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教学的优化

2024-07-07

旅游地理教学的优化(共12篇)

旅游地理教学的优化 篇1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城市各个要素通过内在机制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空间形态, 是城市职能的空间载体与实现形式。旅游业作为城市的综合产业之一, 其资源分布、产品开发、服务设施布局等还都存在空间的合理分布和优化问题。本文着眼于城域旅游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从空间视角分析城市旅游吸引力的可持续发展。

1 旅游空间是城市旅游活动地理投影

1.1 城市旅游空间属性解读

城市中, 旅游空间的结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景点是相对封闭, 具有一定“排他性”, 较少与城市居民共享的“点”, 是最基础的旅游空间单元。如果城市的旅游资源较分散, 可以形成不同的旅游观光线路;分布比较集中的资源, 则会组合形成旅游中心地。另外, 城市还有大量具有公共功能的空间, 例如城市广场、会展场馆、游憩商业区, 以及将旅游者视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设施如酒店、各式餐馆。这些空间既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外, 又是城市活动发生的重要空间, 承担着多种城市功能, 是城市空间中独具特色而又极为重要的部分。由此可见, 城市是旅游活动的空间载体, 旅游活动作用于城市这个特定地域范围, 形成点、线、面等空间结构要素, 并由此构成了城市旅游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职能的更加多元化, 城市空间结构还面临着一个重新整合的过程, 旅游空间也会随之不断变化和发展。

1.2 城市空间与旅游吸引力关系

柯林·罗 (Colin Rowe) 提出过“拼贴城市”的理论, 主张城市形态应该像一幅拼贴起来的画卷, 多元的城市形态经过不断的融合, 最终形成富有强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城市空间。在城市开展旅游活动的背景下, 城市中的道路、节点、边界、区域、标志等因素往往通过内涵丰富的秩序构成独特的景观, 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与主观感受, 对旅游者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例如, 城市中的道路既是旅游者进入城市和在城市中游览的主要观赏路线, 也是景观之间联系的视觉通道, 可以使游客在道路中移动的同时获得对城市的感知。城市区域之间的一些空间过渡性区域 (如城市广场、滨水地带等) 往往能形成视觉上的敏感地带, 让游客产生地域差异的心理感觉。比如, 上海的黄浦江把外滩和陆家嘴一分为二, 两岸差异巨大的景观环境往往给到此游览的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 旅游出入通道如车站、码头和机场等场所则起到城市的“迎宾”作用, 使游客产生产生对城市的第一直接印象, 成为城市景观重要构成部分。由此可见, 完整清晰、辨识性强的空间虽然并不是城市特色的唯一指标, 却都是城市个性的重要表现因素, 这些空间的个性塑造不仅有利于旅游者辨认陌生的环境, 还能使旅游者与城市环境建立和谐关系, 进而产生认同感。

2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困境

2.1 空间开放性不足

城市是以整体形象呈现给旅游者的, 而非局部形象。但是, 从空间表现来看, 许多城市的旅游活动空间只局限在城市部分区域, 甚至只是在城市中心区。这样的后果一是限制了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影响城市旅游资源的未来分布格局;二是在旅游旺季和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举行时, 这些首位度高的景区和核心旅游资源可能会引来大量游客在短时间内聚集, 导致当地旅游环境受到冲击, 给游憩区、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带来极大压力, 甚至引发各类安全问题。

2.2 空间个性缺失

建筑史学家吉迪翁 (S.Giedion) 认为:“只有城市的形态才能确实地表现出一个时代的建筑成就以及在那个时期人们组织自己生活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城市的空间形态是城市精神和时代特征的一种反映, 它影响着城市的个性, 并为市民和旅游者所体验和记忆。但是, 在我国的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 各地城市间相似的产业结构和自给自足的城市发展功能使城市趋同现象越来越明显, 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城市建筑形态和空间格局规划, 导致城市空间特有的审美价值和旅游价值趋于淡化和消失。

2.3 空间肌理受损

随着国内土地经济的推动, 城市建设活动在达到顶峰的同时, 城市空间肌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民居院落被拆毁, 旧城斜街和巷道网络被瓦解, 传统的空间尺度荡然无存;公共空间被侵占, 城市天际轮廓线遭到破坏, 而展示性、纪念性的形象工程占据了城市的主要空间, 以至于“一眼望去, 难以分辨它们是历史的记载, 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城市化装舞会”[3], 最终使游客对城市的意象逐渐走向了衰微。

3 空间整合策略

3.1 城市旅游空间更新

城市旅游吸引力的打造是以城市整体形象的建设为基础的。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开放性的不断增强, 城市的形象已经由平面的展示向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展示转变。另外, 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表明, 体验经济将逐步在旅游产业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旅游者越来越关注目的地城市与自己的密切程度, 关注原生态的城市生活, 开始与都市居民共享更多城市空间。在此背景下, 城市旅游空间实际上不再是一个有边界的领域, 而是更广域空间的组成部分, 这也就意味着可以在原有社会空间资源的基础上增加旅游功能, 将城市社会区域转化为新的旅游空间。例如, 杭州市曾推出将城市社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方案, 将具有特色的学校、社区、派出所、家庭、医院等100多个区域列为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在原有功能不变, 各项工作基本不被干扰的前提下, 围绕重点满足国际旅游观光功能的要求, 对参观设施进行适当整修, 作为可供接待游客的国际旅游产品。此项整合工程使城市的各个地域、各个领域都成为了满足海内外游客旅游文化交流需求的窗口, 增加了海外游客的兴趣和对旅游目的地真实状况的了解。

3.2 旅游空间的挖掘

旅游作为现代化城市的职能之一, 其空间结构的演变必然受到城市发展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结构的调整, 交通运输网的发展, 城市中的各种经济文化要素在不同层次上迅速变化, 并越来越集聚于那些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地区, 而其中集中度较高的地区就成为旅游资源要素[1]。这种变化为都市旅游拓展新的旅游空间创造了条件, 并在此背景下产生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以城市的地下空间为例, 城市现代化功能要求不断提高后, 地面空间资源渐趋饱和, 出现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土地成本畸高等问题, 使地下空间的开拓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表明, 当地下空间在室内环境优化到地面空间的程度时, 地下与地面的空间感受将趋于一致, 人们也将同等利用, 如果能创造出其独具魅力的空间形式, 将创造良好的空间“图式”心理, 创造出良好的场所感和认同感[6]。进而拓展旅游资源的立体式发展。

3.3 旅游空间的拓展

在旅游规划工作中,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城市旅游产品来有效地引导旅游流, 可以达到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 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旅游价值。以城市边缘区为例, 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一种独特地域实体, 是城市自身功能调整的空间表现, 它与城市在空间上相邻, 既保留着城市发展演变中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 又具有与城市不同的生态系统, 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旅游体验, 对游客形成的吸引力是复合性的。另外, 城市边缘区还能在旅游旺季对市区客流进行分流, 调节旅游容量。1972年, 以美国教授盖恩为代表的一些旅游学家就已经将城市郊区旅游带纳入城市旅游地域系统中。近年来, 国内各大城市在城市边缘区陆续建设了现代都市农业及各类公益性公共设施、娱乐设施, 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设施保障和新的吸引物, 使城市边缘区成为都市旅游补充和延伸的理想空间。

3.4 旅游空间的升华

城市空间结构的增长和变化虽然是其自在发展的结果, 但是也必然要受到人为因素的作用, 可以通过有目的的主动干预的方式去引导和控制城市空间的演变。旅游空间的优化就是指将旅游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有机构成, 将旅游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中, 建立结构合理的旅游空间体系。例如, 在城市地域范围内, 一般都分布有多个有特定的风格和功能的旅游区域, 在规划中应确定旅游优先发展区域, 对不同旅游功能的区域进行组合, 合理布局旅游设施和接待设施, 满足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多样性旅游需求与旅游期望。旅游空间的优化同时还意味着在城市规划中, 在实现城市功能的基础上, 要考虑旅游者的旅游体验需求。这包括对城市的道路、节点、标志物进行空间塑造, 创造出清晰、独特有特色的旅游空间。也包括建立科学人性化的空间利用途径, 例如, 通过建设针对特殊人群的无障碍旅游空间和科学合理的城市旅游解说系统等方式, 使游客能通过充满人性关怀的方式来解读城市的内涵和魅力。

4 结语

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中, 各个要素在城市中的空间关系的体现。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需要城市空间的支撑, 也对城市其他空间带来很大影响。对城市旅游空间的构建, 应该在考虑市民和旅游者的需求和认同的前提下, 将空间整理融入城市建设者和区域规划者的规划理念中, 通过对区位的开拓与优化, 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

[2]刘昆.空间生产机制下城市景观的拼贴[J].人文地理, 2015 (1) .

[3]沈益人.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J].城市问题, 2004 (3) .

[4]叶圣涛.城市游憩空间的政府管理机构整合方案探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3) .

[5]李孝聪.中国城市的历史空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6]袁红.论地下空间的城市空间属性及本质意义[J].城市规划学刊, 2013 (1) .

旅游地理教学的优化 篇2

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强化,生态旅游也如雨后春笋,并逐步成为旅游行业的发展重心。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管理的主要工作,同时智慧的旅游理念的提出,为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旅游行业的科学全面且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生态旅游业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加强生态旅游的管理,构建完善系统的旅游管理体系,能够全面提升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在生态旅游管理体系中,智慧的旅游为其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智慧的旅游的提出,能够从整体上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全面优化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人们的旅游体验。智慧的旅游的出现,给予了人们更多的自主权,它将旅游信息推送给人们,供人们自主选择,这无疑增加了旅游的效率,避免了旅游资源的浪费。

一、智慧的旅游的基本内涵

智慧的旅游是一种信息化的旅行方式,它以技术条件为支持,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移动客户端为平台,主动推动旅游信息,帮助人们制定旅游规划,引导人们更有目的性地进行旅游。智慧的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网络云等信息技术,对景区旅游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整理,让游客借助移动终端,全面分析与认知旅游景点的信息。在游客掌握信息的基础上,他们可以自主进行旅游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带着明确的目的`投入到旅游项目中,更能够节约旅游时间,全面优化旅游效率。同时,在智慧的旅游中,游客可以结合大数据,了解当前游客的心得体会及相关评价,以便做出是否旅游、如何旅游的科学决策。在生态旅游管理体系中,智慧的旅游的开展,它所辐射的群体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包括已经进入景区的游客,还包括其他社会大众。比如,某些没有旅游计划的人,通过大数据了解景区的特色景点,及其他游客的旅游经验后,也容易萌生旅游的想法。可见,智慧的旅游还具备旅游推广的功能和作用。此外,在生态旅游如火如荼的今天,智慧的旅游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条件,也具备法律基础的支撑。可见,智慧的旅游是信息技术作用于生态旅游中的科学产物,是联系人们与旅游资源的桥梁。在智慧的旅游视域下,生态旅游应该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不断优化技术条件,全面提升旅游资讯服务。

二、智慧的旅游视域下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优化设计途径

在智慧的旅游视域下,生态旅游应该积极建构完善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力度,全面优化旅游资源,综合性提升生态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当前,智慧的旅游开展中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技术条件不成熟,基础设施比较差,旅游信息更新不到位,旅游信息服务范围狭窄等。基于此,生态旅游管理体系应该积极优化,以便更好地适应智慧的旅游的发展。

(一)更新管理理念,明确智慧的旅游

在旅游业全面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旅游的新选择。为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全面提升旅游水平,结合生态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全面更新生态旅游管理理念,全面提升生态旅游的发展水平,明确智慧的旅游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加强旅游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结合大数据,掌握游客的新需求,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更好地吸引游客投身到生态旅游中。另一方面,在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构建中,还应该以智慧的旅游为指导,全面提升生态旅游的发展水平,明确智慧的旅游的理念,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旅游。

(二)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旅游信息平台

在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中,基于智慧的旅游的核心理念,景区应该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景区应该积极搭建旅游信息平台。一方面,景区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全面保护生态平衡,全面保护自然环境。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景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景区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投入,积极更新信息技术设施,不断提升景区管理人员的技术思维,引导他们通过技术投入,更好地开展智慧的旅游。另一方面,景区在智慧的旅游的开展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搭建科学完善的信息平台,全面覆盖景区的特色景点及旅游服务,同时定期更新和维护信息平台,积极吸引游客关注信息平台。此外,景区还可以借助信息平台,宣传和引导学生科学开展生态旅游,在旅游过程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

(三)建立旅游管理体系,全面优化管理功能

在智慧的旅游视野下,生态旅游景区应该构建完善的旅游管理体系,有效融合智慧的旅游的理念,并以智慧的旅游为指导,科学优化旅游管理体系的全面性,综合优化和明确旅游管理职能。一方面,在旅游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规范业务流程,明确工作权限,综合性提升旅游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在旅游管理中,还应该制定生态景区游览制度,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规定,从而减少游客对生态景区环境的破坏。

三、结语

旅游地理教学的优化 篇3

一、充分利用课件教学,展示教学的条理与层次

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师越来越频繁地用课件教学。多媒体在处理信息方面容量大、速度快。课件可以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利用电脑把每节课开发成课件,形成一个系统,可以使每节课不仅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图像等。例如在讲授“中国的园林”的内容时,通过影像展示苏州拙政园的美丽风光,融音乐与图像于一体,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感受中国古典的园林艺术。然后再辅以叶圣陶《苏州园林》一文的讲解,以及江南私家园林的概述,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多媒体手段有传统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旅游地理教学中每节课都可以利用电脑形成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但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与旅游地理的学科特点,可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板画、板图,以提高教学效果。在学习简单的知识时,留一些空间给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因为过多课件使知识过度形象化,而忽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二是课件开发要实行资源共享。课件的开发和制作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面广、点多,费时耗力,因此我们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在课件开发的过程中应强调备课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合理运用“拿来主义”,这样就可以为教师节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创新。

二、充分利用影像资料教学。使教学生动形象

虽然教师在课件中可以应用各种影像资料,但它与单纯的电影和录像又不尽相同,课件的容量又相对较小,而电影和录像能以其完美的声像结合,化静为动,化远为近,把异地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充分利用影像资料教学,可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学生观看录像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观看录像前,教师要提前做好预览,要在看前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看中通过倒放、暂停等技术操作,突出重点、难点、疑点,强化学生对旅游地特色的认识;看后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归纳。由于旅游地理教学没有与教材配套的影像资料,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收集反映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等的电视节目、纪录片等。

三、充分利用旅游图片教学,加深景区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旅游专业教师和学生平时要注意收集各旅游点特征鲜明、重点突出的风景图片,包括照片、明信片、各种画报和杂志的插图等。阅读观看风景图片,有助于学生领会和掌握教材内容,形成概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收集风景图片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网上有很多游客自己拍的各地的纪实风景图片,时效性、趣味性比较强,再结合游客所做的游记了解风景区,既让学生感觉亲切自然,学生又比较乐意接受。针对某一个主题收集图片,要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配合教材的内容教师要做好点评。

四、充分利用谷歌地图教学,设计模拟中的旅游路线

在旅游地理内容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旅游经历有限,很难把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形象地表达出来。而Google Earth则为教师提供了一种相对简单有效的教学方式。Google Earth是把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的一种产品,我们只要将一个客户端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就可以免费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卫星图片。充分利用谷歌地图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助于记忆。比如,在讲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时,我们可以选定某一个区域(如江苏)的图像并将其放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在上面确定旅游地点和线路,然后利用Google Earth地图可以自由移动和放缩的特点让学生在电脑上模拟旅游,看一下自己设计的线路是否可行。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学生旅游经历不足、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

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教学,互通有无,合作探究

旅游地理教学的优化 篇4

一、课程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程优化设计不仅仅影响到学科知识结构, 还牵涉到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依照工学结合的教育理论, 应该在通过界定旅游策划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 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具体来讲, 其应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1. 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旅游策划实务》课程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旅游策划意识, 旅游策划创新能力的人才。尤其在现阶段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 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明显, 以良好的旅游策划方案去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现代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培养旅游策划实务型人才的重担就放在了课程教育上。从这个角度来讲, 在进行《旅游策划实务》课程优化设计的过程中, 以培养具有旅游策划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至关重要的。

2. 综合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进步。

学生适应社会, 迎合科技进步的能力, 是学生实现未来职业规划的重要因素。因此, 在进行《旅游策划实务》课程优化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从知识结构, 课程体系机构和能力素质结构三个角度入手,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鼓励学生积极去接触与旅游策划实务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 如营销策划学、策划文案、广告营销等, 使学生的眼界得以扩展, 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增加实践课程, 使学生实际的旅游策划实务能力得以提升。

3. 树立课程优化设计的整体思维和意识。

旅游策划实务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应该遵循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处理好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 树立课程优化设计的整体思维和意识。具体来讲, 旅游策划理论课程应该与旅游策划实践课程保持一致性, 避免理论与实际的整体性偏失, 由此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合理设置旅游策划实务的各类型课程。

旅游策划实务课程设计过程中, 会发现彼此存在关联的课程有很多, 可以按照其种类将其分为:专业课、理论课、必修课、选修课、一般课程和重点课程。如何在进行旅游策划实务课程优化中, 对于上述课程关系进行合理设置是至关重要的。从本质上来讲, 这是由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的多样化特点决定的。

二、现阶段《旅游策划实务》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

对于高等教育旅游专业的《旅游策划实务》课程进行调查发现, 现阶段的课程教学虽然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善和调整, 并且慢慢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讲, 可以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结构体系不完善。

《旅游策划实务》,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是培养学生旅游策划能力的关键课程。但是, 现阶段的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结构体系不完善, 已经严重影响到旅游策划实务教学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讲,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旅游策划实务课程内容与实际旅游策划工作的关联性不大, 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和实践过程中接收到的旅游策划知识, 难以切实地运用到实践旅游策划中去, 甚至出现了与实际旅游策划工作严重脱节的情况;其二, 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结构不合理, 处理不好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之间的关系, 常常在结构布置, 内容分布, 课时安排方面出现问题, 尤其是在缺乏专门实践教学教材的背景下, 实际的旅游策划实务课程开展起来也越来越难;其三, 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结构与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吻合, 在进行课程结构规划的时候, 都采取模仿的方式去进行, 使得高校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结构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情况。

2. 始终处理不好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

在实际的《旅游策划实务》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树立正确的教育关系观念, 摆正学生和教师在此过程中的地位, 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 实际上, 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 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始终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 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无论是理论课程, 还是实践课程, 都以这样的教学理念去执行。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 使学生对于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的兴趣不断降低, 难以保证较高的旅游策划实务教育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来讲, 是教师难以正确理解工学结合模式的含义, 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将旅游策划的技能传授给学生, 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引导, 以慢慢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就可以了。但是, 实际上如果教师一味地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参与教学过程, 忽视学生的感受, 往往是难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的。

3. 旅游策划课程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表面上来看, 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的优化改革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部分改善和调整, 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实际上, 如果不能发挥旅游策划课程各项教学资源的效能, 形成通力合作的局面, 是难以将旅游策划课程优化做到实处的。由于各个高校旅游策划实务课程方面的教学资源、教学设施和教学优势都是不同的, 单方面依靠一所高校的课程优化改革, 是难以将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的优化教学推行到实践层次中去的。因此就需要实现高校之间的合作, 校企之间的合作。但是实际上在进行课程优化设计的时候, 这样的合作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三、《旅游策划实务》课程优化的实现途径

针对上述《旅游策划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应该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进行改善和调整, 以构建完善的课程优化改革体系。具体来讲,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 优化《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结构。

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 以实际旅游策划实务项目为载体,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策划的一般工作过程, 重新组织实践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具体来讲, 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 集合旅游企业旅游策划团队, 高校旅游策划实务教师, 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的权威, 组建形成《旅游策划实务》课程改革小组, 结合工学结合模式的应用, 制定完善的课程结构优化方案;其二, 对于现阶段的《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结构进行总结和归纳, 去粗取精, 合理地进行删减和增加, 以保证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结构优化有着良好的教材基础;其三, 处理好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之间的关系, 保证两者的比重是相对合理的, 课时是科学的, 避免两者之间的衔接出现问题, 由此实现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

2. 树立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教学观念。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革新, 传统的教育模式在随之改变,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只作为引导者, 课程可以采用理论教师教授, 实践教师引导, 学生独立完成三个阶段的教学模式。为此, 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 强化教育和宣传, 引导教师积极去学习工学结合模式下旅游策划实务课程改革的理论, 使得其深刻意识到旅游策划实务课程优化的必要性, 从而营造浓郁的课程优化改革氛围;其二,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和想法, 鼓励去积极去进行尝试和探索, 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扮演好引导者的身份和角色;其三, 注重赏识教育, 对于在旅游策划实务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 给予相应的鼓励, 并且积极将多媒体资源运用进去,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注重课程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

注重课程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强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一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中旅游策划实务这门课程需要在实践中应用才有价值, 为了让旅游策划这门课程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并运用到实践中, 校企合作是最佳的途径, 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 发挥自身的潜能, 完成旅游策划的整个过程, 既提高了专业技能, 又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一方面, 高度重视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 尤其是作为同样拥有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策划实务课程的高校, 更应该结合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势, 积极利用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己在教学资源改革方面的缺陷, 形成合作式的课程改革局面。

4. 构建《旅游策划实务》教学体系。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 本项目对《旅游策划实务》课程优化和实践进行研究, 拟通过《旅游策划实务》课程教学, 认真研究《旅游策划实务》的课程结构体系及教学要求, 围绕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实训资料等方面实施, 创新出一套《旅游策划实务》实践教学模式, 实现本课程教学在知识体系结构、授课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与方法上全面创新的目标。

四、结束语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旅游策划热, 从事旅游策划的人员也日益增多, 随之而来的就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市场背景之下, 各种旅游策划方案都在寻求创新, 以吸引更多的眼球来击败竞争对手。在这样的背景下, 高度重视《旅游策划实务》课程优化教学和实践, 是当前旅游管理专业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摘要:专业课程, 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是学校实现教育质量提高的直接载体, 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文章以《旅游策划实务》课程为例, 倡导以工学结合理论为引导, 总结和归纳了目前《旅游策划实务》课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 采取相关策略积极对对应的课程进行优化和调整, 以达到比较高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旅游策划实务,课程优化,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李伟, 陈英, 汤修映.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工程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5, (08) .

[2]甄国红.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11) .

[3]丛培信, 佟贵锋, 韩飞.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优化[J].航海教育研究, 2010, (04) .

[4]杨杏利, 赖秀龙.应然与实然:地方高师院校课程结构理想与现实的错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2) .

旅游地理教学的优化 篇5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旅游规划;法规

从开始,中央有关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部规范旅游规划的法规,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在当前我国旅游规划成果良莠不齐的情况下,这些法规把规范旅游规划的编制,而不是旅游规划的实施作为重点,希望借此提高旅游规划成果质量。因此,它们的制订和实施可以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现代质量管理学崇尚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然而,分析表明,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尚未实现对旅游规划质量的全面管理,因而有必要补充完善。

一、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我国现行的旅游规划相关法规有四部,分别是《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是国家旅游局发布的部门规章。前者对旅游发展规划的概念、类型、内容、地位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原则,并对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行政管理程序进行了粗略的规定。后者提出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的认定标准、申报与审批程序,并建立起对具有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管理制度。

《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是由国家旅游局起草,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技术法令。前者较为详细地规定了各类旅游规划的内容,系统地提出编制、评审旅游规划的技术要求与程序,并对编制、评审旅游规划人员的个人素质、团队构成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后者在对旅游资源进行界定、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详尽的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的工作方法。

二、TQM的概念与内涵

TQM是英文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缩写,意为全面质量管理。它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于1961年最先提出的一种质量管理思想。菲根堡姆认为,质量控制应该由企业所有人员共同承担,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着眼于产品制造过程,质量管理应贯穿于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且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仅限于检验和数理统计方法。在制造业的成功应用使得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很多国家结合本国的实践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并对其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

如今,全面质量管理已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全球企业界和其他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大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在此过程中,我国专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了“三全一多样”的观点,即认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全过程、全员、全面、多方法四个基本要求。“全过程”是指对质量产生、形成、实现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全员”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都投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去;“全面”是指质量的概念是广义的,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等方面;“多方法”意为综合采用管理技术、科学方法、专业知识进行质量管理。

三、完善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的建议把我国旅游规划相关法规的内容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对比发现,现行旅游规划法规体系还需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1、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进行更科学、更严格的控制。旅游规划编制、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规划成果的质量。然而,在当前我国旅游规划成果整体上质量较低的情况下,现阶段不宜通过立法强行干预旅游规划的实施,尽管规划实施对规划成果质量有检验、反馈作用。法规应致力于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在此提两点建议:其一,对旅游规划编制程序进行更科学的设计。近年来,学者们就如何编制旅游规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不乏有关创新旅游规划编制程序的理论成果。建议立法者分析、评估这些研究成果,并据此修订旅游规划编制程序。比如,有的学者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旅游规划编制的步骤与方法;其二,法规对旅游规划编制程序的表述应体现充分的强制性,以实现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的严格控制。现行法规的强制性明显不够。比如,关于委托方确定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方式,“通则”只是概括了实践中有哪几种方式,而不是要求委托方必须采用相对公正、透明的竞标方式。

2、加强对参与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人员的管理。参与旅游规划编制的工作人员主要有四类:规划团队、委托方的官员或管理者、规划评审专家、委托方办事员。要做到全员管理,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二是设法保证他们具有优良的业务素质,既有控制旅游规划质量的能力,又有高度的质量责任感。

明确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比较容易,而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则相对困难。我国已建立旅游规划单位资质认定制度,试图控制规划团队的业务素质。然而,单位和个人毕竟是两码事,所以还应建立旅游规划师资质等级认定制度。建议旅游规划师不但要分级,也要分成旅游地学、景观设计、旅游历史文化等多个专业类别。这既符合一个人很难精通旅游规划所需全部知识的客观规律,又方便委托方识别规划团队的学科构成。参与评审的专家也应具有旅游规划师资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旅游规划,评审专家小组的资质等级结构、资质专业类别结构应有所差别。旅游规划的委托方既有政府,也有企事业单位。委托方参与规划编制的人员构成复杂。受权力范围的限制,旅游主管部门无法确保他们每个人具有优良的业务素质,但完全可以做到提高旅游系统人员的业务素质。

3、对旅游规划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精确的控制。法规对旅游规划质量的控制应该是宽泛的,不仅是规划成果的质量,也包括规划编制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规划成果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的内容是否符合委托方需求;二是规划的技术方法是否科学。

现行法规规定了各类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但比较粗略,无法对规划内容进行精确的控制。因此,建议颁布详细的旅游规划内容纲目,进一步明确旅游规划的内容体系。当然,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旅游规划应执行不同的内容纲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具体规定了旅游资源调查分析的技术方法,而其他旅游规划相关法规中关于规划技术方法的条款比较原则化,执行起来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因此,建议颁布更多详解规划技术方法的法令。旅游规划实践也表明,旅游市场调查、旅游产业规模预测等工作亟须规范。因为技术方法有因时、因地、因情况而变的问题,而且有的工作有多种较为可靠的技术方法,所以关于技术方法的法令应留有一定的弹性,并根据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

在我国旅游规划编制实践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比较普遍地存在或轻或重、这样那样的问题。规划团队调查研究敷衍了事、委托方主要领导重大决策独断专行、评审专家顾及熟人面子口下留情、委托方办事员不能按时提供数据资料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类质量问题会对规划成果质量、规划完成时间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现行法规中有关工作质量的条款很少,需要补充完善。

4、丰富旅游规划质量管理手段。现行的旅游规划相关法规对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资格准入制度。其实,还有必要采取教育手段、业务检查手段。教育能使工作人员被动地提高业务素质,而业务检查可促使工作人员主动提高业务素质。现行法规控制旅游规划成果质量的主要手段是规划评审,但规划评审属于事后控制,而不是全程控制,它能检验规划成果的质量,却无法控制规划工作的质量,当然也就无法预防规划成果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创造更多的质量管理手段,以实现对规划编制过程的全程控制,对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控制。比如,可以引入标准合同制度,统一旅游规划编制合同的内容、格式,合同中把委托方、规划团队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工作质量问题列为违反合同的行为,从而通过双方的相互监督提升双方的工作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全面质量管理(第3版)[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张宏.旅游规划编制体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3.

对上海旅游节优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篇6

作者简介:申军波(1988-),男,汉族,河南林州人,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吴国清(1964-),男,汉族,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都市旅游、旅游公共服务、旅游标准化等。

【摘要】随着体验经济的来临及大众旅游时代的开启,文化性、体验性、大众化已成为旅游发展的趋势表征。而上海旅游节正好是游客参与互动、业态融合创新、文化创意展示的典型代表,其产生的综合节庆效应,对上海都市旅游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和查阅相关数据,对上海旅游节的溯源及发展、产生的综合效应及发展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时代背景和上海实际,对优化上海旅游节的发展方向与重点进行了路径分析与设计。

【关键词】上海旅游节;优化发展;路径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6.010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做了进一步要求,成为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又一重大政策利好,使旅游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而节庆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关联度高、拉动性强、惠及面广、效应深远等特点,以其集聚效应、乘数效应和轰动效应引起了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以及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一、上海旅游节的由来与发展

上海旅游节原名为“黄浦旅游节”,起始于1990年,并于1996年更名为“上海旅游节”,由上海市旅游事业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文广影视管理局共同主办。自上海旅游节首届举办至今,经历了规模上的从小到大、形式上的封闭到开放,以及活动项目的单一到多元的过程,使其主题内涵不断丰富、综合效应持续提升,成为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新生力量与特色亮点。作为我国最早以“旅游”命名的节庆活动,上海旅游节经过时间的洗礼,成就了一批遐迩闻名的著名品牌,如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花车和浦江彩船大巡游、玫瑰婚典等[1],活动内容涵盖了观光、娱乐、购物、文体、美食等几个大类近四十多个项目,成为上海都市旅游一张“亮丽的名片”。

海派文化的开放融合和兼收并蓄通过上海旅游节表现地淋漓尽致,使表演化的国际元素成为上海旅游节保持活力的“青春基因”。上海旅游节的国际化道路,营造了一幕幕本地市民与外地、外国游客同乐的和谐景象,也打造了中外文化相互交融的一片乐土[2]。上海旅游节以“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定位,以“走进美好与欢乐”为主题,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注重参与体验性与文化传播延展性,扩大了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节庆效应,同时也为其他城市发展节庆旅游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二、上海旅游节的效应分析

节庆活动能够产生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聚与扩散,其强大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对繁荣城市经济、丰富城市文化、展现城市风采、培育城市发展理念及意识创新等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海旅游节经过25年的风雨历程,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的关注和喜爱,在促进本地区经济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创新都市发展理念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现阶段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宝。

(一)带动商、旅、文、体产业综合联动发展

节庆活动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涉及面广的特点,使其把商务、旅游、文化、体育、交通等部门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商、旅、文、体等产业的合作与联动。同时节庆活动由于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可以引发节庆活动巨大的外溢效应,能够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业的繁荣发展。相关资料显示,节庆经济以1:9的产业带动系数[3],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催化剂,是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地区经济结构的新引擎。

20年多来,上海旅游节年均参与人数超过800万人次,其中50%以上来自上海以外地区,海外游客接近10 万人,上海旅游节拉动消费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4]。据《上海年鉴(2013)》显示,截至2012年10月6日,参与银联上海旅游美食节活动的225家商户共实现信用卡刷卡交易35.65万笔,交易金额3.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8%和19.7%,使上海旅游节成为拉动上海经济内需的利器。

(二)对丰富海派文化和传播都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节庆产业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是城市地位的象征[5]。而节庆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节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具有动态方式的节庆活动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当地的静态资源和文化,能够突出当地的“文脉、地脉、史脉”,对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传播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根本上是文化的竞争[6]。上海旅游节通过“花车巡游”、“浦江彩船巡游”、“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玫瑰婚典”等活动,以展示异域风情与都市文化完美结合的同时,也着力寻求古代文化与现代观念的融合与创新。通过上海旅游节可以展现出上海人民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大浪淘沙的特有品质和精神风貌,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都市文化品位、丰富海派文化内涵、提高都市文化认同和文化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平台。除此之外,上海旅游节以其独有的文化魅力,散发出大都市的特有气质和气息,成为传播上海都市形象、提高上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有效载体。

(三)上海旅游节的办节理念对推动城市创新转型影响深远

上海作为都市旅游发展的前沿阵地,在旅游业态创新、旅游产品开发、旅游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现在正朝着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目标而努力。

作为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生力军,上海旅游节扮演着活跃都市旅游发展氛围、丰富都市旅游发展内涵、扩大都市旅游影响力的重要角色。上海旅游节在旅游淡季举办,解决了淡季客流量少的困境;“花车巡游”和“浦江彩船巡游”等活动丰富了上海的夜游文化;节庆活动举办二十余天,突破了传统节庆举办时间短、效应不显著的藩篱;同时上海各区县精心打造“一区一品”旅游节分场活动的办节思路,以及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投资——回报”机制等办节模式,成为走特色之路和引入市场机制的典型行业案例。2014年上海旅游节更是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以当前流行的徒步旅游方式,结合微信等新媒体的线上合作,开启“微游上海”模式,并全新推出“健康彩色跑”、“3D舞蹈灯光秀”、“音乐剧《上海滩》首演”等活动[7]。所有这些都成为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以及促进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有利因素。

三、上海旅游节的经验与启示

20年多来,上海旅游节年均参与人数超过800万人次,其中50%以上来自上海以外地区,海外游客接近10万人,每年以10%的增长速度拉动消费[4]。上海旅游节能获得如此高的人气和经济拉动效应,得益于活动举办者能够准确定位办节宗旨、明确把握办节方向、快速转变办节思路,从而真正实现了“活动内容有看头、群众参与有甜头、追求创新有回头”的实效。

(一)准确定位——以“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办节宗旨

大众化、群众性是节庆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因此举办节庆活动就必须面向民众、根植民众。而上海旅游节以“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办节宗旨,以群众参与和满意为目标,在上海旅游节的筹备及举办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征集市民及游客关于办节的建议和设想,真正实现了“发展节庆依靠人民、发展节庆为了人民”的办节理念。

同时,上海旅游节在庆贺方式上,从刚开始的封闭型“圈内联欢”,到搞开放式的大巡游和大狂欢,拉近了节庆活动与市民游客的距离。除让当地居民担当节日的核心和主角外,还尽可能吸引本地区以外的国内外游客参赛参演[8],真正体现了“普天同庆”的理念。

(二)明确方向——以提高活动的参与互动性为突破点

随着文化生活品味的提高,游客逐渐开始追求体验度较高、参与性较强的活动与项目。而节庆活动正好可以将零散的、静态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动静结合,增强节庆活动举办地的旅游吸引力。

参与互动性是节庆活动的灵魂和内核,而节庆活动能够使居民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城市发展的节奏与脉动,增强其自豪感[9],体验度和参与度越高,越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10]。上海没有名山大川,但是上海有其独有的物质实体和精神文明,把这些上海元素通过旅游载体加以精彩呈现,就是上海的都市旅游。例如:“九子游戏”等上海滩独特的弄堂文化,经过多年挖掘提炼,已经成为上海旅游节的精彩亮点[1]。通过上海旅游节期间的购物打折、景点门票优惠等活动,使上海旅游节更接地气。在参与互动的基础上,使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能够积极主动去了解并体验上海都市海派文化和当地民风民俗,从而提高了游客的“回头率”。

据《上海年鉴(2013)》显示,2012年上海旅游节共吸引游客9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其中,花车巡游活动观众达200万人次,国际音乐烟花节观众达11万人次,景区打折活动观众70万人次,银联美食节活动观众约230万人次。此外,2012年共有将近4万人参加了第九届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评比活动。同时,有学者通过对众多上海节庆品牌的参与度调查显示,上海旅游节公众参与度最高,其次是上海国际艺术节[11]。由此可见,上海旅游节得到了大众的支持与认可。

(三)转变思路——以市场化手段为运作模式

现代节庆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市场化运作体系[12]。传统的办节模式实行大量的财政投入和硬性摊派,使政府、企业和社会不堪重负。而现代节庆活动则需要考虑“成本与利润”、“投入与产出”,建立“投资——回报”机制,通过吸引大企业、大财团以及媒体的参与,形成“以节事养节事”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13]。

上海旅游节的连续成功举办,得益于办节思路的转变——引入了市场化运作方式。从上海旅游节的诞生、成长过程来看,企业参与活动始终伴随其中,在经历了企业受邀参与、企业主动参与两个阶段后,正在向竞争参与阶段过渡(见表1)[14]。例如: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从政府包办转变为公司运作,近年来场场爆满的音乐烟花表演,使得门票收入已可折抵办节成本。此外,联洋、仁恒、浦发、绿地、永达等沪上知名企业先后抢得冠名权——拍卖冠名权所得的大部分都成了音乐烟花节的净利[4]。

表1 企业参与上海旅游节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01年以来

特征政府主办,企业受邀参与政府转变角色,企业主动参与政府主导,企业由主动参与向竞争参与过渡

表现1994 年市委宣传部发函要求各区、委办出1—2 辆花车参与开幕式2000 年旅游节50% 的项目获企业不同程度参与;花车巡游开始向社会招展,海内外企业纷纷报名2001 年旅游节70% 的项目获企业不同程度参与,企业参与初现竞争趋势

资料来源:王晓云,杨昇,姜鹏鹏. 企业参与节事旅游活动研究——以上海旅游节为例[J]. 旅游学刊,

2007,(07):47-51.

《意见》指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这为节庆活动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新的政策依据。

四、上海旅游节优化发展的路径

为使上海旅游节综合效应进一步持续优化,就必须重新对上海旅游节进行审视与思考,在充分借鉴国际经典旅游节庆成功举办的经验与模式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上海旅游节表象与深层问题,从节庆活动纪念品开发、节庆旅游人才培养、节庆管理及运行、节庆理论研究、群众参与热度等方面进行重点开发与优化。力争在立足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的基础上,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用群体性基础、国际化视野、创新型人才、品牌化效应开启上海旅游节的“摩登时代”。

(一)加大上海旅游节纪念品的开发力度

节庆作为一种旅游文化,需要有纪念价值的物质载体来进行支撑。由于旅游纪念品是凝固记忆的产物,并且作为游客旅游过程的延伸和刻录旅游印象的有效载体,往往会给旅游者带来美好的回忆,可以随着游客的足迹散布到四面八方,为该旅游地进行最广泛、最直观而且是免费的宣传[11],成为保留印记符号、树立良好形象、传播思想文化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节庆活动因其产生的轰动效应,具有影响大、参与群众多的优势,能在短时间内将人们聚拢在特定环境中,产生巨大的购买力[15]。因而,加大极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能够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

旅游纪念品的科学合理及创新开发将成为节庆活动强有力的助推器。在开发设计上一定要紧扣上海旅游节的主题,秉承文化性、实用性、便携性和纪念性等特点和原则,挖掘上海文化内涵,将海派文化融入进去,强调设计创意与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文化内涵为基奠而科学合理开发出来的旅游纪念品定能放大上海旅游节的综合效应。

《意见》指出,实施中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要重视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这为节庆活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二)加快上海旅游节的人才培养速度

由于节庆活动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在节庆活动的准备及举办过程中,需要专业策划、设备维修、统筹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及志愿者队伍,在日常工作中则需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旅游节庆研究与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专业的节庆旅游策划机构和公司较少,节庆策划、筹办、管理人才更是相当缺乏。针对节庆管理人才缺乏的事实,除了加强对节庆工作人员的培训外,还应尽快培养或引进在节庆旅游宣传、策划和促销方面的中高级管理人才[16],可以采用派专业人员出国学习国外先进的节庆策划经验或聘请国际专业人才直接参与节庆策划管理工作,以此来扩充管理者队伍[17]。另外,志愿者队伍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节庆活动中能够有效解决因人手不足导致现场突发事件频发等问题,从而降低整个节庆活动的运营成本,促成节庆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此可以借鉴上海在2010年举办世博会过程中“小白菜”志愿者服务模式的经验,同时学习国外志愿者招募及管理经验来壮大上海旅游节的志愿者队伍。

(三)提高上海旅游节的管理运行效度

节庆活动从活动的创意、策划到组织、协调及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要统筹考虑[18]。同时,节庆旅游活动作为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旅游活动的集合体,它涉及到交通运输部门、商业部门、文化部门、环境卫生部门、公安部门以及其他服务部门,统筹协调较为复杂[19]。因此,节庆活动成为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在生理和安全得到满足时,人们才会考虑外出旅游。而上海旅游节作为一项群体活动,由于参与人数多且杂,极容易出现踩踏事件、食物中毒事件、疾病传播事件,以及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恐怖事件。节庆活动的安全、卫生隐患对节庆活动的有效运行及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旅游、商务、公安、交通、卫生防疫等部门的有效配合及高度衔接。因此,加强责任制管理,实现各个部门机构间的有机协调就成为上海旅游节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四)提升上海旅游节理论研究的高度

我国节庆旅游的实践先于理论研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研究成果总量少,对传统民俗文化节比现代商业旅游节的研究较为成熟,缺乏节庆旅游形成机理、节庆旅游空间竞争及其功效等方面的研究[20]。上海旅游节作为一项现代综合性的节庆活动,虽已走过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运作模式逐渐成熟,综合效益令人欣喜,但也要认识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理论,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双轨并行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因此,这就需要深入研究节庆旅游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优化节庆旅游的营销、管理和运行模式,用科学的理论研究指导上海旅游节的健康快速发展。

(五)激发积极参与上海旅游节的热度

社区居民在旅游节庆中充当着决策者、管理者、旅游者、志愿者以及工作人员的角色和地位[21],其参与活动以及与旅游者互动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旅游者对本次旅游活动的直观感受和人性化体验价值的实现[22]。因此,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就成为上海旅游节能够聚集人气、提升知名度及美誉度的关键。

国内外游客在活动中同样扮演着感知上海海派文化、传播上海都市形象的角色。通过邀请、长期合作、招投标等形式和途径,激发其他地区和国家中的各行各业团体机构参与“花车巡游”、“玫瑰婚典”等活动的热情,对展示及传播上海“魅力之都,时尚之城”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五、结束语

上海旅游节在其发展过程中,以“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定位,坚持“群众满意,办节利民”的理念,突破了跨越行政区划、跨越管理部门的单兵作战局面。并且结合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多方面引入创新元素,实现了综合的节庆效应,为打造多元化都市旅游格局,以及为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增添了缤纷元素。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上海旅游节在旅游纪念品开发、节庆活动人才培养、节庆活动管理运行、节庆活动理论研究、群众参与节庆活动热度等方面还存在优化发展空间,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上海旅游节优化升级的路径思考与设计。同时《意见》的颁布实施,将有效推动节庆活动向大众群体靠拢,与国际化接轨,向纵深方向发展,同时也成为将上海旅游节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著名城市庆典活动的重大政策利好。

参考文献

[1]程一聪,丁宁.上海旅游节缘何越办越红火[N].中国旅游报,2009-05-27(010).

[2]丁宁,衣薇.上海旅游节如何成为节庆经济示范品牌[N].中国旅游报,2009-10-12(003).

[3]秦瑞鸿.节庆旅游产业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山东潍坊市节庆活动为例[J].商场现代化, 2007,(23):275-276.

[4]陶健,孙甬超.旅游节庆崛起“上海模式”[N].解放日报,2009-09-12(001).

[5]柯华林,戚淑慧,管志成.西方节庆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观察,2009,(03):

79-86.

[6]赵东玉.资源与潜力:节庆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以大连市节庆文化建设为例[J].社

会科学战线,2009,(01):160-164.

[7]郭艺珺.上海旅游经济跨越“规模化”[N].解放日报,2014-09-12(002).

[8]宣平.浅谈中国节庆旅游——以上海旅游节为[J]. 商场现代化,2009,(33):58.

[9]付岩.旅游节庆发展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24):45-46.

[10]李日欣.节庆旅游产品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8,(08):138-139.

[11]李丽梅,楼嘉军,段晓雪.上海节庆活动发展态势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11):50-55.

[12]王重农.城市节庆品牌的培育和打造[J]. 中国会展,2006,(07):52-54.

[13]邓念梅,刘名俭.我国节庆活动发展趋势[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3):35-36.

[14]王晓云,杨昇,姜鹏鹏.企业参与节事旅游活动研究——以上海旅游节为例[J].旅游学

刊,2007,(07):47-51.

[15]陈来生.旅游节庆的打造与要素的合理构架——以苏州旅游节庆的转变为例[J].探索

与争鸣,2003,(10):41-43.

[16]吕莉.关于节庆旅游发展策略的探讨[J]. 经济师,2007,(04):242-243.

[17]韩涛.关于安康旅游节庆开发的思考[J]. 安康学院学报,2008,(04):12-14.

[18]李青,郑海明.地方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以山西·太原国际面食节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 2008,(11):127-129.

[19]高俊辉.现代节庆旅游活动的驱动因素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9,(12):194-195.

[20]陆凤英,王录仓.节庆旅游研究文献综述[J].前沿,2007,(08):33-35.

[21]连建功.中国旅游节庆驱动机制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2]汪霞,黄佩.基于旅游体验学基本范畴的旅游节庆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S1):206-208.

Research on Optimize Development Path about Shanghai Tourism Festival

SHEN Junbo; WU Guoqing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experience economy and the opened era of mass tourism, cultural, experience, and popularity have become a trend characteriz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Shanghai Tourism Festival is just the representative case of visitor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active format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 typical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display, and the integrated festive effect it produced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Shanghai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Through finding relevant Articles and access to relevant data,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d the trace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Tourism Festival, with the experience and combined effect it produced. Then we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Shanghai reality, made a deep analysis on the direction and emphases about how to optimize the Shanghai Tourism Festival.

旅游地理教学的优化 篇7

1. 智慧旅游成为旅游发展趋势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3G、4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概念逐渐被引入到旅游业中, 国外的专家学者们开始重视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旅游活动中, 产生了“智慧旅游”的概念。随着智慧旅游信息技术日渐成熟和完善, 有关政策环境的日益优化, 智慧旅游正在渐行渐近, 已经成为了我国各地旅游建设的重点和理论研究的前沿。

2. 智慧旅游推动民族旅游发展

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过程中, 应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保护民族文化和环境资源开发。这是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带有普识性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依靠智慧旅游、借助信息化契机是实现民族地区旅游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通过对民族地区智慧旅游的发展研究, 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压力、民族文化商业化引起的游客表层体验和民族文化保护等问题下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探讨民族旅游的优化升级策略, 促进民族旅游实现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旅游的提出

1. 智慧旅游概念及核心内涵

从2011年开始有马勇等多位学者尝试定义智慧旅游, 其中有张凌云等综合评述了多位学者提出的概念, 指出了多种概念表述的不足之处;李云鹏等将国内智慧旅游的概念分成7个类别, 不仅从信息化的角度定义智慧旅游, 分析了智慧旅游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基于前人的研究, 本文将智慧旅游解读为:

(1) 智慧旅游依托新型的技术, 主要是物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带来了智慧旅游的变革, 基于这些技术才能更好地发展智慧旅游;

(2) 智慧旅游首先是信息服务, 能够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全过程随时、随地、随需, 多媒介获取到无处不在的旅游信息服务, 更科学、灵活地制订、变更旅游计划, 使得有限地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能够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获得更满意的旅游体验;

(3) 智慧旅游的主体不仅在于游客, 还关乎于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 他们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信息服务掌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全过程的数据形成“大数据”, 同时旅游目的地居民同样可以享受智慧旅游所带来的利益共享;

(4) 智慧旅游以提升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 其意义在于实现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升级。

2. 智慧旅游国内外发展现状

(1) 国外发展情况

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对智慧旅游进行相关研究, 对于智慧旅游更多地在于实践与应用, 多侧重于对技术层面的应用研究。比如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实施了一站式注册服务, 推出了“我行有我, 新加坡”平台、韩国“I Tour Seoul”系统基于智能手机平台开发了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比利时“标识都市”项目、英、德、日开发的“智能导游”、北美“游客自助导航”已广泛应用。

(2) 国内研究状况

在中国知网以“智慧旅游”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631条相关文献, 从搜索结果可以看到, 国内关于智慧旅游的研究始于2011年并且呈现趋势增长 (如下图) , 由于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命名为“智慧旅游年”, 有关智慧旅游的文献在2015年达到了峰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CNKI学术总库数据整理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关于智慧旅游概念的讨论、智慧旅游的框架体系、智慧技术的研究、智慧旅游在特定区域、不同主体、景区、酒店等企业的应用研究、智慧旅游的评价体系及其影响等几大方面的研究。在应用方面国内旅游业也越来越呈现出智慧旅游的特征, 许多城市都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北京市“智慧旅游便利游”建设了网络虚拟旅游系统、自助导游讲解系统以及城市自助导览三大系统, 南京市推出了智慧旅游互动式体验终端等六大项目, 同时也有很多的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企业加快进行智慧企业建设。

三、民族地区优化升级与智慧旅游的融合

1.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1) 粗放式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旅游开发的功利性太强, 不注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 长期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进一步恶化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 导致民族地区处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的两难状态。

(2) 民族文化流失严重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灵魂与核心, 然而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实践中为迎合游客体验将民族文化的展现导引到商品化, 舞台化, 雷同化, 格式化, 庸俗化等方向上, 这样的过度开发使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根基开始动摇, 出现民族文化被同化, 甚至消失。民族地区旅游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 必须要注重对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3) 产品开发相对单一, 旅游体验深度和丰富度不够

民族旅游因其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对游客吸引力强, 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均是千篇一律进行民族建筑、民俗文化展示、民族歌舞表演、民族工艺品营销、民族美食体验, 旅游资源与产品设计单一, 体验方式简单, 在旅游开发初期能够吸引游客眼球。但是随着产品周期的发展及游客体验需求的增加, 旅游开发创新动力不足, 导致游客在游玩后的缺乏明显的感知差异, 难以吸引游客的二次消费, 在旅游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民族旅游日趋弱势。

2. 民族地区转型升级与智慧旅游的融合

(1) 民族智慧旅游理论研究及实践发展状况

在中国知网以“智慧旅游”和“民族”主题词为进行搜索仅得到10余条相关文献, 大部分文献均从智慧旅游在民族旅游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专家学者们探讨了贵州、阿坝、甘孜、恩施等民族地区智慧旅游的发展。同时, 通过百度、中国民族宗教网等网页搜索得出在新疆柯尔克孜族、阿克苏地区、贵州、甘肃甘南、敦煌、云南文山州等民族地区开展了丰富的智慧旅游实践,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喀什和云南怒江的智慧旅游平台。

(2) 智慧旅游与民族地区旅游优化升级的关系

从民族地区智慧旅游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情况来看, 智慧旅游为民族地区旅游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力量。

一方面智慧旅游适应民族地区旅游优化升级的需求, 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业与现代信息产业融合的一种新形态, 是提升旅游业素质的关键环节。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业务的迅速展开、信息和网络技术日趋成熟、智慧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已成为旅游转型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民族智慧旅游发展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与时俱进。

另一方面智慧旅游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力量, 民族旅游智慧化系统可以根据游客需求主动为游客提供符合其需求的目的地;民族旅游管理智慧化可使得管理部门更全面、快捷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建议以及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动态等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 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和管理;同时还可以实现网上营销, 使得有更多的游客主动参与乡村旅游的传播和营销, 进一步为民族旅游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四、基于智慧旅游下民族地区旅游优化升级路径研究

随着智慧旅游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完善, 政策环境的日益优化, 以及实践者和研究者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 民族地区智慧旅游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依靠智慧旅游,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对民族旅游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设计, 将信息化渗透到民族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 服务于游客、政府、旅游企业等利益相关者,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持续发展。

1. 完成智慧旅游总体规划, 完善顶层设计

在全国建设智慧旅游的新形势背景下, 民族旅游应抓住机遇, 构建智慧旅游体系 (图2) , 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优化升级, 着力打造一个旅游信息集成与处理平台, 统筹协调管理本地区的民族旅游。同时在旅游信息集成与处理平台下, 还将重点建设四个智慧平台:智慧管理平台、智慧营销平台、智慧服务平台、资源与文化保护平台, 来解决民族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着重从基础设施、构建智慧化体验旅游、资源与文化保护四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智慧旅游引导民族地区的优化升级。

2.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相比其他地区旅游, 民族旅游基础设施较薄弱, 旅游道路及交通、旅游食宿、游客服务中心、景区设施设备、旅游安全防范等设施是有待进一步整体规划和完善。落脚到智慧旅游发展, 应重视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大网络的覆盖面, 改良通信设备, 要能够实现快速、便捷地把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文件信息传递给游客, 真正让游客满意。民族地区还应体现自身的特色, 如在建设智能导游、民族住宿等应结合各民族村寨的特色及活动内容, 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智慧旅游基础设施。

3. 构建智慧化体验旅游

信息时代的旅游者更渴望得到个性化、专业化、优质化的服务, 民族地区应当吸引企业积极参与智慧旅游建设, 利用智能营销平台和智慧服务平台增设顾客体验途径, 比如智能导游软件, 利用以VR技术为基础, 让游客通过声光与影像体验景点;设计路线规划系统, 通过交互路线规划工具, 量身定做旅行方案等。旅游企业要积极地运用智能化设备设施及其他信息技术手段, 如自助导览服务、智能解说系统、私人定制和服务终端等, 创新服务提供方式, 提供优质服务, 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

4. 以智慧旅游引导资源和文化保护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复杂脆弱, 民族文化和民俗消失严重, 在开发和保护的夹缝中生态经济矛盾突出。在智慧旅游体系的建设中, 通过物联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传感器等信息设备实施监测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 对生态环境、污染源、污染排放实施有效监控, 对古村落群、古建筑实施有效的监测和保护;通过安全保障监控构建旅游信息预警服务, 对游客承载进行预估和预警, 避免旅游高峰期游客人数大大超过景区承载力, 践行智慧化理念。以信息技术构建多形式的民族文化展现形式, 比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既能形成游客的虚拟体验, 通过不同类型的智慧旅游技术增强游客的体验, 可以有效避免民俗文化的过度商业化、表演化, 同时也能更好地呈现和再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俗。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在解析智慧旅游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如何将民族地区优化升级与智慧旅游的融合, 构建了民族地区智慧旅游体系, 并重点从从信息化基础设施、民族地区旅游体验、资源与文化保护等内容阐述如何通过智慧化进行创新变革。在研究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 对于子系统如何进一步落地实现并没有具体研究, 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Samira Borouji Hojeghan, Alireza Nazari Esfangareh.Digitaleconomy and tourism impacts, influences and challenges[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 19.

[2]张凌云, 黎巎, 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 2012.05:66-73.

[3]刘玮.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新模式探索[J].商业时代, 2014 (33∶) 131-133.

[4]梁昌勇, 马银超, 路彩红.大数据挖掘:智慧旅游的核心[J].开发研究, 2015 (5∶) 134-139.

[5]龚锐.断裂与重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再构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7 (05) .

分析优化城市旅游规划的措施 篇8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事业不断发展,但是出现了各个旅游景点件的布局,规划差异甚微,所以对游客的吸引并不是很大,这是现在旅游事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旅游事业的发展对旅游区域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景点应充分发挥各自的地域特色,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味,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及其特色,优化城市旅游规划是促进当前旅游发展事业尤其是城市旅游发展事业的重要举措。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内涵

城市规划是城市整体的统筹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是对城市在宏观上进行的整体的战略布置。城市规划的实施是有法律保障的,实施城市规划是在社会发展大前提下,促进城市发展的必要举措。城市规划注重城市内部各个部分间的发展,侧重点是追求居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化。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侧重点在城市旅游发展方面,重点考虑有关旅游事业发展各个方面,使城市能够充分发挥已有资源作用,不断地发展,以更好的满足游客住宿、出行饮食等方面的需求。

(二)两者间的相互联系

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之间具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协调关系才能带动整个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城市规划具有指导和控制的综合性规划的优势,其是规划的总纲领,能很好的协调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中的现实性问题,协调城市旅游发展与其他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旅游规划的更加合理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功的解决了城市旅游发展各个要素间的安排问题,促进城市旅游及城市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城市旅游规划对于城市规划起到一定的补充和改进,城市规划是城市旅游规划的大保障,只有将两者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促进两者间的发展。

三、城市旅游规划的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部门协调规划不力

当前城市旅游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现实性的问题,其中的一个就是旅游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规划的力度不够。城市具有复杂性,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是单一的,所以城市旅游事业就不是某个单一的部门可以完成的。所以城市旅游规划的设计与完成实施也不是某个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需要各个部门间的相互配合。而现在城市规划并没有做到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协调,所以使城市旅游规划不能得到良好的实施。

(二)旅游规划缺乏法律保障

有关旅游规划的法律法规的健全度不够,从而使旅游规划就缺乏相关的法律保证,相应的对于城市规划有条不紊的实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法律的健全度不够,则其震慑力不够,当其就某一方面与其他法律不协调时,其发挥的效力就不会很大。

(三)难以与传统规划相适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城市旅游规划也在发展,但是与传统的规划的相互适应问题却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从而使现有的城市旅游规划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对旅游者的需求考虑不足;设施配套问题等。

四、优化城市旅游规划的举措

(一)提高旅游规划法律效应

在我国,法律是严肃不可侵犯的,对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约束作用,而且是不随个人意愿改变的。所以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旅游规划有法可依,同时也可以避免因高级领导者的改变而带来旅游规划事业实施的变化。建立、完善旅游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不仅能保证城市旅游规划的合理实施,还能使城市旅游在保持发展各自特色,为城市旅游规划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加强各部门的交流,建立统筹机构

城市旅游规划不是一项单一的项目,为了促进规划更加快速合理实施,则需要建立一定的统筹机构。城市规划不是单一的某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只有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及需求,才能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各个要求得到考虑。所以为促使城市旅游事业更加快速合理的发展,需要充分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各个部门间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同时促进各种资源的发展,以更好地促进资源的利用。这样才能将城市的历史底蕴更好的发展,同时使硬件设施得到保障及优化,更好的服务于旅游事业。

五、结语

城市旅游规划是旅游事业良好发展的前提,旅游规划应是持久发展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时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复杂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是现代促进城市及城市旅游发展的必要的条件。在新时代的大前提下,创新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在考虑规划的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但同时也要有合理的定义及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城市旅游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优化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的对策研究 篇9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游客数量的急剧上升,给旅游景区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加大景区的管理力度,切实提高景区运行质量已势在必行。

一、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 超饱和接待游客现象严重

由于一些景区不限制每日接待游客的数量,造成游客在景区内经常处于寸步难行、人头攒动、拥挤不堪的境况,游客既无法欣赏景观又减少了参与活动的机会,导致只见人群不见景的旅游体验。而且由于大量游客同时进入景区,会在短期内产生大量垃圾,景区管理人员又无法快速清理,致使一些景区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游客的心情。同时,也严重破坏景区的景观和生态环境。由于景区游客容量长期处于饱和或超载状态,会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在旅游高峰期,在大量游客拥挤的过程中,难免损坏景观,更有旅游者为了避开拥挤的人群走捷径而越出游道,践踏植物,造成土壤板结,影响野生动植物的正常繁衍生息。加之游客数量巨大,无法进行正常有序的景区管理,不能及时有效地制止游客破坏景观的行为,造成许多景观被严重破坏而无法及时抢救,最终导致景观淘汰废弃,经济损失惨重。

( 二) 可进入性差

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交通往来的通畅和便利程度,即不仅要方便游客的到访,还要方便游客结束访问后的离开。因为,大多数景区为了保证经济收益,基本实现了游客到达时的便利,但忽视了游客离开景区的方便性。以北京八达岭长城和九寨沟景区为例,为保证游客进出景区的方便,北京八达岭长城旅游设立了市区到景区的专车,但车次少,收车时间早。下午三点钟许多团队游客才刚刚到达景区开始游览,而散客,即乘坐旅游公交的游客已排成长队等在候车点了,候车人数多, 等待时间长,拥挤程度超出预计。同时,由于游客拥挤带来了安全隐患,如踩踏事件等随时可能出现。

2014年初,由于九寨沟景区管理中对日接待游客量没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出现景区内日游客数量严重超载,造成大量游客到达景区门口却无法进入,景区内部人满为患,同时,出现大量游客无法返程离开景区的严重滞留现象,据当时的新闻报道,直至次日凌晨景区滞留游客才基本被送回市区。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九寨沟景区在全国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给九寨沟景区的旅游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 三) 电子导游技术应用少且实效性差

电子导游是指利用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制造出来的各种导游讲解设备,国外一般称之为ATG( Audio Tour Guide) 或ETG( Electronic Tourist Guide)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品位已成为人们对生活质量高低进行判断的重要标准。中外游客已不单纯满足只到景区看风景,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景观的历史和文化。这就需要景区为游客提供规范、详尽的多语种讲解,电子导游无疑是极佳的导游员。电子导游通过搜索和扫描来确定旅游者所在的景观进行讲解,导游的同时也延伸了景观内涵。目前,我国使用电子导游的景区数量较少,即使是使用电子导游的景区,电子导游的实效性也并不强,很多电子导游在频繁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电量不足、接触不良和准确度下降等许多问题,却得不到及时检修,最终无法收到预期效果,影响旅游者的观赏质量。

( 四) 景区面积大,景观过于分散

许多景区为了增加游客量,提高经济效益,大规模扩建,增加景点数量,以三亚亚诺达热带雨林公园为典型, 景区建在高山之上,需乘景区内专车行驶近半小时才能将游客送至山顶,游客的整个观赏过程都是在步行下山过程中进行的,就是这样单程的下山过程,对于青壮年来讲也要花上三个多小时的时间,而且由于景区面积过大, 景点过于分散,游客花费大量时间也不能把所有景点都走到。结果导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的景区,却不能给游客带来满意的旅游体验。

( 五) 存在安全隐患

近年来,各旅游景区虽认真执行国家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旅游景区仍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如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和其他意外事故等,尤其是2013年底和2014年初发生在丽江、 香格里拉、侗寨等古城区的火灾应引起各大旅游管理部门和国家安全部门的重视。大火烧去的不只是影响经济收益的旅游资源,更烧掉了不可修复的珍贵的文物古迹, 同时也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景区管理不善的原因

( 一) 工作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

景区工作人员文化层次和服务意识低下,服务意识淡薄,福利待遇不高,景区员工数量在旅游淡季与旺季失衡等问题,都给景区的正常管理造成了不利影响。

( 二) 景区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忽视游客感受体验

景区在日常管理中为获得经济收益,对日接待游客量不进行限制,长期超饱和接待游客,为节约资金,不采用电子导游或对电子导游设备没有及时检修和更换,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回头率低,负面影响过大,严重阻碍景区的长期发展。

( 三) 管理人员忽视安全问题

景区管理中对安全问题认识不足,忽视安全隐患的存在,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缺少安全预警机制,事故发生时不能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加之安全设施的检修和更换不及时,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 四) 多头监管现象严重

许多景区的管理中仍然存在“婆婆多”现象。在景观管理过程中需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时找不到相应的管理机构,而景区游览经济收益时,各部门和管理机构便纷纷出现,一时“僧多粥少”,造成景区真正的管理者工作动力不强,利益受损。

三、优化旅游景区管理的对策建议

( 一) 增强景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要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满足游客参观游览过程中的各种合理需求,对此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必不可少。应启用在校大学生作为实习生进入景区工作。一方面,大学生文化知识较为丰富,素质较高便于管理,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 既降低景区人力资源成本,又可以为游客提供较为满意的服务。大学实习生提早对景区环境进行了解,也有利于景区的人才储备。另外,启用实习生管理制度,还可以 “旺进淡出”,以平衡旅游景区因为淡旺季对员工需求量产生的差异。

( 二) 执行限量接待游客制度

景区管理者应正确认识游客容量与景区发展的关系,采取相应措施,调控景区内游客数量,保证游客能够顺利游览,达到满意的效果。首先,可以调节客流的时间分布,平衡淡旺季游客人数。如淡季时,大幅度降低景区门票票价以吸引大量的学生旅游者在旅游淡季前来游览参观。其次,还可以通过控制门票销售量的方法来为景区减负。既可以现场售票,也可以通过旅行社或者网络订票。景区只要控制好每日门票销售数量,一旦售完便不再接待游客即可,表面看经济上虽然有一些损失,但对于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景区的长久发展却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 三) 调整淡旺季公共交通工具数量,确保景区可进入性

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我国众多旅游城市都已开通了市区至景区的旅游专线,为广大散客旅游者出行带来方便。但是,由于一般城市市区到景区路途较远,车行时间较长,旅游专线车次较少,造成淡季许多车辆几乎空车行驶,旺季游客排队等候的现象。这就要求相应的管理部门要及时科学调整旅游专线在淡旺季的车次、发车的间隔时间以及早班车与末班车的出发和收车时间等, 保证旅游者在旅游旺季既可以及时到达景区,又可以在结束游玩后安全回到市区,而不会出现游客在景区的滞留现象。

( 四) 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管理水平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景区管理中要实现既节约成本又能保证旅游者游览参观效果的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我国多数知名景区规模较大,日接待游客量较多,但工作人员数量有限,无法保证每一个景观处都有固定的工作人员讲解并确保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如果大型旅游景区能够实现在景区内每隔一段距离安置一个电子眼对景区进行监控,这样既可以防止偷盗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又可以保证旅游者的安全游览,即使旅游者发生危险,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另外,对于大型景区,景观数量相对较多,日接待团队数量无法预计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团队或游客都有导游进行讲解,应用电子导游既可以准确计算游客数量又可以满足游客低成本、高质量游玩的愿望。

( 五) 丰富景区内部交通工具种类

目前,我国很多景区内部已设置了电瓶车、索道等公共交通工具,由于多数景区占地面积较大,景观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分散,乘坐电瓶车虽节省人力但也会错过景观,降低旅游体验满意度。因此提倡在景区内增设多种自助式交通工具,如平原式景区可设置自行车、双人骑自行车或多人骑自行车等,高山式景区可以在设置全程索道的同时,设置半程索道等多种设施以丰富游客选择,为游客节省体力和时间。

( 六) 提高安全意识,排除安全隐患

在旅游景区管理中,安全是重中之重,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排除安全隐患。要求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必须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景区设立专门负责安全工作的管理机构,通过宣传板、广播等方式向景区的工作人员及游客进行安全教育,以实现“景区安全, 人人有责”。在景区管理中应提高安全检查的频率和质量,防患于未然,保证景区消防器材、避雷针等安全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定期检验高空索道、蹦极、山地车等特种设备,做好特种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及时更换老化的设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同时加强景区安全监控,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景区还可以通过电子导游类产品跟踪定位每一个游客的具体位置,当每日的接待时间结束时,如果有人没有及时交回电子导游设备,景区就可以通过跟踪定位来确定遇险游客的具体位置及时救护, 降低游客的危险。

摘要:目前,旅游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和“大众消费”的重要载体。针对目前我国大多数景区管理中存在的超饱和接待游客现象严重、可进入性差、电子导游应用少且实效性差、景区面积大、景观过于分散、安全隐患多等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增加景区工作人员数量,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执行限量接待游客制度;调整淡旺季公共交通工具数量,保证景区可进入性;提高技术手段,增加电子类设备应用;丰富景区内部交通工具种类;增强安全意识等优化景区管理。

区域旅游线路优化与承德旅游 篇10

关键词:区域旅游线路,边权值,最短路法

区域旅游是指旅游资源较密集的跨省或相邻地市的合理规划的旅游线路, 我国大部分区域旅游正处于空间组织的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演进时期, 经济实力有待加强, 区域旅游路线在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以及空间能动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旅游路线是游客活动和感受服务的主要产所, 涉及到“吃, 住, 行, 游, 购物、娱乐”六大要素的配套设施。旅游路线不仅是游客观光和集散作用, 良好的旅游路线能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加快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将促进带动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和休闲产业的发展, 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发展区域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结合承德市的“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其中加快周边旅游产品开发, 区域整合供应, 联合营销, 已成为规划的重点。发挥承德市区景点周边地市的辐射功能, 带动相邻区域富有季节特色的旅游线路。

一、设计旅游线路的基础条件

在新形势下不断增长的旅游客源市场, 促进区域内各地区把旅游业看成支柱企业, 加上政策扶持, 拟定旅游合作协议, 积极打造更完善的交通, 通信, 宾馆, 市场营销等配套系统, 修复或重建一些知名景点, 筛选沿途精品网点, 对于旅游营销, 管理, 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 实现“三优”的旅游配置:即丰富的旅游资源, 完备的基础设施, 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为联合推出旅游精品线路, 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区域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一) 研究游客消费习惯, 满足消费心理需求

旅行社推出的旅游路线将面临游客的选择, 它必须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通过市场调研, 游客心目中要求旅游路线具有“省时, 路途短, 景点内容充实, 主题鲜明, 线路性价比高”等特点, 而游客旅游动机则有好奇、长见识、休闲、购物、疗养、商务会议等, 区域旅游项目旅游资源类型众多更易迎合游客的需求, 因此设计线路时, 要兼顾空间跨度和交通工具的选择, 力求以短时高效高性价的让游客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二) 涵盖资源丰富, 主题鲜明独特

设计旅游线路方案时应尽量特色鲜明, 主题突出, 在风格上应具有较大反差和互补, 唯此才对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不会审美疲劳。承德及地区赋存的旅游资源, 现已包括各色自然景观及人文旅游资源, 比如以丹霞风貌著称的磬锤峰、双塔山, 以潘家口水库为代表的水域风光, 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金山岭长城更是声名卓著的古建筑类资源, 以及围场塞罕坝、京北第一草原等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各色鲜明的国际旅游路线。

(三) 项目安排的顺序与节奏感

市场调查显示, 游客对旅游服务价值的评价取决于期望值与感受差异, 个体需求等, 在设计旅游路线时, 景区景点参观顺序和节奏感应充分考虑到游客的心理和精力, 景点设置应避免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 应张弛有度, 而不至造成走马观花或视觉疲劳。

三、区域旅游最优路线算法

旅游产品的构成主体是景点, 交通, 通信, 宾馆, 休闲娱乐等等诸多元素的综合性产品, 因此寻求最佳旅游路线, 首先要按毗邻区域内选取精品景点, 安排合理交通路线, 并将通信, 宾馆, 休闲娱乐等设备按权数考虑进去, 具体步骤如下。

(一) 节点确定

主要根据空间布局及景区的主题特色, 选择景点做为最优化路线的路由节点, 如果有必要, 结合游客旅游动机和期望, 增加或减少景点, 做到景观的疏密适度。

(二) 边权值确定

使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确定边权值, 其中表示两节点地理距离;而表示每个节点的观景指数, 分别有表示该景点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的综合评分, 表示景区现处的级别, 表示该景点相对其他景点的重要度, 上述各部分参数的取值, 应建立在大量旅游资源分析及游客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必要时可借助统计知识。以下给出承德部分景点权数值。

(三) 最优线路的配置

省级区域旅游线路必须统筹规划, 若大区域景点密集, 可将其分割为以市区为小区域, 逐部分寻求的最佳路径, 并以本区域的起点和终点与其他区域进行衔接即可, 此法提高了最短路算法在大区域范围内的可操作性。

四、给出承德地区两条最优旅游路线

三日游路线:12景区。

第1天避暑山庄宫殿区-山区-湖区-碧峰门-老街区-自由观光-宾馆;

第2天普宁寺-磬锤峰景区-安远庙-宾馆;

第3天普陀宗成庙-须弥福寿宫-城隍庙-返回。

四日游路线:衔接15景区。

第1天避暑山庄宫殿区-山区-湖区-碧峰门-老街区-自由观光-宾馆;

第2天普宁寺-磬锤峰景区-安远庙-宾馆;

第3天普陀宗成庙-须弥福寿宫-城隍庙-宾馆;

第4天木兰围场-塞罕坝森林公园-月亮湖-返回。

良好的旅游线路是满足旅客需求的关键, 优化区域旅游线路, 引入观景指数改良边权值, 为拟定新的量化标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通过良好的区域旅游线路, 省时省力, 经济高效, 提供给游客更好的服务, 从而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淮南, 孙法合.图论法确定区域公路网主骨架浅谈[J].山东交通科技, 2000 (3) .

[2]唐亦功.西安及毗邻地区旅游线路的配置及规划[J].西北大学学报, 2002 (4) .

[3]梁滨, 刘承良, 郝华勇.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时序演变与功能区划[J].经济问题, 2009 (7) .

[4]李瑞, 郭影影.伏牛山旅游发展空间组织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 .

旅游地理教学的优化 篇11

[关键词]辽西走廊;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一,引言

通常意义上,走廊常被理解为交通通道,但作为区域旅游空间类型之一,它通过带状廊道联结和聚合,成为旅游業生产力布局的一种特殊空间形式。中国有三大走廊:河西走廊、辽西走廊、胶莱走廊。河西走廊因“丝绸之路”成为国际性旅游品牌;近年来山东旅游業快速发展,但未以胶莱走廊为核心;辽西走廊从地理范围上指山海关沿渤海湾东行,经葫芦岛到锦州医巫闾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在区域上不仅包括葫芦岛、锦州、盘锦,还涵括地脉、文脉与之相通的朝阳、阜新在内。考古表明,辽西走廊作为中华先民活动的最早地区之一,集聚着汉、蒙、女真、契丹、乌桓等多民族文化资源。辽西走廊在有限空间内各旅游要素高度富集,更是沈阳和北京两大都市圈之间的咽喉之地,过境客流巨大。如何有效利用辽西走廊空间内各种旅游要素,转变旅游发展模式,加强旅游空间合作,提升走廊旅游業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值,对于促进辽宁乃至东北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际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外类似走廊研究较多是针对公路景观、绿色廊道、遗产廊道等领域。Donald Appleyard和KevinLynch等(1965)在著作《The view from the road》中,以视觉设计为主对道路景观进行阐述,在交通道路中可以通过对视线设计及视廊的控制来提升道路景观形象,但书中并没有涉及到旅游活动等方面。20世纪60年代绿色廊道(green way)概念在美国逐渐成熟。Charles Little(1995)在《Greenwayfor American》中提出绿色通道是能够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户外娱乐的诸如滨河、溪谷、沟渠、风景道路等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遗产廊道(heritagecorridors)是一个与绿色廊道相对应概念,它为线性遗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这些理论主要涉及诸如绿色廊道及线性遗产保护领域,和本文研究的以旅游活动为主而形成的带状走廊不同,而系统性的对走廊旅游的功能活动、空间结构和发展模式等范畴的系统研究较为缺乏。

国内有学者对环渤海地区、辽西地区、辽宁沿海旅游作过实证研究。陈晓(2008)通过SPSS分析环渤海主要滨海城市间旅游差异,评价了滨海城市间旅游竞争力,并提出区域旅游应积极采取整合政策;陈才等(2002)通过对辽西旅游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区域环境分析,指出辽西发展旅游業的基本方式;李悦铮等(2000)从年际和月份等时空上及消费结构上对辽宁沿海地区海外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杨新梅等(2001)以辽宁海洋旅游资源为切入点,使用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对海域管理所涉及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研究;可娜等(2003)探讨了葫芦岛市滨海旅游资源和类型,指出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开发潜力,提出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顾红等(2009)采用SCP方法分析了葫芦岛市旅游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提出采用超级服务区发展模式和城旅一体化战略。相关研究较为丰富,而专门针对辽西走廊地带的理论研究较为鲜见,特别是在辽西走廊旅游的整体空间结构体系构建以及旅游调控机制方面。基于此,本文以辽西走廊旅游作为重点研究区域与方向,深入探讨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形成机理、空间结构优化以及发展机制等课题,以期为辽宁旅游業健康有效发展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三、辽西走廊旅游资源分析

辽西走廊从沿海平原依次向山地丘陵过渡,地貌起伏较大,形成了丰富的高质量的自然景观。辽西走廊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然风光秀美,山海景观壮丽,文化古迹别具特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辽西走廊地区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6座,国家级工業示范点3处,国家级农業示范点8处,国家4A级以上旅游区(点)12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辽西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见图1)。

四、辽西走廊空间合作结构优化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有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两种模式。辽西走廊的空间特征及旅游发展现状决定了目前宜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即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先发展重点区域,逐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现有辽西旅游走廊空间结构属于较典型的据点式结构。此弊端使辽西旅游業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几乎丧失优势,各地市在旅游规划、景区开发及市场营销中各自为政,现有旅游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离散性。由于辽西走廊相对独立的城市发展区域,自身缺少核心城市,但不缺乏旅游中心城市,如锦州,即辽西走廊旅游空间中的“点”并不突出。辽西走廊应该着重培养该区域的中心城市,使辽西走廊产生体系内部的发展极核,增强该区域的中心的凝聚与辐射作用。所以辽西走廊空间开发模式的选择应该是“据点式”和“点轴扩散式”相结合。依托轴线上的旅游中心城市或王牌景区景点的优先发展,使其成为经济的增长极或游客集散中心带动周边旅游業的兴起,依托著名旅游景区景点组织旅游线路,进而带动辽西走廊旅游業的发展。

基于走廊域内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析,适宜构建“一廊、一核、双线、三圈”旅游空间结构:以整个走廊带作为区域一体化开发格局,强化一核(以锦州作为走廊旅游中心节点),打造朝阳——锦州——盘锦、阜新——锦州——葫芦岛交叉旅游双线,在此基础上,构建走廊旅游核心圈,同时构建走廊西向辐射圈(以秦皇岛为节点辐射)、走廊东向辐射圈(链接沈阳首府)。从发展进程看,辽西旅游走廊沿线区域内无论是增长极点之间,还是旅游发展轴线之间,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整合,旅游要素相互吸引、凝聚、协同和融合,通过构建互补性旅游产品群、联合塑造旅游走廊旅游形象,形成市场认可、代表区域旅游走廊整体新形象和新产品。区域旅游演变呈现廊道式渐次发展模式:极点(城市)吸引和凝聚——点轴结合渗透式发展——走廊带状网络型。各级节点城市、景点同时采取“交织式”发展路径,最后形成各级发展中心之间优势互补、合作互赢的旅游走廊发展模式(见图2)。

五、合作机制分析

目前走廊区域总体上属于经济滞后地区,单凭地方合作的经济实力有限,而走廊旅游合作涉及到区域政策层面,五地市权限不足,不足以承担起该区域决策主体角色。由此决定了走廊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需要遵循自上而下、协调发展原则,从制度保障、服务平台、利益机制、协调组织等方面提出辽西旅游走廊旅游发展调控建议。

第一,走廊各市应积极争取使辽宁省政府对辽西走廊旅游合作予以充分重视,在省长级会议上提请近期重点旅游合作计划与项目,与亚行、联合国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加深密切合作,积极筹备申报“辽西走廊世界遗产”工怍,争取构建旅游合作治理委员会。

第二,通过与各类企業家协会、旅游协会组织等进行沟通磋商,推动有实力企業参与旅游合作开发,使其为旅游合作项目提供智力支持与资金保障;各地市建议成立专门的旅游合作委员会,具体负责对区域旅游合作以及与旅游合作密切有关的交通、政策、资讯等方面的沟通与协作。

第三,走廊旅游合作行为能否顺利展开,依赖于区域之间信息的对称性和完备性。为了使区域间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首先要克服该区域各市之间旅游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各市之间旅游经济政策和相关措施的尽可能公开。信息互动是建立该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基础性措施。例如可以首先建立旅游产業信息共享平台,为各市政企间、企業间和政府间提供信息交流环境。

第四,定期召开区域旅游联合营销协调会,共同研究旅游市场宣传和营销策略。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协调内部成员关系,运用政策、决议以及论坛协商等方式进一步统合组织成员意愿与行为,根据合作区域旅游業特征,发掘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源,以集体形式推动对外发展。

旅游地理教学的优化 篇12

关键词:优化,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资源, 也是未来我国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旅游人才的大量需求。旅游业又是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别强的行业。因此, 高职院校必将担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的重任。下面结合高职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谈谈我国旅游人才的现状。

第一、旅游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当前, 我国旅游人才总体供给严重不足, 这与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未在本行业有效就业有较大的关系。根据调查, 很多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不选择旅游业, 行业内就业率普遍较低。第二、旅游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 造成毕业生专业技能不强、职业素质不高, 旅游人才供需出现结构性矛盾。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本科高校相似, 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应用性, 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在校所学专业知识陈旧, 跟不上行业发展形势, 专业技能不足, 到工作岗位不能学以致用, 难以胜任岗位需求。另外, 许多高职院校理论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偏少, 旅游教育在引导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养、规划学生职业路径以及促进学生职业成长方面比较欠缺。第三、旅游人才队伍不稳定。一般行业正常的人员流失率在5% - 10% 左右, 而旅游企业员工的流失率竟高达20% 以上, 而且资质越高的人才流失率越高, 这给我国许多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成为旅游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在这些跳槽的人员当中, 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所占的比例较大。

旅游人才出现的上述问题, 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制度以及培养手段, 即包括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培养人、怎么培养人以及如何保障培养过程等四个基本问题。培养模式不是各孤立项目的空架子, 而是实现目标的策略体系。为了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人才培养进行改革。

一、培养目标明确: 找准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 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面对当代中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 肩负起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

实践中, 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 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缺乏针对性, 职业技能培养不够, 人才培养主要按照“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输出人才”这样的路径来进行。这种在学校封闭式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才, 对企业的经营现状基本不了解, 因此很多旅游企业都不愿接收这样的毕业生。新形势下, 要进一步优化我国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内容优化: 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建设

培养内容的核心是课程, 而课程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国内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 选修课开设不多, 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所开课程理论性太强, 注重课堂讲授, 轻学生参与, 轻知识应用; 相似课程重复设置, 知识结构缺乏科学体系。旅游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行业, 高职院校优化课程设置应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实践性特点。

1. 优化课程体系, 调整学时分配。可以将所有课程分为三大模块: 文化知识与基本素质课程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与基本素质拓展课; 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岗位核心课和专业素质拓展课; 综合技能与实践实训课模块包括专业技能实训课、社会调查、课程实习、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和其他实践活动。

2. 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支撑。在课程开发方面, 高质量的课程开发应有可靠的职业和工作分析作为保障。可以根据旅游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联合开发精品课程。另外, 由于旅游业新型业态、新型职业的出现, 在课程开发上要注意开发一些与行业相对应的新课程, 以便为实践提供指导。

总之, 课程的优化必须遵循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的原则;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原则; 加强学生服务意识教育的原则。

三、培养机制创新: 校企合作, 创建一流实训基地和实习 基地

1.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按照旅游行业岗位的设置、能力要求、服务功能进行规划设计。高职院校可按照星级酒店的标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包括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酒吧实训室、形体训练房、插花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企业信息管理实训室等。

2. 创建一流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时, 要尽量与本地区、全国、甚至全球知名旅游企业 ( 高星级酒店、国际旅行社等) 合作, 逐步建立各专业配套的高端实习基地网络体系, 为学生提供顶岗实战的实践基地。这些高端实习基地可以有多种合作形式, 如企业冠名委培班项目、“定向教学班”、“特色教学班”、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为了使旅游专业培养的学生与国际接轨, 适应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可以在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国外实践基地, 把特别优秀的学生送到国外实践基地去实习。

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培养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培养制度, 一些院校可以大胆的探索教学时间的碎片化研究, 即不再以学期为单位, 而是以一个个学习单元为时间段, 将一个学期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在实习平台建设方面, 也可以探索多元化的实习平台制度。

四、培养手段更新: 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1. 从旅游企业引进优秀人士充实专职教师队伍, 定期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高职院校应从旅游企业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士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 改善师资结构, 使专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同时,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 学校要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优秀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脱产挂职锻炼, 以更好服务于教学。

2. 选送优秀教师、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旅游院校研修。高职院校要积极学习同行的经验。在条件允许的范围, 选送部分优秀的专业教师和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办学经验丰富、实践教学有特色的重点院校去学习和深造, 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 来壮大自己的师资力量, 提高办学活力。

3. 聘请旅游业精英人士授课, 建设一支兼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可以拿出一部分教学岗位, 聘请旅游业内专家学者参与本校的教学工作, 使专业课的教材和课程更适合实际。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 让旅游企业精英人士直接参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实习毕业的指导等。

4. 定期邀请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一线员工及知名专家开设讲座或作专题报告。高职院校要经常把旅游行业内有名的专家学者、优秀的一线员工请到课堂上来, 为学生介绍现实性的生产实践知识, 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了解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 把课堂搬到现实社会当中去。

参考文献

[1]杨春玲.旅游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发展分析——兼论广西旅游人才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10) .

[2]沈仲亮.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了, 就业了吗?[N].中国旅游报, 2010-07-28 (10) .

[3]黎森, 王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9, (29) .

[4]张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旅游专业中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沈阳:辽宁师范大学, 2009.

上一篇:治疗效果相关性下一篇:漏水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