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事故的预防(共7篇)
油库事故的预防 篇1
1、提出兰州西北石化北滩油库事故预防与控制油库事故预防与控制措施措施,主要包括:(1)安全技术措施;(2)安全管理措施;(3)安全教育措施。
五、油库事故预防(一)油品的储存管理 1库存油品的检查
司泵巡线员必须每天进行巡回检查,一般情况下,应有两人参加。新建与大修的油罐,装油第一周每天应检查两次,对焊缝、附属设备要特别注意观察。检查的情况,应认真记于“巡检记录”内。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和处理。库存油品储存检查要点如下。(1)油罐技术状况是否良好(按油罐安全检查要求进行);
(2)装油前,油罐是否洗刷干净,罐内有无锈蚀、残余油品及其他异物;(3)油罐是否按规定安全容量充油;
(4)呼吸阀压力控制是否适当,油气压力计的负压力是否超过规定值;
(5)阻火器、呼吸阀、呼吸管道、放水阀、防尘帽等附属设备是否冻结或堵塞;(6)管、罐、阀及其接头、焊缝有无渗漏;(7)油罐周围有无渗水、积水现象;
(8)油罐周围有无油迹、罐底沥青是否稀释流出,罐底有无渗漏油现象;(9)定期检查罐内是否有水分杂质;(10)是否定期检查油品的质量情况;
(11)计量台帐是否与存油品种数量相符,配备的工具是否齐全,设备是否完好;(12)是否按规定定期测量油罐存油情况,并与上次测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13)是否有两人以上共同检查。2库存油品的测量
为了防止油品损失和准确掌握数量,应对油品进行定期测量,随着储存条件、方法的改变,测量的时机有些不同。通常的做法是:
(1)新建或刚修理过的油罐,在装油后的第一周内,每天至少测量二次。(2)每次收发油前后必须进行测量。
(3)每月底前将全库罐装油品普测一次,并编制“盘库表”,上报库存。(4)不动转油罐必须每三天测量一次,并将测量记录登记入“油罐动态分户帐”。(5)发现油罐、管线有异常现象时,应增加测量次数,防止发生漏油、跑油事故。(6)每次测量后,要如实汇总,按时上报,并及时账,不准在帐外存油。
(二)油品库内倒罐的作业程序
1、下达任务
(1)库存油品需库内倒罐时,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待同意后再进行倒罐作业;
(2)倒罐作业前,油库主任召集安全员、计量员、司泵巡线员,明确交待任务,严密组织分工;
(3)计量员填写《油品输转收发作业通知单(作业票)》,由油库主任签发;(4)计量员组织实施作业。
2、作业前的检查
(1)所有作业人员是否到位,是否按规定着装、使用劳动保护、安全防护用品;(2)各场所通讯是否畅通;
(3)是否根据接收油品的品种、牌号,已测量接收油罐和放空罐内的存油数量,并做好记录;(4)供水、供电设备是否完好,作业工艺流程上所有设备是否正常,阀门开闭是否正确;(5)消防器材是否到位,放置是否妥当,技术状况是否良好;(6)收发油罐的呼吸管路是否畅通,呼吸管路上阀门是否已打开;
(7)启用新管、新罐或经检修后的管、罐前,是否经过严格的质量验收,对不用的管道、阀门和支管管头,是否用盲板堵死;
(8)上述检查完成后,由各作业负责人向油库主任报告检查结果。油库主任还必须亲自复核以下情况:罐区作业人员报告的本次收发油罐编号与作业方案是否一致;司泵巡线员报告的输油作业流程及沿途开启阀门与作业方案是否一致。
3、测量
计量员测量倒转各罐和放空罐内存油数量,填写《油罐计量动态表》,并报告油库主任。
4、倒罐
(1)准备就绪,经检查无误后,油库主任下达倒罐命令;
(2)司泵巡线员打开倒转各罐罐前阀门。司泵巡线员按照操作规程,启动油泵,先将放空罐内同品、同牌号油品泵送到倒入罐内,然后进行油品倒罐作业;
(3)指定计量员观察倒入罐液面上升情况,司泵巡线员巡查管线、阀门等有无异常现象,发现问题,立即报告油库主任,及时处理;(4)倒入罐油面即将上升到规定高度前,负责观察的计量员应及时报告油库主任准备停输。如采用自流倒罐,罐内应留出管线放空的容量;
(5)接到油库主任停输命令后,司泵巡线员停泵,计量员应当密切注意倒入罐内油面上升情况,防止溢油。放空完毕,油库主任通知各岗位作业人员关闭所有阀门并上锁。
5、收尾工作
(1)待到静置30分钟后,计量员测量接收油罐、放空罐的油高、水高、油温、密度、核算收发油数量,填写《倒罐损溢表》;
(2)作业人员填写本岗位各种作业记录和设备运行记录。计量员填写完成《油品输转收发作业票》,经油库主任签字后,交统计员留存;
(3)各岗位作业人员负责清理本岗位作业现场,整理归放工具,撤收消防器材,擦试保养各种设备,清扫现场,切断电源,关锁门窗。
(三)收发油作业的安全措施
1、油库收发油作业中防着火爆炸的安全措施
(1)机车运送轻油时,应加挂隔离车,进库时要分别戴防火罩,基本对位后要脱钩固定,防止溜车。(2)油船或驳船停靠时要减速,抛锚和拉锚链时应冲水润湿和加垫。
(3)汽车入库要戴防火罩,接地拖刷应可靠触地。收留驾驶员及其他入库人员随身携带的火种及手机。(4)检查绝缘法兰和绝缘轨缝的可靠性,防止杂散电流窜入作业线。同一作业线和同一码头的各种装卸设备的防静电接地应为等电位。
(5)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和鞋帽,不使用碰击能产生火花的工具,活动照明要使用防爆手电筒。(6)鹤管或输油臂装油时要插入底部,如采用分层卸油时应有安全员监守。随液面降低,进油口也相应下降,避免吸入空气。
(7)铁路油罐车和油船的装油速度,在出油口淹没前的初始阶段,要控制在1m/s以下。(8)气温过高,接近或超过油品闪点时,根据条件和可能,采取降温措施,操作孔用浇水的石棉被盖住,停止操作孔附近的非必要操作。
(9)不准在危险场所穿脱衣服、挥舞工具和搬动物品。(10)雷雨天禁止装卸油作业。(11)收发油作业时,拿取工具、开关罐盖、收送鹤管等,都要做到既轻又稳,不得碰掉静电连接线。口袋中的钥匙、钢笔等物品不得掉出,并防止手表碰击。
(12)司泵巡线员在油泵运行中,不能撤离岗位,应监视电动机及泵的温升、润滑、冷却水温度、轴承温度、轴封和各个接口的泄漏量、压力、真空度、电流、电压、声响、颤动等,发现异常及时排除,或停机检查。
(13)适时对油泵房进行通风排气,使油泵房内油蒸气浓度不超过1.58%(体积)。
2、防止跑、冒油的安全措施(1)在装卸和倒装油品作业之前,应仔细检查冒油报警装置和自动停泵装置是否良好,检查管线连接是否牢固严密。
(2)输油作业时要巡查管线,计量员应注意观察罐内的进油情况,油库主任每隔10min~15min了解一次各岗位上的作业情况,全面掌握,督促检查。
(3)连接作业时,油库主任要组织好交接班,一般不应中途停止作业,必须停止作业时,应将输油管内的油品放出一部分,以防止温升时胀裂管线。
(4)作业完毕后,应关闭所有阀门,并认真检查有无不安全因素。
(5)油船上的缆绳禁止挂在管线及阀门上,防止拉断油管,损坏阀门。码头与油船连接的胶管应有足够的长度,以免由于潮水的涨落,船身起伏,拉断胶管。
(6)油罐进油或油罐之间相互倒装油品时,应对原油罐装油高度进行准确的测量(装有报警和液面指示器的油罐除外),计算出实际的装油高度,以免装油时发生冒油事故。当地面接近安全高度时,应减慢流速,及时换罐。
(7)装油容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高度之内,装油过满会使油品在容器内温度升高膨胀而从容器口冒出。(8)维修油罐、阀门、管线及其附件时,修理人员要与有关人员密切联系。离开现场或暂时停止修理时,应将拆开的管道用封头堵住,并将修理情况向有关人员交待清楚。修理结束应经技术人员或值班员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
(9)对严寒地区的储油罐、管线、阀门等,在严冬季节到来之前,应充分做好防寒准备工作,如放尽罐底及管线内的水分,以防气温骤变而使容器、管线、阀门等冻裂或折断。(10)对容易遭受山洪、暴雨影响的油罐、管线等,应及时采取防洪等安全措施。(11)油库应定期维修并使用管理好所有阀门,使阀门技术状况完好。
(12)对装有安全高度自动报警仪的油罐,在装油前,应仔细检查这些设备是否正常,只有一切良好后,方可进行装油。
3、防止混油的安全措施
混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牌号或不同产地的油品混装在一起,结果轻则造成降质,重则变质。混油虽不造成数量的损失,但却造成油品质量的下降。防止混油的安全措施如下:(1)接收铁路油罐车(油船)油品时,要认真核对证件,逐车(仓)检查油名、车号、铅封等,经测量和化验合格后方可卸油。发油时,亦应逐罐检查是否存在其他不同品种和残油,严禁不同油名、牌号的油品混装。
(2)同一条管线的管组,严禁混装不同品种、牌号的油品。如因设备有限,必须混装时,应先将管线冲洗干净,并在管线在有关连接处用隔板隔开或用堵头堵住。
(3)保持阀门严密,防止罐与罐串油。阀门使用中,混入油品中的机械杂质沉淀在闸板与密封圈之间,使用一定时期后在密封圈上出现伤痕而使密封圈不严密,因此油品放空时,应对阀门进行试压检查。
(4)变质(降质)油品的掺和和质量调整,需经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准。油品掺和作业前,应做小型试验,经化验合格后,在技术人员或化验员的参加下,进行正式掺和。
(5)在发油、倒装作业中,发现有混油疑点或已经混油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混油单独存放,待化验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再作处理。
(6)加强计量员、司泵巡线员的责任心。进行收发油作业时,严禁擅自离岗,参加作业的人员不宜中途更换,如需更换时,须将整个作业的有关情况和注意事项向接替人员交待清楚。
(7)收发桶装油品时,应逐桶检查和逐桶标记。
(8)加强技术培训,严禁技术不熟练的人或让他人操作泵房、阀门。
4、油罐车装油时防静电灾害的安全措施
(1)排除气体。装过汽油的油罐车,如未经清洗又装煤油、柴油等油品,会因吸收汽油蒸气而使混合气体进入爆炸范围。从注入柴油开始,经10s~15s左右便进入这个状态,所以对这类油罐车必须进行清洗。
(2)消除人体静电。装卸油品作业人员,需先用空手接触接地的裸金属进行人体放电后再从事操作。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服、鞋和防静电手套。
(3)接地。装油前,油罐车必须可靠接地,使鹤管、油罐车和钢轨成为等电位体。(4)装油方法。应将鹤管插入到距油罐底部200mm处。
(5)控制流速。装轻质油品等易燃液体时,初始流速要慢,不得大于1m/s,直到鹤管口完全浸入在油中以后才可逐渐提高流速。(6)过滤器的设置。要求过滤器至装油栈台间留有足够的间距或者采取设置消电器等措施,以便消除过滤器所产生的电荷。
(7)检测及采样。检尺、测温、采样等工作需要待装完油且静置30分钟后进行外,还需对作业器材作可靠的接地。严禁罐装作业中进行检尺、测温和采样作业。
5、油船装油时防静电灾害的安全措施
(1)限制流速。在装油品之初,由于管内多少总有存水,故应低速进行,一般不应超过1m/s。(2)合理使用过滤器。一般油品只能使用粗孔的过滤器,管线产生的静电较小。当使用精密过滤器
时,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消静电措施。
(3)防止气体和水的混入。当用空气或惰性气体将管线内、软管内及输油金属管内残油驱向油舱内
时,应注意不要将空气或惰性气体放入油舱。另外,油船上应有防雨水浸入设施,以防止水混入油中。
(4加油方式。禁止通过外部软管从舱口直接灌装挥发性油品以及超过其闪点温度作业的其他油品,这种罐装法只限于高闪点油品。
(5)上禁止使用化纤碎布或丝绸去擦抹油船舱内部,并要合理使用尼龙绳索。
(6)的接地。在有可燃性油气混合物的场所,为防止金属面之间或金属面与地面之间发生火花,这些金属部件均需良好的接地。
(7)止人体带电。在油船上工作的人员必须避免穿化纤衣服并要穿防静电服、鞋。(8)尺、测量和采样。油船装完油后,须经充分静置后方可进行测温、检尺和采样。
6、油罐车装油时防静电灾害的安全措施(1)油之前,必须将车体进行可靠的接地。
(2)油鹤管必须做可靠的静电接地,且与汽车油罐车的静电接地是同一静电接地体。(3)装速度不宜大于4.5m/s。(4)油鹤管必须插入罐底,距底部不大于100mm为宜,其出油口宜制成45°斜面切口。(5)油完毕后,必须经过规定的静置时间才能提升鹤管,拆除静电接地线。
(6)装不同品种的油品时,特别是装有汽油的罐车改装煤油、重柴油时,必须放尽底油并清洗,在确认无爆炸混合气体后才能进行装油作业。
7、装油时防静电灾害的安全措施
油品在管线输送过程中,虽然有静电荷的产生,但由于管线内充满油品而没有足够的空气,不具备爆炸着火的条件。如果把已带有电荷的油品装入储油罐,则因电荷不能迅速泄掉便积聚起来,使油面具有一个较高的电位。此时若油面上部空间有浓度适宜的爆炸混合气体,那么就十分危险。为此应采取以下防静电措施:
(1)油前,应尽可能地把油罐底部的水和杂质除净。(2)禁从油罐上部注入轻质油品。(3)过过滤器的油品,在接地管道中继续流经30m以上后方可进入油罐。(4)大伸入油罐中的注油管口径,以便流速减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置缓和器。(5)入油罐的注油管尽可能地接近油罐底部,管口呈45°斜面切口。(6)空罐进油时,初流速度应小于1m/s,当入口管浸没200mm后可逐步提高流速。(7)油时,罐顶除留有定时观察油面高度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应尽量避免在罐顶活动。
(8)尺、测温和采样作业必须待罐内油品静置30分钟后,方可进行,且检尺、测温和采样工作还须作可靠的静电接地。严禁在进油时进行检尺、测温和采样作业。(9)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鞋、手套。
8、进入收发油作业区的安全措施
(1)车应带好烟筒帽,关闭灰箱挡板,禁止清炉,内燃机车应带好防火罩。(2)力机车入库时,油库铁路专用线与接轨线应采取绝缘措施。(3)定加挂隔离车,禁止超越停车标志停车。(4)机车停稳后,要采取固定措施。
(5)车的机车,其行驶速度在库内不得超过5Km/h,接近被挂车时,不得超过2Km/h。(6)禁止使用明火作信号灯。
(7)严禁在消防通道、横道口停留车辆。9检尺、测温和采样作业的安全措施
(1)禁止让未经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检尺、测温和采样作业。
(2)轻质油品进入储油罐后,须经静置30分钟后,方可检尺、测温和采样作业。
(3)测量人员在检尺、测温和采样时,必须清除人体所带静电,作业时必须穿着防静电服、鞋。
(4)凡是用金属材质制成的测温和采样器,必须采用导电性质良好的绳索,并与罐体进行可靠接地。
(5)检尺、测温和采样时不得猛拉猛提,上提速度应不大于0.5m/s,下落速度应不大于1m/s。(6)储罐测量口必须装有铜(铝)测量护板,钢卷检尺进入油罐时必须紧贴护板下落和上提。(7)严禁在测量时用化纤布擦试检尺、测温盒和采样器。
(8)测量人员不准携带火柴、打火机作业,上衣口袋内不得装有金属物件,以防跌落在罐口上产生火花。
(9)进行上述作业时,应背风进行,避免吸入油蒸气,作业后应立即将罐盖盖严。10油罐车发油时的安全措施
(1)不是本班值班人员不得进入操作台。严禁穿铁钉鞋、拖鞋,戴老光镜,携带火种、打火机及其他易燃物上岗。严禁酒后上岗。
(2)凭正式提货单发油,严禁白条或口信发油。
(3)灌装油前应认真检查汽车排气管消火装置是否佩带;静电接地线是否连接;罐内是否清洁;罐体有无明显损漏迹象;并提前让司机检查罐底阀门是否关好。
(4)灌装油时集中精力,按照油库规定掌握流速并准确掌握灌装量。装、卸油管应轻拿轻放,勿使铁器敲击碰撞。
(5)装发油完毕,如系按车上容积表交货的,待油面平静后即进行测量。关闭罐车灌油口,将实发数通知提油司机,把车辆调离现场。
(6)当班人员工作完毕,必须关闭所有动过的阀门,收整好油管、工具,做好作业记录,关闭门窗,切断电源,离开现场。
(7)若连续作业需要交班时,应将设备、工具及作业进度等情况,双方交接清楚,记入交接班记录。
11、汽车装油区管理的安全措施
(1)装油区内禁止带入任何火种,不允许存放任何易燃易爆物品。按规定配备消防灭火器材。(2)设置专职门卫,装发油任务量大的油库,还应在该区设置警、消人员值班,严格执行油库安全制度。
(3)外来提油人员应凭提货单据入库,凭出门证出库;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等一切引燃引爆、易燃易爆物品和着铁钉鞋入库。(4)非油库发油人员不得动用发油设备。
(5)入库的油罐汽车排气管应装灭火罩装置。静电导地链应能拖及地面,并应配备有灭火机。装油时,应连接好接地导线。
(6)严禁在装油区修车。在灌装汽油时不允许发动车辆。
(7)杜绝滴、洒、冒、漏,保持装油台、设备、场地无油污,清洁卫生。
(四)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油库要严格执行《石油库十大禁令》、《消防条例》和《要害部门防火安全措施》、《禁烟规定》。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加强部门、岗位工种之间的联系,做好罐、泵、管道、阀门等作业动态的自查和巡回检查,接卸油料时,严格控制初始速度,掌握油罐安全收油高度,严禁液面超高,防止跑油、混油及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
3、油罐区及泵房内不得使用铁制工具敲击,不得堆放易燃物品和作业无关的其他杂物。
4、油罐收发油作业时禁止放水。放水一般在白天进行,操作人员需二人以上,不得离开出水口,严禁污水直排入下水道,放水完毕经检查无误才能离开。油罐防火堤阀门不得任意开启,以防发生事故油料外流。
5、动态阀门要挂警语牌,无作业的阀门一律关闭上锁。
6、保护库区整洁,消防通道畅通。
7、新工人进库必须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取得上岗证书后方能上岗,实习上岗,实习期末满的新工人不得单独操作。
8、坚持每周一次安全活动,对照有关安全规章制度,查安全生产情况,对事故做到“四不放过”。
(五)安全生产禁令和规定
1、入库安全须知
(1)未经允许、未接受安全教育者不准入库。(2)车辆入库须装防火帽。
(3)不准乱动库内任何设备、设施。(4)不准擅自排放库内易燃易爆物品。(5)不准私自带香烟火种、易燃易爆品入库。(6)不准在易燃易爆区使用手机等非防爆器具。(7)不准穿铁钉鞋和易起静电服装进入易燃易爆区。(8)未经批准,不得在库内施工和作业。
2、人身安全十大禁令
(1)安全教育考核不合格者,严禁独立上岗操作。
(2)不按规定着装或班前饮酒者,严禁进入生产或施工区域。(3)不戴好安全帽者,严禁进入生产或施工现场。(4)未办理高处作业票及不系安全带者,严禁高处作业。(5)未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者,严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6)未办理维修作业票,严禁拆卸停用与系统连通的管道、机泵、阀门等设备。(7)未办理电气作业票,严禁电气施工作业。(8)未办理施工破土作业票,严禁破土施工。(9)严禁使用防护装置不完好的设备。
(10)设备的转动部件,在运转中严禁擦洗或拆卸。3防火防爆十大禁令(1)严禁携带香烟火种、手机和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物品入库。(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用火作业票,在库内进行施工动火或生活用火。(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爆炸危险场所。(4)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爆炸危险场所。
(5)严禁用汽油等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服、工具及地面等。(6)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爆炸危险场所。(7)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其他化学品。(8)严禁在爆炸危险场所内使用非防爆设备、器材、工具。(9)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任意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10)严禁损坏库内各类防火防爆设施。
4、车辆安全十大禁令(1)严禁超速行驶、酒后驾驶。
(2)严禁无证开车、非岗位司机驾驶车辆,严禁学习、实习司机单独驾驶。(3)严禁空档放坡或采取直流供油。(4)严禁人货混装、超限装载或驾驶室超员。(5)严禁违反规定装运危险物品。(6)严禁迫使、纵容驾驶员违章开车。(7)严禁车辆带病行驶或司机疲劳驾驶。(8)严禁装卸危险化学品的机动车辆违规装卸。(9)严禁工程车辆违章载人行驶或作业。(10)严禁运送化学危险品车辆随意行驶或停放。
5、防止油罐跑油十条规定
(1)按时检尺,定期检查,认真记录。(2)油品脱水,不得离人,避免跑油。(3)油品收付,核定流程,防止冒串。(4)切换油罐,先开后关,防止憋压。(5)清罐以后,认真检查,才能使用。(6)现场交接,严格认真,避免差错。(7)呼吸阀门,定期检查,防止抽瘪。(8)贮罐加温,不得超标,防止空沸。(9)管线停用,及时处理,防止凝冻。(10)新罐投用,验收签证,才进油料。
6、防止中毒窒息十条规定
(1)在有中毒及窒息危险的环境下作业,必须指派监护人。(2)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和监护人进行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3)在有中毒和窒息环境作业时,必须佩带可靠的劳动防护用品。
(4)进入含有毒有害气体或缺氧环境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将与其相通的管道加盲板隔绝。(5)对有毒或有窒息危险的岗位,要进行风险评价并制定应急计划和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6)要定期对有毒有害场所进行检测,采取措施,使之符合国家标准。(7)对各类有毒物品和防毒器具必须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8)检测毒害物质的设备、仪器要定期检查、校验,保持完好。(9)发生人员中毒、窒息时,处理及救护及时、方法正确。
(10)健全有毒物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六)输油泵房安全规定
1、运转中严禁擦试设备,各种工具等不准放在泵和电机上。
2、严禁非司泵员操纵设备。
3、遇停电,应切断电源;遇雷雨,暂停作业。
4、在泵房内禁止使用非防爆工具。
(七)油库码头装卸作业安全规定
1、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控制输油速度,正确使用设备,主动消除脏、松、缺、乱、漏,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严格执行防静电“十不准”规定,油轮卸油和装油作业需按规定。
3、装卸作业时应使用防爆电筒和防爆工具。
4、连接软管要留有一定的长度余量,以免受到浪损被拉断,造成跑油事故。
5、装卸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坚守岗位,巡回检查危险品货船的倾斜度。如发生非因装卸物品引起的倾斜,应立即报告上级,查明原因,尽快处理。
6、严禁2条(包括2条)以上油品货船同时停靠同一趸船(栈台)进行装卸作业。
7、装卸完毕后,应将软管、输油臂内的余油除净,并关紧阀门,不得用高压水冲洗橡胶、塑料管。
8、集装箱装载易燃液体不得超过两个桶高。同时需按指定部位加以固定、防止自由滑动、撞击而发生危险。
9、遇有雷电或烟囱、排气管冒火,应立即关阀,封舱停止装卸作业。
10、油品货船或趸船任何一方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按紧急布置采取果断行动,必要时,砍断船缆把货船拖到安全水域。
11、收放锚链应采取洒水措施。
12、油品和重油输送要加温时,应按工艺规定的要求进行。
(八)油罐区安全须知
1、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库。
2、严禁将火种、易燃品、非防爆通讯工具、电器带入该区。
3、严禁穿化纤服装、钉子鞋进入该区。
4、严禁佩带首饰、戒指登罐作业。
5、禁止在暴风雨和雷雨时,进行作业。
6、禁止敲打或擅动罐区设备、消防器材。
7、油罐装油不准超过安全高度。
8、进出油流速不准超过呼吸阀的允许流通量。
9、进油中间计量人员不准脱岗(有油罐自动计量仪器者除外)。
10、罐前阀门的启闭作业必须实行双人复核制或加锁管理。
11、计量和检修人员必须经常检查呼吸阀并按季清理阻火器。
12、巡检人员必须按规定定时、逐罐、逐点进行检查。
(九)班组安全活动管理规定
1、为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安全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和职业危害,促进安全生产,根据股份公司有关安全教育的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2、班组安全活动的管理内容和要求。
(1)活动要有针对性,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2)安全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并做好安全记录,要严格保证安全活动时间,不准挪作他用。
(3)班组安全活动是班组的一项重要活动,班组长要认真组织,严格考勤,保证出勤率,不得无故缺
席。有事须向班组长请假批准,并做好出勤记录。
3、班组安全活动内容
(1)学习安全生产法规、文件、通报、安全生产制度。
(2)围绕班组一周生产工作,讨论、制定、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保证安全生产。(3)讨论分析典型事故案例,总结吸取事故教训,提高反事故能力。
(4)开展事故预想训练和岗位练兵,结合岗位生产工作特点开展岗位安全技能训练。(5)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和消除事故隐患。(6)开展安全技术座谈、攻关活动。
(7)总结安全生产情况,检查、讨论设备、班组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提出整改措施组织实施整改。
4、班组安全活动情况要认真记录,做到真实、齐全、清楚、实用。记录内容包括参加人数、参加领导、活动内容、发言情况。要防止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和弄虚作假。
5、安全活动情况要经济责任制挂钩,严格考评,安全管理部门对活动有成效的班组给予表彰奖励,对未达到要求的要给予曝光和必要的经济处罚。
(十)油库安全巡回检查管理规定
1、总则(1)为实施油库安全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确保安全,制定本制度。(2)油库应配备兼职巡检人员,负责对油品收、发、储设备(施)进行巡检。
(3)安全巡回检查实行不同岗位交叉检查,不得以此代替维修、电工、消防等专业巡检工作。
2、组织和人员
(1)巡检组负责人,由安全员兼任。
(2)巡回检查人员,必须由身体好、责任心强、作风正派、熟悉业务、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同志担任。(3)巡回检查人员每次不应少于2人。
3、巡检人员的职责(1)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本制度各项规定。(2)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发扬“严、细、准、狠”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3)工作中,要做到:看、查、听、问,必要时应携带并使用安全检测仪器,进行科学检查。(4)既监督又服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协同有关人员督促整改、处理,并认真进行交接。(5)认真填写巡检记录。内容包括发现的问题、隐患部位、建议、处理结果等,做到表格化、标准化,并存档。
(6)经常反映情况,积极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做好安全信息反馈工作。
4、巡检线路和工作内容
(1)安全员会同有关岗位,应制定责任明确、内容具体的包括:人员、巡视线路、时间要求和巡视内容的制度、规定。经油库安委会批准后实施。(2)巡视线路应以输油管路为主导,并对其中的阀门、油罐等储输设备的重要部位实行“点检制”。巡检内容主要应包括: ① 列入各级事故隐患的项目。
② 油罐的出、入口等阀门、底部焊缝;胀油管阀的开关状态。③ 输油管路中的阀门、法兰、补偿器(金属软管)等。④ 泵房、付油区域内的管路、阀门、流量计等。
4.2.5 针对不同季节(汛期、台风、雷雨、炎夏、严冬)的特点和生产变化(开、停工、生产不正常)情况,进行特殊地巡回检查。
(3)巡检线路和检查点数应会制成图表并上墙。
(4)巡检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能进行现场处理或纠正的要及时处理;一时无法处理的,要立即向有关
领导报告。
(5)巡检中发现偷盗或其它破坏事故,应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配合有关人员调查处理。
5、考评和奖惩
(1)油库安全员应对巡检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主要有: ①不定期的对巡检人员的工作进行抽查。
(2)建立考评制度。每月安全生产委员会上由安全员对巡检人员进行考评,考评包括查出的隐患数、整改率、避免事故次数、安全合理化建议及价值等。
(3)巡检人员避免重大事故或在安全生产中做出贡献时,应受到奖励。成绩突出者,上报主管公司,给予适当嘉奖。对于工作失职的巡检人员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对因工作失职而导致发生重大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应依照刑法对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油库事故的预防 篇2
1.油库安全模式
油库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各事故原因之间相互影响,油库安全的主要影响因子可概括为物的状态因素、人的行为因素、管理状况因素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油库的安全模式主要分第一安全模式和第二安全模式两种。第一安全模式是指物的状态、人的行为、管理和环境均处于良好状态,油库无安全隐患。第二安全模式是指设备设施故障、人的行为失误、管理失控、环境因素失控中的一种状况或几种状况的组合发生,但其安全防范措施或抗屏蔽措施(如油罐强度足够、安全距离足够)有效,则油库仍然处于安全状态。相反,油库事故致因模式为:设备设施故障、人的行为失误、管理失控、环境因素失控中的一种状况或几种状况的组合发生,其安全防范措施或抗屏蔽措施也失效,轻则造成跑油、漏油事故的发生,重则发生油库着火、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对油库安全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对于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从事故源头上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高油库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油库安全事故的致因机理
从大量事故统计中发现,通常情况下,影响油库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油料自身的因素、设备设施因素、人的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油料自身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易燃易爆性、易挥发性、热膨胀性、毒害性及易积聚静电等。设备设施因素指由于设备本身的缺陷,维修、保养不利,防护及安全装置缺陷所导致的储油设备、输油设备、泵房设备、装卸油设施、加温设备、电气设备、通风设备、消防设备等生产作业关键因素自身状况的恶化。人的因素是指由于思想觉悟、操作水平、作业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安全隐患,是触发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约占油库事故原因的80%以上。管理因素是指组织体制、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监督检查落实等管理行为。环境因素是指内部环境(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振动、光照等)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影响及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油库安全的影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保证油库处于安全状态,就必须保证物、人、管理、环境处于良好状态。因此,确保油库安全不能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要素来控制,而必须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来控制,建立全面的安全保障体系,为油库安全提供保障。
3.油库事故预防措施
(1)狠抓硬件建设,在科技手段上求先进。我军大多数油库建设年代较早,部分设备设施出现老化,存在不安全因素较多,易对油库安全造成危害。完善的硬件设施是确保油库安全的必要条件,也是贯彻以防为主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积极引进成熟的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设备设施技术性能,减轻官兵工作压力,彻底根治和解决危及油库安全的紧迫问题。要抓好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搞好安全检测、报警和防护设备的更新配套,建立适合油库特点的安全监控、保障体系,用科技进步保障安全,要加强安全设备设施的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安全设施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围绕“经常查”“及时修”和“定期检”三个重点,加强设备日常检查,严格落实库领导、职能部门、保管队、保管员“四级”查库制度,采取“干部包片、战士包点”的办法,确保检查质量。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组织军地技术人员进行会诊、维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库领导亲自到场监督处理,确保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2)以人为本,加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实现油库保障效能最大化的关键在于人与其它要素整合上求得交融性,解决好以人为本的问题。在业务素质提高方面,要利用在职培训、集训、自学考试、技能考核及专业骨干传帮带等多种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维护、会使用的人才,不断加强官兵的业务素质及对新装备、新设备熟练使用的技能。在工作氛围方面,注重人与环境的结合,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整合硬件环境、营造软件环境,在全库形成“以按章办事为荣,以违规操作为耻”,“以勤奋工作为荣,以消极怠工为耻”,“以勇争第一为荣,以碌碌无为为耻”,“以安全稳定为荣,以事故案例为耻”的良好风气,形成有效地教育人、影响人、规范人、约束人的管理文化氛围,牢固确立官兵“以库为家”的思想,强化官兵荣辱意识,营造和谐、发展、健康的人文环境。
(3)严格落实规章制度,规范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油库事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严格造成的,因此在油库安全工作中,既要抓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要重视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在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关键要在规章制度上求得适用性,避免“空对空”,解决好“落地生根”的问题,通过目标任务细化、标准要求量化,做到操作有规程、作业有程序、检查有依据,努力形成一个更加具体、更加简洁、易于操作的作业体系。在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要紧贴单位实际,根据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业务力量编成,设备设施的新旧程度、仓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等特点, 将“大”法规“细”化,增强规章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抽象的规章具体化,贴于实际,做到规章制度简明扼要,实在管用,便于操作,防止规章制度的“复杂化”。在规章制度落实上,要把规定的岗位职责落实到人头,分解量化,具体细化每项工作的主要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笼统的职责明细化,把各级管理的责任具体化、精确化,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无盲区的责任网络。在制度落实上狠抓细节落实,克服规章制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严格违章问责制度,克服“制度严外不严内、严下不严上、严人不严已”的现象,健全日常违章及违章失察的登记、公示、问责、考评和奖惩制度,把违章行为与年终评功评先、改选士官等个人切身利益挂钩,严格奖惩,构建安全管理工作链。
摘要:本文从部队油库安全模式入手,深入分析影响部队油库安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部队油库安全事故的致因机理,从而提出了预防油库事故的措施,从硬件建设、人为差错、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对有效控制事故发生、保证油库安全、促进部队的稳定起到一定的现实意义。
油库事故的预防 篇3
关键词:油库、次生污染、环境风险评价
引言
油库作为“收发储管”油品的场所,由于所储油品是易燃、易爆液体物质,且数量较大,因此,油库属于危险行业范围,在其环境风险事故中,火灾是常见的一类灾害。油库发生火灾时,其油品燃烧过程中同时会伴生出大量的烟尘和CO等污染物,在火灾事故的处理过程中,还会产生消防废水、油品泄漏等污染。因此,在油库火灾事故中产生的伴生/次生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一、油库火灾事故中伴生/次生污染识别
油库火灾事故处理过程中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主要包括油品燃烧时产生的烟气(是物质燃烧反应过程中分解生成的气态、液态、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扑灭火灾产生的消防水以及携带的少量油品泄漏产生的挥发性烃类物质。次生污染物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处置将会对周围环境再次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02)要求,油库的罐区会设置防火堤和排水控制阀,库区通常还会设置水封井和隔油收集池及污水处理设备,当出现火情后,消防灭火过程所产生的消防污水被控制和储存在防火堤内,通过含油污水提升泵和含油污水管线送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可有效防止消防水直接溢流至外界水体,从而避免污染地表水。而火灾事故发生时,由于火势较猛,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主要有毒有害污染物为H2S、NH3、CO、SO2等,受气象等条件影响,会不同程度扩散,对周围环境及人群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油库火灾事故中伴生/次生污染物——燃烧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二、火灾伴生燃烧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后果计算)
油库火灾热辐射影响主要在油罐区,而油罐火灾油品燃烧过程中同时会伴生大量的烟尘、CO、SO2等污染物,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由于油罐发生火灾后,油品的急剧燃烧所需的供氧量不足,属于典型的不完全燃烧,因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量很大,且CO毒性较大,而SO2产生量很少,因此,本文对油罐火灾过程中的CO排放情况进行预测。
以沿海地区某成品油库为例,该油库总库容为2.8万m?,共有7个储罐(4000m?/罐),储存油品为汽油(5个罐)和柴油(2个罐),均为内浮顶罐,油罐距库区边界最近距离为20m。当地主导风向为ENE,年平均风速为2.4m/s。
1、源强参数
该油库火灾事故时的源强参数见表1。
表1 火灾事故产生CO源强参数
2、预测模式
采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中的多烟团模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1)
式中:C(x,y,o)为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x0,y0,z0为烟团中心坐标;Q为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σX、σy、σ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常取σX =σy。
3、扩散参数选择
扩散参数σy和σz的取值依据HJ/T2.2-93中的表B3,见表2。
表2 有风时,大气扩散参数系数(取样时间0.5h)
采用HJ/T2.2-93中推荐的σy时间订正法计算1小时平均浓度,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2)
排气高度的风速可由10m高度的风速通过幂律表示,公式如下:
当 (公式3)
当 (公式4)
其中U1和Z1分别为地面附近测点的风速和高度,U2和Z2分别为估算高度的风速和高度。P值见表3。
表3 风速幂指数
4、预测结果
CO在年平均风速、主导风向ENE、不同稳定度气象条件下,下风向落地浓度预测结果见表4、表5。
表4 不同稳定度、年平均风速条件下,油罐火灾事故次生污染产生的CO预测结果
注:CO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半致死浓度LC502069mg/m?,4h。
表5 不同稳定度、年平均风速条件下,油罐火灾事故中CO在敏感点处落地浓度预测结果
由表4可知,油罐火灾事故中油品燃烧时产生的CO在年平均风速、主导风向条件下,各稳定度下的最大落地浓度点均位于库区范围内。最大落地浓度除在A、B稳定度气象条件下外,其余稳定度条件下的最大落地浓度均超过半致死浓度;对应A、B、C、D、E、F稳定度,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范围分别出现在186.6m、271.1m、442.3m、622.8m、936.5m、960.8m范围内,在此范围内人员短时间接触火灾烟气会出现中毒反应。
由表5可知,油罐火灾事故中CO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为:在年平均风速、主导风气象条件下,位于火灾源460m-550m处的环境敏感点在A、B、C稳定度气象条件下的CO最大地面浓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但在D、E、F稳定度气象条件下超标;位于火灾源760m-920m范围的环境敏感点在A、B、C、D稳定度气象条件下的CO最大地面浓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但在E、F稳定度气象条件下超标;位于火灾源1200m的环境敏感点除在F稳定度气象条件下CO最大地面浓度超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外,其他稳定度气象条件下的最大浓度可以达到标准要求;该油库火灾事故时产生的CO到达周围环境敏感点的最大地面浓度远低于CO半致死浓度,基本不会造成人员中毒反应;距离火灾源2000米以外的环境敏感点不会受到库区火灾事故产生的CO废气污染物影响。
在气象条件中,大气稳定度是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大气层结不稳定时,热力湍流发展旺盛,对流强烈,污染物易扩散;反之,当大气层结稳定时,湍流受到抑制,污染物不易扩散稀释,易造成污染。
三、风险可接受水平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对环境所造成的风险R按下式计算:
(公式6)
式中:R为风险值;P为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事故数/单位时间);C为最大可信事故造成的危害(损害/事件)。
在实际的风险后果计算中,可利用如下方法确定最大可信灾害事故的风险值。
表6至表9分别给出了污染事故危害程度评价标准、污染事故发生概率的评价标准、风险排序的风险矩阵和不同风险水平应采取的行动。
表6 污染事故危害程度评价标准
表7 污染事故发生概率评价标准
表8 每种风险排序的风险水平矩阵
表9 风险水平分类和需要采取的行动
油罐发生火灾后,池火不完全燃烧导致的CO排放量较大,各种预测条件下,在有风B、C、D、E、F稳定度条件下都出现了半致死浓度范围,最远的半致死浓度为66.8m,从区域居民的分布情况看,半致死浓度范围内没有居民居住,因此不会造成居民死亡。但不可避免地对该区域内的工作人员造成轻度的伤害,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等症状。参考《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取油罐发生火灾的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为1.0×10-5,该类事故的概率排序为3,属于极少发生;火灾危害事故排序为2,属于可接受。为此,油罐火灾导致的事故风险水平为6,属于可接受的水平。事故发生后,需要及时控制,并进行跟踪监测,以保证能够控制风险水平不至扩大。
四、结语
从分析来看,油库火灾事故处理过程中的伴生/次生污染——油品燃烧时产生的CO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事故本身、气象条件及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有关,通过预测得出环境风险可接受水平,对油库的建设单位在处置火灾事故中,如何防范和减轻次生污染,提高污染控制的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二邦,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 陈书耀,油库加油站风险辨识与管理,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
红崖头油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4
为加强对油库火灾、泄漏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和财产损失,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1、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
矿山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
1.2.1负责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协调各成员的抢险救援工作;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导现场遗留危险物质和隐患部位的消除。
1.2.2在本矿内统一布署各部门及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工作,调用各类物资、设备等用于抢险救灾。
1.2.3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进行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1.2.4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及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1.2.5定期组织预案的演练工作,根据情况的变化,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完善。
1.3医疗救护组: 组长: 组员: 职责:对人员进行抢救,确定受伤人员治疗与救护方案;负责事故现场调配医务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负责统计伤亡人员情况。
1.4抢险施工组: 组长: 组员:
职责:按应急办提供的指挥部批准的救援方案,利用各种机械设备负责现场的施工救援。及时抢救遇险人员及设备。1.5后勤保障组: 采矿厂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组长: 组员:
职责:及时提供事故抢救时所需的各种物资,及时传递各种信息。为整个抢救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服务。1.6警戒组: 组 长: 组 员:
职责:负责人员清点、事故现场警戒、传达紧急信息、执行指挥机构的通告、协助事故调查。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撤至安全地方,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2、接警与通知
2.1矿山油库发生火灾、泄漏突发事故时,任何人员发现后都必须立即通过现场报警装置报警或拨打油库内部消防电话报告火警。并立即用电话汇报到矿山事故应急管理办公室,汇报时要将时间、地点、波及范围、伤亡情况简要汇报清楚。
2.2应急管理小组接到油库火灾事故电话报警后,立即将事故报告给矿山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并电话通知其它救援组。
3、指挥与控制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接到油库事故电话后,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召开会议,立即成立油库事故救援指挥部,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任指挥长。指挥长立即通知矿山警戒组、矿山义务消防队、矿山医疗救护组到事故现场抢险救护并向公司分管领导及安环部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采矿厂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简要经过、伤亡情况的初步估计;通知急救中心赶赴事故现场参与急救;根据现场情况做好协调工作。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4、警戒、治安及人员的疏散
矿山警戒组根据火焰辐射范围或油蒸汽扩散范围在油库内建立警戒区,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组织人员疏散和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安全巡逻,并负责对现场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工作。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
5、医疗与卫生
矿山医疗救护组接到应急管领导小组的通知应在规定的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做好伤员救护时所需物品及处理的准备工作,调配医务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矿山救护车现场待命)。
6、事态监测、评估
矿山义务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队长指派专人对事态进行监测评估,滥测油库事故有无扩大的可能,并对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和财产损失情况做初步评估。
7、搜索和救援
7.1矿山警戒组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展开事故现场的群众疏散及外围的警戒工作,对进入危险地段的路口、行人、车辆进行封堵,并做好维持现场治安工作。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7.2矿山义务消防队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根据现有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展开救援。采矿厂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2.1油品火灾的搜索救援
7.2.1.1如火从出油口冒出,救援人员应立即关闭出油口盖,用灭火毡盖住出油口。
7.2.1.2检查罐区排水管阀门是否关闭。
7.2.1.3救援人员对火灾现场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清理、隔离控制火源。
7.2.1.4当火势较大自己无力控制时,应急指挥长应立即消防支联系,取得外部支援。在外部援助到达后,消防灭火的指挥权交给消防队。7.2.1.5搜索救援出来的人员设备及时送往安全的地方。7.2.2罐内油品大量泄漏的搜索救援
7.2.2.1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做好随时扑救火灾的准备,并展开救援。
7.2.2.2设法将跑油罐内的油品导入其它油罐。
7.2.2.3救援人员佩带空气呼吸器(或滤毒罐式防毒面具)、穿防静电工作服进行堵漏抢修。并将现场的油及时冲掉,加速油蒸汽的扩散。用泡沫将罐区内的油品覆盖住,抑制油蒸汽的挥发。
7.2.2.4油罐内的油品不再泄漏后,由指挥长派人更换损坏的阀门。7.3矿山医疗救护组接到通知后,应携带抢救器材和药品前往事故现场,建立临时救护站,对抢救出来的受伤人员组织抢救,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并将受伤人员情况报告应急指挥部,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7.4矿山后勤保障组接到通知后,随即待命,做好支援准备。采矿厂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公共关系
未发生事故前,矿山要组织专人与周围村民进行沟通,教会矿区周围村民发生事故时紧急报警、急救和自救的常识。
当油库事故发生后,矿山应在
故过程,不得隐瞒事故真象和阻碍事故调查。
11、恢复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矿山组织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在事故现场隐患得到彻底消除,经救援总指挥同意,方能恢复生产。
12、附则
12.1本应急救援预案管单位为矿山应急管理办公室,每年修改一次,必要时及时修订。
12.2事故发生后,各组必须服从总指挥的统一调度,如因拖延时间,耽误抢险救援任务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加油站及成品油库火灾的预防 篇5
城市发展的需要导致市内及周边地段加油站、油库数量增多,现代化的设施与相应消防预案的不完善导致火灾事故屡见不鲜。而成品油本身的理化特性,要求制定相关消防预案及知识的完善更显紧迫。
加油站及成品油库的火灾特点
加油站、油库附近居民多,油品的存储及运输过程中危险点较多,储存着的油气均属易燃易爆的烃类混合物,油、气、火、电常年交织在一起,存在着很大的火灾危险性,且燃烧与爆炸又常相伴发生。因此,做好防火和一旦发生火灾后的灭火工作十分重要。1.危险性
成品油由于闪点、燃点和自燃点较低,具有比煤炭、木材等物质易燃烧的特性,因此,在其输送及储存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油品的蒸气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火即能爆炸。爆炸极限越低,危险性就越大。着火过程中,燃烧和爆炸又往往交替进行。一般是先发生爆炸,然后转为燃烧;超过爆炸上限时,遇火源先燃烧,待浓度下降到爆炸极限时,随即会发生爆炸。盛装油品的容器,若靠近高温或受日光曝晒,会因受热膨胀破裂,增大火灾的危险程度。火场及其附近的油桶受到火焰辐射热的作用,如不及时冷却,也会因膨胀爆裂增加火势,扩大灾害范围。
储运过程中发生的天然气、汽油、煤油等火灾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油库储存油品的油罐发生火灾时火焰中心温度达1050~1400℃,罐壁温度达1000℃以上。油罐火灾的热辐射强度与发生火灾的时间成正比,石油热值越大,火焰温度越高,辐射热强度越大。强热辐射易引起相邻油罐及其它可燃物燃烧,还严重影响灭火战斗行动。
在市内的加油站如发生火灾,一旦控制不住,受其地理位置影响蔓延速度会非常快,容易造成大面积火灾。成品油储罐火灾,伴随油罐爆炸,油品沸溢、喷溅、流散,会发生油罐区大面积火灾。
灭火后在未切断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的气源和液源的情况下,遇到火源或高温将产生复燃、复爆。对于灭火后的油罐、输油管道,由于壁温过高,如不继续冷却,会重新引起油品的燃烧。2.发生火灾的原因
天然气及汽、煤、柴油具有自己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特点,在生产作业中引发火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炊事用火、火柴、火机或其他点燃的明火及各种阴燃而没有火焰的燃烧等;(2)内燃机排烟管,锅炉外壳及动力设备转动部位等;(3)烟囱或邻近火场飞火,撞击火花,摩擦及电气焊焊渣等;
(4)电路开启或切断、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等引起的电火花、电弧、过热,防爆场所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以及雷击放电和静电火花等;
(5)生产设备及管线的腐蚀,生产压力的波动,生产流程中的机械振动引起的设备及管线疲劳性损坏等。
加油站及成品油库火灾的预防
火灾事故的发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生产,危害职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使国家财产遭受损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影响。保证城市中成品油油库、加油加气站的消防安全,首要的是要做好预防工作。1.落实法律法规
在油品收发过程中,都要认真贯彻各项消防法律法规,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并正确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牢固树立“安全自抓,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2.做好消防工作,制度是保障
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它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3.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明确规定防火巡查、防火检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填写巡查、检查记录,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要及时予以消除,并记录备案。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应严格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要停产停业整改。4.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对职工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火灾危害的认识水平,使他们学会如何进行火灾预防,如何开展火灾处置,如何报警,如何撤离现场。同时,要制定灭火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演练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使预案贴近实战,提高处置事故的整体能力。一旦发生事故,要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加强消防档案管理
消防档案应包括单位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要求内容翔实,并附有必要图表,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统一保管、备查。6.强化行业规范
如用明火加热的设备必须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装置、储 罐区相隔一定的防火间距;动火过程中的非动火区域预制;动火后的熄火清场;锅炉、加热炉设置足够高的烟囱,烟囱周围一定距离内不得搭建易燃建筑;机动车辆装设火花熄灭器,控制车辆进入危险区域等。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加油站、油库的行业规范要求在工作场所使用防爆工具作业;禁止穿钉子鞋;统一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用不发火的材料建造地面等。在易燃易爆场所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级别和组别的防爆电气设备;正确选择和安装、定期维护和检查电气线路及设备;按规范设计、安装、定期检测和维护防雷设施;爆炸危险场所严禁穿化纤衣服;控制油品在管道中或装卸中的流速;清除管道内杂物,防止流动摩擦;将注油管延伸至容器或油罐底部,消除附加静电;设置良好的静电接地等。
加油站及成品油库 发生火灾的对策
1.发生火灾后,要迅速通知全体义务消防队员,按照灭火预案及平时演练要求,动用所有消防设施器材,尽快投入灭火战斗,及时控制或扑救火灾。2.在组织义务消防队员控制和扑救初起火灾的同时,要尽快准确报告火警,向消防队讲清着火单位名称、地点、着火部位、着火物、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围困或伤亡、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行车路线,以便消防队能够及时调动力量,尽快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3.消防队到达现场后,要了解起火详细情况,参战人员要严格听从火场指挥人员指挥,采取正确灭火战术,进行明确的作战分工。必要时要及时通知医疗救护、物资供应、公安、安全等部门参与救助,各部门应密切配合,相互联络,协同作战,步调一致,全面展开灭火抢险行动,直至战斗结束。
4.大面积火灾被扑灭后,要迅速对每个过火角落进行查看,彻底消灭残留余火,防止复燃。恢复生产阶段,消防队伍要留有一定力量,进行监护,防止在恢复生产过程中再次发生问题。
5.火灾彻底扑灭后,无论专业消防队还是义务消防队,都要清点自己的参战人员,以免在扑救火灾中发生人员伤亡时贻误救助。
矿井机电事故的预防 篇6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预防措施煤矿机电事故的特征
1.1 大多为单个事故。由于这类事故具有零散、多发的特点且涉及面广,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往往被忽视,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降低了对事故的重视程度。
1.2 事故发生的重复性。在煤矿机电事故中,同类事故往往重复发生,这一方面说明机电事故虽然零散、面广,但也表明其有一定的侧重点和规律,因而是可预防的。
1.3 煤矿机电事故中以工伤事故、设备故障事故、维修和设备非正常运转情况下事故较多。在对煤矿的安检中发现,煤矿机电工伤事故占总工伤事故的比例非常高,机电设备故障事故频发。这说明在对设备维修和处理故障时,没有一个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要想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就要首先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只有找到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煤矿机电事故的产生是很多因素促成的,其中机械设备的老化;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设备检修;电网触电事故等等占据着主要因素。根据这一特点本文将在以下的内容中对其进行阐述。其只要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点:
2.1 机械设备的陈旧老化。机械设备的陈旧老化在许多的煤矿中当中都存在这一问题。许多煤矿因为更新设备费用过高,而没有及时更换。机械的超负荷作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除此以外,很多私人煤矿因为矿主的自私自利,在机械设备上的维修保养不够,也是导致机械故障,不能作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施工人员的不合格施工。目前中国的煤矿工人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在施工期间也存在这不合理施工的现象。这也是促使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加强施工人员的施工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设备检修不到位。现在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设备长时间运行会造成自然磨损,在设备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会引起设备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检修。现在的维修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较差,再加上设备陈旧,本身维修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坏哪儿修哪儿,年检月检工作很难按规定进行。
2.4 电网触电事故原因来分析。低压电网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违章带电安装、检修、检查;二是不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三是用电安全技术管理不健全,如电网设备的检修或更换不及时。
高压电网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带电清扫、检查、搬运、作业;二是没有安全措施、没有执行高压电网作业中停电、验电、放电等规定和要求;三是在作业时误操作,误停、送电,误认开关和电缆,没有执行作业监护制度,没有及时悬挂警示牌;四是没有高压漏电保护装置。煤矿机电事故应采取的的预防措施
3.1 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机制,保证煤矿维护、维修机电设备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对矿用安全设备、器材、安全防护用品及时检测检验。特别对机电设备及机电设备辅助产品要严把质量关,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的使用。
3.2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特殊工种的技术性较强,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定期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要严格考核发证,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3.3 努力提高矿工技能和经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
3.4 企业领导要重视机电管理工作,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并积极探索新的机电管理体制,使机电管理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发展。领导者提升管理理念,采用科学化管理。安全管理始终是煤矿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领导者们坚持“以人为本,精细管理”,这是防止煤矿机电事故的重要手段。
3.5 为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应做到:对低压电网,不准带电作业;电缆不准有明接头接线;电气设备安装使用要合理,绝缘水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接地网必须完整等。
对高压电网,不准带电作业;停、送电的操作,要根据书面申请或其他可靠的联系方式,由专职电工执行;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工作,必须
由专职的电气维修工进行,并要有工作票和施工措施;高压电气设备和高压电缆,必须分划编号、标明用途,并有停、送电标志;矿井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上应装设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移动变电站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
3.6 将强事故责任追究措施。法律是保护人身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武器。加强事故中责任追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实施,以儆效尤是有效避免风险事故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给予那些想要在法律面前逃避责任,无视安全的人上一堂风险课程。增强法律意识,不但是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更是对煤矿领导人的要求。
综上所述煤矿生产中造成机电事故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机电设备本身及其操作、机电操作人员、组织者领导者、外界环境等因素,但是通过对众多事故的分析,我们发现只要高度重视,大部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这需要我们做到:在机电购买中严格把关,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有关设备,操作人员尽可能专业化,上至领导下到操作人员都要高度重视,把细微工作落到实处。
结语:拒绝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这不仅仅是需要我们每个煤矿工人要做的事,也是每个煤矿领导人,政府部门联合起来要做的。因为煤矿机电的安全关系到每个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经济的财产安全。故此,我们要努力将规避风险,安全第一认真的落实到实处。全社会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当中来,为煤矿的安全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没有必然的事故,只有疏忽的预防 篇7
【关键词】机械故障;交通事故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一起重大的飞行安全事故背后都会有29个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个苗头背后还有l 000个事故隐患。对隐患、苗头、征兆的忽略,是导致意想不到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由机械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
一、机械故障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两例
事故一:2012年11月21日15时20分许,某部驻训的部队编队回撤途中,驾驶员李某所驾车辆追尾前车,李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带车干部和副驾驶员受轻伤。后据带车干部反映,该车行驶中发现制动时有时无,停车检查未发现原因,抱着侥幸心理,凑合上路。打算到营区后再送到修理所检修,未想到车没到营区,恶性交通事故就发生了。经拆检有关零部件发现:导致这次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车制动系中与真空增压泵相接的1根真空管上有一长约20 mm、最宽处约1.5 mm的裂缝。在该真空管上有一层较厚的灰尘覆盖,抹去灰尘即可看见此裂缝。
事故二:2012年8月8日上午,某部边防团一台依维柯巡逻车计划到县城进行保养,行至距县城约6.1公里处山段转弯时滑入山谷,司机杨某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检查发现该车横拉杆左球销和球销座都磨损严重,尤其是该球销磨损严重超限,已不成形,导致车辆在转弯时,球销滑出,方向失控而滑入山谷。
二、原因分析
从上述两起交通事故中不难发现,它们都是由机械故障引发的,这些机械故障的发生过程都是缓慢的,不是突发性的,而事故的发生却是突发性的。“事故一”是日常维护中的工作未做好,甚至疏忽未做,特别是在故障出现时有时无的先兆时,也未能认真检查,及时送修,而是心存侥幸,凑合上路,忽视了行车必须安全的教训,诱发了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事故二”则是车辆在维修中未坚持原则,球销的磨损严重超标,磨损到能滑出的情况,非一日所致,车辆在平时的保养时就应予以更换,在车辆维修中若能坚持原则而不消极等待,把握旧件能不能用的界限,而不是凑合,这次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此外这两起事故在人的因素上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侥幸心理严重,“忧患”意识不强。侥幸心理是发生车辆事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事故一中驾驶员对事故隐患的存在,心里很清楚,但认为问题较小,不必大惊小怪,侥幸心理难以克服。有些驾驶员自恃技术较好而防范意识不强。二是消极被动预防,主动性不够。这在两起事故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如事故一中真空管上有一层较厚的灰尘覆盖,可以看出平时对车辆缺乏最基本的养护,如果回场后能擦洗车辆,隐患是很容易发现的,事故二中球销的磨损严重超标,这也是在平时的维护保养中能轻易发现的,可见驾驶员对维护保养得轻视有多么严重,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有多么的疏忽。
三、预防对策
1.坚持车辆日常维护和保养制度
保证车况良好。良好的车辆技术性能是保证安全行驶的基础。除了要建立完善的车辆出场安全检查制度和基于检测的车辆维修制度外,驾驶员日常应勤于维护车辆,出车前应彻底检查转向系和制动系,认真做好车辆的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车况良好,杜绝车辆带病上路行驶。
车辆必须按照使用年限和车公里数落实维护与保养规定,汽车部(分)队应按规定组织实施车场日,定期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排除故障和消除事故隐患。执行任务的车辆必须保证技术性能良好,经车场值班员或分队领导检查后方可出场,进、出场和途中應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每年部队必须组织对车辆进行年度审验,核查车辆数质量情况及时提出车辆送修和处理意见。
2.严密细致管理,狠抓制度落实
从这两起事故案例分析,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的影子。因此切实加大从严治军的力度,也是预防车辆事故的有力抓手。一是各级领导要有解决问题的勇气和魄力。法规的权威性是通过领导从严治军的决心来实现的。对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任其发展就会积重难返。事故的发生,还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二是要从严治“行”。事实上,一些车辆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管理行为不落实、不到位所致。三是要在解决薄弱环上下功夫。经验告诉我们,发生事故常常是由于工作缺乏严密性而造成的。预防车辆事故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薄弱环节上,把严字贯穿到各项工作始终,构成全方位的管理网络。
【油库事故的预防】推荐阅读:
用工存在的问题油库12-10
顶板事故的预防11-18
农机事故的预防01-03
预防施工事故的关键09-19
谈机场油库变频技术的应用论文06-10
电梯事故的分析与预防05-29
农机事故的成因与预防10-23
变压器的事故预防11-23
事故的预防及救援措施06-30
油库火灾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