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调研报告

2025-01-16

森林公园调研报告(共9篇)

森林公园调研报告 篇1

加快森林公园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森林公园建设调研报告 发挥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建设--对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是我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将其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促进经济文化旅游强市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日,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市旅游局和先锋路街道办事处就如何加快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建设地质森林公园的资源优势、总体思路、目标定位、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供参阅。

一、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保护开发现状

据历史记载,我市境内的黄河故道为秦汉时期黄河河道,现经8个乡镇办事处,长约70公里,面积约13万亩。其中,先锋路街道办事处辖内的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是目前原始风貌保存最完好的黄河故道,占地面积近亩,公园内沙丘起伏,蔚为壮观,明清时期栽植的10000余株古椹树,郁郁葱葱,多种灌木类野生植物杂生其间,黄河故道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是名副其实的“秦汉古河道,明清椹果园”,是春季踏青、夏季采摘避暑、秋季登高、冬季寻古访幽的良好去处,具备开发为生态休闲旅游精品景区的基础条件。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初步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于启动阶段,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旅游精品景区,潜在的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管理体制上看。临清黄河故道地质森

林公园土地为郭堤村集体所有,土地和椹树由村民承包经营。通过招商引资,由台商进行投资开发,后因台商资金不足等原因,开发未能继续。古黄河开发公司接管临清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该公司系民营企业,为了便于统一开发,从开始着手土地、椹树承包经营权的接收。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体制。但客观上讲,“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市场化体制还未真正建立,存在产权、经营权多头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从产权上看,园内土地、椹树产权属村集体,而基础设施产权却一部分属先锋路办事处,一部分属古黄河公司;从经营权上看,公园经营权属古黄河开发公司,但园内土地、椹树的承包经营权却属村民。这种多头所有、多头管理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园的发展。从规划编制上看。规划是建设的基础,今年4月初,邀请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院陈国忠院长对临清黄河故道地质森林

公园进行了资源考察,拟委托编制《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旅游规划》。规划编制是今后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的重要保障,这项工作进展较慢,规划编制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始,必须集中精力,抓紧抓实,加快推进。从基础建设上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上下逐步形成了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建设的浓厚氛围。先锋路办事处和古黄河开发公司投资近300万元进行了初步开发建设,开展了古树保护、水渠开挖、沙地保护等工作。前段时间,先锋办事处会同交通、建设、水利等部门开展了园外旅游公路、园内水渠引水工程、停车场、园内游步道、游客服务中心、园内滑沙、戏沙、亲水等娱乐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经过积极努力,前期必要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建立,但这种建设是最基础的,是低层次的,与打造休闲旅游精品景区的建设标准还相差甚远。

从市场营销上看。包装推出了郭堤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旅游招商项目,通过参加深圳文博会、烟台旅游北交会等旅游投资洽谈会、网络招商等多种形式开展了项目推介。先后邀请了国家科技部创意研究院文丰院长等专家、港中旅等旅游投资机构以及数十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前来实地考察,洽谈合作。为尽快启动该旅游项目,近期举办了“首届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椹果文化采摘节”,与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合作,联合举办了“采摘节”开幕式和文艺演出,采摘节期间约万人次前来参观游览,中国旅游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4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通过宣传推介,临清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明显提高。但这种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够广泛深远,抓好市场宣传营销仍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二、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

临清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建设是当

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临清发展旅游产业的重点项目,是建设经济文化旅游强市的重点工程和重要突破口。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原则,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理念,加大招商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整合相关资源,理顺体制机制,努力实现景区建设管理运营的新突破,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目标定位。力争到,将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占地面积3000亩,集休闲度假、田园采摘、温泉养生、沙地健身、特色竞赛、农家体验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成为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等区域内“老百姓的度假天堂”、“自驾游的快乐营地”,年接待游客实现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万元。

三、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建设的保障措施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旅游管理

体制创新。针对旅游资源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制约发展的现状,成立专门的市旅游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在市旅游局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地质、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设的管理,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以便于推进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和全市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二是景区开发机制创新。以公园旅游资产或经营权出租费用为资本设立旅游开发公司,以公司为融资、合作平台,采取合资、合作等灵活多样的开发机制。三是景区运营机制创新。积极引进专业旅游管理机构,以联营、出租、托管等多种形式进行景区的管理、营销,走政府与企业协作,智本与资源结合,企业管理与市场开发一体的路子。

坚持多元化的建设投入。旅游是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近几年,临清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坚持分期投入、逐步推进的方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要建设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有强烈吸引

力的精品景区,还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加大投资力度。一是加大政府的引导性投资。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主要用于规划的编制、项目手续的申办和交通、水、电、环境治理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手续和必要的基础设施,会极大的增加项目对投资商的吸引力。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像抓工业项目招商一样抓好旅游项目招商,想方设法大力引进有实力的旅游投资商,进行战略合作,进一步完善景区功能,提升景区档次。三是认真研究国家有关政策,抢抓机遇,积极申报项目,向上级争取无偿资金和长期低息优惠贷款。四是鼓励引导本地企业、社会资金投向公园开发项目,动员各界人士尝试采用“认领古树”等办法积极参与项目建设。

坚持突出自身特色。特色是旅游景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临清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建设应突出“四个特色”,打响“四个品牌”。一是突出“沙漠”特色,打响“秦

汉沙漠古河道”品牌。临清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与周边的黄河故道相比,最大的特色是完整保存了起伏的沙丘,连绵起伏的沙丘使人仿佛置身“沙漠”之中,面积之大,保存之好为周边数百公里所罕见。因此,无论是在编制《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景区规划》时,还是在项目建设中,都要突出这一特色,从而实现与同类旅游产品的差异化。项目建设要体现“亲近自然、放飞心灵”的主题,开设沙漠观光、沙地排球、沙地足疗、滑沙、嬉沙等项目。二是突出“休闲养生”特色,打响“明清颐寿椹果园”品牌。当前,旅游业已由原来单纯的观光型旅游发展到以休闲养生为主的旅游。因此,项目开发要大打休闲牌、养生牌。开展“椹树祈寿”活动,大力宣传“百年椹果”的养生作用,使“要养生、食椹果”的观念深入人心。在项目建设内容上,也要突出休闲、养生特色。如温泉开发、度假区建设等。以不破坏景区内生态环境为前提,在现在的公园边缘区域建设与

公园风貌和谐、特色明显的度假区和室内温泉洗浴设施,同时也可在适当地段开发露天温泉,营造一种在软软沙土地、郁郁椹林中享受温泉养生的环境。三是突出“群众”特色,打响“咱老百姓洗得起的温泉”品牌。温泉和度假区建设既要有高端产品,同时,更要走平民化道路,以“让老百姓消费得起的温泉”为市场定位来实施项目开发建设。四是突出“文化”特色,打响“名人”品牌。在挖掘文化附加值上下功夫,提升景区内涵,这也是投入少、回报高的有效手段。临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有明代文学家谢榛,抗日名将张自忠,国学大师季羡林等。临清还是著名的京剧之乡、书画之乡、山东快书的发源地,与临清有渊源的名人甚多。要充分挖掘、利用名人效应,把名人文化与百年椹树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丰富旅游的内涵,起到以文化促旅游的作用,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坚持做好市场营销。目前临清黄河故道

地质森林公园的知名度还不高,今后在景区建设的同时,要加大促销力度,加强区域合作。一是继续举办大型的有影响力的活动,如“椹果文化采摘节”、“山东沙地足球年赛”等等,邀请专家、领导、媒体、演艺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提高知名度,聚集人气。二是坚持政府做形象,企业做市场的原则,设计景区宣传口号,树立旅游品牌。三是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客源市场。目前聊城、冠县、高唐、夏津都在做黄河故道、温泉旅游项目,特别是冠县、夏津的景区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各地的资源尽管类似,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和优势,要与这些市、县加强合作,形成同类资源的多元产品,形成合力,努力打造国内著名的鲁西黄河故道旅游线、鲁西温泉旅游线。

做好旅游商品的深度开发。旅游产业关联度非常高,要发挥景区的带动作用,转移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为老百姓带来实惠。一是开发农家乐旅游,黄河

故道地质森林公园景区位于村落间,借助景区的人气,促进农家餐馆、农家旅店等建设。二是做好椹果、农副产品等的深度加工,生产特色旅游商品。三是在节庆活动期间或在固定位置,组织农产品的展示和销售,拓宽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优化产业结构。

森林公园调研报告 篇2

6月14至15日,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山西省森林公园条例 (草案) 》立法调研组一行, 在太岳林区进行立法调研。调研期间, 调研组深入石膏山景区、灵空山自然保护区、七里峪景区对太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进行了实地考察, 并听取了太岳林局关于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和开发的情况介绍。大家围绕森林公园如何科学规划、发展定位、体制创新、保护与利用、生态文化建设、经费保障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并结合太岳林区实际和森林公园管理、经营工作对《条例》中部分条款所涉及到的诸如省、市、县级森林公园等级划分是否科学, 保护森林公园内自然资源的现行措施是否可行, 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利用是否适应保护生态和发展的需要, 森林公园经营权的转让等问题以及个别法律术语的表述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的修改意见。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张世文对提出的立法意见和建议给予充分肯定, 认为太岳林局高度重视森林公园的建设工作, 把建设森林公园作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 调整产业结构, 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改革是红利, 健康是福利, 依法推动森林公园体系建设, 规范森林风景资源开发利用行为, 既是林业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宜居、休闲的良好生态环境”。太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取得的成绩显著, 值得赞赏。调研组表示, 将对修改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梳理, 使正在制定的山西省森林公园地方性法规更加科学、合理、全面, 更加切合实际和具有可操作性, 从而切实推动全省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再上一个新的水平。省林业厅副巡视员尹福建要求全省林业部门要加快转变森林公园管理方式, 顺势而为, 根据实际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希望所涉及的部门一定要积极配合、全力支持省人大做好有关森林公园立法工作, 争取早日出台森林公园地方性法规, 为依法管理森林公园, 维护森林公园的合法权益, 保障森林公园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森林公园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群力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发展对策

1、基本情况介绍

1.1概况

群力城市湿地公园始建于2006 年,位于哈尔滨西部的群力新区,占地面积30.36公顷,建筑面积达3200万平方米,由原生湿地系统、人工湿地系统、地形系统、空中栈桥系统、边界系统五大系统组成,是集观赏、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国首个雨水利用公园。

1.2自然状况

哈尔滨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是569.1 mm,60%~70%集中在6~9月份,历史上该地区洪涝频繁;群力湿地公园位于哈尔滨市西北方向,靠近松花江,因此公园平均气温比城市中心气温稍低一些;公园内的主要土壤为黑土,质地相对松散,内部孔隙较大,土壤透水性差;动植物资源种类比较单一,植被以芦苇、柳树为主,动物主要是青蛙、鸭类等。

1.3地理位置

群力城市湿地公园位于群力新区东部,在丽江路、群力第五大道、灵江路、群力第六大道合围区域内。群力新区位于哈尔滨城市西部,北衔松花江,与市行政中心一水相隔,西接长岭湖风景旅游区,自然生态良好,东邻城市中心区,处于城市上水、上风向。

1.4交通条件

公园三面与城市干道相接,西为丽江路(原齿轮路)、南接群力第六大道(东明大街)、东连灵江路,其中丽江路全长2272米,承接二环路与三环路,是群力新区连接机场路方向和哈西工业园区的快速交通干道。市民乘坐65、95、117、125等公交路线均可到达。

2、群力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动植物种类单一,缺乏观赏性

群力新区湿地原为黑鱼泡湿地,原来面积有100多万平方米,当时周围有多条沟渠通向这里,水量充足,每年春季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各种野生动植物随处可见。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湿地周边环境遭到破坏,湿地面积逐年缩减,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原本的湿地物种锐减。目前,群力新区湿地的类型主要为苇塘湿地,草本植被覆盖相对简单,以芦苇为主,乔木灌木的物种数目有限,乔木以柳树、白桦为主,灌木大概只有6—8 种;湿地内的动物种类则更为单一,以青蛙、鸭类等两栖类动物为主。

2.2公共设施有待完善

目前,公园已建有空中栈道、观景塔、观景盒、卫生间等大型公共设施,以及座椅、垃圾桶等小品设施,但是,部分设施仍显不足,在大型公共设施上,公园虽然在东西入口处分别设置了卫生间,但无法满足园区内游客需求。另外,除基本的公共设施外,景区内缺少受众群体为动植物的设施。在小品公共设施上,存在缺少标识、防护栏等问题。

2.3园区缺乏监测与管理

定期监测对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自群力湿地公园建成后,有关部门并没有定期对水文、土壤、气象、生物等内部要素进行监测统计,没有较好的掌握湿地生态的发展状况。同时,园区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存在如下问题:游客安全缺乏保障,通过采访,一些群众表示园区内部缺乏安保人员及设施,出于安全顾虑,他们不愿深入园区;湿地內部分水域有富营养化现象,污染物也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影响湿地环境以及景观效果;破损基础设施也没有得到及时整治。

3、发展对策

3.1丰富动植物种类

首先,丰富植物种类。植物品种应选用黑龙江其它地区或同纬度地区芦苇群落中的伴生植物,避免外来植被物种入侵对园区内原湿地植被的破坏,因此要选择侵略性小的湿地植物品种,如蒲公英、车前、水蓼等地表草植,向日葵、秋海棠、美人蕉等陆地观赏花卉,荷花、香蒲、水葫芦等水景花卉。

其次,丰富动物种类。湿地的动物群落包括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软件动物等,应根据生态学原理,从食物链最底层开始构造。因此,可依次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取自于本土湿地环境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类昆虫;投放取自于本土环境的鱼类或两栖类动物;培养类似虎斑游蛇、黄脊游蛇、鳖等爬行类动物;在湿地内放养黑龙江湿地常见鸟类,营造鸟类栖息地,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

3.2完善公共设施

首先,在公园南北两侧湿地敏感度较低的位置新增卫生间,可以采用钢木结构,用芦苇包装,与整体景观相协调。其次,增设受众群体为动植物的设施,如放生区、投食区、保护区等。最后,完善园区标识,在园区入口处设置名称标识,标出设施及场所的名称,以便游人对公园景点设施有大体了解;在道路交叉口设置引导标识,以便游人能够识别园区内环境,顺利到达目的地;设置说明性标识对园区内的自然景观元素进行解说,便于人们了解;设置安全警示类等限制标识,对游人进行安全指导。

3.3加强园区监测与管理

首先,实行定期监测制度,对湿地内部的气候、水质、土壤、生态群落进行监测,并及时将有关统计数据上报给相关研究部门,对湿地内部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为日后进行相应湿地景观建设提供有利数据。其次,加强园区管理,可采取如下措施:定期清理湿地内垃圾,收割芦苇,去除过剩营养物质;通过电视、广播等途径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加强安保措施,配置安保人员,加强巡逻,同时对重点区域实施监控,保障群众安全;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定期清查园区设施,对破损设施进行及时整治。

森林公园旅游地图实习报告 篇4

11.11日上午,我们乘校车到达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下午2点准时开始定向越野比赛。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鹫峰1:10000地形图上的基本地形单元、如何通过直长地物进行读图对照,然后大家分三组开始开始分头行动。我所在的第二组抽到的点号为0-1-2-27-24--20-21-22--26-0。我们首先对各点位置进行了分析。其中0号点为原点,2、1、26、22、21沿京张铁路从北向南分布,27、24、20分布在东部居民区。我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在2139423-2139424之间。所以,我们首先北上利用铁路定向,很快找到了1号点的位置。但是因为距离计算不对的缘故我们顺着铁路走过了2号点,走上公路的准备返回的时候,才又发现了2号点。秉着有路不越野的原则,我们返回1号点,从1号点向东沿公路前进。但是居民区地形复杂,岔路繁多,我们凭着对路的大致方向感,在指北针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四十七中,并小憩了一下,补充了能量,然后继续向对的方向前行,我们找到了我们心中的27号点。在此途中,我们看见了一名党员户和邮局,农家乐、飞机场、凤凰关爱残疾人疗养院、47中、阳台山养老院、部分果园林地边界等要素,并测量出了居民区中三条明显的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并对景点普照寺进行了量测。体会到了这里人们的淳朴。后来继续在整洁的小巷子中穿梭。凭借着方向感,我们不知不觉的经过了24、20号点吧。一路西行我们走上了铁路,沿铁路顺利找到了21,22,26号点的准确位置,此时天色已晚,我们加速返回,最终5点之前回到驻地。我认为,地形量测工作开始前进行定向越野对具体实习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定向越野,我们了解了实习地区的地形,和一些标志性建筑的位置,对这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它也是很好的热身运动,为以后几天的长途跋涉做好了身体心里的双重准备。

11.12日上午,老师为我们重点介绍了罗盘、gps、高程表的使用方法。罗盘:^……通过罗盘可以确定所在地的方位,也可以测量远处某一点的位置。gps:^……gps可以更为精确简洁的测量某一点的地理坐标,存点,但本人必须到达两侧位置,而罗盘可以通过已知点遥测未知点坐标,弥补其不足。两者配合使用效果更好。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后方交汇法、延长线法、步长法、目估法、臂长法等测量方法。之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上山进行北部防火道测量。先从原点出发上山,沿途老师向我们讲解了附近的土地利用状况,哪些是林地,哪些是果园。到达地震观测台,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周围环境,餐厅、停车场等。沿防火道行走,并且每经过一个拐点或高度变化较大的点我们都用gps进行定位保存数据。补充图上没有的线路。到443700的边界,我就沿下山防火道下山了,一路上我们依旧在测量。沿途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明显的山谷、山脊、台地、冲沟以及花岗岩地质等地理知识。沿防火道下山,我们到达了0号点,之后我们沿铁轨一路向南,去一个叫“小舌头”的地方。去舌头的途中,一路荆棘丛生,我们两组的同学互帮互助,到了一个干枯的高台水池旁,男生拉女生,我们依次上了水台,到了舌头的东侧,看到了公路、人家、果园、耕地等。老师布置了下午的测量计划,临近中午,我们向基地返回。中午组长们开会布置了任务,下午我们组向最南端的两个区域进发。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我们对图上没有的防火道进行了测绘。一路上我们经过了大觉寺,里子岭等景点和停车场,对其进行定位并在图上进行标记。晚餐之后,我们在餐厅整理采集到的数据,把个点坐标表在地形图上,清绘防火道路径。

11.13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南部防火道和京张铁路东侧新修公路的测量。从原点出发,沿新公路南下到达21号点,过铁道西行到达大觉寺。用gps对大觉寺及其停车场进行定位。沿山路向西上山,到达里子峪。遇一幽深山谷,沿等高线迂回绕过,继续北上到达沐容亭,与前日的测量点相汇合。至此,防火道全程测量工作完毕。晚上绘制出了完整的防火道图和新公路图。

11.14我们在学姐的带领下,我们自愿攀登了鹫峰。我们登上沐春亭,遥望鹫峰,真如一只展翅欲翔的鹫鸟,而山顶附近的亭轩犹如一顶皇冠嵌在了鹫鸟的头顶,栩栩如生。俯瞰山下,村镇就像在西山群的怀抱之中,印着夕阳的余晖,静谧而安详。我们测量了沐春亭的坐标,并用臂长法遥测了远处半山腰上的沐容亭。继续上爬,我们到了立有“鹫峰”二字的山上,同学们相互帮助,爬到了最顶端,并合了影。沿山路下山,我们又爬了一块高地,这块高地更加崎岖不平,在此我们男女生互帮互助,看到了一个班级大家庭的关心与和睦。下山途中,经过秀峰餐厅,将它作为旅游要素进行了测量。中午前回到了基地。下午我们将地图进行整合,睡觉前,色彩鲜艳的鹫峰旅游图就在每个人手中完成了。

公园调研报告总结 篇5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一般说来,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方面内容。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公园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其发挥的营造市民文化氛围,提高广大人民文化层次,指引群众文化选择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如今,随着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经济生活的改善,全国城市公园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园已不再是一个纯粹锻炼身体的地方,它还是人们休憩、社交、文化娱乐,甚至是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从20xx年起,许多公园都免费为人们开放,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们来确实感受体验各种不同特色的公园文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调研概况

为了探索公园文化的内涵,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们小组于20xx年5月26号重点走访越秀公园内科普园区、文化古迹游览区、青少年儿童活动区、体育娱乐区的部分景点,调查公园文体场地的效用,感受公园的文化气息,以此进一步探索公园文化的内涵。

越秀公园是一个别具一格、充满生态气息、又富有岭南情调的大众公园。作为广州最大的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越秀公园最早由孙中山先生提议创建,解放后扩建后,又曾经多次接待过毛主席、周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观光和游泳。

在走访越秀公园的过程中,我们小组主要从公园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进行考察。

公园的硬环境指景区和景点的造物设施。此次我们小组先后走访了越秀公园内科普园区的广州美术馆、球形水塔、荫生植物区、花卉馆、锦园(观鱼区)等5个景点,文化古迹游览区的五羊石雕景点,青少年儿童活动区的成语寓言园、金印游乐场等2个景点,以及体育娱乐区的鲤鱼头文体娱乐区、越秀山体育场、越秀泳场等3个景点。

广州美术馆是国家藏画单位之一,这里展出历代书画名家的美术作品。球形水塔曾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物,也是广州解放前建造的4座著名水塔仅存的1座。它以其钢制的球状外型,引起无数游人的兴趣。荫生植物区和花卉馆有种类繁多的荫生植物和名贵奇花异卉,以及书画展览等。锦园(观鱼区)是广东省内自然放养锦鲤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观赏景区之一。园内还建有大型的捞鱼池和钧鱼池供小孩玩乐、嬉戏。五羊石雕则是有名的文化遗迹,关于“五羊”的传说,也是广州别称“羊城”和“穗城”的由来。成语寓言园和金印游乐场是儿童游乐、学习的好去处。至于鲤鱼头文体娱乐区、越秀山体育场和越秀泳场,运动场地齐全,包括泳池、乒乓球馆、篮球场、露天舞场、草地滚球场等。这些景点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观赏性于一体,富有文化气息,为广大人民的文化福利与生活休闲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公园的软环境指服务与管理,以及群众性的文艺和体育活动。在走访公园的过程中,我们小组观察到越秀公园内草坪修剪整洁,水畔有靠椅石凳,可供休息赏景。而且园门有全园浏览分区图和建园介绍,园中设置别具风格的果皮废物箱,醒目的导游标牌,树木有挂牌,方便游人的识别和欣赏。公园内的游人一般都会自觉遵守园规,随地吐痰、乱丢废物、损伤花木、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是很少的。优质的服务与管理体现出公园文化致力于培养市民社会公德与心灵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另外,群众性的文艺和体育活动不仅使市民身心得到放松,而且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公园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走进越秀公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消遣方式,老人唱歌、跳舞、打打羽毛球、踢踢毽子,年轻人看看文化古迹,感受公园的文化气息,还有歌唱团、跳舞团、打太极的团队、练剑的团队等进行的集体活动。公园真正做到了营造市民文化氛围,提高广大人民文化层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展与民同乐的公园文化,这是值得庆幸的。

公园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在不同方面体现公园文化的内涵,促进公园文化的发展。而在实践过程中,将硬环境与软环境结合一体更有利于发展公园文化。现就越秀公园成语寓言园稍作分析。成语寓言园将中国文化的精华用雕塑表现出来,清晰易懂,极具教育意义。有不少家长、学生利用这一现成的“作业”进行学习和交流,娱乐、学习不知觉中便溶为一体,这无疑活跃并且丰富了市民文化。当然,这得益于成语寓言园这一景点的合理设计,即将硬环境与软环境结合一体。这可以说是打造公园文化的一个成功典范。另一方面,公园文化朝多元化发展,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无可口非,但是,一定要在和公园硬环境相融合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才容易获得舆论的认同,使公园深厚的文化意味得以推广。

三、调研总结

小区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篇6

调研地点:郑州市绿城广场 1.绿城广场概况

绿城广场是郑州市的中心广场,也是郑州西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绿城郑州的点睛之笔,是郑州市一个面积较大且功能齐全的休息娱乐广场。绿城广场始建于1986年,1987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规划占地面积近9公顷。广场位于中原路与嵩山路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西靠市委市政府,地理位置优越。广场内建设有音乐喷泉、观礼台、雕塑等设施。配以大面积绿色草坪,花灌木,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环境宜人,是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集会、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2.空间组合和组织

空间组织围绕广场东西主轴线和南北轴线展开,由东向西追求由实空间到虚空间,由下沉空间到凸起空间的转化,形成有抑有扬,有张有弛,有放有收的空间变化模式。广场空间在强化轴线序列感的同时,也注意小型半开敞,开敞空间的营造,丰富广场的空间构成。规划采用植被分隔,铺地界定,高差错落相结合的手法,将广场空间划分为六个功能特色各异的小型活动空间,并通过广场内部道路串联组织,使广场空间相互融合,渗透,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同时,规划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对广场周围建筑的空间布局提出了具体要求,保证广场地区空间景观组织的统一有序。

绿城广场是一面围合的广场,里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空间分割,对二次空间进行组织,如设置了一些下沉空间,点状空间,块状空间等。广场空间的分割主要是底面通过高差或铺装的不同把广场分成若干个空间,绿城广场也是利用布置下沉空间和铺地材料,花纹的不同进行空间的分割。绿城广场内有多个下沉空间,其中一个大椭圆形的下沉空间是主空间,起着主导作用。这是个椭圆形的旱冰场,也可作为人们集会和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旱冰场边缘的台阶为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场地,整个下沉空间是人流聚集最密集的地方。绿城广场的次空间以点,块状为主,其中点状空间一般是由植物(如植物立面造型,枝叶覆盖等),喷泉,水池等构成,块状空间由铺地,草坪等构成。3.用地构成 广场用地按使用功能和外观特征划分为铺装场地,绿化用地,通道,附属建筑用地。绿城广场的铺装场地比较简单,面积较大,有椭圆形铺装场地,方形铺装场地和不规则形状的铺装场地,是人流集中的场所。

绿城广场的绿化用地有草坪,水面,花卉,乔木,灌木等组成,具有遮挡,划分,联结,导向的作用。如大片草坪中种植小片的树木,起到划分空间,遮挡视线的作用,使得草坪不是一下子完全呈现在人们眼前,而是随着人的行走逐步展开空间,既起到了点缀大空间的作用,又吸引人们更深层次的进入;而大片草坪中孤植的树木,凭借其独特的造型,吸引人们逐渐向它靠近,起到导向的作用。广场内绿地有可进入性绿地和封闭性绿地,封闭性绿地满足人们远距离观赏的需要,可进入性绿地满足人们近距离亲近自然的需要。4.广场的铺底和材料

铺底处理的惊喜考究程度直接影响到广场的整体景观效果。在现代环境设计中,需要铺地在外观,色彩以及质感方面有所变化,以反映其功能的区别,如用于引导步行路线还是鼓励人驻留。越重要的地段,其处理越需要精细。在绿城广场的设计中,地面色彩与整体环境在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以灰色系瓷砖铺设,通过材料冷暖明暗的不同形成具有丰富节奏的地面形式。

广场的铺底和材料主要用来对广场的功能划分和引导市民。广场的铺装变化,绿化和地面的高差将其分割成不同功能的空间,将广场和人行道划分开来,但同时又不会再视觉上和功能上阻碍人们对广场的接近。

5.植物设计

在进行广场设计中运用的是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如乔木,花卉,草坪,动物,巧妙的结合达到了柔化空间的效果。

绿城广场内种植了大型树木和大面积水景的。为了给广场带来更多的绿色,大体采用在局部区块上布置了乔木及花,草相配的手法以形成不同形态的绿化体系。配合树池,花钵丰富了空间景观,柔化了大量的硬地铺装给人带来的冰冷。

广场的边缘地带大量的运用了绿篱,接着是大面积的绿化带,这样不仅为广场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绿色背景,而且对周围的噪音也有很好的隔绝作用,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安逸的环境。

6.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明白了城市广场是市民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摆设在城市中的一幅画让人观赏,它必须融入市民的生活,因此广场的设计应该召唤人性和公共性,绿城广场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把广场的功能,地方艺术文化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为市民创造了环境优美的,舒适的娱乐休闲广场,使处在闹市的市民有了一块宁静纯净的好去处。

调研地点:郑州市阿卡迪亚居住小区 1.概况

阿卡迪亚项目由浙江中义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位于郑东新区金水东路与黄河东路交界处,坐落在整治一新的熊耳河南岸,紧邻郑东新区CBD(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达21万多方,分三期开发,一期13栋楼,二期19栋楼,其中多层16栋,小高层25栋,电梯为38部,总户数达一千多户,绿化率为35%,容积率为1.7,车位比例为60%左右,是一个集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步行商业街,地下车库与一体的大型人文居住社区。

2.总体布局

阿卡迪亚居住小区以分组团,多层次,半开放为规划原则,一条S型道路将整个园区分为三大组团,有效地安排了车流和人行的流线,形成了合理的人车分流。主干道从东面的主入口进入园区大门,在中心水景广场分岔,各自通向北入口和南入口,打开了园区内部空间,使园林内部的组团建筑与外部的城市街区互为渗透,互为呼应,从而形成了开合自如,收放有度的丰富的空间形态。3.建筑形态

运用古典元素传达时尚气息;突破普通公寓之用一条横线的状态,采用错落有致的天际轮廓线;采用多坡顶组合;在部分层面变化较小的地方适当构造老虎窗;外立面通过装饰线条分段过渡,并有机组合穿插;建筑结构采用异形柱结构;顶层复式建筑更具魅力;以三房两厅两卫为主,少量二房或多房户型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空间格局以平面式为主。建筑端部景观大户型(四房),部分北厅北景观户型中布置错层式空间。另外顶层户型空间结合坡顶设跃层式为主。

4.配套服务设施

阿卡迪亚配有近2000平方米双主题会所(都市生活会所,体育休闲会所),游泳池,网球场,幼儿园,步行商业街,城市休闲绿化广场,背景音乐,大型地下车库等多项现代生活配套设施,处处体贴,周详细致,以新城市精英的社区文化营造出温馨典雅的居住公园氛围。充分体恤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首创“双会所”和“泛会所”配套概念,为业主提供多层面,全方位的尊贵服务。5.环境设计

阿卡迪亚,艺术化欧陆式景观空间的主要特色是景观空间的大放大收,使得环境布置虚实相生,给人以富有变化的空间体验;同时,将中庭景观广场和主入口会所作为园区的亮点,成为园区内外视觉联结的一个部分;轴线中心景观节点空间以休闲泳池结合绿化,叠水,石景,小桥以及大型铺装广场,花池,树阵等造景手法,组成水景特色广场,不仅形成其轴线中端的对景,而且提升了楼盘整体的人文品质。

6.结语

森林公园调研报告 篇7

政策性保险是政府为了某种政策上的目的, 运用商业保险的原理并给于扶持政策而开办的保险。政策性保险一般具有非盈利性、政府提供补贴与免税以及立法保护等特征。政策性保险包括社会政策保险和经济政策保险2大类型。森林保险属于经济政策保险类型中的农业保险, 有利于保护森林产业, 有利于林农发展林业生产和提高他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成为一种重要的保险机制。

2 广东政策性森林保险的现行政策和实施方案

2012年3月广东省林业厅下发的《广东省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省政府决定在韶关、河源、梅州、湛江、肇庆、清远等6个地级市和部分省属林场先行开展为期1a的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方案》的出台意味着广东政策性森林保险已经从理论层面正式进入实操阶段。

《方案》明确保险标的为生长和管理正常且权属清晰的生态公益林、商品林;保险责任为森林综合保险, 即在保险期内, 因火灾、暴雨、暴风、洪水、泥石流、旱灾、冰雹、霜冻、台风、暴雪、雨 (雪) 凇、林业有害生物等造成被保险林木损毁, 包括流失、掩埋、主干折断、倒伏、死亡或推断死亡等表现在内的直接经济损失, 由承保机构按照本方案及相关保险协议的规定进行赔偿。全省森林综合保险费率为4%。其中生态公益林的补贴比例为100%, 商品林的补贴比例为70%。

3 广东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可行性

3.1 从民众的角度上看

民众对于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具有较强的支持力度, 因为政府补贴的财政来源于广大纳税人, 政府把所得税收用在跟广大纳税人直接相关的森林保险的活动上就相当于让纳税人为自己所获得的来自于森林产品的正外部性而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2 从林农的角度上看

广大林农作为森林保险的主体之一, 在森林保险的实施过程中一直都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 影响林农对待森林保险态度的关键因素是森林保险的实施是否能够给林农带来利益的增加。也就是说, 只要能够满足林农的利益上的需求, 作为政策性森林保险供给主体的林农势必对于其实施会有较为积极的反馈作用。

3.3 从政府的角度上看

广东省政府对于政策性森林保险所持有的态度直接决定着政策性森林保险在广东是否能够有效地开展。事实上广东省政府一直是非常关心和支持政策性森林保险活动的, 适时出台《方案》, 在韶关、河源、梅州、湛江、肇庆、清远等6个地级市和部分省属林场先行开展为期1a的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

4 广东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存在的问题

广东乃至全国对于森林保险在制度上均处于探索阶段, 森林保险配套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出台的相关法规也较为单一和笼统, 运行机制和实施机制都相对不成熟, 特别是森林产权的界定问题。广东森林保险的理赔效率较低, 手续繁琐, 使得有效理赔率相对较低。开设森林保险的保险公司赔偿能力偏低, 存在理赔的经营风险, 影响到保险公司开设该险种的积极性。

另外, 由于森林保险对于广大林农而言尚属新鲜事物, 不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和观望心态, 他们普遍对森林保险不了解, 一定程度上也对保险公司不信任。林农普遍缺乏参保意识, 加上林农和保险公司之间信息传递不对称, 导致林农参保率偏低。

5 完善广东政策性森林保险体系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广东森林保险的政策法规建设

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制度建设, 这是确保广东政策性森林保险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广东乃至全国对于森林保险在制度上均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但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 切忌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 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

5.2 加强广东林业和保险业的自身建设

广东省林业和保险业本身的自我完善对于森林保险政策性法规的有效实施尤为重要。只有广东林业和保险业自身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情况, 才能有效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虽然林权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但关于森林产权的界定情况目前还存在着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广东保险业的发展情况来看, 对于理赔效率的保证仍然是今后需要攻克的难关。

5.3 加强广东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外部保障措施建设

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可能遇到的另外一个关键问题是, 如何保障该制度的有效实施。换一个角度上说, 森林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甚大, 有可能出现风险时, 保险公司并未具备足够的赔偿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 有必要对保险公司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界定, 这可以实现分散风险的效果, 同时也保证了保险公司对待风险在处理态度上的积极性, 从另一个层面上看, 这也会激发更多的保险公司投入到森林保险这个行列中来。

5.4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广东林农的参保意识

广东林业行政部门应该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地加强对森林保险的宣传, 使得更多的林农认识到森林保险对自己扩大森林产品生产是大有裨益的, 从而提高林农的参保意识, 激发他们参保的积极性。同时, 对于林农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明确体现出来, 确保林农不会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参与森林保险的投保工作而损害他们的利益, 避免打击林农参保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爱珺.农业保险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 2006 (4) :16-17.

[2]苏志坚.林改后推进森林保险初探[J].林业勘察设计, 2008, (2) :34-36.

[3]吴国培, 朱敢.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可持续性[J].中国金融.2009 (22) :68-69.

森林公园调研报告 篇8

【课题成员】高三文科班全体学生

【课题分工】

1.课题组长:龚循伟(负责组织调查活动)

2.江玥(负责文字资料的收集工作)

3.李颖(负责图片拍摄)

4.所有组员活动前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参与小组讨论,活动后撰写活动小结。

课题相关教学内容: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课题进行时间:2012年9月—2013年5月

一、选择课题的原由

《旅游地理》第五章的教学内容,就有一节是设计旅游活动的,教学目标要求了解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及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闲暇时间等因素对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等的影响;学会从多种渠道收集旅游地的信息,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时空通达性、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及旅游费用等;应用自己已掌握的自然地理知识,分析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并了解应该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鉴于曾经带学生对《黄马乡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做过一次深入的调查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深感一次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重大。此时学生已经进入高三,学习时间紧张,心理压力较大。我想能借这次调查活动,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体验学以致用的效果,我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决定再带学生来一次课外的调查活动。

二、开题背景

选择到南矶山湿地,第一,1996年冬天,我曾经随科考队到过那儿观赏候鸟。那时的风景的确是美,几乎接近原生态的美。第二,南昌市近年来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南矶山濒临鄱阳湖,这种开发对南矶山的影响利多还是弊多?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三、研究过程

1.组织讨论

2.学习理论(课题调查查阅的相关材料)

南矶山,在长江中下游,有南支,西支,中支,北支,以此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湿地景观,南矶山总面积为3.33万公顷,保护区占总面积的98%。南矶山自然保护区1997年被评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申报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矶山湖滩草洲,被誉为“白鹤王国”“候鸟乐园”和“国际级极为重要的湿地”。这里是观赏、考察世界珍禽——白鹤的理想之地,吸引着日益增多的海内外游客和专家、学者慕名前往。1987年,在南矶山设立了候鸟观察站,为游客观赏珍稀水禽提供了方便。

南矶山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保护区,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具有蓄洪作用。由于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完好,没有修筑圩堤,因而具有较强的蓄洪能力。保护区内平均海拔高度为17米,按90年代的几次洪水位约22米计,保护区3.33万公顷范围可蓄洪水约17亿立方米。

(2)具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功能。由于保护区为地广人稀的湖区,人为破坏的因素极小,因而生物资源丰富,对生物的多样性具有得天独厚的保护功能。

(3)具备优越的候鸟栖息条件。适应的栖息环境,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候鸟在此越冬。

(4)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价值。保护区内自然景观优美,又依傍省会城市,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人来此观光(距南昌市60公里,公路从湖区穿过,在路旁也能看候鸟),每年约2000人到南矶山看鸟。

南昌市政府于2003年启动了“南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暨申报晋升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2005年5月,通过了中国全国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评审,2005年11月,通过了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2005年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的评审。2006年1月9日,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江西省林业厅厅长一行专程视察了南矶山自然保护区。

3.指导方法

组织学生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

4.设计方案

根据本课题的调查目的,结合当地资源,提出活动方案,并制定课题计划。

5.分工负责

确定调查组成员,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将调查任务安排给组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6.实施调查

调查活动:南矶山的开发对候鸟的影响

7.研究结论

南矶山的开发对候鸟的影响

资料上记载:“每年冬天,数以万计的各种越冬候鸟从北方飞来,在南矶山周围的常湖、菱湖、北甲湖、东湖、神塘湖里聚会,翌年春暖花开时,又结队迁徙北飞;而夏候鸟,如家燕、白鹭等,则又来此湖地栖息繁衍。这与南矶湿地拥有良好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在我们的这次调查过程中,也许是因为时间关系,抑或是因为选择了不是观看候鸟飞抵的最佳季节,来时兴奋,逐渐被一丝丝的失落所取代。因为,在短短一天的行程中,我们并没有看见那样壮观的候鸟群。回来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探讨:是否有人为因素导致了候鸟的隐身?有以下观点记录:

(1)通向南矶山的公路好走多了。我们从学校出发,在塔城上环城东高速,一直开到蒋巷,然后换县道,一直开到了南矶山自然保护区,路的尽头就是鄱阳湖。2011年3月,南矶大桥建成通车,尽管从根本上解决了湖区4000多名群众的出行问题,而且能吸引更多游客到南矶岛观赏候鸟,但交通的便利,大量的私家车也开到了这里。载来了大量的游客,络绎不绝的人声、车声难道对候鸟没有影响吗?原本这里只应听见候鸟掠过长空的声音啊!

(2)在通向保护区的道路两边,隐约看见散落在湿地中的天网。对于候鸟来说,这是致命的杀手,难怪在一些饭店酒楼,公然出售野生珍禽。可恨那些利欲熏心的候鸟捕杀者!

(3)岛上近年因为候鸟资源丰富,大量游客涌入,当地居民应市场需求,搭建了许多农家乐餐馆,有些建筑是违章的,既破坏了保护区的整体形象,对候鸟也会有影响。

(4)去南矶山的路上,我们看见有很多骑自行车、自带干粮、自带帐篷的游客,我们觉得这样的游览方式很好,没有很大的噪音,唯一的不好就是会产生一些垃圾遗留在保护区内。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开发南矶山,能够扩大南昌市旅游资源的种类,提升南昌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增加当地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反思开发过程是否存在不合理的人为行为,千万不要因为追求旅游效益而将候鸟们的天堂破坏了!

注:江西省教育厅第五届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比案例。

省级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可行性报告 篇9

西溪森林公园位于连江县西部,距省会福州30Km,离县城10Km,地处连江县潘渡乡贵安村与宦溪镇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公园规划总面积756.4hm2,园内山、水、石、林景观独特。地形逶迤,地貌岿险壮观,森林植被类型丰富、林木丰茂、森林覆盖率达95.4%,绿化程度98%。水系十分发达,溪、湖、瀑、泉、涧、潭、滩景观兼具,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群极其繁多,成为西溪林果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社会总体经济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人们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意识日趋增强,而西溪森林公园拟建设集森林旅游、避暑纳凉、度假疗养、探险猎奇和科学研究为一体近郊型省级森林公园,此举既是城市恢复自然空间的宝贵境域,同时又能大跨度活跃城市景观,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适应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需要,是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

二、建设省级森林公园所具备的条件

1、森林景观资源

西溪森林公园植物种类繁多,有古木参天,浓萌覆盖的天然林,有枝繁叶茂、满目苍翠,疏密有致的人工林,还有那婷婷玉立的毛笔、篓林,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三尖杉、福建建柏等,进入园内耳畔林涛如雷、虫鸣鸟啼,灿烂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落下一条光瀑,泻向落英遍地的松软林地,都会勾起你无限的恋情。

园内橄榄、柑桔、龙眼等果树林,一到开花季节芳香馥郁,蜂舞蝶恋,各色累累佳果成为公园一道亮丽景观,且享有“绿色食品”的美誉。园内古树众多,榕树、樟树等古树虽经风吹雨打,却依旧巍然屹立,其中最大的榕树围径达750cm,树高近15m,一木独秀,十分壮观。游人温步于凉爽湿润幽径的林道之中,触目可及缠藤古树,松树林下散落的野菇,荒苔悬蔓布满峭岩,翠绿的林海都无不给人闲暇之余的生活平添几分野趣。西溪森林公园岩壁林立,溪沟纵横,林木丰茂,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理想环境。据调查发现,园内陆生野生动物4纲19目31科55种,其中:鸟类11目21科40种,哺乳类5目5科5种,两栖类1目2科3种,爬行类2目3科7种。

2、地貌景观资源

森林公园内山峦叠嶂、绵亘曲折、层次分明,峻秀多姿的山峦构成的森林公园风景的骨架,立于山前深涧,仰望峰顶,群峰耸立,绰约多姿;循径登高葱龙作萌,苍翠满目,远眺近览“山下楼”山峰横空出世,独自屹立,自成一景;“野猪仑”山(海拔高741.7米)奇峰突兀,郁郁苍苍;“贼头寨”山峰高低错落,立体空间参差有致。

3、天象景观资源

森林公园内气象景观神奇迷人。随着海拔的升高,温、湿度不断变化,山体不时为云雾所笼罩,特别是春、秋两季山顶常有白云如纱,烟雾飘渺,置身地处,山峦沉浮,林海空蒙,茫茫白雾象浩瀚的潮水在千沟万壑间缓缓流动,苍山绿岭像一艘艘奇特的航船,在雾海穿梭,当旭日东升时霞光万道,一轮红日从云层中涌出,给无限的苍山撒上一层奇幻的金辉,山光豁然,无尽秀色尽收眼底。

4、水体景观资源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园内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溪、湖、瀑、泉、涧、潭各显奇姿,众多水景使森林公园显得清秀妩媚、娇柔可人,一条宽7m、长达4km的梅洋溪贯穿园内腹地。笙鸣溪水涓涓不绝,清冽的水体在各种不同地形约束下分段变异,水系结构丰富活络,既有清澈见底的泉潭,又有迂回慢泻的溪涧,水声和林涛声雅趣天成,沁人心脾;天池色彩斑谰绚丽,青石绿草出没云彩之间,星星点点,宛如一幅水彩画,西溪峡谷瀑布成群,“乌水际瀑布”“白水际瀑布”落差达100多米三级瀑布直泻而下,或声如宏钟,或腾龙驾雾,气势磅礴。伫立于溪流瀑布之旁,听疏涧流凉,泉声聒耳,令人心旷神怡。

5、人文景观资源

西溪森林公园有着古老的人文景观和田园风光,园内山青水秀,良田沃野,好一派田园风光,据《连江县志》记载,海军将领萨镇冰~23年1月因“闽变”失败,避居连江西溪(今居江南乡梅洋村),捐资兴办林场面积200余亩,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现园内还保存萨镇冰的故居遗迹。~36年,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加紧“清剿”共产党游击队,游击队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以革命武装反击反革命“清剿”,为解放连江作出重要贡献,西溪林场是当时游击队战争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此外还有许多优美动听的传说“李朱翁”,“六姑嫂”,“知府”等民间故事,大大增加了森林公园的文化内涵。

6、可借景观资源

离园西北方向3公里处即是久负盛名的贵安村,此村地名由来于南宋大思想家朱熹。据史料记载,朱熹为避“伪学”之祸辗转来到此地,后为乡民所救。因朱熹被世人尊为“贵人”,故得名贵安即贵人安康的意思。现村内留有“朱文公祠”遗址,据考评建于清光绪年间。近年来,贵安村旅游资源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目前已建成温泉高尔夫球尝省旅游培训中心、省政府会议中心、省地税培训大楼、潘渡观光农场等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可望年底动工兴建。

7、潜在的资源优势

公园境内溪流纵横,林木掩映成荫,田园错落有致,空气清新,随着社会总体经济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意识日趋增强,而西溪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既是城市恢复自然空间的宝贵境地,同时又能大跨度活跃城市景观,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适应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需要。

三、公园相关项目的布局与安排

根据西溪森林公园的具体特征,将其分为六大旅游区,具体分布如下:

1、梅洋溪游览区。游道全长4000米,属不完全游道,全天游览时间定为7小时,游完全程需3小时,原路返回需1小时,往返共需4小时。

&

nbsp;

2、白水际瀑布群小区。由数级瀑布组成,游览里程共计5000米,游览时间为7小时。

3、农业观光园:该园可供游客参与农业劳作,果实收获和观光游览,面积为20HM2。

4、休闲度假区:面积为70HM2,地势平坦,主要提供休闲度假及文娱活动。

5、野营探险区:游道全长5500米,属不完全游道,全天游览时间定为7小时,游完全程需5小时,原路返回需2小时。

6、接待服务中心:面积8HM2/人,以水上活动项目、森林浴为主。

四、相关项目投资概算

西溪森林公园的固定资产投资除林产权500万外,其他投资合计1185万元,投资估算汇总及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详见下表:(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合计

比例

近期

远期

备注

单项工程估算

1030

21309

景点、观景点工程

219服务设施

600

420

180

道路工程

200

140

给排水工程

供电通讯及电视系统

515

保护工程

绿化工程

46二

其它费用

372.1

30.9

不可预见费

36.4

15.6

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1185

829.5

355.5

五、经济效益分析

西溪森林公园毗邻福州,区位优势明显,有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周边地区的客源将是西溪森林公园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周边方圆100公园范围内城乡居民将会光顾该公园游览。

西溪森林公园预测近期(~~2010)年旅游人数为10万人次,中期(2010~2015)为15万人次,年经营收入项目为门票、住宿、餐馆、商店交通五项。见下表:(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单价

年经营收入

备注

近期

远期

门票30

300

450

游客量100%

住宿40

游客量的10%

餐馆20

150

游客量的50%

商店10

150

游客量的100%

交通

游客量的50%

注:门票收入中含公园门票,娱乐项目门票收入。

从财务评价指标来看,投资利润率为10.5%,投资回收期为10.1年,分析表明,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项目从经济评价这个角度看是可行的。

上一篇:领导的素质下一篇:学校教研组长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