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版本鉴定初探

2024-10-15

古籍版本鉴定初探(精选2篇)

古籍版本鉴定初探 篇1

中国藏书家张祖仁说古籍版本鉴定初探

张祖仁嗜好古籍版本线装书的收藏,已有二十年头了,购买大量的版本鉴定书籍,并参加了许多场的书籍拍卖会,我收藏了一千多册的线装书。其中不乏珍本、善本,好的线装书我不惜重金买下,如我收藏的清同治年间汲古阁版本司马迁著《史记》,全套书残卷8册,以及清仿宋本《李太白全集》,全套书残卷4册,算是我花了400元捡漏之物。好的线装书经历史辗转相传,日积月累,保存至今已相当不容易,古籍从印刷装帧来认定,即有印本书、学本书、帛书等,所谓版本指书籍制作的各种特征的,如书写或印刷的形式、年代、版次、字体、行款、纸墨、装订、内容的增删修改以及一书在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录,如藏书、印证、题识、批数等,各种版本有重刻、翻刻、官刻、私刻、坊刻、初刻、石印、补板等,从现存的古籍书主要有写抄本、雕刻本和活字本,他对古籍版本的鉴定经验如下几点:

一、版本的类型:

根据时代的不同可分为:

1、唐秦子本。

2、宋本,字体多仿欧阳修、颜真卿体。

3、金元本,元体多仿赵孟书法。

4、明本,出现铜字体,全套印书籍开始出现,其中有三色、五色等。

5、清本,有内府本和殿本即武英殿本。

二、古籍版本的鉴定

1、唐、五代版本基本已不存在,能传下来的只是一些手写经卷,也早为国内外大图书馆收藏,民间很难碰见。

2、宋元版本,由于年代久远,现也十分难见,偶有出现往往是赝品,此明清冒充宋元。

3、明清版本,这是现今藏于民间的古籍版本的主体,尤以清本为多,由于总体数量并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书籍的价值将越来越高。

4、古籍版本流传下来的绝大部分是雕版印本、活字印本和写本、抄本都是微乎其微,偶有真品定要小心。

5、依据牌记、本记、条记鉴定版本,历代刻本,多在书前内封面刻印一页有关书名、著者、刊刻年月、雕版堂室等,说明版刻情况,称牌记。

6、依据原书序跋鉴定版本。

7、依据后人是跋识语,名家藏章来鉴定。如绘有“毛晋”“汲古主义”“开卷一乐”即为毛晋所收藏过。如嘉庆御鉴之宝,知清官传出,如铃有“益藩”“皇明守室”知为明代王府所藏。

8、依据书中讳字鉴定版本,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习惯。如对皇帝的姓名避讳,以缺笔改字为手段。

9、依据书名冠词鉴定版本,如“国朝”、“皇朝”、“圣宋”、“皇元”、“大元”、“大明”、“大清”等。

10、依据书籍用纸鉴定版本,宋时期多用皮纸,其次麻纸,后期出现竹纸,元朝时期以竹纸为主,其次麻纸,后期多用麻纸,明代多用棉纸,其次竹纸,万历到清末则以竹纸为,棉纸较少,麻纸已见不到了。

11、依据书目著录鉴定版本。

12、古籍版本常见的作伪方法:(1)染纸作古,利用古纸作伪。(2)抽撤或挖改序跋、牌记、目录、卷次和部分内容等。(3)伪造藏书印鉴名家题跋。(4)伪造书名。

张祖仁说,收藏古籍要懂古籍历史文化知识,收藏者要有一定的眼力,眼力的提高需要认真学习和实践。

作者:福州收藏家福州二中张厦静

邮编:350001

古籍版本鉴定初探 篇2

《概说》是上海复旦大学陈正宏教授和上海图书馆梁颖编著的一本古籍印本鉴定的普及性入门读物,书的各篇均出自国内研究版本学的前沿学者之手,显示出不同的研究鉴定路径,为读者提供了思路启发。书中篇目均图文结合为不能见到实物却对鉴定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了近似于接近实物的机会,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很多基础性知识和印本鉴定的方法,结合之前老师所讲的知识从而对古籍印本有了高一层次的认识。

下面我将从印本鉴定方法和鉴定事例给我的启发俩个方面谈谈。

一、印本鉴定方法

本书分为通行本的鉴定和特殊印本的鉴定印本鉴定专题印本鉴定的辅助工具附录五部分系统全面的讲授印本鉴定的方法。我花了很久对文章进行通读在其中徐闻到了很多鉴定古籍的知识方法。

古籍的鉴定方法总体来说是有套路的,先掌握一个固定的模式,再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小的修补增删。鉴定首先是根据书的现有特征鉴定,最好是实物,次一点也得有照片,根据形态来做大致判断,然后就得从相关目录里去查询,如果在任何目录里都没有找到关于本套书的记录那么你就得小心了,无良商人的陷阱很多,剜改、以次充好、以残充全、以翻刻冒充原刻、以后印本冒充初印本。。反正你能想到的人家都用了,你没想到的人家也在用也在想着怎么用,所以鉴定工作任重而道远啊。

具体谈到鉴定,就原书特征而言,拿到一本书首先看牌记、题记、序跋等刊刻时人们想要告诉后人的信息入手,其次再从书的版式字体纸张方面考量。在鉴定中要注意同一时期不同地方的书籍刊印风格不同,不同时期同一地点的刊印风格也有诸多不同。数行款可以辨别版本的异同,从避讳角度考察可以可以考定刊刻时限的下限或者印刷时代(因为后人在重印时会考虑他所在时代的避讳问题从而剜改字的笔画,所以不能只从避讳字来判断刊刻时间)。在版心若有刻工姓名也是参考的资料,所以对某一时代某一地域的版式纸质行款避讳刻工姓名熟悉或是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是鉴定的前提。

就利用工具书而言,从图影查找并与之对比,或者查找存目中有的书籍,将以上信息归纳做综合判断不难得出结果,倘若书中信息并不齐全,亦可根据经验做大致判断,观风望气给出结论,切记以偏概全盲目臆断,也不能听信他人之词,只可做参考,任何人都有疏忽的时候,作为学习者要求接触实物,投资者则需权衡一二,以防进了奸诈书商的圈套。

特殊汉典的鉴定方面,即活字本与刻印本之区别,以及域外汉典和中原刻本之间的区别。活字本与刻印本的区别是容易鉴别的,从版框高度差距、栏线的完整、排字特征、印刷效果等多方面均可与刻本区别。栏线在活字本上中间少有缺损只是在边缘拼版时有缝隙而留下来的空白区,版框边角处也有缺口。栏线不到底及缺口问题不是绝对的,因为也有先印制栏线,在进行字的印刷的,此时栏线版框均无缺口,但这种情况下印刷易发生字压栏线的现象。排字特征与印刷效果是比较肯定的,字的歪斜,重影以及相邻字之间墨迹深浅差别可做比较确切的认定。域外汉典与中原汉典之间的差别在于装帧方式和纸张,不同地域有不同特点,如朝鲜本开本大、五点等距装订、单股线装订、封面多用明黄色硬壳纸,印刷用纸多为坚韧的皮质,纹理清晰;和刻本相对朝鲜本要小比中原本要大而方、四点等距装订也是单股线、纸为楮皮质;中国本开本小,装帧为四点不等距装订,双

股线,封面多为墨蓝色,明黄为皇家专用,纸质薄竹纸开化纸白棉纸等……其他少见刻本如越南本不作详述。以上是从整体上对不同刻本鉴别,而细节之处和刻本多家训读符号年号也不同于中国,朝鲜偶有相同稍加辨别与可作出判断。

二、鉴定事例给我的启发

在阅读本书时,书中讲授了很多有趣的例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在上海图书馆陈先行先生所著的《宋元刻本鉴定》部分中提到了在鉴定印本时代真伪时,前人的记述固然是重要参考,然而以之为唯一标准就错了,鉴定名家也有因为不能见到原书或其他种种原因而出现失误,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实物从各项细节入手缜密分析得出结果,我们得看到连缪荃孙杨守敬阮元等名家鉴定时也会有出入,所以抱着谦逊学习的心态去积累增加自己的见闻才能在鉴定时发现有用的线索。要知道有许多奸商对刻本的改动能力是很强的,对鉴定者的误导很大。王廷喆覆刻黄善夫本《史记》印刻的仿真度很高,只是有序跋牌记与原本区别,书商将覆刻本的题跋牌记去掉或重加假的牌记掩人耳目,如不将二书放在一起比对极易搞错,众多方家都曾走过眼,幸而今天有了影印图谱才方便了我等学习。

在梁颖所著的《关于清刻本的鉴定》部分中提到一例,即《笠泽丛书》之例,此书原为吴门顾楗碧筠草堂初刻面世不久陆钟辉根据该本翻刻,最初陆是有意要冒充,所以字体版式如出一版,后碧筠草堂为原书加仿帖,陆钟辉对其刻本也进行了修改并换了水云渔屋的书名叶,并加一题跋抹去了覆刻顾本的痕迹。因此《笠泽丛书》共有四个本子,顾原刻本、陆覆刻本、顾刻改本、陆刻改本。后世藏书家由于难以同时见到四个本子鉴定中问题很多,民国藏书家秦更年根据经眼本子反复推敲,在没有见到陆覆刻初本的情况下从字体笔划走势以及书中补正之字的字迹方面分析出陆氏水云本翻刻自顾氏碧筠草堂本,这一结论为现存的四个本子所证实。秦更年的分析分析过程如同破案一般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作为鉴定古籍的学习者,正在看到鉴定中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只要从细节入手指出差别整体上把握也能拨开迷雾找出真相。

对《概说》的阅读受益匪浅,加之从老师那里受到的感染,自己认为将估籍鉴定作为一个兴趣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0中医班

陈永帅

上一篇:事物是永恒发展的下一篇:退换货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