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数学教学计划

2024-08-15

苏教版七下数学教学计划(精选9篇)

苏教版七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大地鸡鸣,人类的(chuī)烟升起。在这片友好的大地上,万物欢欣,生机(péng)勃,土地丰(ráo)。我们用感恩的心情,声声祈(dǎo):大地,早上好!

2按要求填空。(10分)

(1)2003年6月,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凄异景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将喜迎各国嘉宾。用《论语》中的“,(3)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句是。

(4)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或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的开卷诗。

3、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四月春风里摇曳的青草嫩尖,柔软的扫帚草丛,①,②。究竟是为什么踏上了脚下这块沉默而坚硬的土地的呢?

A、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B、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C、①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D、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②让他轻轻地漂浮,又让他深深地沉醉。

4品读下面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诗,然后答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2分)

句子:理由:

5、在“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另选一种“家电”,写一句讽喻人类的文字。(2分)

示例: 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众人的摆布。

空 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6.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一些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已不能熟练地使用苏州话进行交流,在“90后”中甚至出现了“无方言”人群。对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人则认为苏州人就应该说好苏州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理由。(3分)

二、阅读(35分)

(一)、阅读《地震》,完成7~12题(14分)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7.选出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2分)

A、鸡鸣犬吠/满城/中

B、俄而/几案/摆簸

C、人眩晕不能/立

D、栖霞山/裂;沂水陷/穴

8.将文中的比喻句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两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2分)

A、众骇异,不解其故(原因)未布瓦,上轻,故如此(因为)..

B、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正在)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才)..

C、自东南,向西北去(从)六幕相持,自不能动(自然,当然)..

D、方知地震,各疾趋出(疾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这些标志性的词语。(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找出文中体现人们情绪变化的词语(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5题。(6分)

[甲]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

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现

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①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

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②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乙]⑪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⑫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⑬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

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

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⑭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

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⑮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

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的、更猛烈的寂光。

⑯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

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

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

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⑰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进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3甲文中两个”这”分别指什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比较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二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乙文结尾“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有什么深刻的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20题(15分)

①自打上大学开始,我就成了一个游子,一只风筝。我浪迹天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飞到离家万里的南方来。总想衣锦还乡,于是一年又一年地推迟回家的行期。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带领妻儿回到相隔快20年的故乡去。

②和爹娘相见的那一刻,所有的感情和语言都化成了眼泪,四十多岁的我,竟像个孩子一样哭个不停。娘喊着我的乳名,不停地安慰我,就象我小时在外面受了委屈,她把我揽在怀里,拍着我的头安慰我一样。我就越发哭得厉害。怎么忍也忍不住。

③平静下来以后,娘便开始向我诉说这些年来家里的变化。爹和娘现在早已不住在农村。他们随着哥哥和妹妹搬来县城,又搬了几次家,才住进现在的楼房里。虽然住的是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

④娘说:“一搬三穷。不少东西都扔掉或者送人了。没有办法。”娘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她说:“你快来看,就是你早先写的那些字啊本啊,娘一点没敢动,怕你有用。”娘说着,弯下腰吃力地从床下拖出两只纸箱子来。

⑤我的心忽地一热,眼泪又涌上来。从中学时代开始迷上写作的我,那时总和娘共着

一盏灯,在纸上写写划划。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曾写过些什么,自己早已忘记,但是,娘却把它们留下来了。

⑥我慢慢翻检着这些当年乱七八糟堆着现在却叠得整整齐齐已经发黄的纸片,虽然时间的先后错乱不顺,但上面的字迹仍然不断激起我对青年时代美好时光的回忆。我清楚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向娘交代过,这些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用它引火。然而,娘竟然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它们!搬了几次家,其他都可以送人,唯有这些东西她还珍藏着,我的亲娘啊!

⑦我看着这些东西,娘就站在一边,恭恭敬敬地看着我。娘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

认识,也不懂什么叫做“文章”。但她知道我是作家,作家是写书的,写书的都了不起。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⑧“儿。有用吗?”娘在一边极小心地问我。“有.有啊!”我的亲娘啊!我用力点着头,眼泪也跟着落下来。我真的想大声地说句谢谢,可这是我的亲娘啊!

⑨在家的日子里,我花了不少时间,把这些纸页一张张认真整理好,装订起来。娘见我这样,高兴得什么似的,不断地说:“我就总觉着你的这些东西有用嘛。你爹想用它卷烟,让我挡住了,我宁肯上街给他买大白纸。我就琢磨着,啥没用,写的字总会有用的!

⑩临行,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把两个纸箱留下。郑重其事地交给娘。我说,用它的时

候我会回来取的。娘说:"你放心,保证一页都不会少的。”说着,又小心翼翼把纸箱放回到床底下去。

⑾现在。我重新回到了南方。但我知道,我的根永远都会留在北方。因为在那里,我的娘在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选自《南方日报》,作者申平。文章有改动)

16、结合全文看,本文题为“母亲的守望”,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含义?(2分)

17、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特点,并说说写出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3分)

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

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18、文章第③段中写到,母亲住的是城里的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这个细节在文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3分)

19、文章写“我”对自己年轻时代写写划划留下的纸片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把这个变化概括出来,并简要说说出现变化的原因。(3分)

⑪ 年轻时代:; 20年后回家时:

⑫ 变化原因:

20、你从这篇散文中读出了一位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你能用一两句古诗文形容这种情感吗?请简要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4分)

三作文(40分)

21、题目:我愿意--------)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

1.炊蓬饶祷(2分。每格0.5分)

2⑪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⑬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等

⑮红楼梦

3、D

4(1)D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入旧年”;回答中要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5、(1)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它戴了一顶帽子。

(2)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

6.无统一答案。参考要点:我们既要学好普通话,又要会说苏州话。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是我们使用的第一语言,学好普通话,能与更多的人交流。但是,提倡普通话并不排斥苏州话,苏州话是苏州地区最基本的文化符号,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苏州人讲苏州话,地方特色鲜明,更有一种亲切感。(3分)

7.①.B

8.“有声如雷”“喧如鼎沸”句

9.C

10人们头晕目眩,不能站立,(只能)坐在地上,任凭大地旋转倾侧。

11时间顺序(1分):戌刻 俄而 久之 逾一时许等(各0.5分)

12骇异—失色—稍定(各1分)

13①是指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②鲁迅先生的逝世对中国革命的损失

14甲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抒情,乙文还有记叙的表达方式。

15.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人们在悲愤中看到光明和希望。

16(1)母亲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2)母亲坚守着她对儿子不变的爱,坚守着她对儿子不变的牵挂。

17、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在娘眼里,是“天下第一”;“胡乱涂鸦”,成了不起的“经书”,这里用对比(夸张)手法写出了母亲为儿子而骄傲的近乎崇拜的爱。

18、写出母亲始终保持着农村妇女习惯和品德的朴素性格;暗示着母亲对“我”的守望,为下文写母亲“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作铺垫。

19、(1)年轻时代:认为没什么用,乱七八糟堆着,让母亲用它引火;20年后回家时:认真整理和装订好,郑重其事地交给母亲保存。(2)变化原因:为母亲对儿子留下的纸片的珍视而感动,被母亲在守望纸片中体现出执著不变的爱所打动。

20、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1)参考示例: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执著不变的,难以衡量的(2)参考示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3)参考示例: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永远不变的,做儿女的若是感受不到这一点,将是终生的遗憾。

21作文

苏教版七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2

相对于一般的古诗教学, 由于“文包诗”课文中对古诗的重点内容、深远意境, 配合插图进行形象的再现, 对古诗中个别比较生僻的词语和费解的诗句, 也相机作出贴切自然的通俗解说。因此,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诗歌情感的体悟也显得更为轻松。很多时候, 学生通过自读也能大致理解课文内容, 对诗人的情感也能做出相对准确的把握。

我们的教学难道就仅仅停留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诗歌情感的体悟上吗?

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如何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一、莫怨晓霜颜色浅, 只是寒露未着深———学法指导, 引领提升

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已经没有任何的难度, 如果一味地讲解内容, 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是原地踏步, 没有任何的提升。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针对学段特点,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如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品读第三自然段, 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出示:

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 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 他们就各奔东西, 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生1:我从“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和“形影不离”读出他们的感情非常深。

(课件在“一起、一起、形影不离”下面加点, 同时在“形影不离”的右下角出示:感情深)

生2:从“很少”我读出苏轼和他的弟弟很少见面, 非常思念他的弟弟。

(课件在“很少”下面加点, 同时在“很少”的右下角出示:见面少)

生3:我从“七个年头”看出他们分开已经很久了。

(课件在“七个年头”下面加点, 同时在右下角出示:离别久)

师:我们读书的时候, 可以把关键的词语圈出来, 将自己的感受在旁边注一注, 学着老师这样试一试。

师: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 现在却很少见面, 现在分开又有七年了, 怎能不思念啊!能把这股思念之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1: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 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 他们就各奔东西, 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生2: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 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 他们就各奔东西, 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师:在这月圆之夜, 苏轼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分别七年之久的弟弟,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1:我体会出苏轼和他的弟弟感情非常深, 苏轼现在也非常孤独。

生2:我觉得苏轼非常思念他的弟弟, 因为他们的感情曾经那么好, 现在却天各一方, 不能相会。

师:是啊, 月圆人不圆, 曾经的手足情深, 如今怎能不思念呢?一起读。

生齐读: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 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 他们就各奔东西, 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通过教师示范、总结, 学生实践, 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也掌握了读文批注的方法,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 让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深刻对话, 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形成。

当然学法指导还有很多, 如理解词语的方法,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等,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段特点灵活运用, 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信经过“寒露”的深入, “晓霜”必定闪现奇异的光彩!

二、流云写意梅枝老, 雪后青峰色更浓———拓读解诗, 独辟蹊径

中华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 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幽远的艺术境界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品味。然而如此深远的诗歌意境如果用我们现代的白话文加以描绘, 就会丢失其原有的味道。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美好意境呢?撇开传统的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另辟蹊径, 运用“拓读”的方法。

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读课文, 思考王维为什么会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

拓读一:感同身受, 体会孤独

生1:15岁那年, 他就离开家乡, 来到京城长安, 不觉已经两年了。

(出示该句)

(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谈感受并指导感情朗读。)

师:读着读着, 我想到了白居易的一句诗, 它非常形象地刻画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苦无依。

出示: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教师引导学生读:“抱膝灯前影伴身”。

师:懂吗?

(生摇头)

师:不懂没关系, 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字的意思猜一猜。

生:抱着膝盖坐在油灯前, 只有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相伴。

师:你猜得真对, 就是这个意思。师:只有影子和自己相伴, 多么地孤独啊!生齐读:抱膝灯前影伴身。

(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有多少个夜晚, 他都是生齐读:抱膝灯前影伴身。

拓读二:感受热闹, 反衬孤独

生:一大早, 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出示该句)

(师引导学生读出热闹的气氛)

师:记得清朝诗人叶燮有一句诗将节日的欢乐景象描写得十分生动, 让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

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 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 春在千门万户中。

注释:

肩摩:肩膀相互摩擦。形容人很多, 很拥挤。

毂击:指并行的车子相触击, 形容车马川流不息。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句诗。

(生自由读诗)

师:这句话能读懂吗?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 借助注释先说说每个字的意思, 再连起来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生:大街上人很多, 很拥挤, 车马川流不息, 非常热闹。

师:大街上行人摩肩接踵, 车来车往, 多么的热闹阿!齐读诗句。

生齐读:肩摩毂击乐融融。

通过有效的拓读, 不需要费尽心机地解释, 学生在另一句诗或另一首诗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诗情, 感悟了诗意。同时在拓读中也扩展了阅读面, 积累了其他诗句, 可谓一举两得!相信通过这种独辟蹊径的方式, “流云”必定衬“梅枝”, “雪后”更显“青峰”浓!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 加强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

学生在了解诗意, 感悟诗情, 积累诗句之后, 更多的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诗句。只有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 才能真正内化语言。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设这一环境与平台。

如学习《咏华山》之后, 我为学生创设运用诗句的平台:

师:不仅仅是华山, 登上任何一座雄伟的高山, 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出示:

登上雄伟的泰山, 看到_____,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

登上闻名天下的黄山, 看到_________,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_。

登上高高的衡山, 看到______,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_____。

生1:登上雄伟的泰山, 看到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生2:登上高高的衡山, 看到太阳离自己那么近, 仿佛伸手就能碰到,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生3:登上闻名天下的黄山, 看到其他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苏教版数学教材使用 篇3

学校要求各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采用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数学课的教学中按照这五个步骤:(1)自主学习。(2)交流反馈。(3)例题讲解白板展示。(4)拓展延伸。(5)小结与质疑。现在我就选择其中的几个案例来讲讲我是如何在合作学习中使用教材、研究教材的。

案例1:自主学习

通过研究教材,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解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师要通过内化,并将其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要求:

课题:因式分解(3):

自主学习:

1.什么叫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有哪些方法?

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x2y+8xy-8y; (2)a2(x-y)-b2(x-y);

(3)a4-16; (4)81x4-72x2y2+16y4

思考:分解因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顺序为:(1)独立思考(4 min);(2)有意向地白板展示第3题(同时组队交流,2 min);(3)抽号小组结合白板反馈。

在这个操作中特别要注意的是白板展示的孩子,需要是学习因式分解中下水平的孩子,通过他们的错误分享给学生加深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

案例2:交流反馈

针对学生实际和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为学生设计了符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任意画一三角形,比较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那么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

1.独立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

2.圆桌会议:组内成员交换意见,组内求优。

3.共享:抽号上讲台展示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

4.教师点拨:这一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讨论时,不断阐述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然后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思考方法,再进行突破和创新。通过抽号反馈,使得每位孩子在课堂上都能适时的紧张。并且抽号孩子的表现和小组捆绑。教师会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层次给予评价。每个小组按规则进行奖惩,让每个孩子都能学到知识。

案例3:白板展示

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学校给班级中配备了12块小白板。落实到每组一块,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讲真是太好了。既能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也能开拓思路,发散思维,培养能力。

一部分学生在某一时刻测得长为1m的竹竿的影长是1.4m;另一部分学生在同一时刻对树影进行测量,可惜树太靠近一幢建筑物,(相距4.2m)树影不完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长落在建筑物的墙壁上。问:若设树高为ym,树在墙壁上的影高为xm,请你给出计算树高的表达式;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独立思考—组内求全—小组反馈的形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白板上将自己小组想到的方法图形绘制在白板上,并请小组成员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思维方法。

<D:\期刊2015\中学2015-9A\正文\朱容娟2.tif>[Q][F][A][B][D][F][A][B][D][F][A][B][D][P][F][A][B][D][E]

案例4:延伸拓展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节奏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例题、习题这个载体,构建支架,善于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多方位地进行思考。

结合案例3:在斜坡的顶部有一铁塔AB,B是CD的中点,CD是水平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塔影DE留在坡面上。已知铁塔底座宽CD=12m,塔影长DE=18m,小明和小华的身高都是1.6m,同一时刻,小明站在点E处,影子在坡面上,小华站在平地上,影子在平地上,两人的影长分别为2m和1m,求塔高AB。

<D:\期刊2015\中学2015-9A\正文\朱容娟3.tif>[A][A][B][D][A][B][D][F][B][D][E][E][E][C][C][C][G][H]

在教学中结合前面的案例4,(1)独立思考(我该如何运用平行光光线的性质进行转化,并在图形中表现出来);(2)组内交流——求优;(3)小组白板;(4)代表发言;(5)组内互问。通过以上环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其中体会数学本质和内在规律,充分挖掘数学习题的潜在智能训练因素,就会有效地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广阔性了,拓宽思维。

案例5:小结与质疑

在我们的合作学习课堂中,要求题可以少做,但是最后的5分钟必须是对这节课的小结与质疑。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知识?这节课我掌握了什么数学思想?这节课我还想知道了哪些知识?这节课我还有哪些疑问?

采用以下合作方式:(1)独立思考;(2)组内求全;(3)大使出访考察。大使的出访考察可以分两种:1号,2号同学若出访那就是到相应组去提问,3号,4号出访那就是接受相应组的考察,当然内容可以简单一些。随后给出相应的分数,若不合格这个小组需要下课在办公室给老师回课。这个措施使每个孩子最后都不能游离于课堂。特别注意质疑,质疑的内容有价值将会加分。同时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逻辑的问题,不要轻易地全盘否定,鼓励其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领悟其错误的原因,从改正错误中破解疑问,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有鼓励与惩罚都与加分扣分有关,所以班主任会和家长孩子共同筹划一月一次的拍分大会,任课老师也会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水平。把自己放置于学生的现有水平,特别是学困生的水平找出适合这些学生的解题方法,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苏教版七下4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篇4

1、了解建筑大师贝聿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2、理解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3、精心选材,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贝聿铭的建筑成就及爱国情怀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最喜欢哪一种艺术?文学还是音乐?绘画还是书法?雕塑还是舞蹈?有青睐建筑艺术的吗?那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世界顶级建筑大师,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

简介贝聿铭生平。

二、通读全文,解决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注音

榀()

剔透()

贝聿铭()

聘()

跻身()

犊()

遗孀()

遴选()

萦系()

勘察

()

水榭()

抉择()

2、解释

功成名就 :

变幻莫测:

相得益彰 :

熔于一炉:

轩然大波 :

别具匠心:

三、熟悉课文,整体感知

1、按时间顺序罗列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主要成就

1935年

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

1948年

被纽约房地产商聘用,担任某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

其间

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 1960年

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1963年

费城莱斯大学授予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

同年

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荣誉奖章

1978年

华盛顿国家艺术观东楼设计建筑成功,香山饭店

1978年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设计建筑成功

同年

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20世纪80年代

设计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获得普茨克奖

1984年

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70层的大厦

2、据粗略估计,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100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

3、以上材料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详写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

北京香山饭店

略写

其余

4、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

——这样写既可了解全貌又可突出重点

5、作者是如何安排如此众多的材料的?

——开头

从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写起,起统领全文的作用

早期成就

主体

突出成就

爱国之心

结尾

点明贝聿铭是一位建筑艺术大师,总结全文

6、主题部分的顺序安排是怎样的?

早期成就

国外

突出成就

国内

7. 这样的构思安排有何好处?

——使人贝聿铭这一世界顶级建筑大使的伟大成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开头语:描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点明这篇人物通讯描写的对象

第一部分:在美国的建筑界初露头角

(1):概述贝聿铭得求学经历

(2):写自己成立建筑公司初期贝聿铭设计的一些特点和有影响的一些设计

第二部分:在非议中屡创建筑奇迹

(1):贝聿铭设计建造了艺术水平很高的肯尼迪图书馆,引起建筑界的轰动

(2):贝聿铭设计和建造华盛顿国家艺术观东楼,获得极高的评价

(3):贝聿铭设计的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被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的最伟大的奇迹

第三部分: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1)、写贝聿铭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写贝聿铭在为中国设计的建筑中表现出来的一片爱国之心

写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对贝聿铭的影响

写中国香山饭店的设计和效果

写贝聿铭对中国建筑物设计的思想

写贝聿铭对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的设计

结束语:点明贝聿铭是一个建筑艺术家

二、课文分析

1、文章开头两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开头两段描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点出这篇人物通讯的描写对象,总起下文。)

2、重点研讨“在非议中屡创建筑奇迹”这一部分。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A、本部分重点写了他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三座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它们各有何

特点?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特点是: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特点是:向周围环境构成高度协调的景色。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的特点是:罗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B、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三、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往往招来非议,但是不久又总是能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或者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贝聿铭的设计往往带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超前意识,所以在当时不能为人们接受,而当人们懂得了他的设计意图以后,就会认识到它的价值。)

2、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中国建筑的根”指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好的“根”是指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枝”指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插枝”指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3、“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表现了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民族争光,要为中国争气的爱国心。)

四、读了课文后除了感到贝聿铭建筑艺术成就了不起外,你还有哪些感受?

——例:贝聿铭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贝聿铭的建筑艺术能大胆创新

体现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精心结合贝聿铭的建筑艺术萦系着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

五、总结全文

1、课文描述了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艺术和一片爱国之心

2、写作特点

精心选择,安排材料

详略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六、延伸练习

1、你最欣赏哪一种艺术?请你对喜欢的艺术进行一次创作尝试,然后在班内交流。

苏教版七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反复呤诵,理解诗歌

2、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

读说结合,读出诗韵、分层次说出 自己对诗歌 的理解、赏析情感与态度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 : 诵读、理解、赏析 教学难点 : 体会感情、把握主旨 教学媒体 : 幻灯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 情境一:

白居易,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经常描写老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观刈麦》(板书),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并试着概括诗歌内容。生:了解作者 师:突出强调 白居易、叙事讽喻诗 生:自读

师:指出需认读、掌握字词 输税 农桑 曾 荷 晏

生:齐读、概括内容 师:整理、归纳

农忙季节-------送水送粮-------南冈刈麦--------贫妇诉苦---------惭愧不已

读准诗韵,理解诗歌内容

情境二:

学诗歌要在诵读中品味语言、领悟感情。请同学们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读,赏读字句,体会其妙处,用“---------写出了--------”的句式说一说 生:自由诵读 师:例: 幻灯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句写得好,为了早日将粮食抢收进仓,劳动人民为顾炎阳灼晒,为顾自己筋疲力尽,争分夺秒,拼命干活。其中“惜”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理,耐人寻味,令人心酸。生:赏读、探究、交流、发言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写出了当时 租税之繁重,百姓生活之困苦。“少”、“倍”写出了劳动人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

“吏禄三百石,风晏有余粮”写出当时官员(统治者)的不劳而获,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作却一无所有形成鲜明对比。

“输税尽”点出了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却一无所有的根本原因。“愧”、“不能忘”写出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出了农民在烈日下田间劳作的艰辛。。。。师:小结

品析诗歌,学会赏析方法 问题: 引出文章主旨

1、用一字概括百姓生活,说说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2、面对这一切,作者的感情怎样,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

生:发言 师:整理、板书 劳作辛苦

苦---------------输税尽 生活困苦

愧--------同情--------关心百姓疾苦

把握诗歌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情境三:

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将你的理解融入其中,读出情境、情感,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去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师:指导,提供词语 幻灯2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想象:

1、动作(如刈麦、拾穗、诉苦等)

2、心情(如劳动不肯休息、听农妇诉苦后的心情等)词语:

一望无际 此起彼伏 汗流浃背 筋疲力尽 腰酸背疼 声泪俱下 忍气吞声 衣衫褴褛 面无菜色 悲痛欲绝 家徒四壁 仰天长叹 面红耳赤 生:读、想象、描述、交流

激发想象,再现诗歌意境

总结课文

师:总结学法

读诗韵,赏妙点,悟情感,创意境,现主旨

生:背诵全诗

触旁通类 形成能力

情境四:

课外迁移,读以下二则材料,并在课后动手去搜集更多的相关材料,想一想,与同学议一议,写出你的感想,班级交流。

师:出示材料 幻灯3

一、古诗中有许多反映百姓辛勤劳作却一无所有的诗句,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陶土》。“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

二、“中国26省市免征农业税,7。3亿农民特告别皇粮国税”--------2005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升华认识,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教学反思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学新方法的研究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创造性思维,教学理念,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 对学生空间思考能力、想象力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依旧不改变教师课堂主体地位, 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不良影响。因此, 数学教师必须加大对教学新方法的研究力度, 创新课堂教学过程, 提升对学生的关注程度, 重视学生课堂参与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更新教师数学教学观念, 优化课堂过程设计

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引导者、传授者、解惑者等多个角色, 其教学观念和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因此, 在数学实践过程中, 必须不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目标, 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地位, 会过分强调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 布置大量的课后练习题, 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研究数学教学新方法时, 学校应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等方式, 提高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认识程度, 并指导其优化课堂设计。同时, 教师需积极主动接受新方法教学, 并运用于实践。如在教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简单性质”时, 教师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加入适当有层次的练习题, 通过练习优化课堂过程安排, 综合考虑学生数学基础情况,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 通过有效的课堂设计, 发挥自身引导性作用, 遵循由简入难、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 一步接一步地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这样, 既兼顾了学生实际, 又给予了学生思考空间, 能较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二、创设艺术数学教学情境,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数学的艺术性, 通过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方面体现, 教师和学生都期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借助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 在课堂开端营造良好的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授苏教版数学必修三“概率”时, 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以下情境:“周末, 小红在逛街过程中遇到抽奖游戏。只要在2 个红球、3 个蓝球和1 个黄球中一次抽中黄球, 就能获取相应的礼物。请问, 小红得到礼物的机会有多大?”通过这种“问题式情境”, 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接着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 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看法, 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 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中成长。在研究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这一类新方法时, 必须注意情境的有效性。应根据学生兴趣、时代热点等因素, 创设“矛盾型”“层次型”等情境, 成功引起学生好奇心,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的熏陶。同时, 教师可以多途径构建数学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桥梁, 多从现实生活中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 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新意识是新时期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 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鼓励学生多发掘数学解题模式。如在学习苏教版中的“柱、锥、台、球的体积”知识点时, 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教具石膏圆柱体、石膏椎体, 引导学生多途径测量, 创新“椎体”“柱体”公式得来方式。同时, 在这个过程中, 注重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以直观教具为基础, 让学生主动体会数学知识的由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清晰的数学思维能力, 打好学生数学知识基础, 为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条件。

四、丰富学生数学实践活动,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很多高中生觉得数学这门学科较难, 既需要庞大的计算量, 也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 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精力。数学教师应该看清这一现状, 提供多层次的数学活动, 鼓励学生多进行数学课后实践。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了解学生关于数学知识的疑难点,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树立学习信心。如在教授苏教版中的“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知识点时, 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搜集函数的由来, 设计美丽的函数图形, 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研究高中数学教学新方法, 是一项巨大而艰难的任务, 需要每位数学教师共同努力。在实践过程中, 必须深刻认识到苏教版教材的意义, 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不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革新传统教学方式,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注重因材施教。同时, 教师应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 提高数学专业素养, 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 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帮助学生攻克数学难关,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保军, 叶雪梅.高中数学教材数学史内容及其分布研究——以人教A版和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 2014 (03) .

[2]董玉成, 徐斌艳.我国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的处理——以人教版、湘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 2014 (12) .

苏教版七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7

1.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體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圆周问题的规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设疑引入。

师:我们先做一个猜谜游戏。

(师板书)

师:猜测老师在三角形后会写什么图形。

学生猜测,答案不唯一。

(师又板书)

部分学生有意识猜测后面是三角形。

师:这样一组一组的往下写(边写边板书),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一样多。

生:因为每组里面正好是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生:正好一个三角形对着一个正方形。

师:我们可以说三角形和正方形是一一对应着的。(板书“一一对应”)

(师在省略号后继续添一个)

由生说这时的个数关系。

生:三角形多一个。

生:因为前面的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是一一对应着的,但最后一个三角形没有正方形和它对应了。

2.揭示课题。

师:它们都是一个物体隔着另一个物体依次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现象我们称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二、探究规律

1.研究场景图中的三种排列。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从图中找一找,能发现和黑板上一样的间隔排列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这三组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同桌互相研究。

指出:夹子、白兔、树桩都可以看成两端的物体(板书:两端的物体),手帕、蘑菇、篱笆都可以看成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板书: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排在两端的物体相同。(板书“两端相同”)

师:这属于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

讨论: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有什么规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自选一组把实物图抽象成图形,并在黑板上板书。

3.进一步形成规律。

4.选中其中的任一组图形,并擦掉中间的物体。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师:是不是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和圆片,在桌上沿直线方向间隔排列成一排,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片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四、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之间的排列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2.欣赏教师找到的规律。

3.应用规律。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间隔排列的规律,大家有什么收获?

今后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教师设疑,学生猜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学生自己找到主题图中的一一间隔排列现象,并把其抽象成图形,可以说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利用动手摆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不但巩固了新知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利用男生与女生根据队形的变化来站队,从而明了了排成一排和围成一圈间隔的不同,突破了难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 篇8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11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即第二单元的“确定位置”。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各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 方程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2.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3.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2.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3.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第三单元 公倍数和公因数 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第四单元 认识分数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理解分数的意义。第五单元 找规律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并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1.约分和通分的方法。2.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第六单元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2.使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约分和通分的方法。2.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3.经历分数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第七单元 统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 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2.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第八单元 分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3.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4.使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发展分析、比较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5.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3.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第九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3.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第十单元 圆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考。

4.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2.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 第十一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ax=b和x÷a=b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能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相应的点。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6.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7.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8.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学习成功的乐趣,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系统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五、教学进度

1.方程(8课时)第1——2周 2.确定位置(4课时)第3周

3.公倍数和公因数(9课时)第4——5周 4.认识分数(13课时)第6——7周 5.找规律(4课时)第8周

6.分数的基本性质(10课时)第9——10周 7.统计(3课时)第11周

8.分数的加法和减法(8课时)第 11——12周 9.解决问题的策略(5课时)第13周

10.圆(12课时)第14——15周 11.整理和复习(8课时)第16——17周

制定时间: 2013年2月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 篇9

高一作为初高中衔接的初始阶段,大多学生因为初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学习方法都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很多学生觉得高中化学比较难以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最初对教学工作最好充实的计划,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一、分析高中化学的基本学习方法,找出学习化学的误区,加深初印象,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与学习方法。

1、明确学习目的。我们到高中来的目的就是要考上理想的大学,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规范学习态度。来到高中是接受艰苦磨炼的,不是来享清福的。走进宜中的大门本身意味着你应该做好吃得苦中苦的思想准备。以前有人总结出了这样一句戏言:“走进重点高中的学生相当于判了三年有期徒刑,走进重点高中的老师相当于判了无期徒刑!”尽管是一句戏言,但直白地道出了高中生活应以苦为乐,甘心吃苦的一种人生状态,只能师生一起努力,才能创造出莘莘学子绚丽的人生。

3、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上世纪来,人们不断地讨论高考中的“高分低能”现象,在实际中也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随着高考制度和高考命题机制的不断改革、创新、完善,这种现象越来越少见。目前的情形应该是这样的:“高能力不一定高分数,但高分数需要高能力”,因为现在的高考命题更趋于科学化、能力化。要达到“高能高分”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并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取得了融会贯通的良好学习效果。

4、把握学习技巧

(1)控制学习总量。高中一、二年级始终坚持“一书一辅一本”。(“三个一”)

(2)把握记忆与理解的循环过程,动起来(动眼、动手、动脑);记起来(预习、复习、温习、自习);悟起来(寻疑、集疑、释疑)。实践:读一读,想一想,抄一抄,练一练,问一问(“五个一”)。

(3)体会化学中的辩证思想。化学不是数学、物理;也不是语文、英语。化学就是化学!化学有其自身的表现方式与思想体系。在思考时像数、理一样,建立思考模型;在记忆时,像语文、英语一样用技巧记住“知识源”。

(4)坚持设计与规划的基本策略与方向

①总量控制的“三个一”

②实现学习过程的“五个一”

③体会“理科中的文科,运用好艾宾浩斯规律,每天用10-15分钟记忆、理解化学中的知识源、主线索、知识制高层面。

④我们应该坚信: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和学习策略,化学应该是九个学科中最有趣,最易掌握的学科。

二、分析高中化学的内容与联系,让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一目了然。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阶段化学的内容人们通常分为六大部分。即: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而这六大部分的要素在具体学习时往往交融在一起的,例如:我们现在学习的专题一应划分到化学基本理论这一部分,但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基本概念(如: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等);在书写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时必然涉及单质及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目前只涉及极少的有机化合物,如:醋酸、蔗糖、酒精等最常见的例证。我们知道醋酸属于弱电解质,蔗糖、酒精属于非电解质。

从六大部分相互交融但有侧重的划分而言,我们在具体学习时可以把它们看成学习内容时的六大研讨参数。即每学到一章新内容,我们可以自觉地认识到本章侧重的是什么?其它五种参数是如何交织融汇在一起的?譬如,我们即将学习的专题二《钠、镁及其化合物》,应该划分到“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这一参数中去,我们将怎么研究碱金属呢?我们会展示一种物质(金属钠),让大家首先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硬度;再将一小块钠放入烧杯里的水中,用玻璃片盖住烧杯,再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浮,熔化,游动,嘶嘶响,变红”。然后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①在常温下,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气体,并放出热量;②钠的熔点低于水的沸点,密度比水还小;③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氧化剂为H2O,还原剂为Na,转移电子总数为2e-。

从以上学习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涉及了化学实验,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热化学的基本理论;同时还涉及置换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基本概念,以及得失电子总数的计算。显然,有五大学习参数都交织在一起了。

三、教学核心部分计划

1.主抓基础知识,借方法技巧提升能力,以实验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本册书涉及到高中化学的五大部分: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专题一主要涉及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实验。专题二、三、四主要涉及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化学基本理论、化学概念、化学计算。

结合我所带的4、6、10班学生的学情,本学期重点主抓基础知识,通过方法提升学生的能力。我将通过课前提问、课堂督促、课后严查学案与习惯培养本,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及时夯实巩固,落实基础知识的学习。在确保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通过化学方法与口诀,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综合能力。通过比较直观的化学实验,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用实验结论促进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

2.重点落实学生常规工作

(1)及时督促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认真倾听、批注,课后及时巩固完善学案。采取的方式是每份学案收交两次或以上(自主学习课后、反馈展示课后、问题较多学案反复收交),确保学案高效的完成。

(2)课前课后充分发挥小组作用,督促组内成员自主完成学案,及时上交学习任务,及时巩固复习。采取的方式是利用课余时间集体培训学科小组长,学科班长依据教师制定的计划及时培训学科小组长。培训内容包括:收交学案、课堂展示、学习习惯、课堂倾听等。

(3)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习事半功倍,在起始年级中,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课堂倾听习惯不好,学案抄袭度高、完成质量差,课堂不能批注整理笔记,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都会导致这些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化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继而失去兴趣。鉴于此,培养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对于高一学生非常重要。我将通过课堂逐步渗透,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多次督促确保大多数同学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致有五个内容的习惯:自主预习学案(第1-3周)、课堂及时批注整理重点知识(第3-10周)、习惯培养本中典题的整理(第3-8周)、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第2-6周)、课后及时完善学案并发现问题(第2-6周)。

好的学习习惯是需要不断培养,不断督促,随时发现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一旦发现复发,及时加以巩固。

3.学案编写符合学情,习题难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做好学案编写的准备工作,细读教材内容,结合高考考纲,分析学习重难点,确定学习目标。结合学习目标,合理设置导学部分。能力提升、思维拓展问题设置针对重难点知识,着重于突破重难点知识,习题设置分层化,A级针对基础知识,B级着重于重难点知识的拔高,C级着重于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学案设计力争符合学情,习题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编写习题时,通过阅读教参,近年高考题,以及最新习题,选择符合学情,难易程度适中的习题,为每章节建立习题库。

编制训练学案时,针对阶段学习中存在问题,选择针对性强,难易层层递进的习题,进行查漏补缺。

4.按年级组与备课组要求,认真按时参加备课互研与听评课活动 作为中心发言人,提前参读教材,课表,考纲,写好中心发言稿,设计好学案和课件,完成导学设计,互研时,认真分析,为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提供一些帮助。作为补充教师,及时听取有经验教师的意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听评课时,找出闪光点与不足之处,针对闪光点多多学习,对于不足之处,课后及时反思,通过组内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与能力。

上一篇:英语课题阶段小结下一篇:中考作文难忘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