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共5篇)
年、月、日(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1
1、师:同学们,昨天我一跟你们见面,就觉得大家特聪明,那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我说,你们猜!(板贴蜻蜓、蜜蜂、蝴蝶的图片)
2、师:同学们真是猜谜能手,看来这个猜谜能手的奖杯就非你们莫属了,(出示奖杯),那你们得了这个奖杯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你们的心情呢?生:高兴、开心
3、师:从前有一只蜗牛,它也曾经得到过一个奖杯,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
4、师:上课。板题,谁能读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首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在读之前,你们会给自己提出什么样的读书要求?
2、师:我们读书应该大声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来读,就按这样的读书要求来自由地读读课文吧。
三、认读词语,指导书写。
1、师:同学们读课文读得可真认真,相信这些词语也难不到大家。(出示词语。“翅膀、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唯恐、勉强、坚硬”。)
2、老师这里还有三个词语,“蜻蜓”、“蜜蜂”、“蝴蝶”。学生读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什么?都有“虫”字旁。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些词语贴到它相对应的图片上呢?请学生贴词。这些带有“虫”字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写“虫”字旁的字和单独在写“虫”字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写“蜂”字。练写。
四、整体感知课文。
1、下面,我请4位同学来读读课文,全文有4个自然段,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其化的同学边听、听看、边想,以前的蜗牛和现在的蜗牛都是什么样子的?
2、谁能用书中的句子来说说以前的蜗牛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蜗牛呢?(出示句子“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3、以前的蜗牛长着一对翅膀,那它会飞到哪儿去啊?它是怎么飞的?它看到了什么?它此刻心情怎么样啊?现在你能完整地再说一遍吗?你们看,长着翅膀的蜗牛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自由啊,谁能读出它的快乐和自由?练读。
3、指名读。我在听你读的时候,强调了“有力”这个词语,你有什么想法?(蜗牛的翅膀很有力)谁还有不同的感受?指名读,你强调了“自由”,你体会到了什么?(蜗牛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很自由。)还有没有不同的读法?为什么强调“飞翔”一词啊?(在天上飞来飞去很好玩)是啊,每个人的体会不同,那我们读同一个句子,就会读出不同的感受。
4、请1、2组的同学齐读上面一句话,3、4组的同学齐读下面一句话,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一想,以前的蜗牛和现在的蜗牛有什么不一样?板书:自由地飞翔、慢慢地爬行。
6、读了这两个句子,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蜗牛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板书:画箭头,打问号。让我们默读第2-3自然段,看谁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7、谁来说说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8、蜗牛的变化还得从那次飞行比赛开始。这次比赛都有哪些选手参加了?仅仅只有这四位选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对,省略号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很多选手。看来,在读书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也不能轻意放过。
9、那么多选手来比赛,那比赛的结果是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里读出来的?出示第2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当时飞行比赛的情形。听了你的朗读,我们好像来到了比赛现场,看,蜗牛来比赛了!假如这里就是比赛的现场,谁来摆一摆它们的位置?请大家再仔细读一读这个句子,找找那个最能表现比赛结果的词,读完之后,请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怎样摆更好。你为什么这样摆?你还能让蜗牛把其它选手甩得更远吗?哦,这下我知道了,蜗牛比别的选手领先很多,没有人能赶上它,这就是“遥遥领先”。原来,边读书边想象画面也能帮我们理解词语啊。
10、蜗牛凭着它这对有力的翅膀不仅得到了飞行比赛的冠军,还得了朋友们的称赞呢!它们会怎么称赞这只蜗牛呢?来,小蜻蜓,你来称赞一下蜗牛。听了你的称赞,小蜗牛心里甜丝丝的。小蜜蜂,你怎么夸奖它!听了你的夸奖,小蜗牛心里乐开了花。花蝴蝶,快,你也来夸夸它吧!听了你的话,小蜗牛不由得飞到空中,尽情地挥舞着翅膀,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此时此刻,蜗牛的心理啊……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蜗牛吗?学生答“得意洋洋”。找得真对。板书:得意洋洋。
11、那这只得意洋洋的蜗牛又是怎么会背上重重的壳的呢?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你找的是哪几个句子?(出示: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
12、今天啊,同学们读书读得可真仔细,我也想来读一读,小老师们,你们可要认真听哟!(漏掉“成天”一词)。老师读得怎么样?我们对比的来看看这两个句子,出示“它把奖杯背在身上。”“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问:不要“成天”这个词行不行?请看:清晨,蜻蜓约它去练习飞行,它说:____。中午,蝴蝶叫它去做游戏,它说____。晚上,萤火虫飞来了,要它把奖杯放下,它说_____。蜗牛就是这样,什么事都不做,成天背着奖杯到处炫耀。
13、但它却没有发现它的翅膀正在慢慢变小,金灿灿的奖杯压得它连路都走不动了,我们真为它着急啊。同学们,你想对它说什么呀?可惜大家的话蜗牛一点儿也没听进去,它一心想着它的奖杯,它只会成天,一起读这段话。
14、有谁知道“唯恐”是什么意思?在这段话中,还有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你们可以找出来吗?找得真准确,原来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呀。
15、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它变化的原因?请男生读第2自然段,女生读第3自然段。谁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大家通过自己提问,运用各种读书方法,找到了答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
16、从一个飞行冠军到只能慢慢爬行,真是令人可惜啊!那同学们如果这时让你来读最后一自然段,你会怎么读?和你的同桌互相来读读吧。从你的读中我听出了“惋惜”,谁还想读。全班齐读。
17、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描写以前的蜗牛和现在的蜗牛的两个句子,能带着情感把这两个句子再读一读吗。我还是请第1、2组读第一句,3、4组读第二句。同学们读书读得越来越有感情了。
四、整体渗透教育。
1、出示课文插图。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蜗牛老了,有一天,它带着小蜗牛在草丛中一步一步地往前爬,忽然,一抬头,发现空中飞来了一群活泼的蜜蜂、美丽的蝴蝶、可爱的蜻蜓,它们正在空中你追我赶、翩翩起舞呢!老蜗牛羡慕极了,此时,它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2、回想当初,出示“清晨,蝴蝶约它去练习飞行,它应该_____。中午,蝴蝶叫它去做游戏,它应该_____。到了晚上,萤火虫叫它把奖杯放下,它应该_____。学生回答。
3、是啊,在面对奖杯和荣誉的时候,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永远拥有一对有力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年、月、日(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2
1.能够正确地听、说、读、写字母“c, m, n, r, s”。
2.能够能听懂会说单词“ear, nose, mouth, eye”。
(二)能力
1.能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2.能够听懂、会说简单的句子来描述面貌部分特征的功能。
(三)情感
通过对五官英文名称以及其功能的英文表达,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让学生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
二、教学重点
1.能熟练的听、说、读、写字母“c, m, n, r, s”
2.准确的听、说、读、写单词“ear”“nose”。
3.能够听懂、会说有关描述面貌部分特征的功能的语句:
1.I talk / eat with my mouth.2.I smell with my nose.3.I hear with my ears.4.I see with my eyes.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统全班打招呼问候,用游戏“Simon says”开始课堂的教学。
2.操练
1)全班分组,每组分得数张字母卡片。教师询问,每组选一名学生来回答。例如: Teacher: what do you see? Student: I see n-o-s-e, nose!
2)教师手中持有单词卡片,分别为“ear, nose, mouth, eye”。由一名学生抽取一张,然后用该单词说一句话,并伴以动作。例如单词“nose”,学生可以指着自己的鼻子说“This is my nose.”,也可以说“I smell with my nose.”,同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让学生画自画像,并画出场所。画好后,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并说说自己在哪儿。
4)教师让学生欣赏歌曲“What do you see?”(参见“优秀课件”),然后演唱“The face song”“I hear with my ear”,在歌声中结束课堂教学。
4.课堂评价
1)教师指导学生做活动手册的相关练习。
2)表扬积极参与和配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学生,鼓励学生活学活用,敢于开口,积极地同伙伴进行对话练习。
5.学以致用
年、月、日(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3
班级 姓名 得分
小朋友,请将你的字书写美观哦。(2分)
一、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下列字母。(8分)
C F E L J K
V W U S T R
三、看拼音,写词语。(16分)
xī yánɡ wāi xié lǐ pào jiǎo jiān
kuánɡ huān ɡuī zhōu yàn huǒ shén zhōu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歌( ) 州( ) 家( ) 跑( )
吹( ) 舟( ) 加( ) 炮( )
五、请填上合适的量词。(6分)
一( )桌子 一( )小鱼 一( )大马
一( )鸭子 一( )铅笔 一( )炉灶
六、选词填空。(7分)
菊花 梨花 荷花 棉花
1、秋天到了,公园( )开了,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燕子 鸽子 大雁 麻雀
2、秋风起了,天气凉了,( )和( )飞往南方去过冬了。
检阅 城楼 大典 红灯
3、天安门( ),( )高挂。
4、开国( ),首长们( )了海陆空。
七、读儿歌,改几句话,让宁宁做个细心的小画家。(10分)
宁宁是个小画家, 宁宁是个小画家,
彩色铅笔一大把。 彩色铅笔一大把。
画个炉灶没有门, 画 ,
画只鸭子尖嘴巴, 画 ,
画张桌子腿歪斜, 画 ,
画匹大马没尾巴。 画 。
你看看, 你看看,
可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可是个 ?
八、把成语补充完整。(8分)
送爽 雁过
宜人 天朗
九、读一读,做一做后面的练习。(2+4+6分)
秋风爷爷
天高了,地宽了!乐得秋风爷爷到处跑……
秋风爷爷对着大树爷爷吹口气,大树摇啊摇,一会儿抖(dǒu)落一只金蝴蝶(hú dié),一会儿抖落一只红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花蝴蝶。
妈妈说,大树落叶了,送给小树做肥料(féi liào),盼(pàn)它快长高!
秋风爷爷对着小河吹口气,小河笑啊笑,一会儿抖动披着的纱巾,一会儿卷(juǎn)起一个个浪花花,一会儿抱着白鹅摇啊摇。
妈妈说,小河高兴了,它养的鲜鱼、螃蟹(pánɡxiè)肥又壮(zhuànɡ),宝宝吃了营(yínɡ)养好!
秋天秋天真美丽。天高了!地宽了!庄稼丰收了,一抹(mǒ)金,一抹银,画出一幅好风景。秋风爷爷到处跑,乐得孩子们掀掉(xiān diào)头上的太阳帽(mào)……
1、数数这篇文章有 段话,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写上序号。
2、秋风爷爷和小河玩起了游戏,小河有什么变化呢?请你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用“ ”画出来。
3、秋风爷爷就像一位魔(mó)术师,它对着大树吹了一口气,大树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
十、1、教师节到了,你把自己画的画送给老师。在画的背面写一句祝贺的话。(4分)
2、送贺卡时,我想这样对老师说:(3分)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篇4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风铃草 知识与技能: 1、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课文. 2、使学生初步认识风铃草,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3、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关于风铃草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现在咱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师:通过刚才听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谈感受。 教师结合学生感受,引入新课9、《风铃草》。 二、自主合作,读文识字 1、师:同学们快快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识字能力较差,接受较慢的学生)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同桌互读课文,教师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小组长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力求做到“组内所有的人认识所有要求认识的字”,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5、游戏巩固识字效果。⑴“我说你猜”。⑵“过独木桥”。桥上有一个词语,谁能读准这个词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就可以安全走过“独木桥”。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读得可真好!下面,自己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谈为什么这里给你印象最深? 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配乐朗读课文 二、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若遇到学生难认的字可从汉字的起源去指导。 2、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三、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后,你想对风铃草说些什么,在小本本上写下来。 反思 10搭船的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板书10《搭船的鸟》。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理解课文。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说说翠鸟什么样 二、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5
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共有四篇归类识字的课文。第一课通过“词串”,向我们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全课共分四组词语。第一组词语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词语介绍了荷塘里的主要植物;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第二课也是采用“词串”形式描绘了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的场面。全课的第一组词语表现天安门城楼的景色;第二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第四组词语表现了中国的突飞猛进。第三课属于看图会意识字,课文通过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第四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由5个偏旁“苗”组成5个形声字,再由这5个形声字分别组成词语,然后用一部分生字编人后面的儿歌。
这个单元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要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象形字和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及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要注意识字与写字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识字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2. 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字词。3. 了解水乡秋天的特点,积累词语。教学重点: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读词,写字。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大家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么?常熟是我的家乡,你们去过常熟么?电视上见过么?那儿可是个水乡小镇,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你们想不想去张老师的家乡看看? 2.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我的家乡,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出示韵文。
二. 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 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自由练习。
2. 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
4. 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齐读。
5. 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三. 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你们觉得美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师范读,我读得美么?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点名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荷塘真美啊。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点名读。评议。
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图片,美么?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这排词语读好。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四. 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师配乐朗读。我读得好么?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练习。
3.点名配乐读。(评议:停顿,想象。你读得真好,封你做读书大王)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读好了么,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来读一读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配乐齐读。
五. 示范指导,认真写字。
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点名读。齐读。把拼音去掉也行么?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看看是不是它。你真聪明。
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学生描红。(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4. 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了解水乡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3.指导用文中词语造句,以及文中插图的说话:“游水乡”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水乡景色,幻灯片或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幻灯片出示)。
金秋
烟波
水乡
夕阳
归舟
渔歌
芦苇
菱藕
荷塘
枫叶
灯火
月光
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2.抽读这些词语。
3、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指导感悟 1.激趣促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实际上水乡美得很哪!你们还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细心地看一看,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提示: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3。互说互读。4.反馈指导。
全班交流,大体步骤为: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通过“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阔。语速较慢。
(2)第二行:荷塘多彩明丽,摇曳多姿。语速较快,表达出兴奋之情。
(3)第三行:一幅“渔歌唱晚图”。晚霞映红了湖面,渔民们唱着悦耳的渔歌满载而归。语速稍快,抒发了丰收的喜悦。
(4)第四行: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湖面的点点灯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水乡更显宁静和迷人。读的时候语速稍慢。
5.整体感悟。
(1)了解叙述顺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2)练读全文。(提示:边读边联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a,自读,再口头填空。b.反馈说,评议,再说。C,进一步感悟水乡的美丽富饶。
三、指导熟读 1.体会押韵。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是押韵的。读起来琅琅上口,自读体会。
2.指导停顿。
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3.练读全文。
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四、练习造句
1.自己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2.指名造句,评议。
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五、指导看图说话
1.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2.多媒体课件出示金秋的水乡图。
(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听。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4)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5)说了这么多的水乡景色,你想发出什么赞叹? 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6)指名说,比赛说。
识字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犭”旁。2诵读课文。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具:教学挂图、投影片、录像带、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
2、能指导看图,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3、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和欢庆场景。
4、学会书写“桥、检、陆”这三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
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1月1日 3月8日 5月1日 6月1日 7月1日 8月1日 10月1日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2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多媒体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1)多媒体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3指导学习第三行。
(1)播放“狂欢夜”录像。
(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
四、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配以相应的乐曲和画面,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2指导写字。
(1)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构比例。
(2)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或用多媒体显示)
(3)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教室里播放适合的乐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巩固学习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天安门广场的节日欢庆气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投影片显示)城楼
红灯
金水桥 大典
检阅
海陆空 礼炮
焰火
狂欢夜 神州
腾飞
中国龙 2.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 3.抽读词语,齐读词语。
二、钢量曲直
1、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这些词,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懂得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 2.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3.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好吗?为什么? 你们能不能比他读得更好? 4.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跟你们比比,行吗?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词语。学生评价
5.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教师介绍怎样有感情地朗读:
我边读边想像天安门城楼、金水桥、接受检阅的威武雄壮的陆海空三军,夜晚广场上的狂欢情景„„
6.你们也学着老师的方法来试试。这时挂插图或出示投影片。
7.指名读,评议,再读。8.全班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三、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把剩余的生字一齐学完。
2.读读这些词语。
3,看看这些字,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互相交流。
4.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导以下的生字: 狂,新偏旁“g”(反犬旁),笔顺是:
第二笔“)”像动物直立微微点头的样子。
焰:右上方是“*”第二笔是不带钩的,下方的笔顺为:“‘r门n闩臼”,其中 第四、五的两笔短横等横且不相连。
州:三点的第一点自右向左下点,其余两点自左向右下点。笔顺是广J:>州丹州。
5.你觉得这些生字怎样写美观呢?好好观察一下。6.重点指导;
州:是“川”加三点,“川”的最后一竖应比其余两笔高,中间一竖略短些。7.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放轻音乐。8.出示写得好的生字,评议再写。
四、指导说话
1.看过国庆节时,天安门广场那热闹的场面。回忆一下,我们这儿是怎么庆祝的呢? 2.(放录像片)你们看到了什么?人们穿着什么?脸上怎么样?街上有着什么? 3.同座位互相听,互相纠正。4.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教师还可提示:我们也能在说的时候把韵文中所学到的词语用进去。5.说得这么好,写一定不会觉得困难的。学生写话,教师相机巡视。
识 字 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3、初步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意识字,激发学生学字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两张。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3。
2、引导自学。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他有点像?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出示“看”图: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上表示“看”字。
4、小结:
(1)这“笔、尖、看”3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这3个字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先看图,领会字意,再记字形由哪两个部件构成。
三、学习3个生字:灶、歪、尾。
1、出示“灶”图。(1)先看图,这是什么?
(2)想想:砌灶要用什么?(3)再看字:“灶”字由哪两个部件构成?火作为偏旁要注意什么?
2、出示“歪”图。
(1)图上的画挂得正不正?给“挂的不正”换个说法。(2)出示“歪”的字卡。领读、指名读。
3、出示“尾”图。你怎样记住它?
4、巩固复习。(1)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2)给生字找朋友。
5、学生看笔顺图描红。要求:看一看,描一个,笔笔到位。
四、读儿歌。
1、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
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是怎样的?(3)指导朗读。
3、“可是个粗心的小画家?”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指导背诵。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2、教学新偏旁。
3、学生看笔顺,描红。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认读课后词语。
7、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词语。
8、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识字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重难点、关键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区分‘描、瞄、喵、猫、锚”这5个形声宇的异同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学会1个;偏旁。2.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教具准备
会转动的字盘和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字卡)苗,这是什么字?齐读两遍。2.“苗”能跟许多部首作朋友呢,我们快去看看。
二、学习形声字
1.(出示字盘)看一看,“苗”跟哪些偏旁部首作朋友了啦?(芎、韦、口、目、宁)。
2.组合后的字都有“苗”这一部分,读音也跟‘苗”相同或相近,“苗”是声旁,“孑、韦、口、宁、目”就是形旁,表示与字的意思有关的,“描、瞄、喵、猫、锚”都是形声字。
3.学习“苗”。
(1)“苗”的偏旁是什么?你想想这与什么有关?(2)你们见过什么植物的苗?(3)读准字音。
(4)能为它组组词吗? 4.学习“描”。
(1)“描”为什么用提手旁?(2)谁能给“描”扩扩词?(3)齐读生字两遍。
5.学习“瞄”。(1)读一读字音。
(2)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3)读一读“瞄准”。这里“准”是翘舌音。6.学习“喵”。(1)“喵”谁会读?这种声音是哪种动物的叫声?(2)为什么是口字旁呢? 7.学习“猫”。
(1)“猫”的偏旁是什么?这与什么有关?(2)读准字音,齐读词两遍。
8.学习“锚”。
(1)你们见过铁锚吗?(出示挂图)看,轮船停泊时,用来稳定轮船的,一端上 有两个带钩的爪儿。想想看,为什么这两个字都是金字旁呢?(2)读一读词语,指读,齐读。
三、巩固练习
1.转动字盘,分成组来认读。
2.开火车读拼成的形声字,分别组词。3.总结。
通过对这5个形声字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形声字的特点,老师这儿还有首小 儿歌,专门来介绍形声字的。
“学习形声字,辨别要仔细。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掌握规律性,困难变 容易”。4.学生念儿歌,激发他们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说话练习
1.你能用书上这6个词语中的一个说一句话吗? 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几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2.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苗、猫、铁、描、准”,仔细观察这些生字,怎样才能把它们写美观? 2.指导。“苗”:“仆”的横要比“田”略宽,字形才能美观。
‘猫、描”:左窄右宽,右旁“仆”的“一”要收,不能超过“田”,这样整个字看起来 才能美观。
“铁”:最后两笔竖撇和撩要分开,整个宇才得舒展。“准”:第四笔要写在竖中线上。3.教师书写示范。
4.学生练习书空、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的生字词,巩固学过的生字,并能分辨几个形近音近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仪或教学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
L转动字盘,让学生读字组词。2.你是怎样区分这些形声字的? 3.齐读书上的词语。
4.我们书上把有些形声字还编成儿歌呢?快读读吧。
二、学习儿歌
L教师范读这首儿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要求:正确、流利。3.指名读,师生纠正。(相机出示)瓜”,读翘舌音。“两”:是边音。“停”:后鼻音,不读前鼻音。“两、偏、淆”,都有三拼音节。4.指导朗读.(1)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儿歌呢?(2)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懂得了什么? 5.指导背诵。
(1)谁能背得准,背得快?(2)自背,同座位互背。(3)比赛背。齐背。
三、学习生字
1.读准“两、脚,停,英、偏”的字音. 2.自学课后的笔顺表,并描下来. 3.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脚’:是“月字旁’.以前古人写“月”时与“肉”有关,因此人体上的大多数器 官都带有月字旁.
4.指导写字。“两”:里面的“从”应分别写在竖中线两旁。
“脚”,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窄些、紧凑些,中间的“去’与左边的“月”略微提升 点,右边的“p’与中间的“去”的第三笔持平。
‘英”:中间的“曰’要写扁些,下面的“一’要写得最宽。5.教师边指导边示范书写.,· 6.学生描虹、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练习
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
2、照样子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3、熟记4条成语,朗读背诵诗歌《秋天到》。
4、动手做一张贺卡,并在贺卡上写一句祝贺的话。教学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
2、学会祝贺 教学时间 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此项分布到各课教学中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2)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指导朗读字母的呼读音。(2)教唱《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3、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3)默写大写字母。
4、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好的同学。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烟 陆 铁”3个字。(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描红要求。(3)指导书写“棉”。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2)同位练习背诵。
4、反馈。
二、教学《秋天到》。
1、审题。
指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理解诗歌内容。①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②第一、二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3)学生边读边想象庄稼的样子和水果的色彩。(4)再读诗歌,逐步达到生动流畅有感情。(5)练习背诵。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2)指名读。(3)练习背诵。
5、反馈。(1)检查朗读。(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
一、审题。
1、揭示言语交际的话题。
2、板书课题:老师,祝贺您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观察图片,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指导说话。
(1)看看图,想想你自己在教师节是怎样做贺卡的.(2)你把贺卡送给了哪位老师?送贺卡时,你对老师说了什么?老师又会怎样呢?(3)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话。
3、句式练习。
(1)你去送贺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2)句子训练。
找老师
①那天你去送贺卡,怎样找老师的?
②你看见老师正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③老师一大早就这样认真地为大家工作,你有什么想法?今后怎样学习? ④把“找老师”这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送贺卡
①你找到了老师,送贺卡,当时你是怎样做的? ②全班讨论,板书动词。
③把“送贺卡”的经过连起来说一说。
收贺卡
这时,老师非常高兴,脸上是什么神情?会对你说什么?
4、练习说一段话。
(1)我们按“找老师、送贺卡、收贺卡”的顺序讲情了给老师送贺卡的经过。要求:连贯通顺。
(2)个别练说,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5、作业:
(1)完成书本练习。(2)写一张贺卡。
第二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秋游》、《2008,北京!》、《英英学古诗》和《乡下孩子》。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文中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2008,北京!》则描写了2001年?月13日晚上我国申奥成功的喜讯传到时,北京人民欣喜若狂,聚集到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的欢乐场面。全文紧扣“2008,北京!”表达了中国人民决心奉献给世界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的信心,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国强国的满腔豪情,《英英学古诗》通过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让学生不知不觉进人古诗的意境,学会《静夜思》这首古诗。与此同时,学生又学会了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乡下孩子》则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意境清新活泼。读起来如沐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
这四篇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彩图,我们在学习中仔细地观察图画,并展开想像,借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1、秋游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重难点、关键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象。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前面练习1中所学过的《秋天到》,你们还会背吗?请同学们齐背一下。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呢?(秋天庄稼和果子长得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3.秋天这么美,你们喜欢吗?想出去看看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出去秋游。
二、板书课题
1.跟老师一起写课题。2.齐读课题。3.‘秋游”什么意思?看了这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秋游上哪儿玩?他们看些什么?玩些什么?)学生一边提问题,老师一边在课题旁打“?”)
三、指导看图
1.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多媒体课件)2.图上画了什么?从上到下观察一下,看一看,秋天的天空、田野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又在于什么呢?(引导学生用(f有的„„有的„„有的„.””来回答问题)
四、初读指导
L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1)标上小节号.
(2)画出带有田字格中生字的词语.(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得不错,看看你们画的词与老师画的一样吗?(投影出示)凉了
郊外
一望无边
几只
绵羊
忙着
追逐
叫喊(1)自己先读读这些词语。
(2)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3)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字音:
凉:是边音,不是鼻音。
追、逐:都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凉、望、羊、忙:都是后鼻音。
(4)同学们讲得不错,指名读词,开火车读词。
(5)现在老师把拼音擦掉,你还会读这些词吗? 自读,指读,齐读。
(6)你能给这些生字组一个词或组一个成语,或说一首带有生字的诗? 3.同学们,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生字词,你们会读吗?
’
(投影出示二类词)嘴”羊
智子
高”絮’
嘴”花
打智儿
逮蚂背(1)“高粱、逮蚂蚱”中“粱”、“蚱”字音有什么区别?(单独读“粱”是第二声,“蚱”是第四声,读成词时读成轻声)(2)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3)会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4)如果把拼音去掉,你也会读吗?齐读。
4.把生字词带人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 么? 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相机纠正、指导。
五、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提了什么问题?(教师指题目旁的小问号),现在你们 能回答了吗? 2.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出示每节的意思,但是已打乱了顺序。(出示)()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农田丰收了,非常美丽。()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秋游。()天空一望无边,非常好看。想一想,给每个自然段选择正确的意思。如果想不出,可以再读读课文。3.指名回答。(4 3 1 2)4.同学们已经初步把课文读懂了,让我们齐声再把课文读一遍。
六、教学生字
1.读生字,巩固生字的字音。
2.自学课后笔顺表,把生字按笔顺描一遍。3.你在字形上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兔:最后一笔点是小兔的尾巴不能丢。
凉:两点水旁,与“冷”有关,不能写成三点水旁。逐:第七笔是点,不能写成撩。
4.刚在描红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些生字比较难写呢?谁来帮助这些同学。5.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郊:左边的“交”捺改成点。望:左上方的“亡”第三笔是“’”(竖提),下面是个“王”,不能写成“土”。喊:左边的“口”字要写得窄一点,与独体字的“口”不一样,右边的笔画较多,更注意匀称,也应写得左窄右宽。
逐:“豕”的弯钩落在竖中线上。喊,第十笔斜钩要写得长而弯。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7.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放轻音乐)8.反馈,把写得好、中、差的本子拿上来投影,让学生评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积累词汇。3.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
4.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多媒体秋天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教师故意读成:天气渐渐凉了,秋风起了„„)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读?(因为是秋风先起的,天气才变凉的)3.出示:天气凉了。天气渐渐凉了。(1)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2)第二句加了“渐渐”,好在哪里?(说明天气并不是一下子凉的,而是慢慢变凉的。)(3)作者用词多么准确,让我们齐声有感情读这句话。4.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
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了什么景象呢?(二)教学第2~3自然段。
1.自读2~3自然段,想想天空、农田美在哪里?还可以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用“——”画下来。
2。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3.在学生自由评说交流时,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1)“蓝蓝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出示多媒体课件)一望无际蓝蓝的天空。
你们还可以为“蓝蓝”换个词吗?(蔚蓝、碧蓝、瓦蓝)(2)天空还是怎样的呢?(一望无际)还有哪些词也表示“一望无际”这个意思?(出示)一望无垠
无边无际
一眼望不到边
齐声读读这些词语。
(3)天空中的白云又是什么样的?读读书上的句子。(播放多媒体课件)看,天上的云真是变化多端,姿态万千,继续想像,或根据你刚才看到的画面,用“有时像„„有时像„„”把白云姿态继续说下去,看谁说得更美、更生动。
(4)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进行指导、纠正。(5)可真美呀!我们也要把这美景读出来。注意:“蓝蓝的”、“白”这两个写色彩的词要读重音,“一望无边”、两个“有时像”要读得慢,读出同学们正驻足细看的神情,“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的心情。
学生自读,指读,评析,齐读。
4.农田也很美,你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出示:稻子黄,高梁红,棉花白。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1)这两句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两句话的意思有点不同:上面一句只说了庄稼的颜色,下面一句除了说颜色,还有表示这些庄稼都成熟了).
(2)庄稼丰收了,此时农民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5.稻子、高粱、棉花在秋天里干什么呢?(播放多媒体课件)秋天,农田里的景象 你们看到了什么呢?(出示)农田里,稻子(),高粱(),棉花()。
(这里引导学生描绘景物,不仅可以用上表示颜色的词,也可以用上表示事物状态、动作的词)过渡:刚才是同学们亲眼看到的秋天的天空美,农田的美,那么他们玩得怎么样?让我们也去感受一下。(三)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这一段里有几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是“向着天空亮开了嗓子”?谁能来试试? 4.指导朗读。读好“打滚儿”、“逮蚂蚱”,同学们多么高兴啊!教师引读:大家„„多开心啊!(第二句话)5.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了“大家„„”。想一想:虽然都是写同学们高兴,但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呢?(先具体后概括)6.指导朗读。
第4自然段中的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要逐次加快,最后一句中的“大家”、“多开心日”要重音轻读。读得缓慢,充分表达孩子们尽情玩耍时的兴奋心情。
师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三、总结全文
1.读了全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秋天的郊外多美,同学们玩得也开心,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景留在脑海中,好吗? 3.齐声有感情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3.会模仿课文写一篇小练笔。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谁能读读描写美丽的秋景的课文《秋游》? 2.谁能读出更好、更美的感受?
二、指导背诵
1.读得真好!愿意把这美丽的秋景永远留下来吗?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背下来。2.可以看板书或看图背诵。3.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
三、指导仿写一段话
1.再读第4自然段,体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先具体后概括的写法。
“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般会用在什么情况下呢? 2.提供句式说话。
(1)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大家,玩得多开心呀!(2)放学后,值日生留下来打扫卫生,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多
!3.学生自由讨论,还有哪些场景、事物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 这种先分后总的写法来写?(1)讨论交流:农贸市场
商场里
过年家里热闹的景象„„(2)自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3)指名说。
四、指导小练笔
1.同学们,你们在春天或秋天时出去玩过吗? 2.可以仿照课文由景到人,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写你所看到的景象?我们来 评评谁写得最好!2008,北京!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认识我国申奥成功的意义,激发学生从小为2008北京奥运出力的热情。教学重难点:“中国赢啦!中国赢啦!”字里行间表达的中国人民的自豪感!教学准备:图片,录像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用媒体,回忆激情
1.课始,课文第2幅插图,并配上江总书记简短的讲话录音,要求学生看看图上站在话筒前的是谁,仔细听听他讲了什么;再看看图上各领导人的脸上怎么样,为什么那样高兴。
通过看图谈话让学生回忆这是2001年7月13日的一个历史镜头,总书记和亿万人民一起共庆北京申奥成功!由此引发学生对申奥成功时的激情。
2.接着观看经过剪辑的录像片段(画面与课文的层次、内容顺序相一致;解说词即课文内容)。
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进一步引发回忆去年曾经历过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朗读感悟作充分的铺垫。
二、精读理解,感悟揭题
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具体讲了北京的沸腾情景。学生虽没在北京,但狂欢之夜的激动心情是一样的,全国人民的心是相通的,所以在精读这两个自然段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步骤:
1.图文结合,投影课文第一、三幅插图,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一员投身到欢乐的人群中去,并想想当时你和家人在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两人一组,边看图边读文,并相互说说天安门广场怎样沸腾,欢乐的海洋是怎样的景象。
2.围绕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的五句话。师生双边活动如下:
①师: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就沸腾了,天安门广场早已怎么样了。生:(朗读回答)师:这景象就是: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其余四句均以此方式双边活动。略)②请将第二、三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以读为主的朗读回答,有效地使学生对北京的沸腾和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的理解具体化了,并从一次次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人们心中的激情和共同的心声。
③小朋友,人们为何如此忘情地狂欢?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话,但此时此刻亿万人民心里的千言万语都变成了一句话,小朋友,那是一句什么话? 齐声欢呼:2008,北京!④对,2008,北京!这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响亮、自豪的心声!感悟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三、练习运用,拓展深化 1巩固复习时,让学生认读下列字词:赢啦、申奥成功、人山人海、鲜花、飞奔、舞、敲、明亮、广场、千言万语。然后重播录像,但有像无声,要求学生边看边列以上字词,为画面配解说词。(即课文内容)滚动播放录像,让学生各自练,同桌练,前后四人小组练,自告奋勇个别讲。
2小朋友,中国有句好客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我们中国是东道主,那时你们是中学生了,请想像一下,到那时该怎样欢迎世界各国的朋友呢?从现在起你打算为北京奥运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比如:欢迎外国朋友语言不通怎么办?我们要办成绿色奥运,那我们的环境该怎样,等等。
①分组讨论、交流。(努力学好外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绿化、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遵守交通规则等良好的行为习惯。)②小朋友,你们的打算很好。请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合作,用彩笔把“打算”画出来,在“奥运角”内展示。
四、开展活动,拓展延伸
上述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并在创设的情境中内化运用;同时,通过以组为单位,展开想像,合作画画,布置“奥运角”,将课文内容拓展外延,既深化理解,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得以提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北京
成功 举起
千万 广场
申奥
2.名分段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你有什么疑问?(3)(播放录像片)看看,你从片中看到了什么?(大街上的人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振臂欢呼)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4)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从电视里知道了这好消息之后,你们会怎样庆祝呢?想像说话。同座位互说,指名说,评议。
(5)我们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呢?(骄傲、自豪、高兴)是呀,两个感叹号也告诉我们用喜悦;激动的语气来读。
自读,指名读,齐读。2.教学第2自然段。(1)各自轻声读第2自然段。
(2)教师问,学生根据内容答,以问答形式读书。
厶我国申奥成功时间是——?
(2001年7月13日晚上)厶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北京就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北京沸腾了)(3)什么是“沸腾”?谁能来说说? 看见过水开的样子吗?(热气升腾,上下翻滚)(4)(放录像片:刚听到申奥成功的消息,人们群情激动的场面)①看,这时人群像什么?这就是“沸腾”。②这里用上了什么样的写法?(打比方)(5)指导有感情朗读。(6)指导背诵。
①教师引背:2001年7月13日晚上,——,北京就——o ②学生齐背。
’ 3.教学第3自然段。
(1)人们怎么庆祝的?教师范读第3自然段。
(2)自己轻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用‘一”画出表示人多的词和句。(3)学生汇报自己画的词句。为什么画这些词句呢?教师指导: ①“人山人海”:这里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有感情地读词。
②“四面八方的人们还像潮水一般涌来”。
#“四面八方”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说带有数字的成语吗? #“潮水”是什么样的?(播放录像片)让学生加深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③“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天安门广场真的成了海洋了吗? #为什么是欢乐的海洋呢? #有感情地练说这句话。
(4)这么多人来,他们在于什么呢?再次细读第3自然段。①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的第2~5句。
②(播放录像)来看看录像,用“有的„„有的„„有的„„”来向同学们介绍 人们在干什么? #四人一组讨论说。
#互相纠正,再次说。
③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再次指名说。这样反复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④从人们的做事中,你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 从哪些词体会出来的?(不知疲倦,一次又一次,舞,狂欢)⑤指导有感情朗读第2~5句话。自读,同座位互读,指名读,赛读。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①做好准备,参加朗读比赛。各组推荐一名代表上来读。②各组代表比赛读,师生共同评议,评出第一名。③全班有感情齐读第3自然段。(6)指导背诵。①这么热闹的场面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欣喜若狂、欢声霄动、载歌载舞)②老师会给你们一点帮助的。
(出示)天安门广场早巳,的人们还是像
涌来。人们,将满把的鲜花抛向天空。许多人,飞奔着。长龙,锣鼓。
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
。天安门广场
。③学生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
④去掉提示,你还会背吗?,自背,会背的同学站起来齐背。4.教学第4自然段。(1)齐读第4自然段。
(2)“此时此刻”是指什么样的时刻?(3)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什么样的千言万语呢?(4)你们看,所有的话都是相同的,千盲万语都变成了一句话:“2008,北京!”(5)让我们带着自豪的语气再次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
1.自背,同座位互背。(在学生背时,教师可挂图或放录像片)2.指名背,齐背。
四、拓展练习
1.你在即将来到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做点什么呢? 2.四人一组讨论说。3.指名说。
3.英英学古诗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重难点,关键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o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3.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须用冒号(力隔开。(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诗”:是整体认读音节s川,要读准翘舌音。“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背”:是个多音字,既可读“
”,也可读“
”。用这两个字音分别造句。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⑤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2)(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以后我们说话也要这样。
五、指导写字
1.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3.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4.反馈检查。
5.有什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
静:左边是青字旁,跟读两遍。
“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教:左右同宽,左部件上大下小,右部件上紧下松。
意:上中下紧凑,“立”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中间扁日横落在竖中线上。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6.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3.指导用“思念”说一句话。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静的夜晚)“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 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图上画的是谁?(1)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2)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李白正在静静的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3.学诗句。
(1)指名读诗句。
(2)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诗句。第一句:
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②“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诗句特有的风格。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②(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④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呢?(伤心、难过)⑤是啊,(教师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⑥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⑦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句呢?(3)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句。自读,指名读诗句。(4)朗读指导。
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光”、“霜”、“乡”读时要清晰些,停顿时间长一些。(5)指名上来演吟诵诗句。(6)指导背诵。
二、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 要把诗句解释清楚哦!自由组合表演。2.分角色表演课文。
三、指导用“思念”造句 1.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谁呢? 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念”呢 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纠正。
四、小结课文
1.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2.同学们,学过课文后,你们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古诗《静夜思》。
2.再学几首有关思乡的古诗,并能用书上对话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诵《静夜思》.
2.谁能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呢?
二、拓展知识,积累古诗
1.这首古诗写得非常生动,非常细致地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思乡的深情,其实我国不少诗人都写过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呢,你知道吗?念给大家听一听,2.老师这儿也有两首思乡的古诗。(投影片显示)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九月九曰忆山东兄(唐)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教师范读诗。(2)学生熟读古诗。
(3)教师简介两首古诗的背景及诗意。(4)有感情练读古诗。
三、实践活动
1.你可以选一首你喜欢的古诗,找一个同学合作,仿照本课对话形式,把这首古诗意思、作者说出来。
2.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3.指名表演。4.评选最佳。
乡下孩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有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第2、3小节。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词卡。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4、乡下孩子。
2、乡下孩子:农村里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曾
曾经
未曾 编
编织
编写 含
含义
含笑 挖
挖土
挖苦 猪
猪皮
小猪 串
一串
串门
3、理解词语。
欢唱:欢乐地唱。
编织:本课指编成故事。
含:将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动听:好听。
4、各人练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记忆字形。含:上部“今”,不能写成“令”。
挖:右下部不能写成“九”。
串:下面一个“口”应比上面一个“口”宽些。偏:左窄右宽。
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四、当堂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怀()
灶()扁()坏()
肚()编()
3、完成习字册上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书空下列字的笔顺。
串
猪
曾
编
挖
含
2、说出下列偏旁的名称及含有该偏旁的字。
二、分析理解。
(一)1、指名读。
2、理解“曾是”。(曾经是,以前是)
3、“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是什么意思?(这里比喻,说明自己在幼年时就会在妈妈怀里唱歌了。)
4、“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是什么意思?(这也是比喻,指自己幼年时就被爸爸背着到处跑。)
5、野菊开在什么地方?
6、齐读。
(二)1、指名读。
2、看图:女孩身旁空中飞舞的是什么?它们飞舞的姿态怎么样?为什么捉一只蝴蝶,就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呢?
3、指导读。突出“捉蝴蝶”“编故事” “含草叶”“吹歌曲”。体会孩子嬉戏时的活泼愉快和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三)
1、指名读。
2、“撑圆了小猪的肚皮”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逮了一串小鱼”就会“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乐坏”是什么意思?
4、这一段体现了乡下孩子什么样的特点?
三、当堂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3自然段。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坏()出()里()开()动()上()
四、课后作业:完成习字册上词语书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2、用“编织”造句。
二、理解分析。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为了说明乡下孩子这么聪明能干的原因是在于他们生长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爱到了培养的锻炼。)
3、齐读。
三、总结全文。
这首诗讲的是乡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们聪明能干,正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成长起来。
四、指导背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指导背诵,同学练背。
3、同桌互背,教师指名背。
五、当堂巩固。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用“动听”说一句话。
3、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串
片
只
头
篮
朵
条
一()菊花
一()黄鹂
一()小鱼 一()小猪
一()草叶
一()野菜
练习2 教学要求
1、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
2、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3、熟记4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
4、观察秋天的变化,动手画画或写句子交流。
5、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教学时间:
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读拼音读题目。(2)教师进一步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各自试读题目。(2)引导学生分角色读。
(3)引导学生将形状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4)根据对话整理出模样差不多的大写字母。O--Q
U--V
E--F C--G
M--N
B--D(5)整理不像的字母。
(6)其余的字母你如何记呢?
3、练习。
(1)在书上练习
(2)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
Z
M
Q
S
F
D
B
N w
m
g
s
f
d
b
n
z
q(2)指名对照认读。
(3)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F()
G()
M()
Q()
D()
4、反馈
(1)分小组竞赛(2)大小写字母配对子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让学生清楚本题要求。(2)复习写字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动、散、都”3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字的结构方式及写字式要注意什么?(3)指导写出“动”。
出示“动”字,学生观察,注意观察走的起笔和收笔。(4)指导学生写“散、都”。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1、熟继成语。(1)、审题。
(2)、指导。
①、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3)、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读。②同位练习背诵。(4)、反馈。
2、学习《三字经》摘句。(1)、审题。①指名读练习要求。
②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2)、指导。①、借助拼音自由读。②指名读 ③教师范读 ④讲解意思 ⑤教师、学生读(3)练习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练习背诵,指名背诵(4)反馈 ①检查朗读 ②指名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导学生把课前观察到的有关事物,用自己的话说说。
(2)出示题目:秋天到了,你发现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汇报)
(3)练习:画秋天,边说边画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借助拼音读题目
2、当我们有事,要向别人提出请求时,我们应该怎样想别说呢?
3、李燕在背诵古诗时想请奶奶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他可能会对奶奶说什么呢?
4、小组讨论
试说
5、集体汇报交流
6、小组分角色表演
7、创设情景
在我们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哪些事情?当你遇到时,该怎样与别人交流,怎样向别人提出自己的请求呢?
第三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共编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和《有趣的发现)。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懂得道理。《送给盲婆婆的蛔蛔)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蛔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文主题鲜明集中,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浅近明快,富有儿童情趣。《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散文诗。诗中用儿童的口吻说话,以一株紫丁香为寄托,从一个侧面塑造了人民教师辛勤工作、爱学生的美好形象,表达了少年儿童尊师爱师的真挚感情。诗文富有童趣,感情真挚,意象优美,是反复吟诵的好教材。《有趣的发现》是讲了科学家的故事。生物学者达尔文对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的昆虫的观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在有趣发现中渗透科学思想的教育。这三课都配有与课文相适应的插图,对理解课文有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对文中的妙词佳句进行积累,同时训练学生的语感。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教学重点、难点
1、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2、第三小节的理解。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释题: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妇女。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盲 喜 邻 野 童 难 忘
3、理解词语。词语 解词
喜滋滋
欢喜的样子
邻居
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
有农田的野外地区 欢乐
欢喜和快乐 童年
儿童时代 清波
碧清的水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野:“里”的最后一笔改为提。
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
替:左上的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日稍扁些。难:“又”的最后一笔改为点。
四、当堂巩固。
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书空下列字的笔顺,并组词。盲
喜
邻
替
野
童
难
忘
二、分析理解。
(一)1、齐读。
2、“我”提回蝈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3、“我”送蝈蝈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二)1、指名读。
2、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美丽,会唱歌)
蝈蝈真的会唱歌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蝈蝈的叫声很动听)
从第二句你知道平时“我”是怎样为盲婆婆解闷的吗?哪一个字能体现“我”对盲婆婆的尊敬?(您)
(三)1、指定小组齐读。
2、“歌声”指谁的?“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蝈蝈长在田野里,它的叫声会让你联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吗?(不会,但她可以想像,从而看出她心里很高兴。)
3、出示投影片。
(1)图上描写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随着蝈蝈的叫声,仿佛来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欢乐的童年。)
(2)从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蝈蝈为盲婆婆带来了不少欢乐)
(3)盲婆婆还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1、比较2、4小节,(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节中表示的意思更深。)
2、夸蝈蝈唱得好听有什么用意?(蝈蝈会为婆婆带来更多的欢乐。)
3、巩固认识
“„„”
省略句。
三、总结全文。
这首诗通过描写“我”送蝈蝈给盲婆婆,为盲婆婆送去了许多欢乐的故事,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关心,帮助,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当堂巩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指名读,引导背。
3、自由练背。
4、同桌互背,教师抽背。
三、当堂巩固。
1、指名背诵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地提回了一只()的蝈蝈,()滋滋地送给了(0家的()婆婆。
(2)、歌声会领您走进(),()小溪流淌的()。歌声会把您带回(),相起往日()的()。(3)、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的蝈蝈,在我()的时候,就让它(0我给您()。
四、作业。
1、组词。
你()邻()里()居()您()领()野()尾()
2、把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
婆婆
一只
我绿色
送给
蝈蝈的
想起
让
欢乐
婆婆
了
歌声
童年的 一株紫丁香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情感。重难点、关键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识字、写字。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一首诗歌,板书课题:6.一株紫丁香 2.读准“株”:翘舌音。“紫”:平舌音。3.“株”是什么意思?(枝)怎么记住“香”? 4.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出示教学挂图)图上画了谁?在什么时候干什么? 2.指名说,其他补充。
3.那么书上是怎么写的?教师配乐朗读课文。4.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5.再读课文,读完课文画小节号和生字词。6.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一类生字词)浓绿
小院
老师
枝叶
伸进(1)自己读读生字词。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正音: “浓”:读鼻音,不读边音。
“老”:读边音,不读鼻音。“院”、“伴”、“伸”:都是前鼻音,不读后鼻音。
‘枝”、‘师”、‘伸”、“除”:都读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3)带读,开火车读,齐读。(4)去掉拼音齐读生字词。
做伴
消除
(出示二类生字词)(1)自己读读生字词,齐读.
(2)去掉拼音后,会读的站起来齐读词语。
7.把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8.(出示)“感谢你时时把我挂牵”。(1)自己读读,想想在哪儿停顿?(2)指读,齐读。
(3)文中还有些长句子,请你用这种方法读读。自己读读试试。9.指名分节朗读诗歌,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节朗读并配乐。
2.读完这篇诗歌后,你知道了什么? 3.齐读诗歌。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片)齐读词语,巩固生字的读音。2.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你会用哪个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4.自学课后生字表,并按笔顺描红。
5.怎样才能把字写正确、美观?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作重点指导。“老”:第五笔是短撤,不要写成横。-“伴、消”:右边上面不是两点,是点和横撇。“师”:第一笔是短竖,不要写成点。本课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去感悟,让学生懂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激发崇敬老师的情感。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卡。2.听写词语。
3.反馈、检查。
4.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二、新授
1.教学第1节。
(1)图上画了什么?文中是怎么写的?(2)指名读第1节。
(3)读了第1节后,你知道了什么?(4)“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的?“我们”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5)你们能通过你的读来表现出小院葱绿的美好景象和小朋友悄悄地向老师表达着自己的心意吗? 指名读,评议,再读,齐读。
2.教学第2节。
(1)自己轻声朗读第2节,边读边想:诗中的小朋友是用怎样的语气呼唤老师,对老师说话的?(2)从哪儿还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对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同座位互相讨论、交流。(3)指导有感情朗读。3.教学第3、4节。(1)老师读第3、4节。
(2)学生边读边展开想像:想像“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是怎样的动听,假如那是小朋友的歌会唱些什么? 想像“满树盛开的小花”是怎样的美丽?假如那是小朋友围在老师身边微笑着说话,会说些什么?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评议。
(4)读了两节后,你知道了什么?(5)那么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怀,老师工作的辛劳?小朋友对老师的感谢和崇敬? 学生相互交流,指名说。(6)指导有感情朗读。
4.教学第5节。
(1)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了,指名读第5节。
(2)看图,在夜里,老师还在怎样的工作? 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又以怎样的语气祝愿老师睡得又香又甜? 自由说,互相评析。
(3)指导学生读出亲切请求、真诚祝愿的语气。5.指导有感情朗读全诗。(1)自读。
(2)指名读,配乐读。(3)全班齐读。
三、指导背诵 1.分段自己背诵。
2.看着插图,自己背诵课文。3.同座位互背,纠正。
4.指名背,会背的学生站起来一起背。
四、小结
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一株紫丁香”为题呢?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 有趣的发现 教学要求
德: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风。
智: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进行词和句的训练。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7 有趣的发现
2、解题:“有趣”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有趣
达尔文
小岛
昆虫
翅膀
观察
比较
因为
生存
研究
重要
(2)出示第3,m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第二、三、四句。(3)指名试读课文。
3、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
2、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
3、给“著名”这个词找个近义词。
四、当堂巩固。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读生字卡片。
2、扩词:达
岛
因
存
二、分析理解。
1、细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第一句中的达尔文干了什么?
(3)第二句告诉我们达尔文发现了什么?(4)换词练习:“要么„„要么„„”还可以换成哪些词?(5)出示挂图看图说话练习。
2、读第三自然段。(1)指导读。
(2)理解第1句。
“许多”说明了什么?“反复”说明了什么?“终于”说明了什么? 理解第2、3句。
这里讲了几种昆虫?这些昆虫怎么样?
3、细读率4自然段。(1)齐读。
(2)本文中“有趣的发现‘指的是什么?
三、总结全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我们要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的精神。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
二、复述课文。
1、指导复述课文
教师指导复述课文的要求。
主要内容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背诵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
4、指名试复述。
三、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夏()
校()
容()
应()复()
较()
究()
因()
2、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逐渐地()
有趣的()认真地()
著名的()仔细地()
重要的()
3、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由于(),就不大可能被刮到海里。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所以()那些翅膀不大的昆虫,由于()便逐渐地消失了。
练习三 教学要求
1、学习用音序查字典
2、照样学写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和一句古文。
4、任选三个动词,各写一句话。
5、学会问路。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自读对话
(2)分角色读对话
(3)教师讲解音序查字典法
3、练习。
(1)查小猴不会写的字
(2)开展用音序查字典的比赛
4、反馈。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龙
亮
兔”3个字。(2)引导归纳三个字的结构。(3)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描红。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地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第二课时
1、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学生自读4条成语。(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3)理解成语的意思。
风吹草动:风一吹草就晃动。
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渠。瓜熟蒂落: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2、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2)指名试读。(3)教师范读。
(4)教师借助插图讲解这个古文的意思。
第一行意思是: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
第二行意思是:高达许多层的平台,是从堆积泥土开始逐步建造起来的。第三行意思是:千里路途,是从脚下一步一步走完的。(5)教师再次范读。
(6)教师指导: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开始,逐步发展,最后取得成功的。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2)指名读。
(3)朗读理解:同学们要取得成功,必需从小努力,从现在开始做起。(4)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揭示言语交际的题目:他们在做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两个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要求认真观察图中每个小朋友的动作,并把每个人的动作用一个确切的词语表达出来。
(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表示动作的词。吹
写
投
跑
游
跳
看
唱
2、指导说话。
(1)从以上的词中选一个练习说一句话。(2)范说例句:陈超同学在教室里扫地。
(3)指导学生练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三、练习。
学生任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自由练说,同桌互说。
四、反馈。
1、指名说(好中差生都要考虑到)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说到。
2、评议。
3、任选3个词写三句话。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本组有四篇课文,它们分别是《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这几课以童话、寓言、故事等形式,告诉我们怎么学习做人,学会认识社会。从《小鹰学飞》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不能满足现状,要虚心不断攀登高峰。课文用“鼓起劲”、“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急促地喘着气”等词语具体描写小鹰在老鹰的教育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飞行本领是如何刻苦练习的。《青蛙看海》则描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文中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狼和小羊》告诉我们在社会上,有像狼一样坏人为了干坏事总会找碴儿,它们的凶恶本性不会改变的,跟它们只有斗争。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狐狸和乌鸦》中乌鸦之所以会失去叼着的肉,因为它爱听奉承话,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耍提高警惕,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蒙骗。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
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要指导学生观察、想像。8 小鹰学飞 教学要求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教学时间 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幻灯片。
(1)出示图一: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什么地方?(2)出示图二: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
2、设计悬念,引出新课。
小鹰为什么会越飞越高?它飞到很高的天空后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
3、出示课题。(1)板书:9 小鹰学飞(2)教学生字: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
①读第一遍,在生字下做记号。②读第二遍,碰到生字重点拼读。
③读第三遍,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上“~~” ④读第四遍,标上自然段序号。(2)引导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小鹰
跟着
摇摇头
不算
拼命
指了指 急促
总算
鼓起劲
头顶
盘旋
吧 ②指名看拼音读词语。
(2)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①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②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生字选择正确读音。
3、指名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二、细读训练。
1、学习第1、2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2)指名读第1、2自然段。(3)了解有关词句。
①它们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②小鹰说这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 ③“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有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自由练读。
④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这不算会飞。
2、学习第3、4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句。
①小鹰和老鹰又来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②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哪两个词应读得重些?为什么?
③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样想的? 指名读老鹰的话。
(3)分角色读第3、4自然段。
(4)小结: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3、学习第5、6自然段。
(1)指名独课文。(2)思考讨论。
①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
③小鹰怎么会飞得指名高的?哪儿看出它练得很刻苦?
④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虚心了)⑤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鼓起劲,拼命”要重读。“飞呀,飞呀”要读得慢些。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⑥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理解:“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样去做? ⑦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2)学过这篇课文,你读得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旋()()()
鼓()()()
2、用下列词语练习说话。(1)跟着
(2)已经
五、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黑板上的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教学生字字形。
①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②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熟字加偏旁:吧(“巴”加“口”);促(“足”加“僀”); ②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比较难记。
2、指导写法。
(1)摇、促、吧、指,左窄右宽。(2)鼓,左右等宽。
(3)算、总,上中下三部分要紧凑。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三、作业。
1、组词。
促()
总()捉()
想()
2、读一读,再抄写。
跟着
飞行
急促
摇摇头" 总算
头顶
盘旋
指了指
3、填空。
小鹰()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会飞了吧!” 小鹰只好(),跟着老鹰()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大山也()。青蛙看海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重难点、关键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通过朗读、议论、想像懂得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0.青蛙看海
2.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题目旁打问号。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讨论: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怎么看到的? 2.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减字,不回读。3.检查自读效果。
4.(出示一类生词)苍鹰
登上
吸了一口气
一双 善于
展翅
失望
石阶
一级
喝水(1)自己读词。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双”、“展”、“失”、“善”:都读翘舌音,不读平舌音。“苍”;读平舌音。
(3)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4)去掉拼音齐读词语。(5)给生字找朋友。5.(出示二类生字)(1)齐读词语两遍。
(2)去掉拼音后齐读一遍. 6.再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7.指名分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注意听,听完后点评点评。
三、初步理解内容
1.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补充。
四、教学生字
1.(出示词卡)读读生字。
2.在字形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登”:“
”字头的三、四笔都是短撒,不要写错。“吸”、“级”:右边的横折折撤是一笔,不要写成两笔。“善”:中间两点不要出头。“展”:下面部分不能多一撤。
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并描红。4.反馈检查。5.指导写字。
苍: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中间的撤捺要舒展。善:第9笔横要写长些。
双:左边的‘又”的捺变为点。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8.反馈,评析。
第二课时
一、示大海的图片,引入课文。
看,这是哪儿?大海怎么样?你们喜欢大海吗?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师板画大海,简短的几条线。)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的面前,(教师板画山。)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学生自由发言。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3)
1、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2、青蛙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谁来读?青蛙边说边怎么做?你能学学么?你们什么时候会这样吸一口气?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难呢?出示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一起读读。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狗、马)为什么说他们善跑?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突出显示:怎么上得去呢?)谁再来读好小青蛙的话。
3、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看看苍鹰是怎么说,自由读第三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三、教学第二段(4-10自然段)
(一)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过渡: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这时谁来了?(小松鼠)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1、小松鼠怎么说的呢?屏幕显示松鼠的话,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
2、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屏幕出示句子,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3、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4、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说了什么呢?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段一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老师把找到的句子一个一个放在对应的图片下面。)读一读。可男女生对读。
(二)引导学生表演好对话
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1、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2、哪个小组愿意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么?发最佳表演奖。(敢于花时间)
3、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对,面对困难青蛙一点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就这样,„„山泉水。读一读,你觉得小青蛙怎么样?那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你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四、学习第三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来到了山顶。这时候它们心情会怎样?出示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感情朗读。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对大海想说些什么呢?说得真好,让我们手拉着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庆祝一下吧。(放一段音乐,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着手,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小松鼠帮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都对。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3、分角色朗读全文。(可师生,或生生)狼和小羊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2. 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教学重点、难点
1.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教学时间
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正确读写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写本课10个生字,初步了解在本课的意思,正确书写。
(二)指导“脏、冲”等字的音和形。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
今天这节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狼和小羊的对话展开故事的,而且这个生动的故事能说明一个道理。板书:11.狼和小羊
(二)新课。
1.老师范读课文,体现出狼和小羊对话时不同的语气。2.学生打开书。(1)标自然段序号。(2)画生字词。
3.学习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1)自学生字。(2)汇报自学情况。①指组带音节读生字 ②指组不带音节读生字 ③指名说怎样记每个字的
重点指导:
(1)脏:注意读音。它的字形:“庄”加“月”。辩:注意读音。扑:注意读音。(2)字形指导: 狼:“良”加“犭”旁。站:“占”加“
”旁。伙:“火”加“亻”旁。怜:“令”加“忄”旁。
辩:两个“辛”中间加“讠”。比较两个“辛”不同的地方。用红笔描一下。扑:“卜”加“扌”旁。
(3)“做”与“作”比较。这个做:做工的“做”,表示动词的“做”。这个作:工作的“作”,表示名词的“作”。(4)理解词语:
可怜:值得怜悯。争辩:争论,辩论。
扑: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5)读黑板上的词语。4.指导书写。
(三)熟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2)读流利。
2.分小组互相读。
按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认真地读。3.指名读。
(四)结束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
(二)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利用图画,着重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和动作。
(二)有语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狼和小羊,这节课的任务是理解课文内容,有语气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作业。你们见过狼吗?了解狼的性格吗?谁来说说。(狼凶恶、贪婪)谁说说小羊是个怎样的性格?(小羊很可爱,温和、善良)过渡语: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听故事。“狼和小羊”。
(二)老师讲故事。边听边想上面的问题。
(狼非常想吃小羊,三次找碴儿,最后扑向小羊的事。)
过渡语:狼第一次找什么碴儿,请我们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
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投影片:(介绍地点、位置)
(2)指导读。
这段是交代当时的环境、情况、读时语气应平和。
试读
指名读
齐读
过渡语:狼的本性是什么?它见到小羊会怎么样?让我们学习第2段。2.学习第2段。(1)指名读。
(2)狼想吃小羊,就怎么做?(故意找碴儿。)板书:故意找碴儿。理解:找碴儿。(没事找事,故意成心。)
(2)谁把狼找碴时说的话读一下,注意标点符号。“!”想用歪曲的事实,恶人先告状,读时用肯定的语气。“?”读出问句的语气。试读
指名读
过渡语:小羊听后怎样?为什么会吃一惊?读第3自然段。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想:小羊听了狼的话后态度怎样? 板书:温和
(2)投影。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讲解:
反问句,表示强调不会把水弄脏。投影:说明原因。
想一想:他们俩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小羊的话有道理,因为水不会从下游流向上游,所以说狼是故意找碴儿。)(3)指导读。
小羊说话很温和,我们读的时候应该缓慢些。试读,指名读。
(4)分角色读2、3段。
过渡语:狼没占到理,他甘心没有?态度有什么变化?又找什么碴了?学习第4、5自然段。
4.学习第4、5自然段。(1)自学。思考:狼第二次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样申辩的?
读一读,找一找,画出有关的句子。(2)讨论上面的问题。(3)指两个组汇报。
(狼的第二次找的借口是:“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小羊的申辩是:先肯定地说:“那是不可能的。”然后进一步用“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这个事实,说明自己不可能说过狼的坏话。)理解:
气冲冲: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背地里:在背后,不是当面的。啊:表示惊讶。
(4)指导朗读。
狼“气冲冲”地说,要读出蛮不讲理的语气。小羊的样子“可怜”,急得“喊”了起来,并且称呼“亲爱的狼先生”要读出认真申辩和害怕的语气。试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过渡:狼两次找碴儿想吃掉小羊,都被小羊理直气壮地反驳了,狼不甘心,又怎么样了?学习第6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想:狼第三次找了什么借口了?它又是怎样做的?
(先是骂小羊,又找的借口是:“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狼这时是: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并且向小羊身上扑去。)
理解:
龇着牙:把牙露出来。
逼近:气势汹汹地,一步一步地靠近。嚷:喊叫的意思。(3)指导读:
要读出狼凶狠的样子。试读,指名读,全体读。
(三)总结。狼想吃掉小羊,三次故意找碴儿,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小羊虽然温和善良,据理力争,但毫无用处。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
(恶人总是蛮不讲理的,我们不要上当,不怕,去斗争,我们要看清它们的嘴脸。)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发散思维,继续想故事。
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呢?请同学想一想说一说。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年、月、日(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年、月、日的认识(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10-16
二年级写字课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09-23
乘法初步认识(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11-11
识字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1-21
识字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06-18
两位数加减法口算(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