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院长(共8篇)
法院院长 篇1
执着追求 不断创新
——《**审判》创刊寄语
承载着法院人孜孜不倦追求与梦想的《**审判》创刊了,颇感欣喜与欣慰!此刊呼之欲出,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虽然只是半亩方塘,但天光云影般的法律画卷将就此展开,众人期许颇多!文以载道,法以明理,首刊“司法与公正”作为衡量在每一位法律同仁心上的一副量尺、一把标杆,积淀已久,必将以势如破竹之势厚积薄发。
“海纳百川故成其大,山聚细壤放就其高”,愿《**审判》以紧跟时代步伐的意识和兼容并蓄的精神,不断汇聚法院前行的点滴细流,以法院人的思维和视角关注审判实践、追踪社会热点,用不懈努力架起法学理论与实务界实践沟通的桥梁,为专家学者提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阔舞台,为审判实践提供深入浅出、有的放矢的理论境鉴,为广大读者担当汲取知识、释疑解惑的良师益友。
愿《**审判》谈及古今中外之时,阐述法理明细之际,提高自身的综合性、专业化。在形式上:淋漓尽致展现传统刊物理性、沉稳、注重思维演绎的阅读模式,树立业内公信力,集中归纳,分类明确,各类信息经过精心挑选、编辑,配以赏心悦目的装帧与图文并茂的页面,让受众产生亲切随意之感和沉静安稳之阅读状态。在选材上,反映亟待解决的法律热点和疑
难问题,及时反映上级法院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交流推广各地法院工作经验,积极探讨法学理论、法律适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扩大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较大的信息承载量,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全面剖析。在内容上,赋予此刊集可读性、新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真正做到吸引读者,在界内引发些许共鸣和思考,使此刊成为新时代思想、良心、道德情操的栖身之所。
划一根火柴,职能点亮瞬间,用一根火柴点燃柴薪,却可以释放出无数倍的光亮。唯愿《**审判》成为这样一根火柴,去点亮法院人的呆呆薪火,绽放出最灿烂的智慧火花,照亮桂林法院不断前行的路。衷心希望《**审判》在法律期刊大流中能保持自身风格,独树一帜,持之以恒,开拓创新,占据独有的阵地,承载法学领域的学术梦。激发读者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和锤炼专业素养、学术能力。既能传道解惑,又能洗涤心灵;既又内丰富涵,又有深远意义;新奇有余而不失质朴,宏大有余而不乏细腻。发自肺腑,饱含深情,内化于心,外践于形。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一种荣耀,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个起点,一段历程,一段记忆,我们一起承担,一起跨越,一起见证!
法院院长 篇2
同往年一样, 3月11日将被审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参与报告起草的人士透露, 量刑规范化改革将是此次报告的亮点。
3 月7日,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 今年他提交了一条“关于政法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 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的建议。周光权认为, 推进量刑规范化, 关键在政法各部门协调配合。
长期以来, “同案不同判”现象使司法公正遭受质疑。在2008年全国两会上, “广州许霆案”引起了代表和委员们的关注。
从2009年开始, 最高人民法院就指定120多家法院进行量刑规范化试点改革, 借此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去年10月, 量刑规范改革在全国法院全面试行。这是中国刑事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是刑法颁布实施30年来首次真正对量刑机制和量刑方法的改革。
3 月7日, 主管量刑改革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熊选国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 此举是为了“实现阳光审判、透明司法”。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知道, 量刑规范化改革是近两年来司法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 能否介绍一下背景及目前的进展情况?
熊选国:“规范自由裁量权, 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 (量刑规范化改革) , 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司法改革部署。
长期以来, 由于刑法规定的法定刑幅度过于宽泛, 对一些具体量刑情节规定得比较原则, 司法实践中没有统一遵循的量刑方法和步骤, 法官往往凭经验“估推”量刑。
刑诉法对量刑程序没有具体规定, 法庭审理中没有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 有的量刑事实在法庭上没有得到有效的调查和辩论, 加上法官认识水平参差不齐, 裁量权没有得到有效规范, 导致有的案件量刑不均衡, 甚至不公正。
有的本来公正的判决也因量刑活动公开不够, 受到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质疑, 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增强, 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量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定罪正确, 还期待量刑公平公正;不仅要求量刑规范, 还期待量刑公开透明;不仅要求公开裁判文书, 还期待增强裁判说理;不仅要求参与法庭审理, 还期待对量刑发表意见。
实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主要目的, 是进一步规范法官审理刑事案件的刑罚裁量权, 通过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 增强量刑的公开性与透明度, 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中国新闻周刊:量刑规范化改革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熊选国:这次改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明确量刑步骤。改变传统“估堆式”的量刑方法, 明确量刑步骤的第一步是确定量刑起点, 第二步是确定基准刑, 第三步是确定宣告刑, 统一量刑思维, 使法官的“内心活动”变得明确起来。
二是将量化引入量刑机制, 确立“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量刑方法。一方面, 对犯罪行为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确定基准刑, 另一方面, 对其他量刑情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确定从轻或者从重的调节比例, 保证量刑不会偏离大方向, 确保公正量刑。
三是引入量刑建议。公诉机关在提起公诉时提出量刑建议, 实际上被告人有了明确的量刑答辩的依据, 被告人可以围绕量刑问题充分发表意见, 使量刑问题在法庭真正形成一个控辩审的格局, 增强控辩双方的对抗性, 使法官做到“兼听则明”, 防止“偏听偏信”。
四是建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充分发挥法庭查明量刑事实的功能, 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实现阳光审判、透明司法。但是, 这次改革并不意味着否定过去量刑的公正, 而是使量刑活动更加公开、透明, 在阳光下运行;使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量刑问题在法庭上查清、说明;使量刑事实查明在法庭, 量刑证据质证在法庭, 量刑理由和依据辨明在法庭, 量刑结果释理在法庭, 确保量刑公正和均衡, 实现公平正义。
量刑规范化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目前还处在试行阶段, 工作中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协调配合不够、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而且还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 需要有一个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中国新闻周刊:你说到司法机关的协调配合, 但按法理, 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各自独立, 相互制约啊?
熊选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涉及到公、检、法、司等政法各部门的工作, 不仅需要政法各部门间彼此独立、相互制约, 更需要密切配合, 协调一致。这种配合与协调是一种工作层面上、工作机制上的配合与协调, 是建立政法各部门彼此独立, 且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基础之上。
否则, 量刑规范化改革难以推进, 更难以取得实效。比如, 侦查机关在侦查阶段, 不但要注重调取定罪方面的证据, 而且还要调取量刑方面的证据, 不但要调取法定量刑情节的证据, 而且还要调取酌定量刑情节方面的证据, 否则, 就没有公正量刑的基础;控辩双方在法庭审理过程中, 要充分发表量刑意见和建议, 控辩双方要充分形成对抗的局面, 这样更有利于法庭查明量刑事实, 法官做到兼听则明, 确保量刑公正。
2010年11月, 我们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通知》, 其目的就是明确政法各部门的职责, 加强对政法各机关的彼此监督和制约, 为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新闻周刊:公检法要“密切配合”, 被告人和辩护律师怎么办?
熊选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在法庭审理中引入了量刑建议, 检察机关有了量刑建议, 被告人及辩护律师就有了进行量刑答辩的依据。
实践中, 有些被告人法律素质比较低, 往往又没有能力委托辩护人, 同时又不属于指定辩护的对象, 使得被告人处于不利的地位, 影响了被告人辩护权的行使, 不利于量刑的公正。
试点表明, 量刑规范化工作如果没有律师的参与, 被告人对依法从重不理解, 也不懂得如何寻找对自己有利的罪轻证据。随着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推进, 辩护律师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果没有律师的参与, 公开、透明、规范的效果难以实现。
为保证辩护律师充分参与量刑程序, “两高三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规定, 对于公诉案件, 特别是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量刑建议有争议的案件, 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为更好地促进律师辩护工作落到实处, 更好地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 2010年11月“两高三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通知》明确要求, 要加强律师辩护工作指导, 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
中国新闻周刊:有学者认为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有越俎代庖之嫌, 量刑建议会误导法官, 并给法官产生不应有的压力, 影响案件的公正判决。另外, 当出现量刑建议与法院量刑结果不一致情况时该如何处理?
熊选国:在经过广泛调研和试点后, 我们认为, 学者上述担心是不必要的。“两高三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规定, 明确了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的时间、量刑建议的内容、量刑建议的方式以及量刑建议的变更问题, 为规范量刑建议权的行使提供了依据。
量刑意见作为一种诉讼主张, 对其是否予以采纳, 法官享有裁量权:如果量刑意见合理合法, 法官自应依法予以支持, 否则, 法院当依法不予支持。
量刑建议是公诉机关根据己方掌握的量刑材料及其对刑法的理解所提出的主张, 而法院的量刑则是在综合考虑控辩双方的意见和全案的量刑材料以及可能影响量刑的各种因素后所得出的结论。
量刑建议与法院量刑结果有时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既是一种客观现象, 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检、法冲突或者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矛盾, 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尤其是检察机关的沟通, 解决量刑建议的提出方式, 另一方面可以加大裁判文书中量刑理由的说理力度。只要法院的量刑过程和量刑结果是公开、公正的, 自然不必担心抗诉或上诉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此次量刑指导意见中明确量刑标准的只有15 项犯罪。对于那些曾经备受关注的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贪污、受贿、渎职等贪腐犯罪如何量刑, 标准如何, 却不在此次规范量刑的指导文件中, 为什么呢?
熊选国:量刑改革工作是一项艰巨、浩大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一切从实际出发, 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易后难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逐步规范和解决量刑问题。
目前, 选择了常见、多发的交通肇事、故意伤害、抢劫、盗窃、毒品等15种犯罪进行规范, 这部分案件占了基层法院刑事案件的90%左右, 这些案件的量刑规范了, 多数案件的量刑也就规范了, 并能为其他犯罪的规范化量刑提供经验。同时我们考虑先对司法实践中适用最多、经验相对丰富的有期徒刑进行规范, 待条件成熟后, 再对其他刑罚的适用进行规范。
法院院长轮训争议 篇3
继全国县级公安局长、检察院检察长大轮训启幕之后,2009年1月1日全国首次中基层法院院长大轮训也拉开帷幕。最高法院决定,将用1年时间,把全国3500名中级、基层法院院长轮训一遍。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这在人民法院历史上尚属首次。
全国法院院长大轮训
9月11日,首批轮训的最后一天,国家法官学院的中心草坪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30余名中基层法院院长们纷纷在这里留影纪念。这是他们进入国家法官学院轮训以来最轻松的一天,他们刚刚完成了12天的密集式培训。两天后,第二批法院院长们将会抵达这里,进行相同程度的培训。
林鹏从主席台上下来,踌躇满志,他刚代表院长们在结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
林鹏是来自海南省琼海市人民法院的院长,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后获法律硕士学位,是一位年轻的高级法官。他思维敏捷、口才了得,同时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在随后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这位年轻的法官也将他的政治智慧发挥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作为长期在第一线工作的法官,这次培训解决了我们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前进’的重大政治问题。”林鹏在结业典礼上总结。
他对记者说,“管旗帜、管方向,是重大问题。”他很关心方向性问题。
“开学”的第一天,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王胜俊亲自为首批入班学员讲授了第一课——《关于对人民法院司法理念几个问题的认识》。在那堂课里,王胜俊提出了林鹏最为关注的“方向性”问题。这位首席大法官传授的核心理念是“人民法官为人民”,这也是整个培训确定的主题。在他的主导下,“人民法官为人民”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中国法官司法实践的主题。
“我们强调的是法院院长轮训,不是法官轮训。”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曹士兵加重语气强调。轮训的目的是为中基层法院院长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及提升司法能力。培训的重点包括提高中基层法院院长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
在此之前,涉及3080名县级公安局长、3500多名基层检察长、2800多名县级司法局长的针对政法系统基层“一把手”的轮训已分别陆续展开。
“当一个社会出现一种非常复杂背景的情况下,它的稳定和秩序往往受到挑战。中国现在正处于这个阶段:一方面是世界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是中国自身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节骨眼上。中国这几年的转型,特别是经济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问题和矛盾,需要释放出来。而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将触及社会各方的直接利益。这样,无可避免地就会出现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通过法治的方式来解决可能将成为唯一的选择了。”这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对时下社会背景作出的判断。
“80%的案件审理在基层,80%的问题也出现在基层。”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红军说,中、基层法院处理突发事件、群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决定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这对中、基层法院院长提出的要求是:在法律之外还要懂政治和经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内容被纳入了培训课程。而伴随着网络和媒体的发达,法官的审判和行为也要面对更多的监督和压力。在一个“全民法官的时代”,如何面对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于是也成为了院长们学习的重要内容。
司法改革10年争议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司法改革制度的学者冉井富认为,最高院对法院院长的轮训举措背后其实代表着司法改革已经“转向”。在当前,稳定作为一切大局的基础上,加强法院系统的政治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有学者指责,最高法院此项举措的背后,是中国司法体系高度行政化的表现。“在任何国家,最高法院都拥有指导下级法院的权力。但专门就政策性问题对法院院长进行培训,确实比较少见,因为这不合乎司法体系运转的逻辑。”
在前10年的司法改革中,“去行政化”举步维艰。这导致他们对此次“政治意味颇浓” 的院长轮训颇为敏感。
1999年,随着第一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的出台,中国由最高法院统一部署和规划的司法改革拉开帷幕。当年认为,中国司法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司法的地方化、行政化和非职业化。之后的中国司法改革试图朝着职业化、精英化方向推进。
2000年,全国法官脱下了军服式的制服,穿上了法袍。2002年,法官在法庭上敲起了法槌。同一年,全国开始实施的统一司法考试制度,选任专业的司法工作人员。
“应当承认,经过前一阶段的改革,法官的专业素质正在稳定提高之中,这也是司法改革的必由之路。”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学者贺海仁认为,在未来,法官的行为将决定是否能进一步推进制度改革。
2007年底,吉林大学博导、我国著名的法理学学者张文显出任吉林高院副院长。媒体称其为“专家型”院长,此前,得到同样誉称的还有江苏省高院院长公丕祥。他们是大法官中精英化的代表。
无论是法学界还是社会各界,对于精英化的法官都曾寄予厚望。很多人相信,中国司法体制的完善及司法改革的迈进将有赖于他们来破冰。
然而,2008年10月28日,专家型法官、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因腐败落马给了法学界沉重的一击,有人失望地将这一天喻为“中国法治黑色的一天”。
司法腐败案件不断涌现、司法公正屡遭质疑,司法职业化改革因此遭受诟病。而法官的社会形象也一落千丈。
2009年3月,第三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出台。法官队伍的改革成为重要内容,加强法官的职业道德成为一个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在此背景下,管旗帜、管方向成为重大问题。
贺海仁分析,法院成为腐败之源甚至制造社会矛盾之源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不独立。“法官其实无权,他的权力被各种其他权力剥夺了,无独立,无权力;无权亦无责。”当一个法官没有责任感的时候,司法现状可想而知。“法院应该成为司法改革的推动者,而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它只是个旁观者,甚至是个阻碍者。”
在法学界,批评法院的声音层出不穷。然而,法官本身却是“苦不堪言”。
案多人少是所有法官一致的共识。有的法院受理案件甚至能达到一年一万件。司法系统内部的统计是,全国的法官人均年办案达到300件。
日益繁重的审判任务背后是并不丰厚的收入。财政的不独立使法院在“钱”的问题上成为一个尴尬的部门。而让基层法官们更难言的是,新的诉讼费收费办法出台后,法院失去了诉讼费这个占据很大部分收入的支柱,法院的处境变得尤为艰难。
“我们法院很难留得住人,很多精英都走了。”该基层法官无奈地说,日益沉重的压力,繁重的审判任务,处处需要听“招呼”的基层司法生态环境,让法官身处其中,只能随波逐流。在大众看来,“法官”应当排除干扰,独立公正地做出裁判。“这是神话”,他说,神话看似美好,却不切实际。
法官难免政治的考量
贺海仁如此描述基层法院院长的形象:不主审案件,日常做着上传下达,沟通协调,政治宣传,组织生活,考察调研,法官的工资福利,以及扶贫、计生、各类评比等非司法事务的官员。
他重复强调,司法改革最大的难点仍在于司法独立在目前还无法实现。他担心,高度行政化的司法体系将使司法改革之路越走越艰难。这也是大多数法学家的担忧。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波斯纳在其新作《法官如何思考》中得出结论:无论如何,法官和法院无法避免政治的考量。该书的翻译是国内著名法学家苏力。苏力在代译序《经验地理解法官的思维和行为》中说:在特定的情况下,法院和法官必须以规则治理的方式承担起无法推卸的政治责任。
比如,由于社会价值日益多元,以及民众对相关信息了解有限,法院无论如何判决,都可能引发很多争议,但法院只能也必须基于社会的核心价值做出一种显然有政治意味的选择。
“一个合格的法官应关注舆情,从这些舆情中发现一些合理的因素”,做过十年法官的曹士兵认为,法官应及时与社会合拍,但前提是作为法官的独立性和中立性不能发生改变。
林鹏坦言,压力很大。“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人,不可能对干扰无动于衷。”让林鹏深有感触的是,在地方法院,常常会发生当事人对案件审判不满意然后辱骂法官的事例。因此引发的突发性或群体性事件更如同一颗定时炸弹,让法院院长们如坐针毡。
“这要求法官和法院在处理这类难办案件之际,除了考虑法律之外,必须考虑系统的后果一对社会,对整个政治制度,以及对司法体制。法官当然首先必须依法,但他还必须考虑‘治国’和‘办事’。”
8月18日,在广东省高级法院举行的首次法官授职宣誓仪式上,高院院长郑鄂勉励新任法官要锤炼三种智慧:政治智慧、法律智慧、人生智慧。
苏力认为,当代中国法院和法官必须政治上敏锐、犀利并无论如何要做出一些政治性判断。“有政治考量或政治判断并不必定是追求司法政治化,而恰恰是为了避免司法政治化。”
他甚至预测这种需求会日益增加。
链接>>
数据显示,全国现任30名高级法院院长中,有14人以前主要在党政系统任职,属“党政型”院长。余下16名院长中,有14人主要从司法系统成长起来,即“司法型”院长,此外还有两名来自高校的“专家型”院长。
“党政型”院长代表:
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
“脱下法袍,深入群众,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到老百姓中间去开庭办案。”他践行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广受关注。
“司法型”院长代表:
天津市高院院长李少平:
一直在司法系统工作,曾担任过四川省高院副院长、四川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四川省高院院长。全国法院拟推行的“案例指导制度”,即为他在任四川省高院院长期间试行并完善的。
“专家型”院长代表:
吉林省高院院长张文显:
法院院长党课讲稿 篇4
开展“两学一做”有三个理由:一是有必要,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有必要不断学习提高;二是有问题,党员、领导 干部或者组织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每个党员存在不同的问题,需要查找整改;三是有教训,苏联解体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教训,我们必须警醒。
“两学一做”达到的效果就是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一是讲政治、有信念。强调政治合格、对党忠诚,把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等四个意识,作为检验党员合格的标准。落脚点是看齐意识,要求我们经常、主动、全面地向以为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看齐。二是讲规矩、有纪律。强调守纪合格,规矩不仅包括党章党纪党规,也包括党的优良传统、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要用这些规矩约束我们的言行。三是讲道德、有品行。强调品德合格,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四是讲奉献、有作为。强调履责合格,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
“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标准是,忠于党,坚定理想信念;爱人民,牢记为民宗旨;敢担当,勇挑工作重担;顾大局,紧扣中心工作;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
开展好“两学一做”,必须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列举自己的问题清单,针对性的整改。二是坚持责任导向,部门一把手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党组织对党员队伍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不合格的党员要加强教育或者给与惩戒,甚至清除出党员队伍;所有党员都要找准定位,敢于担当,虽然司法行政人员工作“杂、重、急、难”,而且默默无闻,但是不能消极怠工,必须立足岗位,敢于作为,法官、司法辅助人员更要将履职尽责放在重要位置;三是坚持纪律导向,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都需要严格遵守。
开展“两学一做”要和新境界的培育和践行相结合。中央zd委书记孟建柱说过“一个称职的领导 干部要善于将自己的团队引领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法院要创新,要达到向善、向上、向美的新境界。
向善强调为人的方式。《读.思.行》启迪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篇好的短文能给大家带来无限遐想。要提倡包容、平等、换位思考和为人厚道。罗素曾说过,“良心是看不见的,却有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法官,认真负责地检验着人们的是非功过,督促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许多事情也许永远不为他人所知,却永远躲不过良心的审视……”每个人的性格没有好坏之分,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多向别人伸援手,多想别人的好处。法官如何向善?如何在案件审理和执行过程中向善?除了扎实的法律知识、丰富的审判经验、良好的职业操守,还需要有良知、勇气和责任,还要做到三个尽量:尽量减少当事人诉累,尽量心向弱者,尽量让裁判体现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作为一名领导要如何向善?必须做到四个方面:一是做有温度的领导,与同志交心谈心;二是做有人情味的领导;三是做有担当的领导,敢说话、敢担责;四是做知人善用的领导,用好用足干部政策,要有明确导向,等距离对待每个人。
向上强调做事的态度。一是要有看齐意识,向以为的党中央看齐。二是要有上进心和进取心,把手中的的工作办好、办完、办成。三是要看长远,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多远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容多大的世界。
向美强调精神的追求。“美”是哲人们追问了两千多年的问题,但终究代表了美好的事物。向善、向上的落脚点就是向美,正所谓,心有善美自桃园。我们无论何时都能在心底保持一份纯真和宁静,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善良待人,认真工作,使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加美丽和谐。
要通过“两学一做”活动,在宜昌法院大力培育和践行向善、向上、向美的“三美”新境界,促进宜昌法院工作上新台阶。
法院院长述职报告 篇5
县十四届人大第十九次常委会议对我进行书面述职评议,这是对我的爱护、关怀与鞭策。现将我2001年以来履行职责的情况报告如下,请予评议。
一、任职以来的主要工作
我于2001年3月14日被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法院副院,~年元月被县委任命为党组副书记。按照院党组的分工,轮流分管了院内所有的业务庭、队和法庭。几年来,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始终坚持“团结、稳定、务实”的工作方针,按照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勤奋工作,求真务实,为宁远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尽职尽责抓好分管工作,竭力维护社会稳定。
1、突出抓好刑事审判工作,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根本保障。我在分管刑事审判工作期间,正值全国开展集中严打整治斗争的第一年。为了使这项工作有效的开展,及时组织全体刑事审判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刑事政策,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中央开展这次专项斗争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并根据我县的社会治安形势的特点,以打击抢劫团伙犯罪,贩毒犯罪,制假贩假犯罪,明确了以及飞车抢夺等突出性犯罪为重点的专项斗争,在严打中,严格依法办案,严把案件质量,对每一件案件的判处都始终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定性准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在集中整治的两年时间里,审结案件300余件,判处五年以上的占判处总数的35%以上,上诉案件无一件改判和发回重审。同时,还成功地组织了六次集中公捕公判大会,印发专题布告3000份,把严打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刑事庭被省高院评为先进集体。
2、充分发挥调节和保持功能,化解矛盾保平安。
我在分管民事、行政、审监、林业等各项审判工作中,所审结民事案件1200余件,行政案件40余人,审判监督案件80余件,林业刑事、民事件100余件。无重大改判和信访缠访。在民事、林业审判方面,坚持做到了三个把关:一是严把事实证据关。在审批法律文书时,运用娴熟的法律知识对事实的认定和证据的采信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一旦发现有疑点,立即找审判人员了解情况,或者亲自调卷审查,排除疑问,尽量使案件的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相一致。二是严把适用法律关。民事法律法规政策相当繁多,我在签发法律文件时,必须仔细核对,严防法律适用出现差错。三是严把案件处理关。民、行等案件的处理并从个案来说,尽管从法律上处理是正确的,但如果不以全案件综合考虑,势必出现严重的后果。因此,我认真把准审批法律文书的最后一道关口,尽量不怕厌烦,能调则调使案件的处理能达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几年来,我主持调处的案件达数件,效果很好。如九嶷山乡山头源林诉九嶷林场山林权属纠纷一案,此案诉讼达十二年之久,双方势不相让。我通阅该案的卷宗后,两次爬上2000米的山上进行现场查看和个别走访,掌握了大量的资料。通过坐谈调解,双方携手言和,拖达十二年之久的老大难案件顺利调结。在行政审判工作方面,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切实保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对行政机关不作为、乱作为的,坚决依法办事,通过依法撤销行政执法机关处理的案件15件。同时,对行政机关所出的处理决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严格合法性审查。用司法权来维护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权威。如在处理县国土局申请强制执行舜陵镇西郊村交出土地一案时,因西郊村的部分群众因利益驱动,拒绝交出土地。县委、政府坚持依法办事,坚持用法律手段来保护投资商的合法权益。我们受理此案后,积极主动地向上级汇报,求得支持,同时,深入第一线,了解情况,通过大量的过细工作,成功地予以执结,有效地维护县委、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威,起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三是勇于创新,服务中心工作。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面临着新的课题,如何控制人口的增长率,如何有效的征收社会抚养费是各级党委、政府思考的首要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以后,县委、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必须将计生工作纳于法制轨道的重大决策,决定成立计生审判庭,党组明确分工,由我分管此项工作。我接管后,面对全庭人员少,办案无车,乡镇执法水平参差不齐,法律意识较为淡薄,行政意识太浓等一系列的问题,我并没有退却,在短时间内,全面学习有关计划生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出了“以点带面,多重并举,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经过近二年的工作实践,使计生审判庭的工作已全部步入正轨。为乡镇培训140人次,拘留违反计划生育法的对象达60余人,征收社会抚养费近40万元,计生法庭现已真正成为乡镇计生执法的坚强后盾。
3、切实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努力减少“法律白条”,促进社会稳定。执行工作是法院较难较为复杂的工作。“执行难”在困扰着法院自身的发展。加强执行工作,依法行使执行权,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的重要环节。我在分管执行工作期间,对全院的执行工作进行了理性分析,对本院所有未执结的案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澄清了底子,把未执结的案件进行了客观归档。通过分析,反映“执行难”,自身因素是主要的,因此,我提出了“加大年内收案的执行力度,多管齐下,全面清理积案,使案件执结步入良性循环”的工作思路,得到了所有执行人员的认可和赞同,通过扎实有效的执行工作,案件执行率大大提高,特别是久拖多年的执行老案也得到了~的执行。如桐山信用社申请执行周××借款纠纷一案,周××先后在信用社借款达80余万在广东清运等发投标修路,因周××欠债较多,一直潜逃在外,致使案件执行长期处于困境。申请人意见很大,我与执行人员共同研究,调查核实,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前后仅用2个月的时间,顺利地将执行标的款85万
元从广东扣划到宁远,使此案顺利执结。由于工作突出,被县委通报嘉奖。
(二)、坚定信心抓“企改”,谋求全县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国营企业民营化已成为趋势。我县的国有集体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已失去了优势地位,由于历年欠债较多,纷纷申请破产改制。由于企业破产涉及的政策性相当强,有些人“谈企色变”,认为抓企改无计可施,无政绩可出。在我分管这项工作时,出于一位分管领导的责任和事业,知难而进,下决心做好这项工作。我利用不长的时间,通阅近年来国家有关破产改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申请破产改制企业严把四关:一严把立案关,杜绝企业“假破产真逃债”。二是资产评估关。必须聘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全面评估,并由县财政国资部门严格审查,出具审查意见后,报县政府主管领导审查后方可推向市常三是公开拍卖关。在进行资产拍卖时,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暗箱操作,变价处理。四是职工安置关。企业改制是目的。对每一家破产企业,我都深入到职工当中,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对职工有困难的尽量设方予以解决。几年来,全县共审理破产案件13件,盘活国有资产3000多万元,安置职工2300余人,国有资产增值1400余万元,化解债务1.2亿元,为国家财政新增税收600余万元,未出现一件群体性的上访。
(三)、抓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审判工作服务
一是进一步明确后勤工作的指导思想。我认为,法院后勤工作主要是搞好“三服务”,即“为审判工作服务、为全院干警服务、为基层法庭服务”。因此,要求办公室的同志一定要坚持这一指导思想,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突出后勤服务工作的重点。机关后勤工作,繁杂琐碎,要求高,任务重。重点是要开源节流、做好经费保障、保证机关工作能正常运转和各项任务的完成。由于我县财政还较困难,每年给法院的经费预算十分紧。因此,我要求办公室的同志一定要严格经费管理,紧缩开支,注意节约。我们加强车辆管理,减少非公务用车;规范接待标准,减少接待费用;严格审批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等措施,并加强与财政部门的联系,争取支持。通过上述努力,基本上保证了机关办公、办案的需要,确保了审判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加强后勤工作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面对新的形势,我与办公室的领导共同研究,以“后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为目标,狠抓了后勤工作制度建设。结合本院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6项管理制度进行认真修改补充,定稿后以文件形式发到机关各单位,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促进了办公室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四)、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塑造形象
我在接受人大的任命会上曾表态,要“堂堂正正做人,公道正派处事,廉洁自律生活,尽心尽力工作。”几年来,我努力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对干部提出的“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造,自觉奉献”的要求去做。积极参加院中心组的学习活动,自觉关心时事政治,认真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用知识丰富自己,用实践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审判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工作中,我还撰写理论文章和心得体会,在盛市级刊物上发表。我时刻要求自己的言行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党组保持一致。我特别注重摆正自己位置:一是同“班长“关系。不越权,不越位,全力维护班长的威信和核心地位,工作上自觉服从班长的领导,党组会上积极发言,发表对问题的看法。一是形成决议,坚持服从执行。二是同其他领导成员的关系,坚持思想上多交流,工作上多配合,生活上多关心,其正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干。三是同广大干部的关系。坚持平等待人、公正处事、不拉山头、不搞亲亲疏疏。同时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一盘棋”的观念,凡是党组决定由我负责工作,自己能及时根据上级指导精神与有关庭室共同研究工作方案,认真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放手去做、大胆去工作,完成任务后,及时汇报。功不揽,过不推。我牢固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到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争名于利、争利于市”只求无愧于心,无愧于民。我严格执行中央政法委的“四条禁令”和最高法院的“八个不准”。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在审判工作中,坚持司法公正,司法为民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艰苦奋斗,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严格要求自己。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年多来,我尽自己能力认真履行职责,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人大常委会正确领导、监督和其他院领导支持帮助的结果,是分管部门全体同志努力工作的结果。但我清醒地认识到,我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在政治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关心干警疾苦、领导艺术以及工作方式、方法上都存在着不足和薄弱环节。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对法院院长评议意见 篇6
一、坚持能动司法、服务大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我院紧紧围绕审执工作第一要务,能动履行司法职能,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1-9月,我院新收各类案件903件,比去年同期上升4.2%;审结、执结各类案件807件,结案率84.77%。
(一)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刑事审判工作中,一是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和严重刑事犯罪的严打态势,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响强烈,影响社会安全感的暴力恐怖案件,截至目前共审理此类案件2件3人。二是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严格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努力推进量刑规范化工作。目前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16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17人,判处拘役及适用缓刑8人。三是对未成年犯罪,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寓教于审,惩教相合,设立了少年法庭,成立了未成年人审判合议庭,截至目前审理未成年犯罪案件2件;四是加大对故意伤害和交通肇事等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调解力度。通过调解使90%的被害人及亲属及时得到赔偿,有效平息了纠纷,缓解了矛盾,促进了和谐。20XX年1-9月(截至20XX年9月20日),我院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43件(涉案61人),现已审结33件41人,结案率为73.33%。
(二)依法审理民商事案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开展“大调解”活动为载体,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审判原则,不断加大案件调解力度,化解诉讼纠纷。妥善审理婚姻家庭、人身损害赔偿、农村土地承包等案件,审慎处理群体性纠纷和矛盾易激化的重大、复杂案件,注重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1-9月,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611件(截至20XX年9月20日),已审结623件,结案率为88.75%,其中,调撤结案350件,调撤率为56.18%。
(三)以“清积”工作为先导,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破解执行难题。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增加当事人对案件的了解程度,减少当事人来法院的次数,降低当事人
的开支。结合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今年我院开展了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共清理20XX年至20XX年10件涉民生案件。同时,我院针对非目标涉民生案件执行难问题,加大执行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得到有效保障。20XX年1-9月,我院受理各类执行案件249件,执结184件,执结率为 73.6%,执结总标的1063.6889万元。
(四)进一步强化立案信访力度,努力化解涉诉信访案件。我院高度重视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全面推行诉讼引导、立案审查、咨询解答、诉前调解等“一站式”便民服务,诉讼服务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一是从思想上重视,对信访工作做出详细的安排部署,把责任落实到每位干警,初步形成了人人想信访、人人干信访、全院抓信访的工作新格局。二是完善了院长敞开接访制度。设定每周二为院长信访接待日,并提前公开、公示。三是实行了院长包案制度。对重点、难点及上级督办案件,由院长包案,并做到包接待、包协调、包督办、包落实、包稳控,一包到底。截至目前,我院无一起赴乌进京上访案件。
二、加强司法公开、推进司法民主、深化审判管理,提高司法效能。
实行裁判文书及开庭公告上网制度,开庭公告100%在XX法院网站上公开发布,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大力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设立了专门的人民陪审员办公室。今年经人大重新任命人民陪审员5名,人民陪审员现有人数25名,参审案件共68件,陪审率达100 %;自诉讼档案电子化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我院从扫描、存储、检索、查阅利用、综合管理等各方面着手,进行全面的规范化管理,20XX年所审结的每个案件同步录入电子诉讼档案库,扫描上传率达100%,使我院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同时我院在立案大厅安装了触摸查询系统,当事人通过输入本人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查询到审判执行案件的进展情况,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参与诉讼。
三、大力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
队伍建设是法院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一支好的队伍才更有战斗力。为此,我院狠抓队伍建设,把司法为民的理念变成法官的法律修养和自觉行动,使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一)以系列教育专题活动为载体,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我院充分认识到提高干警综合素质对增强司法能力、强化作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干警的思想道德水准,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促进作风建设,确保司法公正。一是通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及 “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等各种专题教育活动和 “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十三个专项清理活动、对干警进行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公正无私、廉洁勤政、中立司法的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干部抵制金钱、人情、关系侵蚀的能力。要求干警从接听一个电话、答复一件咨询小事、调解好一起纠纷做起,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二是以“创建学习型法院”为载体,进一步强化了“周五学习例会”,采取集中培训、选送培训、网络培训、“外出学习回院授课”等各种方式,不断更新干警的理论知识;通过庭审观摩、精品案评析、裁判文书评比等多种措施,要求干警紧密结合自己的岗位开展学习。三是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通过争当优秀法官、优秀书记员、执行能手、调解能手技能大比拼活动,培树干警的争先创优意识,提升“服务、创新、争先”的能力和水平。
(二)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干警廉洁公正。按照《20XX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责任书》的要求,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到全院党的建设和审判工作之中。以创建廉政文化为抓手,开展好我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结合本院实际,研究制定了《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等一系列规定,并修改完善了《XX人民法院公务用车管理办法》、《XX人民法院干部职工请销假制度》等各项廉政纪律制度。二是加强廉政教育,源头预防腐败。全年,院领导给全院干警上廉政教育课8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0余场,干警撰写心得体会100余篇;三是建立多道防线,增强监督效果。成立纪检督查小组,通过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纠正干警在审执工作中发生的违法违纪情况,筑牢以内部监督为主的第一道防线;将送达和回收廉政监督卡作为办理案件、案件评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案件承办法官督促当事人在结案后据实填写交纪检组,筑牢以当事人监督为主的第二道防线;在办公楼门口设置举报信箱,聘请11名执法监督员,每季度召开一次执法监督员联系会,筑牢以社会监督为主的第三道防线。四是大力开展风险防控工作。严格对照审判和执行权力流程,围绕易发多发廉政风险的司法行为深入进行再排查、再分析、再定位,重新梳理出职权62个,查摆出风险点128个,制定防控措施115个。全年我院无一起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三)丰富法院文化内涵,增强法院发展“软实力”。坚持文化兴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浸润,树立我院“崇法、尚德、为民、和谐”的法院精神。积极创建“十星级文明家庭“,干警知晓率和参与率达100%;逢年过节看望离退休老干部,加强日常联系,倾听老干部对法院发展的建议;组织全院干警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爱国主义国防教育活动;大力加强信息报道工作,截至目前各级各类媒体刊登我院稿件49篇,其中国家级1篇、自治区级18篇、自治州级4篇、县级26篇,有效外塑法院良好司法形象。
(四)以群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共发放征求意见表140余份,召开各类座谈会6场次,共收到各类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345条,梳理查摆出26条问题,截止目前整改完成13个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一是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司法公开力度不大的问题,我院深入推进三大平台建设,年底建成1个民事审判科技法庭,建立“庭审直播系统”,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实时展示案件审理情况;坚持随案发放诉讼须知、诉讼风险告知书、举证通知书、廉政监督卡,发布开庭公告、在网上公布法律文书,安装触摸查询系统,方便当事人查询审判执行案件进展情况,努力提高司法透明度。二是针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立案难、执行难问题,我院进一步健全立案大厅一站式服务体系,在立案服务大厅设立导诉台,为来我院的诉讼当事人或其他人员提供诉讼文书式样、饮用水、笔墨纸张等力所能及的服务,让每一位来院的当事人都能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同时,每一季度梳理一次涉诉信访台账,针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交办具体分管领导限期予以落实解决;三是针对法律服务基层不到位,开展巡回法庭次数少的问题,我院制定了巡回法庭办案制度,充分发挥巡回法庭的前沿阵地作用,采取上门立案、巡回审判等措施,尽量便捷当事人诉讼,努力使服务群众的举措更加丰富。并且将巡回审判与“送法进乡村”“送法进社区”等活动结合,保证每年开展巡回法庭不少于12次。
法院院长 篇7
因为热爱, 所以执著
1983年, 时年仅有18岁的蔡志萍来到西青法院参加工作, 成为当时院里年龄最小的书记员。从迈进法院大门的第一天起, 她就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个职业, 并在心底悄悄种下一个信念:一定要做一名人民满意的优秀法官。正是基于这个信念, 她执著于对法律知识的不断学习和刻苦钻研。寒来暑往, 春去秋来, 她利用业余时间, 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 先后取得了法律专业大专、大本和市委党校研究生学历。2005年40岁的她又在百忙的工作中挤时间学习, 顺利通过了南开大学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还是基于这个信念, 她时刻告诫自己:当法官就要秉公执法, 要时刻牢记自己头顶的国徽和肩负的天平。1991年她从一名书记员成长为助理审判员, 暖化民间寒苦、排解百姓忧难, 高擎法律利剑、维护一方平安成为她工作的座右铭。在审理徐亚儒诉被告齐津水、刘秉和及第三人天津市津港五金电器总厂、勤俭制帽厂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中, 由于此案从案发到起诉再至法院已历经三年时间, 当事人徐亚儒为此情绪很是激动。受理此案后, 为给当事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她细致调查取证甚至顾不上休息和中午吃饭, 最终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当事人一个公平的交代。1996年因为工作需要, 蔡志萍同志离开她所挚爱的法官岗位, 到张家窝镇党委挂职锻炼。正是得益于她在法院练就的铁的作风, 在她的努力下, 2001年张家窝镇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党组织。2002年, 在阔别法院6年后, 她再次回到法院, 先后任副院长、院长, 继续自己对审理工作的执著追求。
书记院长
因为责任, 所以拼搏
不论是一名普通的法官, 还是走上领导岗位, 她总是以拼搏的精神一心扑在工作上, 尽职尽责, 干出最好的业绩。26个春秋, 她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她热爱的工作事业。为此, 她无暇照顾疾病缠身的母亲, 无暇照管孩子的起居饮食、上学读书。何尝不想做贤惠的妻子, 慈爱的母亲, 孝顺的女儿, 但她忙的是法院的工作, 想的是老百姓的疾苦, 为了审判事业她付出了太多太多。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 她还背负了沉重的家庭负担。父亲心脏先后两次作了支架手术, 姐姐身患尿毒症濒临生命危险, 母亲被诊断为食道癌, 尽管困难重重, 但她丝毫没有因亲人患病而影响工作, 没有耽误一点工作时间。她常常是夜间陪伴亲人, 白天还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在母亲病重的一年中她都是夜晚在病床前陪伴母亲度过的, 经常是一边陪伴着母亲一边还要赶写材料、批阅卷宗, 夜不能寐, 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她凭借着对事业的满腔热忱, 凭借着这次拼搏奉献的精神, 实现着她的人生价值。
“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 这是她始终铭记的道理。创建一个好法院, 带出一支好队伍, 首先要建设一个好班子。蔡志萍院长要求班子成员带头开示范庭、带头写样板法律文书、带头搞好专项调研、带头解决疑难问题、带头树立良好形象, 喊响叫亮“对我监督、向我看齐”的口号, 努力加强班子建设。要求全院干警做到的, 她自己首先做到。在复杂危险的执法工作面前, 她带领班子成员亲临一线指挥, 在重大疑难案件审判中, 主动当好审判长或直接指导, 使班子成员在率先垂范中增加了凝聚力, 在带头实干中提高了威信, 在清廉从政中塑造了良好形象, 形成了一支合力强、作风硬、成事率高的领导集体, 西青法院领导班子连续多年被区委评定为好班子。
服务大局, 维护稳定
作为法院的一把手, 她提出要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 审判工作既要依法严厉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又要积极调处社会矛盾, 努力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近三年来, 在她的带领下, 西青法院从重从快地审结了多起严重影响社会管理秩序的刑事案件, 调处了大量影响市场经济秩序的民商事案件, 妥善处理了一批影响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行政案件, 顺利执结了一大批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市重点工程建设的执行案件, 该院案件质量和效率每年都有新提高, 连续多年保持了无冤假错案, 无枉法裁判, 无“关系案”、“金钱案”、“人情案”, 无超审限案件, 公开审判率达100%, 裁判正确率达100%, 执结率达90%以上, 通过审判、执行挽回经济损失2.7亿元, 为辖区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司法保障。
拆迁平改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如2007年4月开始的市重点工程密云路段的拆迁执行工作, 案件数量之多、困难之大、被拆迁对象情况之特殊, 在法院审判工作的历史上前所未有。为了保证拆迁任务顺利完成, 蔡志萍院长亲自指挥, 超前谋划, 指导办案人员分析情况, 研究对策, 进行周密部署。她与30余名干警在拆迁现场连续奋战240多天, 对进入执行程序的543户被拆迁户反复做说服教育工作, 在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下使他们自动搬迁, 仅强制执行8户, 未发生一起矛盾激化案件, 有力支持了新农村建设。
牢记宗旨, 心系群众
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基本要求。蔡志萍对全院干警提出一定要把审判工作追求的目标定位在让人民群众能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公平正义上。2008年底, 在她的积极协调下, 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群众提供了更加周到便捷的服务。她还坚持完善司法便民的服务机制, 通过巡回法庭、假日法庭等形式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类案件就地快立、快审、快结, 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为了确保有理无钱的百姓打得起官司, 打得赢官司, 完善司法救助制度, 扩大救助范围, 探索建立司法救助基金机制, 规范救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为了达到案结事了的目标, 她在全院深入组织开展了案件精品工程、大调解工程和执行到位工程, 提高质量和效率, 彻底化解群众的矛盾纷争。近三年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6930件, 审结16686件, 案件调撤率从2006年的69%到2008年的72.5%, 平均审限从2006年的23.2天到2008年的16.7天。2008年上诉427件, 上诉后维持原判248件, 发回重审改判仅18件。该院各项审判指标在全市均排名前列。
蔡志萍院长经常亲自接待来访当事人, 凡是自己接待的当事人, 能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 不能立即解决的召集院党组解决, 并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问题。如冯丽丽交通肇事执行一案, 冯丽丽大学毕业工作不久因车祸成了植物人, 且申请人、被执行人都是家徒四壁。为了帮助冯丽丽一家尽快解决燃眉之急, 蔡志萍院长随即主持召开党组会议, 研究解决办法, 一方面继续寻找执行线索, 争取解决部分执行款项。另一方面, 在全院组织了向冯丽丽献爱心捐款活动, 院领导带头捐款, 广大干警慷慨解囊, 短短半个小时就捐款近万元, 帮助冯丽丽一家渡过难关, 冯丽丽父亲非常感动得泪流满面, 专程从山西老家来院, 用锦旗和感谢信来表达他们全家人的感激之情。
刘季幸 军事法院院长晋升中将 篇8
刘季幸今年61岁(1955年2月生),江苏靖江人,高考恢复后考入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曾在总政治部保卫部服役,历任保卫局副局长、局长,后转任中央军委纪委专职委员,2007年晋升少将军衔。
2009年7月,刘季幸出任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2011年8月接棒到龄退役的苏勇,任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至今,2012年12月获晋一级大法官。
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同为正军级单位。两院院长分别由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提名,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中共十八大后,随着反腐深入军队,承担一批落马高级军官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任务的解放军法检两院,其院长随之由正军级高配为副大军区级。
2014年冬季将领例行调整中,晋升为副大军区级的解放军法检两长前后亮相公开报道。据央视《军事报道》画面,2014年11月6日,时任军事检察院检察长李晓峰佩戴副大军区级资历章,出席总政治部会议;2015年1月14日,刘季幸佩戴副大军区级资历章,出席全军纪律检查工作会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正军职军官最高服役年限为60岁,大军区级副职为63岁。因此,双双跻身副大军区级的刘季幸、李晓峰,最高服役年限将至少延长三年。
【法院院长】推荐阅读:
法院院长典型事迹汇报材料08-30
新任法院院长讲话稿06-10
中级法院院长述职报告07-07
法院院长综治述职报告09-22
法院副院长2008年述职报告07-02
省中级法院院长会议精神传达提纲06-15
县人民法院副院长事迹典型08-02
法院院长xx年述职报告09-07
法院院长在政协法院执行案件通报会上的表态10-20
终法院副院长在县人大的述职报告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