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检测(通用7篇)
油库检测 篇1
为了解某公司成品油库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受公司委托我单位于2014年4月对该公司成品油库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陕西省某成品油库。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成品油库的基本情况、工艺流程、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及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等。
1.2.2 采样与检测方法
按照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进行布点采样。化学毒物按照GBZ/T 160-2004和GBZ/T 160-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进行采样分析;噪声按照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进行测量,工频电场按照GBZ/T 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进行测量。
1.3 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GBZ-2010、BGZ 2.1-2007、GBZ 2.2-2007、GBZ 158-2003、GBZ 188-2007、GBZ 11651-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管理总局和安监总厅安健[2003]171号[1,2,3,4,5,6,7,8,9]。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该成品油库隶属于某输油气分公司,公司设置9个科室,包括办公室、生产科、安全科、管道科、人事科、财务科、计划科、党群科和供应站,主要负责成品油管道的运行工作。该成品油库现有劳动定员80人,包括管理岗9人,综合运行岗56人,管道保护岗4人,后勤11人。运行制度为5班3倒,每班8 h,实行工作2月休息1月的大班轮休制度。该项目的输送介质为0#柴油和93#汽油,主要工艺流程为:上站来油→进站阀组→罐区→输油泵→出站阀组→下游站场。主要设备包括:汽油罐、柴油罐、给油泵、混油泵、过滤器、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和变配电设施等。
2.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汽油、混油在贮存、输送过程中会产生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柴油在贮存、输送过程中会产生非甲烷总烃,含油污水处理间可能会有硫化氢蓄积,输油泵运行过程中可产生噪声,变/配电设施可产生工频电场。因此,本场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非甲烷总烃、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噪声和工频电场。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3.1 化学毒物浓度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硫化氢及苯、甲苯、甲苯的检测结果均低于最低检出浓度,非甲烷总烃和溶剂汽油的检测结果也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具体检测见表1。
2.3.2 物理因素检测结果
该成品油库工作现场的噪声强度检测结果显示运行人员8h等效声级为76.4 d B(A),符合国家接触限值[85 d B(A)]的要求。输油泵区噪声强度为90.8 d B(A)。变配电室工频电场检测结果为32.4~36.4 V/m,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5 k V/m的要求。
2.4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评价
采用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自动化、密闭化程度较高,大大减少员工直接接触的机会;工艺区装置多为露天布置,减少毒物的聚积;输油泵区、罐区设置有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防护设施设置情况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2.5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
公司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为员工配备有防静电工作服(春秋装、夏装、冬装)、防静电工作鞋(单鞋、棉鞋)、安全帽、护目镜和防噪声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建立有劳动防护用品台账,防护用品配备情况符合《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的要求。
2.6 应急救援设施评价
公司制定有应急预案,预案中明确了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启动程序、应急保障、预案培训与演练、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分类预案等内容,公司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每半年组织1次预案演练,公司为成品油库配备的应急救援设施包括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便携式氧含量检测仪和急救箱等,工艺区未设置风向标,有应急撤离通道,但未设置明显的逃生路线标识。应急救援设施设置情况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注:C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CSTEL—短时间接触浓度;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2.7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公司设有安全科,配备1名专职人员负责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成品油库设1名安全员兼管职业健康工作。安全科负责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检测工作、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防护设施的维护管理和防护用品的配发、使用情况监督等。公司制定有关于现场检测、职业健康检查、防护用品、三同时及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各岗位制定有作业指导书。公司建立有职业卫生档案,但档案内容填写不够规范。公司委托当地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院对员工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结果未发现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患者,但并未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成品油库设置有“必须带防护眼镜”和“注意安全”等安全警示标识,未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不符合文献[1]和[8]的要求。
3 讨论
3.1 结论
成品油库的主要输送介质为0#柴油和93#汽油,工作场所中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非甲烷总烃、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噪声和工频电场。经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除输油泵区噪声强度大于85 d B(A)外,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均符合文献[3-4]的要求。经现场调查本工程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密闭化输送流程,主要工艺设备均为露天布置,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毒物的聚积机会。虽然输油泵区的噪声强度为90.8 d B(A),但公司为员工配备了防噪声耳塞,该耳塞的SNR值为31 d B,有效声衰减值为18.6 d B,能够满足个人防护的要求。公司可同时采用减少员工接触高噪声作业时间,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在个人防护基础上尽量减少接触时间[10,11,12]。公司有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制定有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公司每年委托具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质的单位对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检测,委托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院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和职业病患者,符合文献[6]的要求。公司建立有职业卫生档案,但内容填写不够规范,未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符合文献[1,8]的要求。公司在上岗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均告知作业人员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也通过书面方式告知员工。在工作场所中未设置任何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未设置任何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和检测结果告知说明,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情况不符合文献[5]的规定。综上所述,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3.2 建议
(1)应在成品油库的醒目位置设置风向标,并在应急撤离通道上设置明显标识[13]。(2)督促员工在进入输油泵区应配戴防噪声耳塞,并尽量减少停留时间。(3)按照文献[8]的要求,完善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4)按照文献[9]的要求,完善公司职业卫生档案内容的填写工作。(5)按照文献[1]的要求,为员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资料[14]。(6)按照文献[5]的规定设置警示标识,如输油泵区设置“噪声有害”和“戴护耳器”警示标识,工艺区入口处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告知卡,汽油罐区应设置汽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含油污水处理区应设置硫化氢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油库检测 篇2
1 雷击对油库造成的危害
1.1 直击雷的危害
直击雷就是平时的雷电现象, 是雷雨云对大地和地面建筑物的放电现象, 直击雷具有强大冲击雷电流、炽热高温、强烈电磁辐射以及冲击波会损坏放电线路上的建筑物、输电线路、电子设备等, 甚至会威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油库暴露于地表, 在直击雷发生时, 外部的导体都有可能被雷电击中而发生导电引起火灾或者爆炸。
1.2 电磁感性危害
与直击雷电不同的是, 这是由雷电产生的电磁感应带来危害, 雷云层之间或者是雷云层和大地之间放电, 会在放电周围产生电磁感应, 形成雷电感应高电压和雷电电磁脉冲, 地面建筑物的金属部件、管道、各种线路都会将这种雷电产生的高电压送入室内的电线或者管道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坏。
2 油库防雷击检测
在多雷或者雷电多发区要在油库区做好相关的检测工作, 如雷区的地理位置, 周边建筑物构造, 库区年雷暴日统计, 以及库区内部的罐液位值计量、温度计量、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等。
2.1 检测程序
油库防雷检测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检测工作十分重要, 所以要按照相关的规定, 履行检测程序。首先, 油库工作人员要向防雷检测中心提出防雷检测申请。防雷检测中心通过申请后要制定检测方案, 确定专门的检测人员, 准备相关仪器, 约定检测时间。其次, 检测工作开始, 检测人员要严格对照易燃易爆场所作业检测操作的相关规定, 不能遗漏检测点, 也不能离开油库工作人员的跟随。
2.2 检测项目及技术
油库区的检测项目包括防雷分类、防雷分区、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接闪器、电磁屏蔽、电涌保护器等。油库的防雷分类分区都较为固定, 油库区是二类防雷区, 库办公区为三类防雷区。
2.2.1 接闪器、接地体、引下线等
体积超过五万立方米的金属贮罐要求接地电阻在5欧之下, 体积小于五万立方米的接地电阻小于10欧。贮罐顶板的厚度在4毫米以上的, 贮罐本体就是接闪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金属贮罐必须设置环形防雷接地, 接地点要大于两处, 接地电阻不小于10欧, 防雷感应接地不超过30欧。同时检测金属油罐的阻火器、呼吸阀、透光孔等配件也必须进行等电位连接。关于接地装置的的设计、施工资料、防腐措施等要进行相关检测是否符合规定。引下线的检测主要是进行引下线与建筑物、人行道、出入口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相关防雷设计要求。
2.2.2 防雷击装置及防静电措施
防雷击装置包括等电位的接地装置。等电位主要是库区及建筑物内部的设备、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等所有有金属的物体进行接地装置, 并根据有关防雷的设计规范要求, 对上述装置进行接地电阻的检测。在架空金属管道、电缆桥架的部分防雷设置是每隔25米进行一次接地装置, 遇到转弯处必须进行防静电装置。储油罐的位置最好将防雷接地装置兼用为防静电装置。
2.2.3 油库电源系统及输送系统
油库的动力、照明还有通信线路都比较适合采用铠装屏蔽电缆, 检测主要是对屏蔽电缆埋地引入时候与危架空线连接处装置过电压保护器进行相关检测。相关规定的电压保护器、电缆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都应该进行电气连接并进行接地, 且冲击电阻不能超过10欧。油库的输送系统中重点要检测的是卸油台, 在卸油台应该设置防感应雷接地测试点, 输油管路也应该连接成电气通路, 做好防感应接地。
2.2.4 加油站防雷检测
汽车加油站是油库的主要聚集场所, 根据相关的《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施工规范》规定, 汽车加油站的主要构成有地下储油罐、汽车卸油场、加油岛及站房。所以, 在加油站, 油库主要是油罐构成的, 防雷措施要对各个罐区进行重点布置, 对加油岛、罩棚应及时防直击雷装置, 埋地油罐的罐体等主要配件都要进行电气连接后接地。
2.2.5 库区监控设备
为了保证库区的各项安全及管理, 库区的监控设备和计算机设备必不可少, 检测过程中针对监控设备, 主要是检测其摄像机是否有避雷设备, 信号线、控制线是否有电涌保护器, 布线是否符合安全距离等。库区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也有相关的规定, 机房建设不宜过高, 应该是在三类防雷区的建筑物, 主要检测机房的连接结构、连接材料, 电阻的安装, 连接线长度等硬件设施是否符合防雷的规则。
2.2.6 数据整理
这是检测工作的最后环节, 虽然数据整理看上去技术含量较低, 但是在对整个防雷检测工作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步骤。防雷检测的数据必须要如实填写, 参与检测工作的人员都要在相关统计资料上签名存档。数据记录后还要在最快时间内出示一份根据数据分析后填写的检测报告。
2.2.7 非金属油罐
非金属油罐的避雷措施, 都是采用的独立避雷针或者避雷网, 在非金属油罐的避雷技术中, 要注意独立的避雷装置要和保护物保持3米以内的距离, 避雷网的网格不能超过6m×6m, 引下线至少两根且均匀或者对称布置。非金属的防雷接地电阻要小于10欧, 其他配套设施要进行等电位连接, 并且要在防直击雷的保护范围之内。
油库的安全并不完全依赖防雷技术, 雷电毕竟是不可预测的天气, 只有在研究人员可以预知的范围内最好相关的防护工作, 对于油库的建设中涉及的金属材料规格进行严格审核, 油库设计施工中做好接地线等设施的建设和监管, 就能有效的避免雷电给油库带来的危害。
摘要:当今社会石油工业蒸蒸日上, 石油运用广泛, 油储规模扩大, 石油本身就是易燃易爆品, 一旦发生火灾或者爆炸, 就会对社会产生难以预计的危害, 而引发油库发生以上危害的原因有很多, 除了人为因素, 自然界的雷电灾害也是主要的导火索, 雷电是一种不可预见的天气现象, 为了防止雷电引发油库危险, 只能在平时加强防雷工作。
关键词:油库,防雷,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1]刘辉.关于油库防静电接地装置设定位置的探讨[J].石油商计, 2009.
[2]王海芳.汽车加油站防雷检测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探讨[J].石油库与加油站, 2009.
[3]李伟.对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的几点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0.
[4]高海松, 谭林, 刘宇星, 罗笑.烟花爆竹药物仓库的安全设计[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9.
成品油库管理优化探讨 篇3
关键词:成品油库存,管理,优化
成品油库是成品油供应系统中重要的物流枢纽, 是保障着成品油一次、二次配送运输的主要条件。成品油油库作用的发挥受成品油库存管理的规范与否的制约, 成品油油库库存的管理机制合理、规范, 可以有效的促进成品油配送中心的作用发挥, 消除运输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 从而提高了成品油运输的效率。
1 成品油库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成品油库存管理还是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主, 主要是根据以往的油库库存量和销售经验, 依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油库的进货计划, 然后及时上报给油品销售的供应商, 他们在根据用户的订单安排送货。在此种销售模式下, 成品油的销售部分会采用适应自己销售策略, 来了解现有的库存现状以及确定订购时间, 库存管理满足订购条件时, 应该及时向上游供应商下订单, 接到订单后由供应商组织供货。这种模式给库存管理带来了信息化程度不高、竞争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
1.1 供应成品油效率不高
传统的管理模式无实施业务流程的再造, 这样导致成品油物流相关环节不能衔接顺畅, 会导致流通环节时间消耗的较长, 工作效率低。而供应商对成品油的运送大部分依靠下游企业的需求来实现, 各销售区域的主要是按照行政区域来划分的, 这样导致有些油库和加油站在进货的时候舍近求远, 出现迂回运输, 增加了运输费用, 同时造成了资源浪费。在各个不同的销售区域内部, 还会出现运力不平衡的现象, 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合理, 使运营成本升高。
1.2 在成品油物流活动信息传递过程中, 存在“长鞭效应”
所谓的长鞭效应。是在油库各方面物流活动流程上, 依据下一级企业的计划情况来制定及落实各种决策, 如果出现所掌握的信息有出入, 就会致使整个流程运行不顺畅, 并且会逐级增加。“长鞭效应”会影响到石油及石化企业, 并造成一定的浪费, 同时会使上游公司增加工作量, 导致企业现有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成品油运输的时间。由于企业成品油物流信息化程度低致使成品油物流中长鞭效应的出现。
1.3 油库库存运营管理水平不高
现阶段我们成品油的储存设施存在单库容量小、总体库容过剩、布局不合理等存在储存设备不能适应现代化配送的需要等问题, 制约油库库存管理的重要因素有油库设备陈旧、管理水平不高。除以上因素外油库内部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低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不完善也是影响油库库存管理的主要因素。
2 成品油油库库存管理的优化措施
2.1 加强油库库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以油库液位仪等自动化系统为基准, 建立油库管理的统一标准和管理信息系统, 对油库库存的实际库存信息进行分层次实时监控。及时了解本单位油库的实际库存, 同时熟知供应区域内管理的油库和地区油库的库存情况, 掌握销售企业全部库存信息, 同时做好各物流环节的数据监控工作, 主要是对一、二级库存及各品种和规格油品的库存信息了解掌握, 按照掌握的情况, 调度运输组织和送货安排要依据掌握的信息, 实现计划调度滚动优化, 及时对区域油品销售的合理库存进行补充。
借助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和集约化的配送体系, 按照资源需求计划, 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将市场需要的油品, 在正确的时间里, 以优化的运输方式、良好的状态和合适的成本送达到合理辐射半径内的油库、加油站和终端用户, 提高配送体系的效率和精确性, 能使对油库的资源供给更为及时, 降低油库缺油、压车、压船的概率, 降低安全库存的需求, 保持合理的循环库存, 缩短油品调运组织配送的周期。下游企业可以放开手脚进行核心业务的开发, 做好市场终端销售业务, 降低库存管理成本, 保证市场需求。
2.2 优化库存管理, 提高运营效益
2.2.1 以优化油库为基点, 协调库存情况
以提高油库周转率为目标, 来加强对相关变化的适应性, 统一优化和调配辖区内现有油库资源, 使油库数量、资源分布与库容合理化, 并进行库存油品结构和库存保有量的优化, 充分发挥移动库存的作用, 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实现精细化管理, 加速库存周转速度, 降低库存水平和储存保管费用。通过对油库作业数据的及时记录, 实现对油库库存的实时监控, 为制订合理的油库安全库存与补货计划提供基础, 伴随市场预测准确性的不断提高, 资源配置计划与调运计划兑现率的提高, 油库补货的不确定性将降低, 这也为降低因供货不确定性而进行的油品储备, 从而最终达到加速油库库存周转、降低储存保管费用的效果。
2.2.2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保证存货安全
对于成品油销售公司来说, 成品油库存是的它一项重要资产, 油库经营管理效益的提高关键环节主要是存货资产价值的管理, 所以在库存管理中要对实物库存的定期盘点和抽查盘点等方面重点管理。
(1) 库存管理流程规范。在日常管理中要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及会计等相关记录, 来明确存货取发出、验收入库、库存保管等相关环节的管理要求, 确保有效控制库存管理全过程中的风险。
(2) 现场库存监督。对库存管理油库现场监督盘点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由财务资产、调运、配置、质量检验和油品监督检测中心组成现场盘点抽查小组, 经过监督抽查的盘点, 检查油库库存管理中的账实是否相符, 检测油库库存机构定期盘点实效性, 从而来加强库存的管理的有效性。
3 合理利用油库功能, 提高油库的运营效益
在保证下游销售企业资源均衡供应和炼化企业生产后路畅通的前提下, 要充分发挥将中转集散油库储备功能的作用, 及时准确地进行调节油库库存, 充分利用好油库的蓄水池的作用, 从而使油库的运营效益大大提高。经营状态正常的运行下, 加强成品油价格预测及需求走势的研究, 如遇产品供应充足及价格预期上涨的前提下, 应该增加油品的收储, 这样可以将由于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保留在一级配送油库, 避免由于再流通及终端销售环节的投机行为, 与此同时还能够避免因为价格变动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相反, 当价格的预期降低时, 在保障市场供应的前提下, 降低油库库存量。
参考文献
[1]王亮, 曹迪.成品油库存管理的策略及优化[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0 (01)
[2]赵树民, 林玉宽.成品油销售企业油库经营管理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0 (08)
浅析油库安全管理 篇4
一、成品油的危险特性
1. 易燃性:
成品油具有容易燃烧的特点, 因而也就潜在着很大的火灾危险性。闪点愈高, 火灾危险性愈小, 闪点愈低, 火灾危险性则愈大。成品油的闪点一般在 (-50℃) — (-30℃) 之间, 在任何大气温度下均能使其挥发出大量的油蒸气, 只要遇到极小能量的火花就能点燃, 因此火灾危险性大。
2. 易爆性:
油蒸气与空气混合, 当达到一定混合比范围时, 遇火即发生爆炸。成品油火灾过程中, 随着成品油蒸气浓度的增减变化, 爆炸和燃烧交替出现的, 增加了灭火的难度。
3. 易蒸发:
轻质油品的蒸发现象尤为显著, 蒸发速度与温度、空气流动速度、蒸发面积、液体表面承受的压力、密度有很大关系。成品油蒸发出来的气体比重较大, 它们常常飘散在空气不大流通的低洼部位, 或积聚在作业场所低洼处。一有火花即会酿成爆炸或燃烧事故, 甚至造成惨重损失。
4. 易产生静电:
成品油是导电率极低的非极性物质, 当它沿管道流动与管壁磨擦, 或在运输过程中与船上罐、舱壁冲撞以及油流的喷射、冲击, 都会产生静电。在静电电位高于4V时, 发生的静电火花达到汽油蒸气点燃能量, 足以使汽油蒸气着火、爆炸。
5. 易受热膨胀:
存放密闭容器的成品油, 由于温度升高, 体积也随之增大。当体积膨胀超过容器承受压力时, 就会使容器发生爆裂, 爆破, 有时还伴随着爆炸声响。当温度突然变低, 体积急剧缩小, 造成容器内负压, 也会使油罐被大气压瘪、变形以至于损坏报废。
6. 具有一定的毒害性:
油品的毒害性因其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结合组成的烃的类型不同而不同。不饱和烃、芳香烃就较烷烃的毒害性大, 易蒸发的成品油较不易蒸发的成品油危害性大, 轻质油特别是汽油中含有不少芳香烃和不饱和烃, 而且蒸发性又很强, 因而它的危害性也特别大。
二、油库安全管理探讨
鉴于成品油具有以上危险特性, 为保证油库安全生产, 需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管理。
1.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狠抓各级安全生产责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 制定和完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领导、各级职能部门和每个职工的安全职责, 使安全生产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以书面形式逐级签订各岗位和各工种的安全生产合同, 使每个员工熟知自己的安全责任, 懂得干什么和怎么干, 通过安全生产合同的签订, 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为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行为准则, 确保生产无事故。
2. 制定完善操作规程和奖惩机制
结合油库实际情况和生产形势发展的要求, 制定操作规程, 明确规定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应由谁来做, 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 做到什么程度, 明确操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 操作规程需装订成册, 发给各岗位员工学习, 使员工能够熟掌握岗位相关的技术标准,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操作规程, 了解本操作工序和安全要求, 做到按章、按规范、按程序操作。
油库需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 在日常工作中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制约、制裁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促使员工在安全生产上自觉约束和纠正“三违”行为。尤其加强码头等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严守操作规程, 明确安全检查标准, 杜绝“三违”现象发生。结合事故案例, 组织员工查找身边的习惯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开展警示教育。在员工安全合同中对“三违”作出明确的约定, 对三违行为采取强制性管理手段, 提高管理水平, 确保安全生产。
3. 加强教育和培训, 夯实安全工作基础
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 加大宣传, 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观念,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广泛开展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 争做遵章守纪的员工”的安全宣传活动, 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促使牢固树立安全管理理念, 由“要我安全”, 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 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变, 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工作氛围, 实现油库的本质安全。
注重从员工的基础教育入手, 强化新员工三级培训和基本功训练, 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在作业中做到想一想操作对自己、对他人有什么风险, 确认操作是否符合规程, 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确认操作工具设备和操作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确认遇到紧急情况时措施是否明确可行。
4. 加强检查和隐患治理, 强化设备管理
强化设备的日常管理, 严格落实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制度, 设备保养做到定人员、定责任、定标准, 把设备维护责任落实到人。认真落实油库安全巡检制度, 做到库区操作班按时检, 油库按日检, 以杜绝各种设备隐患。尤其加强库区、码头等要害部位和关键设备的监督管理, 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对要害部位和设施进行定期与不定期, 全面与局部的检查, 落实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各项措施。
5. 建立完善事故预案, 加强预案的演练
进一步完善各种应急预案, 明确规定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在出现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和义务, 明确联络程序, 加紧应急物资的储备, 充实应急抢险力量, 增强在应急事故情况的处理能力。平时加强应急抢险队伍训练, 提高抢险技能。按训练计划全面开展岗位练兵活动, 按照各种预案定期演练, 全体员工作为义务消防员做到熟知各种应急预案, 把紧急情况消灭在初始阶段, 增强职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和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的意识。
结论
油库作为接卸、储存、发油的生产场所, 在安全管理方面, 需守土有责, 加强属地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逐级传递安全责任, 各岗规定操作动作;加强培训,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 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定期巡检和维护保养, 将工艺设备、仪器仪表失灵老化引起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 实现本质安全;完善应急预案与演练, 平战结合, 最大限度降低既发事故的损失。
摘要:油库是储存、收发成品油的场所, 油库安全工作是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 是油库管理的生命线, 是改善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油库路灯节能改造应用 篇5
关键词:路灯控制,节能降耗,时控开关
1 中原油田柳屯油库路灯控制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们柳屯油库路灯采用 (全夜灯) 照明方式, 这样造成大量电能浪费, 在资源紧张以及节能降耗的大背景下,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了改进路灯控制的方案, 通过实施来达到节能降耗目的。目前柳屯油库有36盏路灯, 其中20盏路灯是15米的广场高杆灯, 16盏是6米的梯形灯。其中每个15米的高杆灯上装3至5个用的400W的金属卤化灯, 金属卤化灯一直采用电感式镇流器和气体放电灯配套使用, 镇流器由铁芯线圈组成。电感式镇流器在照明系统存在缺点:功率因数低, 体积大, 重量沉, 自身耗电量大, 占到额定功率20%左右。6米的梯形灯上装12个40W的白炽灯, 发光能耗低, 耗电量大, 寿命短。全部路灯工作方式是采用断路器+磁力启动器控制。每天都需要值班人员到现场去操作, 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维护成本很高。
2 实施改进路灯控制方案
根据中原油田柳屯油库路灯控制现状和单位的实际情况, 决定采用微电脑时空开关控制, 时控开关是一个以单片微处理器为核心配合电子电路等组成一个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根据人为设定的时间控制路灯的开和关。功能特点是:每日可设置多个时段;能以天或星期循环工作;时间设定可精确到1分钟。由于四季时差关系, 需要经常对设定的时间进行调整。
现时控开关上所设定的路灯工作时间, 由本油库调度统一安排调整。据统计, 每年调整约为30次, 平均每12天一次。这种工作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不一样, 中原油田地区相邻两天的时差约为50秒。如不能及时调整路灯时间, 势必降低路灯的工作效率;导致电能的白白浪费;我们针对油库路灯控制进行了改进实验, 使路灯能够根据每天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 实现自动、准确点亮以及熄灭, 从而达到减少人力、物力、电能浪费的目的。
3 采用时控开关和断路器结合方式控制路灯
在实际工作中, 柳屯油库照明在2012年全年用电量达到了60.36万度电, 月平均高达5.03万度。在全局成本紧缩的情况下, 处下达了2013年全年用电指标为65万度。为了更好的完成节约用电的指标, 我们自己制定了年用电量比上一年降低10%的目标, 控制在61.5万度, 针对这一指标, 柳屯油库在成立了以调度长王朝民为首的节能降耗QC小组, 在QC小组对全库的用电设备、办公设备, 各种电器及照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后, 对柳屯油库用电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制订了一整套整改措施, 通过的用电设备进行改造, 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针对遇到的技术问题, 我们翻阅大量的资料, 从中筛选出一台智能化程度高, 控制成本低, 运行稳定且不需要人工调节就能根据所在地区天色变化, 自动调整路灯开启时间的路灯控制器。
4 现场实施
2013年1月2日, 我们在柳屯油库高杆路灯控制柜内和梯形灯控制柜内安装了微电脑失控开关控制器, 其接线方式是与现有的路灯接触器线圈、时控开关进行串联连接。微电脑路灯控制器左边两个接线端子接220V电源, 右边两个接线端子接电灯等负载。
具体接线见下图:
1) 接线方法:
2) 开关灯动作的必要条件:a.必须同时满足下列3项条件时才会开灯:时控开灯时间已到、光照度达到设定值、湿度探测器处于干燥状态或未安装 (阻值≥1M) 。b.当出现下列1项条件时就会关灯:时控关灯时间已到;光照度达到设定值;湿度探测器被雨水淋湿 (阻值≤50K) 。
3) 北京时间的设定:a.按住“取消/恢复”键3秒钟以上, 屏幕左下角的上锁符号“d”就会出现或者消失。上锁后不能更改设置。如果30秒内未进行下一步操作, 微电脑会保存当前的设置, 重新显示北京时间。b.按下“时钟”键不放松的同时, 分别按下“校星期”键、“校时”键、“校分”键, 可设定星期和时间。
4) 自动开关灯的设定:按“自动/手动”健, 使液晶屏下方的箭头“▼”移动到“自动”位置, 并注意以下事项, 以免出现“不动作”。a.如果按此键时正处于定时开灯的时间范围之内, 应让箭头“▼”从
“开”移动到“自动”位置。b.如果按此键时正处于定时关灯的时间范围之内, 应让箭头“▼”从“关”移动到“自动”位置。
5) 手动开关灯的设定:按“自动/手动”健, 当液晶屏下方的箭头“▼”移动到“开”时, 路灯强制开启, 适用于白天检修路灯。注意白天强制开灯时, 须将光控插头拔下, 否则会自动返回关灯状态。当液晶屏下方的箭头“▼”移动到“关”时, 路灯强制关闭。
初步时控开关设定:开关时间为一年中最早亮灯时间 (17:05) , 最晚关灯时间 (7:30) 。这样设定缩小了路灯早开或晚关的时间范围, 加强了开关路灯的可靠性。
5 效果分析
开展实验数据的采集, 其中包括每天亮灭灯的时间、调整路灯次数、耗电量、安装使用情况等。最后根据收集到的所有数据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了对比。具体数据对比见下表:
截止到3月31日, 调整路灯时间次数为6;开、关灯及时准确率为100%;时间误差为7秒;路灯用电量为15620度, 比2012年同期电量减少约8%, 节约电量1420度。
6 总结经济效益
油库风险预警管理研究 篇6
1. 油库风险作用机理与风险分类识别
在油库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因素,主要与油品、人员、设备、管理、环境相关,诸如油品的挥发性、易燃易爆性、毒性、储存数量等,人的安全意识、工作作风、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组织能力、身体状况等,设备设施的布局、使用状况、工艺布置、质量性能等,管理的安全教育、安全制度、组织管理(安全组织、安全检查、安全监督等)和技术措施(隔离保护、阻隔阻燃技术、紧急停车、遥控、报警、消防灭火)等,环境的社情民情、自然条件(气象条件、自然因素,如山洪泥石流、雨雪冰冻、地震、飓风、雷电、海啸等,皆是难以阻遏的巨大自然力量,其力量所至或直接造成破坏,或间接影响油料供应安全)和人造环境(如温度、湿度、噪声、照度、颜色)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对油库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其机理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油库风险具有影响因素多、系统性强、动态性大等特点,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就必须依据风险特点进行风险分类识别。一般地讲,依据风险的动态性,将油库风险分为固定风险(即指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不变的风险,如油库固定设施在某一个季度内较其它影响因素而言变动较小)和可变风险(即指在一定时期内变化较大的风险,如油库作业中人员活动的频繁程度、暴露的时间长短等对风险影响较大);另一种分类方法是可依据作业性质划分风险类别,并进行风险识别。通常,将油库作业风险划分为四类,即一类作业风险(主要包括在储存甲乙类油品洞库内、覆土油罐室内和油罐罐体上、带油管道及设备上动火作业;对储存甲乙类油品油罐进行清洗、除锈、涂装作业等);二类作业风险(主要包括油泵房(含露天泵站)、轻油灌桶亭(间、棚)、自用加油站、库房内、油品装卸作业区、阀组井、管沟内、含油污水处理站内和输油管线等爆炸危险场所动火作业;汽车零发油作业;甲乙类油品散装收发作业;甲乙类油品灌桶作业;储存丙A类油品油罐清洗、除锈、涂装作业;油库设备(呼吸阀、测量孔等)在线检修作业等);三类作业风险(主要包括储存区、收发作业区内除一、二类安全风险场所以外的动火作业;桶装甲乙类油品装卸、倒垛作业等);四类作业风险(主要包括丙类散装油品收发作业;油罐测量、取样、化验作业;除一、二、三类安全风险之外的其它潜在安全风险的作业等)。
2. 油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油库风险因素识别,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分为三级共40个指标,见表1。
3. 油库风险预警建模与应用
(1)确定指标权重
选择油库领导、业务干部、专家教授进行咨询,确定的各级指标权重见表1。
(2)划分风险评分等级标准
每一项三级指标评分采用10分制,并将其划分为两个大类5个等级,见表2。
(3)风险预警计算模型
式中ai,——第i个指标的风险判分;
wi——第i个指标的权重;
λi——第i个否决项指标的阈值;一般取7分。
(4)风险预警模拟及结果
依据表1和表2中给定的指标和权重,对ML油库的实际风险值进行评分, 并采用公式1进行计算,其结果为5.03分,属于低风险,可以接受。
4.油库风险控制
后方油库安全风险是油品、人员、设备设施、管理、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一是要建立油库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健全油库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建立油库安全培训教育机制、油库风险因素识别与隐患排查机制、油库作业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油库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油库安全绩效考评机制;二是要采用先进合理的油料安全技术,如阻隔防爆技术、油库油气混合物抑爆系统等;三是要搞好油库安全文化建设;四是要运用科学的管控方法(如油库风险控制雷达图) 进行控制。
5.结论
(1)讨论了油库风险作用机理和风险类别,将油库风险分为固定风险和可变风险,为油库风险预警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2)构建了油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评分等级标准,将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指标,为实施油库分析预警提供了科学方法;
(3)构建了油库风险预警数学模型, 解决了一票否决等评估问题,为科学计算油库风险提供了证据;
(4)提出了油库风险控制体系,包括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应用先进安全技术、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安全绩效考评机制,为控制油库风险、高效处理风险提供了实践遵循。
摘要:油库安全是实现油料供应与保障任务的基本要求,风险预警对于确保油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着重讨论油库风险作用机理、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和预警建模问题,以及风险控制方法,对于搞好油库安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浅析影响油库安全的因素 篇7
一、储备物资自身特性
后方油库储存着大量的油料,其自身的危险性是由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的,例如:易燃易爆性、挥发流动性、有毒性等。危险物资的这些特性,会危及自身安全,进而影响整个油库的安全。
1易燃、易爆性
油料是可燃性物质,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燃烧。油料的燃烧性是以油品的闪点划分的,有些油品的闪点和燃点很低,非常容易燃烧,火灾的危险性就很大。同时,油蒸汽与空气充分混合,并达到一定的比例范围,遇到火源就极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2易挥发、流动性
在常温下,油品表面存在蒸发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热运动不断加剧,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因此具有逸出液体表面能力的分子数增加,挥发性就越强。油料的挥发性大极易形成爆炸危险性环境以及形成对环境的污染。挥发带来轻质馏分的减少,不但造成数量的损失,同时也使油料质量变坏。油品多呈液态或半固体状态,比重一般较轻,易于运用管道输送。但是,一旦管路、容器破损或闸阀关闭不严、超出容器应装容量,就容易造成跑、冒、滴、漏,不但造成数量损失、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一旦事故发生,油料漫流,油流到哪里,火就容易着到哪里,给火灾扑救带来困难。
3有毒性
大多数石油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油料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其中芳香烃毒性最大,环烷烃次之,烷烃最小。油蒸汽经口、鼻进入呼吸系统,使人体器官受害而产生急性和慢性中毒。空气中汽油蒸汽含量为0.28%时,经过4~12分钟,人便会感到头晕;含量达到1.13%~2.22%时,便会发生急性中毒,使人难以支持;当油蒸汽含量更高时,会使人立即昏倒,失去知觉,甚至有生命危险。油蒸汽的慢性中毒会使人产生头晕、疲倦和嗜睡等症状,经常与油品接触的皮肤会产生脱脂、干燥、皮炎。
二、人员因素
在油库的管理运行过程中,人员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对象,既可能是“危险因素”的携行者,也可能是危险因素或违章作业的制止者。可以说,人员的因素是油库安全诸多影响因素中最复杂的因素,也是影响油库安全的关键因素。油库人员对油库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觉悟
油库所属人员的思想觉悟高、工作责任心强,对安全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危险隐患、激发因素就会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小。反之,油库人员工作马虎、粗枝大叶、不负责任,甚至有的个人主义膨胀,进行有意破坏,就可能留下事故隐患。
2业务素质
油库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决定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实际工作能力。受过安全教育的人员,事故发生率要比没有受过安全教育的人员少,而在安全技术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工作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这就对油库安全构成了威胁。
3工作作风
工作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不论领导在与不在,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假日还是平时,都能始终自觉执行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这是油库安全管理的必要条件。如果作风松懈,管理不严,有章不循,就会导致违章现象严重,事故不断。
4人体功能
人体的视、听、嗅、触功能以及脑的综合分析判断和记忆能力等,是进行生产、作业和工作的基本功能,但这些功能是有限度的,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外界干扰,有时会造成有些人员心神不安、身体不好、睡眠不足、精神不佳、过于劳累,导致其人体功能下降,从而产生失误;有时目标要求超出人体功能的极限,也会产生工作失误,从而引发事故。
三、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是使人、物、设施在环境中进行有效协调和组织行动的因素。其中人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动力,是进行“有效组织协调”的主导者。在油库运行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尽可能对人、物资、装备等进行协调和组织,避免危险的发生。建立规章制度,落实管理组织,完善安全措施,加强法制教育,明确安全责任等都是协调人、设施、环境、物资,并使之进行安全生产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规章制度是搞好安全管理,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人的行为、设施状况等不超越其规定的范围,这是安全的基本保证。搞好安全管理,必须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组织措施(安全组织、安全监督等)及技术措施(遥控、报警等)。在管理上必须有章必依、违章必究,制度要付之实施,措施要行之有效。
四、设备设施
后方油库设备设施是指储存、运输、检验油料及其安全的装备和设施,它们是实施油料保障的基本手段,是完成保障任务的物质技术基础。如果设备设施配套齐全、技术状况良好、位置适当,就具备了安全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设备设施不全、质量低劣、位置不当,如油库建在泄洪道上、滑坡地区或通风系统堵塞、电气设备不防爆、设备带电、灭火剂失效等,不仅难以完成任务,而且有可能酿成安全事故。设备设施对油库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设施的技术性能
设备设施的机械强度、抗腐蚀性能和密封性能差,能大大增加危险品泄露可能。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和防爆性能不符合要求,则将大大增大电气火花引起的燃烧和爆炸事故。消防设备的技术性能差,则能增大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设备设施的技术状况
设备的技术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技术性能会不断下降,可靠性也随之变坏。设备设施陈旧,技术性能下降,装备破坏、磨损、锈蚀状况以及老化程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安全。
3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能力
许多设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能力,而有些则要专设安全防护装置,如正负压报警、油气浓度报警、防溢报警等都应当准确、可靠,杜绝失误。提高整体的安全防护性、快速反应能力和自动化水平,会更有利于保证安全。
五、环境因素
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这个环境中各种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影响油库安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气象、地质等自然环境因素,工作、生活的人造环境因素,还有社情、社会风气、民俗等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既影响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又激发物的不安全因素。
1自然环境
自然因素,如山洪、飓风、雷暴、阴雨、寒流、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极强,当油库遭受到自然灾害侵袭时,安全将受极大影响。
2人为环境
人为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噪声、照明度、颜色等,不但会使人员受影响导致失误,而且也使设备设施出现隐患,影响油库安全。
3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