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

2024-06-19

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共11篇)

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 篇1

把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成记叙文

要求:不能改变原诗的意思,发挥一定的想象,写出李白与孟浩然依依不舍的情景,着重写人物的神态、语言。

原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华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jiàn)行。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孟浩然„„的朋友—李白早早起床,只为孟浩然送行。

他拿出一坛坛珍藏已久的美酒,赶到了长江边上的着名的黄鹤楼,来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身边。

“我将乘船去广陵了。”孟浩然百感交集地说:“希望以后还能相见。”

“此时正是鲜花烂漫的三月,不宜谈这些。”李白虽然不怎么说,但心里却有十万个舍不得小声地说:“喝点酒,缓解一下。” × 20 = 400

果然酒是放开心事的灵丹妙药,李白一喝就是一瓶似乎有点儿醉了,说“孟兄啊,这一路就是几百里啊,这一走就是几年,舍不得呀!”

上船了,孟浩然说:“我们永远是好友!”李白说:“记得派人带点土特产啊!”“知道了!”

朋友走了,但还有一大堆话都被压在心里。

李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孟浩然的帆船上。茫茫长江,船多的是,可在李白眼里,此时只有孟浩然乘座的一艘帆船!

李白继续喝酒,越喝越想孟浩然,越想孟浩然越喝。终于,这种“鸡生蛋、蛋出鸡”的状态结束了,因为李白已经把所有情感放在了这首诗上。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多美的诗啊!诗罢,李白大笑一声如闲云野鹤般飘然而去!× 20 = 400

如何将古诗词改写成小散文 篇2

如果我们在考场碰到这样的小作文,该怎么写?

我们先以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的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为例,假如有一道小作文要求将这一联改写为一则叙事性小散文,我们怎样开展我们的写作呢?

这一联的字面意义很好理解,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一个人住在小楼上,春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次日清晨,听见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

而当我们要将它改写成一则叙事小散文,显然,仅仅翻译是不行的,它必须符合叙事散文的基本要求,有人、景、情等等。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一联诗中的人、景、事有哪些呢?第一句写的事件是听雨,听雨的主体是诗人“我”,时令是春天,时间是晚上,地点是小楼,整体环境就是临安某街道春天夜晚的雨景;第二句事件是卖杏花,主体是卖杏花的人,诗句的景是春雨过后的清晨幽深巷子中的街景,两句诗都写得比较清新明快。

但是仔细读读这联诗,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一个春天,而且不是初春,因为已经有叫卖杏花的人了;诗人是一人独居小楼,而且他是一夜未眠,要不然怎么会听了一夜的春雨呢?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一夜未眠?是闲居小楼的百无聊赖?还是感伤春天的易逝?抑或是其他的愁绪?此处正是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关键点。

第二句中的字面上“深巷”也可展开合理想象,对深巷中的环境、人物作一番描绘,一夜春雨过后的清晨,深幽的小巷中湿漉漉的,天色尚早,路上行人不多,所以清净得可以听到早行人的脚步声。而“卖杏花”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里可以抓住声音背后的“人”作一定的想象和联想。这叫卖者是少女、儿童、还是老妪?声音如何?情状如何?挎篮子还是背背篓?这些都是想象和联想的切入点,可以丰富诗歌内容,但不必都一一展开来写,选一两处便于发挥的来写就可以了。

两句诗的背后,透露给我们这样一种情绪:辗转反侧地虚耗了一夜,天又亮了,时间又流走了一天,其中隐藏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时间已逝的感慨。

古诗词非常强调意境。要使诗歌有意境,就要在诗的景物描写中融入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感情。这句诗表面上看起来用语比较明快,但实际上透露出一股苦闷的愁绪,这一点前面已经做了分析,这里就不再重复说明了。在展开写作时也要尽量在字里行间融入诗人所流露出来或想要表达的情绪,设身处地地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这样改写的作文就有了情味也就更能打动人了。

综合上面的研读和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了写作大体框架,然后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打磨语言,就可以落笔成文了:

闲居临安这幢小楼多时,春天已经悄悄逝去了大半。这又是一个绵绵春雨的夜晚。春雨呀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是不忍春光易逝?还是百无聊赖?抑或是心有不甘?天渐渐明了,幽深的小巷中传来早行人的脚步声。突然,小巷中响起一声稚嫩的童音:“卖杏花咯!”顿时,仿佛鼻尖有了若有若无的杏花香。探出头去,远远望见那簇刚从枝头采摘下来的杏花,粉嫩的开得正盛,如一团粉色的光照亮了这个深幽的小巷。这一声吆喝也仿佛叫亮了天色,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而我又能做些什么来打发时间呢?

短文抓住“一夜”两字,推测诗人的心理,从听觉、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想象小巷中叫卖的稚嫩的童音和若有若无的杏花香气,写出了清新的春光中一种淡淡的愁绪和感伤。

改写时,我们首先一定要读懂诗意,挖掘诗句中透露给我们的相关信息;其次,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补充诗意,并体会和揣摩诗句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准确把握诗句的意境;最后选择和提炼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手法,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形成书面文字,一篇古诗词改写的小作文就完成了。

上面是诗词片段的改写,下面我们来看看整首诗词如何进行改写。整首诗词的改写与某一联的改写大同小异,基本思路是一样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回顾一下作者的身世、经历、创作背景,理清写作的顺序和层次,做到有头有尾,有详有略。考查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写景、叙事、感怀三大类,我们就以常见的写景类诗歌为例,看看整首诗的改写要注意些什么。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语言平实,看似简单,但是,视角的转换,点与面,动与静,人与景,景与情都是别具匠心的,真正要改写得神形兼备,并不容易,特别要注意诗中暗含的线索或者顺序。首联从整体入笔交代天气、季节、地点,颔联写近景,视线由上而下,感觉上由视觉到听觉,一静一动,表现山中的清幽。颈联写远景,一听觉一视觉。这其中的移步换景、视线的变换,需要我们在改写时理清思路,梳理层次,特别是要考虑前后句的改写如何自然地衔接过渡。

下面我们来看看改写的样本:

雨后,风挟着秋天特有的凉意和那桂花香的气息,穿梭于发梢耳际之间。信步走在雨后的山谷,抬头凝望,皓月当空,撒下一世界的银辉,整个松林如同少女蒙着银纱般透着一种异样的静谧的美,也照得那潺潺的泉水欢快地跳跃着,叮咚地流向溪流。溪的那头,如水的笑声随着风穿越过颤动的竹林飘来,哦,原来是洗衣女踩着月光走来;晚归的渔舟满载着一天的收获,和着“吱吱”的摇橹声,悠悠穿过那晃动的莲叶。就让春天的芬芳消逝吧,这一刻,秋天依旧美丽迷人,如同树叶虽然褪去了绿色,秋天却给予了它们最美的诗行。生活在如此诗情画意中,远离了尘世的车马喧嚣,还有何所求呢?(冯悦)

首先,样本将诗的第一联展开联想,由新雨、晚秋联想到诱惑的桂花香(嗅觉)。然后用“信步走在”“抬头凝望”“溪的那头”三个带有指示性的短语贯串起对全诗的改写,层次清晰。作者在描写时细化了多种感官描写:触觉(挟着凉意、穿梭于发梢)、听觉(耳边听到微风的声音、洗衣女的笑声、摇撸声)等;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拟人(空气中挟着秋天特有的凉意,随着风来回地穿梭于发梢之间)、比喻(整个松林如同少女蒙着银纱般透着一种异样的美),“如同树叶褪去了绿色,秋天却给予了它们最美的诗行”此句又综合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加之短文的遣词造句有语言功底,如“踩着月光”的“踩”,使短文行文摇曳生姿,富有韵味和美感。

通过以上的探讨,可以看出,改写古诗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纯粹翻译。比如《山居秋暝》的第一联,若是直接翻译为“深秋时节,空旷的山里下了一场雨”,与上面所举的改写例子“雨后,风挟着秋天特有的凉意和那桂花香的气息,穿梭于发梢耳际之间”相比,显然缺少了诗的灵动和韵味。

第二,改写不能脱离原意,胡编乱造。比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中“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一联,若在改写过程中加入诗人的起居活动或者家庭成员的状况活动,这些与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无关,破坏了整首诗的意境。

第三,在原意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地想象和联想、创新,细化景物的颜色、形态、声音、气味,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等,但要与诗的意境相符。

第四,可以使用合适的修辞手法,使行文生动,改写中最常用的修辞是比喻和拟人。

第五,所谓文章是山不喜平,也可以使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以动衬静或对行文顺序进行适当地改变,使行文生动、别致、有趣味。

第六,可以适当地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地理环境、季节特征、天气状况、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使改写更加具体。

第七,要注意题目提出的字数限制和其他相关要求。考题中往往会设置不同的要求,同学们在改写时一定要记得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有的会提出一些特殊要求,比如要求用到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要求有心理活动描写,要求一定的人称等等,具体表达时一定要留意,并在最后完成后检查一遍,看看题目中的要求是否都完成了。

另外,古诗词往往都是具有古典美的,选择的语言风格也尽量符合原诗的意境,形象优美生动,如若用现代的网络语言去改写一首首诗词,那恐怕是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把古诗所见改写成小故事 篇3

周末,袁牧特别悠闲,便去树林中看看风景。

风景非常美丽!小溪帮鹅卵石冲澡,树枝在空中唱歌,阳光透过树叶,动物们笑得更灿烂了。一个小牧童骑着一头黄牛来了。小牧童看到如此美的风景,便开口唱起歌来,那声音真好听!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连袁牧都过来凑热闹。小牧童正在唱着歌儿,被一只小知了的歌声给打断了。小牧童想:小知了的声音一点儿也不好听,还打断了我唱歌,看我不抓住它。小牧童便跳下黄牛背,跑到树底下一跳,双手便抓住了“蝉”。小牧童定睛往手心一看:呀,原来不是“蝉”,而是树皮。蝉跑走了,小牧童气得直跺脚。

袁牧看见了,便写下了《所见》这首诗。

把句子改写成比喻句 篇4

1、瀑布飞流直下。

2、鸟儿啼转起来。

3、金秋十月,桂花开了。

4、洞庭湖的水真绿啊!

5、奔腾的湖水从大坝的进水口直冲下来。

6、他飞快地跑过来。

7、秋天,枫树的叶子红了。

8、排着队的游客走进展览厅。9.那荷花随风飘动,十分好看。

10.入夜,远远望去,小山村灯火点点。11.下课了,操场上热闹起来了。

12.雨下得真大,大雨犹如珠帘般倾泻而下.13.天空中有一颗星星一闪一闪的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拟人句 1.小草发芽了。2.春天来了。

3.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4.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5.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6.溪水哗哗地向前流去。7.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8.鲜花盛开。

9.森林阻止了风、雨、旱灾。10.天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11.青蛙呱呱叫。12.小草被风吹着。

13.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

14、十字路口,红绿灯提示行人及车辆注意安全。

15、春笋钻出了地面

16、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

17、猎豹盯着一只羚羊,随时准备捕食。

18、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围着她的双腿起劲地跳着。(改成拟人句)

19、风把荷花刮得摇摆不定。(改成拟人句)20、牵牛花开了

21、小溪哗哗地向东流去

22、太阳升高了,水珠蒸发了。

23、烧焦的树木低垂着

24、大雨,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25、月亮被黑云遮住了

26、成群的蜜蜂在花间飞舞.27、春天,小鹿在溪水边走.28、夏天,蝉在树上不停地叫.29、天空中撒满了星星.30、柳枝随风摇摆。

31、手上的五指,根根都有作用。

32、桃花心木苗长得茂盛。

33、许多人在小青石上面走过

34、秋天到了,稻子熟了,高粱红了。

35、春天,柳枝发芽了,小草绿了,小花也开了。

36、蜡烛燃烧。

37、稻穗沉甸甸的。

38、路口的红绿灯正在交替闪烁着。

39、北风吹,杏花开了。40、小树长高了

41、我家的猫经常乱跑,有时候出去一天一夜不回来

42、把我躺在海面上,细浪在我耳边回想着。

43、把喜鹊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44、叶茂密的大榕树是天鸟的天堂

45、把森林阻止了风,雨,旱灾。把句子改成夸张句

1.很小的地方长着一棵大树。.2.街上人很多。

3.他的家乡是一个小镇。4.这雨下得真大啊。5.他的心眼很小

6.我们等你很久了,你才来。7.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很高兴。

8.今天太阳真大,外面很热。修改病句

0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0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03、经过教育,“FxG”的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0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0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06、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07、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

08、玛莎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09、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

10、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11、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12、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3、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14、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

15、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16、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17、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18、在劳动中,我们的双手弄脏了泥土。

19、听到这个消息,我小声地议论起来。

20、这次到会的只有七十二人左右。

21、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22、校园里种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树木。

23、儿童商店里的玩具真多,有积木,布娃娃、电动小火车、足球等。

24、、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25、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衣。

26、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

27、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的是可耻的。

28、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提高了。

29、同学们都说,昨天的活动是愉快的一天。30、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31、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2、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33、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4、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35、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36、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37、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38、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39、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40、《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41、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42、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43、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44、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45、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46、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47、《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48、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49、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50、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51、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52、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53、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54、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55、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56、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57、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

(二)40、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41、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42、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不就看到不同的形状了吗?

43、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44、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45、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46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47、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48、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49、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50、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51、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52、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

53、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54、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55、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56、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57、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58、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59、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60、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61、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6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63、肺结核病人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64、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65、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66、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67、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68、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对不会!(改为陈述句)69、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70、那大臣想:“难道我不称职吗?难道我是愚蠢吗?” 71、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

72、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73、你的家不是在6单元212号房间吗?

74、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怎能不想念乡下的爷爷?

75、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76、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77、难道蜜蜂不是有益的昆虫吗?

78、孔繁森的先进事迹,怎能不使我们感动得流泪呢?

79、这样的精品,难道不是从山上那根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采下来的吗?

80、谁没有父母兄弟?谁没有妻子儿女?你们怎么能忍心用枪来打这些受人压迫受人打骂的穷朋友呢?

81、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不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吗?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6、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7、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8、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9、咱们早就分好了。

20、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21、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22、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23、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

24、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2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26、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27、网络丰富多彩,让我们大家恋恋不舍。

28、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29、我们都爱自己慈爱的母亲。

30、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31、作为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32、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舒服。

33、这场比赛不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

34、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35、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36、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37、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不能参加祖国建设。

38、任弼时同志不同意搬进新房子,他说,不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

39、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金明家。

40、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

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4、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篇5

在一个寂寞的夜晚,张籍吃完了晚饭,坐在院子里欣赏美丽的月亮,圆圆的月亮高高挂在迷人的星空,给暗暗的大地增添了不少光泽.

张籍陶醉着月亮,忽然一阵秋风春来,他冷得直打颤,他只好回到屋里,从衣柜里找出了一件临走时,母亲给他缝的一件旧棉袄.

张籍深情地看着那件旧棉袄,不禁想起他远在他乡的母亲,于是,他就拿起手笔在纸上写道:母亲,您身体可好?天气渐凉,您可要多加衣服,以免着凉.我过得很好,不用您操心!第二天,太阳刚爬上山腰,张籍就把信交到王三手里.

王三正准备,走了的时侯,张籍又把信拿回来,拆开,写到:你们要快乐的`过每一天,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不开心……写完这些张籍才将信给了王三,王三骑着马,飞奔而去.

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篇6

秋天到了,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里,金黄色的树叶从枝上纷纷飘落下来,地上一片金黄,像是给大地穿上了一件华丽的金黄色毛衣。

坐在书桌前的诗人张籍望着窗外,那一片又一片的叶子落下来,不禁想起了远在家乡的亲人,拿起笔在信纸上写一封家书,表达自己思乡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写好信后,把信封好。

捎信的人骑着一匹白色的马儿即将出发,张籍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又把已经封好的信打开,细细地读了几遍,又拿起笔来,在心中添了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时光太匆匆。

古诗改写成小故事 (精选) 篇7

他想给家人写一封信。正要落笔时,心里却涌起千愁万绪。远离故土的自己,有多少想说的话,有多少想写的事啊!长期独自生活的他有多少话想倾诉,借这次机会把想说的都写出来吧!诗人想了又想,终于落笔行书,尽情地讲述着自己与家人离别后的事情和自己的心里话。信终于写好了,可诗人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他小心翼翼地将信封好,叮嘱送信人一定要将信完好无缺地送到家人手里。可在送信人即将出发之际,诗人又拆开信封,仔细地看了好几遍,生怕漏了一言半语。

送信人终于上路了,张籍一直目送他,直到他消失在天际。后来,张籍就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秋思》。

改写《秋思》故事 2

秋风瑟瑟,树叶枯黄,随阵阵秋风纷纷飘落,洛阳城内,冷风飕飕,让人感觉到秋天的一片凄凉景象。

一个夜晚,张籍来到窗前,一轮明月撒下淡淡的荧光,遥望远方的家乡,他心里涌起一股思乡之情,他随手拾起飘落在窗前的一片落叶,仔细端详着,他的思绪随着落叶飘向远方的家乡,他不禁思念起家乡的父母、亲人?.张籍出生贫寒,家庭贫困,他从小读书刻苦,十三四岁就远离了家乡,到了二十五六岁就经历了漂泊异乡的生活。十多年中,他虽身居异地,举目无亲,不时感到十分寂寞、孤独,却无思念家乡,想念自己的亲人。

他坐在桌前,铺纸磨墨,正准备给家里父母写信,提起笔,千言万言不知从何写起,顿时,他脑海里浮现出童年时与父母相聚的快乐时光,与弟弟妹妹嬉戏玩耍的快乐场面,与父母亲们离别的情景?想着,想着,他不禁热泪盈眶,一时间,他心中的情感犹如泉水般涌出,把所有的思念之情倾诉于笔端,寄托于这封家书中,他一边写,一边感慨,写写改改,改改写写,终于写完了。他把信封好来,齐整整地放桌上。这时已近三更了,他才熄灯上床睡觉,他翻来覆去,难于入眠。

第二天早晨,张籍拿着家书,匆匆跑去找朋友,叫朋友帮捎信回家。当他经过大树下下,恰逢这位朋友正要启程返乡,于是,他连忙将信交给朋友。突然,他又人朋友手中要回了信,生怕信中漏写了什么,又检查了多遍,将拆开的信封好之后,再将信郑重地交给朋友,千叮咛,万嘱咐,真可谓“家书抵万金”呀!

朋友便接过信,细心装好,跨身上马,“驾---”朋友扬鞭而,,他在原地久久地伫立着,眼睛中满足泪水,一阵秋风拂过,吹落他的泪水。

夜晚,我来到窗前,一轮皎洁的月亮洒下悠悠清淡的光,不禁想起了故乡的亲人,真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便不由自主流下了眼泪。这眼泪是思乡的泪。这时,突然树上的叶子飘落了下来,秋风又把叶子卷了起来。哎??

我来到书房,想写封信给家人,可是不知从何说起,要说的话太多了??过了好长时间,终于把信写好了,便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把信件封好,再用细绸子捆好。急匆匆的身影骑着马奔到驿站门口,原来捎信的人来了。我便把信慎重递给他,他要走的时候,我再次把信拿起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忘写的,再次把信封好拿给他。我嘱咐捎信人要路上小心,一定要把这封信送给我的家人。让他们知道我还在这里,十分想念他们。

望着远去的他,滚烫的热泪迷蒙了我的双眼??

不知不觉,夏日的炎炎已经悄然远去,萧萧的秋风时而灌满洛阳的街头巷尾。发黄的树叶再也不能栖息在树上举目远望了,随着秋风的吹拂在空中漫无目的的荡漾,不知道自己最后会落到哪个角落、为哪一棵树来年的生长增添养料。小草的身子也变得枯黄,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候鸟成群结队地向南飞去,偶尔还会有一两声鸣叫划破宁静的长空。天气逐渐转凉,人们都换上了秋装。

诗人张籍站在客栈门口,举目南望——家乡现在是什么样子呢?像往常一样,他边看边想,不知不觉眼睛酸涩,思乡的伤感不禁又一次侵袭了张籍的心头。

“秋来了,秋来了??”他喃喃着。说着说着,他又想起了中秋节,愈是想,他愈是伤感,年迈老母的身影,懵懂幼子的声音,还有临行前妻子的叮咛??

“给家里写封信吧,”张籍转身走回客栈,“别让家人担心我。”说写就写,他迅速铺好宣纸,蘸好毛笔,握笔在手。可是,千种思念,万分挂牵真的不知如何写起。一支蘸好墨的笔停滞在空中。

“到底写什么啊?老母亲,爱妻,孩子都还好吗?”想着想着,张籍鼻子一酸,几滴苦楚的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第二天,张籍把写好的信揣在怀中,仿佛那是他的珍宝。找到捎信人,张籍一边双手交信,一边再三叮嘱:

“路上定要小心,务必把这信送到家人的手中。”

“ 好的,不要担心。”

捎信人转身上马要走,张籍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样,再一次把信要回,重新拆开,看了又看,还自言自语的说着什么,最后确保没有什么遗漏时,才把信交给捎信人。

捎信人扬鞭催马,疾驰而去,张籍祥一塑雕像,久久的站立在路边迟迟没有离去??

改写《秋思》故事4

一阵肃杀的秋风吹来,带来阵阵凉意。张籍转过身,突然听到一个小孩叫:“妈妈,看,大雁!”诗人抬头一看,一群大雁正从天空中飞过。张籍不禁想起自己客居洛阳,常年不归。这大雁明年会回来,而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呢?这时,街上已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落叶的沙沙声。落日的余辉撒在他的身上,池塘里的荷花早已不见,往日的虫鸣鸟叫,这时已无影无踪了??

回到家中,张籍突然想到,自己虽不能回到故乡,但可以写信啊。可是,提起笔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写起。诗人的脑海里,不断涌现着当年离别时的情景。恨自己那时年轻气盛,与老母离别时竟头也不回地走了,但不知这一别何时才能再见面??想到这里,诗人不觉热泪盈眶,一时间,所有的感情都似泉水一般涌了出来,诗人把所有的思念都寄于这一段段文字中。

终于写罢书信,张籍又将这封信仔细地读了数十遍,生怕自己的思乡之情不能完全表达出来。这时,忽听打更人打了三下更,已是三更天了,诗人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信,封好,合衣睡下,可他又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是多么想让家人快点看到这封信呀!

秋思改写成记叙文 篇8

夏,总是匆匆地来,匆匆地去,他离开了人间,却带来了调皮的秋姑娘。我现居的洛阳城,因为他的到来,树上的叶子像一只只金黄色的枯叶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与大地妈妈来了个生死离别前的亲密接触。原本婀娜多姿、五彩斑斓的花朵个个垂下了头。“沙沙沙——”一阵凉爽的秋风仿佛在催我写一封家书,将我这十多年来的喜怒哀乐与亲人们好好沟通。回到家里,我拿出笔和纸,深情地开始写……写着写着,我情不自禁地眼泪哗哗,展现在我面前的,是模糊的景象。这时,我朦朦胧胧地看见了年迈的老母亲拄着拐杖朝我走来,脸上露出了和蔼可亲的笑容;父亲正坐在门前的一块石头上,低着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只能看见他那白花花的头发;一旁的妻子,盘坐在织布机前,为我不懂事的、正在牙牙学语的二儿子编制衣服。大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了,这哄着我那只会哇哇大哭的小儿子入睡……看着看着,我忍不住飞奔出房门,对着门前那一轮皎洁明亮的圆月,放声高喊:“爹——娘——儿子我不孝!我十多年来出门在外,却忘了家中的亲人,忘了我那美丽的故乡……”说着说着,我又回到房间里,连夜把这封信写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捎信的人就驾着马来到了我家。当我拿出那封家书,交给捎信的人时,我又拿回了这封信,打开信封,抽出信纸,读起了这封信。读着读着,我的.眼睛又湿润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了出来。在捎信人的再三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地把这封被眼泪“淋”湿的信交给他,并不断地对他说:“你一定要亲自交到我父母亲的手中,你一定要亲自送到我家……”在我的目送下,他离开了洛阳城。

落叶到了秋天就会回到大地的怀抱中,这叫叶落归根,那我的根在哪儿呢?

酒泉子改写成记叙文 篇9

潘阆在太宗和真宗两朝做过几任小官。太宗时,因言行“狂妄”得罪权贵,被撵出汴京,飘泊江湖,卖药为生,曾流落到杭州。杭州在钱塘江畔,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是潮汛的高潮期,皇朝把这一天定为“潮神生日”,要举行观潮庆典。每到这一天,皇亲国戚、达官要人、百姓居民,各色人等,倾城出动,车水马龙,彩旗飞舞,盛极一时。还有数百健儿,披发纹身,手举红旗,脚踩滚木,争先鼓勇,跳入江中,迎着潮头前进。潮水将起,远望一条白线,逐渐推进,声如雷鸣,越近声势越大,如沧海横流,一片汪洋。白浪滔天,山鸣谷应。水天一色,海阔天空。弄潮儿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略不沾湿。

人们观潮,现在在浙江海宁。但在北宋,观潮胜地却在杭州。海宁观潮是明朝钱塘江改道以后的事。潘阆在杭州可能住过几年,涨潮的盛况当然给他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以致后来经常梦见涨潮的壮观。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为了回忆观潮盛况而作的。他用《酒泉子》这词牌写过十首词,其一、二忆钱塘,其三、四忆西湖,其五至其十分别忆孤山、西山、高峰、吴山、龙山、观潮。每首起句均冠以“长忆”二字,后半阕第三句俱冠以“别来”二字。十首中以这第十首写得最好,最为后人所传诵。尤是“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两句,使那些敢于在风口浪尖上向潮头挑战戏弄潮头藐视潮头的钱江健儿的神韵跃然纸上。

把下列句子改写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篇10

1、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

2、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3、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4、.桑娜对渔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她死得很惨.”

5、姑娘对孩子们说:“我可以喝井里的水吗?”

6、妈妈高兴地对爸爸说:“咱们的儿子考试得了双百!”

7、我问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8、老师说:“明年我教五年级。”

9、妈妈对小东说:“今晚我加班,你先自己回家。”

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 篇11

“把较大数改写成用 “万”或“亿” 作单位的数”教学设计

使用范围: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74

作 者:陈霞芳

单 位:嘉兴市实验小学

撰稿时间:2011年8月

?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74例2。

? 教材分析: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首先学生需要明白,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概念,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准确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以及书写时需要使用的符号。

为了完成以上的教学任务,本节课一开始便做好铺垫:1.进一步熟练数位顺序表,明确各个数位是右起第几位。2.进行多位数的数的组成的训练。3.用万作单位、亿作单位进行改写训练,为求近似数做准备。

通过具体的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区分准确数和近似数,理解在生活实际中有时不是都需要非常精确的数据,让学生了解近似数的现实意义,明确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重点区分两种书写近似数的方法,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还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用什么形式来表示近似数。

?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3.让学生经历改写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4.体验数学价值,激发学习热情,感悟知识内涵。

?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备本。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课件第3、4页)

1.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中国地图)。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谁知道我国陆地总面积有多少?(生:960万平方千米。)

2.指名把它写在黑板上。

(一生板书:960万平方千米或9600000平方千米。)

3.2001年时曾做过一次全国人口调查,谁知道我国大约有多少人?(生:13亿人。)

4.指名把它写在黑板上。

(一生板书:13亿人或1300000000人。)

师:除了像黑板上的表示方法外,你还见过怎样表示?

(生上台写出另一种表示法)

5.比较:比较这两种表示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6.揭题:看来,第二种方法确实有好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把较大数改写成用 “万”或“亿” 作单位的数。(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以学生熟悉的信息作为学习素材,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大数的两种表示法。通过比较,体验学习新知的价值,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并将原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探究思辩中感悟

1.引导观察,发现改写方法(课件第5、6页)

(1)像这样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 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3)小组研究。

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

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4)小结。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2.尝试练习,掌握改写方法。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大数还很多,我们就用刚才发现的方法将它改写一下吧!(课件第7页)

信息1:你知道吗,嘉兴的人口是多少?

师:谁知道我们学校有多少师生?(学前调查了解过)

师:一个嘉兴的人口相当于几个我们这样的学校?

师:感觉怎样?(生惊讶:哇!太大了!)

师:请大家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课件第8页)信息2:了解了嘉兴的人口情况,那么浙江省的情况你了解吗? 师:浙江省的人口相当于几个嘉兴呢?相当于几个我们学校呢?

(课件第9页)

信息3:把中国的人口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师:看到了这样的人口情况,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谁来说说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方法是什么?改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课本信息库的作用,利用课本提供的素材,通过与学生熟知的相关信息作对比分析,使抽象的数据形象化,枯燥的数学知识披上情感的外衣,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增长了课外知识,使数学课堂更具人文性,体现了现行数学课本丰富的知识内涵。】

三、竞赛活动中升华

(1)练习: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课件第11页)(分组完成,比一比哪一组成功的人多。)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2)课本p76页第7题。(课件第12页)

(3)奇妙的世界。(课件第13页)

(出现星空图片)师:茫茫宇宙,浩瀚无边。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无数的星星在这里沿着一定的轨道不停地转动着。(出现太阳、月亮、地球三体运转图片)我们所熟悉的太阳、月亮以及我们所居住的地球都是其中之一,它们保持着遥远的距离。太阳系是这些星星中的一大群体,太阳系中有九大行星,它们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呢?请看下表。

用今天学的知识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比一比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又多又好。

【设计理念:置数学学习与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使学生高高兴兴进入数学世界,在快乐的游戏中收获着、成长着,使学生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

四、总结提升

小结:结合例题,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或“亿”字。

师: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用“万”、“亿”为单位求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

(1)改写后的计数单位“万”或“亿”不能漏写,如有单位名称,也不能丢掉。

(2)准确数与近似数不能混淆,即准确数要使用“=”,近似数则使用“≈”。? 板书设计:

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上一篇:【保健品工作总结】 保健品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成化十四年》开播观后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