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如何看待“研究生质量不高”这一状况

2024-06-03

2017考研:如何看待“研究生质量不高”这一状况

2017考研:如何看待“研究生质量不高”这一状况 篇1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2017考研:如何看待“研究生质量不

高”这一状况

导读:研究生课程和科研,在研究生培养中,究竟该是怎样的关系?中国研究生课程质量为何不高?要想真正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源何在?

【新闻链接】

日前,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扩大省级政府硕士生计划管理统筹权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前期上海市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扩大省级政府硕士生计划管理统筹权改革试点工作,将江苏省、广东省纳入2016年改革试点范围。且试点省市主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发展主线。

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何不高?

研究生课程和科研,在研究生培养中,究竟该是怎样的关系,中国研究生培养机构一直摇摆不定。以前,很多学校重视课程教学,但学生反映公共课程太多,课程教学和大学本科教学相差无几,没有提高研究能力;后来,教育部门和学校都提出导师有课题项目,才能带研究生,同时对在读研究生提出撰写、发表论文的要求,可课程要求却降低,有的学生一进校,就被导师要求参加科研,申请课题,撰写论文,成为导师的“打工仔”,学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数量及期刊档次)成为申请答辩的前置条件。

2015年1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要求高校重视研究生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这对扭转过度强调研究生科研,会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中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最关键因素在于没有切实实行教授治校,落实导师制。

中国研究生课程质量为何不高?

原因有二:一是教师为学生上课,只是完成工作量的要求,上得如何,大家并不关心。因此,有的老师为研究生上课,根本不花多少时间准备,只是照本宣科,包括研究生课程考试,也是采取期终统一测试的方式,这样的课程质量可想而知,只要在学期结束加紧准备通过考试即可。而在国外一流大学,不论对本科还是研究生的课程质量要求都很高,研究生要通过课程考核,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要完成2~3篇课程论文,而专业硕士更要完成多个案例教学,十分紧张。

二是导师没有充分的教学自主权,在上课时,还受到各种限制。国内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更多注重理论讲解,引导学生参与研讨、实战的比较欠缺。老师在课程教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方面,鲜有创新,主要是大班授课方式,而少有小班的研讨课。

【数据链接】

麦可思数据显示,2014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人群认为母校本科学术准备最需要改进的是研究方法(59%),其次是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51%)。

研究生参加科研,本来可以通过和导师一起进行学术研究,接受学术训练,但当下研究生参加科研,却发生变异,不是利用科研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让学生参加科研,提高导师和学校的“科研产出”,一些高校里,由研究生作为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绕考核指标转,教授的研究生弟子们,怎能置身事外?

研究生教育呼唤学术自治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十年前,中国针对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提出要加强本科课程建设,甚至推出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但是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本科教学质量的问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问题和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在大学里有相同的根源,即学校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教师被行政指标所左右,无法在真正的教育和学术中投入全部精力,注重课程和科研的品质。

要真正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需要的不是政府发文要求高校重视课程建设,也不是由政府主导打造高校精品课程,而是要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同时推进高校的现代治理,要把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这类教育事务,交给教授委员会管理、决策,对每个教师的教学、学术评价,实行同行评价而不是行政主导的评价。

这才能让课程和学术研究都注重品质,并结合不同的培养定位,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对于学术型研究生来说,在课程之外,高校会提供更多科研机会,让学生在科研中提高学术能力;对于专业型研究生来说,他们在完成所有高质量的课程学习之后,不必参与科研项目、撰写论文,即可毕业。

另外,要实行学术自治,这样高校才能切实建立起导师制,让导师珍惜自己的声誉,注重自己培养学生的质量。现在虽有导师制,但一些导师一方面在行政评审和考核中,已经失去对教育和学术理想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欠缺对培养学生质量负责的意识。这是中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

页 共 2 页

上一篇:小学教导处月度工作汇报下一篇:经典水电工程12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