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音乐

2024-05-25

教育叙事音乐(精选8篇)

教育叙事音乐 篇1

教育叙事

张芳芳

‚我原来总以为‘教育理论’只是保存在专家的音乐教育论著里,现在我们发现还有另一种‚教育理论‛,它保存在每一个教师自己的教育生活的经历中。‛

音乐教师的叙事感言

初二学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从小学升入初中后,随着学业的加重,音乐在初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复习一环就做得很差。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音乐老师能认真地设计每一堂音乐课,以便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学目的。

这是一堂初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复习课。主要内容是复习初二学年中所学的歌曲、乐理知识和欣赏的曲目。为了避免乐理知识复习课的枯燥乏味,我特意设计了许多题目,并融入了一些游戏式的问答。但一节课40分钟一招一式的反复问答,即使是成年人也会感到厌烦,更不必说是本来乐理知识掌握就不扎实,再加上本性好动的初二学生了。所以在课堂不到一半时,就有同学出现打哈欠,不注意听题目的情况了。此时,急需改头换面,用另一种形式检测学生对乐理知识、课外音乐常识的掌握程度。

于是,我打破以往的常规,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同学互相出题目进行知识竞赛,唯一的要求即是不能离开‚音乐‛这一主题。然后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先设计题目。开始后,一组提问,一组回答,看哪组能难倒对方,哪组就获胜;第二轮的时候相互交换。真没想到,当我来做观众时,才发现原来学生们的那种知识面、潜在力都远远地超过了我对他们的评价。比较学生的提问与自己预先设计的题目,真是自叹不如,我设计的题目过于条理化、知识化,完全没有超出课本的要求,很死板。而学生的题目涉及面很广,不仅有课本中的,也有课外的,有电视上看的,也有杂志上读的,真是上下五千年啊!比如,有一个学生居然能根据课后‚梁祝‛中‚哭坟‛一小段的欣赏,就提出‚何所谓小提琴协奏曲‛、‚这种奏鸣曲式的结构是怎样的?‛、‚‘哭坟’一段是‘梁祝’中的哪个部分?‛之类的问题,更有意思的是当回答方反问提问方时,这些问题连提问者自己也回答不了。这时,课堂上爆发出一阵大笑。但它丝毫没有影响课堂,反而使课堂气氛更加的热烈。当然,同学们都回答不了的问题,最后由老师来进行解释,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所讲的知识,同学都很容易接受,因为这是同学们自己提出来的问题。就这样,所剩半节课的时间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都觉得不过瘾,要求下节课再比一次,并且还是由自己出题目,都表示课后要更好地去复习乐理知识,多了解一些音乐常识,以便下次比赛时不被对方打倒。

看着同学们的这种热情,我觉得这堂课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由此,我想到教学形式的选择使用,直接关系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教材是静态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是固定的。一个音乐教师了解并掌握这些应该说不是难事。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到时候学生不会责怪说某首歌曲、某个知识点老师没有教‛,那么不管哪个老师,在教完一轮之后,都不必备课了。通过对一堂课采取两种形式教学的尝试,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形式是一个变幻万端,永无穷尽的东西,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将直接关系着教学效率的高低。

音乐教师作为教育实践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叙事与自身发展的密切联系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长期坚持教育叙事的写作与研究,获得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与音乐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既贡献出自己实践的力量,又奉献出自己研究的热情,从而与音乐教育理论研究者携手共创音乐教育的美好明天!

教育叙事音乐 篇2

关键词:音乐选秀类节目,叙事主体,叙事框架,叙事模式

1 叙事主体——参与者

叙述是对叙事的一种讲述。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叙事故事的主体有选手、评委和主持人,这些都是节目的参与者。在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中,节目是由主持人、评委和选手串联起来的。

1.1 节目主持人

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主持人起到了把节目串联起来的作用,音乐选秀类节目的重点表现对象是选手和导师。主持人在节目中主要把各个板块衔接起来。在选择主持人的时候,应注意主持人风格与栏目定位相符合。《中国好声音》的主持华少,被誉为“中国好舌头”。主持人应具备救场的能力,当遇到突发问题时能够很冷静地处理。这是音乐选秀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重要因素。

1.2 节目选手

选手是音乐选秀节目中的故事主体,他们都是真实的而非扮演的角色,这些来自于观众身边的普通人成了节目叙事的主体人物,他们与普通人一样,热爱音乐,并想有一个舞台成就他们的音乐梦。每一个选手都是有故事的,通过选手们讲述故事,来吸引观众们的注意力,在音乐选秀节目中,选手作为节目表现的主体,在节目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选手作为节目叙事的主体,必须经过精心挑选,尽量满足观众的要求。

1.3 节目评委

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评委不仅仅是选手比赛成绩的仲裁者,还在节目的叙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乐选秀类节目中,评委比较具有权威性,主要是来自音乐方面的专业人士,《中国好声音》中导师刘欢、那英就是音乐界的“天王”和“天后”。在最初的节目中,评委只是一个打分者,是一个标准的裁判者,而现在的节目中,评委与选手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 叙事框架——淘汰与选拔机制

所谓叙事框架,就是从我们所能掌握的那些信息中选取和构建出具有一定意义的整体。在音乐选秀节目中,能将评委、选手、观众联系起来的框架就是淘汰与选拔的规则。它一方面是选手必须遵循的规则,另一方面又是将评委和选手连接起来的纽带。节目的正常进行必须要按照规则进行。

2.1 选拔机制

在节目中,淘汰与选拔机制是节目的内在属性,是节目的核心。在一定范围内,节目按照规则进行。从选手报名开始,淘汰与选拔就开始制约着他们,并形成一定的叙事框架。淘汰与选拔机制决定了选手的去留,推动节目的叙事。节目从一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好声音,然后通过选拔,逐步淘汰选手,最终到达舞台上的只有那些有故事性的,真正热爱音乐的人。

2.2 淘汰机制

在节目策划之初,节目组会设计规划,首先观众会喜欢什么样的节目,其次观众会喜欢什么样的规则。节目的主题是什么,节目的受众是哪些人等。

3 叙事模式——真实与虚构相结合

经典叙事学认为,故事是由一系列具有因果逻辑关系或时间顺序的事件组织而成的。叙事是对序列事件的再现,“故事”是读者从时间组成的“情节”中发现的信息构建。音乐选秀节目是真人秀节目的一种,从叙事上看,这类节目采用了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模式,打破了“真实故事”与“虚拟故事”的界限。在节目形态上,它制定规则,把选手束缚起来,这是虚拟性的表现。节目没有剧本不需要排练,这是节目真实性的表现。

3.1 节目的虚构性

规则是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核心元素,节目的设置与进程都是由规则来决定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规则来进行的。节目的规则不只是节目的框架,节目中每个环节的设置,选手能否晋级的评判标准等都是节目的规则。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独特规则,为节目设置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又使节目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故规则导致了节目存在虚构成分。

3.2 节目的真实性

尽管节目有虚构性,但音乐选秀类节目还是相对真实的。人物是节目叙述的主体,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了观众和导师在舞台上的表现。在节目中表现的都是真实的一面,他们要体现自己的个性,要“本色出演”。

4 结语

随着对叙事学角度的深层挖掘,电视节目叙事日益受到业界的广泛重视,将叙事理论应用于电视节目的研究也屡见不鲜,鉴于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收视效应,本文从叙事主体、叙事框架、叙事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叙事学角度了解了音乐选秀类节目,同时也为其他节目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教育叙事音乐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 教师专业化 叙事研究

新课改以来,教育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即教师要努力成为研究者。但究竟怎么样成为研究者呢?图书馆不乏有这样的指导书,但事实上并没有给广大教师提供多少帮助。因为那些抽象概念和技术术语似乎离教师很远,难以走进教师心灵。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脚步越来越快,有一种新的研究方式应运而生,那就是教育叙事研究。人似乎天生就会讲故事。从降生那天就会用咿咿呀呀地声音告诉你各种信号。等一会说话,故事就开始讲个不断,不仅自己讲,还要家长讲给自己听。试问,我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许多教师不善于写论文,但生活中讲故事的欲望非常强。尤其一些教师,聊起天来比专家还能侃。讲教育故事已经成了教师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我们不难理解,教育理论需要通过论述性的方式来表达,但也可以通过故事来传达。因此,教育叙事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手段。尤其对音乐教师来说,更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教育看法的途径。但教育叙事怎么“叙”呢?看到《平民音乐教育家费承铿释传》(吴跃华,北京燕山出版社,2016年5月),觉得这本书中运用教育叙事的案例非常多。鉴于传主是笔者的恩师,也是一位可敬可爱的音乐教育家,是值得我们广大音乐教师学习的榜样。笔者以这本书为例来展示教育叙事的“叙述”方式,以便音乐教师更具体的来理解教育叙事的魅力的同时,也学习这位音乐教师楷模的教育境界。笔者认为,教育叙事有多种。中小学音乐教师比较容易使用的叙事有解释性叙事、文学性叙事、随笔性叙事。以下结合案例分别做一些分析。

一、解释性叙事。我们先来看案例,然后再做剖析

该书对上图的解释为:这是费承铿夫妻“自画像”(费老自称“奎熊”,称夫人(我们的师母)为“老猫”,费老这首曲子名字“奎猫”的“奎”笔者估计他是想用来代表他。《奎猫》整个曲子,3音代表费老,6音代表师母,第一二小节主要是3音,表达的是费老的滑稽形象,但中心在6音上,似乎是在表达一个滑稽的老头围绕一个比较端庄的奶奶在“闹腾”,以引起奶奶的注意,或者是隐喻当年费老跟师母谈恋爱时,费老是以“吸引人”的方式引起师母关注的。第三、四小节主要是6音,很高,女性一般音区高,似乎这可以用来代表师母,这两小节代表师母对前两小节所代表的滑稽的费老的一个回应,意在表达师母提高嗓门对费老说,“老伴:别闹啦”!但端庄的师母也不总是端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师母也有风趣的一面,以风趣回应风趣。第5小节的第一拍是夫妻形象的一个概括,第二拍是对前面“闹腾、风趣回应”的一个概括,通过第二拍由6到3音调的追逐也暗含着师母对费老的追随,直到第六小节的双手弹同样的音调,表明夫妻互动已逐渐演变成“夫唱妇随”的态势。第7、8小节是对这个“夫唱妇随”主旨意义的强调。生活就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下面8小节几乎原样重复一次,在第二乐句的结尾,统一到稳定音6上,笔者估计,在家庭中,费老可能更宠着师母,至少表面上是师母说了算,这是笔者通过乐曲的猜的。第17小节,音符密集,但主音很清楚,这两小节代表师母,18小节代表费老,年级大了,嗓门也高不起来了,话开始多喽,开始唠叨啦!师母刚唠叨完,费老接着唠叨,一来一往,再来再往,这就是晚年生活,谁也逃不了的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兴旺,各种事情也多了起来,唠叨得越来越多也就正常了,21、22小节的节奏紧凑也许就是这个意思。但不管怎么样,即使唠叨,他们夫妻的性格不仅仅是幽默,有时还有老顽童的一面,23小节连成一排的音调意在表达,老年恩爱夫妻互帮互助,不管生活中还有多不如意的地方,但一定携手同行,你帮我,我扶你,像接力一样愿能实现走向更远的美好愿望!

案例分析:音乐教师最常接触的是乐谱,这是专业生存方式使然。但并不是所有音乐教师都喜爱和擅长对乐谱做技术性很强的形式分析的。这种技术在大学涉及作曲专业的四大件(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且这样分析也不是中小学学生需要掌握的。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学生能学一点基本的节奏节拍、旋律、音色等常规音乐元素的表现性就足够了。更多的技术性分析是不可能达到的。音乐对于中小学生的价值主要在于想象力的培养。通过乐曲能否与自己的经验对接,并发挥想象,充分体验乐曲内涵是首要任务。因此,经常对音乐作一些故事性解说就不奇怪了。尽管这不一定绝对合适,但确实对开发想象力是有价值的。事实上,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还真充满故事性,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基本上就是个人自传,是作曲者柏辽兹在一次音乐会上看到某歌唱家的表演,被其美貌以及歌唱所打动,并爱上这位歌唱家且向她直接表达他的爱慕。遗憾的是,这位歌唱家并不领情,拒绝了柏辽兹。此后柏辽兹像神经错乱一样生活。这首幻想交响曲正是描述的他这种状态的故事性音乐。幸运的是,这位歌唱家在了解到柏辽兹这首交响乐曲的故事后,还真的答应了柏辽兹的求爱,不过,这是后话了。笔者主要是想说明,音乐的故事性描述是音乐教师的一项能力。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正在于此。作者通过费教授自己写的曲子,充分运用想象力进行故事性描述。尽管作者声明这并非一定是曲子真正的原意,但解释的很有趣。尤其把这作为该书的序言来解释非常特别。我们音乐教师,谁都遇到填写个人简历的时候,而且不止一次,但这个案例的叙事,让你在愉悦的文字表达中来简略了解传主的人生,其叙事性表达使传主这位活泼、有趣、幽默、豁达的形人物象展现得活灵活现。

二、文学性叙事

传主是笔者的恩师,笔者也非常了解,其人生真可谓坎坷。平时我们提到时,也就至多三言两语的说说,但书中展现的叙述让笔者震撼。请看案例二:有一天,一个原税务局下放干部的邵学诗先生正在家门前忙着家务活,突然余光发现,一个似乎熟悉的身影,正蹒跚地,欲从门前艰难地挪过,他立即本能的抬起头看看,“这不是?哦!我想起来了,这不是和马XX(邵先生的朋友)一起下放的那个叫?不久前刚认识的,叫‘费’?”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邵先生完全明白过来,他立即抛开手中的农具,冲到费老面前并急切地询问:“怎么啦?看你脸色苍白!”费老上气不接下气地吐出:“我……很……痛!快-不-行-了!”邵先生二话没说,顾不上跟妻子打个招呼,背起费老就往医院跑,尽管这离周西镇医院还有很长一段路,但也来不及叫上其他人了。费老痛苦地也顾不上说声“谢谢”了,倒在邵先生背上迷迷糊糊地经过一段颠簸后,就听见邵先生气喘吁吁地呼喊:“医生!医生!快!快!救命啊!救命啊!”接下来,费老迷糊中听见人群穿梭的声音。是的!那是跟生命赛跑的“声音”,一时间,医生、护士像军队紧急集合一样,立即就位,在紧张地经过医生的抢救后,费老总算清醒过来了……

nlc202309082250

案例分析:教育叙事实际上其源头就是文学叙事。叙事是文学的基本表现手段。所不同的事,文学叙事很大程度上是虚构的。教育叙事不允许虚构,但可以跨时空组合一些真实事件。对于事件的描写一定要尊重事实。不可以过分美好,但不代表教育叙事不可以写的富有文学化。教育叙事主要开发的是细节,对细节的描写还真得需要学一些文学性的表达技巧。学术界有教育文学一说。这个案例虽然不能同真正的文学相比,但其对细节的刻画真是非常的“细”,让你感觉到故事就发生在眼前一样,使人不经意间进入角色体验。像这样具有意外性的事件,可以说,教育领域多得是,如果我们做一个有心的教师,不难搜集。把它叙述出来,都将是一个一个独特的案例。这些案例一定能感动其他教师,引起共鸣和反思,这样案例的叙说意义就足够了。追求真理是必要的,但真理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真理的获得的前提离不开反思思维。所以,我们广大音乐教师要珍惜自己周边有价值的故事。这里就蕴藏着智慧。

三、随笔性叙事

先请看下面的案例三:在本书写作结束时,笔者不禁感叹,费老这一生太能干啦!如果中国音乐教育界有三分之一这样的人,估计就得有三分之一的人下岗。为什么呢?因为他一个人差不多干了十多个人的活,中国音乐教育那点活都被他们这类人抢干了,其他人不下岗干什么呢?!所以,笔者写这本书可不是想让大家都变成费老!但成不了费老,或不想成为费老,不代表写这本书没有用。现在世界环境污染得厉害,车几天一开就得要到洗车店去“化妆”一下,不然肯定不行!人也生活在这世界上,卢梭说,人一来到世上就会变坏!卢梭说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跟我们无关。但我们也保不准会受点污染。人受“污染”总不能也拉到洗车店去“美容”吧?!即使去澡堂也只能洗去身体上的污垢,人之为人的那个东西怎么“洗”呢?人总有人的办法,找一个更高尚的人当作“镜子”,找到“镜中自我”,对着“镜子”进行“梳妆打扮”,即使不能立即把你“化妆”成“美女帅哥”,但偶尔对着费老这面“明镜”“照一照”,特别是当我们心灵困顿时拿出来看一看,也许不能为你永葆“青春”,但一定能帮你“洗”净一些心灵上的“尘埃”。

案例分析:所谓随笔性叙事也可以说叫散文性叙事。其实这也属于广义的文学范畴,笔者之所以把这单列出来是因为,这种叙事是夹叙夹议的那种,议论性多了一点。有点像论文表述的那样,但又不是。像这样的叙事多接近日常表达。尤其是中国人,似乎每个人都很擅长这样的一种夹叙夹议的表达。这也有点像中学时写的记叙文,也可以说是杂记之类的文章。因此,像这样的叙事写作,音乐教师没有什么障碍。通常每个学校也都会有些要求写点看书读后感、课后记、观摩后感之类的写作要求。教师至少在这方面不陌生,但要写好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宽阔的知识面和语言表达训练。

此外,还有一些叙事如理论性叙事,即通常理论界说的宏达叙事,不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重点掌握的,书中有这方面的案例,这里就不介绍了。总之,该书在展现传主人生成长智慧方面给予了浓墨重彩,尤其是其中的音乐教育叙事研究运用是当前音乐界少有的。

中学音乐教育叙事 篇4

这是我为高一年级上第一堂音乐课,由于教参等配套光盘要迟一些到位,又不想让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在平淡无味中度过,便思索着有没有什么办法让第一节课深深吸引住学生,使他们从中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知识.

在我校另一位音乐老师——李老师的帮助下,我决定同剪切的视频上一堂名为“贝多芬交响乐”的欣赏课,专门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同学们提前便进入音乐教室,一进教室就被背头彩电上的定格影象所吸引,纷纷问:“老师,我们今天要看什么电影 ”我说:“你们喜欢这种视频的形式吗 ”,他们说:“喜欢!”“那么,我们今天就欣赏贝多芬的交响乐,好吗 ”“好!”学生们高兴地回答.

这节欣赏课共剪切了十段视频,每一段都有对贝多芬音乐及生活的不同描述,每播放一段视频,我会为学生进行相应的概述和讲解.学生们聆听着贝多芬笔下美妙的音乐,欣赏着精彩的画面,不仅懂得了贝多芬如何与残酷的命运进行抗挣,如何在耳聋状态下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更领悟了贝多芬在身心受到双重打击下,独自承受痛苦,却将乐观与积极撒播人间的高贵品质.

课堂显得很安静,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听着.为了更好地活跃学生们的思维,在由我讲述的部分中,我设置了一些与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欣赏,当他们从中找到答案时,都争先恐后地发言.

在这节课将近尾声时,我不经意地问了一句:“谁会弹贝多芬的钢琴曲 ”没想到有一位女同学举起了手.我又问:“能为大家表演一段吗 ”她说:“可以,但不太熟了.”“没关系,一小段就可以,大家为她鼓掌!”我很高兴地说.这位女同学演奏了一段《月光奏鸣曲》,从我的内心非常感谢这位女同学,不管她演奏得怎样,她愿意与老师配合,敢于展示自己就足以得到赞赏.她的演奏结束了,我不由得第一个鼓起掌来,整个教室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说真的,这节欣赏课所达到的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想.经过调查,学生们平日里,听的最多的还是通俗音乐,原本以为学生不再情愿欣赏和了解离我们已有两百年的贝多芬了,但实践证明,只要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拉近现代人与那些早已逝去的伟大音乐家之间的距离.我想,也许真正造成距离的不是时间,而是心灵.只要身为教师的我们用心构建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就会缩短因某种无知与偏见而产生的距离.

评价:

一,从教师角度

对我而言,今天的收获改变了我以前认为高中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看法,以为课上一定会乱糟糟的,老师必须板着脸来应付,其实有时如果能多尝试一些教学方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音乐课也能引起更多学生的兴趣.教师身为一名“引导者”,要富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并善于借鉴前人的优秀经验,才能构建好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从而引领学生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也能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好地成长.

二,从学生角度

经过这节欣赏课,我相信今天所领悟到的东西对我今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上,运用视听并穿插讲解与问题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完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当今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高中生未必不如教师的眼界开阔,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往往非常强.所以,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更多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借助现代化的手段,适时地向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专长等等,都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更吸引学生的眼球.如果教师能多动一些心思,一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同,这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基础.

三,师生角度

初中音乐教学叙事 篇5

麻虎中学—刘清丽

我觉得音乐课应是一种很美的享受的课程,学生都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是很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因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学生的素质、还是我们音乐教师本身的原因?

有报道说美国孩子所受教育相当开放,相当有时代感。就拿他们的音乐风格来比较,美国的孩子大多崇尚自由、激情的音乐风格,想唱就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从原始的乡村音乐到爵士乐,从摇滚乐到现在流行的说唱乐,他们的音乐风格日趋自由化;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大以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为准,相对规矩化,这也是与我们的总体教条有关。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愉人的东西,总是拘于书本上的几首歌对于现在的时代少年来讲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甚至孩子们已经不愿接受传统与教本上的歌曲。

这样我就根据中学生特点,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当中来享受音乐的快乐。我拿《化装舞会》这一课作为例子说一下。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那么就是先介绍非洲历史,地域特点,非洲文化,人民生活情况等,然后给同学们听《化装舞会》,最后分析一下舞会特点。这样的一堂课无疑很乏味,同学们很难一直注意力集中,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听众,没有发言权。

那么我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让同学们都参与音乐活动中,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学习愿望的。首先我没有先去介绍历史等情况,也没有过多的说明歌曲特点及含义,只是让学生先去仔细聆听,当学生初听后,他们反映比较强烈,觉得这是什么音乐呀,好难听呀。然

后我再把这里的主旋律唱给大家听,也让同学和我一起唱直到大家记住主旋律(很简单的一句,反复唱)。这时大家已经掌握了旋律,然后我拿出一个鼓来,我边敲打着边唱着主旋律,这样一来,大家发现这个音乐原来可以这样,原来是很好听的。然后我找几个同学也让他们边敲着鼓边来唱着主旋律。这时全班同学注意力很集中,兴趣也很浓厚,都想来敲着鼓唱着歌。这样一来同学可以参与进来,还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我才开始介绍关于化装舞会,接着再来欣赏一遍音乐,做一下简单的分析。最后全班敲打着节奏,根据音乐特点自创音乐节奏,分小组比赛,用这样的方式把教学目标完成好,得到学生的喜爱,从而喜欢上音乐课。这也体现了自由教学。

我们这两年前实施了新课程,新课程中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以人为本。音乐课我们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吗?每节课留下一点时间,听听学生对你的这节课的评论对我们是一个帮助;每节课留下一点空间,让学生回味你的课程,期待下节音乐课的快快到来。这样我们上课就不会太难了,学生也对你挺服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本!

音乐自由教学的“自由”是建立在严格的自我控制和对于学生强烈的责任心之上的,它需要音乐教师对于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以及教师自身永不停息的自我学习和思考。引用一位音乐教育者(赵洪啸老师写作的)的话:“音乐的世界是大海,有着无限的风光和丰富的内涵,我们音乐教师不是拴在一个固定地方的灯塔。我们要学会冲浪或者远航,在音乐的海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有自己定位作一个

优秀远洋船长的勇气,这样会在丰富我们自己的同时带给我们学生同样丰富的世界。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船长,不可能培养出一批眼界开阔胸怀坦荡的优秀水手”。这段话将会影响我以后的音乐教学。

2015.5.音乐课堂上一次偶发的事件

教学叙事

不知道别的同行有没有遇到过课堂纪律难控制的问题,我自己反正经常遇到.一般来说,我还是有足够的把握处理一些偶发事件的.比如:有的同学在大家听音乐的时候窃窃私语,还有的写别的学科的作业等。我都会采用“目光暗示”的方法提醒他们,效果往往也很好,孩子们有时会不好意思,有时会和我会心的一小赶紧收起自己的“副业”,专心听课。我还时常会为自己的这种方法暗暗自信得。可是今天?

上课了,我走进乱哄哄的教室,课堂礼仪过后,教室里似乎安静了些。我知道这是一个纪律有些“活“的班级,便在心里叮嘱自己要注意学生的情况。

教学过程开始了,先是复习演唱了上节课的歌曲,然后我想给他们欣赏乐队的几首歌曲。在这之前,我提问那些同学知道这支乐队的情况以及音乐风格等。与此同时,我开始放课件,可偏偏他们班的电脑出现点问题,半天也不出来图像。这时候的课堂一片嘈杂,学生们开始高声谈论自己喜欢的各种话题,而不是刚才的我提的问题。看着这种乱哄哄的场面,我的心里突然升起了一股无名火,于是,我气乎乎的问:“班长呢?给我站起来!”一个有点腼腆的男孩子怯怯地站了起来。我对班长说“你们班这么乱,你为什么不管?”我问:那个班长低头不说话。我余怒未消地冲全班发了一通火。并取消的欣赏音乐的内容,让他们直接唱当堂的新歌。回到办公室里我想着刚才的事情,反思刚才自己的行为。其实做错的不仅仅是学生,更主要的还是我呀!

第一,我没有充分想到怎样对待这个早已知道比较乱的班级该如何对待。本来就应该有另外一套对付他们的方案,如:设计更精彩的内容等。没有“因材施教”。

第二,教学内容不吸引学生。如果我的课生动、精彩,相信学生不会不感兴趣,不会乱成一团。就像我曾经精心准备的《怒放的生命》、《飞得更高》等,学生是多么兴趣高昂的参与。所以,这节课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老师的失败。

第三,自己的情绪影响了课堂。当我发现课堂纪律不好时,没有给他们调整的时间,当时老不但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并把这种坏情绪传播给了学生。而

下一节课当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时,面对另一个班的学生,竟然觉得那些调皮的学生也很可爱了。说明这是自己情绪在影响自己的课堂。怪不得有人说,教师不要带着怀心情去上课。会把过去留给学生美好的东西给牺牲掉。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刘清丽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我校的学生由于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对音乐感受能力较差。我在教学中的感受如下:

一、教材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发现: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兴趣。从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反思我们的教学中的得与失,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二、改变教学方式,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存在不足及措施

不是专业的音乐老师本身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学习音乐专业知识补充自己的不足.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常有教学与教材紧密相关,切忌追求课堂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2、教学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发展。音乐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目标。

四、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五、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刘清丽

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下面两个方面体会: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学业的加重,音乐在初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标。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

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研修学习总结

刘清丽

我校领导对教师个人研修非常重视,鼓励我们搞研修,一年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修活动,不仅增进了教师间的交流,同时也拉近了我们教师之间的距离。感谢年轻的教师们在工作上对新的教学理论的指导,经过校本研修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实际的教学经验,弥补了我过去不足,下面是我在研修中的一些个人感悟。

一、听课

我虚心向学,经常听前辈们的课,因为听课是提高我们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只有多听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听课之后,我还

经常和前辈们请教和探讨教学上的实际问题,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如何组织课堂的有效方法和宝贵经验。

由于初为人师,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所以我一有空就去听导师和组内老师的课,在听课时我边听边想,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功底还需不断加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二、备课

对教学工作我认真负责,在备课上我一直用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课前我认真熟悉教材,正确把握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考点从而显示自己课堂上的亮点。在集体备课时我积极参与讨论,和大家一起研究教法和学法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正是由于集体的力量,才使我很快对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有了全面的认识,并在集体备课中学到了更多处理教材,整合教材的好方法。结合这些有效的方法才使我的备课更好的适应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上课

在课堂上我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坚信 “学生无差生,不言学生差。”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更不例外。他们的世界观正在形成,对好多问题的看法还不成熟,我们的任务就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既教书又育人,摆正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先促其成人,再培养其成才。

四、课后反思交流

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后我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哪些方面做得好,可以继续发扬,哪些方面做得欠缺需要以后改善提高?我将这些都记录在自己的反思本上,以供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提高和改进。通过深刻地反思和积极地与组内教师的探讨交流以此提高课堂效果,创建高效课堂。

这次研修给我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为我今后的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环境。我要把吸取到的先进理念、思想运用到工作中行动起来。

个人研修计划

刘清丽

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以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自己基本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特制定本的校本研修个人工作计划。

一、研修目标

1、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2、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修内容

1、学习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教;学习《中小

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2、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标、及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

策略,课堂教学技巧等,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3、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思想和理论,努力做好与家长的沟通

工作,为提高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4、广泛阅读各方面书籍,扩大自己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

三、具体措施及安排

1、每周利用1——2小时自学各种理论知识,并做好要点笔

录,写专门的读书笔记上。

2、每年寒暑假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3、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准不足之处。

4、在工作中对自己严格要求,决不松懈。

5、积极参加我校定期的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以解决自己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

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篇6

律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经济学类0908班 200901235

指导教师:何腾

内容提要:

作为电影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影音乐承担着贯串情节、揭示人物心理、暗示剧情、引起联想、增强艺术结构等重要作用。本文从《和你在一起》 《海上钢琴师》 《角斗士》三部电影入手,重点研究千差万别的音乐画面对电影情节和人物情感不同的暗示作用。

关键词:

电影音乐,《和你在一起》,《海上钢琴师》,《角斗士》,情节,情感,暗示

目录

电影情节和情感的细腻所在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暗示作用.................4

一、情感的积蓄——《和你在一起》................4

二、人生的选择——《海上钢琴师》................5

三、家的召唤——《角斗士》.....................6 参考文献.........................................9 指导教师评语....................................10

电影情节和情感的细腻所在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暗示作用

电影音乐在电影磅礴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幕后英雄的角色。本文借用三部著名的电影,试图从音乐恣意汪洋的表现力来反观电影情节严谨却又浪漫的叙事逻辑。《和你在一起》选用了一个最具张力的细节来详细陈述,《海上钢琴师》则以主人公的“海洋-陆地”情结为主线进行分析,而《角斗士》从人声配乐入手,去享受一番细腻的家园情节。

一、情感的积蓄——《和你在一起》

一个温情的故事必须有足够温情的音乐作为支撑。本片的音乐涉及大量的专业小提琴作品,让古典音乐爱好者听得酣畅淋漓。

作品最集中的一段要数电影36分30秒到39分01秒这短短两分半钟内的音乐蒙太奇,画面的迅速切换给观者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冲击。画面之一是俗世的奔波劳碌:刘成为了生计去送外卖;另一个画面(不如说它是一个声道而不是画面)是高雅的音乐修炼:小春在擦谱子中体会音乐。背景音乐先后涉及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拉洛的《西班牙交响曲》快板乐章、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吉普赛之歌》的急板、回到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升桑的《引子与回旋》、维尼亚夫斯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原本不沾边儿的两件事情通过这对父子联系起来,音乐和画面的迅速叠加和切换,表现了光阴流转岁月如梭,父亲的奔波支撑着儿子琴技的长进,儿子琴技的长进成为父亲奔波的动力。同时,密集而紧张的节奏,使一种浓厚的情绪在观者心底挤压,(或是感动、或是怜恤,对我而言是一种人生的共鸣)且无暇释放,为影片的主旨铺垫造势,等待着高潮的情感迸发。

二、人生的选择——《海上钢琴师》

1900是个传说,他从未正式的来到人们公认的真实世界,然而他却一直真实的存在。所以整个母题就是一个悖论,亦是一个巨大的讽刺。“海洋-陆地”的挣扎也是1900内心发展的主线,我挑选了围绕这个主线出现的片段和音乐进行分析。

1900第一次思考下船的问题出现在影片41′50″左右,一曲终了,围观的人群听到了抵达美国的消息一哄而散,留下1900一个人坐在钢琴边,前一秒还热闹着的空气转瞬降温,1900的眼睛里写满了失落和无助。虽然没有台词,但是1900的眼神第一次出现了对陆地的思考。背景声音从热闹的钢琴和喧嚣的吵闹过渡到了平静的小提琴旋律,有点凄楚,有点不安。紧接着便是下雪的外景,麦克斯劝说1900下船,背景音乐一直是清新的弦乐重奏,一如清晨薄薄的朝阳,温柔而充满希望,比麦克斯劝说的言辞更具有诱惑力,一点一点拉动1900内心的巨石,暗示着虽然微小却扑不灭的希望。

然而麦克斯似乎未能动摇1900,诚如渐行渐远的弦乐声。

影片的45′50″左右,陌生的老汉开始讲述他的故事:“你这个猪脑子,生命如此广阔,你能理解吗?广阔无边。我从来没这么想过,脑袋就像被洗过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突然决定改变我的生活。从新来过,改变生活。告诉你的那位朋友。”大海给老汉的启示猛烈敲击了1900的内心,他的手指随意的在钢琴上摁着不规则的和弦,却弹奏出了他内心的迷茫和新的动摇。巧妙的设计是,在这个场景之前是麦克斯第一次重回船上找1900,背景音乐也是这段随意而婉转的钢琴和弦。

紧凑的两段动摇,两段充满希望的温柔的音乐,预示着1900迟早会考虑踏上陆地。

影片进行到1小时30分,1900主动提出下船。背景音乐是弦乐和钢琴交替成为主旋律的合作,非常轻柔,轻柔得以至于可以被忽略——似乎是害怕惊扰到好不容易确定的决心——但却营造了空前温馨的氛围,配上1900和麦克斯的描述,似乎将来的一切都很美好。

1900走下船舷的那一段很意外的用了轻快的爵士钢琴,而不是煽情常用的 告别曲目。偏偏那不安的爵士乐预告着扑朔迷离的未来。伴奏的重低音其实很突兀,却也更显背景音乐的鬼魅和阴森,暗示了1900不平静的内心,也暗示了他终将回到船上。陆地对他而言有太多的未知数,他亦有着我们不愿意承认的胆怯。那段豁然开朗的交响乐,本以为会伴着他踏上陆地时沉稳刚健的步伐出现,却没想到出现在了他转身的刹那。转身回船,太多人在遗憾,而他自己却豁然开朗了,整个音乐也明快得豁然开朗了。这种明显用于喜剧结尾的音乐被运用在这个纠结的时刻,更是煽动了观者内心的郁闷。

1900终究没有下过船,哪怕选择与船同归于尽。这样的结局让之前一次又一次燃起的希望都成了徒劳,也让在重温那些温暖的音乐时兀自神伤。

三,家的召唤——《角斗士》

马克西姆斯是罗马帝国战功显赫、受人拥戴的大将军,也是老皇帝马库斯·奥利利乌斯有意加冕的帝国继承人,这给马克西姆斯招来灭顶之灾。太子杀死了父亲,同时将马克西姆斯的家园付之一炬,妻儿也被残忍地杀害。在新皇魔爪里死里逃生的马克西姆斯投身为奴,成为一个角斗士。

起源于埃特鲁里亚人的角斗,是伴随着罗马这个从诞生起就与战争结缘的城市发扬光大的,这是另一种宣泄和战斗,是所有对于人生悲剧性的沉闷与无聊最激烈的抗争,是用生命换取自由的手段。在罗马--西方人看来,生命就是注定的悲剧,人都是要死的,所以何必要畏惧死亡呢,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挺身反抗,反正都是死,所以要光荣的死去。这是一个战斗的民族具有的价值观。他们蔑视那种明哲保身和龟缩式的老人的智慧,因为他们是战士,是强盗,不是隐逸山林的智者和守着老婆孩子三十亩地的农夫。

“杀死他!杀死他!” 有什么比杀人更刺激的娱乐呢/?

西塞罗说,罗马人憎恶那些怯懦求饶的角斗士,因为他们张开双手,企求让他们活下去。

他们蔑视的与其说是这个筋疲力尽的奴隶,还不如说是憎恶这种贪生怕死的生活态度。

我们这些要死的人向大家致意,角斗士们说。这似乎是一种最光荣的致辞,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个在战斗中死去的人更值得尊敬的了。

不是死去,就是做王,这就是罗马人的雄心壮志。

西方人是求动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是那样的自我封闭,那是一种沉默中孕育的爆发,他们追求的是一根橡皮筋的弹性和最大限度而不是它的长度。

他们追求的正是生命的悲剧意识所显示的美和酷烈,胜利固然值得称颂,但是失败的战士永远是他们永恒的英雄。

这部影片体现了西方文化中性与暴力,人性的复杂与阴暗,乱伦的暗示。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本片关于他对家的眷恋的描写,所以我给这一节的题目是“家的召唤”。

本片起于一场残酷战斗,终于一场旷世决斗,电影音乐多是恢宏壮阔、气势磅礴的史诗级曲目。但的确如老师所云,最感动和最出色的电影原声是人生。在电影主要情节处响起细腻悠扬的人声,使观众不易察觉却又直击观众内心深处,仿佛使观众的情思与主角马克西姆斯跨越时空相连起来,体会他一个悲情英雄,对于家园的渴望。

罗素曾经这样评价一个古罗马人物:“他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各种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种就是想要引退去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

本片中,主人公马克西姆斯曾有一段自白:

我家在提基洛附近的山丘上 一个非常简单的地方 在阳光下的暖和的红砖屋 白天,菜园里飘着药草的香味 到了晚上则是茉莉花的味道 门外有一棵高大的白杨树 无花果树,苹果树和梨树 土壤是黑色的 就像我妻子的黑发

南坡上种着葡萄,北坡种着橄榄

野生的小马在我家附近玩耍 他们常逗我的儿子玩 他也想变成一匹小马

马克西姆斯梦想回到家乡的画面在全剧中反复出现,广袤的麦田和他缓缓拂过麦穗的手,以及他那有着栗色眼睛的孩子牵着马驹奔跑的场景。他在走一条回家的路,也是他人生的归宿。悠扬的人声穿过画面,使我们闭上眼睛,脑海里出现的也是马克西姆斯所想的画面:“我回来了”,他低声说,眼神已经不能对焦,在空气中模仿推门的动作,斑驳的石墙,苍老的木门,她的笑颜,他终于微笑了,曾经的喜悦、悲怆、不舍和仇恨都不再重要了,他只知道他回家了。

本文借助了“点-线-面”的整体架构和三部经典的影片,希望通过浅显的阐述表达对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关系的真实思考。作为配角,音乐在电影中引起的关注度往往很小,然而很多年过去,当电影情节在我们的记忆中模糊时,那段熟悉的旋律却依旧可以那么清晰。

参考文献:

付旻 《奥斯卡电影原声乐》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11-01 田艺苗 《流影留声:全球电影音乐经典鉴赏》文汇出版社 2006-07 颜纯钧 《电影的读解》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05 原声音乐 http:///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

教育叙事音乐 篇7

《g小调叙事曲》创作于1831-1835年华沙起义失败后不久, 这正是肖邦创作高峰期的开始, 是肖邦内心情感变化贴切表现的作品。在这个时期中, 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体现出大量吸收各种文学艺术源泉、推陈出新的特点。叙事曲即为肖邦开创的一种新体裁 (ballade) , 他的《g小调叙事曲》并非只是标题上的创新, 是波兰民间素材浪漫派诗人的叙事诗, 欧洲专业创作中的声乐叙事曲, 体裁上的创造性发展, 它的真正开创意义还在于不仅体现了对已有曲式的突破和综合运用, 还将音乐作品的戏剧性内容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那些精致的前奏曲和玛祖卡不同的是, 肖邦对于《g小调叙事曲》这样大型作品的尝试, 处理多个段落与句子的前后关系和在整体结构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在他看来, 形式是从属于内容的不断发展的创作手段, 整首作品从头至尾都流露出浪漫主义气息。

肖邦曾说过“我的叙事曲是受密茨凯兹的爱国长诗启发而创作的”。史诗《康拉德·华伦洛德》正是肖邦创作《g小调叙事曲》的源泉。整首作品犹如一幅巨大的史诗, 有叹息, 有忧郁, 有歌唱, 有激情, 有沉思, 有愤怒, 本曲还运用交响性的构思, 新颖的和声, 混合式奏鸣曲的体裁, 戏剧性的结构和艰深的技巧写出这首深厚的英雄悲歌。《g小调叙事曲》表面看来是描述诗, 其实质是清晰地在键盘上刻画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 可以说就是在讲述肖邦自己内心的故事。全曲从抒情性转向悲剧性, 其中两个基本形象最初都是抒情性的, 两者是并不互相矛盾的暗淡与明朗的两面, 好像是同一个艺术形象的两面, 并紧密统一在一起, 因此, 各个形象本身性格的转变是其戏剧性发展的动力。全曲分为五个部分并作简要分析:

(一) 序奏 (1-7) 四四拍g小调

乐曲开始由简短的引子引入, 双手弹奏五小节隔八度相同的旋律, 朗诵性的音调, 沉重而宏亮的音响, 力量由强到弱, 好似故事的从容不迫的开场白, 宣告一个即将惊醒的悲壮故事, 采用四四拍, 和弦为那波里和弦 (降二级六和弦) , 紧跟的第二句是具有抒情性质的小幅度下行流动, 两个句子前后呼应。

(二) 呈示部 (8-93) 四六拍

(8-67) 主部g小调

(68-93) 副部降E大调

一个回旋性动机引出g小调主和弦, 此时作品的调性才明确, 进入主题后改用四六拍, 主部主题是单工部曲式, 表现出内心的哀痛之情。13-14小节使用了三级上的导七和弦和自然七级的导七和弦, 肖邦在这里将这些古典主义时期不常用的和弦进行运用自如。第二段 (26小节) 开始, 低音的八度将情感第一次爆发出来, 织体逐渐复杂化, 经过一系列的情感宣泄情绪逐渐平静, 正格进行到主音。接下来的前一乐句 (36-39小节) 是悲凉的倾诉, 后一乐句 (40-43小节) 是激动的, 情绪由低声哀诉到满腔愤怒, 形成鲜明的对比。48小节, 右手开始用半分解和弦跨越两个八度反复弹奏, 实际上是在演奏持续的分解和弦, 这是肖邦利用现代钢琴音域广阔的优点发展他的独特技巧的典型类型。此处和声运用了极其尖锐的D2和弦向主和弦解决, 是肖邦情感在内心徘徊涌动, 自己在痛苦中挣扎。回到主音, 又开始来回的琶音, 从g小调经过降B大调和F大调, 为副部主题在降E大调上的出现作好了铺垫。

副部主题在68-93小节出现, 温和而明朗, 整个乐段充满着抒情的气息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戏剧性的对比。左手的分解和弦从容的衬托着副部主题, 犹如轻声吟唱, 直入心灵深处。从82小节开始, 右手出现了三连音节奏, 和声织体源于主部主题后半部分的分解和弦音型, 且出现了降A和降C音。降A音酝酿出独特的明暗变化, 仿佛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我们说肖邦是钢琴诗人, 这个乐段的音乐就是他音乐诗人的极致体现。

(三) 展开部 (94-165) 四六拍

(94-105) 主部a小调

(106-165) 副部A大调

展开部围绕着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继续述说, 从忐忑不安到坚定有力, 主部主题的悲剧性色彩不断增强, 副部主题则发展成为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音乐形象朝深层发展。和弦织体丰富, 音响宏大, 情感爆发至最高点, 是全曲的高潮段落。

主部主题在a小调上再次呈现, 左手使用的均为原主题的材料, 低音使用了一个持续的属音来表现自己对未来茫然又彷徨的心情。第106小节由A大调的属音E引出副部散发着火花般的猛烈的主题, 此处副部主题与呈示部轻柔舒展的副部主题完全相反。左手饱满的低音, 情感的极度宣泄, 加以右手歌唱性的表达, 肖邦用他独有的和声织体展现出交响般的音响, 每个和弦都充满了热情, 充满了悲愤, 让人感到巨大的能量爆发出来, 仿佛革命的炮火令人热血沸腾。乐曲至119-125小节得到了激烈的发展, 出现了连续的八度高音, 和弦通过等音转换转到降E大调属和弦。第126-137小节在降E和声大调上展开, 是一个即兴乐段, 旋律以半音阶级进为主, 表现出轻巧的节奏感与明快感, 速度逐渐加快, 具有幻想的性质。第138小节这一段好像圆舞曲, 右手活跃的飞舞旋律, 左手则一直保持着叹息的音调隐藏在右手的嬉戏逗趣中。第144小节再一次使乐曲迈向高潮, 163-165小节由一长串音符引向再现部。

(四) 再现部 (166-207) 四六拍

(166-193) 副部降E大调

(194-207) 主部g小调

再现部副部在前主部在后, 采用了倒置的手法, 从166小节起, 优美的旋律仍在降E大调上, 性格和色彩上保持了展开部的英雄气概, 右手和弦改为八度双音, 加入了自由变奏, 左手的琶音比呈示部密集了一倍, 情绪走向高潮, 预示着最终的胜利, 为表现此强烈情感第167小节采用切分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接下来的旋律变为短小的歌唱性旋律, 上下声部形成五连音与六连音节奏的交错, 加上流动的伴奏音型, 音乐更加明亮高昂, 充满激情。从180小节起为连接部, 在降E大调上运用原来结束部的材料, 主部的再现在渐慢中呈现出来。从194小节开始, 持续音手法形成动力性变化再现, 深沉忧郁的旋律比之前更深厚。乐段末尾旋律向上八度大跳以及平行六度和弦呈渐强走势的运用, 直接将乐曲推向暴风雨般的尾声, 悲剧色彩更加清晰, 犹如呐喊一般引出独具肖邦特色的宣叙调。

(五) 尾声 (208-264) g小调

尾声由火热的急板开始, 音阶性的经过句仿佛旋律在奔驰, 音量的急剧增长, 加上切分节奏的和弦, 造成尾声高度紧张的悲剧效果。243小节伴随左手的叹息音调, 民族英雄的去世带来无限悲痛, 悲剧发展到了高潮。左手的减和弦仿佛是哀号的长号, 加剧了乐曲悲剧性色彩。第252-253小节, 同音和弦的反复速度极慢, 表现出庄重、悲凉、沉痛的效果, 如教堂悼念的钟声, 六连音将内心蓄积已久的悲痛宣泄出来, 形成鲜明对比。第258

以音乐史学的视角研究普罗科菲耶夫的“机械风格”

蔡溪溪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上半叶, 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 俄罗斯音乐登上世界音乐的顶峰。20世纪, 许多作曲家开始对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各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普罗科菲耶夫在充分掌握古典音乐的基础上, 广泛接触俄罗斯民族音乐以及现代音乐, 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探索,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机械风格”, 为观众带来新的视听享受, 成为20世纪上半叶独具特色的风格流派。

关键词:俄罗斯音乐;普罗科菲耶夫;机械风格

19世纪30年代, 俄罗斯音乐步入黄金时代, 作为先驱者的格林卡将西欧古典与浪漫乐派的音乐成果同俄罗斯民间音乐和城市音乐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得俄罗斯音乐鲜明的民族风格突显出来, 从而把俄罗斯音乐的创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包罗丁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组成的“强力集团”作曲家们, 他们继承和发扬了格林卡的音乐, 从俄罗斯民间音乐中吸取营养, 使自己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他们同时也尊重西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音乐成果, 关注音乐与文学、诗歌、戏剧、美术之间的联系, 提倡音乐的思想性、标题性、形象性和通俗性。“强力集团”的作曲家们都排斥墨守成规的学院派习气, 主张创新并建立独特的风格。他们喜好将异国情调与俄罗斯风情作对比性的描写, 以此来扩大和丰富音乐的情感色彩和艺术表现力。

19世纪末, 整个欧洲进入了矛盾冲突激烈的时期, 各式各样的社会运动、哲学思潮和文艺流派广泛发展传播。俄罗斯的音乐艺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斯克里亚宾在和声上独创了由增四度、减四度、纯四度和弦叠置的“神秘和弦”, 使音响更丰富也更复杂了, 有了更多的不协和音素。斯克里亚宾用“神秘和弦”作为作品的调性中心, 实际上是走向了无调性。这些都对以后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20世纪, 由于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个人主义思想在不断膨胀, 作曲家的创作也更加的特立独行, 许多作曲家开始对音乐表现形式与作品内容的各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普罗科菲耶夫就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

谢尔盖·谢尔盖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1891——1953) , 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他对新的音乐语言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形成了他独具魅力的个性的音乐语言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普罗科菲耶夫也成为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

由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包罗丁与穆索尔斯基都对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 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创作在旋律与和声等方面都与俄罗斯民间音乐和欧洲传统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校期间, 普罗科菲耶夫在充分掌握古典音乐传统的同时, 广泛接触现代音乐, 他对当时以“现代音乐晚会”为中心的先锋音乐活动很感兴趣。普罗科菲耶夫认为继承传统并不是对传统的绝对临摹, 因此他毕生都在追求音乐表现手段的独特与创新, 他学习并创造性的吸收了理查德·施特劳斯、斯克里亚宾、斯特拉文斯基、德彪西与拉威尔等在和声、音色与复调等作曲创作方面的技术成就。普罗科菲耶夫厌恶模仿、小节由慢变快, 最后的半音阶双手八度音在几个八度间上下驰骋, 造成撕裂般强烈的听觉感受。在这里肖邦使用了很少使用的fff, 他是在借助生命的力量呐喊, 用全部的力量展示他的内心, 英雄大义凛然地为国捐躯, 乐曲在悲壮的g小调上结束。

死板和教条的创作手法, 他大胆的将20世纪音乐中全新的色彩和声音响与最传统、最简单的终止式结合, 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

20世纪俄国最著名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始创了打击乐式的钢琴表现手法。他创作的由四架钢琴作为打击乐伴奏的《婚礼》, 以及巴托克先于他写下的《粗野的快板》, 使钢琴乐坛开始盛行于一种悖离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 “敲击性”的音响开始在作曲家的创作中出现, 成为20世纪钢琴音色的一个崭新元素。

“打击乐思维”的出现在无形中启发了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灵感, “打击乐”的音色使普罗科菲耶夫兴奋、着迷, 并从中获得某种心灵的慰藉和满足。普罗科菲耶夫摒弃了在钢琴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炫技性的华彩乐段, 他的作品创作手法简洁, 音乐始终蕴含着一种严肃与苍凉的情感。在他性格中的粗犷、冷峻以及现代作曲家与抒情性的传统作曲家的两种不同气质的碰撞与协调中, 形成了他所特有的带有怪诞、讽刺的形象特点的“机械风格”。如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单乐章, 实际上是一首扩展了的谐谑曲。虽然在这部作品中显示了他对抒情性旋律、结构和管弦乐色彩的出色的把握能力, 但始给人印象更深刻的却是其中粗野的音响和机械般运动的节奏。这种音乐特点同样、甚至更明显的表现在他后来的一些作品中, 如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这部作品中连续的不协和的和声, 激烈的如同打击乐的钢琴手法, 极度兴奋的极近疯狂的精神活力, 使听众大为震惊。据作曲家自己后来回忆:“一半观众嘘声反对, 另一半观众鼓掌喝彩”。

任何作品的创作无不隐藏着历史的痕迹, 20世纪的欧洲大陆工业化进程加速, 在现代化的大城市中, 无处不竖立着粗砺的钢筋水泥。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 普罗科菲耶夫用急剧的舞蹈音乐再现了苏联社会建设的“钢铁步伐”, 创作出了他“机械风格”的代表作——舞剧《钢花跳跃》。

“机械风格”是普罗科菲耶夫早期创作的最主要风格, 作品中时刻流露出年轻人所特有的朝气、率直与鲁莽。后来, 普罗科菲耶夫虽然在音乐创作上更为简朴、抒情, 注重旋律性, 但他依然保持了他善于表现怪诞、讽刺等具有黑色幽默形象的特点, 有时也会出现尖锐的不协和, 不过从总体上看, 这方面已经比以前柔和多了。作家伊里亚·爱伦堡对他评价道:“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道路与毕加索有许多共同点:普罗科菲耶夫善于用各种手法进行创作, 在前进的每一步中与自己相对立, 去尝试一切和否定一切, 并永远只忠实于他自己的信念和作为一名艺术家的良心。”

参考文献:

[1]王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第三版.

[3]龚佩燕.《论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创作风格》[J]《音乐天地》.2009年11月.

[4]范作田.《论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音乐文化》[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6月.

[5]王海燕. (编译) .《音乐大师普罗科菲耶夫》[M].《生命的托卡塔》.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教育叙事音乐 篇8

关键词:太阳照常升起 姜文 音乐叙事

随着受众审美水平和艺术需求的逐步提高,电影中音乐的地位也日渐提升,甚至形成了一套与传统电影叙事手法相辅相成的叙事模式。《太阳照常升起》在叙事上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其风格也如同流动的音乐一般,自由而奔放。影片的音乐叙事与其传统叙事相结合,使得影片成功而独特。

本片配乐创作者是日本作曲家久石让,最开始他与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合作,为动画片配乐而后被人们熟知。久石让擅长用音乐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慢有平静和谐的“天空之城”,快有活跃律动的“幽灵世界”。《太阳照常升起》的故事虽基于现实,但其碎片化叙事、人物性格和场景设置的反常让整部影片脱离不了魔幻主义色彩。如此一个奇幻的电影世界更需要合适的配乐来支持,使影片的整体风格站得住脚。

本文将影片总结为“竖菱形”结构,通过几首重要配乐并结合视听语言来分析其音乐叙事。(底端:1958,冬,西部;左中:1976,春,南部;右中:1976,夏,东部;顶端:1976,秋,南部。)在1958年西部,两个女人选择了不同的分岔路,分别引发了1976年南部和1976年东部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又在1976年南部的秋天汇合。影片中的大部分配乐出现在南部,且大多是为本片灵魂人物“疯妈”所创作,一方面暗示了影片脉络的重点所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影片超现实部分外加一轮音乐形式的叙事,使影片在不失艺术性的情况下更易被观众领悟。

一.《黑眼睛的姑娘》

影片开始画面中偏硬的冷光打在母亲的面部与脚部,棱角分明之下透露着些许不安,而人物双脚交叉时的利落与出门后脚步的决绝,又挽回了一些坚定的情绪。鲜花中的鱼鞋配上婴儿的啼哭与片尾鲜花中的婴儿相呼应,多次镜头的快速推进暗示着梦境。此时的音乐是《黑眼睛的姑娘》,这首苏联歌曲一方面暗示了影片的年代基调,另一方面,虽然母亲也是黑眼睛的姑娘,可她并不是苏联人,可见这首歌并不属于她,“姑娘”定另有他人。

二.《前奏曲 疯狂之开始》

而当“疯妈”买了鞋出来看到儿子时,一声疑惑的“你?”让之前温柔多姿的音乐停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前奏曲 疯狂之开始》的快板部分,急促的音乐配以母子俩的追逐,儿子一块块扔下的砖头也如同母亲当初在铁轨上找寻儿子时跨过的一道道枕木。在母亲给儿子讲买鞋子的原因时,音乐切换到了这首曲子的柔板部分,此时母亲的神智还是正常的,同儿子说话的语气温婉柔和。当鞋子被说着“我知道”的鹦鹉带走后,音乐又逐渐从小快板转向快板,配合母亲四处寻找急切的心情与节奏。

母亲常年不穿鞋、鞋子被鹦鹉带走、鞋子的位置与婴儿相呼应、儿子带回的不是同一双鞋子……这些都足以说明鞋子的符号意义,即所谓女性贞洁。因此,“疯狂之开始”便是母亲被李不空所辜负。

三.《阿辽莎》

母亲在给儿子讲述父亲的故事时,拿出父亲写的信,音乐起。悠长的曲调加上西部配器,给人以广阔而宏大的感觉,让人想起的是西部大漠,与母亲正在讲述的“最可爱的人”不符,这种违和感暗示必有一方在说谎。母亲讲述见面的内容是李不空所说,并非母亲记得的,因此,很有可能李不空这个人物并不简单。而这信属于阿辽莎,属于大漠。母亲拿出一张信给儿子念,满纸的“就叫我阿辽莎吧”。母亲在说完与自己语言习惯很不一样的语句“只能说你没懂,不能说你没看见”之后,一把将信夺过,此时音乐戛然而止。“阿辽莎”终于被母亲所打断,阿辽莎与喀秋莎的通信已被母亲夺去,为时已晚。

四.《树上的疯子》

得知母亲又上树了,儿子赶忙跑去村口那棵树。在树下,一只小羊羔从树上掉了下来,还叫了一声“咩”。羊羔的叫声常被人们拿来与孩童叫“妈”对比,因而这里的羊羔掉下树与婴儿掉下火车相照应。可见片中许多情节是不同程度的情景重现,带着这样的思路去分析,更加清楚明了。儿子爬竹梯上树时,音乐起,和母亲一同下树时,音乐停,可见这首曲子就属于“树上的疯子”。悠远绵长的旋律,描绘了一段闲适的岁月,疯子的世界是无忧无虑的,母亲“疯”了之后,心中只有爱人“阿辽莎”,那会对她说“我知道,我知道”的蛮横男人,那会对她说“你什么都不懂”的自大男人,都已经不存在了,没有了恨,而是自欺欺人却兀自痴狂的信仰。

五.《寻找母亲》

顾名思义,这首配乐是在儿子跑去找爬树、刨坑、下水的母亲时用的。在影片中一共运用了三次,其中两次是紧接着《树上的疯子》后响起的。母亲消停一段时间后,会在《树上的疯子》那闲适的配乐中念《黄鹤楼》,当念诗的声音戛然而止的时候,《树上的疯子》的音乐也会立即停止,紧接着一两秒在儿子确认母亲是否跑走,《寻找母亲》节奏紧凑,旋律激烈的音乐随即响起,把观众又带入到紧张而充满悬念的氛围中去。音乐在找到母亲的那一刻会停下来,因为这段音乐只属于寻找母亲的途中。

六.《美丽的梭罗河》

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民歌,气势宏大,通过对河流生生不息的讴歌,表现了人们对自由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渴望。而这首歌一共出现了三次。从时间顺序上看,第一次出现在梁老师在厨房里吉他弹唱,女炊事员唱和并伴以芭蕾动作,整个氛围充满了年轻的活力与自由。第二次出现是在梁老师被发现上吊自杀时,此时歌声的基调转为无奈与忧伤,以缅怀逝去的青春与自由。第三次出现是在河里发现母亲的衣物时,母亲随水逝去,歌曲表现的是生命的来来去去,历史的轮回不止。

七.《太阳照常升起》

在河里发现母亲的衣物时,在《美丽的梭罗河》之前响起的是主题曲《太阳照常升起》,4/4拍的进行曲曲式为原本令人哀伤的景象(母亲随河流逝去)附上了一层使命感。这也无形之中解释了儿子在逝去母亲之后为什么没有过于伤心,他越来越了解母亲,母亲的离去就好比一次出征,她和一般人不一样。主题曲第二次出现是在片尾,母亲喊完“阿辽莎……天就亮了”之后,太阳完全从地平面升起,音乐随之响起。此时的进行曲意味着对未来充满希望,当时的母亲也是抱有这种希望在高出喊话,无论过去有多么不堪,太阳照常升起。

上一篇:幼儿园秋季开学祝福寄语下一篇:爱尚咖啡厅考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