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的技术工作总结(精选8篇)
教师专业的技术工作总结 篇1
1、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至六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众所周之,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是很难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看到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坚定了我教好信息技术的信心。由于目前学校受资金、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还不能做到一人一机。因此在上机练习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引导优胜帮助一般学生,一般学生协助优生,这样培养了学生之间地团结互助地精神,使学生之间地关系更加和谐,也使大部分同学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这其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继上学期参加市教育学院“学苑”杯教师素质大赛获特等奖后,本学期我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论坛活动,《情境创设之我见》在论坛上也取得了教好的成绩,同时发表在桦甸教育信息《教师阅刊》上;另外积极参加全市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评优课活动,受到了上级教学主管领导的好评,将《在word里修改文字》一课刻录并将在20XX年起初备课时观摩;参加我校张校长组织的《“三网”在农村小学中应用》课题顺利结题,也使我们个人从中受益,坚定了我以后还要积极参加此类活动的决心;参加微软“携手助学”课件评选活动获得吉林市二等奖。
由于受教材等因素的限制,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不够系统,年级之间没能很好的衔接等,下学期如果上级还不能定制出较适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我们就自己编制校本教材,另外一二年级无论如何也得制定我校的校本教材了,如果寒假有时间力争把此项工作完成,以便为下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
2、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结合上级检查要求,本学期我校继续培训EXCLE电子表格,我能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认真准备相关材料,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参加学习的广大教师能有最大的收获。另外参加学校教研活动的各位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需要技术支持的时候,我也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也激发了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了他们课堂应用的能力。
3、完成上级文件的接收工作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继续负责接收上级文件工作,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桦甸市教育信息网,查看是否有新的文件和通知,保证在第一时间下载并及时送到领导手中,保证上级的各项政策的畅通,以便我校领导准确决策。可以说这学期从来没有因为我个人工作的原因影响到文件的传达。
4、微机室安全工作和维护校园网路方面
微机室电路比较多,用电量也比较大,我时时提醒自己把安全放到首位,保证用电安全。另外定时检查报警器中电量,及时更换电池,确保在下班后微机的安全。
另外根据领导的安排,协助电教老师维护学校的计算机网路,实事求是的讲,由于本身技术水平有限,加之本学期工作比较忙碌,所以这项工作并没有做好。
5、协助领导迎接上级检查
本学期的检查工作特别多,不管是我们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检查还是其它的一些检查,只要领导安排任务,我都能认真完成。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工作中有成绩也有不足,我将继续秉承严守师德、服从领导、努力工作、吃亏是福的态度,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
教师专业的技术工作总结 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党[2013]12号) 的文件精神, 每所高校都在探索如何才能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关乎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 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话题, 交流沟通很容易, 因此, 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很容易受到青年教师的影响。当前, 高校青年教师的主流是好的, 绝大多数人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有爱国之心和社会担当, 热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 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但也有极少数的青年教师缺乏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 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强, 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不够, 以自我为中心, 功利思想严重, 甚至个别教师言行失范, 看不到社会积极面, 说话与自身的职业不相符, 不能为人师表等。据调查, 我院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高校专任教师的48%以上, 如何引导青年教师真正成为崇高思想的引领者、高尚道德的示范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 成为学院领导重视的主要内容。依托学院德育基地“雷锋之家”, 我院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1. 加强“雷锋之家”德育基地的组织领导, 拓展延伸“雷锋之家”的德育功能。
学院“雷锋之家”德育基地成立于2006年, 是学院思想政治部为进一步落实和贯彻中央16号文件指示精神, 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新方法而建立的。2012年德育基地作为学院“六个一”重点项目立项, 服务对象和形式有了较大的扩充和延伸。服务对象由大学生群体拓展延伸到青年教师群体, 服务形式由专题讲座、青年志愿者活动拓展到读书会、各类咨询服务等。学院为了加强对“雷锋之家”德育基地的管理, 成立“雷锋之家”领导小组, 由学院党委书记、学院院长亲自负责, 思想政治部牵头, 联系学院党政办、宣传部、人事处、学生处、团委、关工委、工会等相关处室参加, 领导和组织“雷锋之家”开展工作, 并指定思想政治专任教师负责, 其他教师则协助“雷锋之家”进行日常管理和接待工作。
2. 加强思想引领,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坚定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
由思想政治部牵头, 联系相关部门从四个方面对青年教师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其一, 利用专业优势, 创建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会, 由负责人精心挑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书籍, 加强青年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其二, 学院业余党校校长、各总支书记、思想政治部正副主任、宣传部部长等教师要通过“雷锋之家”这个平台, 给青年志愿者、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党员定期开展形势政策专题讲座, 加强正面引导、深度引导, 做好解疑释惑、增进共识工作。其三, 受学院宣统部委托, 负责“雷锋之家”的教师设计并且发放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问卷调查表, 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 上报学院党委, 作为学院领导制定相关制度的依据。并根据调查问卷结果, 撰写《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路径》等相关论文。其四, 聘请优秀老教师、劳模做先进事迹报告会, 邀请离休老干部开座谈会, 通过报告会和座谈会让青年教师认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
3. 积极探索实施导师帮带制, 提升青年教师的各项能力, 促进教师身心和谐。
学院对青年教师的帮扶实施“导师帮带制”, 导师主要分为业务导师、科研导师、生活导师和心灵导师四类, 每类导师职责各异, 形成合力。学院在2005年最先开始探索实施业务导师, 采取一对一的形式, 为每一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教学能力强的教授或副教授为业务导师, 指导时间为1年。业务导师从备课、上课等具体细节着手指导, 让新教师和业务导师一学期相互听课不少于10节, 在指导过程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他们教书育人的能力和科研能力。从2009年开始, 学院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 每个系部又另外安排两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业务导师, 采用一对多的模式进行教学指导, 收到不错的效果。科研导师旨在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其选拔必须从承担过省厅级课题并且结题的副教授以上的职称中产生, 担负着青年教师课题申报、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职责, 这会极大地调动青年教师做科研的动力。从2012年“雷锋之家”德育基地作为学院重点建设项目以来, 学院将青年教师导师帮带制的范围进一步拓宽到生活导师和心灵导师。生活导师主要由工会、关工委、党支部、团委、思想政治部、离退办等部门教师组成, 轮流在“雷锋之家”德育基地值班, 帮助青年教师解决生活实际难题。心灵导师主要为青年教师解决心理困惑。
4. 重点倾斜, 提供平台, 实施青年教师支持计划。
近些年来, 学院涌现出一批科研能力强、工作热情和教学能力高的青年教师, 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学院主要是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的:其一, 培训计划优先考虑青年教师, 帮助其快速提高专业能力和技能。学院每年选派2~3名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访问学者培训, 每年资助2~3名省内青年骨干教师, 安排10名青年教师参加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安排2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省内培训, 安排15名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等。其二, 科研处和宣传部设立青年专项课题基金和思想政治专项课题, 项目申报向青年教师倾斜。学院科研处每年设立30多项青年专项课题, 宣传部设立12项思想政治专项课题。另外, 学院每年在省级课题申报中也向青年教师倾斜, 留出若干申报名额, 供青年教师申报。其三, 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学院在有限的条件下, 创造机会, 专门增设青年教师廉租房, 给教研室配备电脑、打印机和空调, 让教师工作舒心、开心、顺心。
5. 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服务社会。
学院积极为青年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搭建平台, 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 服务社会, 加大投入, 取得良好的成效。青年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长长干, 开阔视野, 坚定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同时也为学院发展赢得较好的口碑, 传递正能量, 增加社会影响力。其一, 积极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挂职锻炼。从2010年起, 学院每年选派1名优秀青年教师到基层和偏远地方挂职锻炼, 利用专业优势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好服务。其二, 发挥各部门青年教师的专长,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雷锋之家”德育基地负责人协同各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教师志愿活动, 组织思想政治部青年教师到东湖老干所参加“学雷锋”活动;机械系在社区开展家电维修活动;人文系到“雷锋超市”开展爱心捐献活动;植科系参加关爱母亲河———湘江环保行活动, 和学生处、团委一起组织“地球一小时”活动, 青年党员关爱老年人活动, 青竹湖植树活动及和学生一起参加“三下乡”活动等。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根据学院依托“雷锋之家”德育基地, 促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实效中, 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 领导要重视, 组织要得力。
学院党委行政要切实认识到青年教师群体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认识到这个群体本身兼备的特点, 并且从人力、财力、物力方面提供综合保障, 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连贯性和实效性。
2.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
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成一个整体, 这需要学院各个职能部门协同教育和培养, 从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着手, 创造条件, 形成合力, 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 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3. 根据学院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和政策。
青年教师由于工作资历浅, 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工作收入和职称不高, 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过重, 和职称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相比, 在课题项目申报、评先评优中缺乏优势, 学院要在政策上向青年教师倾斜, 提供平台, 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4. 提供一个可依托的工作平台。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不是哪个单独的部门能够做好的工作, 需要多部门联动开展工作, 多管齐下, 才能有所收获, 这需要有一个可依托的平台来实施和开展各项工作。学院依靠“雷锋之家”这个德育基地, 协调各部门工作, 打破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格局, 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
摘要:高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党[2013]12号) 文件精神, 都在积极探索怎样才能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坚定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和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 引领青年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崇高思想的引领者、高尚道德的示范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湖南生物机电专业技术学院在新形势下依托“雷锋之家”德育基地, 在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篇3
专业发展的要求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先驱,其专业发展必将符合更高的要求。首先,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敏感的信息意识,具有信息加工、信息生成和信息创新的能力。其次,信息技术教学本来就是思想与技术教育,是一种整合了技术,用技术支持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将信息技术能力积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再次,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合格毕业生。
新的信息技术课程从理念到内容都是全新的,以致带来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于处在课程改革时期的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新手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都将面临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挑战。要应对挑战,成功完成角色转型,教师一方面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创造并积累好的方法和模式。
阻碍专业发展的三个问题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有目共睹,而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础学科的思想和态度却在“应试”的大环境下无法马上改变,不论是学生、家长、其他科目教师、学校领导还是信息技术教师本身,思想都没有从忽视信息技术的状态中转变过来。这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来说,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难如人意。
首先是数量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信息技术教师整体数量不足;二是条件差、偏远地区信息技术教师数量不足。据统计,2000年底,我国中小学有专兼职信息技术教师约11万名,而我国现有中小学约62万所,按每所中小学需要一至两名信息技术教师计算,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需求数量最为保守的估计也要在60万名左右,目前的数量是远远不符合实际需要的,而信息技术教师的缺乏在条件差、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尤其明显。
其次是质量不高。就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师而言,群体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一是教师年轻,缺少教学经验,实践性知识缺乏,信息技术教师对于如何教、教什么还处于摸索阶段,同一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在不同的学校差别很大;二是教师学科专业水平偏低,大部分教师是半路出家或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三是兼职教师比例很高,这些教师一方面承担着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担负着繁重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以江西某地级市重点中学为例,该校有7名信息技术教师,但只有一名教师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的,一名是物理实验教师转教信息技术教育的,其他均为兼职教师。
最后是教师待遇差,队伍相对不稳定。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限制等原因,信息技术学科在学校还处于领导、家长不重视的地位。很多地方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既是信息技术课的任课教师,也是实验室管理员、机器维修员,或者还是网络管理员、技术辅教人员,甚至有些教师还兼管学校的水电等杂活,工作繁杂且职责难分。
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执行者,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理念,当然,这种现状的改变是要从多方面来进行的。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脱产学习在短期内是无法满足的,短期培训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在岗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专业发展的六种途径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进行:在团队层面上,可以采取参与式培训,也可以开展“听-说-评课”活动;在个体层面上,可以采用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运用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行动研究和反思性教学等途径来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要实施参与式培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同时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仍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搞好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性参与,是教师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参与式培训赋予每位教师平等学习和表达的权利,有利于形成活跃、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在这种情景中的参与能够给教师带来交流的愉悦,从而调动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发挥其创造力。参与式培训还十分重视教师的已有知识经验,把它视为重要的培训课程资源。在一定意义上,尊重教师的经验就意味着尊重他们的人格。因此这种互动式的培训更容易拉近教师与培训者之间的距离,使教师产生心灵的共鸣。
目前,为了使教师能够理解新课程,尽快地成为课程改革的推动者,从国家到地方已陆续开展了各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培训从理念到方式也都在发生着变化。在培训理念方面,它开始强调教师的主动参与和自我提高。在培训方式方面,相对于以往“专家台上讲,教师台下听”的方式,现在的培训注入了更多的互动色彩。
参与式培训的过程也是教师之间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成功做法的过程。它将教师现有的个体化知识经验通过交流展现出来,除了可以直接为其他教师在学习中充分运用之外,还可以为学习群体提供可利用的资源。
要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以学校和教师为本位的培训活动,它立足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依据并发展教师的兴趣,提升教师进修的水平。它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与成功经验作为研究课题,促使教、学、研一体化。它以教师教育教学的成功为内在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持续发展。显然,在新课程背景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成长需求开展的校本培训,是促进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有效方式。
要开展“听-说-评课”活动。“听-说-评课”活动是我国中小学普遍的一种专业活动方式。它直接脱胎于日常实践并在日常实践的情境下进行,因此它的收效也更有可能被教师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但是实际进行的“听-说-评课”活动多属经验的做法,随意性大,对这项活动本身也缺少一个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实施环节上来说也不够完善。当前的“听-说-评课”活动普遍面临着实效不大,甚至流于形式的窘境,必须对其进行改进,使其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一个具体实现形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
要提高“听-说-评课”活动的成效,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加强理论学习,不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理论,更要关注在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为其行动提供理论指导。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才能提高听课的品位,准确地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透过现象听出本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具有一定理论修养的执教者在说课时不仅能够说出他的具体做法,而且还能对他这样做的原因做出理论的诠释。只有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标准对教师当前的教学行为和教育观念进行评点并提出改进建议,才有可能促使教师在专业上有所发展。
要开展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虚拟学习社区是基于网络的一种学习环境,是一个通过ICT在Internet上或者是在局域网内创建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认为,它与传统社区的最大差别在于:传统社区是基于物理场所而形成的,其社区成员、空间、资源在形成之始就己经基本受限;虚拟社区则是在虚拟空间中由共同兴趣引发形成的,其社区成员、空间、资源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弹性扩张。
教师虚拟学习社区拥有许多特征,它是以学习和发展为基本目的;拥有教师们感兴趣的共同学习主题;由不同地域的人员组成;利用信息工具来支撑交往,包括资源查寻和管理工具、通讯交流工具以及协作工具、认知工具等;享有广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主要是以多媒体、交互性和分布式为特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也包括更广泛意义上的指导者、教师同行等人力资源;参与主体的虚拟性;持续交往或共同的学习体验等。
要进行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使教师对教学及课程有了深刻的洞察和正确的判断,帮助教师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去变革教学实践。因此,行动研究赋予教师更多的权利,拓展了教师的职业空间和自主性,促使他们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使教师最终获得专业发展和教育实践的解放。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教师行为的意义,而且还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出发点。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拥有的大量实践性知识大多是以缄默的、隐性的形式存在的。实践性知识的实践性与行动性特点,决定了它的获得只能由教师在特定领域内完成任务的经验中去建构或创造。通过行动研究的过程,教师可以把这些缄默的知识揭示出来,使之进一步系统化,成为被世人理解的公认的理论。
正是在行动研究中,教师对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做出思考、选择,不断地把自己的思想与他人的理论进行整合,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予以检验,从而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使个人的教学思想和理论得到审视、发展和不断完善。行动研究是信息技术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最有效途径,通过行动研究,教师能够建构起对理论的新的认识并赋予它们实践意义。
要开展基于Blog的教学反思。信息技术教师要发展,首先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应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要注意多渠道获取最新的信息,在教学中要经常自我反思,经常与同事交流、探讨,多与外界沟通交流。
Blog是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技术,是一种基于Web的以个性化、自组织、开放性等为特征的技术应用系统,用于提供用户以日志的方式来发布网页和资料。它以其独特的网络沟通方式在众多领域得到迅猛发展。Blog是一类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是一种可以促使团体或者社群沟通和写作的软件。将Blog引入到教师专业发展中,它顺应了新课程的反思需要与普通教师的行动研究表达方式。并且,由于它的零障碍的技术支撑和零距离的人文关怀,引起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自发参与,实现了教师的情感互动、资源分享、思想互联和专业发展。也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
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4
自任职中小学一级教师以来,我始终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现将近几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素质。
加强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学习。采取走出去、自学、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做忠于党和人民、忠于祖国和民族的人民教师。
二、认真细致施教,推进教学创新。
在备课上,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收集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和习惯;认真组织教材,确定教法,把知识准确、生活、活泼地传授给学生。在课上,采用巧妙的情景式、设疑式、游戏式、故事式等导入方式,吸引学生听课兴趣,并利用自制教具、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并配合肢体语言,尽可能让学生听懂、学会。将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质,提升法律素养,通过各种案例、参观祖国伟大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怀。
三、关爱学生热爱学校,提升教学业绩。
在学生管理上,我虽然没有从事班主任工作,但我积极当好各班班主任的助手,履行“育人”职责。在学校工作中,我积极主动,服从学校安排,按照完成学校交办的早晚自习辅导、学生午餐带餐陪餐、假期值班等各项工作任务。除此这外,我还担任学科教研组组长,认真开展听课、评课,组织教研活动,指导青年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几年来,经过自身努力和领导、同事的帮助,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荣获市级“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市优秀教师、市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多次考核为优秀档次;所指导的青年教师***、***等等,专业水平成长较快,逐渐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5
我叫XXX,女,1993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外语系,同年9月参加工作,一直在XXX任教,期间担任中学英语、语文教学工作。2002年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2003年取得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教育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崇礼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并兼任教务处干事。
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不断创新,严谨治学,教育教学工作在赢得学生、学生家长和同行认可的同时,也得到市、县、局领导的肯定。近年来,随着自身知识的积淀和教育教学经验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尤其是在教学要面向全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优转差,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等诸多方面方法独特,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工作努力,在2007年,2008年,我连续两年在年度考核中都被评为优秀。
总之,任现职以来,我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绩卓著,不论什么工作都能圆满完成。现将本人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爱生如子、认真执教、为山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班级工作的总设计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也就是说,作为班主任,我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成才,更重要的是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增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了解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知道,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在教育工作中,一定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为此,我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为自己立下誓言,那就是不能让我的一个学生失去了爱,不能让我的一个学生掉了队。因此,不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同学,这是我的准则,也是我时刻牢记的座右铭。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每节课总要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尽可能创造机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提高和锻炼,最终在课堂上让所有学生得到满足、获得成就感。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爱”字当头,从细微处入手。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情感趋向,主要采 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教育管理和引导方法,并且特别注意对“问题学生”和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力争从心灵深处对“问题学生”进行面对面剖析,逐步提出改进方法,并且对其阶段表现进行及时评判和肯定,以此去激发这些学生的进取心和争强好胜意识。在培优转差的同时,我更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诚实守信的教育和培养,以及教师、班主任榜样和垂范作用的发挥,处处身先士卒,事事率先垂范。多年来,我始终把工作烦琐、辛苦看作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把爱奉献给学校,奉献给每一位学生。正是因为心中有爱,工作才有激情,才有动力,才有了对工作,对事业的无比忠诚。这些,我的一批批学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在既上课又当班主任的同时,我还兼着教务处的干事。教务处的工作非常繁琐,尤其是每年的几次大型考试,容不得有半点差错,但我们本着细中有细的原则,圆满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为此,我们受到考试院的好评,学校多次被评为“优秀考点”,而我也在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被市考试院,市教育局评为“招生考试工作先进个人”这与我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融情于教、严谨治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是教师的中心任务。作为语文教师,教好书是自己的基本职责。为此,我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示范课,并能经常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和业务水平。力争做到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上,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材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从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另外,我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每节课力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
首先,我作为一名语文的教师,在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备、辅、考三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 —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我除注重研究教材,注重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自制课件、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编导课本剧等形式,不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在2008年,我制作的课件《兰亭集序》在首届“河北省多媒体优质课件评比”活动中,荣获省级“一等奖”。
其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一直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位。针对学生实际和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将知识系统化、清晰化。任现职六年来,我利用课余,自制教具20多件,在不同场合和层次,讲授立标准、示范课、素质教育展示课30余节。根据学生基础、基本功和认知水平以及思维方式等存在的差异,我在毕业班中大胆尝试分层教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同时加大辅导和推优力度,不断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并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各种词典和资料帮助孩子们赏读记忆。在2005年,我的课《雷雨》在县教育局举办的优质课评选活 动中,荣获高中组“一等奖”。
由于在教学中我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学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因此,我辅导的学生张瑞芳在“2007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张亚运同学荣获“三等奖”。2008年,我指导的学生刘晓圆在“2008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中,成绩优异,荣获了全国”二等奖“,任慧聪荣获了全国”三等奖“,而我也因为组织得力,获得了”优秀组织奖“,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安慰。
三、潜心研究、勇于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科研理念。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面对信息时代和不断改革的课程标准,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科研能力。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阅读了五万多字的各类中文教学、教改文献。认真撰写教学论文,先后发表的有:
1、论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在《中部教育》2007年第12期上刊登、发表;
2、论文《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交流》2008年第10期上刊登、发表;被评为“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并荣获国家级荣誉证书。
3论文《浅谈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听“》,具有一定的实践行和学术价值,经专家组评审,被评为”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发表在《教学交流》2008年第10期上,并荣获国家级荣誉证书
我参与研究的课题有:
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尊重、平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于2008年7月9日结题,并荣获“市级科研成果三等奖”。
骄人的成绩,来自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和百倍付出。谁曾想,为了精心设计一节示范课,自己在书房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为了几个“问题学生”多少次自己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当其他岗位的朋友、亲人在饭后散步,亭台纳凉,自己却疾步在学生家访的路上。当别人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自己则为青年教师、年轻班主任指点迷津,为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另开“小灶”。特别是近两年,在为我校被评为省“重点中学”的工作中,我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没有休过一天假 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忙学生,忙教师,忙教学。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忙碌着,奔波着------2004年,我在张家口市第二期“四个一创优工程”中,被市教育局评为“学科带头人”。
2004年,我被崇礼县教育局评为“2003-2004”学年“学科带头人”。
2006年,我被张家口市教育局评为“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教育千秋业,谁言寸草心。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属于自己,更何况教育教学工作又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
今后我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将一如既往的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文明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以理性的思维成就学生。大力弘扬人民教师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为崇礼山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师专业技术总结 篇6
一、思想政治方面。
本人始终坚持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和活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从加入教师队伍的那一天起,我是时刻地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了立场,坚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争做一个令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好老师。通过有效的学习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职业观念。
我热爱学校,服从分工安排,对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育教学思想端正,方法恰当,为人师表,乐于助人。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认为应该把“师德、师风”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力求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希望从我执教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都是合格的学生。
二、教育教学。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我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努力扩大知识面,让自己赖以教育学生的一桶水变为有源的活水,常换常新,源源不断。特别在当今,国家把培养创造性人才列入了战略计划,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新一代创造性人才,我要求自己乐于学、勤于教、善于思,不断有新的发现,努力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我主要担任语文、数学的教学工作,我能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巧妙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我能够认真研究教法,专心备课,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吸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以适应新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工作之余我不断充实自已、丰富自我,为了自已教法的更新,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听取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的讲课,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因此近几年我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
三、班级管理
本人在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一直尽职尽责,教师不但要教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怎样做人。为此,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本着“树人先正已”的工作作风来管理班级,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教育方面,我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结合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言传身教、身体本人在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一直尽职尽责,教师不但要教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怎样做人。为此,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本着“树人先正已”的工作作风来管理班级,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教育方面,我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难;我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学生,对于学生的问题我擅于用放大镜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微小变化;我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
我认为好班主任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上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学生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他人,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他人交流思想,我用自己平等、尊重、信任等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去培养我的学生,养育学生的美好人格。
四、取得成绩
教师专业的技术工作总结 篇7
1 掌握信息技术对于教师的重要意义
现代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创造性学习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是现代化教育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接受继续教育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必然要求。在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综合发展基础上,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性学习与提高交流的能力。
信息技术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并日益广泛的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快步转换到具有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的新式教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能够创造出图文并貌、绘声绘色的教学环境,更能模拟出一些用肉眼、实验或其它电教手段无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素质教育真正进入课堂增加了一种可靠的手段。
2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计算机信息技术搭建的虚拟教学平台,提供了一种无限想像的创作及研究空间,能达成资讯传播效应的任何媒体资源都可以纳入系统中。源于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共享性,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无限的空间,教师可以有更大、更自由的选择权和更多角度的观察点,使教学科研过程具有前所未有的直观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因此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即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使得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本质。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帮助解决教师的教学或学生的学习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来支持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3 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广泛的教学资源
教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协作研修。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学习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模式,最快速度地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分析总结得到新的经验,还可以将自己的实践操作设计通过网络与教师同行进行交流探讨,共享教学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学科论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修活动,共享其他教师的智慧提高专业能力,可以利用国家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http://www.cbern.gov.cn等在网上互相交流。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平台有教育教学的典型范例,具有非常鲜明的学科教学特征,教师无论随时随地都能够搜集资料、借鉴得失,这对于教师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应用多种媒体平台,参与诸如“教师同盟”、“网络教研”、“文化博客”等教育教学探讨活动,可以通过如下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技能。
1)网上备课时与专业同行进行思想交流,充分开发教育资源、发挥人才优势和团队精神,构建众人参与教学研究的和谐情境。
2)网上评课时不断地碰撞智慧,互动中大家以不同的经验和审视角度,进行真诚交流及合作。
3)网上发文展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网上讨论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问题、人数、次数等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作出针对性地指导。
5)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远程教育突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提供了无限的学习机会,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模式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我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目前专业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提供的海量信息,为我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了高效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备课的资源库使我们享受着集体智慧的成果,我们利用了优秀的教学设计、课件等,这样提高了教学效率,带动学院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我院的网站设置了多样化板块,提供给师生精品网络课程,促进了师生的网络学习,带动教师的参与意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攀升的梯子。
博客目前已经成为我院教师专业成长的更为广阔舞台。它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它秉承了个人网站的自由精神,它综合了激发创造的新模式,使其更具开放和建设性。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中的一种。我院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它可以让你随意写下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实现与他人的交流,在交流中获得支持帮助,此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励自己的创作热情,提高写作能力、实现自身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带动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
目前我们学院已有部分教师拥有自己的博客,也有少量教师拥有自己的论坛,小型的网站,访问高峰量近200人次。并且还有更多教师,尝试建立自己的博客。教育博客正以自由、民主的空间,真实、鲜活的话语,蓬勃发展的态势,由个体走向社群,受到更多教师的青睐,成为教师成长的广阔舞台。
因此,信息技术正逐步成为今天教师专业成长的快速轨道。作为现代教师应注重新理论、新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只有经常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效整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让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成为信息化时代新教师。
参考文献
[1]刘光然.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因素与策略[J].职教论坛,2011(34).
[2]孙鹰.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11).
[3]邱润洪.信息技术与教师之关系浅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3).
教师专业的技术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8—0085—04
到今年6月,笔者已经工作满7年。七年来,经历过许多挫折和困难,有苦恼和眼泪,也有欣喜与快乐,笔者看到一路走来的坚实的脚印。“付出的是汗水,回报的绝不是苦海”——这是笔者初中读书时写给自己的座右铭,持之以恒的付出必然会积累起充足的能量,在机遇来临之时绽放光彩。笔者于2009年被评为中学信息技术一级教师,多次被评为南海区各类教育先进个人和信息学优秀辅导教师,在竞赛辅导、系统开发、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做出了实绩,并于今年被破格评为南海区骨干教师(按照规定必须是高级教师才能评),这一荣誉称号的获得是对笔者多年来成长的肯定,也激励笔者继续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
一、什么是教师专业成长(发展)
百度文库给出的答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吴颖民校长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内涵:更新专业知识、拓展专业技能、强化专业精神。两种诠释是差不多的,其中专业思想(精神)是灵魂,专业知识是基础,专业技能(能力)是应用。前几天偶然看到《佛山市初中生综合表现评定内容与标准》的文件,里面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创新与实践、运动与健康。这完全可以迁移到教师身上——要培养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应该在下面几方面达标:教师道德素养(专业精神)、教学态度与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实践、运动与健康。其中创新与实践可以归类到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上,既要有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也要有实践的能力;运动与健康是新增的,运动是活力的表现,健康是成长的基石。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意义何在
吴颖民校长从整体上提出了四点主张: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有利于推动教师的自我实现和价值的追求。从教师个体的角度,第四点是核心,自我实现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当然教师也不例外。笔者认为通过自我实现可以获得认同感、责任感和幸福感。首先是认同感,获得同行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同,这是安身立命的基础;通过不断成长取得成果,获得肯定和赞赏,从而树立和增强责任感,即对自己不断提高要求,向上攀登;有了别人的认同和自身的责任,幸福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幸福感是自己内心的感觉,关注过程甚于结果会获得更多的幸福。
三、专业成长目标及内容的设定和实现
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设定目标和内容,比如,如果你是刚出来教书,那么熟练教学、树立专业精神可以是目标;如果已经被评为中级教师,那么高级教师可以是目标;如果写不出高水平的论文或教学设计,那么写好可以是目标;不会做课题研究,那么研究做好课题取得成果可以是目标……显然目标和内容是多样化、多层面和分阶段的,但必须是适合自己的、符合自己需求和特质的。设定好目标和内容,就需要努力实践了。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是立竿见影的,必须埋头学习、思考和总结,由不成熟到成熟,由单一到多元,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结合自己的专业成长经历和教育实践,笔者从读书习惯、反思和写作、教育博客、竞赛辅导、课题研究、系统开发等方面进行阐述。
1.养成读书的习惯
信息技术教师更需要读书,这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信息技术学科不仅仅是技术,更需要结合其他学科进行有价值的创新实践,这便需要具有全局的视野、科学的素养和专业的知识。不读书无法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无法理解学生的心理,更无法具备敏锐的创新意识。
读什么?可以是教育名家的专著(教育学、心理学等,见表1)、专业期刊文章、前沿热点技术和理论等。黄山谷说:“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 信息技术教师如果就是天天与机器打交道,单纯教授技术,那么必然也会“面目可憎”的。通过读书,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对某些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培养人文情怀。
2.反思和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智慧
李镇西在《在反思中成长》中指出:教育本身就是最具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所以教育者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思考精神,当然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正是任何一个教师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专业品质。
“写作”实际上是搜集积累自己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的过程。第一是“日常性”,把写作当做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而不是到期末为了应付才写一篇总结;第二是“叙事性”,就是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到目前为止,笔者撰写的19篇论文或教学设计在《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广东教育》、《教育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电脑报NOI导刊》等国家级、省级核心刊物上发表或获省、市、区级奖励。笔头不写是会生锈的,当然不是笔头生锈,而是大脑。只要你积极体会教育教学内容和切身思考发现问题,尝试解决并书写出来,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快乐体验。
3.立足教育博客,实现广泛交流
交流的目的是知道谁有自己需要的知识,获取隐性知识。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显性知识,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方式传播和学习;隐性知识,一个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与他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如果一个人将其隐性知识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一定的媒体进行交流,就将其知识显性化,其他人获得其知识,就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从中可以看出,广泛交流对自己的个体成长起到的重要作用。
以教育博客(见图1)为载体,笔者将所读、所思、所写都发布在上面,形成一个展示自己,并与他人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学习、总结、反思、评论中实现自我建构。教育博客相当于教师的成长档案,是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形成的心路历程。
4.找准优势领域,做好专业发展规划,认真实践
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笔者觉得有几个领域可以成为抓手,有竞赛辅导、课题研究、科研系统开发等,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完全可以在这些领域大有所为。
(1)竞赛辅导
辅导竞赛是发挥我们专业技能的一种方式,也能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信息技术学科竞赛主要有信息学奥赛、全国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等,主要的问题可能有教师的专业水平、辅导对象的选择、有效的辅导方法、辅导时间等。笔者做信息学奥赛方面的辅导工作,这项比赛专业性强,考察的是大学计算机本科水平的算法、数据结构等内容,内容多,难度大,学习周期长,初中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想学好更是不容易。竞赛重点是选好苗子,让真正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保证充足的辅导时间,当然会牺牲教师较多的业余时间——这要看教师的热爱程度。
笔者是南海区信息学集训队教练,多次荣获南海区信息学优秀辅导教师称号。从教以来,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信息学联赛,有6人获全国一等奖,有2人次代表佛山市参加广东省信息学决赛获二、三等奖,多人获南海区信息学竞赛一、二、三等奖。从2005年至2011年连续7年参加南海区信息学夏令营活动,担任教练工作。承担多年南海区信息学集训队集训任务,承担了多次示范课、讲座或教师培训,在全区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2)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一个集中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综合性活动平台,包括课题的选择、课题内容设计、研究方法、操作步骤、报告撰写、成果展示等。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快速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课题”就是要尝试、探索、研究或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实践中从以下三个领域发掘问题:课程问题(开发校本课程)、教学问题(教学方法调整及改善:有效教学)、管理问题(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问题”再由“设计”转化为研究课题。可见,课题必须是实践问题,是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小问题。
从教以来,笔者参与省级“十一五”课题一项,主持市级“十二五”课题一项和区级课题一项(见表2)。参与编写南海区信息学初中教材《聪明人的游戏——信息学探秘(初中版)》,自编一套校本教材并印刷成书投入使用。撰写《信息学奥赛在线测评系统的构建及个性化应用》、《在信息学辅导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学特长生辅导教材的“生成性”开发》等多篇课题研究论文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或获各级奖励。
(3)科研系统开发
科研系统开发是指使用专业软件、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平台的设计开发工作,难度大,耗费时间长。例如需要掌握的软件、语言大致有asp,asp.net,sql server 2005,vbs,js,ajax等。笔者大学本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系统学习过程序开发、数据库设计等专业课程,也做过一些简单的系统或网站。2009年以来,笔者先后承担了南海区教育局组织的《南海区信息学在线测评系统》(见图2)、《南海区中小学竞赛管理系统》(见图3)的主要研发任务,在开发过程中努力自学,不断解决疑难问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使系统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这些系统为全区中小学师生竞赛管理提供了高效的支撑,构建起全区信息学奥林匹克活动的高效资源平台。
做系统开发必须能够沉下心来,综合各种计算机技术和资源,面对困难不退缩,想当初自己都觉得无法完成的功能,现在一个个实现了,想来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肯探索和钻研。想起那繁忙的日日夜夜,看看现在的成果,正应了那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结束语
教师专业成长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才能具备不竭的动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给自己提高要求,根据个性特点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在实践中反思调整成长——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7年前,笔者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7年后,笔者在各项工作中取得长足的进步,某些方面也结出了硕果,完全有赖于南海区教育局陈茂贤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是他的专业精神深深影响了笔者,时刻鞭策笔者向前,对所做之事力求完美。当然,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怀、科组同事的关心。笔者将继续践行“科学、协作、拼搏”的石中人精神,做好教育教学中的“小事”,以中学高级职称为目标,吹响新的号角,开始新的征程,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教师专业的技术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教师专业技术总结07-07
教师专业技术工作经历08-08
教师专业技术个人总结202010-06
教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06-03
中职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1-10
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09-14
英语教师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2-17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05-15
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08-03
教师职称评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