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调查(共2篇)
关于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调查 篇1
“关于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调查”
科技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实施教育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精神,以践行“人本教育”理念为宗旨。学校特举行八、九两个年级全员参加的“关于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的调查”大型科技活动。旨在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生全面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就是资源积累”、“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命线”。让他们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彰显他们个体的生命价值。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自然资源调查的意识;
2、力求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达到提高全民对水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认识,让节约用水的思想深入人心;
3、力求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当地居民都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达到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的至高境界。
4、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全面了解过去及现在当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与治理措施,以便于为当地政府提供这方面的资料,为今后本地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防治保护提供可行性依据。
〔活动方法〕:
一、调查走访;
二、实地调查;
三、交流与合作。
〔活动步骤〕:
为确保本次活动的实效,现将活动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各小组学生向当地长期居住的老人或村委会干部了解当地过去及当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状况,要求每位组员在调查中作好笔录,以利于后期资料整理;
第二阶段:各小组按本村或本组的实际情况作好出行安排,分步骤有序地开展目前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的实地调查,要求每位组员在调查中作好详细记载(地点、水源水质、污染程度及污染原因等),以确保后期的资料整理;
第三阶段:学生将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各有特色的且富有一定价值的个体调查报告;
第四阶段:材料汇总,由指导教师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整理形成能代表共性的可行性报告,并向当地政府如实呈报,为当地今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污染治理提供可行性依据。
〔活动总结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现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乐于探究与实践的精神,在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简要总结如下:
1、学生通过调查走访,以笔录的方式了解到过去(20年前)当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以集中公共水井供水、人力挑水入缸的方式。那时候,夏季一旦出现严重干旱,公共水井就会出现水源供应严重不足甚至干涸的情况,当地居民只能靠四处寻找水源来艰难度日。
2、同学们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后发现:在20年后的今天,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水井,并通过合理的输水管道和贮水方式有效地预防了先前那种情况的发生,不再需要为生活用水担忧,基本上实现了引水入井、导水入缸的大好局面。
3、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落后的影响,广大农村的生活用水一直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那时用水难、饮水难也直接影响着当地农民的正常生活,甚至还经常出现因为必备生活用水而发生争抢的恶性事件。
4、在上个90年代,在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国家开发了以水土保持为主要目的的饮水配套工程。逐步解决了部分贫水村的用水难、饮水难的问题,这项工程的开展,带动了广大人民的劳动热情,提高了他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是以在这一阶段就有相当多的农民乘借机会建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饮水配套工程。
5、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对广大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污染防治的政策支持,这一阶段农村饮水配套工程更进一步开展落实,为了对地方经济地发展推波助澜,我们省又出台了激励农民尽快致富的“烟水配套工程”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从而使95%以上广大农户都有了自己的水井或水窑。从根本上解决了从前农民用水难、饮水难的问题。
6、同学们在这次调查中还发现,先前基本生活用水就十分困难的时候,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是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一大难题,当地居民解释说,这都是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落后的影响,人民的认识水平还很欠缺,所以那时偶尔还有恶意破坏与污染水资源的情况发生。但随着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水井或水窑时,人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珍惜属于他们自己的这份资源。
〔活动反思〕:
这项调查活动虽然前后只历时三周,从大体上看收到了奇效,为今后开展这类科技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现简要总结如下:
1、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特别亲近的热爱,这为今后开展这类调查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通过这次调查活动的开展,让所有同学都清楚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农民这方面的认识水平;
3、通过这次调查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对当地今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具有很好地教育意义;
4、从活动全过程也暴露出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对资料的搜集整理的能力,这都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教育和培养。
关于环保主题(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低碳出行}、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纸、光污染、烟花燃放)
格式:
关于XX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二、调查方法
1、————————
2、————————
3、————————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重点)
{以下为表格形式}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如书籍、报刊)(如XX的危害)(按照前面,写所获信息)
——————————————
——————————
———————————————
——————————
(至少三个)
四、结论(重点)
1、——————————————————————————————
2、——————————————————————————————
3、——————————————————————————————(至少三条)
问题补充:
一、问题的提出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人近千万,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为55.2%,高中生为70.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近视,与年龄有关系吗?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并调查询问同学,了解近视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近视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近视的主要原因:看电视距离太近;看电视的时间太长;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长时间的坐在电脑、电视前;不合理饮食;在车厢里看书遗传因素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2)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
1看书时作姿要端正,读书或写字时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也不要躺下看书。
(三)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3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4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
关于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调查 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二十条明确提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以期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支持。体育课按教学内容性质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1〕而体育教学内容集中体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中。体育教材选择就是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也就是对体育项目和体育知识、方法的选择。〔2〕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就是根据体育课的需要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提炼、转化为体育课程内容的过程。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学校体育资源情况、学生体育需求与兴趣,以及教师专业能力,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进行的一个持续的和动态的体育课程内容开发和利用的过程。本研究依据以上理论,结合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途径,从体育课程教材开发和利用 、体育实践课程开发、体育理论课程开发三方面对天津市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1天津市高校体育课程教科书开发和利用
体育教材主要包括学生教科书、教参和各种体育读物、场地器材规格标准和裁判用书等等。〔3〕体育教材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成果的集中体现,是新课程标准的诠释。它集中体现了对全国发展程度不同地区之间的共同要求和个别要求,含有大量的课程信息资源,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主要依据。〔4〕
通过抽样调查天津市八所高校,其中六所高校近三年一直使用经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由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系列教材,学生用教科书是《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师用书是各单项公共体育选项课教材;天津外国语学院使用了由本校教师主持编写的经教育部审定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首部《全国外语院校统编教材—体育》;天津中医药大学使用教师自己开发编写的教材《体育锻炼指南》。天津市教委组织的由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发编写的系列教材,依据《纲要》结合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趋势,现被天津市各高校广泛应用。部分高校根据学校特色进行校本体育教材开发并利用。可见,天津市高校学校层面重视体育教材开发,且各高校利用情况较好。
2天津市普通高校体育实践课程开发情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途径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三个方法:改造现有的竞技运动项目,引进新兴运动项目,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5〕对天津市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项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由调查结果可知,在被抽样的八所高校中公共体育课开设项目基本上仍以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特别是球类项目,三大球是每个学校都在开设的项目。竞技体育项目对运动技术要求较高,对身体条件要求也较高,学校和教师应跟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根据健身的目的加强对竞技运动项目的改造,大力开发现有运动项目,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如天津师范大学在开设排球项目时,考虑到女生班的特点,将器材换成软式排球。规则、技战术等都没有发生变化,仅仅将器材进行了改造,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兴运动类项目具有娱乐性强、动作易学、场地器材简单等特点,特别适合作为体育课程内容,应通过选择、加工等方法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6〕通过调查发现,攀岩、轮滑、健美、瑜伽、街舞等新兴运动项目在天津市高校中亦被引进,但是只集中在个别学校和个别项目上,如天津外国语学院对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较好。可见,天津市高校引入新兴运动项目的力度还是不够的,引入项目太少,对一些当前较为流行和普及的新兴运动项目引进不足,如保龄球、定向越野、极限运动等。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形成具有各地、各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程的学习内容紧密相连。通过调查发现,天津市各高校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设置主要以武术为主,内容涉及青年拳、太极拳、太极剑和传统养生等,棋类、跳绳、踢毽也只是个别学校开设,好多传统体育项目没有被吸收进来。天津地处东部沿海,天津市共有4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为22万人〔7〕,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天津市是全国优秀社区体育开展城市,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如踢毽、跳绳、抖空竹等开展得很好,学校可将这些在社区开展好的民族民间项目引入课堂。通过调查分析,天津市高校对一些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也是在进行尝试性地开发进课堂,但仍需根据地区、民族的特点开发和利用这些项目,以做到既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又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3天津市高校体育理论课程开发情况
体育理论课是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如通过传授体育理论和保健知识,能够让学生了解体育的作用和意义,懂得体育保健的基本原理,明确体育保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等。
在被调查的八所高校中,全部开设了理论课且全部采用课堂教授的形式。天津市部分高校体育理论课讲授的主要内容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市高校体育理论课在内容上,基本是以介绍运动技战术为主,占63.3%;其次是高校体育的内容、分类、目的和任务,占被调查的60%。运动保健知识、健身方法的介绍则偏少,分别占被调查的27%和15%,而对于奥林匹克文化的知识更少涉及。通过调查还发现天津市多数高校对体育理论的教学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每学期1-2次理论课、1张试卷;有的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只是一年举办几次讲座,参加的人数有限,也缺乏系统性。
普通学校体育的理论课一般包括:系统的体育理论、卫生健康和运动生理理论知识、各专项运动的技术战术理论、动作分析和裁判法等〔8〕。对天津市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的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市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基本符合体育理论课的要求,但缺乏系统性,应大力拓展体育理论课程的内涵。体育教师应重视理论课教学, 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对体育的需求, 加强体育精神教育, 教会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8〕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张丽,林振平. 体育教材的属性与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5):119-121.
〔3〕赵吉峰,赵晚霞.新形势下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3:408—4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
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7-50.
〔6〕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90.
〔7〕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区县年鉴〔Z〕.天津:天津市社会科学院.2007.
(责任编辑:阎 彬)
【关于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调查】推荐阅读:
当地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5-30
项目背景当地情况分析09-26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02-10
关于水环境污染及防治情况的调查06-29
关于浙江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02-09
关于龙河口水库的水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研究08-24
当地环境05-11
当地文化05-24
当地教师06-11
当地学校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