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通用9篇)
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 篇1
课题
整理和复习
备课者 赵晓斌
学情分析:
学生在掌握了1—5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法后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归纳,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较好,重点引导自主、合作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网。教学目标:
1、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通过整理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形成加法表和减法表。
2、通过探索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重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数字卡、加、减法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唤起记忆
1、教师提问:谁还记得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字吗?根据学生汇报,随意贴出数字卡片0~5。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对学过的6个数字和相关的数学知识进 行整理复习。(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梳理知识
1、复习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1题):你能按顺序用6个数字给小鸽子的房屋编号吗?
2、复习数和数比大小。
(1)教师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老师请来了几个动物朋友,仔细看看都有谁,它们分别有几只?
(2)教师出示“>”和“<”,提问:这是什么符号?你能用这两个符号表示这三种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吗?把你想到的填在课本第32页。
(3)教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三种动物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4)教师:独立完成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4、5两题。
在学生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讲评。
3、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1)完成课本第32页的第2题。
(2)教师:在小组内把你填的内容小声地读一遍。
(3)教师:你能根据自己填的分解,写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吗?动手试一试,比比看哪个小组写的最多。教师巡视指导。
4、整理表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归纳成表。
(1)分组请学生给写出的加减法算式,进行分类。
(2)组织学生反馈交流,分类的结果。
(3)请学生按分类的结果,整理成加减法表。教师巡视,提供指导意见。
(4)出示课本第32页5以内加减法表,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加、减法中算式的排列规律。
三、课堂总结,提出要求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对5以内加法和减法进行了整理,归纳成了表格。回去后大家要熟记表格中的算式和得数,进行又对又快的口算。
2、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2、3两题。整理和复习
1+1=2
1-1=0 1+2=3 2+1=3
2-2=0
2-1=1 1+3=4
2+2=4 3+1=4
3-3=0
3-2=1
3-1=2 1+4=5
2+3=5 3+2=5 4+1=5
4-4=0
4-3=1
4-2=2
4-1=3
5-5=0
5-4=1
5-3=2
5-2=1
5-1=4 教学反思:
学生年龄较小,虽然能较好说出各个知识点,但进行归纳整理,比较、综合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 篇2
1. 在趣味游戏过程中回顾并掌握汉字“象形”“会意”“偏旁表意”等构字特点, 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2. 针对平时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 区分音近、形近字。
【教学过程】
导语:2015年元旦快到了, 汉字王国将举办迎新聚会, 邀请小马虎和小朋友们一起参加 (课件出示学习伙伴小马虎跟大家打招呼的画面) 。活动过程中表现精彩的小朋友可以获得学习星, 活动结束得到五颗星及以上的小朋友将获得“汉字学习小能手”称号。
一、好玩的汉字名片 (复习“象形字”)
1. 认识象形字名片。聚会入口处, 有些汉字朋友拿出自己的名片, 上面是一幅幅图画。小马虎犯迷糊了, 你能帮他来认认这些汉字朋友都是谁吗?
2. 感知象形字特点。复习回顾课本第46页上的象形字:把生活中看到的事物画下来, 然后再慢慢把图画变成一个个汉字, 就是“象形字”。这是古人造字的一种方法。
3. 认读书写象形字。跟着图画认汉字, 你知道它们是谁吗?请把它们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田字格里, 并告诉小马虎。
(1) 学生独立书写, 教师巡视。
(2) 反馈:
随机聚焦前测易错字“:鸟”“瓜”。
关注平时常见笔画易错字“:雨” (四点的写法) 、“衣” (下面部分笔画的笔顺) , 联系“片、方、火、出、年”复习笔顺。
〖反馈评价〗同桌互评:12个汉字名片全部写对得一星, 书写特别漂亮再加一星, 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悄悄提醒。
二、有趣的汉字组合 (复习“会意字”)
1. 情境中感知会意字特点。
小马虎走着走着, 看到前面有个“明”字就热情地迎上去, 说“:日兄弟, 月兄弟, 你们好!”旁边的汉字朋友哈哈大笑说“:小马虎, 你搞错啦!”小朋友, 你知道他犯了什么错吗? (总结会意字特点:“两个或几个汉字组成一个新的汉字时就产生了新的意思。”)
2. 复习并学习相关会意字。
(1) 随机回顾课本第97~98页中出现的会意字。
(2) 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帮小马虎理解下面几个字的意思吗?
“苗”──田间长草, 植物幼苗。
“艳”──色彩丰富, 鲜艳美丽。
“出”──出去一看, 山外有山。
〖反馈评价〗自我评价:解释对一个或两个字意思的加上一颗学习星, 全部解释对的加上两颗学习星。
三、神奇的汉字偏旁 (复习“偏旁表意”构字规律)
这时, 小马虎知道汉字王国处处有学问, 遇到新问题开始向别人请教了。他想问问小朋友:怎么有那么多汉字的身体有一部分是相同的呢?比如“打、拉、拔、拍、排、捉、找、报、把……”左边都是一样的,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引导得出“偏旁表意”——这些字的意思都跟手有关)
1. 你还知道哪些偏旁也是表示意义的? (指名说常见偏旁的意思, 如“足字旁”跟腿脚动作有关, “木字旁”“草字头”跟植物有关, “反犬旁”跟动物有关)
2. 本册语文书中就出现了很多的偏旁, 一起找一找都有谁。这些偏旁表示什么意思, 你知道吗?
3. 小试牛刀填一填。
1棵 2课 3颗
(1) 上 ( ) 了, 大家都走进了教室。
(2) 这 ( ) 小树已经长得很高了。
1他 2她 3它
(1) 妈妈今天很高兴, 我一进家门就看到 ( ) 在对我笑。
(2) 我养的小兔子很可爱, ( ) 的毛是白色的。
(3) 男孩女孩都笑了, ( ) 们都为小明的进步感到高兴。
〖反馈评价〗自我评价:做对一题给自己加上一颗学习星, 全部做对加两颗学习星。
四、找找汉字双胞胎 (复习“音近字”“形近字”)
现在出场的是汉字王国的重量级选手——四会生字朋友。它们中间有些样子长得很像, 有些名字听起来几乎一模一样。请大家一起找出这样的“汉字双胞胎”, 把它们请上台介绍一下。
1. 瞧, 小马虎已经找到一对双胞胎啦! (课件出示“:里——果”)
咱们听听他是怎么介绍这对双胞胎的:
里, 下面一个“土”, 泥土里面藏东西的“里”。
果, 下面一个“木”, 树木上面长果子的“果”。
2. 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146页《四会生字表》, 找到双胞胎汉字朋友抄下来, 并试着介绍给大家认识。
3. 出示根据平时常见错误问题梳理的形近字、音近字, 组词运用。
形近:人——入毛——手子——了无——天
音近:巾——今目——木耳——儿生——升
〖反馈评价〗同桌互评:正确组词得一颗学习星, 书写端正漂亮再加一星。
结课:你获得了几颗学习星?你是汉字学习小能手吗?跟小马虎交流一下你今天的收获或者思考。
【教学反思】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 本课生字归类复习力图体现有趣、有法、有效的特点。
1. 复习有趣。创设“汉字王国元旦聚会”情境, 通过“小马虎”这个鲜活可爱的学习小伙伴串联每个学习单元内容, 设计“汉字名片”“汉字组合”“汉字偏旁”“汉字双胞胎”等儿童化游戏内容, 力争让学生在复习课上学得有趣。
2. 复习有法。一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 在此基础上依据教材梳理“图画象形”“组合会意”“偏旁表意”等构字规律, 复习汉字学习的方法, 并尽量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迁移运用, 提升自主学习汉字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 篇3
教学提示:
这节课主要是复习整理“11~20各数”的分成、意义等,有关计算不是重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巩固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巩固认识“个位”、“十位”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算式。
3.初步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进一步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熟练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的用法,练习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回忆法、复习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
谈话法: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下这几天我们都学会了什么?指名说。
师生补充评议。师:这节课,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复习一下这些内容,这样能让大家更熟练的掌握这些知识,这节课是第一课时。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这是复习课,暗示他们体会复习课和新学课的不同处,体会复习整理课可以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是一种“学习效益”很好、“非常重要的课型”。
复习导入法、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交流。也可以学生看书,回忆本单元的内容。
学生汇报自己看到的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一部分内容:认识11~20各数。教师板书:整理与复习
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一些数学小故事导入本课。比如
师: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刚才xxx同学的说他一口气吃了19颗糖,妈妈说她吹牛说大话。你们觉得这是真的吗?
学生猜测。教师回答:他吃的是一种很小颗粒的糖,你看,(教师展示)一小袋有10颗,另一小袋是9颗,一共是多少颗?
师:xxx同学的回答又准确又完整,我可以送你1袋糖。请下课后到老师这里来领取。请其余同学向他学习。
二、探求新知
1.教学课本66整理与复习第1题“想一想,说一说”。
教师出示第1题的图,学生观察,这些同学他们都会什么?你会吗?你还会些什么?
和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明了学情。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的情况,师适当增加一些内容。
例如
师:谁会从20数到11? 11和20比谁大于谁?谁小于谁?小于号怎么用?1个十3个1组成什么数?1个十7个1组成什么数?16是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13+6怎么算?17-4怎么算?……
练一练:完成课本练习十二的第1题,第2题,第3题。
第1题的第(2)小题难度大一些。师提示,哪两个数之间差2?再让学生完成。
完成后让师生一起订正。
【设计意图】教学中尽量提供学生思考时间,表达机会,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有良好发展空间。
2、教学课本“整理与复习”第2题:拨一拨,说一说。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很少出错,你们真聪明。
现在我们来解决第2题。
师出示计数器:问这是什么?这个位置是什么位?这个位置是什么位?这个位置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这个位置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
谁来拨出12? 谁来说一说12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谁来拨出14?谁来说一说14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
完成课本67页第4题。
师介绍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设计意图】以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来完成这样类型的任务,速度快,效果好。而如果让学生分角色合作来做的话,师不怎么好组织,耗费的时间更长,感觉没有必要。
三、巩固新知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这些知识我们更熟悉了,是吗?不过学会了,我们还要会使用他们解决一些题目。
完成课本67页第6题。
第6题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师指导合作过程:学生甲说一个十几的数,学生乙说4到算式。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觉得哪些同学值得你学习?
【设计意图】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同学的学习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布置作业
回家和家长说一说今天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请你的家长出几道题给你完成。
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 篇4
三年级三班
陈秀梅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75页。教学目标:
1、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难点:
1、熟练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并能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你有什么收获?整单元具体包括那些内容呢?
引导学生回顾归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随即板书:整理和复习
生:回顾本单元知识点,回答交流后归纳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及估算。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二)分类复习1.口算
(1)师:老师这里有很多苹果,看谁能把苹果摘下来?
50×6=
80×7=
300×6=
21×4=
24×2=
200×5=(2)师:你们算得这么快是怎么想的呢?(请个别同学起来总结)
小结:1.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就是先不看0,把两个一位数相乘,因数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口算。2.笔算和估算
估算
32×3≈
88×6≈
289×5≈
409×5≈
326×7≈
69×7≈
笔算
213×3=
89×7=
507×5=
470×3= 师:在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请同学总结)板书: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课件出示笔算不进位乘法和进位乘法笔算格式)2.解决问题
师: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课件出示习题)(1)小军每分钟大约走62米,他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8分钟。他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估算)
(2)每套课桌椅坐2个人,学校新买来200套课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口算)
(3)阳光小学每个年级都是136人,全校6个年级共有多少人?(笔算)师:你能说一说,什么时候用估算什么时候用笔算吗?
(设)生: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笔算的要笔算,像第3题涉及的实际问题还可以用估算法。
组织学生分组总结以下问题:
(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是什么?(2)一个因数中间有0怎么办?(3)一个因数末尾有0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里。(1)每支钢笔5元,买89支.500元 够吗?()
A、够
B、不够
(2)7500×4积的末尾有()个零。
A、2B、3C、4(3)4+5+6+7+8×0得()
A、2
2B、0
C、30 连线.290×8
162
81×315
105×1500
300×2320
(四)家庭作业
完成教材第75页思考题。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复习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
笔算(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
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 篇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位置
【课题】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二2、3、4题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学习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试表述 【学习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学习过程】 【
一、知识整理】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上下前后左右 【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上下前后
出示第9页主题图请学生说一说图中各个交通工具的位置关系 体验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2、复习左右
提问: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
三、巩固练习】
1、第2题
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坐成一排,教师提出要求,如:从前往后 第4位同学请站起来,请xxx后面的同学举起右手。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学生自己提出要求,其他学生根据要求做。
2、第3题。把附页中的小兔和乌龟贴在图中,再看图讲故事
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第4题。
(1)教师出示第四题图画,提出要求:请帮小明布置房间。说一说东西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2)学生先在小组中说,指名在图画板上贴。(3)教育学生要养成自己整理房间的好习惯。
五、师生共同完成5、6题。【
四、总结梳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
五、板书设计】
位置整理与复习上、下、前、后、左、右
位置是相对的
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 篇6
一、重视方法指导和自主梳理, 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包含:口算 (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 , 估算 (以口算为基础) , 笔算 (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三位数) 以及除法的验算 (用乘法进行验算) 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这一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首先应明确: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知识网络,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这是整理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 学生的这种能力和意识是在经历自主梳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
上课伊始, 首先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学生对这部分学习内容所做的概括。这一教学活动是促使学生课前主动回顾这一部分学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联系, 唤起学生学习的愿望。整理的方式采用画、图、表格、文字叙述等均可。由于三年级学习归纳整理的能力有限, 展示交流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参与和各种尝试, 不足的地方请同学互相补充或教师给予提示。展示完后, 教师还应在环节的衔接处进行引导, 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如教师可询问: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 你还有什么疑问?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而且由学生自己提出注意事项, 比教师反复强调效果要好。
二、重视教学方法和问题设计,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整理复习课中的练习题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解题能力, 教师如果就题教题, 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更不能落实整理复习的目标。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通过做习题, 有所得, 有所悟, 教师就应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有精心设问, 不失时机地点评, 让学生自己悟出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 才能提高解题技能。要实现上述目标, 创设讨论氛围, 让学生自己总结很重要。如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课本第35页第1~3题, 然后设计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一:这3道题目的解答有什么共同点? (都用除法计算, 根据除法含义直接列式。)
问题二: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 (第1题用口算, 第2题用估算, 第3题用笔算。) 接着追问: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方法计算? (促进学生思考应如何选择计算方法。)
教师可在练习题的解题依据处进行设问。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 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同, 体会数学知识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问题三:分别说一说进行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你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
接着, 教师又在提示知识内在联系、探求知识规律处进行了设问。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 课本中安排的三道习题不再是孤立的, 而是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 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使学生进一步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 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 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放手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和计算过程, 交流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
三、重视习题设计和生生互动, 加深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理解
梳理知识脉络之后, 还要进行必要的练习, 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通过有效的练习, 切实提高“整理和复习”的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有效地发展。本单元“整理和复习”之后安排了练习九, 教师可结合练习九的内容进行习题设计, 如, 先估一估以下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876÷3;242÷4;856÷8;604÷3。这四道题把本单元笔算的重难点问题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的试除方法、有余数的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等) 进行了综合, 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组织练习时, 学习优秀的学生往往是最先完成的, 为了让这部分学生有事可做, 老师往往要求他们“再检查一遍”或“把课本中的其他几道题目也做一做”。那么, 这些能力较强的孩子真会因比别人多做几道题就发展得更好了吗?面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可以让优秀的学生离开座位去帮助学困生进行作业的检查或辅导。这样, 使他们完成练习后有机会对题目进行更高层次的判断、思考, 甚至是讲解。而学困生在完成练习之后,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不一定“到位”, 难免会有困惑, 正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让这些好学生去当“小老师”, 既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自身的知识优势去帮助学困生,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算理和计算规律有不同层次的理解, 还可以弥补老师逐个指导学困生的困难。
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 篇7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
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
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12.蚯蚓的运动:蚯蚓靠肌肉和刚毛协调运动
13.蚯蚓的形态结构:身体呈长圆筒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4.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等。
1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运动。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扇贝、文蛤等
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的可以食用、药用、装饰等,但有的对人体也有害。
4.节肢动物的种类繁多,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有120万种以上
5.昆虫的主要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一般能飞行。
6.蝗虫的形态结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7.蝗虫的运动:胸部有三对足,善于跳跃,能爬行,有两对翅,能飞行。
8.蝗虫的外骨骼:外骨骼包裹着身体表面,起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有蜕皮现象,蝗虫的一生要蜕皮5次才能长成成虫。
9.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蝗虫、蜜蜂、蜘蛛、虾、蜈蚣等。
10.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1.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些可以食用、药用;帮助植物传粉等,但有的也会引起人们患病、危害农作物等。
第四节:鱼
1.动物的种类很多,到目前为止,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它们的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
2.脊椎动物:体内具有由脊椎骨组成脊柱的动物,就称为脊椎动物。常见的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这五大类群。
3.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脊柱的动物,就称为无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4.我国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常见的海洋鱼有:带鱼、鲨鱼、大黄鱼、小黄鱼等。
6.鱼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7.鱼的体型: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呈流线型,体表有鳞片和黏液。
8.鱼的运动:鱼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各种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9.鱼的呼吸:鱼用鳃呼吸,水从口进入,从鳃盖后缘流出,经过鳃,完成气体交换。
10.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1.鱼与人类的关系:养殖业和捕捞业,可以食用,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12.鱼鳍可以分为奇鳍和偶鳍,其中奇鳍有背鳍、尾鳍和臀鳍,偶鳍有胸鳍和腹鳍。
13.海马是鱼不是马,娃娃鱼是两栖动物,章、墨、鱿鱼都为软,美人鱼学名儒艮是哺乳动物。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青蛙的形态: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皮肤裸露。
2.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能感知声波。
3.青蛙的头部前端,有鼻孔,是呼吸的通道。
4.青蛙的前肢短小,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适于跳跃和游泳。
5.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6.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7.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农田害虫的天敌,应当加以保护。
8.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就称为变态发育。
9.蜥蜴的形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颈可以使头灵活地转动。
10.蜥蜴的四肢短小,贴地爬行。
11.蜥蜴用肺呼吸。
12.蜥蜴的生殖: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有坚韧的卵壳保护,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13.常见的爬行动物有:蜥蜴、龟、鳖、蛇、鳄等
14.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具有动物的“活化石”的美誉。
15.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
16.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防治林木害虫等。
第六节
鸟
1.鸟的体型: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鸟的前肢变成翼,生有大型的羽毛。
3.鸟的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具有发达的龙骨突。鸟类的胸肌非常发达,占体重的五分之一。
4.鸟类的消化: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粪便随时排出体外,可以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
5.鸟能进行双重呼吸,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气囊能储存气体,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场所仍然是肺。
6.恒温动物:体温不是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就叫恒温动物。
7.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就叫做变温动物。
8.鸟类的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9.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10.是鸟不一定会飞,会飞的不一定是鸟。不会飞的鸟有企鹅和鸵鸟,会飞的不是鸟的是蝙蝠。
11.具有飞行能力的动物有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中的蝙蝠。
12.鸟类与人类的关系:捕食农林害虫,人类食物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等。
第七节
哺乳动物
1.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非洲象,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鲸。
2.哺乳动物的体表被毛,具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3.哺乳动物的生殖:胎生、哺乳使后代得到很好的照顾和良好的营养。
4.哺乳动物的牙齿具有分化,食草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食肉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和犬齿。
5.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6.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1.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也可以说成是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的。
3.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关节囊、关节软骨组成,也可以说成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5.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举重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两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6.肌肉由肌腱和肌腹组成,肌腱可以绕过关节连接在不同的骨上。
7.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8.动物的运动有利于觅食、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和社会行为等。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指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3.先天性行为的意义:先天性行为为了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4.学习行为的意义:学习行为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5.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第三节:社会行为
1.白蚁群体中的分工合作:
蚁后:专职产卵
雄蚁:与蚁后交配,交配后就死亡
工蚁:觅食、筑巢、照料蚁后等
兵蚁:专司蚁穴的保卫
2.狒狒群体中首领雄狒狒享有特权,它要优先享受食物和配偶,其它狒狒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要表示顺从的姿态。同时,它也有保卫群体的义务。等级制度最明显。
3.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4.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动物可以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
5.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有利于群体内的交流、有利于群体觅食、御敌和繁殖后代。
6.群体中信息交流的应用:用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可以用来诱杀害虫,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
7.通讯的含义: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收信息的个体产生相应的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④当某种动物过多会给农作物造成危害
2.生态平衡的含义: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3.动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4.为什么说动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无机盐可以被植物利用制造有机物。
5.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6.仿生的含义:科学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7.常用的仿生技术有: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与雷达,乌龟与薄壳建筑,小鸟与飞机,鱼与潜水艇等
8.生物反应器的含义:科学家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9.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鸟治虫。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的含义: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冷却④接种⑤恒温培养
3.细菌菌落的特点: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4.真菌菌落的特点:菌落比较大,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5.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有些需要氧气,有些不需要氧气。
6.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的分布不同。
第二节:细菌
1.第一个观察到细菌的人是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是巴斯德。
2.细菌的形态:根据细菌的外形不同,可以把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
3.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简记为:壁、膜、质、核、液、叶、线)
4.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简记为:膜、质、核、线)
5.细菌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区域,有的还有鞭毛和荚膜,属于原核生物。
6.细胞的营养方式:由于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它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7.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8.细菌分裂的计算公式:N=m·2n(m表示原有的细菌个数,n表示分裂的次数)
9.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能度过不良的环境。
第三节:真菌
1.常见的真菌:大型真菌有蘑菇,多细胞真菌有霉菌,单细胞真菌有酵母菌。
2.真菌的结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真菌的营养方式:由于真菌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它的营养方式为异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4.真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5.菌丝可以分为营养菌丝和直立菌丝两种。
6.青霉的孢子呈扫帚状而曲霉的菌丝呈放射状。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
2.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的空间。
3.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有三种:寄生、共生和腐生
4.寄生:细菌或真菌寄生在人或动植物的身体上,使其患病,它本身获利。一方得利一方受害。
5.共生:与其他生物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6.腐生:从死亡的生物遗体上通过分解有机物而获得营养。
7.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等多种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等植物疾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8.地衣是真菌与藻类植物共同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9.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营养物质。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酵母菌可以用来酿酒、制作馒头,面包等;乳酸菌可以用来制作酸奶、泡菜等;醋酸菌可以用来制醋。
2.食品腐败的原因: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
3.食品保存的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或真菌杀死或者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4.食品保存的方法:脱水法、腌制法、渗透保存法、巴氏消毒法等
5.有些细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6.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产生治疗糖尿病的物质——胰岛素。
7.甲烷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可以作为燃料用于做饭、照明、取暖等。
8.有些细菌或真菌还能净化城市污水。
第五章:病毒
1.19世纪末,伊万若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滤过性病毒
2.19世纪末,口蹄疫病的研究证明了滤过性病毒的存在。
3.20世纪初,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烟草花叶病毒。
4.病毒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
5.动物病毒:寄生在人或动物的活细胞内的病毒。如流感病毒
6.植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
7.细菌病毒: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又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8.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
9.病毒的生活方式:营寄生生活,利用活细胞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环境适宜时,又开始生长和繁殖。
10.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一方面会使人患病,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生物防治、基因工程、制作疫苗等方面来加以利用。
第六单元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植物分类的依据: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绿色开花植物的分类主要根据根、茎、叶、花和果实、种子来分,其它植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它们的根、茎和叶。
2.动物的分类依据:外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等。
3.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第二节:从中到界
1.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的分类单位。
2.生物的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3.“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4.生物分类的意义:为了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5.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包括的种类最少;同界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包括的种类最多。
6.给植物挂牌的时一般要写植物的名称、国际名称、属于哪个科、分布和用途等。
7.林奈提出的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有时后面还有命名者的姓名。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上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栖息环境的多样性就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类、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
4.我国的裸子植物最丰富,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自然保护区的含义: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有保护对象中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 篇8
AABB式 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平平安安 老老实实 勤勤恳恳 ABAB式 商量商量 讨论讨论 打扫打扫 整理整理 收拾收拾 ABAC式 大摇大摆 一唱一和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绘声绘色 AABC式 恋恋不舍 依依不舍 津津有味 ABB式 静悄悄 软绵绵 亮晶晶 绿油油
二、模仿词语结构,写词语的有:
•①什么—怎么样—什么—怎么样: 头重脚轻 语重心长 目瞪口呆 山清水秀 •②什么—怎么样: 手脚发软 四肢无力 杞人忧天 夜郎自大 •③并列的四种事物: 天地山水 花木禽兽 春夏秋冬 江河湖海
•④两个相关的动作相连:敲敲打打 推推搡搡 拖拖拉拉 嘻嘻嘻哈哈 •⑤由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顾此失彼 有口无心 南腔北调 七上八下 •⑥给一种状态程度加深的:烫——(滚烫)热——(火热)•⑦事物—这种事物所呈现的色彩: 瓦蓝梨黄
•⑧颜色—叠词: 红彤彤 绿油油
•⑨两个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黑白分明 悲喜交加 进退两难 生死攸关 ⑩两对反义词组成的词语:悲欢离合 古今中外 古往今来 天南地北 出生入死 今是昨非
•⑾两个近义词组成的词语: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三、人物精神品质。
蔺相如: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 廉 颇:光明磊落 知错就改 乔依: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残暴专制,无情无义。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敢、向往美好的生活。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
赞美詹天佑的四字词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吃苦耐劳、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技术精湛、赞扬鲁滨逊的成语: 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强不息、知难而进、勇往直前
四、成语归类。
关于时间的成语:日月如梭、光阴似箭、白驹过隙、岁月如流、、一刻千金
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韦编三绝、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废寝忘食
形容有恒心的成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形容没有恒心的成语:虎头蛇尾、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有始无终 形容秩序乱的词语:一窝蜂、一锅粥、一团糟、一拥而上、不可开交 关于手的成语:形容敏捷(眼疾手快)、形容聪颖(心灵手巧)、形容高兴(手舞足蹈)、形容专横(一手遮天)、形容独到(别具手眼)、形容凶狠(心狠手辣)、形容顺利(得心应手)、形容卑鄙(不择手段)、形容冷漠(袖手旁观)、形容利索(手到擒来)、形容喜欢(爱不释手)、形容惊慌(手忙脚乱)(手足失措)、形容反复无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赞美祖国的成语: 山清水秀、江山如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锦绣河山
描绘山水的成语:重峦叠嶂、崇山峻岭、连绵起伏、青山碧岭、水平如镜、一泻千里、水天一色、水波不惊。
与战争有关的成语: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势如破竹、旗开得胜、荷枪实弹、冲锋陷阵、溃不成军、丢盔弃甲、人仰马翻
表现爱国情怀的成语:赤胆忠心、忧国忧民、碧血丹心、精忠报国、以身许国
表现忘我工作、学习的成语: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只争朝夕
表示知错就改的成语:迷途知返、改邪归正、痛改前非、弃旧图新、悬崖勒马、浪子回头、洗心革面 描写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宽容大度
表示情况危急的成语:千钧一发、燃眉之急、十万火急、兵临城下、危在旦夕、一触即发、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呆若木鸡、神采飞扬、神态自若、全神贯注、欣喜若狂、张口结舌、眉飞色舞、坐立不安 表示热心助人的成语:乐善好施、慷慨解囊、扶危救困、助人为乐、雪中送炭
赞美与困难作斗争的词语: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百折不饶、坚忍不拔、坚强不屈 表现人勤奋刻苦的成语:孜孜不倦、手不释卷、争分夺秒、韦编三绝、牛角挂书 形容有毅力的成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坚持不懈 形容身体瘦弱的成语:骨瘦如柴、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形销骨立、气息奄奄
“××如×”结构成语:一贫如洗、挥金如土、挥汗如雨、力大如牛、胆小如鼠、骨瘦如柴、料事如神、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精卫填海、火眼金睛、夸父逐日、羿射九日、嫦娥奔月
形容有学问的成语: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学贯中西 有关好问的成语: 寻根究底、不耻下问、刨根问底、追根究底 表示变化快的成语:变幻莫测、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白云苍狗
表示颜色多的成语: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万紫千红 含“草”字的成语:草木皆兵、寸草不生、草长莺飞、风吹草动、芳草如茵 形容草原大的成语:一碧千里、无边无际、一望无际、一望无垠、广袤无垠 形容草原绿的成语:翠色欲流、青翠欲滴、一碧千里、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形容热闹场面的成语: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张灯结彩、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热火朝天 形容朋友的成语:情同手足、形影不离、情深似海、手足情深、生死之交、情深意重、荣辱与共、亲密无间、同甘共苦、肝胆相照
表示生活不安定的成语:颠沛流离、漂泊不定、四海为家、流离失所、浪迹天涯 含“鹿”字的成语:指鹿为马、鹿死谁手、中原逐鹿、反映人物良好品行的成语:精忠报国、碧血丹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公而无私、克己奉公
表示与人相处之道的成语:宽以待人、先人后己、乐于助人、舍己为人、待人心诚、宽宏大度、坦诚相见、推心置腹
有关自然景象的成语:风起云涌、风调雨顺、雨过天晴、大雨如注、电闪雷鸣、云消雾散
含有数字的成语:一心一意、两全其美、不三不四、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零八落、五花八门、半斤八两、九牛一毛、九霄云外、十万火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千军万马 做人之道: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敬长辈、宽容大度等等。表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语: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目不转睛。
五、古诗分类:
•按作者分:如李白的诗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王维的诗有《鹿柴》《送元二使安西》等。•杜甫的诗有《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按内容分:
描写“春光”的古诗: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贺之章的《咏柳》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描写“离别”的古诗: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的《赠汪伦》 高适的《别董大》 王昌
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写四时风光中的春天的有:《风》《咏柳》《春晓》《春夜喜雨》《惠崇春江晚景》《春日》《游园不值》《赋
得古原草送别》《绝句》
田园风光:《江南》《村居《小池》《池上》《小儿垂钓》《四时田园杂兴》《所见》《咏鹅》《忆江南》《书
湖阴先生壁》《乡村四月》
山川奇景:《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江畔独步寻花》《山行》《浪淘沙》《敕勒歌》《题西林壁》《鹿柴》
《望洞庭》
边塞烽火:《凉州词》(二首)《出塞》《塞下曲》
浓浓乡愁:《静夜思》《枫桥夜泊》《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泊船瓜州》《早发白帝城》《清明》
依依惜别:《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
人生感悟:《乐游原》《登鹳雀楼》《江雪》《渔歌子》《竹石》《石灰吟》《夏日绝句》《墨梅》《蜂》《寻隐
者不遇》
忧国忧民:《题临安邸》《悯农》(二首)《江南春》《江上渔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己亥杂诗》
《示儿》 以上已打印
我们读过的古诗中,就有不少写到了古代的少年儿童,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寻隐者不遇》),(1)爱国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描写祖国河山的名句。
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黄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写桃花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6.描写草原的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六、名人名言。说明“谦虚”的名言: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漠》 巴金名言: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朋友是永恒的,并没有结束的时候。
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就让我做一块木料吧!
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摒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摒弃他。——莎士比亚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有关宽容的名言警句: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图格涅夫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亚伯拉罕·林肯名言: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处处计较别人,消耗自己的时间去和别人争论。
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朱熹有关读书的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赞美英雄献身精神的名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毛泽东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关于真诚关爱和无私帮助的名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永远比“拿”愉快。呼吁“关爱他人”的公益用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关于如何对待“苦难”与逆境的名言警句: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七、谚语、歇后语。
1、十二生肖歇后语:老鼠进书箱——咬文嚼字 牛角上抹油——又尖又滑 虎口拔牙——胆子大
兔的尾巴——长不了 龙王爷跳海——回老家 蛇吃黄鳝——比长短 马尾巴搓绳——不合股 羊伴虎睡——靠不住 猴照镜子——得意忘形 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
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猪鼻上插葱——装象
2、表示经常做的谚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3、我国主要传统节目: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4、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孟姜女》《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5、俗语: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6、气象谚语: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云绞云,雨淋淋。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天有铁砧云,地下雨淋淋。
7、有关读报的俗语:报纸是大众的老师,一页页阅读不尽的报纸是我们民族的光荣。——比彻 报纸和太阳一样,它们共同的使命就是给人带来光明。——萨特 报刊是促进人民的文化和智育发展的强大杠杆。——马克思
8、描写“积累”的谚语: 千条小河成大江; 急火不如慢太阳; 4
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 篇9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复习,第十单元第20-24题及第30题。
教学设想:
组织学生根据提供的表格,自己整理、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掌握长、正方体的基本特征;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底面积、表面积、不完全表面积和体积、容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会用底面积乘高计算体积,认识侧面积,会用侧面积加底面积计算表面积,并适当延伸推广到常见的圆柱体、多面柱体等。通过媒体演示,让学生感受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运动形成体,初步感知点线面体等几何要素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应用表格法整理长方体正方体相关知识,掌握长正方体的基本特征。2.正确进行长正方体的有关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沟通长正方体之间的联系,适当延伸推广到各种柱体。
4.初步感知点线面体等几何要素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正确应用。教学难点:沟通长正方体的联系及推广延伸。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1.出示: “• ”一个点,问:同学们猜猜,这个“点”运动以后会留下什么?
2.动画演示:点运动的过程和留下的痕迹。(直线、曲线、折线等)点运动成线。想象生活中点动成线的例子。(看到的喷气式飞机飞过留下的痕迹,流星、礼炮等的痕迹。)3.问:点运动成线,线运动成什么呢?请看动画演示:线运动的过程和留下的痕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等)线运动成面。想象生活中线动成面的例子。(用粉笔擦擦黑板就是线运动形成面、甩动竹杆、甩动系着球的短线)小球这个点运动得到一条曲线—圆周,这条短线运动得到一个面--圆面。(动画演示)
问:面的运动又该成什么呢?猜猜看。
生猜,师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动画演示:面运动的过程和留下的痕迹。面运动成体。想象生活中面动成体的例子。(一枚硬币在桌子上竖起旋转形成一个球等)
4.师: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就是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要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地学习掌握知识。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板书:长方体正方体的复习)。希望大家能把这部分知识和前面学习过的相关知识联系,也能和我们虽然没学过但生活中见到过的现象联系起来,梳理知识,把握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梳理知识
师:前面大家学的都不错,你能按照下面的表格把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梳理一下吗?(出示表格)
学生可独立完成或者分组完成,小组交流,核对答案。指名汇报,自由订正。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掌握的很好,我想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也一定是小菜一碟吧。
三、解决问题
第一层次:练习课本第117页第20-2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算式。核对答案。有错订正。第二层次:讨论
提问:刚才这2个同学做得非常好,你能告诉大家在计算表面积和体积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可以结合我们当时学习时的具体题目对大家说说。
讨论1:分清楚是计算表面积还是体积。
提问:你认为怎么分清楚?根据题目意思或者问题单位来分清楚。(举例见前面第二单元中第32页第8、9题和第34页第5-7题。)讨论2:是计算底面积还是计算表面积。
讨论3:如果是计算表面积还要注意是算几个面及计算哪几个面。教师小结:是的,计算表面积有时是算6个面的,我们通常称为计算表面积;对于没有6个面的,我们通常说不完全表面积,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是哪几个面,分别该怎样算。(第二单元第17 页第6题和第P18页第7、8题。)
第三层次:分析
谈话:看来很多同学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掌握得不错,对下面这个实际问题你准备怎么解决呢?第118页第23、24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写出方案或者算式,组内交流。加强联系。
提问:现在再回头看这张表格,从这份表格你还能发现长方体正方体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交流: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增加一行,填写在特征栏目)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写在体积栏目)
四、拓展练习
1.出示第120页第30题。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找一张硬纸照题中的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剪去的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几厘米?做成的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2.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长、宽、高分别是8分米、5分米和4分米。如果把它加工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木块,木料的利用率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利用率”后再解答。
3.把8个棱长都相等的正方体木块黏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大正方体木块。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原来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引导学生分析要求小正方体的体积必须先求出它的棱长,要求小正方体的棱长又可以根据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来求。
4.一个正方体玻璃缸,棱长6分米,用它装满水再把它倒入一个底面积为30平方分米的长方体水槽中。水槽里的水面高多少分米?
引导学生分析根据正方体的棱长可以先求出水的体积,再求水面的高度。
五、布置作业
1.课内作业:第117、118页第23、24题、第120页第30题。2.课外作业:补充相关练习教学后记: 课前思考:
知识的掌握应该是“深入浅出”,刚学的时候是由简单到难,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最简单的着手,通过知识的衔接,一步步慢慢的深入,从而掌握知识的重点及难点,并且会把新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来解决问题,在学生的头脑沉淀,这一步是“深入”。那复习这一步就是“浅出”学完一个阶段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其中的练习也很多,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概念之间错综复杂,这时学生很容易就会混淆不清。我想,怎样才能使学生不把知识混淆在一起呢?既然是复习课,关键就是要使学生对已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的网络,使所学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纵向、横向的联系。怎样把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的网络,可以把所学的知识点列出来,写成提纲,或者制成表格,这样学生就很清楚的知道,这个阶段主要学了些什么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对照着这些知识点,学生就可以回忆起里面的内容,也有利于知识之间的比较。
课后反思:
今天是元旦假期后的第一天,从学生们的精神面貌看,休息得不错。所以,我赶紧抓紧时间给学生们复习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内容。因为进入总复习阶段,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是较明显的,但教学仍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我在组织学生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时,还是采用了学生自主复习的形式,即要求学生先复习第二单元内容,然后将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后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再与同桌进行交流。应该说,学生们对老调重弹没有流露出厌倦心理,课堂上都能积极参与交流。一节课的时间还是相当紧张,备课中我补充的几道题都来不及让学生练习,只能利用其他时间进行练习了。
课后反思: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把这单元的知识汇成了一张表格。边提问,边填写表格,这样有利于学生把这些知识进行归纳,并且联想到其中的概念和公式,以及要注意的地方。把知识串连到一起,也有助于区分知识间的区别。只要一看表格,知识点就会清清楚楚。这种方法如果能让学生用于自己的复习中,那么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就会更加牢固。
课后反思:
【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推荐阅读:
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06-17
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房间》教学反思05-08
一年级上册复习教案06-28
一年级上册拼音复习卷05-28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10-01
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复习卷08-12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1-13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专项复习整理范文09-24
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期末复习试卷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