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叙事论文

2024-09-17

教育教学叙事论文(精选8篇)

教育教学叙事论文 篇1

数学课堂教育教学叙事

寇彩虹

我是一位多年从事初级中学数学教学的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历程中,现在十分注意在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充实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的彼此交融,彼此协调,用于完成教学的目标。这一举措的实施,使我的教学目标获得了进一步的完美成为事实,教学的效果获得了全面的提升,并且我的课堂也朝气洋溢,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厚。

有趣的教学活动很值当回味,它的呈现,进一步加大了我对于学生学习情感与立场的培养力度,现在回想起来,还别有一番味道。

记得一回数学课上,我出了几道数学题让学生操练,此中有一道儿题是找规律的题型,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道题普遍做的很差,包括班上的优等生对于这种题型也显的手足无措,我感到很纳闷。在课后反思中,我做了较为周全的查询,发现学生遇到此类不懂的题目时就一筹莫展,真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就连程度较高的学生也感到有些茫然。不过学生到感到很有兴趣。她们都以为此题看似简单解起来为什么却如此之难。看到学生学习情感和立场,我由衷的感到开心。我给学生提示:数学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用数学规律题,一类是发明数学规律题。应用数学规律题,指的是需要学生应用之前学习过的数学规律解释回答的题目。发明数学规律题,指的是与学生之前学习的数学规律没有什么关系,需要学生先从已知的事物中找出规律,才气够解释回答的题目。学生所做数学操练,绝大多数属于头类。找数学规律的题目,题目有关一个或几个变化的量。所谓找规律,多数情况下,是指变量的变化规律。于是,捉住了变量,就等于捉住了解决不懂的题目的关键。

其实,同学提出的这个不懂的题目很是好,她们想知道这种不懂的题目中所隐藏的某种秘密。但我不想就直接告诉她们现成的谜底。为了捉住她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让同学们汇集我们相关的习题和课外题,因为有些同学们想“难为一下老师”,也想准确展示一下自己。于是刻意查询了许多资料,找了许多她们以为的难题,我也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这个不懂的题目,并为此做了充实的准备。

新的一节课开始了,一组同学首先提问,其它组同学也不甘示弱,挖空心思,彼此争论着,终于解释回答出来,她们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并且有的同学直接向我提问,我作出苦思冥想的样子,有些同学还真为我着急了。其实我想由这种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如何着手解题,思考依据。当我将同学们提出的不懂的题目一一解释回答出来时,并肯定了她们的提问时,她们的开心劲似乎无法用语言加以形容。接下来,我顺手推舟,让同学察看数码规律题与图形规律题,获得规律式的题目有什么特点,很快她们得出了结论:很多是一次函数关系,也有二次函数关系。这个结论很是准确,这是我所想不到的。此时,我从心里佩服她们,给了她们最真切的鼓励:你们真了不起!然后,我又提出新的不懂的题目:那么如何能判断这个规律式是一次函数关系呢?带着这一不懂的题目,同学们又踊跃摸索起来。从几道一次函数规律式不懂的题目中找到了真正的谜底:当因变量的差除以相应自变量是常数时,就是一次函数关系。那末,其它情况一般就是二次函数关系了。带着同学自己得出的结论,我们展开了大讨论活动,经过一番热战,有些对于结论持有怀疑立场的学生也撤销了疑虑。

真正找规律,固然是找数学规律。而数学规律,多数是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解析式里常常包含着数学运算。因此,找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找能够反映已知量的数学运算式子。于是,从运算着手,尝试着做一些比较,也是解决回答找规律题的好途径。经过此次教学经历,我真正意识到学生的需求是头位的,在此后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发学生的探求知识欲望与摸索欲望,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成长,为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根基。

教育教学叙事论文 篇2

关键词:教师,学生,课堂

教师是太阳下最神圣的职业, 而它的神圣之处, 不仅仅在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还在于教师与学生进行亲密无间的心灵沟通, 能够组织活动, 体察学生, 在活动中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

1998年, 我第一次当班主任, 由于年轻加之第一次带班, 处理问题不能游刃有余。记得有个叫郭威的女孩, 1.70米的个子, 经常迟到, 有一天早上我正在上课, 她又迟到了, 大摇大摆的坐到座位上, 我问她为什么迟到, 她说起晚了, 我说你就不能早点起来吗?她说起不来, 语气非常强硬, 我很生气, 我说下次再来晚了就别来了, 她说:“上学是我的权利, 我交学费了。”我看她一句不让, 我就说:“你出去”, 她就坐那不动, 我去拉她, 她那么高, 我也拉不动, 我真的很气愤, 全班学生都看着我, 屋里静的连掉根针掉下都能听到, 我真的很尴尬, 没办法, 我离开了教室, 我气哼哼的回到办公室, XX老师了解情况后, 她认真而严肃地说:“在那种情况下教师要学会忍让, 尊重学生, 你当时应把她叫到办公室, 了解一下她迟到的原因, 与她心平气和地谈一谈, 效果肯定会很好”。我听了XX老师的话, 感到很惭愧, 由于我觉得教师就应该有尊严、有气势、所以对学生很严厉,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面子, 导致学生很生气, 教师很尴尬, 课堂上气氛相当的紧张, 弄得师生都不愉快。

这个案例, 是每个老师都曾遇到的最普通的最平常的事, 我充分地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运用自己的聪明机智尊重学生、适时忍让, 夸赞学生这样课堂上就会出现愉快和谐的氛围, 学生也会由衷地喜欢你、尊重你、热爱你。

所以, 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以新理念来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情感表现,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尊重学生自尊心理, 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 才能逐渐把学生引入通向成功的轨道。

同时, 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之处, 不仅仅在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还在于教师与学生进行亲密无间的心灵沟通, 能够组织活动, 体察学生, 在活动中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

2000年我带的是焊接班, 在开学的第一天 (劳动前学生们需要去取班级的桌椅) , 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取桌椅时, 我班的张某搬完一套桌椅后就坐下了。看着同学们忙碌, 我走过去问他;同学们都在忙着搬桌椅, 你怎么在这坐着呢?他抬起头, 歪着脖子毫不在意地说:我的桌子搬完了。当时我什么也没说。在我继续看同学们忙碌时, 我发现像张某这样行为的学生还有很多。劳动后, 我对班级的学生们说;你们累不累?他们没理睬我, 我接着说:你们不累的话, 玩个两人三足的游戏, 谁输了谁买冰点。这时学生们都精神起来了。尤其张某最突出, 大喊不累, 好呀。我们一起来到操场, 分成两组, 我和张某及先搬完桌椅的那几个孩子一组, 其他学生为一组。游戏开始了, 我故意走起八卦阵, 弄的不是我摔就是张某摔, 那一组把我们落下了很远。到了终点后, 我又回到了起点, 装出很遗憾地样子说;我不甘心, 我要和第二个同学再来。由于我故计重演, 结果又输了。到了终点, 剩下的几个同学都跑过来, 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老师你不能单跑, 你得和搭档一起跑, 我们可不和你搭档了。谁和你一组准输。这时我呵呵地笑了说;你们的意思是因为我, 那好今天就到这愿赌服输, 我给你们买冰点去。拿着冰点刚进屋, 张某笑嘻嘻地一把拿过冰点。自己拿一支放在嘴上说:输的郁闷吧!我教你吧, 玩那种游戏, 你得有合作精神, 自己瞎跑, 你自己就得买冰点。自私的代价啊!冰点真甜啊!!这时我装出很生气的样子, 一把把其它冰点抢过来说:你有, 就你有合作精神、集体感, 刚才搬桌椅时就自己搬自己的了, 还好意思说我呢?这时全班哄然大笑。张某也不好意思地回座位去了。接着我说;大家都很明白, 我今天输的原因是什么, 是私心。今天由于私心我输几十个冰点, 但你们还小, 路还很远,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集体中, 每个人都要有很大的私心的话, 那失去的不是几个冰点, 可能失去你个人的名誉尊严。我想这些你们都能懂得, 对吗?这时同学们喊“懂了”, 但也喊出了“老师, 冰点快化了”。事后, 我可以说心理一点也不塌实, 但学生在我校的一次劳动及运动会后的表现让我欣慰。运动会锄草, 我班分到的是砖头又多, 地又不平的场地。但同学们没有怨言, 一边干活一边还说:这是党相信我们的能力, 我们一定得干好它。看到突起的石头, 就喊:“铲除一切不平的势力”, 看到坑边填平边喊:“减小城市与农村的消费差距”。就这样我们班在欢乐的气氛中快速的完成了任务。

在开运动会时, 因能力有限, 有的项目根本不能参加, 而我班张某喊出:“累死也要下项, 为焊接班争光”的口号。在我们班同学积极的参与下, 我们班级取得了优秀组织奖。我觉得这就是课外活动中师生关系所结下的硕果。

一个优秀的教师, 最值得称道的不仅是他那渊博的学识, 为人称道的授课方式, 还有他那种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的道德作风。

02届小刚, 性格孤僻, 不爱说话, 不爱参加集体活动。老师找他谈心, 只是听, 没有其他反应, 与同学相处不够融洽。班干部有事叫他帮忙, 他也不肯。有一次, 接连两天没来上学, 我按学籍档案地址去他家, 坐长途汽车颠簸一小时, 下车又步行了二十多分钟, 我才到他家。一进院门就见到门上挂着纸钱, 领路的孩子告诉我他父亲去世了。我一下子明白了。当见到双眼肿胀, 面容憔悴的小刚时, 我又忍不住潸然泪下, 小刚看到我, 先的一楞, 没想到老师能来, 他嘴唇翕动想说什么但没说出口。继而转身小声抽泣起来。见此情景, 我连忙递过一张面巾纸, 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 坚强些, 擦掉眼泪, 你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啊, 妈妈的主心骨!”听此话后, 他慢慢的忍住了泪水, 带我走进屋子里, 环顾四周, 陈旧的家具, 简陋的摆设, 足见, 他家生活很拮据, 我心酸了。回到学校, 马上召开班委会, 班干部纷纷提出应为他捐助, 解决燃眉之急。在班委会大力倡导下, 全班同学捐助四百多元。

经过这件事后, 小刚有了明显的转变, 上课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成绩提高很快。在劳动中积极肯干, 起表率, 带头作用。班级同学有困难伸出援助之手, 班级期末评比中, 被评为“最爱集体的人”, 直到现今他还与我保持联系。

因此, 教师用自己那颗真诚的心, 用自己那份热诚的爱, 关心学生, 扶危解困, 与学生们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 正如春天播下的种子会在收获的季节回报播种人的喜悦, 老师也在不断收获着学生成长中的喜悦。

教学反思与教学叙事 篇3

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学行为的改进,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成为教学反思的实践者,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增强其进一步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一、 教学反思

(一) 教学反思的内涵

“反思”就是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多角度地观察、分析、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以自己(或他人)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或他人)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个定义揭示了“反思性教学”具有以下特征:(1)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3) 反思性教学以两个“学会”(学生 “学会学习”,教师“学会教学”)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 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学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二) 教学反思的类型

从反思的对象来分,教学反思包括对教师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对他人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对学生怎样学的反思。从反思的范围来分,教学反思可以是对个人整个教育历程的反思,对一学年或一学期课堂教学的反思,对一单元教学的反思,对一节课的反思,对一节课中某个片段的反思。从时间的角度看,教学反思可以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下面具体阐述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反思。

1. 教学前反思

教学前反思的主要根据是经验,它的实施有利于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教学前反思要求教师在对前一阶段教学工作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已有教学经验,并借鉴他人教学的长处,以局外人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学准备、设计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充分酝酿、反复比较和选择,形成教学设计和准备的最优化,达到最佳的教学准备状态。

2. 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学生的反馈信息,它有利于教师及时、自动地调节自己的教学过程。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面对课堂复杂、变化的情况,能够敏锐地洞察,迅速地做出判断、发现问题,并及时对教学进行调节、修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 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的新信息,它是在某一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整体结果进行归因和评价,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以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反复不断地实践、反思、总结、概括,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西方学者萧恩在他广为引用的著作《反思性实践者》中提出了“对行动的反思”和“在行动中的反思”。教学前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是对教学行动前和行动后教学行为的思考,是一种“对行动的反思” ;教学中反思是在教学进程中,教师为解决出乎意料的课堂生成而进行的思考,是“在行动中的反思”。

(三) 教学反思的途径

1. 个体反思

个体反思是以教师自主反思为主要方式的反思,它是反思性教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教师个体反思应该是多视角、多维度的,应贯穿在教学的始终,经常思考“我要做什么”、“我做了什么” 、“我的做法有效吗” 、“我的做法合理吗、“我还能怎样做”。

2. 集体反思

集体反思是教师共同体结合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的集体研修活动,它以同伴互助、相互学习为特点,能弥补个体反思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的缺点。常见的有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反思、以全市教研课为载体的公开课集体研讨、学校内部不同教研组间、兄弟学校间的互学互访和主题研讨等。

实践中,通常将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有机结合,寻求最佳操作策略和效果。

二、 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这种反思方式由于其直截了当、易于操作、简单直观而常为教师使用。

(一) 教学叙事的意义和特征

教学叙事是指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课堂或其他场所里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其意义在于把教育理念引入到教育教学经验中,通过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探索教育规律,升华教育理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教学叙事具有以下特征:

亲历性——通过自己的教育故事说明自己专业发展的心路历程,通过自我反思表达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感受。

生动性——所叙之事生动具体,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而不是简单的铺叙或描述。

典型性——所述之事能折射当前教育教学方面的热点问题。

启发性——所叙事例具有一定的意义,使其他人看后能从中受到教益,得到启发。

教学叙事是“故事+议论”的一种文体,它与其他文体有一定区别。

(1)与教学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而教学叙事文本则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论文写作的思路一般表现为演绎思维,其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教学叙事文本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其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叙事与教学实录都有对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录的是全过程的全部内容;而教学叙事则是视不同的主题有所选择,可以是教学过程的某一方面、某一情境或某一片断。

(3)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写在教学之前,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是预期;叙事文本则写在教学之后,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是结果。

(4)与教学案例(研究)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但教学叙事叙述的只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个案;而教学案例是教学的整体,可以是在教学叙事的基础上,以某个核心主题为对象,选取若干个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故事从多种角度来进行研究、反思和讨论,是综案。可以说,教学案例是多个教学叙事的综合。

(二) 教学叙事的功能

教学叙事集理念、实践、反思于一体,具有其独特的功能:

1. 有助于总结教学经验

教学叙事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它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哪些教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哪些教法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在反思中提炼明确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能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2. 有助于推动教师理论学习

撰写教学叙事,要把事例分析透彻,需要有足够的教学理论。这就促使教师带着实际问题深入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这样的学习,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较强的动力,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通过撰写活生生的教学实例学到的教学理论就不再是抽象的、空洞的、干巴巴的教条,而是非常有用的思想和方法,这有利于教师内化教学理论知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 是教学交流和研讨的有效载体

教学叙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不同的人对所叙之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教学叙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帮助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

4. 有助于形成科研成果

教学叙事文本是撰写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的很好的素材。这类素材紧密联系实际,内容丰富,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具有典型性, 因此撰写教学叙事是撰写教学论文、课题材料、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教学研究才有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三) 撰写教学叙事的实际操作

1. 撰写教学叙事的前期准备

(1)关注教学事件。教学叙事所叙之事可以是教育教学尝试活动(有计划的研究活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或外出听课、教育教学突发事件、个案研究追踪、教育教学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等。

(2)选择有意义的教学事件。在教学过程中,可写的事件很多,如何选择?你可以考虑:这个事件是否具有启发意义,事件是否对你有情感力量,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问题的、进退两难的境况,还是你已经成功地解决了一个他人可能进退两难的问题,事件是否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事件是否使得你必须以一种不熟悉的方式或仍在思考的方式去解决。根据这些考虑选择进行的教学叙事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更富有成效。

2. 教学叙事的基本内容

(1)问题产生的背景。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这些背景对后面的分析有何意义。

(2)问题情境描述。教学叙事文本要有一个主题,写作时应该从作者感到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在问题情境描述过程中,应围绕主题,不要有闻必录,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

在描述事件的背景时要考虑:这种情况以前是否出现过,第一次引起你注意是什么时候,在开始的场景中你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反应使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了还是使之恶化了,你接着如何变换解决办法,在新办法下事情进展如何。

(3)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的描述。阐明你所采取的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4)评析和反思。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对教学的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在评析中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揭示教学成功的原因和其中蕴含的科学规律,可以提出如果再出现同样的事件情景,你的行为不同之处是什么,如果让你重新考虑,你是否要选择一个不同的解决方案。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

教育教学叙事 篇4

学习压力大,作业多,家长、学生的不重视,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对于我们美术老师来说,想要上好一节美术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而且美术课不像语文数学那般,有考核,因此对学生便失去了约束力,特别是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的时候,完成度往往不尽如人意,出现很多问题。

在给初三年级上《如何欣赏一幅画》的时候,我大概分了两个课时。在第一课时,我给学生欣赏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然后从各个方面去分析作品、比较作品。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记住这些内容,我想了一个方法,在第一节课结束之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下课之后,以一个4-5人的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总结从哪些方面去分析一幅画。

然后在第二节课上课之后,我发现居然没有一个小组完成这个任务。当时我非常生气,大发雷霆,全班同学一顿批评。不知为何,忽然有一名学生举手了,说到:“老师,我准备了!”正在气头上的我,闪过一丝欣喜,但是也为这种现状而感到担忧。于是,我请那位同学上台发言,上台发言的同学讲了好几点,我表示了赞同,同时也提出了表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把本应学生总结的内容代劳了,显然整节课效果并不理想。下课之后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如果这个班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剩下三个班的情况肯定也是不容乐观。

于是,在后面几个班上课时,我改变了策略。首先,我试探着问了学生,是否完成了任务,结果和我想的一样,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去做了。但是这次我并没有生气,只是稍微批评了几句,便开始上课,学生依旧按照上节课分好的小组为单位,现场讨论,然后由代表发言总结。也许这样还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讨论期间,我在黑板上画好了一张表格,写好组次、分值等等。讨论结束之后请代表一一上台总结,我在黑板上记录要点,然后根据相应的回答记录相应的分值,最后评出名次,以比赛的方式贯穿整节课。

通过这样的改变,我发现整节课的氛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学生开始变的非常积极,而且在有些小组代表总结之后,成员发现不够完善,还要自己起来补充。通过这种比赛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后我也反思道:在教学中,若是能够经常恰当的开展一些有意的比赛活动,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尽可能的使全班同学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项竞争活动当中来,用竞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智障学生更需要得到关爱

不知为何,在开始几个礼拜课上下来,发现有几个班的个别学生上课总好像看起来有点乖乖的,而且在下课的时候,我发现其他学生对他的态度也总是非常不同。某一天,我拉住其中一个班的一个学生询问了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学生用手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老师,她这里有问题,不好使„„”后来从他们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原来这个学生是一名智障学生,平时也不太愿意和其他人沟通,成绩自然不好,所幸人还是比较乖的,不需要老师操太多心。

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一开始我我也并不是很在意,只是在上课的时候可能会向他投射更多的目光,希望能够得到一点有效的回应,但是每次她总是对着我微笑。若是不知道这个情况,可能觉得这个微笑还蛮温暖,但是知道之后总觉得这个笑容里带着丝丝凄凉。

可能过了将近一月多,在一次泥塑课上,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将会一起合作完成。突发的事件发生了,这名同学始终不肯到其他小组去,一直默默的坐在自己位子上。我在讲台上问了几句,但是得不到任何回应,倒是其他小组的成员催我快点开始,没办法只能让其他学生先开始。

我走到她身边,用非常亲切的语气问道:“怎么不和其他同学一起?是不是他们欺负你,不让你和他们一组?”我想这样的学生可能在班里不太受欢迎,而遭到其他学生的排斥。她用非常委屈而又稚嫩的声音回到:“我不想做,我不去。”

我又问:“为什么不想做?”她不说。我:“我把你安排到一个组去,和其他同学一起动手完成,好不好?”

还是一样的回答:不去。几次问下来,我也无可奈何,于是便把他们班长叫出来,我以为会是其他学生对她有排斥才会这样,但是好像并不是这样。班长告诉我,其他小组有让她一起,但是她不愿意。于是我让班长又试着去劝说,心想可能班里学生可能更容易和她沟通。但是还是行不通,班长努力沟通了一番,对着我耸耸肩摇摇头,表示无奈,我让她回自己的小组去了。

我又走到他身边,用哄小孩似得语气和他沟通,要是真的不想和其他同学合作,可以帮她拿一部分道具过来,自己试着完成。可是还是行不通,此时不知为什么,她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似乎马上就要夺眶而出,当时我有点手足无措了,从没碰到过这种情况!正当我已经感觉已经无望的时候,事情有了转机,她唯唯诺诺的说:“我不做„„我看他们做„„”几次三番的努力还是有了效果,我满口答应,并且给了旁边一个女生比较多的小组一个眼色,他们马上腾出一个位置,摆好一张凳子让她过去,他的泪水也止住了,脸上也开始露出了笑容。后来我似乎有点明白过来,她可能是害怕自己做不好,所以才不敢和其他同学一组去合作,也许对她来说实践确实很困难。当然我想多点和同学朋友合作沟通的机会可能对她更有帮助。

我回去想了下,因为其他班还有这样的学生,可能接下来我还要面对这样的情况。因为平时布置的任务都要记录到平时成绩的,所以我想了个办法,碰到那些不愿和那几个智障学生一起合作的,只要有小组愿意收留,小组成员每人加5分,奖励他们为班级和谐作出的贡献。于是,问题便迎刃而解。

这件事后我感触颇多:智障儿童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们应当所有正常孩子一样拥有享受教育的权利,虽然我不能够改变他的现状,但是我可以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平等中和所有正常孩子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智障学生更需要得到关爱

可以说整个12月份,我和我们另一个美术老师都在为学校的书画展忙碌,从筹划到实行,要做的工作一大堆。由于领导的重视,加上各个班级的支持,整体的氛围相当浓厚,在上交前,时不时的有班级把作品送过来。

通过筛选,我们评出了各个奖项,接着就是布置展厅,等待展览。然而到了这个时候,八年级8班的班主任过来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够让他们班一个学生的画一起展出,他们班这个学生有点智障,成绩是一塌糊涂,每次都在全校最后几名,唯独对画画很有兴趣,所以希望我们能够给她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对于这样一个请求,让我们怎么能够不答应。

这个学生平常我也有所关注,若是不知道她的情况,可能会误以为他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从平常的言谈举止也看出不多大的不同,特别在我美术课上,她更是表现的非常不错。

每次布置绘画作业,批改完之后我会在班上展示优秀作业,每次总有她的。一次把她的作业给同事看,看完后问我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我说叫沈玲燕。原来这个学生她也知道,而且知道她很多家里的情况:家里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可能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生下一对龙凤胎该是多么高兴的事,但是偏偏天意弄人,两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弱智。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无法像正常学生一样要求考个好成绩,只能要求他们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内遵守纪律就可以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对画画非常感兴趣,每次美术课准备材料她都非常的积极,有空就在画图本上涂涂画画,画出来的东西甚至比普通孩子画的更好。

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我既为她的班主任感到骄傲,也为她感到幸运,毕竟不是每一个老师都会为学生这样去着想的。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中学美术教学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这一点在课堂教学和检测上表现得十分鲜明,于是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老师按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而学生也以课的内容为主进行临摹和创作。

新教育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我想美术教育也是一样,不仅要学好基础美术知识,更要走到生活中去,因为“美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美丽。通过美术课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我在教学中深深的体会到很多学生只会照着画,如果你让他去创作,他就会很头痛。为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作潜能,我上了一节《美丽的纹样》课,在课前我准备了充分的图片材料,因为创作纹样需要生活中的素材,例如:风景照片、花草照片,各种动物照片等,所以我上网找了很多图片并打印出来,课上我先是讲了纹样的发展历程、种类和变形方法,并用“绵羊”、“鸡冠花”为原型一步一步的讲解它的变形过程和注意事项,学生们听得很认真。然后我鼓励他们利用生活中的动植物,自己想象,进行各种类的纹样创作。我把我课前打印的图片发给学生,学生们看到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兴奋,马上就有了创作热情,为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我决定在整个年组办一个“自主创作——美丽的纹样”的展出活动,把创作突出的学生作品在班级后面的黑板上展出。但不许抄袭,一定要原创设计。学生们听了很是积极。

我发现也有一些学生想了很久就是不知该怎么画,我于是给他们引导,帮他们分析,于是学生又突然有了灵感,画的也很快。

教育叙事 教育教学经验 篇5

经过近几年的课改实践,我感觉自己的角色和教学策略与以前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实行“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也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课程标准进入课堂,应先走进教师的心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置身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课程标准》在无数双期待的目光中呼之而出,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一重要理念深入人心,课堂上大家都在尝试或积极准备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案例,但更多的只是做表面文章。这种方式形式简单易学,几个人分成一组,七嘴八舌,谓之“小组合作学习”,一些公开课用之者更甚,以博取大家的美言,显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的“奥秘”。究竟是学生问题,还是教师假以“小组合作学习”来搞“包装”?„„就目前而言,许多课堂中“小组合作”搞得轰轰烈烈、五彩斑斓,但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领会新课程精神。

教师,已从以前的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真理;不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教师,已从以前演员转变成了现在的导演,从权威变成了学习者的挚友,从评价者变成了参与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掌握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且爱学数学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师生关系从以往的“先知先觉”的绝对权威地位转变为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在价格上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教师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看到了教师不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得到信息,如何提取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应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紧扣新课程标准,在“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教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新课改使我们面临挑战

我们面临许多挑战: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不是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之中?他们对学习是不是充满热情,是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老师是不是也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对学生的研究进行适时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不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不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等等,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些问题,我会经常提醒自己注意,也会经常与自己的同行交流:

1、教师唱主角的现象,学生的学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并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设答案,学生学会如何揣摩老师的心理。

2、教学要有程序,但不能程序化,仍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案,出现硬拽学生进入教师预定的轨迹中的现象。

3、如何更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形式热热闹闹,但小组讨论的有性性没有很好体现,有些问题的抛出,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进行交流,这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学习。

4、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教学是按课件走,还是按学生的思维走,是关注活生生的课堂,产生真切的师生互动,还是流于形式。有些课看似热热闹闹,但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5、教师如何把思考还给学生。

四、每次都上一堂好的数学课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应具备以下特征:

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

2、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与获得成功的机会。

4、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

6、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一节好课应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是课堂的教学主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一节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新课程改革,痛并快乐着。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新课程改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邴集中心学校 王洪伟

老师教育叙事教学反思 篇6

故事一:“让我玩一会儿好吗?”

活动区活动开始了,曾治铭慢悠悠地走到表演区边,拿起两个木偶摆弄了两下。王淼立刻大声制止:“你出去,这里已经有6个人了!”铭铭很听话地放好木偶,来到语言区对温皓刚说了一句:“我可以看你的书吗?”皓皓立刻用手掩住书说:“不要你看!”铭铭又识趣地到了工具区,拿起别人不用的工具敲打起来。可没敲几下,张耀文从身后掰开他的肩膀不满地说:这是我的地方,你不要在这里。”铭铭有些无奈了,他围着区角来回转了几圈,走到两个正在玩跳棋的小朋友身边,很小心地问:“让我玩一会儿好吗?…不行。”他提高声音说:“我下回给你们玩具,我保证!”玩棋的尹恒远答应了。他和曾冠桦“吩咐”铭铭用黑棋,并“指挥”他跳到他们指定的位置。他刚跳了两下,远远和桦桦拿过他的棋子高兴地说:“你输啦!你输啦!”铭铭委屈地说:“我还没走几下呢。”

第二天玩活动区时,铭铭一个人在建筑区玩着。不时有一些小朋友到他身旁的工具箱取用一些螺丝刀、锤子等工具。廖柯然拿起一个扳手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什么哟?”铭铭凑过去说:“这是扳手。”他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我来卖给你吧。”“好哇,多少钱?”“3块。”说完,廖柯然假装拿出钱的样子,两人交换了扳手和“钱”。铭铭兴奋地搬来了椅子坐在工具箱旁,挽着手说:“我是老板,快来买工具哟!”他的“叫卖声”吸引了几个小朋友的注意。不一会儿时间,-陆续有几个小朋友都跑来高兴地“买”走了不少东西。铭铭抽空又找来一个小毛刷,卖力地在工具箱上刷来刷去。我问:“你用毛刷刷什么呢?”他边刷边回答:“我要打扫干净呀,大家才会又来买。”

分析与思考:

1.铭铭是这学期才从厦门转到班里来的。活动区开始的最初阶段,其他孩子虽然不太接纳他,但他却有很强的与同伴交流的欲望,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他巧妙地利用了小朋友对角色游戏感兴趣的特点,扮演“老板”的角色,玩起了“老板卖工具”的游戏。显然孩子已经懂得运用自己的策略解决问题了.

2.这一情境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当我正在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铭铭尽快让集体接纳他时,铭铭已经运用了自己的策略解决问题。这让我感受到孩子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让我更加想了解其他孩子是怎样介入群体活动的。他们在介入时会有哪些表现,会使用哪些策略,哪些策略是有效的?我试图找到影响儿童介入群体活动中的因素和特点。

故事二:“老师,他们不让我玩!”

尹恒远径直走到两个正在看迷宫书的小朋友身后.从他俩背后凑过头,用身体挤进去宣布:“我来看书了!,两个小朋友很不满地说:“我们在看,你等一会儿嘛。”尹恒远不屑地离开,又快速来到正在玩积木的刘欣航面前,抢下杭杭搭房子用的积木玩起来。杭杭立刻大声制止:“不要拿我的玩具!”远远满脸不悦地指着小朋友的方向对我说:“老师,他们不让我玩!我解释道:“他们不是不让你玩,是觉得你有些事情做得不太对,你自己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尹恒远睁着大眼睛看着我,没有说话。我又说:“你看看有没有其他小朋友需要你加入的,但是要注意好好说话。”远远受到了启发,走到正在玩胶泥的晨晨身边说:“你只做了一条毛毛虫呀,我也做一个,让它们两个在草地上打滚好不好?”晨晨一听,立刻高兴地同意了,两人开心地玩了起来。

分析与思考:

1.尹恒远的介入经历了用身体“挤”,被人拒绝后的“不屑”,不经别人同意的“抢”,到满脸不悦地“告状”.他的介入方式是主动的,但却是负性的、无效的介入。他用告状的方式主动与老师互动。我注意到我班约有5名孩子在介入遇到困难时,都是用向老师告状或求助的方法,期待老师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2.针对尹恒远好动、聪明、脑子灵活的特点,我认为运用语言启发的方式已经能达到目的。同时我更想了解其他孩子的介入策略,寻找他们介入活动时的其他方法。

故事三:“我要昕你讲故事。”

语言区的几个小朋友正聚在一起看一本迷宫书。冉聆言在他们身后走来走去,不时伸长脖子也想看书,但始终看不到。他停在原地愣了一下,转身另外拿了一本书,故意放到不远的桌子上,大声地读起故事来。一旁的张耀文听见了,很有兴趣地凑过来。不一会儿,好几个看迷宫书的小朋友都被他吸引了过来。他们边说着“我要听你讲故事。;边迅速地组成了一个一J、圈子把他围了起来j冉聆言讲得更带劲了,不时变换语气,模仿角色的对话。随着情节的不同,他的小脸时而舒展,时而紧绷,两手也配合内容挥舞着。而朋友们也听得特别带劲,时而大笑,时而耳语。

分析与思考:

冉聆言既没有向老师求助,也没有被动等待或者迎合同伴,而是发挥自己讲故事的特长,吸引了同伴的注意,让同伴主动加入自己的活动。我发现还有大约4名幼儿采取了与此相似的介入方法,都没有要求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他们的行为使我强烈地感受到,孩子是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仅知道想办法,而且懂得运用有效的办法达到自己参与活动的目的。

反思与启示:

1.作为成人,特别是教育者,的确应该非常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知识经验、操作技能等显性方面。但当我们尝试着改变,也许会发现新的东西。当我沉下心来关注到孩子们运用各自的策略,千方百计地想介入同伴活动;当我看到他们解决困难后满足而欣喜的表情时,我发现他们的生活是那样有趣而多彩,他们也有那么多“心眼”和想法。我强烈地感受到,孩子,才是活动的主人。

文学叙事与教育想象 篇7

1. 作家文本中的童年教育

现代文学文本中可资借鉴的教育思想资源随处可见, 而鲁迅、胡适和丰子恺却是难以绕开的三个重要的考察源头。鲁迅以其“民族魂”的形象成为现代文学史和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巍巍丰碑, 他以“幼者为本位”, 让“幼者”“幸福的度日, 合理的做人”的儿童观, 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首倡者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他师承其导师杜威“哲学就是广义的教育学说”, 思想域度很广, 其论政治、人生与哲学的文字, 都有着浓厚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的平民主义教育意味;丰子恺是现代著名的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曾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 写下了大量以儿童为对象的艺术教育读物, 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儿童启蒙教育文本。三位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呈现了浓厚的现代性教育特征和超前性话语启蒙, 他们均以其个人话语的独特性与深刻性, 呈现了具有先驱意义的前瞻性文本, 在独自开辟的艺术领域关注着儿童的发展。

鲁迅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遗产。他的作品中诸多的儿童形象, 引导着我们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一个人用了相当多的笔墨, 那便是《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保姆长妈妈, 她是个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的人。长妈妈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人, 因为社会的影响, “阿长”保留了许多麻烦的礼节和迂腐的习俗, 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 喜欢切切察察, 喜欢告状, 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 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然而, 她又有可爱的一面, 跑了许多路, 帮我买来了《山海经》, 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 她却成功了。作品中所体味的人间之“爱”、所展露的“自由”天性和这一天性所得到的最初应和与强化, 以及这两种最初的人生感受和生命意欲在人的整个生命世界中的深层奠基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鲁迅生命的亮色, 构成了他成年后足以抵御外在与内在黑暗的生命底气。于是有人比喻此文是鲁迅“从记忆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异常鲜美的‘朝花’”。“早年经验在相当程度上酝酿和规范了鲁迅的思想性格和文学创作。其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早年的生活和教育经历, 它不仅是推动鲁迅进入创作过程的最早的心理动因, 而且影响到鲁迅作品的题材、人物、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 形成鲁迅作品独特的个性色彩。”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真切地叙述了母亲严格而深细的言传身教, 母亲的教育在胡适一生中不绝如缕。“我母亲管束我最严,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要我学父亲做一个完全的人;“母亲是一个容忍善良、仁慈温和又很有刚气的人”, 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 是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 如果我能宽恕人, 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心无芥蒂的宽容, 为人处世的厚道, 健康开明的心智, 使得母亲成为整个家族中教育与智慧的支点, 是现实世界理想层面的爱的符号的象征。文本中的母亲是“我”成长道路上的霍尔顿, 是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绽放出启蒙者的教育光彩。

许多人在忆及自己的家庭教育时, 唇齿间闪烁的经常是母亲的教诲。丰子恺的散文《竹影》却叙写了父亲的童年教育在其艺术人生中留下的深刻印记。艺术起源于游戏, 月夜下几个少年描摹竹影的游戏体验, 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变成了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堂, 游戏中获得艺术教育的真正发现: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 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游戏教育源于对孩子的爱, 父亲的教育影响, 使“爱”成为丰子恺宗教式教育的核心关键词, 他以艺术家的审美眼光来欣赏儿女的稚态意趣, 肯定孩子们毫无功利和原始审美的心理眼光, 赞颂他们异想天开和新鲜旺盛的创造力。他遵循“幼儿本位”的教育立场, 重视儿童率性而为、少有顾及的“趣味”, 肯定了孩子们充满童真童趣的自然天性和游戏生活, “小孩子的生活, 全是趣味本位的生活, 他们为趣味而游戏, 为趣味而废寝忘食”。他透过儿童本真的生活抵近了艺术的真味和佛家的境地。艺术、宗教和儿童三位一体, 互通互融, 构成丰子恺儿童教育丰富而独特的精神内涵。

文学就有这么一种魅力, 她让曾经的教育鲜活着, 直抵我们记忆中的教育深处, 记录着教育的征程。文本中的保姆、母亲和父亲都具有良好教育形象的实指意义, 作为一种爱的符号与善的象征而存在。三个孩子在获得敬佩、母爱以及友爱的过程中完成了个体自我的成长。作品中没有对儿童教育的明确论述, 它只是以简单的文本叙事形式, 呈现点点滴滴的爱的教育, 言说着孩童的自我愿望和理想, 每个大人都是自觉意义上的儿童生命的关怀者。作家以现实生活秩序为载体, 使得作品在整体上充满着儿童的生命感觉, 凝聚着作家自我的主体情感与价值判断。在这里, 鲁迅主张以尊重儿童个性为基础, 把儿童放在民族和未来的双支点上, 因此是面对中国现实的真实的呼声, 引导着儿童文学“重人生, 重教育”的精神走向。当胡适、丰子恺等人为儿童教育观念构筑想象性图景之时, 鲁迅则从“立人”与“新民”两个概念作为切入视角, 对作为启蒙前瞻目标的童年教育进行了反思, 并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胡、丰二者的乐观情绪。“胡适的选择是常态人生的记录, 鲁迅则是非常态的。在鲁迅消失了的地方, 胡适便凸现出他的意义。一个病态的民族, 胡适的自由之梦, 常常没有鲁迅式的绝望之音更具有广泛性。我以为要梳理中国‘被现代化’历程中最富魅力的因子, 鲁迅与胡适的互补性是重要的。或许, 国民精神重塑的新途, 他们是真正的奠基人。”

2. 童年叙事中的教育想象

文本的启示力量是巨大的。在现代文学作品中, 大量有关童年生活的教育叙事被直接地引进了作品, 并融入了作家哲学与理性的思考, 从而使作品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深刻和厚重的文学品格。在《竹影》中, 我们可以真切地触摸到现代教育的真正艺术, 儿童、家庭、伙伴等现实因素的加入, 促使作品爆发出崭新而更富深意的艺术能量;《我的母亲》中母亲倚赖自身的生活体验, 为儿童输送深厚的思想和精神养分, 与孩子共同创造家庭的和谐教育氛围;《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对鲁迅细枝末节的唠叨教育着实让人感叹而又感动。在传统的农耕社会, 家庭教育莫不如此, 当孩子与大人之间竟然能够破除冲突、找到一种情感沟通形式的时候, 那便是大人在孩童心目中获得的极大首肯和鼓舞, 儿童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大人的代言人, 自发地用情感去靠近成人群体, 忘记现实成人的枯燥刻板和权力意志, 从而对他们产生信任与好感, 由此在大人面前赢得更为自由更为狂放的精神解放, 并由此建立对世界、对人生的信心。当儿童在充满亲情的孩童世界里分享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和快乐的时候, 大人们则以一种家庭教育者的姿态驻守于儿童教育的一个边界。他们已经开始考虑儿童的成长需要, 自觉和不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启蒙的使命, 逐渐从日常呵护者的生活立场转向启蒙者的教育立场, 成为孩子人生幕后的隐在先知。

童年是人生的始基, 是一切原初生命的聚合。丰子恺说, 人生有三重境界, 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话便是:“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人生之初, 纯洁无瑕, 初识世界, 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告诉他这是山, 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 他就认识了水。孔子说, “少若成天性, 习惯成自然。”幼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容易又牢固, 犹如人的第二天性。一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学到的?”老人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的母亲》中母亲对胡适的早期教育理念和做人原则影响了胡适一生, 他为人宽容随和, “他不像鲁迅那样尖刻, 徐志摩那样多情, 郭沫若那样势利”。他反对封建礼教, 提倡自由恋爱, 男女平等, 企图以教育、宣传、启蒙等温和的方式来改造社会, 不愿做伤害个人感情的事。母亲强大的思想教育, 使胡适成为一个大度、大气、大智的一代文化名人, 儿童教育对他性格的养成起到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童年教育是根性教育, 童年经验影响人的生命全程。童年教育的实质就是给儿童的成长和追求打下底子, 《竹影》中的父亲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 奠定了丰子恺艺术人生的底子, 对他一生的艺术创作影响深远。钱理群说:“人在年轻时代有这样的精神垫了‘底’, 以后无论遇到了什么艰难曲折, 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机, 都能从容应对, 坚守住基本的精神路线, 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 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垮。”所以说到底, 童年教育应是一种精神之学, 童年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童年情结时常在许多哲学家、科学家、诗人、作家的作品中挥之不去, 也是我们每个人难以磨灭的人之初的印记。因此, 不论地域、不分时代, 童年成了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学与教育是思想的重逢。文学是教育的故乡, 自从人类有思想的那天起, 文学就开始见证人类的一切活动。童年是人类生命的根, 每个人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就接触过广泛的文学作品, 如童谣、童话寓言故事、家教歌诀以及唐宋诗词等。文学与教育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文学滥觞于生活, 而教育起源于经验。有生活就有经验, 文学与教育是兼容的。教育在本质上离不开文学, 教育往往凭借经典的文学作品来进行, 同时文学知识的传播主要通过教育来完成。文学与教育的联袂从此成为一种可能。无论中西方, 经典文学作品一直被公认为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媒介。首先, 教育的意义不会自动呈现, 它需要文学的想象和阐释。文学通过其文本, 描绘了很多教育图景, 提出了很多教育假设, 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哲学, 使教育在文学的实践形式和多元属性中, 成为必不可少的经验实体。教育如果缺乏文学的滋养, 难免会失之迂腐, 因为教育很能凭借枯板的说教做出有灵气的学问来;文学如果丧失了以教育作为底色, 缺乏教育的内涵, 难免会失之浅薄, 因为文学不可能忽略问题而做出盛大的艺术来。从这个层面来说, 一个有作为的作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教育家, 他必定有一定的教育担当。于是我们发现, 教育的天空里不仅有职业的教育者在潇洒行走, 也有铁肩担道义的良知作家在自由飞翔。作家总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在作品的言语表层和意味深层投射自我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判断, 而文本中所呈现的教育情形就是作家教育思想表现的一种媒介形式, 是作家在文学与教育问题之间所展现的颇有睿智向度的思考和对话。实际上, 我们这里考察的三位作家笔下的教育形象, 是作家教育观念、儿童体验和作家自觉意识等多种力量推动下的艺术化的物化结果。顺着这些教育形象, 我们能够触及到更为具体的作家理想中的教育状态, 以及作家对生命的教育关怀。一旦作家作品的现实关怀成分和理性评判因素, 在新的疆域里呈现出它的教育价值, 从而也就完成了文学的教育性主题和教育美学品质的构建。正是基于对中国教育的深刻洞察, 使鲁迅、胡适、丰子恺的作品相对地跳脱于文学的感性与教育的理性, 自觉的疏离“纯文学”与“纯教育”的藩篱, 文学中自然衍生出灿然的教育思想火花, 思考并指引着儿童的教育未来。此外, 从一定意义上讲, 现实的教育事件只有进入文学现实, 这种教育及其所传递的文字才具有经受时间检验的毅力和耐力, 这样的教育才能伴随着文学而使思想远行。因为“这些文字在儿童的一生中, 究竟能够走多远?也许只有那些伴随儿童一生的生命旅程的文字, 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大凡远行的文字, 都是思想的嫁衣。与其说教给学生文字, 不如说教给学生思想;与其说教给学生知识, 不如说教给学生德性和智慧。文字的远行, 其实是思想的远行”。

3. 文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文学、教育与生命是一体的。文学与教育是人类精神事业的两大基石:教育在其底线上启蒙人, 文学在其高雅度上引升人。文学与教育的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 文学历来被作为“诗教”, 服务于人格培育和道德修炼。孔子曰:“不学诗, 无以言。”“小子何莫学夫《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如今, 文学成为民族教育的一种普适性资源。在西方国家, 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原创性的、能够成为这个民族的思想源泉的大学者、大文学家。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 常常能够到这些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那里汲取精神的养料, 然后面对他们所要面对的现实。可见文学经典, 已经渗透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总是以本民族的经典作家来教育后代, 比如莎士比亚、普希金、托尔斯泰、雨果等都是英国人、俄国人、法国人从小就耳熟能详, 家喻户晓;我们也应该通过中小学教育与其他手段, 让屈原、陶渊明、杜甫、曹雪芹、鲁迅……这样的民族文化的精英的精神遗产代代相传。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对这些具有精神原创性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把他们的精神扎根在孩子的心上, 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不管他将来做什么事情。”

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沃土被荒芜, 唯有文学永远茂盛。一个时代的文学是一个时代的人群体生活的精神映像, 是认识自我的一面最真实、不会变形走样的镜子。没有时代文学, 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真相, 将会在历史上留下空白。从文学发展史来看, 没有历时性的当代文学, 也就没有文学史, 没有文学研究。而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讲, 当代人不阅读文学作品, 其精神生命就无法找到一个现实的住所, 就可能精神恍惚, 无法决定行为方向, 或者“生活在别处”。文学的功能就是创造梦想, 它所创造的世界, 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和补充, 是想象力的传奇, 是许多种人生的叠加, 它能为哪怕是贫乏的人生提供异常丰富的可能性。文学的审美价值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构成部分, 没有它, 人不可能成为完整的人。人类怎能离开文学?没有文学, 真实的性情如何表达?过往的生命如何变得生动?刻骨的爱情如何才能重来?此外, 文学还能软化人心, 是最好的精神食粮。所有的文学作品在儿童心田都能播下人生的种子, 譬如“善良”、“正直”、“机智”等, 而儿童最可贵的精神便是真实、诚恳和智慧。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 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 它们教育我们, 鼓励我们, 要我们变得更好, 更纯洁, 更善良, 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自新文化运动以来, 中国现代文学从不同的角度, 对现代中国的社会与人生进行了精细、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描绘, 累积起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它所蕴涵的人文关怀、民主自由精神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审美感性, 是当代人“精神成人”的最好养料, 在培养国人现代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以来, 现代作家的诸多作品中开始建立具有人类关怀的儿童教育观, 而孩子眼中的父母长辈成为创建这一教育品格的有效中介。重新回到文本, 长妈妈以她颇为独特的长辈形象唤醒我们较为成熟的教育记忆。她在儿时的鲁迅看来是迷信的、守旧的, 但同时具有形象上的亲和力以及道德上的感召力。她虽然是保姆, 但他与胡适的母亲、丰子恺的父亲一样, 自觉承担儿童启蒙教育的任务。他们用自身的人格和灵魂注视着儿童的成长, 并以互不相同的教导方式赢得孩子的爱戴和信任, 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无穷的教益, 成为儿童成长中的护卫使者。可见在儿童教育这一特殊领域中, 儿童教育观的发现依赖于儿童自我眼中的发现, 当父母从儿童的视野里脱颖而出获得其主体地位以后, 作家笔下的作品总是要在儿童天地之外逐渐开拓父母这一更为广阔繁茂的领域, 从而使得父母通过对小孩教育的交融碰撞拾掇起人生的美丽风景。有时, 一个人, 一件事, 一种教导方式, 都有可能在不经意之间改变儿童的成长路径和人生哲学。每当大人于言传身教中作为道德完美者出现的时候, 孩子眼中的惊异和欣喜是不言而喻的。作品中的大人角色, 往往承载着作家基于生命、童年、人类理想等主题的终极观照。作家们对于儿童世界的不约而同的关注, 表明他们对于儿童生命和成长的真诚捍卫, 他们是在用一种逼近现实的感怀构筑温暖的人道主义童年关怀, 他们的作品就是在这样一种潜入现实生活的氛围里, 闪射出令人感动的爱的温暖以及真善美的教育光辉, 并以儿童与成人的双重视野召唤共同的人文关怀, 以此完成理想的价值观的构建。这说明, 在现代文学作品的表现范畴里, 家庭中的儿童教育所透射的文化含义是极其自然的, 也是极其丰富的。从这一基点出发, 每一位作家最终都成为创造他自己的先驱者。长妈妈是一个真正拥有幸福感的人, 因为她能创造出神奇与乐趣, 感染自己也感动周围的人;“我的母亲”是个极度宽容的母亲, 快乐与悲伤起起落落, 最终却总是能以达观与善良释放自己拯救他人;“竹影”的夜晚有一种奇特的力量, 能够在游戏的创造中发现艺术的美与家庭的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灵念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教育范式。无论是快乐的鲁迅, 听话的胡适, 还是超脱的丰子恺, 无不表达着人类内心深处对美德的召唤, 对善良的企望, 他们留下来的是永恒的教育信念和教育力量。透过文本, 我们发现这些作家的思想已经走出了文学, 融进作品的只是形而下的表象。面对作品, 我们不只是一种言语的阅读与接受, 也不只是审美的陶冶与感悟, 而更是一种精神的哺育, 我们只有站在文化的平台和精神的圣殿拜读文本, 作家的这些语言文字才有生命, 因为精神渗透其中, 作品的生命才会闪烁光彩, 也才能使我们感悟到文本中无穷的魅力, 而精神是贯穿文本的灵魂。

4. 结语

文学与教育, 历来都是复杂的时代精神的产物。在关于民族国家的想象中, 它们都共同担当了时代道义。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 首先面对的是“国民教育的想象”, 而以鲁迅“救救孩子”为发端的“呐喊”, 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思想线索和源头。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鲁迅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 也是缠绕鲁迅终生的问题。他批评旧中国的父母不注意家庭教育, 他说:“中国的孩子, 只要生, 不管他好不好, 只要多, 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 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 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 然而这许多人口, 便只在尘土中辗转, 小的时候, 不把他当人, 大了以后, 也做不了人。”所以他反复强调,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 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 合理的做人”。但是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改革家庭”。如果儿童从小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长大了就会变成蠢才, 国家和民族就会失去希望。我们在此探讨现代作家笔下的童年教育, 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探视儿童的命运, 考察儿童在一个成人主宰的世界里享受着怎样的童年快乐。在作家的这些自叙性文字中, 个体的教育体验似乎都以一种无意识的形式呈现, 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们对文学文本典型意义的理性认同。从这个层面上入手, 作家作品中呈现的有关教育的普遍性意识与个人自叙文字之间产生的话语裂缝, 还有待于我们通过对更多作家和作家所有作品的研究去做些较为合理地弥补。

世界变化越快, 人们越需要接受启蒙。文学也好, 教育也好, 精神才是更核心的东西。鲁迅认为, “改造中国第一要著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当首推文艺”。在传统、权力或物质遮蔽人的生命应有的尊严时, 文学便成为国民精神的灯火。这就是为什么鲁迅是我们今天从事文学研究时不可抛弃的遗产, 不是我们要学习鲁迅, 而是我们跟鲁迅一样, 听从了同一个召唤, 是“救救孩子”的最切实的努力。在物质日益充裕而精神逐渐困乏的当代社会, 儿童的生存空间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然而, 在我国, 童年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自然概念和社会事实, 儿童所面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氛围, 蕴含着很大的危机, 如话语体制过于单一, 自由表达的个性不被尊崇, 传统教育于媒介教育 (网络、电视和音像等) 的放任自流中趋于退位和缺席等等, 保卫童年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呼声。成长需要时间, 需要等待。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和文化历史相互交织、融合和建构的过程。真正发现儿童的人却是卢梭, 他认为, 儿童的自然感性状态在人的整个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 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 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然而, “今天的儿童所受的教育规约太重, 而自然兴趣却日渐萎缩。成人急于想告诉儿童生存的困境, 用自以为知的人生经验给他们指引成长的路径, 结果使儿童世界日益成人化。这样一来, 儿童应有的生活不复存在, 完全成了成人生活的预备。儿童常常是被当作未来的生产力看待, 他们被当作潜在的商人、工人、技术人员或科学家等等, 儿童成为标准化的成人过程中, 他们的生命过程本身被忽略”。于是,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发现, 我们现代的儿童不是懂事懂得太晚了, 而是懂事懂得太早了;他们幼年、童年和少年的心灵状态不是被破坏得太晚了, 而是被破坏得太早了。他们过早地被置入一个由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成了的复杂的文化的社会, 成人的社会, 成年人的文化从他们出生那一天起就骚扰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只要一个儿童没有仅仅属于自己的世界, 仅仅属于自己的心灵感知方式, 他就没有任何抵御被成人文化过早异化的能力, 他或者毫无分辨能力地接受所有成年人的教导, 造成创造力的过早枯萎和生命活力的过早消失, 或者产生逆反心理, 盲目地拒绝任何成年人的教导”。结果培养的是“有知识无智慧, 有目标无信仰, 有规范无道德, 有欲望无理想”的畸形人才。

教育叙事怎么写 篇8

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自己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因而教育叙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象。它十分重视教师个人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教师的亲身经历,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教育个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非常重视教师的日常生活故事及故事的细节,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替代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来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这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对教师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教育叙事的优点:第一,易于理解;第二,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第三,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识教育实践;第四,使读者有亲近感,具有人文气息,更能吸引读者;第五,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第六,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想象空间。教育叙事的局限性:一旦与传统的研究方式混淆,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简接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太容易与故事的线索相吻合;读者容易忽略对故事叙述重点问题的把握,难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局内人”感觉;也许是当局者迷吧,结果常常不清晰明确教育叙事、案例稿写作要求。

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是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做什么。教育叙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让读者有心灵的触动。情感交流,唤醒教师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上一篇:村庄建筑风貌现状分析下一篇:鲍集小学师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