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花溪区规划(精选7篇)
贵阳市花溪区规划 篇1
贵阳市花溪区流动人口——背篼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经济飞速发展,新型工业化、工业园区开发进程不断加快;而且西部大开发的的进一步深入,西南地区经济得以较快发展。而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是一浪高过一浪的人口流动大潮,一时间,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更备受专家学者和政府的关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使城镇经济较快发展,就业机会增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不计其数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形成一股庞大的人口流动大军。而且一直以来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但“劳务经济”却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道亮点,在那么收入徘徊不前的情况下,打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是不可小嘘的。农民进城务工不仅能改善其生活条件和提高其收入水平,而且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现代化建设,带动农村自然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妨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给作为流入地的城镇的交通,住房,社会治安等方面产生影响。贵阳市花溪区是贵阳市与农村的结合带,而且花溪的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也较多,很容易吸引大量民工。花溪务工人数逐渐增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为了了解这些流动人口对花溪经济和社会环境产生什么影响,产生的影响有多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他们的生活状况,收入水平及其子女的教育水平做一个详细的调查,把握这批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状况及变动趋势。对他们的了解有利于促使花溪经济不断发展和治安环境不断优化,促进和谐新花溪的建设。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开始对花溪“背篼”展开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及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二、调查方法介绍
此次调查采用的社会调查类型是普遍调查,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具体的调查形式是展开拉网式调查。普查是指对调查总体对象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调查。普查有两个方式,一是填报表,二是直接登记。其最大优点是调查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主要特点:1.一次性或周期性,2.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3.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4.规定普查的项目和指标,5.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6.普查的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最基本及特定的对象。问卷调查是调查者运用统一的问卷向受调查者了解情况和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此次调查对象是贵阳市花溪区的“背篼”。本次调查共有效收回的个人问卷有66份,调查完后,为确保调查资料的完整性和数据的质量,老师还带领同学们对数据进行筛选,而且做了一个统一的调查报表。
三、调查内容及结果
根据调查人数是66人的调查问卷和统一的调查报表做出统计如下:
1.民工年龄分布统计:50—60岁(含50)有9人,40—50岁(含40)有33人,30—40(含30)岁有15人,20—30岁(含20)有9人。显然30—50岁的民工占了被调查民工人数的73%。
2.民工的性别分布统计:男性有54人,女性有12人,男性占被调查民工的82%。
3.民工的民族分布统计:汉族有48人,其他少数民族18人,汉族民工占被调查民工的73%。
4.民工的原住地分布统计:贵州的有64人,外省有2人,省内民工占了被调查民工的98%,其中贵阳有15人,安顺有4人,遵义有3人,铜仁4人,黔东南6人,黔西南3人,毕节23人,毕节占被调查民工的35%。
5.民工的娱乐方式情况统计:打牌的有14人,看电视的有18人,逛街的有1人,聊天的有20人,没有娱乐方式的有2人,打牌和看电视的有2人,打牌和聊天的有2 人,聊天打发时间的大约占58%。
6.文化程度:小学文化的有38人,中学文化的有20人,大学文化1的有人,大学以上文化没有,文盲有6人,是小学文化水平的大约占58%。7.去年务工收入情况:收入在一万以上的有27人,在5000—10000有11人,5000以下的有13人,未填的有15人,收入在一万以上民工的大约41%。民工的婚姻状况:未婚的有10人,已婚的有51人,离婚的有4人,丧偶1人,已婚 的民工大约占82%。
9.民工拥有子女数量统计:有一个子女有5人,有2个子女的有8人,有3个子女的有14人,有4个子女的有2人,有5个子女的有1人,未填的有11人,有2个子女的大约42%。
10.子女是否上学统计:子女在上学的有44人,没有上学的有11人,未填的有11人,子女上学的民工人数占被调查民工人数的67%。.子女的上学地分布统计:在原住地的有26个,在贵阳的有12个,其他地方的有8人,未填的有20个,子女在原住地上学的民工人数大约占39%。
12.配偶情况统计:在家务农的有16人,外出其他地方务工的有8人,和民工本人在一起务工的有19人,其他10人,未填13人,和本人在一起务工的占29%。
13.住房情况统计:自己购房的有8人,单独租房的有35人,合租的有16人,住职工宿舍的有3人,其他3人,未填1人,单独租房民工大约占的占53%。.民工与工友情况统计:没有同乡的有13人,很少是同乡的有21人,很多是同乡的有25人,全部
都是同乡的有4人,未填3人,很多工友是同乡的占38%。15.获得工作途径统计:自己找到的有43人,老乡或者亲人介绍的有16人,中介介绍的有1人,其他1人,未填5人,自己找工作的大约占65%。
16.一天的工作时间统计:工作在6小时以下的有6人,工作时间在6—8小时的有18人,工作时间在8—12小时的有35人,在12小时以上的有6人。未填1人,工作时间在8—12小时的民工大约占53%。
17.与家中的联系情况统计:很少联系的有19人,经常联系的有43人,未填有4人,经常联系的民工大约占48%。
18.民工的身体情况统计:身体很差的有2人,一般的有29人,很好的有32人,未填3人,身体很好的民工占48%。
四、调查内容的讨论
1.从被调查的民工年龄情况看,大多数是30—50的中年人,而少数是50—60的老人和20—30的年轻人,这个年龄分布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观念和体力问题,老年人由于体力较弱而较少从事民工工作,而年轻人觉得这不是个体面活而不选择。
2.从性别来看,男性占绝大多数,而女性则很少,这可能是受体力造成的影响。
3.从民工的民族情况看,以汉族民工居多,其他少数民族民较少,由于汉族本来就是中华民族人口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所以汉族民工居多是情理之中的事。4.从民工原住地看,绝大多数是省内民工,其中毕节民工是省内各地民工数最多的,这与毕节的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
5.从民工的娱乐方式看:大多数民工的娱乐方式是打牌,聊天,看电视,总体上来说其娱乐方式还是比较单调,这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
6.从民工的文化程度来分析,大多数是中小学的文化水平,还有部分是文盲,由于大多数民工是穷苦出生,所以文化教育较少,只能选择体力活。
7.民工的去年务工总收入情况上看,大多数民工的收入一万以上,而有部分民工没有填写,这可能是由于民工之间的收入存在差距而造成的,所以收入过低者未能填写。
8.从婚姻状况上看,大多数都是已婚民工,但也有一部分是未婚民工,由此大概能判这部分民工较懒而且生活不太节俭;而已婚的民工则比较勤劳和节俭。
9.从民工拥有的子女数量上看,大多数有2-3个子女,而有独生子女的较少,这主要是由于农村思想的影响,这也会导致拥有子女多的民工较为勤劳和节俭,因为他们要养家糊口。
10.从民工子女的上学情况看,大多数的子女都已入学,这说明民工都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而被调查民工中大多数的子女是在原住地上学,较少的是在贵阳市里上学,而民工的原住地都是在农村,但是农村的教学质量较差,所以大部分民工的子女的受教育情况还是不太理想。
11.从民工的配偶的情况看,大多数民工的配偶还是与民工本人在一起务工;另有一部分占很大比重的民工配偶在家务农,这有利于解决农村的留守问题。
12.从民工的住房情况看,大多数都是租房居住,而且以单独租房为主。由于民工算得上是流动人口,所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所以很少有固定居所。
13.从民工工友的情况及获得工作的途径看,大多数民工都互相认识,而且很多是同乡;民工的工作也有很多是经过亲人或者同乡介绍的。但大部分民工的工作是自己找到的。
14.从每天工作情况看,大部分民工的工作时间在6小时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背篼”是不稳定的工作,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所以大部分民工为了赚更多的钱而选择坚守岗位。
15.从他们和家中的联系情况看,大多数民工都和家中经常联系,这说明外出务工民工比较牵挂家里,外出务工是迫不得已的。
16.从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看,大部分民工的身体都比较好,因为这种工作需要很好的体力,身体不好的也做不了。
从以上对调查内容及结果的讨论和分析,从事背篼行业的民工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是他们工资收入比较偏低,其次是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差,再次他们的生活也很差,而且由于他们是弱势群体,很多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在贵州除了六盘水曾对他们进行过有效管理外,其他的背篼民工都存在着无政府状态。他们靠给人用背篼搬运东西为生,有时候他们的工钱会被雇主故意克扣,少给或刁难他们。人们在雇用背篼工的同时又害怕他们,总感觉他们来路不明。运气不好的背篼工还会遇到“跑单”的主雇,有些“背篼”反映,一些工地上的老板请他们去干活,却拿不到工钱,投诉无门。他们没有代言人,更没有疏导和管理机制,政策缺位,无“权”可护。地方政府对于户口不在本地的流动大军也是鞭长莫及,背篼工注定被忽略。
(一)对于背篼民工的产生分析如下: 1.市场需求的存在
“背篼”的体力劳动职业与其他的技术、科技等智力劳动职业其实已经形成了“劳动链条”,城市里也离不开背篼,脏活、重活、累活离不开背篼的参与。“背篼”给贵阳市带来的方便与效益,“背篼”就像高原上移动着的输氧瓶,随时给贵阳经济的繁荣和市民生活的舒适供应着氧气,就像鱼儿离不开水,贵阳人也离不开“背篼”,贵阳市民的心声道出了两者的鱼水关系: “怎么可以取缔,真是开玩笑,背砂子背水泥哪样不要背篼做,我下货时没有背篼是不行的”,“虽然他们脏一点,但很多活是要他们才能干的,比如在菜场里买菜多了就需要背篼背,一个人怎么提得了。这些我的男人的是不干的。”,“老人离不开背篼的,老人上街买东西就需要背篼们帮忙。”有需求就有市场!“背篼军”的进入,填补了城市急需的劳动力的空缺。贵州特殊地域环境、独特的经济人文环境产生了其特殊的需求,进而推动了其特有的背篼市场的形成。
2.劳动力供给充足
(1)从地理环境上看,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省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使贵州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复杂多样,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因素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尤严重。这对本已为数不多的可耕种土地无疑于雪上加霜,加上云贵高原的土地贫瘠,故而贵州的土地无法满足其近4000万人口的耕种需要。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需要对外转移,而在贵州为数不多的几个可吸纳外来劳动力的城市中,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贵阳作为谋生之地。
(2)从贵州民工的特点当“背篼”是贵州农民进城打工的一种方便形式,也是一种理性选择。一方面,他们大都来自比较偏远的山区,缺乏劳动技能,且“能吃城里人不能吃之苦,受城里人不能受之累”。他们对收入的期望值较低,主要做一些拾遗补缺以及城里人所不愿做的脏、累、苦、险之类的工作。另一方面,很多进城打工的农民认为,当“背篼”是一种较好的就业方式。这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相比较而言,在单位时间内,当“背篼”的收入比在工厂做工的收入要高,自由度也更大。而当“背篼”,拿的是“现钱”,心理踏实。也有一些“背篼”即使能够进入到某些正规行业,但由于他们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和令人满意的收入待遇,在收入和地位悬殊不太大的情况下,他们宁可冒收入不稳定的风险,选择当“背篼”。这是因为当“背篼”有更大的自由。由于“背篼”行业较易进入和劳动供给较为自由,背背篼成了一种相对具有吸引力的行业。许多暂时还未找到合适事情干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选择出来当“背篼”。
(3)从市场准入难易程度上看,“背篼”行业较易进入。这种非正规方式的就业形式具有以下特点:容易进入,管制较少,劳动契约随时可能被终止;基本报酬一般采取计件工资的形式;劳动供给自由;劳动者从事的工作以体力支出为特征。所以只需花几元钱购买一个背篼,就成为了行业的参与者,由此,便造成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供给。背背篼属于一种强体力的简单劳动,对技能和文化素质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加上它是一种流动非常自由的行业,因而对农民工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对于那些目前还没有合适工作或暂时还不想干其他事情的进城农民工来说,这是最好的栖息地。
(二)对花溪及贵阳背篼的几点建议: 可以说在贵阳,背篼是政府较为忽略的社会群体。就整个贵州而言,也仅有六盘水市政府真正把背篼问题纳入政府的管理范畴。政府管理的缺位,使得背篼行业发展得更为凌乱,呈无政府的状态。重庆对他们的"山城棒棒军"进行规范化管理后,取得相当好的社会效应.贵州的“背篼”就如重庆的"山城棒棒军"一样是特殊的一部分社会劳动群体,一样需要人民政府对他进行规范化管理。贵阳的背篼是自发性发展的,由于没有政府的介入,这确实让此行业的自由度更大,所受的干预较少。然而同时在其“自由驰骋”的空间里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令人忧虑的,不仅贵阳市民就是背篼们本身也强烈呼吁政府的规范化管理。我认为要政府的规范化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背篼行业组织。
贵阳建立背篼行业组织是必要而且是迫切的。贵阳的背篼业是凌乱无序的,没有代言人,通过背篼行业组织的自律与自卫,树立背篼服务的良好形象,维护背篼的合法权益。
2.明确背篼归口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对贵阳背篼市场实行规范、有序的引导与管理,责任在政府。应把贵阳的背篼纳入一个统一的规范的管理体系下,把他们视为准正式职业者进行编制式管理。建立基本行业标准,规范其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权益等。这个背篼归口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建议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来承担。政府在市场准入上,对童工不应放任其准入,对年老者也应有所限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损害,保障人权。
3.鼓励开发背篼行业市场
可以探讨用企业模式来管理背篼,开拓与规范背兜服务市场,如建立背篼公司等,同时也鼓励、支持其他组织或个人创业开发背篼市场。政府应该积极开拓和培育的背篼市场,实现背篼的市场化与规范化。
4.提高素质促使背兜在文明与竞争中发展建立培训机构 一个事物的发展需要具备软硬件两个方面的条件,因此有了行业组织这个硬件条件外,我们还需要加强背篼的自身的软件建设,培养和提高背篼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以及市场意识等。现在贵阳市场上的背篼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下、技能匮乏、市场意识和法律、卫生观念淡薄等方面的不足。故此,作为其行业组织,有义务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传授基础文化知识与基本道德礼仪。其次是进行技能培训。最后还要培养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引进市场机制。
五.总结: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重视和关心背
兜群体
总体而言,中国社会二十多年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大体保证了社会稳定,但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一直或公开或潜伏地存在。失业风险、公共安全和群体骚乱等种种表现不一而足。从大的方面来看,当前社会不和谐的主要表征可以归结为制度、阶层和心理三个层面。而在阶层日益分化的背景下,出现了越来越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包括固有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新增的城乡相对贫困人口,比如背篼等等,其数量在悄然扩大并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与暴富和奢侈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尽管中间阶层在缓慢扩大,但两极分化已在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和社会断裂等方面凸显出各种利益冲突,社会下层与上层之间形成了结构性的社会紧张。
就贵阳而言,在农民工和城市人之间存在职业隔离。对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来说,他们只能从事与在农村相似的体力工作,即所谓的“农民的工作”,“背篼”即是其中的一类。“背篼”主要从事脏、累、险的工作,而其权益若招致侵害又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与申诉„„这一切使得背篼们生存于都市却难以融入都市社会。他们往往在繁华和文明的面前手足无措。城市的文明在排斥“背篼”的劳动机会,文明的人们也在野蛮的同化着他们的“文明”。这种人为的身份“壁垒”,会令进城的背篼工仇视城里人,仇视城市,埋下反社会的祸根。虽然不和谐问题散见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但目前社会稳定的风险源仍主要集中在弱势群体之中。由于弱势群体的权益出于各种原因得不到有效保障,他们已有被排除在经济发展之外的趋势,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机体产生了断裂,这种断裂是全方位的,即包括即时的经济利益得不到实现,也包括申诉的政治权利得不到回应,还包括向上的社会流动得不到机会。而且,弱势群体因现实地位的长期沦陷也正在形成一种模糊的共同意识,所以他们成为社会稳定的一颗炸弹,政府若不集中力量对其生存状况和发展机会加以关注和改善,则随时可能酿致危机。
贵阳背篼问题急待政府的介入与引导,贵阳政府需要正视背篼的问题并应该着手加以解决,协调好背篼与社会、背篼与市民以及背篼本身之间存在的种种矛盾,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以理性沟通而不是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把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纳入小康社会的框架,努力降低制度成本,同时争取双赢,既实现全面小康又消化弱势群体,尽早消除社会隐患,建立贵阳和谐社会。如此一来,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冲突和心理对立就能在常态的制度设计下得到有效的缓冲与消解,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意义上可使“民怨”产生的机会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意义上可使“民怨”得到顺利宣泄,这无疑对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贵阳市花溪区规划 篇2
一、现状分析———成绩及问题
花溪位于黔中腹地,在贵阳市南郊,是贵州省贵阳市的一个县级区,距离市中心17公里,下辖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65个行政村,1 044个村民组,17个社区居委会。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有森林面积464 778亩,是重要的生态区;处于长江、珠江分水岭,是“两江”上游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有大小河流55条,总长390公里;有两个中型水库,即松柏山水库和花溪水库,是贵阳市的重要饮用水源。为各民族杂居地区,有苗、汉、布衣等38个民族,全区总人口32.87万,少数民族人口占34.38%。有花溪公园等景物景观81个,景区面积222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23%,是贵州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和传统旅游区,被誉为“高原明珠”。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生存形势越来越严峻,可持续发展思想也日益深入人心,科学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执政理念。花溪区委、区政府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立足本区域实际考虑发展问题,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生态化建设作为发展方向。早在2002年6月,花溪区就申报并被列为全国第七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之后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住贵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机遇,高质量、高标准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确立了“生态立区、旅游兴区、工业强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致力于本地的生态型区域治理。2009年初,花溪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提出生态文明要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医院、进学校,走出了一条符合花溪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主要体现在:
1.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花溪区委、区政府围绕发展定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9年三大产业结构比为10.86∶43.16∶45.98。农业生产整体状况良好,全年粮食产量达到8.08万吨,比上年增长3.8%;蔬菜总产量26.5万吨,比上年增长9.1%。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肉类总产量1.52万吨,比上年增长0.7%。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8 712万元,同比增长8.2%。工业经济在克服困难中增长。重点工业行业和重点工业企业发挥主力拉动作用,推动全区工业平稳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72 989万元,同比增长17.5%。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2009年旅游总收入39.62亿元,同比增长79.3%;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仓储物流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其他服务业持续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90 896万元,同比增长14.5%。
2. 生态环境整治初显成效。
花溪区委、区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一是大力实施生态林业建设。2003年以来共完成退耕还林10余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3万余亩,义务植树200余万株,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1.53%,实现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的目标。二是切实加强全区的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003年以来,累计实施松柏山水库、青岩河、陈亮河等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100余平方公里。三是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采取严格控制新增污染项目、继续加强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现场监察、积极支持集中式废水生活污染源治理等措施,实现全区减排控制目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等节能降耗指标均控制在市下达目标范围内,城市生活污水截留处理率达到95%,2009年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7 190吨,比2008年消减61吨。四是实施花溪河环境治理工程,开展拆违还绿、植被恢复、河岸整治、河道保洁等工作,使“十里河滩”的污染不仅得到治理,而且已经成为花溪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五是实施城市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补充完善城区道路交通标识、标牌、标线,依法严格规范行路、行车、停车行为,整治取缔“两的”非法运营,城区交通拥堵混乱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3. 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花溪区委、区政府把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相结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中,大力开发传统农业,积极培育都市观光农业、生态特色农业和科技高效农业,把农业与乡村旅游、拓宽就业渠道相结合,推进农业产业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焕发了活力,土地焕发了青春。一是积极推动党武茅草、果落等涉及7个乡镇29村的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二是采取“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协会租地,统一建棚,配套设施,反包农户,带动发展”的方式,建设了大棚草莓示范基地。三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核心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开展辣椒提纯复壮等措施,有力地提高了辣椒的品质、产量和品牌效应,促进了辣椒的良性发展。四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关闭“黑色产业”,发展“绿色产业”,大规模种植经果林,许多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4. 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
按照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花溪区委、区政府以南环线经济圈为核心,科学规划,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体系。比如完成了《花溪城市发展规划》,启动了《花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花溪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完成了湖潮乡、黔陶乡和青岩镇3个乡镇规划编制和10个村规划编制。城乡建设依据规划进行;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村庄串户路改造、通村公路建设等一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正加快实施;民生问题得到重视,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卫生、住房保障、社会治安、维护稳定、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9年,花溪区成功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花溪城市湿地公园获得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32 597万元,同比增长15.1%;财政总收入完成68 824.1万元,同比增长17.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791元,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5 318元,同比增长10.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花溪区的生态型区域治理成绩显著,但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和突出。主要问题是:城建规划滞后,使得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城镇建设和村寨整治存在品位不高,功能不全和乱搭乱建的现象;基础设施欠账,使得道路建设、管网布局、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等难以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产业结构不优,工业不强,全区近2 000户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不到3%;传统农业多,优质、生态、高效农业少;三产不显,旅游散小弱,地产档次低,服务层次差;广大城乡居民生态素质不高,违法违章、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河道污染、垃圾遍地的地方不少等等。这表明花溪区距离名副其实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尚有一定差距。
二、继续推进生态型区域治理的思路
“生态型区域治理”的提法,充分体现了人们的生存焦虑与发展关怀,它实际上提出了地方政府治理转型的重大任务,涉及治理的理念、主体、客体、方法以及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花溪区的生态型区域治理才刚刚起步,要继续推进,解决存在的问题,取得更大的成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从众多方面进行努力。
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生态型区域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于区域内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有整体安排,而能做出整体安排的主要主体是地方政府。因此,一个地区生态型区域治理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对于治理责任之担当是否适度与有效。这就要求花溪区委、区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在重构政府与市场、企业与公民关系基础上,实现政府职能针对性的强化、弱化和转化,克服以往存在的职能错位、越位与缺位现象,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和根本内容,经济社会的发展一般通过有效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来完成。花溪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当率先强化生态理念,把节能、环保、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纳入公共政策范畴,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的各种规划,始终带头坚持建设的生态化方向,不断提升治理水平,以有效实现政府的生态职能。
2. 实现治理理念与方式的根本转变。
生态型区域治理面临的根本性冲突是———发展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传统的发展模式以物为本,忘却了自然生态有效承载和动态循环的增长,持续地破坏了人类存续的自然基础,使得人们的生存成本和发展代价极其高昂。生态型区域治理要求花溪区委、区政府吸取这一深刻的经验教训,从根本上转变发展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摈弃传统的发展方式,不再走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而低附加值和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发展道路,坚决杜绝引进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破坏大的工程项目,抑制对快速工业化的热衷给生态文明带来的可怕后果。坚持在环境保护和优化关照下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协同发展,以宁愿少些、但要好些的发展质量、分配公正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来获得渐进的进步。
3. 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生态型区域治理的重点是实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向生态化转变,关键是解决生态支持、环境承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张与矛盾,核心是实现利益均衡调节下的发展和生存方式集约化与可持续性。为此,花溪区要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一要发展生态农业。紧紧围绕都市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主体功能,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为目标,以巩固提升菜、畜、果、林为基础,以发展观光农业为重点,以延伸农业产业链为突破,以引进龙头企业为抓手,发挥驻区高校优势,创品牌,增效益,深度开发和拓展农业新功能,通过城乡互动发展和产业融合,提高农业发展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创新与升级。二要推进工业强区战略。按照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布局规划,以生态园区建设、生态产业培育、生态企业创建、生态项目引进为重点,通过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跟进,重点鼓励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绿色食品、高新技术、旅游商品制造等生态产业,逐步建立起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废物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的生态工业体系。三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发挥旅游资源、生态资源、高校人才集聚三大优势,以旅游业为龙头,以科技文化为支撑,创品牌、聚产业、强服务、促转型,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会议会展、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等产业,助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实现全区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4. 强化环境治理。
要以贵阳市开展“三创一办”活动为契机和载体,纵深推进环境治理,保护花溪的青山绿水。一要继续开展拆违攻坚战,进一步完善拆违工作机制,保持依法打击违法建筑的高压态势,强力推进拆违工作,严禁新增违法建筑。二要以建设花溪城市湿地公园为载体,积极申报中央扩大内需项目,争取省、市项目资金支持,切实抓好花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强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等饮用水源的管理和保护,确保饮水安全。继续抓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严厉打击乱采滥挖、乱捕滥猎、乱征滥占、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三要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本区争创国家卫生城市攻坚实施方案,立足创建标准,细化工作措施,持续开展市容卫生、报刊摊亭、街招广告、违法搭建、河流污染、交通秩序、城市绿化、市政设施、社会治安、食品安全等整治专项活动。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水平。
5. 建立科学的治理绩效考评体系。传统的绩效考评选取
的是一般指标,主要看GDP。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时刻提示着执政者GDP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拥有经济发展的效率业绩,成为各级政府的执政重心。这种考核指标助推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其结果是经济发展了,生态环境却付出了沉重代价。与此不一样,生态型区域治理重规划、讲效益、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反对以物质增长为衡量政绩的基本标尺,倡导节能与环保基础上的经济成果获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节制性的生存理性和发展理性。因而,花溪区要实现生态型区域治理目标,必须改造以GDP为中心的绩效评价,加大生态技术、民生幸福指数与环境改善的评估权重,发展绿色GDP的综合考评体系,形成基于生态、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生产力综合评价,实现现代物质文明与自然界之间的整体和谐。
6. 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素质。
生态型区域治理主张分权化与多中心治理,地方政府是核心主体,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群体也是责任主体。花溪区委、区政府既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导、核心和协调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其他多元主体的积极性。通过政府主导下的民主协商与合作,实现生态型区域治理决策、执行与监督的科学化、法制化与民主化,实现由以行政管理方法为主逐步向以市场、工商管理与社会技术优化组合的转变,实现由行政区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不断提升治理效能。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广大城乡居民在区域治理中的作用,采取宣传、教育、培训、处罚等多种措施,帮助广大居民抛弃落后的生产生活观念,培育绿色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生态素质。有花溪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企业、事业、社会团体的积极行动,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参与,花溪的生态型区域治理一定会达到预期目标。
摘要:生态型区域治理是现代社会新型的治理模式,贵阳市花溪区按照这种模式进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进一步拓宽思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治理理念与方式的根本转变,调动企业、事业、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态素质。
关键词:花溪区,生态型区域治理,现状,思路
参考文献
[1]黄建洪.生态型区域治理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张力[J].社会科学,2010,(4).
[2]向虹祥.花溪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花溪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010-03-24.
[3]贵阳市花溪区人民政府信息网.
贵阳花溪苗族挑花典型图案研究 篇3
关键词:贵阳花溪;苗族挑花;典型图案
中图分类号:J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41-01
挑花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属于刺绣的一种,又被称为挑绣,也可以称为数纱绣。因为挑花的制作工艺简单,并且有非常强的装饰效果,所以被应用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当中。挑花是苗族、汉族、瑶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极为热爱的刺绣工艺,各民族的挑花也各具特色。挑花工艺一般要用平纹布作为底布,底布的材质以麻纺的为主,这样布纹上的经纬线容易看清楚,也方便进行数纱,也方便进行挑花坐标的定位,挑出的十字纹样十分的工整。
贵州贵阳花溪地区是苗族生活的主要地区之一,这里的苗族挑花是我国最有名的挑花之一,同样贵阳花溪苗族挑花是挑花类型中花型最多的的挑花,这里的挑花在用途上是十分广泛主要运用在背扇、上衣、裤腿、围腰、枕头面等。花溪挑花所用的底布以前是以自己家里所纺织的土布为主,现在的底布多数用化纤布为主,在底布的部分不用垫裱布或者是纸壳,直接在底布上进行挑花,所以布料不要太软,布纹的织路也要便于进行数纱。花溪的挑花的绣线在以前主要是自家出产的棉线进行植物染色,现在绣线多是进行购买,所用的颜色和种类都是非常的丰富。在针法上主要是十字针、齐针为主,其中也有其他的针法相结合,十字针是依照底布经纬线上以十字交叉为一个小点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型,再由这个十字小点构成线或者是面,组成图案;齐针是由一个平行线为一个基本点,每个点的间隔在一毫米左右由平行点组成线或者面。挑花工艺是不需要底稿,花溪苗族挑花从背面进行入针,正面才能观看,这样不仅使绣面美观整齐,而且也显示出当地苗族姑娘的高深技艺。贵阳花溪苗族挑花图案的颜色多以黄、水红色、绿、蓝色等为主,底布颜色色以深色布为主,图案的轮廓线以白色或者红色为主;现在的颜色各种各样,底布颜色也出现各种颜色,图案的轮廓线以红色居多;挑花的颜色协调,对比强烈,色彩效果明亮丰富,或艳丽而不俗气,或古朴大方。
贵阳花溪苗族挑花的图案都是以自然的景物作为原型进行创作产生,花溪挑花典型图案主要是以动物、植物、几何图案为主。在动物的图案中主要包括蜜蜂、蝴蝶、飞蛾、牛头、燕子、狗头、山雀、鱼、龙、蛙、猪蹄、羊、螃蟹、水爬虫等,这些动物图案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意义,比如蜜蜂辛苦劳累的采蜜,是勤劳的象征;蝴蝶图案就是以贵州苗族所崇拜的蝴蝶妈妈为创作蓝本,来自苗族创世纪传说蝴蝶妈妈与十二个蛋,蝴蝶妈妈是苗族人民的祖先,蝴蝶图案也是挑花中最常见并且最典型动物的图案之一,各家挑出的蝴蝶造型各异、颜色也不尽相同;燕子是报春鸟,春天的耕作需要燕子的提醒,对于耕种的人们来说燕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吉祥鸟,所以也经常出现在挑花图案中,在挑花图案中鸟纹是也经常出现的典型纹样,除去燕子的纹样外还包括其他类型的鸟图案;狗头纹样是花溪苗族挑花的典型纹样,来自于民间传说狗给苗族人民带回来了粮食的种子,让苗族人民能够得以生存;龙纹图案则是苗族的苗龙,苗龙是保护村寨平安以及为子孙赐福,在苗族的神话传说中龙身兼数职,是土地神、水神、生殖神、家神等等,苗龙图案也是花溪挑花的典型图案;蛙可以产很多的子,是多子的象征。植物图案主要有鸡冠花、荷花、蕨菜花、狼鸡草、麦穗花、地米花等,这些植物图案多来自苗族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观察周围的一草一木,然后通过记录周边的景物而得来,花溪苗族人民把大自然的植物花草作为图案放在挑花工艺上,其中的麦穗花从侧面反映了这里苗族是受农耕文化的影响,蕨菜花、地米花又反映这里的苗族对山林的热爱,苗族人民运用他们的智慧把植物图案演绎的独具特色。几何图案是在花溪挑花中最为广泛运用的典型图案,在挑花图案中纯粹的几何图案非常的多,包括菱形、三角形、田园、矩形、冰雪花、铜钱、太阳、铜鼓、河流等,几何图案在挑花中可单独进行刺绣或者是与植物、动物纹样相互搭配组成挑花图案,在这其中三角形几何图案常常作为与其他图案相互搭配的纹样,往往是以四角对称的形式出现,几何图案的寓意各有不同,其中田园图案或者是田地图案是苗族人民生活在中原地区的记忆,在挑花的过程中,对几何图案精心排列,达到一种平衡,在视觉上产生图案的韵律美。花溪苗族挑花的典型图案有很多,其中还包括苗王印、灯笼、银钗、芦笙等等,这些图案大多数来自动植物题材,大多数是呈现出的是半抽象半具象相结合的图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在这些图案中纹样的叫法也因人而异,在挑花中人物图案是相对较少出现的图案。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溪挑花的图案也不断的增加,其中也出现了非常多的现代题材的装饰图案,比如现代织物上的写实图案、歌颂党以及现在美好生活的图案。花溪的挑花图案是由非常多的生产生活以及大自然图案进行不同形式的变形和整合,再加上非常多的几何图案,这样不同形式的组合和搭配。
贵阳花溪苗族挑花图案来源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是以实用性为前提的民间工艺,在当地苗族人民的生活中广泛运用,花溪挑花图案造型抽象夸张,构图工装,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巧妙的以自然图案与几何图案的有机结合在一起,富有鲜明的创造性,挑花图案均匀对称,其艺术风格是以抽象的几何表现形式为主。花溪挑花的图案往往被赋予吉祥寓意,充满了人们对吉祥如意,富贵吉祥,驱邪避害的美好愿望。贵阳花溪挑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充分的展现了花溪挑花的艺术性、实用性、民族性,花溪挑花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如今花溪挑花的保护和传承是至关重要,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才能使花溪挑花越来越好,让这个独特的民族符号得到传承。
基金项目: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5XYS080)。
贵阳花溪公园导游词 篇4
在花溪公园的深处,有名的百步桥就在那里,百步桥是用一块一块的石头放在水中在水中蜿蜒盘曲,当夏天水流急的时候,在百步桥上行走就如同西游记里会踏波踩浪的神仙一样的感觉,真是踏浪而来,逐波而去……
而继续走下去就会到了花溪公园最让人心动的地方了--黄金大道,一条长长的路,左边是山,右边是河,两侧是整齐的法国梧桐,秋天的时候,梧桐的叶子变成金黄色掉落在地上,就像扑满了金子的道路让人回家后还难以忘怀呢,毕竟,钱谁不爱呀……
花溪是山的天府,是亭的世界,更是奇花异草斗艳争香的圣地也是溪流小河汇集之所在。阳春三月,蝶阵花潮,让人目不暇接,正是:蝶来风有致,溪去人留影。
贵阳花溪湿地公园导游词 篇5
平桥距花溪公园1千米,它在花溪河的上游。这里两岸垂柳依依,绿树婆娑,河水平缓得让人看不出它在流淌,是游泳爱好者的乐园。岸边岩壁上,那座掩映在碧树丛中的楼房,名叫“碧云窝”。碧云窝里羡深居,日月悠悠挂柳丝。它和花溪宾馆的其他建筑物,都隐藏在花木深处,以前是接待国内外重要宾客的地方。
脚下的这条林阴道,叫做“黄金大道”。两排法国梧桐盛夏时遮天蔽日,形成一条清凉的绿色通道,是天然的消夏避暑胜地;秋天它又成了一个金色长廊,黄灿灿的落叶驾着秋风徐徐坠地,人踩在上 面,好像踩在席梦思上,柔软而富于弹性。黄金大道与河流中央的那些小桥、亭阁、花洲、水草,构成一个静温而幽雅的世界,使你的脚步也情不自禁地变轻起来,生怕打扰了这种宁静。这一带,是情侣们常来寻梦、拾梦的地方,所以又被叫做“情人大道”。
贵阳市花溪区规划 篇6
暑假及秋季开学前后,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校车安全管理相关要求,全面推行校车专营模式,全区共购置专用校车27台,改装非专用校车42台,完成校车驾驶人审批43人,目前全区校车运行正常,群众满意。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机构建设情况
1、组织机构。5月,区政府召开政府常务会议,明确成立以区长任组长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教育局长任办公室主任。目前校车办安排工作人员3人,此外明确区交通局、区交警大队每周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到区校车办上班一天。
2、运营模式。我区采取的是农村客运和校车双轨运行的模式。即已开通农村客运线路车的地区,学生乘坐农村客运线路车上下学,客运线路车不能覆盖地区,学生乘坐校车上下学。幼儿园原则上要求就近入园,家长接送,确需提供园车服务的,由幼儿园自备园车接送。
3、管理机制。农村客运线路车由区汽运公司管理。校车由区校车办负责管理。区校车办与市宏远校车服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全区学生专用校车(20台)统一归口到市校车公司管理。管理费用由区财政统一支付。
二、非专用校车改装情况
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统一乘坐专用校车,均为暑假期间购置,无非专用校车接送学生行为。幼儿园多数为改装的非专用校车。截止到9月中旬,全区共改装非专用校车42台.所有非专用校车,均在长沙梅花客车厂改装,有改装合格证,全部完成落户手续。但由于目前正在抓紧校车驾驶人审批工作,而校车驾驶人许可为校车标示标牌核发的前置条件,因此校车标示标牌核发尚未启动。
三、违法违规查处情况
贵阳市花溪区规划 篇7
花溪区A社区 (以下简称“A社区”) 是2012年贵阳市推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之后, 花溪区成立的两个城市社区之一, 社区服务中心相比于以前的办事处, 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内的城市居民, 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建设中的实际运用, 公民在社区治理中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治理者”,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A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情况并不容乐观。花溪区A社区的公民参与情况在贵阳市城市社区中极具代表性, 因此, 探究A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 剖析其原因所在, 以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
1. 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取得的成效
A社区服务中心根据自身规模、管理体制以及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 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建设思路, 把公民参与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社区参与投入机制逐步完善。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离不开物质支持和硬件设施。A社区是由政府财政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 社区建设的资金预算每年由财政局、民政局、组织部共同编制, 并且每年年底对使用的情况进行专项监督, 这使得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保障了社区项目的顺利推进。
(2) 公民参与内容不断丰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现代城市社区的居民需求日益增加, 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文艺活动、社区救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 在社区文艺活动方面, 创立了“社区出钱物, 物管出场地, 居民出节目”的运行模式, 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社区救助方面, 如果社区服务中心有非专业性的岗位空置, 社区低保户则优先录用, 等等。社区成员通过社区服务的参与形成了社区的社会救助制度。
(3) 公民参与形式日益多样化。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社区原有的公民参与形式已难以适应社区治理的需要。A社区服务中心创立了信息化值班快车、居民议事会快车和网络社工快车为主体的“三大快车”特色服务项目, 其中居民议事会快车以电话、网络等工具为载体, 通过在社区网站中设置“公民参与”专栏等方式, 创新了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形式。
2. 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
A社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 基本上属于较低层次的参与, 这与社区建设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不强, 参与率低。社区公民自愿参与社区活动或事务的程度, 是社区开明程度、健全水平和活力效度的综合反映。目前, 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是一种社区服务中心动员、社区公民执行的状况, 公民参与率总体偏低。
(2) 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容有限, 以非政治性参与为主。除选举外, A社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容基本局限在非政治性事务上, 所谓非政治性参与是指公民参与的社区事务多与政治不沾边或关系不大, 如参与居委会组织的文体健身活动、环境整治活动、治安巡逻活动, 等等。社区内的普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能参与到社区的政治性事务中去。
(3) 社区治理中参与主体单一, 社区精英主导社区重大事务。对于一般的社区事务, 参与主体主要是退休老人。而社区内的重大事务, 参与主体则主要是社区内的“精英分子”, 即社区内各单位代表、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内的人大代表、区领导及少量的居民积极分子, 这样既不能充分提高社区治理决策的科学民主性, 也不能对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进行有效监督。
二、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意愿不强、参与内容有限、参与主体单一等问题, 受诸多因素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受传统思想观念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影响
一方面, 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 人们己经习惯了接受政府的大包大揽, 对于社区治理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 社区公民的意识薄弱, 认为社区治理是政府的事情, 只需要政府来管理就好, 因此, 不会积极参与到社区会议和社区监督等社区治理活动中去。
另一方面,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学习、工作、娱乐活动等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 社区的很多公民就没有时间来参与社区治理, 这导致了公民对社区的作用和功能认可度不大, 尤其是占社区常住人口中的流动人口, 更是缺乏社区意识, 社区公民对社区的认同度较低。在传统观念和现代生活快节奏的影响下, 公民的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薄弱, 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不足。
2. 参与理性不足, 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 人是利益与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在社区治理中, 公民参与社区建设时会较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 与自己利益有关的社区事务, 参与热情就高, 反之则低。总之参与的功利性较强而理性不足, 而且多数人都有“搭便车”的心理。
3. 社区治理行政化程度过高, 公民参与权被边缘化
社区服务中心由政府直接领导, 社区治理依然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 但政府并没有将公民作为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 而是将公民作为治理的对象, 包揽了社区的大多数政治性事务, 因此, 政府依然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角色而存在, 以行政的方式对社区进行着管理。但社区公民仅仅作为一个旁听者与传答者的角色参与, 较少拥有发言权, 而发言权大多被掌控在政府和社区“精英分子”手里, 因此, 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权利被边缘化了。
4. 社区治理活动的宣传方式滞后, 宣传效果不佳
社区服务中心对社区治理活动的宣传上, 对普通的老百姓大多数是以社区的告示板、社区网站的形式通知。但是大部分社区公民对告示板和社区网站上的内容关注度并不是太高, 往往在规定的时间内忽视告示板和社区网站上通知的事项。此外, 对于新创立的信息化参与方式, 很多社区公民并不了解, 这就使得社区现有的参与方式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增强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A社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剖析, 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 要通过以下方面加以解决:
1. 培育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 增强公民的参与理性
社区公民有了较强的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 能自觉地将这种意识变成行动, 提高自身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从而增强公民的参与理性。关于这两种意识的培育, 首先, 社区服务中心应该通过标语、宣传栏、培训会等形式, 向社区公民宣传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 并且要大力宣传有关社区建设的相关情况, 加强公民对公民意识和对社区的认知和认同, 唤起公民的参与热情, 而社区公民则应配合社区, 积极学习和参与, 实现自身两种意识和参与素质的提高。其次, 要不断提高公民的社区满意度。社区服务中心在处理社区事务时, 尤其是对于与社区成员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 应同社区成员充分协商。最后, 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注意日常工作的细节, 热情服务群众, 以提高群众满意度, 增强公民的社区归属感。
2. 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 尊重公民的主体地位
政府服务社区并不是要包办所有的社区公共事务, 更不是要指挥、干预社区的正常运作, 而是要发挥自身优势, 整合社区资源, 促使社区健康、顺利地发展, 要做到“少干预、多服务、下社区、办实事”。一方面, 政府应树立正确的社区治理观念, 破除政府机构中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陈旧理念, 要意识到行政机关本身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没有人民的授权就没有公共权力的存在。另一方面, 政府要实现权力的下放, 政府机构要从本职工作开始, 做好其行政服务工作, 充分尊重公民的合法权利, 把职、责、权、利四方面统筹起来, 让社区来行使本该由社会行使的职能, 加强公民参与权的落实, 实现管理方式从传统的“掌舵”向新型的“服务”的转变, 积极推进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全过程。
3. 完善公民参与保障机制, 促进公民参与的法制化
第一, 政府要把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纳入相关的制度和法规, 完善公民在参与的相关程序, 使得公民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能够得到相关政策的指导。第二, 要完善社区公民参与的监督机制, 社区政务要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公民发布, 便于公民监督的实施, 要充分重视公民的建议和意见, 并且政府要将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纳入社区绩效评估的一环, 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激励社区服务中心对公民参与的重视。
4. 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 创新公民参与平台
现今网络和通信技术发达, 除了电话、社区网站中的“公众参与”专栏等沟通交流渠道, 社区还应该善加利用信息化交流工具, 可以通过建立社区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时下比较流行的网络沟通平台的方式, 加强与社区公民的沟通交流。这些方式比电话、社区网站参与平台等形式更加便捷, 在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新的建言献策的平台的同时, 能吸引更多的公民参与其中。在社区治理活动的宣传上, 要注重社区治理活动宣传上的时效性, 利用好社区告示板等传统的宣传方式, 使公民能及时了解到社区治理活动的最新情况。
社区治理是实现“善治”最基础的途径, 而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 它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降低社区治理成本, 同时也能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推动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在今后的社区建设中, 政府和社区服务中心要充分重视公民的主体地位, 积极推动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形式和内容的创新, 不断拓宽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广度和深度,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及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摘要: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程, 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础。花溪区A社区在社区治理中, 努力拓展公民参与的途径和内容,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花溪区A社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要通过培育公民的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完善公民参与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等途径加以解决, 以实现政府与社会合作共治的良性运行。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治理,公民参与
参考文献
[1]唐忠新.社区治理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程[J].决策与信息 (中旬刊) , 2014 (09) .
【贵阳市花溪区规划】推荐阅读:
贵阳市白云区道路规划01-02
贵阳市城乡规划研究院11-16
贵阳十二五规划08-22
贵阳市建设10-09
贵阳市绿化带12-07
贵阳市公共体育场馆11-15
贵阳市路路达驾校简介10-15
点评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11-09
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12-08
贵阳市劳动合同格式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