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共8篇)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篇1
第五讲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
事物的普遍联系、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运动时物质的存在方式,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变化或上升的运动,意味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自然界的进化,人类社会的变迁,乃至人的思维变化,总体上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一、食物是永恒发展的在唯物辩证法中,“发展”与“运动”、“变化”密切相关。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孔子感慨“逝者如斯夫”,说的是运动;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说的也是运动。唯物辩证法肯定事物的联系,就必然肯定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因为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它们的相互作用就是运动”。
运动具有多种形式、不同方向,总体上看无非三种方向:一是单一水平运动,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间的转化;二是下降的运动,即从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变化;三是上升的运动,即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
发展指的是事物上升的运动,是事物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不仅是现实世界中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变化的整体方向和主导趋势。19世纪50年代,达尔文就用生物进化的事实证明了生命现象总体上升运动的发展趋势。20世纪70年代,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等非平衡态的自组织理论,进一步从理论上说明了自然界的上升运动。自组织理论认为,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纯粹的孤立系统在现实世界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任何系统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开放系统。当开放系统具备某些内外部条件时,如远离平衡状态、存在非线性作用和随机张落时,就会自发地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由于这一过程的指令来自系统内部而非外部,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为“自组织”。从宇宙的演化到人类历史的演变表明,现实世界以进化、上升为主线,在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即前进、上升的变化趋势。
发展的这种方向性又是通过发展的过程性体现出来的。所谓过程,就是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一个事物向另一个事物的转化,或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因此,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是否承认运动变化中存在着前进、上升和发展的趋势,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辩证法认为,不仅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着,而且这种运动变化的主导趋势和必然结果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因素,继承了其中的合理因素,增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因素,并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因而必然产生;旧事物的结构和功能由于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因而必然灭亡。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坚持唯物辩证的发展观,就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把事物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不断克服困难、开拓前进的。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依然不能自我陶醉、固步自封,而要保持居安思危、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我们事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唯物辩证法根本原则的发展思想,指出了发展是事物运动的总趋势;二是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发展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总趋势;三是特指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这三个层面一个比一个更为具体,一个比一个更为贴近现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理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世界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
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渐进性是指事物在量上发生的变化,是一种连续性的量变;飞跃性是指事物在质上的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终端”。事物不是处在量变之中,就是处在质变之中,整个世界就是质变和量变交织的活动过程。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是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体现。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性。作为哲学范畴,质是指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有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规定性。不同的事物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质。质和事物的直接同一意味着:事物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某物一旦丧失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就不是原来的某物而变为他物;质是一定事物的质,离开特定事物的质是不存在的。认清事物的质十分重要。只有了解事物的质,才能区别不同事物,找到解决不同事物矛盾的方法。如果混淆了事物之间质的区别,就会真假不辩、是非不清,就不可能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任何事物都有量的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量和质一样,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比如,物体的大小、质量的疏密、运动的快慢、人口数量的多少、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等等,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而量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大家所熟知的一例子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在高于0°C和低于之间变化,不会改变谁的液体状态这种物理的质。认识事物的质固然十分重要,认识事物的量同样不可忽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在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同时把握事物量的规定性,做到“胸中有数”。指挥作战,要对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作准确的估量,才能知己知彼,克敌制胜;指导建设,要通过市场调节或宏观调控保证各个经济部门资源分配的恰当比例关系,才能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使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准确而完备的统计和计算,为我们进行量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与量的统一体体现在“度”这个范畴中。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量变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比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度就是两个关节点0°C到之间范围内的量,低于0°C或高于100°C,水就变成冰或汽,而不再是液态水了。农作物种植要保持适当的种植密度,一个国家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要达到适当的积累率,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争取适当的增长速度等,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正确把握的度的问题。只有重视和争取达到最佳适度的量,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在度的范围内是连续渐变的,所以表现为渐进性。古人所说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小胜为大胜”,这个“积”的过程就是渐进性。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较量就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毛泽东在《论持久战》
中把抗日战争划分为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就是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趋势而做出的判断。质变是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是旧质的中断和向新质的跃迁,因而表现为飞跃性。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必须有渐进性的量的积累,然后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自然现象中的物种的演变,社会现象中的社会形态更替,都是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引起的质的飞跃。改革开放也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飞跃过程,从最初的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再到全方位的改革,从最早的4个经济特区,到沿海沿边开放,再到内陆地区的开放,中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飞跃。当然,渐进性与飞跃性又是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渐进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飞跃性的接近,正是因为有了以往的渐进性的积累才可能产生飞跃。
事物发展过程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量变不是质变,但又可以引起质变;质变不是量变,但又可以引起新的量变。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连续进行,保持着事物质的稳定的状态,但这种变化一旦突破度的界限,就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又是新的量变的开始。量变——质变——量变,如此相互转化、相互交替,形成了量变质变规律或质量互变规律,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和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对待量变与质变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抽象第谈论量变与质变孰优孰劣。对于发展而言,量变与质变都是缺一不可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不实现质的变革,事物就不能继续发展的时候,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在事物发展中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质变条件尚未成熟,量的渐进性积累对事物的发展就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一个渐进性与飞跃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在生产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方面进行量的长期积累,需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质的转变。
其次,要把握适度原则。办事情,做决策,都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也就是要“适度”。我们应该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达不到一定的限度与超过一定的限度一样,都会影响到事物的质。本来是好药,吃过了头,也会造成伤害。习近平说,在工作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底线思维”,凡事不能超越底线。一些底线,如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线、道德底线,就是度的关节点,一旦突破这些底线,事情就会发生质变,不仅当事人会因触犯党纪国法受到惩处,严重的甚至会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底线思维是适度原则的体现,体现了度的两个关节点的对立统一,是“底”与“顶”的有机结合。只有“守底”,才有可能逐步达到事业的顶点;胸无大志、没有攀登高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守底”。我们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朝好的方面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事物的发展过程不是平直的、一帆风顺的,而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用形象的语言说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这里体现的就是否定之否定之规律。具体说,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当否定方面由被支配的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时,事物便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自身达到否定自身,而后,再由否定进到否定之否定。这样,事物便显示出自我发展的完整过程。正如恩格斯所说,事物发展的过程“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一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最后,作为整个过程的核心的否定的否定”。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之所以是前进上升的,是因为发展是由辩证否定所组成的链条,每一
次辩证否定不仅抛弃了以前发展环节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而且继承了其中有益的、积极的成果,并且加进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此,每一次辩证否定都产生出新的东西,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事物发展的道路之所以是迂回曲折的,是因为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矛盾双方两次向对立面转化,使得否定之否定阶段会重复原有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曲折性。更重要的是,每一次否定的实现都是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新事物与旧事物斗争的结果,由于双方发展的不平衡,力量的此消彼长,斗争的此起彼伏,决定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很可能多次反复。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即使新事物取得了支配地位,也可能出现旧事物死灰复燃的情况,使新事物的发展受到暂时的挫折,从而出现暂时的、局部的倒退现象,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曲折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引起否定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就是说,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固有矛盾的展开而必然带来的转化和更替过程,事物正是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否定自己从前存在的形式,否则,就没有新旧事物的区别。同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连续性,都要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新事物不可能是“无中生有”。所以,列宁指出:“辩证法的特征和本质的东西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作为联系环节、作为发展环节的否定。”
作为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辩证否定就是扬弃。扬弃是指既克服、变革,又保留、继承。一方面是新事物克服旧事物,是质变,是渐进过程的中断,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另一方面是新事物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并加以改造,这是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辩证否定就是克服与保留、变革与继承的统一,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扬弃”一词,深刻地揭示了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的否定观告诉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能简单采取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态度,而要在肯定与否定的统一中进行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它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制度,但是,对于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不仅不应当抛弃,而且应当保留继承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没有经过西方那样完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国家来说,要建成社会主义,更需要大胆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前进中的困难与曲折。我们的事也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前途必定是光明的。同时,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走弯路。我们干的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需要大胆创新,开拓进取,这就不可能不冒一些风险,也可能出现暂时的失误和曲折。要正确分析和看待前进中的曲折,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推动事业不断前进。对于那些因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乃至追逐私利、徇私枉法等因素造成的错误和挫折,就不能以发展的曲折性为理由加以掩饰,必须坚决地与之斗争,尽可能避免这些现象。我们不能保证永远不走弯路,但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避免重大的曲折和错误,力争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进步。发展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勇于直面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和挑战,不为问题所困,不为艰难所阻,以百折不挠的信心和无坚不摧的勇气推动发展。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篇2
学校领导班子在思想意识上始终要有一种危机感, 要时时审视自己, 经常反思学校管理的优缺点, 如反思哪些方面落伍了, 哪些方面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如果在思想上不能正确审视学校的发展, 特别是对不足和亟待改进的方面意识不到, 一味地盲目自满, 那就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 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居安思危, 时刻有一种忧患意识。首先在思想上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要认真进行梳理和思考, 分析学校在哪些方面需要立即改进, 哪些方面需要渐次改进。用不断创新的思维方式思考和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 这样才能使学校和谐、健康的发展。校长如果没有超前的意识和战略的眼光, 其他人也跟着故步自封, 那学校的进步和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学校的社会职责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 怎样做才能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这是学校管理者应经常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培养一支具有高尚师德和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如何搞好教师队伍建设呢?笔者认为, 第一,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有较远大的目光,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一些重点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和有较高学历的教师, 而且必须是具有一定发展潜能的教师, 入口关把不好, 后续的培养就相当费事了。第二, 青年教师进校以后, 要放手大胆使用, 要给任务、压担子, 适度的压力是动力, 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 在锻炼中成长。通过“亮相”、“结对”、“竞赛”等一系列活动, 要求他们在特定的时段内具备什么能力, 达到什么水平, 要让他们有成才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通过发挥他们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采取适当的培养培训措施使青年教师在较短的周期内尽快地成为能挑重担的生力军。一个学校要发展, 而且要创新性的发展,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决定性因素。当然, 对中老年教师而言, 学校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要求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理念。鼓励他们在思想观念上、业务水平上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和发展。
在学生培养模式上, 学校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的理论, 正确的理念应该是民本教育, 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学校的一切教育资源应该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而不是只盯着一部分所谓的尖子生、精英生, 如果我们的教育少数化、贵族化了, 那将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根本不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基本规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立志成才的观念。学校要争取让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全面进步, 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某些方面取得突出的进步和发展。千万不能盲目地去追求所谓的尖子生教育和精英教育, 而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这既不符合教育规律, 也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规章制度建设的创新发展
学校管理离不开一定的规章制度, 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再好的规章制度都是有很强的时效性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面临不同的实际情况, 就是同一个方面的工作, 也会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在某一阶段, 某一项规章制度可能很符合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 但在另一阶段, 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 这项规章制度可能就不那么符合实际情况了, 有时还显得异常僵化, 很难具体操作, 有时甚至会与学校的发展大相径庭。这时候, 如果不能根据新的情况对原有的制度和规定及时地进行创新性的修订, 就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因此, 学校管理者要用发展的眼光和不断创新的理念, 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时代和学校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修改和变通, 以适应学校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要求, 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励和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 以舒畅、和谐的精神风貌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尽最大能力取得最佳的成绩。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拿学校的量化奖罚条例来说, 同一条例, 对大多数学生和老师来说基本上是适合的, 但对一少部分人而言, 可能就不太适合, 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不同的师生情况, 对原有的条例进行适时的补充和修订, 以便更符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 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在多少, 而在于是否适应学校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 是否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壮大。因此, 学校要不断进步就必须用创新的思维去判断、分析, 针对学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 对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补充、修订, 以增强其在学校管理中的可操作性和引导性, 从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使学校的发展更好地进入快车道, 办出特色, 办出成绩, 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篇3
1.明确发展的实质及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2.弄清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含义及原因。
(1)事物发展前进性,即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
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为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第三,在社会领域里,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这里应该注意:第一个原因是最根本的。正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显示其生命力和优越性,在社会领域里才会最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第二个原因表明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吸取”、“发扬”表明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抛弃”、“增添”反映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区别,表明了事物的发展。第三个原因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事物发展曲折性,即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第二,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这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表现尤为明显。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这里应该注意:第一,在新旧事物的斗争中,新事物不一定占优势。因为新事物刚出现时力量比较弱小,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第二,新旧事物的斗争往往比较残酷,尤其在社会历史领域。因为旧事物为了维护其自身地位,总是要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也就是说,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这里应该注意:总趋势是指事物发展的“总方向”,而不是指每一个具体阶段或每一步的方向。正因为事物在某些具体阶段或某一步上不一定是前进的,所以事物的发展道路才表现出曲折来。
3.把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前进性)和“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曲折性)。该原理的具体内容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篇4
B: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C: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D: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答案:(A)。
【解释】专家解析: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客观性的特点,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是指辩证的否定,同题意要求无关,排除;C属于真理性的认识,排除;D属于意识,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相关阅读:
事物发展的三大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1。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事物的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直接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就是因为它们各有自我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质是区分事物、划分事物界限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事物的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能够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物体的大小、运动的快慢、分子的多少和排列顺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等,这些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及其表现。事物量的规定性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同事物不可分离。
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认识量是深化、是精确化。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事物及其结构、性质状态的性质,叫做定性研究;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计算和测定是定量研究。定性是定量的基础,确定事物“是什么”,才能把它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区别开来;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以前指出:一门科学只有能够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到达了真正成熟的地步。这是对认识和把握事物量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基本原则。
2。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凝固不变的。事物总是透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交替,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的。因此,首先有必要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状态,即质变和量变。
(1)量变与质变的内涵。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2)量变与质变是对立统一的。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到必须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向前发展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第四,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和否定的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肯定和否定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肯定包含否定,在必须好处上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包含肯定,必须好处上否定就是肯定。
辩证的否定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引起的,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质变,没有否定,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产生;辩证的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它在否定旧事物时保留了其中合理的用心的东西,其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因而它是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的重要环节。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展开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经过两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展现出三个阶段:第一,肯定阶段;第二,否定阶段;第三,否定之否定阶段。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形上升。从发展的总方向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上升的,辩证的否定不断推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发展的道路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迂回曲折的,事物的周期性与回复性联结在一齐。总体来看,事物发展是前进和曲折的统一,是上升和回复的统一。
(三)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规律。辩证矛盾不一样于人们思维中出现的逻辑矛盾。辩证矛盾即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1。矛盾的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一切事物矛盾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矛盾的同一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矛盾斗争形式的不一样,是斗争性的差别性问题,不是斗争性的有无问题。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它们的相互区别既体现矛盾双方的不一样性质和趋势,也体现它们在矛盾发展中的不一样地位和作用。
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没有脱离斗争性的同一性;另一方面,也没有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即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两种错误:一是只见对立不见同一,二是只见同一不见对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正是矛盾双方的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在于使矛盾双方联为一体,带给矛盾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从而规定事物向自我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或方向。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结合中共同实现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片面夸大斗争性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同一性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中又一重要的基本理论。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绝对性,包括矛盾无处不在和矛盾无时不有两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侧面各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首先,二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一般不等于个性、个别,绝对不一样于相对;其次,二者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再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必须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3。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就比较容易解决;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次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必须条件下,其地位能够相互转化。
在每一种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也有主次之分。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相互依靠,在必须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不一样,事物的性质也就不一样。矛盾的次要方应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必须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旦主次方面发生了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篇5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一规律对人们正确认识问题和发展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的“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分析方法”等也是历年考研政治选择题和分析题中的重要考点,需要同学们重点复习。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一重要的规律,现通过上下两篇文章,对其中的四个重要问题展开解析。本文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和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两个问题进行解析。
问题一: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解析: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原因有四个: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题中题: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什么?解析: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在要素之间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事物之间的斗争性、同一性,以及伴随发生的事物的运动性,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结和作用反映在唯物辩证法中就是事物普遍联系的内容。
2.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题中题: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有哪些?
解析: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题中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何在?
解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怎样存在的”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就是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即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形而上学“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这种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观点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往往造成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问题二:如何理解“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解析:1.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辩证矛盾、客观矛盾,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有一句古话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一知识点。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句话就包含着辩证法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思想: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考研政治中的重要知识点,本文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析,继续帮助同学们掌握这一“对立统一规律”这一重要的规律。
问题三: 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解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可以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向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也就是说,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4.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实现的。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具体矛盾的暂时的或最终的解决和新旧矛盾的交替,它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的表现。
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研究和创造一定的条件,促成事物向进步的方向转化,这是革命者的任务。否认矛盾转化,把事物当做死的、凝固的东西,这是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抹杀转化的条件,空谈对立面双方的转化,不仅不能实现矛盾的转化,还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这是分析题的重要考点。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篇6
在欧美各国,作为一个专门领域的发展理论研究出现在二战之后。从发展观的角度看,占主流位置的发展理论主要有这样几个流派: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首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甚至是惟一尺度;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这种发展观具有明显的片面性,自一开始就受到了激烈的批判,影响力逐渐减弱。
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观。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试图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现代化为样板,从社会进化论角度描绘发展的图景。7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布莱克提出了“比较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法,试图对现代化理论的“欧美中心主义”倾向进行修正。该理论认为,现代化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化,非现代的和非西方的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并不是用一个简单的“西方化”概念就可以概括的复杂过程。在研究方法上,它反对传统与现代的两分法。
增长极限论的发展观。70年代初,美国学者梅多斯等人提出了增长极限论。这一理论认为,传统发展观只注重经济增长和人的物质需要,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受到的破坏。实际上,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如果按照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因此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发展内涵,是增长极限论的重要贡献。
综合发展观。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83年出版的《新发展观》一书,对综合发展观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他认为:“这种发展观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所谓“整体的”,就是要突出文化价值在发展中的地位,强调发展应当是基于文化价值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的统一。所谓“综合的”,就是指各个部门、地区和社会阶级要在发展中求得协调一致,发展应该使各个部门、地区与社会阶级之间增强内聚力。所谓“内生的”,则是指发展要充分依靠和利用本国的力量和资源;同时,内生发展也表现为人的各种因素和权利的意义,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发展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十分重要。二是强调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三是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包括环境资本。四是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
人类发展观。这一理论是联合国开发署在1990年提出的。它着重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认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发展才是目的,一切都应以人为中心。人类发展主要体现于人的各种能力的增强,这些能力包括延长寿命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拥有充分收入来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等。
演进趋势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外发展理论经历了几个明显不同的阶段。从总体上说,发展观的内涵逐渐丰富,对发展问题的研究也力求从单一的视角逐渐走向多元的、综合的考察。
第一,从经济增长到社会发展。按照传统发展观,发展即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等同于经济增长。这种发展观并没有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真正的经济增长,相反却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反思,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并不是一回事,“增长”不等于“发展”。到了80年代,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仅仅谈经济发展是片面的,发展还应该包括社会发展;如果忽视社会改革和进步,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80—90年代提出的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发展观,则进一步扩大了发展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到了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终动力。
第二,从欧美中心主义到发展道路的多样化。早期发展观认为,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是不发达国家的榜样。所谓发展,就是西方化,甚至是美国化。70年代后,这种欧美中心主义受到了激烈批判,学者们开始注意从不发达国家的国情出发来研究发展问题,探索不发达国家发展的新途径。从90年代开始,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在发展观上实现了新的变革。许多西方学者认为,一国的发展再也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世界的发展对一国的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既有制约性,也有促进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但是,对于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各方面的观点并不一致,特别是对如何协调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方面的经济、政治利益,争议更大。但不管如何,强调发展的全球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思考发展问题、调整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广泛共识。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篇7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动力,垦区
黑龙江垦区位于我国东北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以及小兴安岭山麓, 占地面积5.54万km2, 耕地253.6万hm2。作为我国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 垦区在农业生产发展进程中, 不断激发和强化科技创新这一永恒动力, 始终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农业, 用现代机械设备提升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改造农业。不断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信息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始终坚持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建设的巨大成就
黑龙江垦区 (以下简称垦区) 经过62年的开发建设, 如今已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 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发展模式, 并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1 农业机械化
目前, 垦区的农业装备有的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从2004年开始, 垦区集中从国外引进了一大批在保护性耕作、节约能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 装备了200余个现代农机示范区。截至2008年末, 垦区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564.3万kW、农用大中型拖拉机4.37万台、机动水稻插秧机4.94万台、联合收获机1.64万台、农用飞机47架。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5%, 其中旱田达96%, 水田达93.5%, 均高于全国平均undefined水平50余个百分点, 基本实现了农业作业的全程机械化。
1.2 农业科技化
垦区紧紧依靠科技, 以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为目标, 持续开展了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小麦和大麦六大作物优质高产攻关活动, 使作物单产、品质和效益实现了新突破。组成了由六大作物高产攻关首席专家牵头的攻关专业技术队伍, 深入田间地头, 解决具体问题, 实现了良种良法到田, 农艺措施到户, 技术要领到人。同时, 全部选用优质主导品种, 优质良种覆盖率100%。高产技术模式和主推技术应用达到100%。这些措施的有效运用, 使垦区在耕地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粮食总产4年增加了近50亿kg。截至目前, 垦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 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 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在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农业航化作业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1.3 农业水利化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年来, 垦区投资30多亿元, 重点建设了5个2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 基本形成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 灌溉面积100余万hm2。初步建立起排、灌、蓄结合的水资源利用系统, 使60%以上的耕地得到了保护。
1.4 农业标准化
垦区全面导入现代工业化理念, 用农业标准化去统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千万个家庭农场。319项包含水稻、大豆、玉米、小麦等全作物, 253万hm2耕地全面积, 种、管、收全过程, 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四全”农业生产管理标准, 在垦区得到全面推广, 种子生产标准化推进到位, 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购销管理标准化到位。几年来, 垦区共培育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00余个, 使垦区的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水稻叶龄诊断、大豆玉米高产栽培等高科技含量的栽培模式全面普及, 既节约了直接成本, 又有效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一点儿不能差、差一点儿也不行”的农业标准化, 为农作物大面积均衡高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使垦区累计增效百亿元以上。
1.5 农业信息化
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 加强了数字化农业技术、气候灾害和生物灾害预警预报技术的推广应用, 完善了家庭农场信息管理系统, 建成了耕地面积及农作物产量信息平台。通过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系统, 农场的现代农业机械群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量播种、变量施肥于一体, 可以一次完成深松、浅翻、整地、播种、合墒、镇压等6项作业, 还能根据地块的高低、土壤肥力和湿度, 自动进行变量播种、施肥。积极开展的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等电子商务业务, 有力地提高了农业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
1.6 安全优质化
垦区位居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东北平原上。这里开发较晚, 土壤肥沃, 生态环境良好, 非常有利于大规模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近年来, 垦区坚持打绿色牌, 走特色路, 深入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行动计划”, 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同时, 大力加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截至2007年底, 垦区绿色食品种植监测面积达到47万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20%。创建农垦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的农场15个, 占全国农垦系统的15%。创建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28个, 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作物认证个数达546个, 认证总面积达217万hm2, 占播种面积的90.2%, 部分产品还通过了欧盟、日本和美国的多项有机食品认证。垦区还推行了与市场准入相衔接的无公害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系统。开发了《黑龙江省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预警系统》, 并在4个农场试点运行, 通过“北大荒绿色有机食品网”发布追溯农场生产过程质量信息。无论何时何地, 消费者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清楚地看到自己想要选购的无公害农产品的图片和生产企业、产地土壤水质、生产过程中的肥药投入等详细情况。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消费者可以按产品批次追溯到具体种植户和具体的地号。
1.7 经营规模化
随着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垦区的农业经营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以家庭农场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稳定与完善。目前, 垦区有家庭农场20余万个, 其中13hm2以上规模家庭农场占68%, 规模最大的家庭农场经营水田100hm2, 经营旱田667hm2。通过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使35%的规模家庭农场经营了垦区82%的耕地。生产力的发展还促进了垦区以“撤队建区”为重点的新一轮改革。原有2241个生产队建制已全部撤消, 集中设立了661个管理区, 累计压缩管理人员1.27万人, 减少费用开支4.6亿元。
1.8 农业产业化
垦区拥有17家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 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9家, 构建了覆盖油脂、稻米、面粉、麦芽、乳品、肉类、薯类和医药等农畜产品加工与精深加工的宽领域、多层次的产业框架, 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 龙头带基地, 基地连农户, 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 农畜产品年加工转化能力达1600余万t。“北大荒”、“九三”、“完达山”等品牌已成为中国名牌, 九三油脂、北大荒米业、北大荒麦芽、北大荒薯业已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军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把垦区农业优势转化为工业优势和经济强势, 为扩大和延长农业产业链, 推进农业社会化大生产, 用工业文明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 示范和带动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 劳动生产率
高度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应用, 创造了与世界比肩的劳动生产率, 垦区目前农业劳均生产粮食达35.4t, 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劳均生产粮食28t的水平。劳均创农业增加值3.2万元, 职均收入达到14000余元。
1.10 土地产出率
在创造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的同时, 也创造了高水平的土地产出率。2008年, 垦区粮食综合单产6186kg/hm2, 四大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和大豆的平均单产, 比地方农村分别高出3000、2250、1500、750kg/hm2。垦区连续5年农业获得大丰收, 涌现出五九七农场“万亩片水稻”单产达到11290kg/hm2, “百亩方水稻”单产达到13605kg/hm2;八五二农场“万亩片大豆”单产达到4258kg/hm2等一批高产高效典型, 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显著。
2008年垦区粮豆总产达到142.06亿kg, 同比增长14%;商品粮突破129.95亿kg, 同比增长14.4%。垦区用占全省五分之一的土地, 生产出了占全省三分之一的粮食, 其中商品量占全省的二分之一, 占全国省际间可调配粮食的四分之一。可以满足京津沪三大直辖市、解放军三军和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一年的口粮需求。
1.11 示范带动作用
高度的农业机械化和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使垦区实现了跨场、跨省以及跨国作业, 带动了周边农村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 垦区已累计为省内外农民代耕、代种和代收服务267万余hm2, 省内“场县共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2 农业科技是推进垦区农业现代化的强力引擎
在垦区开发建设进程中, 科学技术一直发挥着引领、带动与支撑作用。1956年铁道兵部队进入北大荒开发时, 八五○农场就建立了科学试验站, 到1958年10万复转官兵大规模开发北大荒后, 各农场设立科委 (科级建制) , 并普遍成立了科研队或良种繁育试验站, 建立健全种子繁育体系和技术队伍。60 年代初, 各农场管理机构 (分局) 都建立了县级科学研究所, 1979年垦区成立了农垦科学院, 形成了“院、所、站”三级管理体制。农垦科学院建院30年来, 承担了862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项目) , 鉴定科技成果425项, 获省农垦总局以上科技奖励256项, 其中获国家和省部以上奖励63项, 培育水稻、大豆、玉米、小麦、油菜、牧草等农作物新品种158个。产地粮食处理中心配套技术、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分别获省重大科技效益奖,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区域创新奖”, 三江平原规模化现代农业模式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过推广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 每年都创造出数亿元的社会效益, 为黑龙江垦区和全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至今, 垦区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技体系。形成了以农垦科学院、八一农大为核心的院、校、所、站配套的科研开发体系;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的技术推广体系;集农机、农艺、生产资料供应于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现有专业科研机构19个、技术推广中心 (站) 104个, 各类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9万余人, 其中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7000余人, 有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等27个, 113个农牧场分别建设了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示范带。按不同生态区域, 设有11个省级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 总局、分局、农场分别设立了科技管理服务机构。
垦区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科学精准型转变。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狠抓科研基础建设, 通过深化改革, 大胆实践, 探索出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科研机构与企业相结合、科研人员与项目相结合,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通过事业单位企业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商品化等多种途径, 使垦区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垦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3 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不竭动能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发展, 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引领和支撑。要完成好国家赋予的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示范和引领周边区域加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任重而道远。垦区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创新步伐, 才能永立时代潮头, 才能跨越式发展, 才能当好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
3.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努力构建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科研、推广和培训体系。依托各级培训机构、大专院校和科研基地, 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抓住国家和省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机遇, 推进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关与突破, 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重点推进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坚持开展农业部和总局“六大”作物高产创建活动, 进一步发挥高产创建活动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机械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3.2 加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垦区必须以农产品为单元, 以产业为主线, 组织多学科联合, 建设从生产到消费, 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一是以水稻、大豆、玉米、马铃薯、小麦、大麦六大作物产业发展为目标, 以高产高效为重点, 以区域生产为核心, 建设集种子资源、高效栽培技术、机械化生产、灾害防控、产品加工和市场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作物产业技术体系。二是以蔬菜、花卉和经济作物产业发展为目标, 合理布局与调整经济作物产业发展, 以优质高效为重点, 根据区域特色和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的主要需求, 构建育种与栽培、机械化生产、灾害防控和市场服务与加工增值为一体的现代经济作物产业技术体系。三是以肉、奶牛产品的有效安全供给为核心, 建立优质高产育种、高效饲养、安全控制、产品加工等为一体的节粮型畜牧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一批以六大作物、经济作物、奶肉牛为主的功能实验室和综合试验站, 使之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3.3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
促使科技型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科研院所等单位密切结合, 并通过项目与大批新技术示范家庭农场, 形成基地加农场加种养殖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池与密集区, 集中解决重大农业科研成果的中试、熟化, 大力改善农业成果转化的物质技术条件。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职工增收为目标, 重点打造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中轴、以科技园区为点面支撑, 集试验、示范、展示、辐射于一体, 总长达数千公里的东、中、西三条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观光旅游带。
3.4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按照垦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 逐步构建以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主导, 以农场科技推广机构为重点, 农业科研、教学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 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垦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理顺垦区科技服务体系, 力争纳入国家公共财政渠道;建立健全行政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推广服务网络, 在总局、分局、农场建立健全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 总局、分局按专业分设机构, 农场设置综合推广机构。采取科技推广特派员、农业专家学校、“科技110”、科技服务协会等新型科技服务模式, 构建和完善新型农场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办公场所、设备、试验示范基地与专用机械设备, 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和全方位的咨询指导服务。
3.5 加强农场科技创新工作
坚持工作重心下移, 充分发挥农场科技自主创新主体作用。将科技入户和科技推广工作纳入农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任期目标。以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加工业为主线, 整合科技资源, 对共性科技需求和技术难题组织联合攻关, 解决垦区种植业、养殖业技术瓶颈问题。通过持续支持农场重大产业化项目, 着力推进区域性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育科技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以“公司带基地, 基地连农户”形式, 不断延展产业链, 扩大产业规模。重点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 在农林畜品种更新换代、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增值和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强化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发挥垦区现代农业对农村的示范带动作用。
3.6 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
发挥垦区的对外合作优势, 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积极开展高新技术成果引进、对接、消化吸收再创新。巩固和发展与发达国家、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 积极开拓美国、以色列等欧美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渠道, 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 以引进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 杜绝盲目引进与重复引进, 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大力加强与国内发达地区和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巩固已有的合作伙伴, 开辟新的科技合作领域, 不断推进垦区科技进步, 为垦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永续不竭的动能。
创新是世博园发展永恒的主题 篇8
2000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以会址公园发展起来的昆明世博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博股份”)成立。十年来,公司在艰难的探索中解决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史上国际性会议场馆会后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首次将世博会会址完整保留,进行企业化运作,实现持续经营、持续盈利,并于2006年8月在深圳A股市场成功上市,创造了“昆明模式”,在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一系列成功的背后,作为以园林园艺为主要内涵的世博园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国内出现多个世博园项目,世博园品牌不再具有唯一性、品牌影响力正逐年下降;昆明世博园的景观被作为参照物到处克隆和模仿,不再具有新、奇、特方面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游客的消费模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那么,世博人究竟如何适应多元化旅游需求的趋势,破解发展难题?
创新管理理念,实施岗位责任管控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岗位责任管控制是公司实现管理创新的关键环节。2008年,公司推行了《昆明世博园股份有限公司岗位责任管控制》,实施至今取得了明显效果。
1、岗位責任管控制体现了人事相宜、事人匹配的原则,做到凡一事必有一人对其负责,逐步消灭了园区管理中的“真空地带”,有效地实施责任管理;
2、各部门及相关公司在公司已确定《部门职能组职能及任务说明书》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各职能组成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规范、工作目标及指标、工作职权等,形成了公司抽查考核的依据;
3、以岗位责任管控制为基础,初步建立起了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逐步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
改革内部管理,创新激励机制
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对世博园不利影响的重要砝码。
一、改革和创新世博园市场营销工作
主要内容为:1、改革市场营销部运行机制,由三个部门负责人独立负责三块业务,其他业务人员按三块业务划分;2、将世博园客源划分为散客市场、旅行社团队市场和专项市场三个部分,将门票收入指标分解至各个项目组,并对各项目组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按月进行考核;3、对各项目组实行指标核定,费用包干,逐月考核,按业绩兑现奖励的考核办法,在分配上实行由部门按“基薪+业绩奖励”的分配制度;4、制定了科学分级奖励的销售政策,鼓励公司员工积极参与营销。
二、改革和创新世博园激励机制
主要包括深入落实责权利紧密挂钩的管理要求,强化部门考核分配的权利和责任;建立起绩效考核制度,对各管控责任人按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及奖金分配挂钩;建立起工作责任追究和奖励制度,进一步明晰管理责任,对员工赏罚分明。
创新产品,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
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查,并结合世博园实际,公司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利用世博园环境最优、品牌最好的优势,大力提升改造世博园,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转型,形成在适度开放中保留,在创新发展中丰富新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
经多方论证,目前深圳易尔马克公司已受托对世博园进行产品提升改造的规划设计。规划的总体构想是在世博园园区整体格局不做较大调整的基础上,按照一种创新的理念和市场需求重新对世博园从功能上进行分区,划分为观光景区、娱乐休闲区、旅游度假区和风尚购物区等。通过整合园区优势资源,提升场馆及园林园艺大环境的使用效力,在继承、保留世界名园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开发和经营,改变世博园目前单一观光的经营模式,形成观光景区门票收入+园区经营性项目收入+园区经营性资产租赁收入的新盈利模式。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推荐阅读:
事物是运动发展变化的10-07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动力10-19
爱国是永恒的主题08-13
卓越是永恒的追求11-26
质量是企业永恒的命脉08-25
爱是人生永恒的主题11-30
温暖的句子:爱你是永恒的08-29
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09-28
劳动教育是永恒的教育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