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经济论文

2024-07-22

当地经济论文(通用12篇)

当地经济论文 篇1

一、中国凉都六盘水简介

六盘水,市名来自六枝、盘县和水城三个特区的头一个字组成。1978年撤地建市之后撤销两个特区设县,保留一个至今,即六枝特区。2013年末全市国土面积9965平方公里,辖4个县级行政区,常住人口约285.9万,人均GDP仅次于省会贵阳。

每年在3 月16 日左右入春,11 月5 日结束,春秋相连,夏季月平均气温仅19.7℃,是消夏避暑的天堂,有四季美不同的特色旅游风光。全年凉爽舒适级时间可长达223天以上,被气象学家誉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的“中国凉都”,并通过中国气象学会的论证审定,是低纬度地区难得的消夏避暑胜地。六盘水在西部经济区域中与其它城市的显著差异和竞争的优势是气候优势明显,旅游资源非常多。2005年,我国气象专家对该市气象进行评估,使得该市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气候作为品牌的城市。

二、六盘水旅游资源情况

六盘水还是国家级地质公园,三叠纪地质景观颇具特色。境内的喀斯特岩溶地质地貌类型复杂,形态多样,发育典型,是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质博物馆”。以岩溶地貌和洞穴为主体的生态景观十分奇特,风光秀美,景色雄伟,科学研究价值较高。该市重点推出了“凉都”这一城市名片,其举办了大量的国际性节日活动,如“凉都消夏文化节”、“煤雕艺术节”“夜郎文化节”、“彝族火把节”、“中国黔菜美食文化节”、“全国汽车拉力赛”、“中国凉都奇石盆景博览会”等,积极向世界展示了该市的独特魅力。

随着“凉都”品牌的成功打造和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到六盘水市消夏旅游的中外游客逐年增多。这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六盘水市的城市知名度,而且也为六盘水市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目前,六盘水市已将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大了气候资源、地质遗迹、地貌景观、民族风情等的开发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市会依靠其独有的气候优势、秀美的自然景观、浓郁地地方文化,吸引了更多中外游客的目光,创造更多的“绿色GDP”。

同时典型的地质景观有世界第一深的盘县淤泥乡“白雨竖井”(最终深度可达560米,且单绳到底垂直井深424米,比号称世界第一深洞的墨西哥巴霍天然深井还深14 米),有世界最高的水城县金盆乡可通车天生桥(高136米),有位居全国第二大“天坑”的水城县花戛乡“大麻窝”(直径600米,深225米),有雄伟壮观不亚于亚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六枝特区毛口乡北盘江大峡谷(高差垂直距离700米),还有号称“贵州屋脊”的钟山区大湾镇韭菜坪(海拔2900.3米)等。六枝特区毛口乡为毛口灰岩的命名地,华南一带灰岩均取用毛口灰岩这个名称;水城台沙的土层,可以反映水土流失严重的年代及气候特征;盘县新民乡的恐龙化石和鱼龙化石,在国际上均很有影响;盘县珠东乡的大洞属于旧石器时代,洞内堆积层有19.5米,已发现50种动物化石,是典型的古人类洞穴遗址。

三、旅游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旅游产业对于地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作用,同时地方经济水平又反过来对当地旅游产业带来很大影响。经济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地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业的投入少、产出高。旅游业还是一个附加值非常高的产业。最近几年来,全球旅游业创造的附加值不断攀升,其增值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产业,比方说,美国平均每年由旅游业带来的附加值达到3300 亿美元,而农业、汽车工业、金属工业等则低得多,分别为900亿美元、500亿美元与400亿美元。除了美国,英法等发达国家均是如此。旅游行业还带来了大量的税收。1990年,世界旅游业所创造的税收总额达到2510亿美元,为全部纳税总额的5.6%。这些都表明了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旅游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带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并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旅游业的综合性非常强,其所涉及到的经营内容非常多,所以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很多附属产业也会得到快速发展。根据相关预测资源得知,旅游业没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第三产业将增加10到20倍的收入。旅游业往往涉及到商业、娱乐、饮食与交通等多个方面,所以旅游业在为社会创造一个就业岗位的同时,会带动其他行业一同增加5个岗位。1990年,全球旅游业的总岗位数量达到11800 个,其中新增了570 个就业岗位,占全球当年全部新增岗位的6.5%。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旅游行业的就业人数都是呈50%的年增长率的。除了这些,由于旅游行业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收益,其成为很多投资者青睐的对象。以1990 年为例,全球新增的旅游投资额达到3510 亿美元,为全球当年投资总额的6.7%,这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六盘水市是我国典型的新型资源开发城市,其拥有诸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肯定这个朝气勃勃的城市,正每天都在进步。但是,一座城市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意识到其自身的不足,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石陪华.六盘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M].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2005

[2]六盘水市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Z].市统计局,2004

[3]六盘水市旅游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Z].2004

当地经济论文 篇2

摘要: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力图对临沭县红色文化发展水平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以期做出相应的竞争战略选择,并据此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临沭县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临沭县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及开发现状;临沭县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相关关系及存在的问题;临沭县发展红色旅游文化的政策建议。

1临沭县经济发展概况。

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苦干,奋力拼搏,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2010年全县实现GDP133亿元,增长1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增长23%;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8.9亿元,增长22.8%。

临沭县GDP“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状况

1.2临沭苍马山景区周边居民经济状况

此次考察主要根据就近原则,考察了苍马山景区居民的经济状况。居民按照收入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以经商收入为主的个体工商业从业者,一类以农业收入和打工收入为主的普通农民。经过总结得出:大部分家庭年收入位于1万元到5万元之间,但收入差距较大。对于个体经营者经营项目大多为超市、理发店、饭店、旅馆、五金店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的店铺个体经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因为这部分居民大部分为农业户口,均有分配的农田,因此农业收入也占了收入的一定比例。

对于非个体经营者家庭而言,农业收入和打工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由于村庄附近没有用工企业,而村子人均耕地仅为0.3亩,种植农作物收入不能满足基本支出需要,因此打工成为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总体来看,居民收入来源中,农业种植或养殖收入已经不能成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打工或个体经营占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

居民收入一览表

2临沭县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及开发现状

本文只是介绍几个知名的地方,其他地区不再冗述。

2.1滨海革命烈士陵园

原名临沭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临沭县境内的苍山脚下,南距县城十华里。它始建于是1968年,后经多次整修扩建,现已占地区性13200多平方米。这里苍松凝翠,怪石嶙峋,涧幽壑深,鸟语啁啾,风景十分优雅。

2.2沭河生态风光旅游景区

沭河,位于县境西部平原,发源于沂山山脉,婉延数百里,流经马陵山脉。

境内沭河以其景观特色,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游以古明清时几百万株古栗树形成著名的“沭河栗海”,四时风光,独具特色;中游,得力于解放初期党和人民政府的“导沂入沭”、“沭水东调”工程,几十里浩瀚水面,壮丽的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鲁东南“沭河都江堰”;下游,即沭河古道,因沭水东调开挖新河相对得名。古道水路湾湾,细柳如烟,绿杨似山、障立两岸,鹤鸟意飞。河中芦苇丛生,两岸生态原始,环境恬静幽美,天蓝水秀,素有“中国北方漓江”之誉。

2.3苍马山旅游区

苍马山旅游度假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紧邻黄海,自古便有黄海第一山和古琅琊国八景

之首的美誉,由苍山、马山、草山、冠山、演武山如同五环相扣天然而成。景区总体定位是

突出康体长寿文化,打造娱乐、观光、休闲、度假、养生等旅游精品。

整个景区由云溪谷、欢乐谷、茶溪谷、革命历史教育红色文化景区、蓝钻度假小球训练区、民俗民风生态农业观光区等6大板块组成,景区将与泰山、趵突泉、孔庙、崂山、蓬莱阁等知名景点互为支点,形成山东旅游大环线。

苍马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临沭县城东北3公里处,属马陵山系。景区由苍马、马山、草山、冠山、演武山组成,总面积30平方公里。境内松青、草绿、水蓝、云翠,历史文化传说甚多,是从古至今在鲁南苏北,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道教圣地。

3临沭县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相关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2013年临沭县旅游区共接待游客13.9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09.31万元,旅游综合收入200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387.5%、34267.7%和17141.3%。

GDP与红色旅游收入的关系

3.1临沭县红色旅游收入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临沭县红色旅游与经济发展之间之所以并不存在明显的良性互动关系,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一下几点原因:

3.2受经济水平的限制,旅游发展的设施不够

旅游设施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旅游发展的必备条件,红色旅游的发展同样需要有完善的旅游设施。比如交通建设,它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可进入性,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的容量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旅游发展的空间,因此对旅游的发展影响深远。而临沭县乡镇经济水平不高,导致政府没有充足的资金来进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结果是旅游发展的设施

不够,红色旅游深受制约。我们在走访临沭县夏蔚镇王庄革命圣地沂蒙风情园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当地的交通落后,眼中制约了旅游下的发展。

3.3受落后观念的限制,旅游服务不到位

我们调研发现,小农经济还是临沭县夏蔚镇王庄经济的主体,在这一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是封闭的小农意识,这使得当地人民经营理念缺乏,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代表,是典型的服务业,最重要的特征是服务性,所以服务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旅游服务不到位,极大地损害了临沭县夏蔚镇红色旅游的发展。

3.4旅游要素不够协调,旅游购物品开发落后

临沂临沭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开发不够协调。临沭县旅游购物品开发严重滞后于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成为制约旅游经济效益提高的薄弱环节。旅游购物品的开发落后,销售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不到10%,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而在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购物品的开发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平均达到40%以上,成为决定旅游业经济效益水平的主要因素。

在上述三种因素的制约下,临沭县红色旅游和经济发展之间并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而是相互制约。一方面临沭县没有有效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从而带动本地的经济发展;一方面临沭县落后的经济又反面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临沭县发展红色旅游文化的政策建议。

近年来,临沭县将“红色旅游”作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把无形的红色精神与有形的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4.1是把握红色文化特点,凸显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针对红色文化旅游政治性强、受季节、气候影响小等特点,做到以革命传统教育为根本,积极发挥市场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机遇,突出重点,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共进。

4.2是发挥自身特色,打造临沭品牌。下大力气做好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工作。形成了以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和滨海革命烈士陵园等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基地;开发建设了滨海红色旅游文化纪念园。初步形成了有临沭特色的红色旅游文化产业体系。

4.3是以红色文化为基础,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坚持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红色资源与相关产业资源相配套的原则。形成了以红色旅游为基础,生态旅游、特色农业旅游为增长点,汇集文艺演出、影视、出版、特色小商品市场等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红色文化产业链。

4.4是加大宣传强度,改进管理办法。利用多种宣传手段,不断加强对红色景点、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和滨海红色旅游文化纪念园的宣传力度。将红色文化纳入各级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教育教学范畴。强化对红色旅游的监督管理力度,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定级,使红色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逐步迈上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当地经济论文 篇3

榆林境内每平方米土地平均蕴藏的煤炭储量高达6.6吨,是名副其实的寸土寸金之地,是西煤东运的重要源头。2006年11月,市委,市政府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为确保全市煤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成立榆林市煤炭运销管理站,负责全市煤炭公路运销管理工作。榆林市煤管站成立两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市煤炭局的正确领导下,站长陈绥云带领全站一班人,坚持高点起步、理顺关系、加强管理,以规范煤炭运销秩序为目标,以票据管理为主线,以稽查执法为重点,全面实行计划、票据和管理系统设备“三统一”管理。全市煤炭运销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完成计量费征收5680万元,全市煤炭税收达到76.33亿元,较往年增加6.65亿元;2008年共征收计量费8000万元,代收水资源费4000万元,煤炭税收实现85.6亿元,同比增加9.27亿元,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短短两年时间内,榆林市煤管站被榆林市人民政府授予“二○○八年度煤炭运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榆林市煤炭工业局评为2007年、2008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集体。2008年被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加强理论武装

建设一流队伍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煤管干部队伍,是规范煤炭运销管理秩序的根本保证。”站长陈绥云告诉记者,煤管站运行两年多来,结合全站人员结构特点,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全站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实。尤其是在全市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该站从狠抓理论武装工作入手,全面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使全站干部职工在思想理论、职业道德及执法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一是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站机关规定每周三为集体学习时间,各驻外人员保证每半月集中学习一次。鼓励自学,要求干部职工坚持每天自学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七大报告等。创新学习方法,将通读原著与学习理论文章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中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位干部职工的学习笔记字数不少于10000字,写心得体会或调研报告3篇以上,篇幅不能少于2000字。建立了集体学习制度和个人学习档案,制定了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把学习情况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考评体系,作为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服务意识。站上要求把服务好煤炭企业和运煤车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态度热情,语言文明,推行阳光服务,文明办事。实行挂牌上岗,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的发生,在全社会树立煤管干部队伍文明,高效、热情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強执法培训。对新进人员重点进行执法培训,培训结束后,所有人员都参加了全省统一举行的执法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率达到100%。通过学习培训和集中考试,全站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执法能力明显提高。四是加强学习交流。2008年,先后有河北邯郸、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局、哈尔滨市,双鸭山市,鸡西市、七台河市、黑河市、陕西韩城市政府,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山西离石市等多个省市的考察团对榆林市煤炭运销管理的运作模式,管理方法进行了调研考察,并对榆林市煤炭运销的管理成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榆林市煤炭管理站也组成调研组赴山西、内蒙古等地,对兄弟省市的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

坚持制度创新

严格执法管理

榆林市煤管站始终把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贯彻执行《榆林市煤炭公路运销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一是以《榆林市煤炭公路运销管理暂行办法》作为全市煤炭公路运销管理的根本制度,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稽查和处罚分离制,举报案件结转查处等制度。二是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把工资改革、人员聘用与工作业绩结合起来,建立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激励制度。三是建立完善了激励机制,出台了《榆林市煤炭运销管理站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对各县区煤管站,服务站(票据中心)的工作进行考核考评,对工作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四是实行以票规费,全面加强“三统一”管理。牢牢抓住票据使用管理这条主线,全市境内所有煤矿、兰炭企业统一使用了《榆林市煤炭销售计量专用票》和《榆林市机制兰炭销售计量专用票》。五是不断推进电子票据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对用票企业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整合关闭的煤矿和兰炭企业,按时收回了他们的《购票薄》,并发文通知各县区停止对这些煤矿和企业的票据供应,对待整合关闭的煤矿和企业,在“购票薄”上加盖截至供票时问的印戳,对正常生产的煤矿和企业,认真核实企业提供的有关资料,造册登记,留底备案。

加强协调配合

理顺工作关系

陈绥云站长告诉记者,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对煤炭运营秩序高度重视,榆林市煤管站在与毗邻兄弟省区市理顺关系的同时,与榆阳、神木,府谷,横山四县区加大协调力度,全面加强了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榆阳区2008年全年征收煤炭计量费1191万元,征收煤炭规费2817万元。神木县2008年征收煤炭计量费4523万元,收取规费7.9亿元,对各类违规行为处罚1143万元。府谷县征收煤炭计量费3287万元,收缴规费13.42亿元。横山县征收计量费530万元,各项税费累计征收4亿多元。

在加强业务指导的同时,榆林市煤管站积极理顺与各县区煤管站、服务站(票据中心)的业务关系,加强人员往来和工作交流。该站组成调研组对各县区的业务工作展开调研,对各县区的部分管理系统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稽查队与各县区稽查人员密切配合,有效地减少了煤炭公路运销中偷逃税费现象的发生。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创建文明和谐单位

针对煤炭公路运销管理的业务特点,加强了对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使每位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徇私舞弊、吃拿卡要等行为,从源头上防止违规现象的发生。一是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煤炭运销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二是加强廉洁自律教育。认真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年来,全站无一例违法违纪案件发生。三是以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学习型,创新型,制度型、服务型,激励型”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在“5·12”大地震发生后,该站组织全体职工和四县区煤炭运销管理部门向地震灾区共捐款18.9万元。去年,该站创建区级“文明单位”通过区委,区政府的验收。

站长陈绥云告诉记者,两年来他们的工作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成绩,是与榆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是与榆林市煤炭局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也是长年累月奋战在全市煤管一线的广大煤管干部职工辛勤努力的结果。

生态旅游与当地经济发展研究 篇4

近年来,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业的实践, 生态旅游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学界和生态学界的重视。生态旅游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 但是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1]。受历史地理等条件影响, 我国生态旅游区多处于经济贫困落后的地区[2]。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用自身的独特性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是帮助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然而, 在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现实较量的过程中, 当地政府、酒店业、旅行社等利益群体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往往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这不仅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更不利于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拟对生态旅游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 以期对生态旅游以及旅游地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1 生态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态旅游同其它形式的旅游一样, 因其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3], 所以它关联性强, 对当地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由此, 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 生态旅游在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推力的同时, 也为当地的生态保护埋下了隐患。

1.1 生态旅游与当地的经济结构

可供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多位于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 其各种生态资源保存得较完好。一般情况, 不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原始而且单一, 大多以农业、狩猎、渔业等为主。作为旅游业中一种新型的专题旅游, 游客要进入景区并获得愉快的旅游体验, 必须有相应的道路、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于是, 交通运输业、酒店业、旅行社业、餐饮业、娱乐业等逐步发展且繁荣起来了。同时,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Foucat在Ventanilla的一项调查显示:对50%的家庭来说, 除了捕鱼和其它服务业, 生态旅游的收入是当地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4]。另外, 塞吉尔群岛依赖独特的椰岛风光, 使旅游业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因此, 可以说生态旅游实现了一业带百业, 不仅仅完善了当地的经济构成, 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生态旅游, 有可能导致当地的经济结构过份单一和脆弱。由于旅游业本身的季节性、旅游者的偏好、自然条件等特性给生态旅游所带来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容易使得当地的经济发展不稳定, 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当部分甚至大多数居民放弃当地原始传统的职业而从事生态旅游业, 一旦遭遇金融危机、社会骚乱、政局动荡等突发事件, 旅游爱好者或者选择待在家里、或者减少出游次数、或者就近旅游, 出游人数以及出游次数的减少必然给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严重影响旅游区的经济收入, 从而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1.2 生态旅游与当地经济收入总量及其分配

一方面, 生态旅游的开展吸引了大量游客, 游客的消费和由此而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 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 吸引更多的诸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外部资源, 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Ostiona[5], 虽然仅有4%的居民直接从事旅游业, 有70%的居民主要靠捡龟蛋 (此地是海龟的盛产区) 为生。但在旅游旺季, 旅游业以及相关行业的收入是后者的4~7倍。因此生态旅游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总值。众多地区如法国东南山区、泰国的普吉岛、西班牙坎塔布连山区、墨西哥的坎昆、印尼的巴厘岛等通过依靠当地生态资源开展旅游业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6]。可以说少量投入带动了大经济的发展。

Wall[7]认为, 在生态旅游过程中, 旅游者的确花费了大笔的资金, 然而调查统计显示, 绝大多数资金是在路途上花费的, 在旅游地的花费实际上很少, 给生态旅游地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总量必然有限。这主要是因为:首先, 大多数生态旅游地位于贫困落后地区, 地理位置相对偏远, 交通不便, 旅游者需要多次转换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才能到达目的地;其次, 这些生态旅游地设施简陋、单一, 可用于出售的特色旅游商品也少, 难以刺激旅游者的消费;最后, 旅游的性质决定了旅游者在体验完一地的风景后, 会转移到另外的目的地去。一般而言, 除了周边的短途旅游者, 大多数的远程旅游者到某地的重游率很低。由此可见, 生态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此外, 生态旅游地的旅游业收入相当单一。据统计, 生态旅游的主要收入来自于门票收入, 占生态旅游总收入的85.76%[8], 而其他的吃、住、游、购等服务费收入甚小。因此, 如何基于生态旅游开发新的项目, 刺激旅游者的消费以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是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中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

旅游活动是社会财富的一次再分配过程。游客的财富多是在常居地创造的, 通过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环节, 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减小了区域经济贫富差距。

作为旅游区内部的居民, 应该是环境保护的主力, 但由于生态旅游区的建立, 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区域内自然资源的利用, 当地居民在与政府以及开发商的对话中, 处于毫无讨价还价能力的弱势地位, 不均等的分配, 使得他们的收益减少, 使这部分居民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但却要忍受物价上涨带来的高消费负担。小部分人的高收入造成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

1.3 生态旅游与当地就业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现阶段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 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属性正好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般来说, 雇员的收入与其拥有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呈正相关。而生态旅游区周边的居民由于一直从事像种植、放牧、采集药材等技术含量较低的活动, 技能较低, 很难达到生态旅游业的要求, 于是大量的外地职工被雇佣, 占用了很多的就业机会, 使得当地居民能够获得的就业机会少之又少。因此, 虽然说生态旅游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但实际上并没有缓解当地居民的贫穷。在大多数生态旅游区, 一个家庭每天的花费不超过3美元[9]。Campbell[10]对Ostional的居民调查发现, 在这些被调查的居民中, 认为生态旅游不可能带来任何机会的占32%, 认为生态旅游能够带来一种和两种就业机会的比例分别为28%和22%, 仅有15%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态旅游能够带来两种以上的就业机会。导游在所有旅游可能带来的就业机会中居首位。Bookbinder等人对Royal Chitwan国家公园周围居民进行调查显示[5], 只有6%的被调查农户能够在生态旅游中获得收入, 其中4%的农户通过从事导游、赶象以及旅馆厨师等直接参与的方式来获取收益, 其余2%的农户则通过售卖纪念品、民族舞蹈表演等间接参与的方式获得报酬。在中国, 95%以上生态旅游景区的居民并没有从旅游业中获得明显好处。

1.4 生态旅游与当地物价水平

开展生态旅游, 必然要首先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 比如交通、娱乐、餐饮、住宿、购物等。而这些基础设施又必须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土地价值提升[11]。同时, 旅游区地及周边的土地价格不同程度的上涨。

当部分居民从事生态旅游业, 直接导致农副产业的产能下降, 势必会造成当地物价上涨, 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引发的当地居民的不满。同时生态旅游的过热发展, 增加当地区域性的通货膨胀, 抬升当地的物价水平。

综上所述, 发展生态旅游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方面来说, 生态旅游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拓宽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升了当地的土地价值;培养了当地居民的旅游业的管理能力。从消极的方面来说, 生态旅游对当地经济的主要影响是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公。由于薄弱的资金条件、有限的人力资源以及低下的科学与管理技能, 一方面, 使得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了对生态资源控制经营的权利和收益;另一方面, 使得一些保护生态、保护当地利益的法律法规总是得不到执行。

2 当地经济发展对生态保护的影响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殊旅游方式, 在为游客带来体验性享受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保护生态环境, 保证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从生态旅游中得到的经济收入, 将必须有一部分用于保护生态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生态首先从培养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做起。由此可见, 生态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而是要求得一个双赢的目的———生态旅游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反过来当地利用获得经济利益保护生态。

常常认为, 如果更多的旅游者到访, 就会更好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然而, 许多实例证明, 事实并不是这样。一方面, 一些政府部门利用生态旅游吸引外来投资, 并将其看成一项主要政绩工程, 与此同时“生态”的高含金量也强烈的吸引了外来资本。于是, 生态旅游更多的是作为测度地方经济发展与旅游规模的手段, 产值、利润与税收成为政府、企业的主要目标,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严重忽视。另一方面, 尽管理论认为, 生态旅游是一个模糊且有限的细分市场, 但在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利益的抗衡中, 生态利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经济利益被无限放大。于是, 生态旅游景区人满为患、不堪负荷的现象频频发生, 对生态旅游产品的过度开发远远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造成生态资源的严重退化甚至是生态景观的消失。据有关调查显示, 在我国, 因开展生态旅游, 好多自然保护区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其中22%的自然保护区环境受到破坏, 11%的生态旅游资源出现退化。在这些自然保护区, 44%存在垃圾公害, 12%出现水污染, 11%有噪声污染, 3%有空气污染[12]。另外, 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生长环境的干扰, 有可能加速稀有物种的灭绝[13]。有证据表明, 随着收入的增加,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恶性加剧的趋势[14], 这有悖于设立生态旅游区的根本目的, 极有可能引发生态旅游与当地居民间冲突, 对生态旅游区的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综上, 在生态旅游实践中, 利益群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忽视生态利益的事件常常发生。因此, 如何在生发展旅游经济与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之间寻求平衡, 并最终使得生态旅游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利大于弊, 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3 总结与建议

生态旅游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也带来了消极影响。生态旅游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鉴于生态旅游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与保护生态的初衷, 它也不能迅速的扩大规模。而且, 即使增加生态旅游的供给, 生态旅游的价格弹性较大从而总收入是下降的[1]。生态旅游理论上的效益在实践过程中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其实际效益与理论效益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 利益群体常常为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忽视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 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一旦当地的居民丧失了对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与控制权, 一旦当地居民在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处于弱势群体, 当地的经济就难以长足稳定的发展[15]。因此, 一方面为了生态旅游能够长期有益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重视生态保护, 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强化生态旅游的经济收入

目前, 生态旅游区的大部分经济收入来自于门票收入[6,16]。因此, 可以基于生态旅游开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比如通过提供特色餐饮、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来增大旅游者的消费空间, 实现旅游地收入的增长。同时, 以生态旅游为龙头, 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生态产业链, 增强生态旅游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3.2 帮助当地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的经营与管理

通过教育和培训, 提高当地居民的工作技能与管理能力, 使其参与到生态旅游的经营与管理中。当地居民的参与可以提高主人翁意识, 这不仅有利于生态旅游的经营与管理, 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更重要的是, 当地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服务中, 渲染了生态旅游区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 增加了吸引力。

3.3 协调经济利益分配机制

通过将生态旅游的经济利益给当地居民分红、修建学校、道路等基础设施、提供培训等项目重新分配经济收入, 从而缓解生态旅游对当地经济的消极影响, 推进经济积极发展, 让旅游地居民平等地享受到生态旅游所带来的优惠。

3.4 加大宣传与营销

通过一些宣传、营销, 引导游客选择合适的假期, 让游客掌握更多关于生态旅游地的准确信息, 使得游客可以在人流量较小、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小的时机下选择出游, 从而获得最大满足的体验。

3.5 提高利益群体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与生态旅游的经营与管理者有关, 也与游客以及生态旅游的规划者、开发者有关。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从最初的规划做起。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人人肩负起责任。

3.6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建立监督机制

当地经济论文 篇5

甘南生态环境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及环境保护对策

西部开发战略之一是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甘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分析甘南生态环境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着重探讨保护甘南生态环境的.对策,以期为甘南参与西部开发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些理论上的准备.

作 者:喜富裕 马广德 作者单位: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747000刊 名:甘肃高师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年,卷(期):6(1)分类号:F124.5关键词: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关系 环境保护

当地经济论文 篇6

【关键词】校企共育;培养模式;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28-02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金融等供应链环节和功能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社会经济循环的血脉。广东是中国大陆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量最大的省份,对接中央“一带一路”战略举措,广东将结合自身优势和经济优势,突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突出粤港澳合作、突出经贸合作,重点推进城乡配送、智慧物流,由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追求更有效益、更高质量的发展模式,由此将强烈的影响并带动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2015年3月,中央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为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等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疑对跨境物流人才的结构性需求带来新的挑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力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成为当务之急,因而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备受重视。近年来,物流从业人口缺口达600多万,虽然各地区中高职院校都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并未能缓解物流人才紧缺现状,根本原因在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并不能很好适应物流企业岗位的要求,如何校企共育物流人才,笔者以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一、开展企业调研、确保物流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建设跟着主导产业走,在每年度修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我院物流专业教师根据企业调研计划开展实地企业调研、兄弟院校调研、网络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根据调研情况物流管理教研室召开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确定每年度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聘请企业高管、能工巧匠来我院担任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并召开研讨会,认真听取企业高管对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核修订。确保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我省物流人才需求。

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技能训练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物流单证与结算》、《第三方物流实训》、《运输管理》等专业课程,在教材开发上,我院采用聘请物流企业高管和物流骨干教师共同合作,编写适合物流市场需求的校本教材,目前我院已编制完成《第三方物流实训》、《供应链管理实训》、《企业经营实训》共三本教材,教师按照“工作过程导向”、“工作项目驱动”的教学思路,在授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重新组合,采取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组织课堂,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打造仿真职业化课堂。

三、深化校企合作工作、建立校外生产性实习基地

一个相对稳定的校外生产性实习基地,对于培养企业实用性人才至关重要,校外生产性实习基地利用邻近优势的资源,积极与物流企业以“工学结合”模式共建校外物流生产实习基地。我院于2011年6月与广东新邦物流有限公司正式建立校外生产实习基地,至此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相继到广东新邦物流有限公司实习,受到新邦物流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并不断传来学生晋升喜讯,例如我院2011级物流管理专业吴居英现任新邦物流客户经理,2008级物流管理专业王杰英在2016年4月份成立广州杰兴物流有限公司等。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专业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和较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而且能够游刃有余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建立一支数量恰当、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物流师资队伍是开展物流教育、办好物流专业的前提。如何让教师朝“双师型”发展呢?我院采取如下方式:一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加广东省高职教育指导委员会物流管理分指委和兄弟院校的各项研讨论坛、课题申报、品牌专业建设等,二是利用假期选派物流专业教师到物流企业挂职锻炼,参与物流企业的运作,熟知物流企业各项业务运作流程,提高实践能力;三是结合省教育厅的要求制订相关职称评聘制度,积极引导鼓励教师提高职称,并考取国家级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国家物流师考评员资格证书,从而打造一支双师型队伍;四是聘请物流企业高层领导和能工巧匠来院任教和指导工作,例如我院聘请广东新邦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容良先生担任物流金融管理专业带头人。另外,还要注意教师年龄梯队培养,教师教育水平持续上升,保持教师队伍中人才结构的相对稳定。

五、健全保障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长效机制

健全保障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长效机制是确保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效益的有效途径,一要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有计划挖掘优质物流企业建立校外生产性实习基地,如广州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和天地华宇物流集团等;二要不断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如物流实训室的设备投入、省级在线开发课程研究投入等;三要不断提高物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如选派优秀教师参与省培项目、结合民办院校修订适合我院的校内职称评聘制度等。四要真正意义上做好顶岗实习跟踪服务工作,及时了解毕业生在物流企业的工作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我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建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以服务求发展,不断根据我省物流行业和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思路。有理由相信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在社会各界领导的关心下,在学院领导的一致支持下肯定会办出特色,办出品牌,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玲辉.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1

[2]张兰.基于广州市物流业新特点的人才需求分析[J].广东物流,2014.3

当地经济论文 篇7

关键词:北川,旅游,幸福感

1 经济增长与幸福的关系

如何提高北川百姓的幸福感呢?笔者认为, 首先应该让他们的经济收入增长起来。关于经济增长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 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1) 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水平成正比例。这是人们的一般认识, 现代经济学的标准理论也是这样认为。部分国家的实证研究也一定程度证实了这一结论:“个人满意度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而提高”。 (2) Easterlin悖论, 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人们的幸福度并没有增加, 反而有所下降, 即当国家变得更富有时, 人们的平均幸福水平并未随之提高。Easterlin悖论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很多发达国家都得到验证;同时, 中国部分地区也存在这一现象。 (3) 经济增长与幸福是一种先升后降的关系。田国强、杨立岩研究认为:存在一个与非物质初始禀赋正相关的临界收入水平, 当收入尚未达到这个临界水平之前, 增加收入能够提高社会的幸福度;一旦达到或超过这个临界收入水平, 增加收入反而会降低总体幸福水平, 导致帕累托无效的配置结果。 (4) 经济增长与幸福没有关系。弗兰克在他1999年发表的论文中强调:持续增加的收入和消费与幸福之间没有关系。Carol Graham也指出:“跨国和跨时研究表明, 人均收入的增加和平均幸福水平几乎不相关或即使相关也很小”。

2 北川的经济状况及人民的幸福感水平

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增长和幸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北川的情况更符合第一种观点。这是由其特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 面积2867.83平方公里, 辖5个镇, 22个乡, 分布零星且多位于各山地之间。全境皆山, 峰峦起伏, 沟壑纵横, 境内没有重工业, 百姓多以务农为主, 粮食作物多用于满足自身需要。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 当地经济发展落后, 人均GDP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贫困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屋漏偏逢连夜雨” 2008年“5.12地震”给北川带来了毁灭性破坏:县城被夷为平地, 全县倒塌房屋15万间, 14.2万人无家可归, 全县16.1万人口全面受灾;道路、水、电、气、通讯严重受损, 行政、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运作困难, 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85.7亿元, 相当于该县2007年GDP总值的44倍!目前, 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成为当务之急, 也是增强当地百姓幸福感的主要途径。幸福不能仅用收入衡量, 但是幸福与收入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积极的关系。根据对多个国家收入与其幸福之间的相互效应研究, 学者得出:在较低的收入水平, 收入的增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水平。当收入在一个较低水平时, 增加收入就可以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 满足人们对物质条件的需求, 提高效用水平;另外, 收入的增加还可以提高社会地位, 使百姓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3 北川旅游业发展的禀赋

如何促进北川经济发展、提高收入?北川经济发展规划单位——上海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课题组根据当地具体情况, 把旅游业制定为支柱产业。在深入考察与研究的基础上, 规划组还提出北川旅游发展的“3-4-5战略”体系, 即经过3年恢复与转型期 (2009年至2011年) 的建设, 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完成重建, 旅游业全面开放, 由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型, 旅游直接经济效益显著, 产业先导效应显现;经过4年黄金发展期 (2012至2015年) 的高水平旅游开发, 北川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间接经济效益凸显, 旅游产业主导地位形成;经过5年成熟发展期 (2016年至2020年) 的积累与改善, 北川成为国内一流的遗址观光、禹羌文化与会议休闲度假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主导作用进一步深化, 形成以旅游业为主体的合理产业结构。笔者认为这一规划很符合北川具体情况, 发展旅游业成为发展经济首选, 同时北川也拥有发展旅游业所需的各种资源。

3.1 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北川是大禹故里。据史籍记载和遗迹印证, 北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夏王朝的创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至今还保留着大量与大禹出生地相关遗迹, 如“石纽”、“禹穴”。1992年国家主席扬尚昆为北川题词“大禹故里”1992年、1999年、2002年先后在北川召开了全国大禹及夏文化研讨会、海峡两岸大禹文化研讨会、全国首届禹羌文化学术研讨会;2006年6月29—30日, 由绵阳市委、市政府主办、北川羌族自治县成功承办“纪念禹生北川4133周年暨首届禹羌文化旅游节”。当地政府先后恢复重建了“大禹故里”坊、禹王宫、迎宾门等大禹纪念设施, 成为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重要纪念场所。

3.2 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

气候宜人, 适于居住。北川,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被誉为“天然养吧”。它地处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 属东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西部边缘与高原干热河谷气候交汇地带。东暖夏凉, 四季分明, 全年的舒适气候天气达270天。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1万28万个/立方厘米, 空气清新, 在国内极罕见。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的效果十分明显, 对久居城市的人们有极大吸引力, 是他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全球同纬度地区生态保存最好的地区”, “罕见的基因库”。县内拥有同纬度地区生态环境保存最完整的小寨子沟、千佛山、片口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生态旅游开发区, 它们兼有九寨之秀、青城之幽;坐落于北川九黄山的猿王洞——川西北最大溶洞群集奇、险、秀于一身。北川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野生植物多达千余种, 其中不乏经济树木红豆杉和享有“植物活化石”和“绿色大熊猫”之誉的珙桐以及杜仲、当归、厚朴等各种珍贵中药材;境内更拥有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羊等一级珍稀保护动物10种;马熊、黑熊、黄喉貂等二级珍稀保护动36种。在这里, 游客可以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4 北川旅游业的正溢出效应

就北川而言, 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当地百姓收入, 同时旅游具有劳动密集、人员需求多层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特点, 这就使当地富余劳动力容易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 增加就业。由于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 北川原来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家, 北川目前聚集了大量失业人口。所有幸福研究的结论都表明:失业会给人们带来重大不幸福, 失业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心理和社会两方面。工作能够在生活中为人们定位, 没有工作就会孤立, 这种孤立的生活状态很难使人感到幸福。对于刚刚遭受地震打击的北川百姓来说, 失业带给他们的不良影响更加明显。而旅游业正好可以有效改善这一不足。例如:北川小寨子沟搞旅游接待以来, 已经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许多就业, 有效解决了就业难问题。同时还带动了当地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让羌绣为大家所了解。羌绣是羌族传统手工艺, 旅游业的发展, 给当地妇女提供了一个在家里即可进行的工作, 也为她们找到了另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

我们相信, 随着重建工作的逐步展开和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 北川旅游业将迎来美好前景, 北川将成为第二个“丽江”。北川旅游业将迎来更多的关心地震灾区的朋友, 同时帮助羌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北川旅游业的发展, 将大幅度促进当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有效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 让北川人民越来越幸福!

参考文献

[1]布伦偌.S.弗雷, 阿洛伊斯.斯塔特勒.幸福与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宋圭武.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N].财经评论, 2007-08-01.

[3]北川发展旅游规划通过终审[N].中国新闻网, 2009-04-15.

[4]北川.财产损失相当于该县去年GDP44倍[N].第一财经日报, 2008-06-24.

吐鲁番葡萄产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篇8

关键词:吐鲁番葡萄,GDP,投资,产业

一、吐鲁番葡萄概况

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 提高葡萄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 吐鲁番加大了鲜食葡萄贮藏保鲜以及葡萄干加工力度。目前, 吐鲁番的冷库的保鲜已有规模, 可以满足吐鲁番地区和乌鲁木齐事及内地和周边的部分城市元旦、春节的市场需求, 价格、货源也比较稳定。葡萄干的质量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进入市场的葡萄干品种已达十多种。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大力监督下, 被硫磺熏染的葡萄, 在市场几乎消失。吐鲁番现有葡萄初加工企业30多家, 葡萄酒厂32家, 产量达4100多吨, 产值2600多万元。

二、葡萄产业对GDP的影响

葡萄是当地产量最高、占地面积最广的经济作物。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原因, 有70%的农户都会选择种植葡萄作为主要的农作物。近几年来, 随着资金的投放、政府的支持和科技的创新。使葡萄的产值逐年的上涨, 在此同时吐鲁番的国民经济也在迅速的增长。可见, 葡萄产值的增加与吐鲁番经济的增长有着一定的关联。

三、葡萄产业对旅游业的贡献

随着日益提高的生活条件和工薪阶层工作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们会选择旅游去享受生活和释放压力。近几年, 旅游业应对大众的精神需求, 收入十分可观。

吐鲁番是新疆重点的旅游景区之一, 以其自然气候、民族风俗、香甜瓜果, 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吐鲁番的气候炎热, 夏季比较长, 整个夏季当地的葡萄长廊和葡萄沟都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如图2从2003年到2007年旅游收入稳步上涨, 2009年由于“七五”事件的影响, 旅游业收入跌入低谷, 在2010年快速回稳。国内外游客的消费, 拉动了当地的GDP数值。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四、葡萄产业对就业的影响

一个社会经济能够得以发展, 离不开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吐鲁番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维吾尔族人占很大的比列。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水平低, 就业能力有限。葡萄种植业和葡萄相关的产业能给当地带来许多的就业岗位。

(一) 季节性劳动力

每到葡萄成熟的季节, 需要劳动力, 从事体力劳动, 进行葡萄的采摘、装箱和运输等, 在鲜葡萄上市结束后就开始晾晒葡萄干和对葡萄干的人工色选和简单的包转。葡萄对劳动力的需求从开始到结束的程序是:成熟→采摘→鲜葡萄上市→葡萄干晾晒→人工色选→包装运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临时性劳动力。为当地众多学历低、依靠出卖体力赚取生活费用的人, 提供了就业岗位。

劳动的天数=5×30-5×8=110 (天)

从每年的7月份中旬开始到12月中旬结束, 有5个月, 每个月按30天计算, 一个月休假8天 (临时工没有按时的上下班休息时间, 8天内包含身体不适或没找到工作等可能原因) 。

葡萄产业的季节性劳动力的工作时日占一年工作时日的53%, 可以看出葡萄产业的运作解决了当地大量临时工的就业问题。

(二) 长久性劳动力

随着葡萄生产的标准初具规模, 当地有许多葡萄相关的产业链可以提供部分就业岗位, 只需简单的培训就可以就业如葡萄干加工厂、葡萄酒厂、葡萄收购公司、干果销售公司等。以上都需要长期的劳动力来协助公司长期有效发展。当地相关葡萄的企业众多, 但是对长久劳动力需求量有限, 当地是葡萄初级加工、收集的场地, 除了葡萄酒厂外再没有任何深加工产品, 葡萄初级加工厂一直扮演着客体的地位。

五、促进吐鲁番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

为了促进吐鲁番葡萄产业的高效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进步, 根据分析结果, 结合吐鲁番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 资金方面

由于农业具有高产出、高投资、集约经营的特点, 没有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启动就难以见效。资金存量的上涨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吐鲁番葡萄产量的增长, 一部分来源于生产要素投资的增长, 有60%的葡萄种植农户是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由于习惯上的原因, 在农产品丰收后, 会把大量的资金消费, 很少有农户会储存资本。为下一年种植的需要和化肥种子等生产要素的投资做合理的规划。所以, 政府应该搞好合作社, 服务产前、产中、产后的工作。指导好农户种植业的发展。

政府应实行优惠政策为葡萄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支持, 协助相关企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招商引资, 降低对农产品企业贷款的利率, 降低资金断链现象, 鼓励葡萄加工企业快速成长。力争灵活利用资金, 积极引导农户把手中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葡萄的产业化经营中或扩大种植规模, 合理的运用。

(二) 技术方面

按照市场的要求, 积极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葡萄品种, 使当地品种多样化。推广国内外先进的保鲜技术, 使吐鲁番的鲜葡萄销售的更远。在葡萄干的加工上需要进口国外先进的机械。鼓励支持科研单位、高校、行政单位参加到葡萄的研究, 增加葡萄单产值。引导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以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对接, 实行技术承包。以技术资金入股。使得研究人员根据事实情况研究, 加大创造力。

六、结语

通过对吐鲁番特色种植业葡萄对当地经济贡献的研究, 得出葡萄是当地农业的支柱性产业, 对当地国民生产总值有着巨大的贡献。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就要鼓励技术研究和提升资本投资。

参考文献

浅议高等艺术教育与当地经济对接 篇9

高等教育对当地文化、经济的支撑作用

每一个区域都会有一个高等教育群落, 这个群落担当起了对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作用。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文化的传授和延续。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有着丰富的艺术传统。对于这些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选择、整理文化。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的思想库, 除了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外, 还承担着介绍、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重要职能,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整理, 吸收、合并, 为进一步的创造、更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造、更新文化。高等教育在地方文化的培育、形成及其净化、规范、提升等方面, 发挥中坚力量或主导力量, 起示范、影响和导向作用。

而文化是构建一个区域独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而对地方的发展奠定雄厚的文化基础, 因为文化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

作为民营经济发展样板的浙江, 一直是全国各地学习的榜样, 其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张佑林博士指出, 吴越文化中所具有的经世致用的精神、自作主宰的精神、工商皆本的亲商意识、肯定私利的价值立场, 发展形成了功利文化特征 (务实) 、海派文化特征 (勇敢、机制, 为追求利益敢于冒险) 、开放求新特征、冒险文化特征、工商文化特征、博学崇文特征、柔惠精细特征, 并且孕育了浙江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冒险精神;勤于思考、灵活应变的竞争意识;学习模仿、小中见大的务实精神。传统的吴越文化经过改造创新形成的新的文化竞争力, 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1]。

如今, 各国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日益受到重视。早在上个世纪中叶, 法国现代思想家布尔迪厄就提出了“文化资本”的概念, 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在布尔迪厄看来, 文化资源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 它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为经济资本, 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皇甫晓涛教授在其专著《文化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 文化资本的领域与经纪的领域已经越来越融为一个整体。文化现在是优化生产力结构的创新要素, 比如土地和文化的结合, 就变成了环境经济, 劳动力和文化结合就变成了智力资本, 货币和文化结合, 就变成了金融资本, 所以说文化资本是由文化主导的资本。过去有一句话, 叫做文化搭桥, 经济唱戏, 仅仅把文化与经济联系起来, 不能把文化仅仅当成工具。文化就是一种目的, 就是一种战略资本, 所以现在是文化领航, 经济辉煌。

重构高等教育生态

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了“精英、大众和普及”三阶段理论。目前,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大众化阶段, 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培养的就不是社会的某些精英, 而是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争议中前行着。

争议不是坏事。作为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同样存在着争论。学者薛涌指出, 美国的大学受两个传统的影响:一是来自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传统, 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社会技能, 强调教师和学生个人间的交流, 在形式上是以寄宿本科生学院为大学的主体;另一个是德国的研究传统, 注重知识的创造, 研究院在大学中占重要的地位。美国的大学集这两个传统之大成, 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传统, 即强调大学对社会的服务, 务实并有着市场竞争的企业精神。

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市场化、高等教育产业化, 在于将问题的边界弄清楚, 不能一刀切。

理查德·鲁克在其《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一书中, 指出“在考虑传统非营利性大学可能从这些成功的营利性大学学到什么, 可涉及以下四个变化的领域:适应市场力、适应组织结构、重新界定共同管理、发展强大的顾客服务型体系”[2]。

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公办高校, 这些高校同样面临着如下问题:为了培养劳动力, 学校必须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而工作岗位的现在正在不断发生重大变革;而在市场反应能力方面, 很多传统高校一直在抵制变化, 他们反映缓慢、不愿意适应变化;很多高校缺乏处理变化的机制;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对市场力作出越来越大的反应, 市场力影响着他们服务的学生的教育和培训需要[3]。

刘东教授认为, 改革作为一项繁杂的和系统的个工程, 其间所蕴含的规律绝非仅靠经济学家的简单成本核算就能廓清。如果改革的进路果真是如此单向度的, 那么即使它按照自己的预期而获得了成功[4]。

所以, 现在的高校改革实际上不是要不要改革的问题, 而是如何分别处理的问题, 改市场化的学科就市场化, 不该市场化的就保持学术的严肃性。从而建立一个多元共存的、互相支撑的高等教育生态。

“艺”与“术”结合的高等艺术教育是方向

目前, 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 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 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如何能够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是目前要反思的问题。

文化产业, 也成为“创意经济”。发展文化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 实现产业更新换代的重要支撑, 因为在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充分发挥了低物耗、高产出、吸纳大量就业的突出优势。有关统计显示, 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630亿元, 比2004年增加了419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相当于同期GDP的2.43%, 比2004年提高了近0.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占我国GDP的比重不断上升, 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5]。

对于广西来说, 尤其是“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区域一体化的趋势, 更是给广西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机遇。而对于广西的高等教育来说, 如何进行变革, 以适应市场化的需求, 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目前的高等艺术教育存在着:艺术教育资源质量“先天不足”、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着人文精神缺失、技术训导双向缺失的问题。

对于艺术的定义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 但至少艺术要包括以下两点:艺术是基于“艺” (精神化的生命活动) , 表征为术 (技、技术、技能) 。所以对于艺术教育而言, “艺”“术”两者缺一不可[6]。

Kinston大学是以艺术设计而知名的英国一所大学, 在他们的人才培养中, 有专门的工作室制度 (供学生进行实践) 、有丰富产业经验的外聘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提供大量的在外面公司工作实践的机会[7]。其实在欧美, 对动手能力的重视, 使得他们出现了像google、微软等世界级的企业,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 对“术”的轻视, 使得我们的高等艺术教育偏重理论学习, 而缺乏动手实践。

高等教育要实现与当地市场的对接, 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 首先要改变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艺术类的考生要严格把关, 真正吸纳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重视实践环节, 真正将这些实践与市场融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对地方经济做出自己贡献[8]。

参考文献

[1]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五章中国吴越区域文化及其独特的创新精神, P116-163页.

[2][3] (美) 理查德-鲁克著于培文译《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P136, P137, P138.

[4]刘东.丛书序.北大高等教育文库-大学之忧丛书之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 P3.

[5]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4月:P003

[6]林少雄.新编艺术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 P7.

[7]陈永群.艺术设计专业英语.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 P2, P3.

当地经济论文 篇10

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在这种环境之下, 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 而我国的航空运输业抓住机遇, 不断更新技术, 创新发展, 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如今, 航空运输发展的趋势仍然没有减缓。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 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 现代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也不断加快, 在这一背景之下, 具有时间约束的产品及其生产方式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进而涌现了诸多的周期较短的产品。对于这类短周期产品而言, 它们往往具有附加值高、体积小、质量小等特点。而企业要想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 就必须对客户与市场两个角度进行充分的考虑。除此之外, 在原先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下, 资源分布对企业的布局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而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之后, 这种限制与束缚逐渐被打破, 进而促使企业的区位选择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就航空运输而言, 它本身具有快速、安全的优势, 正是凭借这两大优势, 促使企业的区位选择目标指向机场。随着区位选择的明确, 逐渐形成了以大型机场为核心, 以服务于航空运输相关产业和具有航空枢纽指向性的产业组成的具有强大集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体系。这种经济体系除了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以外, 还能够对与之相关的产业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 而这样一来, 产业与产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 并有效形成产业链, 再由线到面, 最终形成临空经济区。

二、临空经济与临空产业

对于临空经济而言, 它又可以被称作为空港经济, 在航空运输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 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依托于机场设施逐渐兴起。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这些因素无疑都促进了民航事业的发展, 无论是服务水平还是发展规模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拉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 并向外辐射, 形成一个经济交流区。

机场的建设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临空产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机场的客货运量大幅提升, 航线网络业在全球的范围之内不断扩展, 在这种形势之下, 机场对周边的土地利用模式长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并使得经济与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另一方面, 机场本身也具有着一定的积聚效应以及扩散效应, 在这种效应之下, 经济空间的资源要素向周边地区发生聚集, 并相互渗透、发展与融合, 并最终形成一个临空经济高度集中的区域。

三、临空产业的发展类型

对于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而言, 其结构与特点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但在这些因素当中, 起到主要作用的机场的影响力, 正是因为这一因素, 使得临空经济与其他经济模式之间有着较为鲜明的差别。针对这一情况, 可以结合产业在空港相邻地区内吸引集聚程度的不同, 对临空经济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类, 主要分为三类, 分别是高度集中产业、中等集中产业以及呈现集聚趋势的产业, 具体情况见表1。

(一) 临空工业区

在临空工业区当中, 又可以进行进一步地细分, 主要有临空配套工业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区。临空配套工业区主要是对航天科技、航空相关产业以及制造加工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发展, 国际上, 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临空配套工业区, 例如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区、爱尔兰香农由贸易区等。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区而言, 它主要针对以空运为依托的高新产业进行发展, 例如美国北卡罗纳州研究三角园区的产业包括了生物工艺/生物制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信息技术、微电子等, 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的产业涵盖了医疗设备、软件开发等。

(二) 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主要针对物流服务业务进行发展, 目前状况下, 主要有仓储、运输、中转、配送、包装和流通加工等。例如法兰克福物流城在机场附近, 存在着很多数量的物流运输公司, 而这些公司促进了世界与德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以机械设备为例, 德国是世界最主要的机械设备出口国, 世界各国使用的大量的机械设备常年需要从德国进口各种零配件。正是因为如此, 再加之较为密集的物流公司, 使得德国的机械配件遍布在世界各地, 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四、临空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区域经济平衡性

一般情况下, 机场的设置不可能出现在闹市区, 而大多远离市区, 久而久之, 机场周围就变成了一个经济空白区域。但是, 自从临空经济出现以后, 这种尴尬的局面被打破。在机场周围进行关于临空经济区的建设, 在建设的过程之中, 基础设施逐渐发展与完善, 突出表现在交通、通讯等方面, 同时, 在临空经济区建设后, 机场区域的经济与腹地经济得到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并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除了基础设施的完善之外, 临空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在促进区域区域就业岗位的增加以及人口规模的扩大, 而一旦人口规模扩大, 各种商业交流与社会服务也增加, 进而促进商业及社会服务的出现与繁盛。临空经济出现的同时, 也带来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进而促进临空经济区的经济发展, 并逐渐成为区域开发中的“活跃分子”。当然, 临空经济还担任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桥梁, 使得与之相邻的几个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无论是交通还是信息网络, 都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发展。

(二) 拉动区域临空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临空经济的发展是以机场为依托的, 具体而言, 它是有效运用了机场快速安全的交通方式以及涉及范围广泛的航空网络, 正是这种资源的利用, 使其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 进而吸引其他先进产业与之形成相应的产业链, 并在机场周边逐渐聚集, 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航空产业中的细分产业。在航空产业之中, 又可以细分为多个更为具体的产业, 例如航空制造业、航空运输服务业等, 而这些产业往往对航空运输具有较大的依赖性, 尤其是对于航空制造业来说, 它只有借助航空服务才能发挥出本身的功能, 因此, 只有将其设置在机场的周边, 才能有效提供准确而及时的服务; (2) 高科技制造业。在高科技制造业当中的很多环节, 都需要用到航空运输, 例如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以及产成品的销售等。这主要是因为高科技制造业中所用到的材料或者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具有附加值高、市场变化快以及体积小等特点, 因此选择快速安全的航空运输是最为理想的, 这样一来, 高科技制造业也逐渐形成了对于航空运输的依赖, 进而导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十分明显的临空指向性; (3) 国际会展业。近年来, 国际会展日益流行, 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体系的产业, 而机场所提供的便捷交通对国际会展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为便利的交通以及良好的通讯必然能够对参展商的运输成本以及时间成本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 除此之外, 还能够对展品的安全。准时以及可靠性进行有效的保证。 (4) 除了上述的三种典型产业之外, 还存在着其他的一些产业能够被临空经济所吸引, 主要有国际商务、综合物流、高新技术、现代服务及休闲旅游等知识密集型和高端服务型产业。将这些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比较, 不难发现它们都具有低消耗、高产出、高附加值的特点, 而这些特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转型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进而带动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 创新产业价值链, 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航空运输本身具有快速、安全的优势, 正是凭借这两大优势, 促使企业的区位选择目标指向机场。随着区位选择的明确, 逐渐形成了以大型机场为核心, 以服务于航空运输相关产业和具有航空枢纽指向性的产业组成的具有强大集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体系。这种经济体系除了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以外, 还能够对与之相关的产业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 而这样一来, 产业与产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 并有效形成产业链, 再由线到面, 形成集聚化、多样性的产业集群。而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说,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脚跟并取得有利位置, 就必须加强创新, 创新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类, 分别为缄默知识以及粘性知识, 而这种知识的溢出具有较为强烈的地域性与时间性, 环境氛围对其传播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 要想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需要面对面地进行交流, 并重复接触与联系。而在临空产业的集群之内, 因为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聚集, 因此在知识的传播一扩散上, 也更为“得心应手”, 进而对产业链的创新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 在临空产业集群之内还存在这学习效应与效应, 因此产业与产业之间可以通过交流、合作、竞争激励等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并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 与全球经济产业链接轨, 促进区域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在国际企业的竞争中, 存在着一个“时间竞争”模式, 它主要指的是企业的竞争重点集中压缩在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直到交付在内的整个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的时间, 以获取竞争优势。而对于航空运输来说, 它具有高效性与安全性的特征, 较之于其他运输方式, 它更能适应一些企业的发展需求, 通过航空运输, 可以对运输时间进行有效的缩短, 进而促使供应链突破距离的限制, 促进区域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于临空经济而言, 它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除此之外, 它还具有开放程度高、国际合作度强的特征, 尤其是构成临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大型枢纽机场、国际航空运输公司以及外向型的高科技公司, 其运作要符合国际惯例和准则, 市场和客户要面向国际, 正是因为如此, 它对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临空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促进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得出在区域经济发展遇到瓶颈的时期, 利用临空经济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而临空产业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推动区域内产业集聚, 产业融合及扩大对外贸易, 促进区域经济对外开放,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航空运输业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 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发现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 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经济的进步, 航空运输产业发展也是如此, 随着它的蓬勃发展, 催生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即临空经济。不仅如此, 随着航空运输产业逐渐深入的发展, 它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深入, 由最初的运输经济向带动产业集聚和推动机场周边城市经济进行有效转变, 而在这种转变之下,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临空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临空产业,临空经济区,空港经济,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肖李春.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J].技术与市场, 2010 (11) .

[2]孙淑美, 黄达海.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J].科技和产业, 2010 (01) .

[3]王艳.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 (01) .

当地经济论文 篇11

今年以来,工商银行邵阳分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将贷款营销重点放在宝庆工业园区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新市场”。重点项目贷款投放4亿元,重点项目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32亿元,增速36.89%。贷款累计投放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投放15.4亿元;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累计投放10.63亿元;第三是房地产业,累计投放9.26亿元,开发贷款额位于同业第一,系统排名为全省第二。

同时,该行努力扶持中小型企业经济实体,按照“一县一策。一园一策”的要求,以中小型企业客户为重点对象,以市区、邵东等重点经济区域为信贷投放的主战场。9月25日下午,市分行田俊德行长带队参加市政府组织的城建融资银政企专场对接会。按照市政府推荐意见,该行在现场与发制品产业园用地整理配套设施项目、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进行初步洽谈对接,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当日晚上就组织相关人员连夜对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项目跟进预案,第二天就上门与市城建投资集团、宝庆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等部门进行了对接,进一步了解情况,交流意见,明确了下一阶段双方工作跟进的方向。该行对小企业贷款、个人贷款营销实施集约化经营。截止11月末,该行小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亿元,占贷款增量的16.2%。据悉,小企业金融业务在全省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该行将持续做好优质信贷服务,进一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将邵阳市规模工业、市政安居工程项目、宝庆工业园建设和进入宝庆工业集中区的园区企业作为2014年的重点支持对象,并计划贷款投入25亿元。目前,已经储备并可在明年1季度投放的重点建设项目有怀邵衡铁路项目、隆回宝莲风电项目、武靖高速项目、宝庆煤电二期项目、湘窖酒业二期项目、污水处理工程等;园区企业(项目)有邵阳纺机“退城进园”项目,兴昂国际皮鞋项目、邦盛平板玻璃项目、统一集团饮料生产线项目等;园区基地项目有发制品产业园用地整理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厂房建设、中国品牌服装产业园用地整理配套设施建设等;保障房项目有颜家湖小区项目、紫薇苑小区项目等。

(文/周刊记者

当地经济论文 篇12

(一) 当前广西土地利用的现状

当前, 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土地面积2375.58万公顷, 其中农用地占75.31%, 建设用地占75.31%, 而使用的土地占20.86%。在农用使用土地面积中以农用土地与林地所占面积最大。而建设用地主要用建设工程建设上。其利用形式见下表。

(二) 当前广西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 广西推行的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进行实施阶段。当前, 广西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提升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增加偏远地区的经济实力, 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执行, 应利用好土地资源, 加强对土地的管理。然而, 就自治区内的土地利用状况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耕地数量日益减少, 人地矛盾突出

由于近些年广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基础设施进入了全面建设时期, 然而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占用土地, 还有近些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这对于本来人均耕地面积就少的广西来说, 无疑是雪上加霜。人口数量也有增无减, 耕地数量却有减无增, 两极的发展趋势让人地矛盾日益突显。

2. 建设用地需求量大, 为土地的利用增大压力

“十一五”期间, 我国进入了全面的规划期, 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及基础设备建设都如火如荼地展开。“十二五”期间, 依然延续这个发展趋势, 这种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 就为近一段时间来土地利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城市要发展, 社会要进步, 必须要占用的土地就必须要占用。因此, 在新增建设用地空间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土地利用的压力十分巨大。

3. 土地利用不精细, 应向集约型用地转变

当前, 广西的土地存放量为1.01万公顷, 其中低效用地达到2.46万公顷。单位建设用地的GDP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由此就可以看出, 在目前广西用地的计划性不强, 整体规划性欠缺, 二、三产业的单位建设用地比全面平均水平低30%,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就是, 广西土地的利用应向集约型转变, 进一步细化土地的使用效率。

4. 统筹利用土地的任务艰巨

广西地处西部的重要位置, 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就不能避免, 例如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这四市都要进行很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这就需要一些建筑用地予以保障。对于要实行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城市来说, 就要新增建设用地用于工业建设, 促进工业化的实现与发展。因此, 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对土地的占用与利用, 这就为统筹利用土地带来了艰巨的任务。

5.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度较大

越来越多的土地用来实现城市建设, 那么, 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土地面积就不断减少。近些年, 工业与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这也为土地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用于生态环境保护, 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毕竟, 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二、广西土地利用调整目标

(一) 保证耕地与农田的面积不减少

城市建设需要占用土地, 尽量不要占用耕地与农田, 对不得不占用耕地与农田的建设项目, 相关部门要进行严格的调查, 减少对耕地与农田的破坏。城市化进程不能以占用耕地与农田为代价。除了限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与农田, 还要对自然灾害进行预防, 及灾后的救助工作, 将自然灾害对耕地与农田的损失降到最低, 防止耕地流失。还要积极地开展土地整理再开发, 开发出更多的耕地后备资源, 尽量实现耕地与农田的占补平衡。

(二)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除了要加强审批环节外, 更重要的是将土地的使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更改土地的利用方式, 将人口引向城镇, 将工业引入园区, 使农田集中, 对于那些空闲、利用效率低的土地, 加强开发的力度与科学性、合理性, 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

(三) 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经济的发展不应与合理的利用土地相矛盾, 二者不应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体。要对土地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 让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在的保障。对于一些重点的大型建设项目用地, 土地管理部门必须给出合理的方案, 制定合理的政策, 予以支持。但是, 也不能盲目的支持, 对建设用地的用途、前景要进行充分的调研, 要严格控制用地的总体规模。

(四) 对土地利用的布局要保证合理性

合理进行土地利用的布局, 优化整体空间布局结构, 让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及生态环境建设四者相互协调, 共同发展。为这四者应统一进行布局, 让农耕面积稳步增加, 对建设用地要有效控制, 对未利用土地进行合理开发。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是保证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是土地利用的科学导向, 是土地利用的评判标准。

(五) 协调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矛盾

近些年, 为了贯彻经济建设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原则。退耕还林的工作成果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水土流失与沙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实现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 获取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多丰收。

三、广西土地利用调整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一) 保证了耕地面积不缩减, 就保证了自治区的粮食和基本农产品的供给

在土地利用调整中, 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是工作的重点。众所周之, 耕地的数量关系到土地利用的总价值的体现, 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 都不能脱离开粮食与基本农产品的供给。只有切实地保护了耕地的数量、质量, 保护了农田基本设施建设, 才能保证粮食不减产, 农产品不降质, 才能保证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才能够提升农业的综合发展能力。

(二) 集约型土地利用方式, 提升了土地的使用价值

土地的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不但提高了单位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 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还有效地控制了短时间内建设用地的急剧增加, 约束了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与速度, 这样有利于优化城乡的土地使用结构。合理的布局将更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多种土地利用会产生联动效应。对城市与乡镇建设用地的边界限进行严格的划定, 实现建设用地的有序进行。还应积极地使用各种科技手段, 因地制宜地拓展建设用地的空间, 充分地利用林地、园地及其他未开发用地。

(三) 优化土地结构布局, 促进城镇的发展

对于区内的各种用地项目, 要统一进行布署与安置, 这样做, 有利于区内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有利于工业化的提早实现, 有利于一些重点区域的优先发展。这样, 以部分地区经济发契机, 带动全区的经济发展。合理地分配土地, 不但有利城镇的发展, 还有利于人们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统一规划, 对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性设施用地与民生用地进行统筹安排, 促进区内经济又快又稳地发展起来。

(四) 以实现保护态环境为原则,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还应进一步保护生态建设用地, 这样的提议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适合建立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 有利于人才的保护与发展动力的挖掘。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就要保证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合理性。一手抓城市建设, 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 只有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才能构建美好的城市环境。

近些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土地的利用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影响, 因此, 提出了针对土地利用的合理建议与措施, 这些建议与措施的出台, 必然为了区内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子生.试论土地利用学[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01) .

[2]程广超.广西农用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培育与发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2 (06) .

[3]申娜.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的几点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 (11) .

上一篇:教师微笑的功效下一篇:寒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