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与维修(共12篇)
安装与维修 篇1
1 接地装置
1.1 人工接地体的垂直安装。
垂直安装是指接地体与地面垂直, 采用打桩法将接地体打入地下。a.接地体的选材与制作。垂直安装的接地体通常用角钢或钢管制成。b.接地体的安装。采用打桩法将接地体垂直打入地下。
1.2 人工接地体的水平安装。
在土层浅薄的地方, 接地体一般采用水平安装。a.接地体的选材与制作。水平安装的接地体通常用扁钢或圆钢制成。为了便于接地体与接地线的连接, 水平接地体的一端弯成直角, 安装时露出地面。如采用螺钉压接, 应先钻好螺钉通孔。b.接地体的安装。采用挖沟填埋的方法, 将接地体水平埋设在地下, 其深度应为距地面0.6米以下。如果是多极接地, 接地体之间应相隔2.5米以上。
1.3 减小接地电阻的措施。
a.在土壤电阻率不太高的地层, 可增加接地体的个数。b.如果地下较深处电阻率较低, 可增加接地体埋设的深度。c.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层, 可在接地体周围填入化学降阻剂, 也可用8kg食盐、30kg木炭拌匀后加水, 置于接地体周围, 以降低接地电阻。d.对于土壤电阻率很高的地层, 可挖坑换土。
2 接地线的安装
接地线应尽量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吊车轨道、配线的钢管等。如果不能利用上述导体时, 应安装接地线。
2.1 接地线的选用。
常用的接地线有圆钢、扁钢及各种裸铜线、绝缘钢线、铝裸线、绝缘铝线, 具体要求如下:a.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保护接地线选用。参见表1的规定。b.输配电系统工作接地线选用。配电变压器低压倒中性点的接地支线, 要用截面积为35mm2的裸铜绞线, 容量在1000伏安以下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支线可用截面积为25mm2的裸铜绞线。必须注意的是, 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线不准采用铝导线, 移动电气设备的接地支线必须采用铜心绝缘软线。
2.2 接地干线的安装。
a.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处要用加固镶块, 加固镶块和接地体应采用电焊相连, 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接处干线的连接也应尽量用电焊焊接, 如用螺钉压按时, 连接处的接触面须经防锈处理 (如镀锌或镀锡) , 并采用直径为12—16mm的镀锌螺钉。安装时螺帽要拧紧, 接触面要保持平整、严密。连接处如埋入地下, 应在地面上做好标记, 以便于检查和维修。b.多极接地和基地网的接地干线与接地支线的连接处通常设置在地沟中, 并有沟盖覆盖在上面。连接方法可采用电焊或螺钉压接。用螺钉连接时, 接地干线应使用扁钢, 扁钢预先钻好孔, 并经防锈处理。单纯接地干线之间应用电焊焊接, 连接处应埋入地下300mm左右, 做好防腐处理, 并在地面上标明干线的走向和连接点的位置。c.室内的接地干线多为明设, 一般沿路敷设, 与地面的距离约为300mm, 与墙距15mm, 并用线卡支持牢固。d.用圆钢或扁钢作接地干线时, 接地干线之间的连接及接地干线的加长必须用电焊。搭焊时扁钢的搭接长度为宽度的2倍, 圆钢的连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同样应做好防腐处理。
2.3 接地支线的安装。
a.电气设备与接地线的连接可采用电焊或螺钉连接, 但应保证连接可靠, 有震动的地方要采取防震措施。b.在室内容易被人体触及的地方要选用多股绝缘线作接地线, 其他场所可选用多股裸线作接地线。用于移动电气设备的接地支线, 一般由设备的外壳接至电源插头的接地点应选用铜心绝缘软线, 接地线与电源线一齐套入绝缘护层内, 并规定三心或四心橡胶套或塑料护套电缆中黄绿色 (或黑色) 绝缘层的一根作为接地支线。c.接地支线加长时, 连接处必须按正规接线要求处理。d.接地支线的每一连接处, 都应置于明显位置, 以便于维修。
3 接地电阻的检测
a.断开接地线与电气设备外壳之间的连接。b.将电流探针插在距接地体40米处, 把电压探针插在距接地体20米处, 二支针垂直插入地面下约400mm。c.用最短的连接线将仪器的接线往下与接地体相连, 用较短的连接线将仪器的接线柱与电压探针相连, 用最长的连接线将仪器的接线柱与电流探针相连。d.仪器粗调旋钮有3档, 根据被测接地电阻的大小, 选择粗调旋钮的位置。e.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均匀摇动手柄, 当表头指针偏离中心时, 调节细调拨盘到表针居于中心为止。f.细调拨盘的指针指示值与粗调旋钮的倍率, 就是被测接地电阻值。如细调拨盘的读数是0.35, 粗调旋钮的倍率是10, 则被测接地电阻是3.5欧。
4 接地装置验收与检修
4.1 验收检查。
接地装置安装完毕, 要对接地装置的外露部分进行外观检查和测量检查, 内容包括:a.检查接地装置的材料, 看是否按设计要求选用, 重点检查接地线的载流量是否够。b.检查接地体、接地干线、接地支线的连接处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c.逐一检查接地装置的各连接点, 看是否有漏接、错接、虚焊和松动, 发现不正常情况应采取措施加以处理。d.检查明设的接地线, 应符合安全、配线要求。e.检查接地体周围的土壤, 土壤应夯实。
4.2 定期检查。
运行中的接地装置应进行定期检查, 主要内容有:a.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接地电阻的测定, 发现接地电阻增大应及时修复, 不可勉强使用。b.通常每年检查一次接地装置的连接处相接地线的支撑点, 出现松动、开焊应及时修复。
4.3 常见故障的维修。
a.对于新安装的接地装置或设备维修后安装的接地装置, 应按设计接线图检查线路, 如有漏接、错接之处, 应予纠正。b.对于定期检查发现的隐患应及时处理。焊口出现锈蚀、脱焊的应重新焊接, 连接处螺钉松动的应予拧紧。处于震动环境中的螺钉连接处应加防震垫。c.检测中若接地电阻值增大, 应着重检查接地体与接地线连接处、接地干线与接地支线连接处, 接触不良是接地电阻增大的原因之一。同时应检查接地体, 接地体锈蚀往往造成接地电阻值增大, 严重锈蚀的接地体应更换。
5 防雷装置
为了预防雷害, 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安装防雷装置。防雷装置主要有避雷针与避雷器。
5.1 避雷针。
避雷针最上部分 (受雷端) 是用一定截面积的镀铬或镀锌铁棒、钢管 (圆钢) 制成。它的尖端高出建筑物一定高度;中间部分 (导雷线) 是用截面积不大于35mm的镀锌铜或扁钢 (铁) 制成;下面部分 (接地板) 是用角钢或钢管制成, 其与接地体结构—样。也可用自来水管、污水管做接地极。避雷针各部分要可靠地焊接, 不可断开, 否则会招致雷击。有时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上严禁架设低压线、电信线、广播线, 避雷针的接地极应与保护装置的接地体相距10米以上, 以免发生危险。
5.2 羊角间隙避雷器。
羊角间隙避雷器用直径为0.71mm的铜丝弯成, 间隙约2—3mm。它用瓷夹固定好后再用铁箱罩住, 可有效地防止电度表遭受雷击。
5.3 阀型避雷器。
它主要元件是火花间隙和阀片电阻 (特种碳化硅) 。当雷电发生时, 火花间隙被击穿放电, 阀片电阻下降, 将雷引入地。它可用于保护中小容量的配电装置及发电机、电动机等。
参考文献
[1]吕俊霞.防雷接地装置的维护与检修技术[J].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0 (2) .
[2]钱金忠.220KV接地网改造的技术问题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 2006.
安装与维修 篇2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省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继续申请开设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
一.学校基本情况
江苏省张集中等专业学校(原名铜山张集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是一所以农类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村职业中学。1994年,被批准为江苏省合格职业教育中心校,1996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办学20多年,学校坚持艰苦创业,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彰显特色,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集约发展之路。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首批“江苏省和谐校园”等,也成为中国青年星火技术推广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和江苏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在苏北地区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学校。
学校现占地334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专任教师208人,“双师型”教师77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61.29%,在校生3980名。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实习实训设备齐全,固定资产总值3915.1万元,实验、实习设备1657.4万元。目前学校开设现代农艺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中餐烹饪、化学工艺、工艺美术等12个专业,主干专业5个,均为市级以上示范专业,其中现代农艺(种植)专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为“十一·五”新一轮省级示范专业,现代农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省职教课改实验点,学校是省课改实验学校。这两个专业同时又是省级实训基地。学校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向“高层次、高水平、高效益”发展目标迈进的同时,又与时俱进确立了“以人为本,服务三农,校企合作,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采用“紧贴社会办职教,围绕市场设专业,根据需求育人才”的办学方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倾心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是机电设备生产企业所必需的,也是机械类企业所需要的,无论是简单的机械加工,还是自动化程度高的机电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随着入世后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电机械加工产业有望迎来30%的增长。制造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机电设备生产技术,而掌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的设计与加工人才奇缺,“月薪6000难聘机电维修技工”、“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工资再高也难找设备安装与维修技工”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数控、模具、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专业人才短缺已引起中央领导、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从徐州市劳动部门获悉,目前徐州市的机电产业规模在全省占有相当比例,每年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工人的缺口已经超过几千人。
1.本地区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了解徐州市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的行情,专业调研组走访调研了徐州宗申、徐州机电设备厂、徐州工程机械等企业,上述企业都是徐州市机电设备、机械加工生产行业的骨干企业,它们均是集产品设计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企业,均具有一定的规模。其中徐州工程机械公司企业员工近5000人,它们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约占企业员工的15%,管理人员约占5%,企业产品均生产各种重型机械和机电自动化产品,产品覆盖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区,由于企业善于管理,产品开发适销对路,因此企业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三家公司除了具有一批稳定的机械加工人员外,机电设备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这三家公司颇为重视,他们在本行业内代表着制造业的精英。另外,这三家企业尤其缺少的是技能型工人,这给中职机电机械类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其它中小规模的机电产品制造企业,企业员工300-400人,技术人员平均占10%。这些企业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员在技术人员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平均可达20%。
2、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校调研领导小
组还走访调研了苏南和上海一些经济开发区的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及机电类企业,如三和电气、六丰机械、上海振华。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机械产品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的技能型工人。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校机电类毕业生进行深入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工人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这也为我们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培养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本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仅苏州、昆山几个大中型机电机械类企业每年的缺口不低于2万人,目前用人单位急需的人才主要有: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机电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生产一线服务人才;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等。上述岗位在原有传统行业中融进了高新技术。有些机电产品和大型生产线应用了微机、软件、PLC,微电子、激光技术,并采用各种新型的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其产品的制造手段也不断更新,如激光加工、数控加工等等。这些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突出了应用性和综合化,所需要的人才是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开设应以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中职人才需求为着眼点,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调试、检测、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加工、维修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等实用技术。
特别是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走好,我市、苏南及周边发达地区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增长,但招工却出现紧张状况。机电、家电、电子、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普通操作工和技术专业工需求量较大。
三、我校设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开设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必要性
从人才需求分析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这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密切相关。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许多企业既要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提高工作效率,许多机电企业和大量新兴的制造业需要大量经过培训的有较高素质的机电技术和设备管理方面的技工。除此之外省、市及周边区、县的私有企业、乡镇企业也急需大量青年技工。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中,特别是与我校特色相结合的岗位中,需要大量机电机械和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人才。
(二)开设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可行性
1.我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办学经验丰富
我校以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过硬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技术人才。从2003年开办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共为社会培养七届机电专业1065名毕业生,除了自主择业外,全部安排在本地和苏南及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就业稳定,为徐州本地和发达地区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员。为我们开办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形成了以数控、机电机械、计算机、服装、工艺美术、汽修、烹饪等十四类专业为龙头的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2、我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验实训设备齐全
(1)校内实训基地
机械加工实训中心:可进行车、铣、刨、磨、焊、钳等工种的实习。
数控加工及线切割实训室:配置车、铣、线切割等数控机床,为学生掌握先进的数控设备技术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
电工电子实验室:可完成电子设备的焊接、调试、检修。
PLC实训室:可完成PLC控制实训、变频控制实训。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既能进行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连接、检测实训,又能进行机床维修电工的培训考核。
(2)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领导积极与校外机电类企业洽谈协商。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与工厂企业的联系。一方面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最大限度地缩短我校毕业生毕业后的试用期,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
3、我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
目前,我校机电、机械类专任专业教师有2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8人,均为本科学历,其中双师型教师15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75%,其中技师2 人。教师政治、业务素质较高,教学经验丰富。不仅能胜任教学工作,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为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学校每年均安排相关教师参与各种培训,专业负责人牛玉连主任和专任教师吴俊、李志刚赴德国参与培训,王昌盛老师赴新加坡培训,多名教师参加省四新培训。每位教师均主持或参与过省市县各级课题的研究,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可以说,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与科研并举、理论与实践俱佳的队伍,该队伍改革意识强,理念新,能够承担起新时期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的重任。
4、学校非常重视本专业的长期发展
我校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努力把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办成我校的拳头专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我校实验室、师资、图书资料等条件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四、专业改革与课程调整
1、机电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
从上述调研分析可见,在我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背景下,本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对金属切削类岗位、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同时无论从学生基础特点出发,还是从目前我校的办学条件出发,该类岗位的技能型人才都是中职机电专业合适的培养目标。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对人才的技能要求情况则比较复杂,既有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维修、电气维修岗位,也有技术含量较低的操作性岗位。对于技术含量低的岗位,由于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所以在确定培养目标时不需考虑。对于电气维修人员,可以有专门的电类专业培养,而且,目前在大部分企业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岗位也有较明确的人员分工。机电维修工作由于技术性强,而且需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本专业潜在的培养方向之一,在校期间可以加强钳工基本功的训练,目前企业中的许多机修人员就是从金属切削岗位转岗的。对于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修、生产运行工作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人员,因其专业复合程度高,需用专门的专业培养计划,所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主要培养从事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及金属切削及相关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本专业职业资格鉴定工种和等级为:维修电工、电子操作工、车削加工、、装配钳工、电焊工中1~2个工种,中级职业资格。
2、机电专业课程设置调整
(1)课程设置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以任务为引领,以模块化项目教学为主的新型课程体系,又要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强调可操作性。
(2)淡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线
在以典型工作任务建设课程体系时,如刻意区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线,将违背专业基础课服务于专业教学的要求,会产生专业基础课内容偏多偏深的弊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凭借多年课程综合取得的经验,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有机的整合。在课程整合前,本专业开设《电工技术》、《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电机拖动》和《低压电气控制技术》(含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课时,而且理论知识偏多,不符合本专业的人才规格的要求,因此将以上课程整合到专业课《 电工电子技术》和《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中,整合后的课程不仅缩减了课时,而且更加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3)明确服务要求、推进公共基础课改革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在进行专业课程开发同时,提出了公共基础课应服务于专业教学的要求。一方面要强化服务专业功能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精简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较远的教学内容。对英语教学提出“听得懂、说得出”的要求;对数学提出加强三角函数、一元二次方程、概率统计等要求;对科学技术基础课程提出加强新能源和环保等要求;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提出对常用软件熟练应用的要求。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文化素质教学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将社团活动、社会活动、科技文化类选修课、创新教育等选修课纳入课程体系,并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团队中形成了“每个老师都是素质教育老师,每门课程都是素质教育课程”的共识。
(5)积极推行形成性评价,探讨教学考核方式方法
我们探讨了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法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爱好兴趣和需求。制定了利于学生专业潜力的发展的考核方式和方法,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评判,即: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
按照形成性评价的要求,改革各专业理论课,尤其是实践性课程和实训课的考核方法,采取平时成绩、实际操作考核、产品生产等多种考核方式,全面衡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使课程评价更科学。
(6)构建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浅谈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维修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209-0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对于水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逐年增多。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机电设备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机电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维修等,其根本目的是保障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与运行效率,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中,应注意对于细节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实践,保证安装工程中成本、质量、进度与安全的有机协调。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应将机电设备维修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状态,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与完好率,增加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其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1、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管理
在国内现阶段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是现场施工管理的重点与难点之一,由于其具有体积大、技术等级高、配套设备多、安装与调试复杂等特点,客观上加大了安装管理工作的难度。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管理中,必须加强安装人员的组织与技术培训,并且对于安装与调试阶段进行全方位的管控,从而达到预期的工程建设目标。
1.1 人員的组织与技术培训
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前期,设备供应商应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施工企业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施工企业要加强对于人员的组织与技术培训,使他们了解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安装与调试注意事项等。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应由项目经理部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加强对安装人员的技术指导与安装质量监管,从而做好机电设备安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2 安装与调试阶段
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一般安装流程为:基座施工——安装前期准备工作——设备安装。(1)基座施工。在水利工程基座施工放线前期,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明确各种机电设备的安装位置、布局需要,对于堆料场、上料台、配套机械、运输车辆通道等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整。基座施工中必须做到严格执行各种工艺与技术规范,这也是确保机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先决条件。
(2)安装前期准备工作。在机电设备安装前,现场技术人员应对其外观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认真检查各附属设备的质量是否可靠,配件是否缺少等。
(3)设备安装。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要随时对主设备、部件、附属设备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安装现场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在进行高空作业安装、吊装笨重装置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与管理措施。在现场安装过程中,
安装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非施工作业人员应尽量远离现场,以免出现安全事故。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中,应注意分工协作。在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对于设备安装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在确保安装质量后开机调试设备,主要检验项目为机电设备的操作性能、工作质量与经济性能等。在机电设备调试中,各部门人员应及时到位,由专人负责调试全过程的记录,其中包括机电设备的原始数据、安装时间、调试时间、运行状态报告等。
2、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
在水利工程项目投入使用以后,机电设备的运行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必须将故障分析与维修置于重要的位置,从而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笔者结合多年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管理经验,总结了以下常见运行故障与维修方法:
2.1 水轮发电机组故障与维修方法
(1)定子引出线电缆外表皮破裂。在国内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运行中,定子引出线电缆表皮纵向或横向破裂的现象较为常见,可采取临时包扎的处理办法,在电缆支架上加装1块橡皮作为垫片,以避免电缆表皮的进一步损坏,而形成2点胶合故障。为了保障水轮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转,应根据实际情况逐一进行更换,并且采取有效的电缆表皮坚固措施。另外,定子引出线电缆外表皮破裂可能导致机电设备漏电,维修人员要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维修必须在断电状态下进行。
(2)定子转动引起温升过高。在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超出电机的额定载荷,有可能造成定子转动过快而引起升温过高的现象,对于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威胁。定子转动引起升温过高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1)根据水工建筑的结构、功能区域、用户的实际需要及水平线缆长度等,合理确定管理子系统的数量,必须满足水平线缆<90m的技术要求,尽量减少管理区的数量,这样不但减少系统运行中的能耗,而且方便对于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2)配线问的位置可以选在距离弱电竖井、竖井旁较近的房间内,以利于对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当出现定子转动引起温升过高现象时,自动化控制系统将发出警报或自动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定子转动维持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避免因局部升温过高而造成机电设备的损坏。
(3)组合轴承漏油。在水轮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其内部油雾严重,必须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与维修。组合轴承漏油的引发因素多与水轮发电机组的组合形式有关,特别是在大型水利工程中,水力发电机组的结构较为复杂,如果轴承端盖的密封处理不当,有可能造成电机渗油,而发电机大轴、连接螺栓之间的密封圈则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致油会顺着螺纹流出。在水轮发电机组出现组合轴承漏油现象时,可以采取以下维修方法:在组合轴承大轴法兰、镜板的连接螺栓之间加装1个铜垫止漏,铜垫代替轴承端盖的作用,确保组合轴承内部的油不能从螺纹中流出。经过了一系列的实践证明,该处理方法的操作较为简单,而且对于组合轴承漏油问题具有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
2.2 异步电动机故障及维修方法
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运行中,异步电动机常见的故障一般可以分为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等,其中机械故障以轴承、机座、风叶、铁心、转轴等故障为主,较易观察和发现,维修方法也较为简单;电气故障以定子绕组、电刷等导电部分故障为主。由于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型式、运行环境、制造质量、使用与维护情况不同,同一故障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外观现象。因此,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必须对异步电动机故障做出正确的判断,设备管理人员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研究与分析各种故障的引发因素和维修方法,通过科学的检查与测量,实现维修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在异步电动机的故障诊断中,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其型号、规格、使用条件、使用年限等基本信息,对于异步电动机在发生故障前的实际运行情况也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在现场故障诊断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要认真观察异步电动机的负荷大小、温升高低、声音是否正常、操作情况等,根据操作人员所反映的情况,对异步电动机的运行故障进行合理的诊断。在异步电动机的维修中,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操作,通过仪表测量或观察等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将机器拆开后应及时进行维修,
对于损坏或老化的零件要及时进行更换,出现漏电现象的电动机则要对线路板、导线、连接线路等进行逐一检查。
3、结语
泵类机械密封安装与维修 篇4
确保安装腔洁净没有任何异物。与机械密封配合的轴或轴套, 尺寸正确, 表面光滑, 直线度良好, 没有毛刺、尖角、刻痕或过深擦伤。
封住密封腔中所有机械密封运行时不用的孔。密封腔端面必须干净、光滑并与轴心线垂直。水平分壳泵的两个箱体必须配合良好, 两个箱体之间有密封垫片, 去除密封腔表面上所有尖角和毛刺。
用百分表检查轴的对准。为获得最佳密封性能, 轴对准允许的最大误差0.125mm (总指示偏差) , 错位过大可能意味着有损坏的轴承或弯曲的轴。保持轴窜动最小, 推荐窜动量范围≤0.125mm。
检查泵的磨损环和叶轮之间间隙是否恰当, 轴必须旋转自如, 摩擦和不恰当间隙引起的振动, 能导致密封损坏。当使用轴套时, 确保轴套恰当地密封到轴上, 防止轴套下面泄漏。
二、密封的安装
(1) 应该谨慎处理机械密封。干净很重要, 不要将密封面向下放在地上或椅子上。仔细阅读并遵守制造商提供的密封安装操作说明。直到准备安装, 否则不要打开包装。
(2) 确保所有安装螺钉紧固。当安装螺钉被用作密封与轴之间的驱动时, 轴应打埋头孔来加固连接。紧固压盖螺栓时, 应平稳紧固, 并且不使压盖受弹力。在可能的地方使用4个以上螺钉的等间距压盖。紧固压盖螺栓时, 用塞尺检查轴与压盖之间的间隙, 这在密封腔对压盖不导向时, 显得特别重要, 因为压盖必须精确对中。
(3) 在启动泵之前, 在压力下静态测试密封, 可对压盖螺母做微小调整, 以防止压盖垫片处可能发生的泄漏。
(4) 不要干运行机械密封。在特定情况下, 对冲洗和冷却连接, 应遵守制造商的操作说明。确保泵的吸入口和排放口打开, 并在启动泵前有一个正的液位压力。当检查旋向是否正确和调整电机的连接时, 也同样要这样做。
三、环境控制
通过提供环境控制来延长机械密封的寿命, 包括要求泵送的液体维持在恰当的温度和压力, 防止其变成固体、蒸汽或结晶, 否则会损坏机械密封。对于间歇运行的泵, 环境控制更重要, 因为频繁的启动和停止, 通常对机械密封有害。
四、维修分析
有效的维修分析需要有能力在一定的时间段上观察密封性能的改变, 且在故障情况下, 有能力彻底调查故障的原因和采取对策。
(1) 运行中密封的喷出和爆裂。由于可汽化的泵送物在穿过密封面时闪蒸, 这在面之间需要特定的液体条件和维持这种条件。检查是否有的压力需要平衡设计而不是不平衡设计, 如果密封已经平衡, 那么压力可能已严重超过说明书中指定的数值。
确定正确的实际填料箱的压力、温度和物料的比重, 以及在这些情况下, 被处理产品的汽化压力, 因为这些数据可能为解决故障提供线索。
(2) 密封泄漏和在压盖周围有结冰现象。由于汽化, 产品在通过密封面时闪蒸。如果结冰, 不用怀疑, 在静密封和碳密封环上一定有损坏。如果可能的话, 这些面应检查和维修, 必要时, 在汽化条件更改以后进行更换。
(3) 密封稳定地滴液。检查压盖垫片对填料箱面的压力是否恰当。对于水平分壳的泵, 检查连接面和压盖的密封。压盖面可能变形或不平, 压盖螺栓不恰当地分布或过紧的螺栓力, 可能引起静密封的变形, 这主要发生在边缘固定类型的密封上。
在安装中, 旋转件或静环密封上轴的接触部分可能损坏。磨损面可能由磨粒或其他颗粒引起。如果是整体组装或安装在泵套上的密封, 泄漏可能从轴套底下出来。注意, 有时候新的密封在刚刚投入使用时泄漏, 但运行几个小时后泄漏将逐渐减小。
(4) 密封振鸣声。密封振鸣表明可能是密封处在缺少液体润滑的干运行状态。也可能需要从排放口或一个外部液体源引入一个循环冲洗管, 如果已经安装了一个, 可能孔太小。
(5) 旋转面有粉末, 显示在压盖上的密封外侧和沿着轴上。在密封面液体不足, 由于汽化液体闪蒸, 在密封之间留下小的结晶粒子残余, 或产生干接触, 以至产生研磨。从密封的设计而言, 显然是密封腔压力太高, 重新平衡密封压力可能就是答案。
(6) 密封泄漏和这里没有明显的故障。面可能不平, 这可以通过拆下面并检查磨损图案来确定, 也可能由于过大的压盖螺栓压力夹住静密封并同时弯曲导致静密封的变形。这也可以通过由检查磨损图案来确定。不恰当的连接到泵的出口和入口的管线实际上也能对泵产生应力, 在轴找正中也可能弯曲密封面。如果遇到这种问题, 大多是垂直吸入端吊起型叶轮离心泵。这些泵中许多设计强度不足, 例如, 为了容纳因为没有对准产生的过大重量, 这将影响密封。管支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可能引起轴振动的原因有错位、叶轮不平衡、空腔和损坏的轴承。
(7) 密封寿命短。引起密封寿命短的主要原因是在面之间有过大的摩擦和引起快的磨损。摩擦源可能来自泥浆, 或来自过饱和溶液的急冷, 或是由于密封面之间液体的闪蒸, 引起溶解固体在面之间结晶。有这种情况发生时, 冷却或加热, 确保从排放口到填料箱泵液的循环或外部干净的冲洗, 将减轻这些状况。
安装与维修 篇5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2010级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将于8月初全面开展。为了让2010级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现将相关计划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顶岗实习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把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实习就业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顶岗实习教学的管理与实施。具体成员如下: 顾 问: 王昆章
组长:夏树成副组长: 陶玉娥 刘玉艳
成员: 机电组全体成员
三、实习对象、时间、形式和管理
1.实习对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2010级全体学生
2.实习时间:2012年8月15日——202012年12月31日。
3.实习形式: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集中实习:由学校联系单位进行双向面试;分散实习: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从学生今后更好地就业角度考虑,我们鼓励学生进行分散实习。
4.实习管理:明确学校、家长、实习单位三方职责,共同管理;学校专门成立实习就业领导小组,组建专兼职实习指导老师队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并记录相关信息,确保实习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辅导员定期联系学生、家长和实习企业,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学生认真做好实习记录(单位指导教师签署相关意见),返校时交辅导员。
四、实习内容
无论何种形式的学习,本着尽可能专业对口的原则,即车、铣、刨、磨、钻等的操作实习,设备维护实习,设备装配调试,电机电器维护修理,自动控制设备操作调试等。
五、实习程序
无论是分散实习还是集中实习都将遵从下列程序办理:
(1)学生实习申请——相关部门意见
(2)和实习单位签署实习协议——正式进入岗位实习。
具体如下:
1.学生递交实习申请。
2.学生把书面申请递交给辅导员,辅导员严格把关,就其家庭情况、学业成绩、思想状况等总体表现作出意见。
3. 学校审核决定。
对参加分散毕业实习的学生,须家长同意并有实习单位实习协议、明确实习要求等相关手续后,方可实习。对参加集中实习的学生由系部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尽可能搭建好实习预就业的桥梁,实行双向选择,安排好学生的实习岗位。
4.签定实习协议书。
和企业签定实习协议书,以维护学生实习期间的一些权益。
六、毕业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
指导安排
1.毕业实习考核内容包括:实习总结、实习鉴定表。
2.实习总结在实习结束后由学生进行写作完成,实习总结应有明确目的,内容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内容、实习效果、实习体会等,字数在4000字左右。2012年12月31日前交指导教师批阅。
3.实习鉴定表由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在实习结束时根据实习完成情况认真填写。
4.实习成绩根据实习全过程任务完成及实习效果,由实习指导老师评定等级,实习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后,报请学校对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
5.涉及以下情况的,一票否决,实习成绩直接评定为不合格:违法犯罪;实习时间少于总课时三分之二的;严重违反实习单位规定的。
安装与维修 篇6
一、工程设计类专业的双行教学体制
学生进入NYP工程系,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是进行宽基础培训,主要接受专业课方面的学习,同时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学期小型项目。第三学年学生将被分成A、B两组,第一学期A组学生进行技能训练,B组学生进行24周的专项知识培训。A组学生分成两组,A1组学生前往企业实习12周,A2组学生则在学校完成全日制项目,然后两组学生交换。第二学期,A、B两组学生在进行交换,见表1。
二、机电一体化工程课程体系
工程系机电一体化工程有3个可选培养模块: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晶片制造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前两学年三个科目的课程安排是一致的,第三学年根据三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安排相应的课程。下面以和我们关系比较接近的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为例,来了解三年的课程结构和安排,见表2。
另外,普通学生要在第一、二学年完成60学时,第三学年完成30学时的生活技能学习。从以下模块中选择:交流与人际技能、领导与团队协作、创新与事业、价值与社会、常识与兴趣、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等。
从以上的课程结构中,一是可以看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前5个学期安排有专门的项目课程,让学生进行思考、动手,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创新;第三学年安排工厂实习以及全日制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来真正解决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能力;NYP将“教学工厂”的理念体现在整个学院的教育教学中。二是可以看到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包括人际交流能力和专业技术书面表达能力。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NYP的师资
NYP的师资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招聘教师时并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毕业和高学历,只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五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专业对口。
二是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包括新教师职前引导培训、在职员工的岗位学习培训等。每个员工在一年内平均有26个工作日的学习进修时间。
三是教师既有从事项目开发的能力,又有教学经验,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每年还有20%的教师不上课,专门承担企业项目开发。
四是鼓励教师自我提升。研发能力、因开设新专业导致教师转型的能力等都被看作是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五是教师“无货架寿命”。只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学院作贡献,就是年龄再大也是年轻的,依旧可在重要岗位任职。
四、机电一体化工程的教学特点
1.教材体现“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
就是师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完成工程项目,积累知识和经验,并建立知识库,再与后续师生进行项目分享。所以学校不会给学生发放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学生所用的学习资料都是老师“经验积累与分享”的一些成果。
2.教学内容体现“实用”、“易学”
我们在研修中发现,授课老师都是力求将实用的技术传授给学生。如PLC的编程方法有多种,国内老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用的最多的方法是梯形图法,而他们重点讲授的是SFC编程法,并要求学生熟练使用SFC编程法对自动化项目进行程序编制、调试。SFC程序结构清晰,实用易学,易于阅读及维护。同样在气动教学中,引入了类似PLC梯形图法进行气动线路的绘制,就是画出按给定运动要求的电气连接图,然后进行接线,实现汽缸的运动。只要学生有梯形图基础,就能很快学会气动控制,实用简单,令人耳目一新。
3.应用综合科技教学法进行教学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集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制造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的专业,是一个多元科技整合的专业。应用综合科技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课程采用渐进式、系统的结构安排,每次课把知识划分为核心科技和周边科技。例如在进行气动控制学习时,会涉及如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等科技知识。若气动技术是本次教学的重点,那么其他技术知识属于周边科技,不属于重点学习内容,但不抛开周边科技谈核心科技,这样学生能分清主次,同时又能接受一个完整项目的学习。这样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各科目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各科知识间不能融会贯通、平时的实习培训与企业应用之间脱钩的问题。
五、NYP实训设备
一方面由于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投资,另一方面和全球著名企业进行合作,NYP所使用的教学设备先进,与企业生产所使用的设备同步,有些甚至比企业还要领先。例如和松下公司合作,使用微型松下PLC的机械手实训台小巧精致,国内相同功能的产品在体积上要大了好几倍。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引进EPSON工业机器人供学生学习。仿真机器人实验室从韩国引进智能电机,让学生设计制作仿真机器人,参加国际大赛。这样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所学到的技术能够立马应用到企业的一线中去,达到无缝对接的目的。另一方面,先进的实训设备能够帮助老师和学生完成企业项目,企业也愿意把项目拿到NYP来做,真正做到了校企合作。
六、对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的建议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从本人对NYP机电一体化工程教学的理解出发,谈一谈我们电气自动化设备与维修的建设。
1.课程体系与内容要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在国内企业从事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方面的工作。那么我们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必须满足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就是一要实,二要新。在新课程开发中,相关教师要深入到相关企业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了解企业各岗位的能力要求,搜集与学生就业工作岗位相关的资料用于开发课程。也可以聘请企业具有较高文化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牵头进行课程开发,确保开发的教材更加适应能力标准的需要。
2.师资队伍要能有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现在我们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尽合理,双师型教师少,能够承担企业项目的教师就更少了。我们一方面可以引进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内部培训机构教师和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专职或兼职教师。通过引进,逐步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的职业培训能力,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要迅速培养在职教师。一要加强学历进修;二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参加企业的专业技术工作,参与或承接企业的科研项目,以便教师获得前沿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真正了解企业,将企业的工作过程引进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
再者,要加强对教师因开设新专业而转型的能力培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校为了满足社会对新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必然会对专业进行调整,废弃过时的专业,开设新型专业。师资方面除了引进新专业教师外,必然要求原有专业教师有转型的能力,否则必将导致教师结构的严重失调。
3.实训基地建设要满足校企合作的需要
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加大投入,将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生产流水线、经营管理模式引入校园,使教学过程和生产、科研、经营过程融合在一起,不仅让教师能更加真实地教,也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学。实训内容的安排要反映当今企业的实际技术水平或将来的发展趋势,要将电子技术、机器人技术、气动技术和PLC技术等多元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每一个实训室的设备要让老师或学生能够完成完整的几个或多个项目,施行综合科技教学法,避免仅仅是单科目技术知识的应用学习。每个实训室有自己的核心实训内容,这样学生知道这个实训室主要学习什么技能,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在这个实訓室做项目还必须具备哪些其他技术知识,这样可以完成整个项目,也为校企合作奠定基础。
4.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实现成果资源共享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改革要避免“闭门造车”,应该勇敢走出去。教学负责人与企业工程师一起召开教研会议,向他们取经,互通有无,交流心得,探讨前沿科技和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以积累成功的经验,撰写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同时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经验积累与分享(AES)”的成功经验,建立“经验共享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把教改中的成果如教材、优秀教案、精品课程等资料发布出来,供老师借鉴、学习、共同分享,有利于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共同提高。
浅谈泵用机械密封安装与维修 篇7
1 泵用机械密封安装要求
由于泵用机械密封的安装精度、装配技术要求较高, 为了保证机械密封的安装质量, 提高其使用寿命, 因此, 在装配机械密封前对设备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检查:⑴机械密封各零部件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动环轴套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3.2μm, 动、静环与轴套间间隙为0.3~0.7mm, 适当的间隙配合确保了动、静环的浮动性。⑵密封压盖与密封腔配合止口对轴中心线的同心度为0.4mm, 与垫片的平面对中心轴的垂直度为0.2~0.3μm, 确保垫片的厚度为1~2mm。⑶泵轴的径向跳动小于等于0.04~0.05mm, 轴向窜动小于等于0.1mm。⑷密封腔孔与轴的不对中度小于0.13mm, 过大的不对中度会影响密封面间的动载荷, 较好的对中度可以提高密封的运转寿命。
2 泵用机械密封使用的注意事项
⑴机械密封在安装前, 务必将密封腔体、压盖等零部件清洗干净, 以免杂质进入影响密封的效果。
⑵机械密封零部件按顺序进行安装, 尤其在安装动、静环时, 应事先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油膜, 阻止零部件在运转时造成对其端面的磨损。
⑶在安装机械密封中的补偿装置时, 首先手动检查其浮动性, 若浮动性较差, 选择适当密封圈的过盈量可以提高其浮动性能。
⑷开启前, 仔细检查泵轴与机械密封的运行情况, 确保无误后才能使用。待密封腔内的冷却介质开通后方能启泵, 以免机械密封中的零部件因无冷却液造成对摩擦副的损坏, 严重时也会对其它零件造成损伤。
⑸时常检查泵、电机的运行情况, 同时定期向轴承中加注润滑油, 以确保机械密封的正常运行。
⑹在泵输送特殊介质或是在特殊工况下运行时, 可参照《机械密封的辅助系统及应用规范》进行操作。
⑺为防止机械密封结晶, 停泵后要对间断使用及杂质较多的泵进行清洗, 尤其对含有腐蚀性较强介质的泵要清洗干净。
3 泵用机械密封泄漏的故障分析
3.1 泵用机械密封的泄漏点
尽管泵用机械密封的种类繁多, 但主要有如下几处泄漏点:其一轴套与轴间出;其二轴套与动环处;其三动环与静环处;其四静环与静环座处;其五密封端盖与泵体处, 其中动环与静环间的密封需要在补偿装置的作用下进行。有的机械密封泄漏点 (密封端盖与泵体间) 较易发现, 而有的泄漏点很难在直观上做出判断, 需要经过认真的观察、分析及研究, 方能得到正确的判断。
3.2 泵用机械密封泄漏的故障分析
⑴安装静试中的泄漏。泵用机械密封安装调试好后, 通常要先进行静试, 以观察泄漏的情况。若泄漏量较小, 手动盘车后泄漏量又无明显变化, 则可判断为是动环与静环间的密封问题;若泄漏量较大, 手动盘车后泄漏量变化明显, 则多为动环与静环摩擦副间的问题。另外, 两种泄漏方式也会同时存在, 用细致观察, 分清主次, 务必做出正确判断。
⑵试运转时的泄漏。在试运行阶段, 泵的高速旋转使机械密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从而抑制介质的泄漏, 主要的泄漏点出现在动环与静环摩擦副处。
⑶正常运转中的泄漏。此阶段中的泄漏主要是由工况变化较大或是操作、维护不当所致。
4 泵用机械密封检修中的几大误区
4.1 动环密封圈越紧, 密封效果越好
动环密封圈过紧, 加剧了动环密封圈与轴套间的磨损, 同时增大了动环轴向调整移动的阻力, 同时也导致弹簧的疲劳损坏, 使动环密封圈出现变形, 影响密封效果。
4.2 弹簧压缩量越大, 密封效果越好
随着泵的高速旋转, 弹簧的压缩量变大, 加剧了摩擦副的磨损, 过大的压缩量丧失了对动环端向的调节能力。从而影响了密封效果。
4.3 叶轮锁紧螺母越紧, 密封效果越好
轴套与轴间的泄漏较为常见, 通常认为轴间泄漏是由叶轮锁紧螺母没锁紧引起的, 然而轴间垫的损坏, 轴间与轴套较大的形位公差等也会造成轴间的泄漏。叶轮锁紧螺母过紧会引起轴间垫的损坏, 相反适度的锁紧确保轴间垫保持一定的压缩弹性, 密封效果也就越好。
4.4 拆开检修优于不拆
泵用机械密封出现泄漏无需急于拆修, 其实密封元件并没有失效, 只需调整工况或是适当调整密封的间隙即可消除泄漏。
摘要:本文阐述了机械密封的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分析了泵用机械密封泄漏的原因, 总结了泵用机械密封检修的几大误区。
关键词:泵用,机械密封,泄漏,安装与维修
参考文献
[1]周彰辉.泵用机械密封安装维修及检修误区.维修与改进.2011.[1]周彰辉.泵用机械密封安装维修及检修误区.维修与改进.2011.
[2]朱宝庆, 王剑, 赵志国.泵用机械密封的泄漏分析与维修.通用机械.2012.[2]朱宝庆, 王剑, 赵志国.泵用机械密封的泄漏分析与维修.通用机械.2012.
[3]宋义凤, 李俊岭.泵用机械密封的典型故障及预防措施.合成技术及应用.2009.[3]宋义凤, 李俊岭.泵用机械密封的典型故障及预防措施.合成技术及应用.2009.
电气安装与维修行动导向教学研究 篇8
一、中职教学现状分析
面对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学生的单项技能没问题, 可是完成综合性的项目就不知如何下手。以照明线路安装任务为例, 学生已经学习了日光灯、开关的选择和接线, 还学习了如何敷设线槽、线管, 但在工作岗位中要他们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 他们就不能完成。也就是说简单的、单一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能够掌握, 但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积累和运用、缺乏综合的技能培训、缺乏完整的工作过程锻炼。这是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要改变现状,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为一体化教学模式, 使学生获得符合社会要求的系统化、综合化、完整化的知识和技能。电气安装与维修技能竞赛辅导与教学中运用了行动导向教学,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行动导向教学及理论依据
(一) 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是指通过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引导的教学, 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学习, 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统一的学习。这里的行动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活动或劳动, 而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二) 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特征
用“完整的行动模式”即学生独立制定工作和学习计划、实施计划并进行评价, 替代按照外部规定完成给定任务的“部分行动”模式。教师通过设计开发合适的教学项目 (学习任务) , 通过多种辅助手段 (如引导课文) 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 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从多种可能的行动方式中选择自己的方式;学生在行动前能对行动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预判, 通过有计划的行动, 有意识、有目标地去影响行动的结果。
(三) 有效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 达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是否有效,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 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三、行动导向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一) 确定项目任务
这是行动导向教学的导向阶段, 也就是立项, 通常由教师提出若干问题, 由学生讨论, 最后定出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1.立项的依据
电气专业学生, 毕业后主要从事电类行业相关工作, 电类行业从事人员就必须具备电类相关的综合职业能力。根据“以任务为导向, 以学生为本位, 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理念, 按照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学难度不易过难, 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电气控制室照明线路安装就是涵盖电类行业相关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它包括电类安全规范, 电工工具、仪表的使用, 电气系统识图, 元器件的选择与安装, 线槽、线管的安装, 电类施工验收等电类行业相关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 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设计转化为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难度不大, 可操作性强, 且具有开发价值。
2.创设工作情境
电气安装与维修教学中, 立完项后, 要根据实际工作岗位来创建工作情景。例如, 丽营塑料厂新建几间厂房, 其中一间作为电气控制室, 要求学生结合塑料厂的情况设计照明线路图纸并进行照明线路安装。模拟这样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 要完成工作任务, 需要学生小组合作, 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 遇到困难可以查电工资料、书籍、电工手册, 也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达到共同进步。
工作地点设在我校的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室, 学校提供10 套亚龙YL-156A型设备, 亚龙YL-156A型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装置由安装底架、配电箱、照明配电箱、电气控制箱、若干照明灯具与插座、照明与动力线路布线、三相交流电动机与加热装置、步进电动机与伺服电动机装置、传感器装置和接地装置等部分组成, 能全面真实地展示实际工作场景, 符合工厂岗位环境。
3.明确项目任务
总任务:电气控制室照明线路安装。
具体任务:
(1) 通过查阅电工书籍和电工手册, 学生能够叙述照明安装的技术规范。
(2) 播放电气控制室视频, 引出学习任务“电气控制室照明线路安装”, 学生思考安装方法。
(3) 发放图纸, 让学生分析、理解工作任务, 根据工作任务, 小组讨论制订工作计划。
(4) 根据工作任务, 通过查阅资料, 掌握防尘、防噪、防爆关键技术, 统计需购材料并购进材料。
(5) 学生查找资料, 归纳总结线槽安装技术规范和工艺要求。
(6) 学生查找资料, 归纳总结线管安装技术规范和工艺要求。
(7) 学生查找资料, 归纳总结配电箱安装技术规范。
(8) 学生查找资料, 归纳总结照明箱安装技术规范。
(9) 能够分析施工图纸, 根据室内结构特点和任务要求,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制定施工流程图, 集体讨论, 选出最优的施工方案。
(10) 师生互动、小组探讨学会各种仪表、工具 (万用表、螺丝刀、弹簧、开孔器、扩孔器、手锯、角尺、尖嘴钳、斜口钳、剪管器、支剪) 的使用。
(11)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各个小组完成电气控制照明线路安装的工作任务。
(12) 在老师的指导下, 小组合作, 能够按照施工要求检查线路及独立解决出现的问题。
(13)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共同完成项目的检测与评定。
(二) 制订方案
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模式, 为了便于电气控制室照明线路安装, 需要对学生进行室内照明知识的分解, 让学生对室内照明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为了能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电气控制室照明线路安装, 利用引导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增加了一些学材、图纸、手册等资料, 能够满足学生查找资料的要求。整个任务中, 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整合在做的内容中, 让学生深刻体会“理解任务, 获取信息, 制订计划, 做出决定, 实施计划, 检查控制, 评价反馈”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电气照明室安装完成后, 利用评价反馈, 可及时发现学生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改进。
(三) 实施方案
1.根据施工图选择元器件和工具, 要求开关、照明灯具选择正确, 安装高度和尺寸正确。
2.按照线槽安装的技术规范进行线槽安装, 难点进行视频播放并讲解。
3.按照线管安装的技术规范进行线管安装, 难点进行视频播放并讲解。
4.按照配电箱安装技术规范安装配电箱, 要注意空气开关的选择正确;配电箱内零线、地线接线方法正确;配电箱内导线连接正确。
5.按照照明箱安装技术规范安装照明箱, 要注意空气开关选择正确;照明箱内零线、地线接线方法正确;照明箱内导线连接正确。
6.按照图纸正确进行照明线路安装, 要注意槽内导线如何走线;导线进元器件不能漏铜;导线颜色要正确选择。
7.通电调试、排故、检测。开始播放电气控制室视频, 吸引学生注意力, 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如果你是工厂的电工, 你应该如何安装电气控制室照明线路, 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学生小组讨论, 利用教师提供的学材、手册、图纸、网络等查找相关资料, 明确人员分工 (组长:红帽子;质检员:白帽子;技术员:蓝帽子;施工者:黄帽子) ,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降低个体学习难度。小组合作制定施工流程图, 并分组说明设计理念, 集体讨论后选择最优组的施工方案作为本次任务的施工方案。
学生按照施工方案和工艺要求完成电气控制室照明线路安装并填写工作业。学生遇到问题采用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的方法解决问题, 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完成任务后要利用施工验收单, 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教师对整个学习或工作过程进行发动、监督、帮助、控制和评估。包括:教学资源的准备和提供;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中, 并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必要的讲解;在制订计划和做出决定阶段中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师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巡回指导, 发现施工问题不要急着说出正确方法, 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必要时进行干涉;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估并反馈给学生。
(四) 检查评估
对学生的工作过程和作品进行验收, 施工验收单如下。
四、《电气安装与维修》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效果
(一) 推动了实训场所建设
中职学校以前上专业理论课都是传统的课室教学, 枯燥乏味, 学习效果不好;专业实训课都是在专一内容的实训室, 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学习后不能实现各门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迁移。现代职业教育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 必须有特定的实训场,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的要求, 创设接近真实的工作情景, 是工学结合课程实施的要求。电气安装与维修教学场地的建设遵循这一原则, 集中教学区:提供电脑、多媒体、音响;分组教学区:提供10 套亚龙YL-156A实训考核装置、10 台电脑;资料查询区:提供50 套相关书籍;工具摆放区:提供20 套工具。
(二)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技能竞赛是动力, 推动老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技能竞赛也是压力, 迫使老师更新教学理念, 研究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技能竞赛搭建了地区之间、老师之间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老师交流、探讨教学项目的规划, 工作任务与整合学习内容设计的做法和经验, 交流“做中学、做中教, 教学做一体化”的做法、困惑、成功经验。技能竞赛, 加深老师理解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 学会教学项目的规划和工作任务的设计。
(三) 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电气安装与维修工作任务综合考查竞赛者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实现理—实一体化, 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学生参加过广州市、广东省, 全国技能竞赛后, 理论、实操都有了很大提高, 都能够顺利考取维修电工高级工证, 对学生就业有很大帮助。
电气控制室照明线路安装就是涵盖电类行业相关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 学生通过个体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80%的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提高。但是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多方面原因素质参差不齐, 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的明显不能适应, 不能完成工作任务, 特别是线槽90 度拼接, 线管转角的处理有难度。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关注这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结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堂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中国职业教育, 2006 (7) .
[2]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 2004 (6) .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4]陈冰梅.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0.
浅谈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篇9
近年来, 我国加快了对于水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逐年增多。在水利工程建设中, 机电设备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机电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维修等, 其根本目的是保障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与运行效率, 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中, 应注意对于细节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实践, 保证安装工程中成本、质量、进度与安全的有机协调。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 应将机电设备维修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 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状态, 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与完好率, 增加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使其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1 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管理
在国内现阶段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 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是现场施工管理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由于其具有体积大、技术等级高、配套设备多、安装与调试复杂等特点, 客观上加大了安装管理工作的难度。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管理中, 必须加强安装人员的组织与技术培训, 并且对于安装与调试阶段进行全方位的管控, 从而达到预期的工程建设目标。
1.1 人员的组织与技术培训
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前期, 设备供应商应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施工企业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施工企业要加强对于人员的组织与技术培训, 使他们了解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安装与调试注意事项等。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 应由项目经理部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 加强对安装人员的技术指导与安装质量监管, 从而做好机电设备安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2 安装与调试阶段
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一般安装流程为:基座施工———安装前期准备工作———设备安装。 (1) 基座施工。在水利工程基座施工放线前期, 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明确各种机电设备的安装位置、布局需要, 对于堆料场、上料台、配套机械、运输车辆通道等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整。基座施工中必须做到严格执行各种工艺与技术规范, 这也是确保机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先决条件。 (2) 安装前期准备工作。在机电设备安装前, 现场技术人员应对其外观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 并认真检查各附属设备的质量是否可靠, 配件是否缺少等。 (3) 设备安装。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 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要随时对主设备、部件、附属设备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安装现场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在进行高空作业安装、吊装笨重装置的过程中, 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与管理措施。在现场安装过程中, 安装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 非施工作业人员应尽量远离现场, 以免出现安全事故。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中, 应注意分工协作。在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 对于设备安装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在确保安装质量后开机调试设备, 主要检验项目为机电设备的操作性能、工作质量与经济性能等。在机电设备调试中, 各部门人员应及时到位, 由专人负责调试全过程的记录, 其中包括机电设备的原始数据、安装时间、调试时间、运行状态报告等。
2 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
在水利工程项目投入使用以后, 机电设备的运行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 必须将故障分析与维修置于重要的位置, 从而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笔者结合多年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管理经验, 总结了以下常见运行故障与维修方法:
2.1 水轮发电机组故障与维修方法
(1) 定子引出线电缆外表皮破裂。在国内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运行中, 定子引出线电缆表皮纵向或横向破裂的现象较为常见, 可采取临时包扎的处理办法, 在电缆支架上加装1块橡皮作为垫片, 以避免电缆表皮的进一步损坏, 而形成2点胶合故障。为了保障水轮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转, 应根据实际情况逐一进行更换, 并且采取有效的电缆表皮坚固措施。另外, 定子引出线电缆外表皮破裂可能导致机电设备漏电, 维修人员要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 维修必须在断电状态下进行。
(2) 定子转动引起温升过高。在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 如果超出电机的额定载荷, 有可能造成定子转动过快而引起升温过高的现象, 对于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威胁。定子转动引起升温过高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1) 根据水工建筑的结构、功能区域、用户的实际需要及水平线缆长度等, 合理确定管理子系统的数量, 必须满足水平线缆<90 m的技术要求, 尽量减少管理区的数量, 这样不但减少系统运行中的能耗, 而且方便对于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2) 配线间的位置可以选在距离弱电竖井、竖井旁较近的房间内, 以利于对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当出现定子转动引起温升过高现象时, 自动化控制系统将发出警报或自动进行调节, 从而保证定子转动维持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避免因局部升温过高而造成机电设备的损坏。
(3) 组合轴承漏油。在水轮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 如果发现其内部油雾严重, 必须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与维修。组合轴承漏油的引发因素多与水轮发电机组的组合形式有关, 特别是在大型水利工程中, 水力发电机组的结构较为复杂, 如果轴承端盖的密封处理不当, 有可能造成电机渗油, 而发电机大轴、连接螺栓之间的密封圈则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致油会顺着螺纹流出。在水轮发电机组出现组合轴承漏油现象时, 可以采取以下维修方法:在组合轴承大轴法兰、镜板的连接螺栓之间加装1个铜垫止漏, 铜垫代替轴承端盖的作用, 确保组合轴承内部的油不能从螺纹中流出。经过了一系列的实践证明, 该处理方法的操作较为简单, 而且对于组合轴承漏油问题具有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
2.2 异步电动机故障及维修方法
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运行中, 异步电动机常见的故障一般可以分为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等, 其中机械故障以轴承、机座、风叶、铁心、转轴等故障为主, 较易观察和发现, 维修方法也较为简单;电气故障以定子绕组、电刷等导电部分故障为主。由于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型式、运行环境、制造质量、使用与维护情况不同, 同一故障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外观现象。因此, 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 必须对异步电动机故障做出正确的判断, 设备管理人员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研究与分析各种故障的引发因素和维修方法, 通过科学的检查与测量, 实现维修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在异步电动机的故障诊断中, 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其型号、规格、使用条件、使用年限等基本信息, 对于异步电动机在发生故障前的实际运行情况也要进行深入的了解, 在现场故障诊断过程中, 设备管理人员要认真观察异步电动机的负荷大小、温升高低、声音是否正常、操作情况等, 根据操作人员所反映的情况, 对异步电动机的运行故障进行合理的诊断。在异步电动机的维修中, 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操作, 通过仪表测量或观察等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 将机器拆开后应及时进行维修, 对于损坏或老化的零件要及时进行更换, 出现漏电现象的电动机则要对线路板、导线、连接线路等进行逐一检查。
3 结语
综上所述,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 必须高度重视机电设备的安装与维修管理, 特别是在重要水利枢纽、水电站的建设与使用中, 机电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 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 确保无质量、安全问题后, 方可投入使用。在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 要加强对其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一旦发现各种运行故障, 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维修方法, 以保障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 促进水利工程项目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楠楠.浅谈机电设备安装的安全与防护[J].经营管理者, 2011 (9)
[2]梁国锋.浅谈水利工程机电技术标准体系现状[J].科技信息, 2009 (6)
[3]法书学.机电设备安装运行的异常现象及对策[J].湖南农机, 2011 (1)
安装与维修 篇10
1起重机械的安装
1.1安装中的工作要点
①编制依据。在起重机械的安装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编制, 根据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图、起重机械的安装位置及周围环境、安装起重机械的使用说明书以及安装方法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了解, 提出安装方案, 把大概的安装过程做到心中有数。②确定方案。通过上一步骤, 对安装的位置及周围环境, 根据使用说明书确定如何安装、拆卸的方法, 同时制定出应急救援的预备方案等综合情况, 经过相关人员的编制、审查合格后, 通过审批, 确定方案。③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安装前一定要保证场地平整, 通道通畅;安装前向所有安装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和技术交流;列出安装所需仪器、工具、劳保用品明细表, 拟定安装时间、耗用时间等零配件的全部到场;确定好安装的指向, 并在安装位置图中标注;按照规定假设专用设备, 做好安装前的技术检查工作。
1.2起重机械在安装中需注意的问题
起重机械是特种设备, 而且危险性较高。因此, 在起重设备的安装中, 要特别重视安全问题,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起重机械大多都是结构庞大、组织杂乱的机械设备, 通常情况下很难整体运输。因此, 需要将设备分散开运输到使用场地之后进行整体组装。这个时候就必须要通过正确的安装才能体现起重机的整体合格性, 才能检验起重机征集的完整性。②起重机械都是在使用方的场地或建筑物的轨迹上运转。因此, 对于其运行轨道以及起重机本身是否可以相互配合好, 运行是否适应及能否达到严格的使用要求, 都有必要经过正确的设备安装以及安装后的试运转及检验得出结论。③起重机械对于安全性要求极高, 安全设备必要要完善且安装正确, 从而达到可靠、稳固、灵活、精确的技能需求。④根据起重机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为了使起重机能够在使用中满足各种负荷的作业要求, 就必须按照规定对起重机进行空载、满载、超载的试验, 确保起重机械能够安全运行, 这些试验必须要在起重机机构的运行状态或静止状态中进行。这就需求在起重机设备后进行负荷实验后才可移送运用。⑤起重机的钢丝绳等挠性件及许多其他零部件, 在初次受载后一般都会出现一些伸长、变形、松动等现象。因此, 必须做好起重机安装、试运转、调整等一系列工作, 才能保证起重机在以后安全正常的使用。
2起重机械的改造与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起重机械在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些机械设备的电力拖动、电器控制元件以及一些零部件, 有的属于换代产品, 有的已经是淘汰产品。一些机械设备运行耗能高、效率低;设备发生故障的现象越来越多。比如, 桥式起重机的导电角钢经常掉电, 制动器线圈经常烧坏;维修时的作业量增大。②有些起重机械设备由于使用年限较长, 受到作业环境、操作维修水平、使用频率的影响, 再加上一些机械零部件的老化及疲劳腐蚀, 起重机械在有效寿命的后期, 失效率逐渐上升, 运行能力也在下降。③对于一些起重机械由于使用年限比较长, 起重量会下降。比如, 一个桥式起重机需要改造时, 在改造前测试起重机的运行中发现当吊起重量接近额定载荷时, 电机声音出现异常;凸轮控制器开到5档时, 过流继电器动作断电。
2.2改造时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了保证起重机的安全、正常运行, 恢复或提高其固有的工作效率, 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针对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改造对策有以下几点:①对于淘汰或换代产品, 进行电机替代对于起重机械的一些淘汰或需要换代的设备, 可以采用电机代替。这样可以促使工作平稳、使用寿命延长。比如, 用YZR系列的电机设备代替JZR2系列的电机设备, 可以克服工作时的响声大、冲击大大、电磁铁易烧坏、寿命短、运行费用高等缺点。②加强改造的精确度由于一些需要改造的起重机械, 使用时间较长, 导致很多机械设备的零件都出现老化或腐蚀现象。专业人员在改造过程中会对此只进行微小的改动与调整, 在运行一段时间后, 又会使设备出现问题。因此要不断加强改造的精确度, 使起重机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行。③提升电机功率, 保证其额定起重量。由于起重机使用年限较长, 机构总效率下降, 导致起重量也下降, 造成起吊额定起重量时, 已经是超负荷运行。因此, 要增大提升电机功率, 保证其额定的起重量。
2.3起重机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①由于施工工期紧张, 在维修中就会出现加班加点的现象, 这样就容易使工作人员疲劳过度, 注意力不集中。同时经常因追赶工期的影响, 忽视了起重机械的大修、维护保养等工作, 造成起重机械还处于带病工作状态。②使用单位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不能够很好的落实, 在施工维修现场对起重机械监管不力, 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比如, 起重机械的使用、维修、保养等方面的工作不能很有效的落到实处。③目前大多数的使用单位没有配置专门的检测设备和工具, 对起重机械自检的能力较差, 这些问题往往会不在经意间导致事故发生。
2.4起重机械维修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①增加专业维修人员, 提升维修水平。由于起重机械维修的工作任务量较大, 有时候为了追赶工期, 会使起重机械仍处于瘫痪状态去工作。因此, 要增加专业维修人员, 使维修人员能够有很好的精神状态去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对维修人员进行适时的培训, 增强维修人员自身的工作水平与能力。②使用管理人员在维修现场进行有效的监管。在维修过程中, 有些工作人员为了省时, 省力, 就会出现偷懒现象。有些问题就不会去大费周章的处理, 只采用简单的处理维修, 使起重机械暂不出现问题, 实际上还没有把起重机械的内脏维修好。因此, 需要使用单位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监管, 督促维修人员能够仔细的进行维修, 使起重机械很好的安全的运行。③使用单位要重视自检能力。针对起重机械出现的细小问题, 没必要去维修场进行维修的时候, 只需要使用单位进行自检就可以。但是由于一些使用单位没有配置专门的检测设备和工具, 忽视了自检能力, 在出现小问题时以为不需要去进行维修, 一直不处理, 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 使用单位要特别重视自检能力, 让起重机械安全有效的运行。
3结束语
随着中国起重机械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 起重机械的效率和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起重机械在实际运用中还会出现问题的情况仍然很多。因此, 在安装改造与维修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系统设计、做好定期维护、提高操作人员的水平等是提高起重机械可靠性的关键。对于不同的故障采用有效的方法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及提高工作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耿岩.探讨加强起重机械施工自检工作的有效措施[J].华章, 2012.
[2]陈勇鑫.浅析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 2011.
安装与维修 篇11
关键词:电工基础 一体化课改 电工技术工作岛
《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成都市技师学院(成都市高级技工学校)作为第二批中职示范校建设学校,其重点专业之一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学校对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在传统教学中,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两者分段实施,在教学上各成体系。理论课程在教室里完成,理论教师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学习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而实训课程在实训室完成,实训教师只关心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学生虽能动手操作,但对理论知识了解甚少,而且专业理论课程和相应的实训课程并不在同一时段。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得不到合理统筹,造成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成都市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作为学校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中的重点专业,自2012年起,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分析出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一体化课程体系,将传统的17门专业课程整合为10门专业课程,整合后的10门专业课程全部为一体化课程,以下以电工基础课为例介绍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工作。
1.课程改革
首先将电工基础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课程名称修改为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积极推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在一体化设备及场地开展实训活动的教学模式,以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操作训练,以实际操作训练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
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备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训教学的场地。成都市技师学院采用了广东三向教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电工技能工作室。该电工技能工作室不仅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而且融入了企业现场管理的诸多因素,将工作室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工作区、示教区、物料管理区、讨论区、资讯区。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过程在相应区域内学习和工作,体验到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电工技能工作室多媒体主控台的设计非常实用,该主控台除了控制工作室内各工作岛及其他教学设备电源外,还备有视频网络系统,教师可随时监控工作室内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备使用异常情况。另外,多媒体主控台的VGA切换器课也可方便切换投影不同电脑设备的画面,在展示环节的应用十分便捷。
在电工技能工作室,可开展“照明电路安装与线路敷设”“动力系统电路安装与线路敷设”“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装调与维修”“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装调与维修”“机床电气线路安装、测绘、运行与维修”等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子任务的教学活动。针对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这门课,学校选取了“家庭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教室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公共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工厂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户外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等典型工作任务。
3.教材编写
在开展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一体化教学之前,学校组织教师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及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编写了具有本专业特色并适用于电工技能工作室的一体化校本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电工技能工作室配备的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采用任务引领、角色扮演法、演示法、卡片张贴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做好组织、引导、协调工作。
三、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1.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一体化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发展为主动学习,课堂的主体也由老师变成了学生。
每次上课,教师都会引入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学生接到任务以后,分组讨论怎样完成任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提出问题,思考“怎样做和为什么做”,再通过查阅、收集咨询区资料来解决相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还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培养了团队意识。最后的评价打分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此外,企业7S管理制度在一体化课堂中的融入,让学生提前体验了现代企业的工作氛围,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学生真正体验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学效果显著。
2.培养了师资
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的综合能力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专业课教师不仅仅要能讲解理论知识、进行操作,还应该会创设工作场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一体化教学得以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因此,一体化教学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都市技师学院通过本科生培养项目、研究生培养项目,鼓励教师提升学历;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项目、职业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培训项目、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评员培训项目等,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对本专业教师进行“传、帮、带”,培养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经过一年多的培养,学校拥有了一支能胜任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
四、小结
通过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深切体会到,只有把握好以下三个建设重点,才能取得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首先,必须建设一体化教学工作场地,其次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训操作的教师队伍,最后开发出一套适用于所建设的一体化教学工作场地的教材。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安装与维修 篇12
1 煤矿井下因机电设备引发的事故探讨
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大, 使得煤矿设备的投入呈配套使用。由于机电设备投入不足, 再加上煤矿机电设备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较慢, 设备相对陈旧。加上煤炭行业设备制造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工艺制造以及维修检测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 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水平落后, 维护上困难重重。
煤矿井下机电设备从投入规划、设计制作、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到报废更新换代, 就此完成其价值。但是在设备投入使用阶段和后期维护阶段, 在管理环节较为苦难, 相关技术水平达不到, 就会在后期的维修策略上束手无策, 而且不能保证煤矿正常作业, 对煤矿企业的增收增创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极为不利。尤其是煤矿企业对机电设备的管理, 还停留在技术管理阶段, 忽视了其安全经济生产创造效益。
在机电设备维护方面, 缺乏计划性检修和对其运行状态的考究, 定期维修和有计划的检修不合格, 缺乏对机电设备故障维修的预警机制, 而过度的依靠故障运行状态对其维修方式实施维修, 对把握生产时期, 顺利为企业生产服务极为不利。在事后维修阶段, 也是无准备的, 以故障排解来做好维修工作, 对机电设备没有做到彻底的维修。缺乏计划性和随机性的检修策略, 单纯依靠检验经验来判定的机电设备故障于事无补。
2 煤矿井下机电安装与维修策略
为杜绝煤矿井下安全隐患, 确保机电设备运行安全, 在井下必须将所有机电设备全部接入总接地网, 一方面防止在狭窄的巷道内出现人员触电伤亡事故;另一方面以保护接地来降低设备危险程度。
2.1 加强技术管理
机电设备安装, 技术先行。安装的机电设备以设备完好率和可用度为基础, 以弥补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系统不足。全套管理, 是提高机电设备寿命周期的有效方略。安装要依据相关指标和规范共同完成, 在使用中才会安全可靠, 同时维修设计工作量才会降低。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安装完好标准包括六大部件:通用部分、防爆性能、接线、安全供电、不漏油 (漏电) 、电气性能检测规范。在实际安装和操作运行机电设备时, 各行各项都必须符合要求。有针对性的制定技术管理方略,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作业计划、施工措施, 强化现场管理, 规范作业行为。
2.2 抓好人员管理
对机电维修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培养, 是保障机电设备的使用和养护的主要措施, 也是正确使用机电设备, 减少井下事故隐患的主要原因。矿井生产和事故的发生, 多是机电管理、维修人员的玩忽职守。完善的检修制度, 检修和技术管理制度才能收获成效。对煤矿井下通风设备和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不漏过任何不利环节, 企业高层成立监督小组, 做好抽查工作。煤矿企业高层要同时加强对安装和维修机电设备的技术人员实施岗位培训, 及时解决机电产品故障问题, 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问题。加强企业文化对安装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感召力, 充分调动一线、二线生产人员的积极性。
2.3 不可忽视生产环节
设备安装要与煤矿井下机电设备运行相称, 更新也要以效益为基准点, 以技术为革新点, 实施综合管理。对一些性能差、维修成本较高的, 果断放弃。对一些能够符合设备运行规律, 实现更好经济效益的, 继续使用。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 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 从技术、经济、组织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协调好安装运行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 及时定量投入成本, 将安全生产与经营之间的关系做好。以安全生产作为机电安全生产施工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在设备采购上, 要全年综合考虑质量、性能、价格, 杜绝设备拼装、改装现象。增加机电设备的投入, 高效生产, 改善机电设备工作、生产环境, 合理延长机电设备维修和报废周期。对运输环节的机电设备性能, 可以从提高其运行效率上考虑, 综合提高其生产能力。
2.4 加大资金投入, 强化矿井改革
矿井技术改革, 是煤矿企业发展命脉, 更新和完善井下装备, 是实现井下设备安装运行的大前提。在强有力的资金设备投入之下, 矿井设备建设将朝着集约化、节约型、高产出方向发展, 经济目标建设和管理创新意识都将大幅度前进, 煤矿企业在管理创新中将植入新的内容, 矿井质量标准化将成为现实。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的安装和维修策略指引下, 将以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将标准化规范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成为建设和谐煤矿企业的标杆。
2.5 强化电机安装和维修重点
按照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 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从机电队伍兴建开始, 上级领导主抓质量升级工作, 一线工人做好机电设备管理、维修薄弱环节, 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 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 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做好机电设备安装规范化, 强化工作职责。
《煤矿安全规程》的标准化要求, 是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性, 提升运输供电系统运输管理工作, 保证矿井生产秩序, 实现矿井经久发展的必然选择。环节的重点为操作、维护、修理三个环节, 检查设备, 找出隐患, 及时修理, 保持矿井正常的生产秩序。
3 结语
加强对煤矿井下机电安装和维修工作的管理, 是目前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也是煤矿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对煤矿井下因机电设备引发的安全隐患做出分析论述的同时, 也探讨了如何实施有效策略对机电设备实施综合管理, 进而为我国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保驾护航, 为煤矿安全运行和成本控制提供良好的条件, 促进矿井作业的安全发展。
摘要:煤矿井下事故频发, 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对机电设备的不合理安装与维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 煤矿机械化的不断深入, 提高机电机械化生产程度, 减少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管理, 成为摆在煤矿生产企业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本研究对煤矿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进行分析, 以便于为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安装,维修,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守军.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 , 2010 (2) .
[2]李俊革.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34) .
[3]北京开采研究所.地下开采现代技术理论与实践新进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7.
[4]张超, 邢奎中, 林俊杰.论煤矿电气设备管理问题和维修策略[J].企业导报, 2010 (9) .
【安装与维修】推荐阅读:
减速机的安装与维修08-26
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 可行性报告08-11
安装维修协议10-23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维修安装企业资质等级认证”的申报与证书10-14
起重机械安装维修实操08-30
克莱门特中央空调安装维修概要05-08
最新特种设备电梯安装维修考试题05-17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06-14
格力变频空调安装注意事项和维修技术调08-01
《燃气具安装维修工》理论考核样题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