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保措施

2024-06-26

特保措施(通用7篇)

特保措施 篇1

值勤方案

第一部分:中南海周边岗(26个岗位职责一样)

岗位性质:巡逻岗

执勤时间:12小时(8:00—20:00)岗位定员:2人 岗位位置:中南海

每班人数及时间:平均1人6小时 控制范围:

勤务装备及联络方式:警棍 岗位人员职责:

1、做好防范工作,协助民警及时发现、先期处置责任区域内的可疑人、可疑物和各类突发事件,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密切观察过往的行人,防止上访人员散发传单、打横幅、爬树、张贴标语等问题发生。

2、遇有可疑情况及时报民警处理,协助上好警卫路线。

执勤人员要求:

1、要坚守岗位,不发生脱、睡、空岗等严重违纪问题发生。

2、树立良好保安形象,按规定着装。文明执勤,优质服务,坚持使用文明用语。

3、按时到岗、接班,认真配合民警加强巡逻,无特殊情况不能进入岗亭。

4、加强请示汇报工作,对岗上发生的问题下岗后及时向班长或分队报告,不准迟报、漏报或隐瞒不报。

第二部分:治安队巡察岗

岗位性质:机动岗

控制范围:协助治安队民警分流上访人员、维护社会秩序 勤务装备及联络方式:对讲机

岗位人员职责:

1、协助民警维护警卫区域良好的工作秩序。

2、上访人员在治安队登记完毕后,每3名保安员负责一辆车,负责协助民警将上访人员分别押送至马家楼(或久敬庄),防止上访人员途中出现聚众闹事、跳车、砸车窗等过激行为,到达目的地后负责维护上访人员下车进场秩序。执勤人员要求:

1、按规定着装,准时到岗,坚守岗位,不得迟到、早退,不能有脱岗、空岗等严重违纪问题发生。

2、严格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保安服务工作,不准超越职责和权限。

3、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对单位内部的机密事项不得随意打听、记录、传播。坚决杜绝以非法盈利为目的为接访、截访、拦访提供任何信息。

4、保安员除在上访人员进出治安队时在门口维护秩序外,其它时间不得到治安队门外与接访人员闲聊、接触。

5、不得接受接访人员赠送的物品和礼品,6、坚持文明执勤、礼貌待人,不得打骂、侮辱上访人员。

7、加强请示汇报工作,对岗上发生的问题及时向班长或分队报告,不准迟报、漏报或隐瞒不报。

附加2:

处突工作应急方案

为了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我队根据政治中心区的性质、特点,制定了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并自行安排时间进行演练,树立居安思危的工作意识,时刻提高全体队员的警惕性,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保证能够按照方案及时、快速作出相应反应。

重大集体访应急方案

为确保政治中心区安全,保证在发生有重大集体访事件时保安员能够迅速到位,及时维护现场秩序,协助民警进行疏散,维护中南海周边良好治安秩序,特制订应急方案如下:

现场指挥:李贵柱

应急队

:宿舍内所有备勤人员 报警程序

一线岗位保安员,在发现中南海周边有上访人员聚集、情绪过激等行为要立即上报执勤民警,并用对讲机通知传达室,由传达室上报府右街派出所办公室。

处置程序

1、保安队接到办公室通知后,迅速集合所有备勤人员赶赴现场。

2、保安队长接到报告后,视情况立即向经营部、公司指挥中心(经营部:66051004-403、***,指挥中心:62029022、62028966)报告。

2、处置小组,由李黎明负责,带领20人服从民警指挥,负责处置重大集体访人员。

3、疏散小组,由商建国负责,带领10人,对现场周围围观群众进行劝导疏散。

4、抢救小组,由吕晋负责,带领10人,遇有伤亡情况,协助相关民警予以处置。

要求

1、所有备勤人员,要做好备勤工作,无故不得请假外出。

2、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全体保安员要增强时间观念,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意识,有突发时间要迅速赶赴现场。

防暴应急方案

为确保政治中心区的安全,及时发现和排除“可疑物品”,预防因处置不当而造成严重后果,特制定处置可疑物的预防方案和应急方案如下:

现场指挥:李贵柱

应急队

:宿舍内所有备勤人员

二、预防方案

1、各岗位值勤保安员要严格岗位制度,在未经领导批准的情况下禁止向商场内储存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2、各岗位执勤保安员要严格检查勤务范围的各个区域,密切注意公共区域内的人员。

3、一旦发现可疑物品,立即上报执勤民警和派出所办公室。

三、应急方案

(一)报警程序

1、报警人:一线执勤的保安员负责,当自己执勤区域内发现可疑物品时,要立即用对讲机上报执勤民警和派出所办公室。

2、保安队长接到报告后,视情况立即向经营部、公司指挥中心(经营部:66051004-403、***,指挥中心:62029022、62028966)报告。

(二)处警程序

1、由执勤民警赶赴现场进行确认“是否确定为可疑物”。

2、确定为可疑物品后,立即启动防爆应急预案。

(三)、处置程序

1、由李黎明带领20名备勤人员及现场迅速到达现场,以可疑物为中心25米半径内疏散人员并设置临时警戒线,任何人不得入内。

2、由商建国带领20名备勤人员赶赴现场,疏散围观人员,指引现场人员迅速撤离,维护现场和主要通道秩序。

(四)、爆炸后现场处理程序

1、一旦发生爆炸,值班队长立即打电话调配备勤应急队,并组织应急队人员赶赴现场,保护现场疏散围观人员,指引现场人员迅速从安全出口撤离,维护现场和主要通道秩序。

2、抢救现场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诊治,如有死亡尸体应就地妥善保护,保持原貌。

3、立即将爆炸现场的具体地点、方位报告上级领导,并做好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注意观察现场附近是否还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如有要及时转移,排出二次爆炸险情。

5、询问发现人员及现场目击者、知情者并做好记录。

6、协助公安人员开展调查工作。

四、要求

1、所有备勤人员,要做好备勤工作,无故不得请假外出。

2、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全体保安员要增强时间观念,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意识,有突发事件要迅速赶赴现场。

3、发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4、要勇往直前,不准临阵逃脱。

特保中队

2014年07月

特保措施 篇2

一、轮胎特保案回顾

2009年9月11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1年为35%, 第2年为30%, 第3年为25%。该项决定于2009年9月26日执行。至此, 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落下帷幕, 同时, 中美轮胎贸易案也因此成为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第一案。该案对中美贸易双方的深远影响难以估量。

二、输美轮胎特保案的影响

(一) 中国轮胎首当其冲及其相关产业的影响

按照奥巴马做出的最终裁决, 我国输美轮胎产品关税将由现在的3.4%直接攀升到35%, 即裁决后第1年的关税税率将比现在增加10倍, 那么, 我国轮胎产品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该做法意味着美国政府公然把中国的轮胎从美国市场上赶出来, 中国的轮胎从此很难进入美国市场。目前, 我国轮胎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 如果削减输美轮胎半数产量, 就意味我国会出现12%的剩余轮胎产能。由此, 将导致中国企业遭受22亿美元损失, 而且将有10万产业工人遭受影响。

其实, 今年上半年我国轮胎出口量已经显著回落, 在这种情况下特保案的通过, 不仅会直接造成轮胎产能过剩, 还将使其上游产业链, 如橡胶、炭黑、焦油以至焦化等产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品积压、销售困难等。

(二) 中国输美其他产品即将面临特保威胁

奥巴马同意轮胎特保案, 就相当于推翻了一个贸易保护的多米诺骨牌, 美国的其他行业, 也可以针对我国的各种产品实施特保或者进行反倾销调查。这样一来, 我国输美产品将受到严重打击, 后果不堪设想。在特保案宣布后的第3天, 即9月14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 允许商务部对有关墨西哥和中国以不公平低价在美国出售耐火砖的指控展开调查。另据报道, 美国钢铁公司向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 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某些钢管征收最高9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继轮胎特保案之后, 中国出口美国的钢管或再次成为两国贸易争端的一个焦点。

(三) 导致其他国家恶意跟风, 对进口中国的产品实行管制

根据WTO规则, 奥巴马政府批准了对中国的特保制裁之后, 相关国家就可以直接援引美国的制裁方案, “中国制造”极有可能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众矢之的。在亚洲, 印度跟风美国对中国轮胎展开特保调查, 对中国轮胎实施进口限制。在南美, 巴西对中国进口鞋和小汽车用轮胎征反倾销税。9月15日, 来自商务部的信息显示, 阿根廷将参照巴西的做法, 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届时不排除仿效巴西, 对中国生产的小汽车用轮胎征收反倾销税。一旦这一做法蔓延, 中国轮胎出口南美洲的大门或将关闭。美国通过特保案向全世界发出了贸易保护主义信号, 轮胎特保案树立了坏形象。WTO成员国对进口中国产品的限制, 不利于中国扭转金融危机中的出口局面, 甚至可能延缓了我国外贸出口局势好转的趋势。

(四) 美国限制进口中国轮胎反而会造成更多美国人的失业

美国虽有2万名轮胎产业制造工人, 但经营中国轮胎的进口经销商有200家左右, 零售商有43100多个, 多达10万人从事轮胎进口和销售。如果强行削减从中国进口, 只会迫使企业从其它国家选择类似产品, 这既不利于美国制造业发展, 也不利于美国消费汽车业的发展。如果排斥进口中国轮胎, 那么这部分经销商和零售商将会面临着重新选择, 将会有更多的人面临失业, 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美国消费者也不得不去购买高价轮胎。因此, 限制进口中国轮胎无助于保住美国制造业的就业岗位, 也会损害美国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利益。

(五) 在后危机时代, 贸易保护主义高调唱起, 延缓世界经济复苏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 各国采取各种措施, 努力走出经济低谷,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反对浪潮中, 美国总统通过特保案, 再次掀起贸易保护主义浪潮。2009年10月, 国内月饼企业也遭遇了欧美等国的变相特保, 我国月饼出口量骤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等国规定, 进口月饼馅料中不能含有蛋黄, 澳大利亚甚至规定月饼馅料不能含有肉类。种种理由名义上打着食品安全, 保护环境的旗号, 实际上限制了我国月饼出口, 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这些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在世界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的环境下, 会延宕复苏的进程, 甚至加剧衰退的扩散。

三、我国针对特保案的应对措施

(一) 政府积极制定轮胎产业支持政策

我国政府为了应对特保案, 积极研究制定轮胎及上下游产业支持措施。具体在以下三方面支持轮胎企业发展:第一, 坚决抵制贸易保护, 将此案件到WTO有关部门进行申诉, 并继续与美国政府严厉交涉;第二, 会同工信部、行业协会在内的有关部门, 研究出台制定包括轮胎上下游产业支持的措施;第三, 支持轮胎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 促进技术水平提高, 提高产品竞争力。包括支持相关企业优化出口结构, 依靠技术进步, 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 把开发生产高附加值轮胎作为主攻方向, 推动出口轮胎向中高档发展,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 培育和壮大自主品牌, 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 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进行产业升级

在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扶持下, 轮胎出口企业应积极主动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依靠技术进步进行产品升级, 使轮胎出口由数量型向技术型、效益型转变, 树立自主品牌, 提升产品质量, 只有这样, 轮胎企业才能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

(三) 产品市场多元化, 在树立高质品牌的同时, 积极寻找和开辟新市场

提升高科技术含量, 打造高品质的企业形象才是企业和产品立于不败之地的长久之计。国内轮胎企业应树立全局和长远意识, 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 拓宽销售渠道, 避免销售市场过于集中, 增强抗风险能力。在特保案的影响下, 我国未来轮胎的出口量下降, 轮胎企业在尽可能保护现有市场的同时, 要努力开辟新的市场。

(四) 建立预警机制, 充分发挥预警作用, 加强行业组织的协调能力

通过行业协会或其他途径获取相关信息, 制定预警机制。在轮胎特保案发生之前, 在对方提出采取特保措施实施之前真正运用并积极发挥预警机制的作用, 在相关警照指标出现异常变化之后, 能及时调整出口行为, 尽量规避案件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而避免贸易摩擦升级扩大。此外, 我国轮胎企业还应避免盲目出口, 防止“量增价低”。企业应加强对国际竞争策略进行研究, 切实了解自己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状况, 做到未雨绸缪。

四、结束语

特保措施 篇3

2003年11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决定对我出口的针织品、胸衣、袍服三类纺织品启动特别保障措施。这是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纺织产业首次提出的“特保”申请。入世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已经遭遇7起“特保”调查。

“特保”一旦实行,将会带来一系列不利的连锁反应,如何应对“特保”?也成为解决相关贸易摩擦的关键问题。

“特保”实行的可怕后果

2003年11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决定对我出口的针织品、胸衣、袍服三类纺织品启动特别保障措施。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美国纺织产业首次提出的“特保”申请。

入世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已经遭遇了7起“特保”调查,分别是: 2002年9月,印度请求对中国的缝纫针启动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2002年10月,美国针对中国制动器实施特别保障调查;2003年7月24日,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ATMI)等向美国政府提出实施特别保障措施,要求对中国生产的针织布、手套、胸罩和袍服的进口设置7.5%的年度增长限制;2003年7月30日,欧盟对中国橘子罐头实施为期9个月的WTO “特保”调查,这也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商品实施“特保”调查。

特保措施一旦启动,随之而来的出口数量限制,对纺织企业的打击将非常严重,会对未来1年内我对美出口的上述纺织品增长造成重大影响。增长率不得超过最近14个月中头12个月累计对美出口量的7.5%。粗略计算,2002年我国纺织品出口600多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近20%。一旦特保程序启动,出口数量将立刻限制在36亿-45亿美元之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内实施的是案例法,如果纺织品四类商品被动用“特保”措施,其它纺织品也将面临同样的设限威胁。更可怕的是,根据WTO规则中的“双边谈判多边适用”原则,WTO的成员都可以使用中国在入世谈判时给予美国的承诺来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据悉,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欧盟等经济体也正在提出要求,希望在取消大部分国家的关税后,仍保留对中国部分商品的关税。

“特保”的涵义

所谓“特保条款”,是指一WTO成员,为防止另一WTO成员的出口产品对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对后者的产品采取限制措施。 也就是说,在公平竞争的自由贸易中,成员国一方完全可以因保护本国产业的需要而对来自所有成员国的某种产品实施保障措施,限制其进口,以抵制或消除因该产品输入导致本国产业的损害或损害威胁。

1999年11月15日,中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市场准入协议》,中国在一些问题上也做出了让步,接受“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条款”(以下简称“特保条款”)。但在谈判中,美国坚持认为中国是一个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一立场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增加了“特保”条款。

此后,在中国加入WTO的多边谈判中,中美市场准入协议的这一规定,在作个别文字调整之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

《议定书》第16条还规定,凡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可以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12年内,制定针对中国的特殊保障措施法规,发起特保措施案件。

中国应对“特保”的六大策略

此次美国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启动特保措施,无前例可循。另外,“特保”条款操作方便,弹性较大。WTO对于特保的规定,并不像反倾销那样有量化的判断标准和程序。其判定标准“进口激增造成市场扰乱”的定义模糊,一旦实施就会采取征收临时性高关税或实行数量限制等惩罚性措施。这次美国提出特保,到目前也没有对外公布其市场调查报告。按规定美提出磋商之后我方要进行的出口控制,但控制的时间的计算存在有很多技术性问题尚需确定,比如,是以中国产品的报关时间算,还是以货物到达美国的清关时间算,这期间有大约一个月的时差。还有7.5%的基数的计算,中美双方的海关统计原本就存在很大的口径不一。因此,加强对WTO“特保条款”的对策研究,尽快建立、健全一套完整、有效的特殊保障措施运作机制已迫在眉睫。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特保机制

加强WTO及国外特保立法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特保机制。除美国外,目前在国内完成特保立法的还有韩国、巴西、印度、日本、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这些国家(地区)都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目前,关于保障措施的基本条款,我国主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第29条的规定:“因进口产品数量增加,使国内相同产品或其直接竞争产品的生产者受到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时,国家可以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消除或者减轻这种损害或损害的威胁”。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原则性条款,该条款如何运用,如何操作尚未确定,人才、机构等相关配套性规定尚未出台,至今无法实施。在即将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法》中,应充分注意到有关保障措施的问题,对相关条款应予立法。更为重要的是,应组织专家制定一部具体、详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该条例应该是具有可操作、实用性的法规,要列明保障措施的内容,实施保障措施的组织机构,保障措施的调查方式,认定实施保障措施的条件和标准等。

此外,还应尽快着手建立实施保障措施的组织机构,培养一大批谙熟世贸组织规则的经贸法律专才,特别是国际贸易反倾销与保障措施相关知识的人才。

加强对话与磋商

充分利用WTO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加强对话与磋商,维护本国的正当权益。根据特保措施的规定,在美国宣布对中国产品实行“特保”调查以后,美国政府必须于30天内与中国展开磋商,并应在90天内达成协议。目前,中美双方已进行了数次接触, 并已经对中国三类纺织品设限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据悉,双方会谈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配额、出口许可证的发放和是否采取电子化监控的方式控制出口等。

我国在谈判中指出, 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置配额限制不符合美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公布的《关于针对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和服装采取保障措施的程序》。该设限规定, 不仅违反了中国加入世贸有关法律文件,违背了世贸组织所提倡的自由贸易、透明度和非歧视原则,造成中国民族产业和国内市场将面临不公平贸易风险,而且向美业界和其他世贸成员发出了错误信号。

我们呼吁美国应该从大局出发, 尽快启动2003年10月底美国商务部部长埃文斯到访时承诺建立的中美纺织品交流机制。

采取主动设限与预警机制

目前我国的企业和协会、商会的联系比较松散,行业自律尚未得到很好的加强,尤其在价格上缺乏有力的协调。而且还存在个别企业间竞相压价的现象,极易引发国外运用反倾销措施、特保措施等。对此,我们企业要有清醒地认识,把有关国际争端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避免在同一时期将一种产品向一个国家或同一个市场大幅度增加出口,以致对这个国家或市场,或当地同行业的企业造成损害。

从2004年1月23日开始,商务部对针织布、胸衣和袍服三类纺织品采用出口登记管理办法,对企业向全球出口的数量和出口单价实行“双挂钩”管理,开始对纺织品主动设限。无论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企业均需在出口报关前领取出口登记证,以规定的数量和不低于最低限价的价格出口。同时,在美国海关和中国商务部的网站上,都公开了纺织品限制的数额和中国企业已经使用掉的份额的比例。此次登记证制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加大了对违反规定限价的处罚力度。针对欧盟对中国农产品的“特保调查”,商务部还即将出台有关柑橘罐头出口等问题的38号文件,对今后柑橘罐头出口的数量、价格将会协商裁定。目前中国部分农产品出口增长过快,大多数企业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打开市场,以低附加值的传统产品为主,企业品牌意识薄弱,满足于短期的效益增长,不惜竞相压价。

另外,商务部及有关部门正在对纺织品出口的预警机制进行研究,准备进一步论证后实施。通过我国政府驻外机构、外国行业协会和律师事务所等渠道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后形成各类纺织品的三级预警:红色区域表示出口已经受限,橙色区表示出口已严重受阻,黄色表示已引起外国企业或行业协会注意。

民间游说与政府交涉相结合

2003年7月30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中国出口的柑橘罐头实施为期9个月的“特保”调查,随后不久,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和罐头企业连续3次赴西班牙、德国等国进行“民间游说”,中国商务部也5次赴欧交涉,走访了众多大客户,取得了他们的支持,终于使欧盟决定中止对中国采取“特保”措施。使实施仅为154天的“特保”措施得以取消,打赢了中国应对“特保”调查的第一场“反击战”。

据悉,此次美国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特保”,获得了美国120多位国会议员的联署支持。在这些议员中,包括了北卡州和南卡州所有现任的参议员和众议员。这两州被认为是受中国纺织品冲击影响较为突出的地区,而他们恰恰又组成了共和党的基础选民队伍。2004年是美国的大选之年,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下,建议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能与美国政府相应机构交涉协调,表明我国反对美国可能重新启动配额限制的原则立场,并加强与美国进口商、分销商组织的联络,利用美国的非政府力量,全力抑制美国政府对我动用特别保障措施的企图。充分发挥中国民间机构的游说作用,例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可与美国同业协会组织对话表明立场,争取参加美方可能要举行的听证活动,代表产业部门进行维权,促成一个更良好的解决结果。

树立品牌意识,实现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

提升技术含量、塑造品牌才应该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抵御“壁垒”的法宝,国内企业应该树立全局和长远意识,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宽销售渠道,避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增强抗风险能力。

改进出口商品结构也是有效避免各种“特保”调查的捷径。以浙江柑橘罐头出口为例,浙江历年出口的柑橘罐头主要销往日本、美国、德国、荷兰、加拿大等5国,从2002年1至8月来看,出口到上述5国的合计数占全部出口量的86.86%。过分集中少数几个经济发达国家,市场风险很大,在无明确证据来佐助其实施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或反倾销等措施时,外国生产企业的目光就会投向专门针对我国产品的特别保障措施。

另外,适时采取贸易转移战略。美方设限将给中国纺织品企业的出口贸易带来很大风险。因为美方对中国的配额控制是针对整个国家的,单个企业在接单、出口时可能并不清楚国家配额当时的使用情况,就有可能导致一批货物在半途“卡壳”。由于美国减少从华进口纺织品,必然会增加从其他地区的进口,因此中国纺织品企业在东南亚设厂就成了逃避配额壁垒的捷径。另外,比如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 CAFTA) 中对关税优惠安排(TPLs)规定“允许中美洲国家进口别国面料或者半成品并加工后绕开正常关税出口到美国市场”,那么中国就可以出口纺织品面料,到中美洲后再加工成服装出口到美国。

企业要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企业在遭遇到有关国家采取特保措施时,要积极应诉,敢于保护自己,提高应对和抗辩能力。各类出口企业应当认识到,由于我国加入WTO《议定书》中有特保条款的规定,一定要注意避免在短期内大幅度激增出口产品的数量,否则必然会导致其他国家采取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

我们不能一味地抱怨贸易伙伴的歧视和不公,要加强对WTO规则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和学会利用有关游戏规则开拓国际市场。

关于美国轮胎特保案的反思 篇4

一、美国轮胎特保案事件

近年来,随着公路、汽车、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轮胎特别是子午线轮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我国已成为世界轮胎生产大国,轮胎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是轮胎对外贸易却屡遭争端,出口连连受阻。

美国时间2009年9月11日(中国时间9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宣布,批准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1年为35%,第2年为30%,第3年为25%。此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中国产轮胎征收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幅度分别为55%、45%和35%。根据WTO规则,相关国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国的制裁方案对中国轮胎实施制裁。

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困难的时期,美国政府在轮胎特保案上的举措,等同于向世界发出了纵容贸易保护主义的错误信号。

二、用博弈论———经典的“囚徒困境”说明实行贸易保护的损益

这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警方逮捕A、B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2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2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见表1):

若1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6个月。

若2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2人同样判监1个月。

若2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2人同样判监4个月。

囚徒困境假定每个参与者(即“囚徒”)都是利己的,即都寻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关心另一参与者的利益,最终的结果是两个囚徒都选择了交代。而实际上如果2人都选择不交代,最终2人都将受益。该理论说明了为什么短视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将导致对大家都不利的局面。

贸易自由化中的政策博弈和囚徒困境的博弈模型有着十分相似的结构。两个工业国家之间相互设置贸易壁垒便是“困境”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保持贸易自由与实行贸易保护的两难选择。A、B两国作出每种选择的损益如表2所示,自由贸易能给双方带来好处,A、B两国各可获益10单位。但如果双方都选择实行贸易保护,A、B两国各损失5单位利益,显然这不是对大家都最有利的选择。

三、美国轮胎特保案对各方经济的影响

用“损人不利己”来概括美国轮胎特保案的经济后果再贴切不过。这次特保案不仅伤害了作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的中国,也伤害了美国自己,而且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美国轮胎特保案对中国轮胎行业的影响

美国对中国轮胎加征关税,短期内无疑会给中国轮胎行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当前国内轮胎本身就面临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会直接凸显。尤其是现在正是需求恢复的阶段,2009年上半年中国轮胎出口逐步好转,每个月的跌幅都在收窄,盈利水平也很不错,国内轮胎行业一直保持较高开工率,8月份国内轮胎产量较2008年同期增长22%至5 861万条。现在却面临突如其来的外围市场压力。

近两年中国生产的轮胎40%用于出口,其中美国占据总出口量的1/3,轮胎行业相当依赖外围需求。据专家分析,如果中国对美轮胎出口量减少一半,国内将出现12%的轮胎库存积压,迫使中国企业压缩20%左右的生产能力。

(二)美国轮胎特保案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正如美国罗格斯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普吕萨所指出的,美国借助轮胎特保措施,每保住1个就业岗位,就将会损失25个就业岗位,结果是美国将会损失2.5万个就业岗位。与此同时,在美国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放弃物美价廉的中国轮胎产品,对美国消费者来说也是一重大打击。美国消费者每年还要为此多支出6亿美元~7亿元美元,短短1个月内,美国消费者已经感受到轮胎上涨之苦。据悉,目前美国轻型轮胎涨幅高达10%~30%。

早在1929年全球金融危机,美国为求自保,大幅提高超过2万种外国商品的进口关税,引起了其他国家同样的贸易保护主义报复,导致全球贸易额大幅缩减,即从1929年的360亿美元缩小到1932年的120亿美元,作为当时最大的出口国美国,也难以独善其身,其出口总额从1929年的52亿美元左右缩减到1932年的12亿美元,道琼斯指数从1930年的250点跌至1932年时的41点,这次危机最终演变成了全球经济10年的大萧条。

(三)美国轮胎特保案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美国对中国轮胎加征关税,会使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处于金融危机的逐步恢复阶段,各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会增加,给刚走上恢复之路的经济抹上阴影,将会延迟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对大宗商品带来利空影响。

四、中国企业要苦练内功,突破新一轮贸易保护的重重障碍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从奥巴马政府的“买美国货”案到“特保案”,在世界面临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下,中国轮胎企业乃至所有企业该如何应对当前严峻的贸易形势?

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国应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甚至就美国这一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回应措施,以维护国内企业正当权益。而对于企业和整个产业而言,路径和战略的再思考,也是一个相当迫切的问题。就短期而言,我们需要依托国际间的共同治理机制来拓展外部市场,立足于营造更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但是从长远考虑,中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要加以解决:出口产品主要处于中游生产环节,而研发和营销环节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过度依靠出口导向,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性需求带动相对不足。因此,中国企业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内市场拓展,通过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和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实现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突围。

(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在国际市场上,提升品质才是硬道理。只有通过实施产品优化战略,才能形成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持续性突破。随着国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质量、技术、服务要求越来越严格,中国企业必须通过产品品质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来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无论是出口导向型企业还是内销主导型企业,都应将产品品质放在企业“生命线”的高度来看待。对出口导向型企业而言,其实施品质保障和提升战略更是关系到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整体形象。为此,企业应从拓展国际市场、增大利润份额的角度出发,通过技术改进和组织完善推进产品品质保障和提升战略的顺利实施。同时,各行业还应该加快产业重组步伐,尽快形成若干大型企业集团,增强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加快从价格、数量型出口优势向高附加值出口优势的转变。

美国此次开征的特别关税,主要涉及半钢胎及小规格全钢胎。这其实也迫使中国轮胎出口企业要考虑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提升质量,特别是将高性能轮胎这个领域作为攻占美国市场一个新的突破点。长期以来,中国的轮胎出口商品处于产业链最低端,一直靠价格低廉取胜,正是因为凭低廉价格去占领市场,才屡屡被扣上倾销的帽子。低廉价格不仅把污染和劳资问题留在了国内,把福利拱手给了国外,而在国际贸易上却遭遇碰壁。要改变“两头不讨好”的状况,这就倒逼中国要尽快调整轮胎行业产业结构,实现技术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努力开拓国际高端市场。如:华南轮胎在2007年就研制成功“缺气保用”轮胎、26英寸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其中“缺气保用”轮胎在2009年4月通过了欧洲ECE认证并投入批量生产,6月份正式向欧洲市场供货,打入欧洲高端轮胎市场。

(二)扩大内需,提高内需依存度

在贸易纠纷越发频繁的将来,扩大内需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内需稳了,我们在外面说话就会更有底气。比如美国,它不是一个依赖外需增长的经济体,但其贸易摩擦却非常多,而且实行贸易保护的姿态也相对强势。美国之所以能这样,与它在各方面的综合实力都有关系。因此,特保案给我们提了个醒,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提高内需占GDP比重,其意义不仅在于保增长,而且还可以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使我们在面对贸易纠纷时,能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2009年上半年中国累计出口轮胎1.3亿条,其中,对美国、欧盟、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分别出口轮胎3 307万条、2 542万条、1 777万条和1 698万条,对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合计占同期中国轮胎出口总量的71.7%。

在国际贸易摩擦频发的当下,下大力气开拓国内市场,应成为轮胎企业的战略重点。中国汽车市场巨大,在国家相关政策鼓励下,2009年前7个月,中国汽车的销量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这预示着中国轮胎市场的美好前景。对国内轮胎业而言,应充分抢抓这一机遇,进一步增强国内汽车工业配套能力,稳固并扩大内需市场。只有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作用,才能实现内需和出口的平衡,从而又好又快地促进产业的发展。

(三)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开展区域性贸易合作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要在贸易壁垒的桎梏下冲出去,就不能把所有的“菜”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各个出口企业要努力实现市场的多元化,积极进行海外市场调研,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消费力较强而技术壁垒较低的国家如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拉美、中东、印度等新兴市场。

中国轮胎业应该调整出口战略,降低对美国单一国家的出口依赖,加大向俄罗斯、埃及、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加快推进与有关国家的自贸区建设。居于世界轮胎20强之列的山东玲珑集团,在金融危机中加快了出口市场多元化的调整步伐。在“玲珑”的出口市场结构中,输美产品仅占出口量的15%左右。目前“玲珑”的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非洲、中南美洲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2009春节以来,公司生产经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美国特保案对美国市场份额的挤压,企业会通过其他市场来消化。

(四)规范价格,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此次奥巴马政府实施惩罚性关税的“幕后推手”是美国的行业协会。而回头看我国,我们的行业协会力量微弱。在出口量、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协会几乎没什么话语权,也得不到太多资金支持。

由于中国产品大量出口欧美市场,在国外的市场份额较大,因此厂家之间互相“杀价”的现象比较严重。往往是我们的产品一开始出口价格并不低,可是自己搞价格竞争,最后吃亏的是我们的企业。目前,国内轮胎产业集中度低,出口无序竞争严重。中国轮胎企业多而散,许多出口值不足1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大量存在,造成出口无序竞争加剧,使得轮胎出口价格上涨幅度远低于其原材料的上涨幅度。这就需要中国各行业要重视行业协会的组织与发展,让行业协会成为一个共享信息、协调价格和交易量的平台,以解决内斗内耗问题,最终形成一致对外的良好局面。

贸易保护主义的再次抬头,给中国出口贸易带来了挑战。但从另一层面思考,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提醒。中国企业应当把“特保案”当作经济危机的扩大化,更应当把其当作国际化进程中必须逾越的门槛。在历史上,日本也曾遭受这样的不平等待遇,但日本货并没有被打倒,而是依靠技术占领了新市场。当贸易壁垒降临时,有准备的企业能够逾越这些人为的障碍,把危机化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的机遇,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机会,这可以看作是中国企业应对未来贸易战的一个方向。毕竟,只有中国经济自身气血畅通、经脉活络、体格强健,才能无惧外界的这些严寒酷暑。

摘要: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导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2009年9月发生的美国轮胎特保案就是典型的例子。中国企业应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内市场拓展,积极开展区域性贸易合作,实现出口多元化,积极发挥行业协会规范价格,以“特保案”为契机,通过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和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实现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突围。

关键词:轮胎特保案,贸易保护,产业结构,内需依存度,区域性贸易合作,行业协会

参考文献

[1]刘黎黎.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学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11).

[2]马海敏.2009年的新危机:贸易保护主义[J].金融博览,2009,(3).

[3]陈霖,龚雄军,李勇.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和应对[J].国际贸易,2009,(6).

[4]赵雪芳.在金融危机下认识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访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J].中国金融,2009,(5).

[5]李泽平.论美国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J].财务与金融,2009,(3).

[6]观察:特保案再敲警钟出口结构调整更显迫切[N].海证券报,2009-09-16.

聚焦中美轮胎特保案 篇5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2009年9月11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说,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

北京时间9月14日,就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采取的特殊保障措施,中方要求与美方进行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

[考点链接]

一、经济常识

1.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特征。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会严重损害中美双方利益。

2.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规定了国际贸易中的各项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有序进行。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是违背WTO规则、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错误做法,中方要求与美方磋商,是行使WTO成员权利的正当举动,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切实行动。

二、哲学常识

1.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美国对中国轮胎加征高额关税,意味着中国轮胎将失去美国市场,国内有10万人可能因此失业;而美国则有2.5万人要失业,加上轮胎销售、仓储、运输、装卸等环节,受影响的也将近10万人。此外,特保案开创了对华贸易保护的恶劣先例,也将对世界经济复苏构成严峻挑战。

2.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中美轮胎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存在彼此消长的因果关系。中国向美国输出的轮胎主要集中于低端、低价的非品牌更替轮胎上,这与美国本土轮胎制造商瞄准的高端品牌轮胎有明显区别。轮胎进口与美国工人失业之间也不存在因果联系,近几年美国相关从业人员失业的增加并非因为轮胎进口,而是由于经济周期造成的。如果错误地认为从中国大量进口轮胎损害了当地轮胎工业的利益而对中国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将同时给两国经济带来损失。

3.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防止片面性。美国对中国轮胎行业所发起的“特保”制裁是美国有史以来对他国轮胎产品开出的最大“罚单”,在中国因“特保”制裁承受巨大损失的同时,美国也会因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一方面,美国就业市场将受到明显的冲击;另一方面,“特保”之后将导致美国普通消费者支出增加,很多人可能因轮胎价格走高而推迟更换轮胎,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三、政治常识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为保障我国相关产业和工人的正当利益,中国政府正式就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的特殊保障措施启动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的对外职能。

2.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轮胎特保案严重损害了中方利益,导致中美之间贸易关系日趋紧张,中国商务部9月13日毅然做出决定,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3.任何政党都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奥巴马明知对中国轮胎实施特保措施会引起中方的强烈不满,却依然坚持征收特别关税,主要是他不想失去美国钢铁工人的支持,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是民主党的主要票仓。

4.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外交部已就轮胎特保案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创新试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2009年9月11日作出决定,从9月26日起,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据此回答1~3题。

1.材料表明,征收关税()

A.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对一国进出口贸易起着调节作用

C.税率越高越有利于保护民族工业

D.税率越低越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

2.美国实施上述政策()

①降低中国轮胎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②违背了WTO的自由贸易原则③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④可以增强美国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针对美国的上述政策,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对美国出口到我国的商品征收报复性的高关税②继续通过双边交流与合作,维护中美经贸合作的良好环境③削减与美国的贸易④要求与美方在WTO争端解决机制项下进行磋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下列不属于世界贸易组织宗旨的是()

A.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

B.确保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相应份额

C.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D.建立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

5.许多专家和企业家强调:尊严来自实力,国家尊严来自国家实力。我国必须走经济立国、经济强国之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表明()

A.国家力量是国家主权的基础

B.国家力量是决定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重要因素

C.国家力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D.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特保战,美国选错了对手 篇6

在过去一年中,美国政府突然发现,自己在为金融危机赎罪的时候,中国已经悄然崛起,甚至具备了能够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大国风范。奥巴马政府必须做点儿什么了。

于是来自中国的汽车轮子成了出头鸟。

9月11日,在这个美国历史上的灾难日,奥巴马向中国轮胎举起屠刀。这一天,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实施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依次为35%、30%和25%。这对于毛利率不足20%的中国轮胎业不亚于灭顶之灾。中国的反击来得更为猛烈:9月14日,中国商务部也正式对外宣布将对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随后,看到了机会的美国钢铁协会也开始蠢蠢欲动。

全球经济复苏期的第一波贸易保护遭遇战,在中美两国之间打响。

被拖住的美国

几乎可以确定,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在满目疮痍的世界经济刚刚进入恢复起步阶段,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三间的战争,负面影响将持续深远。

但这又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中国政府实在找不到不“亮剑”的理由:奥巴马政府的做法,直接成为世界制约中国的导火索——在美国宣布对中国轮胎进行制裁之后,巴西与印度随即展开了相类似的特保调查,一时间中国轮胎愁云惨淡。

美国政府关于特保案的任何解释,都不能掩盖住美国整体衰退的事实。汽车工业作为美国的支柱产业,在这次衰退中如同入海之锚一样,牢牢地将准备重新起航的美国经济定在原处。分拆通用,让美国政府骑虎难下,死不了的前伟大企业最终成了国家经济的绊脚石。美国经济正如同破败的通用汽车一样,四处寻找救命稻草。

结果,病急乱投医的美国人将罪过强安到了中国轮胎的头上。而在更深层次,恐怕是希望借此打压中国汽车产业在经历金融危机洗礼之后的强势崛起。

但美国选错了对手。

决胜竞争力

没有任何外力能够阻止中国车企的强势崛起。

在汽车产业的链条中,上游供应商之间的这一次争端,可以看作是中美企业产业的第一次直接对话——如果说之前兜售悍马或并购沃尔沃,仅仅是中美两国之间的示好,那此次交恶,将是数年之后国际汽车市场上竞争的惨烈预兆。

虽然此次纠纷会如何解决尚且不得而知,但中国哪个行业未来几年内有可能被特保击中,或被特保威胁,如何用退税、技术提升、境外投资、海内外市场多元化等手段化解特保威胁,却是可研究、可操作的现实命题。而最根本的,是如何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变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的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说,轮胎特保案加速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更新换代、由低端市场转向高端的步伐。

中国车企面临的,是如何在这样一个变化速度超过发展速度的时代,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才是回击对手的最有力武器。

中国车企,可以算作是世界范围内最早抓住金融危机带来机遇的一个群体:吉利、奇瑞迅速铺开海外市场,上汽、长安、长城也百花齐放,已经预示着未来的国际市场中绝对不会少了中国汽车的身影。

一进一退之间,中美之间的工业差距,正在被缩小。管理

特保措施 篇7

在WTO法律框架内, 涉及“特保条款”的主要有GATT1994第19条及依此条增订规定的《保障措施协定》、《多种纤维协定》 (MFA) 与WTO《纺织品与服装协定》 (ATC) 第6条、《自愿节制出口协定》、《农业协定》第5条“特殊保障条款”, 以及我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其中, 取代MFA的乌拉圭回合谈判艰难达成的ATC有效期至2004年12月31日止, 本来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已全面纳入GATT框架内, 配额全部取消, 进口国不得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实施特别保障措施, 但由于中国政府在《工作组报告》) 第242段中所做的承诺, 针对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的“特保机制”的将一直延续到2008年12月31日。《工作组报告》第242段主要内容是, 如果WTO成员认为ATC所涵盖的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自《WTO协定》生效之日起, 由于市场扰乱, 威胁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 该成员可以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 以期减轻或避免此市场扰乱。有关进口国根据《报告书》第242段等中国入世文件, 制定了专门针对中国实施的纺织品和服装“特保措施”。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 美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欧盟等世贸组织成员, 先后在其国内法中引入针对中国进口产品的特别保障机制。

事情至此还没完, 《报告书》第242段的对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承诺虽已如预定于2008年12月31日失效, 意即WTO成员国无权再对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采取特保措施调查, 如果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确实有进口造成市场扰乱阻碍进口国同类行业的有序发展, 也只能依《保障措施协定》规定的较难启动的无歧视性的一般保障措施采取保障措施调查。但我们还得提防道路上隐藏的陷阱, 《议定书》) 第16条授权给所有WTO成员国对产自中国的所有产品可采取特殊保障措施, 启动门槛比《保障措施协定》低得多, 无论是实施保障措施的实质条件从“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标准降低到“市场扰乱或贸易转移”;还是实施期限的“不得超过4年, 延长情况下, 最长不得超过8年”确定规定到“所需时限”之类的模糊不清;又或者是丧失了作为发展中国家应享有的优惠待遇, 报复能力减弱等等诸如此类对比性的“低标准”。《议定书》的过渡性保障机制到2013年12月31日才失效, 故我们可以这样推定, 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跳出一个束缚, 还有一个束缚捆着, 真正纳入WTO法律体系自由贸易的日程还要等几年。当然, 纺织品如此, 只要产品是“made in China”, 都要到2013年12月31日才不受歧视性的“超WTO义务”的约束。

2 针对中国的特保机制:美国WT0游戏规则老手的技术谋略

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恢复了对“共产主义国家”产品的最惠国待遇以来, 除规定了最惠国待遇的条件外, 该法第406条同时对来自“共产主义国家”的产品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市场破坏做出了规定。鉴于中美在1999年11月15日在北京达成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 美国国会依据这一协议, 于2000年10月10日通过了长达近50页的美中关系法案, 称2000年美中关系法 (U.S.-China Relations Act of 2000) , 据此第406条已不再适用于中国, 美国国会又专门增加了针对中国的部分, 即“关于市场扰乱和对美国市场贸易转移的产业救济”, 共3个条款, 构成了专门针对中国进口产品的《1974年贸易法》第421-423条特保措施条款。第421条 (a) 款开门见山地规定:“如原产于中国的产品……”意味着美国可以专门针对中国产品有选择性的采取保障措施, 从而背离GATT及《保障措施协定》要求的非歧视原则。

如众所周知, 中国入世最大的阻力是美国。2001年11月11日, 中国政府代表在多哈WTO第四次部长会议上, 正式签署了关于中国入世的法律文件并提交了中国立法机关关于加入WTO的批准书, 一个月后 (即2001年12月11日) , 中国正式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据此, 根据美国国会的授权, 美国总统确认, 中国入世议定书的最终条款“至少与美中1999年11月15日达成的协议条款相当”, 意即美国首先在中美双边协议中加入特别保障措施的内容, 可只针对中国产品实施保障措施, 继而将中美双边协议中这一内容变成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的组成部分, 使其国内法的规定国际法化。然后, 再依据中美双边协议和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的规定, 制定和修改其国内法 (即本文前面所述的美中关系法和1974年贸易法第421—423条款) , 这样, 就使美国在对中国进口产品实施特别保障措施时完全“合法化”了, 且将中国产品将来所可能遭受到的贸易壁垒推到了WTO所有成员都能轻易采取的风口浪尖上。在这里, 人们不得不承认美国手法的“高明”, 是名副其实的玩弄WTO游戏规则的老手。而中国已经在游戏规则上处于劣势。

3 中国的“特保措施”折射美国自相矛盾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逻辑

“市场经济”与“非市场经济”并不是世界贸易组织使用的法定概念。在WTO诸多正式协定中, 并没有所谓的“市场经济”与“非市场经济”的严格定义。国际贸易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并不是与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同时产生的, 它是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新的贸易问题, 其肇始者便是美国。尤其特别保障措施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完全是美国的“发明”, 其最早出现于美国的《1974年贸易法》之中。如前所述的第406条款中, 此条中使用的“共产主义”一词, 是否与“非市场经济”属于同一概念, 学者们对此有不同意见。但事实上, 在美国制定《1974年贸易法》的时候, 绝大部分的非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共产主义国家, 因此, 这两个概念在美国处理东西方贸易问题时作为同义词使用且加以互换。既然“非市场经济”不是国际贸易组织的法定概念, 因此也就没有WTO框架下的关于“非市场经济”的统一标准。在此情形下, 各成员根据其自身利益单独出台一系列“市场经济”的判定标准, 凡是不符合其标准的WTO成员均有可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地位”, 进而在“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基础上实施与WTO自由贸易精神相背的贸易救济措施。

《议定书》第15条, 在涉及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 并没有沿袭世贸组织成立至中国入世期间其他保加利亚、蒙古等数10个非市场经济 (或转型市场经济) 国家《入世议定书》的做法, 即承诺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 而不在加入议定书中增加保障措施、反补贴、反倾销方面规定的歧视性义务;而是参照了几十年前的GATT成员方在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国家的《入世议定书》中的模式, 即接受不同于GATT缔约方的附加义务。典型如在保障措施方面, 中国在《议定书》第16条中接受了专门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而设定的“特别保障措施条款”, 而期限是中国入世后15年。该条款实际就是美国在其《1974年贸易法》中专门针对共产主义国家的第406条款的翻版。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唐纳德·埃文斯曾这样说:“我们援引美国贸易法冠以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名称’, 这使得我们掌握了对中国施压的有力工具……作为商务部长, 我将坚持直到中国符合市场经济的标准了, 才能给予其市场经济地位。”可见, 美国津津乐道其在中国入世时给中国设立的“特保机制”是其对中国经济制约的王牌。

但我们知道自1983年“乔治城钢铁案”中在经历过美国商务部 (ITA)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 (CIT) 、及最后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 (CAFC) 的最终裁定可谓一波三折的争论后, 最终确定下来一项美国反补贴法不适用于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进口产品的“先例”。自此, 美国的反补贴和反倾销、特保措施是一致的, 即都认定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从“乔治城钢铁案”美国ITA及CAFC的裁定后, 中国未被提起反补贴调查, 美国国内也已形成有关“反补贴法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识。不过后来1991年的“拉斯科金属有限公司电风扇案”, 美国ITA确立了反补贴可以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条件和方法, 即个案中企业如果符合美国设定的严格的市场经济“六标准”条件, 也可以适用反补贴法, 补充和修正了前述“乔治城钢铁案”所形成的判例。于是, 以此为契机, 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反补贴法是否适用“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产品的辩论与诉讼。在越来越多的国会议员的主张下, 2005年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 (虽还得经过参议院通过才生效) , 但已经一边倒的修改了1930年美国反补贴法及“先例”, 使其直接适用来自非市场经济体的进口。而2007年3月30号的“中美铜版纸案”中, 美国商务部公布反补贴调查的初裁结果, 决定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 更是引起我国官方、企业界、学界一片哗然!不禁要问:美国到底是希望给予还是排斥给予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呢?

4 中国应对基于“非市场经济地位”产生的特保措施的策略

作为中国入世谈判博弈和代价的一项内容, 在“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和相关机制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今天, 继续讨论并质疑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并没有多大现实意义。在中国入世相关法规中, 以特保措施为突破口, “非市场经济地位”被规定了15年的适用期限, 在期限到期之前, 我国外贸出口仍然成为美国等大国的众矢之“的”, 因此在美国对华特别保障措施制度下研究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理性应对, 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第一、积极通过政府间的双边谈判, 促进其改变对中国的歧视性文件, 尽早修改现行法律规定, 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截止到2007年, 已有70多个国家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 可见,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的市场经济建设是有成效的, 是美国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我国的经济建设。故中国政府应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 中国产品遭遇出口“寒流”和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 一方面在多边贸易体制下积极宣传我国市场化改革和民主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充分利用WTO规则程序、争端解除机制在磋商、谈判、听证阶段就充分证明我国的市场经济成分, 不落人口实。“中美轮胎特保案”和“中美铜板纸案”我国已经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 在即将到来的专家组调查过程中, 应该重视应对, 注意政企沟通, 行业协会指导协调, 争取对我国有利的契机。布什政府时期的6起特别措施被否决就足以说明美国也不是不讲理的, 追根溯源, 都是为各国的经济利益着想。

第二、辩证的看待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美国不承认我过的市场经济地位, 故有专门针对中国的著名的421等条款, 让我国产品饱受歧视;也有已经大量对我国提前的反倾销中的“第三国替代价格”, 使中国产品在倾销战中屡屡失败;但其也因美国认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不存在市场”, 欧美等也就恪守着反补贴不能适用这些无法量化补贴的“非市场经济国家”, 这也是我国一直遭受反补贴较少的原因 (但2007年中美第一起“铜版纸补贴案”也打破了这一规律) 。再退一步讲, 就算中国获得了所有WTO成员认可, 提前获得了“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救济措施也不可能绝迹, 中国仍然会遭受一般的保障措施、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 这是国际贸易中、我国大规模的发展经济时期不可避免的阶段。当然, 我们在战略上应更加重视“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取得, 归纳起来, 市场经济的标准涉及汇率机制、劳工标准、市场开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领域和中国经济改革中仍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只有在解决了这些标准方面给西方发达国家的“困扰”后, 才能在市场经济地位的谈判中取得绝对的制胜筹码。同时为此一表面目标努力之同时, 也无形中促进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加快改革步伐, 使我国相关经济立法和实践尽快符合WTO的要求, 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摘要:2009年9月的“中美轮胎特保案”一石激起千层浪, 让我们的视线又回到了2001年中国入世时递交的《入世议定书》中的专门针对中国的歧视性的“特殊保障措施” (以下简称“特保措施”) 。我们知道“特保措施”自产生以来就是美国专门在其国内法中规定的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贸易救济措施, 但结合美国对中国的反补贴、反倾销及保障措施实际运用来看, 美国却在不断上演既承认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又排斥的自相矛盾逻辑。针对美国因自我利益膨胀而致的反复无常, 我国应辩证的看待以应对。

关键词:特保措施,非市场经济地位

参考文献

[1]张文峰.轮胎特保:反思比反制更重要[J].大经贸, 2009, (1) .

上一篇:记叙文《你的眼神》阅读下一篇:终酒店客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