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英文

2024-08-13

安静的英文(精选10篇)

安静的英文 篇1

计算机课是学生们喜欢的课程, 特别是初一的学生, 他们已经有了一些学习、生活的经验, 对于计算机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和了解, 他们很想表现自己;同时, 他们又有很多的好奇和疑问, 希望老师能给他们解答。因此, 开学这段时间, 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机会。课堂上, 我尽量让所有的学生畅所欲言, 但有一个条件, 就是大家必须按顺序发言, 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同时, 我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用最形象、最有吸引力的方式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在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同时更好地展示自己, 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我和我的学生都在享受这种课堂:学生踊跃发言, 热烈讨论, 非常认真地听我讲解, 虽然学生偶尔也会无法控制表现的欲望, 忘记了课堂纪律, 也会有调皮的学生来个善意的恶作剧, 但是, 这些小插曲又何尝不是课堂中的调味剂呢?

有班主任“坐堂”, 这节课的确不一样:学生个个挺直腰杆、目不斜视。好听话的学生, 好安静的课堂!整堂课没有因为哪个同学的疑问而耽搁, 也没有因为意见不一致产生激烈的争辩, 一切都按着我自己的备课流程顺利地进行着。很轻松的一堂课!不需要为了解答学生的疑问而大费唇舌, 也不需要为解决学生激烈的争辩而花费心思。然而, 教室中却不见了学生们发亮的眼睛、兴奋的神情, 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一下子消失殆尽了, 只剩下我一个人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就好像一位没有人欣赏的舞者, 独自表演, 颇有些自嘲的味道。

下课后, 当我回忆这节课时, 怎么也轻松不起来。显然, 班主任“坐堂”的出发点是好的:时刻监督学生, 让他们为自己也为别人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空间。然而, 这样的“安静”真是我们需要的吗?

经常有一些高年级的老师在给低年级的学生上过课后感慨:“给这些学生上课真轻松, 学生很积极、很配合, 高年级的课堂如一潭死水, 学生就像木头人一样, 对老师的提问连回馈都没有。”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很多老师都将原因归纳为“学生长大了”, 然而现在想想, 这是否与我们管理、教育学生的主张和方法有关系呢?

“不以规矩, 无以成方圆。”几千年前思想家孟子就说出了这句涵义深刻的话, 一语道出纪律的重要性。然而, 学生安静不下来的原因不仅仅是缺乏自控能力, 还与教学内容乏味, 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教学方法单一、死板, 教学节奏不当等因素有关。同时, 教师的看法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比如当教师总给“好学生”机会时, 那些“差生”就会用“捣乱”的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 以此来肯定自己的存在。

如果教师不究其原因, 仅仅用“监督镇压”的方式来达到让学生安静的目的, 恐怕是得不偿失的。好动、爱问是孩子的天性, 在他们小的时候, 我们习惯以“聪明活泼”来夸奖孩子, 但进了学校, 这种“好动、爱问”的孩子大多就被说成“调皮捣蛋”了。于是乎, 很多老师想方设法改变这些孩子, 劝诱不成变惩罚, 久而久之, 这些孩子再也不调皮了, 身不动、脑也不动, 老师提问, 一脸漠然。在成长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自控自律是很重要的, 但是, 如果以泯灭孩子的天性、扼杀孩子的灵性、磨灭孩子的求知欲为代价未免太残酷, 而以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又何谈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呢?

对课堂教学而言, 过分强调安静并不科学。用美国著名教育家梅里尔·哈明博士的话说, 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鼓舞人心的”。学生们都昂首挺胸, 非常自信、大胆发表意见。他们相信自己, 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 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学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 主导并约束自己, 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 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毫无疑问, 这种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才是生命的课堂, 才是和谐的课堂。这样的课堂, 才能产生出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 才能激发思辨性、情感性、生活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课堂,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令我们骄傲的学生!

安静的英文 篇2

采访地点:刘永刚工作室

刘永刚的工作室就在宋庄,一座独栋的灰色建筑,门前摆放着他的雕塑作品。工作室所在区域的绿化做得特别好,到处都是绿色。在工作室的周围,刘永刚还种上了应季的蔬菜,采访之余,他还请我吃了园子里黄瓜,“这和城里的绝对不一样”。两只藏獒每天守候在工作室旁边看家护院,院子里还养着鸡和鸭,田园般的生活。

刘永刚1964年生于内蒙古根河市,每天晚上,他总爱在院子里散散步,回到屋里看看书。他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人很容易浮躁,只有静下心来,能够真正耐得住寂寞去思考和研究,才能形成好的思想体系。刘永刚自称是一个没有夜生活的人,在他的思维里夜生活指的是那种从西方传过来的生活方式,泡泡酒吧、跳跳舞、唱唱歌,“这些我都不经常去,除非和朋友一起,可是我又不会唱、也不会跳,次数多了人家也就不叫我了,觉得我不懂这些,去了也不参与。不过这样也好,我反而可以安安静静的。”刘永刚如此形容自己夜间的生活状态:“在非常安静的时候思考一些不安静的事”。

其实,夜生活的概念可以更宽泛,涵盖一個人夜间生活的所有。中央美院一画室的学习,以及留学德国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刘永刚,回国之后的刘永刚基本上是一个生活规律的人,早上按时起床,习惯在下午创作,晚上的时间则以读书为主。哲学是他一直都比较关注的领域,早在大学时期就读了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著作,到了德国便有机会看到一些原版的哲学书,发现之前国内翻译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在读了那么多中外哲学著作之后,刘永刚还是比较偏爱秦汉时期思想家们的言论,这些在他的创作中也有所体现。

回国后的刘永刚既看到了国内艺术界的欣欣向荣,也看到繁荣背后的虚无。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事业大发展的同时,会有许多劳民伤财的艺术项目在执行,“我很少去看展览,我总感觉乱象丛生,开幕式上人太多,也不适合开展,一些好的展览我会在开幕式之后再去,静静地阅读作品。”

自从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女人,“生活也随之改变,内心充满了爱”,线成为了他创作的主体,历经十年,刘永刚创作了《站立的文字》系列雕塑作品。同时他也尝试将线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并提出“线相”的概念,从小就练习写字的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将字、线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书写是下意识的,根深蒂固在我的血液之中,在某个时刻自然而然的迸发出来”。今年8月份举办的绘画个展对刘永刚而言不仅仅是总结和回顾,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只不过是在这个时候他希望听一听其他人的声音。

安静忧伤的句子 篇3

2、花瓣雪飘过,把花心留给你,四季风吹过,把枫叶留给你,当月潮涌过,把欢乐留给你,夜深人静时刻,把深深的祝福留给你,天气多变,注意身体!

3、温暖是在一个静谧的夏夜,坐在泛着点点银光的荷塘边,抬头仰望那一颗颗闪烁着的星辰,耳边伴随着虫儿鸣叫的声音,展开无限的遐想,因为那每一颗的背后都或许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还有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也承载着人们无尽的梦想。

4、我们从别人的发明中享受到了很大的利益,我们也应该乐于有机会去以我们的任何的一种发明去为别人服务。

5、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属于自己的安静 篇4

阳光朗照着这个清澈的早晨。时令接近深秋,阳台上本来灿烂的花容早已经憔悴,只留待菊花如何在霜降时展现她的风姿。我的窗外是一片水杉与樟木杂糅的树林,早起的各色鸟儿飞来飞去,发出活泼欢快的叫声,无疑这里成了它们的天堂。城市里能够听到鸟声很是稀罕,记得我的诗友远人曾写过一篇《城市里的鸟鸣》,开篇就提到自己身居闹市,不喜欢高楼、霓虹和公路,除了必要的应酬,下班后喜欢窝在家里,“因为家中总是安静的,不会有什么不喜欢的事物来打扰”。然而,鸟的声音对于远人来说又是那样亲切、幽美:“我忽然感到我听见的其实不是鸟鸣,而是大自然在对我发出它的声音。它既不是召唤,也不是倾诉,它只是发出它的声音。”也许无论是谁,听到这样纯净的声音,心都会渐渐地归于安静。

心若安静,便是读书的最好时候。一本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安然地摆在桌上。我翻开透着墨香味的书页,仿佛看到窗外的鸟儿落在我的面前,难道它就是传说中的那只鸟吗?我不由得吟诵起那首令人为之一颤的诗歌来:

它把

自己的身体

扎进

最长、最尖的

棘刺上

在那

荒蛮的枝条之间

放开了歌喉

无疑,考琳。麦卡洛的这只鸟儿虽然一生只唱一次,而这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震撼着人类的灵魂。只是——颇有种牺牲和无畏的悲壮,带上了浓郁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喟叹之余,情不能已,好不容易才回归属于自己的安静,目光渐渐从书页转至窗外葱郁的树林。我目前居住的这个大院,若干年来都十分注重绿化,每一片区域都有参天大树,葱翠欲滴的绿色往往在你不经意间破窗而入,让你挡都挡不住。早些年曾经因为某种需要,到外地工作和生活了一段时间,成日价在层层叠叠的灰色高楼中匆匆穿行,绿色从视线中悄然隐退,更难听到婉转的鸟声。于是回忆起趴在窗口看雨,看云,看树,看鸟的日子,疑心是自己鬼迷心窍,一不留神竟然把自己的天堂扔掉了——鸟儿需要天堂,人类同样需要,于是,迫不及待地做好打道回府的准备。还好,尽管颇费周折,到底遂了心愿,回到自己现在的住地,从此于自然、于心灵又接近了许多。

光阴如白驹过隙。法国诗人布瓦洛有一句诗很精妙:“时间流逝于一切离我远去之际。”着名的阿根廷文豪博尔赫斯也有一句同样美妙的话:“所有的人都睡着了,只有时间之河在悄悄地流着,流过田野,流过屋顶,流过空间和所有星辰。”掐指一算,又是好些年过去。当年的新居颇有老屋的感觉,我一直嫌书房不够大,希望哪天拥有一座“广厦”,狠狠心终于买下一座复式楼,且悉心为我的新书房构想一个雅致的名字。如今,这旧院里的人早就迁居那边,留下的恐怕只有三成了。很多人问:“怎么还不搬过去呢?”我常常无以应,似乎找不出更多的理由,内心在新旧之间不断纠结。自以为一向是个念旧的人,住久了的地方,就像是一个相交多年老朋友,甚至是自己的亲人,说走就走吗?感情上总有几多不舍,于是一拖再拖,到现在还顾不上去装修。不急,真的不急。谁人能知我终究是舍不得这里的阳光、树林和鸟声呢?

语文教学中“安静”的重要性研究 篇5

一、静一些,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

古语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有了安静的氛围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思考,获得启发,更好地理解与接受课堂中所学习的各种知识。我们的教师往往害怕安静,总将安静与冷场相提并论,在教学中往往一个问题抛出后,就迫不及待地希望有学生能够举手发言。如果课堂中没有学生的回应,教师们则会按捺不住地进行提示与点拨,似乎安静的课堂就是一种失败。其实不然,语文课堂的学习主要就在于学生的理解与交流。而理解文本,理解教师的提问,这些都需要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在班级中,少数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为突出,但大多数学生不可能也没有这个能力做到一听就会,一说就懂。况且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也是有着客观差异的,思维接受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课堂中学生的思考时间有着不一致性。因而,我们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自身发展考虑,要转变教学的是非观,在课堂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静默,要善于给予学生安静的时间。安静的课堂不是死水一潭,恰恰相反,真正让学生静静地理解与思考,课堂中才能迸发出充满活力的智慧交流与碰撞。

二、静一些,让读书活动更有成效

语文课堂的学习总是从读书开始。如何读书,要关注哪些重点内容,要如何发现隐藏在课文中的学习价值,这些读书的要求和方法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而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则需要再次静静地走进文本,用心灵去感受文字,用情感去烛照内容。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学生课前已阅读了内容,对于文中这一株独特柳树的形态已经有了认识,但是仅仅认识到柳树形态的特征还不是学习的结束。“这株柳树为什么长成这样?为何此地孤单地长着这一株柳树?作者为何要将这株柳树与家乡灞河的柳树作比较?”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描写这株柳树的情感指向,也只有让学生真正再次静静地走进课文,静读静思,才能从“粗实而坚硬、巍巍然撑起、生命感召”这些字里行间发现作者情感的脉络所在,发现作者借字词所传递的力量与倾诉。缺失了课堂中静静地阅读,只是让学生一味地交流与讨论,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就只能来源于其他学生的见解,错失了与文本语言的亲密接触,而这样的语文学习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低效的。

三、静一些,让思维活动更显活力

当前学生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中,编者试图通过多种类型、多种题材的课文来给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或是叙述重大事件,或是表现生动人物,或是描绘美好河山,或是介绍科学知识等。这些内容在教材中的编排各异,相应的教学价值也是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策略,让学生在理解与感受这些不同文本内容时逐步学会多种语言表达规律和方法,同时也能从不同文本中感受语言的无尽魅力。而在课堂中,学生要实现高效的理解与交流是离不开文本阅读后的静思默想的。如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时,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意,有教师在学生刚刚读完诗后就急忙出示“乌云密布,雨落湖面”的画面,并让学生看着画面读“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诗句。乍一看课堂中气氛热烈,学生情绪高昂,但是教师用自己的理解替代了学生的思考,诗句的品读理解变成了按图索句,对号入座,这样的古诗教学又能够给学生留下多少的文化积淀呢?如果在朗读了诗句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想象,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学生就能够调动起生活的图像积累,用自己的感受来描述诗中的情景,这样的理解才能真正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四、静一些,让品味语言更富魅力

语文新课标特别提出“语用”的教学重点,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规律,学习文本语言的表达策略,进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当下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字的欣赏与品味。课堂中要给予学生安静品读语言的时间,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从文字中读出自己的一点感受,从中发现文字表达的一点特别之处。不求于多,但求要有。只要每一节课中学生都能有点滴收获,终能聚沙成塔,实现语言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转型提升。

语文课堂再“静”一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安静的课堂时空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走向高效,走向敞亮。

摘要:热闹的语文课堂一度成为争相模仿的优秀范式,但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要求必须给予学生更多的安静时间和空间。只有安静地阅读与思考,才能拥有真正的交流与理解。课堂中再静一些,学习才能更高效。

最安静的净土 篇6

虽说我是一个地道的南丹人,出生在八圩瑶族乡关西村,一个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瑶族同胞共同居住在起的村庄。对于白裤瑶这一民族,一直以来,我自认为对他们太熟识了,但面对着博物馆内那些反映白裤瑶族历史的、文化的、风情的图文,以及更具有这个民族特点的风情表演,让我这颗早已淡漠了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让我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和关注这个民族。

回来的路上,我的心情一直没有平静,脑海里总在跳跃着那些貌赛天仙的白裤瑶族姑娘的舞姿,耳际依然回荡着那浑厚的鼓声、牛角声。那鼓角之声仿佛源自天籁,紧揪着你穿越时空,回望这个民族的远古,这个民族的历程。

人们说,“在广西,这是把古老遗风保存得最多也最完整的一个特别族群。”但好多村庄的白裤瑶已经不同程度地汉化了。然而在八圩乡关西村,这个仅有10多户人家的白裤瑶族村落,也许是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了。

同车的南丹县文化局韦忠武局长听我这么一说,顿时兴奋起来,那种职业的敏感和对这个民族特有的情结,让他迫不及待地要知道这个地方所在。我说不远,距县城约20公里,但是必须回县城带上手电筒,因为这个村落四面环绕着崇山峻岭,悬崖绝壁像一只大铁桶般将这个村落圈封起来,进出只能通过一条800多米的山洞,而且还得趟过一道道清澈得让人看了就产生一种爱怜到心痛的洞泉。

听我这么一说,韦局和廖副局长再也按捺不住,瞪大眼睛,涨红着脸,扯着雄性的嗓门吼道:“走!我们马上去看看。”

那地方,我小时候去过,是打着火把走过的那座山洞。那洞中有洞,仅凭儿时的记忆,我怕迷路,便电话联系与我同村的瑶族青年何少忠做向导。

就这么风急火燎,我们来到了这个“时空隧道”口,仰望那神秘的阴森森的峥嵘峭壁,还有那洞里不时吹来的凉风,一下子把我们早先的那股激情搅得一塌糊涂,再也难找回那雄壮豪情。

谁也不想丢面子,打着手电筒,少了说笑,小心地走进山洞。这条山洞并不那么平坦,中间还要翻越一个由巨石堆垒起来的山坡,洞泉从这些巨石的缝隙间流过。这段坡道,是一条黑色之路,这个村落的瑶民百年来点着火把照明过往,溅落的火星在潮湿的路面上很快熄灭,变成了积炭,百年来的溅落,过往的踩踏,这条路就变成了黑色。这黑色的路,是对这个村落瑶民们最深的记忆。

翻过了这座由巨石堆垒起来的山坡,又沿着河床,踩踏松软的河沙走了大约200米,突然转了一个弯,右上方的一个天窗投下了一条光柱,让人有点头晕目眩,我在想,也许那光柱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而是我们的眼睛已经适应了黑暗。

天窗投下的光柱,正罩着一潭清幽的的泉水,构成了一幅光与水的梦幻意境。那潭水清幽清凉,清澈见底,明镜般静静地躺在那里,承揽和享受着那光柱给她带来的明亮与温暖。那泉水的温与柔,那光柱的刚与烈,那温存的承载,那深情的投注,造物的阴阳合配啊,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感悟。溢满池里的泉水,静静地在光滑的石板上轻轻地流淌。她,不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奔涌,也不因为没有人的到来而枯竭,她总是那么惯性地、平静安逸地漫流。

光柱给洞泉带来了热能,冷空气变成了雾气,清幽的水、浪漫的光、飘渺的雾,还有那形状各异的,如狮如虎,如龟如蛇,大小不一的石头静卧在池边,守候着它们永远的圣水。

置身于此,我那红尘烦恼被淘洗得干干净净,整个心身便浸润在这甜甜美美的意境之中。

沿着这天窗的台阶出去,便到了我们要去的垄西屯了。这里四面高山环绕,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悬崖峭壁巍峨高耸,形成了道与世隔绝的屏障,似乎要把这里的黎、蓝、韦三姓近20户人家永远地封存在这里。

这里青山绿黛,猿啼声声,鸟虫鸣唱。瑶胞们依山结庐而居,无论茅庐、服饰、语言、习俗,他们把本民族那特有的传统“文化”,在这里最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面对这一切,韦局和廖副局长便忙开了,拍摄,采访,还与这里的寨老聊聊他们的远古、现在、未来……

回来的路上,韦局长按捺不住激动,打电话向南丹县杨文龙副县长作了汇报。

没过几天,我又接到南丹县旅游局杨琼局长的电话,说杨副县长指示,让她再去八圩关西村的垄西屯看看,请我做向导。我满口答应了,心系百姓的父母官都把这事放在心上,我也该放下手里的那点活儿了。

同村的瑶族青年小何听说我们再去垄西,早已在村口等候。此次杨局长还带上了她单位的小罗,专职负责拍摄,还有一位年轻漂亮的见习女生负责数据记录。

因为多了一个女生,小何比上次更活跃了,路上,他笑谈了许许多多瑶族青年男女的生活“佐料”,让我们捧腹。旅途变得笑语连天,轻松愉快。

我们又来到了天窗下的幽潭,恰遇个瑶族青年进洞挑水,他吹着口哨,从那雾气弥漫的天窗口踏雾拾级而来,那意境绝妙,让我们手中的摄像机和照像机忙了个不亦乐乎。在幽潭边,杨局采访了他:“老乡,你会不会认为你们这个寨子是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这青年老乡一脸迷惑地望着杨局说:“我有懂得哪样喊做安静哦。”并用求助的眼光看着同族的小何。

看来这里的确很安静,安静到没有喧嚣的对比,让他们无法理解什么叫安静。

从潭边走出天窗,是几百步的“天梯”。天梯是垄西瑶民们用石块垒砌起来的,没有一丁点儿水泥,那光溜的石板,是漫长艰辛的岁月里,他们用毅志和脚板踩磨出来的。

我们来到垄西寨老黎明方的家里,房子太小,我们就坐在屋外。这寨老很精神,童颜鹤发,我们请他讲述他那把“胡子里的故事”。瑶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民族历史是以经歌的形式来世代传唱的。我们录了黎老唱的一些史歌,但没有一句是我们听得懂的。在他的翻译中,我们听懂了一个民族的声音,看到了一个民族悲怆的历史,感受到了这个没有文字民族的另一种文化蕴涵。

这时,村头的树林里传来了阵阵脆耳的牛铃声,暮归的牧童正赶着一群膘肥体壮的牛走进村子。这里山高林密,为便于放牧,他们在每头牛的脖子上都系上了牛铃,在这寂静的村屯里,没有人来人往,没有滚滚红尘,也没有大呼小叫,那牛群结队穿过树林而来是一道风景,那牛铃声声,是这个静谧的村屯里最和美的协奏曲。

牛铃,摇变了多少季节,但从来没有摇变这里的模样。

夕阳西下,我们带着一种复杂得难以言喻的心情,暂时告别这世间已经难以寻觅得到的世外桃园。打着手电筒,再从这条“时空隧道”走了出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垄西的瑶民们,他们打着火把从这座山洞轻轻地走来,又轻轻地走了回去。他们从来没有带走外面的一片云彩,他们依然在那与世隔绝的地方,年复一年地复制着他们最本真的生活。

厌倦了世俗生活的人啊,来垄西感受一下吧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也没有名利的争斗,这里也许是最后一个留守瑶民古老遗风的部落,是一方精神的净土,我们都该到那里走走,到那里看看,但,我们又怎么忍心打扰他们的平静呢?

垄西,总是让我魂牵梦绕,紧扣心扉!

安静的夜晚作文 篇7

寂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在家,突然传来:“丁零丁零”的门铃声……

我连忙搬来一张小凳子,透过猫眼,我看见二楼的小男孩,他穿着一件蓝色的t恤,眼睛眨巴眨巴似乎有一些着急,可能是找我有事吧。可——,爸爸妈妈出门时叮嘱过,千万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到底该不该开呢?正当我的大脑进行着强烈的思想斗争时,二楼的小男孩喊道:“哥哥,快开门吧!”看着他焦急的表情,我心软了,打开了门。他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我学兴趣班回来,可爸爸妈妈不在家,现在我可以在你家坐一会吗?”我情不自禁地答应了,我带着他来到我的房间,端来一盆水果招待这位小客人。还借了本《三毛从军记》给他看。

正当我们看得入迷时,我突然想到万一他父母回来找不到他,怎么办?看来应该让他打个电话,于是我拨通了他爸爸的电话,电话那头传出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我连忙把电话塞给小男孩。没过多久,楼梯上响起了“噔噔”的脚步声,我家的门铃又被摁响了,我连忙跑去趴在猫眼上,我看见了二楼的叔叔。这时叔叔在外面叫了一声:“明明”。小男孩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门跑了出去。叔叔连连向我道谢后就带着小男孩回家了。

安静的故事 篇8

“安静的故事”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大故事,因为它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的,是每个人都要参与的,每个人都要在这个故事里扮演一个角色。

说到安静,我们会觉得这种要求越来越奢侈,除了极少数人,一般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获取的。从一个地区看也是如此,比如这座城市,就变得更加热闹了,生活节奏更快了。这里有一所著名的大学,14年前来看过,那时让多少人齐声赞叹,一片惊讶:园林别致,安静美丽,鲜花簇簇……这之前有人以为只有西方的名校才会这样,草坪、园圃,静谧而清新,整个大学的气氛都吸引你,让你觉得在这个地方读书是最幸福的,在这个地方教书是最幸福的,来这个地方看一看也很幸福。

这所校园让我们有自豪感,并将这种感觉一直刻在了心里。那些没有看到它的人,算是孤陋寡闻。

可是现在,仅仅是十几年之后,同一所校园却变得人山人海,到处是拥挤的车辆,小商小贩的吵卖,一片震耳欲聋。这里不仅不是一座令人神往的校园,而且根本就不像是一座大学校园。这里只能让人惊异,让人快快逃离。

一般来说,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学校园会有很多高大的树木,地阔人疏,气氛中给人一种肃穆感。这是由它的传统、由生活其中的人的气质与自然环境的气质一块儿合成的。可惜,现在这样的校园已经难得一见了,它们大致上与喧闹的市井大街没有什么两样:车辆日夜穿梭,到了深夜3点还要把人惊醒,商贩林立。

记忆中的大学校园已经失去。它们被淹没在市场和人潮里。

一切关于大学的美好记忆只成为过去。在当今响彻南北的叫卖声中,大学的一道围墙实在显得太单薄了,它无法阻隔这个吵叫的世界;而西方绝大多数校园虽然没有围墙,大多却是非常安静的。

南南北北走一下,到任何地方,首先就是一个“吵”字把人裹住。去哪里都是人流如织,都是呼号之声震耳,根本没法安静下来。

可是人如果一直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总要在剧烈旋转的浊流中生活,那会是十分可怕的。一天到晚被声音、速度、欲望追逐和包围,有再多的钱,再高的地位,都不会获得最起码的幸福,也谈不上做人的尊严。

有人认为吵闹混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我们是一个13亿的人口大国,但我们知道这不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密度要超过我们许多城市,但那里并不一定像这里一样吵闹,比较起来可能还是要安静许多。

人们从电视上看到了很多现代的喧嚣和繁华,比如纽约曼哈顿、拉斯维加斯等,好像那里更加热闹。人们不自觉间会把发达与热闹等同起来。美国的国土面积很大,它大量的城市,更不要说村庄了,都是非常安宁祥和的。人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地生活着。即便在那些西方大城市中,与我们比较,他们也是相对安静得多,比如其中的小环境还是十分安静的。

他们在自己的角落里做事情,互不打扰,即便是聚到一起,也会尽量保持一种安静的状态。

前些年发生了一个事件,就是有人在欧洲的某个场所大声说话,对方一再制止无效,最后不得不把他们驱赶出来……有人对此感到不解,认为欧洲人做得实在过分,自己无非就是大声说说话而已。好像如此。不过他们也的确是太吵了,并且已经习惯于在公开场合这样吵,忘记了自己是不能用声音打扰他人的。

在我们这里,只要到了餐馆里,哪怕只有四五个人在用餐,那么整个餐馆都不会安宁。即便是图书馆等十分需要安静的地方,也往往是人声喧哗。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去图书馆、歌剧院,那里安静得掉一根针都能听得到。即便到餐馆去,即便是很多人在用餐,也没有什么大声:每个人都在轻轻地挪动自己的椅子,用最小的声音交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没有权利侵犯别人的安宁,要给他人留下享受安静的空间。

即便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被肮脏的语言垃圾包围起来,那也不会有好的享用。

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吃饭睡觉,无时无刻不被吵闹惊扰,没有一个地方、一个角落可以稍稍地躲避一下—这不是很糟糕很狼狈吗?我们又将如何解脱这种困境?

我们的确已经没有地方能够安静一下了。到哪里去?到农村?记忆中的安宁之地已经不多。农村也不是一个避风港—比如以前到胶东半岛地区,很愿意到一些小山村里去,因为那些地方交通不发达,入村后会觉得到了另一个世界,树、石头、河水,一切都保留在那种原始的状态里,安安静静地跟人对话。进入那个环境,就犹如走在一幅画里,人们愿意看它的树、它的石头和水,也愿意看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村民。他们的表情像周边的环境一样,安详、自然、亲切、和蔼;他们见到外来人,那种笑是从心里发出来的,非常纯朴;他们对陌生人的友善毫无做作。

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偏僻了,村民们在这种自然安宁的环境里,身心养成了这样,吃这里的杏子、樱桃,那种愉悦和甘甜是从心里滋生的。

可是现在怎样?也仅仅是几年过去,再到那样的山村会看到什么?感觉完全不对了。人的神情不对了,他们对人不再那样微笑、那么和蔼了,眼神里有一点警觉甚至是敌视,原来这里拉上了电视网络之类,路也修好了。与此同时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村风大坏。各种开发者一批批拥来,各色人等川流不息。

享用现代生活是山里人的权利。可是外部世界通过一根网络线和视频线送来的,又是一些什么货色?

我们全都明白,大家对电脑和电视上那些污七八糟的东西绝不陌生。在海量的娱乐信息中,庸俗和拙劣已是家常便饭,因为点击率和收视率就是一切,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说到那个小山村享受现代化的权利,那也并不等于有了电视和网络就是一切,还应该有更多更重要的内容。只送给现代的喧嚣和肮脏,这就把一个小山村最好的东西给摧毁了,比如他们不再相信人,比如村风的破败。一个电视机一个网络,竟然就能在两三年里把一个村庄给改造成这样,可见它的力量是多么巨大!那么我们可以问一句:现代通过网络和图像送给整个世界的危险,究竟会有多么大?

就是一台电视机,就是一个网络,一根光纤,改变了这个存在了几百年上千年的村庄。从一个村庄到一个社区,一个国家,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现实,就是进入了数字声像时代。一切都在改变,无论接受还是不接受,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这都是一个事实,一个客观存在。它的出现让人类猝不及防。有时候我们觉得无非就是多了一些娱乐和广告,无非就是网络输送一些海量讯息,但是也就在这种日夜不停的输送和堆积之中,巨大的危险把我们覆盖了。

它的巨大毁坏力,比核武器来得更隐秘更长远,后果也更严重。它也许暂时夺不走我们的生命,却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另一种人。它有可能把我们全部的幸福,把我们美好的未来,在暗中窃取一空。这一切都是缓慢进行的,是隐隐发生的。它不会像原子武器那样,一瞬间造成血流成河。

它杀伤的是我们的心灵。

我们看一下现代生活如何提速:出门可以坐高铁和飞机,移动一只鼠标的分秒间接通整个世界,当然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什么生活我们都不陌生,千奇百怪的故事我们都会知道,再加上每个城市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地方小报、广播,所有人就在这样一个纵横交织的信息空间里活着。无论愿不愿听,愿不愿看,谁都无可回避,都要在这种剧烈旋转和沸腾的状态下存活。

这种加速度使人类失去了基本的、自然的平衡力,变得不知所措,昏头昏脑,一时没有了准确的方向感和判断力。

现代人再也没法慢下来,无法获得肃静,所以也就没有了深入思索的可能,更没有了感悟力,这是非常可悲更是非常危急的。

快节奏的生活给我们提供的方便只是一种表面的小利益—更大更致命的剥夺却被我们忽略了。我们权衡一种事物,最终还要看综合的和最后的结果,要问一句: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幸福吗?如果新的技术不能带来幸福感,只是使我们变得更忙碌更焦灼,更浮躁更六神无主,这个新技术就是我们的克星。

nlc202309040728

我们不得不想办法来遏制它和规避它。我们不得不思考现代技术带来的一切—它的功与过,罪与罚。

我们因为提速节省的时间好像很多,但是省下来的时间又做了什么?没有用来寻找个人的生活、理想的生活,而只是一味模仿机器和技术,想着提速再提速—在想象中要像它一样快或更快。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心实在是比网络还要快—我们总是嫌网络慢,因为我们的心已经飞起来,比网络要快得多。

真实的情况是,我们人类在各种技术的教唆和引导下,已经慢不下来了。有人说快有快的好处,已经快过了,再慢就会急死人。所以我们总是追求用最快的速度从乙地到甲地,可以用最现代的工具,在一天时间里完成七天的工作。但是省下来的六天我们做了什么?原来我们在这六天里也没有慢下来,而只是想着更快,正度过更加匆忙的六天—问题就在这里。

最后要问的就是:我们能不能在快速旋转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

如果这样的角落真的存在,那么它会属于我们吗?不一定。因为一颗心已经改变了性质,它现在已经慢不下来了。看来我们首先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先改变自己的心,让它稍稍安静一点。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他看到什么就会学习什么、跟随什么。有时候这种学习是不自觉的。我们身旁是迅速跑来跑去的摩托、汽车,它们就在无形当中引诱着人,引诱人像它一样快,跟上它。网络诱惑了人心,让人渴望无限地提速和信息扩张。我们的双眼每天看到的都是飞速奔驰之物,一颗心怎么会不跟随而去?我们又怎么能不去渴求快速的生活?

到处都吵吵嚷嚷,如果哪一个人不吵,对方就听不到他的声音。可见周边的环境对我们性格的形成,对我们生命的改造,是既深刻而又缓慢的,这种改造简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说:风里面都是教导的声音,它让我们赶快随上这个时代的脚步。

前面说过的那个山村的美好宁静,人们脸上的那种笑容,说到底都是周边的环境给予的,所以要改变自己,就要改变环境。于是才提倡更多地到大自然里边去,去接受它的培育。我们如果总是看到挺立的树木、潺潺流动的河水,时间长了,就会变得和它们一样安静和坚定。因为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学习它们,跟上它们的节奏。

人类不要忘了,他们是山川大地的儿女,不是汽车摩托,更不是网络的儿女。我们要和诞生自身生命的那个环境相亲相爱,和谐一致起来,这才是人类的根本利益。我们的生命是那片土地给的,所以才有“大地母亲”一说。我们要学习母亲:看树多了,就像树一样挺拔安静;看花儿多了,心情也像花儿一样。

有一个研究,说养猫的人身体好,首先是心血管系统好。这种研究采用了一个对比组,从对比中发现了一个规律:经常和猫这一类动物呆在一起的人,不自觉间,个人的生命节奏就与它趋同了。猫的行动是和缓的,人与之相处日久也就变得和缓下来了。

的确,猫是多么温柔和安静啊,可是一旦需要,它行动起来却像闪电一样迅疾。是的,还很少有一种动物像猫一样敏捷疾速,它跳到空中猎获,再落到地上都不会失去平衡。最安静的动物在一瞬间爆发出的那种能量,竟是如此之大,可见安静也是积蓄能量的一个过程。

我们许多人到了关键时刻就没有了力量,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一种能量的积蓄。特别是思想的能量,它更是需要安静下来才能获得—如果人群吵吵嚷嚷积成一坨,所谓的人多热情高、力量大,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更多的只是一种愿望和神话。事实上许多时候恰好相反:个体才有力量,因为思想才有最大的力量。

任何高深的思想、能够影响世界和历史的思想体系,都是由个体产生的。无论是康德、孔子还是弗洛伊德以及达尔文,还有梭罗、里尔克和狄金森等,只要是对我们这个世界发生了深刻影响的巨大思想能量,都来自个人。人多了只会吵成一团,产生不了深刻的思想。两个人可以商量事情,四五个人也勉强,几十个人扎堆就很难产生一条清晰的思路了。因为这时候没有了独处与安静,生命中的大能量无法在心里缓缓聚集。

许多人愿意到大城市里去,到人多的地方去,享受所谓的人气。但是他们忘记了,人多的场所也是语言和思想最为平均化的地方。一个人只有退回自己的空间里去,在沉默中,才能够好好地思索,好好地享受属于自己的一段时间。

时间这个东西会在匆忙中悄悄流逝。速度越快,节奏越快,时间溜走得也就越快。有时候我们觉得经历的某个事情好像就在昨天,可是扳指一算,那既不是昨天,也不是前天,而已经是很多年之前的事了。因为现代生活的流速实在太快了,我们哪里还有心情去琢磨时间、享受时间、与时间耳鬓厮磨。

那一年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因为涉及自身较多,所以印象还算深刻。这场长达两年、波及全国文化界的讨论,仿佛就是近四五年里发生的事情。可是仔细算了一下,准确点说已经是十七年前的事了—感觉上却离我们十分遥远了。

整整十七年了。十七年可以成长为一个青春少年,可以让一个中年人变得苍老。可是它真的是一闪而过了。时间就是这样无情和快速,我们没有任何办法阻挡它。有人会说,既然以任何办法都难以让时间凝固,总要以自己的节奏往前流动,从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那就随它去吧。是的,但是如何随它?

时间具有客观性—但是时间却不仅仅如此,它还会在感觉当中存在,这时候的时间就不是一个客观的东西了。

我们回忆一下就知道,小时候的“一年”是非常缓慢的,可是到了四五十岁以后,“一年”好像缩短了十倍。这就是时间的主观性。因为我们的生命蜕化了,它已经陈旧,视野里再无新事,外部世界很难留下鲜明的印象—既然没有接受足够深刻的刺激,所以一切都将飞快地被我们排除到记忆之外,不再咀嚼和享受它了。时间就这样失去了细节,于是很快就溜走了。

有一对小城夫妇,孩子去一座大城市读书,毕业后就留在了那里。他们原来指望孩子能回到小城,觉得这座小城生活质量高,可是孩子被大城市的热闹吸引住了,这儿车水马龙日夜不息,什么高档服装、咖啡店和摇滚乐,各种东西都在诱惑她。她最终找了一份工作留下了,有了爱人和房子,也算是个幸运的人。她的父母到了那个大城市,发现人多得不可想象,到处堵车,到处轰鸣。孩子住的楼房有三十层,它的不远处就是高架桥之类。

这是一个日夜旋转的城市,整幢大楼仿佛每时每刻都在巨大的轰鸣声里发抖。父母心疼孩子,问:你就在这个地方睡觉、过日子,就这样一辈子吗?孩子说,是啊,我们住的地方还是好的,我们已经习惯了。

父母听了以后久久没有说话,只有泪水在脸上流淌。

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把孩子从嘈杂中拉回去,因为她已经习惯了、顺从了,也就是说,她的心已经变化了。她认为这就是现代都市生活,她认可并享受着这种生活。

父母回到了小城,从此却再也不能安心,因为一想到那个大都市的轰鸣、想到挤成一球的人群、在轰鸣声里发抖的三十层大楼,他们就难过得睡不着。

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小城的安静也只是暂时的,这种情况已经不会坚持太久了,因为城市化的浪潮正席卷而来,各种所谓的“大开发”已经排上了日程。用不了多久,这座小城也要变得喧闹起来—总有一天,它也会变得像那座让他们流泪的大都市一样,嘈杂喧闹,一刻也静不下来。不仅是他们,我们所有人,都将找不到一个安宁之地。

我们不停地追逐物质,目标是那些发达国家—如果那里才是我们的未来,那么这个“未来”有可能有点太漫长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那里的大部分地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并不像我们这样闹腾,那里大致还是非常静谧的。

比如十几年前到过的一些西方小城,觉得它是那么安祥美丽,从任何一个地方拍下来都是一幅画。在我们这儿的哪个景点拍照,都要好好选择角度和位置才行。可是到了那些美丽的小城,只要镜头没有拿歪,随便照下就是很好的自然风光图片。这儿无论是图书馆、咖啡店,还有街道,都安安静静的。汽车消音也好,它们基本上是默默来去,像这个城市的人一样收敛。

nlc202309040728

我们这儿的车和人也是一样的:常常突然就爆发出脾气。

几十年过去了,今天再去那个小城,发现它竟然一点都没有变。路还是那条路,房子还是那些房子,教堂的尖顶凝在那儿……一切都如同昨天,记忆中的那棵大树还在,房子的颜色依然如故,街道清洁得像被水一遍遍洗过一样。

这里给人的突出感觉,就是它的安静与不变。为什么?可能这里的人和我们不一样,比如他们不那么浮躁和急切,做事情之前,尽可能把一切想好了再做。我们的一些城市是怎样的?总是不断地改建,永远都是一副“百废待兴”的模样。“待兴”是将来和可能,而“百废”才是现在的实情。我们总生活在一座“百废”的城市中,这怎么受得了。

我们的城市,楼房和街道,今天这条路剖开了,明天那个楼拆掉了,后天又一个区要改造;这个村庄刚刚扒掉,那个新区又在崛起……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苦干了也忍受了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不停地变,不停地改,那么多鼓舞人心的口号,那么多开拓型人士—我们经验中知道,一个地方如果来了一个开拓型的人物,这个地方的麻烦就大了。他们会让一个地方不停地折腾。

在一些时髦人士眼里,这恰恰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伟大时代”就该如此,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有生气,所谓的日新月异。可恰好就是这种“生气”,让我们再也找不到一个休养生息的地方,到处都在吵闹,都是灰头土脸,没有草也没有树—种了草栽了树,用不了多久就蒙上一层灰尘。四下都在刨,都在挖,都在拆。

为什么我们不停地拆和建,却很少弄出一座像样的城市?就因为每一次都是对上一次的否定,不停地否定自己,又不停地犯下新的错误。显而易见,我们每一次都没有考虑好,总是匆忙急速地去做。

电视、车辆、网络、电台,我们身边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速,它把人弄得慌促和焦虑—既跟不上这种速度,又担心被甩在后边,结果就没有了从容的生活,将日子搞得一团糟。谁如果想慢下来,对不起,周围的一切都与你不协调,不对接,一切的声音都在呼唤一个“快”字。

我们身边总是有一股呼啸而过的巨大噪音,这样下去,会是怎样一种生存?

比如我们将没法阅读,因为既没有了安静也没有了时间。看文学作品不能像看电脑一样快速浏览,因为它是语言艺术,需要进入它的语境,随着它的标点符号、语汇调度来享受创作的愉悦,还原它的思想、它在产生那一刻最具有巅峰意义的犀利状态。文字是符号,它要人还原,要人思索和想象。

轰鸣和快速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已经失去了正常阅读的条件。越来越多的人只是在电脑前看各种各样的文字垃圾,这是数字浪潮推上来的花花绿绿的芜杂,一掠而过,看得很细既不可能也不值得。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们不再可能理解高雅的艺术和绝妙的艺术,最好的东西被这个时代所冷落,价值标准荡然无存。

阅读是一种幸福。但这需要时间和心境—读书最过瘾的时期,也极有可能是一个人生活最困苦、最挣扎的那个时段,可见关键还是人的心灵状态。

这需要我们痛下决心,在飞速旋转的当代生活中争夺一块属于我们个人的空间。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我们或许发现,在这个时代里似乎存在着一个生存谋略:那些制造和催促我们飞快旋转的巨大力量,与这个时代却是另一种关系。或者说那些有巨大资本或权力的人,可以将每个人都安在一个飞速旋转的轮子上,让其日夜不停地飞转—推动者是不会让这轮子慢下来的,而他们自己却躲在世界最安静的某个角落里,好好享受缓慢与安静。

这个世界的某些人,一些所谓的“胜出者”,他们一定住在那些最安静、绿色最多的地方。这些人歌颂速度,制造飞速的现代生活,而他们自己却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环境里。如果说这是一种骗局或阴谋的话,倒不如说是一种天性,一种不自觉的、潜意识里形成的对自身、对生命的保护。这就生成了双重的生活哲学和生存格局。

那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挽救自己、打破这种格局吧。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一定尽可能抓住人生唯一的一次机会,去获得安静的权利。我们也要拥有自己的一杯茶一本书—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却要管住自己。也许面对纷纭复杂的现代世界,对付它的办法以及全部的奥秘,就存在于这两个字之中:安静。

寻获安静,要下最大的决心。

想起小时候曾经享有的安静,就觉得我们真是不幸,遇到了这样一个剧烈动荡、不是几十年而是好几十年的折腾生活。除了残酷的阶级斗争,再就是激烈潮涌的商业主义物质主义,整个社会喧声四起。我们现在只是追逐物质,其他一概都可以忽略,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遭受的巨大破坏在所不惜,而且很可能是一种万劫不复。

记忆中的河流和森林不见了,夜晚躺在树下枕着白色沙子看星星的时光完全消失了。那时的星星一颗是一颗,那么明亮。我们现在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的星空?

这样的星空都没有了,再多的物质拥有又有什么意义?

这种记忆只属于我们自己、个人?当然不会。

记得小时候住在一片林子里,孤独的时候就去最近的村子里玩。有个少年伙伴叫“爱长”—因为他父母个子不高,所以就把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整天呼叫“爱长”,结果儿子真的就像接受了魔力一般,长得很高很高。

“爱长”的重要的工作就是去放猪,那是一头小黑猪,很通人性。放猪就是把猪赶到收获过的红薯地和花生地里,让它寻找遗落的果实。猪的嗅觉特别好,哪里有食物它就在哪里拱土,而拱出的食物有时就被我们拿走。

我们最大的享受就是一起放猪,还要占猪的便宜:把它找到的东西抢过来,放到火里烤了吃。

有一次我们只在一边闹玩,玩得不管不顾,结果一抬头才发现小猪跑了。四周全是一片浓旺的丛林,是各种灌木,到哪里找它?“爱长”哭了。跑走一头小猪可是一件大事,我们慌了。

“爱长”吓坏了,料定要被家里人揍一顿,于是拉上我一起回家。结果他进门不久就被暴跳如雷的父亲狠揍了一顿,连我也差点揍上几下。这时已经是天黑了,但是再怎么也要找到小猪。后来他们想起邻居家有一条叫花虎的狗,非常聪明,就借出来。

我们一起到红薯地里去。

“爱长”的父亲提着桅灯,跟那条狗认真说了一些话:告诉小猪是怎么跑的,请它将丛林中的小猪找回来,会给它很多好吃的,等等。花虎仰脸倾听,甩甩尾巴,然后一头钻进了黑乌乌的林子里。

半个小时过去了,花虎真的把小猪找回来了—我至今记得它从林子里走出来的模样:嘴里咬住小猪的一只耳朵,一边用尾巴频频拍打小猪的屁股,从紫穗槐灌木中把小猪乖乖地赶出来了。

现在想一下,我们拥有的“时间”就好比这头小猪,只有好好看住它才行,不然它就会溜走。我们不能过分地喧腾,如果无视它的存在,它就会跑得无影无踪了。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回忆,它大致在写“过去时”,记下了一些往昔事情,朋友的故事,那条河,那片海,所有经历过的生活细节—这等于是把丢失的时间再找回来。

通过描述和回忆,咀嚼失去的时间—在这里,文学就好比是那条狗,即花虎,它能够帮我们把丢失的时间重新找回来,让我们像“爱长”一样幸福:拥抱着失而复得的“小猪”。

探讨如何创造安静病区 篇9

1 严格执行陪客探视管理制度

做到陪客探视三限制 (病种限制、人员限制、时间限制) , 措施如下: (1) 责任护士在做好患者入院及在院常规宣教工作的基础上, 要将“病区安静管理”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在思想上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并加强医患、护患之间的沟通, 做到医患、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病区安静管理。 (2) 加强宣传教育, 让住院患者和家属了解病区安静管理的制度, 理解保持病区安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利用公休座谈会、宣传图片、警示标记等, 强化住院患者及家属病区安静管理理念, 引导患者及探视人员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不在病区内大声喧哗、使用电话时声音尽可能的放低, 不使用无耳机的音响设备等, 鼓励患者主动参与维护病区安静的管理。 (3) 病区制订陪客探视制度, 严格执行陪客探视制度、严格遵守探视时间, 服从医院工作人员的指导, 探视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14:30~19:30;法定节假日上午10:00~12:00, 下午, 14:30~19:30, 其余时间尽可能不会客 (除抢救及危重患者外) 。 (4) 床位医师根据新患者年龄、病种及病情在医嘱单上开好“陪客一人”的医嘱, 由护士长或主办护士开好陪客证, 责任护士发陪客证至患者或家属。有陪客证的病床只允许有一位家属陪同、重患者只允许两人陪同。晚上值班护士对有陪客证的患者进行管理、检查和登记, 无陪客证者一律不得在病房留宿。 (5) 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更改“陪客一人”的医嘱, 护士根据医嘱及时发放或收回陪客证, 同时再次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 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保持有关安静的制度

措施如下: (1) 工作人员做到四轻 (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 。 (2) 工作人员原则上上班不准携带手机, 带手机必须放在振动位, 严禁在病房内接听手机。公共场所避免大声喧哗;工作时间, 严禁聚众聊天。医护、医患、护患之间交流时注意语音柔和。接听工作电话, 要求时间控制得当、音量适宜。原则上诊疗、操作时不得接听电话。病区内家属接听电话引导在病区活动室, 避免打扰病区内患者休息。 (3) 护理人员上班统一穿护士鞋或软底鞋, 病区内其他工作人员上班一律不穿响底鞋, 做到行走轻盈。 (4) 提供人性化服务, 妥善安排各项工作的执行时间。各项常规治疗护理, 可在不影响治疗护理效果的前提下, 尽量回避患者的休息时间, 午休或夜间操作时尤其应注意, 尽量减少噪音。 (5) 明确护士长是保持病房安静第一管理者, 护士是具体管理者, 对不规范的行为或不协调的声音均要及时管理、指导、督促、制止, 以确保病房的安静。

3 患者严格遵守住院规则

措施如下: (1) 患者遵守病房作息制度, 保持病房安静, 不得大声喧哗, 收音机、录音机等原则上不要带入病房。 (2) 健全病区活动室的功能, 患者活动、交流在活动室, 以免影响其他患者休息。

4 保持病区工作安静

措施如下: (1) 病区呼叫系统的铃声调置在适宜音量, 查房、午休及夜间可适当调低音量, 原则上更换输液的红灯应消灭。 (2) 加强对工人、护工、配餐员等工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使其明确“病区安静管理”的重要性, 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巧, 更好的做好工作。 (3) 打印单据等办公室工作, 可调整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时间段执行, 如:打印一日清单可安排在07:00~07:45进行, 以避免夜间因打印机噪音较大而影响患者休息。 (4) 中夜班完善熄灯管理。原则上病区内20:00熄灯, 值班人员及时劝请探视者或家属离开病区, 保证患者休息。 (5) 后勤工作人员定期对病区一些辅助设备的性能进行监控, 发现“问题设备”及时反馈给护士长或维修部门及时请修。门轴、车轴、可移动床轮轴定期定人润滑, 定期检查性能, 防止噪音。 (每周五由治疗班润滑、检查一次) 。病区将在每间房门的门锁处安置米黄色 (此颜色与房门颜色相近, 较为协调) 门套, 以减轻病房开关门时所带来的噪音。桌椅装防声橡胶垫, 责任护士每天晨、晚间护理时定期检查。仪器设备使用时, 因人而异, 并加强巡视, 及时处理报警。

5 结果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后病区的安静明显好转, 再无出现因噪杂睡不着觉而投诉的情况出现, 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见表1。

6 总结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后, 病区休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患者的睡眠和休息得到了保障, 因病区嘈杂而投诉的患者或家属明显减少, 医护人员能够专注有序地投入工作, 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患者满意度提高了。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为住院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休养环境。方法 采取严格执行陪客探视管理制度、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保持有关安静的制度、患者严格遵守住院规则等等措施。结果 通过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等的共同努力, 病区的安静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患者的睡眠和休息得到了保障, 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结论 清静的环境能减轻患者的烦躁不安, 使之身心闲适地充分休息和睡眠, 同样也是患者 (尤其是重症或手术患者) 康复、医护人员能够专注有序地投入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探讨,如何创造,安静病区

参考文献

[1]唐淑贞, 刘卫民.探讨病区安静管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7, 13 (20) :3032-3033.

描写安静的作文 篇10

在一个阳光猛烈的下午,我想去图书馆看书。我可喜欢动物了,便想去了解袋鼠一步能跳多远。

刚走进图书馆,映入眼帘的是整整齐齐的书柜,里面摆放着许许多多的书。图书馆超级安静,不知谁的笔突然掉落,整个图书馆都听得见。

这些图书中有科学类、天文地理类、小说类、动漫类等等。有的人坐在长椅上看历史类的书;还有的人在看生物类的书,而且还拿着一支笔把重点难点抄在本子上。我来到了第一排的架子上,从头开始找那本书,这找找那找找,左挑挑右挑挑,就是没有我想要的书。我又重新的搜寻了一遍,还是没有翻到我要的书。碰巧,图书馆的阿姨正在“巡逻”,我便跑到她面前害羞得说:“阿姨,嗯……我想要动物百科大全的那本书,它放在哪里?”阿姨深思了一下,便轻轻地说:“我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放在第三排的左侧的第二行。”然后我谢了阿姨,并找到了我想要看的书。接着就坐在长椅上,望着旁边小哥哥与小姐姐那么认真地看,我便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了。

上一篇: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职责规范下一篇:茶艺实训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