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与检修

2024-10-04

安装与检修(共11篇)

安装与检修 篇1

《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是职业教育电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会照明线路安装的基本方法。根据我校实际情况, 通过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只有从以下六个方面努力, 才能提高《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实训教学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1]认为, 如果教师在讲授内容时, 学生的现实水平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那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 学起来就有一定的兴趣, 学会之后又有一定的成就感, 我在日常的实训教学时, 应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做出了如下尝试, 如, 在做《书房一控一灯电路的安装》这一实训[2]时, 我要求学生将该部分实训内容与并联电路的知识联系起来, 分别做三个一控一灯的电路, 三个电路之间是并联关系, 其中一条支路上的开关控制实训板上的黄灯, 另一条支路上的开关控制红灯, 第三条支路上的开关控制绿灯, 它们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独立控制, 做完这个实训内容后, 学生不仅对一控一灯照明电路的原理有了较深的把握, 而且通过并联电路的连接对基本电路原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用电安全要记牢

用电安全是电工类专业学生进行正常实训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训室安全规范, 学生如果在实训过程中随便上电, 或者在课堂上打闹都很容易引发触电或者电气事故, 因此, 在上实训课之前教师一定要把实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提前给学生讲清楚, 遇到电气火灾时怎么处理, 怎样使用灭火器, 触电急救的基本步骤和施行人工呼吸的基本方法, 都要让学生记清楚。同时, 教师和实训室管理员应定期做好实训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将发生电气火灾和事故隐患的危险度降到最低。学生在电路连接完成后一定要经老师允许方可上电, 熔断器损坏应先上交教师然后再让教师准备新的熔断器, 如果出现学生损坏实训器材时一定要求学生按价赔偿, 在安全问题上一定不能让学生产生侥幸心理。

三、小组配置合理化

实训课能否上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配置是否合理,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根据机台数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小组成员一经确定, 不轻易更改。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与协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而只有通过小组实训可以实现。教师在配置每个小组成员时要根据成绩高低、男女比例进行合理分配, 不允许出现学习好的学生集中在一组, 学习差的学生集中在另一组的情况, 一般情况当小组成员配置不合理时, 会出现小组内部各个成员之间互相推诿不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情况。当某小组成员出现大家都不动手实训时, 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 分析可能造成配置不合理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角色定位要清楚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实训时, 一般而言, 应帮助小组配置好人员分工。一个小组应有小组长、画图员、电路安装接线员、电路检测员等几种角色, 小组长要学会合理分工, 并且担任小组长的学生应有统筹协调能力, 当一个小组中有部分组员不配合时, 要学会协调解决, 小组长应努力创造小组成员你追我赶, 共同学习, 协作沟通的良好氛围, 帮助每一个小组成员实现个人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成长和提高。各小组长发现小组内部许多成员都不履行该做的工作时要善于从自身找问题, 协同老师一起找到问题的症结, 一般上, 如果小组内角色定位清楚, 分工明确, 小组内的学习活动就能够正常进行, 动手操作时协调有序, 小组人员积极性都很高, 学习效率较高, 若角色定位不清, 人员分工不明确, 就会出现部分同学不做具体工作, 又没有人进行有效监督, 学习活动进行迟滞, 大家普遍积极性很低的现象。

五、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理论授课中, 要不断通过提问、小测验、练习作业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在实训课堂上, 教师也要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水平有差异, 其动手实践能力必然有强有弱, 有的学生悟性较好, 实训项目完成较快, 教师要充分发挥这部分同学的主观能动性, 给他们布置些有难度的实训题目, 一些较深较难的实训细节也可多讲解给他们, 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 则要适当放低要求, 且可以让这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协助管理实训课堂, 或者帮助其他能力上稍有欠缺的小组, 对于提供帮助的学生可以在平时成绩中适当加分,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不要觉得学生做的快无形中缩短了课堂时间, 而要认为学生做的快是课堂效率提高的结果, 这时教师应多给学生出一些即联系实际又可以和当堂实训题目相联系的题目给学生, 让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指引下多思考问题, 多锻炼动手能力。

六、评分标准要明确

实训评分评价标准是实训评价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一般实训课教师应根据学生对待实习实训的态度, 实习实训中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3], 实训任务完成的程度, 实训过程中的细节把控水平, 以及遵守纪律情况, 实习实训报告的质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实训评分标准一般分为等级制和扣分制两种。过去在实训环节经常是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的等级分制评分, 而没有按照技能大赛的标准进行分数上的客观的评价, 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平时的实训课堂测试按照真实的技能比赛扣分制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标准要做到客观公正, 各个条目清晰明白, 有利于教师执行, 教师在评分时严格按照各比赛条目评价, 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在平时的接线过程中就要关注实训细节, 比如电源线的颜色, 接线的露头不允许超出3mm等, 接线过程中要注意美观整齐, 而注重这些细节才是真正专业培养要达到的目标。

七、结语

实训是中等职业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21世纪, 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方法不断涌现, 改革实训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做到的, 需要国家、学校、社会、企业、学生多方面互相协作长期奋斗共同努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环节中更注重各部分的衔接, 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达到要求。

摘要:在《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实训过程中, 要利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增进学生兴趣, 实训课提前要加强学生用电安全常识的培养, 在小组配置上应最大化发挥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等, 才能提高《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的实训效果。

关键词:照明线路,实训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2.

[3]刘炽辉.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培训方案和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安装与检修 篇2

1.工作票签发人未按规定签发工作票。

2.工作许可人未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即开始作业。

3.工作许可人未向工作负责人交代安全措施、停电范围。

4.开工前未落实安全措施。

5.电气绝缘安全工器具未在有效期内。

6.工作负责人在开工前未向工作人员介绍安全措施、带电部位及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7.工作现场未执行工作监护制度。

8.工作人员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安全警示标志。

9.工作人员跨越安全遮拦。

10.高处传递物品不使用提绳。

11.爆接导线工作人员无爆破证、现场周围未设置警戒、未设专人指挥。

12.倒闸操作未按要求填写操作票。

安装与检修 篇3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运行状态;设备检修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想要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首先需要提高电力工程安装施工管理的质量,同时也要加大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检修力度,从而提高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促进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

电力安装工程与电力检修工程有着共同点,但仍有较大的区别,本文主要讲述安装工程与检修工程的区别。

1.本质区别

安装工程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而检修是在有的基础上进行保值的过程;即安装是电力工程设备的建设过程,检修是在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维持其安全、经济运行的过程;安装施工工期长而检修相对工期较短。

2.人员组织方面

2.1人员组织:①安装:施工人员多、专业人员集中、工种多,施工中人员按施工进度要求配备。②检修:施工人员多,工种多,开工前人员应基本全部到位。

2.2专业人员素质:①安装:专业技术强,现场协调能力强。②检修:技术全面,专业性强,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机械

3.1大型机械:①安装:大型机械使用较多且频繁。②检修:大型机械少,甚至不用大型机械。

3.2专用机械或工器具:①安装:专用机械或工器具相对较少,但使用时间集中。②检修:专用机械或工器具较多,使用时间基本贯穿整个检修。

4.施工材料及备品、备件

4.1施工材料:①安装:施工材料种类、数量繁多。 ②检修:施工材料种类及数量相对较少

4.2备品备件:①安装:基本为成型设备或成型设备散装,需组装。②检修:所需基本为成型设备中的某一部分,需修理或更换。

5.施工

5.1施工方法

5.1.1安装:先地下,后地上;现主题,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先土建,后安装。

安装施工分类:①整体安装法。②散装法。③自然组件安装法。④组合安装法

5.1.2检修:按与安装相反的顺序进行拆解、检查、修理或更换。

检修分类:①预防性计划检修:也称为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检修方式,也称为定期检修。②状态检修或预知检修:是从预防性检修发展而来的更高层次的检修体制,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以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为依据的检修方式。

5.2设备解体及解体深度

①安装:解体较少或不解体,基本为组合、拼装。②检修:解体较多,但整体更换少。特别是辅机大修,基本为全部或彻底解体、检查。

6.施工环境及场地

6.1施工场地:①安装:场地大,先后顺序明显。②检修:场地小,施工基本为同步开工。

6.2施工环境:①安装:环境洁净及施工条件良好。②检修:环境恶劣,空气污染大,噪音大,特别是北方电厂,基本为封闭式,施工环境尤其恶劣。

6.3劳动强度:①安装:劳动强度大,精细化要求相对低(精细化的工序较少)。②检修:劳动强度小,精细化要求高。

7.施工组织编制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部门为了顺利组织施工而在开工前进行的设计,它包括一些图、表、方案说明和计算,主要都是针对某一工程的现场实际条件。它的编制基本目的是遵循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对施工全过程的主林生产活动进行规划、部署,制定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精选最优的施工方案,科学的组织施工,合理地调配人力、物力,提出对有关各方协作配合的要求,从而指导全体施工人员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有条不紊地进行连续施工,保证全面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7.1安装施工组织的依据及编写

①已批准的计划任务书。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资料。②设备清册及技术文件和安装图纸。③现场情况调查资料。④有关工程已签定的协议和合同、文件。⑤国家已下达的计划文件,工程的规划容量和规划建设年限,以及国家计划对本期工程的投产要求。⑥概算投资和工程量。⑦施工队伍情况和装备条件。

⑧施工定额资料,如:法规、规范、规程、手册、导则、守则等。⑨类似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总结等收集工作。

7.2检修施工组织的依据及编写

①已批准的计划任务书。施工图纸资料、检修文件包、检修规程。②现场情况调查资料。③有关工程已签定的协议和合同、文件。④施工定额资料,如:法规、规范、规程、手册、导则、守则等。⑤类似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总结等收集工作。

8.检修的四大要素

主要设备大修前5—7天由专业检修主任负责围绕“动员、学习、讨论、落实”八个字做好群众发动工作。

(1)动员:要讲清六个问题(意义、目标、任务、矛盾、措施、要求)、明确四点要求(安全、质量、进度、节约)、做好思想和技术交底。

(2)学习:重点是特殊和标准项目,质量标准、技术措施、进度;安全规程的有关部分和安全措施。

(3)讨论:联系实际、明确任务、落实措施。

(4)落实:人人做到“五明确”,“三知道”。五明确指检修人员对自己所承担的检修工作做到“检修项目,技术标准、工艺要求,工料定额、进度工期”五项都明确。“三知道”指检修人员对自己所检修的设备缺陷问题、原因和消除措施三点都清楚知道。必要时还应组织考试或抽查考问。

9.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关键的基础性产业,承担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的重任,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否直接决定了生产活动能否正常进行。而想要保证电力的稳定供应,就必须确保电力设备安装及运行正常。电力工程安装的施工质量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电力工程的安装与检修的施工管理,对维持社会的稳定、推动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静.发电厂汽轮机安装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视界,2012.27.

[2]曾靖山.发电厂机组检修项目化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2.

[3]赵振宁,赵振宙.火电厂实施状态检修的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03.09.

[4]刘步通.汽轮机组安装调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01.

安装与检修 篇4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在其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 教师在教学活动进行中, 假使学生的实际水平 (也就是实际活动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 (也就是利用教学可能激发出的学生潜能) 两者之间存在差距的话, 则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 学生就会提高学习兴趣, 并在掌握学习内容时具有很强的成就感。我在自己的实训课程中, 就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教学基础, 进行了这样的尝试性教学。举例来说, 在《书房一控一灯电路的安装》实训课程中, 我给学生提出了把本课程的内容与并联电路的知识进行串联的教学要求, 在其中一条支路上的开关控制实训板上的黄灯, 在利用另一条支路上的开关来进行红灯的控制, 并用第三条支路上的开关来控制绿灯, 在确保三者之间不形成干扰作用的前提下, 实现独立控制的实训安装要求。当该实训课程完成后, 学生普遍反映:不但深刻理解并掌握了一控一灯照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同时也在并联电路的连接操作中对其电路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时刻铭记用电安全

用电安全, 可以说是电工类专业学生进行日常实训教学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每个学生都应严格按照实训室的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一旦有学生违规擅自上电, 或在实训室内嬉戏打闹的话, 就会增加触电或电气事故发生的可能。所以, 每一个任课教师都有责任, 在实训课前就清楚明白地将实训课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 并将实训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办法向学生交代清楚, 特别是火灾情况和触电急救方法 (包括施救步骤和人工呼吸方法) 等内容必须做到人人牢记并掌握运用。同时, 任课教师和实训室的有关管理人员, 还应对实训室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设备检修和维护保养, 力求做到零事故, 将安全隐患消灭于实训课程前。此外, 教师还让学生做到:在电路连接完毕后, 必须经过教师的检查许可再进行上电操作, 熔断器损坏的必须将受损件交由教师, 并由老师来发放新的熔断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教师的是, 在实训课程中, 一旦发现有学生损坏实训器材, 必须由相关责任人进行按价赔偿处理, 这样能消除学生在安全问题上的侥幸心理, 同样为日后的工作安全奠定基础。

3 小组成员配置需合理

教师实训课程的成败很大程度上是由小组成员的配置合理于否而决定的, 小组配置应在实训课程进行前, 就由任课教师以实训设备的机台数来进行划分, 对已经确定好的小组分配, 不得在实训现场随意改动。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培养目标中, 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小组实训正是这两项基本技能实现的基本途径。教师在进行小组成员划分时, 应以学生的成绩和男女比例作为划分依据, 进行合理配置, 坚决杜绝优等生和次等生分列两组的现象发生。一旦在实训小组中出现了小组成员在课程实践活动中互相推诿的情况, 就表明小组成员配置是不合理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发现了某组成员的集体“不作为”, 应及时发现客观分析, 尽早处理。

4 小组人员分工要明确

在教师组织学生做实训的过程中, 除了提前做好合理的小组成员分配外, 还应明确进行人员分工, 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 一般会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小组中的小组长、画图员、电炉安装接线员、电路检测员等不同角色, 在角色选定中应充分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优势而定, 如, 小组长必须具有合理分工、统筹协调和超强的沟通能力, 这样就能及时化解小组中个别成员不配合、实训积极性不高、实训活动氛围不融洽等问题, 并在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心的学习, 争前恐后的学习的同时, 达到提升个人技能和提升班级成员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此外, 小组长还要具有自我检讨的精神, 当发现自己的小组内的成员不充分发挥各自所扮演的角色的工作内容时, 就必须先从自己身上找毛病, 并积极配合老师共同寻找问题的根源。而如果实训教师在课前就对学生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 使其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的话, 一般不会出现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发生。也就是说, 合理的人员定位和角色分工, 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训的动手动脑能力。反之, 则实训活动不乐观, 如果监督不到位或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的话, 则会出现实训课程难以为继的情况, 则实训效果不理想。

5 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理论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 可以采取提问、测试、作业练习等不同方式的穿插来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实训教学中, 并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提升其动手实践的能力。此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 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是不同的, 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参差不齐, 加之不同学生悟性的差异, 完成实训项目的速度和质量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应在实训课程中, 抓住不同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的针对性教学, 并将提高高能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另一项教学内容, 为使他们在实训课程中有符合其自身水准的能力, 可为其布置难度较大一些的实训题, 对高难度的实训细节也可讲解给这部分学生听, 并通过加分的方式来激励其主动学习;而对基础不好的学生, 在降低实训内容难度的同时, 还应该充分发挥强带弱的精神, 进而达到帮助教师协同管理实训课堂的目的, 并增强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6 制定相应的实训评分评价标准

实训评价评分标准是实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综合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参考依据。学生在实训课堂中表现出的实习实训的具体态度、实训活动中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的展现, 实训任务的完成度, 及对细节内容的掌握和把控程度等都是教师对其进行评价的衡量标准, 当然, 学生在实训中的遵纪守法情况也将一并被计入实训评分结果中。除了上述内容外, 实习实训报告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最后的综合评分。

通常情况下, 实训评分标准由等级制和扣分制两种不同类型。在过去,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实训环节的综合评价时, 多会将评分结果划分为五个档次 (即优秀、优良、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 显然这一评分标准并不符合技能大赛中客观分的评价标准。因此, 为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笔者认为, 我们有必要对日常的实训课程测试进行评分标准的改革, 一律采用真实技能比赛模式的扣分制进行评价, 在确保评分标准公正客观的基础上, 坚持公开原则, 即明确规定各测试条目的内容和具体的增减分评价标准, 这样一方面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在接线中对细节实训内容的重视, 让学生对评价结果心服口服, 同时也能让参与评价的教师能有据可依。笔者在实训课程中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发现学生在电源线颜色的安装、接线的露头标准 (不准超出3mm) 、安装美观度等细节的处理中都非常符合标准。我坚信, 学生只有提高了对细节的足够关注才能完成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

7 结语

总之, 实训作为中等职业类学生将自己所学理论进行实践应用的一种有效途径, 可谓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在21 世纪,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教学方法的不断演变, 实训教学模式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 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但这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除了学生和教师的努力外, 同样离不开国家、学校、社会和企业等的多方支持和共同协作。只有强化教学环节中各部分的衔接, 才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在授课中使教师的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敏.关于《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实训教学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 (02) .

安装与检修 篇5

标准编号: GB 8877-88

标准正文:

国家标准局1988-03-02批准1988-10-01实施

为了保障家用电器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需要对家用电器的生产、选用、销售、安 装、使用、维护和修理等一系列环节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本标准的直接阅读对象为有关专业人员。对家用电器使用者的指导,则通过规定 使用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家庭中使用的家用电气器具和家用电子器具。

本标准不适用于车库等特殊场所及露天或半露天场所中使用的器具。对浴室中使用的家用电器需另作规定。名词术语

本标准采用的名词术语定义如下:

2.1 基本绝缘

带电部分上对防触电起基本保护作用的绝缘。

2.2 附加绝缘

为了在基本绝缘损坏的情况下防止触电而在基本绝缘这外使用的独立绝缘。

2.3 双重绝缘

同时具有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2.4 加强绝缘

相当于双重绝缘保护程度的单独绝缘结构。

注:“绝缘结构”这一术语并不意味着绝缘必须是同类件。它可以由几个不能象 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那样单独试验的绝缘层组成。

2.5 带电部分

正常使用时被通电的导体或导电部分,它包括中性导体,但按惯例,不包括保护 中性导体(PEN 导体)。

注:此术语不一定意味着触电危险。

2.6 外露导电部分

电气设备能被触及的导电部分。它在正常时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注:在故障情况下,通过外露导电部分才能带电的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不被认为 是外露导电部分。

2.7 电气设备

发电、变电、输电、配电或用电的任何物件,诸如电机、变压器、电器、测量仪 表、保护装置、布线系统的设备、电气用具。

2.8 电气装置

为实现一个或几个具体目的且特性相配合的电气设备的组合。

2.9 外部导电部分

不是电气装置组成部分且易引入电位(通常是地电位)的导电部分。

2.10 0类电器

依靠基本绝缘来防止触电危险的电器。它没有接地保护的连接手段。

2.11 Ⅰ类电器

该类电器的防触 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需要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电器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体连接起来。

2.22 Ⅱ类电器

该类电器在防触电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有附加绝缘。在基本绝 缘损坏之后,依靠附加绝缘起保护作用。其方法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结构,不 需要接保护线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

2.13 Ⅲ类电器

该类电器在防触电保护方面,依靠安全电压供电,同时在电器内部任何部位均不 会产生比安全电压高的电压。

2.14 移动式家用电器

工作时可以移动或在连接电源时能容易地从一处移到另一处的家用电器。

2.15 固定式家用电器

固定使用或重量超过18kg又无携带手柄的家用电器。

2.16 固定安装式家用电器。

紧固在支架上或特定位置上的家用电器。

2.17 使用说明

是一种由文字、符号、图示、表格等分别或组合构成,向使用者传递产品信息和 说明有关问题的工具。

使用说明包括:使用说明书、产品上或包装上的使用说明、说明性标签(包括铭牌)三种形式。

2.18 中性导体

与系统中性点连接用来传输电能的导体。

注:在某些场合,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的作用在规定条件下可以合并,使用同一 导体。

2.19 保护导体

某些防触电保护措施所要求的用来与下列任一部分作电所连接的导线。

外露导电部分;

外部导电部分;

主接地端子;

接地极;

电源接地点或人工中性点。

注:保护导体以符合PE表示,并用规定的颜色加以区别。

2.20 保护中性导体(PEN导体)

具有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两种功能的接地导体。

注:缩写字母PEN是由保护导体的符号PE和中性导体的符号N组合而成的。

2.21 没有间接触电危险的场所

在该场所中的人,本身不可能同时触及某一电器的外露导电部分和任一外部导电 部分(包括地面和墙),也不可能同时触及两个电器的外露导电部分。在该场所中严禁 有保护导体。

2.22 专业人员

受过专业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识别出其所操作和使用的电器可能出 现危险的人员。家用电器分类

3.1 按防触电的保护方式分类

0类电器

Ⅰ类电器

Ⅱ类电器

Ⅲ类电器

注:分类的数字不是用来反映电器的安全水平,只是用来反映获得安全的手段。

3.2 按外壳防护等级分类

各等级的具体要求见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对家用电器产品推荐采用如 下等级:

IP20-IP24

IP30-IP34

IP41-IP44

注:上述等级的代号说明见附录A。家电电器的合理选用

4.1 在一般的房间条件下,从防触电保护的角度必须选用Ⅰ类、Ⅱ类和Ⅲ类电器; 从外壳防护的角度应选用等级不低于IP20的电器。

4.2 只有在没有间接触电危险的场所才允许选用0类电器。

4.3 在厨房、厕所或类似场所,从防触电保护的角度必须选用Ⅰ类、Ⅱ类或Ⅲ类电 器:从外壳防护的角度应选用等级不低于IP24的电器。

4.4 在使用中与人体皮肤和毛发直接接触的电器,从防触电保护的角度,必须选用 Ⅱ类或Ⅲ类电器。家电电器的销售

5.1 凡未经国家或国家认可的质量检验部门检测合格的家用电器产品,销售部门不 得进货销售。

5.2 有保修期的家用电器产品的销售,必须在确定保修单位后进行。

5.3 家用电器产品销售时必须附有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必须列入质量检验部门 的检验项目。

5.4 销售家用电器产品的销售点,应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对其进行定期检 查,销售人员应熟悉和了解家用电器产品的性能指标、使用要求,并能公正地、正确 的指导购买人员购买家用电器产品。

5.5 向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宣传媒介办理家用电器的销售广告时,应提交国家或 国家认可的质量检验部门签发的产品合格证书的复印件。广告承接部门应检查所宣传 的内容是否与产品使用说明书一致。固定安装式家用电器的安装

6.1 固定安装式家用电器由专业人员负责安装。

6.2 0类固定安装式家用电器只能安装在没有间接触电危险的场所

6.3 Ⅰ类固定安装式家用电器的保护线或保护线端子必须固定连接至建筑物中的固

定设置的保护导体上,不得采用插接方式。导线连接处如为不同金属时,应采取防止 电化腐蚀的措施。

6.4 工作时产生高温的固定安装式家用电器不得安装在可燃物附近。对电源和建筑物中的电气装置的要求

7.1 额定电压220V的家用电器的电源电压允许偏移范围为+5%-10%,额定电压42V及以下的家用电器的电源电压允许偏移范围为±10%。

7.2 除目前和将来都不使用Ⅰ类电器的房间,或所有房间都属于没有间接触电的危 险场所外,建筑物内的电气线路必须设置专用保护导体。且保护导体以及保护设备(熔 断器、低压断路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等)必须满足电气工程设计标准中的相应规定。

7.3 建筑物中应设置必要数量的电源插座。10m^2及以上的居住房间中,应在使 用家用电器可能性最大的两面墙上各设置一个插座位置。2-10m^2房间中,应设置 一个插座位置(浴室除外)。

7.4 在居住房间中,每一插座位置上必须使用户能任意使用Ⅰ类或Ⅱ类家用电器。

7.5 有Ⅲ类家用电器的住宅必须设置符合GB 1002《单相插头座Ⅱ型式、基本参数 与尺寸》规定的专用插座。

多处需要使用Ⅲ类家用电器的住宅,应设置符合电气工程设计标准的安全电压供 电回路,并在各使用场所安装必要数量的专用插座。

只有个别Ⅲ类家用电器的住宅,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隔离变压器、专用插 座和220V插头组成一体的供电装置,不得采用220V插头与变压器和插座两部分分开再 以导线相连接的方式。

7.6 Ⅱ类家用电器不得加接保护线。家用电器使用

8.1 电器的使用者应详细阅读和了解使用说明书,并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电 器。

8.2 使用移动式电器必须将电器的插头完全插入固定的电源插座中。

8.3 当需要在一个插座上同时插几个电器的插头时,可以使用二脚的三通插头或将 三孔插座转换为多个插座的插座转换器,但插座转换器的插脚必须直接插入固定电源 插座中。转换后的插座个数不应超过四个。采用三通或转换器后,其所接电器的总额 定电流值,不应超过原固定插座的额定电流值。

8.4 不应从带插座灯头上引接电源供给电器。

8.5 对无自动控制的电热电器,人员离开现场又不使用电器时,应将电源切断。

8.6 对能产生有害辐射的电器,人员必须与正在工作的电器保持说明书规定的安全 距离。

8.7 工作时产生高温的电器,不得放在可燃物品附近使用。

8.8 电器出现异常常噪声、气味或温度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8.9 不得用湿手操作电器的开关或插拔电源插头。

8.10 非专业人员不得使用工具拆卸电器和变更内部接线。

8.11 从插座上拔下插头时,应用手直接握持插头,不得对电源线施加拉力。

8.12 禁止以非熔断线的其他金属丝来更换熔断丝。

8.13 家电电器只用熔断器保护时,不得用于大于原规格的熔丝来更换。

家用电器用低压断路器或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保护时,非经专业人员按防触电保

护标准重新核算,不得改变其整定值。

家用电器没有单独的保护设备,用每户的总保护设备保护全部家用电器时,总保 护设备也应执行本条要求。检修

9.1 为保证检修质量,必须建立严格的检修制度,检修以后的产品,必须符合家用 电器安全标准的要求。

9.2 修理家用电器的单位必须持有“检修许可证”,无证单位不得从事修理工作。“检修许可证”由各地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发放,发放条件如下:

a.该单位应有足够的检修装备,仪器仪表的精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b.该单位技术负责人必须是经过质量监督部门考试合格的人员。

9.3 为保证检修质量,分清责任,修理单位须建立修理登记卡,一式两份(修理单 位和用户各存一份。)

修理登记卡主要内容有:

a.修理日期;

b.修理内容;

c.修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姓名及签字;

d.保修期限。

9.4 修理家用电器的单位对超过制造厂保修期的家用电器产品,在修理后至少要有 三个月的保修期。

9.5 制造厂必须向修理单位提供维修所需的合格零配件及修理指南(至少应包括电 气线路图、拆装方法、可替换的零部件规格型号等)。修理单位应及时向制造厂反馈产 品质量信息。

9.6 电器的制造厂的保修期内进行修理时,修理单位不得改变原设计性能和参数,也不得采用低于原用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和与原规格不符的零部件。

超过制造厂的保修期的电器修理、必须保持原有的防触电保护类别和外壳防护等 级的水平。

9.7 修理电器时,如发现绝缘损坏、软缆或软线护套破裂,保护线脱落,插头、插 座、开关等电气装置开裂等影响安全的故障时,必须主动修复,以消除不安全隐患。

9.8 所有安用电器产品在修理后,都必须进行绝缘电阻的检查。进行了大修的,必 须做耐压试验。绝缘电阻的阻值必须符合家用电器安全标准的要求。

附 录 A

等级代号说明

(参考件)

A1 表示防护等级的代号通常由特征字母IP和两个特征数字组成。

IPXX

│││

││└──────────── 第一位特征数字││

│└───────────────── 第二位特征数字│

└────────────────────── 特征字母

第一位特征数字指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外壳内部的带电部分和触及运动部件(光滑 的旋转轴和类似部件除外),防止固体异物进入外壳内部。

第二位特征数字指防止水进入外壳内部达到有害程度。

A2 与本准推荐等级有关的特征数字的含义见下表。

━┯━━━━━━━━━━━━━━━━━┯━━━━━━━━━━━━━━━━━━━│第一位特征数字的含义│第二位特征数字的含义

─┼─────────────────┼─┬─────────────────│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长度不大于│││ 8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0 │没有专门防护

│能防止手指触及壳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1 │滴水(垂直滴水)无有害影响

─┼─────────────────┼─┼─────────────────│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2 │当外壳从正确位置倾在15°以内时,│入壳内。││垂直滴水无有害影响│ 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于2.5mm的├─┼─────────────────│工具、金属线等触及壳内部分或运动│3 │ 与垂直成60°范围以内的淋水│部件││ 无有害影响

─┼─────────────────┼─┴─────────────────│ 防止直径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

│ 壳内。││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于1mm的工│4任何方向溅水无有害影响

│具、金属线等触及壳内部分或│

│运动部件│

安装与检修 篇6

摘 要:目前,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微课,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同样适用于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的安全教育。本文首先解释了微课的概念,然后简述了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的实训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最后详细说明了微课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 安全教育

“微课”又可以称为“微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实践需要,以5~8分钟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一、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从事低压电工、电梯维修工及机床维修工等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维护及修理工作中常用的低压元器件的识别、常用低压电气控制线路工作过程分析及普通机床工作过程的分析等知识。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是以典型电动机控制电路为单元展开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电路安装成功后,都必须进行通电检查。为了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要求,教学中使用的都是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得不不断接触危险电压。学校开设该课程的班级绝大部分是男生,他们动手能力强、对实训教学的兴趣很高,但是也好动、安全意识薄弱,因此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教学中必须加强安全用电教育。

二、微课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中开展安全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安全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在该课程开始的时间,有比较系统、全面的教学内容。首先进行电气事故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包括缺乏电气安全常识的事故、电气安装不符合要求的事故、设备有缺陷或故障的事故、违反操作规程或规定的事故等;其次是详细学习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包括电伤(指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和电击(指电流流过人体内部对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重点介绍电击,包括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电压高低对人体的影响、伤害程度与通电时间的关系、伤害程度与电流路径的关系、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的关系、伤害程度与人体电阻大小的关系等;第三是触电急救方法,包括触电急救的要点、解救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判别触电者身体情况的方法及对症救护——心肺复苏法。在第一阶段教学活动中,我们认为“电气事故案例的分析和讲解”部分用微课是比较合适的。因为电气事故案例在网上有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实时的,利于学生接受。而“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用微课的形式呈现更形象生动,特别便于学生理解。但是“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微课在互联网上比较少,也做得不够好。我们使用的微课,是机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老师组成的团队联合开发产生的。

安全教育的第二个阶段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实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在任何时间以合适的形式开展。虽然课程的开始进行了安全教育,但是由于中职学生毕竟缺乏触电事故的亲身经历,很容易忽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因此在实训教学中还必须加强他们的安全用电意识。比如,在安装成功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点动控制电路后,动作快的一部分学生就跃跃欲试,请求教师允许他们为电路通电检查,而对电路通电检查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却全然不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监护不够及时和细致,很容易造成学生触电事故。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并自觉接受安全操作的要求呢,我们用了一个“一根高压线断落导致的触电事故”的微课,展示了一个没有用电安全知识的人员,在救护一位触电昏迷的触电者的时候,自己碰触到裸露的高压线倒地继而被活活烧死的微课,让学生找出微课中懂得安全用电知识、合理对触电者实施救护的人,及不懂得高压电危险知识且不注意救护安全导致自己死亡的人员。学生看过这个微课后,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自愿接受教师的安全要求,并在电路通电检查的过程中完成了安全、规范的操作。

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安全教育中,借助微课,我们将一个个危险案例活灵活现展示给学生,将抽象的解释形象化,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规范了学生在通电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所以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的教学活动中尽管长期使用380V的危险电源,学生仍然都能规范操作,实现了教学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静.微课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J].职业,2015(3).

[2]L·A·巴洛赫.合作课堂:让学生充满活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安装与检修 篇7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居民生活与工业生产对用电量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面对紧张的供需关系如何保障现有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发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电力供应部门必须加强自我建设, 努力提高自我改造意识。目前为适应生产生活需求, 电力供应系统的变电站建设任务更加艰巨, 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好电气设备安装质量这一至关重要工作环节, 同时在电站运行过程中加强监测与维护,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电厂与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电厂、变电站中的主要包括了变压器、电气主接线及厂用电、配电装置、变电站设备等主要电气设备。这些具体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与型号选择是影响电厂及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此外具体电气设备的接线是否牢固度、螺丝是否旋紧、电气仪表设备固定架焊接是否稳固都是影响电厂、变电站安装质量的因素, 为此要想实现电厂与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就必须做好电气设备的安装管理, 一次保障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

1 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为保障电器安装质量奠定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现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能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综合运用现代管理体系, 严重的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厂及电站建设过程中就必须引入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控制, 充分发挥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作用, 并通过培训高技术水平的施工人员来实现电气设备安装的高质量的基础, 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1.2 电气设备安装前进行技术交底与图纸校验工作, 保障施工参考材料的可靠性

在电气设备安装工作进行前期, 施工单位必须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与设设计图纸进行为综合分析与研究, 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程概况有清醒的认识;对质量控制要点有足够的认识;并对工程的质量要求有明确的认识。此外施工技术人员还要就施工图纸进行检验,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施工参考资料、数据的误差导致施工过程中错误安装, 既可以促进电气设备安装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企业重复施工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1.3 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要始于土建工程施工阶段, 为此电力施工企业必须在土建工程施工前期与施工单位进行交流, 土建部门必须积极配合电力施工企业的工作, 明确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数量、标高、坐标、大小尺寸等。与此同时, 对仪表设备固定用槽钢支架进行制作, 在土建工程完工后即可开始电气设备的安装。首先要对土建预留孔、预埋件的数量和位置进行核对, 并对管路进出控制室的位置和方式进行核对和安装。在进行仪表等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要注意设备支架的安装质量及其与各墙面间的距离, 检查突出预留空间是否便于维护与检修。另外在安装仪表等计量设备时需对其进行一次校验, 确保安装的设备等运行正常。将中心仪表控制室的设备及仪表安装后, 进行工艺管路、设备及非标准件的安装。在此过程中, 要对安装位置、数量等进行复核, 严格按照预先设计进行施工, 防止非标准件安装出现问题。在现场仪表安装后, 要及时将仪表保护箱等保护设施安装完毕, 以防止其他施工部门施工中对已经安装仪表损坏。

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 施工技术人员与质量控制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质量管理职责, 下一项施工序必须在上一道施工工序检查确认合格并有主管人员签字后方可进行施工。这样便可以对电气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层层把关。另外, 还要在上一道施工程序完成后对下一工序所用材料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 通过提高电气辅助设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提高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

1.4 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电气设备搬运与安装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事项是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加以注意的:安装过程中避免对仪表造成敲击和剧烈震动, 避免因敲击震动导致仪表失灵或存在误差;仪表的安装要牢固可靠;仪表与其它设备之间设备的连接处要尽量保障均匀受力;穿线钱所进行线路管线的安装与衔接要对管线进行清扫, 保障管线无异物;电气设备如果处在潮湿的环境当中, 要做好密封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就上述几点注意事项予以严格执行, 并通过企业的内部培养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来保障电气设备安装的高质量。

2 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检修

常见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主要出现在线路故障及设备故障两方面。绝缘子劣化、线路折断、导线弛度下降以及配电线路故障等是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 在出现线路故障时, 首先检查线路与设备接触点, 在确认接触点无故障后, 使用输电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进行检测。

变电站常见的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存在故障时, 表针指示将不准确, 值班员容易发生误判断甚至误操作, 因而要及时处理。出现电压互感器常见的故障时其现象有一次侧或二次侧的保险连续熔断两次。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停用, 并进行检查处理。发生电流互感器故障时主要表现在有过热现象、内部发出臭味或冒烟、内部有放电现象, 声音异常或引线与外壳间有火花放电现象、主绝缘发生击穿, 并造成单相接地故障、一次或二次线圈的匝间或层间发生短路、充油式电流互感器漏油、二次回路发生断线故障。一旦出现上述故障, 必须立即向上级汇报, 并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当发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头发热或断开, 应设法拧紧或用安全工具在电流互感器附近的端子上将其短路;如不能处理, 则应汇报上级将电流互感器停用后进行处理。

结束语

电厂及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控制, 是一项工作周期长、责任重大的工作内容。若想保障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就必须在电力施工企业内部的通力配合下才能完成, 同时电气企业内部还要在质量管理体系上进行进一步完善, 同时还须进一步加强施工技术人员培训, 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技能和理论素质, 为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与检修培养后可用之才。相信通过各种渠道的努力, 定将提高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 为企业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电作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须品, 具有其他能源不可取代的优势。如何在用电量大幅度增加的今年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电厂与变电站中电气器设备的安装与检修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着重阐述了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的重要性、安装中的质量控制和电气设备的检修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检修

参考文献

[1]曹毅臻.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常见问题及应对对策[J].中国科技财富, 2009 (8) .

[2]董辉.浅谈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状态维修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5) .

安装与检修 篇8

1 教学前的准备——科学、合理的细分实训内容

一个有效的分组是教学的前提。学生分组实训时要考虑周详, 包括制定计划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把握好方向。教学计划要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 通过实训要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培养的能力, 都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 提出不同阶段的目的要求, 不能一刀切。由于《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是以动手训练和学生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所以教师要在小组教学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 人人动脑, 便于学生发展综合技能, 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 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手段, 小组内各组员有效合作, 可以促使班级内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 同时对老师的分组、和老师对各小组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出高要求。比如:某班24人, 按成绩分为6个平行组, 每组4人:1号组员 (成绩最好) 、2号组员 (成绩一般) 、3号组员 (成绩一般) 、4号组员 (成绩较差) 。各组1号、2号、3号、4号成绩相当。教学时候可以培养学生团队之间的互帮互助, 和监督机制, 同时也可以不定时互换小组, 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2 结合工厂“7S”制度下手, 促使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生实习其实是学生对岗位的一个认知, 所以一定要注重实习场地规章制度的学习, 通过7S管理制度为切入点, 明确学生在实训课中的各项责任。在我校在实习场所都张贴与企业“7S”相符的管理标准,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努力用先进的企业7S标准来规范他们的实训, 让学生在实训工场除了锻炼相关专业技能之外, 按照规章制度维持班集体良好的实训环境和氛围也是每个学生的职责所在。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对于学生体现出的技能方面的长处和不足细心教导的同时, 更加要寻找小组内同学之间的优点相互取长补短, 鼓励学生之间取长补短, 树立学生具有爱心与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及时进行监督检查, 直至学生把事情做好为止, 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以实训为主, 在实训过程中经常与电打交道, 在教学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触电事故。即使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强调用电安全, 不乏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学生总要试一试, 这样的学生不但自身安全无法保障, 更有甚至可能早晨无法挽救的损失。因此, 加强学生尤其团队中队长的管理, 发挥他们监督管理机制, 通过本组内组员的自我管理恰好能避免上述的弊端, 教师就能分出身来全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3 从企业的实际生产出发, 激发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

有些时候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给学生以鼓励, 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培养而成的。我时常在备课时要结合生产生活的案例, 学以致用, 以用促学, 并根据实际工厂工作流程通过任务驱动法让他们体会到书本理论并非空洞无用, 从而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时, 传统步骤如下:首先找两位同学分别画出一个正转控制线路。接着, 以起重机的吊钩需要上升与下降为例, 提出如何使电动机实现正反转运动。运用任务驱动同样过程如果反之:先提出起重机的吊钩电气线路需要安排电工组安装, 下发安装单到各个分组, 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探索积极性, 然后每一个小组发挥组员探索知识, 总结讨论每人组员的思路, 并适当在班级中讨论。此时教师可以反问学生为什么用常闭触点进行联锁, 如何避免主电路短路等等知识点, 并讲出道理来, 以便了解学生是真正掌握本章节的重点。东西依然是从书上搬过来的, 通过任务驱动法, 把生产车间完成的事情之间搬入课堂, 让学生积极性和自学能力提升到最高, 老师可以从传统讲授的过程中解放出来, 投入课堂的监控中, 能更好使学生融入以后的工作中, 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分组教学也存在了弊端:整个学习过程中班级那部分学习惰性比较重的学生来说, 无疑是一种挑战, 这些学生中势必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方法, 加之这些学生自身所存在的惰性思想, 技能的差别、智力的差异等就会更加加大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调控要求也随之更高, 并且要在小组团队中形成督促机制帮助这一少部分学生早些使他们的学习风格与老师预期要求想匹配, 或教师根据他们的学习风格适时为他们做出一些便利, 尽可能地使之迅速缩短学生相互之间的差距。

总之, 分组教学是在教学手段基础上的改革, 更是由“传统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项体制革新。通过实践证明, 实施分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但还有待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真正让职业教育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李敬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2]李敬梅.电力拖动课程教学参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

安装与检修 篇9

自动生产线作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融合了机械控制、PLC控制、网络通信、触摸屏、电机与变频控制、传感器、气压传动等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检修》课程适用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通过该课程训练,使学生巩固机电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生产线自动化技术领域中的前沿技术,具备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适应机电行业现状和发展的理实一体化新型人才。

一、教学目标

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而进一步指导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经过课程组的调研,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主要有:PLC程序员、高级电工、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机电设备维修工和机电设备设计师。岗位需求的核心能力主要有: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能力、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能力、机电产品的加工或设计能力以及机电设备的控制与操作能力等。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检修》课程以自动生产线实训装置为载体,针对其安装、控制、调试运行以及维护等过程所应掌握的核心技术进行课程开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常用设备及器件的安装、调试、控制、保养、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备在生产一线从事机电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操作、调试、维护、营销、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及技术服务等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

我院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现有6套天煌教仪THJ-DAL-2型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装置,为本门课程的校内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根据该实训设备的工作流程设计了教学模块,分别为:认识自动生产线、供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分拣单元、输送单元、自动生产线的整机调试等7个模块。由于有些模块包含很多工序,在这七个模块中又分了21个工作任务,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另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还要完成以下内容:(1)完成完整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2)完成课程练习题库和测试题库建设。(3)完成实训项目、设计教学内容资料建设。(4)所有教学内容均实现校园网共享。(5)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不断加入先进的技术内容。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学的方法,又包括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因此,掌握好的、合理的、有效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针对课程性质和本校学生特点,采用分组讨论、视频教学和启发等方式相结合进行教学。

1.任务驱动法。通过对教学任务、教师情况、学生情况和教学资源的综合分析,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学习过程工作化,工作过程学习化”,以落实“从做中教,从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理念。

2.视频教学法。考虑当今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单纯的理论讲解会让学生产生疲劳和乏味的感觉,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引入微视频教学,既给课堂注入了新鲜气氛,又能简明扼要地将重点内容传授给学生。事实证明,学生普遍乐意接受该教学方法,且能较快地掌握该任务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

3.分组讨论法。首先由教师按学习任务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作答,在教师引导下,由小组成员围绕这一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

4.启发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总结反思,以研究出更加适应本校学生的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后期的工作重点主要有:(1)总结现有的教学方法,做教学经验交流。(2)研究可行的新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实践。(3)研究实践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技能能力。(4)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四、教学评价

评价对教师和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作用。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对学生学的评价”、“对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三部分,目的是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其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采用学生自评、组内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学效果总评是指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统计,通过计算达标人数比率来衡量整体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师、学生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效果会从不同角度得到反馈,促使教师及时改进策略,制定整改措施,完善教学设计方案,最终形成教学过程循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本重点课程的建设不仅能有效提高课程组教师的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够使得课程资源更加全面,学习资料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在重点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能够为本课程申请自治区精品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本课程组成员将会不遗余力的致力于重点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检修》课程是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的重点课程。本文根据课程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果,以自动化生产线行业的不断发展为基本依据,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标准,对《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检修》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与探索,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探讨课程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检修,重点课程,岗位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魏海波,张君薇,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22-25.

[2]吕景泉,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3]张伟林.自动化生产线控制技术实训[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安装与检修 篇10

“项目”工作的选取应满足以下条件:1.该工作过程可以学到一定的教学内容,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能将某一教育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3.与企业实际生产或现实生活于直接联系;4.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5.以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6.学生能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7.具有一定难度,不仅要应用已有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去解决以前未见过的实际问题;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当一个教学课题能基本满足打部分条件时,就可把它列为一个“项目”来对待。电工技能实训课《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修》,可较好地满足上述条件,宜采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程序一般按确定项目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分五步进行。下面以实训项目《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修》为例,谈谈“项目教学法”在电工实训课中的应用。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 确定项目任务

我根据南京市职教教研室下发的电子电工类专业技能年度标高考核要求,编写了《项目工作任务书》,对这次实训的职业技能、知识、道德与情感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职业技能方面,要求能看懂“家用配电板”和“两地控制的照明电路”的工作原理图并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安装图;要求电路功能满足需求,电路布局合理、美观,工艺规范、安全性好;要求能正确使用测电笔、剥线钳等常用电工工具,能按自己设计的电路安装与检测,能自己排除简单故障。在职业知识方面,要求掌握安全用电和文明操作规范;掌握单项电度表、闸刀开关、漏电开关、保险盒、插座、螺旋式灯座等常见电工元器件的功能、接线方法及工艺要求;掌握电路的布线规则、方法和工艺要求;掌握用两个双联开关实行两地控制的照明电路的工作原理、安装。在职业道德与情感方面,要求增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生命的保障”、“环境关系千秋万代”及等职业意识;遵守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 制订计划

在做项目之前大概两周的时间下发《项目任务书》,要求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协作,查找相关资料,观察自家照明电路的安装方法。项目开始后,各小组根据自家照明电路安装情况,讨论导线的选择、元器件的排放、布线方式等,我让各组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全班进行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表现欲望强烈,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全班交流后,最后形成各小组实施方案。

3. 实施计划

教师先介绍并示范使用剥线钳、测电笔、尖嘴钳等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接线工艺要求后,各组按预定工位开始工作。由于同学们以前已设计好安装流程表和相关工艺卡尺,所以安装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有的组先固定所有的元器件,再测量裁剪塑制线槽,并固定,最后按“左零右相、上进下出、衡平竖直”规范同时按零、相线。有的组采用安装一个元器件就连接进出导线,并用线槽固定,步步为营,直接完成安装,也有的组固定好所有元器件后,先接零线,再接相线,最后用线槽固定。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主要回答同学们的疑问,并不评说哪种方法好。同学们有时埋头苦干,有时相互讨论。平时上课常睡觉的小伙子干起来生龙活虎,还主动帮助手劲小的女同学紧固螺钉;平时爱打扮、上课爱看杂志的姑娘们也卷起袖子专心致志地忙着安装接线。有的同学发现自己将导线剪短了,无法嵌进线槽;有的同学发现由于贪快,元器件排列考虑不周,上了线槽后不美观;有的同学发现自己用螺栓固定保险式导线时,一上紧导线易脱落……对于出现的种种问题,我都不直接告诉他们解决的办法,而是启发他们自己去思考,互相讨论,力求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实践体验和互相交流,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电路安装的最佳方案。

安装完毕后,同学们先用万用表电阻挡进行断电测试,再通电用测电笔检查,最后接上电灯做通电功能实验。在测试的过程中有的人急于成功,会出现短路现象,我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进行质量意识和安全教育。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每个同学都独立完成了实训任务。当他们向我和同学们展示自己产品时,他们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那么的满足,那么的充满自信和欢乐!

4. 检查评估、总结归档

实训结束,每块电路板上都贴上了同学们的姓名和工号,放在工作台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出一等、二、三等奖,获奖的同学照相留念。项目结束后进行拆卸、器材归位,资料归档。我要求每个同学写一份实训小结,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遗憾。

锅炉安装及其检修技术的研究 篇11

1锅炉安装

1.1安装的前期准备

1.1.1在安装前,检查设计说明和安装施工图纸必须有相应的许可证,在开工前必须将拟进行安装、改造、维护等。并向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 图纸会审上必须盖有椭圆型的压力管道设计资格印章,明确设计压力及规格,明确压力试验的方法和试验压力,以及无损探伤的检测方式和数量等。察看现场安装环境,预留空间及支架的位置,为进场施工提前作好工具、材料的准备。 查看设备数量和是否有损伤,将随机说明书等资料集中保管,以便安装时统一发放和向用户交付。锅炉主体的炉前宜有不小于3米的活动空间,炉后宜有大于1.5米的活动空间,两侧留有通道和便于检修的空间。 每个锅炉房只能设置一条烟囱,自控系统的流程自动控制系统应该符合现场的生活需要。锅炉作业人员的操作项目应有聘用记录,施工方案要加盖施工单位的红色公章,提供设计资质证复印件和设计许可明细表,明确压力试验、严密性试验的方法和试验压力,以及无损探伤的检测方式和数量等

1.1.2蓄热水箱制作. 蓄热水在已做好的土建基础上,用10槽钢井字形固定在上面后,水箱底部保温先垫橡塑板后将底板铺设在槽钢上。 水箱底板焊接采用V型对接焊缝,箱身应避免十字交叉。水箱制作完毕后应作满水渗透试验,沿焊缝两侧的地方轻敲。若发现有漏水的地方对水箱进行防腐处理。

2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的安装

2.1电锅炉的检验安装

应熟悉掌握锅炉设备图纸及锅炉房设计图纸,并检查基础是否达到安装强度。基础尺寸的项次项目允许偏差1mm , 锅炉就位后,用垫铁找正,横向允许偏差 ±2mm,纵向允许偏差 ±10mm。

2.2水泵安装

水泵安装前应对水泵进行以下检查: 检查水泵规格型号与电机型号是否一致, 表面有无锈蚀现象。在检查的同时画出现场制作四边的中心点和基础上水泵安装纵横线,吊装时需要调整底座位置,使中心点与中心线重合; 水泵进出水口加装软节头。

2.3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前,水管道安装由设备接管端开始,管道接口注意在供热管之下安装。热水管道安装时要有一定的坡度, 排污管道与设备及阀门采用法兰连接尽量少用弯头。管道焊接应逐根吹扫,确保管内洁净。焊完之后,应用钢刷、刨锤将焊渣、药皮清除干净,如果发现缺陷,应进行补焊措施,同一部位焊缝的返修次数不超过两次。焊缝表面不得低于母材表面并与母材平滑过渡。管道的安装应保持横平竖直,标高、坡度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管道穿墙时应加装穿墙套管,按现场具体情况安装调整管道支吊架,要求位置正确不影响管道的正常热膨胀。

2.4阀门安装

阀门安装要便于操作,水平安装时阀杆高空管道上的阀门应排列对称整齐。并排立管上的阀门中心标高最好一致,注意阀门箭头指向与管道方向一致,保证两法兰端面互相平行而且不得使用双垫片。对于螺纹阀门应配一只活节活节安装考虑便于检修。一些特殊三通阀、电磁阀的进水口前必须安装过滤器,前后都有要设置截止阀,疏水阀的位置应尽量靠近排水点

2.5仪表安装

安装前应检查压力表有无铅封, 仪表盘要安装位置在便于观察、清洗和检修的地方,不能放在三通、弯头、变径附近; 每台锅炉、水泵的进出水口都应装压力表。 温度计安装应该放在观察方便和不受机械损坏的位置; 每台锅炉的进出水口都应装设设温度计,包端部尽可能伸到管中心位置。

3锅炉设备现行检修策略

3.1锅炉的检查

锅炉本体及其管道水压试验检查,对应检查受压元件的工作压力与锅炉额定工作压力要匹配; 对应材料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合,安装所用的阀门必须有“AZ”标志; 打开锅炉前、后,检查管道是否有变形、渗漏等; 检查安全阀的有效调校情况及标志等; 同时填写管道耐压试验记录并送监督检查单位签名认可。

1锅筒的检查。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要在在验收使用之前进行,如果施工不符合使用规程的有关规定绝对不能投入使用。停火使锅筒和烟道缓慢冷却,对锅炉进行彻底的清扫,检查锅炉受压元件的开孔、铆焊缝有裂纹,冷炉壁有无腐浊和弯曲变形,接缝处有无漏水现象检查有无折断。锅炉的胀口有无过胀现象受压部件有无凹陷、弯曲和受热变形的现象。

2锅炉的附件设备的检查。给水装置常有跑气的现象,对水泵和电磁阀进行分解检查,发现有不正常的部位应及时修理。 安全阀在运行当中会有泄漏的现象, 检查安全阀的动作压力一定不能超过最高使用压力。它的装配和调整要经过有关人员鉴定方可投放使用压力表。

3.2锅炉调试

1烘炉:检查各配套系统单机试运行合格,对锅炉本体的供水、水位仪表连接调试完毕。操作人将锅炉内外及管道全部清理完毕,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打开锅炉调节阀,厂家调试员点火,保持火势逐渐、缓慢地升温,时间整装锅炉宜为2~4天, 实验员要绘制实际温升曲线图。

2煮炉:整装锅炉的严密性试验一般由厂家进行,是全面检验锅炉制造、安装水平的重要步骤,必须合理安排,而且有序进行。 对各系统装置调试完毕后提请通知锅检所进行现场检测,检测锅炉48小时试运行记录表中的各个项目及装置情况。带负荷连续试运行要检测合格后, 提交给使用单位办理锅炉运行使用证。

摘要:锅炉是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压力容器,其安装维护、检验测试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本文将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历,对锅炉安装技术要求进行阐述和总结交流。

上一篇:专科生创业教育下一篇:旅游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