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2024-07-21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共12篇)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篇1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认真品读了《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这本书,感触颇深。首先给我感受最深的是重视课前设计。

以前总以为设计一节课只感要是仿照教参制定了学习目标,找到了教学难点重点,准备好了学具教具,预设到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就可以上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没这么简单。不能仅凭借教师的直观感觉去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读懂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愿望,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去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不是课程专家或教研人员,也不是教学参考书或优秀教师的精彩教学设计,而是执教者本身。课前设计体现着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了解,甚至还包括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运用。因此,要上好课,要重视课前设计。主要可以运用学情调研的策略、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设计探究学习的策略、设计合作学习的策略。每一位老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学情调研的价值,把对学生的关注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而不仅仅是在一些研究课上或教学设计评比中体现。学情调研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学情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不能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人为干预数据。进行教学设计前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读懂教材真正领会编写意图,要读出教材里的数学知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知识承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的文化和历史。要努力读懂学生,自觉树立研究学生的意识。

另一个感受就是怎样调控教学过程。书中介绍了21种教学策略,每一种教学策略都能对课堂教学起到指导作用,都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少走一些弯路。其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我印象深刻:“提问和理答的策略”,提问对于课堂教学并不陌生,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课堂离不开提问,但如何能进行有效的提问呢?如何能通过提问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呢?我想这都是教师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是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读这篇文章我知道: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缘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的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从而引导他们一步一步登上知识的殿堂。教师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在这篇文章里就向我们介绍了四种提问的策略,即为了促进学生理解而提问,使学生开动脑筋;利用追问使学生理解概念本质;为了解学生需求而提问,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通过反问和追问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这四种提问策略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传授了行之有效的提问方法,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还有是理答的教学策略,说实话,当我刚刚看到“理答”这个词语时,我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理答”对于教师来讲可能是一个新名词,它是指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或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所采取的回应方式。教师的理答应该开放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文章也为我们介绍了三种理答策略,即教师要学会等待,促进学生反省和深思;重复学生的语言,突出教学重点、转向,扩大学生的参与广度。最后还向我们提出了关于“提问与理答”的几点建议,有画龙点睛般的将前面的策略加以升华和总结,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之后,让我明白了先进的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发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实践是理念的土壤,只有躬耕于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梳理出有效策略。

2015年8月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篇2

一、以情激趣——创造敢说敢为的氛围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要想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必要的前提,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敢说敢为的宽松氛围。吴老师就是这样, 为孩子们创造了敢说敢为的氛围。她总能用最短的时间黏住孩子们的心, 激起孩子想学的兴趣。

(一) 以真情引领“走进门”

学生以怎样的情感投入学习, 对于一节课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前沟通能为整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吴老师在简短的课前沟通中, 用温暖的话语和微笑传递着教师的真情, 激起了学生“走进课堂”的愿望。

温暖的课前1分半钟

在一次公开课上, 吴老师面带微笑走到学生面前, 热情地说道:“同学们大家好!”可学生却没有回应。

吴老师继续面带微笑地说:“同学们, 你们好啊!”

学生像被叫醒似的, 齐声答道:“老——师——好——”

吴老师继续亲切地说:“四面八方坐满了老师, 吴老师拜托大家一件事, 发言的时候声音要尽可能的大, 让最后一排的老师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好吗?”

“好——”学生声音洪亮地齐声答道。

吴老师却及时地指出:“不拖长音, 正常交流。你们说好吗?”

“好!”学生齐声喊道。

吴老师又亲切地说:“不用喊着说, 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 可以吗?”

“可以。”学生轻快地答道。

“这就对了。谁愿意跟老师大声地说句话?请你来。”吴老师将话筒递到了身边的一个男孩面前。小男孩怯生生地站了起来, 却没有说话。吴老师及时收回话筒, 轻轻地摸着他的头, 依旧微笑地说:“还没想好呢?没关系, 再想想看。”

“老师, 我叫何雨桐。”一个女孩大胆地站了起来。

“何雨桐同学, 你好。吴老师认识了你, 一会儿吴老师会慢慢地认识你们每一位。”

就这样, 在短短1分半钟的课前对话中吴老师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每个学生都带着信心、带着期待走进数学课堂。学生面临陌生的教师和环境, 难免会紧张, 这时的课前谈话是有必要的, 这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理解和尊重。“接不上话”的小男孩得到了理解和宽容, 大胆介绍自己的小女孩得到了温暖的问候和鼓励, 还有更多没来得及站起来的学生也从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中获得了信心和期待, 学生与教师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消除了陌生, 拉近了心理距离。

与此同时, 吴老师对学生的尊重, 又不是一味地鼓励和包容, 她并没有放过学生的“问题”, 而是很巧妙地对学生不自然的语言方式进行了指导和纠正, 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各方面的充分准备。

(二) 以真情关注“每一个”

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先听懂数学, 学会数学。只有听懂了、学会了, 才可能喜欢上数学。吴老师在课堂上总是细心关注每一个学习者, 精心呵护每一个新想法, 不留“死角”。真正的教育公平就在教师对“每一个”的关注中实现。

一个都不能落下

在“乘法分配律”一课的教学中, 有这样一个小片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 (如下图) 分别提出了“左右两边的花坛一共有多少朵花”以及“左右两个花坛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的问题。

吴老师让学生任选其一试着列综合算式解答。这时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思考, 写下了自己的理解。吴老师在坐位间巡视, 不错过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接着, 吴老师让有不同想法的学生将自己解题的算式写在了黑板上, 还不时地鼓励学生:“只要方法不一样的就可以写到黑板上来。”在教师的鼓励下, 先后有四名学生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下了自己的算式。

课堂上让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 教师基于学生的课堂生成和实际需求继续展开教学是吴老师的教学特色之一。类似的, 在一些青年教师的课堂中, 给学生创造开放空间后, 教师总会担心学生是否能够说 (或写) 出教师预设的各种情况。因此巡视时, 教师主要关注的是“谁写的有价值”, 一旦教师“需要的”出现了, 那么就会急忙地继续往下进行。表面的“顺利”是否隐藏了“被忽视的”和“被落下的”, 教师常常关注不到, 或关注不足。然而, 此时在吴老师的课堂上, 却没有简单地“继续下去”, 而是出现了下面的细节:

吴老师从黑板前走到学生中间, 问道:“一个方法都没有写出来的有没有?也就是写出一种方法也有困难的有没有?举手老师会去帮助你。”吴老师仔细地关注着每一名学生的表情, 甚至还随机询问了一名学生:“你求的是什么?”该生答道:“面积是140平方米。”吴老师又将话筒递到了另一名学生面前:“你求的是什么?”“花有160朵。”吴老师继续面向全班问道:“谁求的是花的数量?请你挥挥手。”吴老师的目光扫过每一只挥动的小手。接着又问道:“谁求的是面积?也请你们挥挥手。谁跟大家的结果不一样?”问完这个问题, 吴老师静静地等了几秒钟。环顾了课堂中的每个角落, 确认没有人举手了又继续说道:“哦, 没有。好的, 那我们继续研究。”

吴老师在课堂上就是这样用心地关注着每一个学生。她耐心细致的询问是对课堂中每一个思考者的尊重, 同时也是对学生每一点创造的呵护。吴老师用朴实而真诚的语言激励学生, 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和愿望。同时,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学习”, 就要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掉队”, 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

吴老师善于在课堂上洞察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这是帮助他们从不会到会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师为学生营造“学会”的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吴老师曾提出“听懂了, 才会喜欢”, 不让任何一名学生落在成长的途中。

(三) 以真情助推“你能行”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学习, 最重要的是课堂上要给足学生主动探究和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在学习的氛围中自由活动、自主探索、相互对话、彼此启发。教会学生对话, 就是教会学生思考。这是学生获得真知、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吴老师正是用教师的信任、尊重和宽容为学生搭设这样的时空, 用师爱唤醒、呵护学生的智慧,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我能行”。

悄悄话的力量

在一次数学课上, 吴老师一如既往地让有不同想法的学生将自己的算式写在黑板上。但接下来, 吴老师并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 由教师当“裁判”逐一评判, 而是将分析的机会留给学生, 让学生在相互对话的过程中彼此启发, 形成共识, 完善认知。但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 并非易事, 需要教师巧妙的点拨、及时的评价。

课堂上, 吴老师指着黑板上的一个算式, 请算式的“主人”拿起话筒与大家对话。可这个男孩拿起话筒却只说了一句:“这是我的。”然后尴尬地站在那里。身边的吴老师并没有着急, 而是面带微笑地走到男孩身边, 趴在他的耳边小声地说了说。只见这个男孩的脸上扬起了欣喜的笑容, 接着自信地拿起话筒说道:“这是我的算式, 你们对我的算式有什么想问的?”接着他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还不时地追问:“你听懂了没?”俨然像一位小老师。在吴老师的提示下, 他还将回答问题的机会给了其他的同学。

吴老师用一句神奇的悄悄话, 化解了男孩的尴尬, 不仅教会了他对话的方式, 更为全班同学营造了一个平等、宽松的交流氛围。在吴老师的课堂里经常能够听到掌声, 那些掌声通常是送给富有创造性想法的学生, 还会送给那些出了错、跌倒后自己爬起的学生。吴老师就是这样用儿童喜爱的方式走进儿童的心理世界, 她成了学生的伙伴, 一起玩, 一起学, 一同快乐, 一同成长。

吴老师在关注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 更会关注他们是否掌握会学的方法。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常常可以自由地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这里饱含着教师的宽容与期待, 吴老师用真情为学生营造了敢说敢为的氛围, 教师的真情就是一个个关注的眼神、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轻轻的抚慰……吴老师善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点发现, 哪怕它不那么完美, 不那么精深。教育就是唤醒, 唤醒学生的情感, 唤醒学生的智慧, 唤醒学生的创造力。

二、以情导学——呵护生命成长的力量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是很正常的, 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体现在以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跨越学习的障碍。在吴老师的课堂上, 学生敢说敢为, 敢于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到困惑的问题。吴老师则用真情呵护学生成长中的每一次努力, 或是失误, 或是成功, 总会有吴老师的微笑相伴。

(一) 以“问题”呼唤“期待”

许多教师常感慨, 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总能全情地投入, 深入地思考, 愉悦地交流。吴老师正是用自己的真情去启发学生思考、提问、交流和分享。用自己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期待培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浓期待。

带着期待开始学习

在“认识方程”一课的学习伊始, 吴老师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下了“方程”两个字, 说道:“今天我们来学习方程, 你们对‘方程’有哪些了解, 或有哪些问题吗?”这时学生开始了静静地思考,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什么是方程?”吴老师及时点评:“多好的问题啊!”短短的一句话给了提问者极大的鼓励, 于是又有学生接着问道:“用方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方程有什么用?”吴老师欣喜地告诉学生:“你们提的问题越来越深刻。是呀, 在没有方程的日子里, 我们过得挺好。今天要学习新的知识方程, 它对我们解决问题会有帮助吗?大家就带着这么多问题, 带着对方程这个新话题的期待, 一起开始学习。”

期待是一种心理状态, 更是一种成长的力量。对学习充满期待的学生又怎能不爱学、不乐学呢?吴老师将“启思”的机会留给了学生, 并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提问, 可以说教师的问题唤醒了学生的“问题”, 学生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又为整节课的学习涂上了期待的色彩。

同是这节课, 在判断“a-15”是不是方程时, 学生中出现了争议。起初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 吴老师没有急着给出答案, 而是给学生留了几秒静静思考的时间, 渐渐地有不同声音出现了。于是吴老师请持两种不同观点的学生代表进行对话。反方学生首先发问:“请问什么是方程?”正方说:“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反方继续问:“请问这个是等式吗?”正方学生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笑嘻嘻地说:“不是。”反方同学又追问道:“那你怎么说它是方程呢?”这时和反方观点一致的学生都笑了, 争论带来了欢笑, 欢笑带来了学生丰富的收获和快乐的成长。

吴老师爱学生、尊重学生, 但吴老师不会漠视学生的错误。当学生出错时, 吴老师总会想办法指出, 绝不姑息。神奇的是, 在吴老师面前犯错的学生不会觉得难堪和懊恼, 而是欣然接受, 甚至是豁然开朗!因为吴老师与他们总是平等的, 她用心去读懂学生, 走近学生, 真正地成了陪伴学生成长的大朋友。

(二) 用“期待”唤醒“成长”

课堂上, 无论坐在哪儿都可以感受到吴老师的热情、关注和尊重, 哪怕是坐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千万别叫我, 我肯定不会”

吴老师在一次借班上课前, 这个班的数学教师“叮嘱”吴老师:“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靠墙角位置的是个学习成绩很差的插班生。”吴老师立即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 那个学生正用怯生生的眼神望着吴老师。吴老师和全班同学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之后, 走到了他的身边。提到学习数学, 他表示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老师, 我妈说我脑子有毛病, 不是学习的料。”吴老师便试着与他商量“今天上课我提比较简单的问题, 请你先回答怎么样?”他连连摇头:“千万别叫我, 我肯定不会。”

吴老师立即意识到这个孩子需要一次超越, 一次从“墙角”走向“舞台”的超越, 这离不开教师的帮助。于是在小组讨论中, 吴老师首先走到他们组, 耐心地聆听他的想法, 与他交流。几经鼓励, 他终于勇敢地举起了右手。虽然是在教室的一角, 虽然这只小手举得不快, 也不高, 但却立刻被吴老师看到。于是欣喜的微笑, 鼓励的话语, 甚至是热烈的掌声, 成为了“勇敢”换来的收获。吴老师还不忘再次鼓励他:“今天你在同伴们面前风光而洒脱, 但愿这能成为你走向进步、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可以想象这样的一节数学课会给这个学生留下什么, 其实, 每个班级都会有些“坐在墙角”的学生, 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吴老师的真情就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不放弃”, 她总是及时地捕捉到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 努力制造机会, 让这些“坐在墙角”的学生也有机会体验成功, 有机会跨越学习的困难, 有机会找回属于自己的自信……教育是一种呵护, 是一种成全, 更是一种超越。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篇3

面对记者,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坦言,这一过程,其实她并没想到,“有兴奋,有激动,但更多的是压力,是‘一个人失语就意味着67万人缺席’的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人大代表,我会认真履职,为百姓说话,为国家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争取不负众望。”。

对于教育界人士而言,吴正宪可谓是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数学教学的资深名师,以快乐课堂为核心的“吴正宪教学法”更是风靡多地中小学课堂。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前,除了老师,她还常被称为“吴委员”。10多年北京区、市两级政协委员、常委生涯中,吴正宪富有感情的观察、不失理性的见解和敢想敢言的执着,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做小学教师 她是孩子们最喜爱和爱戴的老师

每天从早忙到晚的吴正宪终于在参加完调研之后,挤出时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眼前的吴正宪笑容可掬、亲切和蔼,快人快语。她告诉记者,在学生时代,她就有“小老师”的绰号。

绰号来自吴正宪的成长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刚读初中的吴正宪就曾经登上讲台,为全区讲过数学观摩课《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听课的一位专家断言“这孩子是做教师的料”。

1970年7月,未满16周岁的吴正宪从北京108中学初中毕业。在学校表现出色的吴正宪,因为班主任马惠玲老师的全力推荐,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这个脸上还挂着稚气、小学五年级时就萌发了当教师理想的小姑娘,既兴奋又惋惜地在日记中写道:“当我的一只脚刚刚踏进青春的门槛,另一只脚还流连于做学生的纯真时,就已经开始承担起成人的重任。我多么希望还能在求学的征途上继续学习深造,汲取营养。”尽管上大学深造的梦想未能实现,吴正宪却格外珍惜当老师的机会,暗暗在心中立下了“为千千万万的孩子们带去幸福和快乐”的大志愿。

为了弥补自己学历低的不足,尽早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吴正宪为自己制定了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

通读《中国通史》、一字一句亲手抄写《唐诗三百首》……一个又一个夜晚,当同龄女孩子享受花季时,吴正宪却伴着孤灯苦读。“尽管搬了好多次家,可是那一尺多高的手抄本我一直舍不得丢。因为这些东西一直是激励我不断学习的动力。”回忆这段日子,吴正宪十分动情。

大量的阅读,勤奋的学习,为成就今天一代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打下了厚重的人文底色。

机会总是垂青时刻准备着的人。1978年,吴正宪被选送到北京第一师范学校深造,圆了系统学习的梦想。1980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北京市崇文区锦绣街小学。校方找她谈话,现在学校数学老师很缺,下学期从教语文改教数学吧。她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要接手的课是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对刚从中师毕业的吴正宪来说应该不是难题。可那个暑假,她一天都没歇。她找来了小学数学1至12册的全部教材,全盘通读一遍,亲自做了一遍所有的例题、思考题及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同时,还查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虚心向老教师们学习,并根据数学知识内在联系整理成知识网状图,记下了厚厚的一大本学习笔记。学习中,吴正宪遇到精深数学难题解决不了时,就动员爱人、哥哥、嫂子一起来参与讨论,直到弄懂为止。

“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在台灯下认真演算着数学题,凡是要求学生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题目,我首先从自己做起;遇到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中的高难度题目,我就一张张草稿纸地演算,草纸摞起来比写字台还要高。当时《人民教育》发表的329道小学教师自测题,我只用几个晚上便全部完成了。我还精心整理了《小题库》、《难题辨析》、《思维训练》、《趣味数学》、《教海拾贝》等二十余本学习笔记。就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我攻下了第一关——教材关,为提高数学素养奠定了基础。”回忆自己最初走上数学教学岗位的情景,吴正宪记忆犹新。

多年来,她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步曲”,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

2008年,吴正宪提出了符合儿童认知需要和心理特点的“既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教育理念。即强调数学教师应该坚持向儿童提供符合其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的数学教育,促进儿童终身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以及科学的探究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提供符合儿童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实现“营养”又 “好吃”的双重价值追求,使儿童真心爱上数学,实现“乐学、爱学、学会、会学”的良性循环。最终吴正宪提出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全面育人目标。《吴正宪创设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实践研究》分别荣获北京市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首届课程改革成果一等奖。

做教研员

她是教师们尊重信赖的教研员

1994年初秋,吴正宪结束了25年的小学教师生活,来到北京崇文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成为了一名教研员。2002年因工作需要,调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任小学数学研究室主任。

她是北京“吴正宪数学教师工作站”的领军人,她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艺术影响引领基层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在北京乃至全国产生良好影响。

2012年,吴正宪荣获国务院全国“两基先进个人”称号。而今,虽然她获得了不少的奖项和荣誉,但是吴正宪的身影依然常常出现在农村的偏远地区。她的办公室在基层、在学校、在课堂。她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和教师们、徒弟们交流着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如何让学生会学数学、如何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聚集了来自北京市16个区县的72名市区骨干教师及教研员,这些团员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主动为北京山区教育服务,形成了一个“1+8+n”教师研修机制。

吴正宪作为北京教科院的研究人员,始终关注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她采取分层培养、措施到人的方法,精心培植青年教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敬业品格、高合作精神、高专业水平的青年教师,他们中已有不少人崭露头角成为所在地区的教学骨干,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着作用。吴正宪特别关注山村的教师成长,高度重视支教工作。几年来,她与小学数学团队行程遍布首都的京郊大地,吴老师亲自上课,与山区教师现场对话,悉心倾听老师们的心声,感人至深。她的每一场讲学都引起轰动效应,在当地产生强烈反响。

她创新教师团队研修机制,提供了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建设方式的变革范例。作为老师的老师,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几年来她团队的队员已经有20余位成为北京市特级教师。每当提起此事时,吴老师总是说主要是团员及基层学校的努力。

吴正宪曾在国际数学研讨会上代表中国教师宣读论文,被译成英文在国际上交流;她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制了教学片,中国教育台在《名师讲坛》中播放了她的个人专辑;她作为北京市特级教师代表,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与院士同台为来自全国的一千多名师生代表进行现场交流;她曾作为教育部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及2I世纪实验数学教材的审定工作;她在海峡两岸研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代表中国教师在英国进行学术交流,受到专家及教师的一致好评。她已独立完成近百万字的四本数学专著,吴正宪的课堂教学及论文多次获全国、市、区优秀奖,在中国小学数学界产生较大影响。她主持的课题分别获教育部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她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政府“人民教师奖”、“北京教科院职业道德标兵”等称号。在全国,吴正宪拥有千千万万的教师粉丝。

作为人大代表,

她认真履职,为百姓说话

2013年,是吴正宪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她是来自北京基础教育系统的基层教师代表。深知作为人大代表,肩上又多了一份重任。

这两年来,她更忙了,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可以用马不停蹄来形容。每一项议案背后都要有扎实的调研为基础。她的工作需要经常到基层做教研、督导。这也成为了她深入基层,了解民生的重要途径。此外,她还随全国人大、教育部国家督学到部分省市进行调研及督导检查,参加了人大专项调研。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让她开阔了眼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教育、看民生、看社会、看发展……

在广泛调研中,吴正宪深切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她深刻认识到,要做一名合格的代表,在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更要为大家服务,替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传递人民的声音,这样的建议才能更有力量。

作为新代表,让吴正宪颇为意外的是,自己被安排参加北京团的媒体见面会。 “我觉得很多市领导都在,应该问我的不多吧?面对记者的问题该如果回答?”刚接到任务时,她心里忍不住打鼓。

岂料很快就有记者抛出问题:给学生减负了减这么多年,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我一开始很紧张,但很快平静下来,这是我了解的问题,我做了大量的调研,了解学生、家长真实感受,对这个我有发言权啊。”

《吴正宪代表:如果孩子连做梦的时间都没有又怎能实现梦想》《吴正宪代表:换个角度看减负》……她朴实而生动的回答立即被媒体高度关注,并在社会上引发广泛讨论。

让吴正宪感动的是,当年的班主任立即发来短信:正宪,看到了你在人代会上的发言,很为你高兴。“还有学生、同事,许久不联系的老同学、老街坊,都打电话发信息,说这个提得好给你点赞,这个还可以怎么提,那个还应该再研究。”在吴正宪看来,这充分说明大家都在关注全国两会,对人大代表的履职抱有很高期待。

2015年的两会,吴正宪说自己还会关注残疾学生、特殊儿童的问题,她正在做调研。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减轻学生负担问题、老年社会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学,应该建立老年大学,让老年人过有品味的老年生活。这些问题她都会持续关注。

吴正宪认为,代表履职,是一个可以向他人学习并不断督促自己学习的过程。与其他平台相比,人大代表的一言一行要更加严谨,要经得起推敲,时刻接受社会的监督。

吴正宪读后感杨雪 篇4

我校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有幸拜读了吴正宪的文章,文中吴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她的成长之路:从一个70年代毕业的不满16周岁的初中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的工作,在发现工作的不足后拜师学习,艰辛探索教学改革之路,终于在苦练与积累中逐渐成长起来。

首先,让我惊叹的是她的教学艺术,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自己的爱心真情来感染孩子,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孩子。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石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其次,让我仰慕的是吴正宪老师的成功。多本书籍出版,教改文章常见于教育教学报刊上;不断应邀讲学、作报告,每场报告都引起强烈反响;曾登上国际数学研讨会的讲台宣读论文„„这些成就都是教师的最高荣誉,其中任何一点都让我钦佩。最后,让我深思的是吴正宪的经历。她从名师到教研员,多年如一日地躬身而行,工作仅仅十年就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她16岁就开始教书,仅仅中学毕业,更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只是通过自己默默地耕耘,虚心地讨教,才换来了今天的丰硕的成果。她的经历激发了我,使我产生了奋斗的激情。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倾听吴老师的心声“在漫漫教学生涯的长河中,我曾经彷徨过、犹豫过、迷茫过„„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过努力,没有放弃过追求。在35年的教育教学之路上,我一直在全身心地投入

和探索着,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每日超负荷的工作,我不在乎;每天辛勤的付出,我心甘情愿。„„”

“教师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收获。我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真诚与渴望;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热情与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我也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获取了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

一开始,我就被吴老师的这两段话深深地感动了。一年两年可能还能坚持,但吴老师35年的坚持让我为之敬佩,这是一种毅力,一种不断追求的精神。正是凭着吴老师的这份毅力、这份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她创立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走出了一条现代教师的成功之路。热爱是前提,用心去爱所从事的事业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篇5

一、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

吴老师的课堂充满智慧,并且具有浓浓的人情味,用她的话来说便是:“课堂教学源于情!”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尊重、获得自信。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最令我羡慕、向往和努力要做的,便是那些充满了真诚的赞赏和那些热情的鼓励。如:用眼神表达、扶扶肩膀、摸摸头、甚至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一系列自然的行为,细腻地向学生传递着老师对孩子们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的那种深深的爱。相信,老师如此的身体语言定会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将比任何干瘪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二、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

吴老师的课堂上自始至终充满了浓浓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氛围慢慢萦绕着的是学习数学的趣味和无尽可能的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在她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她不是一位谆谆教导的长者,而是一位处处撒播火种使人泛起思想涟漪的老朋友,学生拥有着学习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权才是最珍贵的。

三、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

成功的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的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他们并不比别人更聪明,而是好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他们并不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但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吴老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她在教学中最为注重的便是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不禁为这位睿智的老师拍手叫绝,书本上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那些孩子们来说,习惯是一生的财富。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篇6

数学在许多人眼中是枯燥无味,是难懂的。可是,在她的眼中,在她的学生的眼中,数学却是美的,却是有意思的。但是数学的美是隐含的美,是不会自发地起作用的,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地挖掘它的美------而吴老师就是这数学美的一位挖掘者,是一位用自己的一生,用自己的学习、实践、思考去创造数学美的人。

我刚刚参加工作后就亲眼目睹过吴正宪老师上课时的风采,听了她的课,听到她的报告,我才知道在小学数学这块土地竟然还有着如此精彩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书店里看到了《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一书,带着兴奋与疑问借了这本书。拿到这本书以后,我的第一想法便是:这本书里会写些什么?看了许多数学方面有关课堂教学的论文或是教案什么的,也看了一些伟人的著作,也许是自己的孤陋寡闻,却没有看到过有关哪位小学数学教师所写的非专业性理论类的书籍。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一页一页地看着,吴老师所写的字里行间里书写着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显示着吴老师那独特的智慧,这不仅是一本记录吴老师教育教学成长历程的记录,还是关于数学教学的精彩例题集锦,读起来是那样地亲切,想起来是那样地有趣,又感觉是那样地实用。

吴老师从十六岁起就开始参加工作,正如吴老师在文中所言:当我的一只脚刚刚踏进青春的门槛,另一只脚还流连于在做学生的纯真时,就已经开始承担起成人的重任,小小年纪的我多么希望能在求学的征途上继续学习深造,汲取营养,然而,儿时,上大学、当科学家的美梦被无情的现实击碎了。吴老师的话,使我不禁想起大专毕业刚

参加工作的自己,那时在面对学生时,自己想着的是:我好想当学生。如果不是时代与家庭的原因,或许自己至少可以再多上几年学,不至于现在虽然是函授学习,但只觉得是在瘸着腿走路。

吴老师为自己曾是“文革”中的初中毕业生,而抱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念,对自己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吴老师不仅想到,而且,吴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做着。为了学习,她曾有一段时间,在每天早上天未亮,就把睡梦中的女儿唤醒,从居住在(北京)的东直门的家乘车把孩子送到天坛幼儿园,再骑车疾奔朝阳区幸福村的中心小学,听马芯兰老师的第一节数学课。然后,再疾车返回坐落在天坛北门附近的锦绣街小学上她的两节数学课。白天紧张地工作,晚上再静下心来反思,作笔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作为一名母亲,吴老师没有想太多,她只是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行动着,而在教学伊始的我在思想上却是一个漂泊者,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现在想来,如果不是遇到吴老师听到她的课,感受到数学课堂教学的美,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走在了一条数学教学之路中,为吴老师对工作的执着而感动,为遇到吴老师而感到庆幸。

如果在三十五年前,吴老师的工作仅限于此的话,想必如今她也不会成为国家级的名师。吴老师总是在繁忙工作之余还坚持着不断地学习。吴老师这样想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对别人的方法和经验,有所取舍,有所发挥,有所创新。就像蜜蜂采百花酿蜜一们,要善于汲取百家之长。”吴老师不仅大量阅读教育杂志还读有关教育的其它书籍:如《实践论》《智能与测量》《学习与教育心理学》、林崇德的《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中国通史》等。吴老师不仅从书本中学习,还提出拜名师、向身边的教师学习,特别是年轻教师学习,甚至还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这样,才能不拒细流,海纳百川。

怎样才能产生“源源不断地泉水”?现在想来,在吴老师那里其实早就有了答案:只有具备终身学习愿望与行动,才有可能向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泉水。

学习吴正宪《重叠》一课有感 篇7

按这种标准来衡量, 吴正宪老师肯定是当之无愧的“好”老师。吴老师在学习积累、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多地进行了思考, 并以她的智慧点燃了学生创造的热情。在欣赏了吴老师精彩的数学课堂以及教学理念后, 更加让我有所感悟。

感悟之一, 情境设计有情有理, 真实有效。

在这节课的引入部分, 吴老师先叫了一名男生, 说:“有一列队伍, 从前面数你是第五, 从后面数你也是第五, 这一列一共有多少人?”这样, 能让孩子真正融入到这个情境中, 比仅仅以多媒体出示更贴近学生。有的孩子马上回答11个人;也有的细心数一数是9个;还有的孩子在本上画一画……仅仅是开始的这一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听数学、看数学, 更多地是练数学、做数学, 初步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去经历、体验和探索。吴老师在课上非常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形成, 在不知不觉中如春风化雨般地对孩子进行渗透, 我觉得这才是《新课程标准》下课堂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感悟之二, 探究过程多层并进, 互动生成。

探究《重叠》这一课, 由“参加语文小组的有5人, 参加数学小组的有7人, 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开始。探讨的问题逐层深入, 每一个问题都能贴合学生的理解能力, 逐步“煽动”“诱导”学生一步步去探究。“参加小组的学生还有其他可能吗?”这个问题的提出, 让学生初步有了“重叠”的想法。然后, 吴老师在黑板上贴上: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 让参加各小组的同学对号入座 (在对应的下面贴上学号) 。在男生和女生争夺4号和5号同学的时候, 整堂课出现了高潮, “集合圈”的出现, 说明学生对“重叠”实现了真正的理解。最后, 吴老师只用了12个写有学号的圆形卡片和两个分别描有5个和7个黑点子的椭圆形图片, 就将所谓的“重叠问题”讲得清清楚楚。

感悟之三, 于细微处, 培养好习惯。

认真品读吴老师的课堂, 你会发现, 在每一个环节, 她都会“回头看”。开始的一列队伍, 同学们得出“9”这个结果后, 吴老师追问:“得9对吗?你可以数一数, 也可以画一画。”即使学生用多种方法去理解这个问题, 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学生要“检查”的思想。细心观察, 吴老师在每个环节都有这样的追问, 既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好习惯, 又能巩固和掌握所学的方法, 一举多得。

吴正宪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8

有幸聆听了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再一次感受了她那温柔、清新的语言,感受了她非凡的教学魅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吴老师不仅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更可贵的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对于学生的热爱与生命的尊重。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做好授业解惑的同时,更注重将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作为我们教师的工作重心来对待。优质的数学课堂不光注重学术的严谨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还应该能够让数学课体现出“数学味”来。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选取合适的具体事例,贴近学生生活,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俯下身子备课,钻进孩子脑子里想问题,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退到学生的思维水平去想问题。争取打造有效的、合理的、生动课堂。课堂上还要注重把握智慧的生成、关注学生思维的碰撞,巧妙利用课堂上生成的意外作为教学资源,及时组织学生在讨论中质疑,在操作中获得,在实验中感悟,在交流中学习,使学生最大程度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掌握所学知识。

优秀的数学教师还应该是知识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我们都应该力求做到教会知识、培养技能,同时能教出品位、教出境界。数学是一门科学,必须求真与踏实,让“真实、踏实、诚实”的教育思想伴随着我们的每一堂课,让科学的严谨性和教育的艺术性蕴藏在我们的每一堂课,让知识巩固和思想教育贯穿在我们的每一堂课。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吴正宪 篇9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除法算式,看看大家谁的反应最快?(课件)28÷4=

2÷100=

6÷4=

0.7÷2=

9÷10= 师: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1÷6等与多少呢? 生①:0.1666…

师:1除以6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②:

师:这是你的猜想,光猜想不行,我们还得验证,经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师: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把当作一张饼,如果要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多少张,该怎样列式?

生①:1÷3=

结果是多少张?(课件演示)

师:每人分得1张饼的,就是张(板书)1÷3=(张)

d)如果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吃多少张饼呢?怎样列式? 生①:3÷4 师:每个人手里都有3张纸片,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剪一剪,拼一拼,看看结果是多少?(小组合作)交流

生①:把每个人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一份,就吃了张。师:谁能给他们组的想法提几个问题? a:你们是几张几张的分的?

b:每人每次分得多少张饼?(张),c:分了几次,共分了多少张?(就是3个张就是张)d:怎样才能看出是张?

师:谁是和他们分法一样的?还有更简单的分法吗? 生②:把3张饼摞起来分,每人分一块,就是张。师:提出问题:

a:现在是几张几张分的?

b:每人分了这3张饼的几分之几? c:3张饼的就是多少张饼?

d:怎么看出是张?(还得一张一张的摆)师(小结):【课件出示】

把3张饼一张一张的分,每人每次分得张张饼,分了3次,共分得3个张,就是张; 也可以把3张饼摞起来一块分,每个人都分得了3张的,就是张(板书)3÷4=(张)【评析】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张饼,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具体的数量。

借助学具,深化研究。

如果把2张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张?用学具分一分。生①: 2÷3=2/3(张)借助想象,巩固研究方法。

刚才大家都是拿学具亲自操作的,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想像出5张饼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多少张吗?

生①:略。(课件演示)(5)刚才大家研究了分饼的问题,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计算7÷9的结果吗?(7/9)【评析】借助学具分饼、想象分的过程、抛开情境给出除法算式三个环节的呈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为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经验。

观察算式,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大家观察这些算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①: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师:被除数÷除数= 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a÷b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大家还需要补充什么?(b≠0)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篇10

观“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估算》课堂教学实录”有感

读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估算课堂教学实录,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对估算的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一节课不仅要体现教学内容的把握,还要对学生学习长远的数学着想,更要让学生听得清楚,学得明白。下面就吴老师的课谈我的一点学习体会:吴老师的课一开始就进行的谈话很巧妙,“凡是有关估算的事儿都可以提出来。听懂了吗?”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有想表达的欲望。这一点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就是这 “一发炮弹”的点燃,让学生有了下面的不同的估算策略。吴老师在针对不同估算策略的肯定下让学生进行了总结概括,因而使自己的估算方法有了与众不同的名字。——大估法,小估法,整百不统估,四下五上估,移多补少估,凑估。其实这些估算的名称也是整个估算教学中所遇到的几种方法,吴老师让学生在一节课中都能有了很好的体现,并且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有了自信与感悟。老师的相机板书与知识学完后让学生的小结,很好地把所学内容有了一个回顾,有了一次提升。这在数学课上是一个很好的有效策略,学生学会了梳理知识并且整合。巧妙的板书还表现在课一开始时学生的问题的提出后,老师精简的板书与引入,也就是这几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层层深入的体现,把学生不自觉地引入了课堂的精髓中来了。另外,问题的设计也非常地巧妙。一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找到所运用的估算方法,并且是引领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估的意义。很好地让学有所用。二是最后问题的提出。当然也有学生的因素在里面,不过,学生的思考是其次。这里面的功劳关键在老师。老师有目的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出现冲突,让学有“冒尖”的学生来回答,通过老师的逐层引导,使全体学生慢慢明白与感悟其中的算理与事理。很好地对教学目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巩固作用。再者就是吴老师对学生的算理的掌握非常重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理由和思路,这不仅体现出教师对教学知识的要求是依学定教,用这种方法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在评价中鼓励学生,在引导中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招,我觉得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是“一石三鸟”。总之,第一次读到吴老师的课堂实录,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师的课堂是怎样的,说实话,让我感触极深,不愧是专家,大师就是大师,“有容乃大”说的是大海的胸怀,这觉得用它来形容吴老师的课堂教学真是再好不过了。读了这篇文章,我忽然有个想法,研修真是好,让我这样的不善言谈的最底层的一线老师有了研读大师课堂实录的机会,有了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幸福。如果研修在平时了开放,让我们多读到一些这样的课堂实录,对我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对于爱好自学的人来说,这种方式要比平时出现的只有极个别的老师能参加而受益的方式要强的多,这样不仅省时,省力,省财,还能大范围地让不同层次的、不同年龄的老师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吴正宪学习心得 篇11

沭阳县实验小学 王宜平

2013年12月21日,我校选15位数学老师去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听课,我有幸参加。一开始心里想没有什么,大大小小的课听了不知多少节,再说今天是冬至的日子,心理还是有点不情愿,可是一天学习下来,感觉收获很大,真没有白来。在这里我把一天的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本次活动在第二实验小学的会议厅举行,活动主题为主题为:吴正宪精英团队成长范式与成果展示暨小数报名师大讲坛“走进真实的儿童数学学习世界”。本次活动拉近了我们与吴老师之间的距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名师、学习名师、走进名师的机会。

会议开始了,我们首先听取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工作汇报,与吴老师一起分享了团队的研修故事,让我们走进了吴老师的团队。听取了吴老师和他的团队介绍、观看了会议期间的资料,让我再一次走进了吴老师本人:

吴老师的人格特点:善良、简单、智慧、重情义。

吴老师多年来的工作写照:要吃别人不愿吃的苦,要花别人不愿花的时间,要下别人不愿下的功夫。

吴老师的基本教学理念:走进学生心中,读懂学生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数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组织教学。

吴老师的儿童观:创造儿童喜爱的教学教育的途径——“读懂儿童、读懂数学、读懂教材”;确立了儿童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提出了明确的儿童数学理念——让儿童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学习。

吴老师的教学观: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创造了八种特色课堂:“真情流淌的生态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其次是教育局刘泽民局长讲话。教育局在这次的活动中充分对当今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视,对我们全体数学老师作出了要求,也对吴正宪团队能来我们宿迁做交流表示感谢。

再者就是听课。我们一共听了四节课,分别是吴正宪的《行走中的数学问题》、武维民的《租车问题》、杜建军的《体积与容积》和薛铮的《积的变化规律》。

他们的课真是精彩,给我很深的印象,到现在我还在回味这四节课,我在想,如果我去上,我肯定不如他们上的那么轻松。这四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自己的教学。

最后薛铮和我大家一起交流。

从这次活动中,不仅让我们走进了吴老师及她的团队,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迪:

一、挚爱儿童教育

吴老师对教育的热爱深深感染着我们,我们会以吴老师为榜样,把对教育的热爱融入到自己的心灵,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前行,享受教育带给自己的幸福。

二、追求高尚师德

“做人、做学问、做老师”是吴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也是吴老师自己成长的写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业务精良,还要师德高尚。在学校,我们要做一名孩子喜欢,给孩子带来智慧和力量的好老师。在家庭,我们要做一个给他人带来幸福,富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在社会,我们要做一个充满人情味,有爱心、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吴老师是一位善于教学的老师,课堂上的吴老师面对学生的生成游刃有余,面对意外的情况巧妙应对,这与她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分不开的。吴老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们要准确理解数学的本质,准去把握数学的本质,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准确理解学生的需求。做一名数学功底扎实,专业知识精通,教学基本功娴熟、深受学生喜爱的数学教师。

四、读懂儿童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真正的了解儿童,把满足儿童成长需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要真诚平等,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给学生独立体验的机会、给学生适当的空间、给学生建立自信的勇气„„要通过自己丰富的知识、教育智慧、高尚的道德、积极的人文关怀影响和教育学生,做一名真正能读懂儿童的好教师。

五、勤于研究

吴老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职业读书人、终身学习者,充满了反思意识的人,天生的思想者,要把学习、思考、研究作为专业持续发展的助推力。我们不仅要好学而且要善学,要适时地向文本学习,事本学习,人本学习。做一个充满思想并不断思考的人。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的解决问题。把学习、思考、研究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主旋律。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篇12

—— 解读吴正宪老师的“估算”教学

刘加霞

一、有效教学的根本: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研究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以及灵活地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重视估算教学。然而,很多一线教师却“害怕”估算教学,常常在教学中(尤其在低年级)遇到这样的尴尬:“老师,学估算没什么用处,只是您让我们估我们就估,只在课堂上有用。”“课堂上我带着学生‘走教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没有体验与参与。”“那么多的估算方法,到底哪个对啊?”感觉估算教学与我们的美好期望相去甚远!是教师的教学有问题,还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太高,抑或估算就是“只在课堂上有用”?但是,为什么吴老师能将“尴尬”的估算变为“快乐”的估算?是因为吴老师非常有人格魅力,还是因为她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这一系列问题迫使我们来思考、来追问:“估算”到底怎样教才能有效?一般说来,估算教学尴尬的首要原因是学生体验不到估算的必要性,不能自主选择何时估算、何时精确计算。教学常常是为了估算而估算,为了估算方法的多样化而多样化,将估算看做一种具体的技能来教。例如,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每个足球78元,现在买2个足球,请你估计150元够吗?”“估算388+120、388+110的和各是多少。”“一班学生238人,二班学生158人,399个座位够吗?”由此,教学的现实必然是“老师让我们‘估’我们就‘估’,老师让我们精确计算我们就精确计算”。

返观吴老师的教学,她首先提出问题:

师:关于估算,在学习过程中你碰到过什么困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吴老师?生:为什么要估算呢?当学生的问题还不充分时,吴老师又机智地借其他学生之口提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师:大家提了这么多、这么好的问题。北京有一个学生曾经向吴老师提过这样的问题:“吴老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就要估一估?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精确计算啊?”同学们,你们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老师的提问朴实自然,这个问题既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又顺应了教学的根本:真正的思维基于“问题”。正如杜威所言:真正的思维(反省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思维的发生不是依据普遍的原则,而是由某种事物作为诱因而发生。学生的问题真实自然:为什么学习这个内容?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能否了解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当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学习,而老师的教学设计又满足了学生的这些“基本需要”时,教学必然是有“过程”的,老师与学生必然都是有体验的、真正参与的,从而也是都有收获的。正是基于这种朴素与自然,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对话、思维活动如山川中的小溪流水,清新、流畅,毫无矫揉造作之势,给听课者的感觉则是一种享受。

二、探究多种估算方法:“估算”的大教育价值观

估算教学的另一核心是如何处理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即课堂教学中是否有必要将多种估算方法一一呈现?学生可否想怎么估就怎么估?如何评价学生的多种答案?其教学价值仅仅是为了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吗?在吴老师的教学中,基于学生对“数”的感觉以及运算的理解,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得出多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小估、大估、大小估、中估、四下五上估、凑调估。教师轻松、幽默、自然的语言,使得学生对估算的多种方法有了深刻的理解。后来我听过另一位老师的“估算”课,也许是借鉴了吴老师的估算教学,她也让学生给自己的估算方法“起名字”,但当时给听课者的感觉不是幽默而好像是搞笑。为什么呢?除了吴老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融洽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吴老师的估算教学渗透、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大教育价值观:学习数学多有趣啊;数学学习一点儿都不难,我们自己就在创造数学(数学学习观);别看就是简单的估算,它需要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数学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数学观)。

尤为重要的是,在吴老师的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对多种估算方法的“二次反思”:

生:我估的是1800。但是我觉得我估得太少了,那些数当中有一个是398,我把它估成300了,与实际结果差得就远了,现在我觉得应该估成400 就更好了。

师:你很善于思考,其实你估的结果已经可以了,但是你还能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发现问题,进行调整,老师为你的这种精神而感动。

生:我感觉我估大了!我很佩服“凑调估”,人家在估算中还能调整调整,这样估比较接近准确值。

对多种估算方法的“二次反思”,其教育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对自己或他人认识过程的再认识,即“二次”比较分析各种估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学会了解、监控、调节自己的思维过程,逐步学会认识自己、欣赏他人。这种“二次反思”对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一点常常为一线教师所忽视。吴老师在处理估算方法多样化时正是抓住了“多样化”的上述教育价值,所以课堂氛围幽默自然,教学效果卓有成效。而另一位老师强调的仅仅是不同的估算方法,是作为一种技能教给学生的。

因此,要做大气的小学数学教师。而“大气”就是要在多思考教学行为背后的大教育价值观,而非局限在简单的技能、技巧的运用上。幽默是一种智慧,智慧来自于真诚与善良!在理清教学目标与隐性的教学价值、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后,设计有效的问题是实现探究性学习的必由之路。吴老师设计了这样几个情境:“青青购物”,“曹冲称象”,“春游租车”,“安全过桥”等,这些看似平凡的情境为什么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如此精彩?首先,这些情境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在熟悉的并能够引发思考的情境中学习,学生感觉非常自然,能够有思维的真正投入,并且使学生体验到解决数学问题是一件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事情。

其次,这些情境的目的性非常明确。“青青购物”,感受估算与精确计算的价值;“曹冲称象”,探究、发现各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二次反思”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春游租车”与“安全过桥”,感受不同的估算方法适合解决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需要进行灵活选择。总之,一个目标:在估算中感受、体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深刻道理。

再次,这些看似平凡的情境之所以精彩,源于老师适时的追问与反问:为什么不是300×6,而是300×7呢?你是怎么想的?把328、346 都看成300,那剩下的28、46 那些数呢?此时此刻,你想对刚才自己的估算结果做一点评价或思考吗?这个同学的想法行不行?那为什么不把285 看成200 啊?由此可见,好问题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好问题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好问题必须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即好问题必须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能够给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的感觉。

估算教学在低年级常常出现尴尬,我认为责任不能全部“赖在”上课教师的头上,至少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1.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低,思维方式比较简单,学生更喜欢并认可具体的、确定的事物和现象,而不喜欢也不认可“估计的”“大约的”“模糊的”。

2.估算意识与能力是一种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它不同于一般的认知能力,需要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抽象、概括和反省水平。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思维步骤要多于精确计算,估算需要学生不断地反思、评价、调整自己的思维过程。

3.低年级学生所认识的数比较“中观”,还不认识“大数”和“小数”,所学习的运算也是一两步就可以完成的,感受不到估算的必要性。

4.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缺少购物、测量、数数等实践活动的机会。

5.传统的考试评价标准是导致教学尴尬的另一重要原因。传统考试中的问题答案基本上是唯一的、解决过程固定不变的,而估算不同于此。因此评价估算的教学效果时必须打破传统评价的思维定势。

从上述几个原因可以看出,估算受制于学生思维与认知发展水平,受制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储备。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估算意识、估算能力的培养从哪个年级开始才最有效?即使在低年级教学中出现尴尬,我们是否仍然坚持让学生学习估算?怎样教学才能不尴尬?把握教育的关键时期,教育效果才会事半功。

附: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估算》课堂教学实录

一 赏识谈话 引出估算问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估算的问题。(板书:估算)关于估算大家已经学过,但是我不知道在你们过去的学习当中碰到过哪些困难、问题?还有你今天特别想和我们一起讨论讨论的,凡是有关估算的事儿都可以提出来。听懂了吗?

生:有一次,我做一道题:499×3,不知道怎么算,我就用估算解决的问题。

师:噢,他用估算解决了问题。到底499×3怎么估啊?别着急,这节课就来研究估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吗?(板书:估算的方法)

生:什么叫估算?

师:对呀,什么是估算?(板书:什么是估算?)生:估算的时候用哪些符号? 师:什么意思?我没听懂。

生:比如:精确计算要用“=”,估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其它符号?

师:平时计算用的是直直的等号,估算用什么符号呢?好,记在这儿,看今天能不能遇到这问题?碰到了就站起来提醒大家哦!板书(“=”?)生:把我们想估的数字估成什么样的数字呢?

师:估成几就合适了?有什么好的方法?是吗?(板书:怎样估?)生:为什么要估算?

师:嗯,问得越来越深刻了。这茬接得好啊!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啊?(板书:为什么要估算?)

生:估算与实际算有什么不同?

师:是呀,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有什么不同呢?(板书:有什么不同?)生:估算在什么时候能够用上了呢?

师:我们学习过精确计算,那到底什么时候才估?什么时候用精确计算?这个问题提得就更有思考了!(板书:在什么时候)

生:什么样的估算比我们的准确计算还值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估算学了半天,到底值得不值得呢?(板书:值得?)生:估算和准确算谁算得快?

生10:估算和准确计算它们的相同是什么?不同是什么?

师:真是名不虚传呐!我在北京就听说你们是最棒的,所以选你们来上课。我们班的同学真会思考,还没有上课,你们就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估算。

二 购物称象 形成估算方法 购物:体会估算与精算

【课件视频演示】青青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师:请看小青青在超市里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展示】五种商品的价格。牛奶48元/盒 果汁23元/盒 巧克力69元/盒 饼干16元/盒 水杯 31元/个

师:青青和妈妈买了五种商品。妈妈在想:我只带了200元,这钱到底够不够?收银员阿姨在想:我怎么把数据输入到收银机里?

师:吴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考虑什么问题呢? 【课件展示】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A: 当青青想确认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 B:当销售员将每种食品的钱输入收银机时; C:当青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的时候。师: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你认为哪种情况下用估算?是估还是精呐?用手势告诉我。

师:大部分小朋友选第一种,这个小青青选的是第三种。小青青你过来,为什么选择第三种呢?

师:比如我是收银员。你花了186元,186元接近多少元? 生:200元。

师:那我就这样说:小青青,给我200元吧,给吗? 小青青:不给。师:为什么不给? 小青青:多给了钱。

师:你大概估一估不就200元吗?给吧?200元。生:不给。

师:那你们说在这种情况下,我告诉你的是准确值还是估算值? 生齐说:准确值。

师:这就应该是186元。你们都是选1吗?为什么?

生:我们把每种商品的价钱看成整十数,加起来再给200元比一比。师:对,只要加起来比200元少,就怎么样?(生:够。)比200元多呢?(生:不够。)你看,是不是估一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收银员把价格输入电脑时,一定输入的是什么值啊?

生齐答:精确值。

师:对给钱记账的时候一定是精确数。估计钱够不够的时候,估算就可以了。到底什么时候估一估,什么时候精确算?我们来慢慢体会,好吗?

称象:探究算理与算法 【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看谁的眼力好。看啊,石头上来了,它们一样重吗? 生:不一样。

师:石头和刚才那个大象的质量不一样重? 生齐答:一样。

师:你咋知道就一样了?上来指一指吧!生:(指图上船边的红色刻度线)这里有个记号。

师:好眼力啊,他发现红的标志在同一位置上。说明船装大象和石头都是在同样的刻度上。他们的质量相等吗?

生:相等。师:那么我们就称称石头呗!对不对?称啊,称啊,称啊,一共称了几次? 生齐答:6次。

【课件展示】六次称石头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你能估计出这头大象大约有多重吗?

师:现在我们要研究有什么好的估算方法?你有什么招,把你估的过程记在你的练习本上,也可以到前面来写在黑板上。谁来?

学生做题,请7名学生上黑板写,教师巡视。师:好了,同学们把你估完的结果大声告诉我。

学生分别回答:1400、1600、2000、2200…

师:有一千多的,有两千多的,没有估出来的。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黑板上这些同学写的,到底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们来总结总结哈!先看这位同学的。(圈出400×6=2400)这谁写的?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把这6个数都怎么样了?

生:先都看成300,我认为有的不满350,有的又比350多。我想就把它估成400。

师:哦,你这个估法是把这6个数都看成几了?300多,多得多,就把它看成400了,是吗?

生:6个400很快算出来是2400。

师:非常好!那请问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他的做法起个名字?本来这数有大点的,有小点的,有中点的,他这是往哪里估啊?

生:往400估。

师:那你能给它起一个简洁点的你名字吗? 生:我给他起个名字叫做大数估算法。师:再简单点。生:同估法。

师:都看成400是同估法,都看成300是同估法。有什么更有特点的名字没有?

生:统一法。

师:400是统一,这个同学是300也统一。怎么区别啊? 生:大数估法叫大估,小数估法叫小估。

师:你真有招呢!我听明白了,同看成一个数,把这些数都往大点的数估,叫大估法(板书:大估);谁估成300了?(请估成300的女生上台写出来)看看她是往哪儿估? 生:往小里估。

师:往小里估干脆就叫……(小姑)(板书:小估)哈哈,小姑的算式马上就要成功了。

师:(圈出300+300+300+400+400+400=2100)这个算式谁写的,你是怎么估的?有的怎么样?有的怎么样?

生:有的接近300就估成300,有的接近400就估成400。把350看成中间的数,超过350的把它估成400,低于350的把它估成300。

师:听明白了吗?有的是往小点的估,有的是往大点的估。他这方法的特点叫什么?自己说。

生:我是整百估。

师:人家也整百估啊!是不? 生:大小估。师:同意吗?

生:我觉得有点别扭。师:那你取个不别扭的?

生:他们的整百统一,我的整百不统一。

师:那就叫整百不统估。他们要么300,要么400,你的不一样,可以。(板书:整百不统估)

师:这个是谁写的?(圈出330+350+310≈990,990+380+400+350≈8320)你是怎么想的?到前面来。

生:把它们都看成整百整十数,把它们的和加起来,用“≈”表示。然后我再把估出来的数写在这下面,然后把后面6个数都估出来。因为这个最接近400,我就把它估成400,然后加起来。我就得到了这里的8300千克。

生:啊?8320? 师:啊什么?你什么意思? 生:太大了,8000多。

师:哦,我们先不看结果,先看她的想法对不对。你把328估成了330,你怎么不估成320啊?在你的心中一定悄悄有个标准,看到328的时候?

生:它非常接近330。

师:那352你怎么不把它估成360,却估成了350了呢? 生:因为它接近350。

师:哦,个位是2的时候,你就看成什么呐? 生:小数。师:你们知道吗?这个2还要不要了? 生:不要,看成0了。师:碰到8的时候呢? 生:向上推了。

师:哦,28就是30了。那你要是碰到1的时候,你是升呢?还是降? 生:我是降。因为……

师:不用讲理由了。那你要是碰到9的时候,你是升呢?还是降?6呢? 生:升。还是升。

师:8呢?3呢?4呢?5呢? 生:升!降!降!还是降!师:从几开始升?几开始降? 生:6开始升,5开始降。

师:(下面有学生不同意)哦?你不同意? 生:5就该开始上推了,5看成6了,应该升。

师:哦,到5这儿有争论了。1234降,6789升,没意见?到5这儿?(学生很多人同意升)其实啊,升也罢,降也罢,不升不降也罢,都没关系的。关键是看你应用时怎么选择。不过,一般的情况下呢,1234就——(降),56789就——(升)。那按照这样的估法我们能给它起个名字吧?它叫什么法?(生议论)把标准说出来。

生:四下五上法,四降五升法。

师:好,四下五上也好,四降五升也罢,就是我们未来要学习的“四舍五入”,听到过吗?在未来的学习中你们一定会碰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四舍五入”。就是1234——(降,舍),56789——(升,入)。(对女生)当然你坚持5降,也没关系,可以再试试,好吗?(板书:四下五上)

师:(指300+350+300+400+400+350≈2100),和刚才那个同学的差不多,你做了些调整。归到“四下五上法”行吗?留下还是擦掉?(生坚持留)好,留下。有点相似的地方,328可以看成300。

师:这是谁写的?我都看不懂了。(圈出算式)352-2=350 398+2=400 346-3=343 307+3=310

350+400+343+377+310+328≈2100 你是怎么想的?有道理呢!生:我把352减2等于350,弄成整十数;再把398加上这个2等于400。

师:别急,他把352减走的2,加在398这里,凑成整百,可以不可以?(生同意)

生:可以。

师:按照这个思路,你们可以继续想下去。虽然它的方法有点复杂,但是他的思路和你们真的不一样呢。他把这里拿出来补到那里去,很好的思路。

生:这叫移多补少。

师:哦,还有词呢?赶快写上吧!(板书:移多补少)

师:(圈329+347+308+377+399+353),这谁写的,每个数都加1,再算?加了这么多没算出来?有劲吗?再琢磨琢磨吧!(板书:?)

师:还有一个,(指300×7)这是谁写的?6个数啊?怎么多了1个300呢?别急!你懂了,你支持他?你也支持他?你不支持?支持的小朋友,你来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看有6个300。在把个位和十位那些数加起来就有300。生:我觉得先估6个300,再把减下那些数凑起来,但是我觉得应该上300乘8,再往上长两个300。

师:先算6个300,剩下的28、46……凑合凑合又怎么样了?大声点,解铃还需系铃人,你来说。

生:把十位和个位凑合凑合凑成了300。

师:明明是6个数,他却整来整去整成了7个数,整得这么精彩。他不是全部都估,他估当中怎么了?凑一凑,调一调,可以吗?

生齐答:可以。

师:那你们说他的方法叫什么方法? 生:凑估!多估!凑整估。

师:凑一凑,调一调,真就是它的特点。干脆,我们就叫你“凑估”。(板书:凑估)

对照:辨析合理与适用

师:小朋友们,在你们估的时候,我的电脑也在悄悄地工作。像这个同学一样,它可没这样折腾,它是一步一步精确计算的。你看,(出示20108千克,2108千克)它算出了两个结果:第一次两万多,第二次两千多。你认为是哪一个结果,用手势告诉我是第一还是第二? 生齐答:第二。

师:第一个怎么不可能呢?

生:太多了。再怎么估也估也估不上啊? 师:哎呀,直观的感觉到太多了,你呢?

生:我把百位上的6个3看成6个300,才1800,1800只有进位才能到2108,也不可能进位到20000多。

师:你们听懂了他的意思了吗?他说,我根据我估的结果,再进位估大点才两千多。这位小朋友你很会思考。虽然你和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你能够利用你刚才的解题的经验来阐述这个观点,我建议把掌声送给这个会用经验的小朋友。(鼓掌)多好啊!他说不可能是两万多,你还想说什么?

生:第一个太大了,我在黑板上总结出来的四下五上都是黑板上最大的,我算的八千多都太多了,又冒出个两万多的,就是错了的。

师:你就够冒的了,还有更冒的哈?我正找你呢,来,来,来,这个结果肯定是差得太远了。你对你的8000多不想说点什么吗?自己看,都估成400才2400。你的呢?知道你错在哪里了吗?

生:我把先算的900多在这里又加了一次,在计算中肯定出问题了。这个结果太大了,没有想到这个上面还有比我估得更大的。(哄堂大笑)

师:你的结果虽然错了,但你估的方法给我们启示多多啊!四下五上法,很好。结果错了,不要紧,再算算?好不好?

师:我们有这么多方法,你就不想说点什么吗?你是什么估? 生:我是整百不统估,结果非常接近了。

师:哦,你估得好。那你就自我陶醉吧!“大估”你在哪里?“小估”你在哪里?你们两个不想说点什么吗?你们估的结果怎么样?

“大估”:我估得的结果有点太大了。“小估”:我估得的结果有点太小了。

师:哦,太大了,太小了。不过,调一调就对了。好了,同学们不管你怎样估,你们的方法都是正确的,都估得挺好的。大估和小估还能和别人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一点偏差,再做调整,非常好!

师:(指“?”)这位同学不想说点?哦,你会有新的考虑!相信你。不知不觉到点了,下课了。

生:上,再上。

师:那好!同学们,先前有人问:什么是估算?这就是估算!方法就在你的中间!一起说。生齐答:小估,大估,整百不统估法,四下五上估,凑估,移多补少估。三 乘车过桥 论辩估算策略

师:有人问估算有没有用?我们来看看。

【课件出示情境图】35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有56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师:350个人外出参观,7辆车,每车56个座位,这个座位够吗? 生:够。不够。够!

师:说不够的同学把手举起来。你来说,你把56看作多少? 生:我把56看成60,7辆车,7×60=420,肯定够了。师:他说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语“肯定”,把56估成60这是大估了,还可以怎么估?

生:小估。把56估成50,7×50=350,刚好350个座位,肯定够了。

师:估成50都够了,估成60就更够了。请问这个问题,估成50好,还是60好?

生:小估好。56个座位看成50都够了,那56个座位就肯定够了。生:我觉得小估点好。因为看作60,万一…… 师:万一怎么样?快到前面来说说。

生:估成60估大了,万一多的4个,有人要来坐,就不够坐了。师:看你都把我说糊涂了,都看作60了还不够坐?那4个是没有的? 生:那4个没有的,多估28个,万一有人来,就不够坐了。

师:哦,你认为小估好。要是估成60,多估了坐位,万一有人来就不够了。所以,小估就肯定够了。小估点好!(板书:肯定)

师:上课的时候,有人说这弯弯的等号“≈”怎么用啊?你看56乘7是350吗﹖大约是350,就用弯弯的等号。明白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

一箱货物285千克,有6箱。车重986千克,桥限重3t。这辆车能过桥吗?

师:货车能不能安全通过大桥吗? 生:能,不能。

师:你说不能,来,你来说说。

生:把285千克看作300千克,6×300=1800千克,986千克看作1000千克,合起来是2800千克,限3吨,不能通过。师:3吨多少千克?能过吗?

生:3000千克比2800千克多,能安全通过。师:这个题是大估点肯定还是小估点肯定?

生:大估!大估都可以过了,比它小的,那就肯定能过。

师:你又说了“肯定”,我建议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肯定”同学。(鼓掌)你好有影响力哦!“大估”都不到3吨,肯定能过。

师:请问第三种情况出现了,你是选择大估还是小估呢? 生:…大估…小估…不确定。

师:这“肯定”又说什么了?又给别人不一样? 生:我说不确定。

师:你也跟着说?你也过来。还有“不确定”吗?人家要么大估要么小估。你说什么?

生:我说不确定。师:为什么?

生:因为前面有大估,有小估。第三种情况我选择…… 师:说不下去了。你说说。

生:如果你大估,还能通过,万一不能过…… 师:你不忙说。还有不确定的说说。

生:如果大估的话,万一小了;如果小估的话,又大了。师:哦,那“肯定”同学说说,为什么?

生:因为第三种情况你还没有说。我说大估,万一不合适;我说小估话,万一又不合适。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什么?

生:要知道是什么题目,才能确定是大估还是小估。(掌声)师:嘿,又一阵掌声响起来!

师:喊大估的就是你,声音那么大。听出点什么了吗? 生:应该不确定。因为你没告诉我们下一个题目是什么。

师:就是啊,你喊啥呀你!(笑声)第三种情况都还没有说,你怎么知道用什么估法。所以不确定。只要给出题目,适合大估就——(大估),适合小估就——(小估)。或者中估合适也可以。(笑声)好了,数学课就上到这儿,你到这儿听出了味道。你们听懂了吗?(听懂了)我们不能老是做个陷阱就往里跳啊!得像这位同学一样,学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呢!什么都还不知道就大估啊,小估啊的。这位同学就知道,不确定。要学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我建议把最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最有创意的同学。(掌声,握手)

师:你太有才了你!哎呀,该下课了,还上吗? 生:还上!

师:还上?都什么时候了﹖有收获吗?今天我遇到了最最优秀的班级。没有想到,你们刚刚进入三年级,就有这么聪明的头脑,大家这么会思考问题,特别是提了这么多问题,看看,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学生一一作答)上课的时候,你们问:学习估算值吗?

生:值!

师:你终于有了感悟了。那我们就把问号变为叹号吧!(板书:!)

吴正宪老师讲完课后,讲了自己在“估算”这方面的感受与体会。作为教师,要大气,要有大的数学教育观。培养学生的“近似”意识是估算中的重要内容。

1.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2.让学生在感觉估算的价值中,学会估算的策略和方法。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对学生的估算做出适度的评价。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结果合理方为正确。纯试题的估算,只要结果落在区间内,方为正确,但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认知实际,给予针对性评价。估算结果落在合适的数级中,视为合理。

上一篇:青春在党旗下下一篇:黑板上的美丽作文400字