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 阅读答案

2024-05-17

渡汉江 阅读答案(精选7篇)

渡汉江 阅读答案 篇1

作者: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阅读题及答案: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外”指的是岭南,在当时是蛮荒之地,,穷僻之所。“断”指诗人被贬岭南,跟家人的联系就中断了,与家人隔绝,寂寞落魄之苦可想而知,“复”诗人被贬岭南,一年又是一年,在荒无人迹的地方,诗人独自忍受着思乡之苦,一年年熬过来。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请简要分析

答:“怯”“不敢”将欲问又不敢问,复杂微妙的心理极真切地表达了出来,离家越近,越想早点知道家乡事,但又怕听不到好消息

【答案解析】

1.“断”字将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再现出来。 “复”字又将作者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现出来。这两个字可以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3分)

2.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日夜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担心越近家乡的时候,越加强烈。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通过这两句诗,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时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4分)

1.试题分析:贬斥蛮荒,非常悲苦,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点评: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如下资料:

1.《红橘甜了》阅读答案

2.《女儿的班主任》阅读答案

3.浪漫去哪儿了 阅读答案

4.珍珠项链阅读答案

5.菊说阅读答案

6.《昆虫与音乐》阅读答案

7.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8.芮东莉《我和故乡患了失忆症》阅读答案

9.《这就是生活》阅读答案

10.《西风胡杨》阅读答案

渡汉江作文 篇2

我因诗杀了我的侄子,所以被发配到了泷州。我盼呀盼,终于在第二年的春天等到了一个逃走的机会。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我偷偷地离开了泷州,向着洛阳逃去。

我一路风餐露宿,当时正值正午,阳光映照,终于来到了汉江边。看着这熟悉的`江水,想着即将到达的故乡,我的心情激动不已。江岸附近有一个渔夫正在摆渡,我连忙大喊道:“老人家,请你帮我渡江!”那渔夫听了,立刻把船向我划来,我快步跳上了船。我抬眼看了看那渔夫,只见他身高七尺,浓眉大眼,皮肤因长年摆渡而变得黝黑,披了一件蓑衣,手里握着一只船桨。

他一见我就问:“咦,你不是宋之问吗?你不是被发配充军了吗?你怎么回来了?”

我听了连忙说:“我是逃回来的,你可不要报官呀!”

那渔夫笑着说:“我怎么会告发你呢?我们不仅是同乡,而且还是儿时最好的伙伴,我就是阿牛呀!”

我定睛仔细一看,原来真是阿牛。我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渔夫开始摇橹了,船慢慢地离开了岸边。我抬头看了看天空,只见几只小鸟从天空中飞过,它们欢快地啾啾叫着。我看着它们,心里很忧伤,它们都有自己的亲人,可我却不能见到自己的家人。我又看了看水里的鱼,它们也是成双成对欢快地游来游去,时而欢快地跃出水面,时而又钻进水面,我的心又一次伤感起来。我仰天长叹一声,哎,为什么连鱼和鸟都能和亲人相聚,而我却不能呢? 我看了看江边的歪脖子柳树,它让我感到很亲切。

船就要到达对岸,马上就能见到我日思夜想的家人,我心里不禁感到很欢欣而又激动。阳光从天空射下来,照在我身上,让我感到很温暖。太阳的光辉映照在江面上,就像水面上的一朵红花。我静心聆听河水的响声,那声音好像在叫着:“皇上,宋之问逃回来了,快点派人来抓呀。”“这话”更让我感到不安。我站在船舷上,水面上倒映着我的倒影。看着自己狼狈的样子,我寻思着自己到底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个犯人?波浪打在礁石上,发出“啪啪”的声音,这更加深了我的思乡之情。

《孤舟渡》阅读答案 篇3

我莫名其妙地陷入了一场战争,而且,我是战败者。我没命地逃跑着,面前却横上了一条宽阔的河。

河面一片血色。

我得到了一只小木船。我跳上船,才划出不远,就见一个黑汉子挥着手跑来,叫着:“好人,救救我!救救我啊,好人!”

近了,我看清了黑汉子,他竟然是多年前冒着巨大风险救我性命的恩人。黑汉子也认出了我,高兴地说:“真是天不绝我啊。”

我赶紧将小船向岸边靠去。

“好人,也救救我啊!”又一个白汉子叫着跑过来。我一看,他竟是几年前我救下的人。白汉子激动地说:“恩人,感谢上天,又让我遇上了您,我有救了!”

“可是,我的船只能带一个人了。”我说,“我带你们哪一个呢?”

“恩人,您自己决定。”白汉子想了又想说,“恩人,今天,即使您不救我,我也会感谢您的,要不是您当年大仁大义,我早就完蛋了。”白汉子声泪俱下,“恩人,您已经给了我一次生命,我不求您给我第二次了,您带上他吧。”

追兵越来越近,我的船就要到黑汉子的脚下了,说:“恩公,这么多年来,我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报答您,今天,终于如愿啦,您快上啊。”

“恩人,请再接受我最后一拜!”白汉子忽然双膝落跪,说:“恩人,这么多年来,我也是一直在想着您,想着怎样报答您。刚才,当我发现是您的时候,我就发誓,等我逃过这一劫,我就永远不再离开您,永远追随着您,永远报答您的救命之思……”

我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船桨,看着白汉子。白汉子泪流满面地说:“可是,恩人,现在,这一切……都……都没机会了。”

追兵更近了。我对白汉子说:“对不起啊,我必须救他,不然,我永远都欠着他……”

“错了,恩人,您今天即使救了他,您还是欠着他的。”白汉子指了指黑汉子对我说,“如果我是他,我会想,你今天之所以救我,是因为我先救了你,是还我的恩,是应该的。”见我点点头,白汉子平静地说:“其实,恩人,您这一辈子,不论怎么报答他,都是还不清他的恩情的,您永远都欠着他!”白汉子坚定地说,“就像我,即使我还能活一百年,即使我从此专门报答您,也还是欠着您的。”

我浑身一激灵,是啊,黑汉子救我在先,我今天救他,充其量只是还他的恩,我有恩于他吗?我不由得将小船稍稍后退,心想,而他-白汉子,如果我今天再救他一命,那么我对他的恩以及他对我的感激……

“恩人,我活着报答不了您了,但死后我一定会祝福您、报答您的。恩人,我也希望您在以后的日子里,想尽一切办法报答他。”白汉子死死地盯着我,提高声音说,“虽然你永远也报答不完他!”

我像突然明白了什么,赶紧将小船靠到白汉子脚下,大声说:“快上啊你……”

追兵到了,我和白汉子也到了河中心。当岸上传来黑汉子悲惨的叫声时,我流泪了,但与此同时,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感也悄然袭上了心头。

“恩人,别难受了。”白汉子说,“恩人,快看前方,多美……”我刚抬头去看,身后,一种十分强大的力量就将我猛然一推,我栽进了河里。我死死地抓住船舷,哀求白汉子救我。

“对不起啊,恩人,我更是一辈子也报答不了您啊!”白汉子流着泪,向着我的手臂又抡起了船桨……

我大叫一声,却见妻子的胳膊正拐着我的手臂说:“又做噩梦了吧你?”我看着妻子,颤抖地问:“我……我怎么是……是这样的人?”

(选自《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下半月)》20xx年12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我莫名其妙地陷入了一场战争,而且,我是战败者。”暗示着在生活的洪流中,“我”面对人性的困惑和迷茫,这里的“战争”具有象征意味。

B.第二段“河面一片血色”,是文中为数不多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血腥恐怖的`氛围,符合梦境的虚幻朦胧的特点。

C.小说刻画了“白汉子”这个讷于言辞却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的市侩小人的形象,生动形象,极具讽刺意味。

D.本文是一篇哲理小说,文章用超现实主义的写法通过梦境来揭示人性的阴暗面,笔法简练,含义隽永,引发读者的思考。

8.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当岸上传来黑汉子悲惨的叫声时,我流泪了,但与此同时,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感也悄然袭上了心头”这句话的含义。

9.文章结尾写道:“我……我怎么是……是这样的人?”请概括文中“我”的形象特点,并结合社会实际,说出作者创作这个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7.CC项,“讷于言辞”错误,文中的“白汉子”形象是巧言令色而非讷于言辞。

8.①为自己的恩人惨死感到悲伤,又为自己未能报答恩情感到愧疚,所以“我流泪了”。②恩情是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旦接受就是一辈子的债务,不论怎么报答都是还不清的,现在恩人死了,“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③这句话体现了人性中阴暗、病态、自私、扭曲(或其它近义词修饰语)的心理。

9.形象特点:我是一个优柔寡断、虚伪自私、毫无担当的“逃避主义者”。

渡荆门送别阅读答案 篇4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晚年过江峡作《旅夜书怀》诗云:“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后人常将此二诗颔联加以比较,或称“李虽壮而杜骨力过之”,或称“未容优劣,二者皆有兴会”。

【注】①渡荆门送别:开元十四年,李白由三峡初次出蜀,作此诗。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自此以东,地势平坦。送别,意指江水速自己离别蜀中。②海楼:海市蜃楼。

14.李白与杜甫,世称 ,代表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1分)

15.请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李诗画线句。(3分)

16. 后人对李、杜诗颔联有两种评价,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4分)

14.李杜(1分)

15.要点: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满月映入江水、云霞绚烂多姿的奇丽景象,表达了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和喜悦感。(3分)

《黄花渡》阅读以及答案 篇5

20.参考答案:①完整的补充交代了大林从一个爱爱逃学的孩子成长为村中第一个大学生的过程。②突出了大林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黄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与教育,有助于突出文章主题。(内容方面2 分)的.情节更加自然完整,结构更加严密紧凑。④行文起伏有致,也避免了平铺直叙,可见作者的匠心。(结构方面2分)

21.参考答案:①神态描写,刻画了村长知道大林给村中修桥后的惊讶表情,形象地体现了村长的高兴心情以及困扰村民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后的欣慰之情。②心理描写,父亲的话揭开了大林心中的谜,更巧妙地体现了黄老师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使情节生动曲折。

渡汉江 阅读答案 篇6

(一)古诗赏析(2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下列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颔联的“随”“入”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B.颈联承接上联,变换视角,通过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来展现令人陶醉的江上美景。

C.尾联“送”字用得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而不辞劳苦送行万里的深情。

D.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既写出诗人初次离家的`新鲜、欣喜的体验又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谜语三人共渡一日游打一字的答案 篇7

工人的力量(打一字) —— 谜底: 功

真丢人打一字 —— 谜底: 直

月儿有力爬不起,春草底下轻轻依(打一字) —— 谜底: 荕

马跑山头快不前(打一字) —— 谜底: 缺

君家门前水(打一字) —— 谜底: 润

送走不再见(打一字) —— 谜底: 关(送字的走之旁不见,只剩下“关”)

山下两个月亮 (打一字) —— 谜底: 崩

暗淡无关(打一字) —— 谜底: 泣

有人站着吹口哨(打一字) —— 谜底: 俏

春秋各一半(打一字) —— 谜底: 秦

十人坐在房间内(打一字) —— 谜底: 闲

开放之前去上海(打一字) —— 谜底: 敏

凤头虎尾打一字 —— 谜底: 几

孙尚香爱上刘皇叔(打一字) —— 谜底: 惫

上一篇:学习书法下一篇:侵华战争时期四个潜入西藏的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