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2024-09-03

山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通用13篇)

山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篇1

山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落实常规,科学发展,提高质量为工作思路,以教育局和教育总支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抓好师德师风、德育安全、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四方面工作,努力做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真正办一所群众满意的优秀山村学校。

二、工作目标

1、实施师表形象工程,继续弘扬勤思、敬业、奉献、团结的精神,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学年末拟评选2名师德标兵。

2、加强校本教研,发挥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再提高。

3、开展德育教育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4、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师生的安全知识教育。杜绝事故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5、利用好尚学路上图书室,继续办好云溪湖校刊,打造书香校园。

6、继续办好学前教育

7、探索适合山区形式的教学点办学模式。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学校管理工作:

1、以中心校考核评估为依据完善学校的考核考评方案,在教师民主参与的基础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全体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

2、学校领导班子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管理达标工作,以精细化、制度化为切入点,不断加强日常管理,使各种管理行为规范。

(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严以律己,既要扎实工作,又要开拓创新。更要讲究实效。既要关心教职工生活,又要身先士卒,更要讲原则。要成为教师的合作者服务者,使领导与教师之间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

2、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管理、师德建设,开展师德系列活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通过政治学习等形式加强师德学习,使教师团队有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拼搏的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不断进步的进取精神、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

二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增强读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校本研训的重要内容。号召每位教师读一本好书,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网络(国培、在线研讨)等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三是加强新课标、新教材教育理论的学习,因为没有教育理论作基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走不远;如果不学习就缺乏应有的教育理论素养,教师就没有审视教育现象所需要的分析工具,教师就不能从教育现象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东西,只能从教育现象到教育现象,而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去分析、审视教育现象。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写好学习笔记,学校将定期检查。

(三)学校德育工作:

1、组织教师邓丽等优秀乡村老师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2、在学校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理念,让德育渗透到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角落都在闪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3、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继续开展学生一日文明监督岗活动,从学生日常行为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彻底实现视线之内无脏、乱、差

4、关爱留守学生,不断加强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为留守生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5、办好校刊。

(四)学校教学工作

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提前候课,准时下课,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教学为中心,质量为核心,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中心,抓住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何巩固学习效果等现实问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使教研工作能够重实际,有实招、出实效。提倡教师合作备课,形成集体智慧。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上,思在课下。抓好备、讲、批、辅、考、思六个环节,优化教学过程。

(五)学前教育工作

1、加强校车管理,重视安全。

2、利用游戏和活动,引导幼儿素质发展。

2、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

(六)综治安全工作

1、安全工作要警钟长鸣。要把安全工作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严格管理严格监控,做到日日查。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学校财产万无一失。

2、利用队室设立的安全教育宣传栏,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建立安全防范责任制。结合身边事例在师生中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特别是对学生的交通、活动、体育课等校内的安全工作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足够的认识,进行防灾演练。

(七)切实搞好寄宿生管理和后勤工作。

总之本学期要在重点工作上求突破,在全面工作上求发展,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勤奋工作、开拓进取。

山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篇2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利华、救助儿童会及四川省眉山市政府2012年9月14日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 决定共同在四川开展山村幼儿园试点项目。四川省省委书记刘奇葆出席。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表示, 该计划将在当地通过招募幼教志愿者、组织幼教老师培训、在幼儿园进行营养干预和健康教育、为幼儿园配备必要设备等活动, 提高当地整体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并探索总结在中等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提供有保障可推广的学前教育模式。中共眉山市委书记李静表示, 眉山是劳务输出大市, 农村留守儿童众多。从幼儿时期就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发展, 将为后期教育奠定基础, 对提高新一代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 也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该计划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当地教育水平,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在山村幼儿园合作基础之上, 联合利华还积极支持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进行政策研究, 希望通过山村幼儿园的项目试点, 推动中国政府制定儿童早期发展政策, 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缩小贫困地区儿童与城市及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儿童之间的发展差距。

对山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 篇3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如何抓好这些学生的教育呢?经过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在参加2015年乡村小学“国培”之后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真反思,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一、正确地分析学情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要做好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要深入调查,细致研究。只有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学校本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的现状,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其中学生的现状是,留守在偏远山区的这些学生,大多家庭经济落后,文化水平不高,生活困难,是整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多是父母一方或全都外出打工,由父母一方或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虽然这些学生在生活上衣食尚得温饱,也能得到很好的关照,但是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家庭管理不严,一味地滥用赏识教育,甚至对他们的行为有些放纵,养成孩子贪玩、以自我为中心、不爱学习、得过且过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才能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呢?

笔者认为,乡村教师应该通过家访、书面和电话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与家长或者是学生的监护人建立联系机制,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学生,沟通家长,建立家校联系档案,及时汇总学生相关信息,通过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牢固的“互联网”,更多、更全面、更详尽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实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从这些学生的生活、劳动、活动和学习各个方面,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他们搭建更多的展现自己风采的平台,及时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让他们明确继续努力的方向,从而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积极进取的信心。

二、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与学是教学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施教和受教,才能使受教育者愿意接受教育,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由于班级人数少,整个校园里师生加起来也就十余人左右,草丛中的虫鸣之声高过学生的读书声,校园里常常是只见小鸟飞落,不见学生走动。因此学生极度缺少互动和交流,使学生极感孤立无援,有了话也没处说,说了也没有人来听。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形成孤僻的性格,将来极难融于集体和社会,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成长。所以教师首先应该蹲下来,和学生平视,而不是高高在上,学会做“玩童”,做好学生的“玩伴”。以平和的心境和随和的面目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跟他们一起读书,一起唱歌,一起画画,一起谈笑,一起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生,和学生多交流,做他们的倾听者,听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真正的感受和需要,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与他们交朋友。在教育教学中,更要寓教于乐,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审时度势,宽严有度,做到宽容而不放纵,严肃而不苛刻,善待学生,尊重学生,珍惜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时时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真正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不但是他们的良师,更是他们的益友,从而拉近与老师间的心理距离,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班级和校园。

三、培养兴趣,调动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班级里只有一个学生,无论怎样都是全班第一名,所以就无法形成竞争的局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很难看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很难正确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让学生踏实认真地学习,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关键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该如何做呢?

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尽量做到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形象性。

其次要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利用图片、简笔画、实物、挂图、因特网等进行直观教学。特别是利用因特网,让学校跟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让孩子更多地看到外面的世界,更多地了解外面的生活,了解城市和乡镇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用心体会那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只有这样,才不会成为新时代里的“井底之蛙”。虽处“江湖之远”,但能跟整个世界相连。只有如此才能放眼世界,才能不断地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要加强教育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让自己的教学更生动、更有趣。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就这样说过:教学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分别从几个方面,对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提出高要求。只有提高语言的趣味性、艺术性,才能使学生学得快乐,对知识了解得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彻。

山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篇4

对山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文的课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课。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三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丰富语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科书中的文章多文质兼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读赏结合,读写结合。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象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高。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

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浙江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搞完一次活动,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四、感悟自然,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鸡,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

五、激活思维,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像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

1、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如要求学生对“未来——”进行想象,写一篇习作。这一类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更有难度。可引导学生勤观察,例如现在的房屋,一旦完工,它便固定下来,设想一下,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合,这样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该有多大呀!

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课文插图,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途径。

3、有些课文表面已结尾了,但深思却蕴意深长,此时教师恰当地因势利导,便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捷径。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的续写。先让学生们自己说:“青蛙跳出井后会怎样呢?”再让同组互议。有的同学经过整理形成了这样的思路:青蛙跳上井——看到景物——再次与小鸟对话。教师就引导:怎样跳——景物的特点——对话的内容。让同学再次围绕重点词“怎样——特点——内容”来展开自己的联想,进行续写。通过续写,既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又培养了同学们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4、在教学中选取一些相关的事物或词语,让学生进行整合,填补其中的空白,也是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画下几种不同的小动物,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想象

出这些小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然后进行口述表演,这样激起学生的童趣,他们的想象力会更活跃。

六、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 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农村的学生并不笨。恰当地运用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农村的广阔资源。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山村的小学作文300字 篇5

除夕太开心,太兴奋了,初一那一天我们就还在睡懒觉,直到10点才开始吃早饭,然后一家子打扮的漂亮漂亮的,带上礼物开开心心的去外婆家了,那一天天气最好了,有太阳,真温暖,一路上你说我说的,很快就到了外婆家了,外婆家已经做好了饭菜,先是吃饭,接着就是收到了外婆的压岁钱,不过都被妈妈给收走了,呵呵,说是小孩子不能拿太多的钱的,家长保管着。

接着我们在外公的带领下,去了山顶,说是看瀑布,一开始,我有点不相信,真会有瀑布? 一前一后我们一大帮人上山了,爸爸一路给我们拍照,看着大自然美丽的风景,真好,走到了山最好处,真的有瀑布呢,我们玩了一会,中间有一个小小意外,外公与弟弟因滑都摔倒了,呵呵,还好有外公保护着,没事没事,大家都笑了。摔跤大大。

接着我们还去了梅林玩,拍了梅花,直到4点多才回外婆家吃晚饭。

山村的变化小学生作文 篇6

我阿姨的家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里,那里离县城也不算远,大约有四五十里的路吧。山村里有一条泥泞山路通向山外,有一条小泥路通向我阿姨的家。山村的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村边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每到春天,山坡上和小溪边总会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在村边,还有一座高大的铁塔。据说,那是“大灵通中转接收站”,是电信局为了扩大电信科学技术的应用,专门派人来为山村修建的。

自从有了这个“大灵通中转接收站”,村民们都使用了“大灵通”。许多到外地打工的青年人,纷纷回到家乡做起生意来。因为有了大灵通,人们联系起来方便多了。我的阿姨,也从打工队伍撤了回来,阿姨开了一个“建材”店,专营水泥的。当有些人家想做新房子时,就联系水泥店,联系少不了要用手机或小灵通、大灵通呀,所以我阿姨的大灵通总是时时带在身边,村里村外和阿姨联系业务的人不断。阿姨艰苦奋斗了几年,攒了不少的钱,盖起了一幢小洋楼,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喽。前几天,我又去小山村,去看望一下我的阿姨,发现那条泥泞的小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敞、笔直的水泥铺成的大路,直通向阿姨的家。

一所山村小学的“愚公传奇” 篇7

在河南省的地图上,我们找不到山口村。这是个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居住着800多口人,再往山深处走上几公里,就是野生的太行猕猴聚居区。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适龄儿童不足80人的小山村里,却有着一所在校生人数超过千人的现代化小学——五龙口镇实验小学。

这是一所普通的山村小学,却被人称为“全市最好的小学”。这里的小学生在外人眼里都是“神童”。建校12年来,学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近500万。学校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打造“珠心算”与“优因数学”特色教育,成就辉煌。

科研兴校:用10年时间,挂上河南名校的牌子

作为目前济源市教育窗口的五龙口镇实验小学,其实是一所村办小学,它的前身是采用复式班教学的山口村小学。

1997年,举全村800口人之力,村政府共投入200余万元,建成了一所现代化山村小学。占地面积12 400平方米,办公楼、教学楼和科技楼一应俱全,校内雷锋雕像、花架、凉亭错落有致,绿树掩映,鲜花烂漫,环境宜人。这样的硬件设施在当时的济源市绝对是一流的。

建校之初,杨烈全就被调至山口村小学任校长。学校建成后,又就任五龙口镇实验小学校长。

适龄儿童还不足80人的小山村,对于一个能容纳六七百人的现代化的小学来说,生源成了最大的问题。老百姓看重的不是漂亮的教学设施,而是过硬的教学质量。没有过硬的教学质量,家长是不愿意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几里甚至几十里外的偏僻学校寄宿上学的。无奈,当时的镇教办只好动用“行政力量”,将镇上另外7个教学点三年级以上的教学班撤并到五龙口镇实验小学,学校才因此招到了230名学生。

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家长们围住镇政府抗议。“靠行政力量招生,这叫什么事啊?”杨烈全和教师们都觉得很没面子。

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怎样才能走到教育的前列?杨烈全和大家一起商讨,最后理出思路:必须寻求变革,科研兴校。

炎热的夏夜,杨烈全和副校长郭咸祥拉张凉席往操场上一躺,总有聊不完的话,露天而眠成了习惯。那段时间,他们吃住在校,教室是餐厅,操场是卧室。谈到学校以后的发展,他们经常彻夜难眠。

一天深夜,杨烈全灵感突现,坐直了身子说:“必须制定好学校发展的路子,争取用5年时间,给学校挂上济源名校的牌子,用10年时间,挂上河南名校的牌子!”

1998年11月,经济源市原教委推荐,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学校近20位教师全体出动,到山东省平度市郑州路小学参观学习。7天时间吃住在学校,老师们个个都在专心学习、取经。每天晚上12点前的时光,大家都是在一起度过的,一起交流探讨当天学习的情况,一起研讨各自发现的教育特色。他们明白此行考察的使命——找到科研兴校的突破口。

在第7天的晚上,在郑州路小学的校园里,杨烈全组织教师们召开了碰头会。教师们称之为“平度会议”。会上,数学组的教师们提出对该校的珠心算教学很感兴趣。他们在听课时,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做算术题不用演草纸,而是用心算,并且算得又快又准。教科室主任侯丽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珠心算真能将计算简化,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天的会议开到很晚。大家最终达成共识:农村学校信息资源相对匮乏,而珠心算教学对课程资源的要求不高,要科研兴校、创办特色,就可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小学数学珠心算教学实验。

回头看实验小学走过的路,杨烈全说:“‘平度会议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会议的决定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打造名片:攻克珠心算难关,培养小神算

见识了特色,开阔了眼界,然而真正在学校里实施珠心算教学,却又困难重重。据侯丽讲,农村教师之前根本没有听说过珠心算,甚至不会打算盘!在郑州路小学学习的7天时间,也只是感性认识到了珠心算的魅力,但具体在课堂上怎么教,老师们一无所知。

面对这样的困境,杨烈全没有放弃,而是对教师们说:不管再难,都要攻克难关,实施珠心算教学。一句话,像一记鞭子抽打在教科室主任侯丽身上,她知道杨校长的脾气,只能前进,不许后退,摸着石头也要把河过!

侯丽拿出自己在郑州路小学记的笔记——一张16开的纸,上面写得密密麻麻的、自己看作宝贝的经验,跟数学组的5位老师一起研究珠心算教学的方法。他们翻阅了大量的有关珠心算的专著,又分别到山西和河南郑州、郾城学习。为了能顺利开课,杨烈全校长对实施珠心算教学一路开“绿灯”,明确表示:只要是学习珠心算,可以不请示,不汇报,需要什么给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1998年底,全校各班将珠心算教学以第二课堂形式铺开。

由于在学校大规模开设珠心算课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所以,刚开设的第一学期,教师们每天都会遇到问题,诸如“珠算到什么程度开始心算?”“珠心算是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几位数的加减法?”“老师该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该学到什么程度?”……没有现成的教科书,没有人指导,侯丽和教师们每天晚上都坐在一起讨论当天教课的情况,互相交流、探讨珠心算教学的方法。作为教科室主任兼当时的数学组组长,她不仅要对珠心算进行整体组织,还要对每一步的实施进行细致研究。

当时,侯丽的两个孩子都在身边上学,女孩上二年级,男孩上学前班,侯丽于是很幸运地拥有了两个“实验品”。从两个孩子身上,她直观地看到了不同阶段学生对珠心算的掌握程度。

每次去城里,在公交车上,侯丽总会把两个孩子叫到众人面前,让他们表演珠心算,激发孩子学习珠心算的潜能和积极性。很快她发现,孩子学习珠心算学到的不仅是计算技巧,还有珠算思维、数学思维。这些实验发现和心得,她都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们计算能力的进步让每一位数学老师感到振奋。一年级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心算五六个两位数的加减法,而且算得又快又准。山口村的四五十位学生家长被请到学校,开了眼界,学校的名声也由此传播开来。

科研的种子一旦萌芽,就会茁壮成长。杨烈全由此看到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曙光。他组织教师编写练习册、写教学心得。2000年6月,《小学数学珠心算》课题被济源市教委教科所批准为“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00年9月,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靠学校自己的摸索,珠心算教学被正式融入了课堂。

杨烈全告诉记者:他第一次感到特别轻松,没想到学校的进步能这么快!2001年至今,学校自筹经费相继建起了宿舍楼和同时供1000人用餐的多功能餐厅,但还是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现在生源辐射两省(河南、山西)三市(济源、沁阳、孟州)一县(博爱),有20个教学班,1000余名学生。

校本教研:实施优因数学,力争建成“河南的杜郎口”

珠心算教学取得的成绩令每一个五龙口镇实验小学的师生振奋,但同时,老师们又陷入了另一个困惑:珠心算代替笔算,只能解决数学计算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教科研难道就停留在这个阶段吗?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小神算,而是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数学思维能力,那么我们能不能深度开发珠心算教学,让它真正融入数学课堂,成为数学教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正在教师们被这些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时,2002年,中国珠算协会副会长、世界珠心算联合会理事郭启庶教授第一次来学校讲学,给教师们带来了“优因数学”的概念,也为教师们打开了“珠心算融入数学课堂”的新思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郭启庶教授创立的“优因数学”没有停留在单纯珠心算上,而是融合了西洋数学符号化思想方法、逻辑性,与中国传统数学之珠算符号、运算模型、“率思想方法”等,编织建构的简易、高效的现代化数学知识结构,是一种全新的数学教育理论。这种数学教育理论简化了小学数学教学,改变了现有数学课程处理方法繁琐、落后的状况,自然整合数学与计算机教学,使数学教学现代化。

2002年9月,五龙口镇实验小学开始了“优因数学”教学实验。从一年级开始试用郭教授编写的实验教材。为稳妥起见,学校随机抽取一个班作为实验班,数学教师跟班走。实验班第一年由史小娜老师任班主任和数学老师。三年级基本完成了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六年级除了完成九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外,还教学了一些高中的内容。在镇里进行的期末调研中,该班数学成绩连续12个学期稳居全镇第一;在2008年中招结束的第三天,用中招数学试题对该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全班平均分竟达到60.45,最高分89分。

“优因数学”让学生收益的不仅是成绩,还有能力的提升。董岩茹是六年级“优因数学”实验班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在学习“优因数学”的过程中,自己不仅提高了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判断能力,更重要的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前看到不会做的习题,总是会胆怯,现在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优因数学”实验近7年来,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2006年12月,海峡两岸专家在五龙口镇实验小学召开“优因数学”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此教学法是“有中国特色又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数学教育创新”。著名数学家、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文林于2007年6月专程来到这所山村小学,逐班听课,进行详细考察,他认为“此教学法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对广大农村和城乡接合地区提高学生数学兴趣、改善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2009年4月7日,“河南省教育科研基地工作现场会暨校本课程‘优因数学研讨会”在此校召开,李文林教授和济源市教体局局长吕振杰及专家学者和各地教师近千人参加。与会人员对此教学法给予了高度赞扬。

吕振杰局长告诉记者,五龙口镇实验小学的“优因数学”教学是济源教育改革的一个代表,该校结合自身实际,从底层突破,凭着一股坚忍不拔的愚公精神,勇于开拓,走在了教改的前列,彰显了济源教育的主体文化,确实值得大力宣传和推广。

提及学校以后的发展,杨烈全胸有成竹:“学校的发展依照当初制定的三个五年计划稳步推进,前两个五年计划已基本上成功,下一步我们第三个五年计划,即到2012年把学校打造成全国名校。杜郎口中学之前不也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吗?我们不比杜郎口中学差。力争创建‘河南的杜郎口,这是我们的愿望。”

记者离开时,已是傍晚。被大山包围的五龙口镇实验小学在暮色的笼罩下,显得静谧而深沉。杨烈全校长那掷地有声的话语仍在耳边萦绕。有这样一种坚韧的力量做后盾,有这样一种执著的信念做支撑,五龙口实验小学一定会再创辉煌!

山村晨韵小学三年级作文 篇8

早晨,一条清澈的小溪带走夜的鼾声,一颗颗洁白的露珠湿润了美丽的黎明;山村从甜梦中醒来,晨风给她轻轻地揉着眼睛。

太阳羞答答地露出半个笑脸,五彩缤纷的`蝴蝶开始在花丛中跳舞,看,它那轻盈的舞姿多美呀!简直令人陶醉!还有那辛勤地为我们采花粉,酿花蜜的蜂儿正在唱着歌,听,它那嘤嘤的歌声是那么优美动人。晨曦中,一条条欢快的小河在舒展着腰肢。轻巧的炊烟袅袅上升。山村的早晨,像一个刚刚睡醒的小女孩儿,美丽、宁静、睡眼惺忪;原来,大自然是位多才的画家,描绘出了这幅美妙绝伦的水墨丹青。

小牧童走进画里来了,赶着羊儿,洒下一路美妙的歌声;挤牛奶的大妈走进画里来了,奶桶里流动着喜悦和希望;在河边挑水的姐姐们走进画里来了,飘着美丽的彩裙,洒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梳妆的小妹走进画里来了,小河捧起一块明镜,让小妹照一照梳妆后的俏模样;打太极拳的爷爷走进画里来了,绿枝千条的柳树在向他深深地鞠躬,并和他一起腾、挪、推、劈;练长跑的哥哥跑进画里来了,山村的“马拉松”又开始了。

火红的太阳升起来了,上学的孩子可不想迟到,山路上,闪过他们的身影……

山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篇9

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山村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山村(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内容分析:《山村》是一首有趣的数字诗,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古诗。它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学习“─、│”两个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十”。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活泼、大胆,并且有一定的自我表现欲,需要被肯定和鼓励。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各种教具,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设计各种游戏为辅助学习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

2、用听读识字及猜字的方法认字7个。

3、认识、会写笔画横、竖,知道字的笔顺:先横后竖、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互帮互学的品质。教学重难点:随文识字,学写生字。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生词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投影片)(投影片同书上插图)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美?(生:图上的花美。远处的山美。山上的小亭子很美。山下的很多小房子很漂亮。„„)

2、大家说的真好!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名叫邵雍的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山村”。(板书课题:山村)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遍这首诗。(范读)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请举手的学生模仿着跟着读)下面全班一起读一遍,不会的小朋友认真听别人是怎样读的。

2、通过你的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字,到投影前指着字带大家读。

3、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都读的好,就互相奖励一个小星星。

4、谁觉得自己读的好,想读给大家听?(指名2—3人读)谁来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生:我觉得他们读的挺有诗意的。我觉得他们读的声音很宏亮。„„)

谁会背这首古诗?(自己背,同桌互相背。请一个同学背。)你怎么背的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吗?(生:我按照十个数字的顺序背。)

5、在大家背诗的时候,淘气的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卡)二六七八九十花(学生抢着读)

6、(做照镜子的游戏)老师说生字,小朋友们举生字卡片,互相看看对不对。(鼓励学生)

三、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表:一二三十)这四个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要想写好这几个字,先要学习两个笔画:“─、│”。谁知道这两个笔画怎样写?(生:“─”从左边向右边写。“│”从上往下写。)(课件演示笔画写的过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学生练习写)

反馈,把学生写的拿到投影上,评一评谁写的好,说说怎么好?(生:写的工整。干净。„„)

再写一个,同桌互相看看,写的好奖励一个小星星。

2、出示:“二”。同桌互相说说“二”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写第一个短一点的横,再写第二个长一点的横,先上后下)(课件演示写的过程)

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第一横在上半格的中间,第二横在下半格的中间)老师范写,学生练习写。评议。

3、出示:“十”。同桌互相说说“十”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横后竖)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横写在横中线,竖写在竖中线上)

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四、小结,学生谈感受。

(生:老师,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想伴随着音乐读一遍。)全班配乐朗读。

附:板书设计

山村

山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篇10

关键词:边远山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1、边远山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1.1山区小学生的知识面窄导致学生审题出错

边远山区的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封闭的山区中,几乎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他们接触不到最新鲜的事物,知识面就会很窄,而且思维能力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刺激和训练就会变弱,如同生锈的铁锨一样。审题能力与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学生的知识面很窄,就考虑不到问题思路的全部可能性,思考问题时会受到局限,因此审题出错的现象就会在所难免。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学的主体,整个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来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2],因此审题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1.2知识点概念模糊,思路不清晰

数学学习中,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很重要,尽管经过数学改革后,数学概念已经不再那么抽象难以理解了,但是在教授和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往往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是模糊的懂得或了解这个概念,这样在做题的时候,学生往往不能准确地抓住题目的重点,概念不清楚,思路不清晰以致于无从下手。

1.3对待作业态度不端正

玩儿是孩子们的天性,山区孩子也不例外,他们由于从小生活在山区里,习惯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以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日常的玩耍,甚至很多孩子都把做作业当成是一种负担,不能以端正正确的态度对待作业,导致作业过程马虎、敷衍了事。在数学做题过程中,最忌讳马虎不仔细,不能很好的审题就下手,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审题的坏习惯,加之小学习题一般比较重复,如果学生反复重复错误的习惯就会养成错误的思维,甚至形成思维定式,严重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

1.4粗心大意是审题最大的敌人

卢梭曾经说过:人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什么都懂。这句话真是的反映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态。在做题的过程中,小学生对越是简单的题目,越容易粗心审题,不认真思考就直接下手答题,以致于看错题。数学审题是一个思维严谨的过程,一个符号或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最后答案的错误。

2、加强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有效措施

2.1加大对农村边远小学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受农村落后经济、文化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山村学校要自力更生改善办学条件难度大,进度缓慢。只有依靠于政府投入,寻求社会有识之士捐助,借此改善办学条件,为山村小学实施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切实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努力吸收引进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学业务素质。开阔知识视野,增强责任感,事业心。

2.2强化默读,做到心口一致

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初步了解题意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开始。在数学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仔细、反复阅读的读题习惯,同时还要让学生用心去读、去理解,真正做到心口一致,并能正确理解题目所需要的解题步骤或设置的陷阱。比如有一道六年级期中考试填空题“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3厘米,高是5厘米,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多少”题目看起来有些啰嗦,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不少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会先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后再对二者进行面积比,其实仔细思考一下,这道题实际上就是在考察学生对同底等边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的掌握,很明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这个思路直接没有用到题目中的数据,所以学生在审题时不要着急,多思考一下,说不定就会有更简单的解题方法。

2.3做标记,抓重点

所谓做标记,就是利用自己独有的一套符号来标记某些具有特別意义的字眼或词语。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套自己独有的标记符号,审题过程中,标记出具有不同意义的词语,时刻提醒自己问题的关键,这样可以比较快速的理清解题思路,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如:做一对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半径2分米,高5分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学生在读题时,若能在题目中画出“一对”、“无盖”这两个关键词,在解题时就会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会时刻关注到这两个重点,能准确解题。可以用作标记的符号有:单下划线、双下划线、波浪线、三角等,也可以利用某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英文字母,如速度用V来表示,路程用 S 来表示等。

2.4反复复述题目,生动化理解题目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采用生动鲜明、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数学题目,将抽象的数学语言用通俗易懂的生活用语表达出来,这种鲜明化的教学手法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自觉转换题目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概括题目的能力。如:小明家王叔叔购买了三年期的国家债券2000元,年利率是2.89%,到期时王叔叔总共可以取回多少钱?题目中“总共可以多取回多少钱”如果换成“总共可以获得多少利息”这样的语言,则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解题。又如“华龙商场共有电视机65台,已卖出25台,卖出的是总台数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表达出:“25台是65台的几分之几”,这样学生就可以准确解题。同时,除了可以把语言生动化之外,还可以采取画图分析等形象化手段,尽量将题目中的题意用简单的、小学生易于理解的说法表达出来,不要盲目的做题,一定要对症下药。总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养成仔细读题,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方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不断优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燕. 论小学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J]. 才智,2014,06:166.

2012泰山村党支部工作计划 篇11

根据乡党委年初基层组织建设年目标要求,结合我村党支部工

作实际,在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工作计划。

一、强化基础建设

1、完善党教阵地建设,达到七有标准,即有完整的办公场所,有合格的标志牌,有完整的党教活动室,有电教设备,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有规范的档案,有村务公开栏。

2、完善办公场所后,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搞好党员电教工作,电教设备管理好,做到定点存放,专人管理,有完整的远程教育组织、制度和收看活动记录。

二、党支部活动规范化

1、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支部工作要有新创意和新举措,村两委班子配合的好,及时通报情况,交换意见,做到和谐共事。

2、利用“三会一课”制度,搞好党员教育工作,保证全体党员参与与决策、管理,监督权力的发挥,努力做到党员活动参与率在60%以上。争以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半年进行一次民主生活会,研究一次发展新党员工作,年末召开一次总结评比会。

3、搞好新党员发展工作,按照新党员发展要求,确定发展目标及培养人在党员大会上进行公开确定,认真做好新党员发展公示制有关要求。

4、认真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做到表册齐全,及时足额按时价收缴上交。

5、认真做好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年末将评议党员的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6、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台帐。

三、加强组织建设

1、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不断增强支部的活力。

2、进一步完善党员管理、活动日和考评制度,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把党支部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四、加强制度建设

1、健全明确的责任管理机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

2、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对党内重大问题,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推广运用“4+2”工作法。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活学活用“4+2”工作法,解决具体事务,充分发挥该工作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破解我村发展难题。

4、坚持和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强化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严肃组织纪律。

5、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争星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

五、党风廉政建设

1、有领导组织,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2、党风廉政建设要有活动记录,党务村务要及时公开透明。

3、做好村民的信访接待工作,对解决不了的来访要及时上报。

六、其他工作

1、关心离退休党员生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2、进一步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提倡育龄青年做青年做到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突出防范意识,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3、加强控违巡查工作的力度,有效遏制违章搭建现象。

4、努力做好各项政策宣传发动工作、做好群众工作,为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加强稳定局面,确保我村的稳定。

5、加强防汛抗旱工作。

6、积极协助做好重点工程的征地的协调工作。

7、继续扎实落实“三项制度”。努力配合推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提前达标。

长山村综治工作总结 篇12

(2012年上半年)

我们长山村综治工作站在上级综治办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委会的统一部署之下,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人口管理,井然有序。

合理管理好全村各类人口是综治工作最基础的工作。能为村委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年初,我们组织综治信息员对全村所有人口进行摸底造册,对人口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了仔细核对。专门清理了流动人口,对外来常住我村的珍珠养殖厂员工一一摸底造册,并定期对它们进行走访。对新出生的人口,和计生专干一起上门登记,做到准确无误。对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员与派出所及时联系,注销户口。因此,我们对全村人口做到了底细清楚,同时对重点人口张凡上门摸思想,细教育,正确引导,该同志深受感动,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二、法制教育,持之以恒

要想全村上下和谐稳定,必须让父老乡亲知法、懂法、守法,因此,我们始终把法制教育工作贯穿综治工作的始终。我们不仅利用标语、横幅,专刊进行广泛宣传,同时也经常召开广播会,提醒和教育农户自觉守法,更重要的是每月都组织全体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到村进行法制学习,学习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五月份聘请司法所张志刚所长专程来我村授课,大家都专心致志听讲,受益匪浅。因此,我村半年来无一人违法、犯罪,社会秩序良好。

三、治安防范,不留死角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犯罪,解除治安隐患,我们在治安防范上措施得力,涉及面广,不留死角。首先是配合综治办合理布局,在重点路段安装了视频监控器;其次是组建巡逻队,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治安巡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再次是定期对重点部位,重点种、养、加工、经商大户进行安全检查,将集体贵重物品登记造册,安排专人保管,同时经常召开广播会,让大家从充分掌握防盗、防骗、防邪教、防事故的基本知识。因此半年来全村无重大盗抢等事故发生,真正做到了让犯罪分子无懈可击。

四、矛盾调解,准确及时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农户之间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发生,因此,我们每个村民小组都聘请了矛盾调解信息员,每月都对小组的矛盾隐患认真摸排并登记造册,然后汇总上报。同时我们对发生的小争小吵主动上门劝解,宣传万事以和为贵的宗旨。六月十四日,我村六组王秀林,张三元两人发生冲突并动手打架,造成一方财产损失,另一方受伤住院的局面。我们全体村委会在书记王家见同志的带领下,迅速控制局面,同时上报镇综治办,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就将该矛盾成功调解。因此,半年来我村发生的各种纠纷都得到了及时准确的调解,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全村呈现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局面。

五、资料整理,推存出新

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综治办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一丝

也没有放松,年初,我们就将各种组织健全,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并一一公布上墙。将上半年的资料档案全部整理规范,专柜存放。同时对今年综治工作的各种文件、资料、档案全部及时更新,认真填写,装订规范,摆放整齐,随便看来,一目了然,焕然一新,深受综治办好评。

总的来说,我们长山村综治站因为有镇综治办的正确领导,有我们长山村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全村农户的积极参与。所以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上级领导的好评,同时,老百姓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但是与兄弟单位和领导要求以及父老乡亲的愿望也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打牌赌钱现象普遍存在,农户之间小型矛盾时有发生,小偷小摸现象屡禁不止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对照先进找差距,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克服不足,动员所有力量,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开展工作,真抓实干,将长山村的综治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长山村治保委员会

浅谈中小学学校的党建工作 篇13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党建

中小学党建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党建的好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可以说,一所优秀的、有内涵的、有特色的、有持续发展力的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一个强有力的优秀党组织,有一整套科学的党建机制,有一支党性修养优良、业务能力较强、工作作风过硬和业绩突出的党员队伍。学校党建只有与学校教学的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才能“有其位、有其为、有其效”。

一、落实党建工作,打造特色学校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要落实党建责任制,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扩大党组织和党建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践行的阵地,也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动与宣传的阵地。在中心学习组先学和学深的基础上,支部书记或校长要能用教师听得懂的语言,采用党课学习和会议传达等方式,把精神传达下去,使党员教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党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指导学校工作,接地气、落地生根是关键。学校党支部要根据工作实际,坚持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和全局思维,努力找到促进工作、落实任务和促进发展的结合点与平衡点,做到精神落实不走样,工作推动不松手;抓要有抓手,干要有方向;查要有标准,做要有成效。

学校之间的差异就是学校文化的差异,最核心的是精神的差异、理念的差异、制度设计的差异、物质环境的差异。营造优秀的学校文化,最核心的就是要打造学校优秀的精神文化。面对具有不同文化素养的教师,面对教育均衡、优质、公平和内涵发展的新要求,面对创新、协调、绿色和共享发展的新常态,必须要把精神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实抓、细抓、抓常、抓长。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不竭动力的源泉,学校要提出一整套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从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到教风、学风、校风、领导作风及校训,必须要明确回答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人才,如何办成有品味有特色的学校,如何培养出有正气、有灵气、有才气的学生等重大现实的价值判断问题,同时还要回答教师、学生、领导干部的最低行为价值标准。科学回答上述问题,学校党支部必须主动参与、主动有为,把党对教育、学校、教师、学生的要求和期望,转化成全校上下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

精神文化的形成是不断养成强化、积极积淀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从有形到无形、从被动到自觉的过程。教师群体的行为文化是教师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教师精神文化是教师群体行为文化的本质反映,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党支部建设教师的精神文化必须要从养成教师的行为文化入手,比如,领导教师每天都能提前到校并投入学生教育管理辅导活动,天长日久就会内化到教师行为中,学校到校文化就形成了。又比如一开始就要求教师至少评出三个亮点、指出两个不足,并提出自己改进的两条方法,从评价他人到反思自己,从教学展示到教学研究,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开放、科学、合作和创新的研究氛围,就形成了学校评课文化。精神文化形成之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精神文化的固化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保障。离开制度的约束,精神文化也可能随个体破坏而出现渐进式消亡。因此,学校必须把制度和规矩挺在前面,违规必问责、问责必受罚,促使全体师生在良好的精神文化中浸润、成长和发展。

二、以建设为重点,探索党建新机制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学校决策没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就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很难保障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学校出台涉及师生利益的重大制度、规定、办法、细则和方案之前,党支部要召开不同层次的意见征求会,先听取意见建议,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交给相关部门研究与完善,最大限度上满足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愿,确保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学校党支部根据党员教师的师德表现、教育教学成效和工作作风等,每月开展评选“明星教师”活动,让党员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示范的带动作用,让教师身边有榜样、工作有方向。同时召开学校课堂改进推进会议,通过经验交流、方法介绍和互动交流,准确把握课堂改革的方向,激励教师主动参与改革、促进改革,从而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以培养为抓手,提高党建队伍素质

发展学校,必须首先发展学校领导和教师;发展党支部,必须首先发展学校党政领导和党员教师。学校党政领导和党员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先锋、教师的教师,以及教师的楷模。但在学校党政领导和党员教师工作中,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是学生家长反映的,有的是日常检查中发现的;有的存在规律性,或阶段性、普遍性,以及个性化。党支部书记要根据实际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正面教育,定期开展约谈,及时扯袖子、提领子、咬耳朵,教育党员干部做个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把握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知道红线在哪里,底线在何处。

落实“双带双培”制度,确保学校党政领导和党员教师成为专业成长上的带头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的重要使命,也是发展学校的关键一招。重视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点任务。因此,学校党支部要坚持好“双培双带”制度,努力把教学骨干培养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带动教师走上“四有”道路;要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为学科带头人。带动全校教师走上专业化轨道。

坚持开展警示教育,確保学校党政领导和党员教师成为合格的引路人。制度的价值在于执行,教育的使命在于教化。要求再多,不如问责一次。问责一人,就会教育一片。学校党支部要坚持开展警示教育,以反面典型案例为教材,教育全体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把制度和规矩挺在前面,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意识。自觉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在党为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变成行动自觉。

学校育人、党建为魂。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找好学校党建的着力点,这样不仅会增强学校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对党员干部、广大师生的凝聚力与吸引力,还能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与稳定,保证学校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炜,赵建军.关于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

上一篇:初二作文感恩励志下一篇:钢琴小精灵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