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技术岗位

2024-12-10

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精选8篇)

教师专业技术岗位 篇1

岳村镇中心学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

竟聘量化积分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郑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郑发【2010】36号)和新密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新密市教育系统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密教体文【2010】58号)精神及有关要求,结合我镇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竞聘对象:

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在编在岗教师。

三、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9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

(1)高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六、七级。(2)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八、九、十级。(3)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十一、十二、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四、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按照现行国家、省、市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1)专业技术五级、六级、七级岗位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八级、九级、十级岗位原则上应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岗位原则上应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2)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原则上不少于3年,且连续3年考核等次在合格以上。

五、竟聘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等级原则及办法:

按照郑办【2010】36号、新密教体文【2010】58号文件精神和《郑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通知书》的要求,确定教师竟聘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若参加该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竟聘人员超过了郑州市核准的规定人数,学校可按照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竟聘量化积分实施方案,择优确定该岗位等级聘用人员,分数较低者降一等级重新参加竞聘。

(1)高级岗位: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任职年限不足3年,且考核等次在合格以上,可竞聘七级岗位;任职年限不少于3年,且连续3年考核等次在合格以上,可竞聘六级岗位;任职年限不少于6年,且连续6年考核等次在合格以上,可竞聘五级岗位。

(2)中级岗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任职年限不足3年,且考核等次在合格以上,可竞聘十级岗位;任职年限不少于3年,且连续3年考核等次在合格以上,可竞聘九级岗位;任职年限不少于6年,且连续6年考核等次在合格以上,可竞聘八级岗位。

(3)初级岗位:①具有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任职年限不足3年,且考核等次在合格以上,可竞聘十二级岗位;任职年限不少于3年,且连续3年考核等次在合格以上,可竞聘十一级岗位。②具有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且考核等次在合格以上,可竞聘十三级岗位。

六、积分细则:

(一)教学成绩(20分)

依据本考绩进行量化积分,积分办法:

(1)属于学校领导,所教学科成绩和学校排序,按较高的进行计算。

(2)教师担任不同学科,其考绩按平均成绩进行计算。

(3)不是学校领导,又没有担课的教师,本人始终在学校工作,考绩按参评人得平均分进行计算。

(4)体、音、美教师的考绩,按活动成绩进行计算。

(5)外出交流教师考绩的计算办法是:交流学校的教学成绩占个人考绩的50%,本人上学年在镇的教学成绩占个人考绩50%。

(6)凡新调入教师的考绩,按参评人的最低分进行计算。计算公式:20分÷总班(校)数×【总班(校)数-次第+1】

(二)工作量(20分)

近两学年(含本学年)来,每学年共计满分不超过10分。按照国家规定课程设置(不含早、晚自习,不含课外活动辅导)进行计算。

(1)初中

①语、数、外三科教师,担任一个教学班课程者积5分,担任两个教学班课程者积10分.②理、化学科教师任三个班以上课程者积8分。

③史、地、政、生学科教师每周16课时以上者积8分。④其他科目每周18课时以上者积8分。⑤“跨科头”教师每周增加2课时工作量。⑥班主任每学年按半个工作量积5分。

⑦学校中层领导以上、级段长、教研组长等依据工作量酌情加分。

(2)小学

①小学教师包班者积10分。

②语、数科教师,担任一个教学班课程者积5分,担任两个教学班课程者积10分。

③英语科教师每教一个科头者积2分,每担一个班课者积1分,可累计相加。

④其他学科教师每教一个科头者积1分,每担一班课积0.5分,可累计相加。

⑤担任班主任寄宿制每学年按二分之一个工作量积5分;非寄宿制每学年按四分之一个工作量积2分。

⑥学校中层领导以上、级段长、教研组长等职务的依据工作量酌情加分。

⑦不按教体局规定,没有担课的学校领导,不积此项分。

(三)教龄(10分)

每工作一年积0.25分,最高不超过10分。以人事档案为准。

(四)业绩(10分)

(辅导奖、论文、优质课三项总分不得超过10分)

业绩分由学校根据教师本人所提供的材料,对照本办法进行积分。若获奖次数较多者,按最高级别的积分。(不重复积,不累积)。

1、辅导奖(3分)

学科竞赛辅导奖必须是教育业务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书,又有简报或网上公示为准,否则,不予积分。

国家级3分,省级2分,市级1.5分,县级1分。

2、论文(2分)

含报刊发表的论文(独立撰写的),必须是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书原件。一般情况下,以逐级推荐的教科研论文为准,含教研成果、课题研究(具有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鉴定)。若在CN刊物上发表的(能是在国内主流数据库网站检索、验证通过的论文),按同级别进行积分。否则,不予积分。

国家级2分,省级1.5分,市级1分,县级0.5分。

3、优质课(5分)

以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为准,最低的主办单位是乡镇中心学校。但必须是讲授的优质课,否则不予积分。

国家级5分,省级4分,市级3分,县级2分,乡级1分。

(五)加分:

中小学教师学历每提高一个层次积1.5分(小学教师以中师,初中以专科为标准)。

(六)扣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除教师本人得分3分。

(一)工作严重失职,造成恶劣影响,受到教育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

(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处分期内的。

(三)违犯计划生育政策,受到镇以上计生部门处分的。

(四)请病假在3个月及以上的。以上不含加分共四大项,共计60分。

本方案自2011年10月11日起执行。

岳村镇中心学校

201年10月10日

教师专业技术岗位 篇2

一、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情况

1.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竞聘任职基本条件

(1)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 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 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 胜任本职工作,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

(4) 具备相应专业技术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水平、业绩和任职年限。

(5) 服从工作安排, 具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身体条件。

2. 竞聘方法

岗位竞聘实行按照岗位采取量化赋分的办法。按照量化赋分对竞聘人员排序, 根据分数由高到低进入相应级别的岗位。

3. 量化赋分排序方法

量化赋分包括基础赋分、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赋分、科研成果赋分、教学课时赋分四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分数由高到低对全部竞聘人员排序, 然后算出竞聘者每个项目的相对分, 汇总竞聘者四个项目的综合分。

量化赋分满分100分。计算公式为:量化综合赋分值=基础赋分相对赋分值×权重 (%) +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赋分相对赋分值×权重 (%) +科研成果赋分相对赋分值×权重 (%) +教学课时赋分相对赋分值×权重 (%) 。

按照量化赋分对竞聘人员排序, 根据分数由高到低进入相应级别的岗位。

二、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 量化赋分项目

量化赋分包括基础赋分、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赋分、科研成果赋分、教学课时赋分四个项目, 每个项目又有具体内容。

基础赋分项目包括学历学位赋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高校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一致赋分、获得现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年限赋分、年度考核赋分、综合荣誉奖赋分、辅导员赋分。

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赋分项目包括教学成果奖赋分、教学名师赋分、特色专业建设赋分、精品课程建设赋分、教学团队建设赋分、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赋分、教改项目赋分。

科研成果赋分项目包括论文类、项目类、科研奖励类、专利类、教材著作类。

教学课时包括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

2.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经过分析, 可以看出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下列素质和能力。

(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 具有较高教学能力。

(3) 具有一定科研能力。

(4) 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 注重师德培养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认真学习、拥护和执行党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发挥道德示范和行为引领作用, 以教师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学生。

2.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工作, 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指导学生各类学习竞赛与科技创新等,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主持或参与本专业教研与教改项目, 进行教学教改研究以及专业教学体系的开发。

(2) 带项目或课程到国内相关院校学习, 学习先进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念, 探索工学结合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模式。

(3) 到企业进行培训或顶岗实习,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4) 进行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

3. 提高教师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加强科研团队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教师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

(1) 加强对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培养, 激发科研兴趣, 增强科研意识,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为教师提供攻读硕士、博士的机会, 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通过举办科研讲座, 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 加大科研奖励的力度等, 营建良好的科研氛围, 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大力引进或培养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营造学术气氛, 以学校到系部建立完整的科研机构, 带动教师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3) 立足于地方经济并服务于地方经济,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 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以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领域作为切入点。通过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为企业培训员工、与企业共同合作研发新技术。

(4) 加强科研管理的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科研申报、立项、监管、评价制度, 严格规范科研行为, 保证科研质量。

四、结语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教师能力的主要标准, 注重师德培养, 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工作, 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指导学生各类学习竞赛与科技创新, 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加强科研团队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总之, 通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师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 全面促进职业院校教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向隅.高职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8) .

[2]陶加煜, 刘繁荣.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J].江西化工, 2011 (4) .

[3]曹建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

[4]刘东菊, 吴玫, 秦虹.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J].职教论坛, 2012 (1) .

高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 专业技术 岗位聘用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114-01

2008年6月起,河北省高校开始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4月开展了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各高校以省人事厅关于《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冀人发[2007]76号)和《河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办法》(冀人发[2003]8号)、冀职改办《关于做好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的通知》(冀职改办[2009]83号)及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河北省省属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冀教人[2008]2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始制定和实施聘用办法。

在上述文件中,对相关问题的处理已经有了明确的意见,但因各高校的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缺编或超编、“双肩挑”、以工代干和因院校合并而产生的非高校系列职称等问题。经过对省内十几所大学相关资料的研究,笔者认为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中主要是解决好的问题有“双肩挑”问题、政工系列职称问题、主系列和辅系列职称指标的分配问题和各级岗位的任职条件的制定,解决好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方案也就基本完成了。另外,在本校聘用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和民主的原则。

1 “双肩挑”岗位设置

我国高校“双肩挑”人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双肩挑岗位设置应根据岗位职责特点区别对待,首先确定什么样的岗位设置为双肩挑岗位,然后确定其基本聘任条件。在管理上,建立以竞聘上岗方式的选任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岗位转换的过渡机制及行之有效的培养提高机制。一般应将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人事处及各二级教学单位的负责人及主管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岗位设置为双肩挑岗位,另外与技术相关密切的管理岗位如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科研和教学管理岗位也应适当设置“双肩挑”岗位。除岗位设置中明确为“双肩挑”岗位之外,其余管理岗位上严格限制双肩挑。

2 政工系列职称问题

政工系列职称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省市在事业单位进行政工系列职称评审的,因政工系列职称是为企业而设置的,在事业单位进行政工系列职称评定从开始就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经河北省政府及人力资源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在事业单位以后不再进行政工系列职称,现有政工系列职称人员以后逐步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这就要求在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时应留有余地,为政工系列的下一步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做好基础工作。另外,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事业单位政工系列职称人员的转评和如何对待的相关规定,为继续深化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制度改革做好前期工作。

3 主系列和辅系列职称指标的分配

高等学校的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包括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职责和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工程实验、图书资料、编辑出版、会计统计、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为辅系列岗位。两个系列之间比例的确定应按照职称主系列所占比例高、等级高,辅系列所占比例低、等级低的原则进行聘用,辅系列一般应低于本职级最高等级岗位。在主系列之外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对于学校科研水平比较突出的,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组织批准,可聘用在本职级最高等级岗位。

4 各级岗位的任职条件的制定

在首次聘用中专业技术各级岗位任职条件的制定是最重要的工作,其不同于职称评审,也不同于简单的工资晋升和评奖评先,此项工作即要肯定聘用人员以往的工作业绩,也应该在方案中明确今后的导向。经过对河北省省内及省外几十所高校岗位任职条件进行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1)任现职务年限应做为首要条件做出规定

在职称评定和工资晋升政策中,年限都是第一要限制的条件,此做法有其科学和理论基础。按照职称评定相关文件中一般五年可以评定上一职级职务的规定,根据本校的现在本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具体情况,科学制定各级岗位任职年限限制,在满足任职年限的同时需要满足相应科研和教学业绩条件,即要保证任职年限长者的优先权,又要有意识鼓励科研才教学业绩突出的人员的脱颖而出。

(2)科研和教学业绩应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科研和教学业绩是高校衡量和考核专业技术岗位特别是教师岗位的最好尺度,在条件制定时应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在各级岗位条件制定时科研业绩和教学业绩应区别对待,如在正高级岗位应突出科研业绩的重要性,在副高级岗位条件中科研业绩和教学业绩并重,在中级及以下岗位条件中注重协作能力,然后是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3)个人荣誉应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个人获得上级部门的荣誉是对个人过去工作优秀的鼓励,从很大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是比较优秀的,也体现了个人与集体之间较好的协作能力,在中级及以下岗位中应将个人荣誉做为聘用条件,建立年轻人争先争优和上进的导向,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等都应该做为条件之一。

(4)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坚持制定的原则前提下,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个人提出的意见应在对全局考虑的基础上提出更人性化的条件,如临近退休人员没有机会去争取,可以适当考虑照顾。年轻人则不应给予太多荣誉和优先条件,建立鼓励其进步的导向。

5 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和民主管理的原则

开展首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上级政策及文件中有明确规定,留给高校的就是操作环节,而操作是最困难的工作,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重要环节。在工作实践中表明,只要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和民主管理的原则,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加强政策宣传、成立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和聘用工作评议委员会等相关组织、建立各组织之间的有效制约机制、认真落实回避制度、坚持评议结果公示、保持公正复议等工作要点是保证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顺利实施的法宝。

结束语:做为高校人力资源的一名管理者,在组织和和实施了本校首次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工作的基础上,笔者对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提出了实施方案的设计思路和执行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其设计思路应该在坚持公平合理原则、支持重点和学科倾斜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协调一致原则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贯穿其中,希望能得到各位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同仁和各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认同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2007,5.

[2] 教育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2007,5.

[3] 郭新言.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中的民主实践[J].中国人才,2008,(8):62-63.

[4] 张宝玲,王傲珩,贺丽君.论高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制度改革[J].药学教育,2009,(1):16-18.

教师专业技术岗位 篇4

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聘用及

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试行)

2009.12.24 教师系列岗位包括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职责和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学院在教师岗位中设十一个岗位级别的专业技术岗位,二至四级为教授岗、五至七级为副教授岗、八至十级为讲师岗、十一级十二级为助教岗。具体如下:

一、适用范围

教师系列岗位包括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职责和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

二、基本任职条件

1、热爱祖国,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2、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教书育人,敬业爱岗,为人师表;

3、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具备履行岗位职责能力、水平和责任心,能正常履行岗位职责;

4、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6、在任现职期间考核合格以上。

三、教授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

(一)岗位职责

1、对本专业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及时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动态,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具有提出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或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能力;

2、在本专业某一领域有突破性研究成果,主持或直接指导具有较大学术、技术意义的研究课题或攻关项目,取得重大成果;

3、公开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艺术作品,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教材,在本专业有一定知名度;

4、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优秀,教学成果显著;

5、具有领导本专业教学、科研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能力,主持和指导教学改革、实训和教材建设,承担其它公益活动;

6、教书育人,指导青年教师,取得显著成绩。

(二)任职条件

基本任职条件:

1、教授二级岗位

(1)受聘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满8年;

(2)能系统讲授本专业两门及以上课程,(其中一门必须是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课教师能系统讲授两门及以上课程)并能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的安排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实习实训,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社会调查等教学工作。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综合考核成绩优秀。

(3)近两年均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且年终考核合格以上;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60课时(折合后课时)。

(4)双师素质与育人工作: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双师资格,并在带教或育人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

(5)近两年至少在国家核心期刊、外文重要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或主持、承担了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并结题,或主编出版了专著、国家级规划教材,或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奖励,或有一项科研成果转化并取得明显效益,每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本专业论文2篇(第一作者),或主编审国家规划类教材1部(含学术专著)。

(6)聘期内完成以下其中之一即可:

 主持一项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或完成相当的合同项目;  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本专业论文2篇(第一作者);  主持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 主编本专业学术著作;  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2、教授三级岗位 基本任职条件:

(1)受聘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满5年;

(2)专业课教师能系统讲授本专业两门及以上课程(其中一门必须是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课教师能系统讲授两门及以上课程),并能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的安排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实习实训,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社会调查等教学工作。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综合考核成绩优秀。

(3)近两年均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且年终考核合格以上;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00课时(折合后课时)。

(4)双师素质与育人工作: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双师资格,并在带教或育人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

(5)近两年至少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或主持、承担了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并结题,或主编出版了正式出版教材,或主编学术著作,或有一项科研成果转化并取得明显效益。每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本专业论文不少于2篇(第一作者),或主编审正式出版教材1部(含学术专著);

(6)聘期内完成以下其中之一即可:

 主持一项市级以上教科研项目,或完成相当的合同项目;

 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项目组前两名)或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 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  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 主编(主审)正式出版教材或学术专著;

3、教授四级岗位 基本任职条件:

(1)取得教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2)能系统讲授两门及以上课程;能组织指导三个(实验、教学、毕业)实习、技能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教学质量综合考核成绩合格以上。

(3)近两年均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且年终考核合格以上;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00课时(折合后课时)。

(4)双师素质与育人工作: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双师资格,并在带教或育人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

(5)每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第一作者),或主编审正式出版教材1部(含学术专著)。

四、副教授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

(一)岗位职责

1、掌握本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及时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动态,积极参加学术活动;

2、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提出较大学术、技术意义的研究课题或攻关项目,具有担任科研项目负责人的能力,并取得有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

3、公开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艺术作品,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4、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好,教学成果显著;

5、积极参加本专业教学改革,在科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能承担教学、实训和科研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承担其它公益活动;

6、教书育人,指导青年教师,取得显著成绩。

(二)副教授岗位任职条件

1、副教授五级岗位 基本任职条件:

(1)受聘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满8年。

(2)专业课教师能系统讲授本专业两门及以上课程,其中一门必须是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课教师能系统讲授两门及以上课程。并能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的安排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实习实训,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社会调查等教学工作。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综合考核成绩优秀。

(3)近两年均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且年终考核合格以上;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70课时(折合后课时)。

(4)双师素质与育人工作: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双师资格,并在带教或育人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

(5)近两年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不低于1篇,或主持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并结题,或主编正式出版教材或学术专著,或有一项科研成果转化并取得明显效益。每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第一作者),或主编审正式出版教材1部(含学术专著)。

(6)聘期内完成以下其中之一即可:

 主持一项市级以上教科研项目,或完成相当的合同项目;  主持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 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 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 主编学术著作;

 获得省市级优秀教师称号或授予省市级教学能手称号。

2、副教授六级岗位 基本任职条件:

(1)受聘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满5年。

(2)专业课教师能系统讲授本专业两门及以上课程,(其中一门必须是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课教师能系统讲授两门及以上课程)并能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的安排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实习实训、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社会调查等教学工作。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综合考核成绩良好以上。

(3)近两年均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且年终考核良好以上;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70课时(折合后课时)。

(4)双师素质与育人工作: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双师资格,并在带教或育人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

(5)近两年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主持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并结题,或主编正式出版教材、教学参考书或学术专著。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或主编审正式出版教材1部(含学术专著)。

(6)聘期内完成以下其中之一即可:

 主持一项市级以上教科研项目,或完成相当的合同项目;

 主持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前3名)、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或获得院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组第一名);

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前两名作者);

 在教学、实训(实验)、科技开发等方面取得一定水平的市级及以上获奖成果(项目组前2名)。

3、副教授七级岗位 基本任职条件:

(1)取得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2)能独立担任两门课程的讲授工作;能组织指导三个(实验、教学、毕业)实习、技能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教学质量综合考核成绩合格以上。

(3)近两年均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且年终考核合格以上;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70课时(折合后课时)。

(4)双师素质与育人工作: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双师资格,并在带教或育人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

(5)每年在省级公开刊物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或主编审正式出版教材1部(含学术专著)。

五、讲师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一)岗位职责

1、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动态,积极参加学术活动;

2、掌握本专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3、公开发表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艺术作品,学术著作、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4、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好,教学成果显著;

5、积极参加本专业教学改革,在科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教学工作;

6、教书育人,取得一定成绩。

(二)任职条件

1、讲师八级岗位 基本任职条件:

(1)受聘讲师专业技术职务满6年。

(2)系统担任两门或两门以上科程的讲授工作,能指导三个(实验、教学、毕业)实习、技能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综合考核成绩优秀。

(3)近两年均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且年终考核在良好以上;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400课时(折合后课时)。

(4)双师素质与育人工作: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双师资格,在教书育人上取得一定成绩,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望。

(5)近两年在省级及以上发表论文不低于2篇(第一作者),或主持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并结题,或参编了教材、讲义、教学参考书、学术专著。每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第一作者),或主编审正式出版教材1部、教学参考书、或学术专著1部。

(6)聘期内完成以下其中之一即可:

 主持一项院级以上教科研项目,或完成相当的合同项目;

 在教学、实训(实验)、科技开发等方面取得一定水平的市级以上获奖成果  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项目组前三名)、或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或获得院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项目组前两名;其余为项目组第一名);  获得省(市)级优秀教师称号或授予省(市)级教学能手称号; 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前两名)。2.讲师九级岗位 基本任职条件:

(1)受聘讲师专业技术职务满4年。

(2)能独立担任一门课程的讲授工作,能指导三个(实验、教学、毕业)实习、技能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综合考核成绩良好以上。

(3)近两年均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且年终考核在良好以上;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400课时(折合后课时)。

(4)双师素质与育人工作: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双师资格,在教书育人上取得一定成绩,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望。

(5)近两年发表论文不低于2篇(第一作者),或参与了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并结题,或参编了教材、讲义、教学参考书。每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第一作者),或在教学、实训(实验)、科技开发等方面取得一定水平的院级以上获奖成果,或参编正式出版教材、教学参考书不少于1部。

3、讲师十级岗位 基本任职条件:

(1)取得讲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2)能独立担任一门课程的讲授工作,能指导三个(实验、教学、毕业)实习、技能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综合考核合格以上。

(3)近两年均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且年终考核在合格以上;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400课时(折合后课时)。(4)双师素质与育人工作: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双师资格,在教书育人上取得一定成绩,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望。

五、助教岗位(一)岗位职责

1、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动态,积极参加学术活动;

2、掌握本专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3、公开发表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艺术作品,学术著作、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4、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好;

5、积极参加本专业教学改革,在科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教学工作;

6、教书育人,取得一定成绩。

(二)任职条件

1、助教十一岗位 任职条件:

(1)受聘助教专业技术职务满4年。

(2)近两年均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且年终考核均在良好以上;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400课时(折合后课时)。

(3)承担一门课程的教授工作;全面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法的要求;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综合考核成绩优秀。

(4)双师素质与育人工作: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双师资格,在教书育人上取得一定成绩,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望。

(5)近两年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或参与了院级以上科研课题并结题,或参编教材、讲义、教学参考书。每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在教学、实训(实验)、科技开发等方面取得一定水平的市级及以上获奖成果(项目组前三名),或主编讲义、参编正式出版教材、教学参考书不少于1部。

2、助教十二岗位 基本任职条件:

教师专业技术岗位 篇5

(1)担任基础课教学工作。

(2)参加艺术实践。

(3)承担班主任、副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4)为高级讲师的教学计划做助教辅导工作。

♦助理讲师

(1)担任部分基础理论课教学及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工作。

(2)担任艺术实践的指导和参加工作,设计部分教学大纲、计划及教学方案。

(3)担任演出排练、节目设计的公开课讲授等工作。

(4)担任曲谱分析,参与教材编写、教法研讨工作。

(5)撰写工作计划、总结及教学论文。

(6)承担班主任工作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7)参与招生考试。

♦讲师

(1)胜任专业及部分理论基础课的教学及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指导工作。

(2)组织和指导社会演出、艺术实践,教学实习,胜任专业技术工作。

(2)承担课程设计,指导教研活动,提出教法研究课题,组织实施教改实验,编写大纲、教材。

(4)班主任工作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5)撰写论文及有水平的教学总结文章,得到社会承认。

(6)承担、组织招生专业考试。

(4)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任务。

♦高级讲师

1.胜任本学科专业理论和专业课程讲授,承担专业指导、培训,组织艺术实践、教育实习的创意设计和评点。

2.主持编写、审议教学大纲、教材,制订教学计划。

3.参加研究、解决教研重大课题,创作新的教学手段、方法,并起草实验报告,撰写国家级论文。

4.掌握本学科发展方向、教学动态,提出教改方向及实施方案(出经验)。

5.具备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理论、实践水平和责任心。

6.具体创作、排练节目达全国级水平。

7.承担、主持专业招生考试。

专业技术岗位分级标准 篇6

一、专业技术一级正高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3、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二、专业技术二级正高岗位是省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其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省内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或行业的学术技术领军人物。

3、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研究室、实验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4、其他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省内同行业公认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三、专业技术三级正高岗位任职应聘任四级正高岗位满5年,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能认真履行正高岗位职责,能完成正高岗位应承担的业务量和工作质量,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2、市级及以上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学会、研究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负责人或担任省级以上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分会常务委员以上职务。

3、专业学科的资深专家、科室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无差错事故发生,无医保违规现象

4、能积极积累和总结工作经验,具有很高的科研、论文水平,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负责人)、完成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以上1项;发表国家级以上论文(论著)3篇以上。

5、能承担并圆满完成专业正高岗位对该学科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手术,并积极承担门诊、会诊、听班等工作和指导临床教学,或为研究生导师。

四、专业技术四级正高岗位任职应取得正高资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能认真履行正高岗位职责,能完成正高岗位应承担的业务量和工作质量,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2、市级学科、专科、学会、研究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担任市级以上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

3、该专业学科的资深专家、科室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无差错事故发生,无医保违规现象。

4、能积极积累和总结工作经验,具有很高的科研、论文水平,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负责人)、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以上1项(前三位)、发表国家级以上论文(论著)3篇以上。

5、能承担并较好完成专业正高岗位对该学科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手术,并积极承担门诊、会诊、听班等工作和担任教研室主任、能指导临床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或为研究生导师。

五、专业技术五级副高岗位任职应聘任六级副高岗位满3年,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能认真履行副高岗位职责,能完成副高岗位应承担 的业务量和工作质量,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2、取得正高级资格,但因岗位数额所限,未能竞聘到正高岗位的。

3、局级或集团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学会、研究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或担任市级以上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

4、专业学科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无差错事故发生,无医保违规现象。

5、能积极积累和总结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科研、论文水平,承担、完成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发表国家级论文(论著)3篇以上。

6、能承担并圆满完成专业副高岗位对该学科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手术、医疗、护理,并积极承担门诊、会诊、听班等工作和担任教研室主任、能指导临床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或为研究生导师。

7、工作在临床一线,承担集团或科内护理会诊、护理病历讨论、护理质量指导和护理查房。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承担专业技术讲课,组织指导下级护士技术工作。

六、专业技术六级副高岗位任职应聘任七级副高岗位满3年,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能认真履行副高岗位职责,能完成副高岗位应承担的业务量和工作质量,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

2、临床科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负责人,担任省级以上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3、专业学科业务骨干,无差错事故发生,无医保违规现象。

4、能积极积累和总结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科研、论文水平,承担、完成局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发表国家级以上论文(论著)2篇以上。

5、能承担并较好完成专业副高岗位对该学科疾病的诊治、手术、医疗、护理,并积极承担门诊、会诊、听班等工作和担任教研室秘书、完成教学任务。

6、工作在临床一线,承担集团或科内护理会诊、护理病历讨论、护理质量指导和护理查房。承担专业技术讲课、组织指导下级护士技术工作。

七、专业技术七级副高岗位任职应取得副高资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能认真履行副高岗位职责,能完成副高岗位应承担的业务量和工作质量,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

2、临床科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负责人或担任市级以上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3、专业学科业务骨干,无差错事故发生,无医保违规现象。

4、能积极积累和总结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的科研、论文水平,承担局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发表国家级以上论文(论著)2篇以上。

5、能承担并完成该学科疾病的诊治、手术、医疗、护理,并积极承担门诊、会诊、听班等工作和担任临床科室教学秘书、完成教学任务。

6、承担集团讲课、护理会诊、护理病历讨论、护理质量指导和护理查房。

八、专业技术八级中级岗位任职应聘任九级中级岗位满3年,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能认真履行中级岗位职责,能完成中级职称应承担的业务量和工作质量,熟悉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

2、取得副高级职称,但因岗位数额所限,通过竞聘任未能得到副高岗位的。

3、学科业务骨干,能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无差错事故发生,无医保违规现象。

4、认真落实医疗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医疗文书书写,积极进行临床调研、科研、论文书写等工作,承担局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发表省级以上论文(论著)2篇以上。

5、能圆满完成该学科疾病的诊治、手术、医疗、护理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和担任临床科室教学秘书、完成教学任务。

6、能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对危重病人能制定护理措施并组织实施。承担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指导查房、护理病历讨论、护理质量指导。

九、专业技术九级中级岗位任职应聘任十级中级岗位满3年,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能认真履行中级岗位职责,能完成中级职称应承担的业务量和工作质量。

2、熟悉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无差错事故发生,无医保违规现象。

3、认真落实医疗卫生制度,认真完成医疗文书书写,积极进行临床调研、科研、论文书写等工作,承担局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发表市级以上论文(论著)1篇以上。

4、能较好完成该学科疾病的诊治、手术、医疗、护理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和担任临床科室教学秘书、完成教学任务。

5、能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对危重病人能制定护理措施并组织实施。承担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指导查房、护理病历讨论、护理质量指导。

十、专业技术十级中级岗位任职应取得中级资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能认真履行中级岗位职责,能完成中级职称应承担的业务量和工作质量。

2、熟悉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无差错事故发生,无医保违规现象。

3、认真执行医疗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医疗文书书写,积极进行临床调研、科研、论文书写等工作,承担局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发表市级以上论文(论著)1篇以上或担任临床科室教学秘书、完成教学任务。

4、能完成该学科疾病的诊治、手术、医疗、护理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工作。

5、能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对危重病人能制定护理措施并组织实施。承担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指导查房、护理病历讨论、护理质量指导。

十一、专业技术十一级初级岗位任职应聘任十二级初级岗位满3年,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取得中级职称,但因岗位数额所限,通过竞聘任未能得到中级岗位的。

2、了解专业理论知识和学术动态,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无差错事故和纠纷发生。

3、认真执行医疗卫生制度,认真完成医疗文书书写,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等工作。无医保违规现象。

4、积极承担查房、门诊和业务学习,解决临床问题,承担并完成临床带教工作。

5、能准确做出护理诊断并制定实施护理措施,承担危重抢救。

十二、专业技术十二级初级岗位任职应取得师级资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了解专业理论知识和学术动态,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无差错事故和纠纷发生。

2、认真落实医疗卫生制度,认真完成医疗文书书写,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等工作。无医保违规现象。

3、积极承担查房、门诊和业务学习,解决临床问题。

4、能准确做出护理诊断并制定实施护理措施,承担危重抢救。

5、掌握护理常规及规章制度,不违反操作常规。

十三、专业技术十三级初级岗位应取得士级资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了解专业理论知识和学术动态,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无差错事故和纠纷发生。

2、认真执行医疗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医疗文书书写,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等工作。无医保违规现象。

3、积极承担查房、门诊和业务学习,解决临床问题。

教师专业技术岗位 篇7

医疗专业技术人才不同于其他专业, 它是长期医学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理论的指导, 来源于当今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医疗人才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 作为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等活动的主体, 他们的知识、经验、技术和道德情操, 直接决定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医学人才的成长依靠长期的工作经验积累, 医学界中青年人是十分有潜力的人才。一份研究诺贝尔物理、化学及医学奖获得者年龄分布的资料, 显示医学奖获得者取得成果的最佳年龄区在31至45岁, 在该年龄段获奖占65.1%。尽管医院各类人才最佳年龄区有所不同, 但上述分析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宏观上规划人才结构时, 应充分考虑到人才的最佳年龄区, 力求使人才总量的大部分处于该区段内, 使医院人才群体保持活力和后劲。

一、让医务人员明确医疗机构的服务宗旨和价值取向

医院的文化代表该医院成员共同价值取向。价值观是对是非、善恶、义利的衡量和判别标准, 是指导医务人员医疗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当前在医务人员中价值观并没有形成共识且诸多偏颇, 这些必然影响到服务宗旨的体现。医院首先必须注重医务人员价值观的熟悉与引导, 做好两个转变。一是对医疗服务主客体熟悉的转变。过去医疗单位总是视自己为主体, 考虑问题的着眼点偏重于本单位及工作人员自身, 忽视了病人的利益与需求。现在要转变到以病人为主体, 时时处处要为病人的利益着想。二是医疗服务中角色的转变。医院及医生不再以“恩赐者”自居, 改变“医生中心”的观念, 尊重病人、关心病人、服务病人、乐于当“奉献者”。其次, 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这个目标, 制订出切实可行、内容具体、操作性强又便于考评的标准。通过医院文化的渗透, 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持久力, 让医疗行为更加合理化、规范化, 从而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与发展。

二、实施专科细化, 培养临床专业人才

医院可根据市场的需要, 逐步调整产业结构, 对条件成熟的专科要分离出来, 依托综合医院的优势, 突出专科特色, 既符合社会就医的需求, 适应市场变化, 又有利于临床专业人才的成长。

三、鼓励创新技术, 培养创新人才

医院的发展要有创新的技术, 技术的创新依赖一批优秀的人才。医院应成立科教科, 专门负责专业技术人员的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医院每年设立专门的培训基金, 鼓励职工继续深造、鼓励职工开展新业务、新技术、鼓励职工自学成才, 选送年轻的专业技术骨干出去进修, 动态管理, 分期考核, 滚动培养。同时医院还可成立奖励基金, 对能够开展新业务的科室及人员进行奖励。

四、用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拔管理人才

医院在人才的培养上要做好人员的规划, 梯队的培养。青年的成才要从重视岗位的成才、能力的培养, 鼓励竞争上岗, 择优聘用, 要克服管理岗位长期“占位”的现象, 腾出岗位给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施展才华, 建立有效的考核、离岗、调整、轮换等有利于新陈代谢的用人机制, 克服管理岗位能上不能下的, 一个科主任当几十年的现象。对专业技术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人可在岗位上担任副职, 考核期二年, 对真正能力强的青年管理人才应大胆提拔, 原科主任可退下来作为业务顾问, 进行业务指导和科室管理上的帮助, 原享受的科主任待遇不变。这样一方面既减轻了科主任的负担, 加强了科室的管理, 又激励了青年人的工作热情, 为中青年骨干参与科室管理提供了平台, 为医院人才梯队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五、创建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

医院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长期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科带头人, 要从制度上赋予上级医务人才带教培养下级人才的职责, 在原有的考核机制中应增设人才的带教与培养指标, 形成学科带头人、高级职务、中级职务、初级职务各个层次之间的一种带教关系,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链, 这个人才链象一个金字塔, 学科带头人只是一、二个, 下面带教的高级职务可能是三、四个, 越到塔底, 人员越多, 对带教成绩突出的学科带头人设立一个带教奖, 在年度考核时应评为优秀并给予奖励。这也是促使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逐步走向成熟的一条捷径。

六、优化人文环境, 体现人文关怀, 加快人才成长

医院要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稳定的环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对引进的专科人才要进行政策上的扶持, 待遇要市场化, 尽量保持与同级医院一样的工资水平, 对外聘的青年职工提供住宿或给予住房补贴, 并为所有外聘职工缴纳公积金。对学科带头人考虑解决家属工作的问题。对在医院连续工作五年以上的中青年职工考虑进编问题。既稳定了医疗队伍, 又降低了医院招聘的成本。

医院青年人才的培养绝不是个别领导或人事部门的单打独斗就能奏效, 而是需要医院每一个职能部门、乃至全院职工的相互配合, 相互协同中才能完成。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较大的转变, 以前企业的一些老观念、做法必须摈弃, 不能产生本位主义作风, 对比自己能力强的年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打压或是扼制其发展, 生怕自己的位置被占有, 这就是导致医院人才瓶颈问题的关键。只有得到领导的重视, 加大干部的考核力度, 真正实行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院发展中人才的瓶颈问题。

面对这些困难和压力, 要确保医院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靠的还是人才的建设。人才既是医院现阶段解决医疗水平提高、学科内涵发展、科研水平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上台阶等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 也是医院未来发展的基石, 是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摘要: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 人才成为医院发展的主要生产力, 科学管理是医院建设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中存在着制约医院发展的问题, 文章从六个方面阐述如何解决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岗位,成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华琼.论医院管理改革与体现以人为本[J].中华医院管理, 2008 (6)

[2].易学明.以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牵引, 建设创新型医院[J].中国人力资源, 2008 (3)

教师专业技术岗位 篇8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高等教育的地位。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它是未来大学发展的关键,具有很高的绩效。总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展教师参与考试工作,成为当前教师队伍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当前河北省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出发,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审查原则的重要问题,系统做了初步的研究,本书能够顺利进行,对高校教师的工作效益的现状评价。

一、高校专业技术岗位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

岗位评价工作顺利进行,关系到学校教师的素质,学校也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它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涉及范围广泛的政策,情况复杂。岗位设置评估工作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尤为重要。对大学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公平、高效、以人为本、激励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聘任制的优势。相反,如果评价指标的发展不能真正反映教师的要求和发展水平,评价将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专业技术岗位评价体系的构建对教师的积极影响,是高校发展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建设过程中必须反复论证和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所谓的专业技术岗位评价体系,是要对执行专业技术职务的总结、检查和激励,是实施岗位考核、促进就业制度的重要环节。可以说,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有效实施,直接影响到整个岗位设置考核工作是否到位,是否真正起到了广大教师在考核激励中的作用。高校有效激励机制的内在要求是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提高员工的就业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员工的积极精神,使高校人才队伍充满活力。因此,建立科学的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发展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激励员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的目标,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职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評价是工作的关键,但目前它是最薄弱的环节。在这方面,加强岗位考核体系建设,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工作势在必行。

二、高校专业技术岗位考核评价的思路和建议

要加强管理,严格考核,这是岗位设置和人员招聘的重要环节。高校专业技术岗位应注意教师工作评价和个人发展目标评估,学院和学校相结合,提高评价标准的分类,力求做到全面、真实、准确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科研工作的措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一)考核评价指标向一线教师倾斜

专业技术职务评价的评价指标应该是倾斜的教师工作量考核办法的制定是有利于各个方向确定为教师发展、教学工作量的绩效考核,三部分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工作,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充分的相互转换,在同时打破科学研究之间的界限,教师、学科建设、教学活动、工会事务的参与;迪安的公共事务部主任兼职教师,公共服务工作,工作量的基本性能。使各类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二)建立学科带头人与团队建设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建立科学的领导和团队建设的综合评价模型,不仅是个人素质的学术带头人的评价、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专业技术岗位评价公共服务工作,也为学术带头人的学科建设团队评估,测试不仅限于个人业绩和学术水平和措施评价能为学术带头人,学科建设的贡献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了更好地肩负起建设一个团队的任务,确保开发团队的发展方向,制定和修改发展规划团队,学科梯队建设可以实现任务训练。实现学术带头人的发展目标,不仅是实现个人的目标和价值观,它将结合个人工作目标和学科和学科团队和学校的整体工作思路和目标,同时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学校整体目标分解落实任务并得到有效的实施。

(三)注重突出学校发展特色

制作技术后评价指标的发展特点应突出学校,基于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应注重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应用于高校教师应注重能力考核教师实践培训计划的时间内完成申请,参加商业活动或进行工程实践实验或实训课程开发或带领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或实践活动列入工作。

三、聘期考核制度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的组织机构

完善组织是评价体系实施的基础和保障。评估小组将统一领导下实行自上而下的学校党委和学校评估小组和学校评估小组,学校评估小组负责参与考试的学院或系技能,提交检查结果评估小组确定。此外,评估小组还应该解释的意见和陈述的评价结果。

(二)培训与宣传

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范围广泛、内容复杂的和利益,是评价对象密切相关,同时,目标和方向,也关系着学校的发展,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完美的组织工作,还需要注意培训和宣传。在评估小组成员进行评估工作培训,以提高评估过程和效率和公共公平。

(三)反馈与引导

评估的结果不仅是晋升、奖惩和聘用教师的时间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或在发展过程中所发现的不足,因此,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寻找发展短板,从而为调整方式改善存在的问题。如此不断的重复周期,打破了短板,学校教师的综合实力将不断提升,已经达到了绩效考核的最终目标。

作者简介:李墨(1982),男,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处,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心理学研究;

刘斌贝(1990-),女,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主要从事高校组织人事制度相关研究。

上一篇:旅店业考试系统下一篇:特教教学教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