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叙事类文章

2024-05-19

教育教学叙事类文章(共9篇)

教育教学叙事类文章 篇1

丽江情韵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在漓江边,“我”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意思对即可。人物1分,情节2分,共3分)2.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①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②引起下文。

③营造朦胧的诗情。

④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意思对即可。答出任意两点,一点1分,共2分)3.“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因为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2分与后文“我”的感动、赞美形成对照(作铺垫、欲扬先抑),(1分)突出摇船人的精神品质。(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4.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a示例:把雨雾中的漓江比作艨胧诗,把远处江中隐约可见的小舟比作破折号,形象地写出了小舟的形态,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b不例:把被笑声惊飞的水鸟比作一串黑色省略号,形象地写出了水鸟渐飞渐远的身影,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对比喻内容的分析l分,效果2分,共3分)5.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4分)①身残志坚、自食其力、拒绝怜悯:不甘一i5靠屹“社会低保”打发日子,靠摇船为生,不接受“我”给他的五|_元钱。

②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爱笑,不避讳自己的残疾,积极面对生活。(意思对即可。每个方面2分,其c"形象l分,分析1分。共4分。若答“阳刚”,言之成理也可)

盲道上的爱

1.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无知”在文中的意义?

“无知”的含义是“我”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帮助盲人的意识。

2.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1)因为方老师的女儿有可能会失明,医生怕方老师到时承受不了,所以医生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2)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是如果女儿失明了,就把自己的眼睛捐给女儿。

(3)方老师的“准备”是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方老师开始闭眼做家务,练习走盲道。3.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

因为丈夫和女儿明白了方老师为了不让女儿失明所做的决定和准备,他们都被这种伟大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所以他们哭成了泪人儿。

4.文章第⑤段划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

走盲道的感同身受的痛苦和对盲人的关爱交织在一起,使“我”内心产生了压力,促使我亲身体验盲人艰辛的生活,努力地为盲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5.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爱”主要指哪两种爱?(1)指方老师对女儿的母爱。(2)正常人对盲人的爱。

父亲进城送梨

1.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 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3分)浪费时间,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雨水多,梨不甜。(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给分)2.第②③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分)

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同时与下文“我”和妻子对父亲态度的转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地表现了“我”因忽视父爱而产生的愧疚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4分)(1)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一只只”、“小心翼翼”、“平放”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梨的珍视,充分地表现了父亲对子女深切的关爱。(2分,意思对即给分)

(2)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木然拒绝”“默默”写出了我的醒悟、自责,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一股甘泉直入心田”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梨味的甘甜,也表现出我感受到了深沉的的父爱。(2分,能品味出其中一点即可)

4.作者写“父亲进城送梨”这件事,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4分)

引发读者思考“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问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

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往往容易忽视。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不厌其烦关心子女,问寒问暖,而子女有时却不领情。这样很不应该,我们要珍视父母的爱,懂得感恩回报。

留几本书在窗台

1.通读全文,根据文意,把下面的空格补充完整。(2分)【示例】好书胜药 好书怡人或誉为“书如阳光”“书改变生活”也可(2分,每空1分,意思符合即可)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①字字句句如清水,将五脏六腑涤荡得妥帖舒畅。【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文字比作清水,“涤荡”一词与清水相照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读书使人心灵纯净,精神愉悦。

②因为阅读,匆忙枯燥的时间被文字的墨细细研磨了,书香适意怡人。

【示例】该句把阅读形象地表现为文字研磨的过程,其中“研磨”一词强调了对文字的细细品读,形象地写出了阅读使时间不再匆忙枯燥,生活因此充实润泽,更富有文化味。(4分,每句2分。有具体赏析点得1分,言之成理即可。)

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全文,仿照示例,说说你对“慢阅读”意义的理解。(3分)

想起时下正流行的“慢生活”观念,提倡慢工作、慢餐、慢运动、慢休闲、慢阅读等,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适时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是多么的重要与必要。【示例】 慢餐:“慢餐”就是细嚼慢咽,细细品味。既获得味觉享受,又有益于身体健康,还能享受一种悠游闲适的愉悦。慢阅读:“慢阅读”就是细细品读,用心体味。使读者既获得知识,又欣赏了文字之美,更能愉悦身心,陶冶性情。(3分,词义理解1分,作用分析1分,语言表述1分)4.本文原发表在某报副刊,入选《百年无废纸》时,结尾处被编者删去了以下一段文字:留几本书在窗台。留一份期待,期待与书长长久久的心灵之约。

请你从编者(或作者)的角度,结合文章,阐述删去(或保留)这段文字的理由。(3分)留几本书在窗台

编者的角度:因为删去的这段文字的内容和第⑦段有重复,删去后文章更精炼,同时,还留有余味,更加含蓄。

作者的角度:前文多为叙述描写,删去的这段文字富有抒情味,起到文末点题、揭示主旨的作用。(3分,结合内容进行分析1分,理由1分,语言表达1分。言之有理即可)

一碗汤的温度

1.请在文中找出两个能反映作者心理变化的关键词:①②(2分)

①死寂或绝望(1分)②满足或幸福(1分)2.有人认为第⑦段划波浪线句写得很好,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2分)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粉的可爱及我吃米粉时的感觉。(1分)3.第⑿段作者为什么说回忆起那段日子“只有它,有声有色”?(2分)分析一:因为在那段日子里,“周记米粉”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与希望。(2分)

分析二:在我的冬天里,它是一个名叫“春天”的岛屿。(2分)

分析三:(若学生答“在周记米粉店里,有绿植物,花桌布,老板娘温软的南方口音,常常放着一首歌:《勇气》。以及冰冷世界里,一碗热汤粉”。1分)4.读完全文引起了你怎样的触动,请谈谈感想。(2分)

人生难免遭遇困境、挫折,如考试失利、朋友误会、亲人离去等,我们应坚强面对,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2分)(紧扣主题,言之成理)

小葱青青

1.本文人物形象鲜明,结构浑然一体。“小葱”在文章中多次出现,请简要说说它在刻画人物和结构上的作用?

刻画人物上:

结构上:

刻画人物:衬托人物(是小妹妹形象的化身)结构上:小说的线索。

2.作者在描写人物时非常注重写人物的眼睛,阅读文中划线句子“看不到那双眼,那眼睛一定很美、很清澈„„”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很美,很清澈,其实说的是心灵美好纯真:做买卖诚信,辍学承担家务,期盼早日上学。

3.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善于铺垫,例如关于小妹妹辍学的事,其实在她向女教师讲述前,文章已有多处铺垫。你能试着找出两处吗?请摘录原句回答。

(1)她的小葱总是那么嫩,那么青,像她自己一样。(2)姑娘太小,那双手太小。

(3)它不光清澈,还带着一丝忧伤,但忧伤中分明显露出善良和期盼。

(4)她抬起头,目光在大姐姐的脸上扫视了一下,迅速地落在左胸那枚“吉阳镇中学”的校徽上,声音有些激动,也带有几多憧憬。(5)她依然不说话,朝下看。4.小说倒数第三段说:“两年后,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请你根据上下文,简单说说这两年间发生了哪些事。

应准确全面把握相关内容,突出重点,应包含如下方面内容,小妹妹边承担家庭重担边学习,女教师热情无偿辅导,弟弟毕业。

5.这篇小说展示了自然景物美、人物心灵美、社会环境美,富有艺术感染力,读完全文,令人回味思索。作品结尾的省略号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你结合全文说说其中有哪些内容。(1)对小妹妹纯真善良心灵和不懈追求精神的赞美;(2)对小妹妹心愿终于实现的喜悦;(3)对充满阳光的社会环境的期望(欣慰)。

大风

1.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3分)爷爷和“我”—起去割草;遭遇大风;与大风搏斗。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句中,“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形象写出了爷爷的歌声低沉有力、节奏缓慢。(2分)“低沉有力”、“节奏缓慢”各1分。(2)品味“我们钻进了风里”一句中“钻”的妙处。(2分)

写出了风之大,表现了祖孙俩敢于面对大风的勇气。(2分,每点1分)

3.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4分)

(1)“爷爷,那是什幺?”“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腰。

(2)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3)“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爷爷是一个坦然镇定、刚毅坚强的人。(“坦然镇定”、“刚毅坚强”各2分,意思对即可。)

4.文中画线段描写了大风降临前的情形,请简要赏析。(3分)

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了大风来临前自然界的反应;用词准确生动,富有变化。(角度2分,“视觉”“听觉”“嗅觉”写出其中两种即可;语言l分。)5.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4分)

以“我”的口吻讲述故事,增强真实感;通过“我”在大风来临前后的言行衬托爷爷的形象;表现祖孙情深,爷爷对“我”关心疼爱,“我”对爷爷敬爱依赖。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14.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3分)

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1分),显得亲切自然(1分),用“您”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1分)。

15.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3分)①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

②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

③摇篮前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6.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4分)(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种子”含义为“杂交水稻的种子”(若答“水稻种子”得1分)(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种子”含义为小时候母亲对“我”(作者)的启蒙和教育。

17.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6分)①母亲去世21年,作者对母亲充满思念之情。(2分,感情1分,简析1分)②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让作者对母亲充满感激、敬重之情。(2分)③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多陪她,特别是在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2分)

教育教学叙事类文章 篇2

一、剖析, 寻找“叙事类文章”教学路径

剖析, 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清教学的行为, 理清教学的意思, 寻找教学的路径。

1.“人”、“事”相依。所谓“叙事类文章”, 顾名思义, 就是以“叙事”或“讲故事”为主体的文章。既然是“叙事”, 就自然离不开具体的“事件、情节、人物和场景”等要素, 在这几大要素中, “人”与“事”无疑是主角, 那么我们是强调“人”的重要, 还是强调“情节”的重要呢?解决这一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看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以“塑造角色”为主旨, 还是以“表述事件”为目标的;另一方面我们还得服从于教学意图———是引导学生去关注“行动中的人物”, 还是关注“人物的行动”。但不管如何选择, “叙事类文章”都有一个根本的原则, 那就是“人不离事”、“事不离人”———人只有在事件中才能呈现他的特征, 事只有在人的参与下才能发展。为此, 在教学“叙事类文章”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带领学生以人物为基点, 弄清这个人物或这些人物所参与的事件, 梳理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并把握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 从而揣摩人物的情感, 只有这样, 才能把握住“叙事类文章”的根本点。

2.“情”、“景”共存。叙事类文章之所以长存, 不仅在于它叙述了“经典事件”和“个性突出的人物”, 还在于它呈现了一大批“美景”与“真情”。小学阶段的学生, 由于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因而他们特别需要通过“鲜活的物象”与“感动的情感”来理解文本的内容,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一方面要借助文本中的物象、景象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 另一方面还要借助文本中所渲染的情感来激发学生入境动情, 以产生共鸣, 形成刻骨铭心的感受。

3.“小”、“大”成线。在理解、剖析、把握叙事类文章的时候, 我们既需要从整体出发, 把握文本的主旨, 又需要从细节入手, 欣赏、把玩一些章节或词句的精彩, 这就叫做“看全篇、品细节”。但是, 不管是“看全篇”还是“品细节”, 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 那就是必须基于一个主题思想的“看”与“品”,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清晰的思索。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 把握文本的主旨, 了解文本的梗概;另一方面, 我们要引导学生对重点句段进行咀嚼、揣摩, 领会其字里行间所洋溢着的情, 体会作者的意。

二、权衡, 确立“叙事类文章”教学基点

权衡, 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教学的落脚点, 把控教学的全局。

1.关注细节, 以小搏大。“成人不惑, 学生专注。”意思是说, 经历岁月洗礼的成人们已经不为一些小细节所干扰, 转而去关注全局时态;而学生呢, 无法做到成人那样, 去把握全局, 而只关心一些细小的事情。从这一点来说, 我们的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征, 从文本的细节入手, 带领学生有序地把握全局。 (1) 具体场景。场景是“叙事类文章”的重要内容, 它将人物、事件、环境、氛围等统统纳入其中, 因而解读它、学习它, 就成了我们走进文本、了解人物内心、理解事件的关键。为此一旦文本中出现具体的典型场景的时候, 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品读, 从而为其理解全文做铺垫。 (2) 矛盾冲突。“困难面前见真情, 矛盾面前见性格。”人物性格常常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现, 并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为此在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中, 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抓住文本中的矛盾冲突来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 了解性格, 丰富体验。 (3) 典型言行。“言, 乃内心之物。”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心理就会产生相应的语言, 所以揣摩人物的言行, 可以知晓人物的内心世界, 为此, 我们要带领学生去品析人物的语言,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背后的价值取向。

2.关注线索, 掌控全局。不管事件有多么繁杂, 也不管人物有多少, 每一篇叙事类文章都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只要我们抓住了线索, 就能拨开云雾见青天。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紧紧围绕“线索”这一切入口, 为学生打开一个理解文本的突破口。

3.关注方法, 凸现效果。叙事类文章基本上是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法, 但其中也大量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由于有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众多的表达方式, 从而使得叙事类文章丰富多彩, 但这几种方法在作用上是各不相同的, 所产生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要带领学生适当地关注表达方法, 体会它们的不同, 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方法的指导与借鉴。

总之, 我们剖析叙事类文章的结构, 权衡教学策略, 可以更加清晰地看清教学的行为, 理清教学的思路, 寻找教学的路径。

摘要:小学的教材体系中, “叙事类文章”占有绝大多份额, 因此挖掘其教学价值, 寻找其教学路径, 权衡其教学基点, 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事, 本文以“寻找叙事类文章的教学路径”与“确立叙事类文章的教学基点”为抓手, 试图建构“叙事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教育教学叙事类文章 篇3

关键词:叙事类;情节;质疑;思维

叙事类文章就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来抒情或说理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一般包括记叙文、小说、记事、记叙性或写景状物类的散文等文体,它几乎占了语文教材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故事情节在叙事类文章教学中的核心作用,那么如何借助情节实现叙事类文章的教学目标呢?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认识。

一、从了解情节大意出发,以复述为依据

在执教这一类文章时,语文教师一般要先复述情节梗概,从而让学生了解本文的背景、人物、事情、景物等等。由此可见,了解课文情节是课堂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出发点,那么,教师如何判断学生对课文情节的了解程度呢?最好以学生的复述为依据,看看学生的复述是否完整,是否有序,是否突出重点情节(也可以几个学生互助完成)。例如,鲁迅的《故乡》,学生在充分了解了这篇课文之后,几个学生合作概括复述出本文的情节:离家二十多年的“我”为了搬家,回到家乡,看到眼前故乡人(闰土、杨二嫂)的生活更加的贫困和艰辛,精神更加的隔膜和麻木,心中悲伤之极,于是离开家乡的“我”希望打破故乡的现状,积极地探求人生新路。这个复述是比较好的,为什么?首先,复述的情节很完整,有起因、经过和结果。其次,复述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最后,这个复述重点突出:重点的事是“故乡人的生活更加的贫困和艰辛,精神更加的隔膜和麻木”;重点的情是“‘我’希望打破故乡的现状,积极地探求人生新路”。如果复述的完整性、有序性和重点突出三方面缺少任何一方面,就说明学生对文章的了解还不够充分,这将直接影响以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为充分了解文章的情节大意,是学习这类文章的基石。

二、从故事情节出发,以质疑和求异为切入点

在学生较好的复述之后,教师如何让学生从故事情节渗入文章的深处?笔者认为,用质疑法和求异法效果较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断启发学生生疑、质疑,同时要组织学生析疑、解疑,这样学生的思維和注意力就会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这种状态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能使学生把握课堂重点、突破难点。那么如何让学生生疑和质疑?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质疑源于童心的自然流露

“童心”能把一些简单枯燥的东西,变得丰富有趣,它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足够的好奇心、喜欢思考和发问等一些特点。它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天性也体现在初中生的读书活动中,清代的张心斋在关于读书境界的论述中说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如宋学孟的《柳叶儿》,当学生了解整篇课文情节之后,提出一系列问题:柳叶儿是什么?柳叶儿好吃吗?为什么吃柳叶儿还要起早?为什么我要拼命地吃那又苦又涩的柳叶儿?从成人角度看这些问题似乎很简单,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初中生来说,这就是问题,这就是好奇心的体现,这就是童心的自然流露。教师只要紧扣学生的好奇心,较好地满足学生的童心,这堂课就能有效、愉快地进行下去。

2.预习了解时提出疑问

鉴于学生中,有的敢于善于质疑,有的反之,笔者对全体学生提出一个要求:每个学生在预习了解课文时必须提出疑问(问题记在课本上或心中)。当然,仅有要求还不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情节困惑处要质疑

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较多,学生提问很少,这样的课堂教学其实是从教学大纲和教师出发,而忽略了教学的对象和主体——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解惑”是解学生的“惑”,如果不知学生的“惑”是什么,如何解?因此只要学生感到困惑不解的地方,都可以发问,以求帮助。如,“尴尬”这个字如何正确书写;《送行》中主人公勒罗送行的泪水是真是假;《鼎湖山听泉》中为什么写了三段关于庆云寺的内容——这些问题都提得较好,教师只有让学生吃透了这些问题,才是真正的“解惑”。

(2)情节对比处要质疑

问题一般产生于两者的碰撞或差异,因此文章中对比的地方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产生疑问。如《送行》中,勒罗的送行感人之深,而我们的送行尴尬滑稽,同样的送行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又如《故乡》中,二十多年前小英雄般的少年闰土为什么变得麻木、与作者有了一层可悲的隔阂?《甜甜的泥土》中,作者写了亲妈和后妈对小亮截然相反的态度,他想告诉我们什么?这类问题一般都围绕文章中心展开,教师可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3)情节违背常理处要质疑

违背常理即不符合正常的思考习惯或生活习惯。既然有别于常态,那么肯定是特殊的原因造成的,什么原因呢?这就产生了疑问。如《背影》中,刻画人物一般是描写人物的正面肖像,但朱自清为什么偏偏写父亲的背影?再如《送行》中,主人公勒罗以送行为职业,还动之以情、感人肺腑,这可能吗?这样安排的目的又是什么?一般情况下,文章中出现违背常理之处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思考角度,此处引发的问题也较多地揭示了文章异乎寻常的主题,它理应是这篇文章的重、难点,教师应合理地利用这类问题,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3.教师从不同复述和质疑中再生疑

由于学生对文章复述和质疑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可比处或矛盾处,主动激起学生的思考。如《故乡》一文,由于篇幅较长,初读时少部分学生认为“我”厌恶如今贫困隔膜的故乡,怀念儿时美丽的故乡,这是“我”追求的希望,而且以“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为证。然而有一些学生认为,“我”追求的是一种更美好的新的生活。文中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讨论热烈而深入,各抒己见,全面且深刻地理解了本文的主题。

三、以情节发展变化为导火线,以思维的碰撞、锻炼和提升为归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较重要的一个素养就是发展思维。思维的锻炼和发展,除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就是思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碰撞。对于叙事类文章来说,背景、人物形象和各式情感都蕴含在情节之中,因此,思维激发和碰撞的导火线必须从情节开始点燃,思维的锤炼和提升必须从情节的矛盾处激荡。矛盾产生于变化发展,情节的变化产生矛盾,并进而引发学生无尽的思考。如《柳叶儿》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疑问(例子在前文),但教师应侧重解决后两个问题(为什么吃柳叶儿还要起早?为什么我要拼命地吃那又苦又涩的柳叶儿),因为学生从文中得知:柳叶儿很常见,而且并不好吃,这一情节的交代与后两个问题产生了鲜明的矛盾冲突,这是激发学生进行思维碰撞、锻炼和提升的绝佳机会。经过大家的充分思考和交流,产生了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小结,让学生深刻明白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要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忆苦思甜,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思未尽,意无穷”的效果。

总之,叙事类文章课堂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情节这一基础,叙事类文章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情节这一抓手。至于如何更合理地巧借情节提高这类课堂的效益,智者见智,笔者若有不当之处,希望同仁包涵、指正。

参考文献:

罗春雷.语文教学要重视“悟性”培养[J].教育界,2011(3).

教育叙事文章精选 篇4

——爱因斯坦

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的一位顽劣的高中同学听说我当了老师,一本正经地说:“嗯,中学老师要教孩子怎么做人,这比知识更重要。”我没太在意,现在越来越感受到这句话的正确性。因为真正的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堆积。知识是僵死的,需要时时更替,推陈出新。惟有精神的品格和思想的亮色,才能永恒传递。

时光飞逝,我已经成为了学校里“年轻的老教师”。十几年的青春和奋斗过的日夜蕴含在这几个字中。年轻,是暂时的外表,老,是宝贵的经验。

一位教师,也许他的专业水平不是最优秀的,但是良好的师德和职业素养也会使他赢得学生的尊重;而一位品质恶劣的教师即使专业素养再高也会被学生鄙弃。我们经常说,要培养聪明高尚的学生,意在如此。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爆炸社会,高智商、反侦破能力强的罪犯对社会的杀伤力是很大的。用网络上的一句话概括“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作为教师,首先要做一个高尚而聪明的人,才能培养高情商和高智商的学生。我认为教师的人文素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怀揣教育梦想,远离庸俗

一提到梦想,我就会想到半个世纪前美国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广场激昂的宣讲《I Have A Dream》,几十年后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奥巴马作为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庄严就职。朱永新说:“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梦想推动梦想。” 教师这个职业,每天面对的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梦想并且去感染自己的学生,这教师基本的人文素养。

记得以前在办公室中听到一位老师和自己的学生谈及未来的职业的对话,学生说想当老师,立即被他的老师否定“千万别当老师,太没出息了,挣钱少,干活多,太累……”从谈话中就可以感到这位老师对自己的职业是缺少认可度、缺少尊重。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干法,也许你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并没有体现出与专心投入者太大的差距,但唯独少了自己在从事的工作中获得的满足与快乐。学生学习成绩进步了是快乐、学生通过军训懂事了是快乐、自己的专业有了成果是快乐、教师节自己被自己已经忘记名字的学生簇拥也是快乐。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教育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坚信自己的微薄能量能给一些孩子光亮和希望,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的文章 篇5

依附诚信的承诺

有这样的一则寓言:一个年轻人得到了上帝的恩赐使他拥有了7个背囊,分别是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在过河的时候,风浪很大,小船不堪负重,险象环生。船公告诉他,必须丢掉一个背囊,年轻人思考了一会儿,把诚信这个背囊丢掉了.........人生总是无法十全十美的,有时为了某种原因而舍弃一些珍贵的东西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认为这个年轻人十分愚笨,为了一些荣华富贵和物质方面的享受,而舍弃了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诚信!他们也许会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过他可曾知道,“诚信”是人生的支柱?难道他没有听说过“人无信不立”这句古训吗?

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在逐渐减小,处处都充满了“欺骗”这两个字眼.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中国有5千年的文明历史,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曾十分注重诚信,经常要求他的学生要讲信诺.......可是现在呢?一切都在改变我们的内心深处发出深深的呼吁:诚信,我们需要诚信!

据说,信用危机已位居腐败之后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恐惧啊!当有人敲你家的门,你不敢开,怕是坏人;当你走在街头,看到有人行乞,你不敢帮助,怕是设下的骗局;当你去商店买东西的时候,你犹豫再三不敢买,怕是过期食品;当你.........这样的例子当然是不可盛数的,尤其是商家之间的欺诈,更是最为可怕,虽然表面上是商家之间的斗争,但是真正受害的还是我们消费者,比如:食品厂家,他们为了增加盈利,而不惜出卖消费者的健康,生产一些不卫生的产品,或者是其中掺杂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且还盖着打着什么“国家免检产品”,“卫生产品”的旗号来蒙骗消费者,结果呢?大家都可想而知了。据报道,每年因食品中毒而死亡的人都就有数百万之多呢!可见得诚信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啊!

守信,就是诚信守诺,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信就是诚实与守信的结合体,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只有内心诚实,待人诚恳真挚,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履行合同,不重视产品质量,不注重为社会服务,知识一味的打着经济算盘,为自己捞到更多的利益,即使捞到一些好处,也是一种短视行为,用不了多久,就会因为信誉扫地,而使企业萎缩,甚至破产。

背弃了诚信,一滴小小的露水,可以冷却一个生命;背弃了诚信,一片小小的水花,可以冻结整个世界;背弃了诚信,一个小小的蚁穴,可以摧毁一座长堤。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星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树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诚信,内诚于心,外诚于人。缺乏诚信,往小了说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往大了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格。如果让外国人耻笑我们中国人不讲信用的话,将对我国经济和形象带来多大的影响啊!在这个和谐的社会里,我们不能让这种不和谐之音继续下去。让我们身披一袭灿烂文化的风衣,心系着执着的彩带,带着诚信上路,与诚信同行,踏出一路辉煌行程,让诚信永驻你我心中,为营造出和谐社会,让我们牵手共同努力!

老师的评价:抛弃诚信的那个人最后是什么样的后果呢?这一点非常重要,而后才能接着叙述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我们把人最基本的信念和人格都失去的话,那么将给自己带来的是人们的唾弃和朋友的得不理睬。讲诚信的人并不是“傻”而是具有一种高尚的情操。这样的人“傻”也会受欢迎的。而那些所谓聪明的人并不会有好下场。但有些讲诚信的行为也就在我们身边。

星期天,我去书店看书,是为了下星期要写的文章准备的,当我选好一本准备在里面看的时候,进来一个穿得很花哨的青年人,他要买一本书,可是没带够钱,所以他希望书店可以想让他那座因为这本书对她也很重要,因为他要给一位在车站马上就要走的朋友带去。书店的老板还很通情达理,一开始他也不是很愿意给那个人,也许因为他的大阪不是让人那么相信的,但又看他一连的诚恳就答应了他。他很高兴的飞奔出书店,我猜他一定是向车站奔去了。但是过了很久他还是没有回来还钱,老伴有些按耐不住了,借得自己可能上当了。嘴里一直骂自己:“这是笨呀,就不该轻易相信了他,一看他就不是什么好人,哎~~~~,好糊涂呀!”边上有人劝老板,“还是打110吧!”老板也是犹豫不决,他不想把事情弄得那么大。就说:“再等等吧。”结果那青年真的回来了,他满脸大汗,身上的T-恤也被汗打湿了一大半。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老板,对不起我朋友遇到些麻烦我帮着大弄来这,请您别生气。”“没事的小伙子你是个守诚信的人,我刚刚还有些误会你,还想打110,应该我说不好意思才对。”小伙子和老伴都笑了,而且很开心。旁边的人看到这场景也很欣慰地笑了。在一旁看着车场面,也不禁觉得:诚信真的是很重要呀,也许是认识的人很快就建立起了互相相信的概念。如果素不相识那么给人以诚信的信心还真的很难。但是这正体响了人与人之间不一定都是利益关系,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相信的东西,不是吗?所以我们首先还是要相信自己才会让别人也相信你。而相信自己的前提是:你就是个讲诚信的人。

但生活中也不是没有不讲诚信的人。比如说约好在第二天上学的两个人总会有的因为去得早就不等了或出来的很晚不守时间观念。还有约好看电影的人,也许因为某件事就不去了,可有不同之别人一下,让人在那里傻等,如果是一次两次也就不在意了,可是一个错范很多次,此人还会有谁相信呢?也许你是个小气的人或是有些小毛病的人,有也许你是个很贪吃或很懒,但这些都没有你不讲诚信重要,因为有诚信的人往往会获得他人的认可,而你没有诚信那你将寸步难行呀!其实这些事都太小了,可是小事也有它的意义所在,而且往往小事才会体现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价值,所以不要让一件小小的事,让你在别人的心里、嘴里都成了一个不讲诚信的人,这样的话你怎还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呢?所以还是让我们信守诚信的观念吧!因为他对一个人的人格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得惯以诚信的事情,我们更该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也给自己一个警告。

人生似舟,承诺是推动舟向前的波澜。人生如瓶,承诺是装点瓶美丽的花朵。在生活中,只有有了承诺,才会使我们不断实现目标;在实现中,我们才能找到生的意义和伟大,所以我们需要承诺。

承诺需要诚信,就像孩子需要母亲的关怀一般。诚信之中,“诚”是由“言”与“成”组成,“信”是由“人”与“言”组成,这就是说“人只有说到做到,才能成功”。古往今来,就有很多这类的事例。

我先讲一个“立木为信”的故事吧!秦国人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他说:“谁能把它扛到北门去,赏黄金10两。”可没人相信这是真的,也自然就没人去扛。几天后,商鞅将赏金加到了50两,终于有人动心了。扛完木头,便真的领到了50两黄澄澄的金子。于是,百姓议论纷纷,说他的命令不含糊。后来商鞅的变法得到了百姓的支持,秦国由此渐渐强盛起来。

商鞅说到做到,取信于民!而同是以黄金作为赏物。前者是“取信而强国”,后者则是“失信而丧国”了。

周幽王宠爱一美女曰褒姒。可她进宫以后,一直闷闷不乐,从未开口一笑。幽王想了许多办法也无济于事,于是就悬赏千两黄金换取佳人一笑。后来,为了博取美人一笑,周幽王居然“烽火戏诸侯”,褒姒见到自己戏弄了那么多的人,便真的笑了,可这也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次笑。诸侯们奋勇入城,灭了周幽王和这妖姬。

这“千金一笑”,亡了国……那烽火本是外敌入侵时报警的信号,这样一来,那信号也就无“信”了。

就像泰戈尔说的:“信用的坠地,犹如打碎的镜子再不能重圆。”

历史迁移至今日,现在的社会更需要诚信。

在商业的交易中,必须要有诚信,才能使企业蒸蒸日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要有诚信,才能使人际日益密切。

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个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闻知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到:诚信才是最高的学位!

如果没有依附诚信的承诺,怎么会有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深交?又怎么会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佳话?如果没有依附诚信的承诺,怎么会有红军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又怎么会有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中华大国?

关于博客教育教学类文章2008 篇6

我们的博客评估中,对于教师博客文章数量的计定主要是计教育教学类文章,在此,对什么文章属于教育教学类文章与大家谈一谈:

1、不要什么文章都放在教育博客上

博客是教师个人空间,我们之所以叫做教育博客,目的在于让博客促进我们专业成长,是工作的一部分,不少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什么都写,到处引用、转贴,而且文章内容与教学无关,我个人认为这不很好,如果大家很希望转贴一些非教育教学文章,我建议可以另申请一个个人生活博客,自行推广,教委不负责推广,也不提供链接。

2、文章不可过短

有的教师的文章看似教育教学文章,但由于内容太少,只有十几个或几十个字,内容大多是一句话新闻,或是工作流程,这样的文章我们一般不定为教育教学类文章,建议大家可以把话题引申开来,比如:“某某小学开展了小学生读书比赛活动”,这一句话不能算是文章吧,如果把活动开展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不足,以及引起的思考都写一写,这便是教育教学类文章了。有的文章:今天批改了数学作业”这样一句话也不能算是文章,如加上(当然要根据实际情况),今天批改到小强的作业时,发现他进步较大,我给他写了进步很大的评语,在上课时发现他很认真等等,引起了我对学困生的作业批改的思考等内容,这样便也是教育教学类文章了。

3、有此心情日记也是教育教学类博客

这个界定有点困难,如果是纯个人心情,与工作没有多大联系的,我们不定为教育教学类文章,但如果这个心情主要是因为工作,哪怕是与工作相关的生活问题,也是教育教学类文章。

4、不要作弊

我们在对文章进行认定的时侯,也发现有些教师是在网上下载的教育文章,这个我们是要检索的,通过检索,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作弊文章,一来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量,二来也给你自己带来的隐患(知识产权),为此我们打算在今后的博客评比中进行通报作弊文章,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5、做好推广

怎样写好教学反思类文章 篇7

在现实中, 许多教师把写反思狭义化了, 认为就是泛泛地记下一些教育教学过程和感受, 或者是教学案例与反思。其实, 从广义上来说, 反思性文章包括所有的教育教学论文、故事、案例和教育日记、课后札记。因为这些体裁形式各异的文章都是教师反思后的结晶, 所以都应该算是教学反思。

怎样写好教学反思类文章呢?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

一、写什么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 详细地记录下来, 总结一下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谈谈收获和启迪, 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实践跟进。

2.写教学智慧

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合, 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约而至又稍纵即逝, 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便会因时过境迁而遗忘, 令人遗憾不已。

3.写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难免有疏漏之处, 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 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让它成为今后再教学时吸取的教训, 以便更上一层楼。

4.写学生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总会不时闪烁智慧和创新的火花, 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和个性化体验,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 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 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水平。这些反思记录, 是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和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 静心沉思, 组织教学方面有什么新招术;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训练是否落实;启迪是否得当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作哪些调整, 写出“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怎么写

写的方法很多, 这里主要谈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点。

(一) 准备阶段

1. 勤观察, 善梳理, 找依据

反思类文章的写作离不开丰富的素材和详细的原始记录, 这就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 适当记下一些素材, 收集有关资料。在资料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中, 要认真思考和梳理, 发现教育事件背后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 或许会初步形成反思文章的思路。总结梳理之后, 接下来就是阅读教育类杂志中或教育专著中相关的内容, 寻找一些理论依据, 获得理论的指导, 这样也可以开拓思路。

2. 主题提炼要细化

总的原则是:宜小不宜大, 宜细不宜粗, 宜新颖不宜老套。

我们应该这样去提炼主题:从人人皆知的主题中, 跳出窠臼, 另辟蹊径, 适当拓展, 深化主题。

比如, “爱”是教育的最大主题, 许多教师在写论文或具体叙事后往往这样提炼主题:“爱, 是教育好学生的灵丹妙药。”这无疑是一个既宏大又空泛的主题, 不如细化为“爱, 有时可以用严厉的方式表达”“无原则的爱, 是一柄伤害师生的双刃剑”“对爱意的感受, 双差生会更强烈”等具体而细小的主题, 这样的主题更鲜明更新颖, 更让人受益。还有, “宽容”也是教育的大主题, 不能将“宽容”作为一篇教育叙事的主题, 而应该细化为“宽容, 也是有限度的”“宽容, 在需要宽容的时候”等切入点小的主题, 这样才能写出新意。

(二) 成文阶段

1. 标题:简明有亮点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看书先看皮, 看文先看题”。谁都明白标题的重要性, 但绝大多数教师写文章时都不知道要将标题精装巧扮, 不懂得亮化标题。

许多标题语言贫乏, 不是“浅谈”“浅析”“浅议”就是“小议”“刍议”, 不是“初探”“管见”, 就是“试论”“试说”, 要么就是“关于”“之我见”“点滴体会”。许多标题重复雷同。比如《怎么激发××课的兴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这些标题本来没有问题, 但你用我用大家用, 去年用今年用明年还是用, 年年大小十八岁, 一点新意都没有。许多标题冗长拖沓, 作者恨不得把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都集中到标题上, 好多反思性文章标题字数长达15个字以上, 甚至有30个字的。比如《浅谈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识字教学中我是怎样渗透素质教育的》这个标题, 不说这个内容表述有误, 令人费解, 单看多达30个字, 就让人看起来眼花缭乱, 读起来气喘吁吁。还出现了“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也显得重复啰嗦。另外, 还有一些标题很空泛, 大得摸不着边际, 动辄就是“新课程改革之我见”“新世纪数学教学的思考”, 好像是全国知名专家在做讲座一样。一线教师的反思性文章千万不要夸大叙事。

那么, 好的标题应该是怎样的呢?文题相符, 简洁醒目, 新颖别致, 富有个性。怎样才能亮化标题呢?

(1) 设疑提问法。即用一个紧扣文章中心的反问句或设问句来作标题, 这样既可以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 又能让内容开门见山, 一目了然。比如, 《怎样搞好数学的概念教学》《什么才是真正的数学味》《熟如何才能生巧》等等。

(2) 巧用修辞法。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作为标题, 非常生动形象, 有吸引力。如:《师语:婆婆嘴与打火机》《班主任要“五观端正”》 (比喻) 《对话教学, 你在课堂还好吗》 (拟人) 《早行预设事, 免得生成乱》 (对偶) 《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 (反复) 。

(3) 引用借助法。这是借用名言诗词、成语、俗语、谚语、术语等来为文章命名的方法。引用得恰当, 文题就会有创意, 增色不少, 令人耳目一新。比如, 《行至水穷做课题, 喜看云起品课堂》 (化用诗) 《稻花香里说丰年》 (词)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名言) 《人性的还原》 (化学术语) 等。

(4) 联想想象法。作者从某一个具体事物受到启发, 进而联想到其他较为深刻的道理, 或者运用想象为文章命名的方法。如, 《从“皮格马利翁效应”谈起》《从“冤家路‘宽’”说起》《假如我是校长》等等。

(5) 对比反差法。就是用两个前后形成对比反差的词语组成标题的方法。如《破万卷与破一卷》《扫一室与扫天下》《短文如何长教》《难文浅教》《复杂算式的简便运算》等。标题要突出主题, 有针对性, 说服力,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6) 口语拟题法。采用流行的形象的生动而富有情趣的口语为文章命名, 读来轻松舒畅, 充满时代和生活气息, 别有一番情趣。如《做人别太CNN》《面对校园意外, 千万别说我是“打酱油的”》《考场上的周老虎》等。

2. 语言:科学规范

反思类文章毕竟带有一定的专业性, 所以语言要科学, 用词要严谨规范。许多教师在写反思类文章时, 用词提法不规范, 逻辑不严密。没有出现的专业术语、专业名词, 他生造;出现过的专业术语、名词他分不清逻辑关系, 乱用。比如, “校本”一词, 现在有“校本研修”“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等等。这些词语各有含义, 有些有从属关系, 千万要弄清它们的内涵和外延, 正确使用, 不能乱用。不要前文用“校本研究”, 后文用“校本研修”;上一句用“校本教材”, 下一句用“校本课程”, 这样就会造成行文表述的前后矛盾, 让人如坠云雾。

有位教师写一篇文章《课改, 千万别丢了双基》, 内容很好, 所选的案例是名家的教学片段, 对案例的分析也十分精辟深刻。作者在文章末尾提建议时这样写道:“要正确处理课改与双基的辩证关系。”乍一看, 没问题, 再一想, 感觉不对呀, 课改和双基, 它们之间有辩证关系吗?辩证是指对立统一关系, 比如, 矛与盾, 物质与精神, 主观与客观,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等等, 这些属于辩证关系。课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是教育领域的一场变革, 涵盖了课程目标、实施、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性改革。而双基是什么?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是属于课程目标中的一个方面。它们不是对等的, 课改的内涵和外延比双基深得多, 广得多。把它们作为辩证关系是不准确、不严谨的。所以建议大家写文章时, 一定要仔细推敲, 用词造句力求严谨规范, 特别在一篇文章中, 上下文用词保持一致。

小学语文“抒情类”文章教学谈 篇8

关键词 抒情类文章 文本解读 教学实践

纵观当下的一些语文教育名家,他们在教学抒情类文章时虽技巧不同,但都牢牢抓住了文本和学生、体悟和建构之间的联系,从感知到渗入再到情感,由字词及句段再到篇章,这纵横的联系构成了一张交织、盘旋的“网”,网住了学生的心,语文教学实现了学生素养的提升。“抒情类”文章是“文道结合”的代表:这里的“道”更为纯粹,因为它包含的是最美好和最真实的情感;这里的“文”也更为华美,因为它是奔涌在规范里的活水……

笔者试从“解读文本”和“教学实践”两方面,来谈谈对“抒情类”文章教学的思考。

一、抒情类文本的解读是一个发现、筛选、整合的过程

1.枪挑一条线,剑刺点点红。“叙事抒情类”文章可以以事件发展的顺序为线索,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综合考量入手,理清文章的各部分组合及其相互的关系。窦桂梅老师的《幸福天堂〈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中体现的就是将学生置身一个特殊的时间下特定地点一些特别的人物所发生的故事大背景,去层层深入地探究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外在表象下的丰厚人性。

如此,才能将文章的主题体现出来,才能将作者的情感和读者的情感在丰厚的理性依据的基础上联系起来;正是各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才使得文章的表情达意如此真实可感。

2.要黑虎掏心,须隔山打牛。许多“抒情类”文章是通过塑造一类人物的形象来展现文章的思想内涵的。抓住特征性人物的特征性描写进行品评的同时,去分析、体会事件中其他相关人物的表现及其情感,就如同“百川汇海”,最后将所有的情感指向文本的主旨,丰富了文本的内在价值。

表现人物形象的鲜明和丰满,正须借助文本中围绕中心人物进一步展开的相关语言文字。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塑造了彭德怀、方副官长、老饲养员等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革命者的生动形象,由这些形象升华出“大黑骡子”这一内隐着“默默为革命流干最后一滴血”的崇高形象。

3.跳出三界外,心系五行中。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或是赏析,一般是立足于单个文本所体现出的“工具”“人文”的价值思考,而主题单元式教学模式似乎为解读教材的单个价值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在此类模式效应得以实证的基础上,我们还可大胆地依据学生的知情特点、发展规律,以一个“非主流”但却不失恰当的角度去审视、剖析、重构教材。

《安塞腰鼓》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是语言艺术之美。如上所述,可另辟蹊径式地引入与“安塞腰鼓”相关的系列视听和阅读素材,将壮观画面、飞扬思绪、激荡情怀与具体的语言联系起来;也可发掘“状物抒情”类的同类文章,通过比较揭示这类文体的共同点,即扣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运用丰富的句式、优美生动的语言来抒发情感。

二、抒情类文本的教学是一个酝酿、生成、喷薄的过程

1.“感同身受”的“理性”。抒情类文体的内在价值不能仅靠第三方的转述、灌输去传递,教师自身也应作为一个感受者参与其中。以课堂教学目标为起点,教师不妨换位考虑自己是否能通过课堂学习达成,尤其是情感的目标,如果教师最终连自己也无法感同身受,那又怎能对学生有所要求呢?

在教學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与“抒情类“文体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情境或让学生参与与这种情感相类似的体验。如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要充分借助各种手段激发师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可以用《祖国览胜》的风光视频,表现大自然的声音的音乐等。

2.“依枝摘花”的“重锤”。“抒情类”文章于学生的学习价值而言,丰富语言储备和获得情感熏陶同样重要。这类文章中包含着大量的比喻、夸张、排比、顶针等的经典修辞方法和精巧句式、段式,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我课前了解到学生羞于表达、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就将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内在情感感悟和外在语言交流中来确立为教学主要目标。在教学“感受母爱”这一重点时设计了仿照文中句子说话的小训练: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抢过去,而我却边走边玩。学生很踊跃地产生了许多精彩仿句,如:“每逢母亲生病,她总是强忍着,而我却照样让她服侍。”

3.“涓涓汩汩”的“井喷”。“抒情类”文体的教学讲究的是层层深入、重点突出。课堂参与者的情感总有一个逐次变化、递进的过程,教学设计时要尽量体现出环环相扣的情感脉络,体现出解决重点和难点的有效策略。

《桂花雨》中感受“摇花乐”和体会“思乡情”是一个相扣的情脉,通过对“闻香”“摇花”“品食”来表现“摇花乐”,借助母亲的感叹来表现“思乡情”。

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形式的语言训练,如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赏读玩味、依据描述交流个人感悟、根据表达形式进行仿写练说等;也可以结合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或听、或看、或演等,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感悟文章内涵、训练语文技能,从而获得素养的提升。

教育教学叙事类文章 篇9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费时多而收效微,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程下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一、教师主导不可缺少

阅读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给予纠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勇于质疑,“学习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启发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排解疑难,对学生的提问如果见解独到,教师要热情鼓励,对教师的解答,如果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也要允许学生保留,求同存异,教师要以同等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这样学生才敢于质疑。在甘老师的《鸟是树的花朵》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用自己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而是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把这种体会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课堂是学生的,而老师只是在穿针引线,引领着学生去探求知识。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围绕重难点精心备课,精心设问,把学生送进预定的圈子,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现成的结论。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要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读书的主人。使学生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活动的追随者。

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度。新课改的课堂上,我们常能听到这样的课堂用语:“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这就是体现了学生个性阅读的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的不同,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在个性化阅读中激发兴趣,体验快乐,形成独特的见解,发展阅读个性,提高阅读水平。

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学习,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阅读时,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被迫的痛苦与无奈。在《鸟是树的花朵》这一课中,教师提出发散性的问题“鸟是树的什么样的花朵”,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探求的空间。教师不局限学生的思维,也不是给学生设好“圈套”,而是以学生的感悟为感悟,教师只是以适时的点拨而促使学生的提升。

三、创设“情境”,真切体验

个性化阅读是体验性阅读,学生带着热情,凭自己的经验能力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是以自己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本的,这时他的独特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都将在文本上打下鲜明的个性的印痕。为了能让学生真切的感悟体验文本,教师应该针对其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

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能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会令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丰富的情感也会随之产生。教师适当的语言煽情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个性化阅读。这两节课,都在课上适时使用了多媒体,而就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我的母亲》一课,在课前用一些母亲的图片来导入,力求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心中燃起那份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在情感上贴近文中的内容,但所选图片都是年轻的妈妈,如果能选取一些各个年龄段的妈妈的图片,包括年近古稀的没有牙齿,白发苍苍的母亲,也许更能给学生以震撼,也更加接近文中的母亲。而甘老师的课件中出示的第一幅图片,所选取的灰色调的光秃秃的树再配合文本中的文字,就给学生以视觉及情感上的震撼,起到了情境创设的作用。

总之,只要在教学中执行《课程标准》中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学生会在富有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小学语文抒情类文章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马矿新区小学张桂燕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用的时间是最多的。通过阅读能使学生吸取人类几千年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不断的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凭借书本的知识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扩展知识的领域,与人交流,与社会沟通。

一.自读感悟,领略美的旋律。孩子是一群思想的精灵,在他们看似短暂的人生经历中,他们已经有了对生活、自然,以及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独到看法和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不断陈述、分析,灌输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去模仿,那学生就会变成一个没思想的克隆人。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凭着自己的能力去读懂,去感悟,去体验,去领略文中美的旋律。

1.初读课文,感悟整体。要学懂一篇课文,知道课文说些什么,首先就要让孩子去读。读过课文,对语言的感觉,对文章思想的感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在《我的母亲》一课中,唐老师提出“课中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母亲?”这样一个问题,引领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在初读后,学生是那样迫不及待地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是最粗浅的感悟,他们也是欣喜若狂,跃跃欲试。那是他们真正的思想在努力呀!这种极具个性的思维火花,是多么令人兴奋。

2.再读课文,感悟语言。在随后的“从文中的哪能看出她是这样一位母亲”这一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用自己的理解去感悟文章的内容,和作者产生共鸣。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古人云:“学贵置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而作者大多都通过不同的手法间接的表现出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创设生动、有趣、有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在大家的谈论

声中解决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边思考边看书,就能更快的了解文章内容,为老师的进一步分析打下好的基础。

三.运用现代化教具进行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把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于阅读教学中。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激发学生自主探知的主动性。由于传统教学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阅读容量少,即使是很形象化的饿语言描绘,始终不是形象本身。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光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包罗万象的事物、如诗如画的盛景等,有选择的再现于课堂。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紧扣课本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探知的主动性。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现行教材中的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候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能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会令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丰富的情感也会随之产生。教师适当的语言煽情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个性化阅读。这两节课,都在课上适时使用了多媒体,而就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我的母亲》一课,在课前用一些母亲的图片来导入,力求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心中燃起那份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在情感上贴近文中的内容。

上一篇:兑奖软件操作说明手册下一篇:县游泳协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