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蒸馒头

2024-10-03

春节的习俗:蒸馒头(通用8篇)

春节的习俗:蒸馒头 篇1

正月,到我家来的客人都说我家的馒头好,你可知道这里还有我的功劳呢!

那是腊月二十六,奶奶因为胳膊疼,不能揉面,爷爷又去买年货了。奶奶十分焦急,我想:过年我就11岁了,为什么不能帮奶奶干活呢?于是我和奶奶说:“奶奶你别着急,我来揉面吧。”奶奶说:“放点碱,”她抓了点碱放在面板上,我正要把碱揉进面里,奶奶说:“等一下,把碱磨碎了再揉。”我揉了一会儿让奶奶看,奶奶让我弄一点面,拍成饼,放在炉子上,一会儿面鼓起来了,奶奶一看就说:“不行,你再多放些碱。”天哪,原来蒸馒头这么麻烦,我真不想再干了,奶奶看出我的心思,让我休息一会儿,她揉一会儿,我说:“还是我来吧,我是男子汉嘛。”这次,我数着数揉,果然不那么累了。我揉了一会儿又让奶奶看,奶奶弄了一点儿面用舌头舔了舔说:“行了,甜滋滋的!”

接着,奶奶把面分成十几块,就开始做馒头了,她先用手滚着手里的面团,面团渐渐地圆了起来,一个馒头就好了。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揉面团,可是和奶奶一比,一点也不好,奶奶却说:“我孙子会做馒头了做的不错!”我知道奶奶在鼓励我,就又做了几个,这几个比第一个要好多了,看着我做的又白又圆的馒头,我真高兴,因为我学会做馒头了。

春节的习俗:蒸馒头 篇2

祭灶

民谣中“二十三, 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这一天, 老人们会“请” (其实是买) 一幅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 恭恭敬敬挂在厨房, 传说这天是灶王爷骑公鸡上天奏事的日子。厨房内方桌上, 要摆上一只杀过的公鸡及红枣、核桃、柿饼、灶糖等四盘“干果”, 干果前三样可随机变化, 但灶糖 (芝麻糖) 必须有, 这是因为芝麻糖又黏又甜, 可以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

扫尘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 清洗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六闾庭院, 掸拂尘垢蛛网, 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办年货

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 春联、“福”字、新衣服, 以及过年期间的食品 (过年市场多不开门) 。与过去相比, 中国人现在办年货的方式已变得更加现代。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 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倒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 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在贴春联的同时, 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因为“福”字指福气、福运,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 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 表示“幸福已到”。

挂贴年画

年画, 也和春联一样, 起源于“门神”。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 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天”, 除夕之夜, 全家团聚在一起, 吃过年夜饭, 点起蜡烛或油灯, 围坐炉旁闲聊, 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通宵守夜, 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自汉代以来, 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 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 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 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拜年

蒸馒头和烤面包的不同 篇3

小麦在全球种植的历史足足有几千年。在世界各地,收获后的小麦被制成面粉,面粉又经过不同的烹饪方式变成各具特色的面食,东方人是蒸馒头、蒸包子,西方人是烤面包、烤披萨饼。对于同样的食物,东西方为何发展出不同的烹饪方式?

出现蒸和烤的区别,在原始时期是由文明发展的先后决定的。“烤”的烹饪方法是食物直接接近火源,不需要借助复杂的厨具,这是落后文明的表现:而“蒸”则是运用了水、火以及水蒸气,再借助有屉或者蒸笼的锅,这也意味着文明程度的先进。在人类文明史上,西方文明的起步要远远晚于东方,当东方民族的农耕文明高度发达时,西方民族还未完全脱离原始蒙昧的生活。直到17世纪时,欧洲贵族的饮食都还没有像样的餐具,人们用公匙喝汤,甚至可以在餐桌上擦鞋,中世纪的西方饮食可以称得上是“手抓饭”。

发展落后不是东西方烹饪方法不同的根本原因,因为落后者不会永远落后,当法国和意大利美食带动着西方饮食文化崛起的时候,东西方烹饪的差异依然存在,这又是为什么呢?

文化不同,烹饪不同

烧烤和蒸煮,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烹饪方法的不同,其实也深刻折射了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不同。西方的烧烤强调原汁原味,并且每一种食材都分别烹制,各种菜品分别摆放在盘中,例如烤牛排,即使盘子中装了土豆泥、西兰花,它们也不是和牛排一起烤出来的,在盘子里也是和牛排“割据”而立的。这是西方人喜欢强调个人主义的思维方式的体现。西方人喜欢把不同的事物分门别类加以研究,就是食谱也不调和在一起,强调每种食材自己的风味。

而中国的蒸煮则是把各种食材放在一起烹饪。比如西方披萨饼的馅料是一层一层铺上去的,而中国的包子馅就是把各种馅料切碎了搅拌在一起来蒸,这样的方式虽然使它们各自几乎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却产生了一种新的完整的美味。在中国的食谱里,把各种食材放在一起的做法非常普遍,如福建名菜“佛跳墙”就是中国“调和”的烹饪方法的高端表现,里面有鸡肉、鸭肉、猪蹄筋、瑶柱、鲍鱼、海参、猪肚、鱼翅等多种产自不同地域和领域的食材,从这道菜里虽然再也吃不到各种食材的本味,但是却能尝到一种全新的美味。这种“一锅煮”的方式,与东方人强调集体主义、讲究大团圆、重中和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

观念不同,礼仪不同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除了影响了东西方的烹饪方法外,也在影响着进餐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已有的史料证明“礼仪”最初起源于饮食,《礼记》里说礼仪文化发端于饮食,祭祀礼仪也开始于饮食,至于那些人情礼仪则是后来才兴起的。于是在追求“天人合一”、崇尚和谐的东方,人们进餐喜欢团团围坐的聚餐形式,人们相互敬酒、相互布菜,体现出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以及和谐团圆的氛围,同时也借此交流了感情并巩固了家庭观念,再加上几千年的阶级统治和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教化,东方的进餐礼仪中也充分体现了阶层的差别。

而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大力提倡平等、自由、人权和个性解放,特别强调对个性和自我的尊重,因此西方人进餐时奉行的是分餐制和自助式。在餐桌座次上也能看出不注重高卑尊下只强调平等和个性的“以人为本”的精神,西方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坐,夫妇分开而坐,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东西方文明从古至今就是向着两个方向发展的,当东方选择人情伦理的时候,西方就选择了个人主义和平等,而后来的启蒙时代的学者更进一步将保障个人权利和人人平等作为建立法制的基本原则,并推动其成为西方近代社会规范体系的基础。

过年蒸馒头的作文 篇4

每年的腊月,外婆家还保留着做馒头的习俗,这不,今天,我又去外婆家感受这特别的年味,温馨的年味。

在做的前两天,外婆就已经把和着南瓜泥的面粉放进盆子里发酵,掐指算来,今天正好可以“出关”了。待外婆捧出这一盆的面团,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盖子,从中取出一大块,在手中抛来抛去。首先,我把这面团揉啊揉,哇,由于经验有限,结果粘在手上了。外婆说:“没关系,洒一些面粉在手上,就可以了。”说着,拿了一些面粉洒在我手上,我也从旁边的碗中抓了一大把的面粉,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我的手和面团上,不一会便解决了粘手问题。我继续把它揉匀,搓成了一个球形;接着,我把它放在桌上,用力一拍,再压压扁,用勺子舀起一大勺的馅放在了面团上,左手托住面团,右手飞快地一边转,一边捏,一个馒头就做好了。“庄同学,你的手艺大有长进呀!”妈妈在一旁朝我点点头。“当然了,前几年的热身运动可不是白练的,继续开工!”就这样,我又接连做了好几个,看着亲手做的馒头像士兵一样整齐地排放在桌上,我的内心有了几分小小的得意!

第一步大功告成,第二步开始蒸馒头。我把那些馒头一圈又一圈地放在蒸笼里,盖上盖子,外婆打开煤气开关。不知过了多久,蒸笼上空开始冒热气,一会儿,热气一阵高过一阵,瞬间溢满了整个屋子,红红的火苗,照亮了每个人喜悦的脸庞。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大约过了20分钟,外婆说好了。一打开盖子,那香气来得就更猛烈了。妈妈把那些馒头倒在桌上,再一个个的迅速分开,我用牙签在每一个馒头上都点了红,看着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我们大家都争着上去品尝:“真好吃!真好吃!”

蒸馒头 篇5

我把它从柜子上拿了下来,我把袋子一撕,几个圆圆的小馒头露了面。我挑了几个放在碗里,在锅里加了点水,再把架子摆了进去,最后把盛着馒头的碗放上架子。端到电磁炉上,“嘀!”电线接上了。

我兴高采烈地按下了开关,咦?怎么按不了?生气地拼命按着开关,还是不行?我垂头丧气地把手搭在开关上,心想:“哎,肯定做不成了。“嘀!”我心喜若狂地一转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不费真功夫。“我十分钟再来开锅盖。”我自言“自语道,说着,我进房间看书了。

“嘀!嘀!嘀!”好像紧急集合一样,外面突然发出了一阵响声,“谁呀,真吵!”我起身去关门,就在关门的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了馒头,我大声喊到:”糟糕!馒头!我飞快地推开门,当我气喘喘吁吁地跑到厨房打开锅盖一看:几个馒头挨挨挤挤地靠在一起,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个个馒头膨胀起来,仿佛在对我说:“哎呀,你可来迟了。”

蒸馒头作文250字 篇6

今天,我们一家人去奶奶家,一进门就有一股香味迎面扑来,原来是奶奶在蒸馒头啊!

我赶紧搬个小椅子,坐在奶奶的旁边,看看这馒头是怎么演变而成的,看着看着,越看越着迷,因为奶奶实在是太老练了,用一个词来形容――眼疾手快。突然,奶奶从椅子上站起来,原来她去忙别 的事情了,嘻嘻!奶奶走了,我就是“老大”。于是我坐在椅子上充当“南郭先生”瞎忙活,不知该干什么。不大一会儿一锅馒头熟了,一个个又白又大,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啊!好吃!称得上是“天下第一香”馒头!

今天,我不但收获了快乐,而且大饱口福――一举两得啊!

和妈妈一起蒸馒头日记 篇7

我嫌做包子太麻烦,就和妈妈商量做一些其他造型的,于是我们发挥想像做的有:金鱼的、梅花的、枣花的、笑脸的、三角形的、五角形的……

开始上锅蒸了,半个小时之后,我期待已久的作品终于出炉了,只见一个个造型馒头就像一个个面包一样,胖嘟嘟的很可爱,尽管他们胖的没了形状,我拿起一个吃起来,感觉太好吃了,松松软软 的比面包还好吃,因为这是我亲手做的,好幸福的感觉,很有成就感的。

春节的习俗:蒸馒头 篇8

没活干了,妈妈可闲不住,正好年前从姥姥家带回了一些无公害自然生长的地瓜、南瓜,她就研究开了面食。

北方最典型的面食无疑是馒头,那也是最简单的。妈妈是主力,我只能打杂了。她找到一些蒸馒头的教程,结合咱们济南人自己的口感,就开始行动了。先把地瓜切片蒸熟,放到容器里凉一点后加入牛奶、鸡蛋,放入酵母粉,还担心发不好,还放了一些泡打粉,然后放进料理机内,她无意间把温度打开了,还是35度,这个温度可是酵母发酵的最佳温度啊,好家伙,还没和面,地瓜等配料在料理机里就迫不及待地发酵了。等和好面,放在暖气上进一步发酵,起发慢一些的泡打粉也开始发力了,不一会面盆就满了,再一会面就偷偷从面盆盖子下跑出来了,把盖子顶的老高。感觉面粉要成精了,越看越可笑。

发好的面团又软又黏,而且不是一般的大,涨成2倍不止,我都担心家里小小的蒸笼装不下。还好,经过我作文wWw.ZuoWenwang.Net/气喘吁吁的一顿揉搓,把发面里的气泡揉出来后,虽然加了不少干面粉,面团还是变小了。

妈妈把揉好的面做成一个个馒头的形状,金黄的,看起来很有食欲呢,好期待!放进锅里,特意给面留了一些发大的空间,但无奈酵母和泡打粉的反应实在太强了,还没开始蒸,馒头就慢慢变的更大,很快挤成“饼”了。但妈妈不以为然,还说已经给馒头撒过干面粉,发再大也只是挤变形而已,不影响熟。

点火开水后放蒸屉蒸了,要蒸40分钟方能熟呢,开始还没什么问题,但随着馒头的膨胀,蒸屉盖都被顶起来了,只好用东西压住,避免漏气不熟。结果到了时间,打开一看,下面放多的一层因为挤的厉害,导致空间不够,全部成了“死馒头”,而形状还“惨不忍睹”,不忍直视。这个时候,好想吃姥姥蒸的大馒头啊!虽然只用了面粉,但形状完美,味道还特别好。在看我妈做的这锅馒头,虽然味道不错,但多数是没熟的,而且形状……。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上一篇:出纳人员年终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产科重症护理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