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篇英语好文章

2024-09-03

每日一篇英语好文章(通用8篇)

每日一篇英语好文章 篇1

The hue and cry of Britain’s general electionobscures an inconvenient truth.The first peacetimecoalition since the 1930s is likely to be followed byanother inconclusive election.The old world of twoparty politics delivering decisive single partygovernment may be over.英国大选中的喧闹声掩盖了一个不好说出口的事实。英国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首届诞生于和平时期的联合政府即将任满,但很可能再次迎来一场没有决定性结果的选举。两党政治产生行动果决的一党政府的旧世界或已终结。

David Cameron, prime minister, and Ed Miliband, theLabour party leader, still hope they can snatch outright victory on May 7.Voters appearunmoved.This has been a dispiriting campaign, where a few dozen swing constituencies havebeen targeted like battleground states in a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For Cuyahoga County,Ohio, read Solihull, West Midlands.现任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和工党(Labour party)党魁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仍然希望在5月7日的选举中取得全面胜利。选民看上去无动于衷。这是一场令人沮丧的竞选,几十个摇摆选区就像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摇摆州一样,被各党派激烈争夺。你只用把西米德兰兹郡(West Midlands)的索利哈尔(Solihull),想象成俄亥俄州的凯霍加县(Cuyahoga)。

A tactical, data-driven campaign mobilising core supporters ignores how Tony Blair and, morerecently, Angela Merkel in Germany reached out to the centre ground and won three successiveelections.The lesson should still hold true in Britain, despite the fragmentation of politicsrepresented by the rise of the Scottish National party and the europhobic UK Independenceparty.这场竞选讲究策略、依赖数据,动员核心支持者,而忽略了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以及德国现任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走中间路线连续三次赢得选举的经验。这一经验在英国应该仍然管用,尽管苏格兰民族党(SNP)和恐欧的英国独立党(UKIP)崛起使英国政坛碎片化。

Five years ago, the prospect of coalition government attracted dire predictions of instability inmarkets and gridlock at Westminster.Neither proved true.The Conservative-Liberal Democratcoalition has shown European-style cohabitation can work.Curiously, Mr Cameron has nottrumpeted its successes.He has preferred to wage a campaign of fear.Labour, he argues,would prove untrustworthy on the economy;and a Labour government would be held hostageby a separatist Scottish National party.The risk of a cross-border leftist alliance is notnegligible;but even some Tories worry that its invocation encourages English nationalism.5年前曾流传一种悲观预言,认为联合政府上台将导致市场动荡,议会也将陷入僵局。这两点都没有成真。保守党与自民党(The Liberal Democrats)的结盟证明了欧洲式的联合执政行得通。奇怪的是,卡梅伦并未大肆宣扬联合政府的成功。他选择打“恐惧”牌。他提出,工党的经济政策不可靠;工党政府将被奉行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绑架。出现一个跨境左翼联盟的风险不可忽视,但就连一些保守党人也担心,总提这一点将会助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情绪。

Labour’s campaign has also played relentlessly to its core vote.Mr Miliband has belatedlysigned up to balance the budget in the next parliament.Fearful of public sector unions, he hasnot specified where heavy spending cuts would fall.He has rarely met a market he did notconsider to be broken.Only Nick Clegg, the embattled Liberal Democrat leader, has occupiedthe centre ground.He has argued persuasively that the Lib Dems contributed to sensiblefiscal consolidation and tempered the wilder Tory impulses, particularly on Europe.工党在竞选活动中也不遗余力地争取核心选民。米利班德承诺在下届议会推动预算平衡,尽管他这么说有点晚了。因为担心遭到公共部门工会的反对,他没有具体阐明削减开支的重头戏将落在哪里。很少有一个市场在他看来是不失灵的。占据中间道路的只有眼下处境不妙的自民党党魁尼克•克雷格(Nick Clegg)。他令人信服地指出,自民党促进了合理的财政整固,缓和了保守党一些较为疯狂的冲动,特别是在欧洲问题上。

The Financial Times has no fixed party political allegiances, but we have a clear vision of thepriorities for the next administration.英国《金融时报》没有固定支持某个党派,但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下一届政府应优先处理的问题。

The economic challenge goes beyond cutting public spending.The government must supportenterprise and job creation.The dependence on credit-fuelled consumer spending andLondon-based financial services must be reduced.Britain’s productivity gap must benarrowed, by long-delayed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education and housing.A newconstitutional settlement is needed, one that preserves the union and transfers powersrationally and fairly to the nations and regions of the UK.On Europe, it is time for constructiveengagement.A new relationship would recognise the UK is not part of the monetary core butis still a vital member of the European family of nations.经济方面的挑战不止是削减公共支出。政府必须支持企业和就业创造。必须减少对信贷推动的消费者支出和以伦敦为中心的金融服务业的依赖。必须落实推迟已久的基础设施、教育和住房投资,以缩小英国的生产力差距。此外还需要达成新的宪制协议,保留英国各民族之间的联盟,同时将权力合理、公平地下放给各民族和地区。至于欧洲问题,英国是时候采取建设性参与的态度了。与欧洲的新关系将承认英国不属于核心欧元区,但仍然是欧洲大家庭的关键成员。

The choice is therefore between a dynamic, flexible and open economy delivering higher livingstandards for all, and a pinched nationalism that clings to the past.Little England or GreatBritain.因此,我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成为有活力、灵活、开放的经济体,让全体国民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另一个是成为奉行民族主义、经济窘困、留恋过去的国家。这就是选择成为小英格兰还是大不列颠的问题。

The UK is in far better shape than in 2010.Growth has picked up sharply.The numbers ofthose in work are at an all-time high.About 2m new jobs have been created.But austerityspells a joyless recovery and the public finances remain fragile.The deficit is shrinking to anexpected 4 per cent of national output this year.This is still too high but better than the near12 per cent when the coalition took over.当前英国经济形势比2010年要好得多。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就业人数创下历史纪录。新增就业岗位约200万个。但紧缩政策意味着复苏将是缺乏喜色的,公共财政也仍然脆弱。预计今年赤字将缩减为国民产出的4%。这仍然偏高,但联合政府刚上台时这个比例接近12%。

Britain needs a strong economy to fund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and an ageing population.But a strong economy alone does not guarantee political stability.Today, the integrity of theUnited Kingdom remains at stake.The failure of the Scottish National party to win lastSeptember’s referendum on independence ought to have settled the issue for a generation.But if the SNP wins most of the 59 seats in Scotland, it could hold the balance of power atWestminster.At the very least, this will complicate new co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between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at worst, it could stoke separatist fire northand south of the river Tweed.英国需要强劲的经济,来为国民卫生服务体系(NHS)和日益老龄化的人口提供资金。但仅凭强劲的经济无法保证政治稳定。眼下,联合王国的完整仍面临威胁。苏格兰民族党未能在去年9月的独立公投中取胜,这应该意味着至少二三十年内无须再担心苏独问题。但如果苏格兰民族党赢得苏格兰的大部分议席(共59个),它可能成为英国议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至少,这种情况会让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之间的新宪制安排更加复杂;在最坏的情况下,它可能让特威德河(River Tweed,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界河——译者注)南北的独立主义火焰烧得更旺。

The second constitutional question turns on Europe.Should the Conservatives win an outrightmajority, Mr Cameron has pledged to re-negotiate the terms of UK membership and hold anin-out referendum within two years.His move threatens to consume the first two years of aTory government.It could ultimately push Britain out of the bloc, a seismic change in thecountry’s relationship with its chief trading partners and for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the EUitself.It might also break the Tory party.第二个宪制问题则是关于欧洲的。卡梅伦已经承诺,假如保守党获得绝对多数票,他将重新就英国作为欧盟成员的条款进行谈判,并在两年内就英国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他的举动可能会耗去保守党政府的头两年任期。此举可能最终推动英国脱离欧盟,彻底改变英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以及欧盟内部的力量平衡。此举还可能导致保守党分裂。The preoccupation with Europe obscures a more troubling development.Britain’s standing inthe world has diminished.Her Majesty’s armed forces have shrunk, and her diplomats reducedto handing out export brochures for business.把注意力放在欧洲问题上,掩盖了一个更令人不安的变化。英国在世界的地位下降了。女王陛下的军队缩小了,她的外交官也沦落到帮企业派发出口宣传册的地步。

Two bloody wars of choice, in Afghanistan and Iraq, have carried a high price.Politicians on theleft and right are increasingly looking inward.In Europe’s first post-cold war crisis in Ukraine, MrCameron has been a bystander, despite the UK being a signatory to the 1994 BudapestMemorandum covering Ukraine’s nuclear disarmament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His insistenceon spending 0.7 per cent on overseas aid sits ill with his refusal to commit to 2 per cent of GDPfor the military.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英国参与了两场不是非打不可的流血战争,付出了惨重代价。为此左右翼人士都日益把目光转向国内事务。英国是1994年《布达佩斯安全备忘录》(Budapest Memorandum)的签字国,备忘录内容包括乌克兰将放弃核武,而其他签字国会捍卫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但在乌克兰发生欧洲冷战后的第一场危机时,卡梅伦袖手旁观。他坚持海外援助支出应达到GDP的0.7%,但拒绝承诺军费支出至少要达到2%,这两点形成了鲜明反差。

The Conservatives’ economic record ought to provide a winning hand.The mix of a loosemonetary policy and a tight fiscal policy has worked.Mr Cameron and his chancellor GeorgeOsborne, supported by Mr Clegg, showed political courage to tackle the public finances andshrink the state.The Tories have also driven two promising shifts in Britain’s politicaldiscourse: the challenge to the benefits culture and the re-introduction of much-neededrigour into the country’s schools.保守党在经济方面的过往表现理应是它的优势。宽松货币政策与紧缩财政政策的组合拳行之有效。卡梅伦和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展现出政治魄力,去解决公共财政问题、缩小政府规模,而克莱格也支持他们的做法。保守党还推动英国的政治辩论中出现了两个有益变化:对福利文化的挑战,以及在英国的学校中重新推行严格的纪律。Labour has been more competitive than expected.Mr Miliband has been vilified by the Tories,but he has stuck to his guns on Europe, refusing to cave in to demands for a referendum.Hiswillingness to stand his ground deserves credit.工党的竞争力已超出预期。米利班德不断受到保守党人诋毁,但他坚持自己对欧洲的看法,拒绝向公投要求让步。他这种坚守立场的态度值得赞扬。

Yet this cannot conceal the fundamental weakness in Labour’s plans.Mr Miliband ispreoccupied with inequality.His prescription is an increase in taxes such as restoring the 50plevel for high earners and imposing an ill-conceived mansion tax.然而这无法掩盖工党竞选纲领中的根本性弱点。米利班德专注于社会不平等现象,他的策略是增加税收,比如恢复高收入者50%的所得税,以及实行考虑欠妥的豪宅税。

Mr Miliband has too often found himself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argument.He promised tofreeze energy prices shortly before world prices collapsed.An already heavily regulatedbanking sector and private landlords are now in his sights.He has stepped too far away fromthe New Labour position that markets can be harnessed to progressive outcomes.At times,he appears to be fighting his campaign in the style of France’s François Hollande in 2012.True,Mr Hollande secured victory but at the price of a weak economy and an exodus of talent, oftento London.米利班德常常发现自己言论失当。他刚承诺要“冻结”能源价格,国际能源价格就开始暴跌。现在他的目光又投向已受到严格监管的银行业以及私营业主。“新工党”认为可以让市场发挥积极作用,而米利班德偏离这一立场太远了。有时他的竞选方式似乎复刻了2012年时法国的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诚然,奥朗德赢得了胜利,但代价是经济疲弱以及人才外流——通常流到伦敦。

At this delicate moment, the best outcome would be a continuation of the 2010 coalitionbetween the Conservatives and Lib Dems.Mr Clegg’s party has proved a responsible partner ingovernment.Tough decisions, such as the reversal of his party’s stance on university tuitionfees, will hurt the party.The Lib Dems would be more awkward in a second term coalition.It isalso far from clear whether they will have enough seats to be kingmakers with either the Toriesor Labour.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最好的结局将是延续2010年保守党和自民党的联盟。克雷格领导的自民党已证明是负责任的执政伙伴。但在一些棘手问题上的决定可能会伤害到自民党,比如该党在大学学费方面立场的转变。自民党在第二个执政联盟中将更加尴尬。而且目前也不能确定他们是否将拿下足够席位来辅佐保守党或工党。

Voters must decide not just on the party but also on the combination which would have thebest chance of forming a stable, reform-minded government.The country would benefit fromthe countervailing force of Lib Dem moderation at Westminster.In seats where the Lib Demsare the incumbent or the main challenger, we would vote tactically for them.选民们要选择的不仅是政党,还有政党联盟,推断哪些党派最有可能组建一个稳定的、具备改革意识的政府。自民党在议会中的抗衡力量将令英国受益。对于自民党人有希望保留或拿下的席位,我们会策略性地将票投给他们。

Ultimately, however, there is only one leader and one party that can head the government.There are risks in re-electing Mr Cameron’s party, especially on Europe.But there are greaterrisks in not doing so.Its instincts on the economy, business and reform of public services arebroadly right.Mr Miliband has not offered a credible economic prospectus and would apply abrake on enterprise.In the circumstances, the FT would like to see a Conservative-ledadministration.不过,归根结底只能有一名领袖、一个政党来领导英国政府。重选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是有风险的,尤其在欧洲问题上,但不选他的风险更大。保守党在经济、商业以及公共服务改革方面的思路大致正确。米利班德没有拿出经济方面可信的的施政纲领,还将实施阻碍企业发展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金融时报》希望见到一个由保守党领导的政府。

“读”出一篇好文章 篇2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教子作文故事也许对我们大家都有所启发。叶圣陶从来不对子女进行任何作文上的指导,只是要求自己的子女每天必须看看书,写下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者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子女写完后,叶圣陶也从来不检查子女的作文,而是利用午后或者晚上的时间,他躺在那里闭目养神,让孩子把写的东西读给他听。叶圣陶倾听着孩子朗读,从不轻易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之类的话,比较多的是“我懂了”和“我不懂”。如若叶圣陶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子女就得调遣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至叶圣陶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接着再继续读下去。就这样,直到长大,叶圣陶老先生也没有教给孩子写好作文的诀窍、方法,而是让子女自己去摸索,去努力,去奋斗。最后,长子叶至善也成为了作家和翻译家。

还有一则故事: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诗歌浅显易懂,无论男女老少、庙堂高官还是乡村农夫都喜欢读他的诗歌,传说他的诗歌是这样写成的:每次,他写好新诗后,总要读给一个不识字的老妇人听,如果老妇人拍掌大笑,连说:“好诗好诗!”那么白居易就认为这首诗写成功了,如果许多老妇人一脸迷茫,白居易会重新写,直到那群老妇人听懂为止。

细细品味这两则故事,实际上,它们告诉我们修改作文、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那就是多读。

许多同学在写好作文后,通常不加修改,敷衍了事。实际上,写完作文仅仅是完成了作文的一个主要环节,修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如何修改呢?那就是多读,我们小学生的作文应该做到语言通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而读就是修改作文的好方法。

因此,首先同学们应该自己小声地读自己的作文,把需要停顿而自己又没有标点的地方打上正确的标点符号,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错字、别字,通过查找工具书或者请教同学纠正过来。凡是读不通的地方就是有问题的,是要修改的,同时还要看看能不能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让语句更加优美。

其次,同学们可以交换读,检查自改过程中的情况,同时看一下,这篇作文有没有把重点交代清楚,记事的文章有没有写清事情的经过,写人的文章有没有交代清楚人物的特点,写景的文章有没有写明白景物的特点。大家可以彼此提意见,而这个过程就是锤炼词句、提升自我的过程。最后,面对全班朗读。这一朗读的过程中,还会发现许多问题,那还要再次进行修改。因为每个人听了别人的作文会有所启发,听了老师的点评会有所感悟,那么,就要对原文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修改。

每日晨读励志好文章 篇3

我国乒乓球运动员蔡振华,在国外参加比赛很少输球,被人尊称为“乒坛魔术师”。按说,他的技术算不上最好,实力比他强的国外对手也不乏其人,那他到底赢在了哪里?据看过他比赛的人讲,他在比赛时总是大挥拳头为自己鼓劲,每当发球前,他都会用力大跺一脚,遇到自己打一个好球,他就会绕着场地跑好几圈。在他对阵瑞典名将林德的.那场比赛中,当时他的比分已经以15∶20落在了林德后面,但在等到林德发球时,蔡振华就用手指着林德的头,并且恶狠狠的瞪着他,他的这些动作让林德顿时紧张了起来,结果林德由于紧张最后以20∶22输给了蔡振华。

如果我们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如果我们展示给人的是一种自信、勇敢和无所畏惧的形象,那么困难就会在我们面前低头。

每日一篇英语好文章 篇4

被屏蔽的为V O A

我的一年***标准英语听写体会

我这人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毅力,从小到大,做事经常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的,但是在听***这件事上我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两个最简单却又最困难的字——坚持。从2003年11月15日开始到今天之中的一年中,我没有落下一天的听写,而且尽量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很少有将当天的***拖到第二天来做,除非真的有特殊情况要出外无法完成,但只要有机会上网就会把落下的内容补上,现在再回头看看存在自己电脑中的300多篇听力内容,我真的有了一种自豪感——也许这在大家看来会觉得没什么,不过就如前面提到的,长这么大。我很少能一直坚持做一件事,这是少数几件之一,所以我才会觉得有一些自豪。大家见笑了 :)

其实想想,坚持做一件事也没什么太难的,只要每天抽出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听听***,只要不把它一拖再拖,说起来,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能做些什么呢?也许茶余饭后,看看电视,发发呆的时间就很够半个小时了 :),最开始的时候,我有过爱把这个做听力的时间往后一拖再拖的毛病,结果往往一拖就拖到十一二点,不仅影响休息,也影响了效率和效果,所以后来我就习惯了FIRST THING FIRST,只要没有很紧要的正事,那么每天的八点,我必定登陆到听力版进行每日的标准***的听写练习。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向我们的GREEN_B斑竹表达敬意和谢意,感谢他365天如一日的每天准时为我们送上***听力大餐,感谢他的辛勤工作!

去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HJ,又喜欢上了GREEN_B斑竹的***栏目。因为我一直都比较喜欢英语,一直都比较注意对英语能力的锻炼,所以我的基础还算不错(呵呵,当然跟坛子里的大牛比起来就有天壤之别了,见笑:)),因此我当时听了***SP和***ST后,自己感觉了一下,***SP基本上可以一次听懂,所以决定直接听***ST。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有点痛苦,播音员一句话读过去的时候,绝大多数的词我都感到很熟悉,但是当句子说完以后,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空,完全说不出刚才句子说的是什么内容,有时甚至连一个词都复述不出来。所以我当时考虑之后,认为除了听力能力欠缺外,这个问题中也包含了阅读能力欠缺的缘故,打个比方说,在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的时候,保证不要回头看,即使句子中每个词都认识,但是当眼睛扫完最后一个词的时候,却无法说出句子的意思,需要再反复一次或者两次才能看懂句子的意思,当然,诸如”Hello, how are you doing today”之类的句子不在此类-_-!。所以我在不放松听力训练的同时,也注意加强了阅读的训练,主要的材料有石的220篇,还有一些散文,科幻短文。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没错,的确有很大的提高。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我当时采用的听写方式是用SITMAN反复复读听写,而且重复的区间很短,大概四、五个词。这样练了将近一个月,收到一些效果后,我感到不能再这样练下去,因为这样将句子拆得四分五裂,其实很不利于理解,进而对综合听力能力的提高产生限制。于是,这个时候我的听写方法发生了变化,仍然是利用SITMAN这个好帮手,我先会将每天的听力材料先通听一到两遍,首先把句子长短摸清楚,然后用SITMAN放一句暂停,听写,再一句暂停,再听写,在这个过程中不进行复读,如果有不会的或听不明白的暂且放下,直到放完一遍,这样整篇的大意也有了个初步了解,然后再利用SITMAN从头检查一遍,对开始没听出来的地方用复读功能反复听,最后再通篇放一次。最后提交听写内容获得答案,与自己的比较,对那些错误的地方和仍然没有听出来的地方重点注意。与此类似的方法我一直用到现在。刚开始的时候坛子里还没有总结和翻译帖,这些内容加进来以后,和大家交流的锻炼的机会更多,所以提高的也就更快了。

就这样我又听了一两个月,听力能力的确获得一定的提高。偶然有一天,我觉得无聊,便随便点开了以前的某天的听力材料听听,发现我还是有些地方听不出来,打开当时自己听写的文本一看,结果以前没听出来的地方过了一两个月后仍然听不出来,看来光听完还不够,还要多多

反复,就象记单词的记忆曲线一样,要隔段时间回顾一下(当然这跟纯粹的记忆还不大一

样),于是我便将之前的所有听力材料转成WMA文件存到我的MP3中当泛听材料。因为每天的听力材料其实是一个完整话题的一部分,所以用MP3正好可以连起来听,后来我又发现一个一个的察看每天脚本文件很麻烦,于是我就将每天的脚本内容加上时间和标题复制到了一个WORD文档中,方便查找,改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大家知道,有时候某天给出的脚本会有错误),并将它排版后打印装订了出来,(呵呵,还真的不少呢,页边距设到很小,光从11月15日到3月31日就有30多页A4)这就成了一份上好的听力训练材料:),做了这个工作之后,我休息的时候,坐车的时候都可以把MP3拿出来听听,这样效果的确很不错,现在过去听过的材料我都能听懂,而且这样做还有另一个用途——做同传训练——呵呵,说的夸张了点,不过当对听力材料很熟悉了以后,的确是可以做类似的训练,MP3里放着材料的时候,不看脚本,自己的嘴巴也跟着说,要说出声来,而且尽量注意播音员的高低升降语调,以及重音轻音,再进一步熟悉了以后可以考虑MP3里放着,自己开始口头同步进行中文翻译,当然也要说出声音来,因为心里想得出跟说得出是两码事。呵呵,不过这一步非常之累人,做了一会就会很疲劳,好在每篇材料不是很长,只有几十秒。所以不能急于求成,一天练习几篇就行。

这样的练习又做了几个月,这时我辨音能力已经不错了,复读的区间也已经可以增加到几句话的长度了,但是我这时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我太注重听音,或者说是听词了,所以对句子结构和内容的把握仍然不是很理想,于是我开始注意加强把握句子结构和大意的能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The man is sitting on a desk” 与 ”the man sitting on a desk” 当听到后者的时候,这只是一个从句,后面才开始真正的内容,所以会加强注意,这样的东西看书面内容也许很容易区分,但是听的时候也许就不那么容易了。再就是象一些从句标志which, who 之类的也是句子结构的很重要的标记。有些时候,听了前面一部分,句子结构就已经基本清楚,那么就大概知道重要内容会在何处出现,从而会加强注意。不过有一点要声明,这些应该是在潜意识中去完成,如果为了听结构而听结构就得不偿失了,弄懂结构只是为了更好的弄懂句子含义,不要太刻意的去抓结构。

现在我做每天的***跟当初比还是轻松了不少,速度也快多了。看ATV WORLD和CCTV4的时候也基本上能跟上播音员,并能把握大意,有时候看一些国外的访谈节目比如DAVID LATTERMAN的DAVID LATE SHOW也可以跟上主持人思维了,看电影虽然通篇听懂还是有不少问题,电影中大量充斥的不同口音、极快语速、夸张语调和俚语还是跟正统的播音员的不大一样,但还是可以听懂那些正常的部分。在这方面以后还需要多加训练熟悉加强。

现在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做听写的时候过于依赖SITMAN的复读功能,并过于注重细节,这在看英文电视节目的时候暴露无遗,碰到一个不熟悉的东西,思维会有停顿,在几秒中内会落后于播音员,这对听力理解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听写不是目的而是途径,是达到交流过程中对大意的掌握和理解的途径,而交流才是最终目的,并不需要我一字不差的复述下来。我已经决定我下一步的训练方法是将每天的内容通篇听完几遍,不停顿,然后按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写下这一整段话,不会太过于将注意力专注于一些过于细微的细节,而可以用自己的思维去填充。然后再与参考脚本对照,在对照的过程中,便可以找到很多“中式英语”与“原汁原味的英语”的差别,这对自己的综合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我知道刚开始的时候,这会很困难,也许不会比我去年刚开始听***时感觉的难度小,不过万事开头难,贵在坚持,只要能继续坚持下去,明年这个时候的我相对于现在,也许就能象今天的我相对于一年前的我一般,能按这种办法轻松的完成听写内容了。

呵呵,罗嗦了这么多,到最后结束的时候,我以我的自身体会给***听友们提几个不成熟的意见吧,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点的帮助。如果认为不对的话,大家一笑了之就好,不要丢鸡蛋哦 :)

1)最好要将自己每天的听写内容保存到硬盘上,以备日后对比察看。

2)如果可能的话,多多温习过去听过的内容,贵精不贵多。

3)如果可能的话,整理一下听过的材料,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打印出来,并把音频材料转到MP

3里去。大家总是在找听力材料,而我看这就是一份很好的听力材料,题材广泛,语音纯正,长短适中,语速也较正常。如果真的能好好利用的话,一定不会比大家买的这样那样的资料差。

4)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推托,尽量当日事当日毕,当时事当时毕,否则拖欠的只会越来越多,当多到你不想再管它的时候,你的练习进程也就终止了。我有过这样的体会,以前有事出去了一个多月,结果这一个多月的听写补得我一听英语都有点想吐,差点都不想做了。:)

5)说来说去,还是兴趣第一,如果能先培养出对这方面的兴趣再去练习的话,每天做***就不是一件任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娱乐消遣,是件很让人期待的事。我现在就是,每天都等着GREEN_B的听力材料出来做听力,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思很值得去做的事,反而如果某天不能做的话,反而觉得不自在。

一篇有关教育的文章 篇5

好爸妈家教宝典:与其拼死拼活给孩子挣财富,不如把孩子培养成为财富。

1、鱼缸规律: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论养多长时刻,一直不见金鱼生长。但是,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刻,本来三寸的金鱼能够长到一尺。对孩子的教学也是相同,孩子的生长需求自在的空间。而爸爸妈妈的维护就像鱼缸相同,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鱼缸中永久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安康健壮的生长,必定要给孩子自在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爸爸妈妈供给的“鱼缸”。跟着社会进步,常识的日益添加,爸爸妈妈大概抑制自个的主意和激动,给孩子自在生长的空间。

这是一篇医学科普文章 篇6

2008-06-17 23:13:05

作为一个心脏瓣膜有一片墙纸没成为墙纸却成为门帘的人,喔,相信我,这并不严重,据说世界上很多很多的人都这样,并不危险,只是偶尔会让你难受那么一下。当然,也可能因为你的不在意,变成经常偶尔。医学上不这么讲,他们讲的很复杂,但我是这么理解的。

我是说,作为一个这样的人,我常常陷入一片惶恐中,比如在忘记吃晚饭的晚上9点自图书馆出来突然坐在那个有各种加菲猫出没的水泥地上,大口喘气,然后费力的掏出书包里面的巧克力大嚼不止,当然这很有可能是因为我血糖过低,但我习惯于把责任都归咎于那片本该是墙纸的窗帘。再比如,会在半夜突然惊醒,需要猛烈咳嗽才能重新喘气。再比如,如果10分钟内喝掉一杯长岛冰茶就会休克,需在舌底含化半粒速效救心丸,不能吞服的原因,如前所述,血糖过低。再比如,在地下餐厅吃饭,会突然心跳加速,要冲到洗手间解下bra才能重新呼吸顺畅。就不比如了,接下来的比如会比较吓人。

于是,在某个咳嗽几天不止的时候,会明显感到心脏负担过重,整个房间都充满可怕的心跳声,通常,我会采取24小时打开手机和电脑,不停与他人交谈的方式缓解,因为,起码这样,如有意外,不至于尸臭,会有人第一时间发现。虽然,大夫已经不胜其烦的告诉我,墙纸变成窗帘没有任何危险性,不耽误做任何“激动”地事。

但是,万恶的百度百科告诉我,上呼吸道感染会引发持续发烧,继而会引发心肌炎。尤其当你的症状变成:疲乏、发热、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于是,每隔10分钟要测一次脉搏,而每一次它都跳得非常活泼,可是,整个房间还是怦怦的声音。

那么,其实,这仍然是上呼吸道感染,不是心肌炎。因为心肌炎还有一个重要症状: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扩大,杂音改变,心律失常。

你明白了吗?我主要是为了告诉大家,上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的区别。而刚刚有人告诉我,上呼吸道和心肌离的有一定距离,豁然开朗,这才是重点。

关于诚信的一篇1200字文章 篇7

学院:*******学院

班级:10*******班

姓名:曾*******

诚信是一把试金匙

诚信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本。

著名的社会科学家詹姆斯 科尔曼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个高端科学概念。他说:“社会资本是人们在社会机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和物质资本以及代表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因为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更不具形所以容易被忽视,单这三个资本对于生活性活动的促进作用则是一贯的”。

我想詹姆斯 科尔曼所说的社会资本的核心实际就是诚信。诚信其实就是强调的是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程度,诚信可以让我们彼此更真诚,坦率,直白,相互促进,相互激励。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曾经也说过:“没有任何东西比真诚更具有重大实用价值,诚信是立身处世的润滑剂。”

然而,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彼此又是多么的缺少诚信。企业界,食品安全——这与人命息息相关的行业。然而,多少企业经营者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他们往往都不知不觉的抱着“捞一把,是一把”的无耻心态,而缺少应有的人格操守及缺失自身企业的品牌诚信意识。当然,他们注定会被社会媒体大量取材曝光,最终长不大,命不长,被人们嗤之以鼻。与之相比,世界富豪榜亚洲第一人的企业家李嘉诚在做生意时,一直坚守以诚信为本。他说道:“有些生意,给我多少我都不赚„„”“有些生意,已知道对人有害,就算社会容

许做,我也不做。”“如果单为赚钱而损害名誉,我不做。”这是一种恪守诚信的成功,上述二者,企业经营观念“天涯海角”。结果同样“天涯海角”。

学术界,百花争鸣,学术自由齐放,这是五四运动以来学术界所倡导,争相为荣的口号。然而,现今的学术界里还有多少学者还在坚守这一原则,在百花争鸣的旗帜之下学者们都显示出了渐行渐远的势头。大学知识渊博的教授,海内外知名的博士,栋梁之才的硕士,发表学术文章我而都要在文章末尾加追上一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样令人可笑的字眼。很明显:这是关于诚信的缺失。为了所谓的职称,眼前的名度利益,丢失并绕过学术实质,出现了所谓的“学术抄袭争鸣”。鲁迅,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学术大家,曾近就说:“诚信,为人之本”;古代名谋略家蔺相如的“完璧归赵”,蔺相如诚信,诚心归璧与赵国;还有核武器巨擘邓稼先先生“诚信、诚心交友”,同杨振宁诚信、诚心合作,为新中国建设巩固国防,扬名海内外。同样的学术界,同样的知识份子,所作所为却迥然相异,行为意识完全相左。

政治界,军旅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官官相护。多少高官,由于这种或那种不能见光的原因败走官场,落马一词是对他们形象形容,他们无视或蔑视人民的法律监督。身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却未能履行自己的义务为广大人民谋福利。丢失原本法律的诚信盟约,背着国家,人民做一些非法勾当,损人害己。

诚信是一把试金匙,诚信是诚实于信用的统一,实事求是,信用

一篇很经典的时间管理文章 篇8

如果说你们的努力老天没有眷顾的话,那肯定是苍天无眼了,但是请一定相信,付出一定有回报,如果迟迟不来,那或许是你方法的问题,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一点点帮助到亲们。

仅此祝愿那些努力奋斗的人儿 一辈子幸福~

原版(英文)http:// 作者:Steve Pavlina November 28th, 2005

很多年前读大学的时候,我决定制定一个计划挑战自己:只用三个学期完成其他人通常花费四年的课程,能否毕业。这篇文章详细的说明了我在成功实现该目标过程中的所有时间管理技巧。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决心每个学期得到30到40个学分,而其他学生平均只要12到15个学分。显而易见,我必须合理安排时间才能实现目标。我开始阅读我所能找到的所有关于时间管理的资料,并学以所用。正好三个学期,我完成了目标:两个理科学士学位(计算机科学和数学),而且没有参加暑期课程。我每天晚上睡七到八个小时,处理好我的日常杂务(购物,做饭等等),参与社交活动,每天早晨锻炼30分钟。在最后一学期我完成了高级计算机和数学两门总共37 学分的课程,我甚至拥有一份游戏程序员的全职工作(每周工作40小时),还是当地ACM学会(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的副主席。我的同学把他们完成功课要花的时间加到一起,结论是我的一周有250小时。我以3.9GPA的成绩毕业并且获得每年颁发给最优秀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别奖。我的一个教授后来告诉我当他们知道我所做所为之后,选择奖项的候选人就变得很简单了。

我并不被看作一个天才儿童,这也是我第一次做出这样的事。没人指导过我,我不知道是否有谁那么做过,我也没有想起什么人鼓励我这么做。事实上,当我告诉大家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出来劝阻我。我只是简单的想为了我自己而做。如果你想更好的了解我那个时候为什么会尝试如此疯狂的事儿,你也许会乐于读一读生活的意义:引子,里面包含了整个故事的背景以及有关我的动机的细节描述。

我花了很多时间来说服计算机系主任给我选学额外的学分,我同学经常说我作弊,要么就是有个双胞胎兄弟,或者干脆说我是精神不正常(每周我听到最多的就是最后一条,也许说的有些道理)。大多数时候我保持沉默,但当被问到修多 少学分的时候,我会如实回答。我也许是整个大学里唯一拿着两页课表的学生,因此如果有人胁迫我,这很容易证明我说的是真话,虽然我很少这么做。

讲这个故事,并非为了引人注目,更不是使你好奇于我如何做到它。我成功实现目标只是我运用了时间管理这个概念,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但它却早就存在于那个时候(1992-1993年)的书籍和音频节目中。大学里养成的时间管理习惯对我后来创业帮助很大,所以我想与你分享并希望你觉得同样有价值。它让我节约了学费并且给了我大约$30,000 来起家做创业(全部是我最后一学期当游戏程序员时赚的,大部分是版税收入)。闲话少说,下面就是我知道的时间管理的精华所在: 目标明确是关键。

首先要明确的知道你想要什么。在我曾经训练过的一个跆拳道馆,墙上有一块巨大的标语,―你的目标是黑带!‖。它提醒每个学员为什么他/她们要经过如此艰苦的训练。你独自工作的时候,很容易整日在办公桌上碌碌无为完成一些毫无价值的工作。在你不知道自己打算做什么的时候,这会经常发生。当你意识到这点,问自己―我到底在这里试图想实现什么目标么?‖你必须尽量清楚自己的目标。使你的目标更明确,并把它们写出来。你的目标必须清楚到这种程度:即使一个陌生人,在客观地了解了你的情况后,都能就你是否完成每个目标给出一个绝对的―是‖或者―否‖的答复。假如你不能明确的定义你的目标,就算到达了你又怎么能知道?

我发现定义和展开一个明确目标的关键周期是九十天,就是一个季度。在那样一段时间里,如果你确立里非常明确的目标,你就可以作出重大的可估量的改变。花点时间停下来,写写你希望接下来的九十天你的生活是什么样。什么样的月收入?体重多少?朋友如何?事业如何?人际关系如何?你的网站会是什么样子?详细的写。绝对明确的描述会给你全程计划提供一个边界。

就像飞机的自动驾驶仪必须不断修正航线,你必须定时重新审视你的目标。每天早晨重读你清楚写下的目标,将这些清晰的、记录下来的目标重新接合起来。把它们贴在墙上,特别是你的经济目标。几年前(九十年代中期),我在每个房间里贴上‖5000美元/月‖的表语。那就是我当时的月收入目标。我不断的确立明确的收入目标,即使有时候遭遇挫折,我发现这个过程十分有效。这并不只帮助我关注我的目标——也许更有助于让我忽视那些目标之外的事情。例如,如果你确定了月收入一万美元的目标,这会让你放弃做那些每月只能挣五千美元的事情。

如果你仍不明白如果明确目标,那就把它作为你的首要目标。一辈子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对时间的巨大浪费。大多数人长久的沉迷于―我不知道做什么‖的状态中。他们等着外力使自己目标明确,殊不知明确是自身创造的。一切在等着 你动手,没有别的办法,它会一直等待直到你下定决心。等待明确的目标就像一位雕塑家注视着一块大理石,等待里面的雕像可以抛开不需要的碎屑自动出现。不要指望目标会自动明确起来——拿起凿子动手吧!灵活安排

知道你的目标与知道你达到目标的途径是完全不同的。一架典型的商用飞机90%的时间偏离航线,但它差不多总是能到达目的地,因为它知道往哪里飞并且随时的修正方向。你不可能预知确切的途径。我认为计划的真实目的在于你确信存在一条可行的途径。我们都听说过,据统计80%的新商业机构在头五年里倒闭,但一个更有趣的统计是几乎所有成功的商业机构的发展道路都与原定的计划不同。以商业计划开始的成功的企业,你通常都会发现最初的计划惨遭败绩,他们只是因为尝试其他途径而成功。有人说不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商业计划难以生存。我把它推广为不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的计划也难以实施。

著名作家和商业顾问Stephen Covey经常引用这个句子,‖诚实面对选择。‖意思就是在没有了解目标的情况下,不能盲目的执行计划。例如,你细心的执行计划–目前为止一切顺利–突然出现一个无法预料的机会。你坚持原有计划(这会丧失机会)还是停止机会抓住机会(这会使你脱离计划)?这时你需要停下来考虑你的目标,以决定哪个是更好的选择。盲目的执行计划是不可取的。一旦获得可以更正计划的信息,你要训练在选择的时刻保持诚实。有时你可以借不曾预料的捷径达到目标。另一些时候你得坚持原有计划并避免为次要的东西分心,那会把你带离你的目标。紧守你的目标,但灵活对待计划。

我相信一个清晰的计划远远比一个清楚的计划来得重要的多。在大学里我很清楚自己的最终目标——在三个学期里完成大学学业——但是我的计划随时随刻都在变化。每天我都会有新的作业,课程或者考试,我必须适应这些随时变化的情况。如果我试图为每个学期指定长期计划,那么不出一天计划就会失效了。一时一事

我坚持非常基础的用纸-笔记录要做的事,而并非某些精细的组织系统。我唯一的组织工具只是一个笔记薄,在上面我写下所有任务以及它们的完成期限。我并不为预先的安排和次序而担忧。我我只需看一眼清单,选出适合空余时间的要事即可。一完成这个任务,就把它从列表里去掉。

如果我有一份10小时的学期作业要写,我会一次完成它而不是把它分成更小的任务。我通常在周末去做那些耗时的工作。在上午去图书馆做必要的查阅,然后回到宿舍开始写,直到最终的论文打印出来。如果需要休息我就休息。这与这个计划如何重要还有教授要求几周内完成它没有关系。一旦我开始,我就会坚持下去直到100%完成,就等着交作业了。这个简单的习惯为我节约了大量时间。首先,它使我对每项任务全神贯注,做起来效率就很高。转换任务会浪费很多时间,因为你不得不重新了解和熟悉它们。单独处理使得切换任务所耗费的时间最小化。实际上,如果可能我会把某一特定主题的任务集中在一起,然后一次完成它们。所以我一次性连续做完我的数学作业。然后去做所有的编程作业。然后去做综合作业。这样,我使我的大脑处于数学思维,编程思维,写作思维,还有艺术思维的状态,并且保持尽可能长时间的保持单一的模式。第二,我觉得这个习惯使我没有拘束也没有压力,我的思维不会因为过多要做的东西而混乱。这种每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让我忘掉现在任务之外的所有东西。失败是朋友

大部分人对失败怀有先天的恐惧,事实上它却是你最好的朋友。成功的人也因为屡次尝试而经历很多失败。伟大的棒球手Babe Ruth曾同时保持本垒打和三振出局的记录。最成功的人同时也面对着最惨痛的失败。失败没什么不正常,也不必感到羞耻。唯一的让人后悔的是从不去尝试。所以,别对前进的过程产生恐惧。要确定一些事是否可行,有时候最快的办法是上手去做。在进行的过程中你可以不断调整自己。这是个准备-开火-瞄准的过程,让人惊讶的是,它比通常的准备-瞄准-开火更有效。原因是你‖开火‖以后,你就有了第一手数据来调整自己的瞄准。很多人陷入思考和计划之中,而从不开始动手。停滞于某个步骤里(比如:准备-瞄准-瞄准-瞄准-瞄准……),这你失去了太多好点子。

大学里我做了很多我认为可以节约时间的疯狂尝试。我不停的阅读有关时间管理的资料并且加以应用,但我也有独创的办法。大部分我自己的办法彻底失败,但有些行得通。我乐于一次次的失败,以求在微小的机会下,我的偶然发现让我突飞猛进。

要明白失败并不是和成功正相反。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旦你成功,没人记得你曾经失败。微软并不是Bill Gates和 Paul Allen的第一次商业冒险。有谁记得他们经营Traf-o-Data时的失败?金凯·利还是个年轻喜剧演员的时候就经常被嘘下舞台。电灯泡的发明是因为托马斯·爱迪生经历过10000次失败后仍不放弃。如果你被失败纠缠,你就这么理解它:这同样是成功,或者说获得了经验。

战胜对失败的恐惧会让你快乐。假如你对达到某个特殊的目标而兴奋,但又害怕不能成功实现,那么扑上去着手做吧。就算你的尝试失败了,你也会学到有价值的东西,下一次就可以做更好的尝试。如果你看到当今那些成功的商业人士,你一样要看到在他们事业的一举成功之前的一连串惨痛失败,包括我在内。而且我觉得这些人大都会同意我的看法,开始的失败经验对后来的成功有着基础性贡献。对打算开始创业的人,我的建议是创业就是生产或者服务,而不要太担心 是否成功。它们可能会失败。但相比只是空想,你会学到更多东西。现在开始!

W.Clement Stone建立了价值数亿美元的保险业帝国,他要求所有的雇员每天开始工作前一遍遍的背诵这句话:‖现在开始!‖一旦你觉得变得懒散而且又想起必须要做的事情,停下来大声说,‖现在开始!现在开始!现在开始!‖我经常把这句话作为我的屏保。拖拖拉拉的代价巨大,因为你一次次的回到工作中,大大增加了时间的浪费。思考的和计划固然重要,但行动更重要。思考和计划不会让你得到报酬,只有工作成果才能。当你犹豫的时候,大胆的行动吧,就像它根本不可能失败。实际上,的确如此。

养成果断决定的习惯是绝对必要的。我对每一个必须的决定使用六十秒原则,不管它多么重要。一旦我有足够的准备去做一个决定,我打开一个定时器,只给自己六十秒来做一个果断的决定。如果需要我甚至靠掷硬币来选择。我在大学的时候,我没时间去担心作业或者什么时候完成。我拿起一个就开始做。现在我我需要决定要写那个报告,我就挑一个主题开始写。我觉得这让是我从未觉得无从下笔的原因。无从下笔就是处于停滞状态思考该写什么。我之所以没有为写东西浪费时间,只是因为实在太忙了。这可能也是我能轻松写出成百篇原创文章的原因。我写的每篇文章衍生出至少两个观点,所以我的观点列表与日俱增。我无法想象这些内容会用光。

人们经常迟迟不做决定,拖延也没什么好处。通常推迟决定觉得只会导致消极的后果,所以就算你面对困惑,咬咬牙下定决心吧。假如是个错误的决定,你很快就能发现。许多人可能花超过60秒的时间来决定午饭吃点什么。如果我无法决定吃什么,我就抓起一个苹果或一把香蕉开始吃,有些时候在我确定我到底想要吃什么以前,水果已经填满我的肚子。这样我的大脑明白除了水果我如果还打算吃点别的,那最好迅速决定。如果你可以加快决定速度,你就会节约余下来实施计划的时间。

研究表明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者对犹豫不决都有着极高的抵制力。也就是说,他们在面对偏爱或者矛盾状况的时候会大胆决断。许多当今的工业家都加快了作决定的速度,因为等到准备充足了也许机会也错过了。当你无路可退的时候,你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尽可能快速的作出决定。如果不能马上决定,就先放到一旁,抽个时间考虑再作决定。大把的时间应该花在行动上,而不是决定本身。优柔寡断是严重的时间浪费,最好不要超过60秒。作一个坚决而直接的决定,由不确定转变为确定,然后行动。出现错误就让事实告诉你,这样你就会积累足够的经验,从而作出正确而睿智的决定。无情的放弃

放弃一切浪费时间的事情。把它们统统扔进垃圾筒。遵循‖如果怀疑,不如放弃‖的准则。不要订阅那些没用的杂志。如果两个月前的杂志你至今还没有读过,扔掉它,它可能不值得一读。要明白任何花时间去做的事情都是有价值的。在注册新的服务或者订阅之前,问问自己那会占用你多少时间?做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机会成本。试问自己,‖它值得我为它做出牺牲吗?‖

上大学的时候,我严格地筛选要做的每一件事情。我曾经拒绝参加一位教授安排的关于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活动,因为那样的话会浪费我很多时间。那项研究大概需要10到20小时的工作时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我将陷入繁杂的工作中,但却学不到任何我以前不知道的东西。而且那项研究仅占我课堂成绩的10%,就我以前的表现很优秀,不参加研究所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学期成绩从A变为A-。我对教授说那是公平的并且会接受A-。我不想再去和他谈任何的特殊条件。所以那学期我的成绩是A-,但是由于更好的利用了那些10到20个小时,我给了自己A+。

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如果要我把例如像研究一个课题,建立一个关系,从事一项工作等等这样不能获取新的知识的工作再做一遍的话,我还要重新开始吗?‖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那就赶紧远离那些事情吧。这就叫做毫无意义的思考。我了解到有很多人用‖做事要有始有终‖这个信条来限制自己。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爬一架梯子,但当他们到达梯子顶端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梯子搭错了建筑,之前所做的都白费了。记住失败是你的朋友。所以,当你发现以前所做的决定不再为你现在的目标而服务时,请大胆并无情地抛弃以前的决定吧,然后去寻找更好的想法。人们不会以花费毕生精力去追逐一个懈怠人生的目标而自豪的。这是另一个要顾全大局的时刻。你必须坚持对你自己目前的处境进行重新的评估,然后才能为以后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决定。如果你今天不时刻审视自己决定的话,那么以前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毫无用处了。

确定并且弥补浪费掉的时间

把一小时长的电视节目录制下来,然后在45分钟内用快进的方式跳过广告。同样一件事情,如果用电话10分钟就可以解决的话,就不要花半个小时去发送一封长长的电子邮件。把你要做的事情放在一起,然后立刻把它们搞定。在大学期间第二个和第三个学期之间的夏天,我发现沿着街道的一幢公寓要比我们宿舍距离工程馆近一点。所以我从宿舍搬出来并搬进了那幢沿街的公寓,这样,我每天都节省了一些步行或者骑车的时间。我原来的宿舍每个房间有三个人,而现在我拥有一个更小的,单人住小型公寓房间。新的房间效率更高,比如说,我可以在工作的同时做晚饭,因为我的书桌和炉子之间只是几步而已。渴望提高效率的人们总是以克服浪费时间的习惯作为起点,但我却认为那是错误的。培养个人习惯来的要慢一些,首先要明确目的。如果你没有明确目的,只是设法用高效的习惯去排挤无效的习惯,那么结果只有失败。因为你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支持你花费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做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停止。你需要一个宏大的,有吸引力的目标来激发自己。能从工作时间里挤出15分钟的原因,就是因为你由于更好的利用这15分钟而产生的激情。

例如,你或许有一份还算喜欢的工作,但是从事这个工作竞争并不激烈,那么你就应该留意做每一项工作的时候都节省15分钟,这样下来,你每天一共节省下来的时间甚至有好几个小时。如果能把它们用来实现你那个深藏心底的目标,那么你将积极主动地更好地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如果你明白真正的生活以‖目的,意义,信仰‖为次序,那么低水平的生活则处于‖习惯,实践,行动‖的自我调节状态。

应用80-20 的规则。

我们都知道帕累托原理,即80-20的比例关系规则,该规则是指用20%的努力实现80%的价值。反过来,其规则也同样指代着:用80%的努力实现 20%的价值。我在大学的时候严格遵守此原理。在几周的时间里我逃了40%的课,因为对于我来说,上课并不是学习最有效率的方式。在前文中我已经提到了因为觉得不值得花时间而拒绝参与一项课题研究的事情。同样,我在一门数学课上仅仅出席了两次,即期中和期末的时候。因为我觉得我自己看书要比听讲座学的快得多。我在每次刚上课的时候开始做家庭作业,然后在快下课的时候记录下次要讲的内容。事实上,我拿了那门课的最高分,但是那个教授可能都不知道我是谁。除了我以外的其他同学都循规蹈矩的学习,而忽视了他们自己的规则。要找到你人生中属于那至关重要的20%的部分,然后全力以赴。如果有一些事情会浪费时间,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放弃它。把你的时间投资在那些可以事半功倍的事情上。

捍卫你的时间

想有效率地工作,就需要大块不间断的时间,这样才能完成有意义的工作。当你确保自己不被打扰的时候,你的工作效率就会高的多得多。当你坐下来要去完成一项特别认真的工作的时候,不要做其他任何事情,专心致志投入到这段时间里吧。我发现,一个不少于90分钟的时间段,对于完成一项单独的工作十分理想。

你需要和周围人商量一下,来保证大块不被打扰的时间。如果必要的话,提前通知他们在特定的时间里不要打扰你。有必要的话就武力威胁。在学校,当我需要工作的时候,会把寝室的门锁上,这样的话,我的室友就明白在这段时间里不要来打扰我。然而,每个独立的寝室都是为住两个人(四人套房)设计的,为此我多付了钱而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寝室。于是我可以在私人的房间里工作。有空的时候,我就打开门,有时候也和室友打打游戏。如果你碰巧工作在一个 经常被打扰的环境里,那么你的工作效率就会被影响,所以要不惜任何代价去改变那样的环境。一些人告诉我,他们曾经拿这篇文章给他们的老板看,帮助说服他/她在工作的时候设法减少不必要的打扰。

对于一些人来说,划出一段特殊的时间来工作是有好处的。我的最佳工作时间是一段很长、结束时间不定、且不想被打扰的时间。我经常规定工作的开始时间,但却没有规定具体完成的时间。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尽可能长时间的工作,直到我觉得饿了或者身体上其他的需要。我可以连续工作六个小时不休息。虽然人们普遍认为经常休息可以提高效率,但是我觉得那种说法只是工业化时期对于那些贫困、不主动的工人们的一种人为安慰,并不适用于那些主动性强、目标明确和富有创造性的人。我发现自己会一直工作,直到几乎不能继续为止,而不会把一项工作分成好几个小的部分去做,因为那样的话,在工作的时候就有分心的危险。

每当专注于一项工作而忘了时间的时候,需要大约15分钟的才能进入状态。当被打扰之后,又要花费15分钟才能重新进入状态。一旦你进入了状态就一定要保持住。这种状态让你全神贯注于大量的工作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以往的经验之中。当我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我从来就不想过去和将来的事情。我只会想到我和我的工作。

然而有的时候,我遭遇了这样的问题。由于工作的增加而不能准时完成(帕金森定律),但我觉得很值得冒险去试一下。例如,当我优化我的网站时,经常有好的想法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于是我立刻把我的想法付诸实践。我发现当时就执行想法要比事后安排再去做,效率会高很多。

完全投入

在一段时间里,除了做眼前的工作以外不要考虑其他任何事情。不要检查邮箱、泡论坛或者随便上网溜达。如果有这个念头,在工作的时候断开互联网连接。关掉电话或者拒接。开始前去趟厕所,同时确保在一段时间里不会觉得饿。在此期间根本不离开椅子,也不要和人说话。

决定好了要做什么,就不要做其他事情。如果偶然被别人打扰,问他们最重要的事儿是什么,确定他们是否只是在做最重要的事。如果这个人在回复电子邮件,那么这个时候发邮件就是他此时最重要的事。否则通常来说,这个人是在浪费时间。

如果需要休息就彻底的休息。假如你觉得自己需要恢复一下体力,那就不要边工作边休息。收邮件、上网都不是休息。当你休息的时候,闭眼,做深呼吸,听一些轻松的音乐或者出去走走,小睡二十分钟,或者吃点水果。一直休息到你觉 得又可以努力工作。需要休息就休息,应当工作就工作。要是100%的集中精神,干脆不工作。想休息多久就休息多久是没错的,只是别让休息时间占用了工作时间。

多线工作

特定领域的新知识增加的如此之快,以至于你的知识可能随时在变得陈旧。解决的唯一办法是尽可能的吸收新知识。今天我工作中的很多技能,在五年前根本没有。据我所知,跟上时代发展的好办法是尽可能的阅读,还有听录音资料。

看电视的时候,在广告时段读计算机杂志。如果是男人,边刮胡子边读。我每天用电动剃须刀刮脸,会在这两三分钟里读点东西。这让我每周多看了两篇文章 –一年就多出100篇。这个习惯很容易开始。只要拿起几本杂志,或者打印一些没时间去读的文章,把他们放在你的卧室里。出门的时候,顺手拿一本。如果要排队,比如在邮局或者商店,就可以拿出来读了。你会惊讶于在做这些不费脑子的事情的同时,学到了多少知识。

尽可能的听一些教育录音。开车的时候就可以听。Nightingale Conant销售各个领域的专家整理的各种录音节目。大部分有六小时长,大约售价60到70美元,它们物有所值。这些节目比起到大学里上课更实用一些。在大学拿到商业或者贸易学位的人由大学教授授课,而你学同样的课程时,却是由那些百万富翁或者亿万富翁告诉你什么可行而什么不可行。一个节约时间的好办法是直接请教那些掌握着你想学到的技能的人。

多线工作也许是让我在三个学期完成大学课程的最重要的简单技巧。通常我在工作日里有七到八小时的课程。但最后一学期的每个周二,我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点都连着上课。因为每学期我选了12门课,每周都有不少测验和作业要做。课外的时间除了打工我没时间去学习。所以遇到什么我就不得不学什么。假如老师在黑板上写了点东西,我就记住它;我不能等过后再学,那样就有落后的危险。对那些困难的课程,我会做作业、完成程序设计算法,或者改进我的计划。你能找到无数多线工作的机会。当你活动的时候,比如开车、做饭、购物或者走路,听磁带或者读点东西吧。

多线工作的想法似乎与之前建议的一时一事相矛盾。不过前面所谈的是高强度的工作,你必须尽全力集中所有的精神来做好它们。而这里的工作是指低强度的,能同时做其他事情的工作,比如排队、做饭、乘飞机或者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多线工作不能用在至关重要的任务上,否则会适得其反。需要休息就好好休息一下,但别把时间浪费在局部的成果上。在全力工作和彻底休息之间调节是更有效的。

多线工作可以让你的效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你可能觉得这样太累,但很多人却发现效果正相反。做很多事情让我充满活力。工作越努力,工作的能力就越强,休息就越有效果。动手一试

人和人不尽相同,所以对你有效的方法可能对别人没效果。你可能上午工作效率高或者喜欢熬夜。利用你自己的特点,想办法弥补不足。试验工作的同时听音乐。我用免费的WinAMP播放器,它可以直接整天在电脑上播放各种各样的免费音乐。我发现古典音乐和新世纪音乐,特别是莫扎特,对网络开发的工作效果不佳。但是对于大多数日常事务,听那些快速的techno/trance音乐可以让我的速度快一点。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听快节奏音乐的时候工作效果是不听音乐的两倍。另一方面,有歌词的音乐有害的,因为它太分心了。如果我想要精神高度集中,我根本不听音乐。你自己试一试,看看什么样的音乐能有益于你。对我来说这些音乐的差别是戏剧性的。

当你想到一个提高效率的怪主意,先试试看效果怎么样。如果没尝试,不要轻易放弃任何想法。局部成功比全盘失败更普遍,所以每一次尝试对于时间管理实践来说都会有所帮助。就算正在进行的尝试愚蠢的很,不过它也会使你变得更高效。

保持激情

―enthusiasm‖这个词来自希腊语的‖entheos‖,字面意思是‖神在心中‖。我很喜欢这个解释。如果对如何安排时间没有持续的激情,我怀疑掌握时间管理的艺术是不可能的。朝着真正鼓舞你的方向前进。追逐你的激情,而不是金钱。假如你对工作没有热情,你就是在浪费生命。换个工作吧。重新考虑新的职业。如果你现在的职业变得乏味,也不要丧气。记住,失败是朋友。听从内心的召唤,换一个刺激自己的工作。做那些让自己不快乐的事情是最浪费时间的。你为了自己的人生而工作,不为别的。

象大多数人那样,你可能很快就让自己主动起来,但接着就消沉下来,效率很低,无法继续完成计划。当你热情高涨的时候,开始一个新计划是多么简单。然而当激情退去,坚持又是多么困难?人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除非你想办法主动培养,否则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不认为那些我根本不想做的事情可以强求。如果我不主动,那么坐下来努力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这又是多么痛苦。当你有足够的主动性,工作起来就跟玩一样。

在大学里我不能失去我的激情,那样我会死掉。我很快意识到每天必须有意识的增强自己的积极性。我一直把随身听带在身边(那时候还没有MP3),当我从一间教室走向下一间的时候,我就听那些时间管理和自我激励的磁带。早晨慢跑的时候我也听。我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保持我的激情。就算有人说我一定会失败。这些磁带对我影响巨大,因为我一直保持着积极的状态。如果你的热情高涨,你会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且把乏味的工作当作乐趣。我始终发现,一旦我想把我的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必须先把我的意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内心希望改变时,行动才会改变,结果也就随着改变了。除非你天生是个亢奋的家伙,否则你需要每天增强自己的热情。我推荐听自我激励的磁带,或者读催人上进的书和文章,每天最少十五分钟。你一停止给自己打气,就会开始怀疑自己,动力就开始减退。经常给自己灌输主动性的东西可以保持自己的激情,这真的让人惊讶。如果你同时多线工作,你就不用另花时间。

饮食和锻炼

大学最后一学期前的夏天(1993年),我成了半素食主义者,我发觉精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集中精神的能力。四年后(1997年)我成为严格素食主义者(不吃肉类),一直到今天,这产生了更大的增强。

饮食对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肉制品比植物食品需要更多时间和能量来消化,那么当你的身体消耗特别的能量来消化的时候,意味着你用于脑力劳动的能力能量就会减少。消化包含肉类食物的时候,你的工作效率会降低,也更容易分散精力。如果你发现饭后很难集中精神做事脑力劳动,你吃的东西就是罪魁祸首。富兰克林也认为有节制的用餐对工作意义重大。他在余下的时间里能够继续有效的工作,而他的同僚们则显得迟钝和昏昏欲睡。

经常的体育锻炼对于足够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也是很必要的。大学里我每天早饭前都要跑步30分钟。当然,我同时会听一些自我激励的磁带和教育磁带。每天如此使我的身体处于良好状态,并帮我保持理想的体重。另外,我每天上课的地方需要在校园里绕来绕去,同时我还要背一个20至30磅的书包,里面装满了课本。这样即使我大部分周末都坐在教室里,我一样得到了足够的体育锻炼。

掌握时间管理,对于磨练你最佳的时间管理工具,也就是你的身体,十分有意义。通过饮食和锻炼你可以培养持续集中精神的能力,即使再难的工作看上去也变得容易了。

假如你现在觉得自己超重了,去一趟附近的体育馆或者体育用品店,选择一个(或一对)和你多余重量相当的哑铃。拿着它四处走走,感受一下你每天的负担。想象一下如果你减掉这部分体重,一切将变得多么轻松。携带重物来锻炼是一回事,但如果这些重量是体重的一部分,那你永远不能放下这样的重物,也无法从这样的锻炼里得到收获。下定决心减掉这些多余的重量,标准的身材会让你终身受益。

劳逸结合

我觉得如果你不能合理的安排生活,那么保持长期的动力、健康还有快乐就没那么容易。某些方面的长处并不能弥补其 他方面的不足。大学里我尽量在每周安排一天放松自己。做运动、参加聚会和社团社团、打游戏、打台球,在最后一学期甚至去拉斯维加斯驴旅游。‖黑色三月‖就是因为生活不合理造成的。以其他生活为代价而在某一方面过分专注,从长远看时有害的。在你生活的各个方面维持一个平衡。事业发展的同时,别忘了发展自己的个性。

我相信时间管理的意义在于尽全力让自己的生活变的有趣。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培养良好的习惯,都使你更高效的达到目标,你会享受一种从未有过的充实而丰富的生活。十几年后我回头看看我的大学生活,我充满了对整个过程的感激之情。在成功的路上我制订了严格的计划,迅速成长起来。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上一篇:滨州一中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介绍下一篇:法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