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写作教育教学叙事(精选6篇)
户外写作教育教学叙事 篇1
有趣的户外课叙事作文
上星期六上午,沃尔得英语培训学校举办了户外课春游活动,活动地点是森林公园。那天早上,我和妈妈早早地来到目的地,在森林公园西门口等待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
不一会儿,大家都陆陆续续地来了。英语flora老师带着我们小队走进森林公园,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聊着,很快就来到了活动场地――圆形广场。远远望去,我发现好多小伙伴都已经到了。他们有的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分享着零食;有的在追逐打闹;还有的`干脆搭起了帐篷,躺在里面舒舒服服地睡大觉。休息片刻后,在外教Amy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做起了第一个游戏。就是跟着Amy老师,听着她的口令跳起了兔子舞(Rabbit Dance)。我们像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围成了一个大圈,认真地跳了起来。Left,left,right,right,go,go,go……大家学得有模有样,一会儿跳到东,一会儿跳到西,有趣极了!
随着一阵阵欢呼声,我们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看图找物。我们各自从带队老师手中领取了任务照片,然后在这个圆形广场的范围里找到该照片上的景物。我和Dave组成了一组,拿好妈妈的手机开始寻找。他负责寻找,我负责拍照。我俩分工合作,没过两分钟就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并迅速拍下照片,交给了老师。由于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们小队最终获得了第一名,得到了心爱的奖品。
看着手中的奖品,我开心极了。心想:这次户外课活动真有意思,希望下次还能参加。
户外写作教育教学叙事 篇2
那天早上, 我从家里沿溪岸散步出发, 顺便观察周围的物象:混浊的溪流边, 漂着许多垃圾;对岸的几丛芒草荆棘边, 栖息着几只白鹭, 还有几只在溪面上低低地、慢慢地飞着。听说白鹭对生活环境非常挑剔, 而眼前这洁白与混浊两相映衬, 竟是如此和谐!再往前走一段, 水被橡胶坝拦着, 下游裸露出了深深的河床, 厂区排污出来的浓浓腐臭飘散回旋在鼻子里。这里曾经是自己小时候的乐园啊, 那滔天欢歌的白浪, 那偶尔出现几个旋涡的静静绿潭!只是, 这一切, 已经不再。
进入课堂, 为缩短彼此距离, 我谈了自己与学生的缘分, 又谈了自己路上的所见所感。因为对白鹭与溪水“两情相悦”情景太熟悉了, 所以许多同学有了表达的冲动。而这正是有效教学的交流基础。
恰巧这一天是“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之后就是“冬雪雪冬小大寒”的漫长冬季了, 而且这时恰是学生刚学过的《滕王阁序》中的“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于是, 我借题发挥, 逗趣道:“我们该扯住这深秋的最后尾巴赶紧入题来回‘随笔’, 请随我来吧。”借题发挥虽有巧合, 却也能体现教学机智, 用得好, 教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大。我先给出了一个问题:“秋, 你看到或联想到什么物象、人物或情感?”我想借此涤荡彼此间的陌生, 激发他们的思维与热情。学生的答案很多:有落叶枯藤、凉风寒水、流云飞霜;有黄橙橙的橘子、四处飘香的丹桂、织满石壁的爬山虎;有丰收喜悦、成熟思想、沉重生命、沧桑岁月、离苦愁绪、思亲怀乡;还有求学者、开拓者、漂泊者、打工仔、城市房奴的命运;等等。一位学生说他联想到了“一年一年地过去, 岁月不断消失”。这正是我想说的。我戏谑道:“你的思想和我共鸣, 我担心你也会和我一样头发早早掉光了, 也可以说是提前‘进化’了。”学生大笑。我又继续说:“上周五早读时, 听到一中有个班主任说, 他班级的一学生在树底下发现了一只死去的松鼠并掩埋了。”学生一下子沉静了, 是的, 生命是珍贵的。生命的教育比写作的教育凝重得多。在生活中, 如花的生命不幸凋落的情况还少吗?这堂随笔课倘若能让学生进一步去思考活着和死去的话题, 会更有“诗外”价值的。而后, 我们又从生命谈到了孝道, 谈到北大实名制招生“被限制推荐”的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在这里, 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民族传统中某些渐渐涌起的浓烈情绪已经击中了很多人脆弱的心弦并引起共鸣。然后, 又联想到刚学习过的《陈情表》以及《礼记》中的“五备”———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联想到自己高龄的父母, 联想到“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忧”的古训。在此基础上, 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后的一道课外题目:你认为直呼父母的名字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还是文明堕落的反映?
教学生写随笔, 要教学生合理的联想并讲究联想的深度。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创造一种师生亲密和谐的气氛太重要了。
之后, 我们一起探讨随笔的特点:随时、随地、随意和随体。随笔写法似乎没什么限制, 却往往因此让学生手足无措, 不知道这没有限制的“大葫芦”该如何使用。我告诉他们, 我们许多情感可以像王国维先生的“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一样, 借恰当的事物去“附着”, 力求做到用心感悟 (调动各种感觉器官, 力求写得色彩斑斓、丰富多彩) 、真实表达、个性彰显 (如视角独特、联想与想象) 和审美评判 (立意高远、追求情趣、鲜活精美, 这方面难度较大, 可以先不考虑) ;我还告诉他们, 他们曾经读过的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巴金的《小狗包弟》以及即将学到的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很好的随笔范本。为让学生砌好第一个台阶, 我强调随笔应该从“有意思”写起, 再慢慢过渡到“有意义”, “玩”出语文的精彩。是啊, 随笔材料实在太多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名山大川清风明月, 悠悠浮云款款流水, 古今中外名著逸事, 人生世相人情冷暖, 时事纵横邻里琐事……我还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新近的事物:“翼装飞行穿越天门洞的杰布·克里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被作为战俘交换的以色列大兵沙利特、充满传奇而又个性毕露的苹果公司CEO乔布斯、中央关于文化发展繁荣的大讨论、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 甚至我们县新立起来的招牌‘养生圣地’究竟应该用‘圣地’还是‘胜地’, 等等。这些, 都可以写入你的随笔。”
接着, 我卖了个关子问他们说:“吃过瓜子吗?”这个问题太出乎意料, 大家都笑了。学生开始分享自己吃瓜子的经历, 有的学生为了展现个性, 谈论的话题逐渐有了深度, 比如有学生谈到母亲为自己剥小瓜子时自己体会到的一种浓浓之爱。我故意急急地说:“你就说剥瓜子的细节, 说母亲的眼神、动作、言语。”这些, 对于写人物的随笔来说太重要了。我又告诉学生:“爱并不是轰轰烈烈的, 平常与非常都在你那冷静而真实的叙述中。如果能把几个镜头连在一起, 再加入适当的景物和个性感觉, 就是一篇很不错的随笔了。”我努力让学生知道写随笔真的不难, 当然随笔的成功不是朝夕可得的, 需要不断的揣摩与提炼。为能从感性去“消化”这吃瓜子中的“意思”, 我让学生当场读丰子恺的《吃瓜子》片断, 看作者如何写细、如何联想、如何做到生动形象。
关于“随笔写作”, 学生在课堂那特定的时间会学到一些基本的方法, 但只有让他们在课后细细体味才能“得乎其中”走出一片天地, 语文的“玩”就是这样一个积累、尝试和超越的过程。鉴于此, 我推荐学生再阅读梁实秋的《下棋》。
“文章切忌随人后, 自成一家始逼真”。这堂随笔教学, 我希望让他们学会只眼独具, 再细心“编织”而能独出机杼, 进而收获独到之见。学生很聪明, 但是我担心他们的惰性和躁性。教学除了鼓励, 也要鞭策, 他们如果能有所感悟并愿意尝试, 那就如播撒的种子开始萌芽了, 而这之后的成长得注重“肥、水、保、管、工”了。最后, 我把自己写的一篇小随笔《写在长寿边上》发给他们, 试图告诉他们如何在众人的共同认知中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化思考。班级的任课教师谢老师说我很勇敢。其实, 不是我勇敢, 而是学生喜欢看自己身边尤其是自己老师的文章, 而且因其亲切更愿意借鉴和尝试。我想, 只要有助于教学相长, 这样的“勇敢”是值得的。
教学叙事写作例说 篇3
【关键词】教学叙事 写作 例说
关于德育生活的叙事文章,许多教师在报刊杂志上经常见到,熟知了它的一般写法,课余也能写写自己的体会。但对教学叙事了解得却不够深,有些可能还比较陌生。特别是要教师动笔写一写关于教学方面的叙事文章,许多教师感到非常棘手,不知写什么,怎么写,如何写好,感到茫然和无措。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让我们研究《人民教育》在2006年第19期刊载的《“课堂交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一文,看看作者怎样追叙例说一线教师是如何发现、解决、阐述教学问题,又是如何将教学问题一步步向前推进,并进一步上升到理论层面认识问题,使该问题带有普遍的教育学意义的。
只要我们阅读过这篇文章,首先会被它“以意为先”的理念所吸引,感觉作者是在新课程大力推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背景下酝酿了此篇灵感和主旨,“主题”先行的痕迹非常明显。为了铺开该篇主题,作者从“新课程有让学生进行交流的要求”这个表层认识出发的,重新思考课堂“交流”的意义。不难看到:“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交流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交流是有效的”等一系列问题,既是该文叙述先前教学生活的先决条件,也是作者重构这个研究成果的限定条件。正是这个“限定性”,规定了该文叙述的教学环节、角度、次数及每次授课后对“课堂交流”循环往复的认识,也规定该文穷究“事理”、寄寓“深意”的叙述任务。为了探究课堂交流的各种关系及交流的现实意义,作者在前边“条件”与后边“结果”以及在理论的出入之间反复进行循环切入和交换,即对同一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前后三次不同的授课过程进行了深度“追叙”,使构述出来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接近“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内核。第一次授课:授课教师自己对授课不满意,且感到困惑——“这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被动,课堂交流也不活跃”,其他听课教师也感觉没有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讨论时,大家认为传统教学只关注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计算的熟练程度,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到底起到多大的作用,心里没底。这个疑问,既为后面的探讨交流提供了素材,也为第二次授课埋下了伏笔。研讨后,大家达成共识:“‘交流’不是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正确算法,而是尊重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这个共识,否定了多数学校多数教师多数课堂“谁再来说一遍”表面热烈的形式主义做法,向其他老师暗示: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语言,既是数学思维外显的载体,也是他们思维结果表达的方式。第一次勾出了: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与学校教学向来以书写结果作为最终依据文化的“冲突”,从而引导更多教师深层认识学生交流的价值或意义。在第一次授课及研讨的基础上,第二次授课开始了,内容仍是“在春游情境图下产生例题‘76-19’”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法。这次授课,老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反复用“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行”等语言组织学生交流,用“你怎么想的”、“为什么”等引导学生表达思维过程。一些老师认为除了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外,还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交流自己的算法,使不同的学生表达不同的算法,肯定交流的充分,并归纳了“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交流模式,但还是有教师提出质疑:“学生之间是否相互都听懂了?”这个“声音”,再一次打破了浅尝辄止的宁静,促使老师进一步探究交流“有效性”这个问题,使“交流”的理论层次再向前迈进一步。为此,老师马上对学生进行访谈、检测。结果只有85%的学生只知道自己的算法,对其他同学的算法是“不明白”。“困惑”和“疑问”不仅催生了该文本叙述的情节,而且也催生了第二次集体探讨和第三次授课的来临,同时,也让众多教师认识了课堂交流的复杂性、深刻性。这种“夹生饭”,迫使老师们重看录像,结果发现:“课堂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板书中也没有用归类来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整理的暗示”,大家认定:在交流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比较彼此算法的异同,让学生在比较、理解、沟通中寻找合理简便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优化算法的意识。行文至此,作者揭示出了第二个冲突:表层交流与交流深化的矛盾,即“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的算法中做出比较和判断”。经第二次探讨,大家悟出了:“课堂交流不但被视为对思维结果的外显表达,更被视为对不同的思维过程的表达”。拿这个结论与第一次获得的那个结论相比,则大大进步了,它不但批判了一般课堂“还有不同方法”进行浅层交流的形式主义做法和弊端,令众多老师看清了我们平时课堂交流中学科本质是如何流失的真相,并进一步重构出交流是“社会协商”性质的认识。经过前两轮授课和两次研讨,在第三次授课的课堂上,老师不再满足“让学生充分表达就行了”,课堂交流的着重点是让彼此不同的学生理解、分析、比较、表达“76-10=66,66-9=57;76-20=56,56+1=57”等不同算式的不同算法,使“课堂交流”在学生沟通、理解、比较和分析他人的发言后日渐接近它自身的本质及规律。最后,该文进行了反思总结,归纳出,在不同阶段,老师对交流有不同的理解:浅层理解“交流”为“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中层理解“交流”为“还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深层理解“交流”为“更要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并理解不同的算法,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算法”。用这三个“理解”做镜子,可以让许许多多的教师看到自己课堂的交流处于哪一个“阶梯”上,从而启发更多的教师思考自己的课堂交流如何才能“卓有成效”。为了揭示交流的本质规律,作者又站在数学学科的角度,认识到“位置值”、“重组”是构成退位减法的核心要素,对什么是“有效交流”进行了更系统地概括、归纳和演绎。认为“课堂有效交流”:“不仅仅是学生对思维结果和思维过程的表达,它更像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动过程”,“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数学本质的一种对话”。这样,使叙述的高度遽然上升到学科本质交流的高度,让看后的老师受益匪浅。
这篇教学叙事比较典型地展示了怎样重构过去的教学生活,让老师看到叙述某个“教学情境”只是为了更好地诠释后续的那个“道理”或“意义”,或者说,前边的“教学实践”或“观念冲突”是作为后边那个“理论”概括的基础和条件。当然,从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叙述中的那个“事”,暗含了叙述者本人对教学环节或教学行为的条件、原因、经过及“当时”施教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定的裁剪、分析和挖掘,让前事后果相凑勾勒,使过去的事情正在生成现在一系列的情况和推论,以此寄寓作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使老师在叙述扩张力的推动下,一步步明晰教育意义是如何澄清和拓展的。
最后,唠叨几句,教学叙事不同于文学意义上的“讲故事”,也不同于德育生活的叙事文章,它们之间还是存有一定的距离。教学叙事的目的在于:一是揭示教学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解决什么问题或困惑,思考教师在教学活动前所期望学生在知识、能力、智力、情感、品德、行为等方面的变化是否都达到了自己预期目标了;二是反思课堂教学的认知策略是否科学有效,是否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了,是否使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统一起来,使所教的内容转换为学生所能理解、乐意接受的形式;三是思考如何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价,洞察课堂教学中那些不确定的变量,努力获得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检查目标的达成度,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甚至调整原设计的教学过程。当然,要使教学叙事文章避免白开水的味道,作品就得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重构叙事流程,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该堂教学的肌理以及它存在的理论意义,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教学的精华,特别是让人触摸到该文所叙说的教学活动寄寓了作者独到理念和见解。
【参考文献】
[1] 杨玉东. “课堂交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J]. 人民教育,2006.19.
[2] 徐江. 什么是叙述——“叙述意识”的重构[J]. 人民教育,2007.7.
户外写作教育教学叙事 篇4
—我对“改变教学设计来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的一点认识
如何有效进行写作教学一直以来是我们一线教师非常苦恼的事情,尤其是接连几年我教了毕业班,看到大多数9年级的学生作文,依然充斥了那么多的语法错误,句子表达不清楚,文章枯燥乏味,只是单词的罗列时。让我觉得痛心的同时,我深深思考了这个问题。是学生的水平不行?还是我们并没有真正重视过英语写作教学。
回想我的教学,我突然觉得,我是一直在犯着这个严重的错误。似乎,从来没有一次,把写作单独拿出来,为学生认真的讲解。几乎总是一个单元讲完,以阅读课为基础,让学生以本单元的主要话题为内容,写出作文。往往只不过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提示,要求学生注意使用什么时态。之后,就让学生自己动笔去写了。虽然批改过程是认真的,总是一丝不苟的把学生写错的句子,加以修改。也在课堂上范读好的习作。但学生对怎样去写,怎样写好,甚至自己为何总犯这样的错误,却一无所知。如此的写作教学,试想,学生们怎么可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写出语法词汇工整的作文呢。
这次培训,我学习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与案例分析这一课,突然间有种幡然醒悟的感觉。原来,英语写作课是需要这样上的。这也让我想起了,我听过的一节优秀的英语写作课,那堂课上的点点滴滴,不正是运用了我刚刚学的课堂写作教学的相关技巧和方法吗。
那是第二中学何宁老师的一堂7年级的英语教学,是一堂讲授现在进行时态的阅读课。首先,何老师在对话练习中处理了大量的生词,并用大脑风暴,快速记忆等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对单词进行了巩固练习。当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极为熟练后自然过渡到句型的练习。通过写人物,be动词,事件再连句子这个游戏,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现在进行时的句型表达。
接下来,完美的铺垫,让阅读教学迎刃而解,当学生看到一篇现在进行时态的小电子邮件短文时(记得是描述相片内容的文章)。很快就理解了文章的大意,在略读,精度,朗读,泛读之后,学生们通过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对文章理解的更加透彻。
这时候,在阅读充分的基础上,何老师自然过渡到了写作练习上,他先给学生呈现了一副漂亮的图片,有各种动物和小朋友在树林中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这时,何老师首先做的是:写作教学中的词汇准备和铺垫。他先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学生们纷纷抢着回答,并同时把这些的单词以正确的名词复数或现在分词形式写在了练习本上。
接下来,老师让大家将词汇连句,用正确语法表达。进行了口头作文的练习。学生们朗朗上口,马上说出了:The birds are singing.The boy is sleeping 等句子.老师将范句写在黑板上,并将易错点be动词和ing的变化处,用红笔重点标出,强调注意。
最后,何老师又在写作策略上对学生进行了指导。“不要只罗列句子,要学会表达感受,比如,写完小鸟在唱歌,你可以接着写,“I think they are happy.”这样,你的作文才更丰富,更好看。”
几分钟后,一篇篇作文当堂完成。何老师马上用实物幻灯机展示学生的作文,并通过教师讲评,小组讲评,个人讲评等多种方式,对作文进行了讲解,在讲评中学生们易犯的错误,直接被呈现在大屏幕上。老师和学生一起更正并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就这样,那堂课,几乎95%以上的学生都顺利完成的写作任务.其中不乏多篇佳作。
这样一堂让我难忘的课,以前还只是羡慕人家怎么讲的那么好。现在,当学完这次的写作教学设计培训课后,似乎更加清楚地梳理出了一个脉络。让我也有信心,去给我的学生们上一堂有实效的,精彩的写作课。恰巧,开学后我们马上要讲授将来时态,我想以“我的周末计划”为例,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为此,我打算以何老师的课堂实录为案例样板,通过自己学习的理论,在这几方面设计和完善我的写作课。
一,要为我的学生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每当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时,要对文章可能出现的词汇,句型,在听说课中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积极学习的态度下孰能生巧。因此,我要在听说课中让学生练习be going to 和will句型的熟练表达和应用。
二,打好了语言功底,要注意明确写作的具体任务、写作的目的以及写作所需要的各种技巧。要让学生在写之前就清楚明白自己要写什么,为什么写,写给谁看。明确了目的,才能有的放矢。所以,我打算让学生以email的形式,写一篇有关自己周末计划的文章。写给自己的朋友,并对比两人的周末计划有哪些相同或不同。
三,针对不同的写作类型进行不同的写作策略指导,比如,回信,看图描述,给出提示词等不同的文章类型,教会学生如何把握写作重点。如:回信注意格式,看图注意人物,事件和时态的搭配等。像这堂课,我要强调电子邮件的格式,并指导学生,如何在信中描述自己计划的同时,询问他人的计划。
四,做好写作铺垫,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在学生前进行,给出词汇,句型练习,口头表达等多种方式的写作前准备工作。在本次写作之前,我将针对周末计划可能出现的句子和短语,进行练习,比如提供一些活动短语。如:go to the cinema ,visit my uncle ,go shopping ,play football ,climb the mountains ,等。让学生有丰富的短语活动作为写作铺垫。
五,讲评及时有效,要采用多种方式手段,利用师评,生评,自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不足和写作中的优点,通过及时地指导总结,让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我也要向何宁老师一样使用实物幻灯机,直接呈现学生的习作,及时有效的进行讲评和总结。
六,注重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我认为不懂得英美人思维方式的人,无论语言功底有多深,是写不出地道的英语文章的。所以,思维方式的转变、才是对写作性质的深入了解。这一点需要长期的培养和渗透,但我会坚持去做。
虽然,以上还只是比较简单的设想,需要认真的写出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施才会知道效果如何,但我相信,比起自己以前的写作教学,一定会有所突破和改变。
我会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争取寻找出一种行之有效,又适合我校我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自己写作教学水平的同时,更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户外写作教育教学叙事 篇5
一、近年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的乡土叙事
在我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历史可追溯到新世纪之初。2000年,广东电视台对港日合制的真人秀节目《电波少年》和美国经典真人秀节目《幸存者》进行本土化改造,推出内地首档户外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其后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尽管与演播室真人秀节目繁荣的发展态势相比,户外真人秀节目在发展速度、节目数量、制作规模等方面有所不及,但在这期间,诸如体育竞技、观光旅游、美食烹饪等元素被逐渐融入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创作,使节目类型得以充分拓展。
自2013年前后,演播室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空间趋于缩减,各卫视频道转而热衷于通过引进版权的方式推出户外真人秀节目。在这一时期,与我国同属东亚文化圈的韩国成为我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的重要源地,一时间,诸如《两天一夜》(2013)、《花儿与少年》(2014)、《奔跑吧!兄弟》(2014)、《花样爷爷》(2014)、《真正男子汉》(2015)等一批经本土化改造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占据了国内各大卫视频道的黄金时段,获得空前瞩目。
户外真人秀节目的繁荣发展带动了综艺节目中乡土叙事方式的转变。在以往演播室综艺节目中,乡土世界通常是被“转述”而成的:其叙事主要依托于个别来自乡村的歌手、演员或奇人异士而实现。然而,由于叙事主体和舞台空间的局限性,这类叙事通常是零星、平面且静态的。与此不同,在近年中国兴起的户外真人秀节目中,摄制组开始走出演播室,来到广大的田间乡野,使得乡村本身成为节目制作的主要场所和叙事空间,而乡土的居民、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成为节目的叙事对象和构成元素。
在这波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娱乐风潮中,最早令人瞩目的是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该节目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版权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而成。这档节目自2013年10月首播起,至今一共播出了三季,共有多达19个乡村先后被搬上荧屏,从乡村民居、商铺、道路、自然风貌等物质景观,到饮食、服装、方言、私塾、文化古迹等人文风貌,均被镜头所摄入,建构了一个立体的、多元的“乡土中国”风貌。节目播出后,曾取得惊人的收视成绩。据统计,该节目在2013年10月11日首播便“创造了全国网络收视率1.1、城市网收视率1.42的开门红”,10月22日播出的《爸爸去哪儿》第七集“全国网络收视率达到2.69,收视份额则达到17.37。这意味着,当晚每10个电视观众中,就有约两人在看《爸爸去哪儿》”。[1]
高收视推动着乡土叙事的跟风与泛化,而乡村题材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发展也由此逐渐步入模式化生产阶段,随后一批涉及乡土叙事的节目如《两天一夜》(2013)、《明星到我家》(2014)、《囍从天降》(2014)、《这就是生活》(2014)、《归来》(2015)、《乡村合伙人》(2015)等应运而生,并同样广受欢迎。其中,节目《明星到我家》首播即获得收视桂冠;[2]而节目《囍从天降》的网络关注度在首播十日内便突破1.3亿,微博话题阅读量更突破2.5亿。[3]
在乡土叙事的流行趋势下,全国各地的乡村被各大综艺节目所开拓,乡村居民、田野阡陌、乃至家禽牲畜一时间均被赋予娱乐的潜质。然而,在媒介市场化的今天,户外真人秀节目正在怎样重塑着近乎被遗忘的乡土世界,以迎合来自都市欲望之眼?
二、被建构的乡土:户外真人秀节目中的乡土世界及其视听呈现
在《爸爸去哪儿》等诸多以乡村为背景的户外真人秀节目中,乡土中国的形象始终是在矛盾中变动不居的。无论是乡土的空间,还是乡土的居民,抑或是乡土的生活,都被构建成分裂的矛盾体,呈现出驳杂多元的面貌。
(一)乡土的空间:作为僻地、故土与乌托邦
在近年我国户外真人秀节目中,乡土是一个分裂的空间:它既是闭塞粗陋的,又是纯洁静谧的;既是城市人所鄙弃的落后之地,又寄托着城市人微妙的乡愁和从现代性恶果中逃离的渴望。
首先,在户外真人秀节目中,前现代性是乡土世界最为明显的特征。与城市相比,乡土是闭塞的、欠发达的,因而也是陈旧和简陋的。在当下中国众多以乡村为背景的户外真人秀中,简陋的基础设施都是被着力描绘的对象,而游刃于都市生活的明星嘉宾与当地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冲突也向来是节目戏剧性和感染力的来源。在《爸爸去哪儿》等节目中,乡村贫穷闭塞的一面被置于生动的语境之中:坍塌漏雨的屋顶、落后的交通工具、迂回泥泞的道路等被近景或特写镜头展示,并配以彩色字母和滑稽性音乐,强化都市与农村生存空间之间的冲突。与此相似,《明星到我家》《囍从天降》等节目中,乡土的中国被贴上贫穷、脏乱、封闭的标签。在此基础上,节目设计了嘉宾为贫苦农户修理屋顶、为独居老人购买礼物等被赋予公益意义的情节,突显节目在道德层面的合法性。然而细察则会发现,这种追求合法性的表述恰恰需要一个道德失范的基础:即认同乡村的客体性和以城市为主体的叙事视角,营建一个期待救助的乡土形象以及天然赋有优越感和同情心的都市群体。
然而,在另一方面,乡土又被构建成免于现代性侵扰的世外桃源。在《爸爸去哪儿》等节目镜头中,乡村的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往往是极其和谐的。在节目中,镜头对山川、旷野、梯田、美食,以及淳朴的民风、善良的心地、宁静的生活等的表现占有极大的比重,而节目嘉宾对乡村自然环境和生活氛围的向往之情也溢于言表。而在节目《明星到我家》中,农村“婆婆”与明星“媳妇”总是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相互谅解,构建起了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在此,乡村成为一种反现代的乌托邦。它被作为正遭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信任断裂等现代性后果的都市人所缓解焦虑、弥合创伤的一种方式。
此外,近年我国户外真人秀节目中,乡土叙事不仅表现着城市与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二元状态,也表达着城乡之间的传承性:即乡村成为城市历史的载体。节目通过不断挖掘乡土世界的传统风俗和生活方式,乃至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而展开怀旧性叙事。同时,面对壮观的田野、安谧的生活或者简朴的陈设,节目往往会表现嘉宾陷入回忆的场面:他们制作故乡特色食品、联系父母长辈,或怀想故土山河。在此,“乡土”不再是单一的村落或地区,而成为民族文明和个体生命源发地的象征,而这种寓有乡愁的乡土叙事背后,混沌地隐藏着都市人在现代生活的迷失际遇和寻根愿望。
(二)乡土的居民:恭顺而奇异的景观
在近年我国户外真人秀节目中,乡土世界的居民形象通常是被刻板化和景观化的。他们基本被塑造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善良、顺从并且向往现代文明的;另一种是奇异甚至神秘、与现代人形象绝然对立的。
在节目中,第一种类型的村民形象往往是边缘性的、辅助性的,他们多装扮朴素,讲着各式方言,对节目嘉宾的要求言听计从。在《爸爸去哪儿》中充满边缘性的乡民的身影,他们难以单独占据画面的中心位置,亦几乎不能被中近景镜头所表现。这一群体或者偶然出现在背景环境中,或为嘉宾提供物质材料,或在节目中扮演某种辅助性角色以配合节目的叙事。同时,在节目的表现中,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村民角色又流露着乡土世界对现代生活的认同:他们赞赏城市人的形象、向往城市人的生活。例如在《明星到我家》中,明星嘉宾带着“婆婆”来到繁华的香港时,节目明显站在都市居民的视角上,展开“刘姥姥进大观园”式的叙事。节目对这一类型的乡土居民形象的充分呈现,无疑迎合着都市人获得身份认同的渴望,而在这种渴望背后,又一定程度地隐含着他们对自身或现代文明的疑虑:即都市人需要通过他者的认同,来取得对自身优越性的认知。
与边缘性的村民形象不同,在近年我国户外真人秀节目中,也存在赋有鲜明个性的乡土居民的形象。这一类型村民形象构建的基础是突显城乡文化的差异空间以及认同城市对乡村的景观化想象。节目中,在不倚重现代技术的条件下,这一类型的村民可以构建出与现代文化截然不同的传统乡土文化景观。在《爸爸去哪儿》的叙事模式中,边远乡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多掌握着复杂而神秘的传统工艺,可以手工制作精美的服饰、饮食或者创作奇妙的歌舞音乐。在都市来客面前,当地居民总是充分地将特色文化展现在镜头中,构建起当代都市人眼中的文化奇观。
(三)乡土的生活:贫乏与诗意的混杂栖居
在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叙事中,乡土生活是分裂的:一方面,它被描述为不便捷和不清洁的;而另一方面,它又被表现为是自由、浪漫而充满诗意的。
在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叙事中,乡村的生活有时是极其贫乏不便的:家庭用水多取自水井、食用油需自己榨取、床铺可能落有蜘蛛、灶台上落满尘土等等,而这些都市人眼中破陋的家庭设施、落后的卫生条件、辛劳的日常生活等画面被反复呈现。这一叙事方式在诸多户外真人秀节目中也都有鲜明的体现,而《老板变形记》、《乡村合伙人》等节目便直接站在“公益”的角度上展开乡土叙事,[4]在这些节目中,乡土的生活几乎是始终清贫困苦、等待城市精英阶层去改造和拯救的。
然而,与此同时,在户外真人秀节目中,乡土世界又被建构成充满诗意的质朴纯静之地。在《爸爸去哪儿》中,远景镜头中的乡村常笼罩在飘袅的轻雾和舒缓的音乐中;乡村的动物被拟人化修辞,村民劳作的场面与乡村的自然风景交相辉映,而乡村明亮的月色、温和的晨光、晶莹的露水、斑驳摇曳的树影等亦多伴随着轻柔的配乐出现在镜头中央。节目《囍从天降》还表现了乡土的民间技艺、传统婚嫁习俗等各种风土人情,构建出一个充满历史文化传统的乡土中国形象。在这些形象背后,乡土生活被想象成无忧无虑的田园牧歌,随时可以接纳疲惫的城市来客。
总之,在近年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的整体叙事中,乡土被建构为一个充满矛盾的空间:它既是纯净宽容的、现代文明的避难地;又是清贫落后的、令都市人避之不及的地方;它一方面与现代文明区别对立,一方面又默默深藏着现代都市人的历史记忆;它既需要都市的关照和救助,又埋藏都市所缺乏的、奇异而珍贵的人文宝藏。可以说,这种驳杂的矛盾性是近年我国户外真人秀节目中乡土形象所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
三、现代性的自负与焦虑:“乡土”映照下的都市隐喻
毋庸置疑的是,在被商业逻辑所裹挟的媒介化社会中,处于社会政治经济边缘的乡土世界难以在市场化的媒体中获得主体身份,也无法主导自身在节目中的呈现方式和话语表征。在近年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中所呈现的“乡土世界”是都市视野下的、被想象所建构的“乡土”。乡土形象并不是显性的乡土主体的真实,而是隐性的都市视野下的虚幻景观。它一方面寄寓着当今都市主流群体对乡土世界的观照方式;另一方面,又如镜像般地映照着都市人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精神境遇。
正如前文所述,在近年的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中,乡土被建构为一个矛盾重重的世界:它既被厌弃、被改造、被匆忙回避,也被赞叹、被向往、被深深怀念。对于久违自然的都市人而言,乡土被想象成逃避现代性恶果的世外桃源。在体验宁静安详、亲切自然的乡村生活,以及被乡民们淳朴善良的心地所感动时,他们往往将乡土视为缓解焦虑、弥合创伤的精神家园。然而,尽管如此,镜头中的乡民却始终是作为一种“他者”的身份存在,而都市人则据守着优势的地位,在乡民们的艳羡目光中获取脆弱的优越感和自我认同。例如在《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镜头下淳朴的乡村儿童紧紧追随在被她们视为“大明星”的嘉宾身后,直到“大明星”们上车离去。节目对这类形象的构建无疑旨在迎合都市人获得身份认同的渴望,而这种渴望的背后,又一定程度地隐含着都市人对自身和现代文明的疑虑:即他们需要通过他者的认同,来取得对自身的认知。
由此可见,由户外真人秀节目所建构的充满矛盾的乡土世界,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当下中国都市主流群体同样矛盾重重的精神境遇:一方面,都市群体需要一个清贫破败的乡土世界,并从中汲取其作为现代文明深度参与者的脆弱的优越感;另一方面,都市群体也需要一个纯净美好的乡土世界,并将其作为现代性恶果的避难地。与此同时,在都市人眼中,都市与乡土之间的关系也是矛盾的:一方面,都市人期望乡土世界是神秘的“异地”,带来与都市景观截然不同的新奇景象以供赏玩;另一方面,都市人也期望乡土世界成为“故乡”,疏解他们对远去故土的失落和怀念。而在这些矛盾身后,既隐藏着都市主流群体对现代文明自信、乃至自负的一面,也寄寓着他们对当下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传统与现代文明进一步撕裂的焦虑和彷徨。
然而,颇为讽刺的是,在近年我国众多户外真人秀节目中,乡土世界的地位总体是被贬抑的,它仅仅是作为来自都市的节目嘉宾以及都市主流观众所消费和享受的对象,而并不能在节目话语中获得主体身份。在户外真人秀节目的表述中,无论乡土世界寄寓着都市主流群体怎样的情怀与记忆,它都始终只能作为一个被媒介主体所塑造的对象和被具有政治经济优势的都市主流群体所想象与统驭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赵月枝.生态社会主义:乡村视野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意义[J].天府新论,2015(6):66-72.
[2] .道格拉斯·凯尔纳[美].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 .唐朱勇.主动全球化: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十年考[J].东南传播,2015(11).
[5] .陆地,陈思.中国电视,你去哪儿——<爸爸去哪儿>节目热播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3(12).
[6] .宋任智.从<爸爸去哪儿>看电视节目本土化[J].新闻世界,2014(2).
[7] .王怡涵.爸爸去哪儿的文化传播内容及其社会价值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5.
叙事散文的阅读和写作(一) 篇6
[作者简介]
迟子建,女,1964年生于黑龙江最北方的小村“北极”,曾在大兴安岭师专学习,毕业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1983年开始小说创作,1986年因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而成名,其小说带有散文化风格,散文更是以细腻、清新、质朴见长,许多读者因此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热鸟》、《伪满洲国》,小说集《北极村童话》、《向着白夜旅行》、《白雪的墓园》、《白银那》、《逝川》、《朋友们来看雪吧》、《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先飞舞》、《迟子建影记》、《女人的手》及《迟子建文集》(四卷)等。短篇小说《亲亲土豆》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清水洗尘》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现为黑龙江省作协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例文一
农具的眼睛迟子建
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你能从光滑的农具把儿上,看到树的花纹和节子。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
农具当中,我最憎恨的就是犁杖了。由于家中没养牲口,用犁杖耕田的,爸爸就把我们姐弟三人当成牛,套在犁杖上,让我们拉犁。我一拉犁就有屈辱的感觉,常常是直着腰,只把绳子轻飘飘地搭在肩头。这时父亲就会在后面叫着我的乳名打趣我,说我真不简单,能把绳子拉弯了。我父亲是山村小学的校长,曾在哈尔滨读中学,会拉小提琴。他那双手在那个年代既得写粉笔字,又得摸农具,因为我们上小学时,学工学农的热潮风起云涌,我们每周都要到生产队的田地里劳作一两次。而且家家户户又都拥有园田,种植着各色菜蔬,自给自足,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没有没摸过农具的。
农具当中,我不厌烦的是锄头和镰刀。锄头的形状很像道士帽,所以你若把它倒立着,俨然是一个清瘦的道士站在那里。锄头既可用于铲除庄稼中的杂草,又可给板结的田地松土。我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一般是到土豆地里去了。土豆地一般要铲三次,人们称之为“头趟、二趟、三趟”。铲头趟,苗才出齐不久,上豆秧矮矮的,杂草极好清除。铲二趟呢,是在土豆打垄之后,粉的白的蓝的土豆花也开了,杂草与土豆秧争夺生长的空间,这时就得抡起锄头“驱邪扶正”。铲三趟的时候,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铲三趟的时候最累,有时候你得撇下锄头,亲手二下一下地把纠缠在土豆秧身上的杂草摘除。我喜欢铲二趟,我爱那些细碎的土豆花,它们会招来黄的或白的蝴蝶,感觉是在花园中劳作。干活乏了小憩的时候,躺在被阳光照耀得发烫的泥土中,感受着如丝绸一样柔曼滑过的清风,惬意极了。清风拍打着土豆花,土豆花又借着风势拍打着我的脸颊,让我脸颊发痒,那是一种多么醉人的痒啊!渴了的时候,我会到田边草丛中采上几枝酸浆来吃。它长得跟竹子一样,光滑的身子,细长的叶片,它的茎能食用,酸甜可口,十分解渴。我铲地时就不背水壶,因为酸浆早已存了满腹的清凉之汁等着我享用。
我喜欢镰刀,是因为割猪草的活儿在我眼中是非常浪漫的。草甸子上盛开着野花,割草的时候,也等于采花了。那些花有可供观赏的,如火红的百合和紫色的马莲花;还有供食用的,如金灿灿的黄花菜。用新鲜的黄花菜炸上一碗酱,再下上一锅面条,那就是最美妙的晚饭了。我打猪草归来,肩上背的是草,腰间别的是镰刀,左手可能拿的是一束马莲,右手握的就是黄花菜了。所以我觉得猪的命运也不算坏,它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窝里絮的草还来自于芳菲的大草甸子,比耕田的牛马要有福气,可惜它的命太短太短了。
我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他伺候庄稼的本事与他的教学本领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们家的地不是因为施肥过少而使庄稼呈现一派萎靡之气,就是垄打得歪歪斜斜,宽的宽,窄的窄。进了我家园田的庄稼,很像是被送入孤儿院的弃婴,命运总是不大好。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锄头上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而那些地道的农家,农具总是被磨得雪亮,拾掇得利利索索的,不似我们家的农具,一律被堆置在墙角,任凭风雨侵蚀,如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即便如此,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
我们家使用过的那些农具早已失传了。但我忘不了农具木把儿上的那些圆圆的节子,那一双双眼睛曾见证了一个小女孩如何在锄草的间隙捉土豆花上的蝴蝶,又如何在打猪草的时候将黄花菜捋到一起,在夕阳下憧憬着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我可能会忘记尘世中我所见过的许多人的眼睛,那些或空洞或贪婪或含着嫉妒之光的眼睛,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
导读
农具何以有了眼睛?如果不是作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如此乏味、平凡并且土气的农具怎么会有如此的神韵?本文题目就夺人眼球,吸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既然农具都有了眼睛,那么,作者的心靈之中一定也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在闪烁,这双审美的眼睛会将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事情镀上美丽的光泽。要不,请看,被憎恨的犁杖也和父亲风趣幽默的谈吐联系上了,喜欢的锄头和镰刀让作者牵引出好几件有趣的事,还有农村美丽自然风景的描写。所以,虽然作者写的是艰苦的农村生活,我们却从中读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和热爱生活的纯美心灵。这些农具的眼睛实际上见证了作者一段难忘的生活,这段岁月虽然苦涩却闪耀着美丽的光芒,“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
选择农具作为文章的切入点,进而牵连出作者许多生活申的事件,这是作者构思的高明之处。生活中的事件也许是偶然的、零散的,但是,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当写作素材进入作品申时,作者需要进行集中和整合,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许多事件和情感围绕着“农具的眼睛”展开,平庸的生活成为焕发着光彩的写作题材。再浓烈的情感也必须有一个突破口或寄托物才能有所依托,恰当表达,作者找到了合适的依托,因而才有了这样精彩的表达。
思考练习
1根据原文,概括“农具的眼睛”的两层含义,每点不超过10个字。
实指:_______________
虚指:____________
2文章对童年生活的艰辛不乏浪漫的描写。请结合相关片段,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
参考答案
1 (1)农具上的圆节;(2)美好时光的见证或童年生活的见证。2文中充满了对简单朴素的生活片
段的回忆,拉犁翻地的趣味和劳累,锄草间隙享受清风拂面的惬意和蝴蝶追逐的浪漫,打猪草时在草甸子上赏花的悠然,夕阳下对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的憧憬,却流露出作者对勤劳、朴实、宁静生活的热爱,对农村和大自然的亲近之情。
例文二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迟子建
年是新的,也是旧的。因为不管多么生气勃勃的日子,你过着的时候,它就在不经意间成了老日子了。
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
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目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來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莹莹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我去香港两次,但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浸会大学邀请了来自美国、尼日利亚、爱尔兰、新西兰、肯尼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八位作家,聚集香港,进行文学交流和写作,这一期的主题是“大自然和写作”。为了配合这个主题,浸会大学组织了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如去西贡西湾爬山,去大屿山的小岛看渔民的生活,去凤凰山以及湿地公园等。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等。有一天下午,我外出归来,乘地铁在乐富站下车后,觉得浑身酸软,困倦难挡,于是就到地铁站对面的联合道公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在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
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导读
本文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辩证反衬式”的构思方法。温暖和寒冷是一对反义词,可以指自然界的温度,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某种现象,比如喜欢和冷淡,推崇和拒绝……作者正是从这点上开掘,形成了不同凡响的构思。文章先从赞美故乡寒冷的新年开始,这是寒冷;接着写故乡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母亲对我的关爱,这是温暖;又写十月在香港感受灼热和困倦,以及可怜的绿,反村作者对故乡寒冷的热爱;最后可以说是构思中的神来之笔,作者写了一种社会现象:“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这仿佛是一条曲径通幽的长廊,回旋曲折,旁边的景物迷人,最后出现了一个宽广的后花园。将读者引入胜境,体味更高层次的“寒冷与温暖”。
写对故乡的情感可以有千万条路,作者只抓住了“寒冷”这个比较生僻的特征为切入点,将写作视野扩展到香港。深入到了文化领域,使之和故乡的“冷”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丰厚深沉的景象,让读者的情感在相反的轨道中穿行,并且辩证地融合,怎能不情思灵动,哲理飞扬呢?
思考练习
1在文章第三段中,作者浓墨重彩地铺叙了她在故乡感受到的哪些情景?请分条概括说明。
2联系全文,请简要说明作者感到“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的缘由。
参考答案
1(1)山野里弥漫清新的空气;(2)妈妈关切地迎接“我”回家;(3)时令蔬菜,新鲜成熟;(4)享受丰盛的晚餐;(5)用鲜花装点居室。2(1)故乡给予我情感营养,在寒冷的新年里,感受到了故乡的热闹与温暖。(2)在大雪飘飞的季节,感受到了妈妈的期望与问候。(3)在大师作品备受冷落而让人心凉的时代,朋友寄来心仪的大师的作品而感到亲切满足。(4)在炒作时代,我感受到了大师的奉献精神的激励。
用审美感觉抚摸你经历的人和事
理念导引
生活也许是平庸的,但优秀的作品一定是精彩的;文章之外的事件和情感也许是粗糙的,但进入文章成为语言的题材一定要典型并且充满作者的情感哲思,这样,才能让人读之或呼之欲出,如身临其境,或情浓意厚,惊心动魄,从“原生态”的生活转化成作者“语言化”了的生活才是写作的关键,因为作品的语言是用浸润过作者的审美情思的文字呈现的,而原生态的生活和写作素材是以游离于作者审美情思的画面或文字存在的,比如,别人的文章、别人的故事再好,也不会自动地成为你自己文章中圆融契合的一部分,更何况哪些连语言文字都不是的见闻和图片呢?
基于此,文章的选材,不只是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事件以及生活,实际上这些生活。同学们是不缺乏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审美的感觉抚摸你经历的人和事。当你所注目的生活和文字作品都洋溢着你的审美感觉的时候,“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也许就不是什么梦想了。
散文是散步,是和说话、生活联系最紧密、最适合表达的一种文章样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散文不只是一种文体样式,而是一种表达姿势,一种语言倾诉的引领。比如,散文的包容性,就包容题材,包容体裁,包容手法,包容语言……这种无所不包的东西已经不能用文体来定位了。那么,我们的写作课堂究竟需要散文的什么呢?就是需要这种包容性下面的宽松心态,可是,这种包容又和写作的题材、手法、语言等这些写作的必备要素息息相关。如果让散文给我们的课堂先铺就一片表达的田野,那么,接着用散文把土壤的墒情弄好,提高写作兴趣,训练写作基本功,当学生通过散文的阅读和写作实践已经进入表达的美妙境地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情特点和生活积累向生命表达的任意领域进发。也就是说,学写散文是高中生写作的开始。
教师下水写作
文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美神维纳斯的雕像双臂残失,许多艺术家想使它复原,但所有的方案都难尽其美。也就是说,如果维纳斯双臂健在,她就可能和其他女神雕像无异。甚至毫无特征。这不禁使人感叹:大自然给了你最出色的一样,就不肯给你另一样,甚至为了完美,她不惜给你制造一个缺陷。
这种情形也经常印证在我们的人生事业中。
2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歌喉像百灵鸟一样悦耳动听。可是她的弟弟却是个聋哑人。每当谈起此事,宋祖英就泪流满面,她动情地说:“如果我的弟弟会说话。我宁可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完美与遗憾总是常常与人生相伴。
请以“完美与缺憾”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要多角度分析。2文体自选,可以叙述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例文:
缺憾也是一种完美刘德福
一个人是不能选择出生的时间和环境的。偶然地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既然降生了,就成了一个事实,你不能说这是完美的,也不能说那是有缺憾的。因为,有时候缺憾也是一种完美。
一个人出生的地方,我们称之为“家乡”。家乡,顾名思义,就是既有家的温暖,又有乡村的质朴的地方。我觉得这是一个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词语,带着四季分明的季候特点。在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的心目中,家乡一般都是完美的,因为那里有宁静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亲、疼爱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这些都为我的成长营造了温馨的港湾。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乡的缺憾越来越多地进入我的心灵中,在少年将要结束的某一天,我产生了离开家乡到外面闯一闯的愿望;
家乡的闭塞和落后也许是一种缺憾,因而,少年的我立下了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以改变命运的理想,几年的寒窗苦读,十几年的辗转漂泊,似乎已经达到了我当初确立的人生目标。可是,现在,每年暑假,回老家住上一段成了我最大的愿望。暑假还未到来,我的心就已经飞回了老家。那泥土的小园里,瓜果菜蔬。新鲜翠嫩,用水井中的泉水一洗,然后,在妈妈的一阵忙碌里,凉拌热炒,丰盛的农家菜就端上一桌子。我最爱吃妈妈做的一道叫“乱炖”的汤菜。米饭捞毕,将土豆、豆角、茄子洗净,放在米汤中一起炖煮,出锅时新鲜爽滑,有一种温厚的质感。要注意,米饭最好是一半大米一半小米的二米饭,所谓“捞”,就是将在大锅(只有农村才有)中煮得九分熟的米饭用笊篱捞出来,放到瓦盆(农村用泥烧制的)中,在炭火上温烤,蒸熟,这样的米饭才有“肉透”的感覺。用米汤炖菜,拒绝用大油大肉,如果有腊肉放上几片,味道更鲜美。
自从工作进城后,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吃母亲做的乱炖了。望着我现在家中的厨房,现代化的电器和时髦的餐具一应俱全,我却面对所谓的“美味佳肴”没有兴趣。一种缺憾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样的厨房无法做出老家那样的米饭、那样的乱炖,而且谁烧菜的手艺也比不上我妈妈的厨艺。我是为了追求一种完美的生活才离开家乡的,而现在,我却要回到老家去寻找完美,世界究竟怎么了?人真是一种奇妙的动物啊!
我的儿子降生在城市里,他从小就没有家乡的概念。当我向他提起老家时,他的双眼一片茫然。我知道,他的心目中只有高楼大厦和豪华的居室,只有社区和旅行的列车。和我的双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迈向家乡的方向相反,他的双脚已经长出了翅膀飞翔在天空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我童年少年青年时代一直追求的富足今天却成了我儿子的一种缺憾,而我已经摆脱了的贫困却是今天我儿子应该寻找的一种完美。贫穷让我成就了精神的完美,而富足安逸则成就了儿子的缺憾。记得小时候,为了买一双球鞋,我要到山上刨一个暑假的药材,晒干,再到六里路以外的供销社去卖。整整一个暑假,我沉浸在等待新球鞋穿在脚上的幸福之中。因而,每天在毒花花的太阳下挥汗如雨,我还觉得世界如此甘美。记得从供销社卖药实鞋回来,天全黑下来了,可月光很亮,我和同村的小伙伴是唱着歌回家的。那一晚的皎洁月光一直照耀在我心里。现在我的儿子可以毫不费力地从我的手中得到一双双价格不菲的球鞋,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许我儿子的童年少年中还会装下其他形式的“月光”,但我固执地相信,那种质朴中带着贫寒的经历和感受,是一个人童年少年心灵里最美的月光,因为它可以转化成未来人生中的盐,成为钙,竖立起脊柱,要不然先贤孟子怎么这样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和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谈论这个深奥的话题,他更是一脸茫然。儿子还小,他当然还不知道做爸爸的在思考“缺憾和完美”时的良苦用心。不过有一天,他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您说,如果维纳斯是活人,那么,没了双臂,还是美丽的吗?”我一时语塞,我还真没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后来我告诉他,活人的维纳斯失去双臂是丑的,因为她会让人马上想到残废。活人失去双臂。无法让人进入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是因
为观赏者和观赏对象距离太近造成了审美障碍;而艺术品的维纳斯就不同了,失去了双臂,恰恰唤起了观赏者的无限想象力,因为观赏者不会将一个雕像看成是自己的妻子或姐妹。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许多所谓的缺憾如穷困来给少年青年的你一份精神的拓展空间的,这样的人长大以后,才具有面对复杂世界的志气和勇气。我知道,儿子现在不会知道这个道理。不知儿子何时才能长大,那时候,我再给他讲一讲“缺憾也是一种完美”的道理。
教师下水感悟
叙事散文和记叙文是有区别的,叙事散文不需要完全具备记叙文的各个要素,不需要一个有头有尾、过程详细的故事,它的“叙事”,可以不求完整,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与记叙文相比,叙事散文笔法灵活,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文题是2008年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作文试题。每一次学生写作,我也要先写一篇,然后再给学生讲评。这次我将迟子建的叙事散文《寒冷也是一种温暖》认真地读了五遍,心中渐渐有了写作的潮涌。尤其是迟子建写家乡的那个段落,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对母亲的思念,我想到了少年时代的许多生活片段。题目“缺憾也是一种完美”,也就从脑海中跳出来了。然后,我研究了迟文的选材和构思。她选择了三件事:故乡寒冷中的温暖,香港温暖中的困倦,艾芜先生著作体现出的“寒冷时代”的温暖;我也选择了三件事:故乡闭塞穷困里缺憾中的完美,城市现代化厨房完美中的缺憾,和儿子探讨维纳斯活人与雕像的断臂问题。最后儿子向我提问“缺憾和完美”的问题,是受迟文的结尾“艾芜著作”这个材料的启示虚构而来的神来之笔。在写“米饭和乱炖”材料时我模仿迟文的朴素清新的语言特色,也学习了迟文运用的对比写法。
在写作过程中,我也遇到了想起家乡的事情觉得很好写,可动笔之后又写不出来的情况。我停下笔。又认真地研究迟文描写故乡和香港的段落,那种清新中饱蕴情感的语言慢慢地浸染了我要写的故乡事件,于是,流畅的表达就从笔尖流淌出来了。
这篇下水作文纯粹是因《寒冷也是一种温暖》这篇散文摇动而产生的,这实际上为我们的写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学生训练文题
请任选下面一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叙事散文。
“走与停”、“出与人”、“乐观与悲观”、“强与弱”、“美与丑”。
写作导引示例
以“走与停”为例,可以模仿《农具的眼睛》,此文写农具,又写了父亲和“我”之间的一些事情。仿写文章的题目是“燕子的脚步”,写燕子的同时还要写母亲和“我”的一些事情。燕子是候鸟,春天来北方,冬天回到南方,生命永远在走和停中,而我自己局限在家乡一隅,何时才能像燕子一样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呢?文章设置两条线索:燕子妈妈养育小燕子,我的父母养育我。这其实是停;而燕子妈妈要带小燕子到南方去,媽妈让我读书是让我走到远方去,这是走。文章在脚步的走和停中展开人生的轨迹。先总写燕子的脚步,轻盈,迅捷,在鸟类中独树一帜,我很喜欢,愿意观察。再分写,春天刚回到北方的燕子的脚步是勤快的,衔泥筑巢,有了小燕子后燕子妈妈的脚步是温柔缓慢的、慈爱的,小燕子的脚步是稚嫩的;练飞时燕子妈妈的脚步是坚定的,而小燕子的脚步则逐渐茁壮起来。同时勾连起来写母亲对我的培养教育,写母亲勤劳的脚步,走走停停,虚实相生。秋天,燕子妈妈要和小燕子去南方。我何时才能走出家乡到远方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户外写作教育教学叙事】推荐阅读:
叙事性散文写作教学08-29
户外教育教师05-31
户外教学模式11-06
户外教学记作文05-21
写作方法:叙事要有波澜08-23
叙事记叙文的写作技巧09-21
户外教学活动的操作实施办法09-15
户外课堂:不可不知的 一些户外急救常识10-18
快乐户外10-21
户外机柜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