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见习工作计划

2024-10-17

学校教育见习工作计划(共9篇)

学校教育见习工作计划 篇1

2012年春季教育见习总结

教育见习是学生走向教育实践的第一步,是我们学生作为准教师职业成长的开始,是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刻领悟理论、形成初步的教育研究和社会调查能力、培养专业情感与专业意识、逐步具备较高职业理想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院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于3--5月进行了教育见习。在见习期间,我们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管理方面都可以说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见习任务,而且得到了见习单位肯定与认可,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鉴。现将实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习的内容与安排

2009级、2010级、2011级的教育见习分为两块内容:课堂观摩和教学见习。

3月21日、22日

南街幼儿园 4月5日、6日

中街幼儿园

4月13日至20日

西峰区八里庙小学、5月16日至6月18日

市附一小、实验小学、地庄小学、团结小学

4月17日至19日

北街幼儿园

二、见习中的指导工作

(一)围绕教学工作做了备课、说课、听课和评课的具体指导。

我们详细地向学生讲了备课的要求、教案的格式、说课的思路

及听课、评课的技术要求,并且要求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一定要有详细教案、试讲过关。我们指导老师基本上检查了每一个同学的教案、把关每一个同学的试讲、听了每一个同学的教学过程。

(二)转变学生的见习态度。

学生的见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实习的效果。但学生态度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这个工作中基本上做到了“毛毛细雨”——把态度的转化工作渗透到我们指导学生备课、讲课、评课的每一个环节;“润物无声”——通过认真指导学生来影响学生的实见习态度。

(三)请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为学生做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辅导。在学生进入小学之前,我们特别请了一些优秀的小学教师为我们的学生做小学课堂教学的辅导,包括不同的学科如何备课、课堂上怎么引导学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什么事项等等,使我们的学生在进入中小学之前首先在心理上接近小学。

(四)指导学生总结。

总结的质量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学生返校后,我们对学生总结的内容、深度、成文的格式都做了详细地指导。

三、见习成果

我们的见习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具体表现就是我们的学生长大了、成熟了、有思想了。

(一)学生的见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在我们的见习总结中,好多同学都反映:刚开始见习时,态度都不积极,有的同学甚至是持着消极、冷淡的倾向参与到教育见习中来 的,但是在见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信赖与关爱,尤其是我们一线教师对教育的投入与执着感化了他们。大家一致认为:态度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基础,并且表示要认真对待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学生的成熟与对人生的感悟是我们实习奉献给他们人生旅途的一份厚礼。

(二)学生对教育理论有了深刻的反思。

我们的学生在见习中对所学的教育理论有了深刻的反思与理解。比如:好多学生看到见习学校的相关制度开始思考学生在小学阶段心理特点对行为习惯养成的影;看到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单调的学校生活开始重新思考“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像这样的思索在我们的学生中还有很多,它们都反映了我们学生主动地在实践中提升理论。

(三)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普遍提高了。

学生通过教学见习基本上熟悉了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有了一比较全面的把握。很重要地,是得到了见习单位的绝对认可。

(四)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本次见习,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们的学生普遍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感悟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理解了今天这个时代中教师的压力。“上好一堂课,做一名老师,尤其是做一名好老师,是相当不容易的”。

四、对见习工作的思考:

(一)见习中指导学生“反思”成绩显著。

“把反思说出来”是我们在本次见习中特别加的一个活动,即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必须对自己上课中的得与失作一个详细的分析,并对自己的课堂再做优化设计,而且接受其他同学的评议;同时学生还可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提出来,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这一活动使教师能清楚地了解学生教学反思的情况,准确把握反思的深度,并且可以指导学生对课堂做建设性的整合。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教学技能掌握得比较快。

(二)见习前与见习学校的沟通非常必要。

见习前与见习学校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见习活动“双赢”的前提与条件。一是我们要了解对方需要我们带什么,两所学校就希望我们的学生能给他们学校带来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起码是可以给他们的老师一些影响,所以,我们在实习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也是见习学校对我们认可的一个原因;二是就我们见习目标来讲对方的环境里缺少什么。

(三)见习指导中关注学生的差异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基础。在这里“关注学生的差异”是指我们在指导学生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来确定具体确定指导方式和具体的任务分配,同时也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而不是一种模式。

短短的几天见习已经结束了,其中有同学们真实而丰富的收获与体验,也有我们教师深刻的反思与感悟,不管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通过这次见习我们都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

不足,也使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今后开展见习和实习工作的目标与方向,希望通过本次见习及总结,我们能使今后的实习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我们学生的专业成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教育学院

2012年6月20日

学校教育见习工作计划 篇2

一、加载社会价值意义, 构建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如何让学生学会关注教育的社会价值?英国社会学家马斯格雷夫认为:“知识因社会而不同, 同一社会内知识也有差异, 因此, 学生应该学些什么, 应由社会来定义。在此方式下, 社会结构决定着知识的储存及其分配。”[1]基于此, 课程决定者对课程形成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既不是出于对学科知识完备性的考虑, 又不是出于应付新的纯粹经验的挑战, 而是出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主导价值的要求[2]。但是, 当今我国理科高师, 学校与社会交流的局限性, 导致社会主导价值在高校的传播与影响作用的弱化, 传统的教育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社会本位价值观, 未能在教育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 存在着角色作为缺位现象, 其结果是倾向于把传统的孤立的课程目标看成是学科本身的最终目标, 学科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教学的社会价值。但又由于学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 社会的价值因素特别是主流的价值意识还是通过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影响或决定学生的价值取向。

职业价值观反映的是人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 是人对社会职业的评价。职业志向取决于个体对社会的意识以及个体各自的内在爱好。对于当今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业前景、收入、职业稳定性等因素, 其中也反映出影响职业价值观的真正因素是融于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激励机制, 从而导致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抉取上存在着明显的非理性。教育见习等实践课程力图通过提供情景的行为实践, 增强学生与社会有机的联系, 使学生了解未来社会职业的真实、明晰社会责任、改变对社会的观点和看法, 树立普通劳动者与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 构建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反省自己的经验, 重新规划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促使学生去寻求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平衡。职业实践体验应成为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 其对于高师课程建设的意义在于实现课程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提高责任意识, 促进个性成熟与完善

在教育见习过程中, 师范生尝试以教师的职业身份来定位与正视自己, 逐渐展露出作为教师应具有的主体性行为特征, 而对此种行为的支撑作用更多是来自于作为教师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具体表现为行为的目的性、计划性、有效性显著加强, 开展主动思考与反省, 尝试用不同于以往的语言、举止、行为方式与评价标准 (对自己、他人) , 并使行为更符合大众行为模式, 也更具理性的色彩。同时也拓宽了学生视野, 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成熟:教育见习中, 中学生的第一声“老师好”促进了见习生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的转变, 见习生潜意识中也开始把自己看作是中学教师中的一员, 开始学着做事, 而且努力去把事情做好。在完成见习任务回校后, 会有意识地进行学生、教师二种人格的实践与演进。开始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会积极主动地优化自己, 针对学校秩序化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 (如教学计划、教学安排、课程、教材、考试等) 进行更具自主的实践。思维、意识、行为日趋独立。当然, 全新的实践环境, 也会使师范生发现中学教育并非想象中那般和谐理想, 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从而促使他们去反省, 并试着适应环境。

行为成熟:从对学生见习相关调查看, 尽管有98%的同学认为见习太辛苦, 但是几乎所有的同学还是认为见习收获很大。第一次亲临职场的实践尽管只是短短的几周, 却对他们的行为有着明显的催熟作用。师范生为更好地完成见习任务, 努力以合格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 个体在内心中主动展开合格乃至优秀教师的形象设计与优化, 无形中进行着举止言行的模仿与优化实践, 尽力去做好见习中要完成的听课、辅导、答疑、实验指导等一系列实践工作, 表现出更强的自律紧迫感与更深的行为责任感, 这一切都促进和加速了师范生行为的转化与成熟。

言语成熟:在见习过程中, 师范生潜意识中的教师主体意识, 会使他们更加留意、注重语言表达方式, 并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言语风格出现, 更加严谨, 更具逻辑性。还会试学着如何更准确、到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并为学生所理解与接受。

思维方式的成熟:教育见习一个重要特征是让师范生学会独立面对学生、班集体、课程, 自主应对新的角色对象, 在与不同思想观念、个性特征的中学生的接触中, 师范生必须改变以往观点片面、思维不够全面等种种不足, 尝试换位思考, 多元化考虑问题, 试着从中学生、中学教师多个角度去联系、整合地理解问题。

三、强化危机意识, 推进有效学习

在教育实践中, 师范生在与学科教师的接触中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等方面的种种不足;在与中学生的交流中, 又会发现大学内容与中学内容的关联性不足、应用性脱节等问题;而同学间的实践表现与作为的比较, 更使其知识应用水平、能力运用 (包括敬业精神、教学艺术、人际沟通等) 上的差距显现更为明显, 并呈现清晰且放大的趋势。教育见习使师范生学会自我评价, 认识到自己职业知识与技能的不足。而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这种感觉会演变为一种压力, 一种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可理解为一种职业的意识, 特别是高师学生学业上的优势并未与中学教学能力优势成正相关。在一定程序上, 也促使师范生对自己未来职业之路进行抉择, 是从事教师职业, 或是学术求索, 或是其它。因此教育见习对于学生知识建构的意义是“认识不足, 于事以补”, 在于认识并克服其职业适应危机。通过见习, 师范生也要善于总结自己的优势, 正视自己的不足, 把危机转化为动力, 努力去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与方法, 通过日后自主而有意识的学习, 习得更适合自己并与未来职业特点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四、前置职业体验、了解职业内涵, 提高职业能力

学生个人发展目标和职业目标的相互交织, 形成了学术科目的智力需求和工作性质变化的实际职业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 实践性课程如教育见习有助于消除这种紧张关系, 使诸如工作技能、经验等内容在课程建设中得到体现。这一点在日趋严峻的师资就业现实中得到了更为清晰的体现, 需求方日渐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 (如试讲表现、实习成绩等) 。从相关调查看, 几乎所有受访学生都有培养实践能力的想法, 但由于缺乏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 而无法进行主动的职业规划与训练。而绝大多数高师学生的最终职业是教师, 随着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变革, 使得高师的职业化教育能力日益成为其立足之本, 教师工作的情境性特点更是希望高师通过加强教育见习等实践教学手段, 前置教师职业情境体验, 尝试角色行为, 让学生站在职业主角的角度对未来职业的行为、内涵、特征有一个感性的了解与体验, 尝试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切合点, 以期确定自己对未来职业的偏好与信心, 从而进行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 以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同时高师也应积极鼓励与推动与中学的联系, 从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到教育方式与手段的变革等内容去感受、了解并研究中学教学改革实践, 认识与把握教师职业角色内涵的演进动态,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构建符合自己发展特征的角色模型。在某种程度上,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运用其目标定位功能, 促进了学生职业角色的主动定位。

五、促进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构建

英国学者所罗门在1987年发表的《社会性因素对学生理解科学建构的影响》中指出, 观念虽为个体拥有, 但个体的科学观念也要经过同行、他人的认可与社会的赞同等, 社会因素不可忽略。这种社会因素可能是影响学习科学和形成科学态度的唯一重要因素[3]。当今高校学生的知识构建的影响大多来自教学计划、教师、同学。高师教育的封闭性, 一定程度使得教师与学生对于中学教学改革与发展成果认知相对滞后, 导致社会因素对于知识建构的影响作用弱化, 甚至缺失建构的大方向。如在中学科学教育日益强化科学探究、贴近生活、扩大知识面、注重现代科技知识对于现实生活指导意义的大背景下, 高师教育却还停留在重知识轻方法与过程的教学理念上, 以知识为本的课程设计、教材选用、课堂教学限制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过程、科学方法领域的教育功能。过于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概念、规律的严密性现象还主宰着高师的课堂教学。高师教育理念与中学教学理念的断层是高师学生知识结构缺乏社会性建构参与的一个缩影。

中国教育尽管逐渐从与社会的隔阂中走出来, 但其与社会的关联性还有待加强, 而实践教育是加强学生与社会、职业联系的一条重要途径。见习中的师范生作为一名未来的职业者到教学一线去观摩, 体验、学习教师工作的真实与未来职业内容的全部, 包括从课程教学、学生管理、教师间团队合作、学校教学活动组织配合等。见习使得学生从学习的主体转变为实践的主体, 从依赖教师指导转化为开展主动实践。见习也使得高师课程知识从静态的文本过渡到动态的教学实践, 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批判、探索、重组与建构成为必要与可能, 并实现了知识与未来的职业意识、内容与行为的关联, 也使建构具有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Musgrave, P.W.Knowledge, Curriculum and Change.Angns&Robertson.1973:2.

[2]楚江亭.真理的终结——科学课程的社会学释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见习报告 篇3

一、见习单位简介

广东省东莞中学创建于1902年,如今,莞中已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百年老校。一百多年来,东莞中学为国家造就许多优秀的人才,如爱国将军蒋光鼐、工程院院士毛炳权和何镜堂、新浪网首任总裁王志东,学者容庚等人。1994年东莞中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它始终以“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办学宗旨,建立自主、有序、民主、高效的管理系统,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建构知识,形成健康丰富的个性。“莞中为我争荣耀,我为莞中添光彩!”这句话让我永远铭记于心。

二、见习体会

(一)强化阅读,严谨治学

洪老师是高一语文备课组长,他是我主要的带领老师。洪老师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量,讲课时深钻教材,严谨治学。首先,作为备课组长,他在莞中首次试行开办两个阅读实验班,开拓语文科组全新的教学模式。同学名单由电脑随机抽取,不存在精英聚集的现象。实验班里同学每个人都建立个人的博客,名为n号站台。每周他们坚持阅读一些文章,或者一到两本书,每周五去电脑室上课,学生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写进自己的博客,字数大约是800字以上。博客中的文章由洪老师抽取批改,全部文章都实现共享。当我浏览老师给我看的班级博客时,我既惊叹又佩服,同学们第一次在博客中写的书评与学期末所写的博文相比,无论从文章的结构、条理、表达或是思想的深度,都有一定的提升。

在第二学期,洪老师说,要着重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速度,他要求他们细细品味《红楼梦》,建议速度在每分钟1000字,在保证阅读质量的同时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洪老师为同学提供不同的阅读方法让他们选择。开展这样的课堂目的是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感受丰富的文学作品的熏陶,逐步建立自己的阅读审美观与价值观。

(二)鼓励学生,民主自由

张老师的语文课是我最为享受的,她讲课时别有一番韵味。张老师的课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课堂氛围轻松自由,提倡学生们多思考、多合作、多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开学的第一节课,她并没有急于讲试卷,而是与同学一起分享假期看电影的感想。由于开学后的假期综合症,同学们在上课时会显得有些疲惫,但是张老师以亲切随和的笑容,轻松幽默的语言与大家畅谈看电影的感受,引发同学们的共鸣和兴趣。她先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大家围成圈,畅所欲言。然后再自由起来发表自己的感想。很多同学争着大胆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哪怕只是短短一句话,甚至有同学滔滔不绝,在分享中深化对某一问题现象的探讨,比如有一位同学对《一代宗师》电影中人物进行独特的剖析与情节的描述。张老师还推荐了几部电影《美丽人生》、《蝴蝶效应》和《天国的阶梯》,让大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欣赏励志人生的电影。

第二天上课时,张老师主要讲试卷,她先联系我们生活中的经历,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在讲文言文时,老师让学生进行文言知识回顾,以提问的方式,鼓励他们大声说出同一个字在不同文言段落的意思和词性。讲到常见的文言词语,张老师会做相应的拓展,并举例解释其意思,学生们随着老师的思路尝试猜出词的意思。我觉得张老师教学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多鼓励学生,她会经常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去分析学习中看似居高叵测的问题,减轻学生们的压力,使难题变得轻松易懂,给予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独特视角,犀利批判

在三天的见习中,我还听了刘老师的课。刘老师讲课,有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刘老师今年教高三,他的性格温和率真,很多高三学子喜欢他的课。无数高三学生背负着高考的重任,很多课程题目每天都被重复讲授,他们容易感觉枯燥和单调,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但刘老师他很善于捕捉学生们高考前的复杂情绪,在讲高考答题模式的同时,会穿插许多风趣生动的知识。如他讲到怎样分析小说的结构时,他用大部分的时间跟学生们讲述了许多意识流、故事或人物小说、比如以《河的第三岸》作为例子,用精辟通俗的语言把故事情节描述得妙趣横生,去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还举了《红楼梦》中描写人物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服饰等句子与学生们一起品味,并自己尝试模仿创作引发大家读写小说的兴趣。另外,他用犀利深刻的话语抨击社会中的黑暗角落,同时让学生学会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用批判性的思维去认识周围的人和事,每次我听他的课,总会让我想起鲁迅先生。

(五)见习中的反思与建议

在这三天的见习中,我发现很多教学的亮点,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相当大的作用。同时也看到一些可以完善的地方。比如老师在应用多媒体查找教学资料时,由于整理得较为分散而把不少时间浪费在找文档资料这个环节,这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另外在一些课堂上,学生表现比较拘束,影响了课堂气氛。所以我想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老师在课前尽可能把讲课的最终版资料准备充分,且摆放在电脑上容易找到的位置;二是更多与学生们互动,让他们善于表达自我,学会独立思考;二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也有密切联系。老师在讲课特别讲试卷中的阅读理解时,尽量不要只局限文章的脉络分析与答题技巧讲授,可以通过一些历史典籍、地理天文等常识更多地去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去理解文章。

三、见习总结

小学教育见习工作总结 篇4

我们这次教育见习按照学校的要求,主要任务完成情况如下︰在教育见习的一周里每天至少听完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做好听课记录,并提出建议和意见;每天写一篇见习日记。有机会的话,协助教师批改作业、试卷,对同学进行问题解答。

一个星期的见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当一位教师的乐趣与艰辛,让我感受到了虚拟教学变为真正面对面的教学。一周的见习,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好短好短,也很不错,当我走进校园、漫步在校园里或是在走廊里,那一句句的出自学生的一声声“老师好”那感觉从未有过。

一个星期的见习生活,让我感慨颇多。我见习的班级是新桥小学四年级(1)班他们都是一些10岁左右的孩子,又可爱,又活泼,又好动,又调皮,上课总是不是回过头来看着我们这些陌生的新面孔。刚开始与他们接触我还有些紧张,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们相处,他们的思维常常令我感到无解,但随着对他们的渐渐熟悉很快的,我就可以跟他们打成一片了。而现在,我对我下学期的实习充满了期待。

在见习期间,数学有过一次考试,我们还帮助教师批改过一次试卷。说实话,别看着小学生的试卷十分容易,但是批改起来却是一点都不容易啊,绝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与顺利,小学生的试卷考的大多数是好几位数的书写,这个你要是一不留神的话就会看错的,为此,别看只有少少的50份试卷,可却花了我们组26个人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来批改它,还不包括计算分数。由此可见,小学试卷的难改之处,也可想象到小学教师的艰辛之处。

在见习这段时间,因为学生带还小,自我组织能力和约束力都还比较差,特别是个别学生更差,这就需要老师牵着他们走,指导他们应该怎么做。在这里,我从那些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老师们平时都很严厉,言语很少,可是对管理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却很有一套,通过这一个星期的仔细观察,我却是体会到了老师们用的方法,我想,那便是恰到好处和耐心,对该奖的奖,该骂的骂,学生的事永远是大事。

一个星期的见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一个星期的见习,我的教学经验得到了质的飞跃,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咀嚼,去回味,去探索。在这一周里有我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坐在后面听课,第一次被一大群学生喊老师,第一次监考,第一次批改学生的试卷。我想这些酸甜苦辣将会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充满意义的经历,将会是我今后走上岗位的一笔小财富。

最后我想感谢跟我同组的那些同学们,没有你们的帮助,我或许根本无法这么顺利地完成这次见习任务。更感谢带班教师们这么配合我们的工作。在我们第一天刚到的时候,就给我们安排了两节公开课听,还特别的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及师资力量,还有就是为了不让我们与学生下课时间撞在一起,还特地调课,好让我们避开下课高峰期,他们的态度感动着我们见习的每个人。也许明年,我就将担负起教师应担的责任与义务,成为一位真正的教师,但我知道,要当好一名教师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次的见习只是为了将来的实习打下铺垫!

学校教育见习工作计划 篇5

通讯员游子藜10月8日,华中师范大学2011级未来教育家计划“走进少数民族中学关心少数民族教育”教育见习活动在湖北省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高中正式落下帷幕。

据悉,本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郑伦楚老师、殷杰老师带队,班主任马兴惠老师指导,班长康茜负责,吸引了来自未来教育家计划培养班上9个不同院系的21位同学参加。另外,此次见习活动为期3天,主要分为学校参观、走进课堂、教育座谈会、建立班级图书角、班会组织5个版块。

6日上午9时,见习队伍正式到达他们的见习地点―恩施中学,学校的主要领导一同在校门口迎接所有的见习队员。接着,他们来到了会议室,与恩施高中的主要领导商谈了见习的具体流程。首先,赵主任对见习队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为在场人员简单地介绍学校的校容校貌、师资力量、建设进度等基本情况,然后主管教学的秦主任向队员们了解了走进课堂和班会组织两大板块的具体实施流程和需求,并答应全力配合本次见习活动。最后带队老师郑伦楚向在座的校领导介绍了未来教育家计划的由来,并对见习队员提出了通过见习活动了解基础教育现状的要求。会议在和谐欢乐的气氛中逐渐走向尾声。

7日下午4时,本次见习活动的最后一个版块―班会组织顺利开展。班长康茜将21位参加见习活动的同学分为两个小组,由两位副班长分别策划、组织、带领恩施高中高一年级的7班和19班进行班会活动。其中,第一小组将19班的全体同学带到体育场,举行了“寓学于乐其乐无穷”的户外班会活动,围绕着“抓乌鸦”和“乾坤大挪移”两个游戏。活动伊始,全体同学围成一个大的圆圈,

每个人伸出自己左手的食指和中指,竖直向上作一个“小乌鸦”,同时伸出右手掌心朝下,作一张“网”,放在右边同学的“小乌鸦”上面。要求是主持人读一篇《抓乌鸦》的.故事,当出现乌鸦这个词时,请马上用手的“网”去抓右边同伴的“小乌鸦”,同时要把“小乌鸦”快速从左边的“网”下面逃离。没有成功从“网”中逃离的同学接受惩罚。活动在大家此起彼伏的笑声中完满结束。

教育见习报告. 篇6

转眼间,一周的见习工作已经结束。学校安排我们做这次见习,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学到一些教书的方法,以及如何管理班级,学校对于我们赋予了极大的期望,当然我们也不想辜负学校。回顾这一周的见习时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给了我许多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下面,就我的见习工作做一个报告。

2014年3月24日早上在开完了动员大会后,我们踏着急切的步伐,来到了成都市涌泉中学。首先我们找到了那个学校的一个校长,不过当时确实让我们灰心了,因为当天我们的工作没有被安排好。幸好第二天,当我们到达学校的时候看到了校长,然后他就带着我们直接找到了我们的指导老师,不一会儿,我们所带的班级就分出来了。我很荣幸的作为初三四班的班主任,这个班有39个同学,21个男生,18个女生。在李琼梅老师的指导下,我了解了这个班的具体活动情况。首先,他们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也比较活跃。在我看来,他们中的班委干部有着良好的组织能力,这为李老师的管理省了不少的心。另外,这个班的成绩整体上是比较好的。在本次的月考中,全级前60名在他们班上就有20个,但是拔尖的还不是很多。虽然有些有点调皮,但李老师都是很和善的对他们,让我学到了不少。

其次,作为一名见习生,我们主要学习中学老师的授课方法,因为他们在中学教学上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而且,何老师也特别有耐心,记得有一次在听课上,我认为 H2CO3的鉴定不应该用指示剂再加BaCl2,何老师都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解释。另外,在唐老师的课上,告诉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其化学性质。因为化学性质一直都是物质的难点也是其重点。总之,我们得采取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与消化。

近1周的见习使我成长了不少,从中有不少感悟,下面就是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是要真诚: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记得第一天来这里时,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老师怎么样,应该去怎么做,要去干些什么等等!踏进大门后,只见几个陌生的人用莫名而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尴尬的局面立刻得到了缓解,大家都很友善的微笑欢迎我们的到来。

第二是激情与耐心: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作为老师应根据学生喜好,然后胸中充满着热情给学生讲课,然后课下耐心的给不懂的学生解释。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得去面对从未面对过的一切。

见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他使我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以后进一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我对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有的责任有了新的认识。最后衷心的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

见习人:李文琼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学校教育见习工作计划 篇7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见习课时短、见习时间不连贯

某些高师学前专业由于课程设置较多, 学生人数多, 而见习幼儿园的数量有限, 导致见习的课时不得不压缩。往往见习工作只安排在某一个学期里, 且只有几次, 见习活动流于形式, 学生见习过幼儿园工作后并未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不能与幼儿园的老师和幼儿熟悉,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见习效果。

2. 见习形式和方法较单一、内容欠完整

目前, 某些院校中学前专业的见习主要是教师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观摩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 且见习的形式多侧重于观看, 学生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幼儿园强调保教结合, 某些学前专业学生的见习内容多针对本学期所学的教法课, 与幼儿教师缺乏交流, 对幼儿心理行为的观察不够, 对幼儿园保育、卫生安全环境创设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了解较少, 见习内容存在片面性。

3. 见习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

学前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先学习专业理论课和艺术技能课, 以这些课程为基础, 依次开设各类教法课程。见习活动与所学各类专业课程不同步是高师学前专业见习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某些高师学前专业将见习活动等同于教法课见习, 将见习安排在教法课开设较集中的一个或几个学期, 对于理论课、艺术技能课并未安排相应的见习内容。学前专业的人才培养讲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但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的见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4. 见习活动缺乏有效的总结及考评机制等。

见习工作被某些教师看做是带着学生见习幼儿园看一看, 不像是课堂那样严格, 具体让学生做什么, 教师很少再提要求, 以至于学生对在见习过程中应完成的任务不知情, 校方对学生的见习没有具体的任务要求和考评标准。缺乏有效总结和考评机制的见习活动会让见习效果无法保证。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基于对目前高师学前专业教育见习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校结合自身实际, 对原有的见习时间、内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建构渐进式的教育见习模式。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依据学前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结构特点, 将每学期的教育见习活动循序渐进、分阶段有步骤地加以安排, 丰富见习的形式, 并建立每个见习阶段相应的考评机制。

1. 扩展见习的时间

我校学前专业的课程开设顺序依次为:专业理论课、艺术技能课和学科教法课。渐进式教育见习从时间上突破了以往见习只集中在某个学期的设置, 从开设专业理论课时就进行见习。见习共持续3个学期。这样做保证了见习与校内主要课程讲授在时间上同步。

2. 建构层层递进的见习形式

依据学生在校所学课程的类型特点和专业知识建构的渐进性, 我校设置了集体观摩式和跟班式两种见习形式。

集体观摩式见习对应着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课和艺术技能课的时期, 此时为学生设置各种集体观摩的见习主题, 让学生参观幼儿园环境、观摩幼儿教师授课、了解幼儿教师的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

在见习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跟班式见习, 此时学生已系统学习了核心专业理论课、具备一定的艺术技能, 陆续学习了各类学科教法课程, 跟班式见习让学生进入班级进行细致观察, 以便了解幼儿园一日保教工作如何开展, 接触到最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境, 学习教师对不同的幼儿如何使用对应的教学策略, 以及教师是如何运用各种艺术教学手段进行授课的。这样做一方面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艺术技能、学科教法课程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找到对应的实践内容。另一方面, 跟班式见习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幼儿, 可以对幼儿进行主题式个案观察, 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教学对象, 为他们将来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3. 充实见习的内容

渐进式教育见习改变了“教育见习=教法课观摩”的传统模式, 力求见习的内容与学生在校所学内容尽可能地契合。为此, 将见习内容充实为:教学观摩、幼儿一日活动观察、区域活动观察、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创等多项内容。教学观摩要求学生观摩班级内教师的五次教学活动, 并做好听课记录;幼儿一日活动观察要求学生记录所在班级幼儿从早晨入园一直到下午离园期间在幼儿园的活动情况;区域活动观察是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 学生对幼儿进行个案观察, 记录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幼儿行为分析、观察教师处理措施与结果;幼儿园玩教具制作要求学生依据见习班级的教学需要, 使用各种手工材料和废旧材料, 自制玩教具;幼儿园环创要求学生参与见习班级的环创工作。以上这些见习内容从难度上看, 既有一般的观察记录, 又需要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的深入分析, 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构思、设计, 难度由浅入深;从广度上看, 这些见习内容涵盖学生在校所学的各门课程, 专业知识涉及较全面, 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 建构多方参与的见习考评机制

以往的见习考评, 通常是学生提交见习总结报告, 这种考评方式使教师无法了解每一个学生见习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在渐进式教育见习体系中, 集体观摩式见习的作业主要是要求学生写出观摩感想、进行观摩后的主题讨论。而学生进行跟班式见习时, 考评内容则被一一细化, 并以表格作业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简单明了, 学生在见习的不同时段根据见习任务的安排填写这些表格。见习考评方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考评主要由校指导教师负责, 在见习期间, 校指导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见习情况, 给予必要的指导;见习结束后, 批阅学生见习表格和见习总结报告。校外部分主要指幼儿园里的见习指导教师, 他们依据见习大纲的要求, 对学生随时给予指导, 并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接触幼儿园保教活动;见习结束后, 批阅学生的见习表格和见习总结报告, 并写出评语。

三、建构学前专业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的实践价值

1. 保障了学生所学专业课程与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密切结合

理论与幼儿园教学实际脱节一直是我国各高师院校学前专业人才培养中力求避免的问题。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突破了单纯的幼儿园教学活动观摩的见习形式, 取而代之的是依据学生在校所学不同学科的类型安排的多种见习形式、多种见习任务, 学生所学的各专业理论能够非常有针对性地与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对应。渐进式教育见习保障了学生所学专业课程与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密切结合。

2. 建立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育见习形式

渐进式教育见习的内容始终与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保持同步, 从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入手, 建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育见习形式。从最初的集体观摩式见习, 到后来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跟班式见习, 见习的难度和对学生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 与之相随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渐进提高。

3. 保证了学前专业教育见习考核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

见习结束时的考评目的在于衡量见习的效果, 为见习的总结与反思提供客观的参考。渐进式教育见习将考核的内容细化分解为一个个考核任务, 在考核评价时, 考评教师依据考核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保证考核评价的全面性, 可较细致地检验教育见习的实际效果;同时, 学生在依次完成这些见习任务的过程中更全面具体地了解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各个方面, 通过这种见习考评增强学前专业教育见习活动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渐进式教育见习强调学校和幼儿园的共同参与, 考评教师由校指导教师和园指导教师两方担任。这样就使学校全面了解学生在幼儿园见习过程中的表现, 并根据学生平时的见习情况进行综合的见习成绩评定, 确保见习考评的公平、公正。

摘要:教育见习是学前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目的是让学生在正式实习之前就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情况, 加深对幼儿园教学目的、任务、方法及教师工作基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的建构和研究实践出发, 针对现有教育见习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从扩展见习的时间、建构层层递进的见习形式、充实见习的内容、建构多方参与的见习考评机制等方面入手, 探索建构科学有效的高师学前专业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

关键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建构,实施

参考文献

[1]胡少金.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见习中的问题及思考——以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科技资讯, 2015, 15:153-154.

[2]米庆华.基于“融园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以阿坝师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1 (8) :64-66.

[3]李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的建构与实施[J].济宁学院学报, 2013 (02) .

学校教育见习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93-02

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1]反思不仅在幼儿教师的职后阶段受到重视,也应在职前教育阶段培养,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的反思现状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 研究方法

教育见习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见习能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对见习的反思能促进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思实践的能力,要求学生撰写见习反思。反思就是一种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是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从多角度对自身的信念、思想、观念及行为进行深刻反省的过程。[2]G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一(2015级)学生第二学期的见习时间为一周,在见习前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见习反思。为了让学生写好见习反思,见习前给学生发放了有关教育反思的一些资料,带队教师也给学生讲了反思的重要性、反思的内容和方法等。本文主要对大一38名学生撰写的见习反思进行了内容分析,通过内容分析法能客观地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的反思现状。

二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反思的现状

通过分析见习反思发现,学生在见习中对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有了感性的认识,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有了深切的体会与认识,逐渐喜欢上了幼儿教师职业,也愿意以后做幼儿教师。学生们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学生们发现自己组织教学活动能力不够好、不能很好地与幼儿互动、面对幼儿的一些问题或行为不知道采取什么教育措施。反思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幼儿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素质

学生们认识到幼儿教师应具备各方面的素养。有学生认为:“要做幼师,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要精通各种文艺方面的技能,比如唱歌、弹琴和绘画,还要拥有一颗和孩子们一样纯真的童心。”有学生写到:“通过见习,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幼儿教师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学生们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有了认识,有学生写到:“一周的见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幼儿教师的工作,同时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外,也要处理好与其他老师、家长的关系。”

2 与幼儿的互动不理想

在与幼儿互动方面,为了和幼儿构建良好的关系,学生们做了一些努力。有学生写到:“第一天的中午,我利用午休的时间,把孩子们的名字按学号全部抄到我的笔记本上,我想要融入孩子们的世界,我首先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但由于学生以前和幼儿沟通较少,和幼儿互动的经验欠缺,普遍感到自己亲和力不够,不能主动与幼儿交流,甚至感到不知所措。有学生认为:“我还不能真正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和幼儿交流的次数比较少,每每这个时候,我觉得无奈和煎熬,不知该如何是好,后来我就做了改变,主动和幼儿说话。”

3 处理幼儿的问题或行为的效果不佳

幼儿好奇心强,会提出很多问题,对于有的问题学生也回答不上来。由于学生实践性经验缺乏,当遇到幼儿的一些问题或行为,不知该采取什么教育措施或方法。有学生写到:“有个幼儿的妈妈送他进园后他就一直哭,而当时我是第一天见习,看到这孩子哭了蛮长时间的,就过去哄他抱他,结果越哄越黏人,一直跟着我不愿意去跟小朋友们玩。”也有学生对幼儿之间的冲突不知所措,“在区域活动时,两个小朋友有一些小矛盾,甚至打架,这种时候往往就有些手足无措,只能寻求带班老师的帮助。” “在玩建构区时,有个男孩发现自己少了一块积木,就去拆另一个小朋友的建筑,另一个小朋友就哭着来给我说,我去说那个男孩,他不听我的话,我只能去安慰另一个小朋友。”有的学生也对自己所采取的教育措施进行了反思,“老师组织教学活动时,有个幼儿和旁边的幼儿说话,老师让他们分开坐,他就哭闹,我主动去哄他,结果他哭闹更厉害。后来我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应去哄他,而应忽略他,让他意识到上课和其他小朋友说话会影响课堂秩序。”

4 组织教学活动的经验不足

由于大一学生第一次去幼儿园见习,没有要求他们组织教学活动。但在幼儿园班级教师的要求下个别同学组织了教学活动。在教学方面,学生感觉自己教学经验不足,对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了解不多,也有学生意识到自己能力不够好,组织的教学活动不够有趣。有学生写到:“我讲的故事很直白,大多时候就是照着书本念,讲得不够生动形象,我注意到幼儿的表情很迷茫,也不是很喜欢听我讲故事,有的小朋友甚至自己拿书到旁边看。”也有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不生动,“我第一次给孩子们讲故事,语言不生动、肢体语言也没有很多,这一点我是后面看了带班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反思到的。”也有学生认识到组织教学活动时不能维持班级秩序,“因为我是第一次当授课老师,太过于紧张,忘记了孩子们才三岁左右,听不懂太过深奥的内容,这堂美术课乱成一团,后来我在带班老师的指导下采用小组内互帮互助的方式教孩子们画画。”

5 愿意从事幼教

通过见习,学生们对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了解更清楚,对幼儿教师职业也有了真切的认识,也逐渐热爱幼儿教师职业,坚定了以后从事幼教的决心。有学生写到:“这次见习是我第一次与幼儿亲密接触,通过这次见习,让我改变了之前的一些对幼儿园和幼儿的看法,让我更喜欢幼儿,让我渐渐爱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

通过分析发现,学生能针对自己的收获、困惑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反思,从中也发现自己的不足。针对存在的不足,学生们明确表示: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学习各门课程,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但由于学生第一次撰写见习反思,从中也看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反思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关反思的知识欠缺、缺少反思的氛围、对反思也没有进行评价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促进策略,期望能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的反思。

三 促进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反思的策略

1 对反思应有明确要求,并进行指导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园教师“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3] 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一个专业人才质量的构想,体现时代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要系统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反思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对学生的反思做出明确规定与要求,对见习中的反思也应明细化,以便于更好地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思的知识缺乏,反思的方法了解不多,因此,应对学生的反思加以指导。高师院校应开展有关反思的专题讲座,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反思知识,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反思意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其掌握反思的方法,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反思。当学生在见习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及时引导学生反思。

2 创设反思的文化氛围

反思需要一定组织文化的支持,“进行反思实践需要有一个支持性的环境,需要创设一个组织环境来鼓励开放性交流、批判性对话、冒险以及合作。” [4]要创设反思的文化氛围,教师应加以指导,这是因为多数学生缺少反思意识,也不知道反思什么以及怎样进行反思。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创设反思型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基于共同愿景构建而成,是一个民主平等、多元化、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学生们在一起互相讨论和交流见习中的收获与困惑、共同学习、共同反思、共同成长。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反思习惯,增强他们的反思能力,为以后工作中的反思奠定基础。

3 对学生的反思进行评价

为了使学生见习中的反思常态化,应对反思进行评价。应加强学生对见习的反思,应要求学生每次见习撰写至少一篇反思。对反思的评价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见习中的收获。让他们学会判断、分析自己的见习,了解自己的收获,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并将见习中写得好的反思进行展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与提高。

4 高校教师应树立反思的榜样

高校教师应具有批判反思意识,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思的榜样。对于见习要不断反思,了解做得好的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虚心接受领导、同事、学生等人的建议和意见。教师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教育见习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对学生的反思起示范作用,能激发他们的反思意识,引导他们不断思考,取得进步。

总之,具有反思能力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素养,在职前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非常必要。反思是一种主体活动,没有主体意识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不会在见习中主动去反思,因此,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反思能力,除了高师院校应采取措施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应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增强反思意识,掌握反思的知识和方法,并能积极主动反思。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1.

[2]刘晓晓,温锡炜.反思视角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4(4).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1.

教育见习总结报告 篇9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101班 姓名:王锦

感谢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这个平台为我们提供教育见习的机会,我获益匪浅。

教师应该是一本书,供学生阅读,让学生汲取能量。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

我见习的课堂是高一,生物课在许多学生心里的分量是无足轻重的,所以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多向学生灌输科普知识和生活常识,让生物课堂生动起来!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

1.导课

教学的导入过程是一堂课的开端,导入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影响

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十分关键。《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课的导入,卯老师由复习开始,然后过度到这节课,承上启下,知识贯通,衔接自然,效果非常好。也可以由生活讲起,然后拨离出涉及到的知

识,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对生命生活的关注,也能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2.板书及多媒体的应用

板书是教师的基本功,一手漂亮的板书体现了一名教师的素质。

板书设计还应体现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切不可偷懒马虎。

多媒体的应用能让枯燥的抽象知识形象化,《DNA是主要的遗传

物质》一课中,究竟什么是遗传物质?四个著名的小鼠实验制成的动画生动有趣,既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师要适当地榜书等。

三、教师的教学实施

1.时间的控制

一节课的时间一定要安排好,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内容,讨

论时间控制得当,导入不可过长,结尾不可过于仓促。中学课堂为四十五分钟,后半段坐不住,应安排好重难点的位置。结尾太仓促,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感悟,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小组讨论

老师一定要选取一个得当的问题让学生交流,有些课堂有些话题并不适合讨论,不应牵强使用。在讨论中,老师应走进学生,及时指正错误,指导讨论方向。这样会使讨论效果更好。

3.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展示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这是机会,要把握机会。比如在课上,学生们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做题,做对了老师要给予一定的褒奖,做错了老师也要鼓励学生,比如称赞学生勇敢,借此鼓励其他的学生踊跃表现。

教师要全面照顾学生,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课堂,努力营造均等的机会、公平的环境。比如,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但是依旧有沉默的学生不参与课堂。老师点名让一个从不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虽然他有些扭捏,但是回答的是正确的,老师说“看,是不是很简单,你也能回答的很好。”这会使学生自信心加强,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升。要相信老师的一个小的行为都会产生蝴蝶效应。

教师在叫学生回答问题时,最好能叫出学生的名字,这样更亲切一些,也更能显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四、教师对学生指导

听课时,我看到有的学生不会划重点,在教材中凡是有字的地方都划上了,教师应该教学生如何提炼重点。

五、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个人素质的提升

一名好的老师一定会十分熟悉教材,甚至知道每一章每一节所在的页数,能随口举出相应的考试题,指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准确把握考试出题方向,这样也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敬佩。教师还应该会追问,在关键处多追问,启发学生思考。结论性的知识不能总是老师塞给学生,而应该由学生自己总结、感悟,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广泛,这就要求生物教师的知识必须准确、广泛。大学的专业知识看似与中学的内容脱节,其实不然,只有积累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文化底蕴,才能及时应答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若总回答不上问题,就会影响教师威信。

总之,见习使我们接触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了我们

上一篇:浅谈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下一篇:“五四”运动征文:铭记五四,把握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