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情况说明

2024-09-09

变动情况说明(精选11篇)

变动情况说明 篇1

学生变动情况说明

油松岭乡中心学校2014年3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应发学生数853人,实发学生数853人。4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应发学生数849人,实发学生数849人,学生变动情况说明:

油松岭乡三村小学四年级学生:郭德熙、男、汉族、2004年11月11日出生,4月份转学到平原第四小学就读;三村小学二年级学生:郭德春、女、汉族、2006年2月22日出生,4月份转学到平原第四小学就读。

油松岭乡大寨坡小学六年级学生:何舒芳、女、汉族、2002年1月22日出生,4月份转学到陇川县幸福小学就读,大寨坡小学一年级学生:何德攒、男、汉族、2006年2月22日出生,4月份转学到陇川县幸福小学就读。

油松岭乡中心学校2014年4月28日

变动情况说明 篇2

公允价值变动, 在现行会计准则下既是表述某项资产或负债在两个资产负债表日之间公允价值增减变动的金额, 又作为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构成部分, 成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负债科目下的明细科目和调整账户 (附加备抵账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在现行会计准则中既是用以表述某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又是一个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科目, 在利润表中被列作“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

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都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现行会计准则规定: (1)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他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以及现金流量套期、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的无效套期部分和公允价值套期, 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均应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的有效套期部分, 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则直接计入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 待预设的条件满足时再转入损益或其他相关项目; (3) 特殊情况下, 因资产重分类等原因也需要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分别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所有者权益 (资本公积) , 比如企业将原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改为自用固定资产时, 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范指出: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 有效套期关系中套期工具或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还可以单独设置“套期损益”科目核算。

二、两者的确认和计量

1. 利得或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情况。

(1) 资产类项目, 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资产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科目, 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资产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按其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 负债类项目, 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贷记“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按其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 利得或损失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1) 资产类项目, 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科目, 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按其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 负债类项目, 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贷记“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按其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及价值恢复对“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 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 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 应当予以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范将其会计处理具体化, 规定: (1) 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 按应减记的金额,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按其差额, 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2)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 应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 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但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 则应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4.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计量模式及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变动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 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 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 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据此,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范设定了具体的会计分录: (1) 将自用的建筑物等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 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 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等, 借记“累计折旧”等科目, 按其账面余额, 贷记“固定资产”等科目, 按其差额, 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2) 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 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 按其账面余额, 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 按其差额, 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3) 以上转换的房地产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 应同时予以结转, 即在各自分录中加上该项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余额, 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或“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另外, 按规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但这一利得或损失不计入当期损益, 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三、公允价值变动的终止确认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结转

1. 终止确认。

公允价值变动作为相关资产、负债的调整账户和明细科目, 应在其对应的资产或负债终止确认的同时也终止确认。具体可分为以下情况: (1) 相关资产处置或相关负债转让时转销其账面价值, 同时转销其“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余额, 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多属于此种情况。 (2) 对相关资产、负债进行重分类时, 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的资产、负债价值应予以转销, 比如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时, 其原确认并计入房地产价值的公允价值变动, 应终止确认;企业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定为被套期项目时, 其“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余额也应终止确认 (并入被套期项目的账面余额) 。

2. 相关资产、负债终止确认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结转。

根据相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确认资产、负债的增减值, 并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 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过渡性安排, 相当于衍生工具的“浮动盈亏”。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

(1) 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除套期业务的“套期损益”外, 均应在相关资产、负债处置时, 将该项资产、负债存续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转出, 合并计入相关资产、负债的处置损益, 具体处理是在转销相关资产、负债并按其账面价值与处置收入的差额确认处置损益之后, 再按处置前该资产、负债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账面余额, 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2012年电视台高层变动情况 篇3

相比2011-2012的广电人事变动给人们带来的诸多意外,2012-2013的广电人事变动则多为顺理成章。不过,这次的高层“换脑”却为人们对下一轮电视竞争态势的猜想留下很大空间。

江苏、湖南、上海的广电人事变动最受注目。

原南京广播电视台台长卜宇接棒周莉任江苏省广播电视台总台(集团)台长,原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到了退休年纪,他的职位由原湖南经视台长吕焕斌接任。

上海方面,黎瑞刚的辗转去留终于尘埃落定。因其“强烈的个人意愿”得到领导的理解和支持,2012年8月上海市委宣传部召开文广集团干部大会,正式任命黎瑞刚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总裁。距他2011年7月调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上海市委办公厅主任整整一年。而他华人文化产业基金董事长的职位一直未变过。而俗称“小文广”的SMG,高层也有微调。原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东方卫视总监杨文红,调任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仍继续担任东方卫视总监。

深圳电视台也经历了高层变动。因原深圳广电集团总裁王茂亮调任湖北广播电视台台长,陈君聪自2011年9月就以深圳广电集团副总裁、副总编辑的身份,全面主持深圳广电的工作。2012年5月,陈君聪被正式任命为深圳广电集团党组书记、总裁。

2014年考研英语大纲变动情况 篇4

2014年考研英语大纲如期与广大考研学子见面。今年的考研英语大纲和以往相比,无重大变化,只是在个别地方做了几点微调,广大考生可以安心复习。在此,提醒2014考生对2014考研英语大纲中的三点微调给予关注。

第一点:注意答题卡数量的变化,两张变一张。有过考研经历的学生都知道,以往考研的答题卡都是两张;但是根据2014考研英语大纲,在2014年1月份的考研考场上,广大考生将只看到一张答题卡。在此,提醒广大考生考试时准确填写答题卡。

第二点:词汇考查目标的描述略有变化。以往对于考研词汇考查目标的描述是:考生应能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及相关词组;而今年大纲中在这一部分的描述是:考生应能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及附表中的内容,附表中的内容包括常用前后缀、常见缩写与专有名词等。在此,提醒广大考生除要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及相关词组外,还要重点掌握常见前后缀,因为前后缀是英语词汇的主要构词法,掌握常见前后缀不仅能够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可大大提升猜测生词词义的能力。

北京市党政领导职务变动情况 篇5

(2013-02-08 12:51:13)

2008年1月,北京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阳安江为市政协主席,沈宝昌、唐晓青(女)、陈平、赵文芝(女)、熊大新、傅惠民、葛剑平、王永庆、马大龙、蔡国雄为副主席。上届副主席,唐晓青(女)、陈平留任,黄以云、黄承祥、韩汝琦、朱相远、满运来(回族)、王长连、张和平、陈难先、陈建生、叶文虎卸任,其余为新任。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杜德印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凤山、刘晓晨、吴世雄(满族)、柳纪纲、刘新成、李昭玲(女)为副主任。上届副主任,赵凤山、刘晓晨连任,索连生(满族)、王维城、林文漪(女)、金生官、赵久合、田麦久卸任,其余为新任。

选举郭金龙为市长,吉林、蔡赴朝、刘敬民、牛有成、陆昊、赵凤桐、丁向阳、陈刚、程红(女)为副市长。上届副市长,吉林、刘敬民、牛有成、陆昊、赵凤桐、丁向阳、陈刚连任,孙安民担任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新任的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赴朝,民盟北京市副主委、朝阳区副区长程红(女)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池强当选为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原院长秦正安到龄卸任。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慕平连任。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调任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安顺兼任教育工委书记。

2月,市委常委梁伟当选为市总工会主席,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尤兰田不再担任市总工会主席职务。

4月,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任北京市副市长,副市长牛有成任市委常委。

副市长陆昊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

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卫任北京市副市长。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尤兰田(女)调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市委常委牛有成兼任统战部长。

12月,副市长赵凤桐任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安顺不再兼任教育工委书记职务。

2009年1月,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顺义区委书记夏占义当选为副市长。9月,市政协副主席王伟任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10月当选为常务副会长。

11月,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赵凤桐兼任海淀区委书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安顺兼任教育工委书记。

2010年1月,市政府秘书长黎晓宏当选为市政协副主席。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马振川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郑传福任市委常委,原市委常委、卫戍区司令员李少军已经升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7月,市公安局长傅政华任市委常委。

9月,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叶青纯任北京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马志鹏不再担任北京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职务。12月,副市长黄卫任新疆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

2011年1月,阳安江辞去市政协主席职务,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教育工委书记王安顺当选为市政协主席。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洪峰任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2月任副市长。

2月,市委常委、海淀区委书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赵凤桐再次兼任教育工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政法委书记王安顺不再兼任教育工委书记职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蔡赴朝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

3月,新华社副社长鲁炜任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

9月,市政协副主席黎晓宏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委书记。

12月,赵凤山辞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

2012年1月,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梁伟,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唐龙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4月,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赵凤桐不再兼任海淀区委书记。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2012年6月29日至7月3日召开。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一次全会7月3日下午举行,郭金龙当选为市委书记,王安顺、吉林当选为市委副书记,叶青纯、吕锡文、李士祥、牛有成、赵凤桐、鲁炜、郑传福、傅政华、陈刚、陈刚当选为市委常委。在市纪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上,叶青纯当选为市纪委书记。

中央政治局委员刘淇不再担任北京市委书记,改任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成为全国省级党委换届唯一新当选的书记。新当选的副书记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

上届常委中,因年龄原因,梁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不再提名。连任的常委是:叶青纯(纪委书记)、吕锡文(女)(组织部长)、李士祥(市委秘书长)、牛有成(统战部长)、赵凤桐(教育工委书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鲁炜(宣传部长、副市长)、郑传福(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政华(市公安局长),新当选的常委是:陈刚(副市长)、陈刚(朝阳区委书记)。

市委书记郭金龙辞去市长职务,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政法委书记王安顺任副市长、代市长,市委副书记吉林兼任政法委书记。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士祥任常务副市长。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赵凤桐任市委秘书长,不再兼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职务。市委常委陈刚不再担任朝阳区委书记。

9月,市发改委主任张工任副市长,刘敬民辞去副市长职务,11月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11月,市委书记郭金龙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2013年1月,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选举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吉林为市政协主席,沈宝昌、唐晓青(女)、陈平、赵文芝(女)、傅惠民、葛剑平、王永庆、马大龙、蔡国雄、闫仲秋当选副主席。上届主席王安顺、副主席熊大新离任,其余副主席连任,新当选的副主席是闫仲秋。

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杜德印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选举梁伟、柳纪纲、刘新成、李昭玲(女)、唐龙、孙康林为副主任。上届副主任,马振川、刘晓晨、吴世雄(满族)离任,梁伟、柳纪纲、刘新成、李昭玲(女)、唐龙连任,孙康林为新任。

变动情况说明 篇6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居民储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在所处的经济环境上有很大的差别。虽然在西方国家, 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也要受到一些制度因素的影响, 但始终处于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而我国却经历了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因而居民储蓄呈现出许多用传统规范的储蓄理论无法解释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平均储蓄率超过20%以上, 2010年, 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更是达到了307166亿元。定期储蓄存款占全部储蓄存款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 %以上。而西方国家, 如美国在20世纪70-80年代的经济慢速增长期, 通过可支配收入减支出折算的美国个人储蓄率超过了10%, 因为失业以及信贷收紧的现状令消费者捂紧了钱袋。从90年代末开始, 股价的飞涨令美国人感到更加富有了, 储蓄率则随之降到了2%。在2001年美国经济步入衰退后储蓄率略有回升, 但又因房价的上涨而急速下滑, 因为房产让美国人觉得储蓄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美国2007年个人储蓄率降至5.5%。2008年后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美国的储蓄率才有所上升。一般来说, 其他国家都比美国的储蓄水平高。法国、德国以及许多欧元区国家的储蓄率都达到或超过了10%。不过总体看来西方国家的储蓄率都是处在较低的水平, 定期存款所占比重较低。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 和西方主要国家相比, 我国存在居民高储蓄的问题。美国经济规模是中国的6倍, 但是美国储蓄存款还不到中国的2倍, 中国高储蓄更多的是经济结构问题的体现, 而非经济实力的体现。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所以家庭必须靠自己的储蓄来养老。而西方国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较早, 养老保障体系比较完善, 储蓄率也较低。

二、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分析

无论是历史的纵向比较, 还是国家之间的横向对照, 改革开放以来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都是惊人的。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广大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稳步提高, 居民储蓄存款相应保持了高速增长。

(一)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发展过程

1.持续增长阶段

1978—1988年是我国储蓄持续增长阶段。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 1988年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822亿元, 是1978年210亿元的18倍。这一阶段储蓄存款之所以呈现高速增长, 主要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基础薄弱, 起点低, 少量的储蓄增长即可取得较高的增长速度;另外也取决于改革初期经济政策深入人心, 居民为了长远着想而愿意以存款的形式持有金融资产。

2.高速增长阶段

1989—1996年为我国储蓄存款高速增长阶段。在储蓄存款基数已经有了较大增长的情况下, 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此阶段储蓄存款余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1.6%, 到1996年储蓄存款余额跃升为3.8万亿元。这一阶段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金融部门的政策, 使得利率等调控经济的手段市场化, 充分体现了经济杠杆的作用, 稳定了居民的信心, 另外, 居民收入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3.减速增长阶段

1997—2000年为我国储蓄存款减速增长阶段。居民储蓄存款的余额继续增长, 1998年底达到了5.3万亿元。这一时期, 央行连续降息, 从1996—1999年6月连续7次降息, 1999年10月, 政府又开征20%的利息所得税, 致使储蓄增值功能大幅降低, 降低了居民储蓄意愿。以上措施对居民储蓄分流产生了明显的政策效应。其次, 1999年存款实名制实行, 也将公款私存的资金大量挤出, 从而加速了“名义”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再次, 这一时期, 股市在1996年与1999年分别出现大牛市, 交易活跃。股市的繁荣吸引了大量居民储蓄进入股票一级和二级市场投资或投机。以上种种原因, 致使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速度加快, 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增长率从1994年的41.5%跌至1998年、1999年、2000年的15.4%、11.6%、7.9%。

4.波动性增长阶段

2001年以来是我国储蓄存款波动性增长阶段。进入2001年以后, 居民储蓄存款在经过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明显分流之后, 分流明显减缓;储蓄存款增长速度重新加快。2002年以来, 居民储蓄存款更表现出迅速增长。虽然居民储蓄存款的余额一直在不断增加, 但居民储蓄存款增速呈周期性的下降趋势, 第一轮下降是在2000年降到谷底, 随后2000—2003年又开始小幅上涨, 2003年升至波峰, 紧接着又开始第二轮下滑, 2004年又是一个谷底, 2005年恢复上涨, 但没有达到2003年的水平, 之后的第三轮开始了一路下滑的趋势, 直到2007年达到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只有6.8%。但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还是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199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整理。

(二) 居民储蓄率不断上升

表2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和边际消费倾向。这些结果表明, 自1990年以来, 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基本上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1990—2009年城镇居民储蓄率从15.3%上升到了19.2%, 农村居民储蓄率则从14.8%上升到了22.5%。特别是1998年以后, 居民储蓄率更是居高不下, 城镇居民储蓄率基本保持在20%以上, 而农村居民储蓄率则基本保持在25%以上。

资料来源:根据1990—2010年国家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编制。储蓄率为收入减消费支出的差占收入的比重 (%) 。边际消费倾向为年度消费增长额占年度收入增加额的比重 (%)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00%表明当年新增消费中动用了前期储蓄, 该指标为负数表明当年储蓄超过了当年新增收入。

(三) 居民储蓄存款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1991—2010年居民储蓄存款构成看, 定期储蓄存款占全部储蓄存款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 这显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结构稳定性很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和中国人民银行2008金融机构人民币收支表有关数据整理。

从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一直是持续增长的, 虽然增长过程中每年的增长率有波动, 但居民储蓄存款保持高速增长, 另外我国居民储蓄率不断上升, 居民储蓄存款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三、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的成因分析

(一) 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是主要原因

从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储蓄率的变化趋势看, 凯恩斯关于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一般规律在我国明显存在, 收入增长是居民储蓄增长的决定因素, 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变化主要取决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从表2中可知, 1990—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10.2元增长到15174.7元, 增长10倍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686.3元增长到5153.2元, 增长了7.5倍。储蓄是收入的函数, 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为储蓄存款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 居民投资渠道少是重要原因

无论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 消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 而储蓄则是稳步上升。这可能和我国居民的储蓄习惯有关。但是当前在内需不旺、投资后劲不足的情况下, 采取有效措施, 逐步引导其向消费领域和投资领域转化还是有必要的。我国居民投资渠道少, 除储蓄存款外, 我国现有的可供个人投资的金融产品仍主要由股票 (包括基金) 和国债构成。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 储蓄存款增速下降, 说明活跃的股票市场是有效的分流储蓄存款的途径。但是股市风险太大, 加上我国股市很不规范, 股市资产大幅缩水引发的负财富效应加剧了居民对资产安全性的重视, 居民对股市的投资热情有所消退, 部分投资股市的资金也转为银行储蓄。而国债规模有限, 因而吸收储蓄有限。而基金由于受股市低迷所累, 居民对它的投资热情也不高。比较而言, 储蓄存款兼具流动性好、能带来无风险的一定收益等优势, 因此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三) 制度转轨过程中的预期不确定性是深层次原因

1990—2009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21%,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50%, 而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年均增长21.9%。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速大大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速, 表明储蓄存款不仅来自于居民当年增收, 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居民的“超储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增加了人们对于未来支出的预期和不确定性。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迫使人们通过储蓄来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如住房制度改革迫使居民进行长期储蓄;教育制度改革使居民必须为支付子女教育费用而增加储蓄;医疗保障制度发生变化, 居民为预防健康风险而增加储蓄等。

总之,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趋势, 既有长期因素的作用, 又有短期因素的作用;既有经济因素的作用, 又有制度变革等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是许多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贾玉英.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 2003.

[2]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中国国民储蓄和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 1999 (5) :3-10.

[3]李焰.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9.

[4]廖佳馨.影响我国近年来居民储蓄若干因素问题的探讨[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3.

[5]严忠, 岳超龙, 刘竹林.计量经济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5.

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的应对 篇7

关键词:新刑诉法 侦查人员 出庭作证 应对

新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第五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经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人员应当出庭"。上述条文的规定是对我国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或者说出庭作证的司法经验的总结,使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得到确立。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逐步形成和完善,一方面说明我国法治的进步;另一方面对于侦查机关来讲也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对职务犯罪侦查更是如此。在办案实际中,职务犯罪特别是贿赂犯罪的侦查往往偏重于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而口供的客观性和稳定性较差,不利于证据的固定,这样就增加了翻供的可能性,提高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概率。新刑诉法颁布后,已经出现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案例①。随着新刑诉法的生效和贯彻,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次数只会有增无减,出庭作证的局面也会趋于常态化。如何面对这种局面和挑战,是摆在侦查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基于此,笔者有以下几条建议:

一、领导要重视,上级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的指导

新刑诉法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上提到法律层面,这对侦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侦查机关有关领导要引起重视,要加强对侦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将出庭作证作为业务培训的基础科目;上级部门要做好调研、调查工作,并加强下级部门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工作的业务指导,要明确实行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对于强化侦查人员的庭审证据意识、促进侦查人员取证行为规范化、切实提升案件办案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首先,侦查人员要转变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项制度。侦查人员出庭制度不是洪水猛兽,更不是国家立法机关凭空设阻、有意为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是对侦查活动的补充和加强。侦查人员是代表国家行使法律赋予的侦查权,侦查权不是片段化行使,而是一种系列化活动的构建。立案侦查和审讯突破,是行使侦查权的应有之义,而出庭说明情况则是对加强侦查活动合法性的有益补充。从立案侦查到审讯突破,再到出庭说明情况,无不昭示着侦查人员对于国家意志的代表性。侦查人员要坚决摒弃官本位思想,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转变为另一国家权力之下的证人,错误地认为是降低了侦查人员的身份,对于律师的质询更是不屑于顾。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而有害的,存有这种思想的人也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检察官。

其次,侦查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养。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业务部门的办案同志,要夯实业务根基,认真学习和扎实掌握新刑诉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同时充分了解法庭结构和审理程序,学习和掌握出庭接受法庭调查及控辩双方交叉询问的技能;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涵养,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是代表国家的行为活动,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国家的意志。如果在法庭调查阶段,手忙脚乱、战战兢兢,则有损国家的形象,所以侦查人员有必要掌握相应的司法礼仪,提高自身涵养,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够做到镇定自如、应付处之。

三、转变证据观念,全面收集证据

"口供是证据之王"是一句耳熟能详的的法谚,说明口供在侦查案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口供最大的优点是取证成本小、效率高,具有揭示犯罪的直接指向性。办案实际中侦查人员也偏重于以口供突破案件。但就像一柄双刃剑,口供也有弱点。口供具有不稳定性,且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职务犯罪贿赂案件中,定罪的证据主要是口供,在办案实践中被告人翻供的情况比较普遍,势必增加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概率。所以侦查人员应转变以口供为核心的证据观念,全面收集证据。在侦查阶段,既要重视不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也要重视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一是严格规范笔录的内容,做到一事一段,每件事的时间、地点、参与人、事件经过等都要不遗余力地予以详细记录。在细节上,对于双方当事人的对话、动作,以及当时犯罪嫌疑人的想法等细节也要详尽,使整个笔录看上去更像"现场回忆录"。二是收集证据全面且细致。不仅要做到全面收集笔录中所反映的各种书证、物证以及证人证言,而且还要尽量收集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尽可能使证据环环相扣。三是充分运用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固定口供。这既有利于对犯罪嫌疑人有罪事实的认定,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办案人员的文明执法过程,防止在庭审中由于犯罪嫌疑人的翻供,而出现法院庭审时适用"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最后应抓紧时机对派生证据进行搜集、突破,特别是对异常的"借条"、"协议"、"收条"之类的证据,应及时进行真假鉴别,运用证据进行排除,在侦查阶段就固定证据,打牢证据基础 。

四、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一)建立侦查人员"一案一听审"制度。让侦查人员出席法庭旁听,一方面了解案件证据的缺陷和不足之处,防止在下一个案件中出现同样的问题。同时针对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可以了解到案件的薄弱之处或者是容易出现问题之处,在以后的办案中就能有的放矢,注意强化证据、固化证据。另一方面通过旁听庭审,掌握法庭审理程序和步骤,感受庭审的气氛,使侦查人员能够适应审理的程序和气氛。

(二)建立侦查部门和公诉部门对话制度。公诉部门在侦查阶段提前介入,以公诉部门的视角审查自侦部门的取证行为,及时指出其中的不足,自侦部门及时改正完善,最大限度的减少侦查行为存在的风险。

(三)建立侦查人员出庭预案制度。当出现新刑诉法第五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情况的时候,全体侦查人员应高度重视,集思广益、查漏补缺,做好出庭预案。尤其是出庭的侦查人员更要对整起案情了如指掌,对法庭审判过程中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证据要写成书面材料,当庭备用;要清楚法庭传唤证人的顺序,清楚控辩双方对自己提问的内容等等,做到有备无患。

注释:

①浙江首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受贿案宣判证言获采纳http://legal.people.com.cn/n/2012/0923/c188502-19082230.html

参考文献:

[1]郭晓伟:《反贪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制度构想》,福建法学,2012年第3期;

[2]刘 丽、尹一然,《关于反贪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几点思考》,新华网陕西频道;

变动情况说明 篇8

2013年9月23—28日,总公司组织北京、沈阳、哈尔滨、济南、上海等铁路局在北戴河召开了津山高铁开通、哈大高铁冬季图编制会议。10月下旬,总公司将组织全路在北京编制年底调整图。现将津山高铁开通、哈大高铁冬季图编制情况及全路年底调整图方案报告如下:

一、津山高铁开行G字头动车组列车18对 津山高铁正线全长约260公里,全线设天津西、天津(既有)、军粮城北、滨海、滨海北、唐山、滦河、北戴河、秦皇岛9个车站,线路允许速度350公里/小时,初期运营速度300公里/小时。2013年底拟开行G字头动车组列车18对,具体为:

1.哈尔滨西~上海虹桥G1202/

3、G1204/1次1对;

(1)哈局担当。

(2)经京哈高速、京哈线、津山、京沪高铁线运行,单程2287km。

(3)使用新交付CRH380B型动车组重联运行,哈尔滨西、上海虹桥过夜,(4)方案时刻:哈尔滨8:30开、上海虹桥21:30到,次日上海虹桥8:30开、哈尔滨21:30到。

(5)该车运行时间较长,但却不能使用卧铺动车组开行。具体原因一是可在高寒地区使用的CRH380B型动车组目前没有卧铺车型;二是动卧定员少、票价高、上座率低,之前开行的北京南~上海、北京西~成都动卧列车均已停运。总公司也不主张开行动卧列车。

2.哈尔滨西~青岛北G1206/

7、G1208/5次1对;

(1)哈局担当。

(2)经京哈高速、京哈线、津秦、京沪高铁、胶济客专线运行,单程1767km。

(3)使用新交付CRH380B型动车组重联运行,哈尔滨西、青岛北过夜,(4)方案时刻:哈尔滨8:40开、青岛20:00到,次日青岛8:30开,哈尔滨19:50到。其它略!

3.哈尔滨西~北京南1对(京局担当);

4.哈尔滨西~天津西1对(京局担当);

5.长春~上海虹桥1对(沈局担当);

6.沈阳北~宁波1对(沈局担当);

7.沈阳北~上海虹桥4对(沈局、京局、上局、济局各担当1对);

8.沈阳北~济南西2对(济局担当);

9.沈阳北~青岛北1对(济局担当);

10.沈阳北~天津西2对(上局、济局各担当1对);

11.大连北~上海虹桥1对(沈局担当);

12.大连北~北京南1对(京局担当);

13.大连北~济南西1对(京局担当)。

为解决秦沈客专通过能力不足问题,拟停运8对经由秦沈客专的旅客列车,其中动车组列车7对、普速旅客列车1对(北京~大连Z79/82、Z80/1次)。

动车组列车中,直通5对,具体为:

1.哈尔滨西~天津D178/7次1对(哈局担当);

2.沈阳~天津D176/5次1对(哈局担当);

3.沈阳北~天津西(天津)1对(沈局担当);

4.大连北~天津(天津西)1对(沈局担当);

5.长春~天津西1对(沈局担当)。

此外,拟根据运行图铺画情况,再安排部分在秦沈客专运行的旅客列车改经由沈山线运行,相应减少沈阳局沈山线管内旅客列车对数(现图10.5对)。鉴于津山高铁12月1日开通,拟分2个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

津山高铁开通初期,开行G字头动车组列车5对,具体为:

哈尔滨西~天津西1对(哈尔滨局担当/天津西立折/CRH5A型2组/上行压缩57分/下行压缩34分/第二阶段交北京局担当)、沈阳北~天津西2对(沈阳、北京局各担当1对),长春~天津西1对(沈阳局担当)、大连~天津西1对(沈阳局担当)。

停运既有线直通D字头动车组列车5对。

第二阶段:与全路年底图同步实施,开行G字头动车组列车18对,并实行秦沈、沈山线和京沪高铁调整方案。

二、哈大高铁冬季图 哈大高铁拟自12月1日起实行冬季图,运营速度降至200公里/小时。哈大高铁冬季图开行方案调整:共开行70.5对(+3.5,与去年冬季图相比,下同),除经由津山高铁的G字头8对外,开行D字头62.5对,具体为:

北京~哈尔滨西4对,北京~大连北3对、大连1对,北京~沈阳北1对,北京~吉林1对,北京~长春3对,大连北~哈尔滨西14对(-1,减沈局),沈阳北~哈尔滨西2.5对(-3.5,减哈局2对、沈局1.5对),吉林~哈尔滨西2对(-1.5,减哈局1对、沈局0.5),长春~哈尔滨西2.5对,大连北~长春、吉林9对,大连(北)~沈阳(北)14对(-2),沈阳北~吉林1对(-1.5),沈阳北~长春1.5对(-1),盘锦~沈阳北3对。

根据津山高铁开通时间,拟分两个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自12月1日起,哈大高铁开行65.5对,除经由津山高铁的G字头3对外,开行D62.5对。哈尔滨西站到开26对,按担当分哈局12对、沈局13对、京局1对,按方向分北京4对(哈2沈1京1)、天津西1对(哈1)、大连北14对(哈7沈7)、沈阳北2.5对(沈

2.5)、吉林2对(哈1沈1)、长春2.5对(哈1沈1.5)。比2012年冬图运行线少6对、比2012年冬图实际开行少2对(2012年冬图铺画运行线32对、实际开行28对)。

第二阶段:与全路年底图同步实施,哈大高铁开行70.5对。

三、2013全路年底调整图方案

(一)改经由2对 1.青岛~哈尔滨K702/

3、K704/1次改经由胶济线,哈尔滨局担当。2.哈尔滨~海口K1124/

1、K1122/3次茂名东~塘口间改经由茂湛线,哈尔滨局担当。

(二)变更运行区段1对 齐齐哈尔~西安K548/

5、K546/7次延长成都,经由西康、襄渝、达成线,加1组25G型DC600V车底,哈尔滨局担当。

(三)改等级或改车底5对

1.哈尔滨~上海K58/

5、K56/7次改为特快,使用3组25T型DC600V直供电车底,哈尔滨局担当。替换出4组25G型DC600V直供电车底,1组用齐齐哈尔~西安K548/

5、K546/7

次延长成都,3组用于替换佳木斯~天津1490/89次(替换出3组发电车供电25G型,可用于海拉尔~哈尔滨K7098/5/

4、K7093/6/7次)。

2.哈尔滨~广州东T238/

5、T236/7次改为使用4组25T型DC600V直供电车底,哈尔滨局担当。替换出4组25K型,2组用于佳木斯~北京K340/39次改为特快,2组用于牡丹江~北京K296/5次改为特快。

3.佳木斯~北京K340/39次改为特快,哈尔滨局担当。总公司建议使用3组25K型车底开行,需要自筹1组车底,因我局25K型客车紧张,客运处建议改为2组车底开行。替换出3组发电车供电25G型,2组用于鹤北~哈尔滨K7022/20、K7019/21次,1组用于哈尔滨东~乌伊岭K7017/8次。

4.牡丹江~北京K296/5次改为特快,使用2组25K型车底,哈尔滨局担当。替换出3组发电车供电25G型,2组用于哈尔滨东~黑河K7033/4次、1组用于哈尔滨东~乌伊岭K7017/8次。

5.杭州~哈尔滨1470/

1、1472/69次改为快速,上海局担当。

(四)调整始发、终到站;青岛北站拟于2013年年底开业,现图在青岛立折的10对普速旅客列车均改为青岛北始发终到,其中哈尔滨局担当1对,具体为哈尔滨~青岛K704/

人才有关情况说明 篇9

一、关于“三引一促”招才引智考核认定有关情况的说明

(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A类)

1、人才范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外相当于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层次的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人选、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完成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的第一完成人;“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外省省级人才计划人选(如:北京市海聚工程人选、江苏省“双创计划”人选、浙江省“千人计划” 人选等)

2、提报材料

创业领军人才必需提供材料:一是人才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护照等);二是学术水平证明(入选“千人计划”、“泰山学者”等人才计划证明材料)。三是创办企业证明,包括2016(含2015年12月21日—31日)工商企业注册登记证明、企业公司章程、企业购买设备发票或设备照片材料。其中领军人才须为所办企业的控股股东(股权不低于30%,本人投入企业的实收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一个企业只能申报1名创业人才)。四是引进创业人才及项目情况表(A类)电子版(可在市人才工作网下载)。五是其他奖励证明、科研项目证明、专利成果证明。

创新领军人才必需提供材料:一是人才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护照等);二是学术水平证明(入选“千人计划”、“泰山学者”等人才计划证明材料)。三是选聘方式证明,创新 领军人才须与引进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工作协议,每年在临沂工作时间应不少于3个月,合作项目应与领军人才研究领域相匹配,所在企业一般应有省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四是引进创新人才及项目情况表(A类)电子版(可在市人才工作网下载)。五是奖励证明、科研项目证明、专利成果证明。

(二)创新创业人才(B类)

1、人才范围

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高端外国专家。

2、提报材料

创业人才必需提供材料:一是人才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护照等);二是学术水平证明(学历学位证书或专业技术职务证书)。三是创办企业证明,包括2016(含2015年12月21日—31日)工商企业注册登记证明、企业公司章程、企业购买设备发票或设备照片材料。须为所办企业的控股股东(股权不低于30%,本人投入企业的实收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一个企业只能申报1名创业人才)。四是引进创业人才及项目情况表(B类)电子版(可在市人才工作网下载)。五是奖励证明、科研项目证明、专利成果证明。

创新人才必需提供材料:一是人才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护照等);二是学术水平证明(学历学位证书或专业技术职务证书)。三是科研项目证明、专利成果证明,二者必须有一项,科研项目应与合作项目相关,专利应为发明专利。四是选聘方式证明,创新人才须与引进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工作协议,每年在临沂工作时间应不少于3个月,合作项目应属于创新人才研究领域。所在企业一般应有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外国专家需提供项目批件、项目合作和验 收有关材料。五是引进创新人才及项目情况表(B类)电子版(可在市人才工作网下载)。六是奖励证明尽可能提供。

(三)高学历人才(C类)

1、人才范围

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国内普通高校毕业生或海外留学人员,2016到临沂全职工作并与引进单位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市直部门单位引进C类人才须到企业工作。

2、提报材料

必需提供材料:一是人才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护照等);二是学术水平证明,应为全日制,同时具有学历和学位证书,国外高校毕业的应提供教育部学历认证证明。三是工作合同证明,引进人才应为2016从临沂市外引进,须与引进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工作协议,劳动合同一般应为在人社部门备案的正式合同,县区引进到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应提供录用文件等证明材料。四是工资保险证明,应提供临沂当地人社部门盖章的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暂未缴纳保险的,应提供连续三个月的个人签名、单位盖章的工资发放证明)。五是引进高学历人才情况表电子版(可在市人才工作网下载),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内容填写要连续。六是其他证明,市直单位引进人才应为到企业工作,企业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需提供高学历人才个人签字、企业盖章的帮助引进证明。

另外,银行业机构人才引进审核按照临沂市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临沂银监分局《关于银行业机构地市级分行用人权限的说明》执行。保险业机构参照执行。

二、关于“十万人才回乡行动”有关情况的说明

(一)统计范围 蒙阴籍在外的党政军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高校科研院所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个体私营企业负责人。

人才类别分为党政军人才、企业管理人才、高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个体和经营企业负责人、其他人才六大类。

(二)任务分配

乡镇(街区)根据常住人口数量,县直单位根据在编人员数量认领任务目标。前期所分配的任务目标为参考任务目标,最终任务分配以正式文为准。

(三)有关要求

1、增强主动性,丰富活动内容。各有关单位要积极联系在外人才,根据在外人才回乡时间安排,有选择地组织对接交流和参观考察等活动。主动邀请在外人才回乡参观考察,积极利用在外人才回乡时机,登门拜访或组织召开茶话会、座谈会,组织在外人才到生产企业、教育基地等参观考察,宣传人才政策,听取意见建议,开展对接洽谈,共谋合作发展。

2、扎实细致做好活动记录。各单位要详细记录在外人才个人基本情况、回乡活动时间、活动行程安排、具体活动内容等,切实把本项工作做细做实;要留存好影像资料,加强与人才的日常沟通,充分宣传我县人才政策,做好上级有关部门调度抽查相关准备工作。

变动情况说明 篇10

关键词: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

0引言

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应依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对本年度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决算工作等情况进行认真地总结,以财务指标和相关统计指标为主要依据、运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评价和剖析,以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同时便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了解有关单位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情况,考核评价其经营业绩。

1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的要求

财务情况说明书是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者作出决策,使企业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参考文件。因此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一般要作到真实、准确、客观、简炼八个字。真实就是说明情况和问题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夸大,不缩小,不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不搞假数据真分析。准确就是说明情况和问题不要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使人不知其然。客观就是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问题,既要报喜,又要报忧。简炼就是文字要简洁精炼,篇幅不宜冗长,不要贪多求全,要突出重点。

1.1及时性。及时地将财务情况说明书编写出来,否则,时过境迁,分析报告就失去作用。为此,要在“快”字上下功夫,如平时做好资料积累工作,这要求平时多积累信息,信息越多,写出材料就越好,不仅对数据进行搜集,还要对环境数据(非财务数据,国家宏观政策,部制定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要进行搜集。在报告期结束前即把分析表所需的本期数、上期实际数填好,做好必要的调整指标的可比口径等准备工作,在报告期末与财务报表工作紧密配合,及时进行有关指标的分析,等等。

1.2准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为此,应对经济活动情况和引用的各项数据核实无误,如期末账账、账实是否相符,成本、费用是否正确结转等,并且在报告期中应做到观点与引用的分析材料内容相一致。

1.3表述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做到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对上级领导比较关心的问题和当前经济运行重点、热点、变动指标比较大的情况进行分析观点明确、抓住关键(有主有次抓住问题,要让人明白、让人看出企业当期经营情况到底怎么样,不能模棱两可,总之一句话知道你讲什么):

1.4要不断创新。这主要是指在写法上要不断调整角度,体现“新意”。

2对会计报表中各项数据进行分析

运用分析数据,让数字“说话”,但不要罗列大堆数字,或把分析表上的数字再重复一遍。分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平衡分析法。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分析各账户间的关系及变化。

2.2比较分析法,或叫对比分析法。如分析计划完成情况,用实际数同计划数进行比较,来检查分析计划的执行情况;如比历史水平,用本期实际数同上期或历史最好年份(或正常年份)的数据进行比较,看发展变化情况;又如比先进,用本企业数据指标同本行业中的先进企业进行比较,或用本企业的产品同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数据指标进行比较,以便制订赶超目标等。

2.3因素分析法,或称连环替代法。先确定计划与实际或本期与前期的差距诸因素,然后假定一个因素为可变,其余为不变,依法替换,以测定这些因素变动对数据指标的影响程度。

2.4趋势分析法。将数据指标连续几年排列在一起进行比较,以测定本期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一般作成统计图表加以比较,也可采用比较表。

2.5比率分析法。用同期会计报表中的相關数据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比率。国家规定工业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就使用了这种方法。

通过采用二、三种分析方法,可以检查企业经营计划或目标的执行情况,评价经营业绩,并找出差距,查明原因,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经营决策作出和制定经营方针目标提供依据。

3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3.1避免说套话、使用空洞的词藻,要开门见山。

3.2避免数字的文字化,拉长篇幅。一些数据用表式列示,可以省略文字表述。

3.3避免有情况无分析。财务情况说明书要通过分析让读者了解企业在报告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评价,还要知道哪些业务经营得好,哪些业务经营得不好等具体信息。不能只罗列现象,不分析问题,就数字论数字,搞数字游戏,例如有的指标基数低,计算出来的完成率或者增长率可能很大,有时翻几番、几十番,夸大成绩易使人误解,因此要进行分析,不能只看百分比。

3.4不要把会计报表编制说明写进财务情况说明书。《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所作的解释,属于会计报表附注。它是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附加的说明,不应作为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

3.5不要把财务情况说明书写成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在说明书中所表述的生产经营情况只能是概括的,过于详尽就成了经济活动分析。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是由财务部门编写,不仅供内部管理需要,而且要满足企业外部特别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对本企业了解、考核、评价和监督的要求。

变动情况说明 篇11

关键词: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一、改革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转移促进农村减贫和发展

1.改革前:受体制和发展战略制约, 工业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分离, 农民转移就业缓慢

改革前,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政府为集中有限资源发展工业, 一面对农产品统购统销, 从农民那里低价取得农产品和工业化积累, 一面将城乡居民划分为两种户口、实行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限制农民流入城市就业, 把农业劳力控制在农村。这造成工业化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分离。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 土地集中经营、集体劳动、统一分配, 造成平均主义, 低效劳动, 既影响农业发展, 也束缚了农民的就业自由。其结果, 工业发展较快 (1949~1978年, 二三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41%上升到77%) , 但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 1952~1978年, 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仅由16.5%上升到29.5%, 平均每年仅增加0.4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比重由11.2%上升到17.9%, 平均每年仅增加0.2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没有减少, 还增加近3亿人, 农业富余劳动力约占农村总劳动力1/3, 造成经济结构和城乡发展失衡, 城乡居民收入为2.57∶1。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约为2.5亿人。

2.市场化改革以来: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快速转移

(1) 改革以来农业富余劳动力与工业化发展结合加快其转移。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 农民成为土地经营的主人, 发展了农业, 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也有了就业选择自由。农民首先根据市场需求, 利用农业剩余资金、劳力发展乡镇企业, 就近转移。随着城市民营经济发展, 以及对外开放后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入, 用工需求不断增加, 这些都加快了转移。同时, 转移既推动工业化发展, 又扩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吸收。1978~2008年, 二三产业就业占社会就业人口的比重, 由29.5%上升到60.4%, 年均增加1.03个百分点, 增长速度为改革前的2.5倍;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由17.9%上升到45.7%, 年均增加0.93个百分点, 增速为改革前4.5倍。 (1)

农业劳动力转移, 一部分为农民在乡村发展乡镇企业, 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国家统计局近年统计为8500万人。一部分为外出就业 (出乡) 、跨地区流动、进城就业, 1983~2001年, 由200万人增加到8961万人, 年均增长23.5%;2009年增加到1.45亿人。

从就业的结构看, 农民外出就业的结构, 以男性知识青年为主, 2006年1.32亿外出农民工中, 男性占66.3%;平均年龄为28.6岁, 其中, 16到30岁占61%;文化程度属于小学以下的占2%, 小学占16%, 初中占67%, 高中及以上占16.9%。但64.8%未接受过技能培训。

从流动的区域看, 以从农村向城市、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为主。进入城镇的占95%左右, 其中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的占64.8%。跨省流动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由2001年39%提高到2006年的53.5%, 其中, 中、西部地区跨省流动分别占70.2%和56.6%。进入东部地区务工的占70.1%。

从所从事的产业看, 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6.7% (制造业35.7%, 建筑业20.5%) , 从事第三产业的占40.5%。全年就业6个月以上的占82%。绝大部分是被雇佣, 自我经营的接近1/5。

(2) 目前农业富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开始转为有限供给。2003年以来沿海一些地区出现招工难, 或称“民工荒”, 劳动力市场供求开始由无限供给变为有限供给, 出现以下特征:

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减。2009年外出务工与本地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合计2.3亿, 约占农村劳动力的4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对2749个村庄的调查显示, 74.3%的村庄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农村仍然存在的富余劳动力, 多为中年以上、农业季节性的剩余劳动力, 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农村新生劳动力。

二是农民工工资改变了停滞局面, 开始较快增长。2004年农民工平均月工资780元, 较2003年增长11.1%, 随后保持10%左右的增长。

三是改革以来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转移主体。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或很少务农经历, 认同城市, 加之城乡差距大, 渴望成为城里人。但二元体制使进城农民工未获得公平待遇, 难以融入城市, 变为城镇居民。

3.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 对农村减贫、提高人力资本、增加资金向农村流动起了积极作用

(1) 农民工就业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统计表明, 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 1990为20.2%, 2000年为31.2%, 2009年上升到40%。

农民工汇款是从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向中西部农村的难得的资金“逆流动”。中国外出农民工往家乡汇款或带款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比例通常较高。根据四川省资中县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 2006年外出农民工的总收入中, 用于外出就业期间自我消费的占38.1%;汇款及带回家乡的占41.4%;在外持有自我消费之外的资金占21.5%。80%以上的农民工给家里汇款。汇款及带回家乡的资金, 按农村人口人均1182元, 占人均收入的35%。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不仅是赡养老人、子女的人文传统, 而且有制度的因素。外出就业同迁移定居分离, “家分两地”, 仍是农业户口, 没有社会保障。

(2) 1985年以来农民脱贫的一半功劳在外出就业。中国农村贫困人口1978~1984年由2.5亿减少到1.25亿, 农业土地承包到户起了主要作用。1985~2007年由1.25亿减少到0.26亿, (2) 一半功劳在外出就业。“输出一人, 全家脱贫”。

(3) 为留在农村的农民腾出土地和农产品市场。一些外出就业农民工将承包土地转让给留村务农的人, 增加其土地资源; (3) 农民工由农产品的生产者变为消费者, 扩大了市场。

(4) 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农村社会开放。外出农民工构建了城乡、区域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 促进观念转变, 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有的当村干部, 促进了农村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1.农村劳动力扩大就业, 增加收入来源, 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但事实上差距没有缩小, 反而却越来越扩大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改革初期曾有所缩小, 1978~1985年,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农户人均纯收入的比值由2.57∶1下降到1.86∶1。这是因农村土地承包到户, 提高了劳动效率, 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超常规增长。此后两者的比值扩大, 1995年为2.71∶1, 2005年后扩大到3.3∶1。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之比达到3.35∶1。我国成为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影响半数以上人口民生改善和城乡协调发展。

2.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更低, 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更大

改革初, 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差距较小, 为1∶0.92∶0.73 (1978年) 。1985年为1:0.81∶0.69, 1990年为1∶0.62∶0.53。2008年为1∶0.56∶0.4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 分别约为3.6∶1和4.6∶1。

3.实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于统计显示的比值

考虑农户纯收入的一部分要用于生产垫付, 2006年前农户负担税费较多, 城镇居民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享受的社会福利远远高于农民, 一般认为两者实际收入相差5~6倍。

三、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许多学者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了许多分析。一种认为这符合库兹涅茨提出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倒U”曲线, 是无法避免的 (刘荣添, 2006, 茅于轼, 2007) ;一种认为, 城乡隔离是城乡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郭玮2003, 曹霞2005) 。这两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但鉴于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 劳动力供求进入有限供给的阶段,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一般国家1.5∶1的水平, 更应具体分析导致差距扩大的体制和发展政策的原因。

1.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民收入的拉动

(1) 城乡二元体制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 收入低, 社会成本高。首先, 进城就业农民工处于同城镇居民身份不同、权利不平等的边缘化地位, 加剧了劳资关系失衡。农民工劳动强度大, 工时长, 大多双休日不休息, 与其劳动付出及城镇就业者相比, 工资水平普遍偏低。拖欠工资时有发生, 半数人拿不到加班工资。有人调查, 2004年前的12年, 珠江三角洲经济年均增长20%, 而外来农民工工资几乎未增长。2004年劳动力供求变为有限供给后, 农民工工资开始增长, 增幅仍比城镇职工低3~4个百分点。70%以上的农民工缺乏医疗、养老保险, 由此失去相当工资1/4左右的权益。 (4)

其次, 进城农民工不能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增加了社会成本。相当多农民工子女就读于民办简易学校, 这类学校靠向农民工收费运转, 农民工负担重, 教育质量差;住房未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多数在城乡结合部租赁房屋, 居住空间小, 设施简陋, 环境差, 交通不便, 已婚农民工相当多为夫妻分居。

第三, 农民工家分两地, 造成在家乡建房投资而常年闲置半闲置的浪费, 加大了流动成本。

(2) 农民工受体制阻碍不能融入城市, 其转移就业贡献与成本在城乡间畸形分配, 形成城市对流出地农村的一种剥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使多年就业城市的农民工难以在城镇落户定居。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对劳务输出县301个村的调查, 改革以来累计迁移落户的外出就业农民工, 只相当于目前外出就业农民工的1.7%。若照此计算, 全国1.4亿进城农民工中只有200万左右通过买房、结婚等方式获得城镇户口, 他们中1亿多人虽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 计算进了城镇人口, 但都未在城市获得合法的市民资格、平等的待遇和实现安居乐业。

农民工不能在城市定居, 就要在家乡保留承包土地和宅基地, 把老人、妇女、儿童留在家乡, 奔波于城乡之间, 过着两栖生活。农民工青壮年的黄金时间用在城里, “人口红利”主要贡献给了发达地区和城市。而他们成长、受教育的成本, 返乡结婚、生孩子、培养下一代劳动力和自己养老的成本都留在农村。这就形成城乡关系上对农村的一种剥夺。近年来, 虽然经济发展快, 劳动力快速转移, 政府也强调城乡统筹, 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却越来越扩大, 一个未被正视的根源, 就是在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体制制约下存在的这种剥夺。

2.农村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经营体制问题

(1) 农民工流出地区乡村二三产业薄弱, 留乡农民就业不足。农民外出就业, 有益于流出地农户增加外来收入, 但对家乡不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所起作用有限。发达地区乡村二三产业多, 60%~80%的农业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 主要为就近转移, 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占70%以上。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乡村二三产业薄弱。据笔者2006年对重庆、陕西、贵州、广西和河南、湖北、湖南1086个村的调查, 农村劳动力就近转入非农产业的只在4%~15%。没有外出、留在农村大量中年以上的富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时间得不到非农就业, 造成就业不足, 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很低。

(2) 农民进城就业而不能定居城镇, 起不到减少农民、土地向务农者稳定流转、促进务农农民增收的作用。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对输出地105村的调查, 由于进城就业农民工不能在城镇安居, 不得不家分两地, 保留承包土地, 由留守人员, 包括老人耕种。外出农民工转出承包地的只占21.5%, 转出的土地只占14.7%, 并且附加打工遇到困难可随时收回土地的条件。不彻底的农业人口转移抑制土地流转, 难以缓解农村人地矛盾, 促进务农收益的提高。

同时, 外出就业发展使农业劳动力弱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分析, 2006年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 女性占58%, 40岁以上的占70%以上, 初中以上文化的只占47%。农业劳动力质量下降, 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

(3) 农村农户缺少自我组织, 在流通、加工、金融、保险领域都处于被支配地位, 难以涵养经济资源, 获得应有利益。农民合作组织发育相当薄弱, 影响了他们在流通、加工、服务、金融领域的权力和收益。农户单独面对市场上的农资经销商, 农产品收购企业、商人, 实力小、商品规模小、信息不对称, 难以获得平等谈判的地位, 中间商低价购, 高价销, 农民利益受损。政府给农业补贴的好处, 被生产资料的涨价拿走。在工业化时代, 农民只是提供原料, 流通、加工的利益不属于农民。在农民合作组织缺乏的条件下, 企业+农户的经营, 难以形成两者的互利关系。

外出农民工汇款增加了输出地的储蓄存款, 但储蓄存款不在农民的合作组织, 而是在商业金融机构, 又由商业金融大量流向资金收益率高的发达地区和城市。如四川省资中县, 2000~2008年, 银行存款从24亿增加到92亿, 储蓄余额由22亿增加到77亿, 分别增加68亿和55亿 (增长主因是外出就业人数增长79%, 汇款大量增加) 。但贷款余额仅增加14.3亿。2008年当地贷款余额, 仅为银行存款和储蓄余额的33.7%和40.4%, 存款和储蓄的60%以上流出县域。这在中西部地区县市具有代表性, 表明没有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 不利于把经济资源涵养在农村, 支持农民发展经济, 增加收入。

3.政府公共品供给的城市偏向影响农民发展能力的提高

(1) 对农民多取少予, 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偏低。

城乡二元体制也表现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中的城市偏向。国家对农民多取少予, 对农业、农村投入偏低。改革以来国家调整财政投入政策, 资金分配格局有所改观, 但问题仍然严重。1979~2000年, 财政支农支出虽由174亿元增加到1243亿元, 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由13.7%降为8.3%。农民为农村公共 事业、行政事业承担的不合理税费、摊派款, 达到5万亿。同期, 农村信用社的准备金和税费累计流出农村每年达到8000亿元以上。廉价使用农民的土地, 农民土地资源直接收益流失约4万亿元。

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偏低, 1978~2007年,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增加22%, 半数以上农田是靠天收。

(2) 农村教育等社会事业投入严重不足。

城市的公共品供给基本上由公共财政解决, 改革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公共设施和服务明显改善, 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2003年前主要靠向农民收费, 由农民自己提供, 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持续扩大。

1985~2001年, 乡村两级教育由农民上缴农村教育附加来解决, 校舍修建由农民集资, 是“农民的教育农民办”。1995年城乡小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比值达到1.72。投入差距造成城乡居民受教育水平的差距很大。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农村人口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 远低于城镇人口占65.4%的水平。2005年城镇每万人在校高中生人数是农村的12.3倍, 大学则可能更高。研究分析认为, 教育, 城市偏向的教育投资水平差异, 是城乡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5)

2000-2003年, 在全国卫生费用筹资总额中, 农村仅占40.8%, 农村人均卫生费用仅相当城市平均水平的24.8%。文化, 2003年农村文化事业费只占全国的26.5%。2005年国家农业科研投入仅占国家科技投入的5.2%, 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仅为0.36%。

4.农民在社会政策决策中的利益表达机制薄弱

一是乡村治理中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 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 农民、农民工的代表严重偏少。

二是农民缺少自我组织, 难以有组织的表达利益需求。农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管理体制薄弱。

三是受二元户籍制度制约, 进城就业、居住的农民工难以参与城市的社会管理。

四、对策

第一, 把农民、农民工增加收入, 与城镇居民收入逐步均等化作为当前阶段重要发展目标。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 库兹涅茨的居民收入差距“先恶化, 后改善”的转折点, 内在的与劳动力供求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的转变即刘易斯转折点相联系。中国已经进入劳动力有限供给的阶段, 这为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提供了客观基础。而体制和政策的原因, 特别是对农民工转变为权利平等的城镇居民的制约, 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在继续, 限制了群众生活改善, 加之人口城镇化滞后,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制约经济发展。因此应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增加群众收入, 使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均等化作为新阶段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 破除农民工与城镇居民户籍身份不同、权利不平等的体制。搞好改革攻坚, 继消除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 进一步赋予农民工落户城镇的选择权, 保护权益,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形成通过农业人口转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三农”问题解决的格局。

第三, 继续改变政府公共品供给的城市偏向。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推进不发达地区二三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就近转移和非农兼业。

第四, 完善农村经营制度, 发展农户经营基础上的农民合作组织。政府对农民合作组织提供优惠政策, 农户通过自我协作组织, 提高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 增加在流通、加工、金融、服务领域的利益。

第五, 扩大农民、农民工的自组织及对社会管理的参与, 发展农协, 加强工会, 增加各级决策监督机构农民、农民工代表。

注释

1 考虑到被计算入城市人口中的绝大部分农民工 (约1.8亿人) , 并未成为权利平等的市民, 也未能在城镇落户, 因而至少要在目前的城市化率中扣除11个百分点, 1978~2008年城市人口比重年均增加0.56个百分点。

2 这是按2008年前的贫困标准。若按2009年新标准, 或每人每天消费1$以下的标准, 仍有8000万人。

3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对105村的调查, 78%的外出就业农民工承包土地为留守人员经营, 22%的转让、出租。

4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 (区、市) 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推算, 2009年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仅分别为7.6%、21.8%、12.2%、3.9%和2.3%。

上一篇:叉车司机安全生产职责下一篇:核心价值观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