大的石芽群,它的形成条件是厚层、质纯、产状平缓、垂直节理稀疏和湿热的气候环境。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石林分布范围甚广,如:路南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和莫村石林、石板哨石林、李子营石林、天生桥等20片石林。此外,溶洞景观有:泸西阿庐古洞、奇风洞、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湖有:大叠水、长湖、月湖、仙女湖等。

2.2天坑和竖井

岩溶地面不断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圆形洼地或竖井状的洞,在我国的重庆和四川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他形成于陡峭的坡地两侧和洼地、盆地底部,因为流水沿着岩石的裂隙侵蚀强烈,所以天坑或竖井深达几十米到几百米。

2.3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

溶蚀洼地是一种范围广,近似圆形的封闭性岩溶洼地,四周多低山和峰林,底部平坦,雨季易涝,旱季易干。溶蚀谷地是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大或融合而形成的,它受构造影响比较大,面积更为广,底部平坦,常有地表径流,例如广西都安有一溶蚀谷地宽一公里,长十公里。这种喀斯特地形在我国云贵高原分布广泛,当地人称之为“坝”。

2.4干谷

干谷是地表径流消失后岩溶区遗留下来的谷地,它的形成原因是河流的某一段河道水流沿着谷底的竖井或水洞流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这种地表径流转为地下径流的现象叫做伏流。还有一种形成原因即类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的结果。这样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比较常见。

2.5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广西桂林)

广西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主要是以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等地表喀斯特景观著称于世,并且是山中有洞,“无洞不奇”。以岩洞地貌为主的芦迪岩洞景观,景观内有各种奇态异状的溶洞堆积地貌,形成了“碧莲玉笋”的洞天奇观;七星岩石钟乳构成的地下画廊,真是玲琅满目;武鸣伊岭岩,北流沟漏洞,柳州都乐岩,兴平莲花岩,兴安乳洞,永福百寿岩,宜山白龙洞,凌云水源洞,龙州紫霞洞等也都是著名的溶洞景观区。

2.6地表钙华堆积(黄果树瀑布、黄龙风景区)

这是一类典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瀑布华,钙华堤坝和岩溶泉华。瀑布华指地表瀑布水流速度陡然增大,内力作用减小,水中的二氧化碳外逸,形成瀑布华。我国贵州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就属于这一种。此外,九寨沟钙华滩流属于水下地表堆积地貌,如珍珠滩瀑布;黄龙风景区钙化池、钙化坡、钙化穴等组成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美的岩溶景观;石柱县新石拱桥为喀斯特天生桥地貌。

2.7地下岩溶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溶洞景观在我国的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分布较为广泛。

武陵源黄龙洞,冷水江波月洞,鄱阳湖口石钟山景区、彭泽龙宫、瑶琳仙境、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通化鸭园溶洞等。

3.结束语

旅游地理学新教法研讨 篇6

[关键词] 旅游地理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旅游业是一个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行业,在全球被誉为“朝阳产业”,正迅速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专业人才显得十分短缺,因此,近几年,加大了开设旅游类职业教育的力度,使培养的学生在旅游行业能够成为懂理论、精技能、善管理、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而旅游地理从地理学的角度对我国的旅游资源、景区景点进行分区介绍,成为了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对旅游地理学科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旅游地理学特点

1、综合性。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学科。旅游地理学不仅涉及地理学的许多知识,而且同旅游有关的学科也有密切的联系,如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地质学、建筑学、经济学、美学、艺术、宗教等。旅游地理学的许多课题都必须同时从多种学科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

2、区域性。作为旅游地理学重要研究对象的旅游资源总是存在于一定地域范围内,受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在当前旅游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大背景下,研究区域的旅游资源状况、开发条件及开发战略将是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3、实用性。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旅游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教学活动是为旅游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素养作准备的,因此,旅游地理学又是一门直接服务于旅游业的、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4、基础理论性。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需要基础理论作为支撑,如旅游者行为理论、旅游需求理论、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以及旅游地生命周期和空间竞争理论等。因此,在旅游专业中把旅游地理学定位为专业基础理论课。

二、旅游地理学新教法探讨

现今是一个信息时代,事事讲究效率,教学也不例外,当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时,我们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代旅游地理学的教学方法如下:

1、对比分析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及旅游特色,一定是本地有、他地无或本地强、他地弱的特点,但这些特点的发现必须通过对比分析来获得,对于学生来说,对比分析也不失为一个增强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2、地图辅助法。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由于旅游地理的内容都与一定地域密切联系在一起,各地域的地理位置、旅游环境对各地旅游特色的形成影响至深,以地图作为辅助教学工具,把课本的相关内容落实到地图上,就会更为清楚明了,容易掌握。

3、多媒体辅助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都能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运用多媒体可优化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突出重点,淡化难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可以上网搜集黄山四绝的图片、视频,用多媒体展示,使抽象的景观变得具体生动,学生们清楚易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三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是地理学行之有效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书本上许多知识都来自于实地实物。若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实地考察,不仅能增强理解、加深印象、开阔视野、激发兴趣,而且可能会有自己的新发现,产生新的体验。行万里路,对学旅游地理的学生来说,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5、角色模拟法。旅游地理学涉及旅游资源的内容占一大半,对于旅游资源的讲授,应本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导游的角色串讲景区景观,不仅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利于知识的系统化,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旅游地理学新教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化教法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从激发兴趣、充分感知、加深理解、技能训练到知识巩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学媒体选用得好事半功倍,但选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为此我们必须应注意:

1、教学目的与教法特点的统一。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教学方法特点与教学目的的统一,以便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比如讲旅游资源组合性与整体性,利用西双版纳民族风情为例,向学生展示渗透傣族文化的服饰、竹楼、泼水节庆、音乐舞蹈等人文旅游资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傣族文化是受当地气候及自然环境影响,并与当地自然热带风光组合的统一体。选择教法时,一定要让教法的特点在展现教师的意图时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要成为桌上的塑料花。只有这样,教法的运用无论何时何类,还是先后顺序,教学目的、教学思路都能把其串于一线,使其在特定的教学空间里“融为一体”。

2、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的统一。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它们相互之间可以形成互补关系,而不是完全取代。在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既要看到传统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又应认识现代教学媒体的优越性,并使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媒体的优化组合,各取其优,形成互补,介入课堂,提高教法效益。比如讲授长城时,教学过程可以设计为:提出问题(传统媒体):应当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长城?接着展示中国历代长城分布及景观图(现代媒体);然后让学生对比分析归纳(传统媒体);最后回答问题,评价长城(借助教师的语言这一传统媒体)。这两种教学媒体的配合使用双方都做到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桂生.改革高职院校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手段的思路[J].九江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34-36.

[2] 刘燕.多媒体教学在中国旅游地理学科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159.

旅游地理 篇7

1 旅游空间是城市旅游活动地理投影

1.1 城市旅游空间属性解读

城市中, 旅游空间的结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景点是相对封闭, 具有一定“排他性”, 较少与城市居民共享的“点”, 是最基础的旅游空间单元。如果城市的旅游资源较分散, 可以形成不同的旅游观光线路;分布比较集中的资源, 则会组合形成旅游中心地。另外, 城市还有大量具有公共功能的空间, 例如城市广场、会展场馆、游憩商业区, 以及将旅游者视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设施如酒店、各式餐馆。这些空间既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外, 又是城市活动发生的重要空间, 承担着多种城市功能, 是城市空间中独具特色而又极为重要的部分。由此可见, 城市是旅游活动的空间载体, 旅游活动作用于城市这个特定地域范围, 形成点、线、面等空间结构要素, 并由此构成了城市旅游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职能的更加多元化, 城市空间结构还面临着一个重新整合的过程, 旅游空间也会随之不断变化和发展。

1.2 城市空间与旅游吸引力关系

柯林·罗 (Colin Rowe) 提出过“拼贴城市”的理论, 主张城市形态应该像一幅拼贴起来的画卷, 多元的城市形态经过不断的融合, 最终形成富有强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城市空间。在城市开展旅游活动的背景下, 城市中的道路、节点、边界、区域、标志等因素往往通过内涵丰富的秩序构成独特的景观, 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与主观感受, 对旅游者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例如, 城市中的道路既是旅游者进入城市和在城市中游览的主要观赏路线, 也是景观之间联系的视觉通道, 可以使游客在道路中移动的同时获得对城市的感知。城市区域之间的一些空间过渡性区域 (如城市广场、滨水地带等) 往往能形成视觉上的敏感地带, 让游客产生地域差异的心理感觉。比如, 上海的黄浦江把外滩和陆家嘴一分为二, 两岸差异巨大的景观环境往往给到此游览的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 旅游出入通道如车站、码头和机场等场所则起到城市的“迎宾”作用, 使游客产生产生对城市的第一直接印象, 成为城市景观重要构成部分。由此可见, 完整清晰、辨识性强的空间虽然并不是城市特色的唯一指标, 却都是城市个性的重要表现因素, 这些空间的个性塑造不仅有利于旅游者辨认陌生的环境, 还能使旅游者与城市环境建立和谐关系, 进而产生认同感。

2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困境

2.1 空间开放性不足

城市是以整体形象呈现给旅游者的, 而非局部形象。但是, 从空间表现来看, 许多城市的旅游活动空间只局限在城市部分区域, 甚至只是在城市中心区。这样的后果一是限制了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影响城市旅游资源的未来分布格局;二是在旅游旺季和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举行时, 这些首位度高的景区和核心旅游资源可能会引来大量游客在短时间内聚集, 导致当地旅游环境受到冲击, 给游憩区、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带来极大压力, 甚至引发各类安全问题。

2.2 空间个性缺失

建筑史学家吉迪翁 (S.Giedion) 认为:“只有城市的形态才能确实地表现出一个时代的建筑成就以及在那个时期人们组织自己生活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城市的空间形态是城市精神和时代特征的一种反映, 它影响着城市的个性, 并为市民和旅游者所体验和记忆。但是, 在我国的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 各地城市间相似的产业结构和自给自足的城市发展功能使城市趋同现象越来越明显, 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城市建筑形态和空间格局规划, 导致城市空间特有的审美价值和旅游价值趋于淡化和消失。

2.3 空间肌理受损

随着国内土地经济的推动, 城市建设活动在达到顶峰的同时, 城市空间肌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民居院落被拆毁, 旧城斜街和巷道网络被瓦解, 传统的空间尺度荡然无存;公共空间被侵占, 城市天际轮廓线遭到破坏, 而展示性、纪念性的形象工程占据了城市的主要空间, 以至于“一眼望去, 难以分辨它们是历史的记载, 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城市化装舞会”[3], 最终使游客对城市的意象逐渐走向了衰微。

3 空间整合策略

3.1 城市旅游空间更新

城市旅游吸引力的打造是以城市整体形象的建设为基础的。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开放性的不断增强, 城市的形象已经由平面的展示向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展示转变。另外, 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表明, 体验经济将逐步在旅游产业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旅游者越来越关注目的地城市与自己的密切程度, 关注原生态的城市生活, 开始与都市居民共享更多城市空间。在此背景下, 城市旅游空间实际上不再是一个有边界的领域, 而是更广域空间的组成部分, 这也就意味着可以在原有社会空间资源的基础上增加旅游功能, 将城市社会区域转化为新的旅游空间。例如, 杭州市曾推出将城市社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方案, 将具有特色的学校、社区、派出所、家庭、医院等100多个区域列为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在原有功能不变, 各项工作基本不被干扰的前提下, 围绕重点满足国际旅游观光功能的要求, 对参观设施进行适当整修, 作为可供接待游客的国际旅游产品。此项整合工程使城市的各个地域、各个领域都成为了满足海内外游客旅游文化交流需求的窗口, 增加了海外游客的兴趣和对旅游目的地真实状况的了解。

3.2 旅游空间的挖掘

旅游作为现代化城市的职能之一, 其空间结构的演变必然受到城市发展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结构的调整, 交通运输网的发展, 城市中的各种经济文化要素在不同层次上迅速变化, 并越来越集聚于那些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地区, 而其中集中度较高的地区就成为旅游资源要素[1]。这种变化为都市旅游拓展新的旅游空间创造了条件, 并在此背景下产生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以城市的地下空间为例, 城市现代化功能要求不断提高后, 地面空间资源渐趋饱和, 出现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土地成本畸高等问题, 使地下空间的开拓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表明, 当地下空间在室内环境优化到地面空间的程度时, 地下与地面的空间感受将趋于一致, 人们也将同等利用, 如果能创造出其独具魅力的空间形式, 将创造良好的空间“图式”心理, 创造出良好的场所感和认同感[6]。进而拓展旅游资源的立体式发展。

3.3 旅游空间的拓展

在旅游规划工作中,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城市旅游产品来有效地引导旅游流, 可以达到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 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旅游价值。以城市边缘区为例, 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一种独特地域实体, 是城市自身功能调整的空间表现, 它与城市在空间上相邻, 既保留着城市发展演变中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 又具有与城市不同的生态系统, 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旅游体验, 对游客形成的吸引力是复合性的。另外, 城市边缘区还能在旅游旺季对市区客流进行分流, 调节旅游容量。1972年, 以美国教授盖恩为代表的一些旅游学家就已经将城市郊区旅游带纳入城市旅游地域系统中。近年来, 国内各大城市在城市边缘区陆续建设了现代都市农业及各类公益性公共设施、娱乐设施, 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设施保障和新的吸引物, 使城市边缘区成为都市旅游补充和延伸的理想空间。

3.4 旅游空间的升华

城市空间结构的增长和变化虽然是其自在发展的结果, 但是也必然要受到人为因素的作用, 可以通过有目的的主动干预的方式去引导和控制城市空间的演变。旅游空间的优化就是指将旅游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有机构成, 将旅游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中, 建立结构合理的旅游空间体系。例如, 在城市地域范围内, 一般都分布有多个有特定的风格和功能的旅游区域, 在规划中应确定旅游优先发展区域, 对不同旅游功能的区域进行组合, 合理布局旅游设施和接待设施, 满足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多样性旅游需求与旅游期望。旅游空间的优化同时还意味着在城市规划中, 在实现城市功能的基础上, 要考虑旅游者的旅游体验需求。这包括对城市的道路、节点、标志物进行空间塑造, 创造出清晰、独特有特色的旅游空间。也包括建立科学人性化的空间利用途径, 例如, 通过建设针对特殊人群的无障碍旅游空间和科学合理的城市旅游解说系统等方式, 使游客能通过充满人性关怀的方式来解读城市的内涵和魅力。

4 结语

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中, 各个要素在城市中的空间关系的体现。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需要城市空间的支撑, 也对城市其他空间带来很大影响。对城市旅游空间的构建, 应该在考虑市民和旅游者的需求和认同的前提下, 将空间整理融入城市建设者和区域规划者的规划理念中, 通过对区位的开拓与优化, 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

[2]刘昆.空间生产机制下城市景观的拼贴[J].人文地理, 2015 (1) .

[3]沈益人.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J].城市问题, 2004 (3) .

[4]叶圣涛.城市游憩空间的政府管理机构整合方案探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3) .

[5]李孝聪.中国城市的历史空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旅游地理的考察活动教学实践 篇8

关键词:地理教学,考察活动,教学实践

入了课程改革的新时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亮点, 使课程结构上产生了重大调整。地理教学应抓住实践活动这一突破口, 跳出课堂的局限性, 积极发挥地理实践性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功能, 使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断得到发展。文章以尧山风景区为对象, 进行了基于旅游地理的考察实践活动。

考一、地理考察实践活动教学的背景

察地理学科以其实践性强的特征, 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知识运用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河活平生观南的优, 要势。地理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 的全过程树立起新的, 充学动山顶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自教●主性李践活, 动过程中促进学生, 个性全面教师要甘愿、担当自由、配角充分地, 发展不再是。知识在实学真评价者真的传授。要者, 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有序高效地、开展实组织者、践活动参与者, 参和实成为学生身心发展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从知识的的指导者和启发者。传递者转变践1二.、选择尧山的原因“尧山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考察活动

旅游地理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一, 传统的教学中多以教师讲述、展示图片资料、学生被动接受为主, 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尧山旅游资源丰富, 为旅游地理教学的考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尧山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 地处伏牛山东段, 在亚热带与暖湿带分界线上, 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 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尧山的奇峰怪石、红叶、飞瀑、温泉、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及人文景观构成了完整的风景体系, 是平顶山人的骄傲。选择此处进行地理考察活动,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显得亲切、真实, 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学生在学习探知, 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既领略了秀美的自然景色, 又得到了历史文化的熏陶, 从而实现了教学目的。

2. 考察活动的主要内容

(1) 考察活动目标: (1) 通过考察, 了解尧山旅游景区整体的地理环境, 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组成和特点; (2) 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尧山旅游业建设与发展的资料, 认识旅游业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3) 通过考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2) 考察活动过程:

(1) 准备工作。

A.确定活动内容:尧山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考察。

B.进行分组:自愿组合, 教师协调不同层次、能力组员搭配。推选组长, 确定本组考察研究目标, 分配每人的具体工作。

C.活动要求:收集并整理地图、统计资料、有关报告、历史记录等资料, 形成对考察区域的初步印象。按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 共同完成本组任务, 遵守纪律, 保证安全。

D.活动成果要求:通过考察活动, 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会了什么方法和技能, 有什么样的感想?以小论文、考察报告、导游词等形式呈现。

(2) 实施过程。

A.确定小组主题:自然景观考察组、人文景观考察组、交通及旅游产业发展考察组。

B.实地考察。

a.自然景观考察组主要内容:了解尧山的自然景观特征。

学生进行观察:植物资源主要树种以松树为主, 还有杜鹃和尧山紫荆。动物资源以陆栖脊椎动物为主, 如金钱豹、金雕、羚羊等, 还有大量水生动物。瀑布、温泉、地质遗迹非常吸引游客。

查资料并思考:尧山地质公园形成原因及过程。

b.人文景观考察组主要内容:获知尧山旅游区的历史素材, 找出尧山原名及其更名的原因。

通过查访得知尧山的历史资料:尧山也称大龙山, 是尧的裔孙刘累立尧祠纪念先祖的地方, 为天下刘姓发源地, 又因山上众多石峰酷似人形, 后史称之为石人垛、石人山。

通过查找资料得知尧山更名原因:石人山景区作为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的龙头, 未来必将飞速发展, 成为我省旅游业的支柱。然而, 石人山现在的称谓不能反映出其固有的文化底蕴, 隔断了历史传承的脉络, 丧失了宝贵的人文气息。从品牌角度考虑, 尧舜文化应该是世界知名品牌。因此, 把石人山的名字恢复为尧山是非常必要的。

在此,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条件对尧山旅游景区的影响, 认识到旅游业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

c.交通及旅游产业发展考察组主要内容:考察尧山旅游景区的交通、休闲旅游服务设施。

学生事先设计对游客的访谈内容。

调查结果:多数人认为到达景区的交通非常便利;一部分人认为景区的服务基本完善, 安排较为合理;少数人认为服务点较为集中, 不利于游客的及时供需。

(3) 考察活动总结:

学生在考察活动中整理出实地观察的情况及结果, 经过分析写成实践报告,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然后各小组之间再进行交流, 最后每位同学以论文、报告等形式写出收获。

三、考察实践活动教学的成效

1.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地理考察活动中,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活动需要, 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这就迫使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 从演员变为导演, 还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发展自己, 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2.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学生从书本里、教室中走出来, 贴合实际进行考察, 通过自己收集资料, 进行探访、讨论分析、交流总结,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尧山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实践活动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进行学习。首先, 学生学习时心理上是愉悦的。其次, 学生可以在选题中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题目来进行探索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创意, 这样可以满足学生不同个性发展的需要。

时代在发展, 教育的改革在不断深化, 地理教育也在向前发展, 地理学科本身有着极强的实践性特征, 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广泛, 地理实践活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摸索, 使地理学科成为学生们爱学的学科, 成为能够很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

参考文献

关于旅游地理的几个问题 篇9

一、旅游地理的科学范畴

旅游地理包括研究对象、内容、目标、任务以及方法等,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定义,而旅游地理学,作为休闲活动研究,有人把其称之为旅游地理学、也有人把其称之为娱乐地理学,而娱乐的范围比较广义,其是指由时间所决定的一切从属活动,包括运动、游戏、以及旅游休闲。在我国休闲活动的研究中,还仅限于对旅游的研究,对于短途游乐等相关问题,却研究较少,因此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分析,所有的休闲娱乐活动都是应该进行研究的,这不仅是因为旅游是现代经济发展中衍生的一种产物,同时它也是一种深远的文化,因此,旅游地理既属于经济学地理也是一种文化地理,对此笔者认为,我国的旅游地理研究,应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注重数学统计与电子技术的配合,进而建立出我国的旅游地理研究模型,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旅游地理研究水平。

二、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关于旅游资源,很多人把其定义为旅游吸引物,对此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二者各有其内涵,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这么说的观点有三点,第一资源是一种有用性观念,所有不能促进旅游客流形成的概念因素,都不能称之为旅游资源。第二资源对客流的产生是一种比较稳定且长远的作用,因此不能是变化波动不定的[2]。第三旅游资源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历史遗迹,在或者是人工化的娱乐产物,但对于游客而言,其一定是具备某种吸引力的。而旅游吸引物却是指所有吸引游客的因素之和,不仅涵盖了旅游资源,也是服务以及设施的一种总称,因此只有明确旅游资源的涵义,才能有方向的形成旅游开发目的。而对于旅游地评价,可以将其分为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评价目的是对旅游资源质量的一种判断,也是对现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定位,通过评价目的,可以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的主次关系,以及有针对性的制定开发计划,使旅游地性质更加明确。而对于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评级方法,分为主观评价可客观评价两种形式,其中主观评价,是指由个人观察进行的印象评价,这种形式比较局限,因此影响意义并不大。而客观评价,又分为供给评价和需求评价,其是根据实际旅游资源情况以及游客需求所进行的评价内容,这无疑对旅游资源以及旅游地规划更具有指导性。最后评价内容,是建立在现有旅游资源及旅游地建设情况,所阐释的评价内容,其中包括旅游密度、旅游容量、节律性以及开发序位等等。

三、旅游流的地理研究

旅游流即旅游客流,其是指从自身的常居地出发,到旅游地点观光,从游客群体角度所形成的一种研究现象[3]。在对旅游流进行研究时,必须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和资料调查,通常情况下,可以将这一项研究分为四个方面,旅游者、旅游节点、旅游通道、旅游方式。大体研究流程如下,第一、确定旅游流的初始地、目的地和强度方向,第二、确定旅游流强度和方向之间的关系,第三、确定旅游流空间分布集中点,第四、规划旅游路线极其空间格局,第五、统计客流人口特征,第六、调查旅游者对旅游地以及环境的感知程度。通过对旅游流得研究可以发现,世界上最优越的旅游资源在中欧地区以及地中海沿岸,由于这里具有明媚的阳光和柔软的沙滩,并且融合了加勒比海岛的热带风光之美,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之下,使其旅游事业经久不衰。其次发现旅游流具有距离衰减的规律现象,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事物之间会由于距离感而形成逐渐衰退的形式,而这也是致使我国旅游客流国际旅游远程客流强度小于短程客流强度的主要原因。此外宗教、考古、大型体育赛事对旅游客流量也具有明显影响。

四、游客吸引中心地体系及其实践意义

区位论在人文地理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各种人文地理事物是一个空间组织问题,因此可以将这个空间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广域角度空间格局选择、聚集单元区位选择、组成聚集单元基本要素选择[4]。而旅游地理作为一个空间作用体系,其是由旅游客源、旅游通道和旅游地三种因素构成,因此旅游区位的确定,就可以分为广域角度旅游客源、旅游通道与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组织、以旅游地为核心的旅游交通区位选择、旅游景点和旅馆等内部场所因素选择。而最后一个层次则是地理学家与工程建筑学家共同对空间布置形成的,因此旅游区位的选择,不只是旅游地理学者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建筑工程设计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关于旅游区位的研究,前人已经作出了一定的总结,这其中以罗马大学教授马里奥德所提出的观点最为著名,其提出旅游吸引中心地理论,在这项理论中指出,对于旅游爱好者而言,旅游区位就是艺术、风俗、自然条件、人为娱乐有机结合的一个地方,其可以分为自然吸引力和派生吸引力两种,在这项理论中会发现,游客吸引中心地体系,是一个空间的平衡系统,其可以更好的为游客提供理想状态的需求,因此对于我国旅游地理发展而言,应该发展更多的游客吸引中心,才能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总结

综上所述,旅游地理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问题,所涉及到的方向有很多,而在现实的旅游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旅游地理的研究,才能对我国的旅游资源开发,做出更好的规划。

参考文献

[1]刘敏,武娟.旅游环境容量的理论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2]刘敏,李宏,武娟.浅议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1).

[3]刘慧媛.对湿地旅游资源的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

中职旅游地理教学实践与体会 篇10

一、研究教材,建好体系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地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成为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依据教育部对教材一纲多本的编写原则,中等职业旅游类的地理教材达到十余种。不论哪种教材,阐述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涵盖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区划、旅游信息与图表等方面的内容。《中国旅游地理》(陈锡畴主编)是服务于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国家规划教材。2002年7月第一版投入使用。为了让教材更加完善,注重旅游和地理的结合,避开难度较大的内容,使之更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于2008年8月再版投入使用,即现行的《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陈锡畴王雁主编)。第二版教材的总课时为144,全书大范围来看分为旅游地理总论和分区两大块。课时和结构和第一版保持一致。第一、第二版对比变化主要体现在:(一)体例变化。每章前增加了“学习目标”,便于教师和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二)内容调整。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概述,对旅游资源分门别类进一步完善,删除了部分具体的景观点的介绍。以第三节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中的“地貌旅游资源”为例。教材一开篇就阐述了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火山岩溶地貌等八大种类的地貌旅游资源,与第一版相比增加了海岸地貌和花岗岩地貌。在介绍各地貌特征、分布的基础上增加了地貌成因的分析。把原来布设在开篇的山地旅游资源调放到了这部分的最后讲解,同时删除了具体的山地景观点的介绍。被删除的景观点将适当安排在后面的旅游区划中进行学习。这种调整不仅使教材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更加完善,突出了对地理“理”的学习,而且避免了部分知识前后的重复出现。其二,旅游区划中对各省的概况和旅游资源这部分知识在体例和风格上进行了统一,删除了部分具体景观点的介绍,增加了5A级旅游景区。其三,更新了教材附录中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增加了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第二版教材突出了旅游与地理相结合的学科特点,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职业岗位的要求力求学生“知和能”共同发展。

二、热爱职教,科学受训

1. 研究学生,备好信息。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课基础薄弱、厌学的缺点。因此,中职教师要通过各方面的途径获得学生的相关信息,了解他们的特长和爱好,研究他们对旅游知识与技能的实际需求。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建立师生情感的桥梁。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正确把握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按需教学,实现中职教育目标。

2. 注重教法,科学受训。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讲台即舞台。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一堂课的最终效果也与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密不可分。针对中职旅游地理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教材内容时,要做到关注自然,关注人文。旅游地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基于为旅游服务的特点,教材偏重了人文方面的内容,忽视了有关自然地理内容的阐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外延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自然地理教学,突出地理的“理”。譬如:讲到武夷山的九曲溪,我们可以讲解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的原理。让学生知道河流凸岸凹岸的生成,自然就知道河曲的形成,还可以推想将来河流的发展趋向。一旦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就可以解决今后在生活实际中一些问题,实现教学的一大价值。再如:讲到武夷山“玉女峰”,可以结合地质学中关于岩石形成和构造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生成,三类岩石的转变。结合当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知识,就容易对学生进行“丹霞地貌”的教学。再引用九曲溪两岸的优美传说故事穿插其中,实现旅游地理的自然和人文典故的统一。这样学生学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识,提高了地理文化素养,为掌握旅游地理技能做好了质的铺垫。学生学习旅游地理教材时,教师如果对地理知识只是轻描淡写、照本宣科,不做一定的延展,学生就会一知半解,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或者强行塞给学生,必然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教学方法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调整组合。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教学,还是专业技能的训练,尤其那些学生薄弱的知识点和难点,教师应以讲授法为主,结合启发、探究、对话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复习课,教师应采用对比、综合、分析、概括、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系统化。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采用模拟导游的方式进行实战式的训练。当然,对教具的选择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用心探讨体会、合理有效应用,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旅游地理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日新月异。尤其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引起了教学的大变革。多媒体教学以其大容量、直观、灵活、生动、形象的特点,具有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和景观图片实行多图组合切换,大大提高了读图效率。许多抽象的地理运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模拟展示。化抽象性为形象性、直观性,解决了教学的难题,让学生易于掌握理解。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视频声影图像,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全方位走进旅游地理的天地。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它不是万能的,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多媒体教学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譬如,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是万能的,把整个教学课堂交给了多媒体,完全忽略了传统教学,课堂从头到尾由多媒体全权代表,一气呵成。于是教师成了计算机的操作员,失去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者的角色作用,最后学生在大容量的课堂中,完全按照教师原先设计好的课件模式和固化了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学习,失去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灵活反馈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样将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课堂上也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和厌倦。有的教师在课件中辅以大量的精美图片、特种声效、绚丽多彩的色调和有趣的动画效果,目的是使多媒体课件更加完美。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些精美图片、特种声效、各种色调和动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学习”上带到“欣赏”上,最终成了学习的干扰,违背了设计的初衷。

我们并不否认多媒体的教学功效,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不可以完全替代教师。除了优质课、汇报课外,更多的是平时教学。平时教学应把多媒体定位在“辅助教学”这个层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实用性,凸显教学效果,解决教学问题,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科学统一,有机相融,优化课堂,提高成效。

(3)注重学生实践和技能的训练培养。

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实践和技能的培养。这一点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是不同的,这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根本点。中职旅游地理教育必须以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为出发点,加强对学生实践与技能的训练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旅游地理专业的特点,营造浓厚活泼生动的职业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旅游服务技能。在教材景观点的教学中,通过职业导游课堂模拟演练,创设职业情境进行导游教学。根据教学需要,把班级学生分成3-4组。分配各组学习任务,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中各组推荐一名学生上台,以导游员的角色介绍景观点,其他学生充当游客,并且向导游员提出一些问题,导游员解决游客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让学生投入情境角色中,感同身受,培养旅游服务技能技巧。在学习各省区的旅游资源时,以组为单位合作设计游览路线,编写导游词等,并通过课堂交流,加以充实完善。此外,利用家乡的旅游资源,如白水洋,鸳鸯溪景区等。通过学校的引荐,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到景区的旅游服务中,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环境教育,向学生渗透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技能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锡畴, 王雁.中国旅游地理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浅谈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 篇11

旅游地理学是伴随着现代旅游业大规模发展而兴起的地理分支学科。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旅游地理学涉及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地质学、建筑学、经济学、美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医学、宗教等诸多学科。在此,笔者仅从美学和美育的角度谈谈旅游地理教学中如何将自然之美转化为学生的心灵之美。

旅游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美学,也是一座美育的宝库,有湖光山色、流泉飞瀑、阳光沙滩的自然美;历史遗迹的古朴美;革命遗址的高尚美、情操美;民俗风情的传奇美。运用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旅游地理的浓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

一、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高低对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如果一个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感兴趣,他就会孜孜不倦地、兴致勃勃地去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并不断地从成功中获得心理愉悦。反之,就只能勉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无处不在:如讲述桂林山水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其四绝“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讲述长城风景时,听一曲《长城谣》,讲一段烽火戏诸侯的传奇故事;讲述河南开封的相国寺时,播放《水浒》鲁智深和林冲在寺中结拜兄弟、怒斥高衙内的片段;讲钱塘江时,介绍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当时被认为无法造桥的钱塘江上建造了一座铁路、公路、人行三用的钱塘江大桥,改写了“中国人不能造现代化大桥”的历史,等等。众多的审美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旅游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去索取知识,克服困难,专心致志,锲而不舍,走向成功。

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自信心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与评价自己的基础之上的,自信心的树立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旅游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通俗易懂的课程,每位学生都有过出游的经历和向往旅游的愿望。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向同学介绍美,与同学分享美,通过对各旅游景点的观赏评价,与学生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美、领略美,共同探讨对美的感悟,增强他们对学习旅游专业的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施展他们的才智,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学习动机

崇高的美的形象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北京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当师生欣赏桥上形态各异、造型生动有趣的石狮和“卢沟晓月”之景时,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的历史将同时呈现眼前;北京天安门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它与“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密切相联。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美的品质对培养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高尚学习动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和挫折。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和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从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我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历时30年,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战胜种种艰险和困难,留下了《徐霞客游记》;唐代有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的鉴真和尚。学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畏困难去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有助于锲而不舍的学习意志的形成。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就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情绪体验,它能使人感知敏锐,记忆牢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充满活力,富有朝气,精神振奋;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良好的姿态去从事工作、学习和生活,并能取得积极的成果。美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绪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中职旅游地理教学实践与体会 篇12

关键词:旅游地理,教材体系,多媒体,实践,技能

2005年,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 在高中教育阶段, 坚持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并重, 和谐发展。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重点加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 随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从目前教育实际发展来看, 中等职业教育还没有完全被人们所重视并接纳, 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仍然处于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形势来看, 加快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扩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刻不容缓, 这还需要全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对于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 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 保质保量地完成专业教育工作, 培养出合格的优质技能型人才, 是重中之重。下面就中职旅游地理教育教学工作, 谈谈我的实践和体会。

一、研究教材, 建好体系

随着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地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成为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依据教育部对教材一纲多本的编写原则, 中等职业旅游类的地理教材达到十余种之多。不论哪种教材, 阐述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涵盖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区划、旅游信息与图表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 (陈锡畴主编) 是服务于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国家规划教材。2002年7月第一版投入使用。为了让教材更加完善, 注重旅游和地理的结合, 避开难度较大的内容, 使之更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于2008年8月再版投入使用, 即现行的《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 (陈锡畴、王雁主编) 。第二版教材的总课时为144, 全书大范围来看分为旅游地理总论和分区两大块。课时和结构与第一版保持一致。第一版、第二版的对比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体例变化。每章前增加了“学习目标”, 便于教师和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2.内容调整。主要有三个方面: (1) 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对旅游资源分门别类进一步完善, 删除了部分具体景观点的介绍。以第三节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中的“地貌旅游资源”为例。教材一开篇就阐述了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火山岩溶地貌等八大种类的地貌旅游资源, 与第一版相比, 增加了海岸地貌和花岗岩地貌。在介绍各地貌特征、分布的基础上增加了地貌成因的分析。把原来布设在开篇的山地旅游资源调放到了这部分的最后来讲解, 同时删除了具体的山地景观点的介绍。被删除的景观点将适当安排在后面的旅游区划中进行学习。这种调整不仅使教材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更加完善, 突出了对地理“理”的学习, 也避免了部分知识前后的重复出现。 (2) 旅游区划中对各省的概况和旅游资源这部分知识在体例和风格上进行了统一, 也删除了部分具体景观点的介绍, 增加了5A级旅游景区。 (3) 更新了教材附录中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 增加了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 第二版教材突出了旅游与地理相结合的学科特点, 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职业岗位的要求方面力求学生“知”和“能”的共同发展。

二、热爱职教, 科学受训

(一) 研究学生, 备好信息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课基础薄弱、厌学的特点。因此, 中职教师要通过各方面的途径获得学生的相关信息, 了解他们的特长和爱好, 研究他们对旅游知识与技能的实际需求。要善于与学生沟通, 建立师生情感的桥梁。对学生的基本信息, 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于我们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按需教学, 实现中职教育目标。

(二) 注重教法, 科学受训

1.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 讲台既是舞台。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一堂课的最终效果也与教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密不可分。针对中职旅游地理教材和学生的特点, 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 以点燃学生的好奇心理, 引发学习兴趣。讲解教材内容时, 要做到关注自然、关注人文。旅游地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基于为旅游服务的特点, 教材偏重了人文方面的内容, 有关自然地理内容的阐述居轻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完全可以外延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自然地理教学, 突出地理的“理”。譬如讲到武夷山的九曲溪, 我们可以讲解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的原理。让学生知道河流凸岸、凹岸的生成, 自然就知道河曲的形成, 还可以推想将来河流的发展趋向。一旦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 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可以解决今后在生活实际中一些问题, 就实现了我们教学的一大价值。再如讲到武夷山“玉女峰”, 可以结合地质学中关于岩石形成和构造的知识, 让学生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生成, 三类岩石的转变。结合当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知识, 就容易对学生进行“丹霞地貌”的教学。再引用九曲溪两岸的优美传说故事穿插其中, 实现旅游地理的自然和人文典故的统一。这样学生学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识, 提高了地理文化素养, 为他们掌握旅游地理技能做好了质的铺垫。学生学习旅游地理教材时, 教师如果对地理知识只是轻描淡写、照本宣科, 不做一定的延展, 结果学生一知半解, 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死记硬背一些知识, 或者强行塞给学生, 必然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教学方法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 调整组合。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教学, 还是专业技能的训练, 尤其那些学生薄弱的知识点和难点, 教师应以讲授法为主, 结合启发、探究、对话等教学方法, 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复习课, 教师应采用对比、综合、分析、概括、归纳的方法, 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系统化。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 采用模拟导游的方式进行实战式的训练。当然, 对教具的选择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所谓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用心探讨体会、合理有效应用, 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旅游地理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日新月异。尤其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 引起了教学的大变革。多媒体教学以其大容量、直观、灵活、生动、形象的特点, 具有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在课堂上, 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和景观图片实行多图组合切换, 大大提高了读图效率。许多抽象的地理运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模拟展示, 化抽象性为形象性, 直观性, 解决教学的难题, 让学生易于掌握理解。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视频声影图像, 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 全方位走进旅游地理的天地。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是,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 它不是万能的, 具有局限性的一面, 这种局限性表现在多媒体教学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譬如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是万能的, 把整个教学课堂交给了多媒体, 完全忽略传统教学, 课堂从头到尾由多媒体全权代表, 一气呵成。于是教师成了计算机的操作员, 失去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者的角色作用, 最后学生在课堂中, 完全按照教师原先设计好的课件模式和固化了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学习, 失去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灵活反馈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这样将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课堂上也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和厌倦。有的教师在课件中辅以大量的精美图片、特种声效、绚丽多彩的色调和有趣的动画效果, 目的是为了使多媒体课件更加完美。但是,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这些精美图片、特种声效、各种色调和动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学习”带到了“欣赏”上, 最终成了学习的干扰, 违背了设计的初衷。

我们并不否认多媒体的教学功效,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 不可以完全替代教师。除了优质课、汇报课, 教师更多的是平时的教学。平时教学应把多媒体定位在“辅助教学”这个层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实用性, 突出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个功效, 凸显教学效果, 解决教学问题。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进行科学统一, 有机相融, 优化课堂, 提高成效。

3. 注重学生实践和技能的训练培养。

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实践和技能的培养。这一点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是不同的, 这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中职旅游地理教育必须要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为出发点, 加强学生实践与技能的训练培养。在实际教学中, 根据教材内容, 结合旅游地理专业的特点, 营造浓厚、活泼生动的职业课堂气氛, 提升学生的旅游服务技能。在教材景观点的教学中, 通过职业导游课堂模拟演练, 创设职业情境导游教学。根据教学需要, 把班级学生分成3至4组。分配各组学习任务, 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中各组推荐一名学生上台, 以导游员的角色介绍景观点, 其他学生充当游客, 并且向导游员提出一些问题, 导游员解决游客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 让学生投入到情境角色中, 感同身受, 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技能技巧。在学习各省区的旅游资源时, 以组为单位合作设计游览路线、编写导游词等, 并通过课堂交流, 加以充实完善。此外, 利用家乡的旅游资源, 如白水洋、鸳鸯溪景区。通过学校的引荐, 让学生走出课堂, 参加到景区的旅游服务中去, 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环境教育, 向学生渗透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 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技能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锡畴, 王雁.中国旅游地理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安装与检修下一篇:国际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