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2024-10-16

工业设计概论复习资料(共8篇)

工业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篇1

《工业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1、工艺美术运动的特征、局限性。特征:①强调手工业,反对机械化

②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其他各种古典的复兴风格 ③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 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④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 ⑤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

局限性:它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能使

它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过于强调装饰,增加的产品费用,也就没有可能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因此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2、设计的目标?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3、设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设计是一种产品生产,这种产品具有物理的属性,可批量生产,它满足商品的价值规律,反映着设计的市场性,映射着时代的科学技术的水平,是时代的必然结果,这是其它艺术不具有的特点。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它体现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实现了设计师的精神对象化,设计师把自己的才能和精神对象化,设计师把自己的才能和精神人格趣味通过产品反映出来,产品表现着设计师的一切。就设计生产来说,设计不仅仅是产品生产,而且生产了设计师的主体和欣赏感受艺术的大众这个主体。它的大众化是远大于其它艺术所产生的影响。所以在我们看来,设计美学所反映出来的审美价值是多元的整体(1)、设计是一种艺术活动(2)、设计是一种经济行为(3)、是一种高科技的创作活动(4)、设计是一项社会工程

4、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风格是什么?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在30年代获得巨大成功,并获得了国际声誉。将德国的严谨的功能主义与本土手工艺传统的人文主义相结合,使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在1930年的斯德哥尔摩的博览会上大放异彩。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仪器朴素而有机的形态及自然的色彩和质感产生了新的飞跃,并深受大众欢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如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的战后设计显然大获成功。在设计风格上,以机能设计为主,几何形式生硬的线条被柔化,丰富的色彩隐约透露着怀旧的情绪。一批优秀的设计大师当然功不可默。如汉宁森、克兰特、阿尔托等。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自然材料的欣赏等。实际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是对生活的设计,功能实用、美感创新和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其设计的触角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5、“视觉符号”、“传达”与视觉传达设计的涵义

广义的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是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流都离不开符号。符号具有形式表现、信息叙述和传达的功能,是信息的载体。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进行信息的传递和相互的交流。作为人类认识事物和信息交流的媒介,广义的符号由人类不同的知觉感官接受,因此它包括视觉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触觉符号系统、味觉和嗅觉符号系统等。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质地或现象)的符号。

传达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既可能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包括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传达。一般可以归纳为“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这四个程序。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具备部分相同的信息知识背景,即是说:信息传达所用的符号至少有一部分既存在于发送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也存在于接收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只有这样,传达才能实现,否则,在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就必须有一个翻译或解说者作为中间人来沟通。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有别于直接使用功能为主的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它是凭借视觉符号进行传达,不同于靠语言进行的抽象概念的传达。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是设计者将思想和概念转变为视觉符号形式的过程,而对接收者来说,则是个相反的过程。

6、工业设计五大要素及其特征?

1、功能要素:产品实质上是功能的载体,实现功能是产品设计的目的。

2、结构要素:主要分为外部结构和系统结构。

3、人因要素:协调生产者、营销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4、审美要素:分为形态设、计色彩设计、形象设计。

5、环境要素:环境可以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7、产品设计的技术美是什么?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设计生产活动日益兴旺,因此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并使人重新认识发现包含在技术中的美。技术越发达,其设计审美追求程度也就越高。

在不同技术形态下技术美的表现是有所差异的。产品设计的技术美包含了手工艺技术美、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美、信息时代技术美。

8、影响设计符号语义传达的因素是什么?

在符号语义的传达中,要确保信息能有效地被接收者认知与理解,需要注意符码、符号的使用语境以及接收者的心理期待等因素的影响。

9、工业设计中环境问题的设计对策。

一、温室效应

1、设计能改善效能的产品;

2、设计可再生利用的产品;

3、采用低能耗生产的材料;

二、臭氧层破坏

1、使用再生纸;

2、使用其它喷雾发射溶剂取代氟里昂;

3、新型绝缘材料;

4、采用无氟代用品。

三、废弃物和垃圾处理

1、通过设计使产品更耐用。

2、产品在外观风格上的变化应有一定的连贯性。

四、水污染

1、生物降解;

2、节水。

五、资源消耗

1、节省运输;

2、二次使用;

3、控制源头;

4、旧材料回收。

六、噪音污染

1、原材料选择;

2、结构和构造。

3、减噪技术。

10、简述工业设计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正确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和解决具体系统的问题,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层级性原则、结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最优化原则

11、包豪斯的贡献与历史局限?

包豪斯的影响在于它所体现的现代主义精神及其对现代主义运动在欧美的普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但是它在抨击旧的艺术形式,追求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的同时,自己却走向了过分强调抽象几何形式的极端,导致又—种形式主义。

这种形式主义排斥了各国、各民族和地域的历史文化的传统和特点,造成了千篇一律的“国际式”风格。建筑上表现为以平屋顶、白墙面、统长窗为特征的火柴盒式风格、对各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12、简述工业设计的三大基础以及三大基础之间的关系? 组成工业设计的三个基础要素:

功能基础——是体现造型物的实用性; 物质技术基础——是体现造型物的科学性; 美学基础——是体现造型物的艺术性。

三者之间的作用相辅相成,即构成了造型物的功能特征。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构成造型物的精神功能。实用性与科学性的结合,构成造型物的物质功能。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构成造型物的时代性。

13、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工业设计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综合类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工业设计师不仅要有各种设计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有与各个部门同理合作的能力。

学习工业设计,我们应该具有以下几点专业素质:

1、设计表达能力,包括造形能力、形态的表现力、形态的分析力。

2、创造能力,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

3、综合素质,除了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不断提升审美能力,要具备广播的知识和阅历。

4、观察能力和好奇心,好奇心能激发设计师的创作欲望,设计师要关心周围世界,对美学形态及周围文化环境怀有浓厚的兴趣。

5、社交能力,具备充分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与别人交往的能力,要对产品从设计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6、判断能力,依据工业设计实务或设计史进行价值判断。

工业设计师是受过训练,具有技术知识、经验、和鉴赏能力的人,他能决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结构、材料、机构、形状、色彩和表面修饰等。同时,设计师可能还要具备解决包装、广告、展览和市场等问题的技术知识和经验。

14、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产品设计是为人类的使用进行的设计,设计的产品是为人而存在,为人所服务的。产品设计必须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

(1)功能性要求:现代产品的功能有着比以前丰富得多的内涵,包括有物理功能——产品的性能、构造、精度和可靠性等;生理功能——产品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等;心理功能——产品的造型、色彩、肌理和装饰诸要素予人愉悦感等;社会功能——产品象征或显示个人的价值、兴趣、爱好或社会地位等。

(2)审美性要求:产品必须通过其美观的外在形式使人得到美的享受。现实中绝大多数产品都是满足大众需要的物品,因而产品的审美不是设计师个人主观的审美,只有具备大众普遍性的审美情调才能实现其审美性。产品的审美,往往通过新颖性和简洁性来体现,而不是依靠过多的装饰才成为美的东西,它必须是满足功能基础上的美好的形体本身。

(3)经济性要求:除了满足个别需要的单件制品,现代产品几乎都是供多数人使用的批量产品。产品设计师必须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研究材料的选择和构造的简单化,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以及增长产品使用寿命,使之便于运输、维修和回收等,尽量降低企业的生产费用和用户的使用费用,做到价廉物美,这样才能既为用户带来实惠,最终也为企业创造效益。

(4)创造性要求:设计的内涵就是创造。尤其在现代高科技、快节奏的市场经济社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日益缩短,创新和改进产品都必须突出独创性。一件产品设计如果没有任何新意,就很容易被进步着的社会所淘汰,因而产品设计必须是创造出更新更便利的功能,或是唤起新鲜造型感觉的新的设计。

(5)适应性要求:设计的产品总是供特定的使用者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使用的。因而产品设计不能不考虑产品与人的关系、与时间的关系、与地点的关系。例如服装的设计,必须考虑是成人穿还是小孩穿?春天穿还是冬天穿?家居穿还是室外穿?也不能不考虑产品与物的关系,比如冰箱如果不适应各种食品存放就失去了意义;另外还得考虑产品与社会的关系,因为社会传统中存在着某些忌讳形态的缘故,例如仿“纳粹”标志的产品造型是应该被禁止的。所以,产品必须适应这些由人、物、时间、地点和社会诸因素构成的使用环境的要求,否则,它就不能生存下去。正如日本夏普公司的总设计师净志坂下提出的:应该在产品将被使用的整体环境中来构想产品。夏普公司就聘请了社会学家来研究人的生活与行为状态,然后设计出产品来填充他们发现的鸿沟

除此以外,产品设计还应该是易于认知、理解和使用的设计,并且在环境保护、社会伦理、专利保护、安全性和标准化诸方面,也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

15、环境设计的涵义及范畴

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区别于产品设计的是:环境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广义的环境,是指围绕和影响着生物体的周边的一切外在状态。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无法脱离这个环境。然而,人类是环境的主角,人类拥有创造和改变环境的能力,能够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人类意志的人工环境。其中,建筑是人工环境的主体,人工环境的空间是建筑围合的结果。因而,协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环境设计的范畴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

16、如何理解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设计概念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初是指素描、绘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设计”由“纯艺术”或“装饰图案艺术”的范围内容扩大到现代工业产品,使设计概念及其语义的内涵更加广义化,表示出一种思维、创造的过程。这种思维创造的结果最终将以某些符号(语言、文字、图样及模型等)表达出来。

设计被称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含量。

17、艺术设计创造的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是指对艺术设计作品中存在的,具有形状、颜色、质地甚至声音等外在可感知的形态要素组成复合体的审美观照。

形式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感知获得的形态特征直接得到的审美愉悦;二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获得一定的观念和感情意蕴。

18、工业产品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答:工业产品设计程序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确认需求阶段,基于观察认知,发现问题点,并进行初步资料收集。

研究分析阶段,主要通过系统性的数据收集及分析工具,进行市场相关调查、产业发展分析、竞争产品分析及生活形态探讨等涉及商业运作的研究工作。

整合发展阶段,主要依据设计发展方针或涉及规范进行概念探讨,此阶段可分为三大部分:构想概念发展、造型整合发展、工程规划发展。

设计评估阶段,所进行的内容普遍同时发生在造型整合发展工程中。设计团队必须依据所定制设计规范,透过评估工具或评估方法,筛检出可行方案。

工业产品设计方法必须依据以下原则进行: 系统化原则 创新性原则 效益原则 需求原则 量力而行原则

19、“为人类的利益设计”的内涵

“为人类的利益设计”,是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设计师崇高的社会职责所在,也只有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设计师的设计才有意义,设计师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里说的“人类”,当然是指全体的人们。设计不能只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或者说,不能只有满足这部分人的利益的设计、而没有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设计,或者满足了这部分人的利益而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毋需讳言,今天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地区的人们,他们既没有设计师设计的工具,也没有设计师设计的床、没有设计过的房子、没有设计过的学校和医院等,这也正是中国设计师所面临的现实。在我国一些内陆城镇和边远乡村,许多家庭、学校、医院、诊所、农场的工具、用具、设备都是缺乏设计的。在这些地区,虽然偶尔也会看到一些设计师的设计,但那通常是市场渗透的结果,而很少是作为设计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或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的设计。因此,设计师有责任将设计的领域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利润丰厚的部门,惠及到每一个有需要的地区和人群,而不只是有消费的经济实力的地区和人群。我们说设计师应该“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里说的“利益”是指全面的、长远的利益,而不是片面的、暂时的、仅有益于这方面而有损于另一方面,仅有益于今天而有害于将来的利益。例如一次性消费的日用品,从设计角度来看,它是成功的,它给人的生活带来方便,又给商家带来利润,但从人类长远的利益考虑,从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角度来看,一次性消费品是有害的。

20、产品设计的要素? 产品设计包含四大要素:

人的要素,包括人的生理要素和心理要素。

审美形态要素,包括产品的外观形态、色彩搭配和所使用材料的质感等视觉要素。技术要素,包括材料、结构、工艺。

市场要素,设计师必须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保证质量并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21、工业设计与外观设计的关系?

答:外观设计是工业设计里面的一个范畴,也就是说工业设计包括外观设计和结构设计。所以工业设计公司都会有外观设计师和结构设计师。

22、什么是产品附加值?

产品附加值是企业得到劳动者的协作而创造出来的新价值,它是由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原材料消费,动力费、机械等折旧费、人工费、利息等以后剩余部分所构成。

23、工业设计特征?

工业设计学作为一门涉及“物”、“人”、“环境”的典型的交叉型学科,必须理性地、逻辑地处理多元设计要素对设计的控制,其特征包含:

1、设计观念的系统与设计元素的多元性

2、设计目的的人文性与设计对策的多样性

3、设计意识的创造性与设计思维的交叉性

4、设计本质的文化性与设计评价的社会性

24、什么是设计的功能性、精神性、象征性? 功能性就是指实用性。简单说就是要有用。

精神性就是理念问题。是指在环境中升华的一种境界.给人带来舒服的精神上的享受。象征性指的是你的设计最后赢得人们的认可后它会成为一种精神品味的象征。

25、以“人——自然——社会”构成的生活世界三要素为对象,可将设计分为三个领域,商品化设计、生态化设计、本土化设计。

26、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的方法很多,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设计。

27、北欧各国的工业设计既保留了自己民族的手工艺传统,又不断吸收现代科技中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一直具有理性与人性相结合的独特个性。

28、产品设计与工程设计的根本区别在于产品设计旨在解决产品系统中人与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工程设计旨在解决产品系统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29、工业设计在提出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和遵循工业生产的“三化”原则,即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30、以下对设计管理的分类中,可以分为,基于设计师角度的管理 基于企业管理角度的管理 功能性的设计管理 战略性的设计管理 对具体设计工作的管理

对特定企业的新产品设计以及为推广这些产品而进行的辅助性设计工作所做的战略性管理与策划。

31、工业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研究和解决“人—物(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性问题

32、设计史上第一次明确肯定机器生产方式、主张工业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运动或组织是新艺术运动。

33、CIS(企业形象策划)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

34、关于工业设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工业设计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

2、工业设计能够消除产品的不合理因素

3、工业设计促进了企业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

35、“工业设计”一词由西纳尔在1919年首次提出。

36、国际工业设计协会1957年立于英国伦敦。

37、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运动起自瑞典和丹麦。

38、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莫里斯。39、20世纪80年代初,意大利著名设计师索扎斯倡导了一个设计集团叫孟菲斯小组。

40、“高技术”设计风格意即 高新技术要素与形式探索结合。

41、“绿色设计”又称可持续设计。

42、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结合、文化性、交叉性、交互性

43、视传主要领域: 商标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

44、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分别是:(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45、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核心是“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它主要有三种形式:(1)功能废止、(2)合意型废止、(3)质量型废止。

46、可口可乐和壳牌石油的VI视觉设计系统,由美国著名设计大师罗维设计。

47、先秦最重要的设计著作是《考工记》

48、世界上第一部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全书《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

49、作为希腊雅典卫城主题的帕提农神庙,内容和形式取得高度统一,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典范之一。

50、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而称青铜。

51、巴黎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的外形是纵横交错的裸露的钢铁管道,像一个炼油厂。设计家如此设计是遵循了美感特征中的美的模糊感。

52、符号的意义是符号的外延与内涵的统一体。

53、CI设计,即企业形象设计,包括理念创意、标志创意、活动创意。

54、工业设计的类型大致可分为服装设计、轻工业产品设计、重工业产品设计三个部分。

55、设计家进入市场的第一步是进行调研和定位

56、仿生设计主要是运用工业设计的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维与方法,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设计产品机械的设计方式。

57、人机工程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

58、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的造型设计,它有别于手工业产品或工艺美术品的设计。

59、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等在l 9世纪末掀起的设计变革被称之为“工艺美术运动”。其主要特点是忠实于自然,采用自然材料以及注重材料自身的设计,装饰风格简洁朴实,设计范围包括了家具、染织、室内装饰和金属制品等。

60、产品附加值是企业得到劳动者的协作而创造出来的新价值,它是由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原材料消费,动力费、机械等折旧费、人工费、利息等以后剩余部分所构成。

工业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篇2

而现代系统论便是高新理论之一, 它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性质和规律的理论, 其内涵极广, 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自动化理论、信息论、集合论、对策论、决策论、计算机理论、网络理论等等。

按照系统论的研究方法, 可以将舞美设计分为三个子系统进行分层次研究, 这三个子系统分别是软件系统 (理论知识系统) 、硬件系统 (实践技能系统) 、综合系统 (具体设计系统) 。下面, 我们就分别进行论述。

一、软件系统——理论知识系统

“软件”一词是系统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计算机理论中的术语, 原指“软设备”、“程序系统”, 系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 扩大计算机功能, 提供应用开发工具的程序的总称, 如程序库、编译程序、操作系统等。对于舞美设计而言, 系指关于舞美设计的理论知识系统, 包括文学理论、艺术学理论、美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美术学理论、设计学理论等等。

软件系统 (理论知识系统) 虽然是隐性、远性、虚性系统, 但它又是基础系统与前提系统。软件系统 (理论知识系统) 直接决定着设计思维、设计理念、设计思想、设计创意, 因此也便直接决定着舞美设计的高低优劣与得失成败, 万万不可小视。

二、硬件系统——实践技能系统

“硬件”一词也是系统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计算机理论中的术语, 原指“硬设备”, 系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装置, 即由电气、机械及其他器件所组成的所有部件和实体的总称, 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电源、输入输出设备、转换器、显示器及其他专用设备等。对于舞美设计而言, 系指关于舞美设计的实践技能系统, 包括设计思想与设计原则形成与确立的能力、设计灵感与设计创意形成与确立的能力、设计构思与设计方案形成与确立的能力、设计过程与设计效果的指挥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落实能力等等。

硬件系统 (实践技能系统) 显然是显性、近性、实性系统, 是核心工程与效果工程, 它更是舞美设计的高低优劣与得失成败的具体体现与直接的决定因素, 同样不可小视。

三、综合系统———具体设计系统

舞美设计的综合系统, 就是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的综合, 即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 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 再通过技能最后完成舞美设计任务。

而具体设计系统本身, 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种复杂性, 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

其一, 是设计风格的多样化。从当今我国舞美设计的现状来看, 已融民族写意性、西方写实性以及各种现代派艺术风格为一体, 形成多元化的大格局。这就要求舞美设计者广收博采, 具有广博的知识与多方面的技能。

其二, 是设计元素的多样化。一方面, 舞美包括布景、服装、道具、化妆、灯光、音响、效果等多种艺术元素, 既有视觉艺术, 又有听觉艺术, 既有造型艺术, 又有非造型艺术;另一方面, 舞台美术设计包括对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杂技、魔术等各种舞台艺术的舞美设计, 由于其构成艺术品种的多元化, 也便决定了舞美设计的多样化。对于舞美设计者来说, 必须成为通才型、复合型人才, 成为“多面手”, 才能胜任舞美设计工作。

其三, 是设计手段的多样化。当今, 各种高科技已进入舞台美术领域, 并成为舞美设计的重要艺术手段与技术手段。例如电脑灯、激光灯、电脑三维设计、电脑绘画、投影技术、影视与录音录像技术的运用、现代高度机械化的大转台、升降台等等, 真是应有尽有, 美不胜收。舞美设计者不再只是一名艺术家, 而同时又必须是一名电脑专家。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 如最近的舞蹈精品《千手观音》的舞美设计, 服装与头饰的金色与布景大金色拱形门浑然一体, 再加上电脑灯的运用, 营造出一个美妙神奇、辉煌灿烂的艺术意境, 有力地提升了舞蹈作品的艺术品格, 堪为舞美设计的杰作。

高三物理复习概论 篇3

关键词:物理考纲分析;高考预测;高考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既重要而又十分难学的基础性学科。特别是在高考复习中,怎样才能提高物理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高考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高考复习实践,在高考物理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高考考什么?二是研究高考怎么考?三是弄清学生怎么错。四是确定老师怎么做。

一.高考考什么:

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考钢,二是研究新课程标准,三是研究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题。

1.考纲分析:《考试大纲》规定在新课标理综试卷中物理的满分为110分,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共有4个模块,包括必修1、必修2 、3-1 、3-2 ,这部分内容基本和旧教材一致,满分值为95分。必考内容四个模块共包括61个知识点,和11个实验。其中一级要求35个,二级要求26个。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3-3 、3-4 、3-5 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分值为15分,这部分内容也和旧教材一致只是按照新课标的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划分而已。其中3-3中知识点15个,实验1个,全部一级要求。3-4中知识点20个,实验3个,一级要求16个,二级要求4个。3-5中知识点12个,实验1个,一级要求11个,二级要求1个。

2.新课标相对大钢版新增内容及考纲对新增内容的要求:①《万有引力》一章增加考点:“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考纲要求Ⅰ,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②《恒定电流》一章增加了 “简单的逻辑电路”考纲无要求。③《电磁感应》一章新增“涡流 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考纲只对涡流要求Ⅰ,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④新课标新增《传感器》一章,考纲删掉了对这一章的考查⑤《机械振动》一章新增考点:“简谐运动的公式”考纲要求Ⅱ,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⑥新课标增《相对论简介》一章,考纲要求Ⅰ,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

3.从知识模块上看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分布:必考内容: 共80分,包括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三部分。①选择题:共8道题,48分。三年全考的有三个:万有引力、机械能、静电场。三年两考的五个:相互作用物体平衡、牛顿定律、磁场、电磁感应、物理學史。三年一考的两个:稳恒电流、交流电。三年没考的两个:直线运动、曲线运动。②实验题:每年两个实验都是一个力学一个电学,共15分,采用一大带一小形式,电路实验每年必考,力学实验纸带问题应是重点,还有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③计算题:共两道32分。一个力学一个电磁学。第一道计算题三年中全出在力学,第二道计算题全出在磁场。

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共15分。近三年均为一道选择题一道计算题,选择占5-6分,计算占9-10分,至今还没有考过实验题。3-3计算题都出在了气态方程。3-4机械波和几何光学各出一题,光的折射每年必考,另一题则出在振动和波。3-5计算题均为动量和能量的综合。

4.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考点分布: 近三年高考共涉及考点56个,其中一级考点12个,二级考点 44个,二级考点约占80%,可以看到二级考点占有绝对优势。

二.高考怎么考:通过对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发现高考试题有如下特点

1.突出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注重命题的基础性。

2.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加注重过程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

3.注重以实际问题为原型,考查建模能力。

4.联系学生经验和科技、生活、社会实际,巧设问题情景。

5.注重实验仪器使用,考查迁移和创新能力,注重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考查。

6.选考部分难度降低,突出考查“Ⅱ级要求”考点。

三.怎么错:通过平时作业和考试发现学生在答题中存在以下问题

1.概念不清,原理模糊 。

2.知识零乱,考虑不全。

3.思路不通,不会建模。

4.实验不熟,方法不会。

5.漏洞百出,处处失分。

6.时间失控,留有空白。

四.怎么做:

1.明确难度结构特点,找出复习主攻方向:高考是集基础性、选拔性于一体的大众化考试,其命题难度结构有一定梯度,分析历年物理试卷结构可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3:5:2。容易题约30% ,中档题约50%,即80%的题目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能力。难度较大的题约20%。难题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的,它仅对特优生有意义。所以,应对高考要瞄准80%不太难的题,降低容易题的失误率,提高中低档题的正确率,是复习的主攻方向。

2.分析考点,把握命题趋势:越是接近高考越要分析历年高考试题,只有认真分析高考试题才能从中找到灵感,才能把握高考的脉博,特别是对每年必考内容一定要特别重视,认真分析,这些考点连考了三年今年是否还会考?如果考的话能从哪个角度去考?比如第一年以理解能力的形式考,第二年以推理能力的形式考,第三年可能以综合分析能力的形式考或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同时还要想一想,如果不考的话为了达到考查的目的它会向那个方向转移呢?

3.慎重选择选考内容:首先分析一下三个选考模块考点分布情况,最简单的应是3-3,但由于气态方程等知识删去好多年了,老师们对教材不熟,大多不愿选,但从考纲上看这个模块应是最简单,要求全是一级要求。不见得出太难的题目。对3-4和3-5笔者还是倾向选3-5,首先从内容上看3-4中知识点20个实验3个,一级要求16个,二级要求4个。3-5中知识点12个,实验1个,一级要求11个,二级要求1个。3-4比3-5多了10个知识点,并且3-4又增加了振动方程,振动和波的难度明显加大,另外对于光的折射问题,涉及几何学,大多数学校数学又不会选修这一模块,学生数学知识跟不上。而3-5中二级要求只有一个动量,计算题一定也是关于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题,以前是20分左右的分值,当然要有一定难度,现在变成了10分左右,难度自然会降低不少。它不可能会出和电磁学相联系的跨模块的综合题,同时讲动量的过程也是对前面力学知识的复习,是对前面知识的提升,使整个力学体系更加完整。

工业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篇4

一、基本概念 1.石油

2.石油的基本性质(主要化学成分、常温常压下状态、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燃点、自然点、溶解性、原油中的有害物质)3.天然气(成分、比重)4.天然气水合物

5.液化天然气(LNG)

6.天然气分类(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干气、湿气、酸气、净气)7.石油工业 8.对外依存度 9.储采比 10.油气当量

二、问答题

1.石油工业的行业特点。

2.请画出石油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3.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兴起是在哪个国家,第一口现代石油井的名称是什么?

4.一般认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开端是指的那个油田?产量最高的油田?行业精神代表和人物? 5.中国原油资源集中分布在哪八大盆地? 6.中国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哪九大盆地? 7.中国能源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8.中国可行的能源供应路线是什么?阐述其具体原因。

9.我国目前的石油产量大约是多少,能否满足需要?进口的主要来源通道? 10.开采石油对环境有哪些方面的污染?石油行业HSE管理体系的作用是什么? 11.中国的三家国有石油公司是哪些,他们都具有什么特点? 12.什么是石油危机?石油危机对国家经济有什么影响?

13.世界上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那些国家和地区?至少知道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

第二章 石油地质

一、基本概念 1.岩石 2.矿物 3.岩浆岩 4.变质岩 5.沉积岩 6.沉积相 7.沉积构造 8.沉积韵律 9.地质构造 10.背斜构造 11.断层构造 12.地质年代 13.地质圈闭 14.沉积盆地 15..坳陷 16.隆起 17.生油门限 18..油气藏

二、问答题

1.石油主要存在于地壳的哪类岩石中,为什么? 2.沉积岩主要都包括哪些类型的岩石? 3.根据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石油是如何形成? 4.根据有机成因学说,油气的生成条件是什么? 5.天然气都有哪些成因类型?

6.为什么要研究沉积岩的沉积环境或沉积相?

7.为什么要研究地质构造?(会看基本地质构造图)

8.油气是如何运移、聚集起来的?油气的二次运移过程中,其运移的方向是什么?

9.什么是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地质圈闭及类型(能认识主要的地质圈闭图)?对形成油气藏起什么作用?

10.储集层具有什么基本条件才能存储油气? 11.形成工业油气藏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12.形成油气藏的六大基本地质要素是什么? 13.油气藏主要有哪些基本类型?

14.世界上大型油气田主要都是什么类型的油气藏?

15.油气藏的主要分布规律?

第三章 石油勘探

一、基本概念 1.地质储量 2.探明储量 3.控制储量 4.预测储量 5.油气苗 6..二维地震 7.物探 8.化探 9.三维地震 10预探井

二、问答题

1.油气勘探的目的是什么?

2.石油勘探过程的主要顺序或基本思路是什么?勘探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研究对象和得到的储量有什么不同?

3..石油勘探主要包括钻前间接手段和钻探直接手段,具体都有包括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4.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为什么主要使用地震勘探技术,而其他技术采用相对较少? 5.油气测试的目的是什么?

6.地球物理测井的目的是什么?各主要测井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7.什么是地质录井技术?主要包括那些方面的录井?

8.为什么石油勘探较一般固体矿藏勘探难度更大、更复杂?

第四章 钻井完井

一、基本概念 1.钻机

2.水平井(能够画出示意图)3.定向井(能够画出示意图)4.丛式井(能够画出示意图)5.分支井(能够画出示意图)6.直井(能够画出示意图)7.固井(能够画出示意图)8.完井 9.井下动力钻具钻井 10.转盘钻井 11.套管

二、问答题

1.钻井的目的是什么?

2.旋转钻井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3.整个钻井设备有哪几个系统?这些系统的作用目的是什么? 4.什么是钻井事故?主要有哪些钻井事故,井喷是怎么发生的? 5.旋转钻井中钻头的作用?最常用的钻头有哪些? 6.井筒中钻具从上到下是如何组合成的,画出示意图。7.什么是钻井液?其在钻井中的作用是什么?

8.有哪些完井方法,其分别主要所针对的地层类型是什么? 9.射孔完井的方法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10.钻井过程中的一开、二开等是什么意思? 11.什么是固井?固井的目的是什么?

12.钻井液在钻井的循环系统中如何循环把岩屑带到地面上(画出示意图)? 13.固井注水泥在固井中的作用是什么? 14.钻丛式井和水平井有什么优点? 15.什么是平衡钻井和欠平衡钻井?

第五章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一、基本概念 1.孔隙度 2.渗透率 3.含油饱和度 4.原油可采储量 5.原油采收率 6.开发方式 7.采油速度 8.经济采收率 9.自喷采油 10.机械采油 11.地层压力 12.综合含水率

二、问答题

1.油气藏开发中的驱动(能量)类型包括哪几类,解释各驱动方式的特点?

2.什么是油气田开发方案,核心方案是哪个方案,合理的开发方案应符合什么要求? 3.什么是面积注水,画出反五点法注水的示意图?

4.一般油田按产量划分为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油田都处于什么样的发展形势? 5.什么是生产压差,画出示意图? 6.什么是分层开采,画出示意图?

7.什么是原油的饱和压力?当油层压力低于原油饱和压力时,会对油藏原油的流动产生什么影响?

8.机械采油有哪几种方式,作用特点是什么?那种方式最为常用? 9.油井为什么会结蜡、出砂、出水?

10.常用的增产措施(改造技术)主要有哪些方法?其提高单井产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1.描述水力压裂的过程。12.为什么要注水开发?

13.油田注入水水质应满足什么基本要求,对注入水一般要进行哪几个方面的处理? 14.15.16.17.18.简述抽油机有杆泵采油设备组成及采油原理。为什么要用注蒸汽方法开采稠油?

为什么要提高原油采收率?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有那些方法? 解释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方法? 简述油藏开发和气藏开发的主要差异。

第六章

油气集输和储运系统一、基本概念 1.LNG 2.LPG 3.原油脱水 4.原油稳定 5.原油储存 6.天然气脱水 7.油库 8.长输管道 9.成品油管道 10.输油 11.输气 12.集油 13.集气

14.油气水分离

二、问答题

1.天然气的管输气质主要都有哪些指标要求?

2.简述油田油气集输主要过程及气田天然气集输主要过程(能画出示意图),主要涉及哪些主要设备。

3.油气分离主要设备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多级分离? 4.油田原油脱水处理的顺序及方法? 5.原油稳定的作用是什么?

6.什么是轻烃回收?为什么要进行轻烃回收? 7.原油和天然气长距离输送分别有哪些方法?

8.简述长距离输送管道流程(画出示意图)及管道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工作。9.长输管道输送油气的优缺点有哪些?

8.为什么要进行天然气净化?包括哪些内容。

9.油、气的储存方式有哪些,主要使用什么方式及主要的配套设备? 10.油库的运营管理较一般的物资储存库有哪些特殊性? 11.简述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及其各个部分的主要作用。

13.在天然气集输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对集输有何影响,如何防治天然气水合物?

第七章

石油炼制和石油、天然气化工

一、基本概念 1.石油炼制 2.石油化学工业 3.馏程 4.馏分

5.直馏产品

6.燃料油品 7.汽油的辛烷值 8.炼厂气 9.润滑油

10.液化石油气 11.天然气化学工业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原油的初次加工?

2.为什么能用蒸馏的方式得到不同的燃料油品?画出分馏塔内部示意图。

3.炼油厂的原油的蒸馏分离主要在哪些设备中完成的?画出石油蒸馏过程示意图。4.什么是减压蒸馏,其目的是什么? 5.通过石油炼制可以得到哪些石油产品?

6.什么是石油化工产品?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产品? 7.原油深加工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哪些工艺方法?

8.为什么通过炼制得到的石油产品不能直接作为商品使用?还需要进行精制调和? 9.柴油的牌号表示了柴油的什么指标及性能? 10.汽油的牌号反映了汽油的什么指标及性能? 11.天然气化工中,甲烷的利用途径有哪些?

12.甲烷制成的合成气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合成气有什么用途?

药学概论复习资料 篇5

第一章绪论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该书确立了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书中描绘了药物相互间关系的理论,称为七情和合。南北朝时陶弘景整理补充,汇集成《本草经集注》,收集药物730种,其中新增365种。2.魏晋时代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

3.唐朝政府编写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物学权威著作,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

4.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9年编写而成,共52卷,收载药物1892种。该书在植物分类学和生物进化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达尔文称其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李约瑟: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的《本草纲目》)5.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医药大量传入,形成西方医药体系:(1)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医院和职业一是开办的医院使西药得以传入;(2)外商西药房和药厂的建立;

(3)我国工商业者开始经营和制造西药;(4)西洋医药书籍的译著。

6.国外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古典药学→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药学→近代和现代药物学发展。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关于药品的定义是: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用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8.没有任何物质本质是药品,药品指一种功能。9.药品按来源分类:一是来源与自然界,二是人工制备;

药品按目的(用途)不同分类:治疗药品、预防药品、诊断药品、计划生育药品;

从药品管理的角度分类,可将药品分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物、基本医疗保健用药、新药、特殊管理的药品、现代药与传统药等 按使用方法分类,有口服药、外用药、注射用药等。

10.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药品的专属性、药品的两重性、药品质量的重要性、药品的时限性。

11.药学是指研究药物的成分、开发、制备、检验、经营、使用及管理的一门科学,是揭示药物与人体或者药物与各种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12.截止2007年底,我国共有药品生产企业(含中药饮品和医用氧生产企业)6913家,其中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682家。

13.药学的功能和任务:为人类的健康研制新药,生产供应药品,保证合理用药,科学监管药品,培养药师、药学科学家和企业家。14.合理用药应注意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当性。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1年2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16.2007年底,全国医疗机构中共有药师(士)32.5万人。1995年底,我国实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截至2008年底,全国162632人取得执业药师资格。17.药学是医疗保健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药物化学

1.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2.药物是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和诊断作用或用以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按其产生的生理功能不同一般分为预防药、治疗药、诊断药和保健药。3.人类最早使用的药物为天然药物。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化学家在合成药和天然药的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

5.新药的创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6.新药研发三阶段: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化合物、筛选和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是评价新药的关键阶段)。

第三章天然药物化学

1.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研究天然产物中具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学科被称为天然药物化学。

2.一次代谢:能够维持植物体代谢活动的代谢活动。(产物:糖、蛋白质、脂肪、核酸)

二次代谢:以一次代谢产生的产物为原料(或前体),经不同途径进一步合成的过程。(产物:结构千变万化的化学物质)

3.有效成分:一类具有一定生理活性、能够用分子式(结构式)表示的单体化合物。

4.《天然药物化学》主要研究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测定、药理及生理活性、药物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5.1806年从鸦片中提取吗啡,是天然药物化学的起源。

6.生物体内所有化学变化称为代谢,涉及生物基本结构基本结构的构件物质和能量产生的代谢称作初级代谢。

7.先导化合物又称原型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药理活性的化合物,但作为药物来讲还不够理想。8.寻找和发现先导化合物是新药研究的第一步。9.从中药黄花蒿中分离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10.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常从有效成分生理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工作开始。11.天然药物化学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升华法。其中溶剂提取法应用最广泛,根据提取溶剂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水提取法、醇提取法、其他常用有机溶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第四章药理学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物效应学、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简单说即在药物影响下机体发生的变化及其机制;另一方面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物动力学、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及其排泄等药物的体内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如何进行处置,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2.药理学的任务:阐明药物作用及其机制;阐明药物体内过程及其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3.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药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4.药物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兴奋和抑制。5.药物的作用方式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6.药物的作用特点是具有选择性,其选择性与下列因素有关:药物分布、药物结构、细胞结构、药物剂量。7.药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8.根据药物的治疗效果,治疗作用分为:对因治疗、对症治疗、补充治疗。9.药物的不良反应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

10.量效关系是药理学的核心概念,是指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或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强弱成一定关系。

11.量效关系中药理效应有两类,一类是量反应,另一类是质反应。

12.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上观察到评价量反应的主要指标有:1.最小有效量、阈(yu)剂量、阈浓度,指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浓度;2.最大效应或效能,指药理作用最大值;3.效价强度。

13.评价质映的指标有:半数效应量、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TI 14.受体指位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上,能与相应的配体分子特异结合,传递信息,引起生物效应的大分子蛋白质。

15.药物的体内过程主要研究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它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过程,简称ADME系统。其中吸收、分布、排泄属于转运过程,代谢属于转化过程。

16.参与代谢的酶分为专一性酶和非专一性酶。

17.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代表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参数。

第五章药物分析学

1.药物分析学是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因此,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2.我国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包括:法定标准和非法定标准;临时性标准和正式标准;内部标准和公开标准等。其中,法定标准又可分为中国药典、局颁标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为《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简称局颁标准。

4.中国药典出版有英文版,其英文名称Chinese Pharmacopoeia,缩写Ch.P。5.在药物分析工作中供参考的外国药典主要有: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欧洲药典、国际药典。

6.药品质量管理的法定性文件: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L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SP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简称GCP 7.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名称、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贮藏。8目前我国药品名称的种类有三种:通用名、商品名、国际非专利名。9.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为:取样、性状检查、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第六章药剂学

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为适合于疾病的预防治疗或诊断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溶液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乳膏剂、栓剂、气雾剂等。

3.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和理论的科学称为制剂学。

4.药剂学的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5.选择和设计药物剂型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毒副作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生物等效性;使用方便;生产性、经济性。

6.药剂学的基本理论指药物制剂的配制理论,包括处方设计、配制工艺、质量控制、合理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7.药剂学的主要任务有: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制剂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的研究与开发、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开发与质量控制。

8.剂型的重要性:不同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不同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不同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不同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稳定性、有些剂型可以产生定位或靶向作用、有些剂型影响疗效。9.药物剂型的分类:

(1)按物理形态: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

(2)按分散系统: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性、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性。

(3)按给药途径: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给药剂型、呼吸道给药剂型、皮肤给药剂型、粘膜给药剂型、腔道给药剂型。

10.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临床药剂学。

第七章中药学与生药学

1.广义的中药是指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植物、动物的整体或其某一部分组织器官及动植物某些代谢产物、微生物发酵产物、矿物及其化学物质。狭义的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及其配方、制成品。2.中药分类:

(1)按原料来源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2)按药用部位分为根和根茎、全草、叶、花、果实和种子、树皮和根皮六大类;

(3)按功能分为解表药、清热药等20多类。

3.中药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的来源、产地、栽培、采收、炮制加工、鉴别、性能、物质基础、功效及应用的知识的一门学科。4.中药学在我国被列为一级学科,其下没有进行二级学科分类。

5.中药性能主要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等五个方面。6.四气又称药物四性,即药物的温热寒凉四种药性。7.五味指酸苦甘辛咸。

8.升降沉浮反映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趋向性。9.中药新剂型:软胶囊,滴丸,缓、控试剂 10.生药泛指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处理或经简单加工处理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第九章药事管理学

1.药物事业简称药事,是泛指一切与药有关的事项,包括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价格广告、监管教育等内容。

2.药事管理学是药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以药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为主要基础的药学类边缘学科,是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药事各部门活动及其管理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3.药事管理学的重要地位:

(1)教育部颁布的药学专业业务培养要求对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六个方面,其中之一是要求学生获得“药事管理和药事法规的基本知识”;(2)药学专业主要有课程十六门,专业课六门,其中之一是药事管理学;(3)国家人事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药事管理与法规被列为四门必考科目之一。

4.药师指接受过高等药学教育,依据法律经过有关部门的考核合格,取得资格,遵循药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在药学的各个领域从事与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科研、检验或管理有关的实践活动的专业人员。5.药师按专业分为中药师、西药师、临床药师。

6.七星药剂师:健康的提供者,决策的制定者,交流者,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终身学习者。

7.执业药师指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中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8.药品质量是指药品满足规定要求和需要的特征总和。药品的质量特征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经济性等方面。

9.药品的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与药用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10.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基本药物的定义:能满足人们卫生保健优先需要的药物,是按照一定的遴选原则。经过认真筛选的、数量有限的药物。

11.根据《药事管理法》以及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新药系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12.在我国,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必需要求符合人员、设施和设备、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规章制度四个方面的条件,通过申请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凭此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后领到《营业执照》,做到“一证一照”齐全。此外,还必须通过GMP认证后取得《药品GMP》证书。

导游学概论复习资料 篇6

一、填空题。

1、全程陪同导游、地方陪同导游、游览点讲解员

2、旅游消费、旅游生产

3、导游服务原理、导游服务方法、导游服务管理

4、道德、知识、能力、身心

5、服务、容貌

6、内宾团、外宾团、出境团

7、起点高、、欲望高、知足感

8、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感

9、导游质量管理、民游激励管理、导游培训管理

二、选择题。

1、D2、B3、A4、C5、B6、D7、ABC8、BC9、ABCD10、ABC11、ABCD12、ABCD

三、名词解释。

1、导游:是以旅游者为工作对象,以指导参观游览、沟通思想为主要工作方式,以安排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为主要任务的旅游接待服务人员。

2、旅游团:是通过旅行社或其他旅游服务中介机构,采取支付综合包价或部分包价的方式,有组织地按预定行程计划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游客群体。

3、散客旅游:又称自助旅游或半自助旅游,它是由游客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形式。

4、导游人际关系: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导游与其他有关人员在物质和精神交往中发生各种类型的相互关系,并伴随着满意与不满意的心理上的距离。

四、简答题。

答:(1)满足游客需要的原则,要求:

①导游禹在接待服务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和分析游客的需要。②要注意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③导游员应尽可能将规范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结合起来。④导游员还要注意对满足游额 要求的“度”的把握。

(2)实现又重效益的原则。

导游员在工作中既要传播知识和文化,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并加强游客同本地人民之间的交流,又要帮助游客顺利消费旅游产品,使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得以实现,推动旅游企业的发展,旅游产品,使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得以实现,推动旅游企业的发展。

(3)坚持合理可能的原则。

对旅游者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要求,如果是合理的,应努力设法实施;如果难以实现或不合理,应做好解释工作。

2、答:(1)主动积极的原则:导游过程中,导游员要主动积极地进行导游。(2)有的放矢的原则:导游服务必须要因人、因地而异。(3)内外有别的原则:适合中国旅游者的导游方法不一定适合外国旅游者,对外国旅客讲解时,注意有些事要保密。(4)计划安排的原则: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时间、地点等条件。(5)灵活机动的原则: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制宜,因地制宜。(6)含蓄无形的原则:导游技巧既有形又无形,充满含蓄的艺术手法,会令旅游者惊叹不已。

五、论述题。

述:导游员要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对于一名优秀的导游员来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1、道德素质:主要包括(1)热爱祖国。(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3)具有高尚的情操修养。(4)具有强烈的事业动力。(5)具有模范的法纪意识。

2、知识素质:包括:(1)导游的知识结构。(2)导游的知识学养。

3、能力素质:包括:(1)竞争进取的能力。(2)独立工作的能力。(3)组织领导的能力。(4)人际交往的能力。(5)处理事故的能力。

4、服务素质:包括:(1)导游的语言素质。(2)导游的服务素质,包括服务意识、服务情感、服务技能。

5、身心素质:包括:(1)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3)思想健康。(4)头脑冷静。

浅口式鞋帮部件设计规律概论 篇7

“素头浅口鞋往往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 一旦在口门边帮面上加饰艺术的透孔图案或镶嵌花边, 可增添生机活力和赏心悦目的感觉, 设计中如在口边加凿花孔图案, 还会令人产生犹如在寂静的山谷中听到泉水叮咚的效果;当然鞋面的色彩、肌理、鞋口形体应与相应的图案配合得恰到好处。”

一、口门造型与鞋帮结构

1、圆口门类型

圆口和椭圆口属于开放性的大圆口鞋, 适合丰满的脚背突出的肉型脚。该类型鞋多表现传统的含蓄美与朴实美平跟和中跟鞋应用较多, 尖头鞋楦和圆头鞋楦都可设计这类型鞋。这类型鞋, 后帮上口形状多为前部圆口弧线直接连到后帮直线。后帮辅助线一带较瘦, 要求鞋帮能紧紧扣抱住脚, 帮口最低点距底边距离约在22~40 mm之间。一般规律是, 随季节和消费心态的变化, 鞋帮高度越来越浅, 鞋也越来越清爽、敞亮、暴露。但当后帮深度降至25 mm左右, 开始出现松脱掉鞋的感觉, 于是就会出现反向变化, 帮体逐渐变深或突变到一定高度。一般常见的帮高为30~35 mm (以23#女鞋外怀的最低处为例) 。

为了跟脚, 后帮高比整舌式、耳式鞋要高, 成鞋外部尺寸高度计算公式为后帮高 (鞋号×2+ (16~18 mm) , 除去帮、主跟、内底压缩量, 即为楦上设计尺寸和成鞋内腔尺寸。后帮过低, 会不跟脚, 出现掉鞋现象;后帮过高, 则会硌脚, 擦伤“脚脖子”。但需注意的是外销鞋与内销鞋高度要求有所差别, 原因是欧美地区人的脚型不同于中国人, 同样大小的脚, 后跟骨及肌肉形体低于中国人3~5m m, 因此外销鞋的后帮高度也低于中国内地穿用的内销鞋。

2、尖口门类型

尖口门、尖圆口门、鹅蛋圆口门属于收缩性的小口门浅口鞋, 适合瘦型脚穿用。它体现出的是苗条、俏丽、矫健、玲珑的美, 尖头、尖圆头鞋楦都可设计此种口门型。小口门具有精致、秀气的风格, 但也有保守、小气、拘谨之嫌, 所以常采用收与放互补的辩证手法, 在跗骨侧下方, 设计弧形曲线, 以鞋侧面帮口线型的波幅振荡, 演绎出春天柔美的旋律。或者在前帮通过艺术构成的技法, 采用错视和联想, 打破口门本身的局限, 产生别有洞天的层次感。设计后帮上口形状, 可以后帮辅助线为线标, 但是设计的实际位置可脱离线标, 可上可下。后帮与前帮可以是一个整体, 也可以缝接或只在里怀压接缝合, 还可以前后帮只浮压、不缝合。所以, 此类型鞋帮的最低高度是无法限定的。如果是前后整帮结构, 一般凹谷部位帮高25m m左右, 后帮高可按前面讲述的浅口鞋后帮高的公式去设定。但后帮上口线不一定都设计成直线, 也可以设计成高于后帮高点的凸弧线, 呈兔耳形或蛙眼形结构, 而后帮中缝高点不能高于公式规定的数据 (如有海绵护跟结构除外) 。高跟和特高跟浅口鞋, 一般都不设计成整帮结构。因为受楦体跷和楦体肉头的影响, 取下来的样板会出现后帮里、外怀上口重叠的现象, 在下料的过程中无法平裁。如强性把它拉直、拉开, 变成整帮, 就会使成鞋鞋上口变形, 穿用时会发生松脱掉鞋的现象。因而常采用的技法是里怀拼接后帮, 或设计外包跟结构, 或采用松紧及皱花边口等辅助技法及利用高伸缩性材料等工艺技巧。

3、方口门类型

方口门、方圆口门又有诸多变种的类型, 即大方口门、小方口门、大方圆口门、小方圆口门, 其大小程度应视设计师的构思而定, 没有定律, 这类口门类型比较适合方头鞋楦、方圆头鞋楦和方扁头鞋楦。方口门、方圆口门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个性:方形呈现刚性;圆形则体现灵柔性;方圆形则柔中有刚, 既体现有主见的事业女性的气质, 也体现了女性的柔韧特性;方扁线形则显得个性突出, 有事业强人的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 尖口门、圆口门、方口门已逐渐褪去亮丽的光环, 显得有些老气和陈旧。鹅蛋圆口门、方圆口门、尖圆口门逐渐演变成为主流。因为这些口门型可塑性强, 与服饰搭配的协调性好, 线性也充满活力, 是设计师表现形式美所很好利用的极好的轮廓线。

4、花口门等类型

花形口门、组合口门是以自然界的各种形体的线型为设计原型而构成鞋口门类型, 如桃形口门、鸡心口门、兔嘴口门、波浪口门、鱼嘴口门等等镶嵌编织出各种图案的花形口门等。组合口门是由两块或多块帮部件组合而成的口门型, 其造型结构主要有对称和不对称两种, 应用的线型可以是直线、斜线、折线和曲线, 组合的交叉点可以在前帮中轴线上, 也可在一侧 (里怀或外怀, 视设计者想要表现的意图而定) , 还可以设计在前、后帮交接处。组合口门设计构思有两种:一种是设计总体线型, 然后分解出两个或多个部件;另一种方法是先设计部件线形及形体, 组合出交接线型和口门、口边线型, 然后完善、定稿。组合口门千变万化, 表达方式丰富, 线性活、动感强。但必须注意的是:设计过程中要认真掌握出楦和穿用时的受力与负荷, 依据结构力学的原理, 躲避和分解受力聚焦点与聚集线, 增强部件组合口边线型的承受力;认真掌握材料性能, 正确使用材料, 以免由于受力过强而造成设计上的质量事故, 从而导致设计失败。

二、鞋帮结构设计规律

浅口鞋的前帮部位可以是素头无任何花饰的, 它主要以口门造型、楦头头型来展现其韵味, 犹如淡香素雅的花草;也可以用构成的技法装点帮面, 表达各种情感和韵律, 如设计中常用里、外怀造型线形的对比及前、后部位或中心与四周的线饰、花孔、穿编等装饰变化的对比手法。运用平面构成中的重复和借助框架网, 将前帮组成有规律和有秩序的构成关系, 显示出有节律的机械美感。或者运用渐变、发射的构成技法, 以孔眼等形式, 由中心向两侧或由一侧向另一侧构成对称或不对称图案。在渐变的起点和发射中心, 也常以装饰件来点缀, 它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主次分明, 增强视感效果。在浅口鞋的鞋帮上, 也常应用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图案构成技法, 来烘托帮口或帮面。它的巧妙运用, 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能静中有动, 动中求静, 使喧闹变成律动。比如设计中如在素头浅口鞋的口边加凿花孔图案, 会令人产生犹如在寂静的山谷中听到泉水叮咚的效果。素头浅口鞋往往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 一旦在口门边帮面上加饰艺术的透孔图案或镶嵌花边, 可增添生机活力和赏心悦目的感觉。当然鞋面的色彩、肌理、鞋口形体应与相应的图案配合得恰到好处。在两块或多块部件组合要注意部件形体美和部件间的比例关系。前帮分割成里、外怀部件时, 如果以结合线的优美线形来展示艺术魅力, 则多为里怀件压外怀件, 同时使压接的结合线具有立体感和强化结合处的线形美。如果为取跷和提高出材率进行暗接, 则采用前帮件压后帮件或在里怀对接, 使接缝隐蔽一些。在鞋口的正前方或外怀口门角的前方, 都是设计花袢、装饰件的地方。如果袢、结设计在口门正前方, 则要以中轴线为准, 令袢结中线与中轴线重合, 否则会产生不稳之感。花袢、花结的方向可以是前后向或左右向。外怀鞋口角上的装饰件, 则可正放也可斜向放。斜放的斜度应与口门角度相协调。花袢、花结和形体要在自然界中索取素材, 经过整理变形的艺术加工制作而成。往往因为鞋要配服装, 所以常将衣服上的领、袖、腰带、花结等引进和移植到鞋上来。

每一种花结、每一种放置方法和组合变化, 都是以形象艺术语言来表达特定的情感、韵味和寓意, 不可生搬硬套。花袢可以单独用金属、塑料、皮革、珠玉等材料预制而成。也可以用鞋料或装饰件结合而构成。还可以在鞋帮口门外的正、侧方, 扭编花形, 以口门处部件扭编、穿编花形。花袢的大小与鞋楦头型、口门要协调一致, 花袢色泽、肌理与鞋面要相辅相成。

三、鞋前帮长度设计规律

浅口鞋的脸长流行性很强, 通常不能套用某些书本上规定的死数据。不过鞋脸长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规律, 如夏秋之交的浅口鞋鞋脸较短,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会出现逐渐加长的现象, 但加长到一定量时, 又会骤然停止;春季的浅口鞋鞋脸较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缩短, 这一变化并不完全符合季节气温的变化, 常受竞争和营销心理的影响:每一年 (或每一时期) 都有浅口鞋流行畅销的鞋脸长度, 它往往是前一年或前一时期畅销品的发展演变, 也有跟随某一地区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形。设计者还必须注意市场上意外的冲击所产生的骤然变化。

在设计鞋脸长度时, 无论流行长与短, 设计者应关注两个条件:一是人体运动的生理条件, 浅口鞋不是拖鞋, 它必须抱脚 (跟脚、抱得住脚) , 不允许有松脱掉鞋的感觉, 鞋抱脚的关键除帮口的松紧和楦体后部弧线外, 主要是楦面跖趾部位。当鞋脸很短, 甚至露出拇指丫点时, 鞋口不能过宽, 口门两侧 (前帮两翼) 必须能包住第一跖、五跖的距趾关节和肌肉, 否则就会有松脱掉鞋的感觉如果鞋脸长超过跖趾线, 则口门可以宽一些, 前帮两翼则可以浅一些 (低一些) , 甚至可以设计成断腰 (腰窝点前无帮件) 的形式。另一个条件是整体线型的和谐美。鞋脸的长短不仅与鞋口型有关, 还必须与鞋楦头型搭配和谐。如高厚头、大方头、大圆头楦, 就不适合超短脸鞋和短脸鞋。尖圆头、小方圆头、薄坡型头楦, 适合短脸鞋。设计中必须兼顾楦型、口门类型、鞋脸长、袢结装饰件等诸多因素, 只有它们的节奏、韵律和谐一致, 才能构成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作品。

四、口门造型变化规律

口门部件造型的变化是指在浅口鞋口门处, 仿制满帮鞋的鞋舌、鞋耳、围盖、开口等多种形式的变化, 结构上仍属于浅口门类型, 外形上增加了花色品种。这些都是在口门外形变化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1、仿舌式鞋的变化 (如图1所示)

舌式鞋因为特征部件鞋舌而得名, 鞋舌的形状与大小形形色色, 多种多样, 浅口鞋口门造型针对鞋舌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许多变化, 演变成具有舌式特点的浅口鞋类型。

图1中 (1) 是仿整舌式鞋的变化, 鞋舌的背中线是前帮背中线的延长线, 截取适当舌长舌宽后, 自O点附近拐弯进行后帮设计。由于拐弯点靠前, 与背中线上的起弯部位相近, 可以不作转换跷处理。但要注意, 这种方法不适于满帮鞋类。

图1中 (2) 是仿横断舌式鞋的变化, 断舌部位是口门形状。由于鞋舌断开, 所以取鞋舌背中线时要取在前后帮背中线夹角的去处, 类似的断舌部件都照此处理。如果鞋舌背中线取在后帮中线上, 绷帮后鞋舌上翅, 如果仍取在前帮背中线上, 口门形状易变形。

图1中 (3) 是仿纵断舌式鞋的变化, 鞋舌不断开, 仍取在前帮背中线上。但要注意两个下脚, 里怀靠前3 mm左右。

2、仿耳式鞋的变化 (参见图2)

耳式鞋有内耳式和外耳式的区别, 仿耳式鞋的口门部件造型也有内耳外耳的不同特征, 但这些鞋耳的装饰作用远远大于它的开闭功能, 因此鞋耳常用穿花条的形式固定起来。设计鞋耳时不脱离V0H线。

图2中 (1) 是仿内耳式鞋的变化, 鞋耳控制在前帮控制线上, 口门位置前移, 口门外形随鞋耳变化。

图2中 (2) 是仿外耳式鞋的变化, 先设计出鞋耳外形, 再设计压茬线定前帮, 确定口门位置和鞋耳。

3. 仿围盖鞋的变化 (参见图3)

在浅口鞋的前帮上设计围盖部件便形成了仿围盖鞋的口门造型变化。由于这种围盖结构与满帮鞋的围盖结构相同, 也要有位置、外形、里外怀区别和工艺跷的要求。在楦背部位较平缓时, 可以不加里围盖的工艺跷。

图3中 (1) 是圆口门围子鞋, 围子压鞋盖, 口门为圆口门外形。

图3中 (2) 是浅口门盖鞋, 鞋盖压围子, 鞋盖上可进行拼接、配色等花色变化。

图3中 (3) 是浅围子式浅口门鞋, 又长又窄的围子还可以配上其它的变化。

4. 仿开口式鞋的变化 (参见图4)

前开口式鞋都有前帮背中线来控制开口宽度。

图4中 (1) 是开一个葫芦形的窄口, 配以围子的变化。

图4中 (2) 是开一个宽口, 两侧出现大耳形的部件, 用EP线控制, 鞋口为凹形弧线。

图4中 (3) 的开口类似挖掉一个小鞋盖, 以横条装饰。

五、其他部件造型变化规律

在浅口鞋的侧帮上配以鞋带, 可以提高抱脚能力, 扩大了鞋的适穿范围, 这些鞋带的变化, 构成了浅口鞋的另一特色。其中以女圆口一带鞋为最具代表性。

1. 圆口一带女鞋的设计 (参见图5)

先设计出女圆口门鞋, 然后在后帮腰上再设计出一条横带。

横带位置, 一般不超过E点。

横带宽度取在10~12m m。

横带长度:里怀一侧距鞋口14 mm为钉鞋带位置, 延长到背中线时高出楦背5m m, 因为楦跗围比脚瘦。再下延到外怀距鞋口14 mm为中心孔位置, 上下各取7 mm再打两个孔, 距最后一个孔位30m m左右为鞋带外怀端点。

2. 鞋带的变型 (参见图6)

图6中 (1) 是浅口门鞋变化后的一带鞋。钉鞋扦位置有个台子, 高度10 mm左右。

图6中 (2) 是直带变斜带, 自里怀口门处开始, 斜向外怀一侧, 斜度的掌握可用带子尺直接从鞋楦上量出, 标出起始位置后再设计。

图6中 (3) 是拉手带, 鞋带变化类似后帮上的鞋耳, 可用系带、钉扣、尼龙搭扣等方式连接。

图6中 (4) 是围带, 围带长度在2倍的EQ长度基础上再加放45 mm钉扦, 打孔位置。后包跟上口形成环套, 把围带套起来。

3. 丁带的变化

丁带鞋是较特殊的女浅口鞋, 由于丁带与横带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结构, 所以设计丁带鞋时要有跷度处理。其处理的关键是让丁带与横带搭配平伏。按丁带结构特点, 又分为整丁带与断丁带两种。

(1) 整丁带式女浅口鞋的设计 (参见图7)

丁带的背中线是前帮背中线的延长线。丁带的长度要由横带的位置来确定。假若横带取在E点, 则先作出横带的位置。横带宽取12 mm时, 丁带宽在18~20 mm。设计出丁带拐弯的圆弧, 找到拐点定O′点、然后以O′点为圆心, OE长为半径作圆弧, 与丁带背中线交于EO点, 即为丁带长度控制点。取样板时后端加放一个折回量, 折回量的大小相当于横带宽再加5 mm。

(2) 断丁带式女浅口鞋的设计 (参见图8)

断丁带的断帮位置在口门, 丁带的背中线取在前后帮背中线夹角处。截取丁带长度、测算宽度的方法同整丁带鞋。

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 基础医学概论 免疫系统 教学设计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供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了解医学概貌,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整合课程。其内容以“分子一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为主线,涵盖了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藥理学、遗传学等十门课程[1],通过对基础医学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系统性的理解和掌握。

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基础医学概论中非常重要的一章,涉及了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医学免疫学等学科,其教学内容深奥枯燥、概念抽象繁多、机理复杂,一直都是教学中的难点。下面笔者以此章为例谈一下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设计中的体会。

一、教材分析

笔者所讲授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医学概论》[2]第18章“机体的免疫系统”。目前的理论学时为10个学时,要完成教材整章的教学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结合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密切联系特异性免疫应答两条主线(细胞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应答)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对面面俱到的教材做一个大幅度的修剪,达到“够用”为度。如免疫耐受、超敏反应、免疫学诊断、预防和治疗等作自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之前所述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知识基础,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3.掌握重要的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功能;4.掌握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5.熟悉T、B淋巴细胞的重要表面标记分子;6.熟悉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及应用。

由于学生在高中生物时接触过免疫系统,对其分类、组成及功能有一定的认识,对该部分知识的加深与拓展也较易理解,因此本章的难点在于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二)能力目标:在知识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我们力争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能力目标。

(三)情感目标: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方法

非医学专业招生大多是文理兼收的,有些学文科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对涉及较复杂机制的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极易形成思维疲劳,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比喻法、讨论归纳法、案例分析法、PBL教学法等,提出问题找到基础与临床与生活经验的切入点,循序渐进将科学知识的讲授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如在讲解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时,首先提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发现了一种有“世纪瘟疫”之称的疾病——艾滋病,对艾滋病,同学们有多少认识?同学们知道艾滋病患者会有什么临床表现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使学生能更好的形象理解,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在师生讨论、互动中,轻松的掌握了知识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温故导入法、提问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如讲“机体的免疫系统”这一章绪论时,首先通过口头提问:人体的“国防部队”是什么?一个国家需要有自己的军队来抵御外来的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维护人民生活的稳定,那么人体的“国防部队”有什么功能?以此来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导入新课。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又提出新问题:人体的这个“国防部队”是怎样运作的?这时学生带着寻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进入了新学习情景中,既激发了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求知欲,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在讲“补体系统”这一节时,我们可以这样设问置疑,“异型输血会出现什么后果?”,“溶血”;“而在血型检测试验中,A型血与A标准血清体外出现凝集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人体内有溶解红细胞的物质——补体”;“为什么正常时不出现溶血?”,“为什么体外很容易失去活性?”等等。这样的设问使教学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结合教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在“机体的免疫系统”的第一节授课中,笔者首先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入免疫的概念,通过对一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经历,从而提出抗原的概念、免疫的概念以及免疫特异性这一重要特点;采用比喻法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的指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特点,讲授中枢免疫器官的解剖学特点和组织学特点,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出临床骨髓穿刺的部位;利用课堂讨论法,并结合多媒体视频展示骨髓和胸腺的功能。最后利用归纳式板书的方式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式掌握并记忆。

(三)问题小结,引发思考

1.人类在许许多多病菌、病毒存在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健康地生活?为什么老年人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肿瘤发病率较高?得过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一般不再患流行性腮腺炎,为什么?2.无偿献血对人体有害吗?为什么?胸腺在机体免疫中起什么作用?

(四)课程总结

基础医学概论作为一门整合课程,由于教学内容上的复杂性、特殊性,授课对象的特定性,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对于教学过程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昌洙,刘卫东.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76-77.

[2] 李利兵,朱大年,汪华侨.基础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物流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下一篇:做好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