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运动发展

2024-07-28

中国足球运动发展(共8篇)

中国足球运动发展 篇1

21世纪后,轮滑运动项目越来越规范化,逐步发展出花样轮滑、自由式轮滑、极限轮滑等项目。1924年由德国、法国、英国、瑞士四国发起成立了国际轮滑联合会(FIRS)。目前国际轮滑联合会已有100多个会员国家和地区。1977年由日本发起成立了亚洲轮滑联合(CARS),总部设在东京。如今轮滑组织机构日益壮大、比赛机制日益完善。

随着国内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大众运动热情的提高国内参与轮滑运动的人数不断提高,左右中国自由式轮滑和速度轮滑出现井喷式发展,全国各地随处可见自由式轮滑的身影。后中国自由式轮滑更是在世界各大赛事上斩金夺银,中国各地涌现出了大量国际上有影响里运动员来。

由政府倡导的“轮转冰”项目更是点燃了大众对轮滑的参与热情,各地轮滑运动进入了加速发展期。当然由于各地的轮滑运动开展时间与当地运动意识的不同,国内不同地区运动水平和参与程度还有很大差异。不过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缓解。

结尾我用轮滑人最爱说的一句话留给大家,“上帝忘记给我们翅膀,所以我们用轮子飞翔。”

本文作者: 万能的郭教练(公众号:轮滑微课堂)

中国足球运动发展 篇2

“失语”一词,起初是针对中国文论目前的形势而言的。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始终处于文论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1]本文所提及的“文化失语”一词是指当下中国社会由于主导性文化精神的缺失所引起的文化失语现象。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商品经济的浪潮涌动,国人普遍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观迷茫、物欲主义肆虐及生命意义感缺乏等问题。一些人在商品经济大潮面前迷失了自我,由此产生了“失落、困惑、焦虑、浮躁、愤怒直到放弃理想、责任、操守、良知、道德,以极其庸俗的精神和相当卑劣的姿态出现在新的历史舞台上”。诸如政治生活中的腐败、贪污、渎职、买官卖官;经济交往中的制假贩假、走私贩私、不讲信用、恶性竞争、坑蒙拐骗;公共生活中人对人的陌生、冷漠、隔膜、对他人不幸的残忍、麻木等等都给人留下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感慨,它使一颗颗敏感而天良尚存的心灵在刺伤中颤抖失望,也一点点地侵蚀着、戕害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魂魄。[2]法律的孱弱及道德的沦落令国人在物欲主义横流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在此种情境下,中国足球运动也不能独善其身。例如,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中国国内的甲A联赛(后更名为中超联赛)中所存在的普遍的、严重的假球、赌球、黑哨等违反体育道德的违法行为;中国足球协会本身所存在的政治性腐败问题(据最新报道称,前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谢亚龙、杨一民等多名官员被公安机关逮捕,他们被指控犯有贪污、腐败、涉嫌操纵中超联赛等罪名);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足球国家队在各级别国际大赛中的成绩始终难以尽如人意。而且,随着中国足球运动的沉沦,其在国际足坛中的话语权也在逐渐消弭。中国足球运动已经走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对于中国足球运动在发展中所呈现的诸多问题,许多热爱、关切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学界人士从文化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进行了探讨。许多学者认为制约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根源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然而,笔者认为,影响和制约中国足球运动无法超越自身、文化个性的缺失、国内联赛所呈现的重重危机以及政治性腐败等问题,恰恰是由于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在追逐现代性的过程中由于对传统文化的无情批判和对西方文化的热情讴歌,导致社会主导性文化精神缺失所引起的“文化失语”现象所致。因此,本研究拟对中国足球运动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文化失语”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为中国足球运动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2 中国足球运动“文化失语”现象解读

2.1 传统文化的失落使中国足球运动陷入了“身份认同”危机

1840年以降,西方以其坚船利炮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清朝国门,中国自此以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逼到亡国灭种的悬崖边缘。因此,一批批仁人志士开始了漫长的救亡图存之路。这其中不泛激进主义者,他们将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归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吃人的礼教”。五四新文化运动将这股激进旋风发挥到了极致。“五四”时期,全盘否定旧文化(传统文化)、旧文学,几乎成了“进步”的象征与旗帜。1918年4月15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论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高声呐喊“欲废除孔学,则不可不先废汉文;欲废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3]陈独秀旗帜鲜明地表达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如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他在文章里直认不讳自己的立场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4];鲁迅在文学创作借狂人之口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就是“吃人”二字,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史其实就是一部“吃人”的“文明史”。他曾公然主张青年人不读中国书,而另一个激进主义者吴稚晖更是公开号召把线装书丢到茅厕里去。[5]而且,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吴虞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要请西方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来帮助解决民族“劣根性”的“顽症”。简言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反传统的第一次高潮,从思想、制度、观念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犀利的解构,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效机理。

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散发着反抗和发泄的味道,那么,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则挥发着肆意践踏的汗臭味。首先,文化大革命期间通过批书、禁书、烧书等各种非法手段,肆意毁灭文化。在“打破封、资、修”、“把帝王将相赶出舞台”等号召下,极大地助长和发展了文化虚无主义,导致对民族传统文化、历史名胜古迹和各种文化遗产的空前大破坏。北京一些红卫兵在江青一伙的蛊惑下冲到山东曲阜,砸毁孔庙、孔府、孔林,就是突出的例子。而且,“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提出了“破四旧”的口号,四旧即为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破四旧”彻底地把我们生活习惯中的许多传统观念和那些已经凝固在我们生活习俗中的东西破除了。[6]正如有的学者所言:似乎一切曾被认同的意义都撕裂成了碎片,而亵渎,轻佻与喧闹倒成了时代病的注脚。其次,文革期间所谓的“又红又专”的“正派”人士对知识分子群体的肆意批斗和无情的戕害。在教育界,仅教育部所属单位和17个省市,受诬陷、迫害的干部、教师就有142000多人。著名教授熊庆来、翦伯赞、何思敬、王守融、李广田、马特等被迫害致死;在文化界,仅文化部及其直属单位,受诬陷、迫害的知识分子就有2600多人。著名作家、艺术家老舍、赵树理、周信芳、盖叫天、潘天寿、孙维世等被迫害致死;其它如科学技术界、卫生界、体育界,受诬陷、迫害、致死的知识分子不计其数。[7]这许许多多的诬陷、迫害使整个中国文化界陷于万马齐喑、百花凋零的悲凉境地。

总之,十年浩劫造成的恶果是多方面,如果说物质方面的损失可以计算的话,那么对精神文化的损害,灵魂深处的创伤,则是无法统计、无法估算出来的。

归结起来看,无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是“文化大革命”,都是在破旧立新的口号下,把“传统”和“现代”对立起来,把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作了“现代化”的敌人。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慢慢地流失并逐渐地失去了主流话语的地位。在文化对话中,我们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失去了我们作为文化存在的必要的身份,丧失了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记忆,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具有历史记忆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陷入了虚无的状态,失去了原先赖以安身立命的基础,丧失了规约我们欲望的紧箍咒,就如同把阿拉伯神灯中的魔鬼释放了出来。传统文化彻底处于一种“失语”状态,而由文化失语造成的裂痕也分裂着我们自身的精神家园。其直接后果就是,中国人变得不再像中国人,并逐渐地失去了中国人原有的“味道”。

概而言之,当中国人变得不再像中国人的时候,足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注定了它只是一种球类游戏,而不会被熏染上任何中国人的“味道”,就如同白开水煮萝卜一样而已。众所周知,现代足球强国的足球文化都呈现出独特的“指纹”与“文化胎记”,例如巴西的桑巴足球、赋有哲学气质的德国足球、以防守反击为主的意大利实用主义足球等,都为我们诠释了本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足球运动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反观足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其常常无法超越的缘由,恰恰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被非主流化和被边缘化所引起的“失语”状态,导致中国足球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陷入了“身份认同”危机。因为不能确证自己的身份,其常常被世人讥讽为“四不像”足球。此外,失去道德规约的中国足球人,逐渐地迷失在历史的风尘中,最终将成为人类欲望的注脚。

2.2 西方文化的“滥觞”导致中国足球运动的“他者化”与“边缘化”

当西方文化伴随着洋务运动的脚步挺进中国的时候,它带来的苦难总是多于恩泽。洋务运动中汲取和学习的主要是西方的器物文化,彼时的中国人依然昂着他们天朝上国的头颅;而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国人转而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制度文化,此时的中国人已经沦落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尴尬境地。而且,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今、中西、传统与现代和资本主义文化与共产主义文化的争论与焦灼中逐渐解体,而以自由、民主、科学为基调的西方强势文化逐渐在中国本土滥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泥沙俱下的西方文化进一步在中国本土肆意泛滥。在这股巨大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人最初的感受是一种失重的眩晕,在懵懵懂懂地接受西方现代思维方式的过程中,他们既尝到了甜头,又领略了苦涩辛酸。不可否认,我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并正在大踏步地迈入小康社会。然而,精神上的贫瘠依然困扰着国人,并成为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西方的文化扩张与泛滥,致使国人的文化身份变得模糊、分裂,并产生了深刻的身份焦虑。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事实上,他们忍痛放弃祖辈的生活方式而采取外来的西方生活方式,这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然而他们却由此不无宽慰地虔信,以如此惨痛的代价换回的一定是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种确定无疑的“文明”之中的特权。可是结果表明,他们换回的其实只是由于陷入了迫近的西方精神危机所受到的惩罚。[8]

诚然,西方有很多“金子”。然而,“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自然现象表明,西方的“金子”到了中国并非还是原来的“金子”。正如中国足球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一样。一方面,为了提高中国足球运动的水平,并借鉴国外足球运动发展经验,于1994年开始实行中国足球运动职业化改革;为了顺应市场化改革潮流,于2005年底成立了中超联赛公司,其中中国足协出资20%。从实际效果来看,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中国足协所管理下的中国足球运动的水平每况愈下;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中国足球运动的水平与成绩,于20世纪末中国足球运动实行职业化改革以来,聘请了众多参差不齐的外籍教练来华执教。然而,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境遇都比较凄惨,其很难在中国足球运动这块处女地上立足长远;第三,为了提高中国足球国家队的成绩,自从20世纪末以来,中国足协先后多次组织青少年足球队员赴海外留学。1992年4月,中国足球协会与健力宝集团签订协议,共同组织青少年足球队员赴巴西留学五年;2004年,中国足球协会宣布“08之星”计划启动,组织一批优秀球员赴德国留学两年;[9]2010年1月,中国足协新任主席韦迪上任。履新不久,其便率领足协官员奔赴欧洲,走访足球强国,拟每年选拔众多小球员赴欧训练,中国足球再一次掀起留洋潮。[10]然而,现实情况则是留学计划毕竟治标不治本,留学归来的球员在中国足球运动所处的大环境下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总而言之,国外有效的足球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值得中国足球学习与借鉴。然而,一味地拿来、索取毕竟会引起自身的消化不良。生搬硬套国外的经验,已经使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陷入了病入膏肓的境地。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左右摇摆的模仿过程中,中国足球渐渐地失去了自我,完全处于一种“万马齐喑”的“失语”状态。[11]因而,中国足球运动在不断地学习、仿效国外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地失去了自我,并且越来越趋向于“他者化”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足球运动的成绩与国际排名一路下滑,其在亚洲足坛乃至世界足坛逐渐地失去了话语权,并不断地被“边缘化”了。中国足球运动在盲目地模仿西方经验的过程中已把自己涂抹得面目全非。

3 克服文化失语建构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足球运动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二是西方文化的滥觞。这两方面缘由的能量导致了中国社会主导性文化精神的缺失,而失去精神家园的中国足球运动在发展中所呈现出的种种丑态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中国足球运动要实现有序发展并超越自身,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复兴传统文化重构中国足球运动的“文化身份”。复兴传统文化并非要全盘回归传统,而是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重构中国人的文化身份。何谓文化身份,即对非中华民族民众而言,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方式、文化修养和精神面貌等方面的总和。文化身份在社会实践中的表达凝结成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国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为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12]对于中国足球运动本身而言,其无法超越自身的缘由,恰恰是由于其无法表达出自身的“文化身份”也即“民族精神”,也就失去了发展中的“灵魂”。失去灵魂的中国足球运动被人戏称为“四不像”。此并非中国足球运动的过错,而是中华民族在追逐现代性的过程中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被冷落所引起的社会主导性文化精神缺失所致。因此,复兴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当下社会的主导意识。唯有如此,中国民族才能避免被他族文化同化的危险;中国足球运动也才能拔离异化发展的泥沼。总之,复兴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足球运动“文化身份”的确定和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由来已久,要想重构中国足球运动的“文化身份”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且,复兴传统文化是一项系统的、繁复的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需要政策的连续及主事者持久的恒心和耐心。简言之,中国足球运动在确证自身“身份”的道路上注定了要经历迷茫、徘徊、踟蹰等人间百味。

其次,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体制革新和制度完善。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13]文化自觉之于中国足球运动而言,就是在发展过程中避免走入“全盘西化”的单行道,而是要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生产与转化。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正如费先生所言,文化自觉的目标就是要确立一族文化的个性。而没有文化个性,我们只能停留在“中国制造”的廉价工业产品的印象之中;中国足球运动也只能驻留在“像云像雨又像风”的境地中而无法超越。因此,文化自觉的过程既是培育文化个性的过程。此过程之于中国足球运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文化自觉是理性觉醒的过程,那么,文化创新、体制革新和制度完善就是实践创造的阶段。第一,中国足球运动的文化创新即按照中华民族的文化式样和人种特点,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足球风格与战术打法,从而形成中国足球运动的独特的“文化指纹”。第二,中国足球运动的体制革新即解构与重构中国足球运动的管理体制。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建立明确的责任、权利、利益三位一体的管理办法;各尽其责,各取所需。第三,中国足球运动的制度完善即构建完善的体育法律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努力与实践,中国足球运动必将走上良性发展的征途。我们将看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现代足球运动的美丽新世界。

摘要:文章从文化学、社会学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中国足球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传统文化失落和西方文化强势嵌入所引起的“文化失语”现象。并认为中国足球运动在发展过程中要想远离“失语”的泥潭,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复兴传统文化重构中国足球运动的“文化身份”;二,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体制革新和制度完善。

发展校园足球不能伤及其他运动 篇3

根据后续报道,山东省随后声明该则新闻系误读,表示仍将继续举行大学生篮球、排球联赛。尽管如此,其中折射出的某种错误倾向,仍值得大家思考。

国家研究制订足球振兴与发展战略,将其作为体育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运动,培养校园足球人才,为国家输送高水平、高素质足球人才。这诚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各地、各校在贯彻落实这一战略任务时,不能跑偏题、走极端。

开展哪些体育活动,举办哪些体育比赛,考核哪些体育项目,必须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校而异。作为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既要重视培养足球运动后备人才,又要重视培养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后备人才。因此,发展校园足球运动,没有必要取消学生篮球、排球联赛,更没必要把校园球赛简化为单一的足球比赛。

当前,振兴中国足球,实现足球强国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意志、国家行为。发展校园足球是实现足球强国梦、体育强国梦的重要举措。各地、各校应当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足球改革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运动,确保促进足球发展振兴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出发,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发展一批足球特色学校,但决不能把所有学校都变为足球学校,否则就极有可能走入发展的误区,或者变成形式主义,不但无助于校园足球的发展,反而会伤害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应该承认,足球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足球重要,篮球、排球亦重要。我们不能因为发展校园足球而迫使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都让位,这是不科学、欠理性的。对于学校来说,发展校园足球,除了为国家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足球专业运动人才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把足球运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升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奉劝各地、各校千万不要误读国家发展校园足球的政策。振兴中国足球、发展校园足球,不能伤及其他运动,不能忽视学生对其他体育运动的兴趣,损害学生参与其他体育运动的权利。

(责编 欧金昌)

跆拳道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篇4

随着跆拳道运动在世界体育界的蓬勃开展和奥运会项目的确立,我国体育界意识到开展跆拳道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92年10月7日,经国家体委综合司、国际司会签及袁伟民副主任的批准,中国跆拳道协会筹备小组正式成立,我国正式开展跆拳道运动。随即,前国家体委几次派人去日本、朝鲜和韩国考察了特点运动的开展和竞赛情况,并在国内组织全国范围的专门座谈会。1994年5月,在河北正定举行了首届全国跆拳道教练员裁判员学习班;9月,首届全国跆拳道比赛在昆明举行,15个单位约15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这次比赛标志着跆拳道比赛在我国正式开始。1995年5月,首届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22个单位约25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从此开始了两年一届的全国跆拳道锦标赛。

1995年7月,中国跆拳道协会成立。中国跆拳道运动从此有了自己的专门组织。同年11月,在菲律宾举行的第12届男子、第5届女子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上,中国派出16人参加了比赛,获参与奖。赛前,中国跆拳道协会被世界跆拳道联盟接纳 为正式会员。1996年3月中国跆拳道队一行12人参加了香港第二届亚洲城市金杯国际跆拳道邀请赛,中国队获得6金、2银、3铜,女队获团体总分第一。1996年5月在浙江金华举行了’96中国万基杯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来自全国33个单位的30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1996年6月,经前国家体委体委批准,中国派出赵磊、陈立人、林志文、郑国威等14人去澳大利亚墨尔本参加了由世界跆联主办的第31届国际跆拳道裁判员学习班,获得国际裁判员资格。与此同时,中国跆拳道队参加了在同一地方举行的第12届亚洲跆拳道锦标赛,获铜牌1枚。同时,中国跆拳道协会杯亚跆联接纳为正式会员。

1997年5月,中国跆拳道队参加了在韩国金山举行的东亚运动会,有8个国家的5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队获2银、3铜。1997年8月,中国跆拳道队参加了在英国举行的国际A级跆拳道比赛,有35个国家的6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队获1银、2铜。在1997年11月香港举行的第13届男子、第6届女子锦标赛上,中国跆拳道代表队经过顽强拼搏,获得1银、1铜、3个第5名的战绩。

关于跆拳道运动的现状和前景

跆拳道是目前国内最火爆的搏击培训项目,大大小小的道馆至少有一万家以上,还不包括健身房、幼儿园、小学、大学中的训练点,每年全国参加跆拳道训练的人数最保守的统计也有500万人以上,且每年全国参加跆拳道训练的人数最保守的统计也有500万人以上,且每年都在递增。

道馆数量及参加训练的人数众多,说明跆拳道市场的潜力巨大。但鱼龙混杂的局面如不及时加以规范,必然影响到跆拳道的可持续发展。道馆间的恶性竞争,相互压价,表面上是消费者(学员)得到实惠,但受影响受损失的还是学员。因为道馆的利润受到影响甚至亏损倒闭,道馆无力资助教练进修深造,从而导致教学质量无法提升,最终使学员对跆拳道失去兴趣。

据考察统计,百分之八十的道馆没有任何办学手续,百分之九十的道馆教练没有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各道馆教学内容不统一,教学质量大多数得不到学员和家长的满意认可。许多道馆忙于跑马圈地占领市场,将一些水平低下的学员自封为几段升为教练,甚至一些只训练了几个月对跆拳道略知皮毛的学员,也盲目去开设道馆。

道馆教练员功夫不过硬、综合素质低、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且教练员呈低龄化趋势,导致道馆学员也越来越低龄,许多道馆仅能招到幼儿、少儿学员,而失去了青少年、成人市场。其实,跆拳道本应是一项男女老少皆宜的运动。

开设跆拳道馆道馆的门栏的低且市场巨大,吸引了许多纷纷从事道馆行业,许多体院或武校毕业生、专业队退役队员,虽不具备开馆资格,却纷纷自立门户当了馆长。一些年轻的道馆教练也在跃跃欲试,甚至一些与跆拳道毫不相干的拳击、散打、柔道、武术从业人员,见跆拳道“蛋糕”大而味美,也纷纷穿上道服教起了所谓的“跆拳道”。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急切近利大有人在。但市场规律必将优胜劣汰!道馆市场即将面临“洗牌”!如今每天都有道馆在开业,但每天也有更多的道馆在关闭即是征兆!

怎么办呢?!走连锁加盟道馆,树立品牌,做大做强,才能做得长远!

一、天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民

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使开办道馆有法可依,受国家法律保护。国家提倡、鼓励单位或个人开办体育、教育事业。跆拳道是一项具有教育功能的体育运动,开办道馆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素质教育,利国利民利己,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二、地利

中国人口众多,疆土辽阔,至少能容纳10万家道馆生存,为道馆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世界各行业均视中国为最大的市场。当人均GDP增长达到一定程度,体育产业化必然到来。健身行业越来越被公认为“朝阳的事业”,前途无量。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队夺得一枚跆拳道金牌,令跆拳道热潮席卷神州大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又夺得二枚金牌,使跆拳道热潮继续升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主场作战,必将夺取三枚以上金牌!中国跆拳道运动的高潮,将在2008年后出现!

三、人和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跆拳道协会已将规范大众跆拳道运

动提到议事日程,并着手实施段位考核制度和教练员技术等级考评,道馆市场将越来越规范,毫无资质的小道馆将难以生存,而有实力的道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非典”“禽流感”等疾病的时有发生,使人类更加懂得只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才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人们的健康观念在增强,同时,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了温饱的人们将追求健康、追求长寿,越来越多的人将投身到体育锻炼中来。

随着独身子女的增多,任何家长都舍得在培养子女身上花钱。跆拳道倡导的“忠孝、爱国、尊师、礼仪、廉耻、忍耐、百折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对青少年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成长,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随着跆拳道运动的深入人心,会有更多的家长将孩子送进道场!

一、大众跆拳道的发展及现状:

1、大众跆拳道的起源

1992年10月,中国跆拳道协会筹备小组成立。1995年8月,中国跆拳道协会正式成立。

1995年11月,中国跆拳道协会正式加入世界跆拳道联盟。

1998年5月,贺璐敏获得第13届亚洲跆拳道锦标赛冠军,实现我国选手参加亚洲级跆拳道赛事金牌零的突破。

1999年6月,王朔获得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冠军,实现我国选手参加世界级赛事跆拳道金牌零的突破。2000年9月,陈中获得悉尼奥运会跆拳道冠军,实现我国选手参加奥运会赛事跆拳道金牌零的突破。大众跆拳道严格的说是在1998年以后才慢慢在国内兴起,道馆最早是在延边和山东等地由朝鲜人和韩国人开办的,随着练习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在专业队退役的运动员开始模仿韩朝的风格开办道馆,由此拉开了大众跆拳道普及的帷幕。

2、大众跆拳道近年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

道馆在最初是由韩国人(特别是山东沿海地区)开办,他们大都是在国内有过开办经验,掌握一定跆拳道技术和教学方法的人,只是简单的把韩国模式移植到了中国,因为它形式新颖、场地讲究、着装整洁,而且包含有很好的精神教育部分,所以,很快被大众接受。短短几年就从沿边、沿海地区普及到了全国。目前为止,中国大陆已有注册道馆几万家,修炼人数达到两千余万。

但是,由于道馆在2000年以后发展过猛过快,而相关的管理制度又不能及时跟上,大部分道馆只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场地、教练、教学能力等都不具备,甚至很多道馆的馆长、教练对跆拳道一无所知就开始招生,没有正规的教学程序,没有正规的升级考段,不能满足学员及家长对修炼跆拳道所寄予的期望。这样一来,造成了大众跆拳道市场的混乱,常年学员越来越少,进入拼命招生而又不能使道馆壮大的怪圈。本来可以带来效益的项目渐渐在消费群中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从今年开始,许多地方开始出现招生下滑,很多人把它归咎于金融危机。其实不然,金融危机在中国并未对培训行业造成多大的影响。相反,一些好的知名培训机构在今年还有十分长足的进步,例如:新东方教育培训集团今年同比去年招生增长21%。还有北大青鸟计算机培训较去年也有大幅增长。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现在跆拳道市场萎缩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前期市场保护不够,没有让跆拳道培训的口碑良性宣传出去;二是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体制造成学生业余时间紧张,没有时间走进道馆修炼;三是社会其他培训机构也在迅猛发展,分流了有限的生源;四是很多道馆经营者不注重硬件设施建设,陈旧的修炼环境不能吸引孩子们来参加练习,同时也使得很多老生流失;五是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手段单一,使学员和家长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从而失去修炼动力,等等这些原因带来了道馆发展和生存危机。

二、发展大众跆拳道的价值核心及前景

1、社会需求

跆拳道的思想正好符合我们国家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也正是现代社会成功的要素,“以礼始、以礼终”也应该是我们处世的信条。通过跆拳道运动这一载体,能够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和社会的有用人才,“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们国家、社会对跆拳道教育有需求。

2、家庭需求

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所以,繁重的学习使得大部分学生成了“眼镜片儿”、“小胖墩儿”、“豆芽儿菜”和“小药罐儿”,家长也是在无奈中接受这样的事实。还有一点,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待也是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自我为中心,从不知关心别人、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但是,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同样,他们也明白应当让孩子具备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接受跆拳道教育,不但可以强身健体,孩子们会在道馆教育中不断被跆拳道文化也就是中国儒学思想所浸润,得到精神面貌和思想意识上的极大改观。所以,对于家庭来说更容易接受跆拳道。

3、个人需求

经过我们对小学生的校园调查,与其它培训相比,跆拳道对孩子的吸引力还是最较大的,占到调查比例的32%。他们可能会抱着不同的目的走进道馆。有的为了锻炼身体,有的为了防身自卫、甚至有的单纯为了穿上道服炫耀,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通过修炼,使自己能够有一技之长,并建立充分的自信,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综上所述,跆拳道具有武道价值、体育价值、教育价值。市场前景毋庸置疑。

三、我国今后大众跆拳道的发展方向

1、健康发展趋势。由于各级跆拳道协会的逐步规范管理,开馆资质及教学资格审查也会越来越严格,大众跆拳道培训市场也会向健康方向发展;

2、市场淘汰趋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竞争,淘汰不正规的培训机构已是时间问题。

3、多功能发展趋势。道馆今后不能仅仅只有单一的跆拳道教学,要向韩国、美国等跆拳道发展较好的国家经营模式靠拢。跆拳道技术、思想教育、文化知识及其他特长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使道馆的教学培训多样化,以争取更多的生源,从而迅速扩大影响,带来经济效益。

中国足球运动发展 篇5

论 文 名 称:《浅谈钦州市中学足球运动队的现状和发展》

论 文 作 者:黄宇

学 科 分 类:体育

作者所在单位:广西钦州市二中(新校区)体育组

浅谈钦州市中学足球运动队的现状和发展

广西钦州市二中体育组(新校区)黄 宇

摘要:在足球运动发展中,学校足球是关键的环节,组建校足球队,既有利于

学校体育工作,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优秀足球人才。

As the development of football of football playing,school football is a

most important coarse..Making up a school football team,which

contrebate to physical works of school,have great effect on bringing up

player to be a talent whose moral character,wisdom,and physical ability

are balanced,but also contribute to bringing up and evolving well-played

football players.关键词:足球训练 现状 问题 发展

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的足球运动水平的高低不仅仅体现于成年足球运动队的比赛成绩和运动水平。青少年足球水平的提高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和地区的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的水平。青少年足球水平的提高是足球运动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在青少年的足球运动队的训练中,学校足球运动队的训练属于业余性质的运动队训练。学校运动队的训练与专业队的训练在各个方面的训练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而且地区之间的足球运动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学校足球运动队的训练和发展。

钦州市在近几年的开展的经济大建设的过程中,各项体育项目也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足球运动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与其他足球运动水平发达的城市相比,我市的足球运动水平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学校足球运动队的训练水平上,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再努力地学习和探索中去提高。

一.我市中学足球运动队的训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训练时间的短暂性

学校足球运动队与俱乐部、体校在训练和生活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校足球运动队的队员基本上是以学业为重,高考上大学为学习目标;而足球运动训练作为兴趣和特长的发展。因此在训练的时间上相对较为短暂。作为学校的足球运动队(在这里我们统称为足球校队),在没有比赛任务的情况上,训练时间只能保证为一周五到六次的训练时间,通常训练时间为下午的四点半到五点四十这个时间段,大概为一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在这短暂的一个小时里面,必须把训练内容变得更有针对性,这样才能体现有效的训练效果。

2.训练场地的局限性

足球训练场地的保证是足球运动水平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目前,我市拥有足球场地不过为十个左右。中学里面能够拥有足球运动场地的学校就屈指可数了。场地的制约极大的限制了我市中学足球训练的有序进行,使足球训练产生

一个断层现象。现在很多中学足球运动队的队员大部分是升上了高中之后才开始进行校队规范训练的。有少数一部分是在小学参加过校队训练和自学而拥有一定技术基础的队员。所以,就目前来说,在我市中学的校队训练更多的侧重于队员的基础技术训练。

3.训练队队员的起步水平

作为一个体育教师,纵观这几年的中学生的体质情况和体育健康测试的结果显示。每一届的学生的总体体质是逐年下降的。作为学校足球队的组建,大部分的足球校队队员都是从升学上来的每一届学生当中选拔上来的。因此,学生的总体体质的逐年下降自然而然的影响到足球校队队员的总体身体素质的高低。使学校足球运动训练需要从更低的起点开始。更为大多训练队的教练头痛的是,在原本已经难以保证的训练时间里面去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和提高。

4.训练队队伍的不完整性

在教练极力地去挖掘和保证足球校队训练时间的同时,得到学校、队员家长和其他科任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支持是我们每一个带队的体育教师的最大期望。在中学里面,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学生以学业为重。所以,在每一届的足球校队组建以后和训练过程当中,队员的家长和班主任会根据学生的成绩情况来规劝队员或者教练;让校队队员停止训练或者退队。这使校队的训练难以保证人员的齐整和训练的正常进行。当我们带队老师看到那些具有潜质的队员递交退队申请书的时候,心中涌满万般难言的酸楚。

在目前,我市的中学生足球比赛暂停了好几年。在那些具备有比赛场地的中学时而还能举办一些校内的足球联赛。在校外,每年还有一到两次的商业性质的足球联赛。但是,就目前我市的足球环境总体相对周边城市来说,足球气氛还是显得有点冷清。在我市的总体足球氛围下面,各个中学的足球校队缺少真正比赛性质的交流,缺少和其他城市的队伍之间的交流,长久发展下去,我们就会坐井观天,成为井底之蛙;对于我市的足球运动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二.有效的解决足球运动队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个国家、地区或者一个城市的足球运动水平的迅速发展和提高,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结果。它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巴西,由于足球的历史根源深远,所以它能伫立于足球运动的颠峰。英国,由于它的联赛具有百年的岁月洗礼,所以铸就它英超的辉煌。

我市的中学足球运动队的迅速发展和提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地改善各方面的不足;去营造一个有序发展的足球氛围。

1.训练更需要有目的性

针对训练队的训练时间有限的问题。校队的每一个教练在训练计划里

1每一届的队员的身体特点和技战术水平。○2每面要根据两个方面进行制定:○

一年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和校内各项运动会的举办任务。计划还必须细分到学期计划和季度计划。这样,我们的训练就可以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序的进行。对于每一次训练课都能够做到充分利用和练有所成。

2.训练更需要有针对性

在校队训练的过程当中,我们有很多年轻的老师往往会认为在一节训练课当中放入很多训练内容会能够使队伍的水平迅速的提高。其实,这样做只会使训练现的漫无目的,使训练时间白白流失;训练效果不佳。中学足球校队的训练时间和专业队、大学专项训练队不同,训练时间短暂。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一节训练课里面放入一到两个教学内容已经足够。所以,在训练计划的安排上,一定要注意。

3.比赛的合理有效的安排

在目前我市的足球氛围中,一方面学校带队老师努力争取能够出去比赛的机会;另一方面,除了在校内的各种教学比赛和学期联赛的举行,我们带队老师还要不定期的联系校外各个队伍(包括自发组建的足球队)进行友谊比赛。在校队的训练中,如果没有比赛任务,那么队员的训练积极性就会下降,最终会导致训练难以进行。

4.做好与学校领导、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

校队的训练和比赛不能离开学校的和其他老师的理解、支持。在每一届的校队组建之后,带队老师要做一份校队训练队员名单表上交学校,使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知道该队员在校队进行训练,以便今后校队教练和学校、其他老师进行沟通——队员的思想、学习成绩、训练情况等等。

5.带队老师的自我提高

时代在发展,世界足球运动也在不断的改变中:足球技战术的改变,足球训练手段的改变,足球竞赛的改变等等。如果我们这些足球运动工作者依然在足球理念和足球训练方法上面依然停滞不前、坐井观天、固步自封,那么,我们终究会被足球这项运动所抛弃。每一位带队老师应该不时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足球方面新的理论知识和了解当前足球运动发展的大方向,不断地充实自己。在学习新的足球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必须作好带队训练过程的经验总结。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我们才能更好的作好自己的训练工作;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足球人才,为本市的足球运动的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三.展望我市中学足球运动队的发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每一位足球工作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相信,随着我市经济水平的发展,我们的足球环境会大有改观,足球的氛围会越来越活跃。同时,希望我市的中学足球比赛能够蓬勃开展,逐渐形成一个体育传统,能够为中学足球的发展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体育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国家、地区或者一个城市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在城市发展树立自我品牌的同时。体育也将成为一个特色。提升城市的自我形象和充满活力的一面。所以,我市的各个中学足球运动队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把争取参

加中学足球传统项目比赛作为努力的发向。这是一个全国性质的中学足球比赛,也是一个最能够体现成绩的舞台。衷心地希望我市的中学足球一路走好,走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志云.《足球与社会》.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

2.〈德〉斯特凡.阿斯穆斯等著.詹霞译.《青少年足球训练》.北京.人民体育出

版社.2000

3.李翠英,扬继林.《足球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山东体育科技.2003年4期

4.彭承武.《浅谈青少年整体训练》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1期

5.张庆春.《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广州体育学院学

中国足球运动发展 篇6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足球运动运动损伤

论文摘要:对中国足球学校足球专业的180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中和专项训练中,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膝关节、腰部,腿部,损伤性质多为扭伤、擦伤、挫伤,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局部负荷过大、身体疲劳。

对中国足球学校足球专业的180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进行调查与研究,了解目前青少年少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总结特点及其规律。现代足球运动的特点是对抗激烈,运动量大、强度高,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技战术水平发展迅速,且要求能攻善守,由于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容易引起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有些损伤往往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缩短他们的专业运动生涯,所以如何在训练中预防伤病将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l研究对象

中国足球学校的180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子156名,女子24名。年龄从10岁一17岁,专业年限4年至。

1.2研究方法与材料来源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

1.2.2问卷调查法与专家访谈法。

1.2.3数据统计法对调查所得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对上述学校的青少年运动员发放运动损伤调查表,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5%。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填写运动员损伤的环境、损伤的部位、原因、损伤性质等情况。最后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2.1损伤环境

调查显示,在专项训练及比赛中的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在297受伤人次中分别占了44.78%和35.20%主要是因为在专项练习中,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发育还在进行中,肌肉和骨骼发育还尚未完善,对抗性、速度和爆发力相对较差,对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也要慢一些,当运动量相对很大,时间较长之后,相应的体能也跟不上,长此以往只能让身体处于超负荷的状态,从而加大了受伤的机率;在比赛中由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运动强度很大,竞争性,对抗性及心理压力增大,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可能会出现偏差,双方的身体接触也会变得非常频繁从而造成损伤的发生

2.2损伤原因

调查显示:训练因素(45.45%),心理因素(12.79%),身体因素(27.95%)-方面引起的损伤占前三位,其中造成青少年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理想,身体疲劳、局部负荷大、身体素质差,动作粗野等。

2.2.1准备活动不理想

足球是一项以脚法为主的运动项目,百分之九十的动作都是由F肢完成的,被世人称为足的艺术。所以准备活动是否理想,对技术动作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温度还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性和仲展性都不够,在这种状态下开始训练很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及关节扭伤,此外准备活动内容和专项训练内容结合不好,对于训练负担较大的部位又缺乏针对性的专项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的距离正式训练或训练中间的休息时间过长,再次训练时准备活动的作用已经消失或做准备活动时,由运动量过大、过猛、速度过快、失去了准备活动的意义,都容易发生损伤,尤其是有一部分青少年运动员急于要掌握新的技术动作从而忽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造成准备活动做的不理想。

2.2.2局部负荷大

由于足球是一项对抗性强,身体接触频繁,强度大,运动范围广,时间长的运动训练。身体会出现神经系统的过度强度、兴奋性和均衡性都会减弱在自我保护方面也会出现疲劳性的反应迟钝,局部负荷较大容易使技术动作变形从而使受伤儿率增加。

2.2.3其他原因

心理调节在任何比赛和训练中都至关重要的,在足球比赛中尤其重要,紧张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心理负担重往往会造成技术动作的变形,对抗中的发挥也会受影响,造成损伤的产生。另外场地不良等原因也是造成一定的损伤。

2.3损伤部位的构成

调查显示,运动员损伤部位较多,躁关节关节损伤占首位,共56人次,占损伤率的18.86%;其次为膝关节关节损伤,共41人次,损伤率为巧.巧%;依次损伤部位为大腿部,臀散部及小腿部,损伤率分别为13.80%,13.47c1c,9.43%。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跟足球这项体育运动特点有关系,损伤多见于下肢。躁关节是由胫骨、排骨下端和距骨上面的鞍形关节面前宽后窄、躁关节面进人宽大的关节窝内,因距鞍形窄,所以跺关节松动易拉伤,由于运动中要用足外侧中接触球,很容易损伤距膝前韧带,这是最常见的蹂关节损伤。

2.4运动损伤的性质

从运动损伤的性质看,由于足球运动是强对抗性的力量和速度的运动项目,在下肢奔跑行进的过程中要完成技术动作,所以关节扭伤的占首位,损伤14}人次,占35.20%,其中原因是膝关节和踩关节的动作失调,较强的对抗性和人体解剖弱点与足球运动的技术要求矛盾对所造成的;其次为肌肉拉伤,共损伤63人次,损伤率为21.21%,主要发生在腰部和下肢肌肉,肌肉拉伤是指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肌肉的主动的.猛烈的收缩超过了肌肉本身的负担能力;或突然的被动拉长,超过了它的伸展性,引起损伤,尤其是在一次有力的“屈膝后摆腿正脚背”踢球,山于球的反作用,突然使股四头肌的猛烈收缩,常常发生股四头肌、股直肌腹或键膜的撕裂。居第三位的是皮肤擦伤,共损伤科例,损伤率为14.81%,主要发生在四肢和臀髓部。另外还包括劳损伤为28人次占9.43%,常见于胫骨结节骨筋炎,疲劳性骨膜炎,躁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病等,骨折(12人次,占4.04%)多见于胫、排骨、锁骨、眉骨、肋骨等部位的骨折,和挫伤(26例,占8.75%)常见守门员拇指、足趾骨的挫伤和其他的软组织挫伤。

3结论与建议

3.1加强思想教育

在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要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良好的运动作风,在教练的正确指导下进行训练,让青少年运动员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运动损伤的意义和不良后果,使其懂得控制力度,注意防护,避免危险动作,以防出现损伤事故。

3.2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运动量应按训练内容,年龄层次,个体差异及气候条件,先做好准备活动,在专项准备活动,最后内容应和即将进行的训练紧密的联系,易受伤或己受伤的部位在内容上要针对性。在训练结束后要及时的进行整理活动,促进疲劳的恢复。

3.3科学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合理安排运动量,注意年龄、性别、训练水平和身体素质等特点,合理安排训练的运动量和恢复时间,注意赛前运动量的调整、避免疲劳和机能尚未回复的情况下参赛。

3.4加强医务监督和自我监督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运动康复 篇7

1 我国大众运动康复学主要现状

1.1 资源配置不均衡

农村基本无运动康复机构,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的运动康复资源充足,城市设有各种类型的运动康复机构医疗机构,有公立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等,但绝大多数非独立运营,在这些医疗机构中,公立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又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城市运动康复机构资源,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分到的蛋糕非常有限。

目前,许多媒体把运动康复包含于康复的大概念中,但我们可以从许多文献中得知运动康复的现状。如:李建军(2008)调研得出:康复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地区康复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即使经济发达地区,康复资源依旧不足;一般来说,省、市级医院多为三级医院,三级医院的康复治疗场地较大,设备齐全,能够开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工程等,主要康复人群有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脊髓损伤患者、童脑瘫患者及骨关节功能障碍术后患者。区级及县级医院多为二级医院,二级医院设置的康复医学科仅能开展一般的物理治疗,治疗对象主要为颈、肩、腰腿痛患者;城市集中,农村缺乏,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医院,多为一级的乡、镇卫生院,主要满足常见疾病的急性期治疗。基本缺乏康复资源,特别是一些专科医院和特殊服务机构,如盲人学校、儿童康复、视力障碍康复、听力康复、智力障碍康复、精神康复以及辅助器具服务等基本缺乏。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城市。

1.2 重医疗、轻运动康复的意识

患者、医疗机构普遍有重医疗、轻运动康复的意识,在运动康复利润未达到最大化时,公办医疗机构力量和社会力量很难有资金流向运动康复项目。

根据调研可知,机构赢利、运动康复机构的断层(乡镇、农村、城市社区基本无运动康复机构)、治疗观念等原因是患者、医疗机构重医疗、轻运动康复的意识最主要起因。

1.3 我国运动康复资源归属特点

我国运动康复资源的归属较复杂,基本是挂靠其他学科,从隶属关系看,有隶属于卫生部、地方政府、残联系统、企业的,以及民办等,其服务对象也有各自特点。

2 国外运动康复发展现状

现代运动康复医学以欧洲、美国、日本等居世界领先地位,大型医疗机构都设有专门的运动康复研究所和门诊,小型医疗机构设有专门的科室,城市都非常注重社区的运动康复服务,都有着完整的运行体系。

3 中国特色的大众运动康复学发展方向

3.1 便捷

医院、康复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医院、乡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等,要设立运动康复科,各级运动康复机构的功能定位要各司其职,各级运动康复机构的康复模式和技术要匹配,在这种模式下,以往机构内单纯的以临床医疗和运动康复为主的模式将逐步发展为由机构和自己在社区康复共同承担,而机构偏重于以治疗为主、诊断为主,最终形成机构治疗、诊断和社区康复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3.2 节费

“失健”者可以在家庭或附近进行运动康复,借鉴国外经验和从我国实际情况考虑,要改变我国居民到大医院盲目就医、康复的局面,单靠引导可能达不到分流的效果。整个运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运作应该是“康复在社区、诊断进医院”的格局,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缘于经济问题,“失健”者在康复医疗机构里进行治疗和训练的时间是短暂的,绝大部分时间将要在家庭、社会里度过,因此,便捷的运动康复器材和运动康复咨询指导人员可使“失健”者在家庭或附近进行运动康复,可使“失健”者尽量节省医疗费。

治疗费用较低而功能改善显著的措施将是价值最高的医疗方式,运动康复医疗在这方面无疑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如;运动康复医疗的价值还体现在减少临床治疗的负荷或提高疗效。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活动,是帮助患者7~10天出院的基本措施之一;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锻炼可以减少药物使用量;髋关节置换术之后合理的康复训练将是减少并发症,延长假体寿命和提高患者活动能力的必要手段。可见运动康复既增加了“失健”者的满意度,同时减少了治疗费用。

医疗价值量重要的衡量尺度是功能改善程度与医疗服务投入的比值,即所谓的性能价格比,或投入产出比。如果A疗法和B疗法功能改善的程度相同,A治疗花费了1万元钱,B治疗花费了5000元钱,我们应该选择A治疗还是B治疗?这是不言而喻的。

朱慧军(2009)为探讨教育康复联合医疗康复对脑瘫患儿预后的影响,对2组失健者给予不同的疗法,即综合康复组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为患儿制订教育康复和医疗康复计划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和12周进行测评。结果发现经6周和12周治疗后,2组小儿脑瘫运动功能评分和Kenny指数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高,综合康复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得出结论是脑瘫患儿接受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效果较好、节费。

4 发展策略

4.1 建立独立的运动康复体系

医院、康复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医院、乡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要设立运动康复科,各级运动康复机构的功能定位要做到既互通又各司其职。要提高城镇社区、农村运动康复平台的比例,在城镇社区、农村设置常用的运动康复器材,并用专人负责。在条件好的城镇社区、农村设立运动康复服务站,接待随访的患者,提供运动康复的技术指导、转诊、诊断机制,城镇医疗机构的运动康复科负责临床医疗和全面康复。

4.2 运动康复点布局的合理化与卫生资源配置的优化

大中型医院和康复医院要设立运动康复科,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横向合作。城、镇社区运动康复点布局:依托社区,组建运动康复服务中心,设专职人员,配备相关器材。重新调整乡村卫生资源配置,依托“一乡一院、一村一室,”的发展局面,依附其设立运动康复点或科,设专职人员,配备相关器材。城、镇社区运动康复点或科、乡村卫生运动康复点或科要和大中型医院和康复医院设立的运动康复科,做到双向转诊制度(“双向转诊”制度的关键:规范化的管理,同时要做到区域卫生资源的合理规划。合理地利用资源,按照双向转诊社区人口密度,根据当地发病率,并根据当地的医疗资源条件来定,要保证社区医院有相当数量的病人转给对口医院,如,无必要就用不着重复检查,自然而然地形成有效的运转。病人结束在专科医院的治疗后,要求专科医院提供转诊期间治疗情况,并把病人转回到社区医疗站,作到双向转诊。可以通过“双向转诊”获得及时有效的保障,避免延误诊疗时机;大医院的住院病人在急性治疗稳定后,可以转诊到社区医院进行后继康复治疗,既节省了医疗费用,又为其他急需住院的疑难危重病人创造了救治机会。)

4.3 加强社区运动康复工作

接受运动康复治疗的患者中以慢性病和老年病者具多,且病程长,患者常因无力支服更多的治疗费用而不再接受正规系统的运动康复治疗,影响了其生存质量,最终出现残障或病情的延续等。社区运动康复有利于把医疗康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和社会康复紧密结合起来,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但是无论哪一个模式的社区运动康复,都应该体现出;(1)就近就地提供运动康复服务。(2)运动康复治疗简便廉价或无费,患者负担得起。(3)运动康复服务分教进行,到家到户。(4)发挥和尊重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积极性。

加强社区运动康复工程建设,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为社区运动机构与家庭康复之间的衔接创造良好的实施条件,协调社区机构人员不足与广大患者的运动康复需求之间的矛盾,做好运动康复师和康复员的及家庭护理员的培训,为康复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海峡都市报报道(2008):3年前,郑依姐被诊断患有颈椎病,康复治疗费用大概要八九千元。郑依姐无法承担,因此放弃了治疗。一个月前,郑依姐听说社区医院免费康复治疗,便到社区医院试一试。康复指导医生黄锦辉询问了她的病史,为她量身订制了一套治疗计划。免费做了一次治疗后,郑依姐感觉舒服多了,便经常去理疗。郑依姐认为,去社区医院,不但走路十分钟就到,还不用排队,可见社区运动康复弥补医疗服务短板。

目前,运动康复医疗资源主要分布在三级医院康复科和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运动康复费用高覆盖面小,无法适应残疾、慢性病及老年病等患者数量多、分布广和经济条件有限的状况,成为医疗服务的“短板”。研究表明,有功能障碍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若在社区和家庭中能够得到及时恰当的运动康复治疗,与在康复机构相比功能恢复没有显著差异,而且花费较低,有家庭支持,易于长期坚持并且有利于言语、认知、情感和心理功能的恢复郑健说,如果加强社区运动康复医,疗服务能力,让患者及时出院回到社区和家庭,既减轻三级医院的诊疗压力,也为患者节约了医疗运动康复费用,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同时可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

4.4 基层培训

社区运动康复工作者是社区中一支重要的运动康复技术力量,是患者能否在社区中自始至终地得到运动康复服务的基本条件,患者在通过自身的训练或是在家属/亲友的帮助下坚持治疗的过程中,仍需要得到督促与指导。综合医院运动康复工作者可以发挥资源中心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中培训基层运动康复工作者,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评估和治疗技术。当某一患者回到所辖的社区时,将他的所有医学资料向基层运动康复工作者做详细的介绍,结合患者的预期目标,要求基层运动康复工作者做定期的功能评估,纠正治疗中的问题,促使治疗向有效、简捷的方向顺利发展。

4.5 家属训练

针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功能障碍对其家属/亲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运动康复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实用的运动康复手段及方法,并能在家庭中为患者进行有效的运动康复训练,从而达到治疗患者,让患者在功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4.6 加强政府经费投入

政府运动康复经费投入取向分供方投入和需方投入两个方面,政府投入取向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由于我国的卫生体制属于国有化,而且运动康复产业在我国又是一种新兴产业,其机构设施建设、运动康复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等许多方面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以便促进我国运动康复学科快速发展,弥补运动康复供给不足的局面,尽快缩小运动康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突出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失健”者的康复需求,促进运动康复事业的发展,保证其同国民经济的其他行业同步进行。随着运动康复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也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重视对需方的资金投入,加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使更多的残疾人掌握购买运动康复服务的主动权,同时也有助于运动康复提供者努力改善服务质量。

4.7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保证和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对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物质帮助的社会安全制度。它是国家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总称,是国家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其中,医疗保险是运动康复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一定条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康复“失健”者得以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和保证。进入2l世纪,我国开始积极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及社会医疗救助等共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促进“失健”者运动康复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加入农村新型合作、开展特困“失健”者医疗救助将是我国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康复医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23~89.

[2]陶小平,陈伟.康复性体能训练在我国运动训练中的研究和实证应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7,12(4):69~73.

街头运动是发展中国家的重大考验 篇8

街头运动在美欧发达国家的活跃度并不一致,但它们都不再是那些国家的主流政治斗争手段,而成为部分人表达特殊诉求的方式之一。但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街头运动很容易演变成国家主流政治斗争,并进而上升为“革命”。埃及在这方面很典型。可以预见,支持穆尔西的穆兄会及其政治盟友不久将成为埃及街头运动的主力军。

不同政治派别的博弈高度依赖街头运动,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合法表达政治诉求的渠道不畅,但也有很多时候是民主制度的表面建设已经“五脏俱全”,但它在国家政治中发挥不了一言九鼎的作用。通过民主制度产生的决定不具有政治权威,在表决中失败的一方可以随意拒绝执行决定,他们纷纷选择到街头显示自己的力量。

街头运动的特点是直观,有感染力,有时还能拉过来-一些中间人士,扩大社会同情面。由于街头运动站上“直接民主”的道德高地,政府如何平息它们就成为一种考验。一旦处理失当,政府的支持面会快速萎缩。

发展中国家的街头运动一方面表达民意,另一方面又会搞乱民意的真实面貌。当各派政治力量看到街头运动的威力,并对它寄予很高期望时,国家的宪法实际上就瘫痪了,街头政治朝着暴力发展也就很难避免。因为街头已经成为“决战场”,生命的牺牲成为决战的必然代价。

西方发达国家在19世纪曾有过非常激烈的街头运动乃至革命,那个时期的社会代价非常高。发展中国家早晚有腻烦街头运动的那一天,使诉求表达和政治斗争回到宪法框架内。但如果发展中国家要重走漫长的动荡之路,将非常可惜。

政治凝聚力和社会治理能力的养成对所有国家稳定发展都很重要。发展中国家大多有独特的体系将国内不同族群和力量联系起来,竞争性选举和街头政治运动很容易斩断这种联系,街头运动尤其会演变成對立力量的彼此宣示,致使社会走向动荡。

无论街头运动在历史上扮演过什么样的角色,如今它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政治损害都超过了正面作用,而人类社会表达诉求和开展政治博弈的手段已经相当发达,发展中国家不应在街头运动这一正在过时的政治形态中久留。

上一篇:宣传安全生产调研文章下一篇:大学寒假回访母校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