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模范公民(共13篇)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模范公民 篇1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模范公民
年3月,我接到闸北区教育局通知,由闸北区第三中学调任久隆模范中学校长,负责筹建和开办上海市第一所专门为困难家庭孩子设立的免费中学。站在繁忙的建筑工地上,看着教学大楼日显新貌,我对政府开办久隆模范中学的认识也逐渐深入这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民心工程。注重开放性的特殊学校没有经验,我就开始走访能够请教到的老校长。他们毫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的经验,老校长们的嘱托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回荡,“要让每个孩子知道家境困难是暂时的,困境中的生活是一种财富……”“要通过我们的办学,让孩子们感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关键是要让孩子们建立自信,要让他们抬起头来前进……”在压力和感动中,久隆模范中学的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苦苦探求,深深思索,我们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路:用“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模范公民”的办学目标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通过树立学生“做模范公民,成中华大业”的理想,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勤劳、勤俭”为校训。用教师“严肃、严谨、严格”的教风,落实学生“勤思、勤问、勤练”的学风,逐步形咸“自信、自立、自强”的校风。模范公民就是要具有“三性”:先进性,即符合国际化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规范性,符合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显现性,能够落实在任何时间的一切社会活动中。模范公民就是要在“四个方面”逐步推进:做“求知的模范,进取的模范,生活的模范,爱国的模范”。2001年8月20日,徐匡迪同志到学校检查开学工作时,肯定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并为全校师生作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模范公民,为上海的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题词。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共和国的模范公民,完善的学校管理是根本的保证。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没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学校的管理就是不完善的管理。但久隆模范中学不同于其他学校,学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的开放性。为此,学校成立了由政府职能部门领导、教育专家、家长、学生代表组成的“久隆模范中学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规范办学行为、创设良好办学环境、评价学校办学效果。面对日益增多的助学基金.我
[1][2][3]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模范公民 篇2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 让我感触颇深。讲的是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女孩, 在测试时非常紧张, 生怕被老师查出自己的左耳有毛病, 从而引起大家的笑话。但一位胖胖的, 非常和蔼的老师对她进行了测试。这位老师在女孩的耳边轻轻说了八个字“我希望你是我女儿”。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 消除了这个女孩的自卑心理, 也改变了她的一生。
这个故事一直深深的留在我的心里。作为一名老师, 我一直希望有一天也能像这位老师一样, 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人去呵护。就在我为难的时候, 脑海里突然想起了那个故事。对了, 就这么办。
第一次课开始了, 我缓缓地走进教室。环顾四周, 前面的学生又矮又瘦, 坐在位子上不停的动。后面的孩子又高又壮, 站起身来比我高出一大截。我注意到有一个男孩儿坐在最前面, 没有同位。除了他以外的其他孩子都用一种好奇的甚至是窥探的眼光看着我。我微笑着, 用柔和的声音对大家说:“大家好, 从今天开始我将伴随你们学完五年级课外阶段的英语课, 对此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姓顾, 就是照顾好你们的顾。名真, 就是帮助大家认真学习的真, 我的任务就是照顾好、督促好你们的学习。记住我的名字了吗?”我的自我介绍立即引起的大家的兴趣, 前面的“小不点们”开始窃窃私语:“这老师挺有意思。”后面的学生眼光也开始柔和, 但最前面的那个男生仍然趴着, 没有抬头, 看也不看我一眼。我继续说到: “好啦, 大家都认识我了, 我还想认识认识你们呢。自我介绍一下好吗? 想把你的名字解释一下的, 也可以说给我听听。”于是, 大家七嘴八舌的介绍起自己来。很快, 轮到坐在最前面的男生了, 他慢慢的站起来只说了五个字: “我叫沈俊文。”哦, 原来是他, 我心里暗暗有了打算。这时, 我故做惊奇的说: “真的吗? 我有个弟弟也叫沈俊文呢。你和我弟弟一样。真高兴认识你!”看着我伸出的右手, 他先是一愣。然后慢慢的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就在我们握手的那一刻, 我分明的感到他的手有些抖。我想, 也许我已经成功了。
果然, 自从我接班后, 每次英语课他表现的都不错, 即使有的时候听不懂, 但从来不会在我的课上捣乱。偶尔犯些小错误, 我批评他的时候, 他都很耐心的接受, 从不反驳我。我想就是那句“你和我弟弟一样”起了作用吧。我接班后的第一次考试, 他的成绩很差。我原以为他不会在乎的, 毕竟父母送他来上课外辅导班, 也是因为假期在家太调皮, 没人看管。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拿着卷子哭了! 我偷偷找到他说: “俊文, 我把卷子给你讲一遍, 你仔细听, 然后我再给你一份卷子, 你重新做一遍, 我以后面这份卷子的成绩为准好吗?”他一愣, 随即面无表情的说:“不用了!”我看出他是在乎的, 便又劝说:“没关系, 你就像我的弟弟一样, 看到你我就很亲切, 我弟弟学习也不好, 慢慢来, 总是会好的。看你哭我心里特别难受, 没教会你我也有原因, 咱们一起再试试行吗?”经过这一次的接触, 他更听我的话了。接班一年来, 他从来没有在英语课上出过任何事情, 虽然他不常和我说话, 但每次见了我都要恭恭敬敬的喊一声“老师好”。这足以让我欣慰。
班里还有个学生叫鲁耀伟。戴着眼睛, 看上去很安稳。有次上课他迟迟不回到座位上, 我生气就说了他两句, 结果他自言自语了一节课。课后周围的学生告诉我, 他整节课都在骂我。我非常气愤地批评了他。在我面前他积极道歉, 表示一定改正, 我相信了他, 没有将此事告诉家长。然而我发现, 只要我回头写板书, 或背对他领读的时候, 他就开始想法子起哄捣乱, 常常弄的课堂秩序大乱, 无法将课进行下去。苦口婆心的教育不管用, 严厉批评也不管用,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 有次家长签字, 我无意中发现他的妈妈也姓顾。我灵机一动, 把他叫到身边问: “顾红, 是你妈妈吗?”他不解的回答:“是啊, 怎么了?”我说: “你妈妈也姓顾啊, 原来我和你妈妈是一家人呀, 那咱们也是一家人了。你可要好好学习, 给咱顾家争气哦!”他不好意思的笑了, 我发现他居然脸红了。从那以后, 凡是他作业写的好或学习进步的时候, 我就私下里夸他:“不愧是咱顾家人, 真给我争气!”别说, 这招还真灵。英语课上他再也不捣乱了, 取而代之的是工整的作业和挺直的身板。一学期后, 他的成绩从刚开始的70多到90多。在校园里见到我, 马上跑过来帮我提包。总让我心里热乎乎的。
亲情是最贴心的情感, 它能触动人最柔软的心弦; 亲情是最美丽的情感, 它能温暖人的心灵。如果将亲情溶入到师生情谊中, 那么, 还有什么化解不了的难题呢。我想,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 能做老师的亲人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而对于我来说, 把每个学生当成我的亲人来爱护, 来教育, 又是一种多么愉快的体验啊。
许多时候, 当我遇到类似的学生时, 尝试用这一招, 每每凑效。其实在每个老师心中, 对学生的感情不亚于对自己的孩子。然而, 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 使得许多老师逐渐将这种感情淡化, 甚至扭曲。也使得师生关系、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出现恶化。陶行知曾经说过: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 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李觏在《广潜书》中指出: “善之本在教, 教之本在师。”如果我们能在怨天尤人的时候, 把这些孩子想象成自己的亲人, 给予他们宽容和爱心, 所教育出来的学生一定是心怀感恩的, 一定是善良的。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我的亲人 篇3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让我感触颇深。讲的是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女孩,在测试时非常紧张,生怕被老师查出自己的左耳有毛病,从而引起大家的笑话。但一位胖胖的,非常和蔼的老师对她进行了测试。这位老师在女孩的耳边轻轻说了八个字“我希望你是我女儿”。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消除了这个女孩的自卑心理,也改变了她的一生。
这个故事一直深深的留在我的心里。作为一名老师,我一直希望有一天也能像这位老师一样,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人去呵护。就在我为难的时候,脑海里突然想起了那个故事。对了,就这么办。
第一次课开始了,我缓缓地走进教室。环顾四周,前面的学生又矮又瘦,坐在位子上不停的动。后面的孩子又高又壮,站起身来比我高出一大截。我注意到有一个男孩儿坐在最前面,没有同位。除了他以外的其他孩子都用一种好奇的甚至是窥探的眼光看着我。我微笑着,用柔和的声音对大家说:“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将伴随你们学完五年级课外阶段的英语课,对此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姓顾,就是照顾好你们的顾。名真,就是帮助大家认真学习的真,我的任务就是照顾好、督促好你们的学习。记住我的名字了吗?”我的自我介绍立即引起的大家的兴趣,前面的“小不点们”开始窃窃私语:“这老师挺有意思。”后面的学生眼光也开始柔和,但最前面的那个男生仍然趴着,没有抬头,看也不看我一眼。我继续说到:“好啦,大家都认识我了,我还想认识认识你们呢。自我介绍一下好吗?想把你的名字解释一下的,也可以说给我听听。”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的介绍起自己来。很快,轮到坐在最前面的男生了,他慢慢的站起来只说了五个字:“我叫沈俊文。”哦,原来是他,我心里暗暗有了打算。这时,我故做惊奇的说:“真的吗?我有个弟弟也叫沈俊文呢。你和我弟弟一样。真高兴认识你!”看着我伸出的右手,他先是一愣。然后慢慢的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就在我们握手的那一刻,我分明的感到他的手有些抖。我想,也许我已经成功了。
果然,自从我接班后,每次英语课他表现的都不错,即使有的时候听不懂,但从来不会在我的课上捣乱。偶尔犯些小错误,我批评他的时候,他都很耐心的接受,从不反驳我。我想就是那句“你和我弟弟一样”起了作用吧。我接班后的第一次考试,他的成绩很差。我原以为他不会在乎的,毕竟父母送他来上课外辅导班,也是因为假期在家太调皮,没人看管。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拿着卷子哭了!我偷偷找到他说:“俊文,我把卷子给你讲一遍,你仔细听,然后我再给你一份卷子,你重新做一遍,我以后面这份卷子的成绩为准好吗?”他一愣,随即面无表情的说:“不用了!”我看出他是在乎的,便又劝说:“没关系,你就像我的弟弟一样,看到你我就很亲切,我弟弟学习也不好,慢慢来,总是会好的。看你哭我心里特别难受,没教会你我也有原因,咱们一起再试试行吗?”经过这一次的接触,他更听我的话了。接班一年来,他从来没有在英语课上出过任何事情,虽然他不常和我说话,但每次见了我都要恭恭敬敬的喊一声“老师好”。这足以让我欣慰。
班里还有个学生叫鲁耀伟。戴着眼睛,看上去很安稳。有次上课他迟迟不回到座位上,我生气就说了他两句,结果他自言自语了一节课。课后周围的学生告诉我,他整节课都在骂我。我非常气愤地批评了他。在我面前他积极道歉,表示一定改正,我相信了他,没有将此事告诉家长。然而我发现,只要我回头写板书,或背对他领读的时候,他就开始想法子起哄捣乱,常常弄的课堂秩序大乱,无法将课进行下去。苦口婆心的教育不管用,严厉批评也不管用,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有次家长签字,我无意中发现他的妈妈也姓顾。我灵机一动,把他叫到身边问:“顾红,是你妈妈吗?”他不解的回答:“是啊,怎么了?”我说:“你妈妈也姓顾啊,原来我和你妈妈是一家人呀,那咱們也是一家人了。你可要好好学习,给咱顾家争气哦!”他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发现他居然脸红了。从那以后,凡是他作业写的好或学习进步的时候,我就私下里夸他:“不愧是咱顾家人,真给我争气!”别说,这招还真灵。英语课上他再也不捣乱了,取而代之的是工整的作业和挺直的身板。一学期后,他的成绩从刚开始的70多到90多。在校园里见到我,马上跑过来帮我提包。总让我心里热乎乎的。
亲情是最贴心的情感,它能触动人最柔软的心弦;亲情是最美丽的情感,它能温暖人的心灵。如果将亲情溶入到师生情谊中,那么,还有什么化解不了的难题呢。我想,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能做老师的亲人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而对于我来说,把每个学生当成我的亲人来爱护,来教育,又是一种多么愉快的体验啊。
许多时候,当我遇到类似的学生时,尝试用这一招,每每凑效。其实在每个老师心中,对学生的感情不亚于对自己的孩子。然而,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使得许多老师逐渐将这种感情淡化,甚至扭曲。也使得师生关系、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出现恶化。陶行知曾经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李觏在《广潜书》中指出:“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如果我们能在怨天尤人的时候,把这些孩子想象成自己的亲人,给予他们宽容和爱心,所教育出来的学生一定是心怀感恩的,一定是善良的。
让每个学生都享受优质心理服务 篇4
第二,提高心理教育的前瞻性。能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轨迹,预见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能根据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预见学生心理问题的走向。依据个体心理的走向,“预警”个体心理问题;依据群体心理的走向,“预警”群体心理的问题。
第三,提高心理教育的技术性。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心理教育水平。着力于多媒体心育课间的研制,建立心理自助网页,心理互动网页。网页可有利于学生自我对照,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练习,有利于多向互动,有利于多向求助,努力形成心理教育的网络系统。
第四,提高心理教育的科学性,力戒心理教育的庸俗化、形式化、简单化。心理教育的科学性要求我们做到:心育人员,伊学生为主,让学生做心灵世界的主人,做塑造自己心灵世界的主人;心育内容,以优化为主,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心育形式,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护动中益智、怡情、炼志、育心;心育过程,以体验为主,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自己的心灵世界,他人的心灵世界,体验和感悟心理塑造、心理调控的方式方法。
第五,提高心理教育的实效性。从哪些方面来衡量、来评价心理教育是否有效呢?
心理教育目标是不是明确
心理教育重点是不是突出
心理教育活动是不是恰当
学生有没有参与热情
教师辅导、引导是不是合适
学生有没有获得心理成长
如何衡量、评价学生的心理成长呢?
产生以下变化的,都可以视为与某一心育活动中学生获得心理成长――
更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
懂得了一点心理学的知识
理解了一种心理调控的方法
经历了一次心理体验
产生了一 心理感悟
形成了一个新的认知
发展了一个新的行为
改变了一种不良心态
矫正了一个不良行为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模范公民 篇5
内容提要:
本文从“及时肯定,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堂提问,设计有层次性;练习设计,适合学生水平有层次性;方法指导,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实施分层教学,使教学效益最大可能的得到提高。
关键词:自信 自主 层次 针对
素质教育的实质应该是: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文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素质教育要力求于开发学生头脑自己的潜在智能,来达到使学生自己有自我求知、自我修养、自我应变与发展的能力与兴趣。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生理、心理、社会性和学习环境的差异。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差异并设法超越差异、缩小差异。面对智力、能力、思维、性格、毅力等都存在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为此我们的教育要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进行个别化因人施教。我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对个别化因人施教进行了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C(基础组)、B(普通组)、A(提高组)三组,在坚持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借鉴复式教学的经验,采取单式复教、分层教学、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的方法,坚持进行启发式教学,在以下几方面尝试进行了“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学方法及手段最优化”的探索。
一、及时肯定,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如更多的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一点出众的表现,就应让他获得教师的赞赏并让他有表现机会,即使水平在一般以下,仍然加以肯定,那么这对学生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任何班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因此我们要善于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我在教学中,对这些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并加强个别辅导。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尽可能让C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问题,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如他们回答正确,加以鼓励,如回答错了也不加以批评,而是鼓励他:“你再想一想”,让别人正确回答后,再让他复述一篇,同样给予他鼓励,这样既不伤害他的自尊心,又能激励他下次能认真进行学习和思考。又如在批阅一些C层次的学生作业时,发现学生有错误的地方,我则在错题旁边写上“这样列式对吗?”、“你忘了什么?”,或是进行面批,当学生做对了题,我则在旁边写上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方法好”、“计算巧妙”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同时,我在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既注意让学生看到自己进步的一面,同时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数学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引导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教师要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跟我学”到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模范公民 篇6
你听过《长驴耳朵的国王》的故事吗?一位理发师在发现国王长了驴耳朵,又答应为国王保守秘密后,因为将秘密闷在心里,终于生病了。在对着树洞喊出这个秘密后,他觉得轻松多了,病也好了。故事的结局我们且不去深究,这位理发师的经历告诉我们,其实,倾诉和表达是人的一种本能。当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是非常渴望能拿出来与人分享与讨论的。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在饭桌上把这些“发现”当成一种谈资,或者是在小范围里过一把“演说瘾”,很少有人会把这些发现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
有的人在讲自己的故事时,简直口若悬河,精彩绝伦。可是如果你让他写下来,他会说:让我写下来,这比杀了我还难。如果你也这样说,那么很遗憾,哈哈,你们小学语文一定是体育老师教的,他没有教你珍惜你的表达能力,并鼓励你写下自己真实的想法。
事实上,写作是一件令人愉悦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当你发现你那些混乱的、飘浮在空中的想法,被你用语言一针一线地缝制起来,最后有了美妙的纹理,且固定下来,可以一遍遍地阅读和朗诵时,会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呀!而且在写作的过程中,你也会更加深入地梳理自己的想法,对一些混杂在一起的事件有更确切的认知。
写作是一个深度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与探索的过程……
写作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主题、构思、大纲、人物的设置、情节推进、节奏等,还有在创作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技巧,包括文字的表现力、各种修辞手法甚至标点符号的用法。这些都还是最基本的,当你的写作日趋成熟之后,还有一个风格问题。从发表的角度来讲,还需要有读者意识等问题。
所以,写作是需要学习的。
我有一个做房地产的朋友,他也是文学的狂热分子。他在做房地产的二十多年里,仍然坚持着每天晚上的写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事实上,忙成这样,还偷闲搞文学的人,才是真正的“文学爱好者”。
有一天,他突然送给我一本厚厚的(有 800 多页)“私家书”请我帮忙看一下,想知道为什么出版社的编辑没看好这个选题。在认真拜读之后我发现,这个朋友确实太有才华了!书稿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的是房地产风云 30 年,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每一个故事都写得真实可触,全景式地反映出了中国房地产几十年来发生的那些重大事件。应该说,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作者有相当丰富的经历,文笔也非常棒,可是为什么出版社拒绝出版呢?
我在读到书稿三分之一后,突然发现,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他缺少主线意识,不懂得如何取舍素材。他的每一个故事都会牵扯出新的人物,每一个人物又随着这重重叠叠的线索的加入而散乱、迷失,最后,读者就像进入了一个迷宫,作品也没有了主线。
其实,这个作者已经具备了讲故事的能力,只是他太缺少一个主线意识;非常可惜的是他自己又太忙了,完全无法沉下心来对主线进行一次梳理。这部书稿最后的结果是他自己创作,自己校对,自己找人印制,制成了几十本私家书,过了一把自己出书的瘾。
其实,如果在创作的过程中能有人对他稍加点拨,或许中国的下一个余华就此横空出世。很多人认为写作很神秘,写故事更是一种很复杂的活儿。 其实,经过训练,每个人都能写好故事。
作者:叶子紫老师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模范公民 篇7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一课的教学也不例外, 我重点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激活经验、明晰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唤醒并激活学生已有 (面积公式推导) 的经验, 促使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有效迁移, 即仍旧采用“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连续操作、感知无限
由于圆是曲线图形, 怎样将其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学生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 我首先让学生将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 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接着, 我又让学生将圆平均分成32份和64份, 剪开后将其拼成近似的长方形, 并引导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拼成的图形看上去越接近长方形。最后, 我再通过电脑演示将圆平均分成96份、128份……继续拼下去, 让学生在经历“化曲为直”的演变过程中感知无限, 接受数学“极限”思想的熏陶。
3.拓展延伸、强化表象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决定了其思维活动必须更多地借助表象来完成。因此, 为了让学生能在大脑中贮存“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关键性表象 (如下图) , 特别是要让学生记住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πr, 宽等于r。我又专门设计了以下3道拓展延伸题:
(1) 已知圆的半径是2cm,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2) 已知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9.42厘米, 原来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 已知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28厘米, 原来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其中 (1) (2) 两题学生比较容易解决, 第 (3) 题我在设计时就觉得难度较大, 估计班上没有几个学生能够解答出来, 本想舍弃, 但其独特的思维价值又让我不舍。因此, 我便做好了将其作为“数学趣题”直接向学生进行讲解推介的准备。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听懂, 我思来想去, 觉得还是用综合法向学生推介为妥:
故圆的面积为:3.14×1×1=3.14 (cm2)
果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1) (2) 两题学生们比较顺利地就完成了解答, 第 (3) 题全班仅有3名优等生用我准备推介的方法进行解答, 然而让我感到非常意外的是全班竟还有18名中等偏下生也做对了这道题, 而且他们所用的解法不仅我没有想到, 而且班上20多名中等偏上的学生也没有想到, 他们所用的方法是枚举法, 他们的解答过程为:
如果r=1cm, 长方形的长πr=3.14×1=3.14 (cm)
长方形的周长c= (3.14+1) ×2=8.28 (cm) (符合题意)
故圆的面积为:3.14×1=3.14 (cm2)
面对如此直观、巧妙的解法, 先前用综合法解答的3名优等生没有了原先的自鸣得意, 一些没能解答出此题的中等偏上生更是瞠目结舌。
他们在课后的学习感悟中这样写道:“我一直以为枚举法是最麻烦最耗时的方法, 是一般人不采用的一种‘笨’方法, 因而对此不屑一顾。可在今天的课上, 许多数学水平远逊于我的同学, 却用我看不上眼的枚举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我没能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 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没有什么好坏优劣之分, 每种解法都有其特殊的价值和用途。今后, 我一定要吸取教训, 学会从‘解决问题的宝库’中巧妙灵活地选用解题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意外的成功使18名中等偏下生激动不已, 他们在课后的学习感悟中作如下表述:“今天在数学课上我用枚举法解决了一道数学难题, 得到了全班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赞扬, 我们感觉特别高兴, 今天的成功, 使我明白, 数学难题并不可怕, 关键是要学会独立思考, 要选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只有自己熟悉的、擅长的, 才是最好的、有用的。今后, 我一定要加倍努力, 学会用自己所擅长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在数学王国中遨游!”
让每个员工都成为创新成员 篇8
毫无疑问,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发展,要壮大,就必须大力创新,加速创新。这诚如超微总裁普维特所说:“创新,要不然就等死。”又如海尔总裁张瑞敏所说:“海尔这些年来之所以能不断进步,是因为创新已成为海尔文化的灵魂。”然而,在一些人看来,企业创新似乎只是企业家的事,或者说是企业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事。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故事:
比利时某工厂的生产经理彼特·马丁希望改进部门间的通讯工作,便投资5000美元为18名雇员添置了步话机,以使仓库工人可以和发货等部门直接联系,也可以让实验室主任不麻烦维修班就可以呼叫生产第一线人员。但不曾想到的是,有两个工人使用的步话机出了毛病——从这两台步话机中可以听到各部门间的对话。彼特·马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按常理,应责成有关人员去修理这两台步话机,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将所有的步话机都拿到生产厂家进行退换,换成为系统功能更为低档的步话机,以便让每个人都可以听到别人的谈话。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原来,那两个工人由于听到了各部门间的对话,故而知道了很多事情,并对其它部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解决办法。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彼特·马丁的高明吗?是的,但也同时说明:无穷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智慧存在于广大职工群众之中。说句“政治话”: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否定少数“精英”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说,任何历史,包括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历史,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所以,让每个员工都成为创新成员,就成为了推进企业创新、加速企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效的“玩家” 篇9
笔者认为,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运动技能、身体素质、适应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更大进步。教学效率是否高效是它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小学体育课堂上方法单一,训练呆板,致使许多小学生怕上体育课,甚至由于安全事故问题,体育老师更不敢组织一些挑战性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爱上体育课,从而成为有效“玩家”呢?特作如下阐述。
一、优化教学策略,引趣热身为先
1.游戏制胜。体育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游戏就是尽情地玩,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如一堂耐久跑体育课,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绕着田径场不停地奔跑,最后完成400米的路程,那么久而久之,他们肯定会失去兴趣。我在教学中,将400米跑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有“拉网捕鱼”、“滚雪球”、“冲过封锁线”等多种游戏组成的具有一定运动技能和活动难度的体育课,让学生玩中学、玩中乐、玩中练、玩中达成学习目标,此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锻炼效果。
2.竞赛提升。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存在相同之处,那就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会给学生带来感官疲劳,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形式多样的竞赛化教学能够很好地适应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使教学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以加速跑为例,采用传统的分组训练方式,学生练习两次就烦了。这时我们换一种方法,在每一位练习者的胸前贴一张报纸,并解释为什么跑得快纸就掉不下来的原理,然后进行贴纸跑的比赛,纸掉下来的次数少的一组获胜。在这样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加速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又实现了竞争意识的增强,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差异训练,合理科学为上
学生在性别、身体素质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正好可以成为我们体育教学合理使用的部分。例如双摇跳绳,近几年来一直是我市冬季三项的传统项目,由于技术难度、运动量大,且对运动员的自身条件和其他各方面的要求都相当高,所以每年我们的运动队都按照学生差异安排两个组进行训练,这样科学安排,让教师不仅可以安排适宜的运动量,让学生突破自身极限,个个都能玩得很起劲。
1.常规组。根据学生情况,每天坚持长跑600米到800米;练习双摇时只要要求每天能连续跳的双摇比学生自己原来的个数多2个以上就行了,这样的训练一般2周,主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动作,待到学生能连续跳20个左右,形成初步的动力定型后,就进行计时30秒练习,然后逐步增加40秒,50秒……常规组训练重在掌握比较正确的动作,更是为提高组选拔物色人才。
2.特长组。在常规组训练的过程中,有一些体育训练上比较有天赋的学生慢慢脱颖而出,把这些学生集中组成特长组,为本年度的比赛做准备。每天早上坚持800米左右距离的跑和加规定次数或规定时间的跳(比如规定跳300个双摇,或者计时跳一分钟达到80或100个),目的主要提高学生的耐力,下午一般组织学生练习双摇跳绳。计时练习和规定次数练习交替进行。通过两组差异式训练,有利于老师安排合理的训练日程,在让孩子不断认清自己的体能及技巧差距的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进取,抢先争优的意识。
三、巧妙情绪调控,无痕引导为佳
1.生动幽默的无心举动。教师幽默的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一些教学小插曲是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打一个比方,作一个对比,鼓励学生说些健康的俏皮话。也可以应景说一句歇后语或反正话,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随之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就显现出来了。
2.丰富有趣的肢体语言。体育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是各学科教师中最频繁的。要使学生掌握一项技术,教师的动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队列队形教学,教师的示范飞非常重要。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精神饱满、严肃认真,动作熟练、准确,口令宏亮、清晰。体育教师从动作上传达的信息有时远比语言来得清楚,学生通过观察不仅看到了准确的动作,还能感受到形体姿态的美,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
3.正面鼓励的教学话语。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对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不强。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害怕长跑,原因就在于很难做到坚持,突破“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现象。因而我们老师除了在练习前学生讲解这两种现象的症状以外,还应该在学生出现“极点”的时候适时给予激励性、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勇敢面对像“极点”这样的困难,挑战自己身体极限,顺利实现“第二次呼吸”。在跑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也应该互相勉励,教师带头喊“加油”“坚持”“很好”等激励话语。记得有一次50米×8的测试,有一个肥胖的女生当跑到第5个50米时,就开始摇摇晃晃,速度越来越慢,看样子就要停下放弃了,这时我和其他同学一起高喊:“快快……坚持就是胜利!”最后,她终于坚持到了终点。后来她由衷地感谢大家对她的热情鼓励。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很多,而这正是我们捕捉教学机智的时候,更是促进教学生成的片段。
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10
完善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上海将在未来五年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完善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现“体教结合”模式创新,深入推进“医教结合”,使学生健康素养明显提高,有效干预肥胖、营养不良和近视发生率等,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初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联动、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健康的良好氛围。
设立快乐活动日
两年内本市将在所有小学推广“快乐活动日”,把每周一个下午设为全市中小学的“快乐活动日”,确保学生有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及其他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班团队和社团活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和研究等活动的时间,并适时向初中预备年级、初一年级推开。同时,上海市还将开发和整合区县和学校的优质活动资源,结合体育活动课的实施,营造学生全员参与、各校特色鲜明、全市联动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会议指出,上海基础教育将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将重心转向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今年下半年起全市将试行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学生的责任感、幸福感、身心健康、学习负担、学习实践经历、学习兴趣、学业水平等都将作为考察区县和学校育人质量的基本方面。
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个目标值得我们期待和努力。
会上,本市部分区县就区县基础教育发展情况作了交流,现摘录如下。
浦东新区:努力实现由基础教育大区向基础教育强区的跨越
浦东基础教育体量占全市五分之一,基础教育始终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浦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强烈需求;二是老百姓对公平、优质、多样化的基础教育的期盼;三是浦东各方人才集聚对基础教育的高要求和高期望。
应对挑战,“十二五”期间,浦东将深化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以内涵发展促进均衡发展,打造浦东国际化教育品牌,构筑浦东教育人才高地,努力实现从基础教育大区向基础教育强区的跨越。浦东将完善学校、家庭、社区合作协商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将推出“局镇合作”和“办学联合体”,促成区教育局与镇政府的教育合作,提升镇域范围内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以优质学校领衔,与若干所同类学校进行联合共建,促成城郊学校的联片发展;将按照“国际化浦东”的要求,积极扩大教育开放,大力引进国外知名学校,促进教育国际合作;还将完善教师教育的四大机制,即教师收入的增长机制,教师教育科研经费的增长机制,教育人才的激励机制和教育人才的吸纳机制。
徐汇区:创新内涵发展机制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徐汇区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做到“四个到位”:发展规划到位、财政投入到位、资源配置到位、组织领导到位。二是继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做到“两个确保”:确保3~6岁幼儿100%入园率,确保教育资源建设工程顺利推进。三是继续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做好“师德建设工程、名师培养工程”这两大工程。
在目标实现的途径上,我们将以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创新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机制》的研究和实践为抓手,完善内涵发展的保障机制。
在核心要素方面:我们将构建符合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实施的基本框架;完善“增效减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模式研究和支持保障机制;创新教师队伍的发展机制,整合队伍建设的资源。
在实施路径方面:我们将建立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探索多种形式的校际联动模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拓展国际合作的渠道,继续开展区域和校际教育国际化合作项目的建设和实践;促进数字校园的实践研究,开发在线课堂。
在保障机制方面:我们将强化并完善教育督导机制,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区域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创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绩效考核机制;构建教育专业领导和管理模式,开展地区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内涵发展的专业模式探索。
长宁区:树立科学质量观,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体现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长宁教育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就是要遵循“三大规律”,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律;突出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任务”,即夯实每个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和健全人格发展的基础;实施“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的理念,着力改变“重教书轻育人”“重分数轻素养”“重眼前轻长远”的“三轻三重”现实状况,探索形成以“三个指数”为重点的评价体系。
“三个指数”,一是学生身心健康指数,切实把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二是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指数,注重引导改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在学校中快乐地学习生活;三是学生学业成就发展指数,高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健全人格发展等。
长宁区将形成以“三个指数”为重点的评价体系,并以此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努力使“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的理念深入人心。
虹口区:加强教育专业领导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理念指引下,虹口区一批普通学校,围绕内涵建设克服实际困难,挖掘学校特色,弘扬“大爱”精神,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金沙中学着力填补学生成长缺失,“关爱每一个学生”的“金沙精神”成为普通中学的典范;柳营路小学关注学生差异,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提高了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的教育教学成效。
虹口区始终关注课堂主阵地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持续推进“三个课堂”(温馨、情趣、有效课堂)建设,积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广大学生“乐学、爱学、会学”;持续探索已经开展20年的“分层递进教学”“有效作业”“走班授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通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减负增效”工作取得实效。
奉贤区:聚焦新农村文化育贤打造南上海品质教育
“十二五”期间,处于“追赶与跨越”的奉贤教育面临诸多新挑战:从外部看,上海人口布局和城市功能形态的进一步调整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充分准备;从内部看,区域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相对于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先进区县仍有较大差距;区域内校际之间的办学水平依然不平衡等。这些瓶颈和难题需要我们在新时期努力加以破解。
让每个学生的手都高高举起 篇11
随后, 我又与多位有过市级公开课经验的教师进行了探讨, 他们都认可这一说法。“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公开课时不愿积极表现, 平时成绩一般的甚至处在下游的学生反而活跃张扬。”这一公开课常见的奇特现象引发了我的深刻思考。
教态有异。留心观察公开课与平时家常课教师的教态是有着明显差异的。公开课上, 教师给学生、听课者留下的一般都是微笑的、和蔼的形象。教师可以包容学生的不同解读, 可以原谅学生的不妥言行, 甚至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而家常课上, 教师的教态有时可能会像公开课那样亲切, 但能天天如此吗?有几个教师会天天如此呢?不说教师的喜怒哀乐、家事校事等对教态带来的影响, 单谈调皮学生对教师心灵的搅动:作业多次不按时完成, 上课经常出格又屡教不改, 考试又常常挂红灯。面对他们, 教师还能始终微笑着吗?一来二去, 不少教师对他们板着脸也就成为必然, 这能不影响教态吗?由于教态的巨大反差, 一直压抑的“差生们”的童心在公开课上得到爱的滋润和唤醒, 自然会“知无不言”, 积极表现。而优等生们对这种亲切的教态早就习以为常, 他们考虑的往往是既要发言, 又要发好言;既要让老师满意, 又要为课堂添彩, 在这种情形下, 他们的发言自然慎重多了。
教法有别。公开课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经过集体研讨, 每种可能出现的场景, 课前都会进行充分的推演, 重点的突出, 难点的突破, 都会有较佳的路径去匹配。在这种富有层次的螺旋上升的路径上, “差生们”是很容易找到发表自己见解的点、线、面的。而家常课上, 教师更多是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 功利性的知识点以及应试目标的达成。过分注重结果的追求, 面对过程的探讨, 往往缺少必要的耐心, 缺乏应有的铺垫, 这就大大缩小了“差生们”发表见解的空间, 再加上威严的教态和有点生硬的师生关系, 其结果只能是“差马齐喑”。
评价有变。教师积极、适时、艺术的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不但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有助于优化课堂的运行, 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公开课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充分赏识的, 各种积极的评价随处可见:回答得好, 有热烈的掌声相送;回答得一般, 有激励的话语来点拨;即使回答错了, 也有笑脸和鼓励的评价去安抚可能失望的心灵。在这样的情境下, “差生们”想说、愿说、敢说, 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他们更渴望得到表扬, 受到尊重。家常课上, 表扬当然会有, 但绝不会堂堂课如此, 天天如此。面对一道老师认为“简单”的问题, 举手的人少, 老师会生气的。回答对了, 理所当然, 也就别指望表扬;回答错了, 斥责是免不了的。再加上有些教师常用提问来“教育”上课分神的学生, 学生得到的往往是批评、尴尬的刺激。长期沉浸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 “差生们”主动表现的激情只能逐渐消退, 最终只有优等生唱独角戏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模范公民 篇12
就算你不识谱,不懂乐理知识,但是通过这款App,任何人都可以创作出自己喜欢的音乐。
也许许多人都不会想到,这款App创意者和研发者就是年仅17岁的女孩王湛。
无心插柳,萌生“我声”的奇妙创意
王湛出生于美国,父母都是商人,她自幼喜欢音乐,自学音乐10多年,掌握6种不同的乐器,还曾组建过自己的摇滚乐队。
初中时,她和父母回到了青岛。因为从小接受的是西方自由开放的教育,所以她不喜欢国内中规中矩的教育。一次上课时,看到有的同学因为各种问题在课堂上被老师被罚站,结果她主动向老师提出也要和这些同学站着上课。因为她觉得上课罚站是很酷的一件事。她就是这样一个有个性的女孩。
2015年4月某天,在青岛墨尔文中学高二的她陪一个好友去参加在青岛举办的一个创业周末活动。为了给好友加油做伴,她也报名参加了。
活动期间有一个“创意沙龙”环节,每个人都有90秒上台展示创意,从而找到志趣相投的创业伙伴甚至是投资人。当时只是抱着凑热闹的王湛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眼看身边一个个参与者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她开始临时抱佛脚绞尽脑汁想神奇的创业点子。
她想起了不久前一次突发奇想。那是2015年2月一天凌晨,她从一场梦境中醒来,依稀记得睡梦中她谱写了一首美妙的乐曲叫《梦想飞翔》,于是激动中她想把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记录下来,但是她只会哼唱旋律,不会记录乐谱。这让她非常懊恼。于是她想,要是有一款能够帮助人们哼唱便可以记录乐谱的应用软件就好了,这样不会作曲的人也可以作曲。
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走上演讲台。可谁知讲台下一片混乱,她鼓起勇气试着讲了起来:“我的创业点子是做一款音乐App。因为生活里很多人都喜欢唱歌,但绝大多数人不懂音乐知识,更不会编曲,于是我就想做一款可以帮助人们编曲的手机应用,这样人人都可以成为‘音乐家……”
但是会场内根本没有几个人真正听她讲话,大家都在各忙各的。90秒的时间转瞬即逝,王湛头脑里一片空白,终于讲完时,她长长地出了口气,如释重负,然后走下了台。
这时,几个年轻人叫住了她。其中一个人自我介绍说:“你好,王湛小妹妹,我叫计晓斐,是青岛蓝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我对你刚才的那个创业点子非常感兴趣,希望与你联手合作开发,可以好好谈一谈吗?”王湛听完又惊又喜,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她的内心一直有个创业梦想,尤其是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应用软件。
于是她和计晓斐展开了深入交谈。计晓斐是青岛海洋大学博士毕业,曾是青岛大学教移动互联网研发课程的一名老师,2013年4月,计晓斐成立青岛蓝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研究互联网数据处理。创业两年公司运行一直很平稳。为了公司能有更大的发展,他需要找到一个能吸引人的好点子,王湛的出现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于是他决定和王湛联手开发“我声”这款手机应用软件。
克服困难,用年轻化视角黏住用户
初步达成合作事宜后,王湛和团队成员开始马不停蹄地对之前的创意进行实践开发。对于“我声”,她是这样理解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带,最初人们用它尖叫,后来有了语言,它开始被用作交流,再后来,人们用它唱歌吟诗,而这个App就是给人们的一条新声带,有了它,人人都可以成为音乐家。”
“我声”App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可实际研制中她和团队成员遇到了不少的技术难题。例如:“我声”对声音和音调的识别、对外界杂音的处理,毕竟录音棚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去的;还有和弦的搭配,因为是一个自动生成的过程,需要在云端储存大量的数据。
尽管困难重重,但对于创业,年轻的王湛却抱着乐观态度,在她看来,边玩边学习其乐无穷,相比创业本身,更重要的是有一群愿意听她讲创意的“听众”,并能够和他们一道把这些神奇的创意付诸实践。
创作“我声”的过程中,王湛感性十足。因为她从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喜欢读书和思考,推崇巴尔扎克的时间表。她还具有跳跃性的思维,想出了不少的好点子。
一次她在练习跳舞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奇妙创意,于是抓起电话打给了公司CEO计晓斐:“计大哥,在‘我声里加入一个动漫元素行不行?就是使用者在录音时,屏幕上会跳出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随着音律翩翩起舞,这样趣味性更足。”计晓斐听完,觉得她的点子非常不错,富有创意。
诸如这样的奇妙创意还很多,她有一个小本子,专门用作记录自己不时的灵感。
在“我声”的用户体验上,她非常严苛。这除了与她做事严谨有关外,更因为她懂得如果设计不新颖,不接地气,是很难留住人的。比如她的手机里,就只有几个常用的App。因此她经常站在受众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她还把“我声”介绍给同学和身边好友,先教给他们如何使用“我声”,然后再提出宝贵意见。
在她和团队成员的齐心努力之下,“我声”App1.0版很快被研制出来。在这款应用中用户通过手机下载软件后,只要对着手机随便哼唱一段曲子,可以是自创的,也可以是自己听过的,系统就会自动谱曲,加入诸如小提琴、钢琴、萨克斯等乐器的伴奏,形成风格完整的一首“新歌”。
成就梦想,“我声”让人人成为“歌唱家”
“我声”App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被研制出来后,为了寻求创业资金,王湛和她的创业团队开始不停地参加各种咖啡路演、活动、比赛。
2015年6月29日,他们参加了青岛创客家咖啡项目路演。王湛在众多创业者面前介绍这款“我声”音乐App。人们感到震惊,这个神奇美妙的音乐创意居然来自一个17岁的长发披肩、青春洋溢、漂亮可人的女孩。在场的不少人都为她点了赞。
尽管创业的项目众多,但“我声”的手机音乐App还是凭借着创意新颖独特,并用大数据系统为人声哼唱旋律匹配伴奏的演示惊艳全场,几位创业导师对该项目给予极高的评价,甚至有创投公司负责人当场对团队发出邀约函。
好运接踵而至,就在不久前,王湛和她的团队又参加了上海创业黑马大赛,从3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文创组前三名,从而拿到了进入牛投众筹的资格,获得200多万元投资。
如今,随着产品的定型,王湛的团队已扩充至11人,他们中有大学生,有博士生,有IT人才,大家为了“我声”齐心协力。王湛笑言:“觉得遇到他们是我最幸运的事!”
有了强大的资金做后盾,“我声”的版本迅速地从1.0升级到了2.0,功能更强大了,运行也更稳定了。王湛戏称它是“咖啡中泡出的2.0”。
对于目前的一点进步和成功,王湛坦言很享受这个过程,她说,“如果有人觉得创业难做,那不是因为真的难,而是因为你还没开始。”短短几个月,这个平均年龄28岁的创业团队成长之迅速令人咂舌,热爱摇滚的王湛鲜明地亮出自己的创业初衷:“就算你不识谱、不懂乐理知识,通过这个App,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音乐。”
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和投资人的慕名而来让王湛有点应接不暇,但在朋友们眼里,她还是那个盛气但不凌人、有个性但合群的可爱摇滚女孩。
王湛很喜欢这种状态,她觉得创业前后对她的改变并不大,她还是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起身拿起自己的小本子书写她的小创意。比如:用记忆来识别和储藏气味,如何控制梦境等。
现在王湛正在北京一所教育培训机构学习一些美国常青藤大学开设的课程内容,为明年出国留学做准备。
体育课要让每个学生都受益 篇13
一、定位教学目标, 体现区别对待
很多体育教师在写技能目标时往往贯以“80%的同学能够……, 50%的同学能够……”为格式, 这虽然体现出了一定分层教学的理念, 表达了大部分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练之后能够达到教师课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但是这个目标却边缘化了20%的学生, 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 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有一个针对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日本的山本贞美先生曾提出了“目标跳远”教学事例, 其操作程序为: (1) 测定每个学生急性跳远的最远距离, 并记录; (2) 以每个学生最远距离的80% (或90%) 作为各自的“目标距离”; (3) 所有学生以各自的目标距离为目标进行练习。练习中尽可能做到准确起跳和准确落地。教师安排“目标跳远”并非为了测定学生的最远距离, 而是通过“限定远度”来控制“助跑速度”, 从而构成了在非最高助跑速度的条件下“体会准确地进行助跑起跳”这一学生的共同目标。
从“目标跳远”事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是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师教的目标, 更应该是学生学的目标, 不可以将其理解为单纯的定性目标或者定量目标;二是教师的目标和学生的目标分别体现在教学目标的方向性 (定性) 目标和达成性 (定量) 目标上, 方向性目标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提出的“质”的方面的要求, 而不是对学生的“量”上的要求;三是体育课上的达成性目标由于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上存在的差异在数值上难以恒定, 如果教师给全部学生制订数值恒定的定量目标, 这是不科学的;四是教学目标的制订标准应该处于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 根据学生已有的技能状态与期望他们达到的技能状态之间的差距, 这个差距, 应该构成了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 教师在制订体育目标时要针对全体学生制订“质”上的目标, 即方向性目标, 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水平基础上确定学生通过一定努力, 达到最强能力的80%或90%来制订“量”上的目标, 即达成性目标,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 达成性目标是学生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目标, 而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达到的目标。
二、甄选教学内容, 注重区别对待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从而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前一定要分析学生的先决技能。透彻地分析学生的基础才有利于避免教学起点过高, 补足缺乏的知识和技能空白, 适应建构知识的心理机制。
在同一节课上, 由于学生存在的客观差异性, 同样的教学内容会产生“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为了使每个学生在一节体育课后都能够有所“欢喜”, 教师首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 切实进行学习需要分析, 透彻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初始技能水平、学习兴趣及相关的背景因素。其次应该加强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理解, 深度剖析所教内容在整本书、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质”不变的前提下, 将教材转化为形式各异、难度不同的练习内容。
如在跨栏教学中, 教师将练习内容分为跨皮筋、跨小垫子、跨低栏、跨正常栏等四个等级。第一次练习, 各小组每位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有把握通过的练习内容做尝试练习;第二次练习, 选两个自己有把握的练习内容做尝试练习;第三次练习, 选三个自己有把握的练习内容尝试练习 (留一个自己觉得最难的练习) ;第四次练习, 通过所有的练习项目。本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练习内容, 教师负责指导和引导, 当发现学生能够完成当前目标时, 鼓励学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在这种类似于“闯关”游戏的练习中, 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不断地“闯关”中提升能力, 获得成功体验。
总而言之,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选择合理的切合学生学情与水平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体育课的关键。我们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 选择以目标引领内容, 以横向比较 (学生之间) 和纵向评价 (个体剖析) 等教学方法, 选择好教学内容, 践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三、设计教学策略, 落实区别对待
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 自然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学生。课堂上的每位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 想让每个学生都有效发展, 必须因材施教, 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和同课异策策略。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 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分层教学能够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能够较好解决班级授课制前提下统一施教和班级学生现有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 有利于解决“有些学生吃不了, 有些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可以使各个层次上的学生得到各自的发展。如何在教学中科学运用分层教学策略呢?第一, 科学分层。要进行分层教学,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分层, 在全班范围根据一定的标准, 把具有相近体育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水平的学生组合成一个教学小组, 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有清晰的了解。第二, 区别对待。之所以采用分层教学就是因为学生的需求不同 (客观和主观) ,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尽力完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第三, 学会隐形分层。层次教学中层次分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层次教学能否成功, 分层教学中的分层要尊重学生, 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不能单纯地分成好学生和差学生进行教学;而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学习潜力分成基础层、提高层、发展层三个部分, 将“层次”藏在教学的“无形之中”, 发挥有形作用。
然而分层教学并不是万能的, 它也存在自己的局限性。一是分层的层数是有限的, 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单独成为一层, 那样会失去分层教学的意义, 这样一来, 层内学生的水平仍然存在差距;二是层与层之间缺少互动, 当学生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学习失去积极性;三是采取分层教学在课堂上客观地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 容易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特别是容易让底层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抵触情绪, 而同样以因材施教原则为理论根据的同课异策策略出现了。
所谓“同课异策”是就同一教学内容在同一课次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根据学生不同身体条件、运动技能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构建相应的学习目标, 设计不同的教、学的策略, 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选择性练习。可以看出与分层教学不同的是, “同课异策”教师不将学生直接分群体, 强调学生现有的条件与学习存在的问题设计多条件练习方法, 让学生选择可发展的练习小组, 突出学生的主动性, 更加强调学生的互动性、参与性、学习的高效性和教师的指导性;突出教师提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与方法,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技术技能基础和学习能力, 进行积极参与选择性学习评价、激励与调控, 促进每个学生更有效地发展。
同课异策的基础是“同课”, 即同一教学内容, 同一课次, 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异策”则是体育教师对于教学中问题解决策略的不同呈现。它突出了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充分地利用了最近发展区, 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运用分层教学策略和同课异策策略,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做到因材施教, 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目的。
四、设置学习评价, 彰显区别对待
学习评价就如同“收获果实”一般, 产量的多少可以体现出授粉的价值所在。人工授粉的目的是追求果实的产量, 但我们的体育教学不能只片面追求成绩的多少。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度重视学生考核成绩的评价, 忽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情感、合作和创新精神等。这种评价致使教学现象畸形发展: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无需努力, 测试的成绩令人欢喜;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 尽管很认真地锻炼, 但考核的成绩依然不尽如人意。这样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造成学生自满和自卑心理的两极分化, 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因此改革现有的评价模式, 彰显出不同学生不同标准的评价模式, 刻不容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要体现人本主义思想,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摘要: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而持续的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要体现人本主义思想,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具体教学中要做到:定位教学目标, 体现区别对待;甄选教学内容, 注重区别对待;设计教学策略, 落实区别对待;设置学习评价, 彰显区别对待。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模范公民】推荐阅读:
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07-05
每个老师都可以成为教育家读后感08-11
《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读后感09-11
郑日昌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观后感05-24
贴近每个学生09-13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11-20
把爱心献给每个学生11-17
每个年轻都用错误铸成09-03
唤醒每个学生的生命感10-18
把关爱撒向每个学生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