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心得体会

2024-06-22

佛学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

佛学的心得体会 篇1

关于佛学的心得体会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参悟不透……

有人解释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参悟不透!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道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说的是一种超脱,却不是刻意的寻求,主旨在心。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之于佛学,我未曾真正地研究过,我想我也没有释迦摩尼那样如此之高的觉悟性,我只是一介凡夫俗子,有摆脱不了的红尘俗世。但我喜好佛学,其实也谈不上喜好,只是遇到什么想不通或者揪心的事情会偶尔看看有关佛学的东西罢了。

我觉得佛学真正地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只要你接受它的净化,不排斥它,那么不管你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你总能在佛学的殿堂里找到一方净土,然后“闭关修行”,即所谓的禅定,最后把它们忘得干干净净。

我读佛学,是受林清玄的影响,具体的说是受他菩提系列作品的影响,他的佛典系列,带动了佛教文化,掀起学佛热潮。基于如此广泛之佛学,我情系生命苦痛、因果关系之类。

前几天,我花了两个小时读了一篇一行禅师的《活得安详》,里面讲了很多与佛学有关的东西,我承认我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因为毕竟四万五千字对于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只是浏览了一遍,我相信我的心灵已得到了一定的净化。还记得文章的第一句:“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阳光、婴儿的眼。

痛苦不是全部,我们还必须去认识和体验生命中的奇迹,它们就在我们心中、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分钟。”生命中的苦痛永远是佛学里最常见到的一个,因为你想要成佛,就必须经历各种各样的苦难,就像唐僧只有遭遇九九八十一劫才能取到真经一样,所以苦痛在学佛者眼里看来就像家常便饭。

我们为什么会痛苦呢?因为我们不能走出自我,所以痛苦。如果我们与世界上的苦难接触,受到触动,就可能进一步去帮助那些正在受苦的人,而我们自己的痛苦就在此间消失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饮食方式都与世界政治形势相关。

禅定就是为了深入地观察事物,为了弄清我们怎样才能改造我们的.环境。改造环境就是改造我们的心,改造我们的心也就是改造我们的环境,因为环境就是心,心就是环境。所以觉照是重要的,之于觉照,我的理解很简单,即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想得开。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一书中说过:“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的的错误把握。虽然世界上有许多人,每个人都在按着各自的生活目标而努力,但每个目的却都有着其本身的空虚,求名者无非镜花水月,求财者无非身外之物。”

通俗的讲,我们会痛苦的原因就是我们总在为自己寻找痛苦,所以形形色色的痛苦都是我们自找的,如果我们暂时放下一切贪欲,一切追求,静下心来禅定些许时间,或许我们得到的会远远超过物质所带来的。还值得一说的是,我们要学会微笑,因为微笑可以使你把握自己,这就是为什么佛菩萨总是微笑的原因。当你微笑的时候,你会认识到微笑创造的奇迹。

偶读一篇《读佛学与人生修养有感》,摘录了这样一句话:“何谓业果之相续?业谓事业,人之所造,所谓工作,亦即行为。果谓果报,人之所受,所谓享受,亦即结果也。凡人必工作勤劳,而后得暖衣饱食,亦必暖衣饱食然后得工作勤劳。

不耕不耘,收获无望。不制不造,器用何来?故必有是业乃有是果。而无衣无食,则生命且不能存,又何以有其身体精力从事工作勤劳耶?故必享受乃得再事工作也。如是由业而果,由果而业,业果果业,辗转无息,而生命赖以支援,而人世赖以长久。是故人生者,实业果之相续也。”从中可以看出,在佛学里,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因果果相续也。

我曾有幸去过温州乐清市仙师岩上的一座寺庙,该寺庙位于半山腰上,墙面全涂得金黄,隔远看就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走在去寺庙的山路上,两旁葱郁的树木,陡峭的岩石显得格外幽深。站在寺庙的门口,内堂的诵经声似水波般萦绕耳畔,此刻,偌大的庭院已寻不到几个僧人的身影,唯有一位老僧躺在竹椅上,或许他在看门,或许他睡着了,也或许他在默默地诵经……

当然,我没进去,因为我怕我的一身“尘土”惹得他一身“灰”。我只知道我在寺庙旁的凉亭里驻足了好久,听着经声,感觉我就是那诵经僧侣中的一员,直至再也听不清。我不知道我是否还有机会再去那座山,去那座寺庙,去听内堂里传出的经声……我只知道,佛海无边,心中有佛,便时时刻刻能见到佛,并不一定要去同样的地点去谛听佛的教诲,我只想见佛在梦里。

一瓶矿泉水,一篇四万五千字的佛学着作,让我聆听到了佛真真切切的教诲:因缘共生,呼吸,微笑,理解,觉照,慈悲,宽容众生万物。

佛学的心得体会 篇2

契丹族知识分子耶律履崇信佛教, 对佛法深信不疑, 并与僧人频繁往来。耶律履留有一篇关于印度僧人游历金朝的文章《天竺三蔵吽哈囉悉利幢记》:“三蔵沙门吽哈囉悉利, 本北印度末光闼国人, 住雞足山, 诵诸佛密语, 有大神力, 能祛疾病, 伏猛虎, 呼召风雨辄效, 皇统中, 与其从父弟三磨耶悉利等七人来至境上, 请游清凉山礼文殊, 朝命纳之, 既游清凉, 又游灵岩, 礼观音像, 旋遶必千匝而后已, 匝必作礼, 礼必尽敬, 无间日, 日受稻饭一杯, 座有宾客, 分與必徧。自食其余, 数粒必结齋, 始至济南, 建文殊真容寺, 留三磨耶主之。至棣, 又建三学寺。大定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示寂于三学, 年六十三, 僧夏则未闻也。”[1]1587由该文的记载可知, 耶律履对这位印度高僧的佛经密语之灵验程度深信不疑, 认为此佛经密语能消灾祛病、能伏猛虎、能呼风唤雨。而且还认为这些僧人匝必作礼, 礼必尽敬, 并普度众生, 把斋饭分给宾客, 自己只食其余。这说明耶律履对佛教及僧人的认同和敬重, 可见他对佛教的笃信。

金代后期, 另一位虔诚的佛教信仰者是耶律楚材。贞祐二年 (1214) , 金宣宗南渡, 楚材之兄辨才、善才皆扈从南行, 楚材留守中都, 任左右司员外郎。面对风雨飘摇的大金政权, 他很迷茫, 于是25岁的耶律楚材开始跟随佛教高僧万松秀行学习禅法, 期间“杜绝人迹, 屏斥家务, 虽祁寒大尚佛法, 济世安民无如孔教。用我则行宣尼之常道, 舍我则乐释氏之真如, 何为不可也!”[2]130楚材用普度众生的佛家思想劝说蒙古放弃屠城, 曾使汴梁城内147万人口得以全活。在此后的西征中, 楚材也常与僧侣或佛教笃信者往来, 并留下很多禅诗。

生活在金朝末年的移剌国宝, 与耶律楚材交往甚密。《湛然居士文集》卷三有耶律楚材《寄移剌国宝》[2]48诗:“昔年萍迹旅京华, 曾到风流国宝家。居士为予常吃素, 先生爱客必烹茶。明窗挥麈谈禅髓, 净几焚香顶佛牙。回首五年如一梦, 梦中不觉过流沙。”从这首诗的内容看, 移剌国宝是居士, 常素食淡饮。楚材到国宝家, 二人一起探讨禅法, 并且烧香拜佛牙 (可能是佛骨舍利) , 而且楚材说:“公所藏佛牙甚灵异。”由此可断定, 移剌国宝是信仰佛教的, 而且对佛法的研究很透彻, 故能与楚材谈到“禅髓”的高度。从“回首五年如一梦”来看, 移剌国宝与楚材至少相识五年之久。

耶律楚材的侄女了真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楚材在《送侄了真行》中有“吾兄继世禄, 袭封食东平。幼子死王事, 长安闺门英。孀居二十年, 礼佛读传灯。一旦遇宗匠, 了真训其名”[2]232的诗句。了真是耶律楚材的侄女, 可能是其长兄辨才之女。孀居20年, 整天礼佛度日, 法号为了真。还有耶律楚材的族侄女耶律淑卿, 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后人。楚材在《祭侄女淑卿文》称:“禅理颇究, 儒学悉通……不食荤于笄年, 欲为尼于高嵩。”[2]295可见, 她也是潜心禅法之人。从其不食荤腥并欲为嵩山尼来看, 她是笃信佛教的。

金代笃信佛教的契丹人还有很多。石抹世勣之子石抹嵩信奉佛教。《归潜志》卷九记载石抹嵩因学佛与赵秉文等交游, 深得赵秉文赏识。石抹嵩曾经与赵秉文到慧林院拜见长老, 且赵秉文亲自教他“持香炉三棹脚作礼”[4]107等祭拜礼节。

《全辽金文》载有《移剌仲泽虚舟堂铭》:“泛而游, 载沈载浮, 随其流, 听其所止而休, 此非所谓虚舟者欤?万物相刃乎无穷, 要不可容吾意。智者困, 勇者残, 而至人免于无所累。先生既以是而身讬矣, 虽放心委形以行于斯世可也。”[5]2510从此文的记载看, 移剌仲泽的思想中流露出佛家出世的生活态度。但是移剌仲泽曾任金朝奉圣州节度使, 从这一点看他似乎也有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全金诗》卷五十记载刘处玄《次韵答奉圣州节度使移剌仲泽佳什》[6]155诗:“忘机不用苦清谈, 大隐何烦住小庵。海印发光吞宝月, 添心烛物迈寒潭。黄庭雅弄琴三叠, 紫府高吟酒半酣。西北文章贤太守, 肯将珠玉寄东南。”这首诗从内容上分析, 刘处玄告诫移剌仲泽担任地方官为国家做事与潜心佛法并不矛盾, 只要心中有佛何处都可修行, 即“大隐何烦住小庵”。也许这首诗作的背景是刘处玄看出了移剌仲泽在为官和信佛 (出世与入世) 之间的矛盾心理, 故作此诗以是劝慰。

金代契丹人信奉佛法者很多, 而且很多人在禅学方面造诣很深, 但由于史料缺乏, 我们无法全面深入了解。金代契丹人为佛家思想的传播和佛法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同时他们也用佛家的行善避恶、普度众生、济世安民的思想影响统治者, 劝诫他们减少杀戮, 关爱百姓。

参考文献

[1]张金吾.金文最[M].中华书局, 1990.

[2]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M].中华书局, 1986.

[3]李修生.全元文[M].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4]刘祁.归潜志[M].崔文印点校.中华书局, 1983.

[5]阎凤梧.全辽金文[M].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2.

佛学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篇3

【关键词】 《文心雕龙》;佛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 B94

《文心雕龙》与佛学的关系众多研究者认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文心雕龙》中是很突出的,并且我们也发现在《文心雕龙》这本书里面没有多少佛学词语和概念,也没有很明显的、很直接地运用佛学思想来论文,只在《论说》篇说“动极神源,其般若之妙境乎”,论及“般若”二字。看上去好像与佛教并无多大关系。但是,如果剥开这表面现象,而从内在关系上去着眼,便会发现佛学在体例结构、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影响了《文心雕龙》的成书。如王元化所说:“佛学自汉末流入中土,到了刘勰的时代,用佛家的话说,正是‘如日中天’。刘勰自少时入定林寺依沙门僧祐居处,就自己开始钻研佛法,佛家的重逻辑精神,特别是在理论的体系化或系统化方面,不能不对他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心雕龙》作为第一部有完整体系的理论著作,“若撇开佛家因明学对刘勰所产生的一定影响,那就很难加以解释。”范文澜则直言:“《文心雕龙》之作,……盖探取释书法式而为之。”那么为什么《文心雕龙》即体现儒家思想,而又渗透着佛家的影响呢?我想这应该从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来理解。首先,儒家文化在中国是长期占有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化思想,它在每个时代都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具有深刻的潜在影响,即使在玄佛思想占有比较主要地位的南朝也是如此;其次,在那个时代,佛学和儒学不是对立的,而是完全可以互相兼容的。崇敬儒学和信仰佛学并不矛盾,它可以同时体现在一个人身上。所以,我认为刘勰在写作《文心雕龙》时虽然没有有意识地运用佛学思想来论文,但是,实际上《文心雕龙》的写作还是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佛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的完整有序与数字的运用受佛学思想的影响

1.1 完整有序的结构

《文心雕龙》共五十篇,在结构上经过了刘勰的极其精心的安排,其理论观点之间次序回环照应、互相补充且逻辑严密,形成了一个完整、精密的系统。前五篇是总论,叫做“文之枢纽”;第六篇到第二十五篇整整二十篇,是文体论,即“论文序笔”;第二十六篇到第四十六篇是创作论;第四十七篇到第四十九篇是批评论;最后一篇是《序志》。结构系统非常清楚,一絲不乱。而印度佛教也是很讲究结构的完整的。李建中在《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一书中说:“佛教对宇宙人生的描述是很有整体感的,比如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世’(前世、现世、来世)、‘三行’等,都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佛教讨论任何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清晰的层次和一个很系统的理论,像‘十二因缘’、 ‘四谛’、 ‘三宝’等。佛教的这样一种分析理论和构建系统的方法,对刘勰不可能不产生影响。”

1.2 数字的运用

在佛教的术语中,有专门带有数字的术语被称为“法数”。如一心、三宝、四谛、五蕴、十二因缘、十八界、四念处、五根、八正道等。而刘勰在论述问题时也喜欢运用数字。如《情采》篇中一段话:

故立文之道,其理由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无性是也。

再如《知音》里讲“六观”:

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再如《体性》中讲:

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文心雕龙》的每一部分里又有一个小系统,这应该是受到了佛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 《文心雕龙》体例结构受佛学思想的影响

《文心雕龙》的体例结构与佛家经典多有相似之处,特别是《阿毗昙心论》一书,此书共分为十品,其中第十品为为圣贤品,第八品契经品,刘勰《文心雕龙》之征圣、宗经之篇,可能即源于此种思想。《文心雕龙》的布局方式与该书也多有相似之处。范文澜先生也有这样的看法,他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说: “言和精湛佛理,《文心》之作,科宗分明,往古所无。自《书记篇》以上,即所谓界品也;《神思篇》以下,即所谓问论也。盖采取释氏法式而为之,故能思理明晰若此。”饶宗颐先生在他的《〈文心雕龙〉与佛教》一文中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说:“雕龙一书,编制严密,条理辨析;有人说他是取释书的法式为之。自《书记》篇以上论文体,即所谓界品;《神思》篇以下论文术,即所谓问论,像《阿毗昙心序》云‘始自界品迄于问论’,凡若干偈,正是佛书纶制的佳例。至于每篇文章末尾有赞,此种格式,佛教文章多见之。刘知几《史通论赞》篇云:‘篇终有赞,始释氏演法,义尽而宣以偈言’是也。”因此,《文心雕龙》正是由于受了佛典体例的影响,才能在结构体系上如此严密,在文论史上取得如此之高的地位,而被梁启超先生谓为“组织的解剖的文体”。

3 《文心雕龙》的思想内容受佛学思想的影响

3.1 “宗经”思想受佛学思想的影响

刘勰其师僧祐、法达、法献和法颖,据《高僧传》记载,都是律学大师,他们整理佛经,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正本清源,使佛经归于正宗。因为在佛教发展史上,自从至尊释迦牟尼之后,大师辈出,在较长的时间内,难以定一经一说为至尊。并且,佛经传入我国后,由于翻译的差异,往往会出现译经与译经之间,译经与原经之间出现偏僻矛盾,因此,“宗经”在当时佛教界成为了一致呼声。而刘勰生活的时代,骈文盛行,“淡乎寡味”的玄言诗的影响仍在,而刘勰力用“宗经”使文学走上正道。他的这种《宗经》思想应该受到了佛学“宗经”思想的影响。饶宗颐先生也认为征圣、宗经思想和释氏思想有连带关系。“文心第二篇是征圣,认为:‘征圣立言,则文其庶’。接着是宗经,以圣人的话必有绝对权威,印度逻辑上的正量,本义是不可侵犯,亦是这个道理。印度正量派经典所立四量,其一为圣言量,指可信的证典,刘氏征圣的态度,和佛家思想似乎不无关系。”

3.2 “文质并重”的思想受佛学思想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史上的黄金时期,从印度而来的佛学经典在这一时期都得以翻译,这为佛教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译经在文字的处理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标准: “重质”、“重文”和“文质并重”,但从当时译经的主要倾向来看,是偏重于“文质并重”。

如《出三藏记集》卷第七《首楞严后记》记载:“…凉州自属辞,辞旨如本,不加文饰,饰近俗,质近道,文质兼唯圣有之耳。”《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三《安世高传》赞美安世高所出经“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这种译经要求对刘勰“文质并重”的文论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风骨》篇说:“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故文笔之鸣凤也。”《情采》篇曰:“使文不灭质”,《才略》篇曰“文质相称”,《史传》篇曰:“文质辨恰”等都是刘勰“文质并重”思想的反映,而刘勰的这种思想又是受当时佛经翻译中“文质兼美”思想影响的结果。

3.3 《文心雕龙》中的“神理”说受佛学思想的影响

刘勰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可称为“神理”说。在《文心雕龙》中七处涉及“神理”的概念,而在他的两篇佛学著作中涉及“神理”概念共三处,它们的含义是否一致,其中到底有什么联系,目前研究界仍存有一定的争论。但有一点可以相信的是,它们之间有相通之处。《文心雕龙》第一篇《原道》说:“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在创作论的首篇中说:“文之思也,其神理远矣”,“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纽。枢纽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他认为心思出于“神”,强调“神”是作文的基本动力,这和他主张佛法炼神之义是可以互通的。张少康先生在《文心雕龙和佛学的关系》一文中,例举《文心雕龙》的七处“神理”及其两篇佛学著作的三处“神理”加以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说:可见,《文心雕龙》中的七处“神理”和刘勰佛学著作中的“神理”含义是相同的。过去之所以很多研究者把“神理”作为自然之理来解释,是因为要强调刘勰的思想和佛学没有关系,或者是为了说明刘勰的所谓唯物主义思想,实际上这些说法是不符合刘勰本意的。当然,说“神理”的意思是指神明的原理,还不能证明它和佛学的关系,因为很多儒家也是主张天人合一,也是有神论者。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和刘勰的《灭惑论》和《石像碑》联系起来,就可以知道刘勰所说的“神理”和他的佛学思想是确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

 参考文献: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张少康.《〈文心雕神龙〉神思论》,《文心雕龙研究》[M]. 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李建中.《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佛学的散文 篇4

一次海南南山寺旅游,对佛教有了点兴趣,回来后就想写篇南山寺游感的文章,仅旅游所得到的那点知识是远不够的,打那时就开始查阅有关佛学的资料。一位同事便借给我一本《金刚经》,虽说懂不了多少,但对佛学已知之一、二了。

释迦牟尼佛祖当初修行的初衷,是要打破古印度婆罗门教的那种严格的阶级等级制度,让人们享有同等的社会待遇。婆罗门教把人分为四个阶层,婆罗门教为最高层,处于统治地位;承担社会保卫的武士为第二阶层;一般从事农、工、商的庶民为第三阶层了;而那些奴隶和贱民则为最低层。婆罗门教把这种阶级制度用教义形式固定了下来,规定奴隶和贱民永远不得从事上一阶层人所从事的活动。

就这一点来说,中国从宋代至清康熙年代的近千年里,也有贱民制度的,视贱民为社会最低层,并把贱民作为一种户籍制度,而不得入官,科考,不得进入士农工商阶层。还是雍正在位时,适应了时代潮流,才废除了贱籍制度,标志着社会的一种进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气象,而教义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社会对此已有了呼声,所以为寻求人们的平等社会地位,释迦牟尼放弃了作王子的富贵荣华,出外去寻找一种使万民都能享受平等地位的途径。结果多次出游,使得他感到的是,被忧、悲、生、老、病、死的苦患所折磨,释迦牟尼为了使人们从苦患之中解救出来,便走上了六年多的苦修行生活,这便是佛祖修行的初衷了。

佛教教义就是用佛的眼光看待宇宙、的存在及其/变迁的原理。人的“眼、耳、鼻、舌、身”五根,而引起“色、声、香、味、触”的五境,继而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自我存在的主观身体在客观的环境中,便产生自我生存的心理活动即观。佛祖用平凡的观点道出了的真谛:“生、老、病、死”轮回说。他以苦谛-众生界的苦恼、集谛-有苦恼的原因、灭谛-解脱苦恼、道谛-断绝苦恼的“四圣谛”,总结出了苦恼的因果关系,并找到了来解脱众生的生、老、病、死四大苦患的方法。

佛教的`修道论是中庸之道,讲求的是不苦不乐。在生活中,既不主张享乐,也不主张苦行。对于身外之物不要刻意的去追求,要淡薄名利得失的心念。

应有正当的职业,利于自己的生存。尽可能地多做自利利他的事。在接人待物之间,以及言行方面,加以留意,宁可损己利他,而绝不损人利己,奉行的是利他主义。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因缘观、因果观。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事物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是因缘,先后之间发生的现象是因果关联。

佛教具有非常博大的胸怀,无比的宽容与豁达。倡导人人平等。佛教不憎恶外来的打击者与诽者,而是在其中得到历练与升华。

佛教不是鬼神学,而是一种教化学。佛教的本意是教化,用佛教来启迪人的心智。教人以正当的方式看待事物,正当的行为做自利利他的事情。道谛中的“‘八目’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就是这种教义实质的具体体现。佛教既不是唯神论的迷信,也不完全走向唯物论的极端,主张以合理的身心,促进个人人格的完成。

我认为佛教是教化的一个宗教,而不是只供人们求取功利的工具;佛教是解救众生的,而不是让人们所利用的。佛学中的不少理论并不与现代科学、社会伦理道德相背,而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完全可以用作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

佛学中的经典语录 篇5

1、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2、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时,而它却会骗你辈子。

3、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4、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5、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6、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7、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样是你的.。

8、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9、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0、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1、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12、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4、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15、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6、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17、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18、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9、作在心,秧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

20、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着心通通放下。

21、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22、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23、多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4、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25、真如妙体,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无事不应。。

26、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27、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28、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29、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30、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1、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32、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33、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34、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3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造者是。

36、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7、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38、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39、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40、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41、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42、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43、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44、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45、慈悲跟世间所讲的爱情是一桩事情,一个是觉悟,一个是迷惑。

46、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47、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48、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49、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50、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中国佛学36句震撼世界的禅语 篇6

中國佛學36句震撼世界的禪語...——才看到第10條就已經平靜...36句震撼世界的禪語...引導語:禪語主要指從佛門中傳出的精華語句,話語平朴,含意深遠,對人生思想等方面有著精神食糧的作用。由於禪語的文雅和雋永,常在文學藝術作品中得到應用。下面本本就帶你去看看震撼世界的66句禪語。1.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2.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3.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4.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5.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6.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7.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8.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9.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10.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1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12.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13.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14.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15.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16.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駡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17.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18.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19.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裡,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20.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瞭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瞭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21.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22.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23.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24.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瞭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25.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2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後悔。27.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28.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29.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佈施。30.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31.要瞭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32.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33.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34.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35.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36.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佛学的心得体会 篇7

一、佛教哲学思想概述

佛教是由佛教思想、佛教组织和佛教制度诸要素组成的, 有着一套完整而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佛教哲学以“四缔”、“五蕴”、“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思想为主要基础, 宣扬“一切皆空, 一切皆苦”的理念, 教导人们从内心排除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欲望与执着, 而达到无欲无求、无生无死的涅槃境界, 也就是“佛”的境界, 并认为这是人类最崇高、最完美的审美追求。

是佛教的理论中心, 也是全部佛学的总纲, “四缔”分别是“苦缔”、“集缔”、“灭缔”、“道缔”, 是佛教对人生和世界的现状、本质以及如何超脱世间痛苦的方法与境界总的论述。其中, “苦缔”认为世间一切本性皆是苦;“集缔”主要说明人类痛苦的生起与根源, 认为人生之苦的根源在于执著于各种世俗的现象, 并生起种种贪欲与烦恼;“灭缔”意指灭除自身的烦恼与痛苦, 从而超脱生死轮回, 获得解脱的境界———涅槃, 这是一种超时空、超对立、超苦乐的永恒寂静的常乐之境;而“道缔”意为精神达到寂灭, 实现人生解脱的途径与方法, 并追求对宇宙人生的大彻大悟。

是佛教对世间一切现象的分类, 分别是色、受、想、行、识。广义的“五蕴”是指一切物质世界 (色) 与精神世界 (受、想、行、认) 的总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认为, “五蕴”皆是空虚的。而“八正道”与“十二因缘”则指出了正确的解脱之道与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学。

佛教通过“四缔”、“五蕴”等观点进而提出了“三法印”说, 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佛教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的看法, 是对佛教哲学的一个概括。“诸行无常”指世界万有时刻处在不断的生灭变化之中, 没有常住性与实在性;“诸法无我”的意思是一切都是没有独立的主宰者与实体, 人所感知的美也是如此, 没有一个自体, 人世是虚妄不实的;“涅槃寂静”意指灭尽一切烦恼后所达到的大寂静, 是绝对的, 永恒的彼岸世界, 这是佛教的本体论, 应该说它比道家以及其它哲学所提出的本体说更加深刻, 这也使得佛学对文人画的影响比儒、道思想更为透彻、更为深入。

二、佛教美学特征

既然佛教认为“四大皆空, 五蕴非有”, 并要求人们放弃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享受去追求永寂之境, 所以佛学本就无意构建所谓的美学体系, 但佛教在阐述其深奥的观点时又不自觉地表达了丰富的美学思想。佛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金碧辉煌、庄严雄伟的寺庙建筑, 还有众多丰富多彩、色泽斑谰的宗教壁画和形态各异的雕塑, 以及许多体现了佛学精神内涵的书画作品。于是, 佛教也就从对世间美的全面否定而走向了对美的肯定, 形成了人类美学史上独特的美学思想———佛教美学。

佛教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不仅表现在作品题材方面, 而且体现在佛教哲学思想对画家们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审美情趣的影响上, 这些是绘画创作中内在的、深层的又最难以很准确把握的东西。

三、中国文人画与佛学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 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们的绘画, 是极富东方文化底蕴的艺术流派。文人画其实是由文人倡导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它以诗文、书法、哲理入画, 并以儒、释、道三家学术理论为主要基础。中国传统文人画家们有一大批人热衷于参禅研佛, 佛教思想的影响深入到他们的绘画创作过程中。研究佛学思想对中国文人画艺术产生的影响, 能帮助我们了解佛教对推动与促进中国文化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人画的起源可追述到魏晋六朝, 而这一时期也正是佛教初入中国并开始发端的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统治者的支持与倡导, 佛教得到了较好的流传与发展。特别因为当时战争频频, 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各阶层矛盾激化, 人们需要新的解脱之道, 而传统的儒、道两家已难为人们提供精神避难之所, 这些都为佛教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使佛教得以超越原有的各种信仰而与儒、道学说并存于世。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 文人们崇尚老庄, 热衷于研究玄远幽深的学问。玄学与佛学思想有相通之处, 但在当时, 佛教还是依附于玄学进行宣传, 并出现了一批中国的佛教学者, 他们在理解消化佛学思想, 融会中外文化方面作了了许多努力。

中国哲学是儒、道、佛三家的结合, 儒家入世的教化性、道家出世的清静无为和佛家内悟的虚无超脱, 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 并都对文人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佛学以“万有皆空, 唯一真心”的思想给文人画注入了超然空灵的理念, 使中国绘画产生了新的特色。

魏晋时代的绘画理论已采用佛学的义理来解析绘画艺术。此时的文人画大家首推顾恺之, 他的艺术思想主要来源于佛学与玄学, 他对文人画理论的建构, 正体现了佛学对其的影响。顾恺之信奉佛教, 是当时著名的佛画名家, 画过许多佛教题材的壁画, 其中以《维摩诘像》最为出名。顾恺之提出了“传神”和“迁想妙得”这两个与佛学思想有着密切关联的美学概念。

顾恺之的“传神写照”理论是当时佛玄思想在绘画上的反映, 包含了重神轻形的美学倾向, 体现了佛教般若学的思想。般若学认为客观现实是虚妄不实的, 只有通过般若智慧才能悟到诸法的实相———真如。“传神写照”中的“神”已不是儒家的道德标准, 也不局限于道家的超然心态, 而是表现诸佛菩萨般若智慧的心灵之神。另外“传神写照”中的“写照”这一概念也与佛学中的“照”的观念有关。如《心经》中说:菩萨照见五蕴皆空, 这里的“照”是指心的一种神妙的真觉认知的能力。是与人的内在精神相联系的。“传神写照”所要表现的已不是普通的画像, 而要体现人的神妙精神、人的“本来面目”、人的般若智慧。顾恺之的《维摩诘像》正能表现这种个体心灵智慧的微妙性与直觉性的特征。

顾恺之的另一美学概念“迁想妙得”也要求画家不为物质世界的形象所束缚, 需有超越可见形象之外的想象力。佛学也认为三界虚伪, 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一切现象都是不实的, 需要透过现象悟见本质。“迁想妙得”也正体现了这种对于象外之旨的感悟能力, 迁想于形象之外, 妙得自然之神。总之, 顾恺之的美学理论得益于当时流行的佛学。

魏晋时期的另一位画家宗炳对佛学的研究更为深入。宗炳好佛, 年青时就随当时净土宗高僧慧远学习佛法, 并写有《明佛论》。他曾说“彼佛经也, 包五典之德, 深加远大之实;会老庄之虚, 而重增皆空之尽”, 即主张以佛统儒道之学。宗炳的《画山水序》讲述了许多画理, 其中包含着一定的佛学思想, 反映了他受慧远后期大乘般若思想的影响。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山水以形媚道”的观点, 在他看来, 自然山与宇宙本体 (道) 是相互交融为一体的, 山水以感性形态直接体现了宇宙之道的存在, 是佛以神法道、化生万物的结果。正如禅宗所言:“山河并大地, 全露法王身。”禅宗六祖亦言:“一切万法, 尽在自心中。“。宗炳在此所指的道显然是统领儒、道的佛学之道。从中可看出宗炳是受慧远法性论思想的影响的。宗炳强调, 审美观照自然山水时, 不仅要欣赏到审美的愉悦, 而且还需把握到宇宙之本体。

另外, 宗炳还提出“凝气怡身”、“神超理得”和“畅神”等美学命题, 这些观念与佛学也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宗炳认为, 画家作画首先要抛弃各种杂念, 使心胸清净开阔, 从而透彻地领悟到山水的幽妙。佛教也有“戒、定、慧“三学, 认为人应首先抑制自己的意志, 守住内心、排除万念方可悟入般若智慧。依宗炳的理论, 画家的作画过程犹如一位学佛之人在深究佛理, 需使心灵回归到虚静空灵的状态, 这是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审美心胸。宗炳的这些理论与慧远所说的“冥怀至极”、“思专”、“凝神”等观念无疑是相通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 名士们喜欢玄谈佛理, 如美学家五微的《叙画》所蕴含的美学思想也表现了佛学对其绘画理论的渗透与影响。另外,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不少深受佛教影响的僧人画家, 如释支遁、释安慧等。

综上所述, 魏晋时期的文人画已经与佛教有了某种内在的契合。

(二) 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文化鼎盛期, 佛教在帝王的支持下走向兴旺, 宗派林立, 佛教文化空前繁荣。随着大量佛经的传入, 推动了佛学思想的发展, 高僧们创立了天台宗、禅宗、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等宗派。可以说,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最辉煌的时期, 各种流派, 特别是禅宗对文人画的影响也更为全面而深入。许多画家开始把佛意具体落实到山水画的创作中。

号称文人画鼻祖的王维能诗善画, 崇信佛教, 曾问法于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神会, 是当时较早接触顿悟法门的士大夫。王维成功地把诗、画与禅融为一体, 把禅宗“人生无常”、“物我两忘”、“得意忘言”以及“妙悟”的超然境界充分表现在他的山水画中。

王维的名作《袁安卧雪图》体现了深刻的佛学内涵。图中所画的雪中芭蕉, 寄托了人身空、无常的佛学思想。《维摩诘经》说:“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这与雪中芭蕉一样, 都是比喻人身空虚如泡影与虚幻不真的观念。在王维的作品中, 村庄、道路、山恋、树木等景色也具有幽远飘逸的禅味。王维喜画雪, 是因为想追求雪后荒天寒地的冷寂禅境。这些都说明王维已在山水画创作中有意识地表示佛禅之境。

另一位山水画家张璪作画注重意气表现, 在其自撰的《绘境》一书中提出的“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观念深得文人画艺术奥妙, 反映了佛学的思想。这里的“心”, 代表了宇宙本体的意义, 即慧能所说的:“诸佛与众生, 唯是一心……能含万物色相、日月星宿, 山河大地”。高僧百丈怀海也说“百千法门, 同归方寸;河沙妙德, 总在心源”。显然, 张璪的画论受到了这些佛理的影响。

张璪在《绘境》中处处强调“顿悟”、“心悟”的状态, 与禅宗所提倡的一样, 把人有限的生命融入宇宙的永恒之道, 这是种理想化的人格, 是种内心的直觉体验, 是在时空中瞬间即永恒的精神感受。可以看出, 张璪以佛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绘画, 使文人画理论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一时期深受佛学影响的画家还有荆浩、贯休等, 他们都自觉地在绘画作品以及画论中体现了佛理的精神。

(三) 宋元时期

在宋朝, 虽然大多数统治者对佛教采取了扶植政策, 有些宗派, 如禅宗、净土宗都有一些发展, 但就总体来说, 佛教已开始由盛而衰了。元代主要崇奉喇嘛教, 藏传佛教势力扩大。虽然宋元时期的佛教发展有所减弱, 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仍热衷于参禅研佛。而且, 那时佛学经过隋唐的发展已非常成熟, 因此佛教哲学对文人画的影响也更加深入了。

这时期的文人画在创作实践与美学理论上全面受到佛学的影响。其中的典型人物就是苏轼。

苏轼的家庭及其本人都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经常与佛僧交往, 讨论佛理, 深受佛学的影响。苏轼的绘画理论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 重神轻形, 提倡写意画。苏轼十分强调神似, 强调意趣的表达。他认为“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 注重传神与人的性灵传达, 关注表现“象外之象”、“味外之味”、“意外之韵”。绘画要以神统形、以意融形、神形结合, 乃至神超形越。佛教认为, 一切形象都是虚伪的, 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还说“若见实相非相, 即见如来”。《大乘起信论》写道:“一切法如镜中像, 无体可得, 唯心虚妄, 以心生则种种法生, 心灭则种种法灭”, 所以佛教要人们不要执着于事物的外表之相, 而要认识表相之后的本心。可以看出, 佛学的这些观点对苏轼的“得神轻形”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次, 苏轼认为画家应以“静”、“空”的心境对待创作。他说道:“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 认为作品要达到神妙状态, 画家自身的心态既静又空, 才能把握万物的实相。苏轼的这种看法与佛学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佛学认为要想悟到“真如本心”, 就必须具有“无念、无知”的虚静之智, 这就是“空”, 一种于相而离相, 无任何执着的心态。佛学还认为, 空中包含了生机勃勃的精神, 万物皆由空中来。受苏轼的影响, 文人画家好谈空, 作品中似乎整个天地都笼罩在静谧空灵的气氛中, 有着永恒空寂之美。佛学中有许多对空的解释, 甚至有人称佛学为解空之学。苏轼的“空故纳万境”蕴含了极其深刻的佛学哲理。苏轼的其它美学观及其作品均受到佛教的影响, 他成功地把自身的佛学素养推广到书画创作中。

宋元时期的文人书画家深受佛学影响, 除苏轼外, 其他如黄庭坚、米芾、巨然、惠崇、法常以及元四家等都希望从佛学中获得感悟。其中米芾的云山墨戏、法常的禅画艺术、元四家的野逸之风都体现了佛教禅宗闲澹无为、清虚空灵的境界。

(四) 明清时期

明清时代, 中国佛教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阶段, 已没有了隋唐的蓬勃之气, 许多宗派都较萧条。但是由于佛教与传统文化的不断融洽, 这一时期的佛教已完全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中, 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 在文人中普遍有研究佛学的风气。

董其昌是文人画的集大成者, 是晚明时期画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董其昌由儒学而至老庄, 进而通会佛教禅宗, 对佛学研究颇深, 并对禅法有所妙悟。可以说董其昌的绘画美学观基本上就是佛学在艺术中的反映。

根据禅宗的南北两宗, 董其昌也把中国绘画分为南北二宗, 并认为南宗是以王维为代表的性灵派, 北宋是以李思训为代表的精工派。董其昌力倡南宗, 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文人画。他推崇“顿悟”说, 强调画家主体精神的主动性, 强调文人画无挂无碍的“淡”境, 这是他追求的最高画境。佛学也提倡人的淡泊心态, 追求冷寂、素淡之美。佛教心学不仅需以一尘不染的玉壶冰心观照世界, 还要求绘画表现这清净淡泊之心。

从董其昌众多的山水画中, 能深深地体会到佛学之空淡之境。他的画平和简静、意淡境空, 充满空灵之气, 画作中有的疏笔聚散, 有的烟云缭绕, 足具清空如洗的洁静, 真是一片性灵流动的天地, 犹如一名得道高僧面对山水所应有的状态。佛学中极其强调这一种平和之心, 《六祖坛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去来自由, 无滞无碍, 应作随机”, 这也是佛学所指的本色无尘土的净界。董其昌说, 作画时应“宇宙在乎手者, 眼前无非生机”, 这正佛学所说的“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十世古今始终不移于当念”, 也如高僧智颉说的“夫一心具十法界, 一法界又见十法界, 百法界”。文人画的最高境地与佛学是一样的, 都应有“一念三千”的心境。

董其昌是文人画家中最受佛学影响的画家之一, 他的绘画美学充分体现了佛教对文人画影响的主要特征。

清初四僧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佛学的影响, 其中弘仁最为典型。弘仁本身就是僧人, 他的精神与思想注定了他充满佛学内涵的审美原则。弘仁的山水画简洁、冷峻、有极强的清净之境, 体现了佛教的清心寡欲之感。如画作《黄山天都峰图》, 画面洁净、清刚, 线条空勿, 极少皴擦, 充满冰冷及净静的气氛。有学者认为, 弘仁属禅宗中的曹洞宗, 较为含蓄, 机关不露, 显然, 他的作品也受其影响, 所作山水境界幽深, 浑厚朴茂, 构图笔墨沉毅有致。

明清时代文人画家好佛习禅者甚多, 唐寅、徐渭、沈周、文征明、戴进、石奚、石涛、金农等画家都受到佛学思想的影响。

四、结语

世界上任何艺术都与其本土学术思想是相通的, 中国的文人画更是如此。通过以上分析与探究, 可知佛教哲学对文人画的影响多在艺术本身内在的精神方面。但有两点要清楚:其一, 中国文人画的理论基础是儒、释、道三家的学术, 特别是受佛、道两家影响最深。文人画美学经常既含有佛学思想, 又有道家学说的观点, 宗炳甚至认为佛教义理与老庄哲学是可以沟通的。本文只关注文人画美学与佛教哲学的关系, 但并不排除这些具佛学含义的美学观同时受到道家的影响;其二, 佛教本身是完全否定世俗之美的, 但佛学又间接地影响并创造了诸多艺术, 佛教把绘画等艺术当作传道启悟的手段与媒介。这一点是我们在研究佛学思想与中国文人画美学的关系时需要明白的。

综上所述, 佛教哲学与中国文人画有着许多必然的联系, 不了解佛学, 就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文人画的精神。

摘要:佛学思想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文人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哲学与中国文人画美学之间有着许多内在的联系, 对文人画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文人画历史发展的轨迹, 以部分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为例, 探究文人画美学中所蕴含的佛学思想。

关键词:佛学,文人画,顿悟,空灵,真心

参考文献

[1]、洪修平:《中国佛教文化历程》,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2]、祁志祥:《佛教美学》,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3]、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 [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994

佛学语境下的李白诗歌创作 篇8

关键词:李白 诗歌创作 佛教思想

佛教自两汉魏晋之际传入中国之后,就开始与中国传统文化合流的进程,以儒解释、以道解释、以释解道、以释解儒的作品论著层出不穷,佛教思想开始与中国传统道家、儒家思想融合,三教合流在隋唐时期成为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并深刻地影响了隋唐以降的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

唐代是佛教发展鼎盛的时期,佛教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唐代的思想、文学、社会生活。唐代诸多诗人与佛教关系密切,诗文创作深受佛教影响。描写佛寺、佛理、佛像、与僧人交游唱合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李白,作为盛唐的天才诗人,与唐代的佛教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青莲居士与佛教文化之关系

居士在佛教中指在家修行佛法的人,即“优婆塞、优婆夷”。李白自号为居士,可知李白对佛教文化的认同,在《答湖州迎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一诗中李白写道:“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金粟如来是维摩诘居士的前身,维摩诘居士是过去佛,从诗中能够看出李白希望自己来世能够成为像维摩诘居士一样的人。

青莲在佛教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同时也是李白诗歌中经常选取的意象,从意象选择中能够窥知作者与佛教的关系。在佛教中,莲花代表着纯洁、智慧、佛性,佛教中如来和菩萨都坐在莲花宝座中,经文中这样记载“坐宝华中”。很多经文记载着有关莲花的比喻,《密严经·卷下》有“如莲出淤泥,见之生爱敬。如是佛菩萨,出于生死泥。成佛体清静,诸天所欣仰。”在《阿弥陀经》中记载极乐世界有七宝池,“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四种颜色中,青色为上,僧肇《维摩诘经》注:“天竺有青莲花,其叶修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为喻也。”

青莲出淤泥而不染,代表着纯洁、智慧,李白以青莲为号,与他在世俗世界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铮铮傲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特征相互印证。在李白的诗歌中,多次用青莲来表达自己的意旨,”除在《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以青莲居士自示外,在《僧伽歌》中赞扬得道高僧:“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在《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中赞扬佛法“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在《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一诗中表达对青莲宫所代表清静世界的向往,“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在《庐山东林寺夜怀》诉说对青莲境界的追寻:“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在《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并序》赞扬佛法功德:“八法功德,波动青莲之池”。

二.李白与僧人的交游

名山多古刹,佛教寺院大多修建在名山中,李白一生游历名山大川,因此在李白的诗文中有许多吟咏名山,与僧人交游酬唱的作品。众多交游酬唱的作品,说明李白与僧人之间有着共同的话题,旁证李白对佛教思想的接受。

李白诗歌中反映与僧人交游主要有送别类和赠答类。如《别东林寺僧》:“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笑”别庐山和“虎溪三笑”的典故,可知李白与这位东林寺中的僧人必是言谈相欢,交情不浅,且把这位僧人呼为“远”,比拟庐山净土宗祖师慧远和尚,可知李白对这位僧人的推崇。

《僧伽歌》写李白遇到的一位为传法来到中原的西域高僧,李白在诗中赞扬这位僧人为真僧,“真僧法号号僧伽”高僧佛法精深,有清静戒体,“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一言散尽波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高僧能够一言散尽“波罗夷”,“波罗夷”是指比丘应避免的四种根本重罪,杀、盗、淫、妄语,与这位高僧谈佛后,使得李白内心清静无垢。

李白有三首赠僧诗,对象是僧朝美、僧行融、僧崖公,在诗中,李白对高僧崖公推崇备至,极尽赞美之词。《赠僧崖公》“授余金仙道,旷劫未始闻。”“道崖乃僧英。”“说法动海岳,游方化公卿。”赞美僧行融有“英骨”,将其与东晋汤惠休与峨眉史怀一相比,《赠僧行融》“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峨眉史怀一,独映陈公出。卓绝二道人,结交凤与麟。行融亦俊发,吾知有英骨。”在《赠僧朝美》中与朝美以成佛共勉:“了心何言说,各勉黄金躯。”

其他作品如《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写遇到衡岳僧谈论佛法,僧人见解精深,骨气清奇,引发作者的赞叹:“衡岳有阐士,五峰秀真骨。”“大臣南溟去,问道皆请谒。洒以甘露言,清凉润肌发。”在《听蜀僧浚弹琴》一诗中写蜀僧为李白抚琴,琴声洗净心尘,令人忘却时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顾随在《古代不受禅佛影响的六大诗人》涉及到李白:“李白不但风格近道家,诗中亦常谈到方土神仙,虽亦有时谈及佛家,乃因受别人影响,非真谈禅、懂禅。”然而从李白与僧人交游的诗文中可以看出李白与佛教思想的关系不仅如此,诗中所用到的佛教词语如“龙象”“青莲”“禅关”“波罗夷”“恒河沙”“小劫”等,以及典故出处有《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楞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必须是对佛教有所精研的人才能够达到。

三.佛教思想在李白诗文中的体现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王琦注:“水月,谓水中月影,非有非无,了不可执。慧者观心,亦复如是。解领,解悟也。明珠,喻菩提大道也。”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第七》:“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空”和“有无”的观念是佛教的基本概念,李白在此处“观心同水月”实则是表达他自己对佛法的心得体悟。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禅关”“小劫”俱出自佛典,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依俱舍论则人寿自八万岁,每百年减一年而至十岁,又人寿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年而至八万岁,此增劫及减劫,一一名为小劫。”李白此处描写佛教禅定的状态,不知时间,澄静无虑,心无所住。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而我遗有漏,与君用无方。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有漏”是指一切含有烦恼的事物,有漏法指一切世间法,而佛法是出世间法,是无漏法。“心垢”在佛教中亦是指烦恼,《无量寿经》有“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李白在听闻佛法义理或者体验坐禅之神奇后,有荡除一切烦恼之体验。

《赠僧崖公》:“昔在朗陵东,学禅白眉空。大地了镜彻,回旋寄轮风。”在郎陵时李白跟随法名为空的老僧学禅,禅那讲究心中清楚明白、了了分明,是为“了”的境界。“轮风”出自《华严经》:“三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成,且如大地依水轮,水依风轮,风依空轮。空无所依,然众生业感,世界安住。”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对于佛教禅那有着切身的体验。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以禅观世界,我与世界并无区别,我与世界俱同为空的存在,从本句诗歌中可以看出李白对于禅境的领悟。

《庐山东林寺夜怀》:“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禅宗称呼坐禅为宴坐。佛教将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一千个一小世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禅宗讲进入禅定状态以后,可以再一个剎那之间游遍三千大千世界。此处李白的诗文中便是描述的禅定状态。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佛教中,地水火风空识六法各有分界,是为六界,空界是为其中之一。三天是指佛教中所说的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即所谓的三界。面对画中多描绘的景象,三界二十八天在画梁中显现,李白将在西林塔中所看到的佛像与自己的佛学认识体悟写在这句诗中。

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出李白作为盛唐最杰出的诗人,而佛教作为隋唐影响最大的思想,二者的碰撞,造就了文学史上的名篇,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财富。

参考文献

[1]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2]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平野显照.唐代文学与佛教[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4]董皓.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6]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

[7]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M].台南:和裕出版社.2010

[8]鸠摩罗什译.无量寿经[M].台南:和裕出版社.2010

[9]不空译.大乘密严经[M].台南:和裕出版社.2010

上一篇:大学生考公务员流程下一篇:公司年终员工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