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2024-09-23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共14篇)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篇1

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春节有哪九大习俗?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喜庆气氛浓郁,内容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烧炮竹、烧烟花、掼春盛、年例、祈福、逛庙会、上灯酒、赏花灯等习俗。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农历的十二月为“腊月”,腊月里的民俗十分丰富,自农历十二月初八喝腊八粥往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过小年,然后是扫房、写春联、办年货等,直到除夕夜。这些传统年俗你知道多少?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

①春联和年画

春联、年画都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驱鬼习俗。汉魏六朝时代,每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荼、郁垒驱鬼。后来发展为门神年画。宋代木版年画开始流行,年画的内容也扩大了,至今仍保存下来的《四美图》就是当时的年画。 春联出现在唐代。宋代写春联更加流行。明代贴春联已经普及全国。春联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和书法艺术形式,并流传到韩国等地。春联既表达人们的心愿,又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②生旺火

新年来到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称为“庭燎”“烧火盆”“旺相”,现代民间称为“生旺火”或“点发宝柴”。古代的庭燎是为了驱邪,或者祭神祭祖。后来的生旺火已经发展为象征全家兴旺发达,表达美好希望。 1738年,郎世宁画了一幅《弘历雪景行乐图》,表现的正是乾隆皇帝与子女一起过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着一个火盆,一个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松柏类的小枝当时称为“烧松盆”。 现代民间生旺火常常是点燃柴堆或炭堆,火势越旺越好,象征新年全家兴旺。也有用火盆烧松柏桃杏树枝,合家跨火而过,象征燎去旧灾晦,迎来新气象。

③爆竹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爆竹。 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 后来,爆竹本身的喜庆色彩使得人们对于爆竹的象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用喜庆的爆竹迎神。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旧与新的差别,使生活更加富于艺术美感。

④年糕和饺子

年糕,又名粘粘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北方有黄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粑粑。 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5世纪的时候,“形如弯月”的饺子已经成为民间普遍的春节食品。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或“水角儿”。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来,普遍使用“饺子”一词。 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更深一层的解释,饺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馅的饺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间谚语“好吃不过饺子”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春节时吃上饺子,当然是希望来年有更多的好食物。

⑤朝正和拜年

古代国家礼仪中的朝正、团拜和民间百姓之间的团拜、拜年是新年期间强化社会关系、亲情关系的重要活动。 朝正,也称“贺正”、“元会”,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贺。周代每逢新年,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贺新年。古代士大夫也有用名帖代替亲自上门拜年的习俗,一般视为中国贺年卡的起源,现代贺年卡的使用遍及各个阶层。 在家庭内,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长辈叩头,并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各个亲戚朋友家向长辈拜年。而长辈则给拜年者压岁钱,祝愿他健康成长。朋友之间也互相上门拜年。如果亲戚朋友多,则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很多天。 春节的各项活动是从家庭内部,逐步扩大到亲戚之间,和整个社会的。除夕守岁,初一向父母拜年,然后出门给亲戚拜年。再次,向朋友拜年。再后,人们开始逛庙会。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则男女老少一同上街,赏灯、看狂欢游行——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所以,春节是一个渗透到社会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的民族节日。

⑥压岁钱:这“钱”不是钱

旧时,祭祀完祖先,举行完迎接诸神下凡典仪后,阖家要一起“辞年”,小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祝长辈长寿、大福、大顺,长辈要给小辈红包,即“压岁钱”,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 压岁钱古时称“压祟钱”、“压胜钱”,其最早出现在汉代。压祟钱并非是在市面流通的钱币,而是一种铸成钱币形状的玩赏物,有避邪压魔的寓意,压祟钱原为以红绒绳编起四枚方孔制钱成“方胜”(八宝吉祥图案之一),下垂流苏。那时的一些压岁钱上,正面多铸有“长命百岁”、“去秧除凶”、“万岁千秋”等吉祥语,其背面多是龙凤、龟蛇、双鱼等祥瑞图案。 压岁钱是过大年时的风俗,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如今虽然货币更迭,但长辈给小辈压岁钱之民俗依旧在过年之时传承着,其寄予了长辈对少儿们成长的美好祝福,祝福孩子们健康成长。

⑦祭祖: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

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的一个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意为: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庙里祭祀祖先。 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一般百姓人家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去给祖先上坟祭拜,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让后辈祭拜。各地祭祖形式虽不尽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义大致一样。

⑧拜年:抱拳要“左抱右”

“拜年”泛指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间的相互拜访,而早年间过春节的拜年之礼有“拜年”和“贺年”之分。 “拜年”是晚辈向长辈叩头施礼,而“贺年”则是平辈之间相互道新年之禧。无论是“拜年”还是“贺年”,所表达的均是祝贺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从传统拜年的礼仪上说,有几种固定“程式”。 一是叩拜,即晚辈给长辈跪拜磕头,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都要行叩首大礼。 二是躬身作揖,先双手抱拳前举,然后用左手握右手,俗称“吉拜”。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 三是抱拳拱手,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这种礼仪多是平辈间的拜年。

⑨鞭打春牛:打的是泥牛

“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鞭牛过后,小牛童还将泥牛肚子里的五谷杂粮分发给现场居民,寓意丰收、和谐。 牛是春耕的主力,民俗专家介绍,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每到这时,民间就有迎春、鞭春、咬春的习俗,鞭牛是为了“提醒”牛,春天来了,该开始耕田了。牛和人类是朋友,人们舍不得鞭打真牛,就用泥或纸造个假牛,用柳条鞭打,把真牛牵过来看。 在过去,泥牛肚子里会放着五谷杂粮,鞭牛过后,居民就捡拾地上的五谷,泥牛则被居民“瓜分”,拿回家埋在土地里,象征五谷丰登。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篇2

祭灶

民谣中“二十三, 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这一天, 老人们会“请” (其实是买) 一幅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 恭恭敬敬挂在厨房, 传说这天是灶王爷骑公鸡上天奏事的日子。厨房内方桌上, 要摆上一只杀过的公鸡及红枣、核桃、柿饼、灶糖等四盘“干果”, 干果前三样可随机变化, 但灶糖 (芝麻糖) 必须有, 这是因为芝麻糖又黏又甜, 可以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

扫尘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 清洗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六闾庭院, 掸拂尘垢蛛网, 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办年货

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 春联、“福”字、新衣服, 以及过年期间的食品 (过年市场多不开门) 。与过去相比, 中国人现在办年货的方式已变得更加现代。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 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倒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 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在贴春联的同时, 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因为“福”字指福气、福运,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 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 表示“幸福已到”。

挂贴年画

年画, 也和春联一样, 起源于“门神”。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 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天”, 除夕之夜, 全家团聚在一起, 吃过年夜饭, 点起蜡烛或油灯, 围坐炉旁闲聊, 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通宵守夜, 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自汉代以来, 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 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 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 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拜年

汉唐时期春节的饮食习俗 篇3

早在汉代,元旦便与饮椒柏酒的习俗结合在一起了。椒酒在先秦时曾是楚人享神的酒醴。到了汉代,“椒”又与寿神之一的北斗星神挂上了钩。据东汉《四民月令》说:“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轻能老,柏是仙药。”可见,当时人们已相信元旦饮用椒花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年里身体健康,百疾皆除,延年益寿。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元旦除了饮椒柏酒外,还兴起了饮屠苏酒的习俗。《荆楚岁时记》中说:元旦“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淤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屠苏是一种药剂,南朝梁人沈约《俗说》云:“屠苏,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遣闾里药一剂,令井中浸之,至元旦取水置于酒尊,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有得其方者,亦不知其人姓名,但名屠苏而已。”显然,最早的屠苏酒是预防时疫的一种中药配剂,在元旦取浸过屠苏药剂的井水饮用,含有新水崇拜的意味。后来,晋人葛洪曾用细辛、干姜等泡制屠苏酒,逐步演化为用一些中药来泡制酒,以起治病防病的作用。

吃五辛盘也是为了健身。魏晋时将大蒜、小蒜、韭莱、芸苔、胡荽称为五辛,在元旦时,人们将这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发五脏之气。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 《食忌》中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疠气。”他在《养生诀》中亦云:“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开五脏,去伏热。”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元旦之际,寒尽春来,正是易患感冒的时候。用五辛来疏通脏气,发散表汗,对于预防时疫流感,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吃五辛盘反映了汉唐人们把新年健康的追求寄托在元旦这一天。

五辛盘是后世春盘、春饼的雏形。唐代时,人们对五辛盘作了改进,增加了一些时令蔬菜,汇为一盘,号为春盘,取其生发迎春之意,在元旦至立春期间食之。如唐代《四时宝镜》中言:“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关中记》也说:“唐入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盘、春饼、春卷的名称相继更新,其制作也越来越精美了。

元旦中的其它一些食物,也多寓吉祥之意,表达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元旦吃“胶牙饧”,这是一种饴糖,古汉语中“胶”与“固”相通,胶牙即固牙,俗传吃了这种糖之后可以使牙齿牢固,不脱落。

大约自汉代起,元旦期间大吃大喝已成风气。据《汉官仪》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记载,汉制规定,每年元旦,群臣都要给皇帝朝贺,称为“正朝”,皇帝便大摆筵席款待群臣,君臣饮宴欢度佳节。此后,在魏晋至唐,元旦朝贺,皇帝大宴群臣成为定制,如曹植《元会》诗中描写三国魏时元旦贺宴会云:“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晋时元旦朝贺皇帝时,皇帝要给百官增禄,每人赐醪酒二升。“冠盖云集,樽俎星陈。肴蒸多品,八珍代变。羽爵无算,穷乐极宴。”唐代宫廷元旦朝会不仅沿袭汉晋旧俗,而且由于天下一统,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元旦宫廷宴会自然成为旷代之举。元旦之日,唐朝皇帝不仅要受汉族百官朝贺,而且来自远方少数民族和附属国的首领和使臣也来奉礼恭贺。因此,朝堂大殿筵席纷陈,钟鼓喧天,丝竹震耳,歌舞升平,预祝新年国运亨通。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起源于汉代,但对元宵节的起源,自古以来即有几种说法,其中一个主要的说法是,汉武帝采纳方士谬忌的奏请,在甘泉宫中设立“太一神祀”,从正月十五黄昏开始,通宵达旦地在灯火中祭祀“太一”天神,从此形成了这天夜里张灯结彩的习俗。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中聚集观灯的习俗又与之结合起来。这样,正月十五灯火辉煌的活动,既有祭太一神的旧俗,又有燃灯礼佛的虔诚,成了一个独具风采的传统节日。

汉唐时,元宵节并不是吃汤圆,汤圆始于宋代。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这一天主要是喝豆粥,《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袖膏其上,以祠门户。”“正月半宜作白粥泛糕。”

重庆过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篇4

报道称,当地人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淡黄色的腊梅花,其花瓣带有清香的味道。重庆南山盛产腊梅花,从腊月开始,不论你到花市还是在普通街道,到处都能看到来自近郊的农民身背背笼,里面装满含苞待放的蜡梅花。在街上,你经常能碰到手持蜡梅花的市民,它的价格非常便宜,一束(4支)人民币两元。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喜欢用鲜花来装饰房间。重庆港务局宣传部长李学勤表示,她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一大束红玫瑰,红色给人热烈和红火的感觉,与春节气氛很相衬。

报道还写到,提到春节,不能不提年夜饭。中国北方年夜晚最后一道一定吃饺子,重庆人则必须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他们在汤圆的.数量上有许多讲究。例如正在读书的学生,一般家长会让他们吃三粒,意思是三步登科,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上班族一般吃四粒,意思是四季平安。

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

提到春节,相信每个人都会想到年夜饭。中国北方小年夜那天晚上一般最后一道一定吃饺子,而重庆人则必须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并且他们在汤圆的数量上有许多讲究。例如正在读书的学生,一般家长会让他们吃三粒,意思是三步登科,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上班族一般吃四粒,意思是四季平安。

吃完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通常是一边打牌,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打牌主要玩斗地主(谁先出完牌谁就是赢家)或者是麻将,也有的一家人一边做汤圆一边看晚会。

大年三十那晚,很多人都会玩到零点以后或者通宵。到了除夕午夜12点,一家人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气球全部踩破,发出类似鞭炮的响声,用来表示辞旧迎新。

大年初一,重庆人不出门守在家里。重庆晚报记者陈雪莲说,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那天不能睡午觉,当地人成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开始拜年,当地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重庆人还喜欢初二之后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作文

当地人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也就是中国的灯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家家户户吃汤圆。而且这时候经常是搞灯展的时候,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各种民间庆祝从十三就开始了,有表演鱼翁和蚌仙,踩高跷,耍狮子等。

春节饮食习俗有哪些 篇5

饺子。又称“水饺”,因为形态微扁,于是还有些地方叫做“扁食”。多用皮包馅,通过水煮或煎、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辅料制成的节令食品。过年吃年糕的传统习俗,从周代就开始了。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既寄寓了五谷丰登、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又取“年高”的长寿之意。如今的年糕已经发展成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新年美食。

元宵。正月十五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元宵在宋代时就很流行,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通常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原料为馅,用糯米粉包裹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团圆圆、生活美满之意。

屠苏酒。据说是我国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由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苃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将其流传开来。屠苏,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饮屠苏酒也是过年的一种风俗。据说于正月初一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

元宝汤。即馄饨,因其形似元宝,故称“元宝汤”。吃馄饨寓意招财进宝,象征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一般或以猪肉、菠菜、青韭为馅,或以羊肉、白菜为馅。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中午要喝元宝汤。

春节的习俗

1、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鸡日”,古称元日、元辰、元朔、元旦等,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传统习俗为开门炮仗、拜年、占岁、饮屠苏酒、聚财。

2、正月初二:正月初二是“狗日”,这一天(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传统习俗为祭财神(北方)、回娘家。

3、正月初三:正月初三是“猪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习惯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传统习俗为烧门神纸。

4、正月初四:正月初四是“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传统习俗为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罗、扔穷。

5、正月初五:正月初五是“牛日”,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传统习俗为祭财神(南方)、送穷、开市。

6、正月初六:正月初六是“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在中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马会养得很好,传统习俗为送穷、启市。

7、正月初七:正月初七是“人日”,传说女娲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传统习俗为熏天、吃七宝羹、送火神。

8、正月初八:正月初八是“谷日”,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传统习俗为顺星、放生祈福。

9、正月初九: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传统习俗为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要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

10、正月初十:正月初十是“石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有些地方这天要向石头焚香致敬。

现代春节礼仪习俗

尽到礼数。

对于聚会的礼数,一定要尽到。比方说敬酒就要回敬,这样才能显得自己有涵养。还有敬酒最好敬两次,好事成双嘛!这绝对不是迷信,而是大过年的图个吉利。

节约不浪费。

家庭聚餐时,一定要本着好吃美味而且节约不浪费的原则。首先点餐的时候,一定要按需选购,不太点得太多。聚餐结束后,能打包的饭菜最好打包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光盘行动”。

注意自己的语言。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喜欢讨个吉利,说话的时候要说一些吉利的话语。不要大声的说话。

2022年春节期间有哪些习俗 篇6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道教和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罗候、计都九星轮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命运如何,完全操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日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传为“诸星下界”之日,故在这天祭祀星君(即顺星),便有可能获得星君的垂佑。因此,人们有的到白云观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烧香顺星。但不论是否去庙里进香,是日晚间,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

春节习俗知多少 篇7

“当然可以喽!”爷爷把小莉抱在腿上,他最疼爱这个可爱的小孙女了。

“这是大诗人王安石在大年初一写的,诗中提到了春节的三种习俗呢。”爷爷停下来,手指着“爆竹”问小莉:“你知道春节为何放爆竹吗?”

“当然知道,您不是讲过吗?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年除夕会从海底爬上来害人,爆竹能发光,巨大的响声能把它赶跑。大家觉得新年放爆竹更喜庆,这就逐渐成了一个习俗。”这个小孙女记性就是好。

爷爷笑了,指了指“屠苏”二字讲道:“古代春节喝屠苏酒也是一大习俗。这是一种能预防瘟疫的药酒,一家人中,年龄最小的先喝,因为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大家要祝贺他;而老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这种风俗一直传到后世。”

“哈哈,真有意思。那第三个习俗呢?”

“就是这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爷爷喝了一口水,又抹了一下嘴巴,“很久以前,东海有座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有多粗,没人知道,那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树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这个门进出。有两位神将把守这里,他们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网子把它捆住,丢去喂老虎。后来,人们就用两块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或写上他们的名字,挂在门两侧,来镇邪驱鬼,这就是桃符。”

“我们家门口怎么不挂桃符啊?”小莉有点担心了。

“五代时有个叫孟昶的皇帝,看到每年挂神像太单调了,就让手下的一个学士在旁边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样桃符内容更丰富了。宋代人又把字写在红纸上。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喜欢热闹,他命令所有人家都要把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上……”“噢,原来桃符就是春联啊。”小莉忽然转过脸来,“爷爷,春节还有个重要的习俗,王安石忘了写——爷爷要给孙女压岁钱!”

鸡年的习俗有哪些 篇8

俗称“过大年”,既是年末,也是岁首,为民间最盛节日。因为是农历的新年,正月初一也称“元旦”,有一元复始的意思。对于这个节日,华夏大地,异俗纷呈,各有各的过法,各有各的传统。但是,不论有怎样不同,其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文化精灵。

张家口人把过大年这个节日看得非常神圣,而且也过得极为讲究。特别是进入腊月后,有钱人家买新布,裁新衣,缝制过年的新装。

穷人家也要拆拆洗洗,缝缝补补,洗刷掉岁时的污垢,抖掉一身的晦气,祈盼新一年时来运转。男人们一次又一次频繁地走进热闹的集市,卖掉自家所有能换钱的农副产品,买回布匹、棉花、棉线和过年用的纸张、香火、神像、窗花、麻糖等年货。女人们在家准备过年的东西。

有一首民谣形象地反映了腊月里的忙碌气氛: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掸尘土;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沽酒;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来走一走。

春节前,各家即开始清扫房屋、院落,拆洗被褥,剃头理发,购置花灯花炮,做豆腐,压粉条,备酒菜,动“干锅”(即油锅)炸年货,蒸年糕、馒头,量甚大,数十顿有余,求“富余”之吉义。富有人家杀猪宰鸡,灌血肠,炸丸子,熏猪头,民间叫“办大年”。“办大年”的食品中,有一个和过年关系特别密切的是年糕,其实就是一种面糕,因为性粘,本来称为粘糕,但是由于“粘”和“年”谐音,“糕”和“高”谐音,吃了“粘糕”就会“年高”,一年内就会大吉大利。正是为了讨这个口彩,图一个吉利,所以做年糕、吃年糕的习俗沿续至今。除夕日,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最讲究的是街门上的对联,大部分是吉祥如意、象征喜庆的内容,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天增日月人增寿,春到人间福满门;春到人间天地知,福落门庭院生辉等等。如果家中有过世的老人,或其他亡故的人,头一年贴白纸不写字的对联。第二年贴紫色纸对联,内容要表示哀思和怀念,如:思亲三更难入眠,满脸泪水望西归;亲人乘鹤仙逝去,泪眼望穿难寻觅等等。第三年贴绿色纸对联,内容仍然是表示沉痛哀思的意思,如:乃父(或乃母)仙逝乘鹤去,泣血顿首常相思;萱草驾鹤西归去,思新昏睡不知时;等等。门上贴着白色纸对联和紫色纸对联,拜年者一看便不进入;如果是贴绿色纸对联,则可以进入。红色纸对联,百不忌讳。街门上除了贴对联,门头上还要贴横头(横批)、大纸、常千,挂上红灯笼,把门口打扮得披红挂彩,耀眼缤纷,散发着节日浓浓的气味。所谓大纸就是把红黄绿蓝紫色纸或花色纸裁成七寸见方的纸块,把剪成牙齿状的三四寸纸条粘在其两个下角。四块一幅,每块纸上印刷(或写)一个字,照字的顺序贴在门头上,即成了“天官赐福”、“春满人间”、“万紫千红”、“政通人和”等等,犹如对联的横批。微风中,四块大纸飘飘摆摆,尤其是每块纸上的两条纸条,犹如两条彩色的穗子,煞是好看。常千是用五色纸裁成略小于大纸的四方块,纸面上镂空成角对角密密麻麻的小眼,四块一幅,贴在街门门头和堂门门头上,渲染出一种更加浓郁的年味气氛。红纸黑字,不管成不成对联,家里院里都要贴得满满的。家里的墙壁上贴“抬头见喜”,磨盘上贴“白虎呈祥”,畜圈上贴“六畜兴旺”,井台上贴“井泉龙王”,马车上贴“日行千里”。双扇门上贴“福”字,或贴“五福临门”。米面龛上贴倒写的“有”字,等等。到处是红纸黑字,到处是彩色飘飘。

张家口地区农村在春节有贴窗花的习俗。蔚县剪纸享誉中外,民间叫窗花。150年前,蔚州人民首创了剪纸,后改剪铰为刀刻,变单色为点彩,创造了“五彩剪纸”。蔚县剪纸品种上千,尤以脸谱、戏曲人物、风景风俗、十二生肖为传统名牌,深受张家口各县群众喜爱。春节前,无论穷富,家家贴窗花。过节窗户上新糊上白白的麻纸,贴上五颜六色的窗花,太阳照在窗户上,给人以美不胜收的享受,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家里所有的摆设擦拭一新,清水满缸。宽街窄巷,院里院外,无处不充满了喜悦,无处不洋溢着瑞气。除夕之夜,要把大年初一大人、孩子们穿的新衣服,从箱柜里取出来,准备第二天穿。因为初一五更后不得开箱开柜,也不得揭瓮掀缸,免得放走了“金马驹”。虽然,“金马驹”是看不见的意念,但穷怕了的人们相信有“金马驹”,只要大年初一保住了“金马驹”来年才会时来运转。晚饭依各自条件整席摆宴,酒肴果品,尽其所有。到时儿童向长辈叩头,谓辞岁。饭后包饺子,以备大年初一早餐。入夜灯火辉煌,通宵不熄。多彻夜不眠,闲谈玩赌,为“守岁”,俗称“熬年”。除夕夜里,村里所有的大庙院子里,都要拢起一堆“旺火”,火势熊熊,火光冲天,划破黑暗,映红一片美丽的夜空。拢“旺火”的习俗起因已无从考证,有一种传说是,因为在这片古老的地域中,曾有过北方的游牧民族或因战乱,或因寻找栖息地,由北南迁,在此与当地人杂处交融,通婚繁衍,所以传来了游牧民族夜扰“篝火”的风俗,久而久之,渐渐演绎成过大年拢“旺火”的习俗。拢“旺火”,就是在院子里码起一堆谷草(或菜籽杆一类的柴草),将其点燃起来,点燃后放进一把柏树枝,或放进一把食盐,以图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企盼新一年的光景过得红红火火,有声有响。家家户户拢起“旺火”,此起彼落烧红了天,烧红了地,烧去了晦气,烧来了兴旺,烧来了来年美好的希望。有的村庄还要雇一班吹鼓手,在村子中心处的庙院里,围着“旺火”堆,彻夜击乐吹打。是日凌晨,老幼都穿新衣,家家摆设香案,供奉神龛,焚香点烛,男性成员在案前叩首,庭院点旺火,放鞭炮,统称为“接神”。接神先后就喜神所在方位施礼叩拜,并拜四方诸神,天地、财神、灶君、神主。天微明,邻居街彷互相拜年,对宗族长者行叩拜礼,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平辈互相作揖问好,拜年后阖家欢聚,品尝瓜果茶点,共叙家常,以庆团圆。

我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篇9

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的基诺族人民,把一年分为11个月,12月份称作零月份(没有名称的月份),把公历6月称为年月。这个月里,歌手们轮番互邀到双方寨子对歌,若输了,则留下一块包头布,到第二年再去对。过年月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妇女们一边品尝酒肴,一边跳大鼓舞;青年男女则乘此时机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伴侣。

白族

除夕前,各家都把屋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灰尘留到新的一年。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守岁过年。午夜以后,男男女女争相挑水,以象征勤劳和幸福。初一大清早的第一顿饭,是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预示新的一年能过上花蜜般的甜日子。白族过年,一项传统活动就是“放高升”。取一根整棵的大竹子,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把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达100多米。这项具有1000多年历史传统的活动,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强悍性格。

布依族

春节从腊月三十日至新年正月十五日。三十日晚饭前,先要摆供品,燃放鞭炮,迎请老祖宗,然后吃年饭。年饭十分丰富,其中必须有整棵白菜与猪肉合制的“长命菜”。晚饭后,年轻人便去“喂果树”,一人端一碗肥肉,另一人操一把斧头。操斧的先在树上砍一小口,问:“你开不开花?”端肉的则将一块肥肉放入小口中,答:“开!”再问:“结果繁不繁?”答:“繁!”最后还要问:“果子甜不甜?”答:“甜!”如此问答,意在来年果硕肉肥。

東乡族

节日期间,要展开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当尕达至拿杜。当尕达至拿杜,即打土仗。村与村约好,男女老少齐上阵。对准对方掷土块,你进我退,你追我赶,直至一方将另一方打退才罢休。有时由于赛事相持不下,第二天还要继续比赛,甚至对峙几天。为防止伤人,打土仗只准掷土块,禁止用石头。

毛南族

除夕夜,家家守岁,出了嫁的女儿既要回来团圆,又要当夜赶回夫家。如果出嫁的女儿离娘家较远,可待新年初二回来。除夕夜还要保存火种,新年不生新火。

苗族

春节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初一为过国年,初二为过地区年,初三为过家庭年。初四后开始拜亲访友,其中特别重视女婿拜年,俗言“六月望行雨,正月望郎女”。

仫佬族

初一吃荤腥,初二过新年,吃除夕留下的酒肉。十五日为过大年,这一天要杀鸡,煮肉,蒸糯米饭。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不干活,纵情欢唱,歌舞升平。

哈尼族

哈尼族过春节,村村寨寨,锣鼓声不断。其支系堕塔人要举行一项奇妙的“资乌都”活动。各村分户编成三大组,每组主持活动一天。“资乌都”活动,意为全村同饮团结幸福酒。活动日上午,主持活动组的各户男主人将备好的酒、菜抬到指定地点。筵席按序排座,人们举杯吟诵祝词,表示辞旧迎新。大家边吃边喝,畅谈农事。而后敲锣打鼓,翩翩起舞,直至尽兴方散。

景颇族

从农历腊月三十日开始过春节。三十日晚,各家各户不串门,全家人吃团圆饭。吃饭时,老人向晚辈总结一年中的得失,指出新一年中的生产、生活方面要做的事。鸡叫头遍,青年男子便争相去挑新年第一担水。水挑回后,舀出一碗,与上日准备好的一碗水比重量,若新水重,表明新的一年雨水多,反之则雨水少。

傣族

傣族过年多在傣历六月,因而傣历六月为岁首,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年节。节期三四天,头几天送旧,最后一天迎新。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舂泼水粑粑,举行泼水活动,以此消灾除病。此外,青年男女开展别有情趣的“丢包”以及放高升、赛龙舟等传统活动。

布依族

在布依村寨,初一清晨,布依族的姑娘们争先到屋外挑水,谁挑得第一担水,谁就是幸福的人,将受到大家的祝贺。这天,同寨的青年人习惯早早地串门,相互拜年道喜;未婚青年则进行“赶表”活动,结伴去游玩。

彝族

居住在云南的彝族人民,春节到来之时,他们要在院坝里栽一棵青松,象征长寿。而滇中一带的彝族,初一的家务由男子承担,表示对妇女劳累一年的关怀。有趣的是,他们将一碗新水和旧水分别称重量,如果新水重,则预示来年雨水多,五谷将丰收。

瑶族

瑶族人民过春节,有一项别致而风趣的活动,叫“耕作戏”。初一,姑娘们身着漂亮的服饰,小伙子们也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集会一开始,首先由三个青年演出“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荷锄农夫,三人载歌载舞,表示兆丰收,贺春节。其后,姑娘、小伙子们则尽情踏歌起舞。

满族

春节期间,满族人要祭祖。按照习惯,西条炕是不准坐的,因为西墙上供着祭祖饭食。过节前,人们买来挂笺,象征着新一年富贵吉祥。此外,就餐时长者和客人先吃,妇女和晚辈后吃。从初一到十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直到天明才归。

蒙古族

蒙古族称过春节为“过大年”。年前,人们要做好看的蒙古袍,备下当年生的公羊肉、各种奶制品和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除夕夜,合家席坐蒙古包中央,迎接新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

侗族

侗族同胞春节期间具有特色的群众活动,是类似汉族“团拜”的“打同年”活动。庞大的乐队和歌舞队到达一个村子时,该村妇女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提出各种问题,队伍中的人也要用歌声给予回答。一唱一和,别具风味,歌声回荡,格外热闹,显得豪放、热烈。

冬至的文化习俗有哪些 篇10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我们的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反映了先民们对气候规律和物候的认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上古时代,我们今天的二十四节气是分成两部分的,位于月初的称节气,位于月中的称中气,冬至就是冬三月的中气之一。《逸周书·周月解》 :“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中气以著时。应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 ”又因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和中气的地位特别重要,故称八节,所以冬至又称冬节。为配合二十四节气,古人在每一个节气中,挑出最具典型意义的三种物候现象,称为七十二候,又称候应。据《逸周书·时训解》 : “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就是冬至时节的三候。冬至到来,天气转寒,蚯蚓开始蟠曲冬眠,到明年惊蛰再出来活动,而在古人的观念中,麋鹿虽然同科,但麋属阴、鹿属阳,冬至阴极而退,一阳初生,故麋得阳气而脱角。同理,水泉动,潜在底下的水泉涌动,也是因为阳气初生而感发。蚯蚓冬眠和麋鹿脱角,当属冬至时节自然界的物候现象,至于水泉涌动,很可能是古人的推理想象。

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排在第二十二位。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对位于北半球的中国来说,阳光倾斜得最为厉害,日影最长,白昼最短。从冬至这一天开始,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白天也越来越长,杜甫诗云:“冬至至后日初长” ,即是指此而言。魏晋时期,皇宫里有用红线量日影的习俗, 《岁时广记》卷三八引《岁时记》 :“晋魏间,宫中用红线量日影,冬至后日添长一线。 ”在古人看来,冬至这一天就是“阴极而阳始至” ,“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 。古人认为律历同源,与冬至相对应的律为黄钟,“黄钟者,律之始也” ,黄钟是音律之始,故对应一阳初生的冬至。据律历同源理论,古人还设计了一套测定节气的方法:“葭管吹灰” 。具体做法,根据蔡邕的解释,“以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案,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灰实其端,其月气至,则灰飞而管通。 ”所谓“内庳外高” ,就是把管子埋入地下一部分,露出一部分。建一处三重的密室,封闭严实,把十二律管按照对应的月份位子埋好,里面装上芦苇烧成的灰,到了相应的节气,则灰就会被从律管中涌出的阳气吹出来。冬至为一阳初始,所以与冬至相对应的黄钟就埋在子月(十一月)的位子上,到冬至这一刻来到时,潜藏于黄泉之下的阳气萌动,黄钟管内的葭灰就会飞出。一般来说,葭管吹灰这套设施在立春之前就建造好,到了相应的时刻,太史局官员会表演一番。

从季节轮回的角度而言,冬至正好是新一轮阳光逐渐增多的开始,也就是所谓“一阳初始” ,故而备受古人的重视。从周代开始,“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即在这一天通过祭祀鬼神为国祈福。汉代因为冬至之后阳气增加,“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不仅要互相祝贺,还要为官员放假几天,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到了唐代,郊天之礼便选择在冬至这天,祭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唐高祖配享,同时祭祀还有五方五帝、天皇大帝、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帝座等天神,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祭祀。圜丘都在都城的南方,举行郊天礼要天子亲自祭拜,所以每年冬至日天子都要外出南郊,故而又有“迎阳”之说,迎接日益增多的阳气。因为白昼的增长,宫女的工作量也逐日增加。 《岁时广记》卷三八引《唐杂录》 :“宫中以女功揆日之长短,冬至后日晷渐长,比常日增一线之功。 ”杜甫《小至》诗“刺绣五纹添弱线”即是指此而言。这时,过冬至节的习俗已由宫廷扩散到民间,如果不能在此时与家人团聚,便会喟然伤怀。故飘零在外的杜甫《冬至》诗充满去国辞家的哀怨: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宋代延续了唐代冬至郊天的制度,以宋太祖配享。皇帝在举行郊天礼时,更换青衮龙服祭服,头戴二十四旒平天冠。郊坛高三层,计七十二级,方圆三丈许,有四个阶道,正南午阶,东面卯阶,西面酉阶,北面子阶。坛上昊天上帝的神主设在北方,面朝南,东南面设宋太祖神主。祭祀的仪式非常隆重,从冬至前三日即开始准备。宫廷郊天祭祖的制度对民间形成辐射,于是民间也在这天举行祭祀祖先,冬至在宋代逐渐形成重大的节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忙碌了将近一年的老百姓,在冬至节这一天也开始放松享乐一下,添置新衣,置办宴会,祭祀祖先。官府也凑趣,允许在这天举行关扑之类的赌博活动,平添了许多热闹。这种风俗随着宋室的南渡又传播到江南,周密《武林旧事》保留了南宋杭州过冬至节的盛况:

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沓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 。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 。

至此,上自朝廷下至民间,对冬至节的重视已和元旦差不多。男女老幼,鲜衣怒马,往来游赏行乐。不过那时祭祀祖先和吃的可不是饺子,是馄饨。富贵之家还能做出十几种花样来。张镃是南宋士大夫中的玩主,颇具小资情调,他在《张约斋赏心乐事》中,把冬至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冬至节家宴、绘幅楼食馄饨、味空亭赏腊梅、孤山探梅、苍寒堂赏南天竺、花院赏水仙、会幅楼前赏雪、绘幅楼削雪煎茶。 ”窥斑见豹,可以想见南宋冬至节的热闹。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加入到这节日的狂欢中,一生忧国忧民的陆游就是例外,我们从他《辛酉冬至》一诗中,可以读出晚年陆游的节日落寞: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家贫年老的诗人虽然意兴阑珊,但还是强装笑颜参加了冬至节的所有程序。

南宋以后,冬至节相沿成俗,成为民间喜欢过的节日之一。当然, “每逢佳节倍思亲” ,对于飘零在外的游子则未免触目伤怀,明末诗人金烺便有这样的经历,将满怀的愁绪吟成《疏帘淡月》一词:

榕城客倦。忽物候惊心,汉宫添线。葭管吹灰,节序一阳初转。丹焦犹映衙斋满,见官梅、花开红片。异乡风景,融和天气,酒阑人散。

却更上层台倚遍。望鳌江澄带,鳝溪拖练。萧瑟西风,吹得白云飞断。生涯如许归期远,把相思、频付征雁。且弹玉烛,消残铜漏,漫垂银蒜。

在民间,冬至这一天起开始入九,也称“交九” ,以九天为一个周期计算漫长寒冷的冬天,至九九过完,便迎来春暖花开的好时光。故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观柳;七九楝花开,_燕子来;九九、九九,耕牛遍地走”的谚语。明清时期,为消磨漫漫严冬,开发出了“九九消寒图”的玩法,较为普遍的有三种。第一种玩法见于《帝京景物略》 :“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在冬至这一天,用白描的手法画梅花一枝,计八十一瓣,每天用胭脂点染一瓣梅花,当八十一朵梅花都点燃成胭脂色,冬天也就过去了。杨允孚《滦京杂咏》 :“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所咏即此事。第二种是画八十一枚铜钱,从冬至开始,每天根据天气的阴、晴、风、雨、雪,分别点铜钱的上、下、左、右、中。总结起来,就是“上点天阴下点晴,左风右雨雪中心;点尽图中墨黑黑,便知郊外草青青” 。第三种是清宣宗道光帝发明的文字游戏,即以双钩写“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悬于室内,冬至起每日用笔填一笔画。由于这九个字每字都是九笔,故九九正好填完。

有关于春节的民间习俗 篇11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说: “ 正月朔日, 谓之元旦, 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 此为之首。”

元旦在古代有不同的称呼: 汉代又称“元正”, 晋代又称“元辰”, 北齐时又称“元春”, 唐代又称“元朔”。

我国历史上元旦在哪一天也不尽统一。夏代在正月初一, 商代在十二月初一, 周代在十一月初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时又恢复到夏历, 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 民国元年决定采用公历, 遂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 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过年原先在“腊日”,即腊八,后改为阴历年首日,即春节。民间风俗把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称为“过小年”, 是过“大年”的预演。祭灶在先秦时是重要的祭礼“ 五祭”之一。

1、除夕

贴对联

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重头戏。鱼、饺子、汤圆、年糕

除夕拜年, 长辈要事先准备好给晚辈的压岁钱。

除夕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

苏东坡《守岁》诗写道:“明年岂无年? 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尤可夸。”

清代诗人赵翼在85岁高龄时曾作《除夕》诗:“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2 . 正月初一

拜年

“年”的正式称谓在周朝,正式将“年”字定为岁首在汉朝。

正月的头一天俗称“三元” ,又称“三朝”、“元朔”。又有“上日”、“三朔”、“三始”等别称。

初一早上开门大吉, 先放“开门炮仗”,爆竹之后, 碎红满地, 称为“满堂红”。

正月开始占岁。汉代东方朔的《岁占》称岁后八日: 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日, 三日为猪日, 四日为羊日, 五日为牛日, 六日为马日, 七日为人日, 八日为谷日。

俗传初一为扫帚生日, 这一天不能动扫帚, 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而把“ 扫帚星”引来, 招致霉运

3 . 正月初二

大年初二, 嫁出去的女儿带着夫婿与孩子回娘家。“归宁”

拜年时先去舅舅、岳父家。

4 .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 有些地方俗称“ 赤狗日”, 这一天不出门, 不宴客。初三又叫“小年朝”, 应该祭祀祖先和诸神, 但不能扫地、起火、打水。

初三日, 有的商店开始营业, 俗称“ 初三开店门”。

初三是俗传“ 老鼠娶亲” 的日子。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从同学30年聚会看春节习俗变化 篇12

果然,这牵挂了大家一个冬季的聚会让人不虚此期。当年60多人的班,整整聚起了56人。

激动人心的时刻从相见时互相辨认开始。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一见面,大家就远远地把手伸向对方,在辨认中叫着对方的名字。叫对了,相互间开怀大笑,脸上满是荣幸的神色;叫错了,也是一阵意料之中的大笑,但并不尴尬,因为毕竟历经了物是人非的30载。

在感慨中,大家觉得,儿时对年的期盼,几乎是整整一年的事情。因为这个一年一度的年在大家小小的心灵中寄托了无限需要满足的期待,而这些期待仅有部分在千呼万唤中呼啸而过的年中得到了满足,而部分无法兑现的遗憾,则只能被自动结转到对下一个年的更加热切的期盼中。

儿时期待过年,自然离不了对吃、穿、玩的期待。只有在这一天,才可以随心所欲地吃自己垂涎三尺的菜肴;只有在这一天,才有可能换一身或半身自己梦寐以求的新衣服;只有在这一天,才可以名正言顺地买回和燃放自己虽不多但爱得如痴如醉的爆竹。

30年前甚至稍早一点的儿时,过年时穿得并不体面,能从头换到脚的孩子少之又少,大多数孩子只能换一件新衣服,或换件上衣,或换件裤子。但30年后的今天,却截然不同,同学中,无论是家庭妇女、庄稼汉,还是坐办公的上班族,穿着都很入时、新潮,相互之间几无差别。

那时的过年,对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们来说,有两样极品玩具,可谓百玩不厌。一样是放爆竹,爆竹有大小之分,小的是鞭炮,大的叫麻炮,俗称二踢脚,倘若碰上好年景,慷慨的父母还会给孩子一个惊喜,买一两个颜色鲜艳的花筒,让燃放时五颜六色的烟花照彻孩子的心灵,并渲染一下节日的气氛。以前,兄弟姐妹们多,相互之间,常因争抢屈指可数的爆竹吵架甚至不惜打架;现在,家里的孩子们少,购买的也多了,不仅再没人抢了,甚至由于那成堆的烟花当年放不完,而不得不推到第二年再放。

与放爆竹同样受孩子们欢迎的一种玩具是,打扑克。过年时,父母或亲戚会给孩子们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压岁钱,这些钱除了用来买小吃的之外,最主要的去向是拿去买扑克。一副精美的全塑扑克会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地玩上一个正月。

而现在,除了扑克之外,电脑、手机的普及,使得电子产品成了孩子们甚至成年人一年之中包括过年时乐此不疲的新玩具。

美中不足的是,吃穿玩的变化,再加上一些传统的过年元素的淡化,以及被前行的时代不可逆转地淹没,使得大家越来越难以找到年的感觉,越来越对过年少了期盼。如玻璃窗户代替了木制窗户,让传统的精巧剪纸、窗花没了用场。洁白的瓷砖让春联越来越无处可贴,以前过年时满墙的新年画现在则纯粹遁了形。传统元素中,唯一不变的一样是:垒旺火,燃旺火。这个用炭块垒成的黑家伙在除夕日新旧年交替时被家家户户同时点燃,瞬间就将人们拉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春分的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 篇13

2送春牛

3竖蛋

4粘雀嘴

5放风筝

6犒劳耕牛

7春分祭日

吃春菜

“春菜”,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为“春碧蒿”,与鱼片“滚汤”,名“春汤”。“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

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竖蛋

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粘雀嘴

家家吃汤圆,还煮些不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嘴,以防雀子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

春分当天放风筝,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二三尺。

犒劳耕牛

春分已至,春耕、春播等农活也即将开启,家里的耕牛从春耕起就再也闲不住了。所以在春分时节到来之际,农民多会以糯米团喂食耕牛,以示犒赏。其中也蕴含了农村人对耕牛的怜惜之情。

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春分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并非传统节日,而是一个指示农业生产的重要节气,从它的别名中亦可见一斑。

春分时昼夜等长,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逐渐昼长夜短。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中提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明史·历一》则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由于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民间还留下了“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的说法。

古代,春分时有相当隆重的祭日仪式。《礼记》记载:“祭日于坛。”按照孔颖达的注疏就是“谓春分也”。自周代起,此习俗历代沿袭。清朝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里还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明、清两代,北京日坛成为皇帝在春分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春分的小知识

有时,春分会和其他节日的时间点发生重合,比如往年曾与“二月二”巧遇。在专家看来,这主要是由于历法导致,闰年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此外,在中亚、西亚的一些国家,春分日则是新年的开始,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习俗。在中国民间,意味着正式踏入春季,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加。

现在,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除了清明节作为节日固定下来以外,其余的都没有特别大范围的庆祝活动。

民间习俗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既有发展,也有调整。民俗学专表示,春分习俗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当天昼夜平分,古人会在这天校对度量衡器具,以取公平之意。

春分三候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下雨时天空会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春分一候:玄鸟至

玄鸟,又称元鸟,即燕子。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

春分二候:雷乃发声

雷是春天阳气生发的声音,阳气在奋力冲破阴气的阻扰,隆隆有声,但看不到闪电。夏天阳气盛,一旦被阴雨之气阻隔,所以雨前打雷,且雷声更大。这是中国传统学问对雷的解释。

春分三候:始电

冬至节气的习俗活动有哪些 篇14

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东平、汶上、曲阜、邹城,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冬至习俗大全

冬至的习俗:古代传统习俗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www.yw11.com 起名网习俗大全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八9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的习俗

1、南方的一些地区,冬季当日会吃冬至团,代表团团圆圆。每年冬至清晨的时候,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给亲友,表达自己的祝福。

2、北方许多地区会在冬至的时候吃饺子,代表吉祥。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所以每年的冬至大家都会模仿,形成了吃饺子这个习俗。

3、山东地区在冬至的时候会喝羊汤驱寒,可以滋补身体,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4、中国南方地区会在冬至的时候祭祖,他们会将祖先的牌位等等放在家里客厅当中,并且摆上贡品,有些地方还会祭拜神明希望自己来年有个好收成。

5、吃年糕,杭州人在冬至的时候会吃不同风味的年糕,祈求年年长高,是一个好兆头。

冬至习俗大全

1、北京馄饨

过去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 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 户户都吃馄饨。

2、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3、苏州冬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 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 的祈愿。

4、红豆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5、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 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 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6、南方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饺子。

7、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 品。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糍也是闽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产最为出名,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 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现代民俗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闽南一带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 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来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 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海南的部分地区在冬至会扫墓,但是扫墓可以提前也可以推迟几天。

四川地区,四川人冬至吃羊肉哈

浙江台州玉环的,我们这过节都吃西饼,饼就像包北京烤鸭那种面皮,当然我们这个的面积可就大多了,就像个大盘子,然后弄一桌子热菜,鱼啊,虾,炒粉干,包菜,萝卜,才头,肉啊。。。。等等,做完好,拜了祖先,然后我们就可以吃了

苏州冬至夜,每个家庭的小辈都要到长辈家中,吃冬至宴、送冬至盘。还有,最重要的一项——祭祖、祭灶,除了鱼肉,还必用团子、糍糕,以示团团圆圆。

上一篇:公司宿舍安全用电管理制度下一篇:钟家村小学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