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成语故事(共8篇)
三国时期成语故事 篇1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但是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yí)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但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样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光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明白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明白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梅子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我或他人。
煮酒论英雄
东汉末,曹操挟(xié)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tāo)晦(huì)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里,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的大好事!”说者无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这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zūn)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hān),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使君,请问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貌,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理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于是说:“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这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到地下。正巧突然下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
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我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卧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便专程到隆中去拜访。
他前后一共去了三次,头两次诸葛亮避而不见,第三次才亲自出迎,就在茅庐中和刘备共同探讨时局,分析形势,设计如何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方略。刘备大为叹服,愿以诸葛亮为师,请他出山相助,重兴汉室。诸葛亮深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答应了刘备的请求,离开隆中一展自我的政治抱负。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忙刘备东联孙吴,北伐曹魏,占据荆、益两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汉政权,构成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秉承刘备遗志,继续出兵伐魏。他在向后主刘禅上的一道奏表中写道:“先帝不嫌臣卑微鄙陋,屈尊枉驾,前后三次亲自登门,访臣于草庐之中……”流露出对刘备给予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的感激之情。
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比喻访贤求才,真心诚意地邀请别人。
万事俱备
三国时代,在赤壁这地方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叫“赤壁之战”。
曹操号称拥军百万,雄居北方,想吞并南方。东吴、西蜀就联合起来,一齐对抗北魏。东吴的统帅周瑜和西蜀的军师诸葛亮在一齐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们决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轻敌情绪,采用火攻的作战方案。周瑜用反间计,让曹操杀死曹军中熟悉水战、能够抵挡他们的将领蔡瑁(mào)、张允。周瑜又叫庞统假作献计,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齐。
周瑜又打黄盖,让这老将用“苦肉计”去诈(zhà)降曹操。实际上,黄盖在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准备以诈降的方式冲向曹营,发起火攻。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缺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向北岸曹军放火,务必依仗着东南风才能办到。当时正当隆冬季节,天天都刮西北风。周瑜忧急成病,卧床不起。只有军师诸葛亮心中有数。他自称有个秘方能够治好周瑜的病。诸葛亮拜访周瑜,把药方写了出来: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四句韵文道破了周瑜的心事。
周瑜急切地请教诸葛亮有什么办法能够借东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透过气象观察,心中就有了办法。他对周瑜说,自我能呼风唤雨,借三天三夜东南风来帮忙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筑了一个土台,叫“七星坛”。诸葛亮在“七星坛”上祈求东南风。
到了预定的日期,果然东南风大作,周瑜就顺利地执行他的火攻计划。东风狂吹,火光冲天,赤壁之战,曹操吃了败仗,从此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势。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火烧连营
赤壁大战以后,刘备让大将关羽守卫荆州。关羽带兵北上,去攻打曹军,不想孙权却派人从后面袭击,夺取了荆州,又杀了关羽。刘备和关羽情同手足,得知关羽被害,不顾诸葛亮的反对,发誓要灭了东吴,为关羽报仇。
孙权得到这个消息,几次派人向刘备求和,都遭到拒绝。这时候东吴的大将周瑜、鲁肃和吕蒙等,都已经先后去世了,孙权只得任命年青的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五万人马去抵抗刘备。
这时候,刘备已经领兵一路夺关斩将,深入吴境五六百里。陆逊详细地询问了前线的状况之后,胸有成竹地说:“刘备带兵东下,连连得胜,气势正旺,并且占据高处,我们很难攻破他。我们应当勉励将士,布置防御,等待时机,后发制人。”蜀军多次挑战,耀武扬威,不断辱骂吴军;吴军将领十分气愤,都要求跟蜀军拚一阵,陆逊说:“那里头必须有假,咱们不能盲目进攻,以免中计。”他命令吴军照旧坚守阵地,不要理睬蜀军的挑战。
当时正是盛夏季节,天气异常炎热,蜀军士兵忍受不了蒸人的暑气,叫苦连天。刘备只得让水军离船上岸,和陆军一齐,靠着溪沟山涧、树林茂密的地方,扎下互相连接的四十多座军营,以便躲避暑热,休整军队,等到秋凉后再向吴军大举进攻。陆逊看到蜀军战线拉得过长,兵力分散,士卒疲乏,认为进行反攻的条件已经成熟。陆逊决定用火攻打败蜀军。陆逊命令水路士兵,用船只装载茅草,迅速运到指定地点;陆路士兵,每人手拿一把茅草,茅草里藏着硫磺、硝石等引火物,一到蜀营,就顺风纵火。吴军又是火攻,又是突然袭击。蜀军毫无防备,顿时乱成一团。慌乱中,刘备拨马向夷陵马鞍山逃走。吴军乘胜追击,杀死超多蜀军,夺得了许多军用物资。
刘备逃到马鞍山。陆逊的大队人马把马鞍山团团围住,从四面放火烧山。刘备只得带着残兵败将,杀开一条血路,向西逃跑。吴军紧紧尾追,刘备赶忙命令沿途驿站的人员,集中军用物资和士兵抛弃的盔甲,堆在要道上,放火烧着,堵塞山道,阻挡追兵。担负断后的蜀将傅彤,坚持战斗,率领部下往来冲杀,身受重伤,奋力死战,才使刘备摆脱追兵,逃到白帝城(今四川省奉节县)。
三国时期成语故事 篇2
一、军令类文书
军令文书是战时由主公或将领颁布战争指令、调整作战方针、鼓舞军中士气的文书。这类文书是典型的下行文书, 出自主公或主将, 旨在及时向全军发布作战指令, 指导各级军士具体战术, 具有高度权威性。三国时期军令文书的文种主要集中于令、诏、教三种。
令, 多为主公发号施令所用, 如曹操《军令》、《船战令》, 刘备《攻成都令军中》等。此类军事文书行文简明, 语气威严, 内容涉及对作战方法、军队纪律的命令指示。指令开门见山, 直述要点, 结尾处多强调违令后果, 如“察违令不进者斩之”、“违令者斩”等, 凸显命令的权威性和森严性。
诏, 同样是由主公发出的军令文书, 但相比令, 诏的适用范围更广, 不仅仅局限于对具体作战方针的指导。军诏的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对战役的宏观部署, 如曹丕《伐吴诏》;二是对将军的任命派遣, 相当于给将军的任命书, 如曹丕《诏征南将军夏侯尚》、刘禅《诏蒋琬屯汉中》;三是向军中宣布重大决定或重要事项, 如曹丕《敕还师诏》、高贵乡公《犒赐破蜀将士诏》;四是临戎宣言, 力言敌方之恶, 同时表达雄心壮志, 提升将兵士气, 如高贵乡公《临戎诏》、刘禅《出军诏》。作为军令文书的诏, 篇幅略长于令, 在部署事项时常常先交待事由, 行文过程重分析, 切要点, 语言简练有力, 权威性强。
教, 是三国时期常用的文种之一。三国军事文书中, 教是由主公或主臣发出, 指示将兵作战方法或作战思想的文书。教文涉及广泛, 有应用于指导作战颁布指令者, 如曹操《征吴教》, 此“教”与“令”内涵相当, 但由于发布者此时并非君主, 所以只能用“教”而不用“令”。也有的教文用于和军中将士沟通, 如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 全文为辞恳切, 循循善诱, 表达对下属将士的殷切期望。与令、诏相比, 教的使用者多为军中主臣, 行文范围较广, 弹性较大。
二、报请类军事文书
报请类军事文书, 是战时将臣向主公报请事项、提出建议的文书。三国时期, 这类文书的常用文种有表、疏、状、奏、露布、对诏等。按照具体功能, 报请类军事文书又可分为进谏、献策、告捷三类。
(一) 进谏文书
在征伐问题上, 将臣常常根据敌我实力、地域特征、天象气候等综合因素分析征伐的利弊, 从而向主公进谏。如曹植《谏伐辽东表》、华歆《谏伐蜀疏》、王肃《谏征蜀疏》、蒋济《谏遣田豫王雄攻辽东》等。以曹植《谏伐辽东表》为例, 全文以谏言勿伐辽东为主旨, 开篇直述辽东复杂地形与当前“师疲力屈”的现状, 表明“诚未易攻”的看法。接下来分情况讨论, 若攻克, 从征伐所耗费的财力人力等方面来看, “所获不如所丧也”。若失利, 则进退维谷, 威胁重重, “东有待衅之吴, 西有伺隙之蜀, 吴起东南则荆阳骚动, 蜀应西境则雍凉参分”。进而提出观点, 认为当今之务为劝课农桑, 稳定国基, 而非“劳神于蛮貊之域”。进谏主旨鲜明, 逻辑分析严密, 劝导层次清晰, 可谓此类文书的经典之作。
(二) 献策文书
承担献策功能的军事文书用于在某一场战役中, 将领或臣子根据实时战况, 向主公请示作战策略。如满宠《请备无强口疏》、卫臻《奏拒蜀》、王基《上疏请守便宜》、步骘《表言塞江》等。此类文书语言简要, 直指要害, 较少铺陈, 重在表策。以满宠《请备无强口疏》为例, 此疏作于太和三年, 曹休率军入合肥, 满宠上疏献策, 认为曹休所行之道“背湖旁江, 易进难退, 此兵之洼地也”, 是作战不利的地形, 因而谏言“若入无强口, 宜深为之备”。从地势和实力分析, 推测此战险处在无强口, 请示主公做好战略防备。但据《三国志》卷二十六记载, “宠表未报, 休遂深入。贼果从无强口断夹石, 要休还路。休战不利, 退走。”献策未成, 曹军失利。可见, 战事频频的三国时期, 献策文书的有效撰制和通报, 对战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献策文书本身亦是谋臣战将韬略智慧的体现。
(三) 告捷文书
三国时期的告捷文书常使用表、露布等文种。报告胜仗, 有侧重战况报道者, 如诸葛亮《表上武功事》, 文章言简意赅, 将战役中遣将、用策、战法、胜因逐个交待, 笔法平实干练。也有侧重向主贺喜者, 如锺繇《贺捷表》, 文章在叙事前先作铺陈, 以“戎路兼行, 履险冒寒”表战争之艰难。其次描述敌我两方交战场面, 继而表明胜况。接着表达贺喜之意, “奉闻嘉囗, 喜不自胜。望路载笑, 踊跃逸豫。臣不胜欣庆, 谨拜表因便宜上闻”。在记述的同时注重铺陈, 强调抒情与叙事的有效结合。
三、战方往来类文书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 文书往来成为作战各方的主要交流方式。根据收授对象和承担职能不同, 战方往来文书可分为沟通和讨伐两种性质。
沟通性质的军事往来文书用于盟军之间互相交流, 常用文种有书、笺等。三国之战, 常有结盟, 盟军之间的文书往来, 是了解军情、沟通战略的重要方式。此类文书文辞谦逊, 言语恳切, 内容多为对战略的部署、对盟友的建议、对战局的判断等。如诸葛瑾《与刘备笺》、陆逊《与关羽书》等。
讨伐文书常用檄、表等文种。这类文书旨在声讨敌方恶行, 壮大征伐声威, 从而打击敌方势力, 提升己方士气。其中, 檄文常以讽刺辛辣、论述缜密、言辞犀利著称, 是讨伐文书的典范。以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为例, 文章笔触精炼锐利, 针对曹操“罪状”, 历历盘点, 层层剖析, 出语辛辣, 用词犀利。陈述其罪行, 如“专行胁迁, 当御者禁, 卑侮王室, 败法乱纪”;形容其恶劣, 如“豺狼野心, 潜包祸谋”、“除灭忠正, 专为枭雄”。文风刚健, 义理晓畅, 字字带刃, 声声有力, 将讨伐文书的煽动性和号召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三国时期军事文书的语体特征
语体是适应不同交际功能、不同题旨情景需要形成的语言运用体系。军事文书与其他文书的重要区别, 在于其情境的特殊性。文书的撰写、收授、审阅都发生在战争期间, 文书的内容都紧紧围绕战争, 文书的功能都是为作战服务。在这种特殊情境下, 文书的遣词用句、表辞达意都带有鲜明的军事语体特征。这种语体特征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
一是专门化的军事术语。三国时期的军事文书中, 已出现一系列专门化的军事术语。指导作战流程, 常用“出营”、“至营”、“至营讫”、“竖矛戟”、“舒幡旗”、“鸣鼓角”等术语;部署作战形式, 不乏“船战”、“步战”、“以水攻阵”、“以陆横击”等专门词汇;分析作战策略, 常见“千里运粮, 非用兵之利” (华歆《谏伐蜀疏》) 、“以逸而待劳, 乃兵家之所惮” (王肃《谏征蜀疏》) 、“见可而进, 知难而退, 盖自古之政” (锺毓《与曹爽书止增兵伐蜀》) 等用兵克敌方略。这些军事术语针对性明显, 实际应用性强, 与战争情境紧密相合, 是军事语体的鲜明体现。
二是表辞达意的策略性。三国之战, 是战场厮杀, 更是智谋博弈。一些军事文书为了有效发挥功用, 表辞达意时也会施加策略, 以技巧性的表达展现军事语体的灵活性与谋略性。以曹植《谏伐辽东表》为例, 在建议主公不要攻伐辽东时, 其并没有以传统方式列举利弊, 而是采取“让步”思维, 正话反说, 先分析若出兵伐辽东会导致的几种结果。若胜, 虽可“屠襄平之城”, 却“不足以偿中国之费”;虽可“虏其民”, 却“不足以补三军之失”, 获利远不及损失。若败, 则“旷日持久, 暴师于野”, 损失更大。综合分析, 无论胜败, 攻伐辽东都会得不偿失, 实非明智之举。如此建议, 层次清晰, 道理明确, 以反说代正说, 既有充分的情境意识, 又有到位的逻辑推理, 其效用远胜于传统的正面陈述法, 足见这一时期军事语体在表辞达意上的技巧性与策略性。
三是明确的对象区别意识。面对不同的收授对象, 三国时期军事文书在撰文语气上体现出明确的区别意识。首先, “上下有别”。军中等级森严, 主公与将臣之间的文书, 行文方向不同, 撰文语气也大有区别。军中下行文, 如令、诏、教等军令类文书, 用于主公发号施令、指导作战, 语气果断坚决, 带有命令色彩, 常以“必”、“宜”、“速”、“勿”、“不得”等词缀于句首。军中上行文, 如表、疏、奏等文书, 旨在向主公进谏、献策、告捷。用语谦卑循礼, 常以“臣诚愿”、“臣愚以为”等谦词引出进谏内容, 再以“唯陛下裁察”、“惟公侯详之”等敬语结篇, 竭力突出语气的请示性、报告性、建议性色彩。
其次, “敌我有别”。军事文书中, 敌我之分极为明显。声讨敌方文书, 如檄、表者, 用词辛辣, 语气激烈, 常用“贼”、“小子”、“匪民”等贬义之词称谓敌方。声讨敌方罪行, 也极力贬低丑化对方, 放大对方恶行, 如《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中:“刘备背恩, 自窜巴蜀。诸葛亮弃父母之国, 阿残贼之党, 神人被毒, 恶积身灭。”而盟军之间的军事往来文书, 则强调并肩作战、同仇敌忾的结盟意识, 用语谦和有礼, 字里行间带有钦佩感恩的情感色彩, 又不乏互相勉励的盟友意味。“愿降心存纳, 以慰将命” (马良《为诸葛亮与吴主书》) 、“敌国败绩, 利在同盟” (陆逊《与关羽书》) 等宽慰式语言比比皆是。
再者, “强弱有别”。胜败乃兵家常事, 战争频繁的三国时期, 强与弱的实力悬殊也会随着战争胜败发生逆转。这种逆转在军事文书中亦有所折射。以孙权与魏之间的四篇军事文书为例, 不难看出吴国由强转弱、由盛转衰的过程。第一篇《与曹公笺》, 语气平缓, 言谈宽敬, 文末建议“公宜速去”, 可见双方势均力敌。第二篇《别纸与曹公》, 全文仅“足下不死, 孤不得安”八字, 强势气焰可见一斑。第三篇《上魏王笺》, 从标题谦词即可看出地位的悬殊, 全文语气谦卑, 注重请示与商量, 处处体现称臣意味。第四篇《卑辞上魏文帝书》, 更是将吴国弱势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标题中“卑”、“上”等词已点明文书收授者与撰文者之间的上下层级关系, 而文中“求”、“乞”等卑词的运用, 更是将弱国无力惶恐的心态表露无遗。
综观三国时期的军事文书, 文种充足, 职能明确, 内容充实, 文风简练, 结构清晰有序, 技巧运用娴熟。这一方面与战乱现实密切相关, 频繁的战争为军事文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 三国主公识才用才, 大量的军事将才与谋臣在这一时期涌现, 为军事文书实用性、智谋性、艺术性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效用与魅力并存的三国军事文书, 见证了这一传奇性的历史时代, 也成为后世军事文书撰写的参考典范。
摘要:在群雄纷争、战事不断的三国时代, 军事文书是军中下令、请战、献策的重要方式, 是鼓舞士气、传达战况的有效渠道, 更是战争各方宣战、寻衅、协调、沟通的有力工具。三国时期军事文书在文种、内容、结构、语体、技巧等方面, 也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军事意味。
关键词:三国,军事文书,军事文种,军事语体
参考文献
[1]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2]陈寿.三国志[M]湖南:岳麓书社, 2011.
[2]许同莘.公牍学史[M].北京:档案出版社, 1989.
[3]王兆芳.文体通释[M].北京:中华印刷局, 中华民国十四年十月版.
三国时期成语故事 篇3
《三国志》是记载了魏、蜀、吴三国史事的纪传体断代史书,最初《魏志》《蜀志》《吴志》三书是单独流传的,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其中,《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其中的名篇有《武帝纪》《董卓传》《袁绍传》等,名句有“忧国忘家,捐躯济难”“恶不可积,过不可长”“人各有志,所规不同”等。
【关于作者】
陈寿是三国及西晋时期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刻苦好学,曾拜四川当地的大学者谯周为师,研读《尚书》《春秋》《汉书》《史记》等史书,后来担任蜀汉的观阁令史。西晋统一天下后,他着手撰写《三国志》,当时的人们盛赞陈寿善于写史,有个叫夏侯湛的人也在写《魏书》,见到陈寿的作品后,自愧不如,便毁了自己的著作。
【精彩选读】
东汉后期,豪强地主的两大集团——外戚和宦官,轮流把持着东汉王朝的统治权。他们作威作福,把京城洛阳闹得乌烟瘴气,天昏地暗。
当时,洛阳城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部,每部有一个负责治安的官员,叫做尉。在洛阳城里,部尉不过是一个小官,豪强们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部尉的衙门更是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可是这天,洛阳北部尉的衙门与往常不大一样——两扇大门新刷了朱红的油漆,大门两边各高挂着几十根簇新的有手腕那么粗的五色大棒,大门中间还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一道禁令:
为了维护城北的治安,禁止夜行。如有违者,不论平民豪强,一律用五色棒严惩。
颁布这道禁令的,正是新上任的北部尉曹操。曹操早知道洛阳城里治安混乱的情况,于是决心在自己管辖的城北地区强化法令,改变混乱的局面。当晚,他就派了一队士兵在城北一带巡夜,专门搜索违犯禁令的人。可是三天过去了,巡夜的士兵总是说外面平安无事。曹操觉得情况有点可疑,就决定第二天亲自去巡逻。
第二天深夜,洛阳城北,街头转角处,闪出了七八个人影,走在前面的是两个打着灯笼的家丁,后面几个人骑在马上。其中一个年约五十岁、穿戴华丽的人,喝得醉醺醺的,正大声和其他几个人说话:“哼!我倒要看看,曹操的禁令能把我怎么样!”
一个听话的人谄媚地附和道:“对!那种芝麻大的官,也想管到我们蹇大人头上来。”
这个蹇大人,是汉灵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大家称他为蹇叔。他依仗侄儿在朝廷里的权势,无恶不作。这天夜里,他们又想闯入一家民宅抢夺民女,正在持刀破门时,曹操带领巡夜队伍赶到了。
曹操用剑指挥士兵,命令道:“把这伙歹徒抓起来!”
蹇叔仗着酒劲,嘴里乱骂道:“哪里来的臭小子,胆敢跟老爷过不去!”
几个士兵迟疑着不敢下手,曹操再次喝令道:“不管他是谁,把他抓起来!”二十多个士兵立即一拥而上,把蹇叔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回到部尉衙门里,曹操立刻审问犯人。蹇叔虽然被反绑着,却依然盛气凌人,恶狠狠地叫嚷:“你一个区区部尉,有什么资格来审问我?”
曹操冷笑几声说:“看来不动刑,你是不会老实招供了。”随即吩咐士兵,“来人,拿五色棒!”
这时,旁边一个年纪较长的官吏走近曹操轻声说:“这个人是当今皇上宠臣蹇硕的叔父,部尉要对他用刑,恐怕……”
曹操冷笑起来:“禁令要么不设,既然设了就决不允许有人违反!任凭他是皇亲国戚、三公九卿,我也要依法处理,叫这些豪强知道禁令的厉害!”说着,他转身向蹇叔怒喝:“好一个当朝大臣的叔父,你既然存心触犯禁令,我就饶不得你了!”
说完,十几个士兵便拿着五色大棒在大厅两旁挨个排开,蹇叔一见,骄横气焰顿时一扫而空,他脸色蜡黄,两腿发软,跪倒在地上连连求饶。
曹操一拍惊堂木:“你依仗权势,漠视禁令,必须严惩!”接着命令士兵,“给我狠狠地打!”
士兵们挥舞起五色大棒,一阵痛打。蹇叔开始还嗷嗷乱叫,挨到三十棒光景时,连求饶的声音也听不见了。
第二天,洛阳城北的大街小巷里,人们都在议论着部尉曹操棒杀蹇叔的事,纷纷拍手称快。那些平日依仗权势胡作非为的豪强,不得不在表面上收敛起他们的蛮横行径。从此以后,洛阳城的治安秩序渐渐好了起来。
【国学任务】
下面几个成语均出自《三国志》,请你根据释义写出来寄给我们,全部答对就能获得精美奖品。
1.福来有由,( )( )( )( ):幸福的到来都不是没有原因的,灾祸的到来也是从开端逐渐发展形成的。
2.勿以( )( )而为之,勿以( )( )而不为: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3.读书百遍而( )( )( ):读了上百遍书后,自然就能够领会其中的奥秘。
你的任务完成了吗?本期任务截止时间为2015年5月30日(以邮戳为准)。信封上记得贴上左下角的任务标志哦。
来信请寄:南宁市竹溪大道69号《学苑创造》B版编辑部雀儿姐姐收(邮编:530021)
2015年第1-2期《国学小英雄》答案
《战国策》:1.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3.士为知己者死
《史记》: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015年第3期《国学小英雄》答案
《孟子》: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15年第4期《国学小英雄》答案
《左传》: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多行不义必自毙 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三国时期历史故事 篇4
黄硕在家亲操杵臼,兼顾农桑,内外粗活与琐事,都妥善处之,诸葛亮也受到妻子无微不至的侍侯,其朋友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颖川石广元及徐元直等人,经常在隆中拜访诸葛亮,皆得到这位丑嫂子的亲切接待,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久而久之,远亲近邻对这个丑媳妇的态度逐已改观,从卑视到漠视而至重视。
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其幼儿诸葛瞻也是靠此丑老婆留守隆中而管教,并带领家人在茅宅前后植桑,倡导蚕丝生产。
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威震中原,发明的 “木牛流马”,解决几十万军中的粮草运输问题,又发明“连弩” 的新式兵器,出奇致胜(魏国大将张颌就死在这种兵器,)实际上都是诸葛亮的丑老婆教的。此外,诸葛亮五月渡沪,深入南中,七擒孟获,为避瘴气而发明的“诸葛行军散”,“卧龙丹”也是其丑老婆教给他的。
诸葛亮身为丞相,贵为武侯,忧劳国事,日理万机,教育子女的责任自然全部落在这丑老婆的身上。诸葛瞻后来奉命镇守绵竹,邓艾兵临城下,不受威胁利诱而壮烈成仁,他的儿子诸葛尚也同时殉国。晋代一统天下后,曾诏诸葛亮的第三个儿子诸葛怀到洛阳封赠显爵,诸葛怀上表,云:“臣家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衣食自有余饶……。”晋武帝司马炎只得顺其志向,可见诸葛亮与其夫人的训泽,在其后代身上都展现出圣洁的光辉。
诸葛亮一生行事谨慎,从无失算,而决然娶个丑老婆必有其因,他一生无后顾之忧,在事业上获得内助强有力的支柱,个中之情非局外人可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然而不管大江如何东去?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但历史上有些人却总能与日月争辉,名垂千古,其中总不能忘了“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世人亦不会忘却与他荣辱相关,休戚与共的那位历史上有名的丑老婆黄硕。
黄硕一般指黄月英(诸葛亮的妻子)
三国时期成语故事 篇5
三国时期的外族
【乌丸】—曹操亲自平定的异族北方的牧民族之一。属于中国北部(现河北、辽宁一带)的异族,以骑兵为主力。东汉时经常作乱侵略,后来被曹操平定,纳入自己军团下。东汉末年以幽州辽西、辽东属国、右北平等三郡的乌丸族最为强大,他们甚至曾经 一度各自称王。公元一八七年,辽西乌丸首领丘力居与张纯起兵叛乱,丘力居死后,由外甥的蹋顿率三郡的乌丸族,进而与袁绍结盟联手,并获得了单于的封号。及至二五○年,袁尚与袁熙兄弟逃至蹋顿的领地寻求庇护。为了消灭袁氏余孽,曹操便以张辽为先锋远赴乌丸展开征讨,并且于白狼山大破乌丸,斩杀了蹋顿。此后曹操将降服的乌丸移至内地定居,并做为曹氏军团中骑兵精锐部队运用。
。【山越】—拥有强大山越兵的山地民族扬州山岳地带的异族。主要居住于中国南(现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一带)山岳地带的异族。他们平日耕植于谷地,并懂得以铜铁制作武器与农具。尤其大多分布于丹阳、会稽、预章、鄱阳等郡。山越十分勇猛且善于山地作战,他们也会利用由居住的山中出产的铜铁,加以铸造自给自足,并曾经屡屡袭击汉人居 住的聚落。因此陆逊便向孙权表示若不平定山越,东吴将难以经营北方,于是他亲自率军讨平了山越,他并以强健者为兵士,以老弱者为农,如此共得数万精兵。此后吴国仍然时时征讨山越,以便不断地开发江南。
【南蛮】—武侯亲自平定的云南民族分布于中国西南方(现云南、贵州一带)的异族统称,又叫西南夷。刘备死后,曾对蜀发动叛乱,后被诸葛亮平定。所谓南蛮也就是指南方的异族,东汉时代则专指荆州南部的异族。其中最大一支的称为武陵蛮,此外尚有长沙蛮与零陵蛮等异族。三国中提到的南蛮则是位于益州,也就是历史所称的西南夷。公元二二三年,刘备死后,益州南部诸郡相继举兵造反,当时越隽的夷王高定也参 加了叛乱的行动。不过诸葛亮远征云南后,西南夷的叛乱事件共非就此平息,公元二三三年,南夷的首领刘隽就曾经再次叛乱。
【羌】—隶属于藏系游牧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现甘肃、青海、四川一带)的异族,或是以游牧为主的藏系民族,曾经多次于东汉末年造反作乱。东汉以后,羌族趁着局势大乱之际大举侵入了凉州领域并定居下来,开始与汉人杂居。当时羌族与当地的豪族联手,或是独力举兵发动叛乱,让东汉政权头痛不已。到了公元一八四年,异族中有位叫做北宫伯玉的人联合了汉人的边章与韩遂,伙同先零羌发起了叛乱。叛乱的领导分子不断更替,最后以马腾父子两人为首。此后羌族更是经常与其联手,共同叛乱。
东汉末年
作者:richqh 回复日期:
2009-06-20 12:39:58
名高天下,自当辨襄阳南阳--诸葛亮‚躬耕地‛揭密
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张绣的驻扎地南阳郡给曹操接管了,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
‚太祖比年攻之,不克。太祖拒袁绍於官渡,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三国志-张绣传》)‚绣从之,率众归太祖‛(《三国志-贾诩传》)‚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三国志-曹操传》)
以上史料都一致说明张绣只是‚率众降‛而非‚举城降‛,军队是张绣自己
回复 的,他可以做主,但南阳郡却是刘表暂时借给他驻扎的,在他和曹操的连年战争中,刘表也一直是帮他的,张绣并没有某些人想像中那么无耻,他只是‚率众降‛而非‚举城降‛。而且就算张绣要无耻地把刘表借给他的南阳郡送给曹操当见面礼,曹操也一定不会要,因为当时曹操正和最大的劲敌袁绍相持于官渡,不可能在这危急关头又去招惹持中观望的刘表,曹操没那么弱智。所以,张绣归降曹操后接管南阳郡的是刘表而不是曹操。
‚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三国志-刘备传》)
刘备投靠刘表是在建安六年(201年),刘表让刘备驻扎在南阳郡中部重镇新野,从这也可看出201年时刘表已占据了南阳郡大部分地区。
‚建安六年,刘表攻西鄂,西鄂长杜子绪帅县男女婴城而守,时南阳功曹柏孝长亦在城中‛(《三国志-杜袭传》注引《九州春秋》)
西鄂就在宛北三十余里处,刘表攻打西鄂,没有曹操军队来救援,也没有南阳的地方军队来救援,南阳功曹柏孝长也躲在西鄂城中,从这也可看出,当时的南阳城(宛)在刘表手中是不言自明的。刘表攻打西鄂,可以看作是对南阳郡内不服从自己的地方豪强势力的一种清理行为,也是对南阳郡的全面接管行为。西鄂攻下后,‚袭帅伤痍吏民决围得出,……遂收散民,徙至摩陂营‛,忠于曹操的杜袭逃到了曹操的领地内,刘表的清理行为进行得很顺利。
接下来的史实是‚建安七年(202年)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河南叶县)‛(《三国志-李典传》),并在建安八年初(203年),‚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刘备传》)。叶县在荆州北边和曹操占据的兖州、豫州交界处,离宛有两百余里,博望也在宛东北五六十里,从这些记载也可看出,南阳郡治宛城的确应该在刘表的控制之下。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刘表对自己领地的一种确认行为,因为在张绣驻扎南阳并和曹操作战的过程中,南阳郡北部的一些地域的确曾被曹操占领并控制,作为天子所任之荆州刺史,刘表要收复南阳全境和他一贯‚保境安民‛的政策是一致的,并非要故意挑衅曹操。但曹操为了报复‚博望之役‛,‚建安八年(203年)八月,公征刘表,军西平‛,西平在豫州境内和南阳郡交界处,和宛城离得更远了,联系他前几次攻打张绣均是‚到宛‛‚至穰‛的情况看,足以证明当时的南阳郡已基本被刘表控制了,曹操无法前进,才军于西平的。在辛毗和荀攸的劝说下,曹操放弃了从西平进军攻打南阳的计划,因为权衡利弊,先扫平河北的袁绍残余势力更为重要,拿曹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三国志-曹操传》注引《魏书》)。的确,从接下来的史实看,曹操对刘表的战略就是‚宜为后图‛,从203年‚军西平‛并退军后,直到208年‚秋七月,公南征刘表‛(《三国志-曹操传》),在这五年间,在曹操以及他那些将军谋士的传记中,找不到任何进攻或治理南阳郡某地的史料,208年向荆州发起进攻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三国志-赵俨传》),‚颍阴、阳翟、长社‛这三个地方都不在南阳境内。出征前,曹操问计于荀彧,‚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太祖遂行。会表病死,太祖直趋宛、叶如彧计,表子琮以州逆降‛(《三国志-荀彧传》),由曹操‚直趋宛、叶‛也可知‚宛、叶‛附近当时都由刘表控制。
5.三国时期的对外战争 篇6
三国时期,也有外族的入侵,虽然中原之地兵马强盛,但是还是难免有外族来犯,看看都有哪些对外族的战争。
匈奴入侵并州,乌桓肆虐幽州,鲜卑窥视冀青,羌,氐割据陇西,高句丽觊觎辽东,使原本风雨飘摇的时局更为雪上加霜,时代呼唤这一个超世之杰来扫清四夷。
南匈奴最先卷入汉末争霸。汉灵帝驾崩后,于扶罗乘黄巾之乱,和白波军,黑山军合流进犯太原,河内等地。公元191年秋,于毒,白绕,睦固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魏郡,东郡,于扶罗亲率骑兵援助黑山军,王肱不能抵挡,曹操率军入东郡,在濮阳以少胜多,击溃白绕的部队。第二年春,于毒进攻武阳,曹操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攻击于毒大本营,大败于毒睦固,紧接着,又在内黄大破于扶罗,此战意义极大,让南匈奴侵扰几乎停止。公元194年,袁术率军入陈留,于扶罗,黑山余部等佐之,皆为曹操击破,於夫罗最终归顺了曹操。公元195年于扶罗病死,呼厨泉继单于位,贼心不死的他并于202年发动叛乱,被钟繇军队击败,再度向曹操投降,南匈奴至此掀不起什么风浪了。207年,曹操迎蔡文姬归汉,此时文姬已贵为左贤王王妃,可左贤王大气都不敢
喘一口,由此可见南匈奴对曹操的畏惧。216年,呼厨泉入邺城朝觐时被授予官职,曹操乘机将他留在邺城,下令将匈奴汗国分为五部,每部各设立一个都督,直属中国中央政府。这个煊赫一时,立国约四百三十年的匈奴汗国名存实亡。
乌桓乘汉末之乱,中原多事,故得擅漠南之地,辽东、辽西等地的乌桓大人趁乱称王,三郡乌丸的首领辽西乌丸大王丘力居死后,因为儿子楼班尚小,由颇有武略的侄子蹋顿代立,总摄三王部。蹋顿在袁绍与公孙瓒交战时主动遣使与袁绍和亲,并帮助袁绍与公孙瓒作战,作为回报,袁绍不但与乌丸部诸王和亲,还遣使诏拜乌丸三王为单于。史书记载: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焉。
辽西单于蹋顿因为实力强大,因此和袁绍的关系尤其密切,虽然在楼班长大之后,蹋顿被立为王,单于的位置被交还给了楼班,但蹋顿仍然是辽西乃至三郡乌丸中举足轻重的决策人物。官渡之战,曹操大破袁绍,开始横扫北方,5年后,攻克袁氏最后一根据地幽州,袁尚袁熙远遁沙漠,投奔蹋顿,希望借乌桓的力量杀回冀州。曹操为了彻底解决北顾之有忧。建安十二年,曹操亲率精兵远征乌桓,在郭嘉的建议下,率轻骑千里奔袭,在当地名士田畴指导下。密出卢龙
塞,直指单于庭,书上对这次千里奇袭的行军过程却记载得非常简单,不过短短一句话:“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馀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五百里堑山堙谷,十万众勒马扬鞭,在经过艰难的跋涉之后,曹操的大军终于出现在辽西的大地上。在距柳城二百里的地方,乌丸仿佛察觉了曹操的军事行动,于是“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建安十二年八月,双方的军队在白狼山猝然相遇。由于曹操“车重在后,被甲者少”,而乌丸军队数量众多,以至于曹操左右皆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当众人惊恐之时,荡寇将军张辽力劝曹操,要求主动出击。曹操登上高处观察敌情,发现敌人的阵式并不齐整,可见乌丸军队也是仓促应战,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是果断地命张辽先锋,趁敌人立足未稳,冲杀敌阵。面对训练有素,气势如虹的曹军,仓促应战的乌丸军队有如乌合之众,一击之下溃不成军,连乌丸大王蹋顿也被曹纯率领的虎豹骑俘获并斩首(一说张辽“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曹军一路追奔,直杀至柳城。这一战,“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三郡遂平。此战实乃自和顺以来,桓灵以降,中原王朝对外族最大的胜利,曹操将乌桓军
队的精锐编入麾下,号为“天下名骑”,曹操在凯旋途中,豪情万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下千古名篇《观沧海》,单于那楼班在这一年十一月率其名王来庆贺。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桓在反,曹操派遣其子曹彰及名将田豫率军平叛。曹操诸子在乃父的影响下,胸怀大志,黄须儿从小立下“大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狄戎额”,曹植亦挥笔写下“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的名句。曹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也到了。在兵马还未集结的情况下,曹彰采取田豫计策固守要隙,叛军乃退走。曹彰率军追击,身先士卒,亲自搏战,箭到处,叛军应声而倒,鏖战半日,乘胜逐北.,到了桑干。曹彰仍不放过,一顿穷追猛打,而他本人也极其勇猛,身中数箭而意气弥发,追击叛军一天一夜,“大破之,斩首获生千数”,乌桓自此一蹶不振,此战还有一个成果,鲜卑鲜卑柯比能见此,也表示请服。
鲜卑在汉末实力不断增强,吞噬匈奴故地,步度根,轲比能各自崛起,成为鲜卑俩股强大的势力,步度根被中兄扶罗扶为大人,柯比能“勇健,断法平端,不贪财物”,也被众人推举为大人。建安中,曹操平定幽州,步度根与轲比能等通过乌桓校尉阎柔上贡。然鲜卑终狼子野心,以柯比能为甚,后又数次侵扰边境,皆被曹彰,田豫,牵招,阎柔等击退(代郡乌桓叛乱时,柯比能出兵复为寇害,被曹彰打的大
败,史载“比能走出塞”。)柯比能时叛时服,反复无常,吞并扶罗韩后,实力大增,终在黄初元年与曹魏展开大战,魏军统帅依旧是名将田豫。田豫,字国让,幽州渔阳人,深谙韬略,精通兵法。在此战中田豫声东击西,命司马建鸣鼓从南门出,鲜卑军中计奔赴南门,田豫帅精兵自北门出,俩路俱发,出其不意。大破鲜卑,鲜卑军弃弓马步走,田豫追击20里,据史料记载,杀得“僵尸蔽地”(这段本来要后来说的,在这里先提下),轲比能恢复向中原政权进贡,但依旧拥有强大的实力,仍是曹魏北部大患。
羌氐二族长期与关西诸侯相互勾结,赤壁之战后,曹操将目光转向关西,建安十六年在渭南大破马韩为首的关西十一路诸侯,为防其死灰复燃,留夏侯渊镇守建安十九年,夏侯渊西征,以狂风扫落叶横扫陇西,百顷氐王千万率羌、胡万余骑逆战,夏侯渊击之,大破之,紧接着又扫灭兴国氐王阿贵。大破兴国氐,常离诸羌,氐王千万逃窜,接着,夏侯渊转击高平各部,“皆散走,收其粮谷牛马”。不久后,曹操命夏侯渊帅诸将讨平枹罕宋建,夏侯渊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攻下枹罕,斩建及所置丞相已下。夏侯渊遣张郃等平河关,渡河入进小湟中,河西诸羌尽降。西方猎豹虎步关右,所向无前。曹操每次引见羌、胡,都让夏侯渊作陪,羌胡首领无不战战兢兢。
建安二十四年,征战一生的魏王曹操病逝,魏武虽死,但大魏雄风依在。
魏兴后,西域诸国虽不能尽至,可谓威力远披。但其大国龟兹,康局,乌孙,月氏,鄯善,车师等国无岁不朝奉,如汉朝之故事。黄初元年,曹丕受禅登基,匈奴单于,四夷首领都到。可谓威力远披。黄初初年,田豫单将麾下百馀骑入骨进部,斩乌丸王骨部,此举让胡人破胆,威震沙漠(不得不感叹田国让是大魏北方柱石)。太和三年,幽州刺史王雄遣刺客刺杀柯比能,号称“控弦十数万”的鲜卑自此四分五裂,直至西晋末年才得以恢复。景初三年,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派遣难升米出使魏国,获赐亲魏倭王之金印。正始中,毋丘俭东征高句丽,在梁口大破东川王,攻破丸都城,魏军斩首数千级。正始六年,毋丘俭再征高句丽,东川王奔买沟。毋丘俭派玄菟太守王颀紧追东川王,过沃沮千有余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而还。高句丽几遭灭顶之灾,魏之势力远至今滨海地区。
三国时期成语故事 篇7
一、陆逊法律观的基本内容分析
1.以民为本,仁心施政。纵观陆逊四十余年的政治生涯,其一直将“宜民宜人,受禄于天”的观念作为基本原则,将民心归附作为执政核心。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他始终坚信要想国家富强,必须首先安抚民心。在他多次上奏给孙权的奏章中可以看到他这样的主张,举例说明,在他上奏给孙权的《谏孙权偏师夷州和朱崖疏》中可以发现,陆逊使用了“四海未定,当须民力……干戈未缉,民有饥寒”这样的词句,他在奏折中一再向孙权说明民心的重要性,并且针对当前人民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建议孙权应当珍惜民力,选择休养生息的方法,对人民实施较为宽松的统治策略。此外,在嘉禾六年,东吴各大臣子陈述治国策略时,陆逊又一次指出“国以民为本……失之则乱”的观点。陆逊强烈建议在国家并不富强的前提下,统治者最需要做的是与民休息,让人们获得基本的发展机会,待国家实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再打算统一中国的大计。在整顿吏治的过程中,陆逊坚信一个称职的官员,他的政绩并不在治民上,而是体现在养民上。在担任海昌屯田都尉并主管该县事务时,遇到了一次大的旱灾,陆逊立刻下令打开粮仓,周济当地百姓。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当地的农业生产恢复,百姓深感其恩德。但是会稽太守淳于式对这种做法却十分不满,说他“枉取民人”。陆逊知道后,只是对孙权说,他是在说胡话,便不再过多地解释。在军事作战方面,陆逊认为,要得到民心,必须对人民进行安抚。他十分重视在战乱的时代下对群众的安抚。荆州之役取得胜利后,对于敌方的军士和家属都给予了厚待。嘉禾五年,陆逊在攻克江夏等地后,对于当地的百姓,陆逊下令“兵士不得干扰侵侮”,他的这一系列做法为其在平定战乱后,当地治安、生产的恢复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德教治国,礼制定邦的法律观分析。在治国理政的措施上,陆逊并不一味地赞成严刑峻法的执政策略,他主张用儒家思想中的“德、礼”进行教化,使得百姓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要将“德教”贯穿于治国的全过程中。为此,他多次建议孙权在治理东吴过程中应当使用儒家的思想进行治国,单一地采取严刑峻法不仅无法实现民心一致、富国强兵的目的,甚至有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想要真正地提升本国实力,必须将德教作为重点。这种思想也体现在了陆逊的实际行动中。面对公孙渊背盟,陆逊坚信作为一个蛮夷,此人不知基本的礼节,完全是因为“未染王化”的结果,东吴因为长期受到圣人的教化,早已拥有“万里草偃”,根本就不用专门去讨伐。将教化与国家统治者的水平直接挂钩,可见在陆逊的心中,德化是多么的重要。此外,完成荆州平叛的任务后,陆逊觉得作为一个新的领土,当地人民的主动归附,是十分值得赞扬的,他在给孙权的奏章中,说荆州“群俊毕至”,因此在实际的统治过程中,并不需要简单地用远近区分,应当一视同仁。除此之外,陆逊推崇的“德教”还尤其集中地体现在他对礼制的尊崇上。有学者研究认为陆逊能够最后官至丞相,这与其坚持以礼治国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陆逊对礼制的坚持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在他晚年,孙权将儿子孙登封为太子后,朝中许多大臣认为孙登并没有这个才能,因此议论纷纷,本来这位老人年岁大了,应当对国事“以和为贵”,但他却坚持维护太子的正统地位,不仅屡次上书,还多次面见孙权以至于冒犯圣颜,最后竟死于此事。
3.革除峻法,缓刑慎罚的法律观念分析。陆逊坚信“科法严峻,下犯者多”,他认为法律越是严峻,触犯法律的人越多,他主张实施“缓刑”“、轻刑”。在226年的冬天,陆逊在朝仪陈述治国策略时,便叙述了施德缓刑的治国方针,孙权在仔细思考他的意见后,下令有司对陆逊的建议一一归类,并以科条的形式在东吴实行。陆逊多次提倡在乱世之中治理国家,应当多赏而减少刑罚,这样可以帮助国家秩序早日恢复正常,他一再主张“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在237年,孙权要针对官员任职期间的“奔丧”行为制定相关科条。将军胡综为代表的一派认为,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任职期间擅离职守奔丧的官员决不能宽大处理,应当施以大辟之刑,重罚之下,别人自然不敢效法这种行为。可是中国自古重视孝道,奔丧的行为从道义上讲是合情合理的,尽管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国家法律,但也不至于罪名重到需要处死的地步,东吴处死的规定显得太过严酷了。后来,孙吴官吏孟宗触犯了此立法,陆逊挺身而出,积极地奔走朝廷,为其辩驳,最终争取到孟宗的减刑。从上述例子可以发现,不仅在口头上,在行动上,陆逊都以“缓刑”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二、分析陆逊产生儒家特色法律观的背景原因
1.家庭教育的熏陶以及交往对象的影响。自从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的统治策略后,孔孟之学便已经成为正统的统治思想而被世家大族推崇,据史料记载,在东吴,作为当时知名的世家,陆氏一族早已将修习儒家经典作为子孙教育的必修科目,不仅高度重视,还将其作为家学进行传承。陆逊的父亲以及祖父都在东吴拥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其祖父陆纡“敏淑有思学”,在儒家学习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其父亲陆骏“淳懿所怀”,经常钻研儒家经典,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学习氛围浓厚,且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传统的世家大族,陆逊早年的家庭教育必然深受儒家思想熏陶。除此之外,在与陆家交往的人士中,对儒家思想有相当高造诣的人士,也不在少数,举例说明:虞氏家族,陆氏与虞氏家族一向有频繁的往来,虞氏家族对《春秋》、《论语》有着独特见解的虞翻和陆家关系尤为密切;顾氏,特别是曾经拜师于东汉知名文学泰斗蔡邕门下的顾雍与陆氏家族有着姻缘关系,这样的关系无疑对陆逊儒家思想的熏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外部作用。
2.客观环境要求。三国是一个战乱频发的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这三个国家都打着要统一中国的旗号,长期进行着各种名义的战争。东吴在长达数十年的战争中国力受到了巨大的消耗,要在三足鼎立的情况下获得相对优势的地位,必须发展自身的综合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将安抚民心作为重点,嘉禾年间,孙权为了增加国库收入,一度曾经增加赋税,这引起了当时百姓的不满,陆逊在经过反复劝说之后,终于使得孙权放弃了这一想法,重新使得民心归属。此外,长期的战争对于东吴上层社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自身的利益,十分有必要在政策上推行德政以及礼制予以保证他们的地位。孙权为了保证自己统治能够安稳,必须与上层士族进行一定程度的妥协,双方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才能够精诚合作,促进东吴社会的稳定、和谐,实现各自的目标。
三国时期成语故事 篇8
【关键词】安阳高陵;薄葬;疑冢
一、三国时期墓葬特点
三国时期的墓葬制度大体上承袭汉代。在中国古代,大部分帝王都采取厚葬,这很大程度上与“孝莫重乎丧”、“以孝治天下”的传统观念有关,还有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占有欲。但经过汉末的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统治阶级的厚葬之风不得不有所改变。
这一时期魏、蜀、吴三国帝王墓葬不论是墓葬结构还是随葬器物虽然与汉朝有相似的地方,但都在形制等方面有了新变化,特别是规模都有简化的特点,也多采用了券顶的形制。
二、安阳高陵的特点
安阳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城北城西12公里处,一般认为是魏武帝曹操的陵墓。
曹操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少有的薄葬派,他生前就反对厚葬,遗嘱中明确说死后有“三不”:不建封土堆、不植树、不随葬金玉器物,并用《终令》、《遗令》的文字形式确定。其子曹丕也受父亲影响,颁布了《终制》,表示要以尧、禹二帝之葬例作为自己的样板,禁止厚葬,以达到“忠以利君,不爱以害亲”的目的。
高陵平面呈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由墓道、墓门、封门墙、甫道、前后主室和四个侧室组成,结构复杂,规模宏大。墓道为斜坡状,上宽下窄,两壁分别有七个台阶,逐级内收。墓道两边有9对南北两两对称的磬形坑,每个磬形坑的内凹处各环抱一个不规则形坑,并各有一排东西向的柱洞。在墓道东端有一排南北方向排列的方坑,墓道东端右侧有一长方形坑,墓葬中部有一条南北向的夯土层带。
墓门为砖砌双券拱形门,内有墓门,外有三道封门墙封闭。外层封门墙为竖放立砖,中层封门墙为错缝横砌,内层封门墙为斜立砖。甬道为砖砌券形顶,青石铺地。墓室为砖砌,分前、后两室。前室平面近方形,四角攒尖顶,青石铺地。有南北两个侧室,其中南侧室为圆券形顶,北侧室为四角攒尖顶。主室与侧室之间由甫道相连,并有门相区隔,现仅存门槽。后室为四角攒尖顶,有南北两个侧室,均为圆券形顶。
三、高陵的真伪与三国时期帝王墓葬的相关性
关于曹操墓地的争议古已有之。因为曹操安葬时没有封土建陵、随葬品也不多,数百年后,简单的曹操墓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
从正式史料上可以发现,曹操当年不是秘葬,时人都知道曹操下葬议程是公开的。曹丕《为武帝哀策》中详细記述了其父曹操出殡时的场景。这说明,曹操在殡殓时有整套礼仪,搭起了高高的灵棚,送葬队伍齐整,出殡时更是有大排场,灵车是上饰羽藻的车,前排列有送葬的持节、挽歌、鼓吹、幢、麾、曲盖的人员,旁边还有执武器仪仗的介士等,送葬队伍浩浩荡荡。据《全唐文》(卷十)中《唐太宗文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丽,路过邺地时曾拜谒过高陵,并亲撰祭曹操。
2009年12月底,高陵在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专家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了多次论证,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座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曹操,大墓即文献中记载的高陵,并给出了六个依据佐证。然而,很多人对曹操是否葬于安阳、高陵的主人是否是曹操依然很有争议。比如倪方六的《三国大墓》中就对曹操墓的真实性、地址表示强烈怀疑,坚持认为曹操墓是“被出土”。此外以《西高穴密码》一书作者尹国兴为代表的部分学者甚至认为,高陵的主人应该是是曹魏末代皇帝魏元帝曹奂。
不过虽然高陵的争议不断,仍然有很多证据足以显示它的主人就是魏武帝曹操、并且符合三国特别曹魏时期帝王墓葬的特征。
首先,墓葬整体样式、规模符合三国时代曹魏帝王墓葬的时代特征。高陵为多墓室砖室大墓,主墓室为四角攒尖顶,和洛阳发现的曹魏正始八年大墓墓顶形状相同;其墓砖为特制的大型墓砖,和洛阳邙山上发掘的东汉大墓墓砖相同,甚至比它更大。结合出土陶器、东汉五铢钱、画像石内容等多方面证据,专家们一致认定其为东汉晚期到曹魏大墓,而曹操逝于220年,正是这一时期。墓葬规模来看,其墓道长近40米,上口宽近10米,最深处达15米,宽度是已被认定为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湾漳大墓的两倍还多,长度也多出10米,为帝王级别,与其身份相符,整个墓室深达15米,符合曹植《武帝诔》中的描写。墓室整体规模宏大,气势不凡,也符合墓主人生前的地位特征。这一时期的其他主要墓葬如湖北襄阳城曹魏多室墓、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均符合“砖室,由墓道、甬道、前室、过道、后室几部分组成,通常在甬道或前室的两侧分别有侧室或耳室,墓道基本为长斜坡,甬道为拱券,主墓室平面呈方形”等曹魏墓的基本特征,印证了高陵所处于的历史时代。
其次,高陵中发掘的文物文字与历史记载吻合。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丙申,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夏四月,曹操被汉献帝加封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逝世后,谥“武王”;同年十月,曹丕代汉自立,建立魏朝,追尊其父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此后曹操的称谓为“魏武帝”。因此,曹操的称谓从魏公、魏王、武王直到武帝,是一个脉络十分清晰的过程。在高陵出土的文物中,多处石枕、石碑上都刻着“魏武王”,如著名的“魏武王常用慰项石”和“魏武王常所用虎大戟”石牌(由于其断开为两截,分两次出土),信息准确,是其身份认定的直接证据。这上面的文字能够说明这里的墓主人就是曹操(不过如果是“魏武帝”这种说辞的话,这个墓就是假的,因为曹操去世不久开始下葬时其子曹丕给他的尊号还只是“魏武王”,“魏武帝”是半年后接受汉献帝“禅位”后才有的称号,此时曹操已经入土为安。)。
最后,墓穴内外部特征与曹操生前薄葬遗嘱以及曹魏时期墓葬特征相符。此墓葬所处位置海拔比三公里之外的固岸北朝墓地高出整整10米,符合“因高为基”的要求。此次发掘墓室上面未见封土或立碑迹象,符合曹操遗嘱中“不封不树”的要求;此墓葬虽规模庞大,但出土的陶器都是器型偏小,做工粗糙的普通陶器,符合“鸣器无饰,陶素是嘉”的原则;其随葬的金器都是生前衣物上所用之物,并未有为其入葬而特制的金玉器,只有圭和璧等礼器,且均为石质,符合《遗令》中所规定的要求。此外,曹丕以“古不墓祭、皆设于庙”为由毁掉了高陵的地上殿屋,并且将车马、衣服归还到厩府,以避免被盗掘。这在曹丕为自己准备的首阳陵(也叫寿陵)的建造过程中也有体现,他下诏取消上陵礼仪,而是“以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并将诏书藏在宗庙、副本分藏尚书、秘书等机构,成为直到曹魏政权结束一直延续的制度,而高陵与这些特征均颇为吻合,故可确认其所处时代为曹魏。
nlc202309030343
四、结语
对古代墓葬特别帝王墓葬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对墓葬各要素进行综合、细致地分析,理清其时代、地域特征,还需要熟悉周边地区的同期墓葬情况,此外,还要掌握相关的文献资料。
三国时期的帝王墓葬处于向汉制向晋制逐步转型的重要阶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郊的安阳高陵作为这一时期墓葬的最主要代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且因为墓主生前的传奇经历在身后也成为历史界的一大谈资。尽管对于安阳高陵的真伪、墓主在史学界仍然有争议,但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它是魏武帝曹操的陵墓。这座墓葬是研究三国时期帝王墓葬的重要对象,在中国古代墓葬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2](唐)房玄龄等《晋书.宣帝纪》中华书局,2000
[3]倪方六《三国大墓》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魏)曹操、曹丕、曹植《三曹诗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10
[5]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
[6]尹国兴《西高穴密码》齐鲁书社.2013
[7]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姓名:胡伟出生年月:1990年6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江苏常熟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原名苏州科技学院)石湖校区研究方向:区域社会文化史。
注释;
[1]《终令》与薄葬有关的主要内容有“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2]《遗令》与薄葬有关的主要内容有“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
[3]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台上施六尺床,下[施]繐帐,朝脯上(酒)脯(米长)糒之属,(每)月朝(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前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裳,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4]在《终制》中,曹丕认为“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故葬于山林,则合乎山林。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
[5]曹丕《武帝哀策文》“卤薄既整,三官骈罗。前驱建旗,方相执戈。弃此宫廷,陟彼山阿。”
《全唐文》(卷十)《唐太宗文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6]倪方六认为,西高穴墓葬中出土的东西,没有一个是“惟一”的,都可以作出完全相反的解释。比如“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这是认定墓主是曹操的关键东西,但恰恰是这件东西透露出,墓主一定不是“魏武王”本人。常理而论,“魏武王”是不会把自己的东西写上名字再随葬的。曹操更不会,他惟恐别人找到他的墓。
[7]尹国兴认为,高陵的真正墓主人不是曹操,而是魏元帝曹奂。他在《西高穴密码》中从遗物、地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高陵出土的各种文物进行比对,认为墓主人应为曹奂。这种说法也成为一家之言。
[8]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也就是说曹操是先被封为“武王”,再下葬,然后才有“武帝”之号。
[9]选自《三国志卷一魏书一纪第》中: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10]选自《晋书.礼志》:“至文帝黄初三年,乃诏曰:「先帝躬履节俭,遗诏省约。子以述父为孝,臣以系事为忠。古不墓祭,皆设于庙。高陵上殿皆毁坏,车马还厩,衣服藏府,以从先帝俭德之志。」文帝自作终制,又曰「寿陵无立寝殿,造园邑」,自后园邑寝殿遂绝。”
[11]选自《三国志.魏书.魏文帝纪》。
【三国时期成语故事】推荐阅读:
秦汉三国时期08-20
王小明回到三国时期10-22
三国故事10-01
三国演义主要故事情节05-21
三国演义中经典故事08-10
三国历史故事会09-30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简介06-29
有关三国演义的小故事09-08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小故事08-11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