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2024-07-26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通用8篇)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篇1

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保障用户权益,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DB34/1524-2011)等国家和省有关法规和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保障性住房工程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及棚户区改造住房。

第三条

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保证用户住上放心房。

第四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

县级以上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其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

从事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活动,应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任何建设单位不得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保障性住房工程开工前,必须办理施工许可证。

第六条

保障性住房工程招投标应按照“优质优价、优质优先”的原则,选择信誉好、质量管理水平高、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单位参与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施工合同中应明确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应以市级及以上优质工程为目标,对获得市级及以上优质工程的,建设单位可给予适当奖励。

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保证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的合理造价和工期,不得随意压缩,不得因造价、工期或其他理由,擅自降低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建设标准。

保障性住房工程合理造价和工期由当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造价管理等相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确定。

第八条

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勘察文件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按先后顺序报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审查,勘察设计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进行设计补充或变更。对存在违反强制性条文或有关规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不得核发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按照审查合格,并盖有施工图审查合格章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勘察设计答复意见)组织施工。

第九条

保障性住房工程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总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监理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并在场履责。质检员、监理员应专业配套,数量按照工程需要配备,每个项目部质检员不得少于1人,1万至5万平方米的不得少于2人,5万平方米以上的不得少于3人。

第十条

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建立材料验收台账。保障性住房工程应优先使用预拌混凝土,监理人员应对进场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检查。确需采用自拌混凝土的,应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留置试块送检。对进场钢筋应按照规范进行检测,加强对调直后钢筋的质量检查。

建设单位应对主要装饰材料、卫生洁具、门窗等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构配件及设备。

第十一条

见证取样检测、桩基(含地基处理)检测及结构实体检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实施。检测实施前,应有经监理单位审批同意检测方案。检测单位应确保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报告,应在24小时内报告当地质量监督机构和建设单位。结构实体检测项目应包括现浇楼板板厚、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等,检测部位由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选定,每层楼不少于2处。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不得肢解发包。总承包单位对拟分包的内容和分包单位应提前告知建设、监理单位,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分包。总、分包单位应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中明确双方质量安全责任,总包单位应认真履行质量职责,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监管。

第十三条

监理人员应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施工过程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对基坑支护、桩基础、土方回填、混凝土浇筑、建筑节能和防水工程等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并做好书面记录,对重要的隐蔽工程应留存影像资料。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应强化施工工艺、工序质量管理,落实总承包企业、项目部、班组三级质量责任,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和“样板引路”等制度。

钢筋绑扎、水电管预埋、模板安装、墙体砌筑及装饰装修等工序施工前,至少做一处样板。提倡使用大模板组装等先进施工工艺。

第十五条

施工单位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开裂、渗漏等质量缺陷。重点防治墙体裂缝、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楼地面渗漏、外墙渗漏、门窗渗漏、屋面渗漏以及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墙面粉刷时宜采用在墙面敷设耐碱玻纤网格布或钢丝网等防止开裂的措施。

第十六条

监理、施工企业应履行质量管理职责,建立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制度,加强对监理部、项目部的检查和管理,企业质量安全职能部门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留有书面检查记录。

第十七条

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认真做实做好 “分户验收”工作,并邀请保障对象参与验收。未进行分户验收或分户验收不达标的工程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应按规定程序组织验收。质量监督人员应到场监督,并抽查分户验收情况,发现弄虚作假的责令整改后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保障性住房工程未进行建筑节能施工或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进行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第十九条

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按照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05‟7号)要求认真执行。工程质量保修期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期限,并应在合同中约定。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时应检查工程质量保证金落实情况。第二十条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工程醒目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责任人姓名。

第二十一条

住房交付时,室外绿化、景观、排水设施、供水、供电、燃气、有线电视、通信等配套附属设施已经完工并验收合格,满足使用要求,确保每套住房都达到入住即可使用的条件。

第二十二条

保障性住房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质量回访,及时了解用户对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保障性住房质量投诉举报制度,公布投诉电话,及时受理质量投诉。

第二十三条

保障性住房工程参建各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和违反本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发生质量事故的,除追究责任单位和法定代表人责任外,还要追究负有责任的相关执业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篇2

1 制定“皖垦”牌小麦种子生产、加工、仓储等环节质量控制流程图

2 纯度的保证

“皖垦”牌小麦种子产品的纯度控制是从种植环节开始, 持续到次年的种植鉴定结束, 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控制关键点如下:

1) 种源确保:所有的种源, 除做好室内纯度鉴定外, 并于当年做纯度, 种植鉴定;

2) 种植确保:集中种植, 每个分场只种植一个品种, 做好空间隔离, 严防生殖混杂;

3) 田间检验确保:强化田间检验,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3543.5-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和《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进行田间检验;

4) 专机收割, 专车运输, 避免机械混杂;

5) 专机烘干, 专库存放, 专机加工, 严防生产混杂。

3 净度保证

依据国家标准GB/T 3543.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进行产品的净度控制。

1) 加工时, 严格按加工规程进行生产, 检验员跟机进行检测, 实行动态检验, 对加工精度在99.0%左右的, 即时检测;

2) 对每个批次进行室内检测, 若净度低于99.3%, 则改换加工方式, 确保提高净度。

4 水分保证

根据国家标准GB/T 3543.6-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鉴定》进行产品水分检测与控制。

1) 烘干阶段:检验员根机测试, 控制水分13.0%, 检验员测试水分不高于13.0%时, 结束烘干作业;

2) 入库阶段:种子粮入库, 实行动态随机测试, 一旦发现水分高于13.0%, 停止入库, 重新烘干;

3) 加工阶段:主要测试仓库门窗附件, 若高于13.0%则排出烘干处理;

4) 成品堆放阶段:定期检测四周外侧水分, 若高于13.0%则拆包晾晒。

5 发芽率保证措施

依据国家标准GB/T 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进行小麦产品的发芽率检测和控制。

1) 收购阶段

(1) 分开堆放, 按水分在15.0%以下、150.%-18.0%、18.0%以上三个阶段分开堆放, 18.0%以上的要求不断翻晒, 15.0%-18.0%的即时烘干处理, 15.0%以下的定期翻堆, 烘干可延迟;

(2) 两段烘干:高水分段的先烘干至15.0%以下, 排出, 待高水分处理结束再系统烘干, 保证种子粮不来热, 确保发芽率不下降, 烘干后做发芽率检测。

2) 仓储阶段:所有各仓库, 按照GB/T 3543.2-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仟样》进行取样, 做好发芽率检测, 发芽率不低于85%, 做好检测报告, 结果装订成册, 对发芽率不合格的进行淘汰处理。

3) 加工阶段:加工产品分批次堆放, 做发芽率检测, 不合格的淘汰处理。

4) 出库阶段:合格批次发出时, 封样检测, 不合格产品追回淘汰。

6 制定标签管理措施

1) 标签由专人负责管理。

2) 标签接收时, 应认真核查, 核对无误签字验收并进行登记。

3) 所有标签应分类摆放, 一目了然, 不得混淆。

4) 标签由专人发放, 种子加工时值班检验员需认真核对无误后签字领取。

5) 标签使用情况应遵循日汇报制度。

6) 标签使用错误, 追究管理人员和领取人责任, 因标签混乱错误, 追究标签管理员责任。

7 质量追踪管理措施

1) 外销每批种子检验员都必须认真取样, 认真填写样品标签, 如品种、数量、客户单位、姓名、运输车辆牌号, 规范封样, 开具检疫证。

2) 及时检测样品, 发现问题及时复检并上报。

3) 出具检验报告, 以便追踪。

8 总结语

总之, 为了使“皖垦”牌小麦种子生产质量达到“国颁”标准, 就必须要从种子源头抓起, 对基地、播种、田间管理直至收获、加工、储藏等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跟踪控制, 才能确保“皖垦”牌小麦种子生产质量, 才能在种子流通重大改革的今天得到稳固的发展。

摘要:粮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 种业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 保持国家对种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小麦种子是我国农业行业中的一个种子行业, 小麦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 “皖垦”牌小麦种子是安徽省龙头企业——安徽皖垦种业有限公司的一个品牌, 如何加强此品牌的小麦种子质量, 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笔者就如何加强安徽省“皖垦”牌小麦种子管理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皖垦”牌小麦种子,管理,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仟样GB/T3543.2-1995[S].

[2]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T3543.3-1995[S].

[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3543.4-1995[S].

[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GB/T3543.3-1995[S].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装潢设计;实习实训;创新教学

高职教育将深化改革,提升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作为培养总方向,尤其是在课程整合、教学理念、评价体系等方面,突出学生就业岗位能力提升。实习实训教学改革作为重点,更需要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强化实训项目教学的规范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引导学生从具体实践操作中掌握相应知识和能力,提升岗位胜任力。

1 装潢设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面临的发展窘境

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近年来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优势作用。总体来看,对于高职实习实训教学,往往面临相似的发展窘境,特别是在装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中,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影像技术的成熟,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为装潢艺术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反观高职实习实训教学现状,问题主要归结在下几个方面。一是装潢设计教学与行业发展相脱节问题。装潢设计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门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人才缺口需求大,而当前高职装潢人才培养滞后于现代设计理论与实践,毕业生走向岗位后对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能力落后于市场需求,导致岗位适应性不足。二是装潢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衔接不够,从多数高职院校装潢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来看,理论讲解占比较大,实践实训教学相对不足,学生缺乏应有的实践性学习,对实际岗位技能缺失严重,现有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突出,导致学生装潢设计技能不强。

2 构建高职装潢设计实习实训创新教学的改革对策

2.1 强化岗位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岗位职业能力,协调目标、任务、知识关系。对于装潢设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明确,首先要从校企合作中突出岗位特色,需要做什么,怎样去做,应该学习那些知识,应该具备那些能力,如何从校企实习实训教学中突出岗位特征,围绕就业导向来优化装潢课程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并结合校企岗位需求来组织课程教学队伍,共同研究制定岗位课程,教学目标和具体任务,最终形成以任务、目标、职业、能力、知识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2)强调校企协作,突出人才职业标准。在实习实训创新教学中,针对装潢设计专业本身的特色,在课程教学上要协同好课程任务、教育目标的关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理念上,优化师资合作,突显教材的适用性和综合性。尤其是在校企资源开发与共建上,完善教、学、做体系,将“课堂”与“店堂”,理论与实践融为“双堂双纲”标准,开发满足行业需求的实习实训教学理论与实践标准,发挥专兼职师资的职业优势,密切校企合作。

(3)强调“校企合一”,构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在落实实习实训创新教学中,将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在实习实训环境营造上,要从教学改革中融入企业环境、职业岗位操作流程,通过构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来强化装潢设计专业的操作性和应用性,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如,利用校企“师资整合,教学合作”模式,发挥学校科研与企业技能实操的整合优势,从课程知识实习、岗位技能实训、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上做好实习与就业的衔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2 强化专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在高职装潢设计专业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上,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着力从岗位认知、岗位能力、专业技能、实训实操等方面,无缝对接就业岗位。

(1)注重专业知识课程与专业技能的实训对接。装潢设计本身包含的知识、能力较广,涵盖的课程较多。特别是专业课程,如包装设计、广告设计、CI设计、计算机软件操作等课程,其本身的实践性较强,可以通过专题设计,与区域设计行业相衔接,也可以通过组织设计赛事,将比赛融入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从参赛中来锻炼和提升设计水平。

(2)衔接好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校内实训通常是由教师主导的结合专业课程教学,需要组织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在教学模式上多围绕具体任务来展开。而校外实习基地是对校企合作的延伸,特别是深入到企业实际,从参与企业设计师的项目实践中来体验具体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是真题真做,学生能够从中运用自我知识、所掌握的技能,从实践中来锻炼,来学习,形成职业胜任力。

(3)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的对接。顶岗实习是装潢专业毕业生参与实训、实习的有效方式,根据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将专业课程与教学目标相渗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例如,在企业岗位进行锻炼,从实习中来接触行业、接触社会,增强社会适应性和应变力。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要注重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实际岗位的对接,要充分利用企业环境及资源,积极拓宽顶岗实习范围,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构建装潢专业就业指导体系。装潢设计专业在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实习实训教学中,要不断构建就业指导体系,协同好学校、企业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岗位对接、人才流动、专业素能养成上,要密切联系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导向作用;如加强对行业骨干企业的合作办学,引入企业先进人才、加强教育设施投入,完善专业教学平台,拉近产学研互动交流。

2.3 注重动手实践操作,增强装潢设计专业特色

(1)细化工学结合,密切教学与岗位的衔接。工学结合作为装潢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明确专业教育体系,确定装潢职业能力上,要注重从课程教学上满足未来职业岗位培养需求。通过模块化教学、密切实习、实训的关系,特别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养成,要从教学、组织、实践中增强岗位竞争力。

(2)融合“教、学、做”,突出校企共育。实习实训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做”的统一,要从校企合作中,拓宽学校、设计企业、行业设计知识、技能的培养渠道,积极深入行业,了解人才需求,聘请企业有经验的专家来校授课,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引入项目教学、任务教学、课堂教学与实习场地的对接,深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例如,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程占比降至40%,实践课程占比提升至60%。在师资整合上,以人才引进和外聘企业专家任教来充实“双师型”队伍。另外,突出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完善实习实训人才培养机制。

3 结语

装潢设计实习实训创新教学任重道远,在突出学科特色,优化理论与实践关系上,一方面要强调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另一方面要从实习实训多元化评价上,从成绩考核与能力测评中融入多种评价方法,突出装潢设计专业的职业性、专业性、综合性。

参考文献:

安徽省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实施方案 篇4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皖发„2015‟13号)要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重大决策部署,以质量促转型,以品牌带升级,持续推进质量安徽建设。大力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打造一批享誉国内外的领军企业,推动安徽经济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工作目标

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重点产品质量管理和追溯制度基本建立。品牌规模进一步壮大,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全社会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质量品牌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在更多领域拥有质量标准的制定权、话语权,实现“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升级,达到“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目标。

到2020年,国家级品牌显著增加。力争拥有:中国质量奖企业1-2家、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企业8家,中国驰名商标总数400件、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50家,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5个,“鲁班奖”工程60项,AAAAA级旅游景区16个、国家级钻级酒家、绿色饭店各50家、认证农业“三品一标”5000个。

创建一批国家级质量品牌示范区。力争拥有: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5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5个、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家、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8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个。

培育一大批省级知名品牌。省政府质量奖企业23家、安徽省著名商标4300件、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000家、安徽名牌产品2000个、安徽省出口名牌总数160个、安徽工业精品500个、“黄山杯”工程1600项、安徽老字号200个、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0家。

培育一大批省级质量品牌示范区。“质量强县”20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30个、省级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100个、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20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00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20个。

品牌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60%。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强基固本。加大质量品牌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质量品牌思想基础。提升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业设计、咨询服务等能力,进一步夯实质量基础。加强质量品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质量品牌法治保障,全面提高质量品牌保障能力。2.突出企业主体。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鼓励企业积极参加质量品牌升级行动,专注品质、塑造品牌,丰富企业质量文化。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3.推动开放创新。加强国内外质量品牌交流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深入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坚持质量品牌的理念、制度、方法、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安徽经济核心竞争力。

4.实行社会共建。以质量效益提升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各方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质量提升格局,共同推进质量品牌升级。

四、主要任务

(一)夯实质量品牌基础。

1.质量品牌思想基础。坚持质量第一,品牌引领,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宣传推介体验活动,在全社会树立“以质取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2.质量品牌技术基础。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培育一批掌握国内外标准话语权的优势产业和领军企业。健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加快检验检测认证等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和资源整合,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力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我省制造业整体水平。深入开展品牌咨询、策划、创建活动,鼓励中介组织等社会品牌培育机构快速发展。

3.质量品牌人才基础。广泛开展质量品牌知识普及教育,提升全社会质量素养。建设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质量品牌相关专业,培养质量品牌专业人才。广泛开展企业质量教育,加强企业经营者质量管理培训、加强企业一线员工工艺规程和操作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将质量品牌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体系。鼓励企业引进优秀质量管理人才。

4.质量品牌法制基础。全面梳理质量品牌法规规章,完善质量品牌法制建设。按照立法程序,制定《安徽省质量促进条例》,修订完善《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安徽省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开展质量品牌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综合执法监管体系,完善质量品牌法制监督机制和多元共治机制,营造良好质量品牌发展环境。

(二)推动企业质量提升。

1.严格质量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企业质量首负责任、缺陷产品强制召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以及服务质量保障等制度。完善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质量安全的首要责任。鼓励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在企业内部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督促企业公开产品和服务标准,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等制度,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

2.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广泛应用。建立食品、药品、母婴用品、汽车等重点消费品领域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和追溯制度。推动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严格按标准生产经营,严格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提升质量竞争力。开展质量标杆企业示范行动,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风险分析等活动,带动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

3.加快质量技术创新。依托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成果标准化、专利化。鼓励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品种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

4.加强质量诚信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整合资源,实现公共信用信息互联共享。推广信用信息应用,加快培育信用服务市场。推进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实施规范国家标准试点省和“守合同重信用”示范城市建设。开展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鼓励企业发布质量诚信报告,建立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实施“诚信兴企”工程,建立企业合同诚信履约公示制度。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建立一批放心消费企业、放心消费街区、放心消费城市。

(三)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1.实施科学监管。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对关系国计民生、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等重点产品、重大工程和重点服务行业实施分类监管、精准监管。精简优化事前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双随机”管理。利用物联网、自动识别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设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以食用农产品为重点开展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实现重点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严格落实法定代表人和项目负责人等五方质量终身负责制。

2.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全面提高各种风险防控能力。健全食品药品、进出口商品、重点消费品等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机构,健全风险监测、研判工作机制,完善风险监管体系。加强重点产品、地区质量安全风险和行业“潜规则”的监测、分析与评估,动态采集信息,系统性风险及时发布预警,重大隐患及时处置。广泛开展“质量流动诊所”活动,实行质量约谈制度,指导帮助企业防范质量风险。建立重大工程质量安全风险预警、评估与防控制度,有效预防工程质量事故发生。

3.严惩质量违法。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深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工程、重点行业质量执法,依法严惩在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及食品生产经营中非法使用或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等质量违法行为。建立多部门执法联动机制,健全处置重大质量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触犯刑律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加大对市县质量执法工作的督查指导力度。重点案件实施挂牌督办。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和在线监测,严厉打击对利用互联网从事质量违法活动行为。实施“红盾富农”工程,深化“合同帮农十项制度”,严厉打击涉农合同欺诈。

4.完善维权机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12315、12365、12331等各种举报投诉平台功能,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畅通维权渠道,防止质量问题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建立质量品牌监督员制度,多方位、多形式开展维权知识等质量教育活动,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加快推进质量侵权损害惩罚性赔偿、无过错赔偿和消费者公益诉讼等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健全各种质量品牌纠纷调解机制。加强质量仲裁、质量鉴定和品牌咨询等工作,有效调解和处理各种纠纷,化解矛盾,建立质量品牌主体和消费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四)加强品牌培育塑造。

1.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制定安徽省品牌建设“十三五”规划,建立品牌建设推进机制。统筹社会各类品牌建设资源,构建“政府倡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品牌建设服务平台。开展品牌建设基础研究、品牌信息收集与发布、品牌宣传与推介工作。每年评定发布一批省级综合性和专业性品牌产品。推动各地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品牌发展计划,形成品牌建设层级体系和整体合力。

2.强化品牌培育。以争创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等为引领,遴选一批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企业予以重点培育和分类指导。大力培育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和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打造区域品牌。加快培育服务业品牌,推动安徽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积极培育出口品牌,鼓励各类商标的注册登记,指导出口企业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推进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老字号和知名商号品牌以及区域品牌的保护制度,鼓励企业成立地理标志、商标、商号和名牌保护自律组织,定期发布品牌建设第三方顾客满意度报告。

3.开展品牌评价和分析研究。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竞争力为基础的品牌形成机制,制定品牌认定标准,完善淘汰退出机制。建立并完善品牌信息监测共享平台、第三方服务机构和数据库、专家库。加强品牌资产运作研究,开展品牌价值测算,权威发布品牌价值排行榜。开展品牌经济效益分析研究,定期开展安徽品牌满意度、知名度、美誉度调查,评估政府和企业品牌建设实施效果,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跟踪国内外品牌发展前沿动态,开展品牌建设环境和政策效果评估以及品牌发展对比研究,提出品牌发展对策建议。

4.加大品牌应用推广。通过建设品牌网站、培育品牌咨询策划机构,利用城市形象推介、会展招商等各种活动,搭建我省品牌展示、推广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品牌宣介、保护等综合服务。积极推动质量品牌消费意识普及,开展消费者喜爱的品牌产品评选活动,让知名品牌深入人心。鼓励知名品牌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连锁加盟等形式,扩大品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创造品牌、使用品牌、保护品牌的环境。

5、加强品牌保护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品牌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相结合的保护机制,加强国内外品牌保护合作,依法惩治商标、专利、知识产权侵权和傍名牌等违法行为。健全品牌保护有奖举报制度。各级政府对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品牌实施分类、分层级资金奖励制度,激发品牌创建动力。获得国家级品牌的由省政府给予资金奖励、获得省级品牌的由市政府给予奖励、获得市级品牌的由县政府给予奖励,对自主品牌出口的由同级政府予以资金奖励。实施品牌质押贷款、专利、知识产权入股等制度,赋予信用良好品牌企业更多信用资产,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激发企业创牌、用牌、护牌的持久动力。

(五)加强质量品牌合作与交流。

1.加强区域合作交流。构建多层次、多区域质量品牌合作格局。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中部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及省会城市之间的质量品牌合作交流,探索跨省质量品牌合作,建立苏浙皖赣沪区域间品牌衔接、保护机制。继续推进长三角及湘鄂赣皖等区域执法协作机制,共享执法信息,实施联动执法。2.深化科研交流协作。支持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及质检中心建设发展,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放科教资源。加强重大检测仪器、文献信息、科研仪器等基础设施共享。围绕质量品牌建设,继续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

3.建立国际合作交流机制。推动检验检测认证的国际合作交流和互认。制订实施质量骨干人才公派海外培训计划,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引进力度,培养我省与国际接轨的质量领军人物和质量专业人才。支持特色品牌产品参加国内外知名博览会、交易会等展示展销活动,支持出口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六)加强质量品牌文化建设。

1.提炼安徽质量精神。倡导安徽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弘扬新时代徽商精神。公开征集并提炼体现区域特色的质量精神,确立安徽质量品牌发展核心理念,凝聚全社会质量品牌共识。开展以先进质量品牌文化理念、城市质量品牌精神为重点的宣传活动,将安徽质量精神转化为全社会、企业及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

2.丰富质量宣传活动。利用传统质量活动如“3〃15消费者权益日”、“质量月”等平台,营造全社会质量品牌浓厚氛围。借助国际徽商大会等重大经贸交流平台和其他群众性文化活动,体现安徽质量品牌元素。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挥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辐射作用,促进质量意识普遍提升。创新质量品牌宣传形式,开展“质量品牌升级江淮行”活动。编辑出版安徽质量品牌文化系列丛书,讲好安徽质量品牌故事。

3.创新质量文化载体。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和各单位、企业质量品牌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安徽质量文化长廊、博物馆、科技馆及其他其他各类展馆等文化载体的质量品牌文化宣传教育主渠道作用,发挥网络微信等新兴媒体的质量品牌文化教育作用,将质量文化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文化活动等实践工作中。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省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推进小组,省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省质监局、工商局牵头负责。省推进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质监局,统筹协调全省质量品牌升级工作。各地要成立相应的推进组织,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本地质量品牌升级工作。各相关部门也要完善工作机制,分解落实任务,明确目标责任,切实履行职责,形成整体合力。

(二)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质量投入。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质量品牌公共政策研究,立足当地质量品牌发展现状,找准薄弱环节,制订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稳定的质量投入增长机制,支持重大关键质量技术研发、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质量品牌工作经费的保障力度,切实落实政策奖励制度。允许工业设计、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质量技术服务类企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所得税优惠。出台金融支持质量品牌升级政策措施,对品牌企业给予融资优惠扶持。

(三)加强督查考核,推进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对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实施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定期研判进度,及时解决推进中的问题,推动目标任务落实。省推进小组要结合各阶段特点,细化分解任务措施,加强对质量品牌升级工程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加强对不落实行为和重大质量问题的核查、通报、问责力度。各级党委、政府督查部门要加强对质量品牌升级工作的考核评价,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推进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推进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花建慧 省政府副省长

副组长:张 杰 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成 员:张

朱 琳朱 斌 强吴劲松李和平罗平王有军朱长才林 海曹 剑罗 宁周世其张效武张光建周明洁江 燕高亳洲程 胤省质监局局长

省工商局副局长(主持工作)省编办副主任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省教育厅副厅长 省科技厅副厅长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

省财政厅副厅长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省交通运输厅巡视员

省农委副主任

省水利厅副厅长

省商务厅巡视员 省文化厅副厅长

省国资委总会计师 省统计局副局长 省工商局副局长

高宗宏 省质监局副局长

陈小俊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巡视员 王 靖 省旅游局副局长 陈一胜 省政府法制办副巡视员 杨宏春 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

戴永华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 汪春明 省政府督查室主任 郑明武 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篇5

(省质量协会 2004-01-12)

2003年省质协在省经贸委和中国质协的正确领导下和省科协、省民政厅的指导下,在各行业、各市质协和各团体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围绕2003年省质协的工作要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社会效益。现将2003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清形势,加强自身建设

2003年元月省质协召开了理事长办公会议,会议根据中国质协确定的2003年重点工作,研究确定了省质协2003年的工作要点并对2002年省质协工作进行了总结。

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好地发挥省质协的作用,应省质协的请求,省科协在当年元月份以皖科协学[2003]05号文批复省质协作为省科协的联系团体单位。最近省质协认真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发挥科协作用的决定”的精神,分析省质协的现状,与时俱进,理清思路,争取有关单位更大支持,加快改革步伐,抓住机遇拓展业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质量工作者的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去年5月,钱凌理事长提名推荐常务副秘书长李代忠同志担任秘书长一职,经省经贸委领导批准,按程序征求省质协各位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的意见,得到一致同意,并按规定向省民政厅社团局履行了报告手续。

二、开展质量培训教育

根据中国质协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质协学术教育工作委员会继续在全省开展了新一轮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普及教育,经过广泛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在各方的支持和配合下,多次派质量专家到企业进行专题讲座,做统考辅导,由于受到SARS疫情的影响,原定于5月18日的第五次全国统考,推迟到11月2日与第六次全国统一并举行。我省合肥、安庆、淮南、铜陵、滁州、蚌埠、宣城、芜湖、马鞍山、亳州等市近三千人报名参加了全国统考。据统计今年全国统考,我省有2696人报名,实际参考2486人,参考率92%,合格99%。考生分布在上述10个市,隶属机械、电子、烟草、轻工、交通、冶金、煤矿、化工等行业。三年来我省参加全国统考合格合计17086人占全国40万合格人数的4.27%。

4月下旬,省质协还与上海质协合作,在合肥举办了一期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强化辅导班,有四十多名质量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效果较好。

三、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3月份组织全省开展了优质服务月活动,结合3?15活动,集中组织了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咨询、维修、服务活动,部分企业走上街头开展了受理投诉、发放宣传品、现场检测、名品展售、义务咨询等项活动,设在各市的质量跟踪站也开展了相关活动。

根据全国用户委员会的要求,对推荐“四满意”、“服务明星”、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认真开展了用户评价活动,并广泛征询了有关行业和所在市的意见,成功地推荐了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安徽金光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金光牌内燃机凸轮轴、曲轴,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六国牌磷酸二铵,合肥通用变压器厂的真诚牌S9系列变压器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马鞍山供电局的电力客户服务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中铁四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合肥市图书馆为“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安徽省东风机械总厂、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公司获“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安徽飞亚纺织的张国龙、安徽金蟾生化的孙品德获“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个人”。安徽江淮汽车、安庆玻璃、海丰精细化工获得“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光荣称号。马鞍山供电公司王长征被推荐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合肥燃气集团西园维修站、蚌埠站“洪祥工作室”、“合肥供电公司包河区营业部”被推荐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安庆玻璃的昂朝荣、省高等级公路工程监理公司的杨冬林被推荐为“全国用户满意杰出管理者”。

12月中旬全省第十二次质量跟踪工作会议在阜阳市召开,会议传达了2003年全国用户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质量跟踪工作情况。

四、认真组织质量月活动

根据中国质协《组织好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围绕“坚持以质取胜,提高竞争实力”的活动主题,7月中旬就着手部署了质量月的各项工作,及时转发了中国质协54号文的质量月活动工作方案,提出了活动的实施办法和要求。各市、各行业充分运用广播、报纸、宣传画、宣传手册、标语、图片、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工具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各单位纷纷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五查一访”、质量知识竞赛、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树名牌打假冒等工作。设在各市的质量跟踪站于9月6日在当地主要繁华街道或商场门口开展了“质量宣传咨询日”活动。

9月22日至24日,省质协带队并组织合肥市质协、合肥烟厂、中铁四局二公司、阜阳烟厂、东风机械总厂、金种子集团、合肥交通桥梁锚具厂等单位的十余人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七届亚洲质量研讨会暨首届亚洲质量网大会,会上还举行了首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参会代表获益匪浅,了解了亚洲及国际上质量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

五、推进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为更好地推动我省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迎接全国第二十五次QC小组代表会议的召开,省经贸委、省质协、省总工会、团省委、省科协共同组织开展了安徽省优秀QC小组的推荐、表彰工作。今年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主题是:“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现场管理。”

一年来我省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省质协推荐及参加“舜杰杯”、“金圣杯”QC成果发表赛,我省有30个小组获得了全国QC小组称号,二个班组获得了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二个企业获得了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一位领导获得了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二位质量工作者获得了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合肥烟厂“改性丙纤嘴棒降低生产成本”QC小组走出国门,参加了在日本召开的2003年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ICQCC2003),在会上用英语作了现场成果发布,受到好评,这是我省QC小组成果首次走出国门,实现零的突破。为了推荐全国优秀QC小组成果,8月份还在淮南召开了全省推荐全国优秀QC小组成果现场发布会。

经各市、各行业层层发布和推荐,并经取得国家级QC小组诊断师和省五家单位联席会议审定,评出安徽省优秀QC小组131个,安徽省质量信得过班组15个,安徽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17个,安徽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20人,安徽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13人。

目前全省累计注册QC小组达130240个,比去年增加4.31%,QC小组普及率19.43%,比去年增加了4.85个百分点;坚持活动的QC小组5277个,比去年增加1244个小组,创可计算的经济价值24975.98万元。QC小组活动领域更加扩大,除了在有色、交通、民航、电力、电子、铁路、石化、商贸等行业出较多成果外,还在计划生育等方面出现了全国优秀QC小组,如肥东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的《降低女扎失败率》QC小组是我省第一个在人口计划生育方面获得的国家级QC成果。今年的QC小组活动情况先后在“安徽日报”、“安徽经济报”及“省经贸委简报”上进行了详细报道。

六、组织开展省质量管理奖申报和评审工作 为引导和激励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提高企业综合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省经贸委、省质协继续开展了省质量管理奖的申报及评审工作。

按照《安徽省质量管理奖评审管理办法》、《安徽省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的要求,通过企业自愿申报,各市经贸委、省直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初审推荐,由省质协聘请的7名2003年省质量管理奖评审员,对申报企业进行了资料评审、现场抽查。省质协用户委员会进行了广泛的用户评价,择优提出初选名单,并在“安徽经济报”上进行了公示,经综合评估,由省经贸委、省质协共同审定,有29户企业获得了2003年安徽省质量管理奖,其中新评16户,复评企业13户。

评审工作严格按照市场评价为基础,以社会中介机构为主体,以政府推动、引导、监督为保证,以用户满意度指数为主要指标,保证了评审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这项工作获得企业的积极参与,广大用户热情支持,对引导企业追求卓越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在创省质量管理奖的基础上积极鼓励企业创全国质量管理奖,今年3月飞彩集团、铜都金昌、中铁四局3家单位参加了全国质量管理奖新标准的研讨学习。今年5月安徽金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再一次申报了全国质量管理奖。

七、协助省名推委搞好“安徽名牌”的用户评价工作

受省名推委的委托,根据《2003年安徽名牌产品评审程序》和《安徽名牌产品的市场评价管理办法》及《中国质协用户评价管理办法》的规定,省质协用户委员会开展了2003年安徽名牌产品的用户评价工作。

2003年申报安徽名牌产品的有95家企业的99个产品,这次用户调查工作是近几年来组织用户调查规模最大的一次,时间紧,工作量大,从8月14日开始到9月15日结束,总计发放评价卡1557份,其中生活资料部分678份,占发放总数的43.5%,生产资料部分879份,占总发放总数的56.5%。共回收388份,除去3份无效和105份因地址不祥退回外,得到有效评价卡385份,总反馈率25.4%。通过将收集的用户满意度数据进行加权计算汇总得出了74家企业98项产品的用户满意度。

此次用户评价活动,客观、公正地反映了用户的真实意见,受到了广大用户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得到了社会和市场的认可,通过用户测评掌握了申报安徽名牌产品企业的第一手资料,达到了“市场调查、用户评价、数据说话”的目的。

省质协还参与了今年申报中国名牌产品的我省六国牌磷二铵;司尔特牌复合、复混肥;石林牌灯泡申报材料的初审和推荐工作。

八、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为了学习借鉴国外质量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掌握国际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及信息,参与重要国际会议及双边会议,省质协根据中国质协2003外事出访计划,安排了部分企业的代表出访学习交流。10月份推荐合肥东风机械总厂主管质量的领导和合肥烟厂三位质量工作者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2003年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10月份安徽龙津啤酒有限公司管理者代表等2位出席了新西兰国际质量会议。12月份安徽东风机械总厂主要领导出席了欧洲质量组织第47届年会。11月上旬,省质协组团十余人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六西格玛成果推广经验交流会,加深了我省企业对六西格玛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与国内外专家的交流,分享他们推广六西格玛成果和经验。

“百日大会战”国庆期间再掀高潮

国庆期间,引黄工地,机声隆隆,彩旗猎猎,引黄建设者们在全省人民的关注和期盼下,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斗志,奋力拼搏,掀起了“百日大会战”的新高潮。

承包商奋力拼搏创时间

奋战在引黄总干一、二级泵站和水利枢纽厂房工程的水电六局万家寨施工局全体职工,在共和国51华诞欢庆时刻,在引黄工程百日冲刺之时,本着以活动促生产的出发点,举行了3项活动。

一是为展示施工局的业绩,增强职工的自豪感,开展了“施工局之最”活动。包括“创最高录、最新工艺、最成功的措施、最新发明和革新”。并将以图片和文字形式用以激发国庆期间加班加点的工人们的斗志。

二是为抒发对祖热爱之情,弘扬六局精神,开展了《祖国·引黄工程·我》征文活动。

三是为增强凝聚力,鼓舞士气,以12个党支部为单位,开展了为职工所喜闻乐见的“大合唱歌比赛”活动。

在总干三级站,由87名壮士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在国庆节,全力投入副厂房的浇筑之中。

施工中,突击队员们默默地工作,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一切。电焊工叶小涛脸上被电焊光浇坏了皮,起了疱,但他从不叫苦叫痛。他说:“只要不是眼被焊光刺伤,只要不是卧床不起,一切所焊的工作都能坚持在施工仓号”。这是青年突击队员们的真实写照。为了节约时间,缩短工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任务,队员们给自己定了许多不成文的规定:“中午必须在工地就餐,自己负责的仓号验收不合格不下班”等。李海旺同志,虽然身材瘦小,但却动作敏捷,工作起来干净利落,成了总干三工地小有名气的年轻人;木工吴玉民、李当立这对结对师徒,装拆模板一个赛似一个,调整模板时精益求精,凭着他们熟练的技巧,把误差控制在0.3厘米左右。柱子模板严丝合缝,浇出的墙面光滑平整。他们就这样加班加点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圆满完成项目部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努力工作。

付出必有回报,想到就要做到,青年突击队员们以每天绑4个柱子钢筋,立4个柱子模板,浇4个柱子砼的速度,快速赶工期,伴随着队员们的心血和汗水,柱子一天天升高了。

分公司加班加点为一线

偏关分公司,一切以一线为中心,节日不休息,不分上下班,有问题随时处理,确保任务提前完成,质量大提高,力争进度、质量双赢。金秋十月,他们着手开展九项工作。组织进行国际Ⅰ标1#电缆井验收。审查并上报总公司一、二级泵站、控制楼冬季施工措施。审查批复一、二级泵站控制楼变更令。完成“质量月”活动总结评比工作。完成支(总)04#支洞段合同谈判工作。做好一、二、三级泵站土建标与机电标的协调工作。检查支(北)01段、10#洞中段主体工程竣工资料。做好6-8#洞内防渗处理承包商的进场工作。做好6-8#洞缺陷处理、1#、2#渡槽、申同咀水库五家承包商的施工协调工作。

平鲁分公司,十月份有六项工作同时进行:

继续加大现场管理力度,督促南干一、二级泵站于本月底提前完成计划任务。抓好“2000年质量月”活动的现场检查和评比工作。安排部署冬季施工和安全过冬等各方面的工作。继续督促南1-1标、支(南)01标承包商完成剩余工作量,抓紧时间整编验收资料,争取早日验收。督促监理尽快检查、验收南2标缺陷处理结果,本月内开始进行分部工程验收。督促省水工局尽快做好大梁水库的验收移交工作。

宁武分公司,为提前两个半月全面完成今年任务,作最后拼搏,十月份他们开展以下工作。进行6#洞补充钻探工作,初步查探溶洞情况。落实神(池)利(民堡)公路修复。督促试验中心提出南干线4#隧洞注水试验方案。继续进行T4单位工程完工验收准备。继续收集资料,进行DRB第8次现场考察准备工作。对工程师就隧洞管片勾缝签证问题、三支洞索赔问题作出批复。

太原分公司,分管引黄工程的最后一段,但工作并不落后。十月份他们积极开展以下工作:

完成国际 Ⅴ标TBM整修配套及安装阶段验收工作。配合总公司完成河扫公路、扫石改河、呼延公路、7#洞出口段等工程完工审计工作。与娄烦县、古交市政府共同召开施工环境协调会

河东政办发〔2004〕26号

转发区质量兴区领导小组拟定的河东区 2004年质量月活动安排意见的通知

各委办局,各街道、公司: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区质量兴区领导小组拟定的《河东 区2004年“质量月”活动安排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工 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二OO四年九月一日

河东区2004年“质量月”活动安排意见

根据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11个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 在我市开展“2004年质量月”活动的通知》(津质技监局质 管〔2004〕47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今年 9月份在全区开展2004年“质量月”活动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委八 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产品质量工 作若干问题决定》、《河东区第二期“质量兴区”实施方案》及 《关于实施河东区名牌产品培育的若干意见》,以坚持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做强自主品牌、提升质量竞争力为主线,围绕“质量月”活动主题,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 种形式,“共铸诚信”,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氛 围。把“质量兴区、质量兴企”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推动我区 产业结构调整和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力求使“质量月”活动深 入人心、扎实有效。

二、活动主题

“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

三、活动时间

9月1日至9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一)组织召开“河东区2004年质量工作会议”。总结 2003年“质量兴区、质量兴企”工作,表彰2004年获得 天津市名牌产品企业,展示国家名牌和天津市名牌产品。并请获 得国家名牌和天津市名牌产品的企业领导做经验介绍,推动河东 区“质量兴区、质量兴企”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组织召开“河东区名牌战略推进座谈会”。通过座谈,交流争创名牌产品工作中的经验,以获得名牌产品企业的先进经 验,促进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并帮助正在争创名牌产品的企业分 析解决争创名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河东区名牌战略工作的 实施。

(三)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全区各类企业继续广 泛开展“五查一访”活动,即:查质量意识、查质量水平、查质 量体系、查现场管理、查售后服务、访问用户。活动分自查和抽 查两个阶段进行,通过“五查一访”活动,进一步掌握企业产品 质量和质量管理现状,找出差距,解决存在的1-2个突出问题,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向科学的质量管理要效益。

(四)9月4日上午,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工商分局、区 消协、区建委、区卫生局等单位,组织辖区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在天津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河东商城,开展2004年“质量宣传 咨询服务日”活动,围绕“质量月”活动主题,重点开展提高质 量意识,宣传名牌产品、免检产品、3C认证、食品准入、产品 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等,开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展示活动。

(五)“质量月”期间,工商分局,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区 卫生局将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主题开展工作。(1)区工商分局将重点对流通领域中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粮、肉、酱制品、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桶装水、儿童食品 等十种商品加强检查。争取达到大型超市、市场食品进货索票索 证率要达90%以上;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得到有效遏制;消费 者对我区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的目标。(2)区质量技 术监督局在对65家食品加工企业进行质量档案普查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使用的原材料进货渠道、原材料的质 量及涉及人身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配合市局做好各大 超市对食品中农残的检测和与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关系紧密的食品 质量抽查工作。(3)区卫生局重点对宾馆、餐饮业、学校食堂 的卫生进行监管,加强对大中小学食堂量化分级管理。

(六)区经贸委在“质量月”活动中,在加强商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同时,做好以下四项工作:(1)搞好制度建设。严把商品进销存三关,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和过期变质商品的销售;(2)认真落实商品销售市场准入制度,保证销售的商品的质量;(3)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商品必要检测设备的配备;(4)组织 行政管理部门进行2-3的商品质量为重点的市场检查活动。

(七)区建委在“质量月”活动中,对所监督的工程进行全 面的质量检查。具体分三个阶段:(1)9月上旬在监督工地进 行质量宣传教育,让每个施工及管理人员都清楚的认识到工程质 量的重要性,牢牢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宗旨;(2)9月中旬对所监督的工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综合检查,检查内容是 进场的钢筋、水泥、商品砼、保温材料、水暖电器、采暖管材、油漆、涂料等原材料。检查其材质是否合格,“三证”是否齐全。并对部分材料进行现场取样送实验室进行复试检测。(3)9月 下旬对所检查的工程进行总结,召开有关责任主体参加的总结评 比会,对符合要求的工程进行表扬宣传,对检查存在问题的工程 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整改。

(八)由区团委组织天津市河东区第七届青工技术比武活动,开展护理技术邀请赛暨首届河东区青年护士技能大赛,提高河东 区驻区各医院、河东卫生系统各医疗单位35岁以下青年护理工 作者的护理能力和敬业爱岗精神。

(九)由区总工会组织开展我区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并以“ 质量月”为契机,开展“五个一活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参加一项技术培训,开发一种新产品,取得一项质量攻关成果,创造(改进)一项工作(方)法。

(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大对“质量月”的新闻宣传 力度。区委宣传部利用区有线电视、河东报、广播、网络等新闻 媒体的优势,加强对“质量月”期间各项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宣传天津名牌产品,报导开展“质量兴企”、“质量兴区”活动 的先进企业、先进个人的经验、事迹,鼓励各行各业干部职工积 极投身质量振兴事业,提高我区整体质量水平。

(十一)适时掌握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利用信息网络,实 现特种设备的有效监管。并逐步完善监控预警、安全评价、事故 统计分析体系,最大程度地防止、减少事故的发生。区质量技术 监督局将会同各街道办事处共同建立河东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 络和信息化网络。通过特种设备动态管理机制的建立,最大程度 的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十二)区经贸委、工商分局、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区卫生 局、公安分局联合开展以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主题,突出食品、农资、建材三个重点,组织集中打假行动,从源头严 厉打击假冒伪劣违法活动。同时,坚持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 合,与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联合开展打假保名牌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组织推动。成立天津市河东区2004年 “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温继平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 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唐红兵担任,成员单位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委 宣传部、区体改办、区经贸委、区科委、区计委、区建委、区教 育局区经济联络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局、区物价局、区统计局、工商河东分局、区工会、团区委、区质协、区消协组成。领导小 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河东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区各有关单位要加 强对“质量月”活动的组织领导,制定各系统活动安排,并认真 抓好落实。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质量月”活动期间,把宣传

名牌产品、提高食品质量、建筑工程质量作为活动的重点,将工 作抓紧抓实。

(三)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区各有关单位既要各负其责,组织本系统本单位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又要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共同完成宣传、现场咨询、联合打假等工作。

(四)总结经验,反馈信息。各单位要于9月25日将“质 量月”活动总结情况上报河东区“质量兴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2004年“质量月”活动宣传口号

河东区质量兴区领导小组

二OO四年八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质量 活动 安排 意见 通知

(共印27份)抄送: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区纪委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武装部,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

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4年9月1日印发

附件

2004年“质量月”活动宣传口号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

提升质量竞争力

二、人人创造质量

人人享受质量

三、质量赢得市场

诚信铸就品牌

四、追求卓越质量

创造世界品牌

五、坚持以质取胜

提高竞争实力

六、质量在我手中

用户在我心中

七、采用先进标准

提高产品质量

八、关注质量

关爱生活

九、共铸诚信

建设小康

十、提升全民质量意识

引导大众质量消费

十一、构建质量诚信体系

建设安全健康环境

十二、产品是企业的形象

质量是企业的信誉

十三、从源头抓好质量

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四、树立质量法制观念

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十五、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可耻

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光荣

十六、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

努力提高产品

质量

十七、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篇6

1、精品课程:成果体现方式为“精品课程网站”,即所有校级精品课程依托校园网建立精品网站,每年按照建设计划进行内容建设和更新,不断丰富网站资源,供广大师生学习交流。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成果体现方式为“教改实验班”,即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涉及专业,从入学或某个年级开始,单独设班,依据学校审定同意的教改模式组织教学。实验周期结束后,进行总结推广。

3、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实训基地:成果体现方式为“基地或中心建设和利用”,即基地实验实训设备、设施建设水平和使用效益,基地建设成果。

4、特色专业:成果体现方式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教学团队:成果体现方式为“优质教学资源开发或教学改革攻关”。

6、教学研究项目:成果体现方式为“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即针对特定主题的研究报告、论文、教材、课件、教学文件等理论成果,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效果。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篇7

本成果来源于企业改制以来六年经营发展实践的总结, 是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概括。基本内涵是:以观念创新引导整体发展, 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以体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活动,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对先进科技、先进工艺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 推动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通过对思路、管理、产学研资源、人才、资金、文化、政策等在内的各种要素进行整合, 打造具有合锻特色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安徽省企业管理进步成果评选”是由安徽省经济委员会与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 评选主要针对当年在管理的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的创新性, 体现现代管理发展方向的企业开展的, 在省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与影响力。

安徽:质量风暴如火如荼 篇8

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为重点的“质量风暴行动”正在安徽省如火如荼地开展,该省各级质监、农业、商务、卫生、工商、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检疫等部门积极行动,围绕重点产品、重点问题、重点地区开展行动,以打击当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各种违法行为。

目前,安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如何?安徽又将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打造质量强省?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政府分管质量工作副省长、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文海英。

状况: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改善

《中国质量万里行》:近年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请问您如何看待目前安徽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状况?

文海英:安徽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省委书记郭金龙,省委副书记、省长王金山多次就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郭金龙在省第十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安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安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李长江局长和李传卿书记先后多次来皖召开省部联席会议,省部合作推动农业大省向质量强省迈进。全省质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各项工作部署,有效发挥质量技术监督职能作用,质量监督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近年来,安徽质量建设总体水平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质量大幅跃升。二是工程质量稳步提高。三是服务质量显著改善。四是品牌建设取得突破。五是管理基础日益完善。

问题:质量水平差异较大

《中国质量万里行》: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文海英: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安徽省质量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从工业产品监督抽查的情况看,主要表现为四个差异:一是不同行业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农资、冶金、小家电抽查合格率低于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二是同类产品之间质量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食品卫生质量不高,少数建装材料有害物质超标,一些轻工和家电产品安全性能较低等。三是不同地区产品质量运行存在较大差异。2006年抽查合格率超过90%的有4个市,而合格率只有75%左右的有6个市。四是现行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异。

不少按执行标准生产的产品,仍经不起国际市场的检验。除工业产品之外,农产品、建筑工程、服务领域的质量也有不少差距,包括道路桥梁在内的质量安全隐患,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安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从思想根源上挖掘症结,在工作机制上查找不足,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措施:“整治帮扶建”多管齐下

《中国质量万里行》:针对以上的问题,安徽下一阶段将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文海英: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4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实施农业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并在十七大报告中专门强调了产品质量工作。国务院还成立了由吴仪副总理担任组长的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从8月下旬至12月底,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抓好质量工作的坚强决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产品质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部署,安徽相应成立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下一阶段,安徽将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集中力量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乳制品等高风险食品,药品、消费品等工业产品,以及进出口商品为重点产品;以蔬菜生产基地,规模畜(禽)、水产品养殖场(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蔬菜、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小食杂店、小餐馆、小摊点,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为重点单位;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产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区域、无证生产问题突出的区域、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为重点地区,集中开展整治,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取缔一批非法生产经营窝点,有效解决一批突出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

二是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活动;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重点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积极防范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力争到2010年制定、修订500项地方农业标准,建立12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扶持50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培育50个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三是大力实施质量兴省活动。我们发布了《安徽省质量兴省活动实施方案》,出台了《安徽省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奖励办法》,全面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区域品牌;开展质量兴市、兴业活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快技术改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努力,到“十一五”末,安徽要争创中国名牌产品60个,国家免检产品130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8个, 驰名商标30个,中国名牌农产品20个,中国出口名牌15个。

四是大力加强质量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加强基层一线监管装备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监管工作的保障作用。前不久,省政府已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建设1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的请求。

《中国质量万里行》:正在开展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请您介绍一下安徽在这方面的情况。

文海英:这次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是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切身利益,维护中国产品声誉和国家形象的高度开展的一次特殊战役。用吴仪副总理的话说,这次专项行动是政府的庄严承诺,必须如期兑现,切实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安排专项经费,成立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设立了工作机构,抽调专人办公,集中开展整治行动。我们在制定方案时,自我加压,将国家规定的12个100%指标调整为14个,分别由7个省直单位牵头负责抓落实。目前,整治行动进展顺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安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省份,劳动力多,个体、私营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目的不是要把那些小企业、小作坊整死,而是要把扶持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要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对企业进行规范,使其能够实现良性发展。因此,我们采取整、治、帮、扶、建五管齐下,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帮扶。具体做法就是,对重点区域、行业的中小企业进行普查建档,实行分类监管;引导、帮扶企业把好原料进厂关、生产环节关、产品出厂检验关;在中小企业集中的产业集群中推行联盟、园区建设;加强培训,强化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加强分类指导,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我们将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结合专项整治行动,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食品放心店、放心街、放心社区和乡镇,保护、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和产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安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健康发展。

期望:扎实开展整治行动

《中国质量万里行》:作为安徽省政府分管质量工作的领导,您对这次专项整治行动有什么期望?

文海英: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当地质量安全负总责。全省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全国质量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温家宝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把质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质量工作。各级监管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创新监管模式,加大监管力度,构建监管长效机制。企业要强化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完善生产条件,提高管理水平,走技术创新之路,争创名牌,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质量意识,加强社会监督,积极举报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努力营造质量振兴、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上一篇:新课改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下一篇:关于多彩的人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