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规律地理教学

2025-01-11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精选11篇)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 篇1

地理规律是地理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地理教学中难度最大的内容。毋庸置疑,地理教学若不阐明地理基本规律,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食而不化,明显影响学习效率。而要有效进行地理规律教学,教学策略至关重要,即应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对于不同的地理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恰当地予以讲解、分析。

从学业水平考试的现状出发,笔者总结出高一地理有关地理规律教学的五个方法。

一、情境导入探究法

所谓情境导入探究法,是指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意识地构筑各种有效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独立自主地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有效地进行相关地理规律的教学。

【例1】地带性规律教学

情境导入1:展示世界自然带景观图片。

课前2分钟配乐展示不同的自然景观图,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非洲)、温带草原带(呼伦贝尔)、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情境导入2:分析不同地理环境生长的植物差异形成原因。

先组织学生观看几种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如胡杨林、椰子树、雪莲、荷花等,然后请学生说出每种植物生长分布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地理环境特点,并尝试分析其自然带形成的原因。然后由教师总结:由于不同地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了自然带。

(过渡)上述差异有何规律可循呢?

情境导入3:从中国的东北黑龙江出发分别向南和向西所经历的自然景观的变化。

探究活动1:领略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探索。

(展示课件) 中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

师:在图上找到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往南行进,你们沿途能见到什么自然地理景观?

生:(第一组代表) 我们组从我国的黑龙江出发,南行依次看到了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师:(鼓励)很好,我们跟随第二组从黑龙江向西旅行,又能见到什么样具有特色的景观呢?

生:(第二组代表)我们组从黑龙江西行,沿途见到了小兴安岭、大兴安岭森林带,呼伦贝尔大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各种景观迥然不同,差别好大!

情境导入4:世界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联系。

探究活动2:先让学生回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对照课本“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学案(学案设计的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空白图和对应的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空白图):你发现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有何联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联系?

投影仪展示学案填写的结果,并得出结论: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大体是相互对应的关系。

情境导入5: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活动3: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到两极的主要自然带。观察这些自然带的景观图片,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哪些地方表现得比较明显?

学生讨论完成,第四组同学代表发言,根据景观图片和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说出世界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分析这种景观变化的原因是热量的差异导致的,规律表现为东西方向上呈带状分布,南北方向类型更替。

情境导入6: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活动4: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温带大陆从沿海到内陆地区的主要自然带。观察这些自然带的景观图片,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哪些地方表现得比较明显?

(学生讨论完成,略。)

情境导入7:在我国温带水域,水葫芦生长旺盛,既可消耗水体中多余的养分,又可作为饲料和绿肥,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然而,把它们引种到亚热带水域却因生长过于旺盛而引发了生态灾难。请简要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地理原因。

探究活动5:规律总结。

填表完成课本第20页的活动: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地带性规律在学生脑海里印象深刻,成为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二、地理知识比较法

所谓知识比较法,就是通过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进行比较, 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高效地完成相关地理规律的教学。

【例2】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规律教学

图1是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这类地理统计图常见于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的规律性教学,教学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比较后判断。由于最高温出现在7月,可得出A、B两地均为北半球;“以温定带”可得出A、B两地最冷月———1月的气温都在0~15℃之间,确定A、B两地均属于亚热带气候。通过比较,得出二者在所处的热量带和半球位置这两方面具有共性。“以水定型”可得出A地属于冬雨型,即冬季多雨、夏季干燥,B地属于夏雨型,即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通过比较,得出A、B两地在降水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次,分析后概括。经过分析,确定A地是冬雨夏干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B地是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此可对A、B两地的分布范围进行概括:A地大致位于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B地则大致位于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东岸。

教学实践证明,地理比较法于地理规律教学科学、简便和可行,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三、原理归纳演示法

所谓归纳演示法,是指从个别或某类具体的地理事实出发,动态地概括出地理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3】“褶皱山系形成———喜马拉雅”规律的教学

首先,引入情境,发现规律。

材料一: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全长2500千米,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位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是一条巨大的山脉,呈弧形,长12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落基山脉是科迪拉山系北段最为雄伟的山脉,海拔2000至3000米,南北长5000千米。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从北到南全长9000千米。思考:结合地理图册第2页世界地图及教科书上板块构造示意图,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以上山脉的成因(说清楚板块名称、边界类型)。

材料二:图2中黑线条代表洋脊。洋脊: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大海底山脉,又称海岭。思考:观察洋脊的形状及所处位置,试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其成因。

材料三:在太平洋 西部分布着 一群弧形岛 屿(见图3、图4、图5),如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菲律宾群岛,有趣的是在岛弧的东侧平行地分布着一系列海沟,如千岛海沟、日本海沟、菲律宾海沟。思考:岛弧带和海沟形成与板块运动有何联系?

综上,发现以下规律:

(1)大陆板块之间碰撞,形成山脉、高原。

(2)板块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海岭。

(3)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山脉、岛弧和海沟。

其次,深入探究,总结规律。

笔者要求学生结合图6、图7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图6地形为褶皱构造,试分析A、B两处受力情况,并画出受力方向,解释背斜谷、向斜山的成因。(为了启发学生思考,笔者引入图7:竹片爆裂画面)

综上,总结规律如下: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再次,深入思考,迁移认知。

为了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笔者出示了一些思考题,如“在野外,大部分褶皱构造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那么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该地区的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等等,使学生较好地实现了知识迁移。

总之,通过动态的模拟演示,学生很容易观察总结出板块之间的运动碰撞形成结构这一规律。

四、“纲要信号”图示法

所谓“纲要信号”图示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围绕一种被称为“纲要信号”图表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讲授、记忆、复习的规律教学法。“纲要信号”图表是一种提纲挈领地概括主要教学内容的图表,它以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语言注记和简洁的示意图等形式,把教学内容中需要大段记忆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通过抽象的符号和经过简化了的示意图来揭示地理规律,能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掌握、运用。

【例4】全球热量平衡的规律教学

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一节中的有关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者间形成的全球的热量平衡规律,如果用文字来叙述、说明,需要大量的篇幅,且阅读费解;而采用“纲要信号”图示法(图8),知识联系清晰,规律自然显现。

五、综合训练深化法

对于地理规律,学生只有经过实战训练才能深刻领会、灵活应用。实战训练要注意逐层推进,一般先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掌握地理规律;然后进行综合深化训练,灵活运用规律。

【例5】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地理卷第9~10题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图9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 曲线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 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1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2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1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2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10.12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以上两题考查的是气候类型的灵活运用。在复习气候规律时采用综合训练深化法,能让学生正确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地能够达到连续4个月气温在20℃以上,温度条件适宜;但该地水分盈亏量<0,表示水分条件不足,故B项正确。也可以让学生正确解析第10题:1地位于北纬29.7°,但最高气温在20℃以下,最低气温在0℃以下,说明该地海拔较高,为高原山地气候;2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项正确。

总之,地理规律的教学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求突破地理规律在空间、时间上的抽象思维性,从地理事物的分布和演变状况中概括出其规律性内容,分析规律形成的原因,并经过实战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最终达成让学生切实理解、掌握和运用地理规律的目标。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 篇2

在自然地理中,有许多地理现象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加以总结,不但能帮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且能通过对这些现象分布的成因分析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地理现象的分布,在时间分布上应侧重于从月份、季节及年际间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总结,空间分布上则从方位、分布形状、分布面积的大小、空间分布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总结,找出其时空规律。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就地理现象的时空分布做些探讨:

一、地理现象的全球变化规律

在自然地理的环境中,有一些地理现象受地球本身性质的影响,具有从低纬向高纬的演变规律。这包括:

一是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变化规律的。

如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气温变化、全球降水量的总体变化、雪线的高度及对流层厚度等。

二是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增变化规律的。

]如地转偏向力的大小、气温年较差、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等。

三是具有显著时空特点变化的。

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季节移动、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和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等。

四是具有全球空间分布规律的。

如全球气候的分布模式、自然带分布模式和洋流分布模式等。

教学中在总结分布规律的同时,更要侧重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更利于学生对这些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这些地理现象时空分布的因果关系。如总结气温年较差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时,反过来就应与学生共同分析其成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影响气温的因素为切入点加以分析,最终得出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地理现象的区域变化规律

区域地理知识是中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学生学习中普遍感到比较难的部分。教学中若能从地理现象的分布为切入点,通过现象分析本质,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知识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可以从等温线的分布入手,得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为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然后再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季风环流影响等方面来分析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 再如,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时,也是先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入手,总结出“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时间分配上表现为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年际变化大”;然后再从季风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来分析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会看图表总结规律的同时学会分析的方法。

依此方法可以分析东亚、欧洲中西部、北美东部、澳大利亚等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成因,然后再根据区域气候特征分析各区域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植被土壤特征及主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等,从而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

三、地理现象的局部变化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地理要素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尤其是地理现象中一些局部的变化规律常常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要求学生要具备更加全面的地理知识。

一是分布及成因上具有相同性的地理现象。

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和中美洲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其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纬度15°-25°的大陆东岸,成因上主要与纬度、信风、地形和洋流有关。

二是地理现象相同但分布区域及特征上有差异的地理现象。

如中亚地区、北美东部、南美洲南端东部、小亚细亚半岛等地区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受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影响,其气候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再如北美西北部及欧洲西部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因受地形、洋流等影响,其特征及分布面积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是区域内部特征相似但地理现象不同。

如我国的南疆和北疆地区,均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但因所处纬度位置不同,加上受地形因素影响,使两地区受大气环流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导致南疆和北疆地区的热量带及降水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如福建的降水总量是丰富的,但因受地形及季风环流的影响其降水量又呈现由沿海向内陆波状递增的趋势等。

搭好探究梯子,活用地理规律 篇3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学习;有效性

探究性学习为初中生的学习生涯注入了“活水”,很多教师组织探究性活动都颇有心得,或分层推进,或问题引导,或稳扎稳打,或设疑激趣,让学生时时有柳暗花明之乐、曲径通幽之喜、妙手偶得之趣。然而在反复实践与运用中,仍不免凸显出很多问题与缺憾,单一化、形式化、表面化,这些都使探究性活动的有效性得到极大抑制。如何找准探究学习的规律,让探究性活动达到有效、高效的“境界”,笔者认为只有做到探究有“法”、探究有“度”、探究于无形,才能够将探究之“丰盈”体现出来。本文以初中地理教学为实践,对“规律”在初中生的探究活动中如何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思考,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探索初中地理探究学习的规律

规律是经过长期实践才形成的一种能够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的客观方法,在初中地理探究学习中,“规律”的形成得益于以下几个重点要素。

1.合理设计探究任务

探究任务是学习的主线,也是师生之间展开互动的关键。教师要保证探究任务的客观性,只有客观的才是有效的。同时教师还要运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任务情境,并根据课程特点将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子任务”之间按照阶梯式的方法逐级增加难度,保证学生能够在每一次的任务完成中获得自信与乐趣,并在不断的任务驱动下找到探究学习的规律。

2.科学确立探究任务

探究任务的确定必须由学生自主来完成,教师可以将不同的任务进行呈现,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与能力选择任务来完成。这样能够确保学生可以更加广泛和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对任务进行分析、理解与解决,有利于他们通过任务完成的过程来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3.引领学生进行合作式自主学习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去独自面对完成任务的过程,教师在必要时提供线索和帮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仅凭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需要外来的力量作为支持。一般学生就会主动进行合作,他们会通过与其他学生或者是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来交换不同的观点与做法,从而探寻出正确的、快捷的完成任务的途径。

二、搭好探究“梯子”,提升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1.让学生探究“有法”

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一切探究性活动的展开都应以学生的情感、认知为基础,探究活动首先要让学生感到“情理相通”,然后采取与学生认知规律相得益彰的方法,做到探究虽有难度,但合理合法。如在学习“地图的基本要素”时,对于探究学习,教师可为学困生提供更多含有丰富色彩和动感十足的探究活动,引导中等生学会通过观看“地图的基本要素”进行探究,让优等生帮助教师完成对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引导,等等。要时刻关注学生潜在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已经达到何种程度,探究之后能够得到怎样的提升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选择适宜的内容与方法。如在让学生探究地形图的判断时,如果通过画的方法让学生将地形图的判断要素一一画出来,不但会占用很多时间,而且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地形图的立体效果。这时可以让学生用纸撕出不同的形状,然后进行拼接,看能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地形图,这样的探究效果显然会更好。尤其是这些看似十分简单的材料,为学生在规律的探究中提供了一个最为直观且形象的观察点,这种集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方法,无疑与初中生喜欢游戏、图片等认知特点十分契合,这给他们的探究行为添加了更多的乐趣,其效果显而易见。

2.用活动优化探究过程

中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和水平会随着他们越来越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而有所提高,当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客观,对事情的见解逐渐成熟,教师在这个时候应在教学中“加重分量”,通过更为深奥和具有启智作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去主动挖掘地理学科的内涵,并能够开始尝试使用一些较为简单的方法与技巧来进行学习。要通过资源的应用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些地理内容中具体运用了怎样的思想方法做出判断,从而形成规律,由此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实践中,教师可利用一些趣味故事来启发学生的心智,如在“传统的畜牧业”一课中导入数学中最为常见的“鸡兔同笼”:兔子和鸡一共有26条腿和8个头,那么兔子和鸡各有几只?一般来说,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先进行假设,然后再将自己的假设与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对应调整,最后再求出答案,而这种方法即数学思想中的“假设法”,这种“假设法”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前提。通过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拉近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此时运用探究学习去学习地理则事半功倍,会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有助于教师打造高效

课堂。

总之,探究是初中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致力于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为学生搭好探究的“梯子”,让学生掌握探究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推动学生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谢金裕.对新课程初中地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认识[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09):173.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 篇4

一、观察力的培养

由于中学地理教学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 往往以宏大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为观察对象, 所以观察方式较其它学科更为全面, 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直接观察和实验观察, 解剖观察和对比观察等方式都会被经常运用。在地理学习的感知阶段就应重视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 不仅可以熟练基本技能, 还能提高感知能力。培养观察力的重点是:

⑴提高观察目的性:在观察以前, 教师要明确观察的对象和目的,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使学生懂得观察要有一定的程序, 如观察地图应该先定方向, 后查比例尺, 再看图例, 然后才能阅读其他内容。

⑵注意全面观察:观察对象越复杂越难以形成整体观念, 如观察普通地图时学生常从兴趣出发, 有的注意地名, 有的注意地形, 有的注意交通线, 却不善于通过全面观察综合区域的总体特征。教师要多加引导和示范, 教给学生依次观察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而概括区域特征的方法。

⑶善于对比观察:有些地理事物仅凭概念是难以真正区别的, 应用对比观察可以加强理解和应用, 如对于五种地形类型, 仅仅知识概念是没多大意义的, 必须能够在实地加以区别。利用图像同时显示五种地形类型, 进行特征的对照和比较, 要比只观察一种地形更容易感知和理解。

⑷坚持长期观察:许多地理现象的变化是异常缓慢的, 如植物的变化、年气温及降水的变化等, 只有通过长期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坚持长期观察, 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的本领, 而且能锻炼其意志和品格。

⑸加强野外观察:野外观察可以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 使认识过程更为合理, 观察也更为全面, 还有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新课程里有很多实践活动, 如让学生去野外采集岩石标本, 来确认岩石, 了解各种矿物特性的活动, 通过这些野外活动, 有利于学生观察力的全面发展。

二、注意力的培养

通过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透过复杂的现象注意特定事物的能力, 使注意力在各种事物中集中到所要了解的事物中去。培养注意力时应注意:

⑴适当扩大注意的范围, 如观察”天山牧场”图片时, 不但要注意羊群和草地, 还应注意草地和林带的位置关系, 才能理解高山草场的垂直分布。

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来提高注意力, 如褶被和断层中的部分内容, 涉及到形态和成因, 学生不好理解, 若利用图片、模型、投影和录像交替演示, 可以既通过有意注意, 又通过无意注意进行感知, 同时不断引起兴趣, 使注意力得以保持。

⑶难易要适度, 环境要安静, 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 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三、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在地理学习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对于大量的没有亲历过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要根据图像显示和语言文字描述在头脑中构造出形象, 这是感知的结果, 也是思维的起点。对于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 要进行加工改造, 构造出新的形象, 进而展开形象思维。培养想象力的主要途径是:

⑴加强形象感知:创造各种条件, 使学生能够大量阅读地理景观图片, 丰富地理表像。在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先建立表像再接触概念, 如讲解“什么是山脉”时, 不宜直接给出概念, 应该先让学生观察各种具体的山脉图片或录像, 使其能够想象山脉的特征, 然而再归纳定义。

⑵根据图像综合出地理特征:引导学生根据地图和景观图片综合出区域特征或景观特征。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学生列出有关特征的条目, 如对于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可根据地形图想象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可根据景观图想象出“雪原冻土、林海茫茫”。

⑶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针对一些有趣的问题, 鼓励学生自由想象, 充分发挥, 教师不急于下结论。如对“大陆漂移说”, 可先说明大洋两侧同种动物的分布, 再引导观察各大洲的轮廓, 接着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并各抒己见, 然后介绍魏格纳的学说, 鼓励学生继续研究。

四、记忆力的培养和发展记忆对于地理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最简单的例子是, 能否记忆足够的地名, 不但关系到地理知识的掌握, 还直接影响着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等认知阶段, 都应培养和发展记忆力。除了加强理解记忆等意义记忆, 还应注意:

⑴重视机械记忆:对于大量的地名、特产和数据, 还需要机械记忆, 通过反复再现和比较, 尤其储存在大脑中。

⑵充分应用联想:经过理解的知识容易记忆, 如记住”秦岭——淮沙”就可以联想出冬季0℃等温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等。

⑶强化对关键特征的记忆:区分主次, 重点记忆关键知识, 如地球的经线很多, 但关键的几条是本初子午线、日界线、西经20°线和东经160°线。记住这几条经线, 就抓住了经度位置的关键。

五、思维力的培养

思维是理解知识的必要心理因素和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只有通过思维感性知识才能上升为理性知识。因此, 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是发展智能的核心和重点。

⑴充分运用地图:地图特别有利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 因为地图是形象的, 但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抽象, 某种意义上说地图是抽象化的形象。因此, 经常阅读地图, 综合各种地图要素, 归纳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演变过程, 既有利于形象思维又有利于抽象思维。

⑵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辩证思维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教师应利用地理事实, 充分说明人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 人口既要繁衍又要控制, 资源既要利用又要节约, 环境既要改造又要保护等辩证关系, 使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到发展。

⑶提倡自主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探究创新:自主学习过程的设计, 应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刻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同时, 培养求异思维、多端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肩负着时代的使命, 国家的重任, 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实施者, 在教学实践中, 就要不断总结经验, 探索规律, 改进方法, 培养提高学生的智力, 以迎合时代的脚步。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及规律 篇5

答题时要注意反馈教材的相关信息,从而使答案尽可能简洁明了,切中要害。因此,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认真分析图中的组成要素,区分有用条件和迷惑条件,特别是图中有无指向标、隐含风向和河流流向、图例和注记等容易忽略的内容,做到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答题时要仔细,对选择题的每个选项都要甄别,以减少失误。

简答题做题时必须问自己三个问题。即题目考什么?在书本和考点的什么地方?书本和考点怎么解释?在问了三个问题之后,再来根据题目设问组织答案。这样的答案就有依据,而不是自己编造的答案。答题书写要工整清晰,避免出现错别字。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

1、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陆界:亚非界河苏伊士,运河穿过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把此分两边。

3、世界居民:世界人口分布数,最多亚洲次非洲,最少要数大洋洲,无人居住南极洲。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南美洲欧,极地沙漠高山区,热带雨林少人口。

4、澳大利亚知识总结:澳大利亚大洋环,南回归线过中间,地广人稀国发达,高原面积占一半,气候植被呈半环,动物稀有多奇观。骑在羊背坐矿车,首都设在堪培拉。

5、我国领土四端: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踩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6、中国十四邻国名称: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7、中国的行政区划: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蒙青陕甘,新藏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8、我国的主要山脉: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

9、我国铁路干线:南北京广与京九,京哈京沪列在东。焦枝、枝柳和宝成,向南延伸交贵昆。东西京包和包兰,陇海兰新至北疆,沪杭-浙赣至株洲,湘黔株洲至贵阳,贵阳-昆明是贵昆。

高考地理如何快速提分

1、重视课本

每一个文综老师都会对学生说课本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对课本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我知道大多数小伙伴可能和我一样会有眼高手低的毛病,过于着急的做题,甚至上手就做高考题。我们应该明白,高考题是考察综合能力的,每一道题可能都涉及了诸多知识点,忽视知识点的掌握直接做题是没有效果的,简单的知识点在做错了之后再去看书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我自己的方法是每复习一节,在做作业之前都会把书先读一遍,必要的话摘抄出基础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做题去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不要觉得课本很简单就忽略它,每一次读课本都应该认真,你会发现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小重点,每一遍读都是对基础的夯实。当然,相对于政治历史而言,地理的课本内容较少,必要的时候可以阅读参考书中基础知识讲解的部分。从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抓起,在真正理解了每一个概念后,做题你会觉得得心应手。

2、记忆,理解与总结

高中地理主要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部分。

高一我们首先学习的自然地理可能打击了很多刚进入高中同学们的自信心,因为它涉及的部分是偏理性的,只记忆对提分没有很大的帮助。

事实上,在高考复习中你会发现,自然地理是整个地理学科的基础,综合题不会单独考察自然地理部分,但多以它作为背景,所以学好这一部分是必要的。

同样,你也会发现,自然地理是稳定的得分来源,只要你理解了,做题中不粗心,分数一定能拿到手。当时我也在自然地理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学好这一部分重要的是理解,认真读课本,参考书,将书上的图多在草稿本上画几遍,直到烂熟于心。

下面我们来说人文地理,这一部分主要是多总结。例如水库的作用,某一种农业类型的优点等等,每遇到一道可能在其他题中遇到的主观题,就总结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除特别记忆外平常做题前多看看,会有效提高主观大题的得分率。

最后区域地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学习了,这一部分体现出的是地图和记忆的重要性,如果你之前的基础很扎实,不用太担心,但如果你对世界著名地区的地图还不熟悉,就需要抽出点滴的时间来记忆了。

也许你会说,所有科目都要求花费时间提高,一天只有24小时。我曾经也抱怨过时间太少,但你应该这样想: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课间的几分钟,吃午饭后睡觉之前的几分钟,甚至是晚上洗脚的时候都有可能是你能利用的时间,与其抱怨时间不够,不如思考还能从哪个地方抽出一点时间来记忆一些重要的东西。

3、模拟题

现在我们来说说模拟题对地理的重要性,如果按我个人的实际经历来讲,从高三上学期后期开始,我的老师就安排做限时疯狂高考提分密卷,而我觉得模拟题对地理的提高十分大。

首先在做题的时候你要全身心投入,把平时当作考试,只有每一次都认真考试,你才能看出来自己在这一科目上的漏洞在哪,同时你也会看到自己一步一步的提高。

其次最重要的是你要认真改错,将标准答案誊抄到试卷上,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然后逐条分析每一个要点,对于你漏掉的点,你要花时间记忆,争取下次出现类型题的时候你可以开阔思路,想到这个点涉及的方面;对于你没有漏掉的点,你也要认真分析,看你写在卷面上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差距在哪里,争取下次写得更规范一些。最后你要总体分析你在哪种题型上薄弱,选择题或者主观题,在这种题型上多下功夫。

每做一套模拟题都得需要两个半小时的整顿时间,而且做文综卷本身就要写很多字,很累也很辛苦,我觉得一星期限时做一次,认真改错,坚持下来就会有很大的收获。如果有条件老师选题和同学们一起做对提高就更有利了,多去学习同学在会回答主观题时候的长处。

4、规范程度

认真的人更容易成功,对于文综而言书写要整齐,要点要分开作答,卷面要干净整洁,把每一个小细节做到,老师会感动于你的认真,你的分数会比乱七八糟的卷面高很多。

【相关阅读】

1.考前深抓课本和地图。考试的内容基本都是课本上的内容,考试大纲与课本知识也是大同小异,一些没有的老师在平常讲课的时候也会有补充,这时候,课本就非常重要。结合课本上的知识点,再结合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图文并茂,知识点就更容易记住。比如,记忆天山的位置,你要记得“三山夹两盆”是指的那几个山,那几个盆地,还比如冷锋暖风准静止锋这些,最好自己动手画画图。

2.跟着老师理思路。这时候老师往往会把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梳理,你可以边听边用脑子想象,还有没有陌生的地方,如果有一定要随手记下了,下课重点去看。尤其是关于时区的问题,关于太阳直射与纬线之间的夹角等问题,这些都是高频考点。

3.认真做好讲义。这个时期老师发的试题往往都是根据考试大纲调整来的,所以必须用心对待,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次性做完。”只有把平时当高考,才能把高考当平时“。所以,这时候也是通过做题差缺补漏的时候。

4。熟悉考试大纲,知道考试范围。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时候,你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重点的复习,考试也不会遇到生题不知所措。

5.保持良好的心态。浮躁在这个时间是常有的事,很正常。一点浮躁怎么办,教你个方法,那就是去找老师谈心,保证每次从办公室出来你肯定信心满满,更加脚踏实地的复习。认知这5点,高考地理提分不是问题。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 篇6

一、地域分异现象、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因素

概念是对各种零散、感性知识的系统总结,在整个高中地理学习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受到知识系统性、个体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在理解地域分异现象、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因素这三个基本概念时往往模棱两可,出现了一些张冠李戴的现象。

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感受,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大兴安岭雪花飘舞,而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鲜花盛开;西北地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内蒙古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东北地区则是“林海雪原”。从这些感性的知识入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地域分异现象。然后将这些现象进行系统化的总结,通过现象反映本质——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的方向上保持特征的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现象,即地域分异规律。而引起地域分异现象的要素,则称为地域分异因素,如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貌等。地域分异因素是产生地域分异现象的根源,而地域分异现象的概括、总结和深化就形成了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认识不清,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地带性规律就是地域分异规律,就是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分带性的综合。而非地带性规律就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和某个要素的特殊情况,如沙漠中的绿洲、回归线附近的雨林等。这些认识都是不确切的甚至是错误的。

(一)地带性规律

地带性规律是纬度地带性规律的简称,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沿纬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热量的纬度差异是形成纬度地带性规律的基础。地带性规律虽在全球具有普遍性,但它仅仅指的是纬度地带性,不包括干湿度和垂直分异规律。

概念理解得不深刻就有可能导致知识应用的错位。如对热带内部气候类型的南北更替,学生出现了这样的疑惑:“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之间的年均温差异不大,而区域内自然景观差异巨大却是因为降水。但这三种气候的分布具有典型的纬向性,那么形成它们内部差异的主要因素就应该是热量而不是降水啊?”显然,学生出现这种疑惑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纬度地带性的本质和三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这三种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景观所表现出的差异从表面上看的确是因为降水,但是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造成这三种气候类型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这三个区域受到不同气压带风带的控制,而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原因还是太阳辐射强度在不同纬度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如果剔除非地带性因素,那么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将非常完整地呈带状分布。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影响下,降水特点当然就大不相同了。

(二)非地带性规律

由于海陆位置、地貌、洋流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和其要素并非完全沿着纬线方向延伸,而是与纬线斜交,甚至沿着南北方向延伸的现象都是非地带性的。非地带性的两个基本规律是干湿度和垂直分带性。

干湿度分带性是指在热量大体相同的各纬度带上,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递减,从而造成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要素发生有规律的递变。海陆间的水分交换强度在沿海地区表现最为明显,越靠近大陆的中心,海洋气团的影响力越小,海陆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越弱。因而,在水分差异的基础上由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植被类型也出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的递变。干湿度分带性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典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了与纬度地带性对应,在很多的地理著作中,甚至是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将干湿度分带性称为“经度地带性”,这是不准确的。首先,所谓地带性是纬度地带性的简称,所以地带性规律仅仅指的是纬度地带性规律,而干湿度分带性属于非地带性规律。其次,干湿度分带性的实质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使陆地上不同区域与海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出现空间差异,这种差异只与海陆距离有关,与经度没有本质的联系。

水分和热量是产生地域分异的两个基本条件,而这两个条件都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当山地同时具备较高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时,气温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降低,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先递增后递减。不同的垂直高度上水热组合各异,首先使气候发生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进而导致其他地理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垂直分带性。

总之,地带性规律仅指纬度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则是指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分带性,而地域分异规律则是这三种规律的综合。

三、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一)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异的关系

不论是地带性分异还是非地带性分异,水热组合的差异性是促使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更替的直接原因。当热量起主导作用时,自然带表现为典型的纬向性,如亚欧大陆东岸由赤道向极地依次出现的热带雨林与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当水分起主导作用时,水平地带性则明显地表现为干湿度分异,如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随着降水的减少而依次出现的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当热量和水分的作用都很重要时,自然带则与纬线斜交,如我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水平地域分异。因此,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虽然互不从属,但是它们共同影响着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并且同时起作用,使地域分异现象表现得极为复杂。

(二)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的关系

垂直带分异本质上是非地带性分异,但它与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异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垂直带的结构上。

山地垂直带谱的基带与当地纬度带所对应的气候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后以气温的递减为契机,垂直带谱中依次呈现由当地向高纬度地区所出现的自然带。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低的自然带,山地处于高纬度时,将排除中低纬度的自然带,从而限制带谱的复杂性。故而,山地纬度越低,海拔和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分异越典型,垂直带谱的结构也越复杂。相反,山地纬度位置越高,垂直带谱的结构越简单,而且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也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例如,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地处热带地区,相对高度超过8000m,从山麓地区的季雨林带到5500m以上的永久冰雪带,总共出现了8个自然带;秦岭南坡位于亚热带地区,海拔和相对高度都较喜马拉雅山小,故而其垂直自然带的数量也较少,从山麓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3400m以上的草甸带,共6个自然带;大兴安岭北部位于寒温带地区,山地垂直带谱更简单,从山麓的落叶松林带到1300m以上的针叶灌丛带,自然带减少为3个。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虽然可以将垂直分异规律看做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在垂直方向上的浓缩,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具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垂直带谱与干湿度分异的关系则以水分差异为基础,垂直带谱出现了海洋性与大陆性的区别。若基带为海洋性纬度带时,整个垂直带谱表现为海洋性特性,带谱中森林带占主导地位;基带具有大陆性特性时,整个带谱表也表现出明显的大陆性特征,整个带谱中荒漠带占据主导地位,森林带较少甚至完全缺失。例如,河北省小五台山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带谱中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只有在2500m以上的亚高山才有灌丛草甸带;天山山脉位于我国的干旱区,带谱中则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综上可知,垂直带和水平带的关系极为复杂。在不同的纬度带和干湿度带上水热组合各异,形成的垂直带结构,如基带、垂直带数量、各带分布高度、优势带等都会有明显的差异。

四、结语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对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高度总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准确理解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含义,而且要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整体性和差异性产生的根本原因,理清知识的脉络、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伍光和,蔡云龙.综合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武吉华,张绅等.植物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伍光和,田连恕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刘华讯.我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J].地理学报,1981(36).

[5] 马堃.世界气候的纬向地带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6] 潘玉君.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 [J].地理科学,2003(23).

[7] 宋兆谦.陆地上的气候类型与水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J].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

[8] 景才瑞.论自然界结构的特征——地带性规律与非地带性规律[J] .华中师院学报,1983.

[9] 蒋忠信.中国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J].地理科学,1990(10).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 篇7

1. 根据公转的远日点和近日点的认定判断季节(图1)

一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速度最快,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七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速度最慢,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2. 根据昼夜长短情况判断季节(图2)

一年中,北半球处于昼长夜短是夏半年,昼短夜长是冬半年,南半球相反。

3. 根据日出和日落方向判断季节

全球各纬度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区除外),则太阳直射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南半球昼短夜长,是冬半年。

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则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是冬半年。

4. 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判断季节(图3)

日出早于6点,日落晚于18点(如C),为夏半年;日出晚于6点,日落早于18点(如A),为冬半年。

*注意:日出日落时间为地方时(图4)。

5. 根据科考时间和臭氧空洞判断季节

南极科考在北半球的冬季去,同时南半球为夏季,而北极科考是北半球的夏季去。南极的臭氧空洞是在9—11月出现最大。

6.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判断季节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7. 根据北印度洋的洋流判断季节

北印度洋海区: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自东向西流,形成逆时针的环流;夏季西南受季风影响,海水自西向东流,形成顺时针的环流。

8. 根据季风风向判断季节(图5)

我国东部盛行东南季风,为北半球的夏季,盛行西北季风为北半球的冬季;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为夏季,盛行东北季风为冬季。

9.根据气候特征判断季节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从而判定所在地的季节。如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7月 (夏季) 炎热干燥, 1月 (冬季) 温和多雨 (图6) , 而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1月 (夏季) 炎热干燥, 7月 (冬季) 温和多雨。

1 0. 根据海陆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季节

1 1. 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判断季节(图7)

在图示的北半球的气温分布图中,当陆地等温线向北或高纬凸出时,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反之为冬季。

同样,南半球的等温线陆地向高纬(南)凸出时,为南半球的夏季(1月),海洋向低纬(北)凸出;反之为冬季(7月)。

1 2. 根据雪线高度的变化判断季节

冬季雪线下降,夏季雪线上升。

1 3. 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季节(图8)

在季风区的河流因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地中海式气候则是冬季河流流量大,夏季流量小。

1 4. 根据河流入海口的盐度判断季节

在夏季降水多的地区, 在河流的入海口盐度低,如长江、尼罗河、恒河、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在夏季盐度低,冬季盐度高。

1 5. 根据农事活动判断季节

华北地区的冬小麦秋分种夏季收,而澳大利亚的冬小麦在南半球秋分种夏季收。我国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夏季墨鱼汛。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 篇8

一、地域分异现象、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因素

概念是对各种零散、感性知识的系统总结, 在整个高中地理学习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受到知识系统性、个体认知能力的限制, 学生在理解地域分异现象、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因素这三个基本概念时往往模棱两可, 出现了一些张冠李戴的现象。

对此,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感受, 将抽象概念具体化, 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大兴安岭雪花飘舞, 而长江两岸柳树发芽, 海南岛鲜花盛开;西北地区“大漠孤烟, 长河落日”, 内蒙古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而东北地区则是“林海雪原”。从这些感性的知识入手,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地域分异现象。然后将这些现象进行系统化的总结, 通过现象反映本质———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的方向上保持特征的一致性, 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 因而发生更替的现象, 即地域分异规律。而引起地域分异现象的要素, 则称为地域分异因素, 如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貌等。地域分异因素是产生地域分异现象的根源, 而地域分异现象的概括、总结和深化就形成了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 学生对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认识不清, 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地带性规律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就是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分带性的综合。而非地带性规律就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和某个要素的特殊情况, 如沙漠中的绿洲、回归线附近的雨林等。这些认识都是不确切的甚至是错误的。

(一) 地带性规律

地带性规律是纬度地带性规律的简称, 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沿纬线方向延伸, 南北方向更替。热量的纬度差异是形成纬度地带性规律的基础。地带性规律虽在全球具有普遍性, 但它仅仅指的是纬度地带性, 不包括干湿度和垂直分异规律。

概念理解得不深刻就有可能导致知识应用的错位。如对热带内部气候类型的南北更替, 学生出现了这样的疑惑:“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之间的年均温差异不大, 而区域内自然景观差异巨大却是因为降水。但这三种气候的分布具有典型的纬向性, 那么形成它们内部差异 的主要因 素就应该 是热量而 不是降水 啊?”显然, 学生出现这种疑惑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纬度地带性的本质和三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这三种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景观所表现出的差异从表面上看的确是因为降水, 但是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 造成这三种气候类型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这三个区域受到不同气压带风带的控制, 而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原因还是太阳辐射强度在不同纬度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如果剔除非地带性因素, 那么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将非常完整地呈带状分布。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影响下, 降水特点当然就大不相同了。

(二) 非地带性规律

由于海陆位置、地貌、洋流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和其要素并非完全沿着纬线方向延伸, 而是与纬线斜交, 甚至沿着南北方向延伸的现象都是非地带性的。非地带性的两个基本规律是干湿度和垂直分带性。

干湿度分带性是指在热量大体相同的各纬度带上, 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递减, 从而造成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要素发生有规律的递变。海陆间的水分交换强度在沿海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越靠近大陆的中心, 海洋气团的影响力越小, 海陆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越弱。因而, 在水分差异的基础上由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植被类型也出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的递变。干湿度分带性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典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为了与纬度地带性对应, 在很多的地理著作中, 甚至是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将干湿度分带性称为“经度地带性”, 这是不准确的。首先, 所谓地带性是纬度地带性的简称, 所以地带性规律仅仅指的是纬度地带性规律, 而干湿度分带性属于非地带性规律。其次, 干湿度分带性的实质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使陆地上不同区域与海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出现空间差异, 这种差异只与海陆距离有关, 与经度没有本质的联系。

水分和热量是产生地域分异的两个基本条件, 而这两个条件都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当山地同时具备较高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时, 气温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降低, 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先递增后递减。不同的垂直高度上水热组合各异, 首先使气候发生垂直方向上的分异, 进而导致其他地理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即垂直分带性。

总之, 地带性规律仅指纬度地带性规律, 非地带性规律则是指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分带性, 而地域分异规律则是这三种规律的综合。

三、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一) 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异的关系

不论是地带性分异还是非地带性分异, 水热组合的差异性是促使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更替的直接原因。当热量起主导作用时, 自然带表现为典型的纬向性, 如亚欧大陆东岸由赤道向极地依次出现的热带雨林与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当水分起主导作用时, 水平地带性则明显地表现为干湿度分异, 如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随着降水的减少而依次出现的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当热量和水分的作用都很重要时, 自然带则与纬线斜交, 如我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水平地域分异。因此, 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虽然互不从属, 但是它们共同影响着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干扰, 并且同时起作用, 使地域分异现象表现得极为复杂。

(二) 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的关系

垂直带分异本质上是非地带性分异, 但它与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异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垂直带的结构上。

山地垂直带谱的基带与当地纬度带所对应的气候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而后以气温的递减为契机, 垂直带谱中依次呈现由当地向高纬度地区所出现的自然带。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低的自然带, 山地处于高纬度时, 将排除中低纬度的自然带, 从而限制带谱的复杂性。故而, 山地纬度越低, 海拔和相对高度越大, 垂直带分异越典型, 垂直带谱的结构也越复杂。相反, 山地纬度位置越高, 垂直带谱的结构越简单, 而且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也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例如, 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地处热带地区, 相对高度超过8000m, 从山麓地区的季雨林带到5500m以上的永久冰雪带, 总共出现了8个自然带;秦岭南坡位于亚热带地区,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较喜马拉雅山小, 故而其垂直自然带的数量也较少, 从山麓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3400m以上的草甸带, 共6个自然带;大兴安岭北部位于寒温带地区, 山地垂直带谱更简单, 从山麓的落叶松林带到1300m以上的针叶灌丛带, 自然带减少为3个。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虽然可以将垂直分异规律看做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在垂直方向上的浓缩, 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具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垂直带谱与干湿度分异的关系则以水分差异为基础, 垂直带谱出现了海洋性与大陆性的区别。若基带为海洋性纬度带时, 整个垂直带谱表现为海洋性特性, 带谱中森林带占主导地位;基带具有大陆性特性时, 整个带谱表也表现出明显的大陆性特征, 整个带谱中荒漠带占据主导地位, 森林带较少甚至完全缺失。例如, 河北省小五台山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内, 水分条件相对较好, 带谱中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只有在2500m以上的亚高山才有灌丛草甸带;天山山脉位于我国的干旱区, 带谱中则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综上可知, 垂直带和水平带的关系极为复杂。在不同的纬度带和干湿度带上水热组合各异, 形成的垂直带结构, 如基带、垂直带数量、各带分布高度、优势带等都会有明显的差异。

四、结语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对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高度总结,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准确理解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含义, 而且要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 深刻理解整体性和差异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理清知识的脉络、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伍光和, 蔡云龙.综合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武吉华, 张绅等.植物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伍光和, 田连恕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刘华讯.我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J].地理学报, 1981 (36) .

[5]马堃.世界气候的纬向地带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3) .

[6]潘玉君.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J].地理科学, 2003 (23) .

[7]宋兆谦.陆地上的气候类型与水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J].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82.

[8]景才瑞.论自然界结构的特征——地带性规律与非地带性规律[J].华中师院学报, 1983.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 篇9

关键词:高考复习,解题技巧,规律

近几年, 随着高考改革步伐加快, 单独命题的省份增多, 高考地理试题的质量不断提高, 考查的角度、方式多样化。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在复习中通过老师的引导, 积累一定的解题技巧, 总结一些课本以外的规律性的东西, 做到厚积薄发, 才能在高考中解决地理科得分少的“瓶颈”问题。

只要我们留意, 你会发现, 高考解题常用的技巧和规律很多, 常用的技巧和规律通过第一、二轮的复习和模拟训练, 学生容易掌握, 但有些技巧和规律并不常见, 甚至比较隐蔽, 在解题中却很有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总结了以下几条不太常用的比较隐蔽的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等值线图中的技巧和规律

等值线图在地理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独特性。有关等值线图解读规律, 主要是以下三条:

1.等值线 (面) 向低值方向凸, 则该区域的值较高;等值线 (面) 向高值方向凸, 则该区域的值较低

此条规律适用于所有等值线 (面) , 如等压线 (面) 、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曲线, 在解决有关等值线的问题中, 能方便、快捷地判出值的大小分布, 对快速解题非常有用。

2.等值线越密, 值差越大;等值线越稀, 值差越小

此规律的应用是很广的,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 高度差越大, 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 高度差越小, 坡度越缓。

(2) 等温线分布图中等温线越密, 温差越大, 等温线越稀, 温差越小。

(3)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越密, 气压差越大, 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 气压差越小, 风力越小。

3.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判断, 利用“高的更高, 低的更低”原则

如果闭合等值线的值与两侧等值线中的低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的值低于其等值线的值;如果闭合等值线的值与两侧等值线中的高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的值高于其等值线的值。

二、太阳光照图的解题技巧和规律

太阳光照图的解读涉及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在学习了高中所有数学课后, 这一能力已基本具备。这一板块常用技巧和规律较多, 不太常用的隐蔽规律还有以下三点:

(一) 极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同一条经线上的两地, 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

(二) 在光照图上, 若晨昏圈与某条纬线相切, 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该切点的纬度在数值上相余, 若该切点所在的纬度圈内出现极昼, 则太阳直射点与该切点在同一半球。

(三) 北半球某地的昼弧长度等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弧长度 (或北半球某地的昼弧长度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昼弧长度之和等于24小时。)

三、昼长及日出日落时刻推算

1.日出日落时刻与昼长的关系

见图1, 昼长=上午+下午=a+b (a=b) , 那么, 日出时刻就是12∶00-a, 日落时刻就是12∶00+b.

2.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的不同时刻, 昼夜长短相等, 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

例: (2006全国卷Ⅱ) 图2中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

四、地表实地距离的推算

利用同一经线上或赤道上跨经纬度1°的弧长约是111km的规律可以推算任一纬线上, 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km×cosθ (θ为地理纬度) 。另外, 可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60°N约是赤道上一半这一事实推算60°N纬线圈上, 经度1°对应的弧长约为55km。

例: (2005全国卷Ⅰ) 图3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据地理坐标判断, 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

A.300千米B.550千米

C.1300千米D.1550千米

解析:如图4, 甲乙两地的纬度差为5°, 则甲乙两地在南北方向上的实地距离为555km, 同一纬度 (θ) 上经度相差m度, 实地距离差为111·cosθm甲乙两地东西方向上经度差m为12°, 两地东西方向的实地距离约为111·cos30°·12=1154km

那么, 甲乙两地实地距离L应为

故选C.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 篇10

高中《地理》 (湘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 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说出海陆分布对大气的影响;解释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及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图像、材料的阅读分析, 提高读图、分析图能力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大气环境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探究, 激发地理智慧;尝试用地理的视角看世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东亚和南亚季风环流的成因、风向和性质。

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的成因。

【教学方法】

讲解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教师:黑板上画出春秋分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空白图。

学生:填出相应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写完后让其他学生点评。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参与作业点评,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建模意识, 并为本节课做好知识储备, 还可以使学生懂得自我欣赏与对他人的欣赏。

承转:我们知道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那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对气候有怎样的影响呢?

(二) 新课教学

活动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展示: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 (图1) , 气压带, 风带移动示意图 (图2)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一:气压带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 其气温特点也不同。一般而言纬度高, 气温低, 纬度低, 气温高;中纬度地区冬冷夏热。上升气流 (气压低) 降水多, 下沉气流 (气压高) 降水少。

材料二:受风带控制的地区, 一般而言风带的纬度高, 气温低, 纬度低, 气温高;中纬度冬温夏凉。如果水平方向上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越往高纬流 (即气流往温度低的方向流) 的过程中, 气流中的水汽分子易凝结, 降水多。如果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 越往低纬流 (即气流往温度高的方向流) 的过程中, 气流中的水汽分子不易凝结, 降水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问题探究:结合图1、图2、材料一、材料二, 哪些气压带控制下多雨或少雨?多雨或少雨原因?

学生活动:完成表1、表2。

教师小结:请学生用实物展台投影展示自学结果, 全班同学可针对其成果进行补充或质疑, 教师根据情况适当地予以指正、追问, 最后达成共识。教师进行过程性小结,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低气压, 气流垂直方向作上升运动, 降水多;高气压, 气流垂直方向作下沉运动, 降水少;气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降水多;气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降水少。极地东风带地处高纬度, 气温低, 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 低纬信风带, 气温高, 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 中纬西风带, 终年温和多雨。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材料, 并能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 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的快速检索能力。让学生自己展示学习成果, 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其他同学参与评价、质疑, 可以激发各种层次学生对该知识的思考, 展现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 这也是知识真正的价值, 而不是作为固定信息让人接受。这也体现了地理课堂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基本知识结构的理解能力, 而不是对孤立的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承转:我们分析了春秋分时 (即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而气压带、风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的, 那么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又会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活动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展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图2) ”和上面表格内容。

问题探究:控制南北纬10°~2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节的气压带、风带是什么?对气候有何影响?控制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节的气压带、风带是什么?对气候有何影响? (先以北半球为例, 判断夏季、冬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完成表3。

教师小结:请学生用实物展台投影, 用自己的语言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 最后师生达成共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无论是以文字还是书面的形式;学科的表达能力, 也是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材料展示:读书本P53第1~4段文字;结合投影图“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中心示意图”。

问题探究:什么是大气活动中心?南、北半球的气压分布有何差异?为什么?北半球的冬夏季节 (1月、7月) 北大西洋、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大气活动中心分布有何特点?导致上述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直接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教师提示:结合地图, 观察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

1. 画出1月 (冬季) 和7月 (夏季) 的海陆热力环流图, 标出近地面气压值的高低。

2. 完成表4, 北半球主要的气压中心。

教师小结:教师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讨论答案, 红笔订正。南半球没有形成气压中心的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大, 陆地面积小, 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不具备形成气压中心的条件。因此, 大气活动中心的典型分布在北半球。

设计意图:探究问题中的部分题目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材料可以回答, 但有部分题目学生需要教师引导展开小组合作探究, 但题目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所以教师在题目中给出提示, 让学生可以有“索”攀爬, 也是希望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让学生从“被动”等答案变成“主动”找答案, 启迪学生智慧, 也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

承转:大陆西岸的气候是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形成的, 那么大陆东岸的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活动四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材料展示:读教材P53最后两段及图“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

问题探究:什么是季风环流?全球最典型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 (参考世界轮廓图) ;甲、乙两图中对应的月份 (1月/7月) ?判断依据?甲图中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是什么?为什么?乙图中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活动:同桌间讨论问题, 然后完成表5空白部分。

教师小结:教师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讨论答案, 红笔订正。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在东亚。原因:东亚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 , 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 因此形成了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教师追问: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有没有形成季风气候?判断理由?

设计意图:开展小组讨论,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适时的课堂追问, 让学生发散思维, 启迪智慧,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也给教师“教学相长”的机会, 我想这样的课堂不单是学生有收获, 老师也有收获, 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课堂小结】

教师:自主完成对本课时内容知识模型构建。

学生:

地理规律地理教学 篇11

【关键词】 初中地理 规律 结构 知识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9-049-010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知识相互交错、相互关联,既具备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又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清学科知识的整体脉络,构建科学且完整的知识系统。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整合教学内容,从而突出重点。同时,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好学科的结构提纲,以便在教学中顺利完成任务。

一、抓基本概念教学,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在地理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地理概念是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认识。进一步讲地理概念分为两种,第一是根据地理现象的一般属性而区分的地理类别概念。具体包括天体、地形、气候等;第二是地理区域概念,简单的说,就是同一区域内不同地理事物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地理现象,如热带雨林、地震、美国农作物、日本人口等。地理类别概念是地理概念中的基本概念,也是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其中包含地理区域概念,如美国农作物的特点受美国气候所影响。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地理类别概念的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对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相关概念的本质特征,并明确概念对知识掌握和问题解决的作用;在面对那些比较复杂的概念时,教师应当注重对教学方法的选用,帮助学生明确记忆的目的,抓住关键词,对地理概念进行精细加工、深度理解,最终掌握知识运用的技巧。

二、抓地理形成规律,分析地理结构成因

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是遵循一定的形成规律的。因此,在讲授地理知识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而是应该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地理现象规律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启发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学会对事物进行因果规律的分析。例如:在教学自然资源时,很多学生对矿产资源的分布表示难以理解。事实上,矿产资源的分布并不是毫无依据的,而是由于地质不同而导致其分布规律不同,并受到地理环境和岩浆活动的影响,这个规律性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有色金属和石油是分布在不同的地质区域。又如在分析农业资源的分布时,通过对农业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和气候特征的了解,可以很容易得出其分布的规律。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和规律,并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教会学生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以“降水形成原因”为例,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知道形成降水的条件,然后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降水的成因,最后通过小组发言和教师总结的方式得出降雨形成的规律,增强教学效果。

三、抓地理分布规律,了解地理分布特征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地理分布规律的有关知识,并针对这些规律,了解不同地理现象或事物的特征。初中地理课本涉及很多分布的知识,包括气候和自然带的分布、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等,这些分布都遵循一定的地理规律,只有理解这些分布规律,学生才能进一步掌握有关的地理特征,才能熟练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地图,利用地图,熟记知识。如在观察世界地图时,学生一开始会觉得束手无措,因为世界地图包含的地理事物太多,学生一时不知道从哪一处看起。这时教师应当提醒学生从地理分布规律的角度去观察地图,要有耐心、细心地对地图进行深入分析。如陆地和海的分布,乍一看毫无规律,实际上它们受地形骨架的影响。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形山脉,可以发现其大致是成网络状分布的;又如世界整体陆地的分布,通过观察和研究不难发现山脉的形成规律受两个巨大高山带的影响。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应当强调对地理分布规律的学习,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识记地理知识。

四、抓地理普遍规律,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指不同学习经验之间的影响。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可以分为普遍迁移和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而特殊迁移是将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重新组合移用到另一种学习。其中普遍迁移的应用对具体学习情况的推进有很大帮助:当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后,可以将其运用到后来学习的具体内容上,以便更加迅速理解新知识的内涵,解决新的问题。例如:学习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后,学生就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气候分布的特征;又如在学习了农作物的分布后,学生可以总结出不同国家农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更多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环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联系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基础知识的讲解为出发点,将所讲的内容综合贯通,同时,在掌握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将所习得知识顺利地进行应用。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该抓住地理知识之间的规律性。无论是地理概念的学习,还是分析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教师都要指导学生从地理的规律性入手,并提醒学生巧用地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王进荣.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浅谈[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4(04).

[2]刘伟.浅谈初中地理常用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1(04).

上一篇:运动损伤与疾病下一篇:新疆阿克陶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